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4年中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4学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初三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4学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初三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4学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初三历史试题说明:1.考试时间60分钟。

全卷满分100分。

2. 请选出1 —42小题的答案,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选项的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3. 43—45小题在答题卡上作答。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 右框材料体现的主要思想是A. 宗教神学B.自由平等C.人文主义D.民主科学2. 从全球化的观点看,新航路开辟的历史意义是A.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B. 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C. 推动了欧洲各国的文化交流D. 使大西洋沿岸经济发展起来3. 确立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法律文献是A. 《权利法案》B .《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 D .《人民宪章》4. 担任大陆军总司令,领导美国取得独立战争胜利的是A.华盛顿 B .杰斐逊C. 杜鲁门D .尼克松5. 右图为我市中学生创作的历史漫画,根据漫画内容及所学知识判断,图中历史人物应是A.查理一世B •克伦威尔C•罗伯斯庇尔D. 拿破仑6. 世界上第一条铁路诞生于A. “蒸汽时代” B .“电气时代”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认为: 人类可以成就伟大的事业。

Human beings could achieve great things.C•信息时代 D .原子时代7. 下列关于美国1787年宪法内容的表述,错误的是A.规定国会掌握国家的立法权 B •规定美国是联邦制的国家C•指定华盛顿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D •规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8. 下列历史事件中,与《国际歌》创作相关的历史背景是A.法国大革命 B .英国宪章运动C•巴黎公社 D .俄国二月革命9. 有人说,林肯拯救了美国。

这主要是因为林肯A.创立了分权制度 B .维护了国家统一C•解放了黑人奴隶 D .实现了种族平等10. 不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科技成果是A B C11.历史上称凡尔登战役为“凡尔登绞肉机”A.武器的先进性BC•作战范围的广泛性D12.下列观点中,不属于伏尔泰的是A.批判封建专制制度B.C.批判天主教会的黑暗和腐朽D.13.下列著作中,推翻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的是A.《圣经》BC.《物种起源》D14. 创作了《战争与和平》A.荷马 BC.但丁 D 《复活》等不朽名作.莎士比亚.列夫•托尔斯泰D。

2014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卷(附答案与解析)

2014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卷(附答案与解析)

历史试卷 第1页(共18页)历史试卷 第2页(共8页)绝密★启用前 广东省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 史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2014年5月18日,集展览、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北京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公众开放。

该馆重点介绍的原始人群是( )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半坡居民D .河姆渡居民2.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由于国力不强,受到各诸侯国的歧视,痛感脸面丢尽。

为此,秦孝公( )A .实行分封制B .任用商鞅变法C .推进大一统D .推行汉化政策3.自统一后,秦始皇在中央设置的太尉一职,曾“虚设其位”。

对秦朝这一现象较为合理的解释是( )A .削弱中央军事力量B .增强地方军事权力C .皇帝亲自控制军权D .丞相、太尉职位合一4.民族交往在我国历史上写下了一段段佳话。

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吐蕃的发展与进步。

吐蕃位于下图中的( )A .①B .②C .③D .④5.1684年,沙俄政府给盘踞在雅克萨城的侵略头目颁发了一枚盾形城徽,图案是一只张开翅膀的鹰,一只爪抓着一张弓,另一只爪抓着一支箭。

为抵挡这只“鹰”的进攻而做出重要贡献的是( )A .康熙帝B .雍正帝C .乾隆帝D .道光帝6.下列属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建造的水利工程有( )①都江堰 ②长城 ③大运河 ④赵州桥 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7.了解历史事件,常常需要知道事件的各个要素。

综合下图中的要素,这页笔记记录的事件是( )A .虎门销烟B .鸦片战争C .第二次鸦片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8.他的译著很快传遍全国,“天演”“物竞”“天择”等词,逐渐成为报刊上的常用词语。

“他”是( )A .魏源B .严复C .康有为D .陈独秀9.1911年10月15日,法国报刊刊载了一篇关于中国的新闻报道,题目是《中国的革命,崛起的国家》,其中图片有剃头店铺、起义者和武昌风光鸟瞰等。

【精校】2014年广东省揭阳中考真题历史

【精校】2014年广东省揭阳中考真题历史

2014年广东省揭阳中考真题历史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6分)1.下框内是某班排练历史短剧的部分台词,可知他们准备演出的是()A.张骞出使西域B.郑和下西洋C.清军出兵雅克萨D.玄奘印度取经解析:本题主要考査张骞出使西域的相关史实。

方框中的史料描述的是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之前与汉武帝告别的情景。

故答案选A。

答案:A2.“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你认为这个挽联要称颂的是谁()A.文天祥B.郑成功C.戚继光D.岳飞解析:本题主要考査“驱逐荷虏”的民族英雄。

题文中“驱逐荷虏”指的是驱赶荷兰殖民者,由此可见,该挽联是缅怀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史实,因此它称颂的是郑成功。

故答案选B。

答案:B3.在唐朝贞观年间,家境虽然贫寒,本人却有学识、有天赋的李四赴京赶考,金榜题名,从而命运改变。

李四能够改变命运主要得益于()A.禅让制度B.宗法制度C.分封制度D.科举制度解析:本题主要考査科举制度的相关内容。

题文中家境贫寒而有学识和天赋的李四能够金榜题名,主要是因为科举制度的实行,不问出身高低,只看才识。

按成绩录用人才,在此之前只有出身门第高的人才有可能做官。

故答案选D。

答案:D4.众所周知,中医学在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明朝李时珍的一部医书里面,收集了药物1892种,药方11096个,被称为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它是哪一部医书()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本草纲目》D.《千金方》解析:本题主要考査李时珍的医学成就。

李时珍花了27年时间,写出了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医书中最早的典籍之一,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黄帝内经》是一部综合论述中医理论的经典著作,《伤寒杂病论》东汉医学家张仲景的医学著作,《千金方》唐朝医学家孙思邈的医学著作。

故答案选C。

答案:C5.在中国近代上,西方列强发动了多次侵华战争,其中导致中国社会性质改变的是()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解析:本题主要考査西方列强发动的几次侵华战争中改变中国社会性质的侵华战争。

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相关资料2014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科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6分)1、右框内是某班排练历史短剧的部分台词,可知他们准备演出的是()A、张骞出使西域B、郑和下西洋C、清军出兵雅克萨D、玄奘印度取经2、“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你认为这个挽联要称颂的是谁()A、文天祥B、郑成功C、戚继光D、岳飞3、在唐朝贞观年间,家境虽然贫寒,本人却有学识、有天赋的李四赴京赶考,金榜题名,从而命运改变。

李四能够改变命运主要得益于()A、禅让制度B、宗法制度C、分封制度D、科举制度4、众所周知,中医学在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明朝李时珍的一部医书里面,收集了药物1892种,药方11096个,被称为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它是哪一部医书()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本草纲目》D、《千金方》5、在中国近代上,西方列强发动了多次侵华战争,其中道指中国社会性质改变的是()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6、爷爷把在北京东交民巷拍的照片给大家看,并介绍说是1905年的作品,而小明马上看出其中一幅不符合史实,它是()A、东交民巷居住着大量北京市民B、各国大使在东交民巷举行宴会C、东交民巷有许多西式建筑D、外国军队在东交民巷进行操练7、孙中山将同盟会纲领阐述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

以下最能体现“民生主义”的一项是()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8、王老师布置了一项研究新文化运动的作业,小明应该参考哪一旧报刊()A、《万国公报》B、《民报》C、《新青年》D、《申报》9、“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是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提出的口号()A、北伐战争B、五四运动C、中共二大D、南昌起义10、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当时担任校长的是()A、蒋介石B、孙中山C、周恩来D、叶挺11、下表是某次战役人民支前统计,陈毅说这次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

2014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卷-答案

2014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卷-答案

广东省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9年,在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我国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这就是名震世界的北京人。

他们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之间。

A、C、D均与“北京周口店”遗址无关,故正确答案为B。

【考点】北京人2.【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为富国强兵支持商鞅开始变法。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

A、C、D均与秦孝公无关,故正确答案为B。

【考点】商鞅变法。

3.【答案】C【解析】题干中提到秦始皇设太尉一职,但“虚设其位”,说明太尉不掌握实际军事权力,掌握实际权力的还是皇帝,故正确答案为C。

【考点】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

4.【答案】A【解析】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很早就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在图中很容易找出青藏高原的所在位置①,故正确答案为A。

【考点】唐朝的民族关系。

5.【答案】A【解析】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的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为保卫祖国疆土,康熙帝率领清军痛击沙俄军队,与沙俄签订了第一个平等的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正确答案为A。

【考点】清朝的反侵略斗争。

6.【答案】C【解析】水利工程是指为消除水害和开发利用水资源而修建的工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属于水利工程的是都江堰和大运河。

故正确答案为C。

【考点】我国古代的水利工程。

7.【答案】A【解析】依据图片所提供的知识要素即可判断,该笔记记录的是虎门销烟,正确答案为A。

【考点】林则徐虎销烟。

8.【答案】B【解析】题干中所提供的关键词与严复译著《天演论》的内容是一致的,他认为要救国,只有效仿西方,推行维新改革,故正确答案为B。

【考点】中国早期维新思想家严复。

9.【答案】B【解析】题干中的有效信息有“1911年”“中国革命”“武昌”等,据此判断是辛亥革命。

2014广东省中考历史——第四章 世界古代史(配套练习)

2014广东省中考历史——第四章 世界古代史(配套练习)

第四章世界古代史上古人类文明、中古亚欧文明、文明的碰撞与融合、思想文化一、考点解读(1)中考考点1.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漠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2.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状况,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3.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4.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

5.西欧城市的兴起。

6.马可·波罗来华、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

7.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产生与传播。

(2)考点对照表二、中考热身1.(2013·荆州)河流孕育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下列属于古埃及尼罗河文明的是( )A.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B.巴黎圣母院C.“阿拉伯数字”D.楔形文字读、研究可以了解( )A.古巴比伦奴隶制度概貌B.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影响C.欧洲封建等级制的形成D.阿拉伯人对世界的贡献3.(2013·湛江)在一部反映印度古代社会生活的电影中,符合印度种姓制度的史实是( )A.刹帝利命令婆罗门率兵出征B.婆罗门在主持祭祀活动C.吠舍在法庭上审判犯人D.首陀罗在自家的农口里劳动4.(2013·广东)西方有一句谚语说:“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属于罗马。

”希腊的“辉煌”主要得益于( )A.种姓制度B.雅典民主政治C.中央集权制D.君主立宪制5.(2012·广东)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下列图片中的建筑与三大宗教有关的是()①希腊帕特农神庙②巴黎圣母院③洛阳白马寺④麦加大清真寺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6.(原创)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私有,改土地、部民为国有。

国家计口授田,对六岁以上公民,每六年按人口班给口分田一次,男子每人二段(约相当于35亩),女子为其2/3,奴婢受田相当于自由民的1/3。

所班田地不得买卖,死后归还政府”。

——日本《田令》材料二“凡天下丁男给田一顷,笃疾废疾给四十亩,寡妻妾给三十亩。

广东省广州市2014届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历史试题(WORD版)

广东省广州市2014届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历史试题(WORD版)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2014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文科综合历史试题2014.3 。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在“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所在的市、县/区、学校,以及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忙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它使“由众多血缘部族邦国形成的联盟制转变为由众多地域国家形成的相对一统天下,向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的地域国家迈进了一大步”。

“它”是指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中央集权制13.《唐律疏义》曰:“依令,斛斗秤度等,所司每年量校,印署充用。

其有私家自作,致有不平而在市执用者,笞五十。

”据此可知当时A.限制经营场所B.奉行“重农抑商”C.商业空前繁荣D.重视监管商业14.某思想家主张:“君子之学以明其心。

其心本无昧也,而欲为之蔽,习为之害。

故去蔽与害而明复,匪自外得也。

”该思想家可能是A.孟子B.董仲舒C.王阳明D.顾炎武1270—1890年英国的平均收入15.《官话报》曾经是北京各报中最反对共和支持清廷的报纸,但1912年1月4日该报的社论完全改变了立场,敦促清帝接受必不可免的事情并逊位。

这表明A .“预备立宪”破产B .共和思想影响扩大C .清朝统治覆灭D .封建思想统治地位动摇16.据《近代上海城市发展与城市综合竞争力》统计,1911年全国30人以上工厂数只有171家,1927年是1374家,1933年达到了2435家。

2014年广东省佛山中考真题历史

2014年广东省佛山中考真题历史

2014年广东省佛山中考真题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

每小题2分,满分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割据争战的局面。

公元前221年是()A.公元前2世纪早期B.公元前3世纪早期C.公元前2世纪晚期D.公元前3世纪晚期解析:此题通过所给材料考査学生对历史纪年的换箄能力。

据题意要求将具体时间换箄成世纪。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每100年为一个世纪,世纪的计箄是:在100年之内都为一世纪,满1000年在百位数字上加1就是几世纪,据题意,公元前221年即为公元前3世纪20年代,公元前纪年是倒看数,数字越小,年代越晚。

因此,公元前221年属于公元前三世纪晚期。

选项中D符合题意故选D。

答案:D2.德国人希霍芬在《中国》一书中首次用“丝绸之路”这一名词。

古代丝绸之路也被称为“进步之路”、“友谊之路”、“文化之路”。

以上材料说明当时这条东西方要道()A.交通非常发达B.各种文明相互交流C.商品贸易极其繁荣D.名胜古迹众多解析:此题为材料选择题,考査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作用。

据题文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丝綢之路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桥梁,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共同进步,活跃在丝绸之路上的中外商人特别是阿拉伯商人被誉为“和平的使者”,因此,选项ACD不符合题意,B 正确,故选B。

答案:B3.司马迁在《史记》中把陈胜诸侯同列,批评汉武帝晚年迷信神仙、掠夺百姓财富等许多过失。

这反映()A.司马迁史学知识丰富B.《史记》的艺术性相当高C.《史记》的体裁多样D.司马迁史德高尚解析:此题通过阅读材料考査学生学史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题文材料看,司马迁在写《史记》过程中,实录历史,不藏真隐恶,体现的是秉笔直书的高尚师德,所以选顷中D合题意,故选D。

答案:D4.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主流,下列能体现这一历史发展主流的事件是()A.文成公主入藏B.鉴真东渡C.玄奘西行D.郑和下西洋解析:此题考査我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2014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试卷)

2014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试卷)

2014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 史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 名、考场号、座位号。

用2B 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 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 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2014年5月18日,集展览、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北京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公众开放。

该馆重点介绍的原始人群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居民 D .河姆渡居民2.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由于国力不强,受到各诸侯国的歧视,痛感脸面丢尽。

为此,秦孝公A.实行分封制 B .任用商鞅变法C .推进大一统D .推行汉化政策3.自统一后,秦始皇在中央设置的太尉一职,曾“虚设其位”。

对秦朝这一现象较为合理的解释是A .削弱中央军事力量B .增强地方军事权力C .皇帝亲自控制军权D .丞相、太尉职位合一4.民族交往在我国历史上写下了一段段佳话。

文成公主人藏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吐蕃的发展与进步。

吐蕃位于题4图中的A .①B .②C .③D .④5.1684年,沙俄政府给盘踞在雅克萨城的侵略头目颁发了一枚盾形城徽,图案是一只张开翅膀的鹰,一只爪抓着一张弓,另一只爪抓着一支箭。

为抵挡这只“鹰”的进攻而做出重要贡献的是A.康熙帝B.雍正帝C.乾隆帝D.道光帝6.下列属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建造的水利工程有①都江堰②长城③大运河④赵州桥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7.了解历史事件,常常需要知道事件的各个要素。

广东珠海历史-2014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卷

广东珠海历史-2014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卷

2014年广东省珠海市中考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2014·广东珠海)41.帝王世代沿袭的王位世袭制在中国延续了近四千年,父子相传、兄终弟及……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

这种制度开始于()A.舜传位于禹 B.禹传子,家天下 C.秦始皇统一六国 D.汉武帝大一统(2014·广东珠海)42.中国封建社会历时两千多年,以下哪次变革曾颁布法令: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战,建立县制……,推动了本国封建制度的确立?()A.商鞅变法 B.秦始皇改制 C.汉武帝罢黜百家 D.孝文帝改革(2014·广东珠海)43.《全球通史》中描述:“新皇帝废除此前的王国和诸侯,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这是指推行哪一制度?()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世袭制(2014·广东珠海)44.丝绸之路是中外联系的纽带,沟通中西的桥梁,被称为流动的“文化运河”。

2014年的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将“抓紧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不应处于此“经济带”的是()A.陕西西安 B.河西走廊 C.新疆地区 D.黑龙江省(2014·广东珠海)45.某摄制组要拍摄三国鼎立时期的电视剧,在孙权的书房中布置哪一道具是符合历史事实的?()A.《史记》 B.指南针 C.临摹的《兰亭序》 D.《资治通鉴》(2014·广东珠海)46.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这位“伟大僧人”是()A.释迦牟尼 B.鉴真 C.玄奘 D.郦道元(2014·广东珠海)47.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逐渐超过北方。

宋代南方农业经济发展的表现不包括()A.推广种植籼型杂交水稻 B.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C.棉花的种植扩展到长江流域 D.江南新辟许多茶园(2014·广东珠海)48.他是一位蒙古族的杰出首领,于公元1271年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

2014历史(广东中考)

2014历史(广东中考)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寒假自主测试卷九年级历史(第一、二单元)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80分钟。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正确答案填在下面表格相应位置内每题3分,共75分)1.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有很多,你赞成下面哪一项A. 上帝造人说B. 女娲造人说C. 人是由古代的猿类演变而来的D. 人是由猴子演变而来的2.现代人种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遗传原因 B.染色体的差异C.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 D.主要食物的差别3.人类的最终形成经历了四个进化阶段,其中最后一个阶段是指A.早期智人 B.早期猿人C.晚期智人 D.晚期猿人4.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奴隶制小国是在A.约公元前4000年 B.约公元前3500年C.约公元前31世纪 D.约公元前21世纪5.右图中的建筑是某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该文明是A.古代埃及文明B.古代巴比伦文明C.古代印度文明D.古代希腊文明6.古巴比伦国王何时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A.公元18 世纪 B.公元前16 世纪C.公元前18 世纪 D.公元16 世纪7.两河流域是指哪两条河①尼罗河②幼发拉底河③底格里斯河④黄河A.①② B.①④C.③④ D.②③8.在印度的四个等级中,哪几个等级是受压迫的?①婆罗门②吠舍③刹帝利④首陀罗A.①③ B.②④C.①③ D.②③④9.古代埃及是世界上最早的奴隶制国家之一,其统一的时间为A.约公元前3500年B.约公元前3000 年C.约公元前22 世纪 D.约公元前16 世纪10.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了奥林匹克运动会,今天的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名称来源于古代()人四年一次的奥林匹亚赛会。

A.印度人 B.埃及人C.希腊人 D.苏美尔人11.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的最主要原因是A.人类最早居住的地区 B.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文字C.最先由原始社会进人奴隶社会 D.对世界文化贡献最大12.布匿战争(Punic Wars)前后三次,交战双方是A.希腊和波斯 B.罗马和迦太基C.罗马和波斯 D.希腊和迦太基13.汉谟拉比制定法典的主要目的是A.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B.扩大公民权利C.实行种姓制度 D.促进经济发展14.第一个在罗马独揽国家大权,成为实际的皇帝,结束罗马共和国制的人是A.屋大维 B.凯撒C.伯利克里 D.梭伦15.西欧封建社会时期,在精神和文化领域凌驾一切的权力是A.君权B.兵权C.财权D.神权16.雅典处于全盛时期的执政官是A.伯利克里 B.亚历山大二世C.腓力二世 D.图特摩斯17.“新月沃地”居住的人群中,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的是A.古埃及人 B.苏美尔人C.希伯来人 D.腓尼基人18.下图是公民们在该国家最高的权力机构——公民大会上自由发言的情形,具有这种民主制的国家是A.雅典 B.斯巴达C.罗马共和国 D.法兰克王国19.古代罗马规模最大的一次奴隶起义的领导者是A.屋大维 B.安东尼C.斯巴达克 D.凯撒20.印度形成了“种姓制度”,将社会分为四个等级。

2014年深圳中考历史与社会试卷及答案

2014年深圳中考历史与社会试卷及答案

2014年深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与社会试卷说明:1.全卷分二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共8页。

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值100分。

2.本卷试题,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按规定作答;凡在试卷、草稿纸上作答的,其答案一律无效。

答题卡必须保持清洁,不能折叠。

3.答题前,请将、考生号、考场、试室号和座位号用规定的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好。

4.本卷选择题〔1-25〕,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内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26-29〕,答案必须用规定的笔,按作答题目序号写在答题卡非选择题答题区内。

5.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以下各题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请你选出正确选项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该题相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4小题共50分〕1、关于地图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地图包括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B.“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是地图上常用的判断方向的方法C.当图幅大小相同时,比例尺越大,表示范围就越小,图上事物就越简略D.在一个比例尺为1:1500000的地图上,量得某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两地的实际距离为45千米2、右图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是“海宝”。

上海是哪条大河的入海口?。

A、黄河B、长江C、珠江D、闽江3、有关规则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规则是人们生活的标准和准则B、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遵守所有的规则C、规则是社会团体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D、规则存在于生活的时时处处,影响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4. 依法治国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执法必严”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它要求A.任何公民对待犯罪行为都可以执法 B.对待犯罪行为,必须予以严厉打击C.严格按照法律的要求执法D.必须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制定法律法规5、“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好新闻”奖是中央批准的全国性常设新闻奖,它有利于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推动民主法制建设。

2014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历史学业考试详解

2014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历史学业考试详解

2014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2014年5月18日,集展览、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北京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公众开放。

该馆重点介绍的原始人群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居民D.河姆渡居民2.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由于国力不强,受到各诸侯国的歧视,痛感脸面尽丢。

为此,秦孝公A.实行分封制B.任用商鞅变法C.推进大一统D.推行汉化政策3.自统一后,秦始皇在中央设置的太尉一职,曾“虚设其位”。

对秦朝这一现象较为合理的解释是A.削弱中央军事力量B.增强地方军事权力C.皇帝亲自控制军权D.丞相、太尉职位合一4.民族交往在我国历史上写下了一段段佳话。

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吐蕃的发展与进步。

吐蕃位于题4图中的B.②C.③D.④题4图5.1684年,沙俄政府给盘踞在雅克萨城的侵略头目颁发了一枚盾形城徽,图案是一只张开翅膀的鹰,一只爪抓着一张弓,另一只爪抓着一支箭。

为抵挡这只“鹰”的进攻而做出重要贡献的是A.康熙帝B.雍正帝C.乾隆帝D.道光帝6.下列属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建造的水利工程有①都江堰 ②长城 ③大运河 ④赵州桥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7.了解历史事件,常常需要知道事件的各个因素。

综合题7图中的要素,这页笔记记录的事件是A.虎门销烟B.鸦片战争C.第二次鸦片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8.他的译著很快传遍全国,“天演论”、“物竞”、“天择”等词语逐渐成为报刊上的常用词语,他是A.魏源B.严复C.康有为D.陈独秀9.1911年10月15日,法国报刊刊载了一篇关于中国的新闻报道。

题目是《中国的革命,崛起的国家》,其中图片有剃头店铺、起义者和武昌风光鸟瞰等。

报道中的“中国革命”指的是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北伐战争D.解放战争10.状元实业家张謇在一无资金、二无设备的情况下,历经艰辛创办了大生纱厂。

2014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和解释)

2014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和解释)

2014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和解释)2014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上填写字迹的准考证号、姓名、试室号、座位号。

用2B铅笔把对应号码的标号涂黑。

3.单项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综合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个体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2014年5月18日,集展览、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北京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公众开放。

该馆重点介绍的原始人群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居民D.河姆渡居民解析:答案B。

根据题干中的提示信息“北京周口店”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2.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由于国力不强,受到各诸侯国的歧视,痛感脸面尽丢。

为此,秦孝公A.实行分封制B.任用商鞅变法C.推进大一统D.推行汉化政策解析:答案B。

题干信息秦孝公为增强国力,实行的措施是任用商鞅推行改革。

3.自统一后,秦始皇在中央设置的太尉一职,曾“虚设其位”。

对秦朝这一现象较为合理的解释是A.削弱中央军事力量B.增强地方军事权力C.皇帝亲自控制军权D.丞相、太尉职位合一解析:答案C。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皇帝至高无上的中央集权制,设立三公分管政务、军事、监察,因此可得正确答案。

4.民族交往在我国历史上写下了一段段佳话。

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吐蕃的发展与进步。

2014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4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4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说明:1. 全卷共 6页,满分为 100分,考试用时为 50分钟。

2.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上填写字迹的准考证号、姓名、试室号、座位号。

用 2B 铅笔把对应号码的标号涂黑。

3.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 综合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个体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 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小题,每小题 3分,共 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2014年 5月 18日,集展览、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北京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公众开放。

该馆重点介绍的原始人群是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半坡居民D. 河姆渡居民2. 公元前 361年,秦孝公即位,由于国力不强,受到各诸侯国的歧视,痛感脸面尽丢。

为此,秦孝公A. 实行分封制B. 任用商鞅变法C. 推进大一统D. 推行汉化政策3. 自统一后,秦始皇在中央设置的太尉一职,曾“ 虚设其位” 。

对秦朝这一现象较为合理的解释是A. 削弱中央军事力量B.增强地方军事权力C. 皇帝亲自控制军权D.丞相、太尉职位合一4. 民族交往在我国历史上写下了一段段佳话。

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吐蕃的发展与进步。

吐蕃位于题 4图中的A. ①B. ②C. ③D. ④5.1684年,沙俄政府给盘踞在雅克萨城的侵略头目颁发了一枚盾形城徽,图案是一只张开翅膀的鹰,一只爪抓着一张弓, 另一只爪抓着一支箭。

为抵挡这只“ 鹰” 的进攻而做出重要贡献的是A. 康熙帝B. 雍正帝C. 乾隆帝D. 道光帝6. 下列属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建造的水利工程有①都江堰②长城③大运河④赵州桥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7. 了解历史事件,常常需要知道事件的各个因素。

广东省汕头市2014年中考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广东省汕头市2014年中考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2014年广东省汕头市中考历史学科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3分,共75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26、(13分)
(1)丝绸之路。

有力地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2)日本。

《马关条约》。

资本输出。

(3)①中美关系正常化。

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③中日正式建交。

(4)具体措施:1980年,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大经济特区。

国际组织:世界贸易组织(WTO)。

地区组织:亚太经合组织(APEC)。

(5)①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同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联系。

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

③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7、(12分)
(1)人文主义精神。

(2)哥伦布。

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3)《权利法案》。

君主立宪制。

(4)英国工业革命
(5)思想解放殖民掠夺制度变革科技革命。

中考_2014广东省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中考_2014广东省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时间:1839年6月 地点:广东虎门 人物:林那么徐 2021广东省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3分,共75分。

〕〔 〕1.2014年5月18日,集展览、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北京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公众开放。

该馆重点介绍的原始人群是〔 〕2.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由于国力不强,受到各诸侯国的歧视,痛感脸面尽丢。

为此,秦孝公〔 〕3.自统一后,秦始皇在中央设置的太尉一职,曾“虚设其位〞。

对秦朝这一现象较为合理的解释是A.削弱中央军事力量B.增强地方军事权力C.皇帝亲自控制军权D.丞相、太尉职位合一〔 〕4.民族交往在我国历史上写下了一段段佳话。

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吐蕃的开展与进步。

吐蕃位于题4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 〕5.1684年,沙俄政府给盘踞在雅克萨城的侵略头目颁发了一枚盾形城徽,图案是一只张开翅膀的鹰,一只爪抓着一张弓,另一只爪抓着一支箭。

为抵挡这只“鹰〞的进攻而做出重要奉献的是〔 〕: ①都江堰 ②长城 ③大运河 ④赵州桥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7.了解历史事件,常常需要知道事件的各个因素。

综合题7图中的要素,这页笔记记录的事件是A.虎门销烟B.鸦片战争C.第二次鸦片战争 〔 〕8.他的译著很快传遍全国,“天演论〞、“物竞〞、 “天择〞等 词语逐渐成为报刊上的常用词语,他是〔 〕9.1911年10月15日,法国报刊刊载了一篇关于中国的新闻报道。

题目是?中国的革命,崛起的国家?,其中图片有剃头店铺、起义者和武昌风光鸟瞰等。

报道中的“中国革命〞指的是〔 〕10.状元实业家张謇在一无资金、二无设备的情况下,历经艰辛创办大生纱厂。

该厂的创办表达的主张是〔 〕11.观察题11图,从图中的信息可以归纳得出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校曹汝霖等免职令拒签和约的报道〔〕12.为了弘扬长征精神,某校学生编排课本剧?红军不怕远征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上填写字迹的准考证号、姓名、试室号、座位号。

用2B铅笔把对应号码的标号涂黑。

3.单项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综合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个体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2014年5月18日,集展览、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北京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公众开放。

该馆重点介绍的原始人群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居民D.河姆渡居民2.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由于国力不强,受到各诸侯国的歧视,痛感脸面尽丢。

为此,秦孝公A.实行分封制B.任用商鞅变法C.推进大一统D.推行汉化政策3.自统一后,秦始皇在中央设置的太尉一职,曾“虚设其位”。

对秦朝这一现象较为合理的解释是A.削弱中央军事力量B.增强地方军事权力C.皇帝亲自控制军权D.丞相、太尉职位合一4.民族交往在我国历史上写下了一段段佳话。

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吐蕃的发展与进步。

吐蕃位于题4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5.1684年,沙俄政府给盘踞在雅克萨城的侵略头目颁发了一枚盾形城徽,图案是一只张开翅膀的鹰,一只爪抓着一张弓,另一只爪抓着一支箭。

为抵挡这只“鹰”的进攻而做出重要贡献的是A.康熙帝B.雍正帝C.乾隆帝D.道光帝6.下列属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建造的水利工程有①都江堰②长城③大运河④赵州桥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7.了解历史事件,常常需要知道事件的各个因素。

综合题7图中的要素,这页笔记记录的事件是A.虎门销烟B.鸦片战争C.第二次鸦片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8.他的译著很快传遍全国,“天演论”、“物竞”、“天择”等词语逐渐成为报刊上的常用词语,他是A.魏源B.严复C.康有为D.陈独秀9.1911年10月15日,法国报刊刊载了一篇关于中国的新闻报道。

题目是《中国的革命,崛起的国家》,其中图片有剃头店铺、起义者和武昌风光鸟瞰等。

报道中的“中国革命”指的是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北伐战争D.解放战争10.状元实业家张謇在一无资金、二无设备的情况下,历经艰辛创办了大生纱厂。

该厂的创办体现的主张是A.变法图强B.民主共和C.民主科学D.实业救国11.观察题11图,从图中的信息可以归纳得出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校曹汝霖等免职令拒签和约的报道A.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引发五四运动B.青年学生是五四运动的主力C.五四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D.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12.为了弘扬长征精神,某校学生编排课本剧《红军不怕远征难》。

下列可入选的台词或剧情是甲:长征,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乙: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爬雪山、过草地,挥师北上丙:叶挺独立团攻克汀泗桥、贺胜桥,直逼武昌城丁: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A.甲、乙B.甲、丙C.乙、丁D.丙、丁13.张学良回忆(1901年-2001年)说:“我的事情是到36岁,以后就没有了……从21岁到36岁,这就是我的生命。

”张学良“36岁”时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七七事变D.重庆谈判14.有学者说:“我们正处在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转折关头……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地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

”这位学者述说的历史事件是A.北伐战争B.南昌起义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15.某导演准备拍摄一部反映1949年共和国诞生的纪录片。

其中,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可选的画面是A.淮海战役B.渡江战役C.开国大典D.三大改造16.60年前,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的法律文献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17.见题17表,安徽凤阳县农业生产实现三年三大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题17表安徽凤阳县粮食产量统计表A.新中国土地改革的完成B.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C.人民公社具有巨大的优越性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18.公元7世纪,日本效仿隋唐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进行的改革,史称A.伯里克利改革B.大化改新C.农奴制改革D.明治维新19.题19图反映了美国历史上黑人地位的变化。

引发美国大批黑人加入北方军队的重要文件是贩卖黑奴的广告北方军队中的黑人士兵A.《独立宣言》B.《人权宣言》C.《宅地法》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20.《世界巨人百传》丛书即将出版时,有人曾评价道:“每一位伟大人物,都蕴藏着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如果你想了解近代欧洲科学家的故事,可以宣读A.《牛顿传》、《达尔文传》B.《伏尔泰传》、《马克思传》C.《华盛顿传》、《拿破仑传》D.《爱迪生传》、《丘吉尔传》21.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常用方法,题21图是不同时期世界形势示意图。

其中能够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世界形势的是A. B. C. D.22.《安妮日记》中记载,从1940年开始,犹太人被禁止拥有自行车、乘坐公共汽车、去电影院……直到实行种族灭绝政策,被禁止活下去。

该材料主要反映的是A.日本法西斯的暴行B.意大利法西斯的暴行C.德国法西斯的暴行D.“协约国”的暴行23.在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面对不同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冲突时,应该如何组织人类社会?”成为国际社会的重大课题。

而美苏两国做出的反应是A.发动战争以解决争端B.寻求世界和平与发展C.采取全方位的对峙与竞争D.加强国际谅解与互信24.警示片《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中说:“苏联共产党只有20万党员时打败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政权;200万党员时打败了德国法西斯,保卫了政权;2000万党员时却自己打败了自己,失去了政权。

”苏联共产党“自己打败自己”发生在A.新经济政策时期B.一五计划时期C.赫鲁晓夫改革时期D.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25.题25图是小米手机的零部件世界采购图。

此图反映出A.中国的零部件质量最好B.世界各地科技水平一致C.世界各地经济联系紧密D.国际经济新秩序已建立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26小题13分,27小题12分,共25分。

)26.对外交往是一个国家实力的展示。

历史上,中国曾经辉煌,也曾饱经沧桑。

当今中国已重回世界,并正在逐步影响着世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古代辉煌】材料一西域开通后……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近代屈辱】材料二甲午战争中,中国被一个刚刚兴起的到过打败,彻底暴露了中国外强中干的腐朽本质,各列强胆子也就壮起来了,准备对中国进行一次更大的瓜分。

——顾明义主编《中国近代外交史略》材料三见题26图题26图法国明信片上列强在瓜分中国(漫画)——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必修Ⅰ【当代复兴】材料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彻底结束了近百年的屈辱外交,揭开了对外关系的新篇章……20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

——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必修Ⅰ材料五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似乎可以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

——新加坡《联合早报》(2005年4月)(1)材料一中,“这条道路”被后人称为什么?依据材料概括指出,“这条道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主要作用?(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刚刚兴起的岛国”是哪个国家?并说出材料三中的情形是在哪一条约的刺激下出现的?在这一条约中出现的侵略中国的新方式是什么?(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方面有哪些“重大突破”?(4)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中国在对外开放中,“让世界进入中国”的一项具体措施,并说出表明“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国际或地区组织?(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怎样才能在国际上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27.14至18世纪的欧洲经历了一场社会巨变,在各个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不断冲击着旧观念、旧制度……推动欧洲迈入近代社会。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他是画家、雕塑家、数学家,还是一名哲学家……(他)以新奇的目光重新审视一切的勇气和热情,才能使人类精神从经院的暗室,冲向色彩缤纷的新天地……我们相信伟大的时代塑造了达芬奇,而达芬奇又成为那个时代一个不朽的标记。

——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材料二文艺复兴对葡萄牙和西班牙这两个沿海地区的影响是航海……到了这个时候,欧洲人的眼界不再只向内看了,不再只向欧洲这一个区域里看,要往外看,向海洋看。

葡萄牙和西班牙是先行者,很快荷兰跟上来,英国跟上来,法国也跟了上来。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材料三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够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材料四见题27图(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达芬奇的一副绘画代表作品?他“新奇的目光”中蕴含着怎眼的时代精神?(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先行者”中发现美洲的代表人物?随着美洲的发现及后续的殖民扩张,给欧洲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什么条件?(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新的政治制度”依据的主要法律文件是什么?依据该法律文件确立的政治体制是什么?(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世纪中期以后城市化急剧加速的是哪个国家?促成该国城市化急剧加速的主要历史事件是什么?(5)依据上述材料,归纳推动欧洲社会巨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