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铁站地下空间的商业开发利用
地铁沿线商业建筑设计——广州某商业项目方案设计
商业界 面
岭 南气息
一
、
引 言
有 着重要意义 ,这 意味着地铁沿 线商业建筑不能 只着眼于 当 前 的商业环境 ,要 对未来的可能产 生的规模扩张 、产 业转型
伴随着地铁建 设量 的迅猛增 长 ,地铁沿线商 业如雨后春
笋般兴起 。然 而成 功的地铁 沿线 商业并不 多见 ,正如凯恩斯
等预 留足够可 变的余地。
项 目的急剧增 多的趋 势,从 建筑设计 的角度探 索如何 营造 良 好商业氛 围和 满足 商业发展 需求的策略 。
关键词 :后 地铁 时代
灵 活 可 变性
3 .灵活 可变性
流动 空间 中国 的地铁 沿线面临产业转 型 ,地铁沿线 的城 市配套也
有待 逐 渐 完 善 ,地 铁 沿 线 的人 口规 模 将 逐 渐 增 长 。 这 样 的 过 程 也 许 缓 慢 ,但 对 于 目前 的地 铁 沿 线 商 业 建 筑 的 生命 周 期 却
最 大 限 度 地 将 二 者 实 现 转 换 。 立 体 化 交 通 的设 计 的 重点 : (1) 行 1 分 钟 圈 是 黄 金 的 商 业 区域 ,便 捷 的机 械 交 步 0
化 了商 业的连通感 ,弱化隔离感 , 均化 了商业价值 ,活化 了
负一层 的商 业品质 ,中庭聚集了商业气氛。
地 铁 沿 线 商 业 建 筑 设 计
— —
广 州某商业项 目方案设 计
陈 良
摘 要 :结 合 具 体 的 商 业 建 筑 设 计 实践 ,探 讨 在 后 地 铁 时
娱乐性。
代 。地铁 沿线 商业 建筑设计的特征 。针 对 当前地铁 沿线商业
( 4)充分利 用地 下空 间 ,提供足 够停车 位 ,实 现人车 分流。
广州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
第5卷增刊22009年12月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ChineseJournalofUndergroundSpaceandEngineeringV01.5Dec.2009广州地下空问开发利用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
李于辉,张季超,丁晓敏,龚健(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006)摘要: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有利于完善城市功能,充分发挥城市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文介绍环境岩土的定义,认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中所遇到的环境问题属于小环境的环境岩土问题,通过对广州市地质环境的简述,提出应注重基坑工程施工、隧道施工、工程土方与污泥和地震所引起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并探讨可行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环境岩土工程;地下空间;扰动理论;工程环境中图分类号:TU37;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836(2009)增2—1455—04DiscussionontheEnvironmentalGeotechnicalEngineeringProblemsabouttheDevelopmentandUtilizationoftheUndergroundSpaceinGuangzhouLIYu—hui,ZHANGJi—chao,DINGXiao—min.GONGJian(Co//孵geofCivilEngineering.Guangzhou‰沁砧酊.C.uangzhou510006。
China)Abstract:Thedevelopmentandutilizationofurbanunderground8paPA:areinfavorofperfectingtheurbanfunc-tionsandmakefullofthecity§socialbenefim-environmentalandeconomicbenefim.Thedefinitionoftheenvi·ronmentalgeotechnologyisdescribedinthispaper-andtheenvironmentalproblemsfacedinthedevelopmentoftheurbanundergroundspacebelongtotheenvironmentalgeotechnicalproblemsinmicroenvimnment.Throughbriefde-scfipfionofthegeologicalenvironmentinGuangzhou-theenvironmentalgeoteehnicalproblemswhichduetothefoun-dafionpitconstruction-tunnelconstruction.earthworkandsilt-且8welltheearthquakeputforward.inacldi—tion-thefeasiblesolutionmethodisalsodiscussed.Keywords:environmentalgeotechniealengineering;undergroundspace;perturbationtheory;engineeringenviron-merit1前言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有利于完善城市功能,充分发挥城市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城市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寸J。
广州的地铁交通如何规划最方便
广州的地铁交通如何规划最方便广州,作为中国南方的重要城市,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对城市交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地铁作为一种高效、便捷、大运量的公共交通方式,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如何规划广州的地铁交通才能达到最方便的效果呢?首先,规划应充分考虑城市的发展布局和人口分布。
广州的中心城区如天河、越秀等地人口密集,商业繁荣,对地铁的需求较大。
因此,地铁线路应加密覆盖这些区域,以满足人们日常通勤和出行的需求。
同时,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新兴的发展区域如南沙、黄埔等地也需要地铁的延伸和覆盖,以促进这些区域的发展,吸引更多的人口和产业入驻。
其次,要注重地铁线路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无缝衔接。
地铁不能孤立存在,而是要与公交、出租车、共享单车等其他交通方式形成良好的互补和衔接。
在地铁站周边应合理规划公交站点,设置出租车停靠点,提供充足的共享单车停放区域,方便乘客换乘。
例如,在地铁站出口附近设置公交枢纽,实现地铁与公交的零换乘,减少乘客的步行距离和换乘时间。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地铁的辐射范围,还能优化整个城市的交通出行结构。
再者,地铁站点的设置要科学合理。
站点的间距不宜过大或过小,过大则无法满足居民的出行需求,过小则会影响地铁的运行速度和效率。
站点应设置在人口密集区、商业中心、学校、医院、大型居民区等出行需求较大的地方。
同时,要考虑周边的地形地貌和建筑物分布,尽量减少地铁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比如,在繁华的商业区,可以设置地下多层的地铁站,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同时与周边的商场、写字楼等建筑实现地下连通,方便人们购物和工作。
在规划地铁线路时,还应考虑不同线路之间的换乘便利性。
换乘站的设计要简洁明了,减少乘客的换乘时间和步行距离。
可以采用同台换乘、通道换乘等多种方式,提高换乘效率。
例如,建设大型的换乘枢纽,让多条线路在此交汇,通过合理的布局和引导标识,让乘客能够快速找到换乘的路线。
另外,地铁的运营时间也需要合理规划。
城市轨道交通业经济效益增加之方法探讨——以广州地铁为例
地 下 通 道 空 间 资 源 是 指 位 于 站 点 与地 面 之 问 通 道 的商 铺 。这 种 例 子 很 多 , 多城 市 都 随 处 可 见 。广 州 烈 许 士 陵 园 地 铁 出 口通 道 空 间 建 成 了 自己别具 一 格 的 流 行 前 线 地 铁 通 道 商 铺 , 集 了 各 种 流 行 时 尚 款式 的 服装 、 汇
的成熟行业:
关键词 :地铁 ; 增值 ; 经济效益 ; 空间资源
中 图分 娄 号 :U 8 4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7 — 3 X (0 7 3 o 3 — 3 6 1 9 1 2 0 )0 一 0 8 0
我 国人 口众 多 ,乘 车 难 ” 交 通 问题 E益 显 现 。目 “ 的 l
下 商 业 街 等 等 ,巧 妙 利 用 这 些 资 源 不但 能 给 地 铁 带 来 经 济 效 益 同时 亦 可 作 为 宣 传 城 市 文 化 、体 现 风 土 民情 的重 要 场 所 。广 州 这 一 点 做得 好 , 少 站 台 都是 不 同风 不
格 不 同 内容 的 景 点 ,巧 妙 地将 岭 南 文化 融 会 到 站 台 的 设 计 中 ,并 且 充 分 考 虑 到 各 自车 站所 处 的地 理 位 置 和
比方说 地 铁 灯 箱 广告 、 铁 出 口冠 名 权 地 育 西路 地 铁 出 口直 接 与天 河 城 购 物 中心 地 下 负 一 层 吉 线 的 物业 开 发 , 之 岛百 货 相 连 通 , 毗邻 广 州 购 书 中 心 等 等 。这 也 是 地 铁 等 等 。这 些 措 施 确实 给 地 铁 开 发 带来 了一些 收 益 从 而 回 收成 本 , 我 们 要 解 放 思 想 , 于 放权 。这 一 点 香 港 但 敢 空 间资 源 的新 情 况 和 新 办 法 。
城市TOD项目地上及地下空间联合开发利用研究
城市TOD项目地上及地下空间联合开发利用研究城市TOD项目是指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综合开发项目,它融合了地上和地下空间的利用,致力于打造便捷、宜居的城市生活空间。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密集度的增加,城市TOD项目的规划与开发已经成为现代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点之一。
本文将针对城市TOD项目地上及地下空间的联合开发利用进行研究,探讨其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1.1 城市TOD项目地上空间的特点城市TOD项目的地上空间所处的位置通常是城市核心地带或者是交通枢纽区域,其特点包括交通便利、商业繁华、人口密集等。
利用地上空间进行商业、居住、办公等综合开发已经成为城市TOD项目的基本特征。
1.2 地上空间开发的内容和形式地上空间的开发可包括商业综合体、写字楼、住宅小区等建设项目。
而在城市TOD项目中,通常会将这些设施与地铁站、公交站等交通设施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便利的交通与生活配套设施。
地上空间的开发可以有效提高城市TOD项目的设施完善程度和服务水平,为周边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生活与工作条件。
地上空间的开发也能够为城市提供更多的商业、办公和生活空间,增加城市的吸引力和活力。
城市TOD项目的地下空间通常包括地铁站、地下商业空间、地下停车场等。
地下空间的特点是便捷、隐蔽、资源丰富,可以为城市TOD项目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
地下空间的开发可包括地铁站与商业空间的一体化设计、地下停车设施的建设、地下管线与设备的优化布局等。
通过科学合理地规划和利用地下空间,可以为城市TOD项目提供更加高效的城市交通系统与配套设施。
地下空间的开发可以有效缓解地面交通压力,提高城市TOD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水平。
地下空间的合理利用也可以为城市的地下设施提供更多的资源,为城市发展提供更多的增长点。
3.1 上海地铁站与商业空间一体化设计在上海市的地铁站建设中,已经开始尝试将地铁站与地下商业空间进行一体化设计,通过合理规划和布局,利用地下空间充分开发地铁站周边商业资源,提高了地下空间的利用效率,为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商业和城市休闲空间。
例谈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例谈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1引言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与有限土地资源之间产生了矛盾,城市发展的需求无法与地面土地资源相匹配,这种现象在现代大城市尤其是城市中心区域尤为突出。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我们依托于现代建筑技术,发掘土地开发利用的空间,从地上转移到地下,因此,产生了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和管理的研究。
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可大大增加城市的空间容量,在仅有的城市土地资源上拓展生存空间,形成城市空间构成新观念:地面空间、上部空间和城市地下空间协调发展。
从而产生了现代城市发展的理想模式:城市空间的综合化和立体化。
2广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2.1开发利用现状广州市地下空间建设的工程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人防工程、市政基础设施以及地下交通设施。
(1)广州市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和我国其他城市一样开始于人防工程。
上个世纪60年代起,修建了大量人防工程,主要以简易工事为主,全市人防工程总面积在2006年底达到521.7万平方米,根据全市城镇固定人口来算,每人平均防护面积约为0.76平方米,相比于全国相同等级的城市有一定的优势。
更可观的是,海珠、天河、越秀人均防护面积已超过国家重点设防大城市的标准,达到了大于l平方米的水平。
人防设施增长速度也很占优势,约为每年1.3×104平方米,防护等级和工程质量均符合国家的标准。
广州市地下空间平战结合开发有较快的发展,产生了很多成绩斐然的项目:荔湾区康王路地下商业城、广州火车站人防工程、中信广场地下停车场等防。
人防工程还包括按相应法律规定所必须修建的民用高层建筑的防空地下室等。
(2)市政基础设施主要涵盖给水、污水、雨水、电力、煤气、电信等一系列地下管道管线和污水泵站。
(3)2010年,广州地铁1号线至8号线共八条城市轨道线的全线或部分路段及广佛线开通运营,线网总长达到248.1km,其远期规划长度为600km。
番禺区、花都区至越秀区、荔湾区的出行时间均在30min以内,轨道交通载客能力每天超过900万人次,届时,广州已形成发达的地下交通网络。
利用白云新城四站点进行地下空间综合开发的设想
重 .中山路全程 的重叠 系数 为1 _2 与地 铁1 7 6
态型 的市级商 贸物流 中心 、区级文化 和体育 中
心 以及可持续发展的中心居住社区。地铁2 号线北延线 与1 号线的4 4 个站 点位于核心 区
设想 。
调不到位 施工 时间 地点 程序没有统 一协
调 结果造成 反复开挖 路面的 “ 链路现象 ” 拉 。 近年 来有 关 专家 提 出了地 铁 整合 建设 的 概念。所谓地 铁整合 建设 .是指 将地铁建 设纳 入城 市建设 与城市发展 的有机 系统 使地铁 建
I 关键字】白云新城 空间综合开发
维普资讯
建 筑 技 术
【 摘
要】地铁站点地下空间有系统的
在地下空 间开发 的工作中有所 显现 如铺 设通
信光缆 .电线 市政 管线时 .由于统一管理 协
综合利用开发.将把地铁站与周边地区的建 设联结成为一个统一 .集约 高效的有机整 体。本文介绍了地铁站点综合开发利用的意 义.分析了白云新城区域情况. 并对白云新 城四站点如何进行地下空间综合开发提出了
1地铁与城 市发 展的整合 .
地铁 建设与城市 发展的整合 .主要是 以地 铁 建设 与城 市 形态 演变 之 间的相 互 作用 为基
道工程 、 防地下商业 街. 人 地下 厂房与泵房 高
层 建筑地 下室 市政 管线工程 仓储工程 等地 下工程建设 规模的迅 速增大 .地 下空间开 发利 用进入 了浅层 地 下空间 开发建设 的历 史阶段 并逐 步走上了城 市空间向三 维拓展的轨 道 但当
城市轨道交通的地下空间利用与开发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的地下空间利用与开发研究一、引言城市发展越来越快,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快速、安全、高效的交通方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然而,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大量的地下空间。
本文旨在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的地下空间利用与开发,探索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提高城市的综合利用效率。
二、城市轨道交通对地下空间的需求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都需要占用大量的地下空间。
首先,轨道交通线路需要在地下开挖隧道,以确保交通的畅通和安全。
其次,地下站点的建设也需要占用大量的地下空间。
此外,轨道交通的管线、电力设备等设施也需要在地下进行布设。
因此,城市轨道交通对地下空间的需求是巨大的。
三、地下空间利用的挑战与机遇1.挑战:城市轨道交通所需的地下空间有限,而且往往已经被其他用途所占据,如地下商业空间、地下停车场等。
因此,城市轨道交通在地下空间利用方面面临着一些挑战。
2.机遇:然而,城市轨道交通也为地下空间的利用带来了一些机遇。
首先,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可以带动地下空间的开发,为城市提供更多的商业、办公、文化等功能。
其次,轨道交通的车站也可以作为城市的重要节点,形成地下空间的集聚效应,进一步促进地下空间的利用。
因此,城市轨道交通对地下空间的利用既面临着挑战,也带来了机遇。
四、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空间利用的实践与案例1.地下商业空间的开发:城市轨道交通的车站往往位于城市的繁华地段,因此可以利用车站附近的地下空间开发商业街、购物中心等。
例如,上海的地铁站内就设有许多商业设施,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
2.地下停车场的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车站周边常常需要大量的停车场,以满足乘客的出行需求。
因此,可以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停车场,提高空间利用效率。
北京地铁的很多车站就设有地下停车场,为市民提供了便利。
3.文化设施的布局:城市轨道交通的车站可以成为城市的文化节点,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为市民提供学习和休闲的场所。
地铁枢纽站点的地下空间功能及商业开发
地铁枢纽站点的地下空间功能及商业开发作者:李继春冯菁来源:《中国包装工业(下半月)》2015年第02期近十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快速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发展将进入一个历史上最快的时期,城市的空间发展将面临巨大的调整。
与此同时,城市的用地开发、交通建设和商业建设也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在这个人多、车多、行路难的时代,对于交通建设发展的升级是十分必要的。
尤其地铁的来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的变化,如交通工具的变化、出行方式的变化、生活习惯的变化、购物方式的变化等等。
与此同时,这种变化将对整个城市的商业布局开发产生重要的影响,为未来城市商业的提升与发展提供有力契机。
国际轨道协会预言:如果说19世纪是桥梁的世纪,20世纪是高层建筑的世纪,那么21世纪则是地下空间开发的世纪。
在轨道交通的地下空间开发中,特别是对于地铁枢纽换乘站点的开发利用尤为重要。
1 地铁枢纽站点的特点交通枢纽是多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线路交汇并能办理客货运输的各种空间和技术的综合体。
而地铁枢纽站点往往与其周围城市空间的关联较为密切,轨道交通依靠沿线枢纽站点及枢纽建筑与城市联系起来,客流的汇聚及疏散都是通过这类建筑空间加以实现,它是城市与公共交通之间联系的纽带。
1.1 地铁枢纽站点的换乘特点地铁枢纽站点的商业空间通常同时拥有交通空间特性及出行目的地特性,所以其换乘具有以下特点:(1)服务范围大,乘客散布面广;(2)交通方式多样,换乘目标众多;(3)客流量大,流线组织复杂;(4)空间复杂,可识别性较差;(5)用地紧张,立体化特征明显。
1.2 地铁枢纽站点的商业特点1.2.1 商业活动的影响条件。
城市居民出行参与商业相关活动的行为方式取决于以下条件。
①交通主体条件:涵盖城市公共交通与非公共交通的模式(运输量、时间效率、使用成本、可达性等因素)。
②参与者的主客观条件:包括人心理上的接受程度及自然地形、交通管制等。
可见交通是影响商圈形状和范围的首要条件。
探析地铁地下空间的功能与商业空间开发
探析地铁地下空间的功能与商业空间开发作者:肖雯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0期摘要:地铁地下空间功能多种多样,编制地铁地下空间规划必须关注地铁地下空间综合功能。
在地铁地下商业空间的开发中商业开发量应建立在一定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才能为地铁站点地下空间的设计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地铁地下空间规划地下空间功能中图分类号:TU972+.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地铁地下空间功能(一)综合交通空间地铁的出现,使城市的交通呈现出立体化的态势。
而地铁的方便快捷,会吸引很多的市民选择乘坐。
对于地铁的换乘站,是地铁与外界沟通的通道,通常会成为一个城市或一个城市局部的中心。
我们来介绍一下换乘站的功能特点。
1交通换乘地铁换乘站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起到了交通枢纽的作用。
这种枢纽的作用体现地铁的线路之间,地铁与地上交通的衔接等方面。
比如地铁与地铁之间的换乘,地铁与公交车之间的换乘等。
我们国家的城市地铁一般在地铁与地铁之间换乘时,采用不出站换乘,也就是站内换乘。
地铁与地上交通的换乘,属于立交换乘的方式。
也有的城市采用比如平行换乘、立交平行换乘等方式。
这主要是根据城市规划设计的。
地铁站如何与公交车站及长途汽车站形成有效的衔接,是一个城市规划问题,这也是在地铁站计划修建是要重点考虑的问题,目前我国通常采用的是平行式衔接,因为这种衔接方式都是在地下进行,对于地上建筑的影响几乎没有,这十分适合于中国一些地方老城区的地铁与公共交通衔接,因为老城区一般地上交通管网与城市建筑比较复杂,而在地下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我们国家也力争建立一套由中国特色的地铁与地上交通的衔接方案,这可以使地铁为市民的出行带来更多的方便,也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城市交通拥堵的压力。
2结合地下停车综合开发地下停车场可以作为地铁开发的附属产品,它不仅可以为城市的地上节约土地面积,还可以为地铁开发单位盈利,并且可以将地下停车场与地铁做好衔接,市民可以自驾车到交通相对拥堵的地方换乘地铁,这样也能为城市的交通减少一些压力,同时提高城市对于市民的整体舒适度。
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趋势及实例分析
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趋势及实例分析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全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空间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大、中城市的发展,其主要表现在,城市人口过度饱和,使得建筑空间拥挤,交通阻塞,行车速度缓慢,环境恶化,生活质量难以保障。
在这种情况下,地下停车场、地下商场、地铁等各类城市地下空间正如雨后春笋般大量出现,城市地下空间所具备的社会效益、经济利益和环境效益逐步为人们所认识。
基于此,文中笔者就地下城市开发原则,并结合实例对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现状进行了简要的阐述,进而对我国地下空间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地下空间;利用;趋势一、前言地下空间是指属于地表以下的空间,开发地下空间主要是为了补充城市地面及地上空间的不足。
地下空间的范畴很广,比如地下商城、地下停车场、地铁、矿井、地下军事工程、过江(过海)隧道等建筑空间。
本文主要对城市中地下空间综合利用的发展趋势进行阐述。
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原则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应该遵循3个原则。
积聚原则,指在城市中心区发展与地面对应的地下空间,用于相应的用途功能,与地面上部空间产生更大的积聚效应,创造更多的综合效益。
疏导与对应原则,指地下空间的主要任务是疏导地面以上空间的矛盾,其功能应该尽可能与地面建筑物的城市功能相对应。
等高线原则,指根据城市土地价值的高低绘出城市土地价值等高线,地下空间开发起点和发展方向根据土地价值等高线图从高到低。
三、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现状1、加拿大蒙特利尔。
这是一座沿圣劳伦斯河发展起来的城市,也是全球最繁忙的内河港口之一,其凭借对城市地下空间的成功开发利用著称于世界,号称拥有全球最具规模的地下城市。
它的成功可归结为以下几方面:①统筹规划:蒙特利尔兴建第一个地下人行通道网络之初,就考虑到了与地下铁道的统一规划与综合利用,同时结合地面既有建筑开发地下空间,总体规划面积达到360万平方米。
从1962年开始至今,蒙特利尔已逐步建成以东西走向城市主干道为轴线的两条地铁、南北向地下广场和众多过街人行道,其地下城联结总共10余个地铁站、2个火车站和2个长途汽车站,并与60余座地面建筑的地下室相连通,形成庞大有序的地下城市体系,充分利用了城市的土地资源。
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几点对策与建议
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几点对策与建议一、背景地下空间是指地表以下构筑物的总称。
如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地铁、矿井、军事设施、防灾设施、隧道等建筑空间。
在地上空间越来越紧迫的今天,地下空间是人类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国外在地下空间起步较早,自1845年伦敦地铁的建设起已发展160余年,中国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源于上世纪50年代,经历了上世纪60年代的“深挖洞、广积粮”后,于1986年提出“人防工程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经过60余年的发展,现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
近些年,各大城市均加大了地下空间的投入,近30个城市进入城市地铁与轻轨建设的高速发展期,并以此为拓展,综合发展城市地下空间。
原因大致有四个方面:一是可解决地面土地利用紧张问题;二是可整合地下建筑资源;三是可更好利用原有地下设施,特别是结合轨道交通设施,使人在地下行走的环境得到改善;四是会给城市地下管道设备设施带来较好梳理功能。
但是,与地面建筑不同,城市地下空间一旦建成就改变了地质结构,很难再次调整,并且由于其无法建设外部消防通道,标高低于道路标高,防灾压力较大。
2007年,我国颁布了《物权法》,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权属问题做了初步界定:“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在土地的地表、地上或者地下分别设立。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各大城市为了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相继出台了地下空间开发的相关法规,并将地下空间纳入城市发展的重要评定体系,积极推进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利用。
三、案例研究——广州珠江新城地下空间开发珠江新城地下空间南起海心沙,北到黄埔大道,东起珠江大道东,西至珠江大道西,规划用地70多公顷,建筑面积接近50万平方米,是目前为止全国规模最大、最复杂的民用地下空间项目之一。
曾先后经过多轮国际竞赛,德国欧博迈亚、美国SWA等国际机构对珠江新城地下空间的建设提出许多优秀的建议。
珠江新城地下空间包括地下人行通道、地下道路隧道及其他市政设施、地下配套商业、地下综合设备用房、地下车库、地下旅客自动输送系统、区域真空垃圾收集系统等。
地铁与商业建筑结合设计难点
地铁与商业建筑结合设计难点发布时间:2022-08-23T05:22:03.536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2年17期作者:商尔君[导读] 地铁和商业建筑的结合设计需要明确标准化的设计方向,对基础设计思想和理论进行完善。
广州杰奥斯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广东省广州市 510308摘要:城市交通的打造离不开便捷的地铁发展,地铁车站通常处于中心城区,由于周边用地紧张等其他的条件限制,无法正常布置地铁出入口和其他设备,导致地铁运行受阻,运用不方便。
当前把地铁和商业建筑进行结合设计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并且在地铁项目规划建设的初期这一思想就已经得到了运用和理解。
地铁建筑设计领域可能会出现不同类别的规划模板,不同的业主在设计思想上也有一定的差异,因此为了处理以上问题,要对现有落地项目和设计方案进行借鉴,结合不同种类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模式。
关键词:地铁与商业建筑;结合设计;难点引文:地铁和商业建筑的结合设计需要明确标准化的设计方向,对基础设计思想和理论进行完善。
随着我国地铁建设项目和城市交通网络的不断扩大,地铁施工者开始不断的累积经验,创新工作和设计思路,从地铁项目的角度开始,必须要加强阶段性设计内容的重视,对地铁项目基础进行进一步明确,让设计思维更加完备。
因此我们有必要站在实践和思维的角度作为出发点,展开地铁项目商业建筑的结合设计分析,本文围绕着地铁与商业建筑结合设计难点展开论述,希望为有关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一、地铁与商业建筑结合设计原则地铁和周边物业的结合设计相对较为重要,首先地铁一般为地下车站,在站台设置屏蔽门的时候需要做好通风,隧道通风系统可以采用双活塞设置。
同时车站空调系统可以采用分站功能和室外设置冷却塔,装置在车站消火栓系统中,设置独立分线。
车站设计需要和周边物业协同考虑,共同开发和地铁相互联通的物业开发区,要满足轨道交通地铁建设的要求,一旦发生火灾等重大灾情,系统需要独立运作、相对可靠,兼顾人民防空的实际需求。
毛建华广州市轨道交通场站综合体建设及周边土地综合开发实施细则试行解读及实施情况介绍
一、广州构建枢纽型网络城市,提升城市品质
《国务院关于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2016年)
城市 性质
省会 国家重要城市 历史文化名城 国际综合交通枢纽 商贸中心 交往中心 科技产业创新中心
构建服务广州市域的疏密有致的多层次城市轨道网络
至2020年600公里以上
《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
•车辆段7个
2
十二五场站综合体 (9个)
•车辆段7个 •一般站点2个
3
十三五场站综合体 (26个)
• 车辆段8个 • 一般站点18个
15
三、新时期使命与进展
使命:地铁+ 城市建设运营服务商
城市发展的 推动者
经济新常态下,房地产行业总体平稳的背景下,随广州多中心组团的枢 纽型网络城市的扩张之势,结合政府扩容提质、产城融合、完善公共服 务的要求,采用地铁+产业+公服的TOD开发模式,推动城市扩张,分享 发展红利。
三、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下广州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有待提高
粤港澳VS东京湾 广州VS东京都
GDP总量 相当
28%
广州VS东京湾边缘
66%
人均GDP 35%
26%
61%
地均GDP 15%
8%
69%
粤港澳大湾区GDP总量已接近东京湾区,但人均GDP仅为东京湾区的35%,地均仅为15%;从核心城市来看,
广州市人均GDP仅为东京都的26%,地均仅为8%;即便与东京湾边缘地区比较,广州市总体发展水平及土
十三五场站综合体地块
• 地块数量:27个
• 地块数量:39个
• 地块数量:33个
• 筹资目标:30亿元
• 土地面积:1069公顷
《城市地下空间建设新技术》第11章
2.地下设施及交通规划设计
2)基于“中心广场”的南北连接
11. 3工程应用一一广州珠江新城核心区地 下空间工程
由于花城大道隧道的原因,地下一层的空间被分割成南北 两个方向。“中心广场”不仅是连接南北的节点,同时又有连 接地下一层商业街和地面的作用(图11. 3-2) 。
3.环境质量保障技术
11. 3工程应用一一广州珠江新城核心区地 下空间工程
3.环境质量保障技术
11. 3工程应用一一广州珠江新城核心区地 下空间工程
(2)真空垃圾处理系统
采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垃圾真空管道收集系统,区内39 栋商业建筑及大型广场商业配套等地下空间每天产生的生活垃 圾,只要投入垃圾投放口,就能通过真空吸力,从密封管道收 集到中央收集站。在海心沙岛采用流动式垃圾压缩机,在垃圾 装车点进行现场垃圾装载压缩后,再由城市环卫部门定期统一 收运处理。
4.防灾减灾技术
11. 3工程应用一一广州珠江新城核心区地 下空间工程
②防火分区中的任一点,距离疏散楼梯口或通道口不大于50m。 ③所有装修材料均按不燃材料控制。 ④两个防火分区之间采用防火墙和防火卷帘分隔。 ⑤地下空间与集运系统相连接时,相连处设置防火分隔设施。 ⑥设置环形消防车道,满足消防车进入的要求。 ⑦汽车库的室内疏散楼梯设置封闭楼梯间。
4.防灾减灾技术
(2)防火对策
11. 3工程应用一一广州珠江新城核心区地 下空间工程
1)建筑防火 ①防火分区的划分 区域设有自动喷淋系统,每个防火分区不大于2000m2, 车库防火分区面积不大于4000 m2,防烟分区面积不大于500 m2,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数量不少于两个,并直通到地下 一层安全区域。防火分区面积计算时不计入消防泵房、污水泵 房、废水泵房、水池、厕所等房间的面积。
广州地铁换乘站建筑设计浅析与建议
广州地铁换乘站建筑设计浅析与建议摘要:以广州地铁几个大型换乘车站设计现状为研究对象,图文并茂地分析了广州现状地铁换乘站的设计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包括“换乘距离”、“换乘方式”、“人性化设计”等。
总结广州地铁换乘站的设计经验,并对今后地铁设计提出一些有价值的意见及建议。
关键词:广州地铁;换乘站;地铁结合商业1 引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过程中,历来强调发展公共交通的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引入大力推广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新思路。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快速、大运量、方便、准时、舒适、节能等特点,纳入公共交通体系统一筹划,形成综合交通体系,给市民的出行提供最大限度的方便。
随着城市的发展,轨道交通的发展必不可少,市民选择地铁作为出行的交通工具居多。
随着地铁线网的加剧建设,线网之间的节点(即换乘站)增多,换乘将作为地铁设计的重点,乘客的换乘功能直接影响到整个换乘站的方案设计。
目前国内研究换乘站的文献较多,汪晓蓉[1]阐述了广州地铁客村站的人性化设计;李国清[2]从“换乘时间”、“换乘设计”、“无障碍换乘”几方面分析了北京现状地铁换乘站所存在的问题;刘学军[3]归纳了换乘站布置形式分类,全面分析了换乘站布置的基本空间关系的换乘特点和选定原则;康海燕[4]根据地铁换乘站客流组织遵循的原则,结合线网规划,提出换乘站客流组织对策及引导标识在地铁客流组织中的应用。
笔者对广州几大换乘站进行实地考察,从乘客换乘便捷的角度对其建筑设计进行分析,总结广州地铁换乘站设计特点,提出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给出相应解决办法。
2 广州地铁基本情况广州地铁于1997年6月28日开通,截至亚运会开幕前,投入运营的线路有:1号线、2号线、3号线、4号线、5号线、8号线、广佛线和珠江新城旅客自动输送系统(以下简称“APM线”),运营线路总里程为236公里(含广佛线佛山段),总车站数为142座,线网换乘站达16座。
随着线网的延伸,换乘站作为直接为乘客服务的窗口之一,将成为体现广州地铁建设水平的重要方面。
广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办法【最新版】
广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合理开发利用本市地下空间资源,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保障地下空间权利人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管理。
法律、法规对国防、人民防空、防灾、文物保护、矿产资源等情形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地下空间是指地表以下的空间,包括结建地下空间和单建地下空间。
结建地下空间是指同一主体结合地面建筑一并开发建设的地下空间。
单建地下空间是指独立开发建设的地下空间。
利用市政道路、公共绿地、公共广场等公共用地开发的地下空间视为单建地下空间。
第四条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应当贯彻统一规划、综合开发、合理利用、安全使用、依法管理的原则,坚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结合。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应当优先发展地下交通、垃圾处理、电力设施等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鼓励竖向分层立体综合开发和横向相关空间连通开发。
第五条市城乡规划、城乡建设、国土主管部门分别负责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规划管理、建设工程管理、用地和产权管理。
市人民政府其他相关主管部门及各区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能分工,在其职责范围内做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的相应工作。
第二章规划管理第六条地下空间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下空间规划应当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城市总体规划,并与人民防空规划、地下交通规划、地下管线规划等专业规划相协调。
第七条根据城市发展需要,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应当同步编制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应当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编制,规划期限与城市总体规划保持一致。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应当包括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的发展战略、功能分区、用地规模和布局、交通体系,禁止、限制与适宜建设地下空间的范围、环境保护要求和安全保障措施及其他相关内容;其中,属于规划强制性内容的,应当在规划文本中明确表述。
城市地铁工程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若干规划技术相关问题
深部淤泥与淤泥质土为主体的基坑 边坡工程稳定性很差,由于深基坑下的 土体强度很小,即使提高了边壁的结构 刚度,控制了边坡过大的水平位移,但 是基坑深部位移滑移失稳却往往仍会出 现。广州市三元里一个深基坑工程,是 一个典型的淤泥质土深层滑移个例。
城市的地铁工程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的若干规 划技术相关问题
Failure pattern of soft clay. Based on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model test, and work-site observation, a new flow-convex failure model for soft soil is founded. It is compose of convex side wall, rise bottom of pit and landslip curves. The landslip curves includes circle and logarithm城ic市的s地铁p工i程r和a地l下空o间r开发p利用a中r的a若干b规olic sections.
城市的地铁工程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的若干规 划技术相关问题
二、北京、上海、广州地区工程地质和基坑 支护有关工程技术问题
地下空间开发中遇到最大的工程问题莫过 于工程地质问题。以上海浦东区地质条件为例, 主体部分是层状淤泥质土和粉土,间或有淤泥 层和砂土层。土层空隙率大,含水率高,强度 很低,土呈流塑性或流动性。在表层土或较深 部位,经常会遇到垃圾层,间或有砾石、瓦砾、 砌体块出现,会形成施工障碍。
上海、广州淤泥地层特点
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工程中,设计施工的 主要工程问题是施工期间洞室空间的平衡稳 定,在隧道掘进过程中要防止上部土体沉陷 过大,导致隧道变形失稳或上部地面结构倾 斜变位;地下隧道洞室进口和地铁车站路段 的明挖施工,遇到的主要工程问题是边坡土 体稳定,防止侧向变形位移过大引起边坡失 稳滑移。
建筑发展对社会的影响探讨
建筑发展对社会的影响探讨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各项建设事业也蓬勃发展起来,以房地产业为主体,各种城乡建设工程占据了城市建设工程的大多数。
建筑业繁荣发展带来的是经济的发展,同时还有大量的污染,建筑固体废物、噪音、以及能源问题等对生活环境威胁越来越大。
本文针对建筑发展给生活带来的影响着手,分析如何防止建筑污染,并从设计入手,提倡节约能源、绿色、环保节能建筑。
关键词:建筑污染;防治;环保节能引言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旧城区拆迁改造、新城区建设当中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固体废物,这些固体废物主要破碎混凝土、砖瓦、沥青等惰性物料为主,占到总量的80%以上,给我国城市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严重影响了城镇居民的身心健康。
建筑施工的噪声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尤其是城市人口稠密地区的建设项目施工中产生的噪声污染,不仅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而且严重影响城市环境形象。
一、建筑发展中的不利因素分析1.建筑施工噪声的污染现状。
根据规定建筑施工噪声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建筑施工噪声污染被视为一种无形的污染,它是一种感觉性公害,具有局部性、暂时性和多发性的特点,由于其危害性大,噪声又被称为“致人死命的慢性毒药”。
长期工作在高噪声环境下而有没有采取任何有效的防护措施,必将导致永久性的无可挽回的听力损失,甚至导致严重的职业性耳聋。
国内外现都已把职业性耳聋列为重要的职业病之一。
强噪声除了可导致耳聋外,还可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心血系统、消化系统以及生殖机能等产生不良的影响。
特别强烈的噪声还可导致神经失常、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由于噪声易造成心理恐惧以及对报警信号的遮蔽,它又常是造成工伤死亡事故的重要配合因素。
2.建筑固体废物污染现状。
在建设的过程中由于规划设计中对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建筑垃圾并没有一个科学的、彻底的解决计划,而是露天堆积,施工之后集中处理的方法,但是施工之后施工方往往会忘记处理产生的建筑垃圾,及时有处理计划也只是简单的将其丢弃在城郊,造成了严重的固体废物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