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辩病辩证依据
中医辩证中最基本的辩证方法
中医辩证中最基本的辩证方法
中医辩证方法有八法,其中最基本的辩证方法包括:辨病候、辨病因、辨证分型、辨证要点和辩证依据。
1. 辨病候: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观察病人的病情表现,听取患者对自身症状的描述,询问病程背景等,以确定病人的病候表现。
辨病候能帮助中医医生了解患者的病情及三焦的功能状况,从而寻找出正确的治疗方法。
2. 辨病因:中医认为疾病的产生与外界因素及内在因素有关,辨别并分析病因是中医辩证的重要环节。
辨病因包括感受外邪、情志因素、饮食不当、劳逸失度等。
3. 辨证分型:通过辨别患者的症状表现和病机变化,将不同的疾病归类于中医的常见病证型,提供指导治疗的依据。
中医辩证分为寒热虚实、气血阴阳等分类。
4. 辨证要点:即重点辨别疾病特征和病变规律。
辨证要点是根据疾病特点,辨别患者症状中的关键因素,进而指导治疗。
例如,对于阳虚证,辨证要点是补充阳气,加强患者体质和抵抗力。
5. 辩证依据:是指根据辨别病候、病因、分型等过程中所获得的证据或依据,包括望、闻、问、切的结果,辨病候的特点,以及辨证要点等。
辩证依据是辩证的依据和证明,从而为治疗提供参考。
以上五个方法是中医辩证的基本方法,通过它们能够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确定病因及病机,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中医辨病辩证依据 → 中医辨证论治依据
中医辨病辩证依据→ 中医辨证论治依据1. 引言中医辨证论治作为中医学的核心理论和方法,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依据和指导。
它通过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辨析,确定病因病机,并针对不同的证候进行相应的治疗。
本文将探讨中医辨证论治的依据和原则。
2. 中医辨证依据中医辨证的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2.1 病史询问病史询问是中医辨证的第一步,通过询问患者的病史可以了解到疾病的发展过程、症状表现、疾病的起因等信息,为进一步辨证论治提供依据。
2.2 望诊中医辨证的另一个重要方法是望诊,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目光等,可以判断患者的气血状况、阴阳盛衰以及病程等,为进一步辨证论治提供依据。
2.3 闻诊闻诊是中医辨证的另一个重要方法,通过听取患者的声音、呼吸等,可以了解到患者的声音音质、呼吸特点等信息,为进一步辨证论治提供依据。
2.4 问诊问诊是中医辨证的重要手段,通过与患者的交流,了解患者的病情、体质、饮食等情况,为进一步辨证论治提供依据。
2.5 切诊切诊是中医辨证的重要手段,通过触诊患者的脉搏,可以判断患者的脏腑功能、气血状况等,为进一步辨证论治提供依据。
3. 中医辨证论治依据中医辨证论治的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3.1 辨证准确中医辨证论治的第一要义是准确地辨证。
通过全面收集和分析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等信息,并结合中医理论进行综合判断,确定患者的证候,为后续的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
3.2 辨证论治合理中医辨证论治的第二要义是合理地论治。
根据患者的证候,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并结合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治疗,既要符合中医理论,又要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和接受能力,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3 辨证论治细致中医辨证论治的第三要义是细致地论治。
在治疗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注重细节处理,确保治疗的精确性和规范性。
4. 结论中医辨证论治依据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基础。
通过病史询问、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等方法,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为辨证论治提供依据。
瘀阻脉络证中医辨病辩证依据_概述及解释说明
瘀阻脉络证中医辨病辩证依据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对瘀阻脉络证中医辨病辩证依据进行概述和解释说明。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分支,注重通过运用辨证论治的方法来诊断和治疗疾病。
其中,瘀阻脉络证作为一种常见的中医辩证类型,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价值。
本文将探讨瘀阻脉络证的定义、特征,以及中医辨病辩证依据在诊断和治疗该证候上的意义和重要性。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5个模块,分别是引言、瘀阻脉络证的定义和特征、中医辨病辩证依据的意义和重要性、瘀阻脉络证相关治疗方法探讨以及结论与展望。
- 引言部分主要对本文的目的及结构进行介绍。
- 瘀阻脉络证的定义和特征模块将详细介绍该证候的具体概念和其表现特点。
- 中医辨病辩证依据的意义和重要性模块将探讨中医辨证论治的原理,以及在瘀阻脉络证诊断和治疗中的具体应用。
- 瘀阻脉络证相关治疗方法探讨模块将介绍目前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案和针灸调理方法,并评价其治疗效果。
- 结论与展望部分将对本文所述内容进行总结分析,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系统梳理和解释瘀阻脉络证中医辨病辩证依据。
通过全面了解该证候的定义、特征,以及充分认识到中医辨证论治在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和意义,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这一理论框架去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此外,本文还将探讨相关的治疗方法,提供给临床医生参考并促进该领域的未来发展。
2. 瘀阻脉络证的定义和特征2.1 定义瘀阻脉络证是中医学中用于描述机体脉络系统受到瘀血阻滞所引起的一种疾病证候。
在中医理论中,脉络是人体内部运行血液、气息和营养的通道,它们分布在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之间。
而瘀血则指的是由于血液循环不畅、淤积停滞而造成的血液堆积与凝滞现象。
2.2 特征一瘀阻脉络证具有以下特征:首先,患者常常会出现持续性或周期性的局部或全身性疼痛,尤其在运动或按压区域时更加明显,并且可能会表现出紫斑、紫点等皮肤损伤;其次,患者常有舌质暗紫或青紫、苔色黛黑以及舌下静脉曲张等舌象变化;再次,通过望诊可以发现面色晦暗、肢体发胖等外观特征;最后,由于毛细血管的闭塞,导致瘀血堆积在经络中,可能触及皮肤、细节肌肉和关节,因此可出现皮肤凹陷、横纹红丝等。
中医辩病辩证依据
中医辩病辩证依据一、喘证:1、患者以“-—”入院,当属中医“喘证”范畴,喘证就是由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或肺肾出纳失常而至得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得一种临床病证。
患者长期接触煤尘,损伤肺气,肺气失于充养,肺之气阴不足,易受外邪,感受外协,外邪入里化热,邪热壅肺,灼津成痰,痰热郁遏肺气,肃降无权,故见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粘稠色黄,痰热郁蒸,故见身热。
肺气失于宣发肃降,肺气上逆而见咳嗽,舌红、苔黄,脉滑数亦为痰热蕴肺之证。
纵观舌、脉、症本病当属喘证,痰热蕴肺辩证范畴,病性属虚实夹杂,病位在肺,患者因肺气亏虚,易反复发病,预后不佳。
2、患者以“——”入院,属于中医“喘证”辨病范畴,喘证就是由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或肺肾出纳失常而至得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得一种常见病证,患者年过半百,其气已衰,肺气亏虚,气失摄纳,故喘憋、舌淡、苔白,脉沉弱亦为肾虚之症,肾气亏虚而见下肢水肿,纵贯舌脉症本病当属喘证,肺肾亏虚辩证范畴,病性属虚证,病位在肺肾,反复发病,当疗效差、3、患者以“--”入院,故属中医“喘证”辨病范畴,喘证就是由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或肺肾出纳失常而至得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得一种常见病证。
患者因感受风寒,邪袭于肺,外闭皮毛,内遏肺气,肺卫为外邪所伤,肺气不得宣降,气机壅阻,上逆做喘,故见喘息,肺气不降故见喘嗽,寒为阴邪,其主收引,致毛窍收缩,腠理闭塞,故见恶寒发热,其舌质淡红,苔薄白而滑,脉浮紧均为风寒雍肺之象,病性属实,病位在肺,预后良好。
喘证辩证依据(实喘、虚喘):1、风寒袭肺:辨病辨证依据:风寒上受,内合于肺,邪实气壅,肺气不宣,故喘咳气逆,胸部闷胀、寒邪伤肺,凝液成痰,则痰多稀薄色白、风寒束表,皮毛闭塞,故见恶寒、头痛、无汗等表寒证。
苔薄白而滑,脉浮紧亦为风寒在表之征。
病因为风寒袭肺。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的总结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的总结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是基于中医医学理论和经验,结合临床观察和辩证论治的方法进
行疾病的判断和辨证处理。
其核心原理可以总结如下:
1. 辨证论治原则:中医诊断强调辨证论治,即通过辨别疾病的具体症状、体征、脉
搏等,根据中医学理论中的病机病理,运用整体思维和辩证思维,进行辩证分析和个体化
的治疗。
2. 观察:中医诊断注重全面观察病人的面色、舌苔、脉搏、声音、气味等方面的变化,以获取病情的线索和辨证依据。
3. 辨证四诊:中医诊断依据"望闻问切"四诊方法进行疾病的综合判断。
包括:望诊-
观察患者外貌特征、面色等病征;闻诊-倾听患者声音、气息等病征;问诊-向患者了解详
细的病史及症状,以及个人生活习惯;切诊-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了解脉象变化。
4. 辨证施治: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将疾病归类,并根据具体的辩证情况,选择药物、针灸、推拿、中药煎剂等不同治疗方法,以达到平衡生理功能、调整病机,从而达到治疗
疾病的目的。
5. 防病为重:中医诊断不仅注重治疗,更加强调疾病的预防。
中医理论中强调调整
饮食、锻炼、生活规律、情志调节等方面的防病措施,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和自愈能力。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是基于观察、辨证、辩证施治和防病为重的理念,通过辨别症状
病征、综合分析病情,实施个体化的治疗,以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中医诊断 辩病与辩证
中医诊断辩病与辩证
中医诊断辩病与辩证
中医诊断:辩病与辩证
证和病二者存有紧密的关系。
但严格说来,证和病的概念相同,证是证候,就是指疾
病发展阶段中的病因、病位、病性、病机、病势及鬼神正斗争高低等方面情况的病理归纳。
而病则就是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病原体因素引发的一种以生死争斗为基本形式的病理过程。
一个病可以存有相同的证,同样相同的证一般会载于相同的病中,所以存有“同病异证”、“异病同证”的观点。
例如哮喘病,其具结风寒证和风热证的相同,须用相同的辨证;再例如头痛与晕眩虽属于两病但均可发生血虚证祗。
因此,既必须实事求是,又必须
辨病。
辨证既包括四诊检查所得,又包括内外致病因素及病位,全面而又具体地判断疾病在
一定阶段的特殊性质和主要矛盾。
而辨病则是按照辨证所得,与多种相类似的疾病进行鉴
别比较,同时进一步指导辨证,最后把那些类似的疾病一一排除,得出疾病的结论。
在得
出结论之后,对该病今后病机演变已有一个梗概,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辨证,便能预料其
顺逆吉凶,而更重要的是经过辨病之后,使辨证与辨病所有的治疗原则与方药结合得更加
紧密,以达到提高治疗效果,少走弯路的目的,总之,“病”是从辨证而得的,一种病有
一种病的变化规律,这个“病”的规律,又反过来指导辨证。
辨证——辨病——辨证,是
一个诊断疾病不断深化的过程。
我们无法只以方剂为满足用户,必须既方剂,又辨病,由辨病再进一步方剂,二者不
可偏废。
中医上的辩证论证的名词解释-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中医上的辩证论证的名词解释-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辩证论证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是中医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分析方法的体现,通过对疾病的全面观察和分析,以及综合考虑人体的整体状况,从而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在中医上,辩证论证不仅仅是一个名词,更是一种治疗方法和哲学体系。
辩证论证最早出现在《黄帝内经》中,它强调人体内外的各种因素与疾病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疾病的发生是由于人体内外环境的不平衡引起的,而治疗应该通过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来达到疾病的治愈。
因此,辩证论证在中医中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方法,它能够帮助医生分析病情,判断病因,进行治疗方案的制定。
辩证论证的核心理念是“辩证”,它强调了事物之间的矛盾和变化。
在中医中,疾病被认为是人体内外环境发生变化的结果,而患者的症状也是疾病状态的反映。
因此,辩证论证通过分析病情的矛盾和变化,找出病因,寻求治疗的方法和措施。
辩证论证在中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
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中医医生可以观察到患者的面色、舌苔、脉搏等细微迹象,从而进行辩证分析。
在治疗方面,辩证论证还可以帮助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针灸、中药等,以及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
总之,辩证论证在中医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仅是一种治疗方法,更是一种哲学体系和思维方式。
通过综合考虑人体的整体状况和疾病的多因素影响,辩证论证能够帮助医生准确判断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从而达到治愈的效果。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辩证论证与现代医学的结合也成为了一种趋势,将为中医辩证论证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从中医上的辩证论证的名词解释进行展开,结构如下:1. 引言:通过对中医上的辩证论证进行简要概述,引导读者对该主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正文:2.1 中医的基本概念:首先介绍中医的基本概念,包括中医的历史渊源、理论基础等内容,为后续介绍辩证论证打下基础。
中医辩证依据
中医辩证依据1.气虚:病体虚弱,以神疲、乏力、气短、脉虚为主要表现。
2.气陷:体弱而瘦,以气短、气坠、脏器下垂为主要表现。
3.气不固证:病体虚弱,以疲乏、气短、脉虚及自汗或二便、经、精等的不固为主要表现。
4.气脱:病势危重,以气息微弱、汗出不止、脉微等为主要表现。
5.血虚:病体虚弱,以面、睑、唇、舌、爪甲的颜色淡白、脉细为主要表现。
6.血脱:有血液严重损失的病史,以面色苍白、脉微或芤为主要表现。
气脱证、血脱证、亡阳证、亡阴证,皆属疾病发展到濒危阶段的证候,且常可相互影响而同时存在,临床不易严格区分,诊断时主要是辨别何种亡脱在先。
亡阳、血脱、气脱均见面色苍白、脉微,忘阴、亡阳、气脱均有汗出的特点。
亡阴证有身热烦渴的特征,亡阳证以身凉肢厥为特征,气脱证以气息微弱尤为突出,血脱证有血液大量耗失的病史。
7.气滞证:以胸胁脘腹或损伤部位的胀闷、胀痛、窜痛为主要表现。
8.气逆证:以咳喘或呕吐、呃逆等为突出表现。
9.气闭证:以突发昏厥或绞痛、二便闭塞、息粗、脉实为主要表现。
血瘀证疼痛特点刺痛、痛处拒按、固定不移、常在夜间痛甚。
10.心血虚证:以心悸、失眠、多梦与血虚症状共见为辩证主要依据。
11.心阴虚证:以心烦、心悸、失眠与阴虚症状共见为辩证主要依据。
(血虚以“色白”为特征而无热象。
阴虚以“色赤”为特征而有明显热象)心气虚证:以心悸、神疲于气虚症状共见为主要辨证依据。
12.心阳虚证:以心悸怔仲、心胸憋闷与阳虚症状共见为辩证的主要依据。
(心气虚与心阳虚均可见心悸、胸闷、气短等症,但阳虚证有畏冷肢凉等表现,气虚证则疲乏等症表现明显)13.心阳虚脱证:以心悸、胸痛、冷汗、肢厥、脉微等表现为辩证依据。
14.心火亢盛证:以发热、心烦、吐衄、舌赤生疮、尿赤与实火症状共见为辩证的主要依据。
15.心脉痹阻证;以心悸怔仲,心胸憋闷疼痛与淤血症状共见为辩证的主要依据。
由于致痛之因有别,故应分辨疼痛特点及兼症以审证求因。
16.痰蒙心神证:以情志抑郁、错乱、痴呆、昏迷与痰浊症状共见为辩证的主要依据。
中医辩病辩证依据
中医辩病辩证依据一、喘证:1、患者以“--”入院,当属中医“喘证”范畴,喘证是由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或肺肾出纳失常而至的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临床病证。
患者长期接触煤尘,损伤肺气,肺气失于充养,肺之气阴不足,易受外邪,感受外协,外邪入里化热,邪热壅肺,灼津成痰,痰热郁遏肺气,肃降无权,故见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粘稠色黄,痰热郁蒸,故见身热。
肺气失于宣发肃降,肺气上逆而见咳嗽,舌红、苔黄,脉滑数亦为痰热蕴肺之证。
纵观舌、脉、症本病当属喘证,痰热蕴肺辩证范畴,病性属虚实夹杂,病位在肺,患者因肺气亏虚,易反复发病,预后不佳。
2、患者以“--”入院,属于中医“喘证”辨病范畴,喘证是由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或肺肾出纳失常而至的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病证,患者年过半百,其气已衰,肺气亏虚,气失摄纳,故喘憋。
舌淡、苔白,脉沉弱亦为肾虚之症,肾气亏虚而见下肢水肿,纵贯舌脉症本病当属喘证,肺肾亏虚辩证范畴,病性属虚证,病位在肺肾,反复发病,当疗效差。
3、患者以“--”入院,故属中医“喘证”辨病范畴,喘证是由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或肺肾出纳失常而至的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病证。
患者因感受风寒,邪袭于肺,外闭皮毛,内遏肺气,肺卫为外邪所伤,肺气不得宣降,气机壅阻,上逆做喘,故见喘息,肺气不降故见喘嗽,寒为阴邪,其主收引,致毛窍收缩,腠理闭塞,故见恶寒发热,其舌质淡红,苔薄白而滑,脉浮紧均为风寒雍肺之象,病性属实,病位在肺,预后良好。
喘证辩证依据(实喘、虚喘):1、风寒袭肺:辨病辨证依据:风寒上受,内合于肺,邪实气壅,肺气不宣,故喘咳气逆,胸部闷胀。
寒邪伤肺,凝液成痰,则痰多稀薄色白。
风寒束表,皮毛闭塞,故见恶寒、头痛、无汗等表寒证。
苔薄白而滑,脉浮紧亦为风寒在表之征。
病因为风寒袭肺。
病机为重感风寒,邪袭于肺,内则壅遏肺气,外则郁闭皮毛,肺卫为邪所伤,肺气不得宣畅。
中医辩证方法
中医辩证方法
中医辩证方法是指古代中医对病因分析、诊断和治疗的一种特殊的方法。
它依据脏腑功能的失衡而进行诊断,以此来探索病因和治疗原则。
中医辩证方法主要有五大理论:
1、“阴阳论”:即“阴”为内,“阳”为外,认为人体内外之间存在着阴阳交互作用,只有平衡才能调节和保持身体健康。
2、“气机论”:即将人体看做一个整体,其体内有“气机”运行,这个“气机”便是血液循环、消化吸收以及免疫等系统,如果这个“气机”出现异常,就会影响人体健康。
3、“症候论”:即根据病人的不同的临床表现,将病情分为几类,以此来推断病因和对症治疗。
4、“脏腑论”:即根据人体脏腑认为病因,以其脏腑功能失衡为依据来推断病因和对症治疗。
5、“经络论”:即经络为人体内外之间的联系,病症的发生与经络的活性有关,如果有经络活性的失常,就会影响人体健康。
中医辩病辩证依据
中医辩病辩证依据一、喘证:1、患者以“--”入院,当属中医“喘证”范畴,喘证是由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或肺肾出纳失常而至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一种临床病证。
患者长期接触煤尘,损伤肺气,肺气失于充养,肺之气阴不足,易受外邪,感受外协,外邪入里化热,邪热壅肺,灼津成痰,痰热郁遏肺气,肃降无权,故见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粘稠色黄,痰热郁蒸,故见身热。
肺气失于宣发肃降,肺气上逆而见咳嗽,舌红、苔黄,脉滑数亦为痰热蕴肺之证。
纵观舌、脉、症本病当属喘证,痰热蕴肺辩证范畴,病性属虚实夹杂,病位在肺,患者因肺气亏虚,易反复发病,预后不佳。
2、患者以“--”入院,属于中医“喘证”辨病范畴,喘证是由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或肺肾出纳失常而至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一种常见病证,患者年过半百,其气已衰,肺气亏虚,气失摄纳,故喘憋。
舌淡、苔白,脉沉弱亦为肾虚之症,肾气亏虚而见下肢水肿,纵贯舌脉症本病当属喘证,肺肾亏虚辩证范畴,病性属虚证,病位在肺肾,反复发病,当疗效差。
3、患者以“--”入院,故属中医“喘证”辨病范畴,喘证是由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或肺肾出纳失常而至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一种常见病证。
患者因感受风寒,邪袭于肺,外闭皮毛,内遏肺气,肺卫为外邪所伤,肺气不得宣降,气机壅阻,上逆做喘,故见喘息,肺气不降故见喘嗽,寒为阴邪,其主收引,致毛窍收缩,腠理闭塞,故见恶寒发热,其舌质淡红,苔薄白而滑,脉浮紧均为风寒雍肺之象,病性属实,病位在肺,预后良好。
喘证辩证依据(实喘、虚喘):1、风寒袭肺:辨病辨证依据:风寒上受,内合于肺,邪实气壅,肺气不宣,故喘咳气逆,胸部闷胀。
寒邪伤肺,凝液成痰,则痰多稀薄色白。
风寒束表,皮毛闭塞,故见恶寒、头痛、无汗等表寒证。
苔薄白而滑,脉浮紧亦为风寒在表之征。
病因为风寒袭肺。
病机为重感风寒,邪袭于肺,内则壅遏肺气,外则郁闭皮毛,肺卫为邪所伤,肺气不得宣畅。
中医首次病程记录的中医辩病辩证依据及鉴别诊断应记录
中医首次病程记录的中医辩病辩证依据及鉴别诊断应记录
苏州国医孙嗣章总结辨证论治的依据有:
1.望。
2.闻。
3.问。
4.切。
以上四种也被称为“四诊”。
原理是由于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体内的某一部分一旦出现问题,会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呈现在身体的变化显现出来,即从人们的面部以及身体四肢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来。
从望、闻、问、切这四种诊断方法着手,观察相应疾病在身体各方面的具体表现,基本上就可以了解引发疾病的相应原因和他们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从而为进一步地辨证分析提供了依据。
中医如何辨证分析出疾病的具体表现?
苏州国医堂孙嗣章依据多年的就诊经验和扎实的中医学理论知识,在中医“四诊”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造诣,尤其是“切”较为突出。
“切诊”是中医学一种独特的诊断疾病的方法。
“切”即是通过用手触摸病人身体的某一部位,切诊主要包括脉诊和按诊。
脉诊,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诊察脉搏的变化,比如滑脉、细脉等,这是医者以指腹按一定部位的脉搏诊察脉象。
不同的病人有着不同的脉象,通
过诊脉,可以诊察出病人不同的脉象变化,以了解病情程度,诊断确定病因,从而有利于采取有针对性的调理。
“切”的独特之处在于,无需病人描述自己的症状,医者便可提前将病人的病情说出来,这个是需要长期的积累的。
中医辨证施治的基本原则
中医辨证施治的基本原则中医辨证施治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其基本原则是根据患者的脉象、舌象、问诊等多方面信息对疾病进行辨证,然后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从中医辨证施治的基本原则、辨证方法和治疗方法三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1.辨证求因:中医辩证的关键在于辨别疾病的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即“求因于本”。
“因病因人”是指辨证施治应立足于具体患者的全面情况,不同患者即便患相同疾病,其治疗方案也可能不同。
2.辨证施治:中医辩证施治是根据辨证结果制定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针灸、艾灸、拔罐等多种方法。
3.辩证断病:中医辨证施治强调辩证断病,即通过辨识病情,明确病位、病性、病因等要素,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二、中医辨证的方法1.望、闻、问、切:中医辨证的四诊法是指望、闻、问、切这四种诊断方法。
“望”指的是看病人面部、舌苔等外部表现。
“闻”是通过嗅气味辨别疾病。
“问”则是询问疾病发生的症状和病史。
“切”是指通过对患者脉搏的切诊。
2.辨病辨证:辨病是指诊断疾病的名称,辨证是指根据病人的体征、症状、脉象等综合信息进行辨识。
3.辨病求因:在辨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寻找疾病发生的原因,避免单纯治标不治本的情况发生。
4.辨证求药:根据辨证结果,选取适合治疗的药物或疗法,治疗疾病。
三、中医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中医药物治疗以中草药为主,根据患者的辨证结果选用对症的中药进行治疗。
2.针灸治疗:中医针灸疗法通过针灸促进人体的气血流通,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3.艾灸、拔罐等疗法:中医还采用艾灸、拔罐等疗法进行治疗,通过助热、排湿等作用来调理患者的体质。
结语:中医辨证施治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其基本原则是辨证求因、辨证施治、辨证求药。
辨证施治的方法包括四诊法、辨证辨病、辨证求因等。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治疗、艾灸、拔罐等多种疗法。
只有深入理解和应用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和方法,才能更好地治疗患者的疾病,提高治疗效果。
中医八大辩证方法
中医八大辩证方法中医八大辩证方法是中医学中常用的医学辨证方法,其核心思想是通过观察、问诊、望、切四诊,来判断疾病的病机以及辩证论治的依据。
下面将分别介绍中医八大辩证方法。
首先是辨证求因。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是由于外感、内伤、情志变化、饮食失调等原因导致的。
辨证求因是通过详细询问病史、观察病情等方式来探求疾病的发生原因,从而为后续的辩证治疗提供依据。
其次是辨证求证。
中医辨证是通过观察病人的脉象、舌诊等方式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机,以及辨证施治的依据。
比如通过观察舌苔的颜色和厚薄,舌体的形态等来了解病人的脏腑功能以及病变情况。
再者是辨证属象。
辨证属象是指根据疾病的症状和表现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归属。
中医辩证主要强调整体感觉,通过病人的临床表现,如发热、汗出、咳嗽等,来判断病人所属的证候。
其次还应观察面色、舌苔、脉象等进行综合判断。
另外是辨证异同。
中医辨证方法还注重判断不同证候之间的异同,比如分辨实证和虚证,以及分辨寒热等不同属性的证候。
辨证异同可以指导后续的方药选择和针灸、推拿等治疗手段的应用。
然后是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根据辨证结果制定治疗方案。
中医辨证论治注重辨证立法,根据病人体质、环境和病因等综合因素,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如草药调理、针灸、艾灸、推拿等。
此外还有辨证与辨病。
辨证与辨病是将病人的症状、脉象、舌诊等进行分析,找出病因,进一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势,从而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最后是辨证与辩治。
辨证与辩治是将辨证结果与实际治疗相结合,根据病情的进展和疗效的反馈,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
中医强调病乃虚实寒热之变化,病机可随病程调整,因此辨证与辩治是一个不断完善和调整的过程。
综上所述,中医八大辨证方法是中医学中重要的辨证论治方法,通过观察、问诊、望、切四诊,辨别疾病的病机和病变,进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这些方法紧密结合中医理论体系,强调综合判断和个体化治疗,对于提高中医治疗的准确性和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辨病辩证
中风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年近半百,失于调养,损及肝肾之阴,阴虚无以制阳,肝阳上亢,迫血妄行,上扰清窍,下阻筋脉,故见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其舌红,苔黄腻,脉数滑为肝阳上亢,脉络瘀阻之象,病位元神,与肝肾有关,属本虚标实。
主诉:视物不清一天。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胃主受纳,脾主运化。
患者年过半百,有饮酒吸烟史40年,损及脾胃,脾胃渐亏,以致食欲不振,运化无力,水谷无以化津微,停滞内生痰湿,瘀久化热,停于腑内,故见腹胀便干。
肝风内动,浊痰上扰清窍,下阻筋脉,以致气血运行不畅,痹阻脉络,故症见视物不清,其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滑。
为肝阳上亢,痰邪阻窍之象。
腰痛主述:反复腰痛腰酸2年伴泡沫尿,加重2周+辨病辨证依据:因劳累太过,兼之病久,以至肾精亏损,无以濡养筋脉而发生腰痛。
腰为肾府,肾主骨髓,肾之精气亏虚,则腰脊失养,故酸软无力,其痛绵绵,喜按喜揉,是为虚证所见。
劳则气耗,故遇劳更甚。
肾藏精,肾虚固摄失司,故夜尿增多,精微不固而下泄,故见泡沫尿。
阳虚不能温养四肢,故手足不温。
面色白光白,舌质淡胖,边有齿印,脉沉细,皆为阳虚之象。
主述:反复腰酸痛近40 年,加重1月伴尿频尿痛恶心0[(e k%a*E#T_aB,a/^ ^ 辨病辨证依据:久病体虚,加之年老体衰、生育较多,以至肾精亏损,无以濡养筋脉而发生腰酸痛。
劳则气耗,故遇劳更甚,卧则减轻,并见膝软乏力。
阴虚则阴津不足,虚火上炎,故面色潮红,心烦失眠,手足心热,口燥咽干;阴虚则阳亢,故见头昏、血压增高;暑月湿热行令,感受此邪,壅于腰部,经气不通,故腰痛加剧并有肾区扣痛;湿热下注膀胱,气化不利,故小便短数;湿热浊邪内蕴中焦,脾胃气机升降失常,故见恶心。
舌质偏红,有细裂纹,前少苔,脉细弦数,为阴虚之象,苔根黄腻则为兼有湿热之象。
血证主述:反复皮肤瘀点瘀斑2年,加重1周辨病辨证依据:患者女性,49岁,劳倦过度导致心、脾、肾气阴的损伤,且反复出血导致阴血亏损,虚火内生,迫血妄行,血溢脉外而成紫斑。
中医辨病辩证依据 → 中医辨证施治依据
中医辨病辩证依据→ 中医辨证施治依据概述中医是一门古老而独特的医学体系,其辨证施治是中医理论与实践的核心。
中医辨病辩证依据是中医医师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病史等信息,进行辨证施治的有效依据。
本文将介绍中医辨证施治的依据,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医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方法。
中医辨证施治依据的种类中医辨证施治依据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病因依据:中医辨证施治首先要探求疾病的病因,即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
病因依据可以是外感病因、内伤病因、情志病因等,通过确定病因可以更精准地进行辨证施治。
2. 病机依据:病机依据是指疾病发展演变的规律和过程。
中医强调病机的观察和分析,通过观察疾病的演变过程,可以了解病情的变化趋势,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3. 证候依据:中医辨证施治的核心是辨证。
证候依据是根据病人的症状、体征和病史等信息,对疾病进行分类和判断。
通过辨明不同的证候,可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4. 辩证依据:辩证依据是根据病人的辩证特点,即辨明病的性质、病位、病机等,对疾病进行进一步的辨析和判断。
辩证依据可以帮助医师寻找到疾病的根本原因,从而针对性地施治。
中医辨证施治依据的重要性中医辨证施治依据是中医治疗的基石,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依据准确的辨证施治依据,医师可以更好地进行疾病的治疗和调理,提高治疗效果。
同时,辨证施治依据也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疾病的辨证施治,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医的理论。
总结中医辨证施治依据包括病因依据、病机依据、证候依据和辩证依据等,这些依据为中医医师提供了有效的治疗参考。
正确应用辨证施治依据,将有助于中医医师更准确地判断疾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瘀阻脉络证中医辨病辩证依据
瘀阻脉络证中医辨病辩证依据
瘀阻脉络证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病证,指的是气血瘀滞在脉络中,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的病理表现。
其辨病辩证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临床表现:瘀阻脉络证的典型临床表现包括疼痛、瘀斑、瘀点、瘀血或紫斑等。
疼痛可以表现为固定性疼痛,如经络沿脉路分布的疼痛;也可以表现为痛经、痛肿等。
瘀斑、瘀点、瘀血或紫斑则是在皮肤或黏膜上出现的局部瘀血现象。
2. 舌诊: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舌体胖大、色紫或青紫,舌脉紫暗或紫细弱。
3. 脉诊:脉象濡缓或结代,脉涩或紊乱,脉细弱或沉细。
4. 病因:瘀阻脉络证的发病原因多与外伤、手术、瘀血凝聚、气血运行不畅等有关。
常见的病因包括跌打损伤、手术后淤血、血栓形成等。
5. 辨证要点:辨证时需要结合临床表现、舌诊、脉诊等,综合分析病人的症状和体征,确定是否存在气血瘀阻脉络的证候,进而进行辨证论治。
瘀阻脉络证的中医辨病辩证依据主要包括病人的临床表现、舌诊、脉诊等方面,通过综合分析这些证候来确定病人是否存在瘀阻脉络
的证候,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中医八纲辨证的内容
中医八纲辨证的内容八纲辩证大全01概念1.八纲:即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辨证的纲领。
2.八纲辨证:即医生运用八纲理论,对望闻问切等诊法所获得的各种病情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辨别病位的浅深,病性质的寒热,邪正盛衰和病证阴阳类别的辨证思维过程。
02八纲基本证候1.表里辨证表里:是辨别病位内外深浅和病势进退的一对纲领。
狭义的表里 :指身体的皮毛、肌肉、经络相对为外,脏腑、骨髓相对为内。
外有病属表,病较轻浅;内有病属里,病较深重。
辨病位的表里,对外感病的意义尤为重要。
1)表证:既六淫、疫疠、虫毒等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机体,正气抗邪,卫气失宣所表现的轻浅证候的概括。
皮毛的病变不一定是证,表证的病位不一定在皮毛。
临床表现:恶寒(或恶风)发热(或自觉无发热),头身疼痛,苔薄白,脉浮。
或见鼻塞、流清涕、喷嚏,咽喉痒痛,微咳等症。
2)里证:泛指病变部位在内,脏腑、气血、骨髓等受病所反映的证候。
成因(1)外邪袭表,内传入里,形成里证。
(2)外邪直接入里,侵犯脏腑等部位,即所谓“直中”为病。
(3)情志内伤、饮食劳倦等因素,直接损伤脏腑,或气血津精等受病而成。
临床表现:由于里证的病因复杂,病位广泛,故其症状表现繁多。
基本特点是无新起恶寒发热并见,或但寒不热,或但热不寒,以脏腑症状为主要表现,如壮热、烦躁、神昏谵语、腹痛腹泻、呕吐便秘、舌苔厚,舌质多有变化,脉沉等。
一般病情较重、病程较长。
3)半表半里证:指外感病邪既非在表,又未入里,邪正分争于表里之间,少阳枢机不利所表现的证候。
伤寒少阳病湿温邪阻膜原伏暑邪郁少阳2.寒热辨证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一对纲领。
1)寒证:指感受寒邪,或阴盛阳虚所表现的证候。
实寒证:指外感寒邪,或过服生冷寒凉,起病急骤,体质壮实者。
虚寒证:指内伤久病,阳气耗伤而阴寒内生者,即阳虚证。
表寒证:寒邪袭于肤表者。
里寒证:寒邪客于脏腑,或因脏腑阳气亏虚所致者。
临床表现:各类寒证的表现不尽一致,常见的有:恶寒、畏冷、冷痛喜暖,肢冷蜷卧,口淡不渴,痰、涎、涕、唾等分泌物清稀无臭味,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面色白或青黑色,舌淡苔白而润,脉迟或紧等。
辩证的名词解释中医
辩证的名词解释中医
中医(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简称TCM)是中国传统的医学体系,具有辩证的特点。
辩证,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概念,指的是通过观察、分析和研究疾病的整体表现,揭示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从而确定合理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中医辩证的基本原则是整体观察、辩证思维和个体化治疗。
中医辩证依据中医四诊法(望、闻、问、切)和辨证论治的方法,通过运用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术语,对疾病的病机、病因、病情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判断。
它强调疾病的阴阳失衡、气血失调、脏腑功能紊乱等方面的辨证,以及患者的体质、脉象、舌诊等个体特征的辨证。
通过辩证分析,中医可以准确地找到疾病的病因,提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恢复人体的平衡状态,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辩证是中医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它强调整体观察和治疗,注重人体的内外、上下、阴阳、寒热、虚实等方面的平衡关系。
中医辩证的目的是通过调整和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恢复人体的自愈能力,达到治疗疾病和维护健康的效果。
中医辩证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对于诊断和治疗各种疾病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辩证依据
感冒1风热犯表辨证依据:风热犯表,热郁肌腠,卫表失和,故见发热汗出,微恶风;风热束表,肺失宣散,鼻窍不利,故见鼻塞流涕,微咳;风热上扰清窍,则头痛而胀;热熏清道则咽痛;舌尖红,苔薄白微黄脉浮数为风热之邪在表之征。
西医诊断:上呼吸道感染治法:辛凉解表。
方药:银翘散加减。
金银花15g 连翘15g 山栀12g 豆豉9g薄荷12g 荆芥9g 竹叶15g 芦根12g牛蒡子12g 桔梗6g 甘草6g2风寒犯表辨证依据:风寒袭表,肺窍不利,则鼻塞流涕;风寒外束,卫阳被郁,则恶寒,无汗,咳痰稀薄色白;正邪相争则发热;足太阳膀胱经主一身之表,寒邪犯表,太阳经气不舒,故头痛,肢节痠重;舌苔薄白而润,脉浮紧为风寒在表之象。
西医诊断:上呼吸道感染治法:辛温解表。
方药:荆防败毒散。
荆芥15g 防风12g 羌活9g 柴胡9g前胡12g 川芎9g 枳壳9g 茯苓12g 桔梗6g 甘草6g3气虚感冒辨证依据:产后气血不足,外感风寒,气虚则卫外不固,邪不易解,故恶寒重;寒邪束表而无汗;正虚无力与外邪抗争,则发热较轻。
倦怠无力,舌苔淡白,脉浮无力为气虚外感之象。
西医诊断:上呼吸道感染治法:益气解表。
方药:参苏饮加减。
党参12g苏叶12g 茯苓15g 葛根12g前胡9g 半夏99 桔梗9g 甘草6g咳嗽(外感、内伤)1风寒袭肺辨证依据:风寒袭肺,肺卫失宣,肺气闭郁,气不布津,凝聚成痰;肺卫闭塞,故见身痛恶寒,发热,口不渴;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均为风寒袭肺之象。
病因病机:风寒袭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选方: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
麻黄l5g杏仁l0g荆芥l0g桔梗l0g白前l0g紫菀l0g百部l0g 陈皮l0g甘草6g2风热犯肺辨证依据:患者2周前感冒,风热之邪未尽,循经人肺,肺失清肃,肺气上逆,发为咳嗽。
肺热伤津,故喉燥咽痛;热邪灼津为痰则咳痰,痰多黏稠,不易咳出;风热之邪犯表,卫表失和,故汗出,恶风;风热上扰,故头痛;热邪伤津,故口干渴;舌苔薄黄,脉浮滑而数为风热犯肺之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辩病辩证依据一、喘证:1、患者以“--”入院,当属中医“喘证”范畴,喘证是由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或肺肾出纳失常而至的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临床病证。
患者长期接触煤尘,损伤肺气,肺气失于充养,肺之气阴不足,易受外邪,感受外协,外邪入里化热,邪热壅肺,灼津成痰,痰热郁遏肺气,肃降无权,故见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粘稠色黄,痰热郁蒸,故见身热。
肺气失于宣发肃降,肺气上逆而见咳嗽,舌红、苔黄,脉滑数亦为痰热蕴肺之证。
纵观舌、脉、症本病当属喘证,痰热蕴肺辩证范畴,病性属虚实夹杂,病位在肺,患者因肺气亏虚,易反复发病,预后不佳。
2、患者以“--”入院,属于中医“喘证”辨病范畴,喘证是由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或肺肾出纳失常而至的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病证,患者年过半百,其气已衰,肺气亏虚,气失摄纳,故喘憋。
舌淡、苔白,脉沉弱亦为肾虚之症,肾气亏虚而见下肢水肿,纵贯舌脉症本病当属喘证,肺肾亏虚辩证范畴,病性属虚证,病位在肺肾,反复发病,当疗效差。
3、患者以“--”入院,故属中医“喘证”辨病范畴,喘证是由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或肺肾出纳失常而至的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病证。
患者因感受风寒,邪袭于肺,外闭皮毛,内遏肺气,肺卫为外邪所伤,肺气不得宣降,气机壅阻,上逆做喘,故见喘息,肺气不降故见喘嗽,寒为阴邪,其主收引,致毛窍收缩,腠理闭塞,故见恶寒发热,其舌质淡红,苔薄白而滑,脉浮紧均为风寒雍肺之象,病性属实,病位在肺,预后良好。
喘证辩证依据(实喘、虚喘):1、风寒袭肺:辨病辨证依据:风寒上受,内合于肺,邪实气壅,肺气不宣,故喘咳气逆,胸部闷胀。
寒邪伤肺,凝液成痰,则痰多稀薄色白。
风寒束表,皮毛闭塞,故见恶寒、头痛、无汗等表寒证。
苔薄白而滑,脉浮紧亦为风寒在表之征。
病因为风寒袭肺。
病机为重感风寒,邪袭于肺,内则壅遏肺气,外则郁闭皮毛,肺卫为邪所伤,肺气不得宣畅。
病位在肺。
病性属实证。
西医诊断: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治法:宣肺散寒。
方药:麻黄汤合华盖散加减:麻黄6g 紫苏15g 杏仁10g 炙甘草6g半夏15g 紫菀15g 白前10g 橘红10g2、痰浊阻肺:辨病辨证依据:患者平素肥胖,喜食肥甘,脾失健运,痰浊内生,上干于肺,肺失肃降,故发喘息;气促不能平卧,痰多色白粘腻,痰浊阻于中焦,肺胃不和而见呕恶,纳呆,口黏,舌质淡胖,苔白腻,脉滑皆为痰浊之征。
治法:祛痰降逆,宣肺平喘。
方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陈皮10g法半夏10g茯苓10g苏子10g白芥子10g莱菔子10g苍术10g厚朴10g甘草6g3、正虚喘脱:辨病辨证依据:患者喘促气急,端坐呼吸,不能平卧,属于中医“喘证”范畴。
患者年老久病,肺气虚弱,肾不纳气,故喘促气急,端坐呼吸;肾虚不能蒸化水液,水饮内停,故双下肢水肿;水气上冲凌心则心悸,烦躁不安;心肾阳气欲脱故肢冷;舌淡黯,脉浮均为肺肾虚极,阳气外脱之象。
西医诊断:①慢性支气管炎;②肺源性心脏病。
治法:扶阳固脱,镇摄肾气。
方药: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人参l0g,炮附子6g,炙黄芪20g,炙甘草l0g,山茱萸l0g,冬虫夏草6g,五味子l0g,蛤蚧1g,生龙牡各30g。
鉴别诊断:1、气短:两者同为呼吸异常,故应相鉴别,喘证以呼吸困难,张口抬肩,鼻翼煽动,胸憋为主要特点。
气短即少气,主要表现为呼吸浅促,或短气不足以息,似喘而无声,可见气短不弱喘证呼吸困难之甚,该患者喘息不能平卧,气粗声高,胸憋,可与气短相鉴别。
2、哮病:喘指气息而言,为呼吸气促困难,甚至张口抬肩。
哮指声响而言,必见喉中哮鸣有声,有时亦伴有呼吸困难。
喘未必兼哮,而哮必兼喘,患者喘息不能平卧,呼吸困难,未见喉中哮鸣有声,故可与哮证相鉴别。
二、中风:1、患者因“--”入院,中风是指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症。
病情轻者可无昏而仅见半身不遂及口眼歪斜。
故患者当属中医“中风”之辨病范畴。
中风之病以肝肾阴虚,气血衰少为治病之本,风、火、痰、气、瘀为发病之标。
患者老年女性,素体肝肾阴虚,阴虚火旺,风阳内动,上扰于脑,夹于舌,故见言语不利,风痰闭阻经络故见肢体活动不利,阴虚风动故见肢体颤动,舌质红,苔薄黄,脉弦。
均为肝肾阴虚,风阳上扰之象,纵观舌、脉、症,本病当属中风中经络、肝肾阴虚、风阳上扰辩证范畴。
病性为虚实夹杂,病位在脑,患者虽发病急,但病邪较深,且年老体弱,预后不佳。
2、患者因“--”入院,中风是指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症。
病情轻者可无昏而仅见半身不遂及口眼歪斜。
故患者当属中医“中风”之辨病范畴。
患者平素食食肥甘厚味,致使脾气受损,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湿生热,热极生风,终致风火痰热内盛,窜犯络脉,上阻清窍,故见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其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均为痰湿内盛之象,故辨证为“中风中脏腑,痰热内盛”,病性属实,病位在脑脾,预后欠佳。
3、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年近半百,失于调养,损及肝肾之阴,阴虚无以制阳,肝阳上亢,迫血妄行,上扰清窍,下阻筋脉,故见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其舌红,苔黄腻,脉数滑为肝阳上亢,脉络瘀阻之象,病位元神,与肝肾有关,属本虚标实。
主诉:视物不清一天。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胃主受纳,脾主运化。
患者年过半百,有饮酒吸烟史40年,损及脾胃,脾胃渐亏,以致食欲不振,运化无力,水谷无以化津微,停滞内生痰湿,瘀久化热,停于腑内,故见腹胀便干。
肝风内动,浊痰上扰清窍,下阻筋脉,以致气血运行不畅,痹阻脉络,故症见视物不清,其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滑。
为肝阳上亢,痰邪阻窍之象。
中风辩证依据:1、中经络风阳上扰:中医辨证依据:患者年近七旬,肝肾亏虚,肝阳上亢,肝阳化风,夹痰走窜经络,脉络不畅,故半身不遂,语言謇涩,口角歪斜;风阳上扰,清窍不利,则见头晕耳鸣;舌红、脉细数为风阳上扰之象。
治法:平肝潜阳,活血通络。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12g钩藤15g石决明12g桑寄生10g 茯神10g夜交藤10g牛膝15g杜仲10g栀子10g黄芩10g益母草12g夏枯草15g杭菊15g2、中经络阴虚风动:(1)中医辨证依据:患者年逾古稀,肝肾阴亏,水不涵木,相火妄动,虚风上扰,发为本病。
虚风挟痰走窜经络,脉络不畅,故突然口眼歪斜,肢体不遂,口角流涎。
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故见头晕,耳鸣,目眩,口干。
肾阴亏虚,腰府失养,故腰膝酸软。
舌红,脉弦细为肝肾阴虚之象。
治法:滋阴潜阳,息风通络。
方药:镇肝熄风汤加减:天麻10g(先煎),钩藤15g,白芍15g,天麦冬各15g,玄参l0g,枸杞子l2g,生龙牡各25g,代赭石20g,牛膝l0g,当归l0g,山茱萸l0g。
(2)辨病辨证依据:肾阴素亏则头晕耳鸣,心肾不交则少寐多梦,肝阳上亢,风阳内动,挟痰走窜经络,脉络不畅,故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蹇;舌红、苔腻,脉弦而细为肝肾阴虚,风阳上扰之候。
西医诊断:脑梗死方药:镇肝熄风汤加减:龙骨先煎25g 白芍15g 麦芽15g 川楝子15g龟板先煎15g 天冬10g 玄参15g 牛膝20g牡蛎先煎20g 茵陈10g 甘草10g 代赭石先煎10g3、中脏腑闭证阳闭:辨病辨证依据:患者素来性情急躁易怒,阳气亢盛,五志过极而化火,久积而致病发;肝阳暴张,风阳上扰,气血上逆,挟痰火上蒙清窍,故突然昏仆,不省人事,风火痰热之邪,内闭经络,而见有面赤,身热,口噤,手紧握,呼吸气粗,苔黄腻,脉弦而滑数等。
西医诊断:1.脑出血2.高血压病(3级)治法:清肝熄风,辛凉开窍。
方药:先灌服(或用鼻饲法)局方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以辛凉透窍;并用羚羊角汤加减,以清肝熄风,育阴潜阳:羚角粉冲服1g 菊花15g 夏枯草15g 蝉蜕12g龟板先煎15g 白芍15g 生地20g 牡丹皮15g石决明先煎30g 郁金12g 天竺黄15g4、中脏腑脱证:辨病辨证依据:阳浮于上,阴竭于下,阴阳有离决之势,正气虚脱,心神颓败,故见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张,鼻鼾,手撒肢冷,舌痿,大小便失禁等五脏败绝的危症;呼吸低微,多汗不止,四肢厥冷,脉细微等均是阴精欲绝,阳气暴脱之征象。
西医诊断:脑出血治法:回阳救阴,益气固脱。
方药: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减:人参9g 熟附子9g 麦冬15g 五味子12g黄芪10g 牡蛎10g5、恢复期气虚络瘀:辨病辨证依据:患病日久,气虚不能运血,气不能行,血不能荣,气血瘀滞,脉络痹阻,而致肢体废不能用,故见半身不遂,肢软无力,患侧语言蹇涩,口角歪斜,舌体不正,手足浮肿;气血不荣,则面色萎黄;舌淡,脉细无力,为气虚之象;舌紫,脉涩为瘀血之候。
西医诊断:脑血栓形成治法:益气养血,化瘀通络。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味:黄芪30g 桃仁9g 红花6g 当归12g赤芍12g 地龙9g 川芎9g 桑枝9g牛膝15g鉴别诊断:1、痉证:痉证是以四肢抽搐,项背强直,甚至角弓反张为主症,发病后多有神昏症状,多无半身不遂。
此病人无四肢抽搐之证,故不属于痉证范畴。
2、痿证:痿证可有肢体瘫痪,活动不利等类似中风之表现,中风后半身不遂日久不能恢复者亦可见肌肉消瘦,筋脉迟缓,两者应予以区别。
痿证一般起病缓,以双下肢瘫痪、四肢瘫痪或肌肉萎缩为多见,起病时无头晕等症状,患者起病急无肌肉萎缩,故不属于痿证范畴。
三、蛇串疮:1、患者因“--”入院,应属中医“蛇串疮”范畴。
蛇串疮是一种皮肤上出现成簇水疱,呈身体单侧带状分布,痛如火燎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
患者起病部位属肝经循行部位,肝经蕴热,蕴蒸皮肤,故见左下腹及后腰部起疱疹,湿热烧灼皮肤故见红肿,疼痛,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均为肝经郁热之象,纵观舌、脉、症,患者应属中医蛇串疮,肝经郁热之辩证范畴,病性属实,患者发病急,预后当可。
鉴别诊断:1、体癣:体癣皮损多呈钱币状、圆形,好发于面部、颈部、躯干及四肢近端,瘙痒明显,疼痛不明显。
患者皮损在躯干,但其皮损为疱疹,且剧烈疼痛,故不属于体癣病范畴。
2、湿疮:湿疮是一种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皮损呈对称分布,多形性损害,剧烈瘙痒,倾向湿润,反复发作,已成慢性。
患者皮损以红斑、水疱为主,单侧分布,疼痛剧烈,无明显瘙痒,故不属于湿疮辩病范畴。
四、胸痹:1、患者因“--”入院,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甚至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平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
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患者应属中医“胸痹”辨病范畴,患者久病体虚,耗气伤阴,心气不足,心阴亏虚,血脉失于濡养、温运,闭阻不畅,不通则痛,发为胸痹,气虚不能运行水液,故致小便量少,下肢水肿,舌质淡,苔薄白,脉结代均为气阴两虚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