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初中物理新课标
2012义务教育物理新课标
2012义务教育物理新课标(2012年版)第一部分前言物理科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不仅对物质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人类的思维发展也产生了不可或缺的影响。
从亚里士多德时代的自然哲学,到牛顿时代的经典力学,直至现代物理中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都是物理学家科学素质、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思维的有形体现。
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
因此物理课程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一、课程性质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
物理学由实验和理论两部分组成。
物理学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物理学理论则是人类对自然界最基本、最普遍规律的认识和概括。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它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
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
(2)通过基本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初步了解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使学生能逐步客观地认识世界、理解世界。
(3)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4)通过科学想像与科学推理方法的结合,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5)通过展示物理学发展的大体历程,让学生学习一些科学方法和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关心科技发展的动态,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和问题,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详解(全本)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详解(全本)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详解(全本)前言本文档旨在详细解析我国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物理学科的教学要求、内容和目标,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新课程标准,提高教学质量。
第一章:课程理念1.1 知识与技能新课程标准强调物理知识的实用性,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物理概念、原理和实验技能,能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2 过程与方法新课程标准重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在研究过程中能够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要求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认识科学的价值,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第二章:课程目标2.1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基本的物理概念、原理和实验技能,能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科学探究能力,能够在研究过程中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认识科学的价值,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第三章:课程内容3.1 物质与运动了解物质的性质和运动形式,掌握力学、热学、光学等基本物理知识。
3.2 能量与信息掌握能量的转换和守恒定律,了解电磁学、声学等基本物理知识,认识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
3.3 生命与宇宙了解生命现象和宇宙结构,掌握天文学、生物学等基本物理知识。
第四章:教学建议4.1 教学设计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研究目标,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4.2 教学方法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实验、讨论等,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4.3 教学评价教师应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
第五章:课程资源教师可利用教材、实验器材、网络资源等多种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是指根据当前社会发展和学生学习需求,对初中物理课程进行更新和调整的一套教学标准。
根据具体的教育改革和政策要求,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可能有所不同,但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核心知识和能力要求:明确了学生在初中阶段所需掌握的核心物理知识和基本物理能力,包括力与运动、能量与能变化、光学、电学、热学等内容。
2. 实践探究能力要求:强调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实验等方式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科学推理。
3. 跨学科融合要求:将物理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促进学科之间的互动和交叉学习,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能力。
4. 职业发展和社会应用要求:将物理知识与职业发展和社
会应用相结合,引导学生理解物理在日常生活和职业领域
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要求教师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包括实验演示、讨论、案例分析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培养合作能力。
评价方式也注重发展学生的探究和应
用能力,不仅仅依靠传统的考试评价。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旨在推动物理教育从传统的知识灌输
转向能力培养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使学生能够更好地
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并为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2012年初中物理新课标新教材领悟
2012年初中物理新课标新教材领悟上传: 陈庆怡更新时间:2012-11-18 18:12:121、了解到:(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修订进程:早从2007年4月就正式启动,2011年底颁布,2012年秋季从起始年级实施。
(2)《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修订目的:一是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二是使教学心中有底,三是优化三维目标,四是能正确实施科学探究,五是能正确认识评价能促进学生发展。
(3)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的修订是以《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根据,综合考虑物理学的学科体系、学生的认知规律、初中教学实际,调整教材的编章结构,加大文字量,增加可读性,注意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对练习题作全面布局和优化。
(4)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结构的设计仍然以“声、光、热”现象为教材第一部分,激发学习热情,增加“机械运动”作为开头;把力、电顺序对换:力学提前、电学推后;把共17章拓展、细化为22章;增加了四章:“机械运动”、“力”、“内能的利用”、“生活用电”,同时还把“压强和浮力” 拆成两章。
其中删去了1、与物理学关联不强、要求比较宽泛的条目,以减少课程内容。
2、初中学生普遍感到有一定难度的知识,他们进入高中后将会进一步学习这些知识。
3. 小学科学课程中已学习的物理知识,初中又没有进一步提升的内容。
2、认识到:(1)、认知领域中只设立了解、认识、理解三个层次,不再使用“初步认识”、“大致了解”等介于两者之间的说法。
(2)、通过一定的行为动词结合概念、规律、现象的具体表述,使教学要求进一步得到明确。
(3)、知识与技能当今已不是目标的唯一要素。
“过程”目标和“情感”目标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形成具有关键意义,提高教学有效性需要从“过程”、“情感”目标来思考。
通过黄恕伯老师激情高昂的现场演奏,及他展示丰富多彩视频让我领悟到:1.要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需:(1)设计有趣的(意料之外)问题,让学生研究;(2)增添联系自然、联系生活的教学内容;(3)创设生动活泼的研究情境和学习氛围;(4)用“情理之中”的原理解释“意料之外”的现象(5)布置有趣的学习任务。
2012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修订版)修.doc
2012 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修订版)修订说明一、教材修订的背景情况(一)课标修订,教材相应修订如,删去“颜料混合”内容,将“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改为“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
增加了几个知识点:“探究并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摩擦起电”“磁场、地磁场”(二)教材使用已十年多,需要进行较大的修改整体反映教科书整体难度合适,联系生活,活动多、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思想,起到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除正面的意见外,老师们反映较多的问题是1.教科书的文字量略少,不利于学生自学2 .个别探究实验应调整3 .框架结构最好能调整(部分地区意见)4 .有些习题不好完成,特别是一些参加社会实践类的任务二、教材修订的指导思想与目标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符合修订后义课程标准的要求。
2、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生活生产实践相结合,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3、体现时代发展新要求、社会新变化和科学技术新进展。
4、内容与结构体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学习心理规律,注重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使学生好学、乐学、会学。
5、精选教科书内容,对内容过多、要求过高、难度过深的内容进行调整,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6、增加教科书的可读性。
注意适当的铺垫,适量的案例分析、说明,使学生好学,便于自学。
三、修订教材的主要变化修订教材的主要变化,一是内容方面的变化,二是编排方面的变化。
(一)内容方面的变化1、次序调整(1)将原 8 年级的电学内容放到 9 年级学习。
原教材电学在8年级,当时的考虑是新课程学生自主探究的内容较多,电学活动所用的仪器相对力学所用的仪器要少些,探究活动较易安排,也容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几年实验下来,大部分教师也逐渐习惯这种安排。
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地区不习惯这样的安排,而且反应比较强烈。
如福建省、四川省、陕西省的部分地区的学校。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新旧版对比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新旧版对比《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标准》在教育部修订的基础上已于2011年12月正式印发,且在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
为适应课程改革发展形势,我近来认真研读了《物理课程标准》,并对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新旧版进行了对比,现就修改的各个要点摘录如下:一、调整了个别知识的终结性要求⒈增加了“知道场也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第17页,与主题一的前言“各种物体、微粒和场,都是以不同形式存在着的物质”保持吻合)⒉增加了“通过实验,探究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第24页)⒊增加了“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第25页)⒋增加了“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原对热机的要求为例子,现明确为内容标准。
第28-29页)⒌增加了“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第29页)⒍增加了“理解电功”(第29页)⒎增加了“知道电流、电压和电阻。
”(第29页)⒏删除了“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第25页)二、进一步明确了内容标准的要求⒈“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性”改为“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一些物理特性”。
(第17页)⒉“通过实验,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及磁场的方向都有关系”改为“通过实验,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知道力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第25页)⒊将“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改为“能用熔点和沸点的知识解释自然现象”。
⒋删掉了一些不容易做到的“活动建议”。
如:⑴删掉了“用图形、文字和语言描述原子、分子模型”等内容;并根据学校特点和学生实际对一些活动建议做了适当的修改。
⑵将“用望远镜观察天体”改为“了解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新成就”。
三、简化了终结性要求水平的层次将“知识与技能”目标里的“初步认识”和“初步了解”改为“认识”和“了解”。
主要是为了减少目标水平层次。
便于教师把握。
例如:⒈“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改为“了解质量的概念”。
初中物理新旧课标对比
初中物理新旧课标的对比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也在不断地调整和完善。
从2001年开始实施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到2017年发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再到现在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物理课程标准在内容、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本文将对新旧课标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初中物理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二、新旧课标的内容对比1.旧课标的内容旧课标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物质、运动、能量、光和电。
在这五个方面中,物质部分主要涉及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运动部分主要涉及力、运动和速度;能量部分主要涉及功、能和机械能;光部分主要涉及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电部分主要涉及电流、电压、电阻和电路。
2.新课标的内容新课标主要包括四个主题:物质与能量、运动与相互作用、光与声波、电与磁。
在这四个主题中,物质与能量部分主要涉及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以及能量的产生、转化和传递;运动与相互作用部分主要涉及力的作用、运动的规律和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光与声波部分主要涉及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以及声波的产生、传播和特性;电与磁部分主要涉及电流、电压、电阻和电路,以及磁场的产生、作用和应用。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新课标在内容上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将旧课标中的“能量”单独作为一个主题,强调了能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地位。
(2)将旧课标中的“光”和“电”合并为一个主题,即“光与声波”,并将声波纳入物理课程的学习范围,使物理学科的知识体系更加完整。
(3)将旧课标中的“运动”和“相互作用”合并为一个主题,即“运动与相互作用”,强调了物体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
三、新旧课标的教学目标对比1.旧课标的教学目标旧课标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
在知识与技能方面,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概念、原理和定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过程与方法方面,要求学生学会观察、实验、思考和表达等科学方法;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要求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2012年物理新课标解读
3、声学 验证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A、验证光的折射
4、光学
B、验证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和测高度
三、发挥多媒体教学资 源的优势
让物理课程 “材”源茂 盛
用教材教,而 不是教教材
新课程呼唤新教材观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 主体,以实验为基础, 以能力和发展为主线”
研究性做题
年轻教师业务 速成的捷径
• 有选择地作,选精华的中考物理试题; • 每一考点罗列出考察试题的各种类型,归纳 出该考点题几年来的变化趋势;新题很少出 现,出现最多的是改良题及改头换面题;
8、用牙咬住铅笔一端,用手指敲击,人 能清楚地听到声音,可以说明固体能够 传声。
9、握住手中的铅笔,当松手时铅笔落下, 可以说明重力的存在。
10、扔在空中的铅笔,铅笔沿抛物线下落, 可以说明非平衡力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 变化。 11、双手用力掰弯铅笔,可以说明力能够 使物体发生形变。 逐渐出现的开放性试题条件宽松,答案 多样,学生对同一问题可沿不同方向、
江苏盐城:给你一支削好的长铅笔, 请用它设计两个物理小实验:
1、利用铅笔做力学实验
A、验证压强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B、验证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验证摩擦力的存在和比较滚动、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关系 D、物体的重心
E、利用铅笔制作械杆
2、利用铅笔做电学实验 A、验证导体和绝缘体的导电性 B、利用铅笔心制作滑动变阻器(验 证导体的电阻与长度的关系) C、利用铅笔末演示短路电流
•
•
会使用简单仪器进行实验,会正确 记录实验数据。
具有安全操作的意识。
•
• • •
会阅读简单仪器的说明书,能按书 面说明操作。
会使用简单实验仪器,能正确记录 实验数据。 具有安全操作的意识。 认识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在科学探 究中的意义。
初中物理教学手册配合2012版《课程标准》和2012版《物理》教材
(配合2012版《课程标准》和2012版人教版《物理》教材)##市初中物理学科本书结构知识点各章节要求方法课堂教学习题检测题终结性检测教学模式目录第一章##市初中物理教学目标分类要求 (02)第二章##市初中物理教学知识点 (03)第三章##市初中物理教学进度及对人教版教材各章节的教学要求 (13)第四章##市初中物理对物理概念的规范要求 (25)第五章##市初中物理对科学方法的要求 (43)第六章##市初中物理对教学模式的要求 (51)第七章##市初中物理对学生探究要素的要求 (83)第八章##市初中物理对习题编制的要求 (84)第九章##市初中物理对检测题编制的要求 (92)第十章##市初中物理终结性检测题题样 (94)前言《课程标准》是我们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目的是使教师清楚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
《课程标准》编写体例的优越性,可以使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解读,从而灵活地制定教学要求。
但如果每个老师自己根据《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就会造成教学随意性大,教学要求不统一。
这样,就为实际的课堂教学及其评价带来极大的困难。
因此,我们有必要根据##地区的特点和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与实践,制定出适合##地区物理教学情况的具体的、统一的教学要求,使之成为##市物理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行动准则和##市物理学科教学及其评价的标准。
这就是多年来我们编写《##市初中物理教学手册》的目的。
在2012年新版《课程标准》发布之后,##市初中物理学科进行了认真学习,并根据2012年新版人教版《物理》教材,对原有的《##市初中物理教学手册》进行了修订,从而形成这本新版《##市初中物理教学手册》,为今年9月份开始的在新版课标和新版教材下的##市初中物理教学提供统一要求和教学工具。
第一章##市初中物理教学目标分类要求一、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中的目标要求在《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分为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2012初中物理课标解读讲解
• 尝试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 题的成因提出猜想。
• 能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 探究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
• 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实 验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
• 了解猜想与假设在科学探究中 的意义。
• 认识猜想与假设在科学探究中 的重要性。
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
• 修订
• 原来
• 经历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的过 程。
在标准正文 中明确要求
1.2.1 通过实验,了 解物质的一些物理 属性,如弹性、硬 度、磁性、导电性 和导热性等,用语 言、文字或图表描 述物质的这些物理 属性。
1.2.1 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如弹性、 硬度、磁性、导电性和导热性等,用语言、文字 或图表描述物质的这些物理属性。
物质的属性
教育部2003年、2007年调研,课程标准修订组访谈与调研
2、国际比较研究
世界主要国家相应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
3、国家有关课程改革的方针、政策
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修订思路
• 坚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坚持已确定的义务教 育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培养目标
科学内容 (二)
声和光
电和磁
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1)能用实例解释 机械运动及其相对 性。
(2)能从生活、自 然中的一些简单热 现象推测分子的热 运动。初步认识宏 观热现象和分子热 运动的联系。
后面内容要求提前
2.1.1 知道机械运动, 举例说明机械运动 的相对性。
2.1.2 通过自然界和 生活中的一些简单 热现象,了解分子 热运动的一些特点。 知道分子动理论的 基本观点。
程,并认识这种探 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
解读2012年新课程中招统一考试物理科说明
解读2012年江西省中考物理学科考试说明江西省教育厅教学教材研究室王金瑞2012年中考物理学科考试说明分为三大部分:命题原则、考试内容与要求、复习与建议,下面分别就这三大部分进行解读:一、命题原则物理学科学业考试必须坚持:根据学科课程标准命题,严禁出偏题、怪题和人为编造的繁难试题;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应注重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考查;试题有利于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和促进教师改变教学方式.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加强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在实验试题中应兼顾实验基本知识的考查,注意设置开放性的实验题等基本原则.【解读】具体来说,物理学业考试的命题主要应关注以下四个方面:●落实物理课程标准的理念和目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是确定物理学业考试范围和要求的唯一依据,任何人不得擅自增删.●试题具有教育性.试题应注意体现积极的价值取向,强调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试题的材料要具有时代性,能引导学生关注国家、人类和世界的命运.●考查物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试题的呈现方式要有较具体的问题情境,强调应用性,注重能力考查.注意理论和实际的结合,要学以致用,考查学生应用能力. 试题要注重联系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渗透STS的精神,试题中涉及的物理情境要真实,能有效地考查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应根据具体情境,合理地考查科学探究的各个要素来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不宜把探究要素作为知识点进行考查.适当加大对考生实验能力考查的力度,重点考查学生运用实验的原理和方法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技能.要设臵一定的具有探究性和开放性的题目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学生在考试中有展示自己特长和潜能提供机会.●试题合理、无科学性错误.一方面试题所选用的题型合理,试题的语言简明易懂、符合学生的阅读习惯,有利于学生发挥真实水平,赋分、评分标准科学合理;另一方面试题所涉及的知识应无科学性错误.二、考试内容与要求《标准》既是对物理教学过程的规定性标准,也是评价和测量学生学习结果的标准.考试的内容标准应该基于《标准》中相应的要求,而不是教材.《标准》对“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的陈述,主要采用两类方式:结果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
2012初中物理教材(修订版)修
2012 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修订版)修订说明一、教材修订的背景情况(一)课标修订,教材相应修订如,删去“颜料混合”内容,将“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改为“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
增加了几个知识点:“探究并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摩“擦起电”磁“ 场、地磁场”(二)教材使用已十年多,需要进行较大的修改整体反映教科书整体难度合适,联系生活,活动多、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思想,起到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除正面的意见外,老师们反映较多的问题是1.教科书的文字量略少,不利于学生自学2•个别探究实验应调整3.框架结构最好能调整(部分地区意见)4.有些习题不好完成,特别是一些参加社会实践类的任务二、教材修订的指导思想与目标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符合修订后义课程标准的要求。
2、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生活生产实践相结合,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3、体现时代发展新要求、社会新变化和科学技术新进展。
4、内容与结构体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学习心理规律,注重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使学生好学、乐学、会学。
5、精选教科书内容,对内容过多、要求过高、难度过深的内容进行调整,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6、增加教科书的可读性。
注意适当的铺垫,适量的案例分析、说明,使学生好学,便于自学。
三、修订教材的主要变化修订教材的主要变化,一是内容方面的变化,二是编排方面的变化。
(一)内容方面的变化1、次序调整(1)将原8年级的电学内容放到9年级学习。
原教材电学在8年级,当时的考虑是新课程学生自主探究的内容较多,电学活动所用的仪器相对力学所用的仪器要少些,探究活动较易安排,也容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几年实验下来,大部分教师也逐渐习惯这种安排。
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地区不习惯这样的安排,而且反应比较强烈。
如福建省、四川省、陕西省的部分地区的学校。
考虑到这些不适应地区的意见,同时我们也征求一些比较认同电学放在8年级学习的教师们的意见,他们认为如果将电学调到9年级学习也能够接受。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详解(全本)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详解(全本)1. 引言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是根据国家教育改革的需要,对初中物理教学进行规范和指导的文件。
本文将详细解释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的内容和要求。
2. 课程目标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旨在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程内容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包括以下内容:- 物理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和实践操作能力;- 物理基础知识:包括物质的组成与变化、运动与力、能量与能量转化等基础知识;- 物体的性质与变化:涉及物体的形态、结构和性质等方面的知识;- 电磁现象与电路:研究电磁现象和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物理与社会:了解物理在社会中的应用和影响。
4. 课程要求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备以下能力和素养:- 掌握物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运用物理知识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 进行简单的物理实验和观察,并能记录实验结果;- 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和实际问题;- 培养对物理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5. 教学方法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鼓励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实验、探究、讨论等。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研究需求,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积极性。
6. 评价方法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要求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包括考试、实验报告、小组合作等。
评价应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7. 实施建议为了有效实施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建议教师和学校采取以下措施:- 积极参加相关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资源;- 注重实践和探究,提供充足的实验设备和实践机会;- 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合作研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关注学生的研究情况和发展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8. 结论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是指导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文件,通过遵循标准的要求和实施建议,可以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
2012年新课标中考物理总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提纲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1、课本P13图1.1-1的现象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练习:①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20-20000次/秒之间。
②《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空气、马、黄河水。
③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可在桌上撒些碎纸屑,这些纸屑在敲打桌子时会跳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练习:①P14图1.1-4所示的实验可得结论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
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空气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情况下,v 固>v 液>v 气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合1224km/h ,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
练习:☆有一段钢管里面盛有水,长为L ,在一端敲一下,在另一端听到3次声音。
传播时间从短到长依次是☆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记时。
若听到枪声再记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步时间要 晚 (早、晚)0.29s (当时空气15℃)。
☆下列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是( ①②④ )①在鼓面上放一些碎泡沫,敲鼓时可观察到碎泡沫不停的跳动。
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停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物理学是人类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
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
它一直引领人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深化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是技术进步的重要基础。
2.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应体现物理学的本质,反应物理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应对未来社会挑战的需求,应发挥在培养学生科学文化素养方面的作用。
3.物理学课程性质:
①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应综合反映人类在探索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等过程中的成果。
物理学不仅含有人类探索大自然的知识成果,而且含有探索者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等。
②义务教育物理课程作为科学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
此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且应注重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等方面的培养。
③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
④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应注重与生产、生活实际及时代发展的联系。
4.物理学课程基本理念:
①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②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③注重科学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④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科学探究;
⑤注重评价改革导向,促进学生发展。
5.义务教育物理课程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从课程基础性、实践性、时代性等方面提出了课程基本理念,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提出了课程目标。
6.物理学课程内容:
①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进行试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要素。
②科学内容分为“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大部分。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应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体验等方式,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物理概念和规律,学习科学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物质:1°物质的形态和变化;2°物质的属性;3°物质的结构与物质的尺
度;4°新材料及其应用。
运动和相互作用:1°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2°机械运动和力;3°声和光;4°电和磁。
能量:1°能量、能量的转化和转移;2°机械能;3°内能;4°电磁能;5°能量守恒;
6°能量与可持续发展;
7.物理学教学建议:
①重视科学探究式教学;1°争取认识科学探究式教学;2°合理设计科学探究活动;
3°有效实施探究式教学
②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③在科学内容教学中应注重落实三位课程目标;1°依据课程目标进行教学设计;2°让学生学会用物理知识和方法来解决问题;
④加强物理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1°注重联系生产生活中的实例;2°加强课外实践活动;
8.物理学评价建议
(1)评价指导思想:①重视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发展功能;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③倡导多主体参与评价,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2)评价方法:①作业评价;②测试;③作品评价;④成长记录(3)评价注意问题:①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②重视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③注意多种评价方式有机结合;④实施有效的评价反馈。
9.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①重视文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②实验室课程资源的开发;
③发挥多媒体教学资源的优势;
④社会教育资源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