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加速试验

合集下载

常用三种加速老化测试模型

常用三种加速老化测试模型

在环境模拟试验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产品在可控的试验箱环境中测试若干小时相当于产品在实际使用条件下使用多长时间?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极大地降低了成本,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也让测试变得更具目的性和针对性,有利于测试人员对全局的掌控,合理进行资源配置。

在众多的环境模拟试验中,温度、湿度最为常见,同时也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模拟环境因子。

实际环境中温度、湿度也是不可忽略的影响产品使用寿命的因素。

所以,迄今将温度、湿度纳入考量范围所推导出的加速模型在所有的老化测试加速模型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由于侧重点的不同,推导出的加速模型也不一样。

下面,本文将解读三个极具代表性的加速模型。

模型一.只考虑热加速因子的阿伦纽斯模型(Arrhenius Mode)某一环境下,温度成为影响产品老化及使用寿命的绝对主要因素时,采用单纯考虑热加速因子效应而推导出的阿伦纽斯模型来描述测试,其预估到的结果会更接近真实值,模拟试验的效果会更好。

此时,阿伦纽斯模型的表达式为:AF=exp{(Ea /k)·[(1/Tu)-(1/Tt)]}式中:AF是加速因子;Ea是析出故障的耗费能量,又称激活能。

不同产品的激活能是不一样的。

一般来说,激活能的值在0.3ev~1.2ev之间;K是玻尔兹曼常数,其值为8.617385×10-5;Tu是使用条件下(非加速状态下)的温度值。

此处的温度值是绝对温度值,以K(开尔文)作单位;Tt是测试条件下(加速状态下)的温度值。

此处的温度值是绝对温度值,以K(开尔文)作单位。

案例:某一客户需要对产品做105℃的高温测试。

据以往的测试经验,此种产品的激活能Ea取0.68最佳。

对产品的使用寿命要求是10年,现可供测试的样品有5个。

若同时对5个样品进行测试,需测试多长时间才能满足客户要求?已知的信息有Tt 、Ea,使用的温度取25℃,则先算出加速因子AF:AF=exp{[0.68/(8.617385×10-5)]·【[1/(273+25)]- [1/(273+105)]】} 最终:AF≈271.9518又知其目标使用寿命:L目标=10years=10×365×24h=87600h 故即可算出:L测试= L目标/AF=87600/271.9518h=322.1159h≈323h现在5个样品同时进行测试,则测试时长为:L最终=323/5h=65h这即是说明,若客户用5个产品同时在105℃高温下测试65h后产品未发生故障,则说明产品的使用寿命已达到要求。

SMT焊点质量检测方法

SMT焊点质量检测方法

SMT焊点质量检测方法热循环为确保电子产品德量稳固性和可靠性,或对失效产品进行剖析诊断,一般需进行必要的焊点质量检测。

SM T中焊点质量检测办法很多,应当依据不同元器件、不同检测项目等选择不同的检测方法。

1 焊点质量检测方式焊点质量常用检测方法有非破坏性、破坏性和环境检测3种,见表1所示。

1.1 目视检测目视检测是最常用的一种非破坏检测方法,可用万能投影仪或10倍放大镜进行检测。

检测速度和精度与检测职员才能有关,评价可依照以下基准进行:⑴润湿状况钎料完整笼罩焊盘及引线的钎焊部位,接触角最好小于20°,通常以小于3 0°为标准,最大不超过60°。

⑵焊点外观钎料流动性好,表面完全且平滑光明,无针孔、砂粒、裂纹、桥连和拉尖等渺小缺点。

⑶钎料量钎焊引线时,钎料轮廓薄且引线轮廓显明可见。

1.2 电气检测电气检测是产品在加载条件下通电,以检测是否满足所请求的规范。

它能有效地查出目视检测所不能发明的微小裂纹和桥连等。

检测时可应用各种电气丈量仪,检测导通不良及在钎焊进程中引起的元器件热破坏。

前者是由渺小裂纹、极细丝的锡蚀和松香粘附等引起,后者是由于过热使元器件失效或助焊剂分解气体引起元器件的腐化和变质等。

1.3 X-ray 检测X-ray检测是应用X射线可穿透物资并在物质中有衰减的特征来发明缺陷,主要检测焊点内部缺陷,如BGA、CSP和FC焊点等。

目前X射线装备的X光束斑一般在1-5μm范畴内,不能用来检测亚微米规模内的焊点微小开裂。

1.4 超声波检测超声波检测利用超声波束能透进金属材料的深处,由一截面进入另一截面时,在界面边沿发生反射的特色来检测焊点的缺陷。

来自焊点表面的超声波进入金属内部,碰到缺陷及焊点底部时就会发生反射现象,将反射波束收集到荧光屏上形成脉冲波形,根据波形的特色来断定缺陷的位置、大小和性质。

超声波检验具有敏锐度高、操作便利、检验速度快、本钱低、对人体无害等长处,但是对缺陷进行定性和定量判定尚存在艰苦。

加速试验

加速试验

Q d 4P 128 L
(Q 为容积流量)
结论:
1 同一种液体,当管长与管径不变时,如果压力差成倍增加,容积流量也成倍增加,平均
流速同样成倍增加;
2 同一种液体,当管径不变时,如果管长与压力差均成倍增加,则容积流量不变,平均流
速也不变。
根据储液箱与容器内气压可分成三种灌装方法:重力灌装
压力灌装
真空灌装
收缩包装就是利用有热收缩性能的塑料薄膜裹包产品或包装件,然后迅速加热处理,包 装薄膜即按一定的比例自行收缩,紧贴住被包装件的一种包装方法。
拉伸包装是利用可拉伸的塑料薄膜在常温下对薄膜进行拉伸,对产品或包装物品裹包的 一种方法。
一、 收缩包装 1 收缩包装的原理 2 收缩薄膜的主要性能指标:收缩率,收缩张力,收缩温度 3 收缩包装工艺(119,图 6-21) 1 收缩包装的原理
湿度 70%,储存期为多久?
查出 PVDC 在 25 度时,K=0.22X10-2
T40=23 天,h1=70%, h2=35%, =25 度,
t
t40
90 h2 K (h1 h2 ) 90
23
0.22
*10
90 35 2 * (70
35)
*
90
182

第六章 充填工艺 1.概述 2.液体灌装工艺 3.固体充填工艺 第一节 概述 1. 将产品(待包装物品)按要求的数量放到包装容器内,称为充填。 2. 充填是中间工序; 3. 前:容器成型,清洗,消毒,干燥,排列; 4. 后:密封,封口,贴标,打印等。 被充填物:气体,液体,浆状,粉末,颗粒,块状; 包装容器:袋,盒,箱,杯,盘,瓶,罐,桶。 5. 充填精度:指装入包装容器内物料的实际数量值与要求数量值的误差范围。 6. 充填工艺: 7. 计量准确、不损坏内装物、包装容器; 8. 食品药品—卫生 9. 危险品—安全防护

医疗器械管理-医疗产品可靠性试验-加速实验

医疗器械管理-医疗产品可靠性试验-加速实验

医疗产品可靠性试验-加速实验1、加速试验概念加速试验是指在保证不改变产品失效机理的前提下,通过强化试验条件,使受试产品加速失效,以便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必要信息,来评估产品在正常条件下的可靠性或寿命指标。

通过加速试验,可迅速查明产品的失效原因,快速评定产品的可靠性指标。

2、加速试验的目的与特点进行加速试验的目的可概括如下:(1)为了适应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2)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产品投入市场;(3)满足用户预期的需要。

加速试验是一种在给定的试验时间内获得比在正常条件下(可能获得的信息)更多的信息的方法。

它是通过采用比设备在正常使用中所经受的环境更为严酷的试验环境来实现这一点的。

由于使用更高的应力,在进行加速试验时必须注意不能引入在正常使用中不会发生的故障模式。

在加速试验中要单独或者综合使用加速因子,主要包括:更高频率的功率循环;更高的振动水平;高湿度;更严酷的温度循环;更高的温度。

3、加速试验分类加速试验主要分为两类,每一类都有明确的目的:(1)加速寿命试验--估计寿命;(2)加速应力试验--确定(或证实)和纠正薄弱环节。

这两类加速试验之间的区别尽管细微,但却很重要,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作为试验的基础的基本假设、构建试验时所用的模型、所用的试验设备和场所、试验的实施方法、分析和解释试验数据的方法。

表1 对这两类主要的加速试验进行了比较。

4、加速试验的产品层次要明确进行加速试验的产品层次(级别)是设备级还是零部件级,这一点很重要。

某些加速方法只适用于零件级的试验,而有的方法只能用于较高级别的总成(设备),只有少数方法同时适用于零件级和总成(设备)级。

对零件级非常合适的基本假设和建模方法在对较高级别的设备进行试验时可能完全不成立,反之亦然。

表2 列出了在两个主要的级别(设备级和零部件级)上进行试验的信息。

5、先进的加速试验过去,大多数加速试验都是使用单一应力和在定应力谱进行的。

包括周期固定的周期性应力(如温度在规定的上下限之间循环,温度的上限和下限以及温度的变化率是恒定的)。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Cy:恒定湿热主要用于元件的加速试验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Cy:恒定湿热主要用于元件的加速试验

出版国际标准 国际标准委托给技术委员会起草 对所涉及标准项目感兴趣的任何国家委员会均可参与
此项标准的起草 与 有联络关系的国际组织 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也可参与此项工作
与国际标
准化组织
根据二者之间的协议所规定的条件紧密合作
因为各技术委员会是由所有感兴趣的国家委员会派代表参加的 因此 有关技术问题的正
式决议或协议 尽可能表达了对所涉及问题在国际上的一致意见
样品表面上各规定点的温度的增加值相对于工作空间的标称温度应小于 在选择偏压时要注意既要促进水解作用 也要限制试验样品自身发热 因为自热会影响水分的 渗透和吸收 在施加连续偏压而不可能阻止明显自热时 建议间断地施加偏压 除非另有规定 施加偏 压的顺序为先停止施加偏压 接着施加偏压 应采取预防措施限制因故障条件而引起的能量损耗
材料的选择
认真选择试验箱所用的材料将大大地减少污染物的释放及由于腐蚀和因其他原因产生的劣化作 用 这些都是在本试验规定的温 湿度综合条件下产生的 合适的材料是 不锈钢 玻璃 陶瓷和其他耐腐 蚀材料
偏压
偏压的定义是为增强湿度效应 按试验目的所施加的电压 它不一定与试验样品的正常功能有关 应按下列导则施加偏压 并按其重要性递减的顺序给出如下
预处理
有关规范可要求预处理
初始检测
试验样品必须按照有关规范的规定 进行外观检查 尺寸测量和功能测试
条件试验
将试验样品置于试验室温度 气压和湿度条件下 再将试验样品放入试验箱的工作空间内 试验样品不应经受来自加热器和试验箱壁的辐射热 如果有关规范要求采用特殊安装装置 则安装装置的导热性及热容量应足够低 使试验样品实际上 是绝热的 应认真选择安装装置及安装装置的材料 使污染的影响最小 将因腐蚀和其他原因产生的劣化降至 最低 见附录 如果有关规范有要求 应在试验期间对试验样品施加偏压 施加偏压的导则在附录 中给出 偏压 或偏压循环 应在温度和相对湿度达到稳定状态时施加到试验样品上 并连续施加到试验样 品处于恢复条件时为止 试验循环

产品加速试验方法

产品加速试验方法

产品加速试验方法一、引言产品加速试验是指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为了验证产品的可靠性、稳定性和耐久性等性能指标,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产品进行加速试验,以模拟产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负荷,加速产品的老化和损坏过程,从而评估产品的寿命和可靠性,为产品改进和优化提供依据。

二、产品加速试验方法的分类根据不同的试验目的和试验对象,产品加速试验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温度加速试验:通过提高环境温度,使产品在较短时间内经历长时间使用所产生的热老化和热膨胀应力,加速产品的老化和破坏过程。

常用的温度加速试验方法有恒温老化试验、温度循环试验和高温老化试验等。

2. 振动加速试验:通过施加不同频率、幅值和方向的振动载荷,模拟产品在运输、使用和储存过程中所受到的振动环境,加速产品的疲劳破坏过程。

常用的振动加速试验方法有正弦振动试验、随机振动试验和冲击振动试验等。

3. 湿热加速试验:通过将产品暴露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模拟产品在潮湿环境下的使用条件,加速产品的腐蚀和老化过程。

常用的湿热加速试验方法有恒湿恒温试验和湿热循环试验等。

4. 光照加速试验:通过模拟产品在阳光照射下的工作环境,加速产品的光老化和颜色变化过程。

常用的光照加速试验方法有紫外光老化试验和可见光照射试验等。

5. 化学腐蚀加速试验:通过将产品暴露在酸碱盐等化学腐蚀介质中,加速产品的腐蚀和损坏过程。

常用的化学腐蚀加速试验方法有酸碱腐蚀试验和盐雾腐蚀试验等。

三、产品加速试验方法的步骤产品加速试验的步骤主要包括试验计划制定、试验环境搭建、试验参数设置、试验过程监控、数据分析和试验结果评估等。

1. 试验计划制定:根据产品的使用条件和要求,制定试验的目标、方法和参数等。

确定试验的时间、温度、湿度、振动频率和幅值等。

2. 试验环境搭建:根据试验计划,搭建符合要求的试验环境,包括温度控制系统、湿度控制系统、振动控制系统和光照控制系统等。

3. 试验参数设置:根据产品的特点和试验目的,设置试验的参数,包括温度、湿度、振动频率和幅值等。

可靠性测试加速试验的实施过程和效果

可靠性测试加速试验的实施过程和效果

3.2 加速 试验 方法 选择 技巧
成熟 度
精度 要求
风险 因素
试验 效率
高温加速-利用热反应模型-应用最广泛 模型参数激活能Ea和频数因子可自行求解 模型应检验,试验方案应满足检验要求 置信度评估,评估结果验证……
降低风险措施的影响,如增加分组,增加每组下样品
恒定应力分多组,各应力并行实施,低应力组无失效 步进步降只一组,各应力串行实施,故障数分布问题
Ⅱ加速试验的策划
工作
工作——一定要通电;是否有振动?
状态
非工作——一定不通电,通常无振动。
1
加速 模型 选择
环境 因素
温度、振动、温循 温度-湿度、温度-振动、温循-振动
模加

型速

即应

考虑 因素
产品 特点
应力符合产品?应力可否加速? 是否会损坏样机?产品敏感参数?……
形力 式类 选型
理 决 定
条件
可靠性测试加速试验的实 施过程和效果
1 加速退化试验方法研究
试验方法
方案设计 试验实施
及优化
方法
2 试验方案设计
贮存加速退化试验 方案设计
样品数量的 确定
检测周期的 确定
试验时间的 确定
试验应力的 确定
检测次数的 确定
检测次数的 确定
2 试验方案设计
试验方案设计
应力分组——不低于3组 样品数量——不低于2~3个/组 测试次数——不低于7~8次
Ⅴ 加 速 贮 存 寿 命 试 验 方 案
三.加速试验的实施过程和效果
Ⅵ 加速试验的效果 快速 高效 经济 应用范围广
Ⅰ加速试验的设计
1 根据 试验 目的

绝热加速量热无模型方法动力学预测

绝热加速量热无模型方法动力学预测

绝热加速量热无模型方法动力学预测【摘要】:绝热加速量热仪是化工过程反应风险评估的科学仪器之一,针对反应失控中的温度、压力等相关数据测量,且实施数据库预处理和热惯量因子修正,可以为热动力学等绝热参数推算提供相关依据。

其中将绝热作为基本条件,借助数值模拟方法利用n级反应和Kamal自催化反应数据求解,因为在分析过程中受到起始温度和等温条件的影响作用较大,因此本次研究提出一种无模型动力学参数预测绝热和等温动力学预测方法。

在这一方法应用中是针对绝热加速量热实施Vyazovkin方法预测最大相对误差。

针对这一方法的预测结果和Friedman方法预测结果实施对比,发现本次所提出的预测方法更为适用,其中在预测温度的±40℃内开展实验测量,可为未知的化学物质和复杂反应失控风险进行评估,还能够应用在化工事故模拟上。

【关键词】:绝热加速量热;动力学预测;化学反应;稳定性在化工产品运输、存储以及生产过程中,为有效保障安全性,以免出现热失控反应,也就需要针对化工生产中可能存在的热失控风险实施合理评估。

一旦发生热失控反应,即会在短时间内发生反应,无法迅速从反应体系中将所产生热量移除,这一阶段体系即为绝热系统之一,失控反应所致温度上升也会被看成是整个体系的绝热温升。

绝热加速量热仪为在实验室环境下针对绝热条件热失控反应实施模拟分析的量热仪器,这一仪器已经是当前化工安全评估中的一个重要工具。

但是在绝热加速量实验中,因为受到仪器自身结构的影响,导致样本容器会吸收部分试样释放的热量,影响反应进度,导致最终热危险评估结果存在有较大偏差。

为能够提升热危险性评估误差,广大学者研究中提出了热惯量因子概念及其修正方法,这一方法在测试周期长或者实验成本高的动力学研究上尤其适合。

目前,关于绝热加速量热无模型方法的动力学研究并不少,并且取得了相应的成果,比如在差示扫描量热法和热重分析法等方面无模型动力学分析方法应用较为广泛。

在化学品产品类别当中,热稳定性评价(加速量热仪法)项目的检测标准名称是化学品的热稳定性评价指南第一部分:加热量热仪法;热稳定性测定(差示扫描量热法)项目的检测标准名称为化学物质的稳定性测定差示扫描量热法;反应热项目的检测标准名称指的是化学反应量热试验规程;反应体系比热容项目的检测标准名称为化学反应量热试验规程;热累积度的项目检测标准名称为化学反应量热试验规程。

加速量热仪法测定化学品热稳定性不确定度评估报告

加速量热仪法测定化学品热稳定性不确定度评估报告

加速量热仪法测定化学品热稳定性不确定度评估报告摘要:本文根据《化学物质热稳定性的评价指南第1部分:加速量热仪法》SN/T 3078.1-2012标准,采用绝热加速量热仪测定20%(质量分数)DTBP的甲苯溶液的绝热温升,通过分析不确定度来源,计算各因素对其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影响,并计算了合成不确定度。

关键词:绝热加速量热仪;不确定度;热稳定性1.材料与方法1.1依据的技术标准SN/T 3078.1-2012《化学物质热稳定性的评价指南第1部分:加速量热仪法》1.2使用的仪器设备电子天平、绝热加速量热仪。

1.3测量原理及检测程序准确称量炸膛质量m1,将样品放入炸膛中再次称量质量m2,两者相减为样品质量m3;将炸膛加热至规定温度,保持平衡,搜索是否发生放热反应,如未检测到放热反应,再次升温,保持平衡,搜索放热反应,如此反复,直至检测到放热反应或达到设定的温度最高值。

利用记录的数据,计算温度和压强随时间的变化速率。

2.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分析化学品热稳定性的测量不确定度来源主要包括:(1)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 A,采用A类方法评定;(2)天平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 B1,采用证书给定的B类不确定度;(3)温度信号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 B2,采用证书给定的B类不确定度;3.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3.1 在同一试验条件下,取适量20%(质量分数)DTBP的甲苯溶液检测共进行3次,三次样品质量分别为2.6302g、4.4596g、4.4105g,得到测量结果如表1所示:表1 20%(质量分数)DTBP的甲苯溶液的测量原始数据编号123平均值绝热温升(K)121.8122.2119.7121.23表1中实验标准差使用极差法计算:u A= S(x)/==0.85407K u Arel=100%=0.70450%3.2查电子天平检定证书给出的最大允许误差为±1.5e,e=0.0001g,d=0.00001g,最大量程为81g,因概率分布为矩形均匀分布,取k=,由仪器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为u B1==0.0000086602g,u B1rel=100%=0.00010692%3.3温度校准证书给出的不确定度为U=1.5℃ k=2,由温度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为:u B2==0.75℃ u B2rel=100%=0.18750%4.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评定对于直接测量,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通常是互不相关的,采用方和根方法合成:温度参数的不确定度:U c==0.72902%5.扩展不确定度评定取包含因子k=2,置信概率P=95%,热稳定性测量的扩展不确定度为:U=ku c=2×0.72902%=1.4580%6.检测结果和扩展不确定度绝热温升不确定度测量结果X按规定修约后结果为121.23K,其扩展不确定度为:U=1.4580%,k=2。

基于热循环模式的加速寿命试验

基于热循环模式的加速寿命试验

模型分析 MIL-HDBK-344A的加速模型 MIL-HDBK-344A加速模型说明了热循环中的合成退化和失效机理.此经验模型是 以应力常量kTc为基础, kTc是在加速测试和户外使用的情况下对累积失效的指数 率进行的测量. 合成加速因子AF是在使用和测试情况下的应力常量之比:
△T:单位电平温度漂移,单位是°C; R::热循环中每分钟单位温度转换率,单位是°C; 合成因子表示为: (KTC)U表示使用条件下的热应力因子; (KTC)T表示测试条件下的热应力因子;
Wuhan Gewe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目录
1、寿命试验 2、加速寿命试验 3、基于热循环模式的加速寿命试验
1 寿命试验
狭义的可靠性试验就是寿命试验和加速寿命试验,通过试验获得诸如失效率, 平均寿命等可靠性特征量,以此作为可靠性预计,验证,鉴定和改进产品质量
的依据
2 加速寿命试验 寿命试验分为贮存试验和工作寿命试验, 贮存试验要施加一定的环境应力, 工作寿命试验要施加一定的环境应力和电应力。对于长寿命电子元器件来 说, 进行长期寿命试验是不现实的。因此广泛采用了加速寿命试验的方法, 就是在不改变产品失效机理、不引入新的失效因子的前提下, 提高试验应 力,加速产品失效进程, 然后根据加速寿命试验的结果, 来预计正常应力下 的产品寿命。
模型分析 测试条件:-10°C~+65°C,温漂75°C,每天循环8次, △T=75 R=4
使用条件:使用环境0~+45°C,但是根据实际现场温漂13°C,每天 循环1次, △T=13 R=0.01
模型分析 合成因子:
KTC U AF KTC T
160 20 8.28

交变湿热试验标准 加速因子

交变湿热试验标准 加速因子

交变湿热试验标准加速因子交变湿热试验标准加速因子1. 交变湿热试验概述交变湿热试验是一种常用的环境试验方法,用于评估材料或产品在湿热环境下的耐久性能。

这种试验能够模拟出现在自然环境中的潮湿和高温条件,对于一些暴露在室外或潮湿环境下的产品来说,进行交变湿热试验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该试验,可以评估材料或产品在湿热环境下的耐久性能,以及预测其使用寿命。

2. 交变湿热试验标准为了能够准确评估材料或产品的耐久性能,需要遵循相关的交变湿热试验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美国材料和试验协会(ASTM)都发布了针对交变湿热试验的标准。

这些标准规定了测试条件、试验方法、样品准备、数据记录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3. 加速因子的概念在进行交变湿热试验时,实际环境中的湿热条件可能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才能出现一次。

为了加快试验过程,可以使用加速因子。

加速因子是一个因数,用于将实际环境中的湿热条件加速到试验室内,从而缩短试验时间。

通常情况下,加速因子是湿热条件下的温度和湿度与试验室条件下的温度和湿度之比,通过使用加速因子,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材料或产品在实际使用条件下的性能数据。

4. 如何确定加速因子确定加速因子是进行交变湿热试验的关键步骤之一。

一般来说,可以通过实际环境数据的分析和试验室条件的测量来确定加速因子。

在确定加速因子时,需要考虑到材料或产品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的性能变化规律,考虑因素包括湿度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温度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等。

通过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可以确定出适合该材料或产品的加速因子。

5.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交变湿热试验标准和加速因子对于评估材料或产品的耐久性能至关重要。

通过该试验,可以及早发现材料或产品在湿热环境下的潜在问题,并及时采取改进措施。

而确定合适的加速因子,则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到实际使用条件下的性能数据,有助于提高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效率。

总结交变湿热试验标准和加速因子在材料和产品的质量控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热释放速率试验

热释放速率试验

热释放速率试验
热释放速率试验是一种用于评估材料燃烧特性的实验方法。

通过测量材料在燃烧过程中释放的热量和时间,可以了解材料的燃烧速率和热释放特性。

这对于建筑材料、家具、电子产品等的火灾安全性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热释放速率试验时,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实验设备和仪器。

常用的试验设备包括热释放速率仪、燃烧室、烟气分析仪等。

通过这些设备,可以实时监测材料燃烧时释放的热量和烟气成分,从而得出热释放速率曲线。

热释放速率试验的过程通常分为几个阶段。

首先是样品的预处理,包括将样品切割成标准尺寸、去除表面污染物等。

然后是样品的放置和点燃,通过点燃样品并监测燃烧过程中释放的热量,可以得出热释放速率曲线。

最后是分析试验结果,评估材料的燃烧性能和火灾危险性。

热释放速率试验的结果对于材料的火灾安全性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材料的燃烧特性,可以识别潜在的火灾风险,指导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同时,热释放速率试验也可以为建筑、家具等领域的火灾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提高火灾安全性。

总的来说,热释放速率试验是一种重要的火灾安全评估方法,通过评估材料的燃烧特性,可以有效预防火灾风险,保护人们的生命和
财产安全。

希望未来能够加强对热释放速率试验的研究和推广,提高火灾防控水平,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安全稳定。

加速试验[指南]

加速试验[指南]

加速试验001. 采用包装材料对湿敏性产品包装时,为了判断对水蒸气的阻隔性能,在使用环境条件下进行环境储存试验。

可靠、时间长00 2. 高温、高湿—加速试验000 3. 温度40度,相对湿度90%0004. 测定产品含水量达到额定数值时所需时间t40天,在 所预定的时间为t005. 渗透同量水蒸气所需时间与渗透率成反比,000天00例5. 某产品用厚度为0.03mm 的PVDC 塑料薄膜包装,包装相对湿度为35%,经过高温高湿加速试验,23天达到产品最大限度允许的 含水量。

现实际储存环境平均温度为25度,湿度70%,储存期为多久?000 查出PVDC 在25度时,K=0.22X10-2000 T40=23天,h1=70%, h2=35%, =25度,00 天000第六章 充填工艺001.概述0002.液体灌装工艺0003.固体充填工艺000第一节 概述001. 将产品(待包装物品)按要求的数量放到包装容器内,称为充填。

0002. 充填是中间工序;0003. 前:容器成型,清洗,消毒,干燥,排列;0004. 后:密封,封口,贴标,打印等。

000被充填物:气体,液体,浆状,粉末,颗粒,块状;000包装容器:袋,盒,箱,杯,盘,瓶,罐,桶。

0005. 充填精度:指装入包装容器内物料的实际数量值与要求数量值的误差范围。

000 6. 充填工艺:0009090)%()%90(21240404040⋅--==h h P P h P P Q Q t t WV WV θθθθK P P P P WV WV 1904040=⋅θθ90)(9021240⋅--=h h K h t t θ90)(9021240⋅--⋅=h h K h t t θθ18290*)3570(*10*22.035902390)(90221240=--⋅=⋅--⋅=-h h K ht t θ7. 计量准确、不损坏内装物、包装容器;0008. 食品药品—卫生000 9. 危险品—安全防护000 第二节 液体物料充填001. 液体充填,国内习惯称为灌装。

加速试验技术及产品加速试验方法标准介绍

加速试验技术及产品加速试验方法标准介绍

一、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加速试验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产品研发和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加速试验技术能够快速模拟产品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所受到的各种环境和应力,从而提前评估产品的可靠性和耐久性,为产品的改进和优化提供重要依据。

加速试验技术及产品加速试验方法标准的研究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二、加速试验技术概述1. 加速试验技术的定义加速试验技术是一种通过模拟产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所受到的各种环境和应力,以加速时间的方式进行测试和评估的技术手段。

其目的是通过短时间内对产品进行高强度、高频次的试验,来预测产品在较长时间内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2. 加速试验技术的应用领域加速试验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汽车航空航天、通信设备、新能源、医疗器械、家电及照明等行业。

通过对产品在高温、低温、湿热、振动、冲击等条件下的加速试验,可以迅速发现产品的设计缺陷和制造缺陷,从而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三、加速试验方法标准介绍1. 加速试验方法标准的概念加速试验方法标准是针对不同领域和产品类型制定的一套试验方法和参数规范,旨在确保加速试验能够真实、准确地模拟产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所受到的环境和应力,从而得出可靠的测试结果。

2. 加速试验方法标准的制定依据加速试验方法标准的制定依据主要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国际标准以及企业内部标准等。

这些标准会考虑到产品的特性、使用环境、试验设备和试验方法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加速试验方法标准的内容不同领域和产品类型的加速试验方法标准内容各有不同,但一般包括试验条件、试验设备、试验方法、试验参数、试验过程控制和试验结果评定等内容。

这些内容能够帮助用户在进行加速试验时明确具体的操作步骤和要求,从而保证试验的科学性和可比性。

四、加速试验技术及产品加速试验方法标准的发展现状1. 加速试验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需求,加速试验技术将会朝着智能化、自动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试验设备和方法将会更加先进和高效,试验结果评定和分析将更加科学和准确。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热空气加速老化和耐热试验作业指导书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热空气加速老化和耐热试验作业指导书
a)相同类型的聚合物;
b)含有同类型的促进剂或硫磺和促进剂的橡胶;
d)含有同类型同份量增塑剂的橡胶。
6、硫化与试验之间的时间间隔
应符合GB/T2941的规定。
7、试验条件
7.1概述
试验中度样获得给定老化程度所需要的时间取决于试样类型,所用的试验周期应使试样的老化不致降低到妨碍试样物理性能的最终测定。在使用高温老化导致的降解机理与在使用温度时发生的降解机理有差别时,此试验结果无效。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热空气加速老化和耐热试验作业指导书
1、检测标准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热空气加速老化和耐热试验》GB/T3512/2014
2、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在常压下进行热空气加速老化和耐热试验。
3、试验装置
橡胶试样采用热空气老化箱进行试验,老化箱应符合下列要求:
4、原理
试验在高温和大气压力下的空气中老化后测定其性能,并与未老化的性能作比较。与使用有关的物理性能应用来判定老化程度,但在没有这些性能的确切鉴定的情况下,建议测定拉伸强度、定伸应力、拉断伸长率和硬度。
4.1热空气加速老化
在本试验方法中,氧气浓度很低,即使氧化作用很快,氧气也无法扩散到橡胶内部以保持一致的氧化作用。因此,在标准试验方法中规定的厚度地样品适合于本试验方法使用时,本老化试验方法对老化性能差的橡胶可能得出错误的结果。
4.2耐热试验
本试验方法中,在试样经受与使用时相同温度和规定时间后,测定适当的性能,并与未老化试样的性能作比较。
5试样
5.1热空气加速老化和耐热试验使用按GB/T2941的规定进行状态调节后的试样,不使用完整的制品或试片。
.2老化后的试样不能进行机械、化学或热处理。
5.3老化前后的试样数量通常采用五个,但不应少于三个。

基于加速热老化试验的橡胶活化能及寿命分析

基于加速热老化试验的橡胶活化能及寿命分析

- 18 -高 新 技 术随着社会的发展,设备性能也在不断优化提升,对设备的寿命评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橡胶密封材料是决定设备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探索橡胶密封材料的寿命具有重要意义[1]。

尤其对价格昂贵或不易更换的设备来说,准确评估其使用寿命就具有更加突出的作用。

橡胶材料作为一种高分子合成材料,通病是易老化,在使用和贮存过程中,其性能会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下降[2]。

研究橡胶寿命的方法有很多,但目前主要以烘箱加速热老化方法为主,其测试结果的准确性相对较高[3]。

该文以热烘箱加速热老化法测试所得橡胶压缩永久变形率为依据,利用阿累尼乌斯公式研究苯醚撑硅橡胶压缩永久变形率随时间、温度变化而变化的关系,从而分析橡胶的活化能和寿命。

1 试验样件制备和老化参数选择试验选择的橡胶种类为苯醚撑硅橡胶(SP6265),按照GB/T 1683—2018制备试样,试样直径为(10±0.2)mm,高度为(10±0.2)mm。

限制器尺寸按照标准制作,试样压缩率为硬度选择标准中规定的30%。

热老化试验箱符合GB/T 3512—2014的规定。

根据橡胶试样的耐温条件选择老化温度为120 ℃、130 ℃、140 ℃、150 ℃和160 ℃进行试验,因此试样分为5组,每组至少5个测试试样,每组试样测试数据不少于12个,试验最长时间为136 d。

2 时温等效模型橡胶的反应速率符合时温等效模型,时温等效模型是根据阿累尼乌斯公式[4]建立的,如公式(1)所示。

K (T )=B e -E /RT(1)式中:K (T )为反应速率常数;B 为指数因数;E 为表面活化能,J ·mol -1; R 为摩尔气体常数,8.314 J ·K -1·mol -1;T 为热力学温度,K ;e 为自然常数,约为2.718。

橡胶老化时间t 与老化温度T 之间的关系如公式(2)所示[5]。

ln t ERT A(2)式中:t 为反应时间; A 为常数项。

猪瘟病毒阳性血清的热加速稳定性试验

猪瘟病毒阳性血清的热加速稳定性试验

D AI Z h i —h o n g , J I ANG Hu i , L I C u i , Z HANG Xi u —y i n g , W EN F a n g, L U L i a n—s h o u,
S UN Ha i —y a n, W EI J i n, GUAN F u—s h i , W AN G Z a i —s h i
a c c e l e r a t e d t h e r mo s t a b i l i t y t e s t .I t c o u l d b e c o n c l u de d t h a t t he a n t i s e u m r c o u l d b e u s e d or f t h e p r e pa r a t i o n o f n a t i o n a l r e f e r e nc e ma t e ia r l s or f n e g a t i v e a n d po s i t i v e a n t i s e r a o f c l a s s i c a l s wi n e f e v e r v i us r . Ke y wo r d s:c l a s s i c a l s wi n e f e v e r v i u s;a r n t i s e r um ;a c c e l e r a t e d t h e r mo s t a bi l i t y t e s t
2 0 1 3 , 4 7 ( 3 ) : 7~ 1 0 / 戴 志红 , 等
中 国兽 药 杂 志
猪 瘟 病 毒 阳性 血 清 的热 加 速 稳 定 性 试 验
戴 志红 , 蒋 卉, 李 翠, 张秀英 , 温 芳, 陆连寿 , 孙海 燕, 魏 津, 关孚 时 , 王在 时

加速实验之经典恒温法

加速实验之经典恒温法

加速实验之经典恒温法简介:根据化学动力学原理,将样品放入各种不同温度的恒温器中,定时取样测定其浓度(或含量),求出各温度下不同时间药物的浓度。

所得数据经过处理,即可推算出样品在室温下分解一定程度所需时间。

一般规定,于25℃分解10%的时间为药物有效期(或贮存期)。

根据Arrhenius 定律A RT EK lg 303.2lg +-=其中K 是反应速度常数;A 是频率因子;E 为活化能;R 为气体常数;T 是绝对温度。

以lgK 对1/T 作图得一直线,直线斜率=-E/(2.303R),由此可计算出活化能E 。

将直线外推至室温,就可以得出室温时的速度常数K 25℃,由K 25℃可求出分解10%所需的时间t 0.9(在药物降解反应中常将药物在室温下降解10%所需的时间(t 0.9)作为有效期)。

表1中K 值未知,得由实验计算出,如下:一级反应式:0lg 303.2lg C KtC +-=式中,C 0为t=0时反应物浓度,C 为t 时反应物的浓度。

以lgC 对t 作线性回归,得一直线,由直线斜率=-K/2.303,由此可计算出K 值,见表2。

度高,则间隔时间短,反之亦然。

)的取样测定。

此法较准确,但分析测定工作量大。

例子:银黄注射液稳定性预测黄芩苷测定数据处理方法:在每一实验温度内,将lgC对t作线性回归,结果如表3。

再将实验温度有摄氏温度改换为热力学温度T,调整如表5:lgIK=-64031/T+16.02将室温25℃(T=298K)代入直线方程,得室温反应速度常数K25℃=3.4075×10-6/h,代入公式t0.9=0.1045/K25℃=30660h=3.5年,即黄芩苷于25℃的有效期为3.5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品寿命及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通过提高外加应力(温度、湿度),来加快产品老化速度,使产品在短时间内完成整个寿命过程。

加速系数
在试验条件下运行时间与正常使用条件下时间的比值。

一般使用Arrhenius 经验公式:
AF=K *⎥⎦⎤⎢⎣⎡-1101T T k Ea e K (湿度)=B ie ie RH RH ⎥⎦⎤⎢⎣⎡1,0,
其中:K 为固定值,在我们的试验中为湿度加速系数
Ea 为电子激活能(单位 ev )一般从0.3~1.2中选取。

我们选0.8ev 。

K 波尔兹曼常数 8.617*10-5ev/K
T0 加速温度(单位:开尔文)
T1 正常使用温度
RH ie,0 为加速湿度
RH ie,1 为正常使用湿度
B 为常数一般为2 ,我们选择2.66
根据上面公式,我们在80℃,90%RH 条件下(设定正常使用条件为:25℃,45%RH ),加速度AF=807。

MTBF,即平均无故障时间,英文全称是“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

是衡量一个产品(尤其是电器产品)的可靠性指标。

单位为“小时”。

它反映了产品的时间质量,是体现产品在规定时间内保持功能的一种能力。

具体来说,是指相邻两次故障之间的平均工作时间,也称为平均故障间隔。

它仅适用于可维修产品。

同时也规定产品在总的使用阶段累计工作时间与故障次数的比值为MTBF 。

公式为:
MTBF min =)
22(**22+r a X AF T 其中: T 为所有器件总时间 = 试验产品个数*单个产品试验时间 (单位:小时)
AF 加速系数,我们试验条件计算为807。

)22(2+r a X 为X 2 分布,和置信度有关(r 为失效个数)。

我们选取90%置信度。

左图为在90%的置信度情况,加速度807试验条
件下,10片样品试验,失效个数与产品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 )的关系。

我们保证时间为10年,但客户按20年计算。

我们按照20年换算20*365.24=175,000小时。

在加速系数为807下,需要时间为217个小时。

但是因为置信度的原因,相应175,000小时应乘置信度的X 2 分布。

经计算,在90%的置信度,0个失效产品时,
CHIINV(1-0.9,2)=2.3,即最终MTBF 时间
=175,000*2.3=4000,000;按加速条件,需要4000,000÷807=495小时(21天)。

在我们的加速试验条件10个产品做21天,无一个出现问题,就可以满足20年的承诺。

加速系数曲线,常态为25℃,45%RH。

加速系数曲线,常态为25℃,70%R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