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山西省中考历史试卷(附答案与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试卷 第1页(共22页)
历史试卷 第2页(共8页)
绝密★启用前 山西省2014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历 史
本试卷满分75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时期历史的主要途径之一。
下列考古发现的遗迹、遗址、实物等适合研究中国远古人类生产生活状况的是
( )
A .北京人使用火的遗迹
B .西周烧炭火的青铜器
C .战国铁农具
D .汉代耕作石画像
2.唐宋时期,社会生活、经济发展、科技文化等都在中国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
A .唐代上层妇女骑马、打马球;宋代妇女缠足、坐轿
B .唐都长安城内坊、市分开;宋代城市瓦子、勾栏随处可见
C .唐代雕版印刷技术日渐成熟;宋代指南针、火药得到应用
D .唐代海外贸易兴盛,设市舶司;宋代景德镇成为制瓷中心
3.山西人擅长经商。
有人说,凡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的足迹。
晋商的足迹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远到外蒙、俄国和日本。
对此叙述理解正确的是 ( )
A .晋商形成于明清时期
B .晋商资本雄厚,经营的物品齐全
C .晋商经商范围广泛,远至海外
D .“晋商精神”是开拓创业、讲究诚信
4.列宁说:“中国人对欧洲人的进攻,这次遭到了美国人、法国人、德国人、俄国人和
日本人等的疯狂镇压。
这样的暴动究竟是由什么引起的呢?那些用传教的鬼话来掩盖掠夺政策的人,中国人难道不痛恨他们吗?”列宁评价的事件是
(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1923年,上海《晨报》公布了一次社会调查,其中两个问题的统计数据如下: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有
( )
①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中国人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失望 ②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③五四运动中,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 ④国民革命失败,国共进入长达十年的对峙时期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6.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在华北先后建立了4块重要敌后抗日根据地,其中与山西省有地缘关系的就有3块,这期间八路军在山西这块黄土地上与日伪军作战7万余次,歼灭
日伪军64万余人。
同时,八路军总部在山西先后转战30个县。
下列选项与材料叙述无关的是
( )
A .山西是八路军在华北抗日的主要地区之一
B .山西是中国抗战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
C .抗战期间八路军总部曾在山西境内多次转战
D .山西的抗日根据地在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7.下边是张老师上课时的板书设计。
请你根据内容为其拟定一个最适当的标题
( )
A .土地改造
B .三大改造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在--------------------此
--------------------
卷
--------------------上
--------------------
答
--------------------
题
--------------------无
--------------------
效------------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新中国成立后,我军在国防现代化道路上不断迈进,日益强盛。
以下对国防现代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科技强军是国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B.经济发展为国防现代化提供物质基础
C.现代化战争取胜的关键是军队的规模和数量
D.国防现代化需要发扬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
9.1954年12月,缅甸总理吴努应周恩来总理邀请回访中国时表示:“中国好比大象,
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很坦率地讲,我们对大国很恐惧。
但是周恩来访问缅甸后,大大消除了缅甸人这种恐惧。
”缅甸消除这种恐惧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B.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美关系由对抗开始走向正常化
10.关于人类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你能从下面两幅地图中得到的信息是()
亚非文明发源地欧洲文明发源地
A.东方文明产生较早,西方文明出现相对较晚
B.东方文明产生于大河流域,西方文明发源于海洋
C.东方文明以农耕为主,西方文明工商业发达
D.东方人保守传统,西方人冒险进取
11.对同类历史事件进行比较,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列关于“文艺复兴”和
“百家争鸣”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都发生在社会转型时期②都促进了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
③都反对本国的封建统治④都是在社会生产力推动下出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
下列史实与推论不相符的是()
A.新航路开辟——开始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B.奴隶制的存废——激化美国南北方矛盾,导致内战爆发
C.俄国十月革命——建立起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苏俄新经济政策——促使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
13.拿破仑加冕称帝时说:“我是一个加冕的华盛顿。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他们都
()
①通过加冕成为最高统治者②在民主法治建设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③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④领导本国人民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14.非洲在近现代历史上饱受西方殖民侵略,但非洲人民从未放弃过争取自由独立的斗
争。
下列选项属于非洲民族解放运动成果的是()
A.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B.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C.印度反英民族大起义
D.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15.1912年4月,泰坦尼克号客轮在从英国到美国的首航中不幸沉没。
下面是某历史兴
趣小组搜集的该客轮的背景资料,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①使用电灯照明②豪华客舱配置电脑
③采用蒸汽机组作为动力④用无线电报与外界联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5分)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6.(4分)制度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象征。
观察图
示,回答问题。
秦朝政治制度示意图美国政治制度示意图
(1)结合图示信息,写出①②处空缺的内容。
(2分)
历史试卷第3页(共22页)历史试卷第4页(共22页)
历史试卷 第5页(共22页)
历史试卷 第6页(共8页)
(2)上述中外政治制度在历史上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17.(4分)建筑是人类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见证,同时也是一种文化、一种历史,折射
出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
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图1 中国故宫 图2 巴黎圣母院 图3 四川都江堰 图4 美国田纳西水利工程水坝
(1)图1、图2所示的建筑在建筑特点或建筑材料上有何不同?(2分)
(2)图3、图4所示的水利建筑工程有何共同之处?(2分)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
18.(10分)材料一 在我国早期封建化城市形成的过程中,真正起关键作用的是统治
阶级的政治、军事需要。
早期筑城的原因不外乎有以下三种:第一,大小诸侯国国都是政治中心,都需要筑城;第二,各国纷争中需要在战略要地筑城;第三,在交通要道和人口密集的地方,封建社会的城市商业逐渐繁荣起来……
——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
材料二 工业革命将数以千计的人带到拥挤的城市与乡镇找工作。
如英国的曼彻斯特在1780年建立起第一个大型机械化的棉纺织厂,不久便成为一个主要的纺织中心,人口由1750年的18 000人增加到1851年人口普查时的30万人,大多数人口属于工人阶级和移民。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超过了城市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何成刚《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
材料三 鸦片战争后,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发展,中国传统的封建城市开始向近代资本主义城市方向发展。
19世纪70年代以后,棉纺业、面粉、造纸、印刷、航运等各类民族工业,在上海、宁波、广州、天津等城市逐步发展起来。
——马春辉《中国城市化问题论纲》
材料四 1949—2006年我国城市化人口增长率变化图。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封建社会城市形成的原因。
(2分)
(2)概述材料二中工业革命给城市带来的影响。
(2分)
(3)材料三中,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的封建城市开始向近代资本主义城市方向发展的原因有哪些?(2分)
(4)观察材料四柱状图,说出我国城市人口增长最快的时间段,并简述理由。
(2分)
(5)综上所述,谈谈你对城市化发展进程的认识。
(2分)
19.(12分)材料一 1875年,李鸿章对日本驻华公使说:“对于近来贵国所举,很为
赞赏。
独有对贵国改变旧有服装,模仿欧风一事感到不解,我国决不会进行这样的变革,只是军器、铁路、电信及其他器械是必要之物和西方最长之处,不得不采之外国。
”
材料二 梁启超说:“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
学校之立在变科举,
-------------
在--------------------此
--------------------
卷
--------------------上
--------------------
答
--------------------
题
--------------------无
--------------------
效------------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
材料三孙中山说:“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
材料四陈独秀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民主’和‘科学’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
材料五推翻幕府以后,明治天皇政府实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主要内容有: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三、四反映的历史事件,简述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
(3
分)并归纳这四个历史事件的共同作用。
(2分)
(2)根据材料五,分析明治维新的措施,说明其对日本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
(2分)(3)材料一和材料五中,中日两国的变革在目的上有何异同?(3分)
(4)日本和中国的近代化探索一成一败,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2分)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5分)
20.(15分)20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历经动荡冲突。
如何制止暴力冲突,促进和平发展,
成为人类共同的目标。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围绕“合作与对抗”这一主题进行了如下探索,请你参与完成。
(1)上表中是同学们收集的关于对抗背景下合作的史实。
请根据提示类别,填写对应事件序号。
(2分)
类别一:军事组织序号:______________
类别二:国际会议序号:______________
(2)表中的史实反映了一战以来国际关系怎样的发展趋势?(2分)
任务二【质疑探究】
(3)在探究过程中,同学们对下面两个问题产生了疑问。
请你结合史实,帮他们解答。
(要求:两个问题需分别作答)(8分)
任务三【反思总结】
(4)你认为20世纪以来导致世界暴力冲突不断的共同因素有哪些?(3分)
历史试卷第7页(共22页)历史试卷第8页(共22页)
山西省2014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历史答案解析
第Ⅰ卷
一、选择题
1.【答案】A
【解析】题设中给出的有效信息是“远古人类”,B、C、D三项是进入文明时期的考古实物,不符合题意。
北京人使用火的遗迹属于远古人类的生产生活状况,故选A。
【考点】中国远古人类的生产生活状况。
2.【答案】D
【解析】题设中要求的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选项。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唐代海外贸易兴盛,但当时没有设置市舶司,这个机构是宋朝时期设置的,所以D项错误,但符合题意。
唐朝时期的妇女可以骑马出行、打马球,宋代妇女要缠足。
出门可以坐轿:唐朝长安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城内市、坊分开,宋代出现了娱乐场所瓦子、勾栏;唐代出现了雕版印刷术,金刚经是其代表作,宋代的指南针、火药已得到广泛应用,故A、B、C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考点】唐宋时期的史实。
3.【答案】C
【解析】分析材料“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晋商的足迹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远到外蒙、俄国和日本可以看出,晋商经商范围广泛,远至海外;A、B、D三项虽然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C。
【考点】晋商的情兄。
4.【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对欧洲人的进攻”是指义和团运动,“遭到了美国人、法国人、德国人、俄国人和日本人等的疯狂镇压”是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项主要与英国有关,B项主要与英、法有关,C项主要与日本有关,均可排除。
故选D。
【考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答案】A
【解析】本题给出的有效信息是“1923年”,及当时赞成社会主义的人数多,欢迎资本主义的人数少。
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可知,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中国人对西方资本主义感到失望;1917年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到中国。
在五四运动期间,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
故D正确。
国民革命失败是在1927年,与题意无关,可排除带有D的选项。
故选A。
5 / 11
【考点】历史事件的背景。
6.【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八路军在华北先后建立了4块重要敌后抗日根据地,其中与山西省有地缘关系的就有3块”可知,A项正确;根据“八路军总部在山西先后转战30个县”可知,C项正确;综合分析材料可知,山西的抗日根据地在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D项正确;B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也不符合史实,故符合题意。
【考点】抗日战争期间山西的重要作用。
7.【答案】B
【解析】图中表现的是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改造完成后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
A、C、D三项只涉及农业的改革,不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社会主义改造。
8.【答案】C
【解析】新时期我国走上了科技强军之路;经济的发展,为国防现代化提供了物质基础;国防的现代化更需要发扬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故A、B、D三项正确。
现代化战争的关键是科技,而不是军队的规模与数量,故选C。
【考点】新中国国防的建设情况。
9.【答案】B
【解析】题设给出的有效信息是“1954年”“周恩来”“缅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周恩来总理在访问印度和缅甸时,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项与题设中“缅甸总理”的担心无关;C、D两项都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与材料时间“1954年”不符。
故选B。
【考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0.【答案】B
【解析】图中没有提到时间,因此得不出A项的信息;从图中也看不出两者的经济形态,C项不符合题意;D项也在图中表现不出来。
从图中可以看出亚非文明产生于大河流域,而欧洲文明发源于海洋,故选B项。
【考点】东西方文明的起源。
11.【答案】C
【解析】“文艺复兴”发生在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百家争鸣”发生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①正确;这两个事件都是在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下出现的,都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②④正确;“百家争鸣”不是反对本国的封建统治,因为当时还没有形成封建制度,③错误。
故选C。
【考点】文艺复兴,“百家争鸣”。
12.【答案】D
历史试卷第11页(共22页)历史试卷
第12页(共22页)
【解析】新航路开辟的作用之一是把世界连成一体,A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围绕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美国南北矛盾激化,导致了内战的爆发。
B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十月革命后俄国建立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C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苏俄新经济政策并没有促使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故D错误,符合题意。
【考点】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
13.【答案】C
【解析】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拿破仑是加冕称帝的,而华盛顿不是;华盛顿领导本国人民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而拿破仑打败了反法联盟,故可排除带有D的选项。
拿破仑颁布了《民法典》,在华盛顿等人的推动下美国成立了制宪会议并制定了1787年宪法,所以他们都在民主法制建设上做出过重要贡献,并且都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故选C。
【考点】拿破仑与华盛顿的共同成就。
14.【答案】D
【解析】本题给出的有效信息是“非洲民族解放运动”。
A、C两项属于亚洲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运动;B 项属于拉美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
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属于“非洲民族解放运动成果”,故选D。
【考点】非洲人民的独立运动。
15.【答案】C
【解析】题设给出的有效信息是“1912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第二次科技革命刚完成,因此能够使用电灯照明,也可使用无线电报与外界联系,也能采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蒸汽机作动力,D正确;电脑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的成果,不会出现在1912年的泰坦尼克号客轮上。
故选C。
【考点】科技革命的成就。
第Ⅱ卷
二、简答题
16.【答案】(1)①承相;②总统
(2)秦朝:建立起一整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巩固了统治,对后世影响深远。
美国:体现权分立原则,建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或开创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先河)。
【解析】(1)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设立“三公”,分别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
丞相掌管行政权,协助皇帝处理政事。
美国联邦总统制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总统掌握行政权,包括任免权、否决权,国会拥有立法权,最高法院拥有司法权。
所以①是丞相,②是总统。
(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建立起一整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巩固了统治,对后世影响深远。
美国联邦总统制的影响:体现三权分立原则,建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促进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或开创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先河。
7 / 11
【考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美国联邦总统制
17.【答案】(1)示例1:特点:图1,中轴对称(古典式)。
图2,高直尖(哥特式)。
示例2:建材:图1,以木结构为主。
图2,以石材为主。
(2)都是水利灌溉工程;都是政府组织兴建的;都促进了经济发展;都有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都见证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等。
【解析】(1)中国故宫属于中轴对称(古典式)建筑,巴黎圣母院属于高直尖(哥特式)建筑。
建材方面,中国故宫以木结构为主,巴黎圣母院以石材为主。
(2)四川都江堰和美国田纳西水利工程水坝都是水利灌溉工程;都是政府组织兴建的;都促进了经济发展;都有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都见证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等。
【考点】中国故宫,巴黎圣母院,四川都江堰,美国田纳西水利工程
三、材料解析题
18.【答案】(1)政治统治的需要;军事战略的需要;商业的发展;交通要道、人口密集地方形成等。
(2)城市人口增加;促进城市的工业化建设,加快经济发展;给城市带来压力,出现环境污染等问题。
(3)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发展;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对外通商口岸的日益增多;洋务运动的推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等。
(4)1986~2006年。
理由: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外开放的扩大,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吸纳外来人员就业等。
(5)不同时期加快城市化发展的原因不同;生产力推动城市化进程,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工业化加速城市化进程等。
但同时带来环境污染、人口拥挤、交通堵塞、能源短缺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等。
城乡人口比重,经济结构变化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特征;要合理规划城市建设,节约利用资源,使城市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
【解析】(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可知,中国封建社会城市形成的原因包括:政治统治的需要;军事战略的需要;商业的发展;交通要道、人口密集地方形成等。
(2)根据材料二可知,工业革命给城市带来的影响包括:城市人口增加;促进城市的工业化建设,加快经济发展;给城市带来压力,出现环境污染等问题。
(3)根据材料三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的封建城市开始向近代资本主义城市方向发展的原因包括: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发展;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对外通商口岸的日益增多;洋务运动的推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等。
(4)观察材料四柱状图可知,我国城市人口增长最快的时间段是1986—2006年。
原因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外开放的扩大,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吸纳外来人员就业等。
历史试卷第15页(共22页)历史试卷
第16页(共22页)
(5)本题考查的是。
综上所述,我们对城市化发展进程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不同时期加快城市化发展的原因不同;生产力推动城市化进程,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工业化加速城市化进程等。
但同时带来环境污染、人口拥挤、交通堵塞、能源短缺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等。
城乡人口比重,经济机构变化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特征;要合理规划城市建设,解约利用资源,使城市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
【考点】中国封建社会城市形成的原因,工业革命给城市带来的影响,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的封建城市开始向近代资本主义城市方向发展的原因,1949—2006年我国城市化人口增长率的特点,对城市化发展进程的认识
19.【答案】(1)经历了向西方学技术(器物)到学制度再到学思想,这样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
或洋务运动学技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学制度;新文化运动学思想。
共同作用:客观上推动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冲击传统守旧思想观念,促进思想解放;带来了中国社会生活的近代化;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等。
(2)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天皇统治,为日本经济发展提供政治保障;或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
经济上: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促进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社会生活:向欧美学习,发展现代教育,培养现代化人才,提高国民素质。
(3)相同点:都是为了巩固统治,挽救危机。
不同点:中国是清政府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只学技术,不变革制度。
日本是全面学习西方,变革制度,发展资本主义。
(4)日本全面变革,举国一致,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或日本善于向其他民族学习先进事物,并不断创新等。
中国是渐进变革,加之守旧势力的阻挠;或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等。
【解析】(1)材料一、二、三、四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经历了向西方学技术(器物)到学制度再到学思想,这样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
或洋务运动学技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学制度;新文化运动学思想。
这四个历史事件的共同作用:客观上推动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冲击传统守旧思想观念,促进思想解放;带来了中国社会生活的近代化;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等。
(2)明治维新的措施及作用包括: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天皇统治,为日本经济发展提供政治保障;或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
经济上: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促进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社会生活:向欧美学习,发展现代教育,培养现代化人才,提高国民素质。
(3)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的相同点:都是为了巩固统治,挽救危机。
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的不同点:中国是清政府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只学技术,不变革制度。
日本是全面学习西方,变革制度,发展资本主义。
9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