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步法的结构

合集下载

太极拳的八门五步

太极拳的八门五步

太极拳的八门五步太极拳的八门五步一、太极八门太极拳的的八门是:掤、捋、挤、按、采、挒、肘、靠。

它既是八种手法,又是八种劲别。

其中掤、挤、肘、靠四手为进攻手;捋、按、采、挒四手为化解手,即捋破掤、按破挤、采破肘,挒破靠。

太极拳基本八法的劲源心法要诀如下:掤劲命门找环跳,捋劲食指划眉梢。

挤劲夹脊找前脚,按劲凭栏楼下瞧。

采劲玄关找肩井,挒劲意在蹬后脚。

肘劲劳宫肩井合,靠劲玉枕扛大包。

太极拳的基本八法,又名揽雀尾。

其歌诀如下:揽雀尾式是精华,掤挤肘靠进攻法。

捋按采挒为化解,引进落空把敌发。

八卦的封名是乾、坤、离、坎、震、艮、兑、巽,其卦象符号是:(三) () ()()()()()()其歌诀如下:乾三连,坤六段,离中虚,坎中满。

震仰盂,艮碗,兑上缺,巽下断。

八卦歌诀所表述的是八卦的卦形、卦象。

如乾三连,系指其符号的下、中、上三条短线(三爻)都是连线;坤六段系指其下、中、上三条短线是六小段;离中虚,系指其三条短线的下、上为连线,中间为虚线;坎中满系指其三条短线的下、上为虚线,中间是满实的;震仰盂的卦形好像一只口朝上的痰盂子,中、上空虚,底部是实的;艮覆碗的卦象好像是口朝下扣着的碗,碗底在上是实的,中、下部是空虚的。

太极八法与八卦的对应是:采对乾、挒对坤、捋对离、掤对坎、挤对震,肘对艮,按对兑,靠对巽。

其歌诀如下:采求乾三连,挒行坤六段。

捋要离中虚,掤填坎中满。

挤是震仰盂,肘为艮覆碗。

按劲兑上缺,靠劲巽下断。

以上八种对应,产生八种劲别,在外形是八种形体动作,在内则是意念活动,即右脑的形象化思维活动。

卦形是上、中、下三爻,人体是上、中、下三盘,所谓对应,就是对照卦象的虚实来用意念操控自身上、中、下三盘的虚实,如此便可产生出不同的劲别,用之于技击实战之中。

太极八法与八卦的对应关系具体操作如下:一、采求乾三连(三)乾卦的三条连线,原为三点(三)的延长线。

在运用采法时,须求人体本身之上、中、下三个丹田取成垂直一线,如一根立轴,可以左右旋转。

太极拳的八法五步

太极拳的八法五步

太极拳的八法五步太极拳基本八法五步很多人都知道太极拳的基本,便是八法五步。

很多人都知道太极拳的基本,便是八法五步。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拳的八法五步。

欢迎阅读!太极拳的八法五步八法指的是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而五步呢,就是左顾、右盼、进、退和中定。

八法五步合起来就是太极所说之十三式也。

不管是陈式也好,杨式也好,里边的不同招式的基本成分都是由十三式出来的。

就比如,单鞭:勾手-上步(进)-推掌(挤),吴式的斜飞式:向左(右)开步(左顾、右盼)-两手打开。

在上边的手就含掤和靠;虽是这样说但也有部分如分脚,蹬脚,就比较难看的出来,杨式分脚,蹬脚先成十字手(掤),分脚,蹬脚两手打开(挤),陈式的野马分鬃,先上步,一手前穿(靠),另一手回收(捋)。

不同八法,强调有不同的劲,不同的感觉,不是光作动作而已,而五步就没那么讲究。

我将八法强调的不同的劲与感觉分别排列:棚:相弹簧一样,相有一股能量向外张开,向外展,如水负舟行。

相似想抵抗水的力量一样。

“掤”也有化解按劲。

“棚”不代表只有向前,“棚”也有向上的,如起势,两手向上向前平举就是含“棚”劲。

捋:如顺着力引进落空,舍己从人。

随波逐流。

将敌之来劲,顺着他力,加上转腰动作,并且保持“虚灵顶劲”的要求。

看虽容易但用者需要董劲,做到敌不之我,我独之人。

做到敌不之我,我独之人必须练习推手,则练成听劲(用皮肤触碰而知其劲的方向)。

而且敌之虚实变化要注意。

挤:似将一物挤出去,若敌“捋”,则以“挤”破解,似球撞必还的感觉,劲向前而进中寓后坐之意。

按:主要与化解挤,肘,靠。

以阻截敌功,向下引而化为无形。

就如水下瀑布一样。

必须有下沉的感觉,如起势中的下按动作一样,有往下沉的感觉。

采:一种变守为攻的方法,配合沾粘(tie1)劲,综合运用刁,拿,切,缠等技法,引其失式,逼其跌倒。

须直中求曲,点中含面,以顺为主,随曲就伸。

采多数运用在敌的关节部位。

挒:有带一点缠劲。

旋转手臂,注意旋转时须以肩带臂,将对方缠住后,侧向内或外横向前牵动,逼其就范。

太极拳基础步法

太极拳基础步法

太极拳基础步法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的代表之一,它以柔和、缓慢、流畅的动作特点而闻名。

太极拳基础步法是学习太极拳的第一步,它包括身法、步法、手法等方面,下面将详细介绍太极拳基础步法。

一、身法1. 直立:太极拳的起始姿势是直立,两脚并拢站立,双手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

2. 起势:起势是太极拳开始的动作,它包含了起身、抬手等动作。

起身时,先抬头挺胸,然后将左脚向左迈出一步,并同时将双手由身体两侧抬至胸前。

3. 还原:还原是回到直立姿势的动作。

还原时,先将右脚收回到左脚旁边,并同时将双手放回到身体两侧。

二、步法1. 单步:单步是太极拳中最基本的步法之一。

单步时,先将重心移到右脚上,并向前迈出左脚。

迈出后,再将重心移到左脚上,并收回右脚。

2. 双步:双步是太极拳中另一种基本的步法。

双步时,先将重心移到右脚上,并向前迈出左脚。

接着,再将重心移到左脚上,并向前迈出右脚。

这样就完成了一次双步。

3. 行走:行走是太极拳中常见的步法之一。

行走时,先将重心移到右脚上,并向前迈出左脚。

接着,再将重心移到左脚上,并向前迈出右脚。

这样不断地交替迈步,就可以实现行走。

三、手法1. 掤:掤是太极拳中最基本的手法之一。

掤时,先将左手从身体侧面抬起至胸前,然后伸直向前推出。

2. 捋:捋是太极拳中常见的手法之一。

捋时,先将右手从身体侧面抬起至胸前,然后伸直向左侧捋出。

3. 擠:擠是太极拳中常见的手法之一。

擠时,先将左手从身体侧面抬起至胸前,然后伸直向右侧擠出。

4. 按:按是太极拳中常见的手法之一。

按时,先将右手从身体侧面抬起至胸前,然后伸直向下按出。

以上是太极拳基础步法的详细介绍。

学习太极拳需要不断地练习和体验,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才能掌握太极拳技巧和精髓。

太极拳基本步法和手法教学

太极拳基本步法和手法教学

太极拳基本步法和手法教学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代表之一,以其独特的舒缓动作和内外兼修的原则,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和学习。

太极拳的基本步法和手法是学习太极拳的重要基础,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太极拳的基本步法和手法教学。

第一节:太极拳基本步法太极拳的基本步法包括正步、退步、左步、右步等。

这些步法既是太极拳基本动作的构成,也是太极拳技术发挥的基础。

正步是太极拳基本步法中最基础的一种步法。

具体动作是身体保持直立,自然呼吸,重心稳定地向前迈一步,同时左脚跟着地。

在跟着地的瞬间,身体保持平衡,腰部微微下沉,脚掌完全着地,再由脚掌推开地面,产生推力,将身体向前推动。

退步是太极拳基本步法中的一种后退动作。

在退步时,身体保持直立,自然呼吸,双腿微屈,放松腰部,将身体重心向后转移,随后由后脚跟着地,然后依次由前脚跟着地,再由脚跟向前推动身体重心。

左步和右步是太极拳基本步法中的侧身动作。

具体来说,左步就是将身体向左侧移动一步,保持身体直立,腰部微微下沉,左脚跟着地,再通过脚掌向前推动身体;右步和左步的动作相似,只是方向相反。

通过练习太极拳的基本步法,可以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为后续的太极拳技术发挥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节:太极拳基本手法太极拳的基本手法也是太极拳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太极拳的手法包括推手、拍手、攻防、架式等。

推手是太极拳中最基础的手法之一。

推手一词意指通过手的动作来推动对方的身体。

在推手训练中,双方保持一定距离,通过双手的接触和推动,练习身体的协调、灵活以及对对方力量的感知和运用。

拍手是太极拳基本手法中的一种技术手法。

具体来说,拍手是通过手的快速拍击动作,以迅猛的力量打击对方的身体或肢体。

拍手动作要求手部灵活,掌心略凹,用力连贯均匀,以达到准确击中对方的目的。

攻防是太极拳基本手法中最关键的技术之一。

攻防技巧包括进攻和防守的动作组合,既要灵活应对对方的攻击,又要准确地发出反击。

攻防技巧的训练,不仅能够提高太极拳技术的实用性,还能够增强身体的协调和反应能力。

国标24式太极拳拳谱

国标24式太极拳拳谱

国标24式太极拳拳谱国标24式太极拳是中国武术太极拳的一种常见形式,是为了普及太极拳、推广太极文化而创立的。

下面是国标24式太极拳的拳谱:1. 起势,双脚并拢,身体放松,双手自然下垂,呼吸平稳。

2. 左右野马分鬃,左脚迈出一步,同时双手向两侧分开。

3. 白鹤亮翅,右脚向右侧迈出一步,同时双手向前伸展。

4. 搂膝拗步,右脚向前迈出一步,同时双手抱膝。

5. 手挥琵琶,左脚向前迈出一步,同时双手交叉挥动。

6. 左右摆莲,右脚向前迈出一步,同时双手左右摆动。

7. 金鸡独立,左脚向前迈出一步,同时右手抬起。

8. 左右玉环,右脚向前迈出一步,同时双手左右交叉。

9. 左右蹬脚,左脚向前迈出一步,同时双手向前蹬脚。

10. 左右拦扎,右脚向前迈出一步,同时双手左右拦扎。

11. 左右穿梭,左脚向前迈出一步,同时双手左右穿梭。

12. 左右云手,右脚向前迈出一步,同时双手左右云手。

13. 左右单鞭,左脚向前迈出一步,同时右手向前伸展。

14. 云手,右脚向前迈出一步,同时双手左右云手。

15. 左右摆莲,左脚向前迈出一步,同时双手左右摆动。

16. 左右搬拦捶,右脚向前迈出一步,同时双手左右搬拦捶。

17. 如封似闭,左脚向前迈出一步,同时双手如封似闭。

18. 十字手,右脚向前迈出一步,同时双手交叉十字。

19. 抱虎归山,左脚向前迈出一步,同时双手抱虎归山。

20. 斜飞势,右脚向前迈出一步,同时双手斜飞。

21. 金鸡独立,左脚向前迈出一步,同时右手抬起。

22. 左右玉环,右脚向前迈出一步,同时双手左右交叉。

23. 左揽雀尾,左脚向前迈出一步,同时右手揽雀尾。

24. 收势,双脚并拢,身体放松,双手自然下垂,呼吸平稳。

以上是国标24式太极拳的拳谱,每个动作都有特定的要求和技巧,通过练习这些动作,可以提升身体的柔韧性、平衡感和内外调和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舒缓压力、增强健康。

太极拳基本步法教学

太极拳基本步法教学

太极拳基本步法教学太极拳以朴素的动作,将攻防,刚柔,静动,和谐,协调发挥到极致,它的不凡之处在于“太极”,即极致的相互调和与内在的持,有了太极拳的基本步法,便可以熟悉太极拳的技术要领。

一、太极拳基本步法1、基本步法太极拳基本步法是以脚为主,上身以动作衔接。

太极拳基本步是以“摆脚、有气、慢步”的原则来进行的,下脚的时候,身体应该保持贴地和用力,提起脚时,应该轻盈得体,脚踩地应该平稳,用力均匀,不可急躁猛力。

2、太极缩步太极缩步就是在一定动作中,两个脚往中间缩近,最后重叠踩在地板上,这个动作可以帮助人体收缩,减少动作中受伤可能性,也可以保护好自身,避免可能受到的攻击。

3、太极扩步太极扩步是指在太极拳的动作中,两个脚从原来位置向外慢慢迈步,最后分开,距离可以根据不同的动作而做出调整。

太极扩步是比较深的一个动作,需要腿部到腰部的调节,可以调整好脚踩地的位置。

二、学习太极拳的要点1、练习要有节奏学习太极拳的时候,要求节奏分明,每一招都要把握好节奏,这样才能使自身攻防有条理。

2、重视拆解动作在学习太极拳的时候,要将每一招动作拆解,把每一个步伐分解,动作要求细腻且舒展,有准确的前进方向,以及合理的连贯性。

3、注意手腕、肘部太极拳手腕、肘部动作要特别注意,腕部、肘部的运动可以使动作更加灵活,拳尖的精准的出拳,也可以增加突击力度,这对实战和比赛有着重要的作用。

4、头部定位头部定位是学习太极拳的重要技术,要求头部稳定,在动作中保持垂直,这样可以保持站立和行走时的平衡,也可以避免让对方利用头部的不稳定性来打扰自己的攻击。

三、太极拳基本步法的练习1、用太极拳的基本步法来学习和表现太极拳的基本步法也可以用来进行演示,以有条理的步法,以及有节奏的动作,展示出太极拳的精髓和魅力,向观众讲述一个太极拳的故事。

2、坚持练习练习太极拳的基本步法时,要求要坚持,要多练习,对太极拳每一个动作都要经常练习,按照节奏,要熟练掌握太极拳的步法,并且做到动作平稳流畅,节奏抓得准。

24式太极拳基本步法

24式太极拳基本步法

24式太极拳基本步法24式太极拳是一种常见的太极拳套路,它包含了基本的太极拳步法和动作。

以下是24式太极拳的基本步法:1、开展势: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下垂于腰间。

2、起式:左脚踏出一步,成开步姿势,右手同时提起至胸前。

3、左右野马分鬃:将身体重心转移到左腿上,同时右手往前推出,左手放在右肘下部。

4、白鹤亮翅:将身体重心转移到右腿上,同时左手往前推出,右手放在左肘下部。

5、左右搂膝拗步:将身体重心转移到左腿上,同时双手上举,左手掌心向下,右手掌心向上。

6、左右摟膝拗步:将身体重心转移到右腿上,同时双手上举,右手掌心向下,左手掌心向上。

7、左右蹬脚:将身体重心转移到左腿上,同时右手向前推出,左手自左腰侧挥出。

8、手挥琵琶:将身体重心转移到右腿上,同时左手向前推出,右手自右腰侧挥出。

9、左右倒卷肱:将身体重心转移到左腿上,同时双手下压。

10、左右金鸡独立:将身体重心转移到右腿上,同时双手下压。

11、左右高探马:将身体重心转移到左腿上,同时右手往前推出,左手置于右臂上方。

12、左右双崩掌:将身体重心转移到右腿上,同时左手往前推出,右手置于左臂上方。

13、左右退步跨虎:将左脚向后退一步,并将身体重心转移到左腿上,同时双手前推。

14、左右转身搬攔捶:将右脚调转方向,成为开步姿势,同时双手向前按出。

15、左右揽雀尾:左脚踏出一步,成为开步姿势,同时双手分别向两侧开展。

16、左右单鞭:脚步保持不动,同时右手向右侧伸出,左手放在胯间处。

17、左右云手:左脚向左侧迈出一步,同时双手分别向两侧推出。

18、左右单鞭下势:脚步保持不动,同时右手向右侧伸出,左手放在胯间处。

19、左金刚捣碓:左脚向左侧迈出一步,同时左手贴近身体,右手向前打出。

20、右金刚捣碓:右脚向右侧迈出一步,同时右手贴近身体,左手向前打出。

21、左右倒卷肱:将身体重心转移到左腿上,同时双手下压。

22、左右如封似闭:将身体重心转移到右腿上,同时双手上举,手掌相对。

太极拳里的十种基本步法(开步)

太极拳里的十种基本步法(开步)

太极拳里的十种基本步法(开步)拳论有“手领身随步法活”,所以步法锻炼犹为重要,学练者应多加体会。

不管为何步法,都不仅仅是出腿落脚的问题,还要注意与身体躯干和手臂的配合。

基本步法有:开步、并步、退步、盖步、歇步、坐盘步、交叉步、仆步、跌岔步、提膝独立步请大家关注公众号,下期讲并步一.开步简单定义:向身体左侧或右侧横开一步为开步。

动作要领:(以左开步为例)右腿屈膝松胯,支撑身体重心,左腿提起向支撑脚内侧垂直平分线方向蹬出,开步大小约两肩宽,脚跟内侧着地。

此过程注意:身体配合向出腿的反方向旋腰转胯,双臂亦随腰转,与左腿相对于身体中心成左右、上下对称展开。

当脚跟内侧着地,落脚脚尖要注意上翘内合,左腿伸但不僵直,此时落脚为虚,不承载身体的重量,随着身体继续向右旋腰转胯,左脚踏平,由虚渐实,变为支撑腿,右脚支撑脚由实渐虚,变为摆动腿。

举例说明:1.有上即有下。

举例:当提膝时,身体呼气下沉,形成上下对称平衡。

2.有左即有右。

举例:如开左腿时,左腿向左伸出去,则双手随腰向右棚出,形成左右对称平衡。

3.有前即有后。

举例:当腿伸出去时,双手有前棚之意,则后背和腰与手有向后对拔之意,形成前后对称平衡。

开步要点:1. 注意体会身体立身中正,支撑重心腿的胯、膝、踝、脚尖要在一个面上。

2. 体会在出腿过程中上下、左右、前后的对称平衡。

3.提膝时,重心高低要保持平稳,呼气身体下沉,这样和提膝有一个意识上的对称劲,切记身体重心不要上提。

开步时,支撑腿继续屈膝松胯,降低身体重心,然后开步,这样开步才能轻灵稳健,虚实分明。

4. 落脚时注意要虚要轻,脚须要上翘里扣,脚跟内侧着地,膝盖勿蹬僵直,胯要意念沉住。

图解太极拳基础——基本步形和步法

图解太极拳基础——基本步形和步法

图解太极拳基础——基本步形和步法一、基本步形1.弓步前腿屈膝,大腿斜向地面,膝与脚尖基本垂直,脚尖直向前,后腿自然伸直,脚尖斜向前45—60度,两脚全脚着地。

(图1)作为饮料经销商,如何80天内把新品做起来?2.虚步后腿屈蹲,大腿斜向地面(高于水平),脚跟与臂都基本垂直,脚尖斜向前,全脚着地,前腿稍屈用前脚掌、脚跟或全脚着地。

(图2)3.仆步一腿屈膝全蹲,全脚着地,脚尖稍外展,另一腿自然伸直于体侧,捿近地面,全脚着地,脚尖内扣。

(图3)4.独立步支撑腿微屈站稳,另一腿屈膝提起,举于体前,大腿高于水平。

(图4)5.开立步两脚平行开立、宽不过肩,两腿直立或半屈蹲。

(图5)6.歇步两腿交叉屈蹲,前后相叠,后膝接近前腘窝。

前脚全脚着地,脚尖外展,后脚前脚掌着地,脚尖向前。

(图6)7.半马步前脚直向前,后脚横向外,两脚相距2—3脚长,全脚着地。

两腿屈蹲,大腿高于水平,重心略偏于后腿。

(图7)8.丁步(点步)一腿屈蹲,全脚着地,另一腿屈收,脚停于支撑脚内侧或侧前、侧后约10厘米处,前脚掌虚点地面。

(图8)9.横裆步(侧弓步)两脚左右,同弓步宽,脚尖皆向前,一腿屈蹲,膝与脚尖垂直,另一腿自然伸直。

(图9)【要点】1.各种步形都要自然稳健,虚实分明。

2.胯要缩、膝要松、臂要敛、足要扣。

3.两脚距离不可过小,并须注意向前的跨度,尤其拗步步形。

4.两脚不要踩在一条线上,以利松腰松胯、气沉丹田、稳定重心。

二、基本步法1.上步后脚向前一步,或前脚向前半步。

(图10、11)2.退步前脚向后退一步。

(图12~14)3.撤步前脚或后脚向后退半步。

(图15、16)4.进步两脚依次向前跨半步。

(图17~20)5.跟步后脚向前跟进半步。

(图21、22)6.侧行步两脚平行,连续依次侧移。

(图23~26)7.盖步一脚经支撑脚前向侧方落。

(图27)8.插步一脚经脚后向侧方落。

(图28、29)9.碾脚以脚跟为轴,脚尖外展或内扣,以前脚掌为轴,脚跟外展。

陈式太极拳的步型

陈式太极拳的步型

陈式太极拳的步型陈式太极拳的步型多变,共分六人类。

即马、虚、扑、弓、盘、独。

其每一类中,又有左、右、大、小、侧,半之分。

下面就是店铺整理的:陈式太极拳的步型。

供您阅读!陈式太极拳的步型马步,称作“马步”,系骑马蹲裆之简称。

内分小正马步、大正马步、左侧马步、右侧马步、半马步及内外八字马步。

1.小正马班:两足横开一肩宽,足尖向正前方,两膝略内扣,裆略高于膝。

蹲时尾骨长强穴(在尾骨下端,略向后翻约150。

裆应略高于膝,蹲档与膝平则劲不活,低于膝则劲散。

如金刚捣碓末一动作。

2.大正马步:两足相距约两肩宽。

余同小正马步。

3.左侧马步:将大正马步的两足尖,随身的左转,左足尖外摆45°,右足尖内扣45°。

如小擒打末一动作。

4.右侧马步:大正马步随身之右转,将右足尖外摆45°,左足尖内扣45°。

如抱头推山末一动作。

5.半马步:将左(右)侧马步的前足、膝略放松半弓,如当门炮第二动作,为左半马步;前蹬拗步第三动作,为右半马步。

此种步法系对方将腿插进我方裆内、或我将前腿插进对方裆内之用。

这是由于对方相距过近。

如用侧马步化劲或发劲时变转不灵。

6.内八字马步:从侧马步将前足内扣,如闪通背第六动作的左足内扣,足尖向内。

7.外八字马步:将马步两足均向外摆一些。

如六封四闭第四动作。

虚步分左前,右前及左后,右后四种。

陈式的虚步,只有轻重的区别,没有纯虚、纯实的。

拳论有:“虚非全然无力,实非全然估煞”之说。

陈鑫也说:“虚足要足大指用力,如扎入地中。

”但陈发科师教导的前虚步是足底全部着地,而不是足尖点地;后虚步可以用足尖虚虚点地。

我在练习中体会出,从小正马步将前足尖外摆,即前虚步。

后虚步则是从别的步型前足前进,后足跟进,尚未落定之姿式。

8.左前虚步:右足实而左足轻。

如白鹤亮翅第二动作。

9.右前虚步:左足实而右足轻。

如金刚捣碓第五动作。

10.左后虚步:右足在前踏实,左足在后较轻。

如六封四闭末一动作。

国家竞赛太极八法五步套路简介

国家竞赛太极八法五步套路简介

国家竞赛太极八法五步套路简介太极八法五步是国家体育总局为了更好地宣传、推广、普及太极拳,在现有各流派太极拳的基础上,从最为核心的八法五步技术入手,即: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种手法,以及进、退、顾、盼、定五种步法,进行了系统的提炼和整理而成。

它动作结构简单,数量合理,内涵丰富,易学易练,是较为理想的太极拳入门套路。

八法是:掤、捋、挤、按、采、挒、肘、靠。

五步是:进、退、顾、盼、定。

一、八法(即八种劲法)掤劲掤劲是向上向前之劲。

掤劲如围墙,意御敌于门外。

用于攻防和走化。

是太极拳中的主劲,有人称太极拳为掤拳,也就是说太极拳处处要有掤意,要求两臂具有一种圆撑力,这种圆撑力是由内向外的膨胀力,在任何情况下均有一定的弹性,故曰:“掤在双臂”。

也正如拳诀所说:“掤手两臂要圆撑,动静虚实任意攻。

”诀云:掤劲义何解?如水负行舟。

先实丹田气,次要顶头悬。

周身弹簧力,开合一定间。

任有千斤重,漂浮亦自然。

在应用掤劲时需注意如下几点:1、沾住对方而不是对抗对方。

2、掤劲之手臂与自己身体应保持一定的距离。

3、掤劲在使用中应贯彻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原则并要粘着对方。

捋劲在太极拳中为化劲。

根据对方的来劲,进行走化。

“捋在掌中”是指捋时前面一个手,劲点在近腕部的尺骨处,轻贴在对方的肘部,后面一个手劲点在掌心或掌背,接触在对方的腕部处,两手相距对方一小臂间距离。

它可以根据对方外力的变化情况,向自身侧面斜线走化。

因势利导,化开对方之劲。

然后可变着进击。

诀云:捋劲义何解?引导使之前。

顺其来势力,轻灵不丢顶。

引之使延长,力尽自然空。

重心自维持,莫被他人乘。

在应用捋劲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顺对方的劲而动,略改变其方向。

2、要转腰、坐胯、圆裆、含胸拔背而不僵滞。

3、需沾粘着对方腕肘,防止对方受捋而采取攻势。

4、捋时一定要轻,起牵引作用,改变其方向时,不易使敌方发觉。

挤劲挤为进攻劲。

在捋开对方来劲之后,可随时以挤手进而攻之,把对方击出。

陈氏太极的几种步法

陈氏太极的几种步法

陈氏太极的几种步法
1.陈氏太极拳是太极拳的创始流派之一,其步法包括以下几种:2.五步拳:五步拳是陈氏太极拳的基本步法之一,是练习身法的基础。

五步拳包括进步、退步、左顾、右盼和中定等五个动作。

3.十三势:十三势是陈氏太极拳的核心内容,包括了掤、履、挤、按、採、挒、肘、靠、擠、按、掃、蹬、搥等13种动作。

4.十二式单刀:陈氏太极拳中的单刀是指单手刀法,十二式单刀是单刀法的基本动作,包括了托、带、劈、劈、斩、劈、剁、戳、挑、钩、压、砍等12种动作。

5.陈氏太极剑:陈氏太极剑是太极拳中的一种剑术,包括了太极剑起势、掤、捋、挤、按、採、斫、搦、砍、劈、戳、托、翻身、跃起、落地、闭势等动作。

6.太极拳推手:太极拳推手是陈氏太极拳的特有技法,是太极拳的重要训练方法之一。

太极拳推手包括单推手和双推手两种方式,通过推手的训练,可以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提高太极拳技法的实战能力。

太极拳的八门五步

太极拳的八门五步

太极拳的八门五步一、太极八门太极拳的的八门是:掤、捋、挤、按、采、挒、肘、靠。

它既是八种手法,又是八种劲别。

其中掤、挤、肘、靠四手为进攻手;捋、按、采、挒四手为化解手,即捋破掤、按破挤、采破肘,挒破靠。

太极拳基本八法的劲源心法要诀如下:掤劲命门找环跳,捋劲食指划眉梢。

挤劲夹脊找前脚,按劲凭栏楼下瞧。

采劲玄关找肩井,挒劲意在蹬后脚。

肘劲劳宫肩井合,靠劲玉枕扛大包。

太极拳的基本八法,又名揽雀尾。

其歌诀如下:揽雀尾式是精华,掤挤肘靠进攻法。

捋按采挒为化解,引进落空把敌发。

八卦的封名是乾、坤、离、坎、震、艮、兑、巽,其卦象符号是:(三) ( ) ( )( )( )( )( )( )其歌诀如下:乾三连,坤六段,离中虚,坎中满。

震仰盂,艮碗,兑上缺,巽下断。

八卦歌诀所表述的是八卦的卦形、卦象。

如乾三连,系指其符号的下、中、上三条短线(三爻)都是连线;坤六段系指其下、中、上三条短线是六小段;离中虚,系指其三条短线的下、上为连线,中间为虚线;坎中满系指其三条短线的下、上为虚线,中间是满实的;震仰盂的卦形好像一只口朝上的痰盂子,中、上空虚,底部是实的;艮覆碗的卦象好像是口朝下扣着的碗,碗底在上是实的,中、下部是空虚的。

太极八法与八卦的对应是:采对乾、挒对坤、捋对离、掤对坎、挤对震,肘对艮,按对兑,靠对巽。

其歌诀如下:采求乾三连,挒行坤六段。

捋要离中虚,掤填坎中满。

挤是震仰盂,肘为艮覆碗。

按劲兑上缺,靠劲巽下断。

以上八种对应,产生八种劲别,在外形是八种形体动作,在内则是意念活动,即右脑的形象化思维活动。

卦形是上、中、下三爻,人体是上、中、下三盘,所谓对应,就是对照卦象的虚实来用意念操控自身上、中、下三盘的虚实,如此便可产生出不同的劲别,用之于技击实战之中。

太极八法与八卦的对应关系具体操作如下:一、采求乾三连(三)乾卦的三条连线,原为三点(三)的延长线。

在运用采法时,须求人体本身之上、中、下三个丹田取成垂直一线,如一根立轴,可以左右旋转。

太极六式基本功法拳谱及讲解

太极六式基本功法拳谱及讲解

太极六式基本功法拳谱及讲解一、起势调息1. 自然站立,双脚与肩同宽,身体放松,呼吸自然。

2. 双手自然下垂,掌心向内,手指放松。

3. 调息三次,深呼吸,呼气时将身体中的浊气排出,吸气时将新鲜空气吸入。

二、太极拳手型1. 掌:五指并拢,掌心内含,形如荷叶。

2. 拳:四指并拢,拇指紧扣在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节上。

3. 勾手:五指并拢,屈腕勾起,形如鹰爪。

三、太极拳步型1. 弓步:前腿弓成直线,后腿自然下蹲,脚跟与脚尖对齐。

2. 虚步:后腿屈膝虚点地,前腿微屈,脚尖虚点地。

3. 独立步:一腿屈膝提起,另一腿独立支撑。

四、太极拳六式动作要领1. 揽雀尾:双手成勾手或掌,左脚向左前方迈出一步,身体随之前移,双手逆时针画弧至胸前。

然后双手向下画弧至腰间,再向外推出。

同时身体随之前移,右脚向左脚并拢。

2. 倒挂金钟:双手成拳,向上提起至腰间,然后向两侧分开至肩宽。

同时身体随之前移,左脚向前迈出一步。

接着双手向下画弧至腰间,再向外推出。

同时右脚向前迈出一步。

3. 懒扎衣:双手成掌,向上抬起至胸前。

然后双手向外画弧至腰间。

接着双手向上抬起至头顶上方。

同时身体随之前移,左脚向前迈出一步。

然后双手向下画弧至腰间。

最后双手向两侧分开至肩宽。

4. 六封四闭:双手成掌或勾手,向下画弧至腰间。

然后双手向上抬起至头顶上方。

接着双手向外画弧至腰间。

然后双手向下画弧至腹前。

最后双手向两侧分开至肩宽。

同时右脚向前迈出一步。

5. 单鞭:双手成勾手或掌,向上抬起至胸前。

然后双手向外画弧至腰间。

接着双手向上抬起至头顶上方。

同时身体随之前移,左脚向前迈出一步。

然后双手向下画弧至腰间。

最后双手向两侧分开至肩宽。

同时右脚向前迈出一步。

6. 金鸡独立:右腿屈膝提起,左腿独立支撑。

同时双手成拳或掌向上抬起至胸前。

然后双手向外画弧至腰间。

接着双手向上抬起至头顶上方。

同时身体随之前移重心转移到左腿上。

右脚向前迈出一步落地成弓步。

同时双手向下画弧至腰间再向外推出成弓步状。

太极十三式的八法与五步

太极十三式的八法与五步

太极十三式的八法与五步太极拳的理论很深奥,功法很完备,结构也相当严密,八法、五步合称“十三式”,就是太极拳表示的方位、运行的劲路和有效的技击手段;所谓“八法”,亦称“八劲”,即指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种方法和劲路,它含四正四隅八个方位;四正是北、南、东、西,四隅是西北、西南、东北、东南,这正合于后天八卦图,北掤、南捋、东挤、西按、西北采、西南挒、东北肘、东南靠;简言之,即使拳路和劲路照顾到四面八方,而不偏向于某一处; “五步”,是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五种步法;就五行说,前进属火,后退属水,左顾属木,右盼属金,中定属土;其中又有五行生克说:即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因此杨谱有“怀藏八卦,脚跐踏五行”之论,后来又有拳家加上"头顶太极”一说,也很有道理,太极拳本来处处不离阴阳,因此“头顶太极,身怀八卦,脚踩五行”的概括与说明,是合于太极拳的拳理拳法的;需要说明的有二点,一是太极图与地图方位相反,地图是上北下南、右东、左西,而太极图是上南、下北、右西、左东;二是太极拳的技法千变万化,不可能用五种简单的生克关系来概括,只要时刻不忘阴阳变化的理论就行,然而五行步法却不可不知;所谓五行步法,是指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的步法;试以自身为中心,站立之处属土,由此向右行,右属金,此即土生金;由此向后走,后退属水,此即金生水;由此向左走,左属木,此即水生木;由此向前行,前进属火,此即木生火;这就是五行步法,一般称此走生门,走生门,则很顺畅,很快;现在散打与武术比赛,绝大多数参赛者都是左脚在前,固然这与个人习惯有关,但是却不合五行步法走,'--kf-之意,很别扭,也快不起来现将“八法”、“五步”分述如下,先述“八法”:1、掤劲:掤为八法之首,有撑开之意,杨氏九诀之“八要”:“掤要撑”,十八在诀:“掤在两臂”,十三行功诀:“掤手两臂要圆撑”,讲得都很清楚明确;掤的对应窍位为会阴穴,属肾经;太极拳走架子及推手与技击,无时无刻不可离开此劲;掤劲产生于气劲,使周身气满而圆活顺畅,则如同充气之橡皮轮,既有防御之能,亦有反动力之弹性在,则攻防两宜,粘走相随,运、接、蓄、发都能顺遂如意;掤犹如一道防线,进可攻,攻中有守,退可防,而退中有攻,并可借以探听对方之虚实,借以化人发人;掤劲之用,非用手臂,须用腰腿劲,加以意气,方能奏效;掤之用有单臂掤、双臂掤之分;掤之地点,以人之关节或拗处为好;掤之先,可先用引劲往后向下微诱,使其劲出而显出焦点,再借其劲而掤发,则成功无疑;发掤劲,眼睛亦须专注,否则不能克敌;2、捋劲:捋有拉回之意,为掤劲反方向之劲;捋的对应窍位为印堂穴,属心经;捋时一手沾人腕部,一手粘人肘、演示提手上势臂,振向己之两侧偏后处;捋时可用掌缘近腕处,亦可用手掌振,视需要而定;捋时应注意的是:一则方向不可用直线,以用30;左右之斜角为好:二则捋之前,须用掤劲,掤则对方必起抗意,然后捋自得势;功深者,掤、捋之劲转换变化,至微至细,不但旁观不易辨明,即身受者亦难以觉察;掤.、捋变换,也就是粘走相因,阴阳相济之意;捋时还要注意手要轻见杨氏九诀之“八要”,并将己身之腰腿略上升,当掤至胸口之前,人背己顺之时,即坐腿松胯,转腰而捋发之;眼神亦须注视,精神勿有一丝懈怠;3、挤劲挤为补助掤劲之劲,是乘势前进之劲,亦可谓联合之搠劲;挤的人体之对应窍位是夹脊穴,属肝经;使双手之劲,交叉聚焦于一点,则掤的度数自然增加;挤劲,是以小臂肱部挤击对方之身体,不可过高或过低,此劲生于对方捊己之后,有顺势之能;右手挤,进右步;左手挤,进左步;如不进步,则将臂伸直,对其后肩挤之;挤亦可用于人靠之后;挤时,不能仅用手臂之劲,须用腰腿劲,加以意气,其姿势应求圆满,勿生棱角;当顶悬身正,沉肩含胸,收住尾间,上身勿向前俯,免得失去重心;此劲近于攻,与采处于相反一方,亦可用为采之预备招数;挤劲用法得当,其势甚为凌厉;惟初学者,推手时大半缺少挤劲,致使对方少了威胁;4、按劲按劲甚为巧妙,变化亦多;按有按兵不动之势,有听劲之用;按的人体对应窍位是膻中穴,属肺经;按之劲为下掤劲,有沉的功用;在沉劲之内,含有牵动之势,可使对方足根浮起;按劲变化甚多,按而向前进,则为掤劲:按向左右,则为捋劲;按而合之,则为挤劲:而用按得势,则成为放劲;按之特点,有粘定而不使逃脱之能:且按中又藏有手指之功,为太极拳擒拿法之一,因而按有单按、双按之分,以掌根为主;按以顺步为得势,按中不仅有开合之意,并要含有由上到下、由前到后之一立体圆圈,如仅直按,既无效,又易为人所制;还有,按之开合,须手足相应,前进后退有升降之势;功深者用按法,以起步为虚,落步为实,虚为引,实为发;按之时间亦需注意,不可过快,过快易被人借劲;当借腰腿之前伸,蠕蠕而动,人必觉受制而无所施为了;至于按的身形与神气的要求与挤相同,不再赘述;以上所论之掤、捋、挤、按,为“八法”中之四正手,有相互为用,善于变化之妙,须下苦功夫得其真谛;王宗岳打手歌称“掤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可见它的重要性;其奥妙在于微微转动中,已变化劲路;概括而言,掤、捋近于走,挤、按近于粘;分别而论,掤之成分大多为运劲,捋之成分大多为蓄劲,挤之成分大多为接劲,按之成分大多为发劲,况且又在圈内,如能将此四手练得式式圆满,不生棱角,而且身形和顺,伸舒自如,上下相随,内外相合,周身均能沾粘连随,感觉灵敏,毫无拙力,则无须采用其他手法,亦能得机得势,足以应敌;然而为顾全万一越出圈外,加以补救计,那么运用四隅手是最好的方法,它能使越出圈外之身手复归于正;此四隅手,就是采、挒、肘、靠四劲;现继续分述于下;5、采劲采,可称为反方向的挤劲,即以手执人之手腕或肘部往下沉采;人体的对应窍位是性宫、肺俞两穴,属大肠经;采的效用与捋近似,欲使对方重心已向前时,乘势使其前倾;采法是由上向后下斜而采之,也非仅用手采,须用腰腿劲加以意气而采,采如得势,能使人头昏目眩,脑部受到震动,足根浮起,人往前冲;亦可采后即发,拳式中海底针即用采劲,后接以扇通背,也即采后随发之意;因此用采劲时不可过轻,过轻易被人借劲,不采便罢,采则采足,方能达到预期的目的;采亦不能同时采两边,采两边更易被人借力;采时必须头悬身正,沉腰坐腿,含胸拔背,沉肩垂肘,气沉丹田,眼神下视;拳式中有抱虎归山之转身采、野马分鬃之斜采、倒撵猴之分采等;6、挒劲挒,有挡开和转移之意;人身的对应窍位是丹田穴,属脾经;挒劲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挒,是指两手转移对方的动向,向斜前方或后侧方,用捋与合的惯性原理,使劲由顺变横,形成一左一右、一上一下、一前一后的旋转力,使己顺人背以击发人的方法;其中亦有反关节之意;挒时要快,要干脆,要使人猝不及防;挒法有挒、左挒、正挒、反挒等;拳式的野马分鬃,是典型的挒法;广义的挒,是指击劲,此与发放之劲不同,在求击中而不求击倒,用时须有开合、对衬之能;拳式中用此类挒劲的很多,如撇身捶之翻挒、栽捶之下挒、玉女穿梭之掀挒、上步七星之合挒等等;7、肘劲肘,是小臂内屈用肘尖或肘之四周向外击发的劲;人体的对应窍位是肩井穴,属胃经;肘为击人之二道防线;肘较手为短,而较手为猛,在与对方距离过近,用手不得势时,则用肘为宜,可直攻人之要害处,利害非常;发时须与膝相合,身正顶悬,沉肩垂肘,眼神注视对方,用腰腿向外击出;肘有宽、窄之分,宽指肘之四周,窄指肘尖,宽面伤人较轻,窄面伤人较重,幸勿轻试之;击法以项、挑、拐、压为主,有拦腰肘、穿心肘、下采肘等,穿心肘为毒手;拳式中如肘底捶、翻身撇身捶、高探马、左右打虎等均含肘法在内;需要注意的是,此劲虽猛,用不得法,亦易为人所借力;8、靠劲靠,是肩、背等部位在任何角度下向对方所发出的劲,一般以肩为主;人身的对应窍位是玉枕穴,属胆经;靠多用于比肘离人更近的时候,其势又比肘更猛;如善用靠,则身矮力小之人,可胜身高力大之人;靠为击人之第三道防线;靠多用于己肘被闭而不能发劲之时;用靠,必须顶悬身正,肩与胯合,用腰腿劲加上意气靠击之;用靠劲,先要化得合法,靠时要快,劲要整,目标要明确;靠之种类较多,在上为肩靠,在下为膝靠,迎面为腹靠,转身则为背折靠,皆以腰胯为发动之轴心;如以肩靠人,须顺步插入其裆内,斜而向下靠,不可平行而出,否则难奏效;另外,还要注意防护己之面部及臂部,必须以另一手置于用靠之手臂肘弯处,则上可护面,下可防撅用靠之手臂,比较安全;拳式中有提手上势转白鹤亮翅时左转上步斜靠、斜飞式之七寸靠、云手之横靠等;总之,太极拳是以掤、捋、挤、按四正手为经,采、挒、肘、靠四隅手为权,经权互用,方圆相生,为太极拳严密的规范与结构;一般必先经过方圆参半的阶段,待到功夫稍进,则四正手常显露,而四隅手愈隐微;可以不常用隅手,而不可以不善用隅手;如能将隅手隐而不显,遇有空隙瑕疵,立刻出现,奇正变化,方为上乘功夫,也符合太极阴阳两仪的理论;下面接着述“五步”;步为全身之根,迈步的关键在于腰胯,屈伸则在于膝;太极拳经歌诀诠解指出:“有不得机得势处,其病必于腰腿间求之;”而腰腿之间,就是胯,胯不顺,则步不正;因此,步法的正确顺畅与否,直接影响到全身动作的圆活与畅达;一切动作的运化,均以手为先,手之根在身,身根则在步,所以进、退、左、右、中的五种变化,非由步动不可;步能随身顺逆圆活地转动,才能达轻灵变化之妙;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是五种步法,五个方向,而不是五种步型或步式;进、退、左、右、中五种步法内均含有好几种步型,而且步型的名称,各家也不统一,主要为新、旧名称的不同;还须指出的是,“五步”是一个整体,在运行、运用上多具有交叉与综合性,不是单一说明就能明白的;可以这样说,凡是前进、后退之步,无不藏有顾、盼之势,而左顾、右盼之步内,也无不含有进、退之能;中定,则既稳如泰山,又可以随时变换成前、进、顾、盼之法;总而言之,太极拳的“五步”,以中定为主,中定是太极拳运作和技击的核心和根本,而以左、右步合沾、粘,进、退步合连、随,并以轻灵为体,沉着为用;下面分别作简要的论述;1、前进此步法之中,含有弓箭步、逼步、连枝步;人体的对应窍位是会阴穴,属肾经;如欲前进,意想会阴,眼神向前上看,有助于顺畅前进;弓箭步为今名,即后脚尖外移约45度,踏实,腿略伸直,前脚向正前方迈出~步,脚尖朝正前方,全脚掌着地踏实,膝前弓至小腿垂直为度,身体正向前腿的正前方;如搂膝拗步等拳式;旧名“上面坫,下面瓦步”音店,支也,较形象、准确,因它也点明了运作之法,旧称这是太极拳的独特步法;它的运行要靠后腿的支撑,是以足铲地而出腿膝曲蓄,足尖略扬,前进之腿提起的高低度要合适,要既轻灵又沉着,虚迈实放,即运作轻灵,落地后沉着;初练者如真能循规蹈矩,会感到运动量很大;太极拳前进之步,均原于此步;逼步,乃是旧名,现不见有此名称;此步乃前进后随进之步;腿必须有前之劲,进而逼之;如中架子之如封似闭便是,现之练大架子者,大都已舍去不用;连枝步,今已无此名称与练法,老架子中有;方法是两足均略下蹲,前足才出,后足即紧跟而上,前足向前,后足外撇,两足呈45度;前足为实,后足为虚,足尖点地;如高探马穿掌便是;2、后退此步法中,只有一个半马步;人体的对应窍位是祖窍穴即印堂穴,属心经;如欲后退,意想印堂,眼神向前下方看,便会顺畅后退;半马步为两足并立,右足退后一步,足尖外移45度;踏实,曲膝下蹲,前足尖朝前,身体半斜向前腿方向;倒撵猴拳式便是;半马式,旧名后上面坫,下面瓦步;因太极拳有进生退死的说法,因而拳式中向后退步,只有倒撵猴一式,乃是以足尖点地,足跟后落实;其余与上面坫,下面瓦步同,不过反其方向而已;3、左顾此步法中,含有碾步、撤步、敛步、斜步;人体的对应窍位是夹脊穴,属肝经;如欲侧转前进向左向右均一样,意想夹脊穴往实足滂泉穴上落,身体便会自如地侧转前进;碾步,是旧名,现已很少有此提法;凡拳势左右转换时,均以足跟为轴,足掌贴地随身而向左右移动,产生如碾之摩擦力,使不致发生前倾后仰与虚浮之病,因名曰碾步;如揽雀尾、野马分鬃式便是,搂膝拗步与倒撵猴之前进、后退,在左右转换时亦须用此顾、盼之步法,老架子之搂膝拗步更为明显;以上上面坫,下面瓦、碾两种步法,为太极拳的基本步法,在运、接、蓄、发四劲之圆圈内,均离不开这二种步法;撤步、敛步、斜步,均旧名;撤步是由里往外开之步,腿须含有圆圈和开的搠劲,如抱虎归山式便是;敛步与之相反,为由外往里合之步,腿须含有圆圈和合的劲,如十字手便是;斜步,乃是左右斜挪之步,腿须有上下相随之劲,如斜单鞭式便是;4、右盼此步法与左顾基本相同,除去碾步、撤步、敛步、斜步外,尚有一翻身步;人体的对应窍位是膻中穴,属肺经;如欲侧转后退向左向右都一样,意想膻中穴并向内微收,眼神顺着食指往下看,便能自然侧转后退;翻身步,亦旧名,乃是回身以脊背领起向后转移之步,如翻身撤身捶、白蛇吐信二式便是;5、中定这是太极拳中最重要最难练的步法;人体的对应窍位是丹田穴,属脾经;如欲身体稳定,只要意想丹田穴,或是命门和肚脐,立时就会非常稳固;杨谱·太极圈云:“退圈容易进圈难,不离腰顶后与前;所难中土不离位,退易进难仔细研;此为动功非站定,倚身进退并比肩;能如水磨催急缓,云龙风虎象周旋;要用天盘从此觅,久而久之出天然;”这段口诀主要是论述太极圈的,但也涉及到“中定”,并对它有精到的说明;一是指做到“中定”很难,二是说明在进退、左右的圆圈形“动功”中,也离不开“中定”,并指出“腰”与“项”的重要性;因此,“中定”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中定”,是指在习练拳架、定步推手和技击中的一种相对静态的“中定”,它必须重心稳固,才能前后左右顺畅松活,攻化由心;广义的“中定”,则是指习练和技击中所有一切动作的运行转换都必须以“中定”贯串其中,练拳定势时更如此,并且要做到“圆之出入,方之进退”,才能轻灵沉稳,克敌致胜;属于前者的,有冲步、坐马步、钓马步、仙人步等;冲步,即今之独立步,因提起一腿有上冲之势,故旧名冲步;金鸡独立拳式便是;坐马步,今无此称,因如坐马形之双沉步而得名;要圆裆合住劲,单鞭拳式便是;钓马步,今称马步,因此式是左右倒换虚实的坐马步,似以旧名为妥贴,云手拳式便是;仙人步,旧名,今称丁虚步或虚步;要上拔、内收、下沉,裆须圆,并有内合之劲;白鹤亮翅拳式便是;总而言之,要直正做到太极拳之“中定”,必须顶悬身正,腰松活,足沉稳,怀有平准之仪,两手如轮之旋转,不丢不匾,不项不抗,沾、粘、连、随,缓急互应,方圆相生,周身一家,内外相合,前后左右,无不运行如意,需要久久揣摩研究,方能领悟其中奥妙。

太极拳的八法五步分解教学,简单易学,绝对让你受益惊人!

太极拳的八法五步分解教学,简单易学,绝对让你受益惊人!

太极拳的八法五步分解教学,简单易学,绝对让你受益惊人!八门五步动作名称有起势、棚、捋、挤、按、采、挒、肘、靠、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收势。

1、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并拢,头颈端正,肩臂松垂,两手轻贴大腿侧;面向南,目向前平视,心情宁静(图1)。

2、左脚向左轻轻开步,相距右脚与肩同宽,脚尖向前。

3、两手缓慢向前平举至与肩同高时,手心向下,两臂相距同肩宽,肘微下垂。

4、上体保持正直,两腿缓缓屈膝半蹲,两掌轻轻下按,落于腹前,掌与膝相对。

要点:全身放松,舌顶上腭,呼吸自然。

一、棚1、右转体的同时,左臂上抬屈于胸前,手心向下;右手翻转向左划弧至左腹前,手心向上,与左手相对如同抱球,重心移至左腿,右腿收于左腿内侧,面向西,目视前方(图2)。

2、右脚向前轻轻迈出一步,脚跟着地,前移成右弓步;同时右臂向前棚出,臂微曲,掌心向内,高与肩平,左掌向左向下落于左胯旁,掌心向下,目视右前臂(图3)。

要点:两手分开要保持弧形,体转要以腰为轴,弓步与分手的速度要一致。

用法:棚,两臂要撑圆,后手五指附在前手腕内,助力外撑。

这是主动进攻的招式。

二、捋1、上体微右转,右脚向右后退一步,脚前掌轻轻落地。

2、上体继续右转,重心后移到右脚,左脚收于右脚内侧,同时右臂外旋,右掌屈肘提至胸前横掌,掌心向外,左臂内旋,举于身体左侧,高与肩乎,掌心向外,面向北,目视前方(图4)。

要点:左脚收脚与两臂捋的动作要一致。

用法:捋是破棚的招法,两掌以感觉探知·对方虚实,一手接对方腕,一手附对方肘,顺力捋开对方臂,随捋进招进招。

三、挤1、上体左转,左脚向前偏左上步,脚跟落地。

2、重心前移,右脚收至左脚内侧后方,脚前掌着地成右丁步;同时左臂屈肘横于胸前,掌心向内,指尖向右;右臂内旋,掌心向外,指尖向上,掌指附于左腕内侧,面向南,目视前方(图5)。

要点:向前挤时,上体要正直,手臂动作与步法一致。

用法:捋开对方棚手之后,遂以挤手进攻,搭手后以手和臂向对方空隙挤按,两手合拢以增加力量。

太极拳基本步法

太极拳基本步法

太极拳基本步法太极拳作为一种古老而优雅的中国传统武术,不仅能够帮助身体锻炼和增强健康,还融入了深刻的哲学与文化内涵。

太极拳的基本步法是学习太极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练习者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使他们能够在后续的练习中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太极拳的核心原理。

1. 起势太极拳起势是学习太极拳的第一步,也是整个太极拳套路的开场动作。

起势时,身体保持稳定,双脚分开与肩同宽,然后将重心移到一脚上,另一脚轻轻踏地,将两脚并拢,重心落在两脚之间。

这个动作的关键在于身体的平衡和控制,只有通过正确的站立姿势,才能够有效地进行后续的练习。

2. 收势太极拳收势是太极拳套路的结束动作,也是回到初始姿势的过程。

在收势时,练习者要注意身体的柔软和灵活,通过调整重心的位置来平衡身体。

手臂和手部的动作应该流畅自然,不应有任何僵硬和过度的用力。

3. 单鞭单鞭是太极拳基本步法中的一种常见动作,也是太极拳套路中广泛运用的技巧之一。

单鞭的动作包括将一只手臂伸直,掌心坚定朝下,而身体的另一侧则保持放松和柔软。

这个动作的关键是保持身体的平衡和姿势的稳定,同时注重手臂和手部的协调运动。

4. 拦雀尾拦雀尾是太极拳基本步法中的一种重要技巧,它能够帮助练习者在太极拳的练习中提升身体的灵活性和柔软度。

拦雀尾的动作包括将一只手臂伸直,掌心朝下,同时将另一只手臂从身体的另一侧向上移动,形成一个类似于扇形的动作。

这个动作的关键在于平衡身体的姿势和调整手臂的位置,同时注重呼吸和身体的协调运动。

5. 单鞭云手单鞭云手是太极拳基本步法中的一种练习方法,它能够帮助练习者在太极拳的套路中提升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单鞭云手的动作包括将一只手臂伸直,掌心朝下,同时另一只手臂做圆形运动,形成一种云舞的感觉。

这个动作的关键在于身体的平衡和呼吸的调节,通过这种连续而流畅的动作,能够有效地锻炼身体的柔软度和协调性。

通过以上几个基本的太极拳步法,我们可以看到太极拳不仅仅是一种身体的锻炼方式,更是一种以柔克刚的思维方式。

太极拳的步法

太极拳的步法

太极拳的步法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的武术之一,其独特的步法是其独特魅力之一。

太极拳的步法主要分为四个方面:踏法、身法、手法、眼法。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四个方面的步法。

首先是踏法。

太极拳的踏法是指脚步的迈法和站法。

太极拳中的踏法主要包括虚实、前后、左右、高低等方面。

虚实是指在站立的过程中,重心的转移。

前后是指前脚和后脚的迈法,左右是指左脚和右脚的移动,高低是指身体的起伏变化。

这些踏法的灵活运用可以使太极拳的动作更加流畅自然。

其次是身法。

太极拳的身法主要指身体的转动和起伏。

身法的正确运用可以使太极拳的动作更加灵活自如。

太极拳的身法要求脊柱要挺直,头顶上提,胸部要鼓起,腰要下沉,臀部要收紧。

这样可以保持身体的平衡,使力量更加集中,动作更加准确。

再次是手法。

太极拳的手法是指手臂的运动和姿势。

太极拳的手法主要包括推、拉、顶、拿、托、按等。

这些手法的正确运用可以使太极拳的攻防更加灵活多变。

太极拳的手法要求手臂要放松,手指要自然张开,手腕要柔软。

这样可以使手法更加流畅,力量更加传导。

最后是眼法。

太极拳的眼法是指眼睛的注视和目标的选择。

太极拳的眼法要求眼睛要注视前方,保持警惕。

眼睛要灵活活动,随着对手的动作变化而变化。

眼法的正确运用可以使太极拳的攻防更加精准,更加果断。

总的来说,太极拳的步法是太极拳的灵魂所在。

踏法、身法、手法、眼法的正确运用可以使太极拳的动作更加流畅自然,攻防更加灵活多变。

只有不断的练习和磨砺,才能够领悟太极拳的步法的精髓,从而掌握太极拳的真谛。

愿我们都能够在太极拳的世界里,领略到那种身心合一的境界,感受到太极拳的魅力。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极拳步法的结构
太极拳步法的结构
武禹襄大师在《十三势行功心解》中说“其根在脚”,指出了脚的修炼在太极拳整体技艺中份量极重,为后学指明了练好太极拳的正确之路。

但是,先贤的拳论并没有引起某些练家子的注意,一些人仍不清楚脚法的习练窍要。

其实,脚法很简单,人类走路的走法,便是太极拳的步法。

我们人类在出生以后,一岁前后便可蹒跚而行。

虽然走起路来晃晃悠悠,但是小孩的走路方法与成年人是一样的,都是以“先减后加”的方法完成左右脚互换重心的变转。

人在走路时,右脚实,左脚完全松净后迈出去,待松净的左脚实实在在落地以后,逐渐松右实脚,前左脚也渐渐由虚脚变成实脚,右脚完全转变为松净。

此时,左右两脚完成了重心的变转,右虚脚迈步向前,再一次去完成左实右虚,继而完成左虚右实的重心变转。

有一些习武者很粗心,从来不去研究拳式结构,上动和下动的关系如,何,上下动衔接的拳式结构和一个单动的结构有哪些相同和差异之处。

太极拳步法的结构
太极拳的拳式结构是以阴动和阳动的阴阳动组成的,阴动的起点是阳动的止点,阳动的起点是阴动的止点,互相依存,相互转化,“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互济”。

拳的步法与人类走路一致,也是符合老子说的“道法自然”的。

笔者在《太极解秘十
三篇》一书,有关脚下虚实变化曾写道:“太极拳脚下的虚实变化是渐变,绝对不是突变。

出步或并步,也分解成若干小动作。

侧出脚从侧到正,如‘起势’,先是大脚趾着地,过渡到二趾、中趾、四趾、小趾着地,再过渡到前脚掌,后脚跟,全脚平落在地上,这才算完成脚与脚之间的变化,也就是重心的变转。

”“脚的虚实变化过程中,是加减法,先减后加。

如坐步变弓步,不是左右横向以腰胯变重心,这种动作影响脚、踝、膝、胯从下往上关节的放松,难以按照拳法从脚到胯的节节贯串。

实脚变虚脚,先减后加……实脚变虚脚只能减,这是阴阳变化的规律,不能以腰胯横移以实横向送虚,这种悖于阴阳变化的动作,脚下不易出功夫”。

脚下的步法,上下相随,和谐规范,虚实变化自如。

脚的虚实变化,没有显现的形态,似乎不被人注意。

有的人走路很自然,但练拳时就见不到自然的步法了,迈出左脚便弓步,虚实重心的变化不是渐变而是突变,步幅开得大,不和谐,不灵活。

究其原因,是忘记了老子说的“道法自然”,有悖于自然规律。

太极拳的所有拳势动作都是被动行功。

太极拳手、眼、身、步四法四功中,脚是其中很重要的功法。

太极拳的特性之一是“举动轻灵”,吴式太极拳的步法就是很轻灵的。

实脚松到了顶,虚脚自然上步或后退,循套路路线行功,自然和谐,看不到刻板动作。

太极拳行功有个要求,胯以上肩以下的躯干部位空松,似一个空杯,或是一只灯笼。

陈式太极拳大师陈长兴素有“牌位先生”的雅号。

假如他行拳推手前仰后合主动妄动,大家也不会送此尊号了。

太极拳行拳中的阴阳变转,都在脚下,无须躯体协助,所以要求步法轻灵。

如果步幅过大,下一势无论是进是退,必须先挪
移躯体,才能实现。

但此时大腿和身体要加力才可变换重心,时日一久,肢体不能退去本力,关节必会僵紧,难以达到上下相随的境界,周身也不易取得完整一气的功夫。

从太极拳整体技艺要求上看,缺陷是明显的。

太极拳一肩宽的步法要求,和一米宽的大步进行步幅结构比较分析可知,前者自然灵活,变换重心时先减后加,符合太极拳渐变的拳理。

而大步幅时重心变转是先加后减,向前弓步突变重心,身躯四肢同时动作,加力不自然,有悖于拳理,关节僵紧,不利于修炼和养生。

会走路就应该会练拳。

因为,脚下重心均为自然变换。

开大步幅,弓膝过脚尖,被陈照奎先生称为“跪膝”,日久会受伤,实不可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