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2018新版教材)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教案教学设计
《古诗二首》教案【教材分析】本课有两首古诗。
一首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另一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前者记叙了作者登上鹳雀楼时的所见所思。
诗虽短小,但内容却很丰富。
整首诗气势恢弘,意境高远,读起来朗朗上口。
后者诗人抓住瀑布的动态,用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庐山瀑布的磅礴气势,尽情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表达了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
【学情分析】古诗整齐押韵,琅琅上口,学生十分喜爱,不少学生已经能够熟练背诵。
但由于诗歌语言简练,会省略词语,有时还会颠倒次序,使意思变得曲折跳跃,因此学生不易把握诗句的意思。
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借助多媒体等展示的画面,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进入诗歌的意境,感悟诗意。
【教学目标】1.认识“楼、依、尽、欲”等12个生字,会写“楼、依、尽、层”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做到有感情地背诵。
3.能从诗句中体会诗人情感,大致领悟诗意,有主动诵读我国古代优秀诗篇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含义,想象诗句描写的景象,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和蕴含的哲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鹳雀楼、黄鹤楼、岳阳楼等著名古楼图片】同学们看看这些古代著名建筑,这些历尽千百年的建筑都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底蕴,记录了诗人墨客的不同情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篇。
(板书课题:登鹳雀楼)2.齐读课题,注意正音、停顿。
(1)读准字音:“登”(dēng),后鼻音;“鹳”(g uàn)。
(2)登/鹳雀楼。
(3)看到课题,你想说什么?预设:谁登鹳雀楼?登鹳雀楼干什么?鹳雀楼在什么地方?3.解题:(1)“登鹳雀楼”就是登上鹳雀楼。
鹳雀楼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是我国古代四大文化名楼(滕王阁、岳阳楼、黄鹤楼、鹳雀楼)之一。
(2)有一天,唐代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看到了落山的太阳、奔腾的黄河,就写下了这首诗。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古诗二首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古诗二首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第八课《古诗二首》。
具体内容包括《登鹳雀楼》和《望庐山瀑布》两首著名的古诗。
《登鹳雀楼》描绘了壮阔的黄河景象,强调了高度决定视野的哲理;而《望庐山瀑布》则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色。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背诵两首古诗,理解并掌握生字、生词,了解古诗的基本节奏和韵律。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感知、理解和欣赏能力,学会通过朗读、感悟来体验古诗的意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背诵两首古诗,理解并掌握生字、生词。
难点:体会古诗的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黄河和庐山瀑布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壮美,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两首古诗。
2. 新课导入(1)带领学生朗读两首古诗,让学生初步感知古诗的节奏和韵律。
(2)结合教材注释,帮助学生理解生字、生词,讲解诗句的含义。
3. 例题讲解(1)选取《登鹳雀楼》中的一句诗句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哲理。
(2)选取《望庐山瀑布》中的一句诗句进行讲解,让学生感受诗人描绘瀑布景象的生动形象。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模仿例题,选取诗句进行解读。
(2)学生分组,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关键词: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2. 《望庐山瀑布》作者:李白关键词: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朗读并背诵两首古诗。
(2)选取一首古诗,用自己的话描述诗句中的景象。
2. 答案:(1)见教材。
(2)示例:《登鹳雀楼》描述了站在高楼上,眺望远方,视野开阔的景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著名的古诗,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案)
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理解两首古诗的基本内容,体会古诗的美。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感受古诗所描绘的画面和情境。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引导学生理解古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介绍两首古诗的作者、背景和主题。
解释古诗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子。
2.2 教学重点两首古诗的字词、句子的理解和朗读。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讨论,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引入与古诗相关的图片或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古诗与现代诗歌的差异。
3.2 朗读与理解引导学生朗读古诗,注意语气、节奏和韵律。
讨论古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内容。
3.3 想象与联想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描绘出古诗所描绘的画面和情境。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对古诗的感受和理解。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朗读、讨论和表达。
4.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包括古诗的朗读和背诵。
4.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朗读和背诵古诗,家长签字确认。
5.2 课堂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古诗朗诵比赛,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表现。
5.3 家庭作业鼓励学生与家长一起查找其他古诗,进行阅读和欣赏。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课文文本提供清晰的古诗文本,包括注音和解释。
使用简短的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古诗中的难点。
6.2 教学图片准备与古诗内容相关的图片或插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主题和画面。
6.3 教学媒体使用多媒体课件或视频,展示古诗中所描绘的场景,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
第七章:教学方法7.1 互动讨论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部编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8.古诗二首(教案)
1.认识“宿、依” 页码(1-4 )(5)18古诗二首(精读课文)12个生字,会写“危、敢”8个生字,理解“苍苍、茫茫”等词语的意思。
2•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3•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等,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和草原的高远辽阔。
【教学重点】朗读和背诵古诗,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和草原的高远辽阔, 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等方法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1. 会写3个生字。
2. 背诵并默写《夜宿山寺》。
3.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重点)4.启发学生处处想象,揣摩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受。
(难点)【教具准备】 课件(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 建议使用荣德基小学课件)【教学过程】 教师口述:介绍写作背景:诗人夜宿深山里面的一个寺庙, 发现寺院后面有一座很高的 藏经楼,于是便登了上去。
凭栏远眺,星光闪烁,李白诗性大发,写下了这一首 纪游写景的短诗。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古诗。
(板书: 夜宿山寺)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出示图片,简介写作背景,导入课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二、简介作者李白(701年一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是唐代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教学目标】 必备品格 关键能力、导入新课友。
主要作品:《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 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三、初读感知1.听范读。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6-7 )2. 学生初读。
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努力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 检查初读情况 练读生字,识记。
① 注意读准:平舌音“宿 寺”,翘舌音“辰”,后鼻音“恐”。
形近字辨析:“辰一晨” 形声字结构识“巩、京”表音。
(2)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古诗二首∣人教(部编版)2018
2019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2课时教学设计讲授新课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演示第4-7张幻灯片)(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Lou vl jin huang ceng楼依辱黄层(2 )说一说这些生字偏旁是什么?“楼”的偏旁是“木”“依”的偏旁是“仁’“尽”的偏旁是“尸”“层”的偏旁是“尸”(3)指导生字的笔顺。
以“依”、“层”为例指导。
2.学习组词。
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出示词语:A.教师领读 B.男女生比读C.同桌互读。
楼(楼房)(高楼)依(依然)(依靠)尽(尽力)(尽头)层(上层)(楼层)3.认识了生字宝宝,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古诗。
(插入音频素材1)(演示第8张幻灯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相关链接(演示第9张幻灯片)王之涣,字季凌,唐朝著名诗人,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二、精读课文1.古诗题目解读。
(演示第10张幻灯片)题目的中心词是什么?1、学生根据老师出示的生字卡输出字的读音。
2、同学之间交流互相提问识记生字。
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识记'牛字词。
熟悉古诗及朗读节奏。
认识作者。
诗人要登什么地方呢?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
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接下来我们一起读一读诗的前两句。
(演示第11-18张幻灯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1 )重点词语解释:白日:太阳。
依:依傍。
尽:消失。
黄河:世界第六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也被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 。
(2)“白日依山尽”说的是什么意思呢?这句话是说,傍晚太阳依傍山峦洛下。
(3)“依山尽”说明了什么?这是对什么景物的描写?(4)同学们,你们觉得在什么时候,太阳会离山很近?(5)诗人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6 )这句诗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什么景象呢?(7)“黄河入海流”说的又是什么意思呢?滔滔黄河水朝着大海汹涌奔流而去。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18《古诗二首》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
18《古诗二首》教学设计【教学设想】先初读扫清语言障碍,再解释诗句,诵读古诗。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谁读过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诗?能试着背一首吗?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李白夜晚住宿在山上寺院时所写的诗。
出示课题:夜宿山寺。
二、初读感知1.教师范读全诗,学生注意听不认识字的读音。
2.学生借助拼音初读全诗,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三、检查生字认读情况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危敢惊。
请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
2.这些生字谁会读?指名认读,“开火车”读,重点指导“惊”字的读音。
3.去掉拼音,小组检查认读生字。
4.猜字游戏:老师手中拿了一个生字娃娃。
谁来猜猜,老师拿的是哪个生字娃娃?四、将生字宝宝放回诗中,多读几遍。
1.学生自由读诗。
2.指名读词:高百尺、摘星辰、高声语3.指名朗读全诗。
五、借助插图,了解诗意1.出示课件或文中插图,找一找,山寺在哪里。
2.假如你就站在这山顶寺院的高楼上,你会有什么感觉?相机出示前两行诗。
3.指导朗读前两行诗。
(1)老师配乐范读;(2)学生试读;(3)指名读;(4)全班配乐齐读。
4.站在这高楼上,人们都不敢大声说话,害怕惊动了天上的神仙。
相机出示后两行诗。
(1)学生自由读后两行诗;(2)指名配乐读;(3)教师配乐范读;(4)全班配乐齐读。
六、创设情境,有感情地朗读全诗1.教师配乐描叙诗境,学生想象画面。
2.学生自读整首诗。
3.指名扮演小诗人,表演读。
4.师生配乐合作读。
七、选择作业(三者选其一)1.自选乐曲配乐背诵全诗。
2.给诗配画。
3.李白还写过哪些诗,找一找,读一读。
资料包精彩片段【教学设想】“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强调的是朗读在学古诗中的重要性。
初读古诗时,要求学生自己对照拼音,做到读准字音,把诗句读正确,读通顺。
利用课件播放大草原的风景,引导学生在图中了解诗句的意思,让学生的耳、脑、口、眼协调活动,从中感受到诗中所描写大草原的美丽和辽阔无边以及牧民富足的生活,从而渐入古诗意境。
《古诗二首》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另外,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有些小组在分享成果时,表达不够清晰,逻辑性不强。针对这个问题,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加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训练,提高他们的表述能力。
-诗句意义理解:部分诗句含义抽象,如《望庐山瀑布》中的比喻手法,学生难以理解其象征意义。
-情感与意境体会:对于诗人的情感表达和古诗的意境,学生可能缺乏直观感受,难以深入体会。
举例说明:
-通过图片、实物展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瀑布”、“鹳雀楼”等生字词。
-运用生活实例、故事情境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比喻手法,如将瀑布比作银河,让学生想象这样的景象,从而理解诗句的意义。
本节课将围绕这两首古诗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学习古诗的朗读、理解、赏析和背诵,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同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学生文化素养:通过学习《古诗二首》,使学生深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古诗的基本概念。古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形式,具有独特的韵律和节奏。它能够表达诗人的情感,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象,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两首具体的古诗《望庐山瀑布》和《登鹳雀楼》。这两个案例分别展示了李白和王之涣如何通过诗歌描绘自然景色,表达自己的情感。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句的朗读与背诵、词汇与句式理解、诗人情感与意境体会这三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二首》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二首》《古诗二首》教学方案1. 教材分析1.1 在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古诗二首》选取了两首经典古诗,这两首古诗都是我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
它们在内容上充满童真童趣,同时又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初步接触古典诗歌、感受古典诗歌魅力的重要素材。
1.2 从语言特点来看,这两首古诗用词简洁、凝练,却能生动地描绘出丰富的画面。
例如其中一首诗通过几个简单的意象组合,就勾勒出一幅田园风光图或者儿童嬉戏图等,让学生在简洁的文字中感受汉语的精妙。
1.3 从文化传承角度,古诗承载着古代人们的思想情感、生活方式以及审美观念。
学生学习古诗,能够穿越时空,了解古人的生活,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2. 学情分析2.1 二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和简单的阅读理解能力。
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对古诗这种简短而富有韵律的文学形式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2.2 然而,由于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有限,对于古诗中所描绘的意境和古人的情感可能理解起来存在一定困难。
例如,古诗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特定的意象,如“荷笠带斜阳”中的“荷笠”,学生可能没有见过这种形象,难以在脑海中构建出准确的画面。
2.3 同时,二年级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相对较短,需要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保持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 教学目标3.1 知识与技能目标3.1.1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1.2 认识诗中的生字,理解诗句的基本含义。
3.2 过程与方法目标3.2.1 通过朗读、想象画面等方式,感受古诗的意境。
3.2.2 学习借助注释理解古诗内容的方法。
3.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3.3.1 体会诗人对大自然或生活的热爱之情。
3.3.2 激发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喜爱之情,培养文化自信。
4. 教学重难点4.1 教学重点4.1.1 识字与写字。
准确认读诗中的生字,如“宿”“篱”等,并能正确书写。
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案)
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理解两首古诗的基本内容,体会古诗的意境。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演等手法,感受古诗的意境。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古诗《静夜思》朗读并背诵古诗。
理解古诗的内容,体会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2 古诗《登鹳雀楼》朗读并背诵古诗。
理解古诗的内容,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理解两首古诗的基本内容,体会古诗的意境。
3.2 教学难点:理解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和深层含义。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造力。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朗读、讨论、绘画、表演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互动交流,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4.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古诗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内容和意境。
提供相关的文学材料和拓展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
第五章:教学步骤5.1 导入:通过展示古诗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他们自己对家乡和大自然的感受。
5.2 朗读与背诵:引导学生正确朗读两首古诗,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
鼓励学生背诵古诗,加强他们对古诗的记忆和理解。
5.3 内容理解:讲解古诗的基本内容,解释生词和短语的含义。
引导学生分析古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表达。
5.4 文学鉴赏与创作: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演等方式,感受古诗的意境。
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如编写类似的诗句或短文。
5.5 总结与拓展:总结学生在本节课中的学习成果,强调重点和难点。
提供相关的文学材料和拓展资源,鼓励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探索。
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案)
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2. 能够理解两首古诗的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进行简单描述。
3. 能够认识和理解古诗中的生字词。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古诗《静夜思》作者:李白大意:描述了作者在寂静的夜晚,思念故乡和家人的情感。
2.2 古诗《悯农》作者:李绅大意:描绘了农民辛勤劳作的情景,表达了对农民辛苦劳动的敬意。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理解两首古诗的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进行简单描述。
认识和理解古诗中的生字词。
3.2 教学难点古诗中一些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朗读、讨论、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古诗的意境。
4.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古诗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提供生字词卡片,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第五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5.1 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两首古诗《静夜思》和《悯农》。
3. 朗读与背诵: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4. 生字词学习:讲解和巩固古诗中的生字词。
5. 理解与描述: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古诗的大意。
6. 小组合作: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古诗中的情景。
7.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5.2 时间安排教学步骤1-3:10分钟教学步骤4-6:15分钟教学步骤7-8:10分钟总结与拓展:5分钟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评估目的了解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案)
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理解两首古诗的主题和情感。
能够用自己的话简要解释古诗中的意思。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背诵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想象,理解古诗中的景象和情感。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介绍:介绍两首古诗的作者、背景和意义。
解释古诗中的生僻字词和古代文化知识。
2.2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帮助学生理解古诗中的主题和情感。
2.3 教学难点:解释古诗中的生僻字词和古代文化知识。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想象,理解古诗中的景象和情感。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具准备:准备两首古诗的文本和图片。
准备朗读和背诵的录音材料。
3.2 教室环境:布置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以便学生集中注意力。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古诗,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两首古诗。
4.2 朗读与背诵:让学生跟读录音材料,纠正发音和语调。
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4.3 理解与解释:让学生观察图片,引导他们通过想象理解古诗中的景象。
解释古诗中的生僻字词和古代文化知识。
4.4 讨论与思考:引导学生讨论古诗的主题和情感。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简要解释古诗中的意思。
第五章:作业与评价5.1 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家长签字确认。
让学生选择一幅与古诗相关的图片,用自己的话描述图片中的景象。
5.2 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家长的反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对学生的朗读、背诵和表达能力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进步。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相关文学作品欣赏:向学生推荐与本节课古诗主题相关的其他文学作品,如故事书、诗歌等。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 18《古诗二首》 人教部编版
《古诗二首》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宿、寺”等12个生字,会写“危、敢”等8个字,理解“苍苍、茫茫”等词语的意思。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等,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和草原的高远辽阔。
二、教学重点:朗读和背诵古诗,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
三、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和草原的高远辽阔。
五、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生字词卡片。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
四、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解题导入,领悟主旨1.导入: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一生写了很多优美的诗,如《静夜思》《赠汪伦》《望庐山瀑布》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白的《夜宿山寺》。
(板书:夜宿山寺) 2.简介:(出示李白的图片)李白一生游览过许多名山大川,也写了许多赞美祖国山河的诗句,他的诗有的充满想象力,有的充满豪情,人们称他为“诗仙”。
3.解题:引导学生从题目中找到诗人写这首诗的时间、地点和事件,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绘制简笔画。
相机认读“宿、寺”。
(1)夜。
交代了诗人写这首诗的时间是夜晚。
(教师板画星星、月亮。
)(2)宿。
在这里是“住,过夜”的意思,交代了诗人住宿的地点。
“宿”的读音是平舌音,在本课读sù。
可用想象法识记:“宀”是房屋,一个人(亻)在房屋(宀)里住了“百”天。
也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宿”是上下结构的字,宀+亻+百=宿。
(3)山寺。
交代了诗人住在深山的寺庙里。
(教师用简笔画画出山峦、寺庙,同时在山腰处画几朵云,以突出其高度。
)“寺”是平舌音,读sì。
可用减一减的方法识记:“诗”去掉“讠”就是“寺”。
也可用歌诀识记:一寸土一间寺。
古诗题目平翘舌音结合,读起来有些拗口,要注意读准字音。
4.过渡:现在就让我们跟随诗人李白一同走进这座“山寺”。
(师生齐读题目,教师指导读准生字。
)设计意图:由题目入手,通过解析题目来了解古诗的主要内容,在解题的过程中相机学习生字。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2018新版教材)
第四单元祖国风景美如画,名胜古迹、河流山川都魅力无穷。
这些美好的景色让人心旷神怡,也让人受到启发,感触良多。
本组教材就是以“风景名胜”为专题编排教学内容的,选择了鹳雀楼、庐山、黄山、日月潭、葡萄沟等著名景点。
选编的课文展示了不同的风景,也让人产生了不同的感受,我们在欣赏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也对这些美景表达了赞叹和喜爱之情。
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四”,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
课题内容简说古诗二首两首古诗分别写的是鹳雀楼和庐山瀑布,写王之涣登上鹳雀楼后和李白游览庐山瀑布时的所见、所闻及所感。
黄山奇石作者具体描述了黄山奇石中的“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的形状和样子,概括介绍了“天狗望月”等其他奇石,写出了黄山奇石“奇”的特点。
日月潭作者围绕日月潭的碧水,获取更多新改版教学资料请加微信:hls htx01以清晨和中午两个特写镜头展示了台湾著名风景区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宝岛台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葡萄沟通过介绍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盛产葡萄的情况以及葡萄干的制法,说明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表达了作者对葡萄沟的赞美之情。
1.会认68个生字;会写3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更、落、都、奇、薄、中、好、干、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课文中描写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的情感。
3.在学习课文和参与活动中让学生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提高写作能力,抒发自己的情感。
4.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山水的美丽,从而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1.会认68个生字;会写3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更、落、都、奇、薄、中、好、干、种”。
2.学会用想象的方式欣赏文章,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8.《古诗二首》………………………………………………………… 2~3课时9.《黄山奇石》…………………………………………………………2~3课时10.《日月潭》…………………………………………………… 2~3课时11.《葡萄沟》…………………………………………………… 2~3课时语文园地四………………………………………………………… 2~3课时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从文字中体会到风景美和作者表达的感情,通过想象来领略作者描写的美丽景观。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二首》精品教案
2018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8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夜宿山寺》《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记游写景短诗。
它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了山寺屹立山巅的非凡气势。
前二行“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从视觉感受上以夸张的手法烘托山寺之高耸人云霄。
从“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一句可以想象到“山寺”与“天上人”相距之近,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
诗人发挥大胆而惊人的想象,极力渲染山寺之奇高,从而将一座宏伟建筑展现在我们面前。
【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认“百、尺、声、语”四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拼音朗读古诗,熟读成诵。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看图读诗,使学生感受到山寺屹立山巅的非凡气势。
【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宿 危摘 辰 敢;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惊讶、赞叹的语气。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体会寺院的藏经楼之高。
多媒体课件、字卡、挂图。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小朋友们,你们中间有谁读过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诗?能试着背一首吗?2、李白曾望月抒怀,留下了《静夜思》这首千古佳作,他也曾在另一个群星璀璨的夜晚,写下了使人惊叹的诗行,那就是《夜宿山寺》。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出示课题:夜宿山寺3、介绍李白。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教师范读全诗,学生注意听不认识字的读音。
2、学生借助拼音初读全诗,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3、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出示带拼音的生字:百、尺、声、语。
请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
4、这些生字谁会读?指名认读,“开火车”读,重点指导“声”字的读音。
5、去掉拼音,小组检查认读生字。
6、猜字游戏:老师手中拿了一个生字娃娃。
谁来猜猜,老师拿的是哪个生字娃娃?将生字宝宝放回诗中,多读几遍。
7、学生自由读诗。
8、指名读词:高百尺、摘星辰、高声语9、指名朗读全诗。
10、规范书写汉字。
摘:左窄右宽, 同字框里是“古”。
敢:左右宽窄, 高低一样,右边是四笔写成。
寺:第三笔横要长一些。
惊:左窄右宽。
恐:上下结构,上面的“巩”字要写得紧凑些。
《古诗两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共3篇)
《古诗两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共3篇)设计意图:本课中的两首古诗都是描写秋景的。
读了之后,我们会被诗中所描绘的深秋美景所深深陶醉。
《赠刘景文》写的是秋末的景*。
荷枯,菊败,橙黄,橘绿,**鲜明,突出了秋天的特点。
其中描写菊花傲寒斗霜的气慨,间接表达了对人的敬佩之情;《山行》描绘的是秋之*,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秋*图。
内容形象生动,**明丽,尤其“霜叶红于二月花”给了使我们以美的享受。
两首诗都配有*图,便于对诗意的理解。
二年级的学生虽小但对于古诗的了解并不少,这两首诗有不少学生早已会吟诵。
教学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经验,创设特定的情境,启发想象,感受意境;反复朗读,引导背诵;美读品味,体会诗情。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其他古诗,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丰富学生的积累。
预设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背诵课文以外的古诗。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朗读、背诵,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
教学难点:“擎雨盖、傲霜枝、坐”的意思。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同学们,请看图。
[出示两幅*图]你们猜猜看这两幅图画的是什么时候的景*?为什么?秋天到,大地还会发生什么变化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两首写秋天的古诗。
板书:古诗两首。
指导书写“首”。
宋朝的苏轼和唐朝的杜牧用独特的语言表达了对秋天的喜爱,我们先来看看苏轼的《赠刘景文》[出示诗句]。
二、初读古诗1、简介作者,解释题意苏轼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赠刘景文》这首诗是诗人赠送给好友刘景文的一首诗。
教学“刘”,指导书写。
2、通古诗。
(1)自由读古诗。
(2)小老师带读生字。
[出示生字](3)再读诗句。
(个别读——齐读)[出示诗句]3、初步理解诗意。
(1)、请同学们再去读读诗句,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2)、学生质疑。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古诗二首_人教新课标(2018年秋)
18古诗二首【教学要求】1. 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训练学生行行朗读,字字思考,推敲诗文的意思;启发学生处处想象, 揣摩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受。
3 •指导朗读,要求在朗读中传达出对诗意的理解,对诗境的感悟。
4 •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图文结合,在反复品读中联系生活经 验将诗歌描绘的景象变得更为丰富。
【教学难点】1 •指导朗读,要求在朗读中传达出对诗意的理解,对诗境的感悟。
2 •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认识6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图文结合,在反复品读中联系生活体验,展开想象,探究诗歌的丰富意 理解“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的意思,学习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 的精神。
罐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字词卡片。
灌'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理解题意。
1 .出示课题,板书课题。
(板书:夜宿山寺)启发学生从课题确定这首诗所写的时间、 地点和事情,并推想人物。
教师随 学生回答,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画出月亮、星星、山峦、寺庙;此时,只简画一座 寺庙,没有楼;为了显示高度,在山腰上端横一笔云。
同时出示“宿”“寺”卡片,正音、释义。
2. 让学生观察板画,再观赏插图。
(课件出示1)要求他们用一个词来表达自己的感觉。
教师在学生提出的词中选取“高” , 并1. 3.板书。
告诉学生: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李白写自己夜宿山寺的亲身感受;全诗四行诗句,都是围绕着“高”来写的。
(板书:高)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首诗,读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要求。
(课件出示2)要求:按照老师下面告诉大家的方法,自学这首诗。
(1)反复朗读全诗每行诗句(行行朗读);(2)认真想想每个字的意思(字字思考);(3)然后根据诗句的内容,想象出一幅图画(处处想象)。
1.指名读古诗,检查读的效果。
(教师点评)2.领读、齐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祖国风景美如画,名胜古迹、河流山川都魅力无穷。
这些美好的景色让人心旷神怡,也让人受到启发,感触良多。
本组教材就是以“风景名胜”为专题编排教学内容的,选择了鹳雀楼、庐山、黄山、日月潭、葡萄沟等著名景点。
选编的课文展示了不同的风景,也让人产生了不同的感受,我们在欣赏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也对这些美景表达了赞叹和喜爱之情。
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四”,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
课题内容简说古诗二首黄山奇石两首古诗分别写的是鹳雀楼和庐山瀑布,写王之涣登上鹳雀楼后和李白游览庐山瀑布时的所见、所闻及所感。
作者具体描述了黄山奇石中的“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的形状和样子,概括介绍了“天狗望月”等其他奇石,写出了黄山奇石“奇”的特点。
作者围绕日月潭的碧水,获取更多新改版教学资料请加微信:hls htx01以清晨和中日月潭午两个特写镜头展示了台湾著名风景区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宝岛台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葡萄沟通过介绍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盛产葡萄的情况以及葡萄干的制法,说明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表达了作者对葡萄沟的赞美之情。
1.会认68个生字;会写3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更、落、都、奇、薄、中、好、干、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课文中描写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的情感。
3.在学习课文和参与活动中让学生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提高写作能力,抒发自己的情感。
4.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山水的美丽,从而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1.会认68个生字;会写3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更、落、都、奇、薄、中、好、干、种”。
2.学会用想象的方式欣赏文章,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8.《古诗二首》…………………………………………………………2~3课时9.《黄山奇石》…………………………………………………………2~3课时10.《日月潭》……………………………………………………2~3课时11.《葡萄沟》……………………………………………………2~3课时语文园地四…………………………………………………………2~3课时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从文字中体会到风景美和作者表达的感情,通过想象来领略作者描写的美丽景观。
学生在学习本组课文之后,也能对某个地方的景色进行描绘,抒发自己的感情。
8.古诗二首课题古诗二首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学前准备《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古诗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美感体验。
《古诗二首》蕴含了诗人王之涣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和诗人李白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由此,本导学案重点在于在朗读中,让学生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情感。
1.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预习二首古诗,试着理解诗意,查阅相关资料。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学习目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登鹳雀楼》。
2.体会这首古诗的节奏和韵味美,理解古诗的意思。
3.在理解古诗意思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4.学习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学习重点理解诗意,体会诗中蕴含的积极向上的情感。
1.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学前准备2.积累描写祖国壮丽景色的古诗;预习《登鹳雀楼》,试着理解诗意,查阅相关资料。
(学生)教学环节1.提问:我国古代四大名楼有:鹳雀楼、黄鹤一 、 图 片 话 楼、岳阳楼和滕王阁。
同题 , 导 入 新 学们会背关于它们的古诗课。
用时:5 吗?分钟)2.播放幻灯片,展示鹳雀楼的图片,简介鹳雀楼。
1.借助工具书,读准1.思考问题,回忆学过的古诗内容,回答提问。
2.听老师讲解,了解鹳雀楼。
1.填空。
(1)王之涣是 代诗人。
(2)鹳雀楼旧址在 省。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用时:15 分钟)生字字音。
2.自由朗读古诗,注意断句,并结合课文插图,从字面上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3.启发和鼓励学生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1.认读生字词。
2.自由读古诗,自主尝试解释诗句意思。
3.小组讨论诗句的意思,达成共识。
全班交流、展示结果。
2. 给下列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楼(lóu nóu)依(yì yī)尽(jìn jìnɡ)欲(yǜ y ù)法,解释字的意义。
有不理。
(用时:10分钟)懂的字词可以提问,老师在幻灯片中标出。
4.小组讨论,让学生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并与大家交流讨论结果。
1.再次自由读古诗,读后思考: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了什么?看到眼前三、精读诗的景象,诗人想到了什句,悟意明么?2.质疑、解疑,理解重要字词的含义。
3.说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蕴含了什么道理。
1.启发学生思考:诗人的观察点在哪里?鹳雀楼、夕阳、山峰、黄河分别应在什么方位?1.自由读古诗,小组讨论问题。
2.在老师的指导下,准确理解诗句意思。
3.思考诗句蕴含的道理。
1.根据诗文内容,思考3.字词意思我知道。
白日:依:欲:千里目:4.默写古诗。
登鹳雀楼四、仔细品读,尝试背诵。
(用时:52.看图想象诗人看到诗人所处的位置,想象诗人看的景象。
到的内容,揣摩诗人当时的心3.讨论:诗人登高观情。
,。
分钟)景时的心情、神情、动作会是什么样子?2.朗读、背诵古诗。
,。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1.请同学说说这首诗五、总结全表达的思想感情。
文,升华情 2.小结:这首诗写的感。
用时:5是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的分钟)景物和产生的想法,描绘1.思考诗人想通过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2.产生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
5.根据诗意说出诗句。
(1)滔滔的黄河水向大海流去。
(2)要想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了祖国雄伟壮丽的山河。
我在教学时,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运用已有的读新课文的方法来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教学反思从而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在学习中互相合作的精神。
在检查自读情况时,我先检查生字,再由生字连词。
对于学生容易读错的字词,我进行重点指导、纠正。
第二课时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望庐山瀑布》。
学习目标 2.感受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和欣赏能力。
3.使学生认识祖国的壮丽河山、灿烂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学习重点抓住重点词句,通过剖析诗句,展开合理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文的意境。
1.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学前准备2.预习《望庐山瀑布》,查阅相关资料。
(学生)教学环节1.播放各种瀑布的景一、音像点象。
播,情境导 2.交流:欣赏后你有入。
用时:5什么感受?分钟) 3.听古诗网络录音范读。
简介诗人背景。
1.欣赏瀑布美景,交流观后感。
2.听古诗范读,了解诗人背景。
8.我最喜欢《望庐山瀑布》(二、指导识记,书写生字。
(用时:15 分钟)1.自由读古诗。
比比谁能读得字字准确、清楚响亮,读出节奏。
课件出示生字词。
2.指导书写生字。
1.自由读古诗,认读生字词。
2.观察老师范写,注意生字书写。
6.看拼音,写词语。
lú shān shān chuān( ) ( )1.解释重点词语的意三 、 解 释 诗 思,小组讨论整个诗句的 意 , 体 会 意 意思,全班交流。
1.小组讨论诗句意思。
2.根据诗文内容,想象作7.我会解释诗句。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境。
(用时:15 分钟)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用时:5分钟)板 书 设 计2.根据诗句意思,想象当时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感情。
1.请同学说一说最喜欢诗中的哪一句。
2.布置作业:画出你想象中的壮丽雄伟的庐山瀑布图,选出作品展示。
者看到的内容,体会作者当时的情感。
1.交流自己喜欢的诗句。
2.根据诗文内容绘画。
大 中的一句诗是“ ”,家相互展示、交流、评议。
因为 。
教 学 反 思本课教学通过多媒体展现各类瀑布的录像、图片、声音、文字,直观欣赏瀑布的壮美,为学习古诗《望庐山瀑布》铺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
介绍作者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首诗的意境和感情,借助想象让学生感受庐山瀑布的美,激发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古诗二首》教学片段◆拓展延伸,抒发情感(教学重点)(点击获取更多教案)师:我们来讨论《望庐山瀑布》后两句诗的意思,有小组愿意给我们展示一下你们的讨论结果吗?生:我们这组讨论的结果是:这两句诗是说“庐山瀑布从高处直流而下,我怀疑是天上的银河落下来了”。
师:说得很不错,基本很接近原诗的意思了。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长长的水流,飞快地从山上直泻而下,让人怀疑是天上的银河流到了人间。
“三千尺”是一种夸张的手法,庐山瀑布不是真的有三千尺。
那庐山瀑布是从天上流下来的吗?生:不是。
师:对!庐山瀑布不可能从天上流下来,诗人这样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想象当时的情景。
诗人李白看到瀑布湍急的水流,从山顶倾泻而下,山顶云雾缭绕,仿佛仙境,所以李白用这两句诗来描绘他看到的壮丽景色。
你们通过李白这两句诗的描绘,又看到了什么景色呢?好好想一想,大家再一起交流。
生:朗诵这两句诗,我觉得我看到了壮观的庐山瀑布,抬头看不见瀑布尽头,落入地下时溅起了水花,让人不得不停下来欣赏。
师:我们也许没有亲眼看过庐山瀑布,但通过诗人李白形象的描写,我们可以体会到庐山瀑布的美景,它一定很壮观,让我们赞叹和喜爱。
诗人也是如此,被庐山瀑布的壮阔吸引,用诗句抒发了对它的赞美之情。
赏析:教师在解释了重点词语之后,让学生讨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情感,培养了学生的自觉性,也让学生走进古诗意境,感受诗词的力量。
最后通过想象,与诗人产生共鸣,感受庐山瀑布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