西厢记(加特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代陆采对李日华翻改《王西厢》极为不满,认为那是“生
吞活剥”(陆采《南西厢记叙》),因此他“亦作《南西厢》,
悉以己意自创,不袭北剧一语”(凌濛初《谭曲杂劄》)。陆采
南调《西厢记》人们又称作《陆西厢》,其情节、主题与《王西
厢》、《李西厢》均无大异,但是曲辞却都是自创新词,陆采创
作的主要动机就是骋才使气,他要显露自己的才华以压过《李西
• 3.王实甫的《西厢记》是真正达到顶峰的,文辞优美, 《王西厢》打破元杂剧一本四折、一人主唱的体例,共 有五本二十一折(受传奇影响,有些版本标为二十出), 张生、莺莺、红娘分别都为主唱,并出现三人接唱的形 式。《王西厢》用当时流行的北曲演唱,因此后人也称 其为《北西厢》,以与明代出现的《南西厢》区别。 《王西厢》突出了张生、莺莺与老夫人之间的矛盾斗争, 尤其是更加突出了红娘的形象,使她成为一个个性鲜明 的艺术典型。《王西厢》语言华丽典雅,善于化用古典 诗词名句,许多曲词脍炙人口,其语言备受后人称道, 明初朱权就称赞说:“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总 之,《王西厢》取得了多方面的辉煌成就,成为我国古 典戏曲的压卷之作。《王西厢》流播甚广,其不同版本 多达一百余种,并有许多种文字的外文译本,它同时受 到了不同阶层人士的一致好评。另外,翻写改易《王西 厢》在明清也蔚为大观,尤其是随着明清时期北曲衰微、 南曲兴盛,出现了许多面目各异的翻改之作,这中间影 响最大的当属两部《南西厢》。
厢》,并与《王西厢》相媲美。然而,《陆西厢》没获得文人喝
彩,因为它的文学性是无法望《王西厢》项背的,另外它也没被
优伶接受而奏演场上。虽然陆采用心良苦,但《陆西厢》终究没
有产生广泛巨大的戏曲影响。
• 5.西厢记在明代有很大影响,流传很广。 对这个故事也就产生了许多改编本,如 《翻西厢》,《锦西厢》,《东厢记》之 类。都对故事做了改动,结局也就不同。 有张生落第,莺莺终嫁郑桓的;有张生看 上红娘,莺莺吃醋,经过周折双美并嫁的; 有张生大彻大悟,意识到私情不对,终于 痛改前非得升仙界的……如此种种,不一 而足。但都思想拙劣,境界庸俗。所以很 少被人接受。
唐元稹《莺莺传》插图
唐元稹《莺莺传》插图
唐元稹《莺莺传》插图
• 2. 金元之际的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尚不是典型元杂 剧)结局作重大改变,张生和莺莺得以结合,为一喜 剧结局,改变了《莺莺传》中张生对崔莺莺Leabharlann Baidu乱终 弃的结局方式,写张生与莺莺两人为追求恋爱自由 而共同斗争,最后两人终于结成美满姻缘。我们把 这一改悲为喜的结局安排看作是普通的戏曲大团圆 模式的表现,董解元的这一改动反映了他对崔莺莺 的同情和肯定,表现出他思想意识的进步。 另外《董西厢》还突出了红娘这一人物角色, 奠定了《王西厢》中红娘形象的基础。后来被王实 甫的《西厢记》所沿袭,“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 属”,成为了西厢故事中最深入人心的结局。但故 事的矛盾在两个年轻人之间展开,还牵扯了因果报 恩的思想爱情上还不纯洁。他的《西厢记诸宫调》 是我国现存三种诸宫调中首尾最完整、成就最高的 一种(另外两种是金代佚名的《刘知远诸宫调》和 元代王伯成的《天宝遗事诸宫调》。
• 6.明代人对《西厢记》的第五本,也就是描 写大结局的那一本颇有争议,认为与前四本 非出于同一作者之手,艺术水平也大大不如, 所以不少人认为《西厢记》应该在第四本结 束,以“草桥店梦莺莺”为结局,则张生在 离别莺莺,上京赶考的路上做了一个梦,把 以前欢会的场景重演一回,后以梦醒之空幻 为结局。最早在版本上做出这种改动的是 《六幻西厢》,即以“草桥惊梦”为结局。 后来,著名的评点家金圣叹在评点西厢记时, 也力主到第四本为止,但他并没有删掉第五 本,仍予以保留。清代以来,金批西厢一直 是最为流行的西厢记本子。所以这种结局也 很有影响。
• 4.李日华和陆采的两部南调《西厢记》。李日华南调《西厢记》 又称《南西厢》、《李西厢》,它是明代浙江海盐人崔时佩编、 江苏吴门李日华增改修订而成的。李记《南西厢》主题、情节一 如《王西厢》,他创作的主要目的是“改北调为南曲”,“增损 字句以就腔”(凌濛初《谭曲杂劄》)。《李西厢》适宜以昆腔 演唱,从精神上讲它忠实于《王西厢》,李日华主要是将曲词翻 改为南曲牌,实质是改易曲调以敷南演,以适应当时昆腔演出的 实际需要。再者《李西厢》完全按照昆腔传奇的演唱机制,各角 色都可以唱,还有它适当增加了丑角戏,以活跃剧场气氛。明清 两代,《李西厢》始终盛演场上,经久不衰,《缀白裘》等戏曲 选本及《纳书楹曲谱》、《集成曲谱》等曲谱均收录此剧散出, 表明了它在演出场上受人欢迎的实际情形。
• 1. 《西厢记》最早的故事雏形是唐元稹的《莺莺 传》,开了中国才子佳人故事的先河。小说叙述张 生与姨母郑氏的女儿崔莺莺恋爱又始乱终弃的故事。 小说一方面对男女恋爱进行了真实的描写和礼赞, 另一方面又诬蔑莺莺为惑人的“尤物”,小说最后 写莺莺别嫁他人,张生也另娶妻子。
作者在小说中借张生之口说像莺莺这样的天生 尤物,“不妖其身,必妖于人”,意思是说漂亮的 女子往往会引诱男子学坏。作者对张生辜负莺莺并 最后抛弃她的行为不仅不加谴责,反而称赞其“为 善补过者”。后来有学者认为张生就是元稹本人的 自叙状,作品流露出的偏见反映出作者思想意识的 局限和落后。故事不是十分完美。鲁迅在中国小说 史中评价张生是“文过饰非,遂堕恶趣”
• 1. 科举制度的影响
• 2. 儒家婚姻观念的影响
• 3. 封建文化虽非一无所取,但随 着时代及其文化的发展,摈弃封建 文化中的帝王观、专制观、英雄观 等就显得更为迫切。
王实甫的《西厢记》,其故事去除了因果报恩 的思想,并把主要矛盾转移到了两个年轻人和老 夫人之间,借此来赞美青年男女婚姻自主的反封 建斗争,揭露封建礼教的残酷、丑恶和虚伪,提 出了“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理想。同时, 《西厢记》在中国戏剧史上首度成功刻画了爱情 心理,是戏剧史上一部直接描写爱情心理的作品。 其对矛盾冲突的设计也足以示范后人。全剧以莺 莺、张生、红娘与老夫人的矛盾为基本矛盾,表 现崔张与家长的冲突;以莺莺、张生、红娘间的 矛盾为次要矛盾,由性格冲突推进剧情,刻画人 物。这样一种对冲突的组织,对古代戏曲中是很 值得称道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