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四课测试题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 4课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随堂测试题及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 4课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随堂测试题及答案

第4 课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课后测试题一、填空题1.宪法除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还规定了公民的________,这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相结合的原则。

2.全国统一的纳税服务热线是________,纳税人可以通过拨打热线电话,查询有关税收的法律和政策。

3.________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

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________________”载入宪法。

4.宪法是国家的________,是公民权利的________。

宪法保障的公民基本权利,是我们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________。

5.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化等方面的权利。

国家应充分保障公民________,让人们可以安心地工作、学习和生活,让每个公民在困难时获得帮助。

6.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________的。

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因此,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________。

二、判断题1.《男女工人同工同酬公约》保证男女工人同工同酬原则适用于全体工人。

()2.12月10日被定为世界人权日。

()3.如果我们不履行义务,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也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5.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检举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

()三、选择题1.下列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B. 公民享有广泛的人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C. 国家应充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D. 公民的基本权利是没有界限的2.李奶奶卧病在床,她的儿子和女儿轮流照顾她。

这个情景对应的是公民()的义务。

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家乡人物(风物)志选题指导(教案)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

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家乡人物(风物)志选题指导(教案)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

家乡人物(风物)志选题指导教材分析高中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它是属于“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在“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提示”中提到:“以参与性、体验性、探究性的语文学习活动为主,增强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通过开放式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当代文化生活;注意调查访问与书面学习相结合,现状调查与比较研究相结合,分析研究与参与传播建设相结合,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运用的能力。

”教材安排的三个学习活动分别采取访谈、调查、建议的形式展开。

由于学生此前少有对文化生活的深度访谈、调查与研究,教师在开展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要重点关注方法的指导,关注教材中学习资源的阅读与运用;要充分利用课堂学习的机会,完成选题论证、访谈与调查的设计;要将课堂学习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通过以上活动来丰富学生学习语文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家乡文化生活,在阅读、实践与表达中拓展视野,提高对家乡文化生活的认识能力和阐释自己见解的能力。

为此,我们可以确定如下学习目标和课时安排。

学习目标:1. 通过关注与参与“家乡文化生活”展开学习活动。

了解家乡的人和物,关注家乡的文化与风俗,深入认识家乡,增进对家乡的文化认同。

2. 学习访谈、考察和查阅文献等技能,关注访谈问题的设计和访谈对象的选择。

以“人物志”或“风物志”的形式为家乡留一段记忆。

3. 学习撰写调查报告。

在教材相关内容的基础上,着重学习调查材料收集、处理与分析,能合理地制订调查大纲或计划。

以小组为单位,自选角度,了解家乡的文化生活现状,并撰写调查报告。

4. 在对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丰富家乡的文化生活提出建议,并了解建议书的写法及注意事项。

课时安排第1课时:“记录家乡的人和物”的选题确定、访谈设计第2课时:“家乡人物(风物)志”的写作指导第3课时:“家乡人物(风物)志”的分享与评价第4课时:“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调查准备、方法指导第5~6课时:调查报告写作第7课时: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报告互评与修改第8课时:“参与家乡文化建设”建议书的写作指导第9课时:建议书反馈交流及活动反思交流学情分析放假之前,我们给学生布置了课前准备任务:了解浏阳的人、物、历史、习俗等,并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和实物资料,参考《学法大视野》第四单元的相关知识,试着为写一篇家乡人物(风物)志,做好选题。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学习活动二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课时作业部编版必修上册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学习活动二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课时作业部编版必修上册

学习活动二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基础积累练进阶训练第一层一、某小区被确定为“未来智能社区”建设试点,小区居委会为此进行了“小区住宅现状调查”和“小区新型商业需求调查”两个活动,下面是有关调查结果的图表分析呈现。

根据要求,完成1~2题。

1.根据“小区住宅现状调查”结果,你认为下列小区居委会设计的调查问卷中的问题,符合“未来智能社区”建设主题要求的一项是( )A.住宅现有门禁系统、新风系统、内部智能通讯系统是否符合您的预期?B.作为低层建筑,您认为有无必要加装电梯?C.作为老旧小区,您是否满意小区的人际关系?D.您认为目前房间布局、室内采光是否能够满足您的需要?2.根据“小区新型商业需求调查”结果,你认为下列表述不符合调查结果的一项是( )A.未来智能社区中新型商业的需求多样,建设设计者应该关注到居民商业需求的复杂性。

B.个性化的新型商业需求实际存在,未来智能社区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商业服务的个性配置。

C.未来智能社区中的新型商业不仅布局要合理,还应实现各种新型商业服务间的智慧联动。

D.社区金融服务、社区快闪店、社区商业O2O虽小众,但在未来智能社区的商业服务前景广阔。

二、阅读下面某校同学的家乡文化调查反思日记片段,完成3~4题。

我们做了现场问卷调查,当问及第10道题的时候,有些人不予以理会,也有些人回答不上来,于是我们开始反思自己这道问题的设计是否妥当。

后来经人提点,我们明白这个问题设计得有些突兀,涉及面太广泛了,真的挺难回答的。

但是也有些热心的调查对象向我们指出了潮汕文化存在的问题。

这一点很值得探讨:不管是好是坏,跟我们的地方有联系,是我们地方的特色,就应该列入我们地方文化的范畴,不管大家是否愿意接受现实,问题依然是存在的。

我们仍然要去面对,优秀文化就是在不断推陈出新后形成的。

3.请依据材料,写出他们这次调查问卷的第10道题。

答:4.请对这道题调查不理想的原因作出你的判断和分析。

答:5.下图是某同学拟定的家乡文化生活调查活动流程图。

2020智慧树知道网课《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1

2020智慧树知道网课《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1

第一章测试1【判断题】(10分)人类社会所创造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叫文化,这是狭义的文化概念。

()A.对B.错2【判断题】(10分)西方讲文化,CULTURE,它原来的含义是一种栽培、培养,文化就是一种培养,具体讲就是培养人的。

()A.错B.对3【判断题】(10分)文化传统是形而上的道,传统文化是形而下的器;道在器中,器不离道。

()A.错B.对4【判断题】(10分)抛弃不合理的,传统方不致一足落网而全身受缚;接受合理的,传统始得与现实相安无事。

所以马克思说“一切合理的,都应该成为现实的。

”()A.对B.错5【判断题】(10分)科学的现代化,必然会带来人文与社会的进步。

()A.错B.对6【判断题】(10分)人文学科求美,社会学科求善,这与自然科学求真是不完全一致的。

()A.错B.对7【判断题】(10分)中国文人做学问有三个要点,即文学有三要:“不读《春秋》,不能忘世;不敬《老庄》,不能涉世;不参禅,不能出世。

”()A.错B.对8【判断题】(10分)宗法关系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直接导致专制政体的早熟和长期延续,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发展。

()A.对B.错9【单选题】(10分)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

()A.科技文化B.制度文化C.政治文化D.科学文化10【单选题】(10分)“刚柔交错,天文也。

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句话出自:()A.《大学》B.《诗经》C.《易经》D.《庄子》第二章测试1【判断题】(10分)“礼”,源于宗教,而后内化为道德,再外化为法律,具备了宗教、道德和法律三个方面的内容和功能。

()A.错B.对2【判断题】(10分)孔子是周公的追随者,孔子“以仁释礼”,试图通过对自然亲情的体验和提升而唤起并强化人们的道德理性,自觉自愿地遵守“礼”。

()A.对B.错3【判断题】(10分)到了秦代,经过最高统治者的推广,儒学又成为国家意识形态,以至中华文明被人们称为“儒家文明”。

2018届高三一轮文化生活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最新真题)

2018届高三一轮文化生活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最新真题)

+ 考点一: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其影响
①传统习俗的继承 ②传统建筑的继承 ③传统文艺的继承 ④传统思想的继承
传统建筑 传统文艺 传统思想
2、传统文化继承的表现
形式 共性 传统习俗
①都具有历史继承性、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②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 精神纽带。 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 约定俗成或世代相传 的风尚、礼节和习惯
【解析】 D。①现代传媒超越时空的传播功能,这里面并没有。②用现代流行艺术元 素取代传统艺术元素,这也是错的,我们只能在传统元素当中加速了流行元素,但是 并且取代它,因为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并不是完全取代,我们要在继承的基础上 去发展。③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满足了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有音乐,有舞蹈,有声光 电,是可以的。④以现代艺术手段展现我国杂技的民族特色,因为它是我国的一项优 秀历史文化。故选D。考点: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高考直击】
(1)传统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 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首先,传统文化产生于过去,打上了历史的烙印; 其次,传统文化延伸到现在,仍然存在于现实中。传统文化渗透
于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产生深远
的影响。
(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高考直击】
10、(2017全国卷II 20)2016年9月,中国歌剧舞剧院复 排的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在北京上演。该剧既保留了原 汁原味的地域性音乐风格,又融入了时尚元素,洋溢着青春 气息,在表演样式,舞美设计、服装造型等方面进行了新的 探索,演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受到观众热烈欢迎。这表明 ( ) ①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 ②只有赢得市场,优秀传统文化才有价值 ③中要引入流行元素,优秀传统文化就能很好地传承 ④善于推陈出新,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满足人们的新需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文化生活第四课习题教案13

文化生活第四课习题教案13
四:教学重点、难点传统文化要与时俱进的意义及正确态度;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五:习题
必修3选修第二章/单元:
第四节,第三课时
一:课题:第四课练习题
二:课标要求
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观点分析、理解文化继承与发展等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观点分析、理解文化继承与发展等问题的能力
三:三维目标
(一)知识目标:1、识记传统文化的特点、涵义。2、理解传统文化要与时俱进的意义及正确态度。识记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3、理解教育在文化发展中作用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用辩的观点分析、理解文化继承与发展等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充分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增强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帮助学生充分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增强中华文化的自豪感。

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

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

(1)二十年前住房情况是什么样子( )
A.土坯草房
B.瓦房或平房
C.自建楼房
D.商品楼房
E.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在您的居住条件是否有所改变( ) A.变化较大,居住面积、居住条件及环境大幅改善。 B.有变化,居住面积变小,居住质量及环境适当改善。 C.变化不大,居住面积、居住质量及环境适当改善。 D.没有任何变化。
对这两种声音,你怎么看?
4.通过这次访谈,你对家乡的变化肯定有很多感慨 ,对家乡的文化遗产的保护会产生一些想法,请以调查 报告为基础,写一个“为家乡留一段记忆”的访谈报告 或规划书,800字左右,在班级内交流。
任务二 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 【必备知识】
一、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一种使用广泛的文体。新闻记者使用 调查报告的形式,通过树立正面典型,扶持先进,指导工 作;或通过揭露反面典型,批评落后,引以为戒。由于调 查报告与现实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的作用越来越为 人们所重视。
访谈问题示例:(仅供参考) (1)二十年前的咱们的村庄给您留下的最深刻记忆 的是什么? (2)您觉得咱们的村庄哪些建筑值得保护?哪些人 物事迹值得纪念?哪些事件值得铭记?
(3)您觉得咱们的村庄哪些风俗值得弘扬?哪些需 要摒弃?
(4)为了我们的村庄文化更好的发展,最紧要的工 作是什么?
四、制作访谈记录表
多年改革开放,我们感受到了生活的便利、舒适与满足 ,也感受到一些东西的远去与消逝。社会的变迁,给你 带来了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说一下你的看法。
【参考示例】改革开放40多年已经过去了,在这40 多个岁月轮回里,一些光阴像水一样,静悄悄地流着,流 向远方,而有一些时光还在影响着我们。

第四章 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 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中学生学习心理课后习题及答案一、理论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当人从黑暗走入亮处后,视网膜的光感受阈限会迅速提高,这个过程是()。

A.适应B.对比C. 明适应D.暗适应2.人的视觉、听觉、味觉等都属于( )。

A.外部感觉B.内部感觉C.本体感觉D.机体感觉3.在热闹的聚会上或逛自由市场时,如果你与朋友聊天,朋友说话时的某个字可能被周围的噪音覆盖,但你还是知道你的朋友在说什么,这是知觉的()在起作用。

A、选择性B、整体性C、恒常性D、理解性4. 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改变时,知觉映像却保持相对稳定,这是知觉的()。

A.选择性B.整体性C.恒常性D.理解性5.大教室上课,教师借用扩音设备让全体学生清晰感知,这依据感知规律的()。

A.差异率B.强度率C.活动率D.组合率6.“万绿丛中一点红”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这主要是由于刺激物具有()。

A.强度的特点B.新异性的特点C.变化的特点D.对比的特点7.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了写字的间架结构,就忽略了字的笔画,注意了写字而忘了正确的坐姿,原因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发展水平较低。

A.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稳定性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转移8.“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典型地表现了()。

A.注意的指向性B.注意的集中性C.注意的稳定性D.注意的分配性9.一种记忆特点是信息的保存是形象的,保存的时间短、保存量大,编码是以事物的物理特性直接编码,这种记忆是()。

A.短时记忆B.感觉记忆C.长时记忆D.动作记忆10.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经验,明明知道对方的名字,但想不起来,这印证了遗忘的()。

A.干扰说B.消退说C.提取失败说D.压抑说11.学习后立即睡觉,保持的效果往往比学习后继续活动保持的效果要好,这是由于()。

A.过度学习B.记忆的恢复现象C.无倒摄抑制的影响D.无前摄抑制的影响12.遇见小时候的同伴,虽然叫不出他(她)的姓名,但确定是认识的,此时的心理活动是()。

综合日语5 第四课

综合日语5 第四课
我的故乡是巴伐利亚,在我们那里有一种叫“巴姆库荷”的、样子像树桩的点心。看到这两种点心“大福”和“巴姆库荷”,我就觉得它们实在是象征着日本人和德国人的性格。
“大福”用德语说就是压一下里面的馅就会出来的东西,叫做“奥斯多安得如”。日本人的性格与“大福”真是一模一样。从某个人的脸上,你绝对看不出这个人持什么看法。外面用糯米包着,把美味的馅严严实实地藏在里面,这就是日本人的美德。“丈夫当寡言”、“沉默是金”,这就是日本人的独创性。但是有时候,借着酒力,像被挤压的“大福”,美味的出色的观点就会一个个连续不断地涌出来。而在德国会把这种“大福”式的态度称为“遭霜打的苗”,这是冷冰冰的人的代名词。像“巴姆库荷”那样,把树的年轮昭示于世,德国人崇尚把自己的智慧的积累公布于众人。
4. その人がどんな意見を持っているか( 全く )わかりません。
5. この車は耐久性があり、( その上に )燃費もよい。
6. 他社のものより( いかに )優れているかを紹介します。
7. 社会の影響を調べ、( じっくり )計画を練ってから製品化します。
8. 立ち上がって行って( 徐徐に )回したっていいじゃないか。
5. 私は今、日本文化の研究にせんねん致しております。(専念)
三、
1. あんこ(餡子)が 4の(乗)る
2. もち(糯)で 6お(落)ちる
3. とくちょう(特徴)が 3あらわ(表)れる
4. おんがく(音楽)に 5かし(傾)げる
5. くび(首)を 7この(好)まない
另外,“大福”是一种一天内不吃,就变味发硬,周期很短的商品。“巴姆库荷”是一层层地烤制,花三个月才能做出来的点心。因此,可以放一两年不会坏,一直可以吃。
我认为这两种点心的特征体现了日本与德国在制作产品的思想方法上的差异。以电视为例,日本在遥控技术出现不久,就在电视上配上了传感器,或者添加定时器、多声道技术等,像点心“大福”一样,改进的产品型号不断推出,令人目不暇接。不喜欢快速变化的德国人的观点是“电视机不是那种需要‘啪、啪、啪’不断变换频道的东西,站起来慢慢地调节不可以吗”。在我的国家里,做新产品之前,要进行市场调查、社会影响调查、耐用性测试,周密地计划之后才产品化。当然,产品制造出来之时,日本产的很方便的产品已经摆满了橱窗。应该说日本式的做法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但我想日本已经迎来了一个时代,一个像“巴姆库荷”那样,需要在有长远的展望的基础上扎实地制作产品的时代。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题库(答案)+职称考试必刷题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题库(答案)+职称考试必刷题

2022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测试卷试题库(含答案)一、填空题1、(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3、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4、语文课程应该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5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

6、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7、(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

8、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9、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10、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应该积极提倡。

11、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识字与写字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阅读量达到5万字。

12、第二学段,要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800)个左右会写。

识字与写字要求: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写字姿势正确,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阅读量达到40万字。

13、第三学段识字写字目标要求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同步测试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同步测试

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一、单项选择题:(45分)1.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民法典是“社会生活中的百科全书”,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对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这表明()①法治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②良法反映全体公民的意志和利益,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③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④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A. ①③④B. ②③④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2.党的十八大把“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确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

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依法行政的核心是()A.为公民服务B.建设美丽中国C.全面依法治国D.规范政府的行政权3.我国《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自2019年9月1日起开始实施。

条例规定,依法作出的重大行政决策,未经决定程序不得随意变更或者停止执行,需要做出重大调整的,应当履行相关法定程序。

该规定()①利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②意在确保决策顺利实施③旨在防止行政权力滥用④是建设法治政府的需要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国务院办公厅要求,在2020年底前,全面建成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体系,各级政务服务机构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综合性评价。

此举有利于()①公民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改进工作③扩大公民对政务机构的建议权④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这部被誉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法律,编纂过程中先后10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意见和建议102万条。

该法典的编纂过程鲜明体现了()①人大监督,促政府依法行政②国家制定,以法律代替道德③公众参与,使决策更加民主④科学立法,让法律彰显民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打开网页,狗皮膏药一样接二连三“蹦”出来的弹窗、关都关不掉的广告,手机里来源不明的短信和QQ里退不出来的购物群……为净化网络环境,需要()①立法机关完善法律,禁止网络广告②网络运营商遵守法律,依法发布广告③相关部门严格执法,强化监督管理④全社会成员参与司法,根治广告乱象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7.《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练习题 第四课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练习题 第四课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含答案)

第四课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022-2023学年高一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单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多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2022·全国·高一单元测试)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大历史课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

这一历史课题正在得到破解。

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A.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B.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C.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D.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答案】C【详解】C: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大历史课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可以为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提供有益借鉴,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C符合题意。

ABD:由上面分析可知材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没有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故AB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2.(2022·全国·高一单元测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一个仍在继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坚定的历史自信,把握历史主动,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下列对“新时代”的理解正确的是()①这是一个中国已经跨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代②这是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③这是全体中华儿女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④这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提高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时代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C【详解】①: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①说法错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测试题答案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测试题答案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测试题答案新课标测试卷四及答案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模拟试题及答案(四)8.语言文字既是,又是文化的,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文化积淀与发展的过程。

二、简答题(一)核心素养的定义是什么?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

(二)核心素养的内涵包括哪四个方面?1.文化自信;2.语言运用;3.思维能力;4.审美创造。

三、阐述题(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是什么?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感受语言文字及作品的独特价值,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智慧,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

3.关心社会文化生活,积极参与和组织校园、社区等文化活动, 发展交流、合作、探究等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感受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精华。

4.认识和书写常用汉字,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

主动积累、梳理基本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逐步形成良好的语感,初步领悟语言文字运用规律。

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运用多种媒介学习语文,初步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后面还有五点,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之“总目标”就可以找到完整答案。

填空题答案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课程性质”部分。

第四单元 家乡文化生活

第四单元  家乡文化生活
(1)尽快接近被访者。 (2)建立融洽的访谈气氛。 (3)按计划进行访谈。 (4)认真做好访谈记录。 2.注意的问题 (1)让被访者了解访谈调查的目的,了解此次访谈的意义和价值是访谈获得成 功很重要的方面。 (2)访谈是一种人际沟通的形式,是一种社会交往的过程,访谈双方只有在互 动中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合作关系,才能获得客观、可靠的资料。
活动案例领悟好 守望故乡也是建设家乡 ——“2015 爱故乡年度人物”之拾穗者访谈录
拾穗者民间文化工作群发起人李秀桦 访谈对象
拾穗者民间文化工作群召集人邓粮 访谈时间 2015 年 12 月 22 日 访谈地点 《襄阳日报》互动访谈式评论栏目——《汉江论道》
1.拾穗者是怎样拾穗十年,再获大奖的? 访谈提纲 2.拾穗者是怎样用自己的方式“守望故乡”的?
主持人:文化也是热点,你们做的是“根儿”上的事。就像上次我专访原 省文化厅副厅长沈虹光说的,我们必须要知道从哪里来,才知道要向哪儿去。
李秀桦:说到“回到田野,守望故乡”这八个字,它并不是我们工作开展 后的提纯,而是团队成立之初制订的理念,有点“主题先行”吧。大意为到民 间,到第一线,脚踏实地地工作,视野向下,记录民间文化基因和面临消亡的 遗产,守望作为一个现代人的精神家园,带有理想主义色彩。到了后来,这八 个字的内涵和外延实际上已经扩大了。
主持人:梁从诫先生是梁思成之子。 李秀桦:是的,他应该是我精神上的导师,对我影响很大。第二个源头 是冯骥才,他在文物保护方面所做的努力,对我有直接的影响,我们后来这 一系列活动,基本上是和他的轨迹相似的。 主持人:为什么从环境保护转向文化保护?
李秀桦:我当时有一个想法,就是环境保护的确很重要,但文化保护也应 该有人做。我们最开始在南漳看到那些老房子、山寨,那么精美的东西在消失, 很痛心。不过,我们做的事可能还是属于“小众”了,不是热点。不像环保, 涉及千家万户。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4课《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4课《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测试题(含答案)

第四课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课课练班级____ 姓名____ 考号____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8分)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_______ 。

宪法保障的基本权利,是我们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______ 的权利。

2.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______、政治、______、社会、______等方面的权利。

3.宪法除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体现了______、______和______相结合的原则。

我们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既有对国家、社会的义务,也有对______的义务。

4.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____的。

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______的、_____的、______的利益和他人的______的自由和权利。

5.宪法规定,权利和义务是______的。

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______观念,也要增强______观念,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6.公民履行义务既包括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情,______,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也包括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如不偷别人的财物,______。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后边打“√”,错误的打“×”,每小题3分,共18分)1.公民可以先享受权利、后履行义务。

()2.权利是绝对的。

()3.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3.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要求我国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

()5.依法服兵役是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

()6.每年的12月10日是世界人权日。

()三、连线题(33分)(1)我国制定了很多法律,具体落实宪法中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请你用连线的方式把对应的内容连起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人身自由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文化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财产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 物质帮助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劳动权(2)把下列情境与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连起来小明和同学在车站等车,按顺序上车。

2021版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课后检测

2021版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课后检测

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近年来,网络年货在我国悄然流行。

往年,各电商平台主打的都是以米面油、当地特产等食品为主的传统年货,今年一些电商平台创新加入文化元素,推出年夜饭、书店购书券、瑜伽健身券等新兴年货。

材料说明( )①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文化市场更加色彩斑斓②现代科技的发展拓展了人们文化选择的空间③文化市场的发展决定人们文化消费方式的改变④文化产品借助现代传播手段缩短了被人们认知的时间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A。

材料主要说明电商平台为人们的文化消费提供了便捷的方式,①②符合题意;生产决定消费,政治、经济决定文化,③说法错误;④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

2.针对网络文化中的乱象,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开展“扫黄打非·净网”专项行动,重拳出击,向散播、传播色情暴恐信息,影响儿童阅读、视听的网站亮剑。

开展“净网”行动( )①是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和引导的表现②会限制我国文化市场的发展③有利于克服文化市场的缺陷和不足④决定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解析:选D。

面对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国家应该加强管理、正确引导,这有利于克服文化市场的缺陷和不足,①③符合题意;开展“净网”行动不会限制我国文化市场的发展,②说法错误;开展“净网”行动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但不起决定作用,④说法错误。

3.2020年元旦、春节期间,为丰富市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营造欢乐、喜庆、祥和、文明的节日氛围,H市举办了一系列群众性文化活动。

假如我们对此事进行报道,最合适的标题是( )A.传播区域特色文化,体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B.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保持民族文化的稳定性C.发展健康有益文化,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D.建设中国特色文化,保证先进文化发展方向解析:选C。

题意表明,H市举办的一系列群众性文化活动,发挥了群众的主体作用,目的是满足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C正确;题目没有涉及区域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没有涉及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且“保证”一词表述不妥,A、B、D不选。

高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四课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步练习(含答案)

高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四课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4课同步测试一、单选题1.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认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一变化主要基于()①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②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③我国稳定解决了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④我国仍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下列对这一科学论断理解正确的是()①这一论断正确把握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②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逐步减少③解决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关键是要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开拓合作共赢的新局面④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必须牢固树立并贯彻新发展理念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经过长期努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方位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①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代②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④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4.2019年8月5日,《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

之所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②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③中国成为世界主导的保证④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5.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们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4课《建设法治中国》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4课《建设法治中国》测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上道德与法治第4课建设法治中国同步练习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四个选项中,只心一个最符合题意。

请将正确选项填在括号内)1.“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

”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

关于法治,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A.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B.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C.法治要求实行善治D.法治就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监督治理群众2.“国无常强,无常弱。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这句话告诉我们()A.德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B.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基本保障C.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D.必须依靠法治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3.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提出:“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下列选项与这一要求相违背的是()A.公安局严厉打击未成年人实施校园暴力的犯罪行为B.工商局査处商家销售假胃伪劣商品的行为C.放任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父母监护单独居住D.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必须及时出警4.《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三条规定,各级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依照本法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这一规定有利于()①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②公民随意的表达批评和建议的权利③建设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府④增强公民的守法意识和公民的执法水平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5.2015年7月6日,北京西城区人民法院对一起校园欺凌案进行宣判。

犯罪时未满十八周岁的五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

被告人朱某犯寻衅滋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被告人赵某、李某、霍某、高某犯寻衅滋事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个月。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①法治社会我们要学法、懂法、守法②受害者要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③欺凌者的行为是一种犯罪行为④校园欺凌现象普遍存在,未成年人犯法也要承担法律责任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观察下图,给“老赖”定制“失信彩铃”()①有利于促进诚信社会建设②有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③有利于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不受侵害好④有利于督促“老赖”履行应尽的义务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②③④7.2018年5月,某市由共青团市委、市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举办了“2018年青少年法治文化节”,以“与法同行,让爱成长”为主题,积极推进法治建设,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①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 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 纽带。维护乡村文明就是维护现代文明的根基。②继承是发展的必 要前提,文化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能发展,我们保护乡村文明, 尊重历史,才会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 空谈文化创新。离开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 的根基。要发展现代文明,必须继承和发展乡村文明。
解析 任何传统文化,包括孔子思想,都有精华,也有糟 粕,因此对待孔子思想的正确态度应该是保留、继承、发 扬其精华,去除其中落后的、腐朽的、消极的思想内容, 因此该题②③的观点正确,①④的观点错误。该题应该选 择C项。
6.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浸透了所有中国人、所有海外 同胞的心田。中华文化具有比血更强的凝聚力,它能够把全世界中 华儿女的心连在一起。不尊重自己传统文化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民族。这主要是因为 ( )。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B.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 C.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解析 之所以重视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需要从两方面考虑, 一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二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性,②④符合题意; ①③本身说法错误,排除。
9.现代世界各国,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发展 科学技术放在突出的位置。这是因为 ( )。 ①经济和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 重要因素 ③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④科技对各国 影响的深度是一样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 此题容易误选①④,误选的主要原因是对观点分析不准确, 对题干把握不清晰。首先,④是错误观点,科技对各国都有影响, 但不可能在深度上一样。其次,本题的主旨是分析科技的重要性, 而①说的是经济和文化的关系,显然与题目要求不符。
解析 重视民族节日实质就是重视传统文化,维护文化的多样性。 只有优秀的文化、符合社会发展的文化才能起推动作用,②错误; ④正确,但与题目不构成因果关系,因此选B项。
在今天,许多家长和学校在对低龄孩子进行传统文化经典教育时, 都将《三字经》《弟子规》作为首选。在《三字经》《弟子规》里 面有强调孝道、言听计从、一味顺从等陈旧的东西,这与现代社会 的主流思想是冲突的,不应该让孩子全盘接受,家长和老师应该有 所选择和指导。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正确的有 ( )。 ①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 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传统文化对社 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在社会发展过程 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 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 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故③排除,① ②④符合题意。
14.2013年8月6日至14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进行公示,共 915个村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村落,又称古村落,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 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 值的村落。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农耕文明不可 再生的文化遗产。传统村落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华夏子孙 文化认同的纽带。 (1)结合材料一说明保护传统村落的意义。
对个人修养的强调,在中国思想史上一直占据着主流位置。在中国 文化的早期阶段,就产生了通过个人的修养以求得和谐的人伦秩序 和宇宙秩序的思想,如孟子所说的“养浩然之气”,对于当下出现 的一些价值观混乱现象有相当好的校正作用。回答10~11题。 10.对“浩然之气”的论述和追求是孟子的心理和谐思想的一大特 色,这一思想对于今天人们培养和谐心理仍有借鉴价值。从中可以 看出 ( )。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②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一成不变 ③ 传统文化至今仍有深刻的影响 ④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因时而变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解析 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孟子的心理和谐思想对今天人们 培养和谐心理仍有借鉴价值,体现了传统文化相对稳定性的特点以 及对今天人们的影响,①③符合题意。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保持不 变,其具体内涵因时而,②④说法错误。
11.孟子所说的“养浩然之气”,对于当下出现的一些价值观混乱 现象有相当好的校正作用。这表明优秀传统文化 ( )。 ①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 ②能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价值观 ③钳制着我们的交往和思维方式 ④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促进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5.孔子是中国古代最著名、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 学派的思想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干,对中华民族价值体系的 形成及发展有着极其重大而深刻的作用和影响。对待孔子的思想, 我们应该 ( )。 ①忠实地全盘继承孔子思想 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③研究、继 承和弘扬孔子思想的精华 ④予以放弃,以开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的新局面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 本题考查京剧进课堂, 强调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作用。 答案 D
13.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共同敬仰的先祖,黄帝陵是海内外中华儿 女共有的精神家园。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是轩辕黄帝逸仙之日,也 是中华儿女拜谒人文始祖的传统祭日。“丁亥年重阳节中华民族共 祭轩辕黄帝大典”于2013年10月18~19日在黄陵隆重举行。来自海 内外的一万多名中华儿女聚集在黄帝陵前,举行盛大的“祭祀轩辕 黄帝典礼”,祭拜共同的祖先黄帝。对此,有人认为,祭拜祖先是 封建社会的落后习俗,现在都21世纪了,再举行这种祭祀仪式毫无 意义。 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上述观点。
解析 从题干的含义上看,该题是强调尊重传统文化对于民族 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只有D项强调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故选 D。
7.有一种观点认为,传统文化是包袱,它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 守的因素。这种观点 ( )。 ①忽视了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②看到了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 ③ 否认了文化继承的必要性 ④承认了文化发展的可能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优秀传统文化是财富,它对 当下出现的一些价值观混乱现象有相当好的校正作用,体现了①④。 ②夸大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只有那些不适应社会发展的传统文 化才会钳制着我们的交往和思维方式,③排除。
12.教育部在北京、江苏、甘肃等10省(市)中小学开展京剧进课堂 试点,今后还将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国推开。江苏省已确定了 8个市作为试点。这说明 ( )。 A.继承传统文化有利于抵制流行文化 B.传统文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C.弘扬传统文化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D.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具有重要作用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1.《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 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四大民间传说。四大民间传说属于 ( )。 A.传统建筑 B.传统文艺 C.传统习俗 D.传统思想
解析 考查基础知识。中国四大民间传说属于传统文艺, 故应选B。
2.一些社会学专家认为,目前年轻一代对传统民族节日缺乏感性 认识和深层了解,造成了对民族节日的淡漠。传统民族节日需要各 界重视,加大宣传力度,让年轻人了解传统节日的内涵,形成良好 的文化氛围。之所以要重视民族节日是因为 ( )。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和认同本民族文化 ②传统文化始终 能推动社会进步 ③传统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 带 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材料二 乡土中国的蜕变并非牧歌,而是艰难重重。在城镇化进程 中,乡村如果大面积陨落,城镇的繁荣也将失去根基。我们不能看 到乡村文明的衰落无力,看到宁静生活的破灭,看到“寻根文化” 无处寄托。历史的保护与现代化的发展本不矛盾,只有让乡村仍可 触摸,文化可以感知,才算得上是真正具备了现代文明的气质,也 只有尊重历史的现代化,才不会自毁根基、自废武功。 (2)结合材料二说明我们注重乡村文明发展的原因。
4.在《三字经》《弟子规》里面有强调孝道、言听计从、一味顺 从等陈旧的东西,这与现代社会的主流思想是冲突的。这启示我们, 继承传统文化要 ( )。 A.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B.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C.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D.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 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A项符合 题意。B、C、D三项是从对待外来文化的角度认识的。
解析 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作用及对待传统文化的 态度等有关知识。首先要明确,祭祀祖先是一种传统习俗, 对它不能简单地一概否定,要结合所学知识对其积极作用 予以分析,并明确态度。
答案 ①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 过程中创造的,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在传统文化的血脉中,始终涌动着对祖国统一的强烈认同感。祭祀黄帝陵作为一 种传统习俗,已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②对于传统文化,我 们不能一概而论,必须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 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 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阻碍社会进步、妨碍人的发展,起消极 作用。因此,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应是:“取其精华,去 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祭拜黄帝,要辩证分析,认 识到它的积极意义。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今天我们仍然隆 重举行祭拜典礼,目的不是为了宣扬落后的习俗,而是为了弘扬中 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通过祭拜活动,在同一种 文化的感召下,增强全球华人对自己所属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增强凝聚力,共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努力奋斗;海峡两岸 通过共同祭拜同一个祖先,也有利于实现两岸的和平统一、共同繁 荣。
(1)①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保护传统村落有利于优 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②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 遗产,保护传统村落有利于保持中华文化的完整多样,对研究人类 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③传统村落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保护 传统村落,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 造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