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手段揭秘
网络诈骗揭秘如何辨别假冒在线教育平台
网络诈骗揭秘如何辨别假冒在线教育平台现如今,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在线教育平台的发展势头愈发迅猛。
然而,与此同时,网络诈骗手段也在不断升级,层出不穷。
许多人在选择在线教育平台时,容易受到假冒平台的欺骗,遭受金钱损失甚至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本文将揭秘网络诈骗的常见手段,并提供一些简单而实用的方法,以帮助大家辨别和防范假冒在线教育平台。
一、 common tricks of online scams 常见网络诈骗手法1. Phishing attacks 钓鱼式攻击钓鱼式攻击是网络诈骗中常见的手法之一。
诈骗者会通过发送虚假的电子邮件、短信或社交平台信息来误导用户点击链接,进而达到盗取个人信息或钓取财务信息的目的。
在辨别钓鱼链接时,要注意查看链接的地址是否符合正规平台的域名,同时警惕过于诱人的优惠活动,谨防落入诈骗陷阱。
2. Fake platforms 假冒平台假冒平台是一种常见的网络诈骗行为。
诈骗者会创建与真实在线教育平台相似的网站或应用程序,冒充其身份进行欺骗。
为了辨别假冒平台,用户应该注意检查网站的安全证书,并进行网上搜索,查看其他用户的评论和评价。
另外,如果平台声称提供过于夸大的承诺或低价课程,也应引起警惕。
3. Malware attacks 恶意软件攻击恶意软件攻击常常通过在线广告、链接或下载文件的方式进行。
诈骗者隐藏恶意代码在软件中,一旦用户下载安装,便可能面临电脑病毒感染、个人信息泄露或钱财损失的风险。
在避免恶意软件攻击方面,用户应该保持软件和杀毒软件的更新,避免下载来路不明的文件,并养成警惕点击病毒感染的广告的习惯。
二、 effective ways to identify fake online education platforms 辨别假冒在线教育平台的有效方法1. Verify platform legitimacy 验证平台合法性在选择在线教育平台时,用户应首先核实平台的合法性。
揭秘诈骗手段之虚构险情欺诈
揭秘诈骗手段之虚构险情欺诈
互联网在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学习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被不法分子所觊觎,其利用各类电信网络诈骗伎俩侵害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令人防不胜防。
警方在加大破案打击力度的同时,收集整理了各类常见案例,对犯罪伎俩进行揭露并整理,希望对大家的防骗、识骗能力有所裨益。
通过捏造各种意外不测、让用户惊吓不安的消息实施欺诈。
1、虚构车祸诈骗:犯罪分子以受害人亲属或朋友遭遇车祸,需要紧急处理交通事故为由,要求对方立即转账。
当事人便按照犯罪分子指示将钱款打入指定账户。
2、虚构绑架诈骗:犯罪分子虚构事主亲友被绑架,如要解救人质需立即打款到指定账户并不能报警,否则撕票。
当事人往往不知所措,按照犯罪分子指示将钱款打入账户。
3、虚构手术诈骗:犯罪分子以受害人子女或父母突发疾病需紧急手术为由,要求事主转账方可治疗。
遇此情况,受害人往往心急如焚,按照犯罪分子指示转款。
4、虚构危难困局求助诈骗:犯罪分子通过社交媒体发布病重、生活困难等虚假情况,博取广大网民同情,借此接受捐赠。
5、虚构包裹藏毒诈骗:犯罪分子以事主包裹内被查出毒品为由,要求事主将钱转到国家安全账户以便公正调查,从而实施诈骗。
6、捏造淫秽图片勒索诈骗:犯罪分子收集公职人员照片,使用电脑合
成淫秽图片,并附上收款账号邮寄给受害人进行威胁恐吓,勒索钱财。
7、虚构小三怀孕做流产:犯罪分子冒充儿子发送短信给父母,充分利用老年人心疼儿子的特点,诱惑受害者转账。
各种骗术套路大全
各种骗术套路大全各种骗术套路大全11、杀猪盘诈骗(网恋交友、投资)。
利用交友软件广撒网,寻找好诈骗的目标任务,冒充成功人士跟受骗者套近乎,要求交往,在培养出感情之后,开始向对方要钱或者怂恿理财投资,骗到钱之后就逃之夭夭;2、冒充公检法诈骗。
利用加受骗人的QQ或者是电话、短信的形式发布通缉令或者传票给目标受骗者,告诉对方涉嫌违法行为要对其进行调查取证,赶紧按照他们所给的步骤进行操作,不要耽误时间。
一旦按照他们指示的操作之后,把银行卡里的钱转到安全账户,拿了钱之后就跑路了;3、冒充熟人好友诈骗。
利用偷盗他人的交友账号或者仿冒他人好友的聊天语气,跟受骗者进行沟通。
要求借钱,受骗者在不加细核的情况下,很容易相信对方就是自己熟悉的好友,就会把钱转过去。
4.兼职刷单诈骗。
利用在网络上发布招聘刷单的信息,拉受骗者进入刷单任务派发的群,先花一两天时间让受骗者做刷单任务拿点佣金,放下戒备,随后就开始用虚假的单进行骗钱;5.虚假中奖诈骗。
通过短信发布受骗者中奖的消息,让其赶紧点入下方的链接进行认证领取,过时则默认放弃,骗子利用民众贪图小利和好奇的心理进行诈骗,点入链接之后,其实就已经进入骗子所预先设置好的虚假网站中,所有的信息都会被骗子窃取,甚至可以远程操纵。
各种骗术套路大全2骗术一:刷单骗局犯罪分子通过群发信息,称仅需要网上兼职刷单、充值返利等操作就可实现足不出户收益可观,以此让受害人转入资金并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刷单盈利是骗局,蝇头小利莫动心。
骗术二:网贷骗局犯罪分子通过群发信息,称其可为急需资金者提供贷款,利息低,无需担保。
一旦事主信以为真,对方便会以手续费、保证金、消除不良征信等名义要求先打款,以此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网上贷款要仔细,先要钱的是骗局。
骗术三:陷阱犯罪分子在网络上发布低俗信息,以此引诱事主下载木马聊天软件,而后盗取事主手机通讯录,并录制不雅视频,进而进行敲诈勒索。
警方提醒:色字头上有把刀,割破面子和钱包。
揭秘网络冒充征信中心诈骗的手段
揭秘网络冒充征信中心诈骗的手段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金融科技的发展,网络诈骗案件不断增加。
其中,冒充征信中心进行诈骗的手法备受关注。
本文将揭秘网络冒充征信中心诈骗的手段,以提高大众的防范意识。
一、短信诱骗网络冒充征信中心进行诈骗的手段之一是通过发送短信进行诱骗。
犯罪分子冒充征信中心向用户发送诈骗短信,内容多为故意制造紧迫感和恐慌心理,称其个人征信出现问题,需要用户立即处理。
在这类诈骗短信中,经常出现的手法是犯罪分子声称用户的征信信用分数异常低,这对其正常生活和金融交易会产生严重影响。
短信内通常会提供一个虚假网址,要求用户点击链接以处理问题。
然而,点击链接会导致用户个人信息被盗取,甚至会导致用户损失巨大。
为了防范此类诈骗,我们应该保持警惕,尽量不点击短信中的链接,有疑虑时可以直接联系官方机构进行核实。
二、电话诱骗除了短信诱骗,网络冒充征信中心的诈骗手段还包括电话诱骗。
犯罪分子通过冒充征信中心的工作人员,给用户打电话声称其征信信用出现问题,需要用户提供个人信息以进行核实。
在这类电话诈骗中,犯罪分子通常会伪装成友善和专业的形象,试图让用户产生信任。
他们会询问用户的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号码、银行账户等,以便进一步盗取用户的财产。
为了避免被电话诈骗所害,我们应该保持警惕,不轻易将个人信息透露给陌生人。
如果接到可疑电话,可以挂断并直接联系相关机构核实。
三、仿冒网站网络冒充征信中心的另一个手段是通过仿冒网站进行诈骗。
犯罪分子会创建与真正征信中心相似的虚假网站,用以欺骗用户。
用户在搜索引擎中查询征信中心时,可能会出现众多仿冒网站的链接。
这些虚假网站通常外观逼真,很难分辨真伪。
用户一旦输入个人信息或进行交易,就会导致个人信息泄露和财产损失。
为了远离仿冒网站的诈骗,我们应该选择正规的渠道获取信息,确认官方网站的域名,并避免在不明来源的网站上进行任何操作。
四、伪造征信报告网络冒充征信中心诈骗的另一手段是伪造征信报告。
电信诈骗背后的技术手段揭秘
电信诈骗背后的技术手段揭秘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电信诈骗已成为一种猖獗的犯罪行为。
犯罪分子利用高科技手段,以电信渠道为突破口,通过各种手段获取受害人的个人信息和财产,给社会治安造成了严重威胁。
本文将从技术手段的角度,揭秘电信诈骗背后的技术手段。
一、伪基站技术伪基站技术是电信诈骗的核心手段之一。
犯罪分子通过构建一个与正常基站相似的设备,能够欺骗手机用户连接到伪基站,使得用户的通信流量被控制。
这样一来,犯罪分子就能够监控用户的通信内容、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甚至通过篡改短信验证码的内容从而实施诈骗。
此外,伪基站还可以通过干扰真正基站的信号,使得用户无法正常通信,从而迫使用户使用伪基站进行通信。
二、号码伪造技术号码伪造技术是电信诈骗的另一种常见手段。
犯罪分子通过软件或硬件手段,可以修改发送方号码,使得收信人难以辨认发送方的真实身份。
通过号码伪造,犯罪分子能够冒充合法机构或个人,给受害人发送虚假短信或电话,诱导受害人提供个人信息或进行网上支付。
这种技术手段常常让受害人误以为是真实的通信,增加了诈骗的成功率。
三、钓鱼网站技术钓鱼网站技术是电信诈骗常用的网络手段之一。
犯罪分子通过创建与合法网站相似的虚假网站,引诱用户输入个人敏感信息。
这些虚假网站通常通过恶意链接或者搜索引擎操纵等手段将其排在搜索结果的前列,使得用户很容易误入陷阱。
一旦用户输入个人信息,犯罪分子就能够获取并滥用这些信息,给受害人带来巨大的损失。
四、社交工程技术社交工程技术是电信诈骗中一种恶意的社交手段。
犯罪分子通过获取受害人的个人信息,进行精准的诈骗行动。
他们通过盗取社交媒体账号、窃取身份证明等手段,获得受害人的个人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进行诈骗。
通过伪装成受害人的身份,犯罪分子能够更好地诱骗其他人提供财产或个人信息。
五、恶意软件技术恶意软件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信诈骗活动中。
犯罪分子利用恶意软件感染用户设备,窃取用户的个人信息、银行账号等敏感信息。
这些恶意软件通常通过短信、APP下载、电子邮件等传播方式进行传播,一旦用户安装了恶意软件,犯罪分子就能够获得这些用户的信息,从而进行后续的诈骗行为。
10个必看的流行骗局解密
10个必看的流行骗局解密:少看一个或损失百万!一、银行卡被骗案例:2015年1月14日,沈阳市民郭先生将2万元存入某银行借记卡中,15日通过ATM 机取过两笔钱,分别为2500元及2000元,均收到短信提醒,可16日刷卡消费时被告知卡内余额不足,但未收到任何其它短信提醒,银行卡也一直放在钱包没丢。
郭先生立即去银行查询,结果让他大吃一惊:卡里仅剩300元,1.5万多元钱不翼而飞!在打印出来的交易明细上显示,有15笔盗刷记录,其中9笔是异地POS机盗刷的,6笔是网上消费,消费大多在北京、深圳,但郭先生未离开过沈阳。
【骗术揭秘】银行卡被盗刷主要有以下三种骗术:1. 犯罪分子在ATM机或POS机上安装读卡器或摄录机,窃取持卡人账号、密码等信息,然后伪造或复制银行卡,并利用伪卡窃取资金。
2. 犯罪分子通过群发网银升级的虚假信息,注明需登录的网站地址,实为钓鱼网站,储户一旦登录,犯罪分子便可在后台窃取账号、密码、动态口令等信息,通过网银将卡内资金转走。
3. 以“已扣年费、服务费”等名义发送短信,吸引用户回拨400开头的号码查询,犯罪分子以银行工作人员的名义骗取储户的个人信息,进一步诱骗储户在ATM机或网上银行进行转账交易。
【应对之道】1. 相对于传统的磁条卡而言,芯片卡更具安全性,不易被复制,储户最好将手中的磁条卡换成芯片卡。
2. 储户应妥善保管银行卡及正确使用密码,不将银行卡借他人使用,不向他人透露自己的银行卡密码。
3. 记清客服电话和官方网址,不要轻信任何来自非客服电话的信息,不要通过链接或者按照他人指示的网址登录,如记不清官网网址,可在收藏夹中将常用网站收藏。
4. 发现银行卡被异地盗刷要立即报警,并通知发卡行冻结银行卡。
5.银行卡被盗刷后要立即到银行、ATM机取款或查询余额并保留凭条,或到商店刷卡消费,获取当时银行卡并未离开自己的证据。
6. 开通手机短信通知,第一时间得知银行卡内资金变动。
二、ATM取钱被骗案例:ATM机取钱遭遇“贴条”储户被骗4500元2014年7月13日晚7时许,杨女士到银行的ATM取款机取钱,但交易时取款机发出异响,并未吐出任何现金。
揭秘网络冒充社保局诈骗的手段
揭秘网络冒充社保局诈骗的手段近年来,网络冒充社保局的诈骗案件屡见不鲜。
不法分子利用技术手段冒充社会保障局的工作人员,以获取个人信息和财产为目的,给广大民众带来了巨大的财产和心理损失。
本文将揭秘网络冒充社保局诈骗的手段,提醒广大网民加强对此类骗局的警惕。
一、社保局官方网站冒充网络冒充社保局最常见的手段之一就是伪造社保局的官方网站。
不法分子会仿制社保局网站的界面、标识等,制造出与真正官网高度相似的假网站。
他们通常通过发送虚假短信或电子邮件,引导受害者进入这些假网站,并骗取个人信息。
这些假网站上通常设有与社保局相关的各种服务,如查询社保账户、办理社保业务等。
当受害者输入个人信息后,不法分子就能获取到这些敏感数据,并进行欺诈、偷盗或者进行其他违法活动。
因此,我们在使用社保局官方网站时,一定要仔细核对网址,并注意网站的安全认证。
二、冒充社保局工作人员进行诈骗电话另一种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段是不法分子通过电话冒充社保局工作人员进行诈骗。
诈骗电话的内容通常涉及个人社保账户异常、退休金受损或涉及犯罪等。
电话中,对方会声称自己是社保局的工作人员,并提供一些看似真实的个人信息,引导受害者相信自己的身份。
在对话过程中,诈骗者会利用社保相关政策不熟悉的漏洞,诱使受害者提供个人敏感信息、银行账户等,进而实施诈骗行为。
因此,我们在接到冒充社保局的电话时,要保持冷静,切勿盲目相信对方的身份,可以通过官方电话联系社保局核实信息。
三、钓鱼邮件与短信诈骗网络冒充社保局的诈骗手段还包括发送钓鱼邮件和短信。
不法分子会发送带有社保局标志或者冒充社保局工作人员的邮件和短信,内容通常涉及到社保待遇变动、账户异常和政策调整等,旨在引诱受害者点击链接或回复个人信息。
当受害者点击链接后,可能会跳转至一个冒名顶替的网站或下载带有恶意软件的文件。
这些恶意网站或软件能够窃取用户的个人信息,或者通过诱导受害者支付所谓的手续费来达到骗取财产的目的。
因此,我们在接收到来历不明的邮件和短信时,必须保持警惕,勿轻易点击链接或提供个人信息。
十种常见的电信诈骗伎俩尚通科技为您揭秘
尚通科技揭秘十种常见的电信诈骗伎俩随着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各种电信诈骗也开始日益猖獗。
我们在面对眼花缭乱的诈骗方式,尚通科技小编认为我们应该提高警惕,一旦发现被骗,立即报警。
一切以维护自身利益为主。
今天尚通科技小编为大家分析一下最新的十种常见的电信诈骗伎俩有哪些。
一、飞机航班变更诈骗短信关键词:航班取消、办理退款手续、询问银行卡号、要求ATM机操作、按对方要求输入账号、验证码。
尚通科技提醒您:如果收到“航班取消”或“航班改签”的短信不要轻信,更不要拨打对方提供的客服电话,可以与原购票网站或航空公司核实确认。
因航空公司问题取消航班,退、改签不涉及任何费用,航空公司也不会要求乘客进行网银或ATM机操作。
二:投资理财诈骗关键词:网上理财、注册即享受现金分红、输入个人信息及网银账号、日分红、加大投资后关闭网站。
尚通科技提醒您:购买网络理财产品时,应通过正规渠道,注意甄别该公司是否是正规理财公司,那些宣称“保本保收益”、且短期分红在100%、200%以上的理财,基本都是骗局。
三:物流担保诈骗第三方担保服务、卖家将货物存到物流公司、买家先将货付到物流公司。
尚通科技提醒您:网络购物要多留心眼,尽量选择信誉好的购物平台进行购物,尽量选择货到再付款的买卖方式。
不能轻信对方的种种理由,将金钱打到私人名下账户,只能将金钱汇至企业名下账户。
四:品牌加盟诈骗全国诚招加盟商帮助其生产、产品包销、少量投入便能得到高额回报、签订产品加工合同、交了大量保证金、培训费。
尚通科技提醒您:加盟项目一般投入少、工艺简单,对渴望致富的人员有吸引力。
但看到加盟广告时一定要头脑清醒。
签订合同时要仔细阅读条款,对合同生效时间、约定交货时间、责任条款一定要仔细阅读。
另外,还要关注企业有无本地加盟商,最好实地考察。
五:收到活动中奖诈骗短信手机短信收到活动中奖、联系客服、缴纳税金、缴纳手续费、缴纳公正费。
尚通科技提醒您:市民一旦收到中奖短信、电话、邮件时不要轻信,当对方要求先汇各种名目的费用时,可以判定这就是电信诈骗。
常见电信诈骗伎俩揭秘
常见电信诈骗伎俩揭秘1、冒充公检法司法机关诈骗犯罪分子冒充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工作人员,以银行卡欠费、涉嫌毒品犯罪、洗黑钱或者账号被犯罪团伙利用为名,打电话或发短信诱骗、恐吓当事人将资金转至所谓的“安全账户”,再通过网上银行将资金迅速转移,从而诈骗群众钱财。
由于犯罪大多使用网络虚拟电话,其显示的来电号码往往通过网络任意显号技术变为某地公、检、法机关的号码,因此具有很强的迷惑性。
防范建议: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履行公务,需要向公民询问情况时,一定会持相关法律手续当面询问当事人并制作相关笔录,目前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等部门均未设立“国家安全账户”等名目的银行账户。
所以,当有人自称是上述机关工作人员打电话告知你涉嫌某种犯罪,并要求你将存款转存到所谓的“安全帐户”以进行所谓核实、保全资金的,都是诈骗行为,切勿上当。
2、虚构购房、购车退税诈骗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手段事先获取事主资料,冒充车管所、税务机关、教育部门工作人员,随机发送以“办理汽车、摩托车、农用车购置税或者教育退费”等内容的手机短信。
事主一旦轻信并与其联系,便会被以各种借口诱骗到ATM机上实施转账操作,将卡内存款转入骗子指定账户。
防范建议:拒绝退税诱惑,税务部门进行退税时,会在报纸、电视等媒体公告,而不会仅以电话方式通知。
当你接到这样的电话时,即可认定是诈骗行为。
3、盗取QQ方式诈骗犯罪分子利用网络通讯“QQ”等即时文字、视频聊天工具,通过植入木马或者病毒事先盗取事主个人信息和视频片段,然后冒充事主本人向网络好友借钱的手段诈骗。
防范建议:及时安装、升级防、杀毒软件,遇上述情况一定要通过电话等其他通讯联络方式与好友直接核实,而不应轻信网络即时视频。
4、冒充熟人诈骗犯罪分子一般采取“猜猜我是谁”的方式,冒充朋友与事主取得联系,后又以出车祸、嫖娼被抓、手机需要充值等理由要求事主汇钱或充值手机话费,直至事主联系到朋友本人,方觉被骗。
防范建议:当接到自称老朋友的人说“猜猜我是谁”的电话时,要保持高度警惕,注意核实对方身份,不要轻易相信对方的种种理由而给其汇款。
不法分子诈骗手段揭秘
不法分子诈骗手段揭秘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诈骗犯罪越来越成为社会的一大隐患。
不法分子利用各种手段来实施诈骗,骗取他人的金钱和个人信息,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严重的损失。
为了让更多人认识到不法分子的诈骗手段,保护自己的财产和个人隐私,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的诈骗手段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说明。
首先,手机短信诈骗是目前最为常见和流行的不法分子诈骗手段之一。
不法分子通常通过大量发送虚假的中奖短信、涉及金融业务的短信以及假冒亲情关怀的短信等形式来引诱受害人点击链接或回复个人信息。
一旦受害人点击链接或提供个人信息,不法分子就能够获取受害人的敏感信息,从而进行各种欺诈活动。
其次,网络购物诈骗也是近年来非常普遍的不法分子诈骗手段之一。
不法分子常常利用网络购物平台的漏洞或者虚假商家身份,在网上开设虚假店铺,出售假冒品牌商品或者收取货款后不发货。
有些不法分子甚至使用假冒的网站和支付链接来骗取受害人的钱财。
再次,电话诈骗也是不法分子常用的手段之一。
不法分子通常通过冒充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银行工作人员、社保局工作人员等身份,以涉及个人涉案或者涉及财产安全为由,向受害人提出要求。
通过利用受害人恐慌和紧急的心理,不法分子诱导受害人提供个人银行账号、密码等信息,从而达到诈骗的目的。
此外,网络爱情诈骗在近年来也屡见不鲜。
不法分子通过虚假的网络个人资料和甜言蜜语,获得受害人的信任,进而骗取金钱、财物甚至个人信息。
不少受害人容易被不法分子打动,忽略了诈骗的可能性,最终导致财产损失和心灵创伤。
以上所列举的只是部分不法分子常用的诈骗手段,而实际上还有许多其他的不法手段。
为了避免成为不法分子的受害者,我们需要保持警惕,学会识别和防范诈骗。
首先,要加强对不法分子的了解,掌握不同诈骗手段的特点和常见套路,从而增强识别诈骗信息的能力。
其次,要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不轻易将个人信息透露给陌生人或者不明来源的网站。
此外,应当保持良好的消费习惯和网络安全意识,谨慎选择购物平台和检查商品信息,避免上当受骗。
揭秘骗局套路提高警觉避免受骗
揭秘骗局套路提高警觉避免受骗在当今社会中,各种各样的骗局层出不穷,欺骗他人已成为一些不法分子的常见手段。
作为普通大众,我们必须提高警惕,了解常见的骗局套路,以免成为受骗的对象。
本文将为您一一揭开那些常见骗局的面纱,让我们共同提高警觉,远离诈骗陷阱。
冒充公检法人员这是一种常见的骗局手段,骗子会冒充警察、法官等公权力人员,声称您涉嫌犯罪,要求您配合调查或缴纳罚款。
他们会以公权力的威慑力,迫使受害者相信自己的话,从而骗取钱财。
我们务必谨记,任何真正的公检法人员都不会直接以电话或上门的方式要求您缴纳罚款。
如果遇到此类情况,立即挂断电话或者关上门,并及时拨打110报警。
虚假中奖诈骗这种骗局的套路是,骗子会向受害者声称他们中了大奖,但需要缴纳各种费用才能领取奖金。
受害者受到诱惑,往往会上当。
实际上,这只是一种骗局,根本不存在任何奖金。
我们要明白,任何正规的抽奖活动都不会要求您缴纳费用就可以领取奖品。
如果遇到此类情况,请保持冷静和警惕,不要轻易相信。
虚假投资理财这类诈骗团伙会打着高收益的旗号,诱导受害者进行各种虚假的投资理财项目。
他们会夸大项目的前景和收益,隐瞒风险,最终骗取受害者的钱财。
我们要谨慎对待任何高回报的投资理财项目,仔细了解项目的真实情况,对照市场水平进行合理判断。
如果觉得可疑,最好还是远离。
网络交友诈骗这种诈骗手段利用了人们的心理需求,骗子通过虚假的社交账号,与受害者建立感情联系,然后以各种理由索要钱财。
我们在网上结交新朋友时,一定要保持警惕,不轻易透露个人隐私信息。
如果对方要求您转账或者购买礼物,请不要被感情冲昏了头,要理性分析。
虚假卖家诈骗网上购物时,也要当心卖家的诈骗手段。
他们可能会发送虚假的商品图片和说明,诱导买家支付定金或全款。
但实际上,买家可能收到的只是劣质商品或根本就收不到任何东西。
我们在网购时,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选择信誉良好的平台和卖家,并且尽可能使用第三方支付,以降低风险。
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学会识别各种常见的骗局套路。
电信诈骗的工作原理与手段揭秘
电信诈骗的工作原理与手段揭秘电信诈骗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犯罪行为,通过利用通信技术和心理手段迷惑、欺骗受害人,达到非法牟利的目的。
本文将揭示电信诈骗的工作原理与常见手段,旨在提高公众对电信诈骗的认识,增强警惕性,避免成为受害者。
一、工作原理电信诈骗是一种利用通信技术进行犯罪的手段,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信息获取、欺骗与迷惑、资金转移等环节。
首先,犯罪分子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受害人的个人信息,包括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银行账户等敏感信息。
其次,通过冒充银行、政府部门、企业等身份,以电话、短信、社交平台等方式与受害人取得联系。
在与受害人沟通的过程中,犯罪分子常常使用种种手段扰乱受害人的判断和思维,例如恐吓、利诱、夸大其词等。
最终,通过各种手段使受害人相信自己面临重大风险或机遇,并要求其提供银行账户、转账或汇款等行为,实现非法牟利。
二、手段揭秘1. 电话分流诈骗电话分流诈骗是一种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
犯罪分子通过技术手段将受害人的来电转接到虚假客服电话,通过冒充银行、快递公司等身份欺骗受害人,获取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并引导受害人进行非法转账。
2. 短信诈骗短信诈骗是电信诈骗的另一种常见手段。
犯罪分子通过发送虚假中奖信息、注册验证码等短信,引诱受害人点击链接或回复短信,导致受害人个人信息泄露,甚至造成资金损失。
3. 社交网络诈骗随着社交网络的普及,犯罪分子利用社交平台进行诈骗的手段也越来越多样化。
他们通过虚假的账号、诱人的话术和活动,吸引受害人进行打款、转账等行为,以此实现非法获取财物的目的。
4. 贷款诈骗贷款诈骗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电信诈骗手段。
犯罪分子假借提供低息贷款的名义,向受害人索要贷款手续费、保证金等费用。
一旦受害人支付了相关费用,即使没有获得贷款,犯罪分子也会转移受害人的注意力,使其难以追回损失。
5. 恐吓诈骗恐吓诈骗是一种以威胁、恐吓的手段敲诈受害人的行为。
犯罪分子通过冒充警察、法院等机构,以受害人涉嫌犯罪、违法等为由进行电话、短信或视频威胁,并要求受害人转账或提供个人信息以“解决问题”。
十大常见诈骗手段
十大常见诈骗手段
1、冒充公检法诈骗
2、网络购物诈骗
3、兼职刷单诈骗
4、低价购物诈骗
5、虚假贷款诈骗
6、中奖信息诈骗
7、冒充客服退款诈骗
8、虚构车祸诈骗
9、QQ 微信冒充好友借钱诈骗
10、虚构绑架诈骗
【防范提醒】
1.对于要求先汇款再办事的“好处费”、“手续费”等,一定要谨慎。
不能因为贪图小利而上当受骗。
2.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向陌生人账户转账汇款。
即使是子女或亲属,也不例外。
遇到涉及资金问题时,可以拨打110咨询,并通过正规渠道进行核实确认。
3.对方索要银行卡密码和验证码时,切记不能泄露。
4.对方称“家属”的,一定要通过电话联系本人确认后再做决定。
如有疑惑,应第一时间告知警察或家人,并及时报案。
【骗术揭秘】
近日,南京市民李某就遭遇了这样的骗局:他接到一个自称是社保局工作人员的电话,说其名
下有张医疗保险卡,但未激活,现在需要补缴相关费用,还会返还所交全部金额。
随后,对方发来了一条短信链接,李某点开链接输入身份证号、姓名、银行卡号、手机号码等信息后,手机便收到了验证码。
之后,他按照对方要求将验证码告诉了对方。
没想到,手机马上收到扣款信息,被扣去1800元。
原来,这是骗子设计的新骗局!
(1)广泛撒网,重点捕鱼。
(2)利用通讯录联系人,引诱性诈骗。
揭秘网络诈骗先付款再发货的陷阱
揭秘网络诈骗先付款再发货的陷阱网络诈骗案件层出不穷,其中以先付款再发货的陷阱居多。
这种骗术利用了人们对网络购物的便利和快捷的需求,通过虚构商品、虚构卖家等手段,骗取受害人的财产。
本文将揭开网络诈骗先付款再发货的陷阱,帮助读者识破这一骗局并提供预防措施。
一、诱人的虚假优惠网络骗子通常以虚构的商品价格来吸引潜在的受害者。
他们会在各大购物平台发布极低价格的商品信息,以迷惑人们的眼睛。
这些价格非常低廉,常常远低于市场价,让人产生便宜的错觉。
这是为了引诱受害者放松警惕,并相信自己获得了一个天大的便宜。
二、高仿虚构商品骗子在进行网络诈骗时,通常会模仿知名品牌的产品,制造高仿的虚构商品。
他们会使用一些图片处理软件制作出看似真实的商品照片,但实际上这些商品根本不存在。
通过伪造的商品信息,骗子成功地欺骗了购买者,使他们相信自己所购买的商品是真实存在的。
三、虚假快递信息在网络购物过程中,快递信息是购买者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骗子会提供虚假的快递追踪信息,让受害者误以为商品已经发货。
当购买者看到自己的订单处于运输状态时,相信自己快要收到商品的时候,骗子会以各种借口向购买者要求先支付货款。
一旦购买者支付了货款,骗子就会立即消失,不再与购买者有任何联系。
四、追踪和提供证据在受害者支付货款后,骗子会以各种理由进一步延迟发货。
他们通常会提供一些虚假的运输证明,以展示他们的“诚信”。
这些证明可能是一些快递单号、照片甚至交流记录的截图。
这样一来,受害者会认为自己的钱已经被骗走了。
五、如何识破和预防1. 对低价商品保持警惕。
如果某一商品价格远低于市场价,请时刻保持怀疑。
要通过对比价格、查询商品信息等方式来判断是否属实。
2. 仔细核实卖家的信誉和口碑。
购买商品前,一定要查看卖家的评价和评级,以确保其信誉状况良好。
3. 确保交易平台可信。
选择知名的购物平台进行交易,尽量避免在不知名、没有任何保障的平台上购物。
4. 不轻易相信虚假的快递追踪信息。
揭秘网络诈骗类型中的投资诈骗骗局
揭秘网络诈骗类型中的投资诈骗骗局网络诈骗蔓延至今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其中投资诈骗可谓屡见不鲜。
投资诈骗骗局既狡猾又隐蔽,许多人因此而蒙受巨大损失。
本文将从投资诈骗骗局的典型类型、手段以及防范措施等方面揭秘网络诈骗的真相。
一、P2P网络借贷平台的诈骗陷阱P2P网络借贷平台自从兴起以来吸引了大量投资者,但也成为了不少人的钓鱼之地。
骗局通常以高额利息、低门槛等诱惑投资者对平台进行投资。
一旦投资者投入资金后,平台常常突然失联或者以各种理由拒绝提现,使得投资者本金只能打了水漂。
二、虚假投资项目虚假投资项目是一种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段,通过宣传高收益率以及虚假的投资业绩来吸引投资者。
投资者往往因为被高额收益迷惑而不顾风险进行投资,最终导致资金损失。
虚假投资项目常常打着看似客观真实的名义,如A股投资、外汇交易等,诱使投资者上当受骗。
三、山寨数字货币交易平台随着数字货币的兴起,也催生了一些山寨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
这些平台通常以低门槛、高利润为诱饵吸引着投资者。
投资者进行充值、购买数字货币后,这些平台经常以各种手段拒绝提现或者突然消失,让投资者蒙受损失。
四、股票配资诈骗股票配资是一种通过借入资金进行证券交易的方式,但也成为投资诈骗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些不法分子以低门槛、高利润的承诺吸引投资者,迫使投资者与其合作。
而合作过程中,股票配资平台或者合作方往往以操纵股票、误导操作等方式夺取投资者的资金。
五、假冒金融机构假冒金融机构也是网络投资诈骗的一种常见手段。
骗子冒充银行、证券公司等机构,通过多种方式煽动投资者进行投资,如高额代理费、无风险等承诺。
投资者因为误以为自己在与正规机构合作,而最终遭受损失。
六、虚假期货交易平台虚假期货交易平台通过虚构期货交易品种、夸大盈利空间等方式吸引投资者进行投资。
一旦投资者投入资金后,平台往往以操纵交易、误导操作等手段骗取投资者的资金。
七、众筹诈骗随着众筹平台的兴起,也有不法分子利用其进行诈骗活动。
网络诈骗类型之虚假短信骗局揭秘
网络诈骗类型之虚假短信骗局揭秘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诈骗也日益猖獗。
虚假短信骗局作为一种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段,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困扰和损失。
本文将揭秘虚假短信骗局的基本原理和常见手法,为读者提供一些防范之道。
一、虚假短信骗局的基本原理虚假短信骗局是网络诈骗中的一种常见手段,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短信通讯渠道传递虚假信息,诱骗受害人上当受骗。
这些虚假短信通常伪装成银行、电信运营商、政府机关等信任度较高的机构,以此获得受害人的信任,进而实施诈骗行为。
二、常见虚假短信骗局手法1. 假冒银行短信诈骗这种骗局常常以冒充银行工作人员的身份给受害人发送短信,声称银行账户存在异常情况,需要受害人提供账号密码或其他敏感信息以解决问题。
受害人一旦提供了信息,骗子便可以直接进入其银行账户并实施盗窃行为。
2. 假冒中奖短信诈骗通过发送虚假的中奖通知短信,骗子引诱受害人前往指定的链接或拨打指定的电话号码以领取奖品。
然而,这些链接通常是为了骗取个人信息或收取所谓的中奖手续费而设立的,受害人最终会因为没有获得任何实质奖品而受损。
3. 假冒亲友短信诈骗骗子通过获取受害人亲友的手机通讯录,在亲友名义下发送虚假短信向受害人求助。
这种诈骗手法通常会制造紧急情况,要求受害人将大笔资金转账至指定账户。
受害人在紧张的情况下容易被骗子的谎言所蒙蔽,造成经济损失。
4. 假冒企业推销短信诈骗骗子通常以知名企业名义发送虚假推销短信,宣传所谓的促销活动或特价商品。
受害人一旦被引诱点击链接或拨打电话,就会受到高额费用扣除的风险。
三、防范虚假短信骗局的建议1. 提高警惕,不轻信短信内容在接收到短信时,不要过于轻信其中的内容,尤其是涉及到账户信息、个人隐私或奖品信息的短信。
如果怀疑短信的真实性,可以主动联系相关机构核实。
2. 不点击链接或拨打电话对于接收到的短信中含有链接或电话的,应提高警惕,不轻易点击或拨打。
若确实需要查询或处理相关事宜,应主动前往官方网站或拨打官方电话进行咨询。
网络诈骗揭秘如何辨别合法平台
网络诈骗揭秘如何辨别合法平台网络诈骗揭秘如何辨别合法平台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诈骗日益猖獗,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对网络诈骗进行深入揭秘,同时学会如何辨别合法平台,保护自己的权益。
本文将着重介绍网络诈骗的常见手段和一些辨别合法平台的方法。
一、网络诈骗的常见手段网络诈骗手段千变万化,但核心目的是骗取个人隐私信息、财产或者进行非法活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段:1.假冒官方机构:诈骗者冒充政府部门、银行、公司等官方机构的形象,发送虚假通知或短信,要求提供个人信息、银行卡号等,利用这些信息进行诈骗。
2.虚假网购或投资平台:诈骗团伙建立看似正规的网购或者投资平台,吸引用户支付预定金或者投资资金,然后突然关闭平台或者拒绝退还款项。
3.社交网络钓鱼:通过社交平台、微信、QQ等方式,诱导受害者点击恶意链接,窃取个人信息,或者利用社交网络关系进行金钱诈骗。
4.虚假兼职招聘:以高薪兼职为诱饵,诈骗者要求受害者提供押金或者其他费用,并无实际工作机会。
以上只是网络诈骗手段中的几种常见方式,实际情况可能更加复杂多样。
因此,我们需要学会如何辨别合法平台,从源头避免受骗。
二、如何辨别合法平台1.查证官方机构:当你接到来自官方机构的通知时,可以通过电话、独立搜索等途径核实其真实性。
请注意,不要通过通知中提供的链接直接访问,以防被重定向到虚假网站上。
2.警惕高额利润率:在投资平台或者兼职招聘中,高额利润率往往是诈骗的陷阱。
合法的投资往往有风险预警和合理的回报率,不应盲目贪图高收益。
3.验证安全性措施:合法平台通常会提供安全措施,例如实名认证、支付加密、资金托管等。
在选择平台时,可以注意寻找这些安全保障的存在。
4.核实信息来源:在社交网络中接收到陌生人的好友请求或者获取到不明来历的信息时,要保持警惕,避免泄露个人信息或者涉及金钱交易。
总之,网络诈骗是一项全球性的严重犯罪行为。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时刻保持警惕,提高自身的网络安全意识。
微信朋友圈骗局揭秘朋友圈六大诈骗手段
微信朋友圈骗局揭秘朋友圈六大诈骗手段微信朋友圈一直都是一堆代购、心灵鸡汤、微商……而最害人的就是各种骗局了,下面小编整理了朋友圈里常见的六大最无耻的诈骗手段,下次刷微信的时候你可要长个心眼了。
一、代购诈骗:空手套白狼他们一般会声称自己是做“海外代购”的,以低价来诱惑消费者,等你付完钱后,他们就告知你“货物被海关扣留,需要交关税”等理由,再让你加“关税”,等你付钱后骗子消失了,钱、货也没了。
笔者提醒:建议大家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商品,你爸也不是“李刚”,别人凭什么低于市场价卖给你?二、投票比赛:暗藏“毒链接”你的朋友圈里各种“萌娃比赛”的投票一定屡见不鲜吧!但小心此类投票中暗藏“毒链接”。
重庆的张先生在给朋友的孩子投票时,点击了下载某软件,结果银行卡被盗刷2万多元。
笔者提醒:跟“集赞”类似,这种比赛提供假投票链接的主办方真实性往往也是个谜,而其本意就是获取你的个人信息,你收到的骚扰电话、短信就是从这类地方泄露出去的!三、扫二维码:木马病毒植入扫二维码送XX、扫码关注赢优惠、扫码返还红包、扫码送话费……生活中,你是不是常常遇到这样的商家推销?小心有些二维码藏有木马病毒。
一旦安装,木马就会盗取你的应用账号、密码等其他隐私信息。
笔者提醒:千万不要见“码”就扫,更不要点开来路不明的链接下载!一扫即安,必是木马。
四、投资理财:实则骗子、销售就在前不久,南京一女大学生谎称自己是“投资理财师”,还在朋友圈发所谓的“理财产品”投资金额为1000~5000元间,月收益率可高达80%。
如此不真实的宣传语,结果还有人上当!笔者提醒:记住,在朋友圈推销产品的绝不会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财师,要么是骗子,要么是销售!更不要轻信所谓的高收益率。
五、微信红包:抢红包也有“毒”微信红包近两年是火得不要不要的,逢年过节大家多少都会在微信群里发一两个红包娱乐一下。
但偏偏有人制造出另一种“红包”,用户在点击的时候,个人信息和与手机绑定的网银、支付宝就不知不觉地被人盗走了。
最新网络诈骗手段揭秘与预防措施
最新网络诈骗手段揭秘与预防措施网络诈骗手段揭秘与预防措施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网络的普及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网络诈骗。
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
本文将揭秘最新的网络诈骗手段,并提供一些预防措施,帮助读者更好地保护自己。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最新的网络诈骗手段之一——钓鱼网站。
钓鱼网站是指那些冒充合法机构或网站的虚假网站,通过模仿真实网站的外观和功能,诱使用户输入个人信息或进行在线支付。
这些钓鱼网站往往通过电子邮件、社交媒体等途径传播,诱骗用户点击链接进入虚假网站。
为了防止成为钓鱼网站的受害者,我们应该保持警惕,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并且在输入个人敏感信息之前,要仔细核实网站的真实性。
其次,虚假电话也是网络诈骗常用的手段之一。
诈骗分子会冒充银行、公安、快递等机构,通过电话声称用户涉嫌违法或有重要文件需要处理,进而骗取用户的个人信息或财产。
为了避免成为虚假电话的受害者,我们要保持冷静,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更不要将个人信息告知他人。
如果接到可疑电话,应该及时报警并向相关机构核实身份。
此外,网络购物诈骗也是近年来频繁发生的一种网络犯罪行为。
诈骗分子通过发布虚假商品信息,收取款项后却不发货或发货与描述不符,从而骗取消费者的钱财。
为了避免成为网络购物诈骗的受害者,我们要选择信誉好的购物平台,多看看其他用户的评价,避免购买过于便宜或急需的商品,同时也要保留好订单信息和交易记录,以备日后维权之用。
除了揭示最新的网络诈骗手段,我们还要提供一些预防措施,以保护自己的网络安全。
首先,我们应该加强网络安全意识,了解各种网络诈骗手段和常见的防范方法。
其次,我们要保持软件和系统的更新,及时安装安全补丁,以防止黑客利用漏洞入侵。
此外,我们要设置强密码,并定期更换密码,避免使用简单的密码或者在不同网站使用相同的密码。
最后,我们要警惕社交媒体上的信息泄露,不随意透露个人隐私,避免给不法分子提供可利用的机会。
揭秘诈骗手段之利诱类欺诈
揭秘诈骗手段之利诱类欺诈
互联网在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学习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被不法分子所觊觎,其利用各类电信网络诈骗伎俩侵害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令人防不胜防。
警方在加大破案打击力度的同时,收集整理了各类常见案例,对犯罪伎俩进行揭露并整理,希望对大家的防骗、识骗能力有所裨益。
以各种诱惑性的中奖信息、奖励、高额薪资吸引用户进行诈骗。
1、冒充知名企业中奖诈骗:冒充知名企业,预先大批量印刷精美的虚假中奖刮刮卡,投递发送,后以需交个人所得税等各种借口,诱骗受害人向指定银行账号汇款。
2、娱乐节目中奖诈骗:犯罪分子以热播栏目节目组的名义向受害人手机群发短消息,称其已被抽选为幸运观众,将获得巨额奖品,后以需交保证金或个人所得税等各种借口实施诈骗。
3、兑换积分诈骗:犯罪分子拨打电话,谎称受害人手机积分可以兑换。
诱使受害人点击钓鱼链接。
如果受害人按照提供的网址输入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后,银行账户的资金即被转走。
4、二维码诈骗:以降价、奖励为诱饵,要求受害人扫描二维码加入会员,实则附带木马病毒。
一旦扫描安装,木马就会盗取受害人的银行账号、密码等个人隐私信息。
5、重金求子诈骗:犯罪分子谎称愿意出重金求子,引诱受害人上当,之后以缴纳诚意金、检查费等各种理由实施诈骗。
6、高薪招聘诈骗:犯罪分子通过群发信息,以月工资数万元的高薪招聘某类专业人士为幌子,要求事主到指定地点面试,随后以缴纳培训费、服装费、保证金等名义实施诈骗。
7、电子邮件中奖诈骗:犯罪分子通过互联网发送中奖邮件,受害人一旦与犯罪分子联系兑奖,犯罪分子即以缴纳个人所得税、公证费等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汇钱,达到诈骗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诈骗手段揭秘近年来,各种形式的诈骗犯罪手段不断出现,严重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为提高公民的识骗、防骗能力,防止受骗上当,下面对社会面上出现的24类74种诈骗手段进行了揭示。
这些诈骗手段,仅为形形色色诈骗手法的一部分,新的欺诈陷阱仍在不断翻新。
麒麟公安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谨防上当受骗:首先、要端正自己的观念,不能存有侥幸心理,认为“自己不会上当受骗”,不要轻信天上掉下的“馅饼”,不要因好奇、占便宜等心理而相信陌生人,让对方有机可乘。
其次、防止个人信息外泄。
个人信息外泄,特别是个人手机号码、银行账号外泄是导致种种案件发生的根本原因。
一旦对方询问自己的银行帐号和密码,可以基本确定是诈骗行为。
第三、接到不明电话、手机短信时,不要相信,不要理睬,不要透露自己及家人身份、存款、银行卡信息,更不要向对方汇款、转账,绝不要在ATM自动柜员机自行操作。
第四、在日常生活中,面对实在难辨真伪的事件时不要急于转款、汇款、付款或收款,尽可能先与警方咨询;第五、一旦消费者不小心掉进了欺诈或诈骗陷阱,一定要及时向警方报案,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挽回自己的损失。
总之,骗子行骗基本上都是抓住了人们心理上的某种弱点,或以利相诱、或危言耸听,最终目的就是骗取财物。
对可疑信息,都应该采取不相信、不理睬、不联系的方法处理,以避免财物损失,并及时向110报警台举报。
一、“电信诈骗”(一)以中奖为名进行诈骗不法分子通过手机群发短信、网络消息、电子邮件或者邮寄信件等途径,以受害人手机号、QQ号、银行卡、刮刮卡等中奖为名,向受害人发信息,有的还声称若因路途遥远不能及时兑奖的,可以协助办理缴纳公证费、个人收入所得税手续等等。
若受害人信以为真与之联系后,不法分子便要其交“工本费”、“会员费”、“公证费”、“转帐手续费”、“个人所得税”等一步步的借口理由,要求受害人向指定帐户汇款。
(二)虚构“购车/房退税”诈骗嫌疑人事先通过其他手段获取购车/房人详细资料,以国税局或财政局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名义用电话或短信方式联系事主,谎称根据国家最新出台的政策,事主可享受购车/房退税,并留下所谓“服务电话”或“领导电话”以骗取事主信任,一旦事主与上述电话联系,即以交纳手续费、保证金等名义,诱导其到ATM机进行“退税”操作。
当受害人到银行ATM机按照不法分子电话指示操作后,不法分子利用英文页面或其他方式,将受害人银行卡中的钱转入到不法分子的帐户内。
(三)“包裹诈骗”不法分子冒充邮政工作人员或公安机关禁毒部门民警,拨打受害人电话谎称受害人有包裹、且包裹内发现毒品,为了配合调查,要求受害人向其提供的银行账号汇款或到ATM自动取款机按其要求进行转账操作。
(四)以提供低息贷款为名进行诈骗不法分子一般利用手机群发短信、在报纸打小广告等途径发布可以提供低息、无抵押贷款等信息,并留下联系方式。
若受害人急需贷款而与其主动联系后,不法分子便要求其向指定账户汇入“手续费”、“好处费”、“验资款”、“保证金”、“利息”等一步步的借口理由,以诈骗钱财;或索要受害人银行账户,再层层设套,窃取受害人银行账户密码,通过网上银行将存款迅速转走。
(五)以招聘为名进行诈骗不法分子通过网络、手机短信发布虚假招聘信息,等受害人和不法分子联系后,犯罪嫌疑人就以要收取保证金、押金、服装费等理理由骗受害人汇款至指定账号。
(六)以销售低价车辆、手机、电脑等货物为名进行诈骗不法分子主要利用网站、手机群发短信等对外发布虚假供货信息,谎称是海关罚没货物或走私商品等,价格与市场价相比极低,实际上根本没有货物或提供质量及其低劣的物品。
若受害人贪图便宜与其联系后,便要求先缴纳货款以骗取钱财;若受害人继续与其联系,进而会再以货物为走私物品被查扣等原因,要求补“关税”、“手续费”、“运费”等一步步的借口理由继续诈骗。
(七)银行卡消费信息诈骗不法分子利用短信群发功能,发送内容为“您于X月X日在XX商场消费XXXX元,请于二日内到网点缴费,逾期将从您账户扣除,咨询电话XXXXX”。
受害人拨打短信中提供的电话后,对方自称是银行客户服务中心,谎称受害人的个人信息可能被他人冒用,要受害人持银行卡到ATM自动取款机输入密码进行所谓的“查询、设置‘防火墙’保护、开通(取消)网上电子银行帐户”等操作,受害人按照不法分子指令进行转账操作时,实际上是转出自己银行卡的存款到犯罪嫌疑人银行帐户中。
有的不法分子建议受害人报警,并把所谓的“报警电话”留给受害人,然后冒充公安局等政府部门,让受害人将银行卡内的存款转移至一指定账号,由银行专业人员做升级保护,并电话“指导”受害人在ATM 机上进行操作。
受害人在按照不法分子指令进行操作后,实际上是转出自己银行卡的存款到犯罪嫌疑人银行帐户中。
(八)电话号码欠费信息诈骗不法分子以电信部门名义群发信息或直接拨打电话,称受害人开户的电话号码欠费,受害人否认有此情况后,不法分子建议受害人报警,然后冒充公安局等政府部门,以银行账户涉案被冻结等为借口,要求受害人把账户内存款转到所谓的“国家安全账户”。
受害人在按照不法分子指令进行操作后,实际上是转出自己银行卡的存款到不法分子银行帐户中。
(九)“汇钱救急”诈骗此类诈骗犯罪中,不法分子通过网聊、电话交友、套近乎等手段掌握了受害人的家庭成员信息后,首先通过反复骚扰或其他手段骗使受害人手机关机,利用受害人手机关机期间,以医生或警察名义向受害人家属打电话,谎称受害人生病或车祸住院正在抢救,甚至谎称遭到绑架,要求汇钱到指定账户救急以实施诈骗。
(十)直接提供银行帐号,要求受害人汇款不法分子主要使用手机海量群发信息,内容如“款还没汇吧,那张卡磁条坏了,请把钱汇到XX卡上”。
一旦受害人正因业务需要汇款,误以为对方是自己的熟人,在没有确认之下,往往会把钱汇到不法分子指定的帐户中。
有的不法分子则群发内容为:“能帮我买张200元的移动充值卡吗,电话欠费了,有急事要用电话,买好把充值卡发给我,回去给你钱。
”许多市民在误以为对方是熟人的情况下充值给对方而受骗上当。
(十一)炒股信息诈骗不法分子通过拨打电话或群发短信,假称某公司或某基金能提供股市内幕消息。
若受害人相信而与其联系,不法分子便进而索要“咨询费”、“会员费”、“手续费”等进行诈骗。
(十二)婚姻信息诈骗不法分子在网络、报纸或其他刊物发布虚假征婚信息,谎称自己为“款姐”或“富商”,并留下联系电话。
在与受害人电话联系一段时间骗取信任后,以“商店开业”、“生病住院”、“出车祸”等借口,骗取受害人钱财。
(十三)发布违法信息实施诈骗不法分子通过短信、网络消息等途径发布销售销售黑车、毒品、枪支、假发票、监听手机软件、复制SIM卡软件等违法物品的信息,受害人与其联系并汇款后,不法分子便“人家蒸发”;有些情况下,若受害人继续与其联系,不法分子便以安全为由要求其向指定账户汇入“保证金”、“手续费”、“托运费”等一步步的借口理由,继续实施诈骗。
(十四)骗取电话话费诈骗1.接到短消息,内容为“您的朋友13XXXXXXXXX为您点播了一首歌曲,以此表达他的思念和祝福,请你拨打9XXXX 收听,当受害人拨打电话时,不法分子便赚取了高额话费。
2.不法分子拨打受害人手机电话并立即挂断,一旦受害人不明就里进行回拨,就会产生高额话费。
3.不法分子冒充移动或者联通工作人员骗取受害人信任,以退还“工作失误”多收的话费为诱饵,骗受害人按照其要求拨打指定号码,进而骗取话费。
如:“您好,这里是中国移动(或联通)客户服务热线,由于我们的工作失误,您的电话费这几个月共多收了×××元,如确认退费请按……”。
(十五)敲诈诈骗不法分子冒充黑社会人员群发短信,内容为“我是黑社会的,有人看你不顺眼,花钱雇我要你一条胳膊,如想摆平,将多少钱汇至某指定账号”或“我掌握了你的隐私,如不想被别人知道,请汇多少钱到某账号”进行敲诈,这时受害人出于害怕或花钱买平安的想法,便将钱汇入不法分子的账户。
(十六)“丢卡”诈骗不法分子自己制作所谓消费金卡,背面写有卡上可供消费的金额和联系网址、电话,并特意说明该卡不记名、不挂失。
他们将这些金卡扔在一些大型商场、超市或其他中、高档娱乐场所的显眼处,如有人捡到卡,拨打卡上的联系电话或上网咨询,对方就要求你先汇款到指定账户,缴纳一定手续费进行“金卡激活”,然后才告知该卡可消费的场所。
另有以交友、办证、招工费等为名而实施诈骗犯罪。
(十七)“洗黑钱”诈骗不法分子冒充公安、法院工作人员,拨打受害人电话告知受害人涉嫌“洗黑钱”犯罪,并能准确说出受害人工作单位、姓名、身份证号码,甚至家庭成员等个人信息,以此获得被害人新任,从而要求受害人将指定金额的款项打入其指定账号接受调查。
(十八)“冒充领导”诈骗此类诈骗犯罪中,不法分子通过电话询问、上网查询等手段,详细收集基层企、事业单位以及上级机关、监管部门等单位主要领导的姓名、手机号码、办公室电话等有关资料。
获取资料后,不法分子即假冒领导、秘书或部门工作人员等身份打电话给基层单位负责人,以推销书籍、纪念币、划拨款项、配车、帮助解决经费困难等为由,让受骗单位先支付订购款、配套费、手续费等到指定银行帐号,实施诈骗活动。
(十九)“退学费”诈骗不法分子通常在学生寒、暑假期,冒充教育系统工作人员拨打学生家长电话,以退还学生上一学期学杂费用为名,要求受害人提供指定银行账号、核对银行卡信息,通过ATM机退费。
受害人在具体操作时盲目遵照不法分子的指导或者不法分子通过电话干扰其辨识思维使自己银行卡内的现金被转帐骗走(二十)“购车下乡补贴”诈骗不法分子冒充有关部门工作人员,拨打有购车人员电话,谎称购车下乡补贴已经下来,以要转补贴金给受害人为诱饵,要求受害人到自动取款机上按照电话要求实行转账,在转账过程中诱导受害人将银行卡中指定金额打入不法分子账号。
(二十一)网络购物诈骗随着网络购物逐步走进人们的生活,网络购物诈骗活动也日愈增多。
不法分子假借航空公司、铁路系统、商品生产商等名义,在网络发布虚假出售机票、火车票和各种商品的信息,当受害人登陆诈骗网站,填写身份、购票等信息生成订单后,便被要求通过网银、ATM机或柜台汇款,一步步将受害人引入诈骗的圈套。
有的诈骗团伙还会利用受害人的麻痹大意,以填写的信息有误、支付不成功无法购票,需重新付款激活交易等理由,要求受害人多次进行汇款操作,实施连环诈骗。
(二十二)“熟人号码”诈骗受害人接到自己熟悉的人的电话号码来电,被告知受害人的熟人因特殊状况急需用钱,要求受害人在短时间内向指定帐户转款。
受害人居于对来电号码机主(即熟人)的关心,一旦转款则中了不法分子的陷阱。
此类诈骗的技术支撑主要来自“任意显号”软件。
犯罪嫌疑人通过该软件持手机打电话给对方时,可在对方来电显示上显示出任何地区、任何话机的任意号码,此“任意显号”软件不同于以往在网络上拨号的方式,在将该软件装入手机后便可任意设置手机号码的后8位数,通话时,接听的手机便显示拨号人自行设定的号码,从而掩盖其手机的实际号码和所在地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