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教师资格证考试物理真题版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面试真题及答案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面试真题及答案第一批初中物理《二力平衡》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举例:桌子上摆放的花瓶;篷上悬挂的吊灯;在平直道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虽然他们都收到了力的作用,但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这种状态就叫做平衡状态。
从受力角度来说,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最简单的受力就是——二力平衡。
环节二:新课教学(一)二力平衡的概念分析桌子上的花瓶,吊灯都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总结二力平衡的概念。
(二)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连接好实验装置,把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向挂在小车两端的托盘里挂砝码,观察在什么情况下小车会保持运动状态不变。
(1)使两托盘里砝码质量不相等;(2)使两托盘里砝码质量相等;(3)保持两托盘里砝码质量相等,把小车在水平桌面上扭转一个角度在释放;然后让学生把实验条件和实验结果填在表格中。
实验一结论:小车受到大小不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结果小车不是平衡状态。
实验二结论:小车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结果小车仍然处于平衡状态。
实验三结论:小车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结果小车不再是平衡状态。
请学生四人为一组,进行小组讨论,时间为三分钟,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什么?生: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样的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环节三:巩固提高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一本书重为1.5牛?它受到了哪几个力的作用,这几个力的关系怎样?环节四:小结作业总结本节内容。
作业:如果在已经作匀速成直线的小车上再加一对平衡力时,小车的运动状态是否发生变化?【板书设计】略【答辩题目解析】1.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有的学生说可以用轻质量的纸板代替小车做受力物体,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知识性问题】【参考答案】因为小车在水平方向还会受到摩擦阻力,虽然这个摩擦阻力与拉力相比可以忽略,但用纸板来代替小车会更大的减小误差,这样实验的结果会更加准确。
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高中物理学科
1、……图 1 所示为某高中物理教科书的一个实验 (5 分) 正确答案:D.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2、……猫突然把桌布从鱼缸下拉出 (5 分)正确答案:B.鱼缸在桌布上和在桌面上的滑动时间相等3、…… P、 Q 两辆汽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 (5 分)正确答案:B.Q 的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4、……电吉他中电拾音器的基本结构 (5 分)正确答案:A.选用了铜制金属弦5、……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初态 (5 分)正确答案:D. ②过程先吸热后放热6、……除中央亮纹的中心位置不变外 (5 分)正确答案:B.对应的衍射角变大7、……关于原子核 (5 分)正确答案:C.衰变成要经过 6 次β衰变与 8 次α衰变8、……空间某静电场的电势 (5 分)正确答案:B.10、…… OACO 为置水平面内光滑闭合金属导轨 ( 1 )指出此道试题检测了学生所学的哪些知识点。
( 4 分) ( 2 )给出正确解题过程。
( 6 分) ( 3 )针对学生解题过程存在的问题,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解决此类问题。
( 10 分)正确答案: ( 1)检测学生的知识点,三角函数、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欧姆定律、安培力公式综合应用。
11、……下面为某实习教师在“力的合成”一课上的教学片段。
( 1 )简述平行四边形定则。
( 6 分) ( 2 ) 对教师教学行为的错误和不足之处进行评述。
( 12 分) ( 3 ) 设计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教学片段或思路。
( 12 分)正确答案: ( 1 )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这个法则叫做平行四边形定则。
( 2 )该教师虽然能够采用较为生动的导入方式进行导入,但是在教学环境的营造上,语言过于严苛,没有把握好教师的组织者、引导者的身份。
①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直接要求学生根据实验器材对照 PPT 和教材机械式的进行实验,并未考虑学生是否真的明白这个实验的原理和意义,没有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高中物理学科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高中物理学科一、单项选择题(8)1、……图1所示为某高中物理教科书的一个实验(5分) 正确答案:D.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2、……猫突然把桌布从鱼缸下拉出(5分)正确答案:B.鱼缸在桌布上和在桌面上的滑动时间相等3、……P、Q两辆汽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5分)正确答案:B.Q的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4、……电吉他中电拾音器的基本结构(5分)正确答案:A.选用了铜制金属弦5、……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初态(5分)正确答案:D.②过程先吸热后放热6、……除中央亮纹的中心位置不变外(5分)正确答案:B.对应的衍射角变大7、……关于原子核(5分)正确答案:C.衰变成要经过6次β衰变与8次α衰变8、……空间某静电场的电势(5分)正确答案:B.二、计算题(1)三、案例分析题(2)10、……OACO为置水平面内光滑闭合金属导轨(1)指出此道试题检测了学生所学的哪些知识点。
(4分)(2)给出正确解题过程。
(6分)(3)针对学生解题过程存在的问题,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解决此类问题。
(10分)正确答案:(1)检测学生的知识点,三角函数、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欧姆定律、安培力公式综合应用。
11、……下面为某实习教师在“力的合成”一课上的教学片段。
(1)简述平行四边形定则。
(6分)(2)对教师教学行为的错误和不足之处进行评述。
(12分)(3)设计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教学片段或思路。
(12分)正确答案:(1)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这个法则叫做平行四边形定则。
(2)该教师虽然能够采用较为生动的导入方式进行导入,但是在教学环境的营造上,语言过于严苛,没有把握好教师的组织者、引导者的身份。
①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直接要求学生根据实验器材对照PPT和教材机械式的进行实验,并未考虑学生是否真的明白这个实验的原理和意义,没有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及答案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及答案1. 【单选题】如图所示为高中物理某教科书的一个实验,(江南博哥)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用于学习的物理知识是()。
A. 透镜成像原理及应用B. 液体中微粒的运动规律C. 微粒碰撞与动量守恒D. 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解析:该实验反映的是布朗运动,即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其实质是通过液体表面微粒的无规则运动间接反映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2. 【单选题】如图所示,猫突然把桌布从鱼缸下拉出,在此过程中鱼缸向前滑了一段距离但未滑出桌面。
若鱼缸、桌布、桌面两两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等,则在此过程中()。
A. 桌布对鱼缸没有摩擦力B. 鱼缸在桌布上和在桌面上的滑动时间相等C. 若增大拉力,鱼缸更容易滑出桌面D. 若增大拉力,桌布对鱼缸的摩擦力增大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解析:桌布与鱼缸之间有相对滑动且接触面不光滑,桌布对鱼缸有滑动摩擦力,A项错误。
由于鱼缸在桌面上和在桌布上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故受到的摩擦力相等,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大小相等;鱼缸在桌面上做减速运动,则由v=at可知,它在桌布上的滑动时间和在桌面上的相等,B项正确。
猫增大拉力时,桌布在桌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增大,则运动时间变短;因此鱼缸加速时间变短,位移变短,鱼缸更不可能滑出桌面,C项错误。
桌布对鱼缸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大小只与动摩擦因数和正压力有关,无论拉力如何变化,摩擦力都不变,D项错误。
3. 【单选题】 P、Q两辆汽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P的最小速度和Q的最大速度相同。
在0~t2的时间内()。
A. 两辆汽车的平均速度相同B. Q的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C. 两辆汽车的位移相同D. 合力对汽车P做正功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解析:v-t图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代表位移。
根据图像可知,两车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不同,所以平均速度也不同,A、C两项错误。
2017年下教师资格证初级物理真题
2017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精选)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图1所示为初中物理某教科书中“声音的特性”一节的演示实验。
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用于学习的相关知识是()。
A .响度B .音调C .音品D .音色2.物理学史在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图2所示为某中学物理教科书介绍物理学家做实验的情境,该物理学家及他所做的这个实验为人类认识自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该实验情境表示的是()。
演示如图2.2-1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
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钢尺。
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
图2A.赫兹通过实验发现电磁波B.法拉第通过实验发现电磁感应现象C.库仑通过实验发现库仑定律D.奥斯特通过实验发现电流的磁效应3.“嫦娥四号”是我国探月工程计划中的一颗人造卫星。
设该卫星离月球中心的距离为r,绕,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由上述信息可月周期为T,月球的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月知()。
A.月球的质量为 月 B.月球的平均密度为 月C.卫星绕行的速度为 D.卫星绕行的加速度为g月4.空间某静电场的电势φ随x的变化情况如图3所示。
根据图中信息,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φ对应的电场强度E随x变化关系的是()。
图35.以固定点电荷P为圆心作两个同心圆,如图4虚线所示。
带电粒子Q在P的电场中运动轨迹与两圆在同一平面内,a、b、c为轨迹上的三个点,其在a、b、c三点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a、a b、a c,速度大小分别为v a、v b、v c。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及答案
2017 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本卷共分为 2 大题 12 小题,作答时间为 120 分钟,总分110 分,66 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1、图1 所示为初中物理教科书中的一个演示实验.该实验用以说明的是()。
A.焦耳定律B.欧姆定律C.电阻定律D.查理定律[答案]A[解析]U 形管液面高度变化反映容器中温度变化,即能够反映两个容器中热量的不同:两个电阻丝串联,则电流相同;在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阻越大,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说明了焦耳定律。
2、A.16 个中子,8 个质子B.8 个中子,16 个质子C.24 个中子,8 个质子D.8 个中子,24 个质子[答案]A[解析]3、某航天器由离地200 km 的轨道变轨升至362 km 的轨道.若变轨前后该航天器均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变轨后航天器的()。
A.加速度增大B.周期变小C.线速度变小D.向心力变大[答案]C[解析]4、如图2 所示,粗细均匀的玻璃管A 和B 由一橡皮管连接,一定质量的空气被水银柱封闭在A 管内,初始时两管水银面等高,B 管上方与大气相通。
若固定A 管,将B 管沿竖直方向缓慢下移一小段距离H,A,A 管内的水银面相应变化h,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B.C.D.[答案]B[解析]5、如图3 所示,匝数为2:1 的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电阻为零的轨道、可在轨道上滑行的金属杆PQ 形成闭合电路。
闭合电路内有磁感应强度为1.0 T、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副线圈接l0Ω的电阻,金属杆加长为PQ 长为0.1m、电阻为0.4Ω。
若金属杆在外力作用下以速率v=3.0m/s 沿轨道匀速滑行,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线圈中电流大小I=0.03AB.原线圈两端电动势大小E=0.15VC.副线圈中电流大小I=0.01AD.副线圈电功率大小P=0W[答案]D[解析]6、如图4 所示,长为L 的轻绳一端固定于0 点,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 的小球,将绳水平拉直后释放,让小球从静止开始运动,当运动至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30°。
2017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高级中学)
2017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高级中学)(总分:150.00,做题时间: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8,分数:40.00)1.下图所示为高中物理某教科书描述的一个演示实验。
该实验用于学习的物理知识是( )。
A.衍射√B.干涉C.折射D.偏振解析:波在传播中遇到障碍物或小孔,当孔、缝的宽度或障碍物的尺寸与波长相比差不多或比波长更小时,波会发生衍射现象。
题干所描述的演示实验为波的衍射。
2.国际单位制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中,除了长度、质量、时间、热力学温度外,还有( )。
A.电流、发光强度和物质的量√B.电压、电流和发光强度C.力、发光强度和电量D.力、电流和能量解析: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为长度(单位为m)、质量(单位为kg)、时间(单位为s)、电流(单位为A)、热力学温度(单位为K)、物质的量(单位为mol)及光强(单位为cd)。
A.2.0 μFB.3.75 μF√C.8.33μFD.20.0μF解析:4.一电子由静止经过电势差U加速之后,撞击金属靶发出光子,其动能完全转换为光子的能量。
若发出光子的最短波长为λs,普朗克常量为h,光速为c,元电荷为e,则下列有关此最短波长光子叙述正确的是( )。
A.B.C.√D.解析:由题目中“其动能完全转换为光子的能量”,可知C项正确。
由光学公式以及能量公式E=eU,5.理想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系有一可视为质点的小球,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做一维简谐运动。
则在一个周期内,弹性势能Ep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是( )。
A.B.C.D.√解析:如果从最大位移处开始计时,此时t=0,弹簧形变最大6.质量为m的人造地球卫星在地面上受到的重力为P,它在到地面的距离等于地球半径R的圆形轨道上运动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C.√D.重力为0解析:因为质量为m的人造地球卫星在地面上受到的重力为P,7.如图3所示,轻质弹簧上端与一质量为m的物块1相连,下端与另一质量为M的物块2相连,整个系统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板上,并处于静止状态。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证高中物理面试真题及答案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证高中物理面试真题及答案高中物理《磁场对通电导线作用力》一、考题二、考题解析高中物理《磁场对通电导线作用力》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教学过程环节一:安培力概念引入多媒体播放介绍电动机的小短片,引入安培力。
短片内容:动画展示电动机的内部构造,以及实验探究直流电电动机中转子的转动方向受到电流方向的影响。
老师总结:电流方向改变之后,转子转动方向也会改变,这说明电流方向会影响磁场力的方向。
那么,这个力到底怎样产生并且有什么特点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个力——安培力。
环节二:安培力概念探究1.实验探究安培力的产生条件(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组,了解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
(2)各组学生分别进行实验,主要过程如下:①U型磁铁平放,磁感线为上下方向,将导体棒水平放到磁场中与磁感线垂直,闭合开关,观察受力情况(受力摆动)。
②U型磁铁平放,磁感线为上下方向,将导体棒倾斜放入磁场中,闭合开关,观察受力情况(受力摆动)。
③U型磁铁倒着放,磁场为水平方向,将导体棒水平放在磁场中,方向与磁感线共向,观察受力情况(不摆动)。
(3)小组代表讲述实验过程,描述实验现象,得出探究结论:安培力的产生条件是通电导体与磁场不平行。
2.安培力的方向确定教师提出问题:刚才实验的过程中,大家有没有记录安培力的方向呢?列表格归纳出不同情况下力的方向。
教师汇总并展示大家记录的方向,引导学生在其中找到规律。
教师提示学生结合规律,阅读教材,明确安培力方向的判断方法,并尝试向大家讲解。
老师总结左手定则:拇指与四指垂直,磁感线指向手心,四指指向电流方向,拇指为受力方向。
3.安培力大小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论,阅读教材,明确安培力大小计算公式。
学生总结:电流、磁感应强度、导体的有效长度,他们都影响安培力。
在导体方向与磁感线方向垂直时,他们三个量的乘积,就是安培力的大小。
公式:F安=BIL环节三:安培力概念应用教师介绍地磁场情况,并假设在南北极附近有一根电线,求电线所受地磁场安培力大小。
2017年下教师资格证初级物理真题答案
2017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精选)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B 。
解析:实验中教师通过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让学生观察尺子振动的快慢,并倾听音调的不同,从而得出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故本题选B 。
2.【答案】A 。
解析:图中实验所用仪器为电磁波探测器——谐振环。
谐振环是把一根粗铜丝弯成环状,环的两端各连一个金属小球,球间距离可以调整。
赫兹把谐振环放在放电的莱顿瓶(一种早期的电容器)附近,反复调整谐振环的位置和小球的间距,在两个小球间会闪出电火花。
赫兹认为,这种电火花是莱顿瓶放电时发射出的电磁波,被谐振环接收后产生的。
故本题选A 。
3.【答案】C 。
解析:由黄金代换公式可知,GM=g 月R 2,所以月球的质量M = 月 2 ,A 项错误。
月球平均密度ρ= ,其中M = 月2 ,V=43 3,所以ρ=3 月4 ,B 项错误。
根据v=ωr ,ω=2πT ,可知卫星绕行的速度大小v=2rπT ,C 项正确。
根据 䁪 2=䁪t ,得a = 2;而GM=g 月R 2,得a = 2g 月,二者不相等,D 项错误。
4.【答案】B 。
解析:-ϕχ图像的斜率表示场强。
由题干图可知,0~2s 内,3~4s 内场强为0;2~3s 图像斜率为正,电场强度的大小4V 4V E==1m m ϕχ∆=∆;4~6s 斜率为负,电场强度的大小6V 3V E==2m m ϕχ∆=∆。
故本题选B 。
5.【答案】D 。
解析:在点电荷的电场中,场强大小2Q E k =。
由图可知,Q 在a 、b 、c 点时距P 的距离ra >rc >rb ,故Ea <Ec <Eb 。
由牛顿第二定律知,带电粒子运动的加速度a= R 䁪,则aa<ac <ab 。
根据轨迹弯曲方向可知,粒子在运动过程中,受静电斥力作用,离电荷越近的位置,电场力对粒子做的负功越多,粒子的速度越小,则va >vc >vb 。
故本题选D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 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 初级中学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
每小题 5 分。
共40分)
1. 下面是小张同学列举的物态变化的实例,其中错误的说法是() 。
A.冬天. 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B.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C.利用干冰来获得低温是通过干冰升华来实现的
D.从冰箱中取出的汽水瓶表面有水. 是冰箱外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2.小球m用长为L的悬线固定在O点,在O点正下方处有一个光滑钉子C,如图所示,今把小球拉到悬线成水平后无初速度地释放.当悬线成竖直状态且与钉子相碰时() 。
A. 开关 S 断开时 .a,b 两点电势相等
B. 开关 S 闭合后.a,b 两点间的电流是 3 A
C. 开关 S 断开时,C1带的电荷量比开关 S 闭合后 C1 带的电荷量大
D.不论开关 S 断开还是闭合, C1带的电荷量总比 C2带的电荷量大
5. 如图所示,均匀带正电的绝缘圆环 a 与金属圆环 b 同心共面放置,当 a 绕 O 点在其所在平面 内旋转时, b 中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且具有收缩趋势,由此可知,圆环 a() 。
A. 顺时针加速旋转
B. 顺时针减速旋转
C.逆时针加速旋转
D. 逆时针减速旋转
6.如图所示,A、B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和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
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 。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0现对 A 施加一水平拉力F,则①当F<2μmg时,A、B都相对地面静止。
②当F=5/2 μmg时,A的加速度为1/3 μg。
③当F>3μmg 时,A相对B滑动。
④无论F为何值,B的加速度不会超过1/2 μg中,正确的选项为() 。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④
7.在图中所示的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片由下至上移动时()
A.伏特表V 和安培表A的读数都减小
B.伏特表V 和安培表A的读数都增大
C.伏特表V的读数增大. 安培表A的读数减小
D.伏特表V的读数减小. 安培表A的读数增大
8.已知厚度为 d 的无限大带电导体平板,两表面上电荷均匀分布,电荷面密度均为
σ,如图所示,则板外两侧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l0 分,共20分)
9.简述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运用讲授法怎样遵循学生的发展水平和认知规律。
10.“猜想与假设”是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之一,以“声现象”一章的实验内容为例,说明教师如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猜想。
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l l 题20分,第12题30分,共50分)
11.物理考试中有这样一道实验题:
在一个盛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插入一支温度计,用酒精灯对烧杯缓慢加热。
某同学将观察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分析此表可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观察时间的顺序/min0246
温度计示数/ ℃0O09 现象有较多的冰少量的水有少量的冰较多的水冰完全消失只有水全部是水
第一类错误答案:冰熔化咸水需要一个过程; 加热时间越长,温度变化越明显; 冰水混合物以任何一种比例混合. 温度总保持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与冰水质量的多少无关; 冰越多,观察时间就越长:随时间的变化,温度没有太大的变化⋯⋯
第二类错误答案:冰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且处于三种状态; 冰熔化成水要经过固、液、气三态共存的过程: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体的比热有关; 熔化必须具备两个条件:达到熔. 占、,继续吸热;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第三类错误答案:冰在受热后,有一段时间温度不变; 在冰水混合物中,当杯中完全是水时.它的温度升高;只有冰全部熔化成水后,再对它继续加热,温度才会升高; 只要水中还有一点冰.温度计示数都为0℃⋯⋯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此实验题的设计意图,指出这三种错误产生的原因。
(10 分)
(2)结合以上错误,请你就物理实验教学给出自己的建议。
(10 分)
12.案例:
下面是某教师在讲授平面镜成像之前,了解和评价学生对上一节课所学知识掌握的情况的教学片段。
教师: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的内容,首先,第一个问题:什么
叫反射? 学生l :光遇到水面、玻璃及其它许多物体的表面. 都会发生反射。
教师:光的反射定律是什么?
学生2: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教师:这里面,我们把垂直于平面的直线叫做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入射角. 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入射角.
教师:在反射现象中,光路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光路可逆。
教师:好,那么什么叫漫反射?
学生:凹凸不平的表面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这种反射叫漫反射。
教师:嗯,非常好,看来大家把上一节的内容基本掌握了。
接下来学习另一种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平面镜成像。
问题:
(1)请对上述教学片段进行评析。
(15 分)
(2)针对上述教学片段存在的不足,写出改进后的教学思路。
(15 分)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2小题。
第l3 题12分,第14题28分,共40分)
13.下面是“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的实验。
任务:
(1) 简述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特点。
(4 分)
(2) 基于该实验,设计一个包含师生交流的教学方案。
(8 分 )
14.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关于“压强”的内容要求为:
“通过实验,理解 压强。
知道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
材料二义务教育八年级物理某版本教科书“压强”一节 . 关于“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的演示实验如下: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如图 9.1-3 ,甲图把小桌放在海绵上 ; 乙图在桌面上放一个砝码 ; 丙图把小桌翻过来, 桌面朝下, 并在其上放一个砝码。
注意观察三次实验时海绵被压下的痕迹。
这显示了压力作用的效果。
图 9.1-3 压力作用的效果
(1) 简述压强的概念。
(4 分
)
材料三 教学对象为义务教育八年级学生,已学过力、 牛顿第一定律等内容。
任务: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学习内容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要求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要求含有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可以采用表格式或叙述式)等。
(2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