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的栽培技术
黄芩栽培技术
黄芩栽培技术黄芩,又名金链花、金花,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功效。
黄芩栽培技术是种植黄芩的方法和技巧的总称。
合理的栽培技术可以提高黄芩的产量和品质,保证药材的有效成分含量。
本文将介绍黄芩的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内容。
一、选地黄芩喜欢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对土壤要求较高。
适合种植黄芩的土壤应该是酸性或中性,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且肥沃。
二、施肥黄芩是一种需肥作物,需要适量的有机肥和矿质肥料。
在种植前,应该在土壤中充分施入腐熟的有机肥料,提高土壤的肥力。
在生长季节,每隔一段时间给黄芩追施矿质肥料,以补充植物所需的营养物质。
三、浇水黄芩对水分要求较高,但也要注意避免过度浇水。
在种植初期,尤其是幼苗期,应该保持土壤湿润。
同时,需根据天气状况来调整浇水的频率和用量,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
四、病虫害防治黄芩易受到一些常见的病虫害的侵袭,如黄芩夜蛾、黄芩锈病等。
为了防治这些病虫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定期巡查病虫害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2.选用对病虫害较为抵抗能力强的品种进行种植;3.合理利用生物防治剂进行防治,如利用天敌昆虫控制害虫数量,使用有机杀菌剂防治病害。
五、收获与加工一般情况下,黄芩种植到开花结果期需要12个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收获。
收获黄芩时,应该选择晴天或者早晨露水干燥的时候,将地上部分的黄芩植株挖出,去除杂质后晾晒至干燥,并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最后储存起来以备使用。
总结:黄芩栽培技术是种植黄芩的关键,通过合理的选地、施肥、浇水和病虫害防治,可以提高黄芩的产量和品质,保证药材的有效成分含量。
希望本文的介绍对想要种植黄芩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中药材黄芩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
中药材黄芩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1.选地整地黄芩喜光、怕涝,应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背风向阳、光照充足、无树木遮光、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富含腐殖质的淡栗钙土或沙质壤土地块。
地块确定后,要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优质腐熟的农家肥5 000公斤,加过磷酸钙30公斤和适量钾肥。
深耕土地25~30厘米,耙细耙平,然后做成宽1.2米的平畦备播。
2.种植方法(1)种子繁殖①选种黄芩花期长达2~3个月,种子成熟期很不一致,而且极易脱落,需随熟随收,最后可连果枝剪下,晒干收获种子,去净杂质备用。
种子的质量要求是籽粒饱满,大小均匀,色泽鲜明,具原品种优良特征,无病虫害,发芽率高,发芽势强。
这样的种子播种后生长整齐,便于管理,并可减少田间杂草和病虫危害。
②种子直播播种期根据当地条件适当掌握以能达到苗全苗壮为目的。
春播在3~4月,夏播一般在雨季北方7~8月,也可以冬播(即11月),以春播产量最高。
无灌溉条件的地方,应在雨季播种。
一般采用条播,按行距25~30厘米开2~3厘米深的浅沟,将种子均匀播入沟内,覆土1厘米左右,播后轻轻镇压。
每亩播种量0.5~0.75公斤,因种子细小,为避免播种不匀,播种时可掺5~10倍细沙混匀后播种。
如土壤湿度适中,大约15天左右即可出苗,干旱地区雨季播种5~7天出苗。
黄芩种子很小,播种时覆土又不能太厚,常因土壤干旱或表土不平而出苗不全,造成连片的缺苗断垅。
因此,黄芩种植的关键环节是如何保全苗保壮苗。
各地药农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总结为整地要深耕细耙,地平土细;播种时如过干旱,播后要及时浇水,苗出全前和苗后一段时间内都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在没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应选雨季播种;播种时最好进行催芽处理,以缩短出苗时间,但催芽的种子应播在墒情好的土壤,如遇卡脖子旱,出苗后也会枯死。
催芽时:一般用40~45℃的温水将种子浸泡5~6小时,捞出放在20~25℃的条件下保湿,每天用清水淋洗2次,待大部分种子胚芽萌动后即可播种。
黄芩栽培技术(2024)
引言概述:黄芩(Scutellariabcalensis)是一种重要的草本植物,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和保健品行业。
其栽培技术对于提高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黄芩的栽培技术,包括土壤要求、播种与繁殖、育苗及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及贮藏等方面。
正文内容:一、土壤要求1.黄芩适宜生长于肥沃、排水良好的疏松壤土,pH值在6.07.5之间。
2.应在耕地前进行土壤消毒处理,以减少病原及杂草的影响。
3.施加有机肥料,如腐熟的农家肥或有机复合肥,以提供充足的营养供应。
二、播种与繁殖1.黄芩适合春播和秋播,可以根据地区气候条件选择适合的播种时间。
2.播种前,应先进行种子处理,如浸泡于温水中激发发芽,以增加发芽率。
3.采用穴播或条播的方式进行播种,每穴或每条间距应适当控制,一般为2030厘米。
4.繁殖可采用分株和扦插两种方式,分株适用于有一定生长基地的苗木。
三、育苗及栽培管理1.黄芩喜阳光充足和空气湿润的环境,应选择适宜的种植区域。
2.育苗选择透气性好的培养土,保持适宜的湿度,一般选择温室或遮阳网覆盖的种植方式。
3.栽种后要定期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积水。
4.合理施肥,根据生长期的不同阶段进行施肥,应避免过度施肥导致植株生长过大而影响品质。
5.定期除草,以保持良好的生长环境,减少杂草的竞争。
四、病虫害防治1.黄芩常见的病害有根腐病、霜霉病等,防治措施包括选择抗病品种、合理水肥管理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2.常见的虫害有黄芩蚜虫、黄芩螟等,可采用生物防治和药物防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防治。
3.定期检查植株,并随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避免病虫害的扩散和菌源的积累。
五、采收及贮藏1.黄芩的采收应在植株生长到一定高度时进行,通常在生长期的810月进行采收。
2.采收时应选择干燥的晴天,将黄芩整株割断并晾晒至水分含量低于10%。
3.采收后的黄芩应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总结:黄芩的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土壤要求、播种与繁殖、育苗及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及贮藏等方面。
黄芩种植技术_黄芩的栽培技术
黄芩种植技术_黄芩的栽培技术黄芩种植技术_黄芩的栽培技术黄芩是常见的中药材之一,那么黄芩应该如何种植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黄芩的种植技术,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黄芩的种植技术1.选地整地应选阳光充足,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及地下水位较低的沙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栽培,也可种在幼果树行间等一切闲散土地。
每公顷施厩肥37500千克加过磷酸钙300千克,黄芩为深根植物,要求深耕细耙,整平作畦,畦定120厘米,长短不限。
2.繁殖方法(1)用种子繁殖黄芩花期长达3个多月,种子成熟期很不一致,且极易脱落,需随熟随收,最后可连果枝剪下,晒干打下种子,去净杂质备用。
种子发芽率60%。
在15~18℃的温度下,有足够的湿度,播种后约11天出苗。
播种分直播和育苗两种,直播好,可节省劳力,根条长,叉很少,产量较高。
小面积种植,为便于管理,节省土地,也可育苗移栽。
黄芩花直播分春播和秋播,春播于4月中旬,秋播于8月中旬,宜开沟条播,按行距30~40厘米开2~3厘米浅沟,将种子均匀的撒入沟内,覆土盖平,镇压后浇水,每公顷播种量7.5~112.5千克,播种后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以利出苗。
育苗选温暖、阳光充足的地方作苗床,畦宽120厘米,长可根据需要来定,施足基肥,深刨细耧,整平播种,于3月底或4月初,特种子用温水浸泡5~6小时后,捞出稍晾去水分,立即播种。
播种前畦内浇一次大水,待水渗下后,将种子均匀的撒于畦面,然后将粪土混匀后过筛,覆盖一薄层,约厚2厘米左右,为保持土壤湿润和提高温度,促使早出苗,可加塑料薄膜覆盖,7~10天即可出苗。
(2)分根繁殖在采收或春季选择2~3年生黄芩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未发芽前的根茎,剪去主根药用,将根茎按自然形状用刀劈开,按行株距30厘米*21厘米栽植。
此法的优点是提前收获到1~2年,早春栽苗成活率高。
3.田间管理直播和育苗地,在出苗前后都要保持土壤湿润,苗床在荣出齐后,要适当通风,苗高1厘米时,逐渐把塑料薄膜去掉,以免徒长,结合拔草间去过密的苗,苗高1.5~2厘米时,定植大田。
黄芩高产栽培技术
黄芩高产栽培技术
中药材黄芩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有抗菌消炎、降压利尿、解毒利胆等作用,是-种常用中药材,主产于河北、辽宁、陕西、山东、内蒙古、黑龙江等省区。
黄芩喜温暖,耐严寒,地下部可忍受-30摄氏度的低温。
耐旱怕涝,在排水不良或多雨地区种植,生长不良,容易引起烂根。
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繁殖方法
黄芩主要用种子繁殖,也可扦插或分根繁殖。
黄芩
1、种子繁殖
-般采用直播。
黄芩种子细小,出苗比较困难,播前应精细整地。
整地时每亩施2000~3000千克腐熟厩肥,再深耕细耙,起垄做畦,要求畦面细、平。
无灌溉条件的山坡地可不做畦。
春播-般在3~4月,夏播在6~7月,也可冬播,但以春播产量最高。
-般采用条播。
按行距25~30公分,开深2~3公分的浅沟,将种子均匀播入沟内,覆土约1公分厚,播后轻轻镇压。
每亩播种量0.5~1千克。
播后浇水,并常保持表土湿润,约15天即可出苗,出苗后要间去过密的弱苗,当苗6~7公分高时,按株距12~15公分定苗,并对缺苗的地方进行带土移栽补苗。
1。
黄芩高产种植技术及市场效益中草药,栽培技术
黄芩高产种植技术及市场效益中草药,栽培技术1 科学选地整地种植黄芩要选择地势较高、向阳、土壤层深厚、排灌条件良好、地下水位较低的壤土或者沙壤土适宜。
选地结束还要做好整地工作。
秋季深翻土地,深翻深度维持在25~30cm之间,保证地面土壤细碎,无大土块。
结合整地做好基肥施入工作。
一般每667m2施入完全腐熟的有机肥3000kg。
播种前精细耙平,做成宽1.8m的高畦,沟宽40cm,在四周******开挖较深的排水沟,确保田间排水和灌溉顺畅。
2 适时播种夏季播种一般在5月上旬左右,秋季播种一般在10月前后。
要选择当季生产的、色泽鲜亮、干燥、活性高、健康饱满的籽粒作为种子,并结合实际情况对种子进行适当处理。
当田间墒情合适时在整平的畦面上,按照行距25~27cm,横向开一条播种沟,沟深2~3cm,播幅7~10cm,将精选的种子和细沙搅拌均匀后均匀的撒入播种沟内,在上方覆土1~1.5cm,在最上方覆盖一层秸秆,起到保温保墒的作用。
一般每667m2用种量0.75~1kg。
对于土壤肥力较差的应该适当增加播种密度,土壤肥力较好的可以适当稀播。
3 做好田间管理工作3.1 间苗定苗黄芩播种出苗后,当苗高生长到4~5cm左右要及时间苗,将过密区域的小苗和弱苗全部间去,苗距维持在3~4cm。
当苗高生长到7~8cm左右后,及时进行定苗,在定苗过程中要按照去小留大、去弱留强的原则进行,确保田间苗数。
定苗时应该及时对断垄地区进行补苗,确保田间全苗。
3.2 中耕除草黄芩出全苗到封垄之间,在种植当年整个生育期进行2~3次的中耕除草。
第1次中耕要浅锄,因为刚出生的黄芩幼苗生长缓慢,根系较弱,避免因为深中耕对黄芩根系造成危害,影响幼苗生长。
随后几次在黄芩封垄前进行,随着植株和根系的生长可以进行深中耕除草。
在黄芩出苗前后一定要保证田间土壤湿润,这是确保出全苗和壮苗的关键。
当幼苗根系深扎入10cm的土壤之后就具备了一定的抗旱能力,可以不用灌溉。
黄芩栽培技术
黄芩栽培技术黄芩,又称黄草,是一种常见的药材,也是广泛用于食品、保健品和化妆品等行业的原料。
黄芩栽培技术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栽培合理可提高黄芩的产量和品质,本文将重点阐述黄芩栽培技术相关知识。
一、种植前准备工作1. 土壤要求黄芩喜阳耐旱,对土壤要求不高,但它常生长在干燥石山上,所以对土壤有一定的要求,一般要求土壤疏松、排水良好、pH值在6-7之间,有机肥充足。
2. 種子預備黃芩种子成熟后应及时采收,待自然晾干后,用干燥的布袋装好,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保存。
黄芩种子经过催芽处理后,可以促进发芽率和生长速度。
二、插秧及管理1. 插秧将种苗以近似等距离(若干)株距,密度为2.5-3万株/亩,插秧与正耕作业顺序进行,灌水方式以旱田灌溉、上虑下灌或旱地节水灌溉为佳,为防止不良天气对黄芩造成损害,可备一些插秧的备用苗。
2. 管理(1) 水分管理:黄芩幼苗生长发育较快,在适当的水分条件下,其生长能力强劲,产量较高。
生长旺盛期,以浇透地破浪灌溉为宜,以避免地温过高,热量过大,花色暗淡。
(2) 施肥管理:种子基本上没有储备,因此,可在灌礼中添加罐装有机肥,芽、花及果实期可使用中低含氮磷鉀的复合肥进行施肥,也可使用纯粹钾肥。
(3) 清除杂草:在黄芩的生长期间,要及时清除各、草。
三、病虫害防治1. 病害防治病害主要为早疫病、灰霉病、根腐病和白粉病等,若出现病情,可采用病原菌饰条或者适量药物喷洒等方法进行防治。
2. 虫害防治春季为黄芩病虫害多发期,主要虫害有蓟马、卷叶蛾和青瓢虫、病虫害极度需及时治疗,同时应加强农业先期警告,并用药前注意安全。
四、采摘、晾晒及贮藏1. 采摘一般采收时间为花盛期,繁殖一次的收割主要在6月底和8月初,在农家用途经济门口前方集中堆放,方便日日后统一收取。
2. 晾晒黄芩可年供维生素A、P、C及钙、钙、磷等元素,为了保证其质量,应采用草地、天晒或慢火烘烤等方法在日光下晾晒。
以保持干燥、透气、潮湿度低,利于贮藏和使用,并可增加黄芩的鲜艳度和风味。
黄芩种植技术
黄芩种植技术选择在土层深厚、肥力充足、无病虫害的地块种植黄芩,整地施基肥后将种子放在50摄氏度左右的温水下浸泡14-18小时,捞出晾干后用湿布包裹进行催芽。
播种时间为春季和秋季,按行距20厘米,开1-1.5厘米的小沟,撒入种子后搂平,覆土并适当浇水,幼苗长至13-17厘米时定植,株距23-26厘米。
一、选地整地种植黄芩的地块以土层深厚、肥力充足、无病虫害等为宜,选好地后,要对土壤进行整地工作,将其精整细耙,再施入充足的腐熟农家肥作为底肥,增强黄芩的生长能力,提高黄芩的产量。
二、种子处理将种子放在50摄氏度左右的温水下浸泡14-18小时,然后将其捞出晾干,再用湿布包裹将其放在22摄氏度左右的环境下进行催芽,当有70%左右的种子裂口露白后进行播种。
三、播种与定植1、黄芩种植分秋末播种和春天播种,秋末播种的当年不出苗,第二年早春出苗,春天播的在平均温度18-22摄氏度左右,10天左右出苗,播种方法为按行距20厘米,开1-1.5厘米的小沟,撒入种子后搂平,注意播种深度,不可过深过浅,播种后要覆盖一层细土,对土壤进行镇压,然后适当浇水,直到种子出苗。
2、幼苗生长到13-17厘米时进行定植,定植移栽期为秋季9月份或者春季4-5月份,定植前先将土地作畦,宽67厘米,株距23-26厘米,然后选择发育良好的壮苗,每穴栽1株,覆土轻压,使根部与土壤密结。
四、田间管理1、追肥用人粪尿与硫酸铵等。
在生长期间分期施用追肥2-3次2、幼苗栽植成活后,随时注意除草,并松土与培土2-3次。
松土宜浅,注意勿伤根部,以免腐烂3、叶枯病,危害叶片,高温多雨季节发病严重,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者1:1:120波尔多液喷雾,间隔7-14天喷雾1次,连续喷雾2-3次。
另外,挖出病株烧掉,可以消灭越冬菌源。
五、收获生长1年或2年后,在秋末或春初挖出黄芩,晒干即为药材。
黄芩的栽培技术
黄芩的栽培技术黄芩(Scientific name: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是一种常见的草药植物,广泛栽培于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
它的栽培技术对于保证植物的生长、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黄芩的栽培技术,包括土壤要求、适宜的气候条件、播种方法、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一、土壤要求黄芩对土壤的要求较为苛刻。
适宜的土壤类型为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或泥炭质土壤。
土壤酸碱度应保持在pH值为6.5-7.5的范围内,过碱或过酸的土壤对黄芩的生长不利。
二、适宜的气候条件黄芩喜阳光充足、温暖湿润的气候。
光照充足有助于黄芩的生长和化学成分的积累。
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25摄氏度,低于10摄氏度或高于35摄氏度的温度都会对黄芩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三、播种方法黄芩的繁殖方式有两种:种子繁殖和分根繁殖。
种子一般在春季播种,播种前应将种子浸泡在温水中24小时,以促进发芽。
播种时,将种子均匀撒在准备好的种植床上,覆盖一层薄土,并保持适当湿润。
分根繁殖则可以在秋季进行,将植株连同根系一起挖出,分割根系,然后重新栽植。
四、施肥和水分管理黄芩对养分的需求较高,因此需要适时施肥以促进生长。
在播种后的2-3周内,可施入腐熟的有机肥料,以增加土壤的肥力。
生长期间,可进行追肥,如每隔15天施用一次尿素溶液。
另外,黄芩对水分的需求也较大,特别是在干旱季节,应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度浇水,避免造成积水。
五、病虫害防治黄芩种植过程中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袭,如立枯病、霜霉病、蚜虫等。
为了预防和控制这些病虫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选择病虫害抵抗力强的品种进行栽培;注意及时除草,保持周围环境清洁;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但要注意控制农药的使用量,不要对植物造成伤害。
黄芩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和应用前景。
通过掌握黄芩的栽培技术,农民们能够有效地提高黄芩的种植产量和品质,为中药材市场提供稳定的供应。
黄芩栽培技术
黄芩栽培技术黄芩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为唇形科黄芩属植物.喜温暖,耐高温,耐严寒.以肉质根入药.以种子繁殖,二年生黄芩平均667平方米(1亩)产300公斤以上,、一、选地整地选择地势高燥、向阳、土层深厚、排灌水条件好及地下水位较低的中性至微碱性的沙质(或腐殖质)壤土种值。
结合整地每667平方米(1亩)施农家肥3000公斤(或碳酸氢铵5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作基肥,深耕土壤。
播前整细耙平,做成1.8米宽的高畦.畦沟宽40厘米:在地块四周开好较深的排水沟,使灌排水畅通。
二、适时播种1.精选种子。
选择当季生产的、色褐鲜亮、干燥、活性高、健康饱满的籽粒作种用.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种子处理.2.适时适墒播种。
春播4月上旬前后,秋播10月上旬前后。
当墒情合适时在整平耙细的畦面上.按行距25~27厘米,横向开浅沟(播种沟)条播,沟深2~3厘米,播幅7~10厘米.然后将精选备好的种子拌细土(或沙或灰土)均匀地撒入沟内,覆土1-1.5厘米,并用秸秆遮盖(以不见种子为度)。
每667平方米用种量0.75~1公斤。
三、田间管理1.中耕除草。
出苗后结合定苗中耕除草1次.以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中耕除草,直至田间封行。
做到畦内表土层疏松、无杂草.2.追肥每年分别于4月、6月.10月各追肥1次,前两次667平方米施人粪尿2000公斤或用40公斤碳酸氧铵、50公斤过磷酸钙.10公斤钾肥(硫酸钾或氯化钾)兑水浇灌。
10月于根部667平方米深施碳酸氢铵3()公斤、磷肥50公斤、钾肥5公斤,施肥后及时培土以利过冬。
3.排灌水。
黄芩耐旱怕涝,雨季要注意排水.雨水过多或畦内积水易造成烂根减产。
当遇旱情严重时,可引水浸润灌溉。
4.剪除花蕾。
除留种的植株外,当植株于7~10月长出花蕾时.应在H青天上午摘除花蕾,使养分集中供应根部,促进根部生长。
四、病虫害防治1.蚜虫:在生长旺盛季节蚜虫危害芽尖,使植株生长缓慢,影响高产。
防冶方法:一是杜绝偏施氮肥,二是采用低毒广谱杀虫剂常量喷雾。
黄芩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黄芩优质高产栽培技术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具有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等功效。
在传统中药学中,黄芩在治疗肝炎、胃炎、糖尿病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在市场上有着很高的价值。
本文将介绍关于黄芩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相关信息。
一、选择适宜的种植地点黄芩喜欢清洁、湿润、肥沃的土壤环境,通风条件也较好的丘陵、山岭和河滩土地。
不要选择盆地、坦地和湿地等不利于排水的地方种植,以免影响黄芩的生长。
同时也要避免选在工厂、道路两侧、化工污染源等污染严重的地点,保证种植的黄芩无毒无害。
二、科学施肥黄芩耐寒性强,抗逆性能好,因此适合在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的春季、夏季和秋季进行种植。
在栽培过程中应当注意适时施肥。
促进黄芩的生长和发育的主要是有机肥和磷、钾等无机肥,建议选择有机肥和磷酸二铵、硫酸钾等不含氯元素的肥料施用,特别是在黄芩弹芽期和生长期需要注意及时追肥。
三、科学管理在黄芩的生长过程中,要保持合理的环境温度和湿度,保持土壤湿润,及时处理病虫害。
需要注意的是,黄芩生长期间要加强喷灌,经常进行雾状喷雾,保持正常的土壤湿度,防止干旱。
同时还要及时清除叶面灰霉病、黄化病、炭烤病、藻类病害等常见的病害。
四、采摘和加工在黄芩的种植过程中,要注意采收和加工,保证黄芩的品质和药效。
黄芩要在花期后采摘,将花茎、叶子摘除,保留地下部分,然后进行晾晒和晒干,完成后就可以进行加工干燥和品质评定。
在干燥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温度,避免过热造成品质下降。
总之,黄芩栽培技术是一项较为复杂的技术活,需要多方面的考虑和管理,但只要科学合理地实施,就可以得到较好的收益和效益。
黄芩种植新技术及采收
黄芩种植新技术及采收
黄芩为常用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止血等功效。
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感冒、肺热咳嗽、吐血、肠炎、痢疾等症。
1、选地、整地。
选择地势高燥、阳光充足、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地种植,不宜种低洼地。
选好地后深翻30厘米,同时施入农家肥3000公斤,深翻前施入,然后起垄,镇压好。
2、播种。
可春播和秋播,春播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秋播在8月中旬至9月下旬,播种方法,大垄条播,沟深3-5厘米,播下种子后覆土4厘米,防止芽干,7-10天出苗,在出苗前用轻拖子耢一下留覆土1厘米左右,能浇水、有条件的地块,可畦播,在整平耙细的畦面上按行距25厘米,株距7-10厘米,沟深2厘米,覆土1厘米,保持湿度,每亩用种量1.5-2公斤。
3、田间管理。
间苗定苗,播种后7-10天出苗,当苗高3-5厘米时间苗,然后按株距10厘米定苗。
4、病虫害防治。
根腐病,危害根部。
发病初期个别支根和须根变褐腐烂,以后逐渐蔓延整个根部,腐烂,全株死亡,发病初期用50%托布津1000倍液浇灌病株。
5、收获。
(1)黄芩根在2-3年收获,以3年根采收最佳,质量较好,产量最高。
(2)种子的收获可在9月份采收,每亩可收种子5-10公斤,每公斤种子价格80-100元。
(3)根的加工,黄芩采挖后,要去掉残茎,晒至半干时放入萝筐内撞掉老皮,使根呈黄色,然后再摊开晾晒至全干,但不能过度曝晒,否则根条发红,影响质量。
同时注意切不可水洗或被雨淋,水洗或被雨淋后根条变绿发黑,质量和等级下降。
亩收干品150-200公斤,每公斤售价8-10元。
黄芩的栽培技术
黄芩的栽培技术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黄芩,又名黄柏、金水柏等,属于唇形科植物,是一种常见的药用植物。
黄芩在我国广泛栽培,因其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黄芩的栽培技术。
一、黄芩的生长环境选择黄芩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对阳光充足的环境要求较高,栽培时最好选择生长于阳光充足的地方。
土壤方面,黄芩喜欢疏松、肥沃、排水性能较好的土壤,喜欢酸性土壤,pH值在5.5-6.2之间为宜。
二、黄芩的种植方法1. 黄芩一般采用播种繁育的方法进行繁殖,播种时间一般选择在春季3月份至4月份之间。
播种前,需要先将种子用温水浸泡12小时,浸泡后的种子再进行播种。
2. 播种时,首先需要在地块上进行耕作,将土块、杂草等清除干净,松土处理,让土壤更加透气。
接着,在地块上撒下黄芩的种子,种子之间的间距最好保持在5-10厘米左右。
3. 播种后,再用泥土覆盖种子,厚度不宜过厚,约为种子表面的两倍左右即可。
在覆土后,可轻轻拍实,以便种子与泥土接触更紧密。
4. 播种后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的湿润,但要避免过湿,以免种子发霉腐烂。
生长期间需适时给予施肥,促进植株的生长。
三、黄芩的生长管理1. 黄芩在生长期间需要定期浇水,保持土壤的湿润。
但要避免过湿,以免引发病虫害。
2. 生长过程中需要适时进行除草,保持地块的整洁。
3. 生长期间,黄芩的病虫害防治是非常重要的。
常见的病虫害有黄芩褐根病、炭疽病等,可以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
4. 黄芩生长期间要定期进行修剪,促进植株的分枝生长,增加产量。
四、黄芩的收获和保存1. 黄芩一般在生长到株高20-30厘米左右时可以进行采收。
采收时应选用天气晴朗、没有露水的清晨时分,摘取新鲜的黄芩茎叶。
2. 采摘后的黄芩要及时进行晾晒,晾晒时间不宜过长,以防失去药用价值。
晾晒后的黄芩要放置通风干燥的地方储存,避免阳光直射。
黄芩的栽培技术并不复杂,只要根据黄芩的生长特点和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合理进行种植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就能够获得不错的产量和质量。
黄芩的栽培技术
黄芩的栽培技术黄芩是我国传统中药材之一,具有清热解毒、泻火凉血的功效,在中医临床中应用广泛。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对中药材的需求也日益增长,黄芩的种植由此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从黄芩的选地、选种、育苗、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黄芩的栽培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一、选地黄芩生长喜温暖、阳光充足、土壤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环境,适宜要求较高的中山地带和丘陵山地生长。
其适应性非常强,但需要避免在寒冷、潮湿、缺氧、酸性和盐碱地区种植。
优质的黄芩种植地一般具有以下特征:1、土质疏松,透气性好2、pH值为6.0-7.53、阳光充足,光照质量好4、水土环境卫生指标良好5、土壤有机质适中二、选种黄芩主要以种苗繁殖方式进行种植。
种苗选择应具备以下条件:1、选用高产优质良种,肉质丰厚、质地细腻、色泽淡黄的种子。
2、保证种子的纯度和萌发率;3、种子在开花期成熟时采摘、晒干,储存期间保持良好的质量;4、选择种植前3年左右的良种保育管理良好的种苗;5、种苗应有完整的根系,并保持一定湿度,否则容易导致老化和损伤。
三、育苗黄芩育苗的过程主要包括种子浸泡、催芽、移栽等过程,具体如下:1、种子浸泡:在种子在播种前需要进行浸泡处理以增加萌发率,常用的处理方式是浸泡在50℃水中10分钟,然后泡在常温水中24小时。
2、催芽:将浸泡好的黄芩种子放在温度为20℃-25℃、相对湿度60-70%的条件下催芽。
3、移栽:在幼苗的2-3片真叶期进行移栽,一般在移栽前需要进行营养土的处理。
四、施肥黄芩喜欢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对土壤的养分要求较高,经常需要进行补充和添加。
黄芩在不同的生长期对肥料的需求也不同。
种植黄芩的主要施肥方法如下:1、基肥:在春季,开展深翻、结构改良之后,在种植前进行基肥的施用,可以选择腐熟的动、静态有机肥料,或配以适量化肥,以满足土壤养分需求。
2、生长期追肥:当黄芩生长出现生长势下降、叶片发黄、落叶等缺养现象时,应及时补充适量的速效肥和有机肥。
黄芩栽培方法中药黄芩种植技术要点
黄芩栽培方法中药黄芩种植技术要点黄芩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市场需求量很大,因此种植黄芩的人越来越多。
为帮助大家更好地种植黄芩,今天我们介绍一下黄芩栽培方法,让你掌握中药黄芩种植技术要点。
一、黄芩生长的条件黄芩在年平均气温4—10℃,≥10℃的年积温2500-4000℃,无霜期120—180天地区均可生长。
种植地块要求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壤土、砂壤土或腐殖质壤土,平地、缓坡地均可,有水浇条件的更好,幼龄果树行间及向阳荒地亦可。
二、黄芩种子处理方法将种子用40--45℃温水浸泡5—6小时或室温下自来水浸泡12—24小时,捞出稍晾,置于20℃左右温度下保湿催芽,待部分种子裂口出芽时即可播种。
三、黄芩的播种方法黄芩的播种期以4月中旬前后,地下5cm地温稳定在15℃时为宜;一般春播在3—4月份,秋播9—10月间。
播种方法为散播、点播、条播三种,一般宜浅不宜深,以免幼芽细弱。
黄芩播后覆盖细湿土1cm左右,并适时镇压和覆盖地面,保持土壤湿润至出苗,每亩用种量1.5-2公斤。
四、黄芩的田间管理(1)中耕除草:第一年中耕锄草3—4遍,第二年以后,每年中耕除草1—2遍即可。
(2)间苗与定苗:在苗高5—7cm时,按每平米留苗60株左右进行间苗与定苗。
(3)追肥:第一年于定苗之后、以后各年于春季的返青后封垄前每公顷每次追施尿素、磷酸二铵和硫酸钾各75—12.5kg,三肥混合后,开沟条施,施后覆土盖肥。
(4)镇压蹲苗:幼苗期,选晴天下午,用脚顺垄轻踩或用石、木滚子轻压黄芩地上部分,每隔3—5天压一次,连压三次左右。
(5)剪花枝:对不采收种子的田块,于现蕾后开花前,选晴天上午,分批将花枝剪除。
五、黄芩的采收与加工栽后2—3年收获。
一般于秋末茎叶枯萎后或春解冻后、萌芽前采挖,因根长得深,要深挖,防止断根。
根挖出来后,要抖去泥土,剪去茎叶,晒至半干,撞去外皮,再迅速晒干或烘干。
也可切片后再晒干,但不可用水洗,也不可趁鲜切片,否则在破皮处会变绿色。
黄芩的栽培技术
黄芩的栽培技术黄芩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等多种功效,在中医药中有广泛的应用。
黄芩的栽培技术对于保证黄芩药材的质量和产量至关重要。
下面就来讲一下黄芩的栽培技术。
一、黄芩的选址和土壤要求黄芩亦称“黄柏”,属于耐旱、耐寒树种。
黄芩生长要求较高,适宜生长的环境必须是环境优秀,既要有较好的土壤,同时还要具备透气、排水、保水等多个方面的条件。
黄芩的主要土壤要求是土质疏松、排水良好、富含养分、保持水分的能力强的黄壤或沙壤土。
当然,适宜生长的环境下,黄芩的生长条件包括水分、光照、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因素也必须相对稳定。
二、黄芩的品种选择黄芩的品种可根据市场需求和栽培环境等因素选择。
一般情况下,黄芩主要分为两种品种——黄芩和山黄芩。
黄芩药材的主要医药功效在于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等方面。
山黄芩则不仅具有上述功效,而且还有润肺止咳、化痰散结等作用。
因此,种植黄芩或山黄芩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三、黄芩的育苗技术黄芩的优良地种子是胡杨树栽种后4-6年花期浓郁地茂盛叶片厚实饱满的枝叶,种子存活力强、禀赋高的种子。
黄芩的种子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经过筛选,去掉生长劣的和病虫受损的种子。
通过清洗、消毒、沤种等工序进行处理后,黄芩种子多在春季播种,一般播种时距离与行距都以15 ~ 20 cm为宜。
在育苗过程中,必须采取适当方法,保证黄芩幼苗的生长状况才可以达到栽培目的。
四、土壤处理工作黄芩要保证土壤松软排水,并保持良好的水分吸收和保水能力等指标。
为达成降耗平衡、促土植物协同增效的目的,需进行翻地、液肥灌溉、营养增肥、较疯间的路径。
在黄芩生长过程中,对土地进行适当的处理可以提高黄芩的生长质量和产量。
五、灌溉管理黄芩的灌溉管理是黄芩栽培中的核心问题之一。
黄芩生长需要较多的水资源,一般情况下,黄芩生长期间,保持土壤湿润,草地植物不烘干就是最佳的生长状态。
在黄芩的生长初期要在土表施肥,保持土壤的肥力,同时为保证黄芩的生长质量,必须适时合理地进行农灌水管理,使黄芩的生长得到妥善保障。
黄芩种植方法和要点6个小技巧
黄芩种植方法和要点6个小技巧
这几年黄芩的市场行情还不错,需求是一直在增长的,想发展黄芩种植市场这一块的朋友可以提前做好准备,在水利条件好的地区,一般在春分节到谷雨节种植没有问题,下面一起学习黄芩种植技术。
1.选地和整地
种植要选沙质或半沙质土壤为宜,要有水利条件,一般种前施足底肥,以圈肥为主或施30公斤氮磷钾肥,以磷钾肥多施一些(按种小麦常规做底肥的数量)即可。
山坡撒播在雨后,用铁耙搂出小沟,将种子撒后再搂平。
2.播种时间
黄芩分秋末播种和春天播种,秋末播种的当年不出苗,第二年早春出苗。
春天播的在平均温度18-22度左右,10天左右出苗。
3.播种方法
按行距20厘米,开1-1.5厘米的小沟,撒入种子后搂平,如地表稍干轻踩一遍,再搂出浮土,种前要洇地,种后要保持湿润。
4.种子处理
在种前3天将种子泡涨,用水浸泡8个小时后捞出来,用沙子拌一下,要保持湿润,用手一挤有芽并分开瓣,就可以种了。
5.田间管理
苗高8-10厘米,去掉拥挤苗,拉开档就行。
苗期注意除草。
土壤干旱要及时注意浇水。
田间积水过多要及时排放。
没有病虫害。
6.收获加工
生长1年或2年后,在秋末或春初挖出,晒干即为药材。
总的来说,黄芩种植管理简单,采收容易,可用拖拉机翻耕采收,提高收获效率。
不过大家如果找不到收购商,还是不要轻易尝试。
如何种植黄岑
如何种植黄岑黄芩的根入药,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
今天店铺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黄岑的种植方法。
黄岑的种植:生长习性喜湿和气候,抗干旱、耐严寒、对土壤要求不严,以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沙质土壤或壤土为佳,山区丘陵薄地也可种植,低洼积水地不宜。
黄岑的种植:栽培技术种植方法:用种子繁殖,直播或育苗移栽。
每亩约需种子2公斤左右。
一般不采用育苗移栽方法。
直播春天播种,进行条播,按行距20厘米左右,划1厘米深的浅沟,将种子撤于沟内,覆浇水即可。
冬前播当年不出苗,翌年清明节前后出苗。
春播宜在春分至谷雨节播种。
日平均温度18度以上,播种最好没有拥挤苗、没杂草为上,出苗前保持地面潮湿。
黄岑的种植:田间管理播种后,保持畦面湿润,太干旱时可浇小水,以利幼苗出土。
幼苗出土后,浅锄表土保持土面疏松,下层湿润,利于根向下伸长,幼苗期尽量少洪水,否则不利于扎根。
苗高5公分时可间去过密弱功。
为提高产量,苗不过密不必定苗。
雨季注意排涝,地内不可积水。
“立夏”前后,可追施尿素每亩20公斤,磷肥30公斤。
一般当年黄芩种子成熟不好,可在开花期去掉花蕾,以利根生长。
间苗定苗采取种子直播时,当幼苗长到4厘米高时要间去过密和瘦弱的小苗,按株距10厘米定苗。
育苗地不必间苗。
中耕除草幼苗出土后,应及时松土除草,并结合松土向幼苗四周适当培土,保持疏松、无杂草,一年需要除草3-4次。
施肥灌溉苗高10-15厘米时,追肥1次,施用量为每亩用人畜粪水1500-2000千克。
6月底-7月初,每亩追施过磷酸钙20千克、尿素5千克,行间开沟施下,覆土后浇水。
次年收获的待植株枯萎后,于行间开沟每亩追施腐熟厩肥2000千克、过磷酸钙20千克、尿素5千克、草木灰150千克,然后覆土盖平。
黄芩耐旱怕涝,雨季需注意排水,田间不可积水,否则易烂根。
遇严重干旱时或追肥后,可适当浇水。
黄岑的种植:病虫害防治病害有叶枯病,可清洁田园,发端正初期喷洒1:1:200波尔多液,或用50%多菌灵1000倍液防治。
黄芩栽培技术
黄芩栽培技术黄芩是一种具有很高药用价值的中药材,被广泛用于治疗肝炎、胃炎等多种疾病。
在不断提高人们健康意识的今天,黄芩的需求量逐渐增大,黄芩栽培技术也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从种植前的准备工作、黄芩的生态环境要求、育苗与定植、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收获与加工等方面详细介绍黄芩栽培技术。
一、种植前的准备工作1.选址:黄芩严格要求土质疏松、排水良好、温暖湿润、光照充足的生长环境。
一般适合种在海拔500m以下的山区,建议选取海拔400m左右,有山林、河流、水库且通风良好的地方。
2.土壤改良:黄芩对土壤要求高,建议选择沙质壤土,或偏酸性兼具休闲、保湿能力的土壤。
对于土壤中铝、镉、硒等有害物质含量过高的地方,则需进行土壤改良。
可根据条件加入腐熟肥料和轻质有机物质,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
3.繁殖材料选购:选用品种要纯正,无病虫害,同时对成分含量有保证。
二、黄芩的生态环境要求1.温度:黄芩生长适温为22℃~30℃,在22℃以上时会出现生长慢和病虫害发生率高等问题。
所以,在栽培时应尽可能避免环境温度过低或过高。
2.湿度:成年黄芩根系发达,需要充足的水分,但淤积水容易导致病害发生。
建议通过灌溉及排水设施保持土壤的水、气平衡;同时要注意根系避免直接暴露在阳光下,以免根系过度失水。
3.光照:黄芩喜欢充足的阳光,强光照射能促进其发芽、抽苗、生长和花果成熟。
但也应注意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强光下,避免过度照射造成萎蔫或黄化等问题。
三、育苗与定植1.育苗:育苗时要选用优质种子,将黄芩种子先放入稀释的高锰酸钾水中消毒,再放入温水中浸泡2~3小时,有助于缩短发芽期。
农户可将黄芩种子在灌木枝叶下埋入土中,等到绿叶油汗出磨具时,即可采摘移植。
2.定植:在土壤中开好一个小穴,深度要略大于根系,植株要垂直稳固埋入穴内,定植密度一般为每平方米5~10株,植株之间的距离为30~40厘米。
四、管理与病虫害防治1.灌溉:灌溉应适量,以保证土壤保持湿润状况,避免水份过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种子萌发
黄芩种子容易萌发,种子在15℃〜30℃下均萌发良好,35℃以上种子萌发较 差。生产上分直播和育苗两种,以直播为好,可节省劳力,根条长,杈根少,
产量较高。直播分春播或秋播,春播北方于4月中旬,秋播于8月中旬。采用
条播法下种,按行距30厘米〜40厘米,开0.6厘米〜1厘米浅沟,然后将种子
五、病虫害及其防治
(一)虫
地老虎
害
症状:苗期根部易被地老虎及金针虫为害。 防治方法:用75%辛硫磷700倍液喷雾,或 在种植定植前用辛硫磷拌麦麸施入沟内,诱 杀害虫。
六、采收加工
(一)收获
栽培1年的黄芩虽可收获,但产品质量差,不符合用药要求。一般栽培2
〜3年后收获为好,这样的黄芩产量质量均高。秋季黄芩地上部茎叶枯黄 时,选择晴天用镐或锹将根部挖出即可。采挖时,应注意不要挖断根部。
生长发育。当苗高达8厘米〜10厘
米时,应按株距15厘米〜20厘米定
苗。定苗时,如有缺苗处应及时补
苗。
2、中耕除草
生育前期进行中耕除草2〜3次,头两次结合 间苗、定苗进行,第三次于植株封垄前进行。
要做到田间无杂草,表土疏松。
3、追肥
生长前期,植株生长正常可不追肥。如小苗 生长较弱,可适当追施一些氮肥,以培育壮 苗。6月至7月份,植株生长旺盛,为促进根 系发育,每亩追施过磷酸钙15公斤〜20公斤, 也可追施腐熟稀释的人粪尿水,追肥后要及
五、病虫害及其防治
(一)病
害
1、根腐病 症状:又叫烂根病,常于夏秋高温多雨、地面积水时在根与茎交界处出 现腐烂,枝叶萎蔫干枯。 防治方法:忌连作,注意排涝,发病期用多菌灵500倍液喷施,每周一 次,连续2〜3次。 2、叶枯病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高温多雨季节发病重,蔓延快。病初叶片边缘或 尖出现黑褐色病斑,自下而上扩散,叶片逐渐枯死。 防治方法:发现病株连根拔起深埋或烧毁,发病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 粉剂1000倍液或1∶1∶120波尔多液喷洒,每周1次,连续3次。
当浇水,一般不用常浇水。保持地内无杂草。 5~6月为茎叶生长期,一般于6月开花,可 开到9月,种子成熟期不一致。10月地上部 枯萎,翌年4月开始重新返青生长。
繁殖方法:播种繁殖
1、种子采集
黄芩花期长,种子成熟期也不一致,且极易
脱落,待果实成淡棕色时采收,需随熟随收,
最后可连果枝剪下,晒干打下种子,去净杂
(二)加工
收获的根部去掉茎叶,抖掉泥土,臵阳光下晒至五六成干,除去外皮, 然后再晒至全干。在晒干时,要避免阳光太强,日晒过度根部发红,影响 质量。同时还要注意防止雨淋。成品以坚实无孔洞、内部呈鲜黄色为佳品。 每亩可产干品150公斤〜200公斤。
扦插方法:
剪取茎端6厘米〜10厘米长嫩茎作插条,把下面2节的叶去掉,保留上
面叶片,按行株距10厘米× 5厘米扦插于准备好的插床,最好在阴天进行,晴天应 在上午10点以前或下午4点以后扦插,要随剪随插,保持插条新鲜,插后浇水,并 搭荫棚(荫蔽度50%〜80%遮阴,每天早晚浇水保湿,但浇水量不宜过大,太湿会 引起插条基部腐烂,影响成活,插后40〜50天即可出圃,按行株距25厘米〜30厘米 ×15厘米移植于大田。
三、栽培技术
黄芩适合在气候温暖而略微寒冷的地带生长。
人工栽培以选择排水良好、阳光充足、土层 深厚、肥沃的沙质土壤为宜。如有条件,可 于种植之前,每亩施用腐熟厩肥2000公斤〜 2500公斤作基肥,然后深耕细耙,平整做畦。
四、田间管理
1、间苗与定苗
黄芩播种出苗后,应间掉过密苗。
间苗宜早不宜晚,过晚会影响幼苗
多年生草本;根茎肥厚, 肉质,径达2厘米,伸 长而分枝。
茎基部伏地,上升,高 (15)30-120厘米,
基部径2.5-3毫米,钝四棱形, 具细条纹,近无毛或被上曲 至开展的微柔毛,绿色或带 紫色,自基部多分枝。 叶坚纸质,披针形至线状披 针形,长1.5-4.5厘米,宽 (0.3)0.5-1.2厘米,顶端 钝,基部圆形,全缘,上面 暗绿色,无毛或疏被贴生至 开展的微柔毛,下面色较淡, 无毛或沿中脉疏被微柔毛, 密被下陷的腺点,侧脉4对, 与中脉上面下陷下面凸出; 叶柄短,长2毫米,腹凹背凸, 被微柔毛。
繁殖方法:分根繁殖
黄芩从播种到收获至少需用2〜3年的时间,为了缩短栽培年限,可以应用分根繁殖
的方法。
具体做法:在黄芩尚未萌发新芽之前,将其全株挖起。切取主根留供药用,然后依
据根茎生长的自然形状用刀劈开,每株根茎分切成若干块,每块都具有几个芽眼,
即作繁殖材料,于栽植之前把繁殖材料放入ABT生根粉溶液(中国林业科学院生产的 促进生根剂)中浸泡2小时,经过浸泡处理后,按30厘米×31厘米的行株距分别栽植 到地里,应用分根繁殖法栽培黄芩,能够省略播种育苗阶段的时间和劳力,可缩短 从种到收的生产周期。老药材产区当地若有足够的老苗作为分根繁殖材料,因地制 宜就地繁殖,对扩大栽培面积是极为有利的。
时浇水,以提高肥效。
4、水分管理 黄芩最怕水涝,雨天应及时排水。黄芩在干旱条件 下虽能生长,但长势不好,干物质积累慢;在土壤 疏松湿润的条件下,黄芩生长良好,所以黄芩地既 要保持温润,又要注意排水防涝。
5、摘蕾
不收种子的田间,在植株现蕾时应将花蕾摘掉,使 养分集中供应根部,促使根部生长发育,提高产量。
家种黄芩:主要分布在山东、陕西、山西、甘肃四大产区,
其中集中在山西绛县南凡镇、运城市夏县瑶峰镇、新绛县万
安镇、万荣县等地;
苏联东西伯利亚,蒙古,朝鲜,日本均有分,安胎,降血压。
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 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 肿疮毒,胎动不安。
花序在茎及枝上顶生, 总状,长7-15厘米,常 再于茎顶聚成圆锥花序; 花冠紫、紫红至蓝色。 小坚果卵球形,高1.5毫 米,径1毫米,黑褐色, 具瘤,腹面近基部具果 脐。 花期7-8月,果期8-9月。
坚实无孔洞
内部呈鲜黄色为佳品。
二、生长习性
黄芩抗旱力较强。遇严重干旱或追肥后可适
根及根茎类药材栽培技术— 黄芩栽培技术
宁武县农业委员会
郭福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黄芩植物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2.知道黄芩药材规格等级 能力目标: ※1.能根据黄芩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栽培和 田间管理 ※2.能进行黄芩的采收及产地加工
一、基本概述
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是唇形科黄芩属的一种植物,
繁殖方法:扦插繁殖
春、夏、秋三季都可以进行扦插繁殖,伹以春季5、6月份扦插最好,成活后可于7 月份雨季时移栽较容易成活,同时移栽苗有足够时间生长,到冬前已长成大苗,便 可安全越冬。7、8月份雨季扦插,常因多雨基质过湿,易造成插条腐烂。
插条应选茎尖半木质化的幼嫩部位,不用任何处理,扦插成活率可达90%以上,而 用茎的中、下部扦插成活率较低,使用激素处理也不理想。扦插基质可用砂、砂掺 蛭石或砂质壤土均可。
均匀撒人沟内,覆土5毫米〜6毫米,播完轻轻镇压,每亩地播种量1公斤左右,
播后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大约15天即可出苗。待幼苗出齐,分2〜3次剪掉过
密和痩弱的小苗,保持株距8厘米〜12厘米。如小面积栽培,为了精耕细作提 高产量,也可以采取先在阳畦中播种育苗,当苗高8厘米〜12厘米时,再向本
田移栽定植的方法,这样能提早播种,对后期生长发育有利。
属于半野生半家种品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独特药效使黄芩年消耗量逐年加大。而药用部分是根,
一旦根部被刨取,整个植株不再存活。黄芪的野生资
源在大量采挖的情况下日渐稀少。因此推广人工栽培
技术,加大人工种植力度刻不容缓。
1、产 地
野生黄芩:主要分布中国河北、山西北部,内蒙中东部和东 北三省大部,河北承德,内蒙古赤峰等几个最具规模的主产 区,是中国北方野生中药材的主要品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