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史读书笔记
《二十五史》读后感(张弘毅
《二十五史》读后感(张弘毅
•相关推荐
《二十五史》读后感(张弘毅)
《二十五史》这本书里面讲的全是历史故事,作者是毛贵民、韦杰、朱燕平等等。
这本书编写按历史顺序,从《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南史》、《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北史》、《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一直到《清史稿》。
它每讲一段历史故事都要写一个概述,比如:西汉历史概述、东汉历史概述……
下面我来讲其中一段故事吧,这是发生在《三国志》里的一篇,题目是“烧赤壁孙刘合谋败曹操”。
意思是孙权和刘备想计策打败了曹操。
这一天,孙权、刘备联军逆江而上跟曹军在赤壁相逢,两军驻扎长江两岸,隔江相望。
有一名将士,名叫黄盖,他已经老了,但是身经百战,智慧多谋。
他正站在江边看着曹军,忽然,他发现敌军正用铁索把战船连在一起,首尾相接,左右并列。
他连忙告诉周瑜:“敌军正用铁索连船,我们可以用火把曹军烧退。
”于是,他们在几艘船上都放进了枯树枝,浇上油,后面还系上了快艇。
黄盖假装派人送给曹操一份投降书,曹军不知是计,就同意黄盖来投降。
待靠近曹军时,黄盖他们往船里放火,直冲向曹军的`战船,顿时一片火海,曹操的军队一下死了无数人,损失惨重。
很长一段时间,曹军都没能再组织进攻。
历史一定要多看,这样我们就会懂得好多知识,对我们的成长很有好处,而且老师考你也能对答如流了。
【原创】读二十五史有感
【原创】读二十五史有感读二十五史有感二十五史原来是由二百多个小故事组成的一本书,刚上大学那一会,读二十四史,很费劲,觉得很难懂,现在看来就像是“小人书”了,简单易懂。
读完二十五史,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历代的英明君主都是很勤俭、朴素的,有的仅要求衣食住行够用就行,不兴土木而注重道德,如太武帝拓跋焘;有的对宫女进行缩减,不好女色,如宋太祖赵匡胤……清廉的大臣也是比比皆是,如身居要职的姚察只穿麻布制成的粗品,拒绝接受门生送的南布一端,花布一匹;……而昏庸的君主则多半是骄横奢侈,贪财贱义,喜好歌舞女色,廉耻的气节淡薄,邪恶的思想放纵,礼法颠倒,如陈后主以淫奢亡国,从小长在周围都是妇人的环境中,不知稼穑之艰难,即位后局势稍稳,就吃喝玩乐,沉溺于荒淫之中,荒废政事,而且,陶醉于文章美酒之中,亲近小人,身边出谋划策、执掌要权者无不贪婪而不正直,直至身处危亡之境,任然高枕无忧。
再如隋朝的奢侈,使人民负担沉重,痛苦不堪,天命归于有道之君唐高祖,唐高祖戒除奢侈荒淫,保持勤俭节约,住宅仅能遮蔽风霜。
如辽穆宗放纵欲望,不问国事,导致天下之人愁苦怨恨。
这是君主,还有大臣,陈元康喜欢谄媚,善于侍奉别人,善于察言观色,多次被提升,但是,他却不能静心处物,沉湎于财物和私利,收受的金银和丝帛等贿赂,难以计数,并进行放债的交易,遍及州郡,舆论对他大加讥讽。
第二点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两千多年前的春秋五霸时期就强调受贿是犯法的,为官要清廉不要做贪官,跟我们今天所提的反腐倡廉可以说是一脉相承。
古代就很讲究执法公正,依法办事,比如汉文帝时期的张释之公平执法,不附和文帝私意而大开杀戒,比如汉明帝刘庄不答应妹妹馆陶公主为儿子谋求官位的决定,比如金世宗不让皇族子弟完颜阿可担任刺史,仅根据才能安排副职。
另外,不乏像包青天这样铁面无私,公平正义的断案能手,如陆云巧断妻子伙同通奸者谋害丈夫案;荀晞依法杀姨妈之子,并且叙述了荀晞处理公务有个特点,成堆的公文薄册,他批阅起来如同流水,没有谁敢蒙哄他的;高浟处罚了吃了百姓一只鸡的官吏;吕僧珍不为亲戚谋官,不扩私宅。
二十五史读后感
二十五史读后感《二十五史》是中国古代史书的总称,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旧十国志》、《新十国志》、《辽史》、《金史》、《宋史》、《元史》、《明史》、《清史稿》。
这些史书记录了中国自传世以来的历史,是中国古代史书的精华和典范。
读完《二十五史》,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博大精深,以及中国人民的伟大智慧和不屈精神。
这些史书不仅仅是一部部的记载,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和传承。
从《史记》的纪传体史书,到《明史》的编年体史书,每一部史书都展现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让人们对中国古代社会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阅读《二十五史》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风云变幻和兴衰更替。
从秦始皇的统一到明清两代的封建王朝,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每一个朝代都有着独特的特点和价值。
在这些史书中,我看到了中国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奋斗和拼搏,看到了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向往。
除此之外,《二十五史》还让我对中国古代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这些史书中,我看到了儒家、道家、墨家等不同学派的思想碰撞和交流,看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多元和包容。
这些史书不仅仅是历史的记录,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宝库,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
通过阅读《二十五史》,我还对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和人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比如秦始皇的统一、汉武帝的开疆拓土、唐太宗的贞观之治等等,这些事件和人物都对中国古代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阅读这些史书,我更加清晰地看到了中国古代历史的脉络和发展轨迹。
总的来说,读完《二十五史》,我对中国古代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中国古代文化有了更加全面的把握。
这些史书不仅仅是历史的记录,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和传承。
通过阅读这些史书,我更加坚定了对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热爱,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古代历史的伟大和宝贵。
读《二十五史》有感
读《二十五史》有感
《二十五史》记载了我国几千年来悠久的历史,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历史知识。
我在读《二十五史》时,被它传递出来的浩瀚史册和深刻历史教训直抵心底,每一个历史人物都是如此精彩,充满了勇于担当、不畏强势、永不放弃、秉持真理的情怀,他们真正为历史留下了伟大的痕迹。
《二十五史》中所记载的历史,使我仔细思考、反思自己的行为。
无论是春秋战国的缜密思想,还是秦汉间的统一思想,都使我觉得一个国家的人民应该在一起,一心一德,共同分担和开展事业。
历史上中国独木桥、大别山及日夜苦战的精神,都让我佩服不已,更加珍惜生活,依然惦记着家国,坚持履行自己的职责与义务,努力奋斗,为一个伟大的祖国作贡献。
《二十五史》的阅读,让我们更加努力从历史中谱写伟大的史诗,而不是重复历史的旧故事;让我们认识到历史的发展是由一代又一代的代代相传的,让我们把未来的历史谱写成更加美好的乐章。
让我们以责任心和信念,勇敢地朝着一个美好的未来迈进,成就一个新的时代。
25史故事读后感
25史故事读后感
《二十五史故事》是一部以中国历史为主题的书籍,它通过讲述
历史故事的方式,向读者展示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文化。
阅读这本书,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1. 了解历史的重要性: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镜子,通过了解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现在和未来。
《二十五史故事》让我更加深
入地了解了中国历史的演变过程,以及各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
等方面的特点。
2. 历史人物的影响:书中讲述了许多历史人物的故事,他们的思想、行为和决策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人物有的是政治家、军事家,有的是文化名人、科学家,他们的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
道理,即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为社会做出贡献。
3. 历史的启示:《二十五史故事》中许多历史事件都给了我很多
启示。
例如,一些朝代的兴起和衰落,让我明白了国家的发展需要有
良好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基础;一些历史人物的成功和失败,让我明白
了一个人的品德和能力对于事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阅读《二十五史故事》让我对中国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历史知识的普及读物,更
是一部思想启蒙的佳作,值得每个人用心去阅读。
二十五史故事
《二十五史故事》读后感
三小六年三班张伟超指导老师:杨勤牧《二十五史故事》这本书里面有很多好看的故事,包括有《史记》、《后汉书》、《三国志》……还有每个朝代著名的历史小故事。
这本书里面的每个小故事题目大多都是四个字的,看了题目后让我感到有吸引力,使我一目了然知道这些小故事的梗概,对照题目后我认真阅读小故事,我能很快明白故事中的大意,比如《三国志》中的小故事“三顾茅庐”。
刘备、关羽和张飞三次去拜访“卧龙先生”,第一、二次都没有拜访成功,第三次他们在“卧龙先生”的家里遇到了他,这位“卧龙和先生”不是别人,就是后来帮助刘备创立蜀汉基业,与曹操,孙权鼎足而立的诸葛亮。
所以,“三顾茅庐”就是说这个意思。
在这本书里面有许多小故事是我不了解的。
因为平时很少看关于历史故事的书。
比如《史记》中的“卧薪尝胆”,《后汉书》,《金记》中的“金国灭亡”。
我以后会多看关于这方面的书,让我了解更多历史,成为一个懂很多知识的人。
不要看这本书是拼音版的,很像孩子读的书。
因为这本书里面有很多字都很难,对于我的中文不太好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适合不过了。
这样我也能学习更多难懂的字。
真是一举两得!
我读了《二十五史故事》这本书,真是让我学了很多知识,受益匪浅呀!多读书真好呀!。
读二十六史读书笔记
读二十六史读书笔记一首耳熟能详的《朝代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而记录这些历史的,有所谓“二十四史”或“二十五史”之说,差距就在于有没有《新元史》;而如果将《清史稿》也要加进来的话,那最多就是“二十六史”了!记述的范围,自传说中的黄帝开始,到清末时止,涵盖我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天文、地理等各方面的内容。
可以说,中国古代史,也就在这二十六部官修史书或者被官方认可的史书里面了。
“二十六史”以司马迁的《史记》“开篇”。
但其实,《史记》之前,也有不少史书。
西周末年各诸侯国已有历史记载,其中最知名的就是据传由孔子修订而成的鲁国史书《春秋》等,这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而后解释《春秋》的有三家,即“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
“春秋”的名声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后来还有《晏子春秋》《吕氏春秋》等传世。
事实上,即使是“二十六史”之首的《史记》,一开始也属于私修史书。
司马谈、司马迁父子都是西汉太史,也有整理和论述历史的条件和想法。
到司马迁,终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前后经历14年,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史书的体例,除编年体、纪传体之外,还有“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
如《战国策》)等。
按持续时间分,还有“通史”与“断代史”之区分。
唐代以前,史书多为私人撰写,成书后经官方认证,即可列入正史,如《史记》《汉书》《三国志》就是这样诞生的。
唐代开始,史书虽然还有私人撰写,但不再列入为“正史”。
这一类,除了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通鉴纪事本末》等部分质量很高的史书之外,还有范围狭窄不一、质量良莠不齐的野史笔记类史书。
这一类笔记所载,虽然多半都是些琐碎片断,但因有闻即记,较官修史籍往往生动真切,其中不少资料还为正史所不载;不过,笔记中也难免会记录一些传闻不确、考订不严的东西,这也无法避免。
《二十五史发展史论》读后感
《二十五史发展史论》读后感《二十五史发展史论》是一本关于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著作,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研究,对二十五史中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解读。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历史的博大精深,以及作者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首先,作者通过对二十五史的梳理和比较,揭示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和规律。
他指出,中国历史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曲折和变化。
从夏商周到秦汉,再到唐宋明清,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发展轨迹。
通过对这些历史事件的分析和比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的演变过程,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其次,作者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解读也颇具见地。
他认为,历史人物的作用和影响往往超出了他们个人的能力和意愿。
比如,秦始皇的统一大业虽然是出于个人的野心和才能,但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却是深远而持久的。
同样,汉武帝的改革开放虽然带来了短期的繁荣和稳定,但也埋下了后来的祸根。
通过对这些历史人物的评价和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历史的客观性和复杂性,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最后,作者对中国历史的未来发展也进行了展望和思考。
他认为,中国历史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前行的过程,虽然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但只要我们保持谦虚、谨慎和进取的态度,就一定能够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民族精神的发展道路。
通过对中国历史的深入研究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文化传统和历史使命,以及如何更好地继承和发扬这一宝贵的遗产。
总的来说,《二十五史发展史论》是一本值得深入研读和思考的历史著作,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对中国历史的全面了解和深刻认识,更为我们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珍惜历史,珍惜文化,珍惜民族精神,共同努力,共同进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十四史读后感(精选5篇)
二十四史读后感二十四史读后感(精选5篇)当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二十四史读后感(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二十四史读后感1如果历史是一杯香茗,读史便犹如品茶,别看一杯清澈见底,其中滋味,却需要细细茗品,是苦中带甘,还是醇香馥郁,真是无比的耐人寻味。
唐太宗李世民也曾经说过:“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翻开《二十四史》,感受历史的伟大!通过读史,我们要学会淡泊名利的心境。
淡泊无疑是一种解脱:从利益纷争之中解脱出来,从官场争执之中解脱出来。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中,用淡泊为自己撑开一片晴空。
晋代的陶渊明,清廉正直,淡泊名利,因看不惯官场中的黑暗,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于是以一首《归园田居》退隐在“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南山之下,每天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轻松生活,日日沉浸在乡村田园的悠闲自得之中,为自己开启了一方乐土,此淡泊名利,退隐山村之举,皆为后人所称赞。
因此,人要学会淡泊。
通过读史,我们要学会奋发进取的精神。
奋进无疑是一条成功的捷径:只有奋发图强,努力学习,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往上爬,才会离成功近一点,再近一点。
古人云:“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由此可见,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上,奋进都会给我们创造出更多的机遇,创造出更多成功的机会。
战国时期的苏秦,由于学识浅薄,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的态度亦是十分冷淡,这让他大受刺激,于是决定发奋读书,头悬梁、锥刺骨,终于学有所成。
正因为苏秦拥有奋进的精神,并持之以恒的付出了常人所不能及的辛苦与努力,后来,苏秦凭着满腹学识先后去游说六国联合抗秦,取得了成功,被封为六国宰相,一时风光无限。
因此,人要学会奋进。
合上《二十四史》,我感慨万分:悠悠历史长河中,我们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
让我们趁一个慵懒的午后,在窗明几净下持一卷古色古香的史书,让指尖抚过墨香浓郁的字迹,让历史熏陶我们情操!二十四史读后感2我们大家都知道,历史记载着一个国家、民族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蕴含着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财富和智慧,昭示着国家和民族兴衰更替的客观规律。
《二十五史》精选25句,3000字感悟,五千年沉淀这些智慧,学习掌握
《二十五史》精选25句,3000字感悟,五千年沉淀这些智慧,学习掌握二十四史,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约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计3229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
1921年,中华民国大总统徐世昌下令将《新元史》列入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为'二十五史',而多数地方不将新元史列入,而改将《清史稿》列为二十五史之一,如果将两书都列入正史,则形成了'二十六史'。
1.不以人所短弃其所长。
《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译文:不因为人的短处而弃去人的长处。
感悟:人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
有的人短处多一些,有的人短处少一些。
若看人、用人只取人的短处,而看不到人的长处,就会把人看得一无所是,而埋没了人的长处。
2.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
《三国志·魏书·华佗传》。
译文:人的身体需要得到活动,只是不应当过分劳累罢了。
生命在于运动。
人必须经常活动锻炼,才能使食物消化,血脉流通,保持健康。
感悟:古人认为人运动不宜过度,过度就会产生疲倦,神思不振,甚而使部分器官受损,反而有害于健康。
可用于说明身体应该适度活动,以利养生。
3.不以人之坏自成,不以人之卑自高。
《三国志·魏书·文帝纪》译文:不因为别人的衰败而自以为成功,不因为别人的卑微而自以为高大。
感悟:骄傲自满的人往往用别人的弱点来抬高自己,处处感到别人不行,而自以为高明。
这样的人必然闭目塞听,自满自足,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这告诫人们要有自知之明,可引用作为鉴戒。
4.君子,利动小人。
《晋书·符登传》译文:道义可以感动君子,利益可以打动小人。
感悟:君子和小人的性格品质不同,所关注的焦点也不一样。
《论语》中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关心的是道义,小人关心的是利益。
《二十五史》读后感
《二十五史》读后感自古以来,历史书籍便是人类了解过去、理解现在、预见未来的重要工具。
《二十五史》作为中国古代史书的总称,涵盖了从《史记》到《清史稿》的二十五部纪传体史书,其历史跨度之大、内容之丰富,堪称中华文明的瑰宝。
阅读《二十五史》,我深感其厚重的历史底蕴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同时也对作者们的智慧和见解充满敬意。
在《二十五史》中,每一部史书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侧重点,但共同的特点是对历史的真实记录和深刻反思。
作者们不仅详细记载了各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变化,还通过历史事件和人物,传递了丰富的思想和价值观。
这些思想和价值观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当今社会仍具有深远的影响。
我认为,《二十五史》的优点首先体现在其全面性和系统性上。
这些史书不仅记录了政治、军事等重大事件,还涵盖了社会、文化、科技等诸多领域,使我们能够全面了解古代中国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变迁。
其次,这些史书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作者们运用丰富的文学手法,使历史事件和人物栩栩如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最后,这些史书还体现了深刻的思想内涵。
作者们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评价,传达了诸如仁爱、忠诚、诚信等价值观,对当今社会仍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在阅读《二十五史》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作者们所传递的信息和思想。
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对仁政思想的强调。
在多部史书中,作者们赞扬了那些实行仁政的君主和官员,认为他们的仁爱和关爱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
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意义,提醒我们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关注民生福祉,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此外,《二十五史》还传达了强烈的忠诚观念。
无论是对于君主、国家还是民族,忠诚都被视为一种高贵的品质。
这种忠诚观念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它鼓励我们忠诚于自己的职责和信仰,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适用当今社会的方面,《二十五史》的思想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例如,在处理国际关系时,我们可以借鉴古代的和平外交思想,通过和平谈判和互利合作来解决争端和分歧,实现国际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十五史读后感
《二十五史》读后感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
在华夏广袤的大地,祖先们以伟大的创造力、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凝聚力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历尽磨难,从远古走到现代,从蒙昧走向文明。
五千年来,中华民族走过了一条不寻常的路,铸成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这五千年中也流传下来许多的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
《二十五史》汇集了中华民族从盘古开天辟地以来五千余年的传说与历史,详实的历史资料、简洁的语言和亲切的文风,清晰地勾勒出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和历史人物的真伪善恶。
远古燧人氏击燧撞出了人类最初的光明;有巢氏构木为巢,开启了中华民族改造自然的历史;穿过春秋战国的烽火硝烟,听着巧舌如簧者的纵横联盟,感受到的是无比形容的震撼;从大泽乡起义的揭竿而起,体现出了人民对剥削的怒火;鸿门宴的暗藏杀机;开元盛世的鼎盛繁荣;马嵬坡下的荡气回肠;靖康末年的奇耻大辱;岳飞精忠报国的赤胆忠心;佞臣秦桧的奸诈狡猾;郑和下西洋的气势磅礴,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热血沸腾;义和团保卫京师的悲壮惨烈······一段段历史让我们为祖国曾经的繁华所骄傲,又对祖国曾经的耻辱的始作俑者所愤怒。
这些历史向我们展示了古代圣明君主的文韬武略,哲人先贤的深度哲思,政治舞台的暗藏杀机,军事对决的计谋韬略,所有的一切都启迪后人去领悟王朝更迭的趋势、成败的原因和成为一方霸主富国强兵的道路。
并以一个个王朝灭亡的事实告诉后人一切压迫、剥削、迷信、腐败的封建帝国终将灭亡!为了坚持记录历史的真理,有些史官受到了当时皇帝的惩罚,忍受了无比痛苦的酷刑。
但他们还是坚持了下去,将是非公正的记录在历史上。
司马迁的遭遇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因为有了先人们的付出,今天,在阅读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中华文明起源、发展和大起大落、这些犹如一张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让我们真切地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程。
作为中国人,我们就应该了解祖国的历史,我们只有了解祖国的历史,才能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
读二十五史有感
读《二十五史》有感高中的时候,看到别的同学都读“经典”和“名著”,也趁着潮流用积攒起来的零花钱买了几本,可是翻了几页以后,实在是看不下不去,也许对太高雅的东西,缺乏一种与生俱来的崇敬和慕乳吧!从此那几本“名著”就成了我书架上的摆设!也许是性格中的叛逆因子太多,别人感到没意思的,我却总是读的津津有味,我从小就喜欢一个人思考,不知道什么时间渐渐就喜欢上了哲学,从《黑格尔哲学》《圆点哲学》到《理想国》《论灵魂》,再到《老子》《庄子》《菜根谭》,甚至连《圣经》和《妙法莲华经》这样的书我也读,读书不是为了什么高考,只因为我喜欢,喜欢哲学那深邃的诱惑,喜欢哲学那汪洋恣肆的无拘无束。
也许我天生就是个比较八卦的人,好奇心特别重,所以我喜欢史学,记得在中学学历史的时候,历史课本上的那些小字体的阅读材料,都是我重点关注的对象。
因为里面真的是太八卦了!大学了,可以自由的进出图书馆了,于是我开始读《中国通史》,我的同学看到我拿着砖头一样《中国通史》,总是说我爱好“特别”,“胃口”不敢恭维,实在是没救了之类的话,可是我还是一如继往的读,一如既往的喜欢。
暑假了,回到家里,看着电视里不断放着花花剧本,看着那些这“秀”那“秀”,看着漫天飞播的广告,感觉挺没意思!有人说看电视是一种休闲,是一种放松,可是我总感觉是一种折磨,所以我回家基本上是不看电视的,偶尔也是在电脑上看新闻。
在我的旧书堆里找啊找,扒啊扒,终于看到一本自己喜欢的书《二十五史》,青海人名出版社出版的那本,如同儿童找到了心爱的玩具,于是我躲进我的小书房,开始走火入魔!我读书的时候也是很爱走火入魔,妈妈每当给别人提起我时,总是说我家那个小书呆子怎么怎么。
真的,我读这些书得,太别是历史书,带入感特别强,总是思绪翻飞,沉浸在刀光剑影,悲欢离合中而不能自拔。
因为以前这本书就读过,这次再度,感觉仍是不一样。
有人说读史使人明智,还有人说读史使人渊博,我读了这么多书,既没有传说中的明智,也没有想象中的渊博,反而眼睛的近视度数增加了倒是真的。
《史记》读书笔记
史记》读书笔记史记》读书笔记五篇篇一:史记读书笔记《史记》是由西汉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人们称为“信史”,又被称为第一部“正史”,是二十五史的第一部,全书分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记载了中国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约公元前3000)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长达3000年左右的历史。
《史记》是中国传记文学的典范,且包罗万象,而又融会贯通,脉络清晰,详实地记录了上古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情况。
《史记》最初没有书名,或称“《太史公书》”、“《太史公传》”,也省称“《太史公》”。
“史记”本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演变成“太史公书”的专称。
《史记》与《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三国志》(陈寿)合称“前四史”。
《史记》全书130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生平、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任务的言行事迹,谁要叙述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因此,司马迁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史圣”。
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叙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与宋代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璧”。
鲁迅称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是司马迁一生的创作结晶。
集中著述,花了15年左右,如果把资料的准备工作算在内,全部时间要超过20年。
《史记》记录的历史,其体例为纪传体,多以人物或家族为单位展开,故事性很强,文笔出众,是后代传记文学的先驱和样板,影响至深至远。
读完《史记》,合卷之后觉得收益良多。
主要体会有以下几点。
一.《五帝本纪》《五帝本纪》位于本纪书首,记载了上古时期从黄帝到虞舜的部落联盟时代。
它写了中国五个在道德,治国,造福黎民等方面都不愧为模范的远古帝王。
二十五史读书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史记》《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
1. 历史观:《史记》中,司马迁对历史的认识具有很高的价值。
他认为历史是不断发展的,人类社会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
在《史记》中,他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写,展现了历史的发展脉络,体现了历史的连续性和发展性。
2. 人物描写:《史记》中的人物描写生动形象,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司马迁通过对人物的语言、行为、心理等方面的描写,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如《项羽本纪》中对项羽的描写,既有其英勇善战的一面,又有其刚愎自用的一面。
3. 历史评价:《史记》中的历史评价具有很高的客观性。
司马迁在评价历史人物时,既不盲目崇拜,也不恶意诋毁,而是根据事实进行客观评价。
如《吕不韦列传》中对吕不韦的评价,既肯定了他的政治才能,又指出了他的错误。
二、《汉书》《汉书》是东汉班固所著的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西汉一朝的历史。
全书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
1. 历史观:《汉书》中,班固对历史的认识具有很高的价值。
他认为历史是不断发展的,人类社会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
在《汉书》中,他通过对西汉一朝历史的记载,展现了历史的发展脉络,体现了历史的连续性和发展性。
2. 人物描写:《汉书》中的人物描写细腻生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班固通过对人物的语言、行为、心理等方面的描写,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如《霍光传》中对霍光的描写,既有其权谋智谋的一面,又有其忠诚善良的一面。
3. 历史评价:《汉书》中的历史评价具有很高的客观性。
班固在评价历史人物时,既不盲目崇拜,也不恶意诋毁,而是根据事实进行客观评价。
如《苏武传》中对苏武的评价,既肯定了他的忠诚勇敢,又指出了他的缺点。
三、《三国志》《三国志》是晋代陈寿所著的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的历史。
《二十五史简明读本 全15册 》读书笔记PPT模板思维导图下载
0 2
传记第十 四 颉利 可汗 突 利可汗 阿史那 社...
0 3
传记第十 五 松赞 干布
0 4
传记第十 六 唐高 宗 武则 天
0 5
传记第十 七 褚遂 良 上官 仪
0 6
传记第十 八 裴炎
志第一 政治制度 志第二 经济
志第三 文化 志第四 社会生活
表
二十五史简明读本·五代史
志第一 政治制度 志第二 经济
志第三 文化 志第四 社会生活
表第二 蜀汉帝 系
表第一 曹魏帝 系
表第三 孙吴帝 系
二十五史简明读本·西晋书 东 晋书
西晋书
插图
东晋书
志 纪事
传记
表
志 纪事
传记
表
二十五史简明读本·宋书 南齐 书 梁书 陈...
1
插图
2
宋书
3
南齐书
4
梁书
5
陈书
志 纪事
传记
0 6
传记第十 二 燕铁 木儿 伯 颜 脱脱 元顺帝...
志第一 部族: 1
蒙古人 色目 人
2
志第二 政治
3
志第三 兵制
4
志第四 经济
5
志第五 文化
表第一 元帝 1
系
表第二 窝阔 2
台汗国
3 表第三 察合
台汗国
4 表第四 钦察
汗国
5 表第五 伊利
汗国
二十五史简明读本·明史
1
插图
2
纪事
3
传记
4
志
5
表
0 1
传记第一 明太祖 马皇后
0 2
传记第二 徐达 常 遇春
二十五史说略
一、《梁书》、《陈 书》之编撰与流布
二、《梁书》、《陈 书》的主要内容
三、《梁书》、《陈 书》之述评
四、《梁书》、《陈 书》之研究与阅读
二、魏收撰写 1
《魏书》的历 史背景与历史 条件
三、魏收《魏 2
书》的主要内 容与特征
3 四、对魏收
《魏书》的不 公正评价应当 破除
4 五、魏收《魏
书》在流传中 的残缺
5
六、清人对魏 收《魏书》校
勘、补表、疏
证及研究的贡
献
七、今人对 《魏书》及北 魏历史的研究
简况
八、阅读《魏 书》的方法述 略
三、残缺情况及版 本
一、《北齐书》所 反映的东魏北齐历
史
四、阅读应注意的 问题
一、《周书》 1
与西魏北周历 史
2
三、史料来源 与史学价值
3
四、版本、整 理及散佚情况
4 五、本纪内容
1
一、时代简介
2
三、《宋书》 的修撰
3 四、《宋书》
的整理、刊刻、 流布
4
五、《宋书》 的主要内容
5 六、《宋书》
的性质、特点 及其对后世的 影响
七、阅读《宋 书》的方法及 应注意的问题
八、《宋书》 的研究
一、《南齐书》的编 纂与流布
二、《南齐书》的主 要内容
三、《南齐书》的评 价
四、《南齐书》的研 究与阅读
一、《元史》的纂修 经过
二、《元史》的结构 和史料来源
三、后代对《元史》 的评价
四、后代重修的几种 《元史》
一、《明史》 的编纂
二、《明史》 的篇目
三、《明史》 的评价
四、《明史》 的研究
1
一、《清史稿》 简介
二十五史读书笔记_读书笔记_
二十五史读书笔记
怏怏中华几千年的历史,记载着的功绩,在这些历史故事中,总能有让人深思的道理。
在读《二十五史》的时候,我总能在朦胧中去体会一些深刻德道理。
比方说:西楚霸王项羽为何有江东千里地却不愿归?那是因为他当年答应他带领的八千子弟去抗秦,打完仗以后去好好的享受生活,但是秦灭亡后,人们还是没有得到自己应有的幸福。
这让一代霸主无法面对江东父老。
我相信如果他没死他比得上季布。
在历史上一些名臣都是应为辅佐皇帝而成为一代忠臣。
三朝元老霍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在读他的故事时,我觉的他的一生中国家看的比家庭还重,无论何时他始终有一颗赤红的心去报效祖国。
可以看出霍光那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品质。
在《二十五史》中还给我介绍了许多文物。
有尽美绝伦风格各异的青铜器。
秦朝的兵马俑,它们为我们展现了当年秦军叱查风云锐不可挡的气势,重现了当年秦始皇气吞山河,铁血征战的恢宏气势。
在几千年的民主发展中,每时每刻都有人为世人展开一幅幅华夏民族的历史长卷。
经典是经久不衰的,在历史作品中《二十五史》也算得上是经典。
它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历史,还给世人展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人生哲理。
每当我读完一个故事后,人就有一种从古代游历了一番的感受,整个人重新认知了历史。
二十四史阅读笔记
二十四史阅读笔记本文来自大学时代读书笔记黄帝,少典部族子孙,姓公孙名轩辕。
(轩古代一种有围棚或帷幕的车或者是有窗的长廊或小屋。
现代一般指茶楼、古玩店、或饭馆等仿古建筑。
先秦时指一根曲木在车中间;汉代以后多是两根直木,在车前两侧:驾~、~马、车~、~门。
旧时指军营、官署的外门,借指衙署。
)他一生下来,就很有灵性,出生不久就会说话,幼年时聪明机敏,长大后诚实勤奋,成年以后见闻广博,对事物看得清楚。
(敦敏、敏而好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红楼梦中林黛玉母亲贾敏。
一毫未敢露词端。
)轩辕时代,神农氏的后代已经衰败(安农大八教神农像,神农尝百草。
部族。
程青辰诗选:1.长川落洛野,胖水晴荒接。
2.天地存沧海,故留草籽心。
3.白居易诗歌:赋得古原草送别),各首领互相攻战,残害百姓,而神农氏没有力量征讨他们。
(苏洵六国论各国之所亡战败者,其实百倍也)于是轩辕就习兵练武(成语闻鸡起舞,成语胸有成竹。
文无第一。
无无第二。
),去征讨那些不来朝贡的诸侯(诸侯最迟出处,追溯到西周。
待定),各诸侯这才都来归从。
而蚩尤在各诸侯中最为凶暴(妍媸美丑。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东施效颦。
太史公操刀。
司马光主持。
乾隆为头,纪昀跟进。
千秋自有定评。
所谓盖棺定论,亦难规避出入。
想曹雪芹对着晨风夕月,阶柳婷花,不觉润人笔墨。
抚今追昔睹物思人,黯然伤神。
有暗香盈袖。
),没有人能去征讨他。
炎帝想进攻欺压诸侯,诸侯都来归从轩辕。
于是轩辕修行德业,整顿军旅,研究四时节气变化(节气时令蔬菜瓜果),种植五谷(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上天呈好事,下界保平安。
灶王爷。
俞净意与袁了凡),安抚民众,丈量四方的土地(天台四万八千丈,飞来峰上千寻塔),训练熊、罴、貔(pí,皮)、貅(xiū,休)、虎等猛兽(训练有素。
井然有序。
井井有条。
),跟炎帝在阪泉的郊野交战,先后打了几仗,才征服炎帝,如愿得胜。
【读后感】读《二十五史》又感
【读后感】读《二十五史》又感
我姐那屋有本《二十五史》,对于从小就对历史感兴趣的我来说,它的吸引力更是不
言而喻,这星期就写这本书吧!
《二十五史》记载了从春秋到清末发生的一切。
我花了好几个星期才读完这25部历
史书。
其中,我对几篇文章最感兴趣。
让我和你分享吧!
第一篇就是齐君小白不记前仇用管仲为相,原因是齐国发生内乱,当时齐君的两个儿
子dd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两分别逃到了鲁国和营国,两人都在等待时机。
管仲是公子纠的
老师,自然公子小白的老师当然是鲍叔牙可。
齐君死后,公子小白和公子纠都在马不停蹄
地向齐国国都赶,半路上两人相见,管仲搭箭向小白射去,小白当即口吐鲜血,立马倒地。
公子纠他们以为小白已死,王位是公子纠的了。
但他们错了,公子小白只是把舌头弄烂,
流出血来,箭也只是射到了小白额衣镜上。
他立马和鲍叔牙一起加快脚步向齐国国都进发。
小白当了国君后,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齐桓公。
当上国军后,立马在此下令爸管仲带回来,
我要亲手杀了他,后来在鲍叔牙的全力要求下,齐桓公拜他为相,我感觉做人一定要心胸
宽广,要懂得并做到宽容大度,才能又人脉。
在另一篇文章中,金朝武帝司马颜太新被视为亲属,并立他人为王。
每个人都有自己
的军队。
结果,晋徽帝没有了自己的力量,著名的八王起义爆发了,西晋王朝很快灭亡了。
从这一点上,我了解到,当一个领导者应该认识到,人们不能盲目地相信别人,导致他自
己的失败。
《二十五史》中还有故事呢!有时间我再和你慢点聊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怏怏中华几千年的历史,记载着的功绩,在这些历史故事中,总能有让人深思的道理。
在读《二十五史》的时候,我总能在朦胧中去体会一些深刻德道理。
比方说:西楚霸王项羽为何有江东千里地却不愿归?那是因为他当年答应他带领的八千子弟去抗秦,打完仗以后去好好的享受生活,但是秦灭亡后,人们还是没有得到自己应有的幸福。
这让一代霸主无法面对江东父老。
我相信如果他没死他比得上季布。
在历史上一些名臣都是应为辅佐皇帝而成为一代忠臣。
三朝元老霍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在读他的故事时,我觉的他的一生中国家看的比家庭还重,无论何时他始终有一颗赤红的心去报效祖国。
可以看出霍光那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品质。
在《二十五史》中还给我介绍了许多文物。
有尽美绝伦风格各异的青铜器。
秦朝的兵马俑,它们为我们展现了当年秦军叱查风云锐不可挡的气势,重现了当年秦始皇气吞山河,铁血征战的恢宏气势。
在几千年的民主发展中,每时每刻都有人为世人展开一幅幅华夏民族的历史长卷。
经典是经久不衰的,在历史作品中《二十五史》也算得上是经典。
它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历史,还给世人展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人生哲理。
每当我读完一个故事后,人就有一种从古代游历了一番的感受,整个人重新认知了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