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全)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 相交线和平行线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相交线和平行线知识点总结本章介绍了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交与平行的关系,重点探讨了两条直线相交时形成角的特征、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特性、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和特征,以及有关图形平移变换的性质。
本文将对其中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总结。
5.1 相交线1.邻补角与对顶角当两条直线相交时,所形成的四个角具有不同的关系。
其中,对顶角是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它们的大小相等;邻补角则是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它们的和为180度。
2.垂线垂线是指当两条直线相交时,其中一个角为直角的情况。
垂线具有两个性质:一是过一点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二是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垂线段最短。
3.垂线的画法画垂线的方法有两种:一是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二是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画法可采用“一靠二移三画”的方法。
4.点到直线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记忆时应结合图形进行理解。
本章内容的重点是垂线和其性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和性质、平移和其性质,以及这些知识点的组织运用。
在研究这些知识点时,需要注意记忆其定义和性质,掌握其画法和应用方法。
垂线是指从一个点垂直于一条直线或平面的线段,而垂线段则是垂线的长度。
它们都具有垂直的性质,可以用来计算点到直线的距离或两点间的距离。
点到直线的距离是特殊的两点(即已知点与垂足)间距离,而两点间的距离是点与点之间的长度。
线段和距离都是长度的概念,但线段是一种图形,不能等同于距离。
平行线是指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它们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相交和平行。
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可以根据它们的公共点个数来确定,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时两直线相交,无公共点时两直线平行,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共点时两直线重合。
平行公理指出,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同时,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三线八角是指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八个角,包括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
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一、实数1. 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 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和零。
- 无理数:不能表示为分数形式的实数,如√2、π等。
2. 实数的运算- 加法:同号相加,异号相减,取绝对值大的数的符号。
- 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它的相反数。
- 乘法:正数与正数得正,负数与负数得正,正数与负数得负。
- 除法: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它的倒数。
- 乘方:求一个数的幂。
3. 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 算术平方根:一个数的平方根中最大的正数。
- 平方根:一个数的平方根有两个,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
4. 实数的性质和比较大小- 性质:实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和乘方的性质。
- 比较大小:正实数大于零,负实数小于零,正实数大于所有负实数。
二、代数1. 代数式- 单项式:只含有乘法运算的代数式。
- 多项式:由若干个单项式相加或相减组成的代数式。
2. 代数式的运算- 加法和减法:合并同类项。
- 乘法: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多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 除法: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3. 因式分解- 提公因式法:找出多项式中所有项共有的因子。
- 公式法:使用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等进行分解。
4. 代数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的方程。
- 二元一次方程组:含有两个未知数,每个未知数的次数都为1的方程组。
5. 不等式- 不等式的性质: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性质。
-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通过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等步骤求解。
三、几何1. 平面图形- 点、线、面的基本性质。
- 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和性质。
- 角的定义、分类和性质,包括邻角、对顶角、同位角等。
2. 三角形- 三角形的基本性质和分类,如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
-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
- 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一个三角形的外角等于其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归纳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总结1、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了平面直角坐标系;2、坐标平面上的任意一点 P 的坐标,都和惟一的一对有序实数对(a,b )一一对应;其中a为横坐标,b为纵坐标;3、x轴上的点,纵坐标等于 0;y轴上的点,横坐标等于 0;Y 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b P(a,b)4、四个象限的点的坐标具有如下特征:1象限横坐标x纵坐标y-3 -2 -1 0 1a x-1第一象限正正-2第二象限负正-3第三象限负负第四象限正负小结:(1)点 P()所在的象限横、纵坐标、y的取值的正负性;(2)点 P(x,y)所在的数轴横、纵坐标x、y中必有一数为零;y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 P (a,b),则a ;b P (a,b )(1)点 P 到x轴的距离为b;(2)点 P 到y轴的距离为ab (3)点 P 到原点 O 的距离为 PO=a2?b2O x6、平行直线上的点的坐标特征:a)在不x轴平行的直线上,所有点的纵坐标相等;YA B点 A、B 的纵坐标都等于m;mXb)在不y轴平行的直线上,所有点的横坐标相等;YC点 C、D 的横坐标都等于n;n7、 对称点的坐标特征:a) 点 P (m , n ) 关于 x 轴的对称点为 P 1 (m ,?n ) , 即横坐标丌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b) 点 P (m , n ) 关于 y 轴的对称点为 P 2 (?m , n ) , 即纵坐标丌变,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c) 点 P (m , n )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 P 3 (?m ,?n ) ,即横、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yyyPPn P2n n POmX? m? mm XO m X O? n P 1 ? nP 3关于 x 轴对称 关于 y 轴对称 关于原点对称d) 点 P (a , b )关于点 Q (m , n ) 的对称点是 M (2m-a ,2n-b );8、 两条坐标轴夹角平分线上的点的坐标的特征:a) 若点 P ( m , n )在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 m ? n ,即横、纵坐标相等;b) 若点 P ( m , n )在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 m ???n ,即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yyn P PnOm Xm OX在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在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9、 用坐标点表示移(1)点的平移将点(x , y )向右(或向左)平移 a 个单位,可得对应点(x+a , y ){或(x-a , y )},可记为“右加左减,纵不变”;将点(x , y )向上(或向下)平移 b 个单位,可得对应点(x , y+b ){或(x , y-b )},可记为“上加下减,横不变”;(2)图形的平移把一个图形各个点的横坐标都加上(或减去)一个正数 a ,相应的新图像就是把原图形向右(或向左)平移 a 个单元得到的。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1概率1.一般地,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如果事件A发生的频率n/m会稳定在某个常数p附近,那么这个常数p就叫做事件A的概率。
2.随机事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做随机事件。
3.互斥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叫做互斥事件。
4.对立事件:即必有一个发生的互斥事件叫做对立事件。
5.必然事件:那些无需通过实验就能够预先确定它们在每一次实验中都一定会发生的事件称为必然事件。
6.不可能事件:那些在每一次实验中都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称为不可能事件。
2相交线与平行线1.相交线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和平行两种。
如果两条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时,称这两条直线相交。
2.垂线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即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直线的垂线,交点叫垂足。
3.同位角两条直线a,b被第三条直线c所截(或说a,b相交c),在截线c的同旁,被截两直线a,b的同一侧的角,我们把这样的两个角称为同位角。
4.内错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两个角分别在截线的两侧,且夹在两条被截直线之间,具有这样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5.同旁内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在截线同旁,且在被截线之内的两角,叫做同旁内角。
6.平行线几何中,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也永不重合)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平行线的性质: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7.平移平移,是指在同一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直线方向做相同距离的移动,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简称平移。
3平面直角坐标系1.定义: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习惯上取向右为正方向;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取向上方向为正方向;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2.平面上的任意一点都可以用一个有序数对来表示,记为(a,b),a是横坐标,b是纵坐标。
人教版七年级下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全)-七下数学学习总结
Ⅶ、假设a>0,b<0,a+b>0,那么a、-a、b、-b的大小关系是〔〕A、-a<b<-b<aB、-a<-b<b<aC、-b<a<-a<bD、-b<-a<a<bⅧ、当-1<a<0时,那么有〔〕A、1/a>aB、∣-a3∣>-a3C、-a>a2D、a3<-a2Ⅸ、如果x>2,那么以下四个式子中:①x2>2x②xy>2y③2x>x④1/x<1/2正确的个数是〔〕A、4个B、3个C、2个D、1个Ⅹ、假设x+y>x-y,y-x>y,那么以下式子正确的选项是〔〕A、x+y>0B、y-x<0C、xy<0D、y/x>0Ⅺ、如果关于x的方程x+2m-3=3x+7的解为不大于2的非负数,那么〔〕A、m=6B、m等于5,6,7C、5<m<7D、5≤m≤7Ⅻ、-1<b<0,0<a<1,那么在代数式a-b,a+b,a+b2,a2+b中,对任意的a、b,对应的代数式的值最大的是〔〕A、a+bB、a-bC、a+b2D、a2+b4、运用不等式的性质比较大小:例:ⅰ、制作某产品有两种用料方案:方案1是用5X A型钢板,7X B型钢板;方案2是用3X A型钢板,9X B型钢板。
A型钢板比B型钢板的面积大,从省料的角度考虑,应选哪种方案?〔用求差法比较大小〕ⅱ、设a>2,b>3,c>6,令M=abc,N=ab+bc+ac,那么M、N的大小关系是〔〕<提示:用作商比较法>A、M>NB、M<NC、M=N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ⅲ、甲从一个鱼摊上买了三条鱼,平均每条a元,又从另一个鱼摊上买了两条鱼,平均每条b元,后来他又以每条〔a+b〕/2的价格把鱼全部卖出去,结果发现亏了钱,原因是〔〕A、a>bB、a<bC、a=bD、与a、b的大小无关ⅳ、a、b、c、d都是正实数,且a/b<c/d,比较b/(a+b)和d/(c+d)的大小。
〔提示:用求倒数法〕5、不等式与方程、方程组的结合:2x+y=1+3m例:ⅰ、方程组满足x+y<0,那么〔〕A、m>-1B、m>1C、m<-1D、m<1x+2y=1-mⅱ、方程x+2k=4(x+k)+1的解是正数,求k的取值X围。
人教版七年级下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全)-七下数学学习总结(最新最全)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平面内,点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分为两种:①点在线上②点在线外同一平面内,两条或多条不重合的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①相交②平行一、相交线1、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反之,若两条直线只有一个交点,则这两条直线相交。
)两条直线相交,产生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邻补角:两角共一边,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邻补角互补。
要注意区分互为邻补角与互为补角的异同。
对顶角:两角共顶点,一角两边分别为另一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
对顶角相等。
注:①、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对顶角相等。
反过来亦成立。
②、表述邻补角、对顶角时,要注意相对性,即“互为”,要讲清谁是谁的邻补角或对顶角。
例如:判断对错:因为∠ABC +∠DBC = 180°,所以∠DBC是邻补角。
()相等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2、垂直是两直线相交的特殊情况。
注意:两直线垂直,是互相垂直,即:若线a垂直线b,则线b垂直线a 。
垂足: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的交点叫垂足。
垂直时,一定要用直角符号表示出来。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注:这一点可以在已知直线上,也可以在已知直线外)3、点到直线的距离。
垂线段:过线外一点,作已知线的垂线,这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垂线段。
垂线与垂线段:垂线是一条直线,而垂线段是一条线段,是垂线的一部分。
垂线段最短: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或说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大于直角边。
)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注:距离指的是垂线段的长度,而不是这条垂线段的本身。
所以,如果在判断时,若没有“长度”两字,则是错误的。
4、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三线六面八角:平面内,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将平面分成了六个部分,形成八个角,其中有:4对同位角,2对内错角和2对同旁内角。
注意:要熟练地认识并找出这三种角:①根据三种角的概念来区分②借助模型来区分,即:同位角——F型,内错角——Z型,同旁内角——U型。
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知识点及公式总结大全(人教版)
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知识点及公式总结大全(人教版)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一、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1.邻补角: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2.对顶角: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叫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像这样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3.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
4.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5.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同位角:∠1与∠5、∠2与∠6像这样具有相同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内错角:∠4与∠6、∠3与∠5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同旁内角:∠4与∠5、∠3与∠6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
6.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
7.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8.对应点:平移后得到的新图形中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样的两个点叫做对应点。
9.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10.垂线的性质: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11.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12.平行线的性质: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3.平行线的判定: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一.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1.有序数对: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做(a,b)2.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3.横轴、纵轴、原点: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人教版七年级下数学三角形知识点归纳、典型例题及考点分析
BC三角形知识点归纳、典型练习题及考点分析一、三角形相关概念 1.三角形的概念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结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要点:①三条线段;②不在同一直线上;③首尾顺次相接.2.三角形的表示通常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三角形的顶点,如用A 、B 、C 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时,此三角形可记作△ABC ,其中线段AB 、BC 、AC 是三角形的三条边,∠A 、∠B 、∠C 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3.三角形中的三种重要线段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是三角形中的三种重要线段.(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注意:①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一条线段,可以度量,而角的平分线是经过角的顶点且平分此角的一条射线.②三角形有三条角平分线且相交于一点,这一点一定在三角形的内部.③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画法与角平分线的画法相同,可以用量角器画,也可通过尺规作图来画.(2)三角形的中线:在一个三角形中,连结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注意:①三角形有三条中线,且它们相交三角形内部一点.②画三角形中线时只需连结顶点及对边的中点即可.(3)三角形的高线: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限度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注意:①三角形的三条高是线段②画三角形的高时,只需要向对边或对边的延长线作垂线,连结顶点与垂足的线段就是该边上的高.练习题:1、图中共有( A :5 B :6 C :7 D :82、如图,AE ⊥BC ,BF ⊥AC ,CD ⊥AB ,则△ABC 中AC 边上的高是( ) A :AE B :CD C :BF D :AF 3、三角形一边上的高( )。
A :必在三角形内部B :必在三角形的边上C :必在三角形外部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4、能将三角形的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的是( )。
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超全)
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超全) 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超全)一、代数1. 定义、术语和符号定义:代数是在数域中,通过加、减、乘、除及括号等符号把数值或变量组合成不同式子来表达一种数学思想的数学学习。
术语:代数式(Algebraic Expression)、等式(Equation)、不等式(Inequality)符号:加、减、乘、除及括号2. 指数定义:指数是用一个主数的倍数来表示数量的增加或秩序的变化的一种表示法。
术语:秩(Power)、底数(Base)、指数(Exponent)、真指数(Real Exponent)、负指数(Negative Exponent)、秩的计算(Power calculation)3. 根式定义:根式是一些变量和数值加上开方符号组成的一种形式。
术语:根号(Radical)、根次(Root)、开方(Square Root)4. 平方根定义:平方根是表达某个数平方根的一种数学表达方法。
术语:平方(Square)、平方根(Square Root)、开双方(Double Square Root)、三角形(Triangles)二、图形1. 椭圆定义:椭圆是一种具有特殊特征的形状,它是由圆上的一组点组成的图形。
术语:椭圆(Ellipse)、长轴(Major Axis)、短轴(Minor Axis)、椭圆离心率(Eccentricity)2. 三角形定义:三角形是一种最基本的形状,由三条边组成。
术语:角(Angle)、角度(Angle Degree)、边(Side)、面积(Area)、勾股定理(Pythagorean Theorem)3. 四边形定义:四边形是一种经常用来表示几何图形的形状,它由四条恰当的边组成。
术语:矩形(Rectangle)、正方形(Square)、平行四边形(Parallelogram)、菱形(Rhombus)、梯形(Trapezoid)、多边形(Polygon)三、几何1. 颜色定义:颜色是由光的波长和强度产生的颜色,它是人类视觉中最真实的艺术表达。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直角三角形- 定义:有一个角为直角(90度)的三角形。
-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的平方等于两腿的平方和。
- 特殊直角三角形:45-45-90度三角形和30-60-90度三角形。
圆- 定义:平面上到一个固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 元素:圆心、半径、直径、弦、弧、扇形、切线等。
- 四大关系:- 半径和弦垂直- 弦长的一半与半径的乘积等于斜边的一半与半径的乘积- 外接角等于弧对应的圆心角- 弧度与角度之间的换算关系比例与相似- 定义:表示两个或多个有对应关系的数之间的比值关系。
- 比例定理:若a/b = c/d,则a、b、c、d成比例。
- 三线一比例:三角形内部的三条连线和三角形外部的三条平行线与三角形的腰成比例。
- 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三角形。
科学计数法- 定义:一种简便表示极大或极小数的方法。
- 标准形式:数字部分在1到9之间,指数为整数。
- 运算法则:运算时先计算系数的乘除,再计算指数的加减。
二次根式- 定义:含有根号并且被根号包围的代数式。
- 平方根:一个数的平方等于该数。
- 二次根式的运算:相加减后化简、乘除法则。
分式- 定义:由整数与整数或整数代数式的比例组成的式子。
- 分式的性质:分母不能等于0,分子分母互质,分子分母都是整数等。
- 分式的运算:加减乘除、化简、倒数。
线性方程- 定义:等式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
- 解方程:找到使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 一次方程:未知数的次数为1。
- 解一元一次方程:转化为等价方程,通过逆向运算得到未知数的值。
平行线与直线的交角- 定义:两条平行线与直线的交角为对应角或同位角。
- 绳分线定理:直线与两平行线相交时,对应角相等,内错角之和等于180度。
随机事件与概率- 定义:随机试验的可能结果称为随机事件。
- 基本事件与必然事件:基本事件是随机试验的单个结果,必然事件是一定发生的事件。
- 概率的计算:概率等于有利事件数除以可能事件总数。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上下册)
一: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上册)第一章 有理数1.1 正数和负数(1)正数:大于0的数;负数:小于0的数;(2)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3)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4)-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5)自然数:0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6)a>0 ⇔ a 是正数; a ≥0 ⇔ a 是正数或0 ⇔ a 是非负数;a <0 ⇔ a 是负数; a ≤ 0 ⇔ a 是负数或0 ⇔ a 是非正数.1.2 有理数(1)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2)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3)有理数的分类:⎪⎪⎩⎪⎪⎨⎧⎩⎨⎧⎩⎨⎧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4)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即数轴的三要素)(5)一般地,当a 是正数时,则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在原点的右边,距离原点a 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 的点在原点的左边,距离原点a 个单位长度;(6)两点关于原点对称:一般地,设a 是正数,则在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为a 的点有两个,它们分别在原点的左右,表示-a 和a ,我们称这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7)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称为互为相反数;(8)一般地,a 的相反数是-a ;特别地,0的相反数是0;(9)相反数的几何意义: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10)a 、b 互为相反数⇔a+b=0 ;(即相反数之和为0)(11)a 、b 互为相反数⇔1-=b a 或1-=ab ;(即相反数之商为-1) (12)a 、b 互为相反数⇔|a|=|b|;(即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13)绝对值:一般地,在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a 的绝对值;(|a|≥0)(14)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其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15)绝对值可表示为:⎪⎩⎪⎨⎧<-=>=)0a (a )0a (0)0a (a a (16)0a 1a a >⇔= ; 0a 1a a<⇔-=;(17)有理数的比较: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它们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从小到大的顺序。
2019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大全(含概念、公式、实用)
第一章:整式的运算单项式式多项式同底数幂的乘法 幂的乘方 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除法 零指数幂 负指数幂 整式的加减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整式的乘法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整式运算 平方差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整式的除法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一、单项式1、都是数字与字母的乘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2、单项式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3、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单项式的次数。
4、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5、只含有字母因式的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
6、单独的一个数字是单项式,它的系数是它本身。
7、单独的一个非零常数的次数是0。
8、单项式中只能含有乘法或乘方运算,而不能含有加、减等其他运算。
9、单项式的系数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10、单项式的系数是带分数时,应化成假分数。
11、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时,通常省略数字“1”。
12、单项式的次数仅与字母有关,与单项式的系数无关。
二、多项式1、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2、多项式中的每一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3、多项式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4、一个多项式有几项,就叫做几项式。
5、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项前面的符号。
6、多项式没有系数的概念,但有次数的概念。
7、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三、整式1、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2、单项式或多项式都是整式。
3、整式不一定是单项式。
4、整式不一定是多项式。
5、分母中含有字母的代数式不是整式;而是今后将要学习的分式。
四、整式的加减1、整式加减的理论根据是:去括号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以及乘法分配率。
2、几个整式相加减,关键是正确地运用去括号法则,然后准确合并同类项。
3、几个整式相加减的一般步骤:(1)列出代数式:用括号把每个整式括起来,再用加减号连接。
(2)按去括号法则去括号。
(3)合并同类项。
4、代数式求值的一般步骤:(1)代数式化简。
(2)代入计算(3)对于某些特殊的代数式,可采用“整体代入”进行计算。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相交线和平行线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 相交线和平行线知识点总结本章使学生了解在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相交与平行的两种位置关系,研究了两条直线相交时的形成的角的特征,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所具有的特性,两条直线平行的长期共存条件和它所有的特征以及有关图形平移变换的性质,利用平移设计一些优美的图案.。
重点:垂线和它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和它的性质,平移和它的性质,以及这些的组织运用.1、邻补角与对顶角图形 顶点 边的关系 大小关系 对顶角∠1与∠2 有公共顶点∠1的两边与∠2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对顶角相等 即∠1=∠2邻补角∠3与∠4有公共顶点∠3与∠4有一条边公共,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3+∠4=180°注意点:⑴对顶角是成对出现的,对顶角是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个角;⑵如果∠α与∠β是对顶角,那么一定有∠α=∠β;反之如果∠α=∠β,那么∠α与∠β不一定是对顶角 ⑶如果∠α与∠β互为邻补角,则一定有∠α+∠β=180°;反之如果∠α+∠β=180°,则∠α与∠β不一定是邻补角。
⑶两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每一个角的邻补角有两个,而对顶角只有一个。
1 2 4 32、垂线⑴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符号语言记作:如图所示:AB ⊥CD ,垂足为O⑵垂线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与平行公理相比较记)⑶垂线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简称:垂线段最短。
3、垂线的画法:⑴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⑵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注意:①画一条线段或射线的垂线,就是画它们所在直线的垂线;②过一点作线段的垂线,垂足可在线段上,也可以在线段的延长线上。
画法:⑴一靠:用三角尺一条直角边靠在已知直线上,⑵二移:移动三角尺使一点落在它的另一边直角边上,⑶三画:沿着这条直角边画线,不要画成给人的印象是线段的线。
初一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完全平方公式
初一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完全平方公式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完全平方公式的概念完全平方公式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恒等式,它描述了一个二次多项式如何表示为一个平方的形式。
具体地说,完全平方公式是形如a²±2ab+b²=(a±b)²的等式。
其中,a和b 是任意实数或代数式,它们可以是数字、字母、单项式或多项式。
二、完全平方公式的定义完全平方公式可以定义为:一个二次多项式,如果它可以表示为(a±b)²的形式,则称该二次多项式为完全平方公式。
其中,a和b可以是任意实数或代数式。
三、完全平方公式的性质唯一性:对于给定的a和b,完全平方公式(a±b)²是唯一的。
这意味着没有其他形式的二次多项式可以表示为完全平方。
展开性:完全平方公式可以展开为a²±2ab+b²的形式。
这是完全平方公式的一个重要性质,它允许我们将一个看似复杂的二次多项式简化为一个更简单的形式。
对称性:完全平方公式具有对称性,即(a+b)²=(b+a)²和(a-b)²=(b-a)²。
这意味着在完全平方公式中,a和b的位置可以互换而不影响公式的值。
四、完全平方公式的特点平方项:完全平方公式的第一项和最后一项都是平方项,即a²和b²。
这两项代表了公式中的主要部分,它们决定了公式的整体形状。
乘积项:完全平方公式的中间项是a和b的乘积的两倍,即±2ab。
这项是公式中的关键部分,它连接了平方项并使整个公式成为一个整体。
正负号:完全平方公式中的正负号取决于中间项是正是负。
如果中间项是正数,则公式为(a+b)²;如果中间项是负数,则公式为(a-b)²。
五、完全平方公式的规律二次项和一次项的关系:在完全平方公式中,二次项(a ²)和一次项(±2ab)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初一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最全)
初一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最全)七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1.有理数:(1)凡能写成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2)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3.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2)注意:a-b+c的相反数是-a+b-c;a-b的相反数是b-a;a+b 的相反数是-a-b;4.绝对值:(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2)绝对值可表示为: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3)a|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0;注意:|a|?|b|=|a?b|,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0,小数-大数<0.初中数学的学习方法一、抓住课堂理科学习重在平日功夫,不适于突击复习。
平日学习最重要的是课堂45分钟,听讲要聚精会神,思维紧跟老师。
同时要说明一点,许多同学容易忽略老师所讲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而注重题目的解答,其实诸如“化归”、“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远远重要于某道题目的解答。
二、高质量完成作业所谓高质量是指高正确率和高速度。
写作业时,有时同一类型的题重复练习,这时就要有意识的考查速度和准确率,并且在每做完一次时能够对此类题目有更深层的思考,诸如它考查的内容,运用的数学思想方法,解题的规律、技巧等。
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精华)(最新最全)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精华)第一章 有理数1、有理数的分类: ①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3.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2)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4、.绝对值:(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2) 绝对值可表示为:⎪⎩⎪⎨⎧<-=>=)0a (a )0a (0)0a (a a 或⎩⎨⎧<-≥=)0a (a )0a (a a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5、互为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若 a ≠0,那么a 的倒数是a1;若ab=1⇔ a 、b 互为倒数 6、有理数的四则运算:(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为0;0与任何数相加都等于任何数(2)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3)有理数的乘法法则:①两个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0乘以任何一个数都等于0;②多个不为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数,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数,再把各个因数的绝对值相乘(4)有理数的除法法则①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再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为0的数都得0;②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7、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1)乘法的交换律:ab=ba ;(2)乘法的结合律:(ab )c=a (bc );(3)乘法的分配律:a (b+c )=ab+ac .8、比较两个数的大小:(1)负数< 0 < 正数,任何一个正数都大于一切负数(2)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有理数,左边的数总比右边的数小(3)两个正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就大;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反而小(4)两数相乘(或相除),同号得正 > 0,异号得负 < 09、有理数乘方的法则:(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注意:当n 为正奇数时: (-a)n =-an 或(a -b)n =-(b-a)n , 当n 为正偶数时: (-a)n =a n 或 (a-b)n =(b-a)n .10、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 ×10n 的形式,其中a 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这种记数法叫科学记数法.11、非负数的性质:若02=++c b a ,则000===c b a 且且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1.单项式:在代数式中,若只含有乘法(包括乘方)运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下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全)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注:这一点可以在已知直线上,也可以在已知直线外)3、点到直线的距离。
垂线段:过线外一点,作已知线的垂线,这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垂线段。
垂线与垂线段:垂线是一条直线,而垂线段是一条线段,是垂线的一部分。
垂线段最短: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或说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大于直角边。
)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注:距离指的是垂线段的长度,而不是这条垂线段的本身。
所以,如果在判断时,若没有“长度”两字,则是错误的。
4、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三线六面八角:平面内,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将平面分成了六个部分,形成八个角,其中有:4对同位角,2对内错角和2对同旁内角。
注意:要熟练地认识并找出这三种角:①根据三种角的概念来区分②借助模型来区分,即:同位角——F型,内错角——Z型,同旁内角——U型。
特别注意:①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均互为同旁内角;②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称呼并不一定要建立在两条平行的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的前提上才有的,这两条直线也可以不平行,也同样的有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5、几何计数:①平面内n条直线两两相交,共有n ( n – 1) 组对顶角。
(或写成 n^2 – n 组)②平面内n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n(n–1)/2个交点。
(或写成(n^2–n)/2个)③平面内n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把平面分割成[n(n+1)/2]+1个面。
④当平面内n个点中任意三点均不共线时,一共可以作n(n–1)/2 条直线。
回顾:ⅰ、一条直线上n个点之间,一共有n(n–1)/2 条线段;ⅱ、若从一个点引出n条射线,则一共有n(n–1)/2 个角。
二、平行线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若没有公共点(即交点),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注:平行线永不相交。
1、平行公理: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注:这一点是在直线外)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或叫平行线的传递性)2、平行线的画法:借助三角板和直尺。
具体略。
(此基本作图方法一定要掌握,多练习。
)3、平行线的判定: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注意:是先看角如何,再判断两直线是否平行,前提是“角相等/ 互补”。
一个重要结论: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4、平行线的性质: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注意:是先有两直线平行,才有以上的性质,前提是“线平行”。
一个结论: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例如:应用于说明矩形(包括长方形、正方形)的对边相等,还有梯形的对角线把梯形分成分别以上底为底的两等面积的三角形,或以下底为底的两等面积的三角形。
(因为梯形的上底与下底平行,平行线间的高相等,所以,就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
)※此章难度最大就在如何利用平行线的判定或性质来进行解析几何的初步推理,要在熟练掌握好基本知识点的基础上,学会逻辑推理,既要条理清晰,又要简洁明了。
5、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
命题包括“题设”和“结论”两部分,可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例如:“明天可能下雨。
”这句语句______命题,而“今天很热,明天可能下雨。
”这句语句_____命题。
(填“是”或“不是”)①命题分为真命题与假命题,真命题指题设成立,结论也成立的命题(或说正确的命题)。
假命题指题设成立,但结论不一定或根本不成立的命题(或说错误的命题)。
②逆命题:将一个命题的题设与结论互换位置之后,形成新的命题,就叫原命题的逆命题。
注:原命题是真命题,其逆命题不一定仍为真命题,同理,原命题为假命题,其逆命题也不一定为假命题。
例如:“对顶角相等”是个真命题,但其逆命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却是个假命题。
不论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都要学会能非常熟练地把一个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例:把“等角的补角相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再例:把“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
”写成包含题设与结论的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平移1、概念:把图形的整体沿着某一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得到一个新的图形,这种图形的移动,叫平移。
确定平移,关键是要弄清平移的方向(并不一定是水平移动或垂直移动哦)与平移的距离。
如果是斜着平移的,则需把由起始位置至最终位置拆分为先水平移动,再上下移动,或拆分为先上下移动,再水平移动。
当然,如果是在格点图内平移,则可利用已知点的平移距离是某一矩形的对角线这一特点来对应完成其它顶点的平移。
2、特征:①发生平移时,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即:对应线段、对应角均相等);②对应点之间的线段互相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均等于平移距离。
3、画法:掌握平移方向与平移距离,利用对应点(一般指图形的顶点)之间连线段平行、连线段相等性质描出原图形顶点的对应点,再依次连接,就形成平移后的新图形。
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一、坐标1、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
数轴上的点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这个数叫这个点在数轴上的坐标。
数轴上的点与实数(包括有理数与无理数)一一对应,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有唯一的一个数与之对应。
2、平面直角坐标系由互相垂直、且原点重合的两条数轴组成。
横向(水平)方向的为横轴(x轴),纵向(竖直)方向的为纵轴(y轴),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任一点,都可用一对有序实数对来表示位置,这对有序实数对就叫这点的坐标。
(即是用有顺序的两个数来表示,注:x在前,y在后,不能随意更改)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是一一对应的,每一个点,都有唯一的一对有序实数对与之对应。
二、象限及坐标平面内点的特点1、四个象限平面直角坐标系把坐标平面分成四个象限,从右上部分开始,按逆时针方向分别叫第一象限(或第Ⅰ象限)、第二象限(或第Ⅱ象限)、第三象限(第Ⅲ象限)和第四象限(或第Ⅳ象限)。
注:ⅰ、坐标轴(x轴、y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
例点A(3,0)和点B(0,-5)ⅱ、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发生改变,则点的坐标相应发生改变;坐标轴的单位长度发生改变,点的坐标也相应发生改变。
2、坐标平面内点的位置特点①、坐标原点的坐标为(0,0);②、第一象限内的点,x、y同号,均为正;③、第二象限内的点,x、y异号,x为负,y为正;④、第三象限内的点,x、y同号,均为负;⑤、第四象限内的点,x、y异号,x为正,y为负;⑥、横轴(x轴)上的点,纵坐标为0,即(x,0),所以,横轴也可写作:y=0 (表示一条直线)⑦、纵轴(y轴)上的点,横坐标为0,即(0,y),所以,纵横也可写作:x=0 (表示一条直线)例:若P(x,y),已知xy>0,则P点在第____________象限,已知xy<0,则P点在第____________象限。
3、点到坐标轴的距离坐标平面内的点的横坐标的绝对值表示这点到纵轴(y轴)的距离,而纵坐标的绝对值表示这点到横轴(x轴)的距离。
例:点A(-3,7)表示到横轴的距离为_______,到纵轴的距离为_______;点B(-9,0)表示到横轴的距离为_______,到纵轴的距离为_______。
注: ①、已知点的坐标求距离,只有一个结果,但已知距离求坐标,则因为点的坐标有正有负,可能有多个解的情况,应注意不要丢解。
例:点P(x,y)到x轴的距离是3,到y轴的距离是7,求点P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
再例:已知A(3,2),AB平行x 轴,且AB = 4,求B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②、坐标平面内任意两点A(x1,y1)、B(x2,y2)之间的距离公式为:d = 根号下[(x1-x2)^2 + (y1-y2)^2]4、坐标平面内对称点坐标的特点①、一个点A(a,b)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A'(a,-b),特点为:x不变,y相反;例:A(-3,5)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A'(____,____)②、一个点A(a,b)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A'(-a,b),特点为:y不变,x相反;例:A(-3,5)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A'(____,____)③、一个点A(a,b)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A'(-a,-b),特点为:x、y均相反。
例:A(-3,5)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A'(____,____)5、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的表示①、平行于横轴(x轴)的直线上的任意一点,其横坐标不同,纵坐标均相等,所以,可表示为:y=a(a为纵坐标)的形式,a的绝对值表示这条直线到x轴的距离,直线上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这两点横坐标之差的绝对值;②、平行于纵轴(y轴)的直线上的任意一点,其纵坐标不同,横坐标均相等,所以,可表示为:x=b(b为横坐标)的形式,b的绝对值表示这条直线到y轴的距离,直线上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这两点纵坐标之差的绝对值。
例如:直线y=-5上与点A(-3,-5)距离为8的点P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线x=6上与点B(6,7)距离为9的点K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象限角平分线的特点①、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可表示为y=x的形式,即角平分线上的点的纵坐标与横坐标相等(同号);例:A(3,____)和B(-5,____)均在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
②、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可表示为y=-x的形式,即角平分线的点的纵坐标与横坐标互为相反数(异号)。
例A (-3,____)和B(5,____)均在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
三、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1、求面积①、已知三角形的顶点坐标求三角形的面积将坐标平面上的三角形的面积转化为几个图形的面积的组合(相加)或分解(相减),即将要求的三角形面积转化为一个大的多边形(例如矩形或梯形)与一个或几个较小的三角形面积之差;例:ⅰ、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4),点B(6,2),求△AOB的面积?ⅱ、已知A(-4,3),B(0,0),C(-2,-1),求△ABC的面积?②、已知多边形各顶点坐标求多边形的面积将坐标平面上的多边形的面积分割成几个规则的图形组合的面积之和,或转化为一个更大的多边形(例如矩形或梯形)与一个或几个较小的三角形面积之差。
例:顺次连接坐标平面上四点A(2,2)、B(-2,2)、C(-3,-2)、D(3,-2),求这个四边形的面积?2、平移①、点的平移一个点左、右(水平)平移,横坐标改变,纵坐标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