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 高考地理精选 (9)
专题09 乡村和城镇2024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类汇编(教师卷)
专题09乡村和城镇(2024·湖南)山西省新绛县西庄村附近盛产青石,自宋代以来形成了以石雕加工为主的传统手工业。
为保持行业的家族垄断优势,当地主要采取子承父业的技艺传承方式。
近年来,在政府扶持下,西庄村规划建设了石雕工业园。
如图示意农耕时代西庄村石雕生产的空间次序。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乡村空间结构)西庄村形成图示空间次序,是因为()A.地形地势B.河流分布C.生产流程D.宗族关系【答案】1.C【解析】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西庄村在聚落空间层面,以生产流程为导向,形成一系列不同功能的场所空间,呈现出系统的生产空间链条,石雕制作经过采选石材—构图绘画—制坯—粗雕—精雕—打磨—抛光—做旧等多道极为复杂的工艺,形成了:马首山(采石)—西庄坡村(转运)—石雕场(选材、切割)—水池(清洗)—村里空地(粗雕、打磨)—庭院(创作、精雕、传授)系列生产空间序列,C正确;地形地势是影响聚落选址的区位因素,但不是影响空间次序的主要因素,A错误;河流分布、宗族关系不是影响空间次序的主要因素,BD错误。
所以选C。
(2024·山东)新城生活空间是指新城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各种行为活动所占据的场所和空间。
如图示意2017年我国某大都市某新城生活空间现状和新城生活空间理想模式。
调查显示,该新城的社区居民休息日与工作日的出行率、人均出行次数均相当。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城市功能区)该新城的社区居民非工作活动大部分在新城外或社区附近,主要是因为新城()A.交通方式较为单一B.生活服务设施不足C.生态环境质量较差D.居民消费能力较弱3.(合理规划城市)为达到新城生活空间理想模式状态,该新城未来发展的首要任务是()A.扩大新城空间范围B.增加休闲娱乐场所C.促进就业本地化D.完善社会保障体系4.(合理规划城市)达到新城生活空间理想模式状态后,该新城的社区居民日常()A.平均出行距离增加B.工作出行次数减少C.平均出行成本增加D.出行方式更加多元【答案】2.B3.C4.D【解析】2.根据题干和新城生活空间现状图分析可知,该新城的社区居民非工作活动大部分在新城外或社区附近,主要是因为新城超市、公园、医院、娱乐等生活服务设施不足,居民需到新城外或者社区进行消费等生活活动,与交通方式是否单一关系不大,B正确,A错误;新城选址时应该充分考虑了生态环境质量,且居民居住在新城,生态环境质量应该能满足需求,C错误;新城居民有非工作活动,而且居民休息日与工作日的出行率、人均出行次数均相当,说明居民消费需求较多,消费能力较高,D错误。
高考地理必修一地貌必考考点训练
(每日一练)高考地理必修一地貌必考考点训练选择题1、喀斯特地貌是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化学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
地表喀斯特地貌主要有峰林、天坑等,地下喀斯特地貌主要有钟乳石、溶洞等。
读图“地表喀斯特地貌景观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表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特点是()A.奇峰林立,地表崎岖B.冰川广布,河流众多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D.地势平坦,土壤肥沃(2)与喀斯特地貌形成及特点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A.气候、植被B.植被、土壤C.土壤、地形D.岩石、水文答案:AD【提示】喀斯特地貌解析:(1)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溶岩地貌。
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2)本题主要考查了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解答】(1)喀斯特地貌区岩层被流水溶蚀严重,往往多奇峰怪石,崎岖不平。
故选A。
(2)岩石具有一定的孔隙和裂隙,它们是流动水下渗的主要渠道。
岩石裂隙越大,岩石的透水性越强,岩溶作用越显著。
在溶洞中,岩溶作用愈强烈,溶洞越大,地下管道越多,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完整,并且形成一个不断扩大的循环网。
故选D。
2、辽宁省锦州市的笔架山风景区内,有一座通往笔架山岛的天桥堪称世界奇观(如图)。
天桥由砾石组成,砾石来源于笔架山岛。
涨潮时天桥被海水淹没,落潮时天桥又露出水面。
每天潮涨潮落两次,天桥就露出水面两次。
下表为农历初一、十六笔架山风景区潮汐表及景区游览说明。
据此完成下面下列小题。
(1)形成天桥景观的主要作用是()A.风力侵蚀B.风力堆积C.海浪侵蚀D.海浪堆积(2)2019年8月16日(农历七月十六)风力较小,小明通过天桥到笔架山游览,推测其通过的时间()A.6:00B.10:00C.15:00D.21:00答案:DB【提示】海岸地貌海水的运动及其影响解析:(1)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高考地理人口经典知识题库
(每日一练)高考地理人口经典知识题库选择题1、下列对“归雁经济”带来的影响说法中,不合实际的是()A.让城市人才供需更趋平衡,让农村的人才贫乏得以补充B.改变了归雁群体就业观念,增强了家庭责任感和幸福感C.既减轻了城市的稳定压力,又给城市腾出了大量的公共资源D.“归雁”们返乡创业、就业,会使城市发展走向衰落答案:D【提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解析: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知识,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政治因素等。
本题难度较适中,通过景观图设置题目,考查题目较为新颖,考查城乡人口迁移的知识,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解答】解:归雁经济能够让人回乡,增加农村的劳动力,减少城市的下岗工人,符合实际,故A错:归雁经济让农村在外工作的劳动力回乡,能够照顾到在农村的孩子和老人,符合实际,故B错;归雁景观及让企回迁、人回乡,减少城市的人口压力,符合实际,故C错。
归雁经济让城市有空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市的发展,不符合实际,故D对。
故选:D。
2、下图为世界人口随纬度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依图可推断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A.热带地区B.北温带地区C.南温带地区D.北寒带地区(2)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区()A.水热条件优越B.自然灾害极少C.地形极为平坦D.环境污染很小(3)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世界人口比重小的主要原因是()A.干旱地区广B.气候酷寒C.陆地面积小D.山地多平地少答案:BAC【提示】人口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区。
(2)本题主要考查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区的特点。
(3)本题主要考查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世界人口比重小的主要原因。
【解答】(1)读图可推断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20°N~60°N,集中在北温带地区。
故选B。
(2)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北温带地区,人口集中地区水热条件优越,利于生产和生活,A对;温带锋面气旋活动频繁,气象灾害较多,B错;地形复杂,有多种地形分布,不能说极为平坦,C错;随着工业发展,环境污染比较严重,D错。
高考地理宇宙中的地球基本知识过关训练
(每日一练)高考地理宇宙中的地球基本知识过关训练选择题1、猛犸象是一种适应寒冷气候的动物,是在陆地上生存过的最大的哺乳动物之一。
最大的猛犸象体重可达12吨,是冰川时期的庞然大物。
猛犸象在距今约一万年前灭绝。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猛犸象生活在()A.古生代早期B.古生代晚期C.中生代D.新生代(2)猛犸象灭绝时期的迁徙方向是()A.向高纬度地区迁徙B.向低纬度地区迁徙C.向内陆地区迁徙D.向沿海地区迁徙答案:DA【提示】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历程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略2、下图为某时刻某半球气压分布图,其中虚线ANB为晨昏线。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此时北京时间为14:00左右②新的一天占全球的1/4③AN为晨线④此时太阳直射15°N左右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2)据图判断,错误的是()A.甲地为阴雨天气B.乙地为太平洋上的台风C.丙地风速比乙地小D.北京此时为晴朗天气答案:BB【提示】晨昏线的判读及应用气压系统与天气解析:【解答】(1)图中北半球出现亚洲高压(北京)可判断北半球冬季,北极圈内有极夜,因而北京所在的部分为昼半球,90°E地方时为12:00,因此可推断北京时间大致为14:00;根据地球自转方向,AN为晨线;新的一天占全球的3/4;太阳直射南半球。
故选B。
(2)甲为气旋,多阴雨天气;乙是气旋,但不是热带气旋(台风);丙地等压线稀疏,风力较小;北京为高压脊控制,为晴朗天气。
故选B。
3、青海省共和县平均海拔2920m,建设了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的光伏电园区。
园区建成后,大量生长的杂草对园区太阳能发电产生了影响。
园区利用当地牧民的羊群啃食杂草,替代人工除草,取得了良好效果,实现了“能牧互促”。
近年来,园区要求企业把光伏板支架的高度提高到1.2m。
读光伏电园区局部图,完成下列小题。
(1)当地太阳能资源丰富,是因为当地()A.人口少B.气温高C.纬度低D.海拔高(2)提高光伏板支架的高度是为了()A.减少羊群的活动空间,减少杂草对光伏板的影响B.增大羊群的活动空间,增大杂草对光伏板的影响C.增大羊群的活动空间,减少杂草对光伏板的影响D.减少羊群的活动空间,增大杂草对光伏板的影响答案:DC【提示】太阳辐射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略4、下图为近50年安徽省平均太阳辐射总量(MJ·m²)空间分布图和皖南山区太阳辐射多年各月日平均值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1~2小题。
高考地理宇宙中的地球知识总结例题
(每日一练)高考地理宇宙中的地球知识总结例题选择题1、把地面及大气看成一个整体,称为地气系统。
该系统的热量收支差额称为地气系统辐射差额,其中收入部分是地面和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支出部分为发送到宇宙空间中的地面和大气长波辐射。
读图4“非洲地气系统年辐射差额量(单位:卡/厘米2•分)统计”图,完成1~2题。
图4(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地面热量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大气逆辐射B.地面热量的支出多少主要取决于地表植被状况C.云层越厚,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越多D.地面温度越高,地面长波辐射越强(2)影响甲、乙地气系统年辐射差额不同的最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天气状况C.海拔高低D.沿岸洋流答案:DB【提示】太阳辐射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太阳能量的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地面长波辐射的收入主要来自太阳辐射,支出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地面辐射,地面温度越高,地面长波辐射越强,支出越多,A、B错,D正确。
云层越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越强,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越少,C错误。
甲地纬度较高,气候干旱,多晴朗天气,地气系统热量收入较乙地差异缩小,地气系统发送到宇宙空间的长波辐射多,地气系统年辐射差额量为负值;乙地纬度低,降水多,阴雨天气多,地气系统热量收入会减少,与甲地比收入差异缩小,但发送到宇宙空间的长波辐射少,地气系统年辐射差额量为为正值。
所以,造成甲、乙两地地气系统年辐射差额出现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天气状况,B正确。
2、下图为某正常地层剖面结构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化石形成的地质年代正确的是()A.大型哺乳动物化石——中生代B.恐龙化石——前寒武纪C.甲化石——新生代D.三叶虫化石——古生代(2)图中甲化石的名称及其所处时代地球的演化特点是()A.藻类化石——重要的铁矿形成时期B.鱼类等脊椎动物化石——形成联合古陆C.鸟类化石——联合古陆解体D.小型哺乳动物化石——剧烈的地壳运动答案:DB【提示】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历程地层与化石【解答】(1)大型哺乳动物化石出现在新生代,A错误;恐龙化石出现在中生代,B错误;甲化石介于古生代与中生代之间,C错误;在前寒武纪生物稀少,化石缺失,三叶虫化石出现在古生代,D正确。
人教版高考地理必修一植被与土壤考点精题训练
(每日一练)人教版高考地理必修一植被与土壤考点精题训练选择题1、纺锤树原产于南美热带地区,其树身光秃秃的,只在树顶稀稀拉拉长着几根枝条,叶子长约10cm。
旱季来临,绿叶纷纷凋零。
树高有30多米,直径最粗的地方可以达到5m,木质疏松、外硬里软。
凭借对环境强大的适应能力和发达的根系,纺锤树体内的存水量可达2吨。
下图分别为哥伦比亚位置图及纺锤树景观示意图,纺锤树主要分布于该国北部。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处于哥伦比亚纺锤树落叶期的月份是()A.1月B.4月C.7月D.9月(2)该国纺锤树()A.根系发达是为了稳定高大的树体B.树干粗大、木质疏松,利于雨季贮水C.叶片肥大利于增强树干光合作用D.枝叶稀疏避免树干被夏季阳光灼伤(3)推测该国城市主要分布地区及其原因是()A.东部地区交通便利B.西部高山地区气候凉爽C.沿海地区地形平坦D.河流沿岸海拔低、气候潮湿答案:ABB【提示】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解析:(1)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2)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3)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解答】(1)由材料可知,纺锤树位于哥伦比亚北部,纬度在10°N左右,北半球夏季,赤道低气压带北移影响该地,降水较多,北半球冬季,赤道低气压带南移,当地受东北信风影响,北部地区处于东北信风背风坡,降水少,蒸发强,气候干旱,且持续时间长。
旱季来临时,纺锤树绿叶纷纷凋零,有利于减少水分蒸腾。
故选A。
(2)由材料可知,纺锤树位于哥伦比亚北部,纬度在10°N左右,北半球夏季,赤道低气压带北移影响该地,降水较多,北半球冬季,赤道低气压带南移,当地受东北信风影响,北部地区处于东北信风背风坡,降水少,蒸发强,气候干旱,且持续时间长,植被为了度过较长的旱季,形成了木质疏松、利于雨季贮水的粗大树干。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必修一植被与土壤考点精题训练
(每日一练)全国通用高考地理必修一植被与土壤考点精题训练选择题1、下图为某生物学家拍摄到的植物景观照片和骆驼刺根系结构示意图,骆驼刺为亚洲某地区的典型植物。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图片中三种植物形态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A.水分条件差异B.土壤性质不同C.海陆位置差异D.热量条件不同(2)骆驼刺生长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是()A.降水充沛B.土壤肥沃C.森林密布D.气候干旱答案:AD【提示】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解析:(1)考查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考查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解答】(1)读图可知,草原巨人纺锤树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骆驼刺根系发达,位于沙漠气候区,热带季雨林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造成图片中三种植物形态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水分条件的差异。
故选A。
(2)骆驼刺生长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是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所以其根系发达,便于吸取地下水。
故选D。
2、某研究小组在研究贺兰山东坡乔木(森林带)分布情况时,共选取了38个样方(10m×10m),得出样方范围内乔木的数量、平均胸径、平均树高情况如图所示。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贺兰山东坡乔木主要属于()A.针叶林B.阔叶林C.硬叶林D.雨林(2)海拔1800米至2800米乔木数量较多,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热量B.光照C.降水D.土壤(3)影响贺兰山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乔木树高且胸径较粗的主要原因是()A.乔木数量少,相互竞争弱B.距冰川近,水源条件好C.太阳辐射强,热量条件好D.土层深厚,土壤肥力高答案:ACA【提示】主要的植被类型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贺兰山东坡乔木的类型。
(2)本题主要考查了贺兰山东坡海拔1800米至2800米处乔木数量较多的主要影响因素。
(3)本题主要考查了影响贺兰山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乔木树高且胸径较粗的主要原因。
【解答】(1)贺兰山东坡地区纬度高、海拔高,气温较低,适宜针叶林分布,A正确;该地区冬季严寒,夏季温凉,温度比较低,不适合阔叶林分布,B错误;硬叶林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C错误;雨林分布在温度高且降水丰富的地区,D错误。
高考地理地球上的大气知识总结例题
(每日一练)高考地理地球上的大气知识总结例题选择题1、2019年5月11日阿拉善盟遭遇近10年最强大风沙尘暴天气过程,全盟大部分地区发生沙尘暴或强沙尘暴,最低能见度仅69米,出现在拐子湖。
具体的天气过程为5月11日09时大风、沙尘天气从额济纳旗开始,自西北向东南方向横扫阿拉善盟大部地区。
下图为拐子湖位置图和拐子湖站点5月11日5∶00至12日0∶00地面气象要素变化图。
(1)该日拐子湖气温在12:00达到一日中最大值的主要原因为()①12:00之后冷空气过境②12:00之后天气转阴,使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减少③沙尘天气使地面辐射减少④12:00之后太阳高度角开始减小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2)拐子湖沙尘暴最强时段为()A.8:00~12∶00B.12∶00~14∶00C.14∶00~20∶00D.20∶00~24∶00(3)此次沙尘暴天气的形成与冷锋过境有关,冷锋开始控制拐子湖的时间为()A.10:00B.12∶00C.14:00D.24:00答案:BCB【提示】锋面系统与天气大气的水平运动——风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12:00之后气温开始降低,直到14:00之后气温骤降,14:00~15:00的1小时气温下降了6℃,这表明此时冷锋过境,气温下降,并且沙尘暴产生的大量沙尘促使地面辐射减少,①③。
故选B。
(2)9:00开始能见度下降至10000m以下,14:00~22:00能见度最低,极大风速在20:00之后迅速降低。
故选C。
(3)该站点12:00气温开始下降,风速增加,符合冷锋过境的特点。
故选B。
2、下图为2020年7月7日16时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2020年6月~7月,图中甲区域较往年阴雨天气更多,诱发了洪涝灾害。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造成甲区域历年6月中旬到7月上旬多阴雨连绵天气的原因是()A.冷暖气团势均力敌B.地形阻挡,锋面移动缓慢C.地面受热,对流旺盛D.台风登陆,气旋控制,气流上升(2)此时,日本本州岛附近太平洋海域的最不可能吹的风向是()A.东南风B.西南风C.西北风D.偏南风答案:AC【提示】锋面系统与天气大气的水平运动——风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读图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高考地理宇宙中的地球考点专题训练
(每日一练)高考地理宇宙中的地球考点专题训练选择题1、下图示意某地(30.3°N,120.2°E)某月1日和30日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该月1~30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特点是()A.速度逐渐加快B.速度逐渐减慢C.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南移D.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北移(2)该月1~30日当地正午日影()A.始终朝北B.始终朝南C.与实物高度比值增大D.与实物高度比值不变答案:BA【提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解析:暂无解析【解答】BA2、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不稳定状态的表现,太阳活动的类型有黑子和耀斑等,下图示意某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过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耀斑和黑子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的()A.光球层和色球层B.色球层和光球层C.日冕层和光球层短波发射台D.色球层和日冕层(2)图示太阳活动主要干扰地球高空大气中的()A.紫外线B.电离层C.红外线D.可见光(3)图示太阳活动发生时产生的直接不利影响是()A.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B.地球磁场受到扰动C.改变气候状况D.引发台风灾害答案:BBA【提示】太阳大气的结构及太阳活动的类型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2)根据图中“短波信号”可以推断,此为耀斑对地球无线短波通讯的干扰。
耀斑主要干扰地球高空大气中的电离层,使其无法反射短波。
其他选项都不符合题意。
故选B.(3)根据图中“短波信号”可以推断,图示太阳活动为耀斑。
耀斑主要干扰地球高空大气中的电离层,导致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A对;地球磁场受到扰动还和太阳风有关,B错;改变气候状况是跟太阳黑子有关,C错;引发台风灾害与太阳活动无关,D错;故选D.3、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地震发生时,人们往往会感到“先颠后晃”,原因是()①纵波传播速度快,先到达,上下跳动②纵波到达,左右摇晃③横波传播速度快,先到达④横波传播速度慢后到达,左右摇晃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地方是()A.莫霍界面附近B.软流层C.古登堡界面上部附近D.地壳表面答案:BC【提示】地震波与不连续面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略4、火地岛位于南美洲最南端,岛上东、西部自然景观差异较大。
高考地理地球上的大气必练题总结
(每日一练)高考地理地球上的大气必练题总结选择题1、湖效应降水是指在一定大气条件下,湖泊在其上空或下风侧激发或加强降水的特殊天气过程。
在湖陆温差影响下,激发出向湖体中心辐合的湖陆风环流,并在有利环境条件中触发对流,形成激发型湖效应降水;湖体还会影响穿越其上空的天气系统,加强湖体上空或下风侧的降水,形成加强型湖效应降水。
下图示意鄱阳湖湖效应降水频率的月变化。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属于鄱阳湖湖效应降水多发时段的是地方时()A.9:00-12:00B.0:00-8:00C.12:00-15:00D.16:00-20:00(2)11月—次年2月鄱阳湖湖效应降水频率很低的直接原因主要是()A.水域面积小B.盛行冬季风C.地表植被少D.湖面封冻(3)导致7-8月鄱阳湖激发型和加强型湖效应降水差异显著的主要原因是()A.正午太阳高度大B.夏季风强劲C.副热带高压控制D.台风频率高答案:BAC【提示】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大气的受热过程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略略2、某日清晨,大连附近海域的海水就像开了锅一样沸腾,蒸汽腾腾、雾气缭绕,很是壮观,当地人称之为“海浩”。
海浩属于气象学中的蒸发雾,是表面海水急剧蒸发,水汽达到过饱和,快速凝结成雾状水滴或者小冰晶的天气现象。
空气的相对湿度是指某温度条件下空气中水汽含量与该温度下饱和空气水汽含量的比值。
图2示意空气饱和曲线,图3为海浩景观。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正确表示海浩形成时空气相对湿度变化过程的是()A.甲B.乙C.丙D.丁(2)利于海浩现象持续发展的天气状况是()A.逆温B.高压C.无风D.强风答案:CD【提示】大气的受热过程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略3、2022年1月,汤加一座水下火山猛烈爆发,喷出的烟柱升至一万多米的空中。
图2为“汤加位置示意图”,图3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汤加火山喷出的火山灰主要飘向()A.东方B.西方C.西南方D.东北方(2)有学者认为,汤加火山喷发或致我国出现“凉夏”,其理由是大气受热过程环节中()A.甲减弱B.乙增强C.丙增强D.丁减弱答案:BA【提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大气的受热过程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略4、格库铁路青海段地处柴达木盆地南缘,气候干燥,风大且频率高,沿线沙源比较丰富。
高考地理地球上的大气知识汇总大全
(每日一练)高考地理地球上的大气知识汇总大全选择题1、飞机飞过暖锋前缘晴朗的天空时,其排出的水汽常凝结成白色云带。
这种云带能较长时间存在,人们常以此来预报暖锋的到来。
下图为某时刻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
完成下面小题。
(1)飞机尾部凝结的云带能较长时间存在的主要原因是()A.受强紫外线照射B.处在逆温层之中C.处在强烈对流中D.受冷锋云系挤压(2)符合甲地沿线剖面天气系统分布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BC【提示】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锋面气旋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锋面逆温及锋面气旋的知识。
对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要求较高。
(2)本题考查了锋面气旋。
【解答】(1)由题干“飞机尾部凝结的云带能较长时间存在”可知,飞机尾部凝结的云不容易扩散,所以处在逆温层之中,B正确。
受强紫外线照射对飞机尾部凝结的云长时间存在没有影响,A错误。
强烈对流运动,加速云的消失,C错误。
受冷锋云系挤压,风力较大,云易消失,D错误。
故选B。
(2)由图中等压线图,甲位于995hpa低气压中心附近,可知此处是锋面气旋,甲地东侧为暖锋,西侧为冷锋。
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辐射逆温是低层大气因地面强烈辐射冷却导致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
黄河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000多米,冬季辐射逆温现象多发。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冬季易加强辐射逆温的地形是()A.山峰B.平原C.谷地D.丘陵(2)黄河源地区辐射逆温常出现的时间和天气状况是()A.日落前后,大风呼啸B.正午时刻,雨雪交加C.午夜时分,浓云密雾D.日出之前,晴朗无风(3)黄河源地区冬季辐射逆温多发是由于()A.锋面气旋多B.下沉气流盛行C.准静止锋强D.热力对流强盛答案:CDB【提示】大气的受热过程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本题考查黄河源地区的逆温现象。
山峰因海拔高,气温低,不易发生逆温现象,A项错误;平原地区地势平坦,起伏较小,地表气温差异不大,很难产生逆温现象,B项错误;丘陵相对谷地而言,地势起伏更小,辐射逆温相对较弱,D项错误;冬季冷空气沿山谷下沉到谷底,导致底部冷空气聚集,产生下冷上热的逆温现象,C项正确。
高考地理地球上的水知识点汇总
(每日一练)高考地理地球上的水知识点汇总选择题1、我国某学校规划建设“海绵校园”。
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非雨季将净化后的雨水用于浇灌绿地和喷泉等。
下图为“海绵校园”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A.水汽输送B.降水C.植物蒸腾D.下渗(2)建设“海绵校园”,可以()①减少内涝发生②改善生态环境③提高江河水位④加强热岛效应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A【提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解析:(1)略(2)略【解答】(1)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减少了地表水下渗,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下渗,D项正确。
不影响水汽输送、降水、植物蒸腾环节,A、B、C错。
故选D。
(2)“海绵校园”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可以减少内涝发生,①正确。
绿地的灌溉用水充足,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②正确。
可能降低江河水位,③错误。
绿地得到发展,减轻城市热岛效应,④错误。
故选A。
2、下图为海水表层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曲线判断正确的是()A.①为温度B.②为盐度C.③为密度D.③为盐度(2)图中盐度最高的海域及主要原因是()A.副热带海域降水少、蒸发量大B.赤道海域,温度高、蒸发量大C.副极地海域纬度高、蒸发量小D.极地海域降水多、蒸发量小答案:BA【提示】海水的性质及其影响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海水温度、盐度、密度及其分布规律。
(2)本题主要考查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解答】(1)读图可知,③曲线随纬度的升高,数值下降,且在高纬度地区,海水温度在0°C以下,故③为海水温度。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大洋各海域的表面盐度从副热带海域向两侧的高、低纬度海区递减,②③符合该规律,但③为海水温度,故②为海水盐度。
故①为密度。
故选B。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大洋各海域的表面盐度从副热带海域向两侧的高、低纬度海区递减,故副热带海域盐度最高,因为副热带海域降水少,蒸发强烈。
2024年高考倒计时每日一题地理推荐题 倒计时97天
研究表明,气候、植被等因素对科尔沁沙地土壤含水量影响较大。
经过长期治沙,近年来科尔沁沙地的植被覆盖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日益改善。
下图表示科尔沁沙地西南边缘某地区(43°N,119°E)5月到10月不同类型沙丘土壤含水量的垂直分布。
完成下面小题。
1.与固定沙丘相比,流动沙丘土壤含水量的突出特征是()A.土壤含水量较高,垂直差异大B.土壤含水量较低,垂直差异小C.土壤含水量较高,垂直差异小D.土壤含水量较低,垂直差异大2.0~10cm固定沙丘土壤含水量大于流动沙丘的原因是()A.固定沙丘植被蒸腾消耗的水分少B.雨水下渗到固定沙丘深层土壤多C.到达固定沙丘表面的太阳辐射少D.固定沙丘表层冻结阻隔水分蒸发3.植被覆盖度越高,一般土壤深层含水量也越高,但科尔沁沙地却相反。
下列与科尔沁沙地此特殊现象无关的是()A.气候干旱B.冠层截留雨水C.根系吸收D.土壤透水性差答案:1.A;2.C;3.D解析:1.结合图例可知,固定沙丘土壤含水量较低,流动沙丘土壤含水量较高,且变化幅度大,垂直差异大,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与流动沙丘相比,固定沙丘植被覆盖度较高,植被冠层使到达沙丘表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地表温度较低,蒸发量较少,C正确;固定沙丘植被较多,蒸腾消耗的水分多,A错误;下渗到深层土壤对表层土壤水分影响较小,B错误;5-10月表层还未出现冻结,D错误。
故选C。
3.该地区气候干旱,蒸发能力强,植被覆盖度越高,植被冠层截留雨水越多,雨水下渗至土壤深层越少,植被根系吸收地下水越多,植被蒸腾消耗水分越多,使得科尔沁沙地深层含水量较低,ABC错误;沙地处土壤透水性较好,与该现象无关,D正确。
故选D。
正确推荐:植被与土壤之间的关系,是自然环境整体性考察之中的常见内容。
科尔沁沙地地处西辽河平原,历史上曾是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的疏林草原,由于气候变化及过垦过牧,生态环境严重失衡,是中国最大的沙地。
该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着重于学生的综合素养与灵活应用。
2020届高考地理考前拔高每日练 第9练 河流与湖泊
第9练河流与湖泊1、多年来看,长江和鄱阳湖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互作用,鄱阳湖对于长江的较强作用(鄱阳湖补给长江)主要发生在4—6月,而长江对鄱阳湖的较强作用(长江补给鄱阳湖)主要发生在7—9月。
三峡水库的调蓄作用影响到长江和鄱阳湖的相互作用,一般三峡水库4—6月放水,7—9月少量蓄水,10月大量蓄水。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影响长江和鄱阳湖相互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A.大气降水B.人类干扰C.地形地势D.太阳活动2.三峡水库的调蓄作用对鄱阳湖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4—6月的放水减弱了长江作用,减弱了鄱阳湖洪涝灾害B.7—9月的少量蓄水加强了长江作用,加剧了鄱阳湖旱灾C.7—9月的少量蓄水减弱了长江作用,减弱了鄱阳湖旱灾D.4—6月的放水加强了长江作用,加剧了鄱阳湖洪涝灾害2、里海为一封闭海盆,水平面的变化主要受制于伏尔加河径流量。
近百年来里海水平面升降幅度大,1930-1977年,里海水平面快速下降。
伏尔加河三角洲位于里海北部,以多汊道著称,下图示意伏尔加河三角洲分区及相邻各地区单元,图中a为伏尔加河三角洲顶部地区,b为上三角洲平原,c为下三角洲平原,d为前三角洲(三角洲水下部分),短虚线为人工开挖的鱼类洄游水道。
读图,回答1-3题。
1.伏尔加河三角洲多汊道,与其形成相关的是( )A.地势起伏较大B.河道下切严重C.水量变化较大D.人工开挖排水渠2.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伏尔加河下游相继建成一些大型水库用于农业灌溉等,水库建成后的伏尔加河三角洲地区( )A.三角洲顶部地区面积缩小B.上三角洲平原沉积物颗粒变大C.下三角洲平原侵蚀加剧D.前三角洲面积可能缩小3.在里海水平面快速下降时期,伏尔加河三角洲上( )A.主要汊道河床变宽、缩短B.与主要汊道相邻的汊道将萎缩废弃C.人工鱼道的作用减小D.生物多样性增加3、十九世纪以来,德国境内的河流被大规模裁臂取直和渠化,使河流失去正常的河道功能,严重影响沿岸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
人教版高考地理必修一植被与土壤经典大题例题
(每日一练)人教版高考地理必修一植被与土壤经典大题例题选择题1、图为世界局部区域图。
阿留申群岛属于形成年代较晚的火山群岛,长1900千米,由300多个细小的火山岛(当中有57座火山)组成。
群岛四季温差小,多雨雾和强风。
完成下列小题。
(1)阿留申群岛多火山的原因是()A.海底板块发生升降运动B.阿留申群岛的隆起抬升C.位于生长边界板块张裂D.位于消亡边界板块碰撞(2)推断阿留申群岛主要的植被是()A.草甸、苔藓B.落叶阔叶林C.荒漠、灌丛D.针叶林(3)阿留申群岛多雨雾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洋面寒流B.盛行西风C.极地东风D.西北季风答案:DAB【提示】板块及板块运动主要的植被类型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板块运动的相关知识。
(2)本题主要考查植被和自然带的分布。
(3)本题主要考查雨雾的形成条件。
【解答】(1)阿留申群岛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处,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带,地壳运动活跃,火山较多。
故选D。
(2)材料中提到多强风,且多细小的火山岛,土壤发育程度差,不适宜生长较高的林木,BD错;该群岛位于西风带,且周围海洋面积广,雨雾多,不会出现荒漠,C错,A对。
故选A。
(3)阿留申群岛位于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受盛行西风(北半球是西南风)影响,且冬季受阿留申低压影响,多气旋活动,多雨雾,B对。
故选B。
2、位于东南亚的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
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
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A.热带雨林B.热带草原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亚热带常缫阔叶林(2)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K岛植被恢复迅速的独特条件是()A.海拔高B.种源丰富C.火山灰深厚D.光照充足(3)K岛处于()A.亚欧板块B.美洲板块C.南极洲板块D.非洲板块答案:ACA【提示】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主要的植被类型板块及板块运动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解析:(1)从图中经纬度可以看出,K岛位于东南亚(6°S~7°S),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其天然植被类型为热带雨林,A正确。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必修一地貌必练题总结
(每日一练)全国通用高考地理必修一地貌必练题总结选择题1、“悬挂式洞瀑”是水从悬崖上的洞穴口流出,悬挂于崖壁形成的瀑布。
从空中俯瞰,一块块平整的台地“悬浮”在大地上,一帘帘瀑布从崖壁上的洞穴中喷涌而出,直泻谷底,瀑布落差超过200米,气势磅礴。
下图为悬挂式瀑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的地貌类型是()A.雅丹地貌B.喀斯特地貌C.丹霞地貌D.冰川地貌(2)形成该地貌类型的岩石一般是()A.花岗岩B.玄武岩C.石灰岩D.大理岩(3)影响悬挂式洞瀑的主要地质作用是()①地壳运动②岩浆活动③河流侧蚀作用④河流下蚀作用⑤河流溯源侵蚀作用⑥河流堆积作用A.①④⑤B.②③⑥C.①③④D.③④⑤答案:BCA【提示】喀斯特地貌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解析:(1)本题考查了喀斯特地貌。
(2)本题考查了喀斯特地貌的成因。
(3)本题考查了综合分析能力。
【解答】(1)根据“从空中俯瞰,一块块平整的台地‘悬浮’在大地上,一帘帘瀑布从崖壁上的洞穴中喷涌而出”判断,图中的地貌类型是喀斯特地貌。
故选B。
(2)石灰岩易被水溶蚀而形成喀斯特地貌。
故选C。
(3)据图文材料可知,悬挂式洞瀑为地壳抬升,河流下切侵蚀,溯源侵蚀而成。
故选A。
2、风蚀坑是在地表富含沙源沉积物且具有植被覆盖的地区,以风为动力,并受人类活动等作用影响形成的地貌。
下图为“青海省某县风蚀坑形状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该风蚀坑形成的原因可能是()①植被破坏严重②风力强盛③粉砂表土深厚④坡度较陡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2)推测图示风蚀坑不可能发生的变化是()A.风蚀坑内出现流动沙丘B.风蚀坑积水成湖C.风蚀坑的深度、坡度会出现陡缓交替的现象D.风蚀坑面积不断扩大答案:AB【提示】风沙地貌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读图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2)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读图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解答】(1)粉砂土和地表植被对古风成沙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人类破坏地表植被后,粉砂土活化,古风成沙受风力侵蚀,逐渐形成风蚀坑,风力强盛是风蚀坑形成的动力因素,粉砂土覆盖在古风成沙之上,土层较薄,坡度大小对风蚀坑影响不大。
高三地理每日一题
每日一题:
某海岛A的经纬度是(39°S,150°E),回答以下问题。
1. A岛属于哪一大洲的板块,属于什么气候类型?
答案:A岛属于大洋洲板块,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类型。
2. A岛的经纬度位置有什么特点?
答案:A岛的经纬度特点是位于南半球、低纬度、东半球。
3. A岛的气候类型与当地植被类型有什么关系?
答案:A岛的热带季风气候导致了当地的热带草原植被的形成。
这是因为热带季风气候通常具有干湿两季,在干季时降水少,草原植被会枯黄,而在湿季时降水丰富,草原植被则会变得茂盛。
因此,气候类型与当地植被类型有着密切的关系。
4. A岛是否具有沙漠地貌?如果有,说明成因。
答案:是的,A岛具有沙漠地貌。
成因是A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集中,但因受海洋影响小,增温快、降温也快,冬春季节又经常受寒潮影响,气温骤降,蒸发量大,水源不足导致沙漠地貌的形成。
5. 当地人类生产生活中可能会受到哪些方面的影响?请举一例说明。
答案:当地人类生产生活中可能会受到气候和植被的影响。
在气候方面,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业、交通运输和建筑等方面都有影响。
在植被方面,热带草原植被的变化也会对当地生态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产生影响。
例如,草原植被的变化会影响动物的栖息地和迁徙路线,进而影响当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此外,由于A岛的地形地貌特征,其生态环境脆弱,易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而破坏。
以上就是对高三地理每日一题的相关解答,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
高考地理地球上的大气经典大题例题
(每日一练)高考地理地球上的大气经典大题例题选择题1、探险家鲍姆加特纳在美国新墨西哥韦尔,于2012年10月14日乘氦气球到达距地面39044米后,从太空舱里跳下成功落地。
回答下列小题。
(1)鲍姆加特纳跳出时的高度处在()A.对流层B.平流层C.高层大气D.电离层(2)从跳出到落地,鲍姆加特纳经历的大气温度变化是()A.逐渐降低B.逐渐升高C.先升高后将达到D.先降低后升高答案:BD【提示】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解析:(1)、对流层: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部,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2)、平流层:自对流层顶到50﹣55千米;下层随高度变化很小,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大气稳定,利于高空飞行。
【解答】根据大气分层可知,平流层:自对流层顶到50﹣55千米,所以距地面39044米的高空为平流层。
有材料可知其起跳时位于平流层,其下降过程经过平流层和对流层,结合大气各层气温特点可以推断,气温是先降低后升高。
2、读某城市热岛形成的热力环流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城市热岛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上空多尘埃物质B.城市绿地面积小C.城市人类生产、生活释放大量的热量D.城市绿地面积大(2)如果该城市的热力环流圈的空间半径为10~15km,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该城市建设工业卫星城应该距离城市()A.5~6kmB.12~13kmC.16~18kmD.100~150km答案:CC【提示】热力环流的成因及过程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城市热岛形成的主要原因。
(2)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建设工业卫星城距城市的距离。
【解答】(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城市热岛的形成是由于市区人类活动量比较大,各种废热的排放量比较大,市区温度较高,郊区温度较低,市区和郊区之间形成一个热力环流圈即城市热岛。
2024_2025学年高中地理每日一题周末培优9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周末培优高考频度:★★★★☆难易程度:★★★☆☆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参是一种喜冷凉、喜潮湿、耐阴凉的药用植物,怕积水又不耐干旱,忌强光照耀,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比较苛刻。
种植过人参的土地须要休耕若干年,待土地储存足够的养分才能再次种植。
集安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西侧与辽宁省接壤,人参栽培已有1500年的历史,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人工参种植加工基地。
该市已基本脱离伐木栽参的传统模式,目前非林地栽参已达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到2024年基本实现栽参不伐木。
人工参一般种植于山前坡地,以东、南、北三个坡向为宜。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集安市农夫南下辽宁省找寻坡地种植人参。
下图为集安市及周边地区略图。
(1)集安市人工种植人参一般会避开西向坡,说明其主要自然缘由。
(2)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集安市农夫到辽宁省找寻坡地种植人参,试分析其主要缘由。
(3)简述集安市引导农夫从伐木栽参改为非林地栽参的主要缘由。
(4)目前人参市场需求量增长较快,为此,集安市政府打算扩大人参种植规模。
你是否支持?并说明理由。
【答案】(1)西向坡中午以后太阳辐射强,气温高,蒸发旺盛,空气较干燥,不利于人参生长。
(2)种植过人参的土地须要休耕若干年,待土地储存足够的养分才能再次种植,不能连续种植;集安市土地资源不足,辽宁省部分地区和集安市的地理环境相近,适于种植人参;两地距离近,往来便利,便于农业操作。
(3)伐木栽参会破坏植被,导致植被覆盖率下降、生物多样性削减等生态问题;种植人参的土地须要休耕,土地需求量大;长期伐木栽参导致适于种植人参的林地削减,不得不改为非林地栽参。
(4)支持。
理由:集安市自然条件优越适于种植人参;种植历史悠久,人参品质高;我国经济发展较快,人参市场需求量大;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供应更多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或不支持。
理由:扩大人参种植面积,导致土壤肥力消耗过大,土地质量下降相宜种植人参的土地面积削减;占用优质耕地,影响当地其他农业类型的发展;可能会破坏植被,导致森林削减、水土流失加剧等生态问题。
高考地理必修一地貌考点精题训练
(每日一练)高考地理必修一地貌考点精题训练选择题1、雅丹地貌指干旱地区的一种风蚀地貌,是河湖相土状堆积物经风化、风蚀等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垄脊)和风蚀凹地(沟槽)的地貌组合。
下图示意我国甘肃敦煌(40°N,93°E)某地雅丹地貌景观照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与雅丹地貌发育关系不大的是()A.流水堆积B.地表裂隙发育C.岩层弯曲形变D.风力强劲(2)该地雅丹地貌的发展将导致()A.沟槽加宽加深B.相对高度先增大后减小C.垄脊面积先减小后增大D.海拔先减小后增大(3)若图为北京时间20点拍摄的景观照片,则拍摄者位于图示景观的________方位,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A.正东南半球B.正西南半球C.正南北半球D.正北北半球答案:CBC【提示】风沙地貌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时差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2)本题主要考查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3)本题主要考查太阳直射点和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
【解答】(1)雅丹地貌发育的物质基础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河湖相沉积物;地表裂隙发育,有利于风化剥蚀作用,使侵蚀速度加快,裂隙处不断加深和扩大;风化和侵蚀作用形成的碎屑物质经风力搬运,使地表起伏不平,所以风力强劲是动力条件;岩层弯曲变形是内力作用的结果,图中沉积物为水平堆积状,无弯曲变形,与雅丹地貌成因关系不大。
故选C。
(2)风力侵蚀使垄脊从无到有,面积增大,沟槽不断扩大。
随风蚀加剧,垄脊逐渐形成孤立的小丘,其下部的沙层因风蚀被掏空,垄脊面积逐渐减小,高度也不断下降,并最终消失。
所以相对高度是先增大后减小;沟槽加宽加深后逐渐消失;垄脊的面积先增大后减小;区域海拔的高低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综上所述,B 正确,ACD错误。
故选B。
(3)照片为北京时间20点拍摄的,则甘肃敦煌(40°N,93°E)地方时为18点12分,此时太阳位于西方天空且昼长夜短说明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日一练丨半山腰太挤,我们山顶见。
每日一练格拉斯是一座位于海拔325米高山之中的小镇,位于法国东南部的普罗旺斯,距离地中海20千米。
温暖湿润的环境使香水产业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每年为格拉斯创造6亿多欧元的财富,被誉为“世界香水之都”。
格拉斯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两次重要的转型,第一次从基础皮革加工业到以花田加工业为主导的香水生产,产业专业化、集聚化;第二次转向国际化采购原材料的模式,当地则更多地转向旅游观光等第三产业。
据此完成7—8题。
7.格拉斯小镇第一次产业转型的主要原因是()
A.皮革加工业污染严重
B.皮革的市场需求小
C.香水生产的附加值高
D.香水制作技术成熟
8.格拉斯小镇转向国际化采购原材料的直接目的是()
A.提高栽培技艺 B.降低生产成本
C.扩大品牌知名度 D.集约利用土地
【答案】7.C 8.B
1/ 7
2019年5月6日,粤港澳大湾区又一超级工程珠江三角洲水资源调配工程全面开工建设。
该工程自西向东穿越珠三角核心城市群地区时采用地下深埋盾构(地下暗挖隧洞的一种施工方法)方式,在地下40米至60米空间建造。
读图完成9—10题。
9.与传统沟渠输水相比,深埋盾构方式的主要优点有()
A.占用大量土地资源
B.减少工程量,降低成本
C.减少对珠江航运的干扰
D.预留浅层地下空间
10.关于珠江三角洲水资源调配工程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使西江入海口咸潮减轻
B.缓解中山等地用水紧张
2/ 7
C.合理优化水资源空间分布
D.导致深圳地下水位上升
【答案】9.D 10.C
大题精选
1.格陵兰岛(图10)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在这里可以看到壮观的冰原,深邃的峡湾,珍稀的北极熊、北极狐、麝牛、鲸等动物,并能了解岛上因纽特人的生产生活方式。
3/ 7
说明格陵兰岛不宜进行大规模旅游开发的理由。
【答案】地处高纬,生态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直接威胁珍稀动物的生存;适宜旅行的时间短,旅游设施维护费用高;格陵兰岛的居民少且分散,大多局限于沿海地区的小居民点,旅游接待能力有限;外来文化对当地传统文化造成冲击,干扰因纽特人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
4/ 7
2.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福建省的武夷山景区有丹霞地貌景观和九曲溪等河流。
游客乘筏沿九曲溪可观赏到“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的美景。
当地政府按规划将景区内的村落集中安置到甲区,并将旅游服务设施统一建在乙区。
说明此规划的实施对武夷山区的意义。
5/ 7
【答案】保护景区的生态环境(减少景区的污染源);保护景区的旅游资源(减少人类活动对旅游资源的破坏);提高景区接待能力;便于景区管理。
(答出3点即可)
精题甄选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2019年1月8日T时刻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M是一个半永久性的大气活动中心,多分布在60°N附近,其强度和位置变化对东亚的天气气候有重要的影响。
P是连接亚洲与北美洲的重要航海路线。
(1)说明M大气活动中心(阿留申群岛附近)的成因。
(2)分析M偏强对东亚天气气候的影响。
(3)指出在M影响下的P海域常见的不利航海条件。
6/ 7
【答案】(1)北极的极地东风南下,在北纬60°处与较暖的盛行西风相遇,形成上升气流,致使北纬60°附近的地面气压降低,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1月份,北半球由于陆地气温低,在亚欧大陆内部和美洲大陆内部形成的冷高压中心,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使低压只保留在海洋上,在太平洋北部(阿留申群岛附近)形成(阿留申)低压。
(2)M偏强,亚洲高压与M之间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偏大,东亚冬季风势力偏强,东亚地区冬季气温偏低,寒潮等灾害天气增多。
(3)强对流、暴雨、暴雪、大风、浓雾、风暴潮等。
【解析】(1)来自北极的极地东风南下,在北纬60°处与较暖的盛行西风相遇,形成上升气流,致使北纬60°附近的地面气压降低,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
1月份,北半球由于陆地气温低,在亚欧大陆内部和美洲大陆内部形成的冷高压中心,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使低压只保留在海洋上,在太平洋北部的阿留申群岛附近,形成阿留申低压。
(2)M偏强时,即中心的气压值低,亚洲高压与M之间的气压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偏大,东亚冬季风势力偏强。
冬季冷空气势力强,东亚地区冬季气温偏低,寒潮等灾害天气增多。
(3)在M 影响下,即气旋影响下,P海域常见的不利航海条件有强对流、暴雨、暴雪、大风、浓雾、风暴潮等。
7/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