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的拳理拳法――十六练法
百岁拳师王继武的形意内功十六式
百岁拳师王继武的形意内功十六式
王氏后学:该照片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照,师爷当时八十多,拍了十六势和形意拳基本功的照片。
第一组8张(从左到右):1. 三体式起式(两仪式);2. 鸡腿步; 3. 十六势之三(开关舒窍);4、5. 十六势之二(云龙周身);6、7. 十六势之五(擎天固本);8. 十六势之十二(左右调胯)
第二组9张(从左到右):1、2、3. 十六势之七(凝神顾锺);4. 十六势之八(金鸡食米);5. 十六势之十(背后七点);6. 十六势之四(朱雀玄武分南北);7、8. 十六势之六(虚足单点);9. 十六势之十一(双拳砸背)
第三组8张(从左到右):1. 寒鸡步;2. 十六势之九(猿臂活血); 3. 十六势之十六(阴阳开合);4. 十六势之四(朱雀玄武分南北);5. 十六势之十四(旋腰固肾)6. 十六势之十三(扶膝调络);7. 十六势之十五(健络揉膝);8. 铁牛耕地
第一组8张(从左到右):1. 三体式起式(两仪式);2. 鸡腿步; 3. 十六势之三(开关舒窍);
4、5. 十六势之二(云龙周身);6、7. 十六势之五(擎天固本);8. 十六势之十二(左右调胯)
第二组9张(从左到右):1、2、3. 十六势之七(凝神顾锺);4. 十六势之八(金鸡食米);5.
十六势之十(背后七点);6. 十六势之四(朱雀玄武分南北);7、8. 十六势之六(虚足单点);
9. 十六势之十一(双拳砸背)
第三组8张(从左到右):1. 寒鸡步;2. 十六势之九(猿臂活血); 3. 十六势之十六(阴阳开合);4. 十六势之四(朱雀玄武分南北);5. 十六势之十四(旋腰固肾)6. 十六势之十三(扶膝调络);7. 十六势之十五(健络揉膝);8. 铁牛耕地。
十六式太极拳口诀
十六式太极拳口诀杨氏太极拳16式综合了杨氏太极拳具有代表性的拳架结构,同时也体现了时代创新的拳法。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十六式太极拳口诀,欢迎阅读!十六式太极拳口诀预备式1、起势2、左右野马分鬃3、白鹤亮翅4、左右搂膝拗步5、搬拦捶6、如封似闭7、单鞭8、手挥琵琶9、倒卷肱10、玉女穿梭11、海底针12、闪通臂13、云手14、左右揽雀尾15、十字手16、收式16式太极拳动作要领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并拢,头颈正直,下颌内收,胸腹放松,肩臂松垂,两手轻贴于大腿外侧;精神集中,眼向前平视,呼吸保持自然。
1、起势(1)左脚向左轻轻分开半步,与肩同宽,脚尖向前。
(2)两手慢慢向前平举,手指微屈,手心向下,举至与肩同高,两臂距离约同肩宽,肘微下垂。
(3)上体保持正直,两腿缓慢屈膝半蹲;两掌轻轻下按,落至腹前,手心向下,掌膝相对。
[要点] 沉肩、垂肘,送腰屈膝,臀部不可凸出,身体重心落于两腿中间;手指自然微屈,两臂下落要与身体的下蹲动作协调一致。
2、左右野马分鬃(1)上体微向右转,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同时右臂收于胸前平屈,手心向下;左臂外旋,左手经体前向右划弧合于腹前,手心向上,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左脚随即收到右脚内侧,脚尖点低;眼看右手。
(2)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脚跟着地,随即右脚蹬地,上体继续左转,左腿前弓,成左弓步;同时左右手岁专题慢慢分别向左上、右下分开,左手高与眼平,肘微屈,手心斜向上;右手落于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左手。
(3)左脚蹬地,上体慢慢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尖翘起;身体左转,右腿屈膝以脚前掌蹬碾地面,左腿随身体左转向外摆脚约45度,随后全脚踏实,左腿慢慢屈膝前弓;同时左臂内旋于胸前平屈,手心向下,右臂外旋,右手向左上划弧合于腹前,手心向上,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右脚随即收至左脚内侧,脚尖点低;眼看左手。
(4)左脚向右前方迈出,脚跟着地,随即左脚蹬地,上体右转,右腿前弓,成右弓步;同时左右手随转体分别慢慢向左下、右上分开,右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左手落于左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右手。
形意拳入门
形意拳入门形意拳是中国武术中的一种传统拳法,源于明代,以其独特的拳理和独特的拳法闻名于世。
形意拳注重内外合一的训练,通过调整身体姿势和呼吸来实现内功的培养和发挥。
本文将介绍形意拳的基本概念、基本姿势和基本拳法,以及入门学习形意拳所需注意的事项。
一、形意拳的基本概念形意拳的名字中“形”指形态,即身体的姿势和动作;“意”指内在的意念和精神状态。
形意拳要求练习者通过调整身体的姿势和动作来激发内在的力量和意念,以达到内外统一,从而实现拳法的发挥。
形意拳注重拳理,强调以力发拳,发拳要有意念和威力。
二、形意拳的基本姿势形意拳的基本姿势包括站立姿势和站立起势姿势。
常见的站立姿势有马步、骑马步和弓步等。
马步是最基本的站立姿势,双腿分开与肩同宽,膝盖微屈,重心向下,保持平衡。
骑马步与马步相似,只是双腿更宽,更加稳固。
弓步则是一只脚向前迈出一大步,另一只脚向后弯曲,形成前后分开的姿势。
站立起势姿势是形意拳的起始姿势,通常是双脚并拢,双手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
三、形意拳的基本拳法形意拳的基本拳法包括直拳、勾拳、掌拳和指拳等。
直拳是形意拳的基本技术,拳头直线向前击打,要求力道和速度兼具。
勾拳则是拳头弯曲向前击打,弧线变化较大,威力较大。
掌拳是以手掌部分发力的一种拳法,手臂不完全伸展,要求发力快而准确。
指拳则是以指尖作为发力点,瞄准对手的弱点进行攻击。
四、入门学习形意拳的注意事项1. 寻找合适的培训班或教练:形意拳是一种专业的拳法,需要系统的指导和培训。
寻找一位资深的形意拳教练或者报名参加正规的培训班是入门学习的首要任务。
2. 注重基本功的训练:基本功是形意拳学习的基础,包括站立姿势、呼吸方法和身体的灵活性训练等。
初学者应该注重基本功的练习,夯实基础。
3. 养成规律的训练习惯:形意拳需要持之以恒的训练才能取得进步,初学者应该养成每天坚持练习的习惯,规律的训练会帮助身体逐渐适应拳法的要求。
4. 注意身体的保护:形意拳是一种较为激烈的拳法,初学者要注意保护身体,避免受伤。
形意拳基本技能训练
形意拳基本技能训练
形意拳是一种传统武术,其基本技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训练:
1. 站桩练习:这项训练是形意拳的基础,通过练习不同的站桩动作,可以帮助练习者掌握正确的站姿和身体重心的转移。
2. 分腿功:分腿功是形意拳中的一项基本功,通过提高腿部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可以增强踢击和防守的能力。
3. 手法和拳法训练:形意拳的手法和拳法非常丰富,包括单手拳、双手拳、封捉手、指法等多种技术,通过反复练习可以提高技术的熟练性和精准度。
4. 步法训练:步法是形意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行走步、跨步、翻身步、旋体步等多种步法,通过练习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度。
5. 基本推手练习:推手是形意拳的一种重要技术,通过练习可以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敏度。
通过以上基本技能训练,可以帮助练习者掌握形意拳的基本技能,为进一步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心意拳16处练法
心意拳16处练法1,一寸之法:寸是步也,步要急快,成其寸也。
我们知道,寸劲是武术中一种劲法,心意拳当然也有。
这里的“一寸之法”并不是纯地指“寸是步”,而是指心意拳的寸步和寸劲。
心意拳的寸步,这种步法快,古谱曰:“远上一丈步为疾,两头回转寸为先;早知回转这杀路近去眼前一寸中。
”“寸步快,以寸为先。
”这是足上的“一寸之法”。
但手也有寸劲,这种劲因为离敌人近,所以发力也快,其杀伤力也更强,这是心意拳手上的“一寸之法”。
所以,单纯地将一寸之法说成是“寸是步也”是不全面的。
也有的将一寸之法说成是“一存之法”,当然有些牵强附会了。
2,二践之法:践是腿也,腰要勇猛,成其践也。
我们知道,践和踏是同义词,人们常说“践踏”就这个意思。
在这里我们可以将“践之法”理解成心意拳在演练进步时脚用力向前向下踩踏的行为。
当然,践是用腿上的劲,腿要健壮才能有劲。
心意拳在演练或者动意时的踢,踩仍要用脚。
有人单纯地把“践”说成是腿是不是全面的。
心意拳古拳谱上有“马踏虎践”之说。
但真正动意时还是既要“腿要勇猛”,还要速度疾快才行。
踩而践之,才能练而有力,击敌必胜。
3,三躦之法:躦即身也,身要强半壮,成其躦也。
此处所说的“躦”,是指人的身体向上或向前冲即为躦,是指心意拳法在进攻敌人时身体呈螺旋状前进。
拳谱上说:“脚起而躦,脚落而翻;不躦不翻,武艺不管。
”所以单纯地说“身要强壮”是不行的,身体强壮不等于武艺高强。
也有的人将躦字说成钻。
因为是用在拳法上,而不是用在工具上,当然应是足旁的躦而不应是金字旁的钻了。
4,四就之法:就即束也,上下束为一,成其就也。
这里“就”有二种意思:一是“就”有往前的意思;二是“就”有束缩的意思。
往前就是进攻,束缩就是準备进攻和防守。
拳諳上有“长身而起,束身而落”和“就如蛋”的说法,这就是指心意拳的“就”5,五夹之法:夹剪之夹,即穀道上提,两股夹紧也。
这个“夹”有夹剪之形和夹剪之力两种意思。
所以拳谱上说:“夹剪之力牮柱之势。
形意拳打法和用法
第1章五行拳练法第一节起势本节所介绍的五行拳起势,分为穆式意拳起势法和商式意拳起势法两种。
穆式意拳起势法,是先师穆修易先生所立本门之规,共分九式;商式意拳起势法,系商长锁老师所自立,也为木门之规。
一、穆式意拳起势法歌诀:双手捧起开拳势黑虎伸腰定乾坤翻沙向前走一步平心静息气自匀翻转阴阳开田起狮子张嘴空前胸白虎吞风扎根式出手横拳定逞雄生出三才天地人l,双手捧起开拳势(1)设正面向南,两足并立,身体正直而立,两手自然下垂,两肩松而平正,全体放松,胸部微内含,目平视正前方(图1一1)。
两腿微屈半蹲,同时,两手上提,抱于脐前,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均成手心向上的阳掌,目视正前方(图1图1一1图1一2要领①身体要正直,不可前俯后仰,收臀提肛。
空胸实腹,舌抵_上愕;②两手向上捧起时,丹田须有抱劲,两手要有向上的托劲。
(2)继上动,左足向前进一步;同时,两手向卜、向前捧出,高与口齐,形如“白猿献果”之势;右足随之跟进半步,与左足前后相距约2分米(六七寸),目视正前方(图1一3)。
注意双手捧出之后,两臂宜保持似曲非曲,似直非直;两小臂要有向前的撑劲,两肘要有向下的沉劲,两肩要松而垂,两膀要聚而合,两膊(即肩脚骨)要催而按,含胸拔背,收臀坐胯,塌腰提胸(即“重楼”),头要中正,不可超越过左膝,百会穴要向上虚领,天庭要向前顶劲,项宜直竖,须宜微收。
图1一3图1一42。
黑虎伸腰定乾坤(l)接上动,右足向后退半步,左足也随之向后收半步,两足仍相距约2分米(六七寸);同时,两手向左右平分,形如八卦掌中之‘’平托掌”,手心向上,均为阳掌,高与肩齐,目视前方(}1一4)。
要领①两上肢要内含开劲,两肘须有沉劲;②小臂之劲主于挠骨之上;③两足后实前虚,右重左轻:④头要中正,身不可左歪右斜。
、(2)接上动,左足复向止前方进一步,右足随之也跟进一步,与左足仍相i约2分米(六一七寸),成前实后虚,左重右轻之步;同时,两手由两侧向成收合,收至胸前时,与左足一齐向前推出,其形如“虎扑”;两手心向前,两大拇指相接,高与胸齐,目视两手之间(图l一5)。
形意拳谱
作者:王修雨
形意拳叙 天下之治道有二,曰:德,曰:威。天下之学术有二,曰:文,曰:武。然武之所重者 技艺也,况国家讲礼有法,(艹/鬼)苗狝狩,各有其时,而其间精微奥妙,更有不客(可)率 意妄陈者,余尝拟著为论,公诸同好,特恐言论不精,反悟(误)后世,此心耿耿,曷其有极, 兹见岳武穆王拳谱,意既明畅,语亦纯粹,急录之以志,余爱慕之情云,王讳飞字鹏举,河 北汤阴县人也,王父早卒,侍母最孝,少负气节,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刚柔多谋,其 志勇绝伦超群,当时名将无比,及长应募东京,留守宗泽与谈兵法,曰:如将军者,方可与 言孙武,屡尚战功,遂成大将,善以少击多,自率八百人,破王善等十余万众南董门。八千 人破曹城等十余万众于桂领,其战故兀术顺昌,则背后嵬八百人于朱仙镇,五百人破京兵十 余万众,凡有所举,必谋定而后战,故有胜而无败,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语日:撼山易, 撼岳将军难。张俊常问用兵之术于王,王曰:仁、信、智、勇、严,缺一不可。 王当童子时,受业于明师,精通枪法,以枪为拳,立一法以教将佐。名曰:意拳,神效 莫测,盖从古未有之技也。 王以后,经元、明数代鲜有其技,独我姬公名际可,字隆凤,先生明末清初为浦东诸冯 人氏,访明师终南山。得武穆王拳谱,后授余师曾继武先生于秋蒲,时人不知其武勇,先生 习武十有二年,技勇方成。康熙癸酉科联捷三元,钦命为陕酉靖远镇大督都之职,到任归籍, 余游至池州,先生以拳授余,学之十有寒暑,先生曰:子艺成矣。命余曰:晋至洛阳,遇学 礼马公书,于谈时势甚洽。属余为序,余不文,焉能为序,但见世有勇敢之士,势未常无兼 人之力,及观其艺,再叩其学,手不应心,语不合道者何也,不得个中真传之故也,所为真 传者,名曰:武其实贵和,和者智与勇,顺成之自然谓也。而岂近世捉、拿、钩、打、封、 闭、闪、展,逞其跳跃悦人耳目者可比。其意拳大要,不外乎五行,阴阳、起落、进退、动 静、虚实。而其妙,又须六合,六合者何也?分内外三合,内三合:眼与心合,心与意合, 意与气合;外三合:手与足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内外如一,称其六合也。苟能日就月 将,智无不圆,勇无不生,得乎智之礼,会乎和之精,自然能去,能就、能弱、能强、能进、 能退、能柔、能刚,不动如山岳,难知如阴阳,无穷如天地,充实如太仓,浩渺如四海,眩 耀如三光,以此视近之演武者,异乎不异乎,同乎不同乎。
山西形意拳嫡传内功——十六把气功
山西形意拳嫡传内功——十六把气功*•山西形意拳十六把气功,是形意拳内功功法之一,是我在从师学艺十年之际,由授业恩师王喜亮正式口授心传的。
我自学习之日至今,每日练习不敢懈怠,并深有体会和心得。
正所谓大道至简,此功法简单易学,老幼皆宜,凡正常之人都可习之,练功时不加任何意念,强调顺其自然。
经常练习十六把气功有疏通经络、强筋壮骨、增进体魄、壮肾壮力等功效。
•为了发扬推广形意拳内家功法,纪念王喜亮恩师,造福广大群众,达到全民健身之目的,今发表出来以飨读者,愿有缘、有德者得之,并经常练习,以达身体健康、精神健硕。
不当之处还望有识之士批评指正。
•预备势:全身放松正立,先定心,排除杂念,双目平视前方(图1)。
•起势:在预备势基础上,左脚向旁开与肩同宽,双手抱气下按,呈无极之势。
掌尖朝前,略停(图2)。
•双手翻成阳掌向前伸出,臂微屈,同时吸气,(本功法吸气、呼气,均为鼻吸、鼻呼)以吸纳天地之正气,略停(图3)。
•一、阴到中:承上势双手向里扣成阴掌,徐徐收回到小腹(下丹田),男士左掌在下、女士右掌在下(下同)。
同时呼气,双腿微屈,略停(图4)。
•二、阳开:承上势双手呈阳掌向外打开,双臂微屈,双手如托物状,同时吸气,略停(图5)。
•三、阴到中:承上势双手内翻呈阴掌,缓缓收于小腹(下丹田),同时呼气,双腿微屈,略停(图6)。
•四、翻阳回乳:承上势双手外翻呈阳掌,向外划大圈收于乳下(腋下),同时吸气(图7),稍停呼气。
•五、阳出:承上势双手呈阳掌,向前伸出如接物状,双臂微屈。
同时吸气,双腿微蹲(图8)。
•六、阴到中:承上势双手内扣成阴掌,缓慢收于小腹(下丹田),同时呼气(图9)。
•七、阳开:承上势双手翻成阳掌向外打开,双臂微屈,双手如托物状,同时吸气(图10),稍停呼气。
•八、阴到顶:承上势双手向上捧气到头顶(捧起气灌顶),掌心向下,同时吸气(图11)。
•九、翻阳落耳:承上势双手向下自然落到耳际,掌心向前,同时呼气(图12)。
形意拳谱
脚打踩意不落空,消息全凭后脚蹬;与人较勇无虚备,去意好似卷地风。
臀打起落不见形,猛虎坐卧出洞中;背尾全凭精灵气,起落二字要分明。
肚腹打法意要隆,好似弯弓一力精;丹田久练灵根本,内外合一见奇功。
从上至下,左右十四处打法,俱不脱丹田之精。一拳百变,七拳紧相连,
前任后督,气行滚滚;井池双穴,发劲循循。千变万化,不离乎本;得其奥妙,方叹无垠。
注:任脉起于承浆,直下至阳前高骨;
如林中射鸟,鸟应弦而落;草中击蛇,蛇死枪响。往哪里提防,哪里封闭。
七顺
肩要催肘,而肘不逆肩;肘要催手,而手不逆肘;手要催指,而指不逆肘;腰要催胯,而胯不逆腰;
胯要催膝,而膝不逆胯;膝要催足,而足不逆膝;首要催身,而身不逆首。心气稳定,阴阳相合,上下相连,内外如一,此之谓七顺。
八要
心定神宁,神宁心安,心安清静,清静无物,无物气行,气行绝象,绝象觉明,觉明则神气相通,万气归根矣。
肩:头宜上顶,肩宜下垂,左肩成拗,右肩自随,身力到手,肩之所为。
臂:左臂前伸,右臂在肋,似曲不曲,似直不直,过曲不达,过直少力。
手:左手齐胸,右手护心,前者力伸,后者塌劲,两手皆覆,用力宜均。
指:五指略分,其形似钩,虎口圆满,似刚似柔,力须到指,不可强求。
股:左股在前,右股后撑,似直不直,似弓不弓,虽有直曲,每见鸡形。
之肾气,下行归入丹田,以固命。此谓之三顶。
扣:三扣者何?两肩要扣,则前胸气阔,气力达肘;手背足背要扣,则气力到手,桩步力厚;牙齿要扣,则筋骨紧缩,周身力凑。此之谓三扣。
圆:三圆者何?脊背要圆,其力催身,则尾闾中正,精神贯顶;前胸要圆,两肘力全,心窝微收,呼吸通顺;虎口要圆,勇猛外宣,则手有裹抱力。是谓三圆。
形意拳基本功训练方法
形意拳基本功训练方法
形意拳是一种武术,它以人体的基本动作为基础,通过特定的训
练方法来提高人体的协调性、灵活性和力量。
以下是形意拳基本功训
练方法:
1. 散手练习:散手是形意拳的基础,通过散手练习可以锻炼身
体的协调性和爆发力。
练习时应注重技巧和姿势的正确性,以免伤害
身体。
2. 走步练习:走步是形意拳中常用的移动方式。
可以通过走步
练习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进而提高拳术的水平。
3. 基本功练习:基本功是形意拳的基础,包括站桩、踏步、挥臂、缩肩等。
通过基本功练习可以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力量。
4. 动作练习:形意拳中有很多特定的动作,如抓、挂、顶、撞等。
通过练习这些动作可以提高身体的敏捷性和力量。
5. 徒手套路练习:形意拳中有很多徒手套路,如五行拳、八卦掌、大分式等。
通过练习徒手套路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拳术水平。
以上是形意拳基本功训练方法,通过不断的练习可以提高身体素
质和拳击技巧。
形意拳谱(下) 形意拳谱
形意拳谱(下)形意拳谱两仪论两仪者,是太极流行绵绵不息,分散而生也。
太极左伸则为阳仪,太极右伸则为阴仪,所以阳极必生阴,阴极必生阳,阴阳相生,则生生不息。
天为之一大天地,人为之一小天地,天以阴阳相合而生三才,三才者,天、地、人也。
人以三才而生三身,三身者,上中下三丹田也。
三田往返,阴阳相交,为人性命之根,造化之源,生死之本,即道家之金丹也。
拳术之理亦然,且拳术左分为阳仪,右分为阴仪,阴阳伸缩,生生流行,绵绵不息,即拳内动静、起落、进退、伸缩、开合之玄妙也。
所以数不离理,理不离数,数理兼用,方生神化之道,体用一源,动静一理,分而言之为万法,合而言之仍归太极之一气也。
形名虽殊,其理则一,正是此意义也。
太极左足不动,右足向外斜横进步,两手攥上拳,左手阳拳,停在左胯,右手随足进时向里拧劲,拧成阴拳,如托物之势。
顺胸上起,往前伸出,头顶身拗,目视右掌大指根节,谓之鸡腿、龙身、熊膀、虎抱头。
鸡腿者,独立之势。
龙身者,三曲之形。
熊膀者,顶直立之劲。
虎抱头者,两手相抱似猛虎离穴之意。
总而言之,即中庸不偏不倚之谓也。
两仪生三才将太极之姿势,右足不动,左足向前半步,左手同时进时,往前顺右肱推出,至右手腕向下翻动,成半阴半阳掌,右手也同。
左手向前推翻时,向里拧劲,回拉至下丹田,成半阴半阳掌,两手大指虎口圆开,两肱屈伸,似直不直,似曲不曲,目视左手大指梢,两肩松开沉劲,两胯根塌劲,是谓肩与胯合;两肘垂劲,两膝合劲,是谓肘与膝合;两足蹬劲,两手五指伸劲,是谓手与足合。
此谓之三合也。
要而言之,是肩催肘,肘催手,腰催胯,胯催膝,膝催足,上下合而为一,此时身势不可前栽后仰,右斜左歪,正是斜,斜是正,阴是阳,阳是阴,阴阳相合,内外如一,此谓之六合也。
总而言之,六合是内外相合,内外相合是阴阳相合。
阴阳相合,三才因斯而生焉。
以后无论各拳.各形各势,皆用三才势为主,熟读拳经,深默温习,法无不中。
拳经云:三才三身非无因,分明配合天地人,三元灵根能妙用,武术之中即超群。
形意拳拳谱
形意拳拳谱形意拳术之史,本乎天地之大端与夫造化之原理,盖天地之辟于一无气也,万物之生于无知,形意之成本于无意。
盖无意极生有意,意诚心正乃至于静,静则察候六脉溶下二气,静极生动,动而震发四肢,贯通百骸,是谓先天存平静,后天藏诸动也。
故意为体而形为用,静属阴而动属阳,体运动静得阴阳消长生生之功,而真之一气生焉。
孔子曰:冬至养其阳,夏至养其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此皆修养正气之谓也。
盖形意拳之原理,则培养天一之道,由后天而达于先天也。
重阳不重阴,太刚必折;重阴不重阳,过柔不坚。
刚柔相济,乾坤之道乃成。
古之传斯术者,多以心法口授,缺少记载,使后学者茫然不知途径,须以涵养正气为先,以为之序。
盖夫体育一途,创自述摩老祖师,迨至宋朝岳飞,又精研内经之意义,化生五行十二形之原理,因名为形意拳,总合五纲十二目,同一全体功用。
在内为意,在外为形,是术乃修身之原本,明心见性还原之大道,揽阴阳之造化,转乾坤之枢机,诚强身之捷径也。
十二形实本天地万物化生之理,取世间禽兽之具有特能者,妙效其性能,摹效时久,自能精神入体。
形意拳术实与卫生关系至切,如能长习,则疾病能愈,弱者能强,男女老少皆能练习,既无折腰屈膝之痛苦,又无跃高纵险之危劳,斗室席地,长衣缓带也可演习,虽属武术,迹近文雅。
练习时,身分阴阳,以前心为阴,脊背为阳;手心为阴,手背为阳;大指朝上为阴阳掌。
以右肩在前或左肩在前,皆为阴阳身.拳虎口朝上为阴阳拳。
练习拳术,不可自专自用而固执不通,若专求力则凝滞不灵,专求重则沉重不活,专求气则拘泥不通,专求轻浮则神意涣散。
要而言之,身外形顺者,无形中自增力气;身内中和者,无形中自生灵气。
如练至功深圆满之时,凝神于丹田,则身重如山;化神成虚空,则身轻如鹅羽,所以练习不可固执一端也。
果得其妙道,亦是若有若无、若实若虚、勿忘勿助之意,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无形中而生,诚神气矣。
练拳忌三害初学武术,谨当切忌三害,三害不明,练之足以伤身,明者自能得道。
形意拳十二形练习要诀!
形意拳⼗⼆形练习要诀!形意拳乃内家拳系的⼀⼤主流,该拳看似朴实⽆华,实则内涵极深,如不明拳理,不懂阴阳,不知脉络格式,不晓⽓窍劲诀,不依法勤练,很难掌握个中奥妙的。
形意拳其特点以散⼿为主,套路辅之。
其动作形式虽简单,然⽽要求严谨,不以虚招花架炫⼈⽿⽬,注重健⾝与技击之实际效果。
根据⼈体⽣理之特点和内经有关⽓机与脏象的理论,通过练拳可调节脏腑之⽓⾎,加强其活动功能,以强⾝健脑,修残补缺;根据五⾏⽣克制化之理,因势利导,以出奇制胜。
此拳种内外兼修,⽓形合⼀,健⾝与技击并⾏不悖,乃是形意拳之真谛。
⼗⼆形拳系摹拟龙虎鹰熊马鲐燕猴鹞鼍蛇鸡等动物的动作形象特点,作为技击⽅法,编成拳套的,⼤多由五⾏拳⼿法演变⽽来,故称⼦拳。
如龙虎鹰马鸡等⼿法⾃上⽽下打击,系由劈拳发展演变⽽来。
熊鼍是顾法,由横拳演变⽽来。
另⼀些专打下节,如鲐、燕、蛇形以肩靠为主,鸡形则专练打击之准确性与鸡腿步法轻捷稳重之功,形意⼀般⾛鸡步。
⼀、龙形拳此拳采取龙升盘旋之能的特点。
练时拗步,右⼿起钻落翻,左腿后退,右腿前进,两腿剪形交叉,纵⾝跃起,同时左⼿从右⼿背上向前伸展,随即全⾝下降,成坐盘之势。
纵⾝时,应凝神静⽓,⽓沉丹⽥,以免呼吸急迫。
⾝法⽅⾯应注意升降伸缩之能,起时胸腹吸劲,胴势空穹,有拔背之功,俾敌⼿落空;降时束缩坐盘,前⼿极⼒前伸,后⼿极⼒后引,成拉⼸之劲。
两⼿左前右后侧⾝向右后⽅牵引,前⼿控制敌肘,后⼿控制敌腕,使其向侧后跌出。
⼿法似鹰形,惟鹰形重打,龙形重顾,腰际旋转,抽⾝掉膀之功,⾄为重要。
纵⾝⽽起可增强坠落下压之⼒,前后换步,⾝向⾃可左右变换,使敌⼿落空;⽽且因未退步,仍能紧沾敌⾝,使其不易⾛脱,便于牵引。
龙形纵⾝跳跃较难,也可改为右腿提起,脚尖外摆,前踹⽽下,成坐盘势。
前腿稍提,顺步⽽下,踹敌趾⾻,或踹其脚⾯。
意拳⼀般不⽤踢腿,恐其导致失重,或腿⾼容易被敌擒拿,所谓'脚踢浑⾝是空'。
⽽龙形脚不⾼,⼜以双⼿控制敌臂,可保⽆虞。
形意拳拳谱[李洛能[飞羽]遗著]
形意拳拳谱李洛能(飞羽)遗著形意拳序形意拳术之始,本乎天地之大端与夫造化之原理,盖天地之辟于一无气也,万物之生于无知,形意之成本于无意。
盖无意至极生有意,意诚心正,乃至于静,静则察候六脉、溶暇二气,静极生动,动而震发四肢,贯通百骸,是谓先天存乎静,后天藏诸动也。
故意为体而形为用,静属阴而动属阳,体用动静得阴阳消长生生之功,而真一之气生焉,孔子曰:“冬至养其阳,夏至养其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此皆修养正气之谓也。
盖形意拳之原理,则培养天一之道,由后天而达于先天也。
重阳不重阴,太刚必折;重阴不重阳,过柔不坚;刚柔相济,乾坤之道乃成。
古之传斯术者,多以心法口授,缺少记载,使后学者茫然不知途径,须以涵养正气为先,以为之序。
又序盖夫体育一途,创自达摩老祖师,迢至宋朝岳飞,又精研内经之意义,化生五行十二形之原理,因名为形意拳,总合五纲十二目,统一全体之功用。
在内为意,在外为形,是术乃修身之原本,明心见性还原之大道,揽阴阳之造化,转乾坤之枢机,诚强身之捷径也。
十二形实本天地万物化生之理,取世间禽兽之具有特能者,妙效其性能,摹效时久,自能精神入体。
形意拳术实与卫生关系至切,如能长习,则疾者能愈,弱者能强,男女老少皆可练习,既无折腰屈膝之痛苦,又无跃高纵险之危劳,斗室席地、长衣缓带也可演习,虽属武术,迹近文雅。
练习时身体分阴阳,以前心为阴,脊背为阳;手心为阴,手背为阳;大指朝上为阴阳掌;以右肩在前或左肩在前,皆为阴阳身;拳虎口朝上为阴阳拳。
初学入门规矩练习拳术,不可自专自用而固执不通,如专求力,则凝滞不灵;专求重,则沉重不活;专求气,则拘泥不通;专求轻浮,则神意涣散。
要而言之,身外形顺者,无形中自增力气;身内中和者,无形中自生灵气。
如练至功深圆满之时,凝神于丹田,则身重于泰山;化神成虚空,则身轻如鹅羽,所以练习不可固执一端也。
果得其妙道,也是若有若无,若实若虚,勿忘勿助之意,不免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无形中而生,诚神奇也。
武术必知歌诀(形意拳)
武术必知歌诀(形意拳)劈拳:双榻双钻气相连,起吸落呼莫等闲。
易骨易筋加洗髓,脚踩手劈一气传;钻拳:钻拳原是地反天,上下同打是真传。
左右相同随意变,收吸发呼劲合丹;崩拳:崩拳属木疾似箭,发动全凭一寸丹。
跟顺变化随法用,转身提足把树攀;炮拳:炮拳先走虎跳涧,两劈下裹如搜山。
钻崩之中加化打,提肛实腹水火关;横拳:横拳出手似铁梁,横中有直横中藏。
左右穿裹应合意,收势退横劲宜刚。
劈拳:劈拳似斧有劈物之意劈拳似斧性属金,专重掉膀破敌营,肺气凛然身先进,挤劲着力落胸襟。
崩拳:崩拳似箭有射雕之意崩拳似箭性属木,—直一曲相继出,肝气顶发易胜敌,根本全仗后足力。
攒拳:攒拳似水有流动曲折翻浪冲天之势攒拳似闪性属水,漩流曲折浪冲霄,肾气固本元气足,拳击下巴鼻头只。
炮拳:炮拳似火有爆炸雷鸣之势炮拳爆炸性属火,上正下斜十字手,心气沉在丹田内,烈焰炸轰敌飞出。
横拳:横拳似土有展转滚动无处不弹之意横拳似弹性属土,左右展转切合弧,脾气吸入内滚动,攒横压顺顶中击。
龙形歌诀:龙形属阴搜骨能,左右跃步用柔功。
双掌穿花加起落,两腿抽换要灵通。
虎形歌诀:虎形属阳力勇猛,跳涧搜山它最能。
抢步起时加双钻,双掌抱气扑如风。
猴形歌诀:猴形轻灵起纵轻,机警敏捷攀枝能。
叼绳之中加挂印,扒杆加掌向喉中。
马形歌诀:马有垂\疾蹄功,跳涧过步速如风。
丹田抱气双拳裹,左右双冲是真情。
鼍形歌诀:鼍性最灵浮水中,左右拨水是真形。
又有钻意加侧打,左顾右盼拦中用。
鸡形歌诀:金鸡报晓独立能,抖翎发威争斗勇。
独立先左后右意,食米夺米上架行。
燕形歌诀:燕雀轻盈抄水能,向后展翅快如风。
上托提撩三抄水,全部动作要轻灵。
鹞形歌诀:鹞有束身入林能,又有翻身钻天功。
先从束身后入林,钻天翻身前后同。
蛇形歌诀:蛇体玲珑拨草轻,屈伸如意蟠绕能。
左右斜拨是靠打,横劲原由坎中生。
鸟台形歌诀:鸟台性最直能竖尾,上架下落用拳行。
展翅之中有挽式,虚心实腹真道成。
鹰形歌诀:鹰张烈狠捕捉能,上似劈拳下掳功。
十六式太极拳
十六式太极拳十六式太极拳第一式:起势【动作一:左脚开立】随重心渐移于右腿,左脚向左横开半步,同肩宽,随即重心移回两腿间,脚尖向正南,成开立步。
两臂仍自然垂于腿侧,两肘微开。
目平视前方。
【动作二:两臂平举】两掌边内旋边慢慢向前向上平举,两臂自然伸直,肘微下垂,与肩同高,与肩同宽,掌心向下,指尖向前。
目平视前方。
【动作三:屈蹲按掌】两腿慢慢屈膝下蹲成小马步。
同时两掌弧形轻轻下按,落至腹前,掌心向下,掌膝相对。
目平视前方。
第二式:左右野马分鬃【动作一:收脚右抱】随体转,重心移至右腿,左脚随即收至右脚内侧,脚掌轻轻点地。
随上体转,重心移至右腿,左脚随即收至右脚内侧,脚掌轻轻点地。
随上体转,右掌向右上再向左划弧,右臂弧形平屈于胸前,掌心向下;同时左掌边外旋边经体前向右划弧至腹前,掌心向上,两掌心相对成抱球状。
目视右掌方向。
【动作二:弓步分掌】随体转,左脚向左前方(正东偏左)迈出一步,脚跟轻轻着地,随重心前移,右腿自然蹬直,右脚跟外展,左脚踏实脚尖向正东,左腿屈膝前弓成左弓步。
随上体左转,两掌分别向左上右下渐渐弧形分开,左腕高与肩平,肘微屈,掌心斜向上;同时右掌弧形落于右胯旁,肘微屈,掌心向下,指尖向前。
目视左掌前方。
【动作三:后坐旋掌】随体转,右腿渐屈,重心稍右移,左脚尖翘起。
随体转,左掌边微内旋边弧形稍里收;同时右掌稍外撑。
眼领体转。
【动作四:收脚左抱】随体转,左脚尖外摆约60°,随重心前移,左腿渐渐屈膝前弓,左脚全脚踏实,右脚随即收至左脚内侧,脚掌轻轻点地。
随上体左转,左掌继续内旋,左臂弧形平屈于胸前,掌心向下;同时右掌边继续外旋边向左上划弧至腹前,掌心向上,两掌心相对成抱球状。
目视左掌方向。
【动作五:弓步分掌】随体转,右脚向右前方(正东偏右)迈出一步,脚跟轻轻着地,随重心前移,左腿自然蹬直,左脚跟外展,右脚踏实脚尖向正东,右腿屈膝前弓成右弓步。
随上体右转,两掌分别向左下右上渐渐弧形分开,右腕高与肩平,肘微屈,掌心斜向上;同时左掌弧形落于左胯旁,肘也微屈,掌心向下,指尖向前。
形意拳,考级内容
形意拳,考级内容力量的练习,也就是“劲”的练习。
武术运动中的“劲”,是通过肢体的运动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融于武术技巧的力量。
这种力量不是蛮力,而是在意识的支配下,通过人体内部的气息吐纳和肌肉伸展收缩的有序变化所产生的。
这里所指的“意识的支配”,是指人体的神经系统对呼吸和肌肉的控制;“有序变化”是指气息的吐纳和肌肉的伸展收缩,按照武术动作的技术要求和一定的顺序、规格,同时起动、同步运行,在瞬间同时到达一个方向(或一个力点、一个目标)。
肢体的动作依靠这种“劲”为动力,而动作的技术规格又制约着这种。
“劲”的方向以及它的大小和长短。
凡训练有素的武林人士,均可以做到意到气到,气随意行,肌肉随着意识的支配而收缩伸展(即气到力到),从而使肢体运动。
这种在武术运动中断表现出来的意、气、劲、形的高度统一,既能使全身的内气聚为一个整劲,又可以使这种整劲通过引本的某一部位(例如手、脚、肘、膝等)在瞬间爆发而出。
武术的“劲力”训练,强调静练与动练相结合,内功与硬功相结合。
这种胡练训练方法,能有效地、最大限度地诱发人体的潜能,获得在防守时吞化对手,引进落空,从而不畏强击的能力。
一、“劲”的分类这里的“劲”是指武术运动中“劲法”。
“劲法”是武术运动中各种运用劲力的方法和技巧的总称。
按照劲法的基本运动形态,可分为蓄劲和发劲;按照劲力的强度,可分为刚劲和柔劲;按照劲力的外部表现,可分为明劲、暗劲和化劲;按照劲力的运动方向,可分为直劲、横劲,竖劲、斜劲、圆劲(如螺丝劲)等。
二、形意拳的二十种劲法形意拳作为中国四大名拳之一,它的实用价值极高,攻防手法出神入化,变化多端,与之相适应的“劲法”也是相当丰富。
这里扼要地就形意拳演练中常用的二十种劲法分析如下:1、内劲是通过形意拳套路的科学演练,获得的能随意识转换方向、随机应变的劲力。
因为其运转隐藏于内不显于外,所以叫“内劲”。
形意拳特别强调“内三合”与“外三合”,内三合指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意拳的拳理拳法一一十六练法
形意拳的拳理拳法一一十六练法
“十六练法”是形意拳历代先师从实践中总结和提炼的关于手、眼、身法、步的要诣与精华。
凡学形意拳的,要想学出一点上乘的功夫,务须逐字逐句地领会此“十六练法”的深刻含义,除此之外, 没有捷径可走。
此“十六练法”是:一寸、二践、三躜、四就、五夹、六合、七疾、八正、九胫、十惊、十一起落、十二进退、十三阴阳、十四五行、十五动静、十六虚实。
现将这“十六练法”分述如下:
一、“寸”,指步法而言。
它居形意拳“十六练法”之首,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在平时的演练或实际散手较技(太谷民间叫撕扒)时,无论是进步攻击、还是退步防守,都是前脚带后脚,后脚催前脚,要求进步要低,退步要高。
为防止被对方乘隙,一般来讲,步幅的大小不过“尺”,故名为“寸”。
拳谚云:“学者要知真消息,奥妙就在一寸间。
”这种“寸”的步法,其最大的特点是稳,即使攻击不成功,也极少被对方闪击;其次是发劲短促,一旦接触目标,就可充分发挥力达四梢的威力。
二、“践”,是指践步而言。
这种步法是后脚提起向前成虚步,同时束身向下,另一脚即利用束身的“弓弩劲”以“鹞子入林”之势尽力向前抢占有利地位,以达到攻击目的。
此步法一般在距对手两米左右时,突然发起攻击而用此步较适宜。
三、“躜”,是形意拳里特有的身法之一,所谓“躜”是说身、步二者相合相随,束身向前穿入,而瞬间贴近对方,叫做“躜”。
在形意拳谱中有“远践近躜、躜进合膝、沾身纵力”的理论。
“躜”的关键是身步二者必须相合相随。
四、“就”,是指对方攻击我的一瞬间,我即上下束身如一,犹如行进的槐虫,贴近对方,因势利导,弓I进落空,借势击之,以逸待劳,即拳谱所云:“打人如亲嘴,贴身近打全凭腿”。
五、“夹”,意指两股和两肘犹如夹剪,无论平时演练还是与人较技,都要两股紧夹,肛要上提,沉肩坠肘,两肘不离肋,势要严,劲要整,
周身现“四象”,威严不可挡,谨慎防护周身要害,不给对方留有空隙,这是形意拳中重要的技法和防护要诀之一。
六、“合”,即内三合和外三合。
内三合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也就是在大脑的指导下,意识在先,以意领气,气力相随, 气到力至;外三合即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
无论进退攻防, 侧身调膀,吞吐趋避,都必须做到手脚相随,开合有度,老嫩适宜,一动无有不动,一合无有不合。
万万不可左右歪斜,弯腰突臀,开裆撇膝。
此六合既是练功的要求,更是技击攻防的需要。
七、“疾”,指快和毒而言。
拳谚曰:“腿要明,步要疾,手要纤巧招要毒”。
特别是与人交手时,必须做到:眼敏如饥鹰观兔,能预察机宜;手敏如扑食之饿虎,能出奇制胜;步疾如战马奔驰,瞬息便到。
总之,与人交手意疾(大脑反应快)、眼疾、手疾、步疾、身法疾、出招疾、吞化疾,只要这七疾俱备,就会势如破竹,无往而不胜。
八、“正”,指身体重心要稳,姿势正而顺。
无论平时演练,还是与人切磋技艺,最忌左右歪斜,姿势不正,前俯后仰,皆身是病。
因为左右歪斜、前俯后仰均会失去重心而最容易给对手造成攻击的空隙。
拳谱上讲:“看邪是正,看正是邪”,这是指扭身调膀,便于吞吐趋避,使对方判断错误,利于我进退攻防,而绝不是事实上的歪邪。
九、“胫”,是指手与脚的出入之势而言。
手的出入要做到两肘不离肋,两手不离心(指心口),出洞入洞紧随心,意指包裹严密。
两腿两脚的进退转侧,最忌开裆撇膝,要双膝相扣,紧记护裆;两脚磨胫而出,磨胫而入,循此练法就会自然做到势严劲整,不留空隙。
十、“惊”,指一触即发之势而言,谱云:“遇敌好似火烧身,出招举手不留情”。
平时演练要做到无人似有人,若与人交手较技,则要做到:意一动而四梢皆至;“气从丹田发,气发而为声,声发手至,声发足达”。
如龙震怒,如虎生威,气一发而四梢齐,四梢齐而内劲出,内劲出而其势不可挡。
十一、“起落”,指起势和落势的方法。
去是起,起则去;落为打,打即落;去也打,落也打,起落似水翻波浪;起为横,落为顺;束身而起,藏身而落;有起钻落翻,也有起翻落钻;起如箭,落如风,追风赶月不放松;起无形,落无踪,去意好似地卷风;起如伏龙升天,落似霹雳击地;何
起何落,见机而作;起落分明,功夫自成。
十二、“进退”,主要指进攻防守的步法而言。
形意拳里步法多种多样,但无论什么步法,无论何时何地,要掌握一个原则,即进步要低,退步要高。
在进攻时,双脚一前一后磨胫擦地而进,不给对方留有空隙;退步防守时,要适当抬高脚离地的高度,以防绊倒。
因为这时的注意力在盯着对方,所以说,起落以身手为妙,进退以步法为奇,进步要敏捷迅速,退步要稳当而沉实,“进招得法,制胜秘诀”。
十三、“阴阳”。
在形意门中,讲究阴阳是变化的根本。
形意散手名家孙德宜先生常讲:“不懂阴阳,下功瞎忙”,拳谱中讲:“天地阴阳相合能降雨,武艺阴阳相合能胜人”,由此可见,阴阳互变,相辅相成,在形意拳的拳理拳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攻中寓防,防中寓攻;进中有退,退中有进;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虚实实;虚实相间,令对手难以捉摸,造成判断错误,而我则乘势而击,战而胜之。
十四、“五行”,在形意拳里,“五行”指劈、崩、钻、炮、横而言,它对应于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金、木、水、火、土,五行拳之间相克相生,犹如此五种物质相克相生之理相同。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劈拳属金,克崩;崩拳属木,克横;横拳属土,克钻;钻拳属水,克炮;炮拳属火,克劈。
劈生钻;钻生崩;崩生炮;炮生横;横生劈。
此五行相生相克不仅表现在外形方面,它还对应于人之五脏,即心、肝、脾、肺、肾;心属火,肝属木,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从我国中医学的理论讲,目通肝,鼻通肺,耳通肾,舌通心,人中通脾。
所以说形意五行拳的内涵极其深厚,看来容易,精通极难。
拳谚曰:“五行真如五道关,无人把守自遮栏”,“蔽住五行克它人,四两可以拨千斤”。
十五、“动静”。
形意拳的理论认为:静为本体,动为作用。
若说其静,其有预动之兆;若说其动,未见其迹;起而未起,落而未落,此一瞬间为“动静”。
拳谱云:“起而未起占中央,出手好似虎扑羊”。
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使对手难科难防;静如处女,以静制动;动如猛虎,以动制静。
以静制动,贵在借法;而以动制静,贵在上法。
“动静明,艺则精”。
十六、“虚实”。
在形意门里认为,虚是精,实是灵,精灵兼备为虚
实。
凡学练形意拳者,平时演练就要注意体会各种手法的虚实含义,与人交手时更要做到灵活主动,根据对手的情况,以投石问路探之,以虚假动作诱之,彼若就范,以实击之。
虚是实,实是虚,精通虚实艺为奇。
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彼若攻我,我则避实就虚;我若攻彼,乘虚而入。
“兵不厌诈”,拳法也然,万万不可死打硬拚,盲目乱撞。
以上是形意拳“十六练法”的粗浅义释,仅供广大同仁参考。
为了便于理解,前后关联,现将“形意拳打法歌诀”附录如下。
此《歌诀》主要是根据形意拳一代大师布学宽的拳谱笔记和形意散手名家孙德宜先生平时的言谈而整理的。
头打起落随足走,起而未起占中央;
脚踏中门抢地位,就是神仙也难防;
肩打一阴反一阳,两手只在洞中藏;
左右全凭盖势意,舒展二字一命亡;
肘打去意占胸膛,起手如似虎扑羊;
或住里拨一旁走,后手只在肋下藏;
把打起落头手裆,降龙伏虎霹雳狂;
天地交合云遮月,武艺相合蔽日光;
胯打中节并相连,阴阳合意必自然;
外胯好似鱼打挺,里胯抱步变势难;
膝打几处人不明,好似猛虎出木笼;
和身展转不停势,左右分拨任意行;
足打踩意不落空,消息全凭后足蹬;
与人交手虚实备,去意好似地卷风;
腹打去意要占阴,好似反弓一力精;
丹田养就长命宝,五行合一见奇能;
打法定要先上身,手足齐到艺为真; 出手如炮龙形势,遇敌好似火烧
身; 手打三分足打七,五行四梢要合一; 攻防进退随人意;以艺服人无遮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