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思维导图PPT课件
教育心理学思维导图

导图中,标红色①的是最重要的考点,标蓝色②的是次重要的考点,没有标记的是再次一级的重点.没有在思维导图,但是在你的教材中有的知识,重要性再次之。
目录
教育心理学思维导图 (1)
教育心理学概述 (2)
心理发展与教育 (4)
学习理论 (9)
学习动机 (13)
学习迁移 (16)
知识的学习 (18)
技能的形成 (20)
学习策略 (22)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24)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25)
心理健康教育 (28)
教学心理 (32)
教师心理 (36)
教育心理学概述
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习理论
学习动机
学习迁移
知识的学习
技能的形成
学习策略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心理
教师心理。
教育心理学思维导

课堂管理技巧
• 总结词:课堂管理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它关系到课堂秩序 的维护和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 详细描述:课堂管理技巧包括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课堂氛围的营造、 课堂纪律的维护等。教师需要建立自己的权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 关系,及时处理课堂中的问题行为,以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
• 课堂管理原则:有效的课堂管理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如公平公正、奖 罚分明、尊重学生等。这些原则有助于教师树立自己的威信,增强学生 对教师的信任和尊重。
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的理论
强化理论
期望-价值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
自我决定理论
认为学习动机是由外部奖励和 惩罚所驱动的,奖励和惩罚可 以强化或抑制学习行为。
认为学习动机是由学生对学习 结果的期望和任务的价值所决 定的,学生会追求他们认为有 价值的结果。
认为每个人都有基本的需要, 如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 和爱的需要等,这些需要驱动 人们去追求满足这些需要的学 习行为。
学生心理辅导
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01
教育心理学在学生心理辅导中起到关键作用,帮助学生解决学
习、生活和情感上的问题。
提升学生心理素质
02
通过心理辅导,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其应对挫折和压力
的能力。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03
心理辅导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其良好的人格品质、社会
适应能力和人际关系。
教育改革与教育心理学
时间管理策略: 合理安 排学习时间,避免拖延。
•·
环境管理策略: 选择合 适的学习环境,如安静、 明亮等。
05
教学方法与技巧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 总结词: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是教育心理学中的重要内容,它直接影响到学 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教育心理学思维导图(全)

第二章第二节个体心理发展理论(一)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二)维果斯基的发展观
(三)弗洛伊德的理论
(四)埃里克森的认知发展理论
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三章学习理论第二节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学派学习理论
第三章学习理论二、认知学派学习理论
小结:
第四章第一节知识学习
第四章知识与技能
第一节知识的学习(补充)
第二节技能的学习
第五章态度与品德
第一节态度与品德的含义及关系
第二节品德发展理论
第三节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第六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第一节问题解决
第六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第二节创造性
第七章学习动机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
第七章学习动机第二节学习动机理论
第七章学习动机
第三节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第八章学习策略
第一节学习策略概述
第二节典型的学习策略
第三节学习策略的训练与培养
第一节学习迁移概述
第二节学习迁移理论
第九章学习迁移
第三节学习迁移与教学
第一节教学设计
第十章教学心理第二节课堂管理。
教育心理学(思维导图)

罗杰斯的自由学习观,学生中心的教学观。
建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取向;建构主义学习 理论的基本观点:知识观.学生观.教学观;认知建 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与应用。
(三)操作技能的形成与训练
六、技能的形成
学习动机的内涵.学习动机的分类;学习动机的作 用。
1.学习动机的实质及作用
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学习动机的需要层次理 论;学习动机的认知理论:期望一价值理论;成 败归因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价值理论。
2.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
3.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
心理健康的实质.标准;中小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 题;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
(一)心理健康的内涵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专题训练;咨询与辅导; 学科渗透。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十、心理健康及其教育
社会规范学习的含义与特点;品德发展的实质。
五、知识的学习
知识含义及其类型;知识获得的机制:陈述性知 识获得的机制;程序性知识获得的机制。
(一)知识及知识获得的机制
知识理解的类型;知识理解的过程;影响知识理 解的因素。
(二)知识的理解
知识的整合: 记忆及其种类; 遗忘的特点与原 因; 促进知识整合的措施; 知识的应用与迁 移: 知识应用的形式; 知识迁移的种类与理 论;促进知识应用与迁移的措施。
(三)人格发展理论与教育 (四)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五)心理发展的差异性与教育
教育心理学思维导图

导图中,标红色①的是最重要的考点,标蓝色②的是次重要的考点,没有标记的是再次一级的重点。
没有在思维导图,但是在你的教材中有的知识,重要性再次之。
目录
教育心理学思维导图 (1)
教育心理学概述 (2)
心理发展与教育 (4)
学习理论 (9)
学习动机 (13)
学习迁移 (16)
知识的学习 (18)
技能的形成 (20)
学习策略 (22)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24)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25)
心理健康教育 (28)
教学心理 (31)
教师心理 (36)
教育心理学概述
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习理论
学习动机
学习迁移
知识的学习
技能的形成
学习策略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心理
教师心理。
【无水印 思维导图】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桑代克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代表人物
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
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二)发展时期( 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
(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研究对象
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
性质
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 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具体研究范畴
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
学生
学习的主体
教师
教学过程的主导
教学内容
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
研究内容
五要素
教学媒体
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 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四)完善时期( 20世纪80年代以后)
代表人物
布鲁纳:认为教育心理学研究包括(4方面) 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廖世承 (1924年)
物质环境
教学环境
社会环境
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认知发展过程, 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学习过程
三过程
教学过程
评价/反思过程
学与教相互作用
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完整版)教育心理学思维导图

完整版)教育心理学思维导图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活动中的心理问题的学科,它的基本内涵包括教育活动的心理过程、心理规律和心理特征。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涵盖了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研究过程、教学过程、评价与反思过程等三个方面,其中涉及到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等五个要素。
教育心理学在教育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指导教育实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初创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和完善时期等不同阶段。
在研究方法方面,教育心理学有五个基本原则和七种研究方法,包括调查法、实验法、观察法等。
第二章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个体的心理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特征,它遵循一定的定向性和顺序性。
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不平衡性和差异性。
童年期、少年期和青年初期是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
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不同的阶段特征,同时受到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人主观能动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教育者应该注意个体差异对心理发展的影响,关注研究准备状态和关键期等因素。
心理学家XXX提出了认知发展阶段理论,XXX则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
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受到自我意识的发展和教育的影响,XXX的心理发展理论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
个体的心理发展存在早晚差异、发展水平差异、认知能力的差异、智力类型差异和群体差异等。
教育者应该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了解场独立型-场依存型、冲动型-沉思型、具体型-抽象型、辐合型-发散型等特征差异,以及性格类型差异等。
第三章研究理论研究是指通过经验、实践和思考等方式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研究的内涵包括认知、情感、意志等多个方面,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研究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包括知识性研究、技能性研究、情感性研究等。
学生的研究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比如XXX的研究结果分类、XXX的研究水平分类等。
研究理论可以分为行为主义研究理论、认知派研究理论、人本主义研究理论和建构主义研究理论等不同派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需 要
尊重的需要 归属于爱的需要
缺 失
安全需要
需
生理需要
要
动机的社会认知理论
成就动机
T=Ts-Tf
Ts=Ms*Ps*Is
Is=1-Ps
Ps=0.5则Ts最大
归因理论
控制点 稳定性 可控性
能力 努力 难度 运气
成就目标
能力增长观 自我卷入
能力实体观 任务卷入
自我效能感
期望 效能期望
行为
结果期望
直接强化 替代强化 自我强化
托尔曼 联结认知理论 S OR
维果斯基 皮亚杰
加涅 信息加工论
偏客观 信息加工建构理论
布鲁纳 认知结构理论
社会建构 认知建构
社会文化取向 社会建构主义 激进建构主义
主观主义 思想渊源与理论取向 建构主义基本观点
建构主义思潮
偏主观
激进建构主义 社会建构主义 社会文化取向 信息加工建构主义内部心理表征Fra bibliotek知识观
教授认知策略 方向 顺向迁移 逆向迁移
善于反馈归因 程度 自迁移 近迁移 远迁移
思维 低通路迁移 高通路迁移
形式训练说
能力论
训练发展官能 是否习得能力
现代迁移理论
符号性图式理论
结构匹配理论
相同元素说 分析—概括说
图式匹配-----决定
表征匹配则可产生迁移
元素决定迁移 概括是其基础
概括化理论 布鲁纳迁移观 强调原则原理 类别及其编码
激发
启发教学 控制动机 适当评定 妥善奖罚 竞争合作 归因训练
动机类型
内部动机
外部动机
一般动机
具体动机
高尚、正确动机 低级、错误动机
远景间接动机 近景直接动机
认知内驱力 自我提高、附属
强化理论
人本理论
强化可以提 高行为动机
缺点
过分强调外部 忽视自我强化
需要层次论
自我实现的需要 成
美的需要 长
求知与理解的需要
自下而上 自上而下 情境性认知 分布式认知
抛锚式教学 认知学徒制 情境性4 教学 分布式学习
学习动机的实质与作用
兴趣:方向专注对象具体 激发作用
需要
诱因 指向作用
动机
维持作用
期待 失衡
情感 态度
抱负水平 现实差距
动机理论
学习动机
中介
作用 情绪、注意、意志
培养与激发
引发 定向 维持 调节
培养
树理想 设目标 看榜样 找兴趣 动机移 归因良
认知建构理论与应用 社会建构理论与应用
不客观、不确定
生成学习理论
内化
理论
动态性、需要再造 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差异 内化理论
学习观
认知策略上的差异 活动理论
应用
学生主动建构
认知灵活理论 最近发展区 支架式教学
新旧知识交互作用
教学观 激发原有知识 创建理想学习情境
初级知识与高级知识 结构良好与结构不良
随机通达教学
研究对教学活动 的启示
研究趋势
初创1903-1920
发展1920-1960 成熟1960-1980 深化1980-now
桑代克:美奠基人 行为主义 格式塔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派 人本主义
取向日趋全面 关注社会心理 注重策略元认知 重视个别化教学
联结-认知派 建构主义
关注内在机制
1
电子信息技术
学习的含义与作用
结果的期待.认知地图 程序 陈述知识结构 内 逐渐分化、整合协调 作业阶段
中介变量,潜伏学习 强化 培养自我反馈 化 先行组织者策略 反馈阶段
期望 注意 编码 记忆 提取 迁移 3反应 强化
行为主义 学习理论
客观主义
认知学 习理论
华生
行为主义
S
R
桑代克
联结主义
S
R
斯金纳
操作性条件作用
S
R
班杜拉 社会认知论
结果 强化
5
学习迁移的含义 新旧学习间相互影响
迁移理论
经典理论
学习迁移
学生经验
作用 概括化、系统化
迁移条件与促进
教师教学 材料、教学方法
条件 相似性 原认知结构 学习的定势
促进 明确教学目标 注意材料内容 分析迁移种类 启发概括总结
迁移类型
效果 正迁移 零迁移 负迁移 正迁移 横向迁移 纵向迁移 范围 一般迁移 特殊迁移
保持
个人 观察者
操作条件作用 经典条件作用 桑代克:练习律
复制
强化
动机 行为 环境 榜样
强化刺激 泛化 准备律、效果律
建构理论(见下页) 人本主义
不被强化
斯金纳:操作,应 答,正强化,负强化
消退抑制 分化 ,惩罚,消退,强 化程式,行为塑造
高级条件作用
认知理论
罗杰斯学生中心
应用
逃避条件作用 重过程、方法 突出情感作用
早期认知理论
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论 有意义学习的类型 领会阶段
格式塔完型-顿悟说 知觉通过顿悟重组
托尔曼认知-目的说
获得、转化和评价 内
结构教学观
化
动机 激发内在动机 定
表征、概念、命题 认知同化理论
上位、下位、组合学习
习得阶段 保持阶段 回忆阶段
对目标、手段、途径 结构 最佳呈现方式 论 讲授式教学的原则 概括阶段
学习与心理发展
经验引起 保持与环境平衡
学习风格与教育
风格
教育
风格维度
尊重差异
风格差异
扬长避短
行为、思维 促进生理、心理
比较持久的变化
人类进化
学习主体分类
分类
动物学习 人类学习 机器学习
奥苏伯尔性质分类
加涅学习水平分类 前期
信号学习
接受 发现 刺激-反应学习
机械 乘法表 迷宫 有意义 概念关系 科研
连锁学习 言语联想学习
研究对象
学习理论 教学过程 学生心理 教师心理
起源 19世纪经济、政治、
心理、教育的发展
赫尔巴特四段教学法 后由其学生发展为五段
乌申斯基:俄奠基人
卡普捷列夫:俄国 第一部教育心理学 莫依曼、拉伊:倡导 实验教育学运动
教育心理学概述
研究任务
作为心理学科
历史 产生和发展
学生:心理特点 学习:过程条件
作为教育学科
回避条件作用 自由学习 强调人际关系
学生中心 重心引向学生
学生考试焦虑
条件刺激
布鲁纳认知发现说 区别 奥苏伯尔有意义接受说 加涅信息加工学习论
无条件刺激 第一信号系统
认知学习观
发
有意义学习实质
类别1 编码系统 现 非人为 实质性
学习是一个过程 学习阶段 内部过程
第二信号系统 类别2
定 符号
认知结构 动机阶段
格式塔关系 奥苏伯尔迁移观 顿悟整体关系 认知结构中介
表面特性-----影响 安德森:产生式理论
陈述性知识 产生式 程序性知识
结构特征或本质关键 特征的匹配起决定作用
情境性理论
个体
相互作用 动作图式
环境
逆向曲面模型 认知迁移理论 源于机械学习 知识的丰富性
条件表征和动作表征 迁移1 迁移1 产生式的重叠导致迁移 情境1 情境2
辨别学习
概念学习
规则学习
解决问题
学习与心理
学习与个体心理 相互制约
促进心理发展
学习与教学 学习准备 发展性教学
修正后
连锁学习
辨别学习 具体概念学习 定义概念学习
规则学习 解决问题
学习结果分类
加涅 言语信息
智慧技能
我国 知识
认知策略 技能
态度学习 运动技能
2道德
学习的主要理论
注意
社会学习理论
联结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