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基础(12摄影构图)

合集下载

比较全的摄影构图法则(十四种)

比较全的摄影构图法则(十四种)

⽐较全的摄影构图法则(⼗四种)三分法构图这种构图法则⼀直以来被各种风格的摄影师⼴泛地使⽤,当然,如果所有的摄影都采⽤这样的构图⽅法也就没有趣味可⾔了。

倘若适时地破坏三等分的原则,灵活地使⽤不平衡的构图,反⽽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画⾯。

下⾯就为⼤家介绍风光摄影中⼏种⽐较常⽤的构图⽅法。

摄影师在构图时,将地平线与三分线重叠,⽽画⾯中起伏的沙丘与三分线重叠的同时,突破了地平线的束缚,增强了画⾯的视觉冲击⼒。

⽔平线构图⽔平线构图⼜称⼆等分构图,就是把画⾯分成相等的两半。

这种分法可以为画⾯营造出⼴阔和横向延伸的氛围,同时也会因⽔平线位置的不同,表达出不⼀样的画⾯情趣。

⽔平线放在画⾯⼆分之⼀处,将画幅留给河⽔和天空。

这样的⽔平线位置充分地表现了天空的绚丽,同时也增强了画⾯的延伸性。

垂直线构图垂直线构图是利⽤垂直线的延伸感使画⾯更加紧凑,⽽且合理地利⽤这种构图⽅式,可以使画⾯富有节奏感。

利⽤横构图表现⾼低不⼀的树⽊,画⾯中的树⽊线条感⼗⾜,使画⾯显得紧凑⽽富有节奏感。

斜线构图斜线构图有助于为画⾯营造出富有活⼒和节奏的动感,是存在画⾯中的⼀条斜线。

当然,如果还想表现⼭峦远近的空间感也是可以选⽤此构图⽅法的。

图中的对⾓线将画⾯分成了两部分,强烈的对⽐使画⾯充满了视觉冲击⼒,⽽天空中冷暖⾊调的对⽐,让画⾯显得更有⽓氛。

留⽩处树与动物的剪影处于对⾓线上,使画⾯显得宁静⽽和谐。

曲线构图曲线能给风景增添圆润与柔滑的感觉,使画⾯充满动感和趣味性。

曲线的线条感让⼈从画⾯中得到优美与稳定的感觉。

流畅的线条给平稳的⼭峰带来了灵动感和韵律,让⼈们觉得它们仿佛是在演奏着⽓势雄伟的交响乐。

放射性构图这种构图⽅式主要通过向上下左右延伸开来的对象形态来表现⼀种开放性和⼒量感。

三⾓形构图从⼏何学中我们知道,三⾓形是最稳定的结构,运⽤到摄影的构图中,同样如此。

三⾓形构图是指画⾯上的拍摄对象所呈现的形态类似于三⾓形,或者⼏个拍摄对象的关系正好组成⼀个三⾓形。

摄影构图知识:摄影构图的五个基本要素

摄影构图知识:摄影构图的五个基本要素

摄影构图知识:摄影构图的五个基本要素摄影构图是摄影艺术的基础,是指摄影师在拍摄照片时对画面元素进行合理布局和组织的过程。

一个好的构图能够使照片更具有艺术感和观赏性。

摄影构图有五个基本要素,即线条、形状、色彩、空间和节奏,下面我将逐一介绍这五个要素的意义和在构图中的运用。

第一个要素是线条。

线条在构图中起到组织和引导画面的作用,可以分为水平线、垂直线、对角线和曲线。

水平线会令画面产生宁静、稳定的感觉,垂直线则会给人一种高大、挺拔的感觉,对角线能够在画面中产生动态的张力,而曲线则会给人产生柔和、流畅的感觉。

摄影师可以根据拍摄主题的需要,运用不同类型的线条来营造出不同的情绪和构图效果。

第二个要素是形状。

形状是构成画面的基本元素之一,它可以是固定的、有规律的几何形状,也可以是自然界中的曲线、波浪等无规律的形状。

在构图中,合理运用形状能够营造出对称、平衡、动态、丰富变化等不同的视觉效果,使画面更加丰富和有趣。

第三个要素是色彩。

色彩在构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可以传达照片主题所要表达的情绪和氛围,还可以引导观众的视线,营造画面的整体氛围。

色彩的鲜明对比和色彩的深浅变化也能够使画面更加生动和有层次感。

摄影师可以根据主题需要,合理运用色彩的搭配和变化来丰富照片的表现形式。

第四个要素是空间。

空间是构图中的另一个重要要素,它可以引导观众的视线,产生远近、高低、大小等视觉错觉。

在构图中,摄影师需要合理利用前景、中景和远景来塑造画面的深度和层次感,使画面更加有立体感和自然感。

最后一个要素是节奏。

节奏在构图中是指画面中元素之间的关联和联系的规律,可以是大小、形态、颜色或者布局的对比和重复。

合理的节奏能够使画面更加和谐、有序,增加照片的观赏性和挑战性。

以上就是摄影构图的五个基本要素,线条、形状、色彩、空间和节奏。

摄影师在拍摄照片时,需要对这五个要素有所了解,根据照片主题的需要,灵活运用这些要素来构图,使照片更具有艺术感和观赏性。

摄影构图基础知识

摄影构图基础知识

摄影构图基础知识摄影构图是拍摄者创造美丽摄影的可靠工具,它可以使照片更有语言性,更有表现力,也更容易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即使在数码技术与视觉效果发展迅速的当下,摄影构图仍然是摄影师提升作品品质的根本知识。

什么是摄影构图?构图可以定义为将拍摄者拍摄的景象采用特定方式组合,以达到最大美感成效的过程。

在摄影中它可以指影像中的大体框架,如果拍摄者用好构图,能把现实的景物转化为有深度的照片,层次分明、蓝点引人入胜。

其中基本的构图方法有:一、视角。

拍摄者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拍摄,比如正面、侧面、俯视和仰视,去发现不同的风景。

二、比例。

对对象的比例有着重要的作用,大的对象显得更具示意性,拍摄者可以根据不同的比例,让作品更美观。

三、构图技巧。

构图技巧分为直线、弧线构图、对称构图、倒影构图、拾联构图等,拍摄者可以根据拍摄对象,创造有创意的作品。

四、空间元素。

空间元素有近、远、浅、深,这些空间元素影响拍摄者创作作品的美感,拍摄者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景选择不同的拍摄方法,让作品更有深度。

五、光影。

光影是拍摄者创作的重要元素,阳光的强烈可以让作品更加美丽,月光柔和可以营造梦幻氛围。

六、色彩。

色彩是构图中重要的元素,有时色彩可以为作品增加很多情感,拍摄者可以根据现实场景,分析色彩的运用,创作出美丽而生动的作品。

摄影不仅仅是把事物拍下来,更要把景物安排的优美,结构的完美,以及色彩的运用,将事物表现得美妙到极致。

多种组合,让拍摄者在遵循摄影构图原则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发掘出更多的可能性,创作出更多绚丽多彩的作品。

因此,掌握摄影构图基础知识,是摄影师提升作品质量的必要条件,也是拍摄者创作高质量摄影作品的基础。

摄影构图的法则

摄影构图的法则

摄影构图的法则1、均衡式构图:给人以满足的感觉,画面结构完美无缺,安排巧妙,对应而平衡。

常用于月夜、水面、夜景、新闻等题材。

2、对称式构图:具有平衡、稳定、相对的特点。

3、变化式构图:景物故意安排在某一角或某一边,能给人以思考和想象,并留下进一步判断的余地。

富于韵味和情趣。

常用于山水小景、体育运动、艺术摄影、幽默照片等。

4、对角线构图:把主体安排在对角线上,能有效利用画面对角线的长度,同时也能使陪体与主体发生直接关系。

5、X形构图:线条、影调按X形布局,透视感强,有利于把人们视线由四周引向中心,或景物具有从中心向四周逐渐放大的特点。

常用于建筑、大桥、公路、田野等题材。

6、紧凑式构图:将景物主体以特写的形式加以放大,使其以局部布满画面,具有紧凑、细腻、微观等特点。

常用于人物肖像、显微摄影,或者表现局部细节。

对刻画人物的面部往往能达到传神的境地,令人难忘。

7、三角形构图:以三个视觉中心为景物的主要位置,有时是以三点成一面的几何形成安排景物的位置,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

这种三角形可以是正三角、也可以是斜三角或倒三角。

其中斜三角形较为常用,也较为灵活。

三角形构图具有安定、均衡、灵活等特点。

8、S型构图:画面上的景物呈S形曲线的构图形式,具有延长、变化的特点,使人看上去有韵律感,产生优美、雅致、协调的感觉。

当需要采用曲线形式表现被摄体时,应首先想到使用S形构图。

常用于河流、溪水、曲径、小路等。

9、小品式构图:通过近摄等手段,并根据思想把本来不足为奇的小景物变成富有情趣、寓意深刻的幽默画面的一种构图方式。

具有自由想象、不拘一格的特点。

本构图没有一定的章法。

10、向心式构图:主体处于中心位置,而四周景物呈朝中心集中的构图形式,能将人的视线强烈引向主体中心,并起到聚集的作用。

具有突出主体的鲜明特点,但有时也可产生压迫中心,局促沉重的感觉。

新手必学的20个基本的摄影构图技巧

新手必学的20个基本的摄影构图技巧

新手必学的20个基本的摄影构图技巧0.构图的定义《辞海》:“造型艺术”术语。

艺术家为了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效果,在一定的空间,安排和处理人、物的关系和位置,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

了解完了何为构图之后,马上进图正题吧。

1. 三分割法(英: Rule of Thirds)摄影的基本技巧之一,国也把它称之为“九宫格构图法”。

用两条水平线和垂直线将画面九等分,将主题元素置于线的交点之上,既突出主题,又能使画面更为舒适。

三分割法-例图1三分割法-例图22. 对称法(英: Centered position and Symmetry)对称是构图的基础手法之一,主要作用是使画面具有稳定性。

左右对称适用于道路、建筑摄影。

上下对称适用于反射、倒影等情况。

上图可谓是三分割法和对称法的完美结合之作。

3. 突出前景营造深入感。

(英: Foreground Interest and Depth)将感兴趣的主体置于前景中,有效追加深入感,可以营造立体氛围。

例图1-1例图1-2上例的下图将石头作为前景,更突显出石头的质感。

例图2-1例图2-2上面的例子,仔细对比一下,下图的主题元素是不是更有立体感呢?4. 框中框构图法(英: Frame within the Frame)框中框构图法-例图1上图利用拱形门作为里面的教堂的图框,给人一种向里面延伸的立体感。

框中框构图法-例图2框中框不一定是人工的拱形建筑或者窗户,像上图就是有效利用了树干作为非完全封闭的Frame,带给人一种立体感。

5. 引导线构图法(英: Leading Lines)引导线有助于将看图的人的视线集中在最重要的元素上。

可以利用道路、墙壁、规则图形等作为引导线。

引导线构图法-例图1上图有效利用地板图案上的线条作为引导线,将我们的目光引向照片的主题元素--埃菲尔铁塔。

同时该图还采用了上述的左右对称法。

引导线构图法-例图2如同上面的例图一样,引导线可以不必是直线,有时候曲线更有魅力。

摄影构图三要素是什么

摄影构图三要素是什么

摄影构图三要素是什么摄影构图三要素一、摄影构图的三要素即:线条、形状、明暗(色调)。

1、线条“线条”是客观存在的视觉现象,线条是构成一幅画面形态的基本视觉要素,线条包含人或物可呈现形态的被摄体,它在构图中可以分割画面,体现面积,产生节奏,人们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总结出线条的多种象征性的功能:粗线强劲,细线纤弱;曲线柔情,直线刚直;浓线重,淡线轻;实线静,虚线动。

垂直的线条,给我们的感觉是坚强、庄严、高大;横线却给人以宁静、宽广、博大;斜线预示着动感和一种纵深效果;曲线则象征着温柔、浪漫、优雅,会给我们一种非常优美的感觉。

2、形状在构图三要素中,形状是最基本的要素。

很多摄影佳作之所以获得成功,或是凭它单个被摄体的形状具有戏剧性效果,或是依靠几个被摄体的形状相互对比、衬映而引人瞩目。

但也有部分优秀作品中,物体的形状却又无关紧要。

所以艺无定法,无固定标准。

不管怎么说,对于摄影师来说,形状的设计是相当重要的,值得花一番功夫去学习。

连续的点聚集成线条,而线条又能构成矩形、三角形、圆形,等不规则的形状。

⑴、直角矩形直角矩形在形态上与照片的框架近似,水平线和垂直线都包含其中,很多人为加工形成。

直角矩形放在照片框架中,有重复画面构成,给人以不自然、单调的感觉,所以构图形态中较少使用。

但也有很多作品使用,如拍摄窗户、电视屏幕等。

⑵、三角形相对直角矩形构图来说,三角形构图使用较多,三角形的线条少,是所有形状的基础,三角上窄下宽的形状使画面更具稳定感。

它也包含了对角线和棱角,因而具有动感效果。

⑶、圆形圆形在矩形画框中能突出主体,更强调视觉中心感,圆形因自身特点,使人们感觉有旋转运动的动态效果。

一幅作品中有圆形形状,很快可以成为视觉焦点,但画框中放一圆形构图又出现呆板现象。

摄影新手小白入门必懂的8点知识1、焦距越短,视角则会越广。

2、F的数值越小,光圈越大。

F的数值越大,光圈越小。

3、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浅。

4、快门速度数值小,进光量越少。

《摄影构图》教案-培训课件演示 (一)

《摄影构图》教案-培训课件演示 (一)

《摄影构图》教案-培训课件演示 (一)《摄影构图》教案-培训课件演示摄影构图是指通过摄影画面中元素之间的大小、位置、形状、颜色等关系,来表达摄影师所要表达的思想与感情。

摄影构图技巧是摄影师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

为了帮助摄影师学习掌握摄影构图技巧,我们特别准备了《摄影构图》教案-培训课件演示,以下是详细介绍: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将掌握以下技能:1.了解摄影构图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掌握常用的摄影构图技巧;3.学会运用摄影构图技巧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4.能够通过构图的角度、比例和对焦等技巧来创造不同的画面效果。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基本概念和原则讲解摄影构图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如色彩、光影、构图、线条、形状、质地和意境等;2.常用的构图技巧介绍10种常见的摄影构图技巧,如对称构图、三分法、黄金分割、大空间构图等,同时给出具体的案例;3.实例分析通过实例分析,让学员了解如何在实际拍摄中运用所学的摄影构图技巧,达到最佳的表现效果。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以培训课件演示为主,结合实际案例演示,让学员通过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掌握摄影构图的技巧和运用。

四、课程优势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有以下几个优势:1.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学员能够更快速地掌握摄影构图技巧和运用;2.以实例为主,让学员更真实地感受每种摄影构图技巧的差异和表现效果;3.教案结构合理,分点分布排序,逻辑清晰,条理分明。

结论:《摄影构图》教案-培训课件演示对于提高学员的摄影构图技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未来我们也将不断完善这一培训课程,让更多的学员掌握摄影构图技巧,取得更好的摄影作品。

构图之远、中、近景及特写

构图之远、中、近景及特写
4
5
(一)远景:
从远处拍摄,着重表现整体环境和气氛 为目的的画面,人物和景物只起到点缀作 用。
6
7
8
9
10
远取其势,远景通常用于: *表现广阔气势; *强调整体,忽略细节; *表现大自然。
11
远景的特点:
(1).易于表现整个环境和总体气势,不利 于交代具体情节和细部。
(2).适合表现自然景观和群众活动场面。
23
中景侧重于表现: 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之间
的关系;
26
中景
27
中景
28
29
30
31
32
33
中景的特点:
1.集中表现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2.这是最常用的拍摄距离,既可以使人物 交流得到充分展现,又可以把不必要的环 境排除在画外。 3.它最大的优点是长于表现情节。
56
运用特写应注意的事项:
1.抓取最能揭示内心活动的部分: 眼睛 和手;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手是人的第二张脸” 2.要注重表现拍摄对象的特征及质感。
57
小结
“远取其势,近取其神”
你要想以“势”感人,就用远景或者全景; 你要想以“神”感人,就用近景或者特写; 你要想以“情节”感人,就用中景。
58
34
(四)近景:
近景是以表现人物的神态或物体的特征 为目的的画面。环境只是作为背景存在,突 出的是画面主体。
35
36
37
38
近景
39
近景
40
41
近景表现:
★表现对象的主要部分、面貌; ★对人物的神态或景物的主要
面貌作细腻的刻画;
42
近景的特点:
1.表现人物的神情和精神风貌,表现人 物的情绪和心理活动。

摄影基础——构图

摄影基础——构图

三、V形构图
将主体放置在画面 “V”型线的最低点, 具有不稳定的平衡感 ,可表现富有动势、 张力的场面,往往能 给人一种震撼心灵的 感觉。
四、S形构图
这又是一种基本的经典构 图方式。画面上的景物成 S形曲线的方式分布,具 有延长、变化的特点,使 画面看上去有韵律感,产 生优美、雅致、协调的感 觉。当需要采用曲线形式 表现被摄物体时,首先应 该想到运用S形构图。常 用于表现河流、小溪、曲 径等。
2、侧面构图
勾画轮廓,
剪影效果
侧面构图适合拍摄运动物体,以突出表现动感图
3、斜侧面构图
相机处于正面 与侧面之间。 画面生动活泼、富 有立体感和明显的 方向性,强烈的透
视感,增加画面层
次 ,清晰活泼、 富有生气。
4、后侧面构图
相机位于被摄物的 背面与侧面之间。 其主体感强、各类线 条有明显的方向性和 透视感,多用于表现 人物背面特征或以人 物后侧面为前景来展 示环境和背景特征, 有时可创造出含蓄的 艺术意境。
七、九宫格构图
这是最为基本的构图方式之 一,将主体安排在“九宫格 ”交叉点的位置上,一般认 为右上方的交点最为理想, 其次为右下方。这种构图方 式较为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 ,使主体自然成为视觉中心 ,具有突出主体并使画面趋 向均衡的特点。
黄金分割法
黄金分割法的演变---九宫法(三分法)
§4-4 构图的基本形式
一、圆形构图 圆形构图是由曲 线构成,且画面的整 体形态呈现圆形或半 圆形,这样的构图有 完美、柔和、运动的 感觉
向心式构图
主体处于画面中心位 置,四周景物呈现朝中 心集中的构图形式,能 将视线强烈引向主体, 并起到聚焦的作用。具 有突出主体的鲜明特点 ,但有时也产生压迫中 心,局促沉重的感觉。

摄影常识和构图方法

摄影常识和构图方法

摄影常识和构图方法一、关于摄影(一)摄影是什么?摄影,是指使用某种专门设备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

一般我们使用机械照相机或者数码照相机进行静态图片摄影,静态摄影也会被称为照相。

而摄影机(摄像放像机)则可以动态摄影(录像),例如电视、电影。

目前部分数码相机、数位摄影机,同时具有静态摄影与动态摄影的两种功能。

在摄影中,通常使用照相机或者照相暗盒作为照相设备,利用光学胶卷或者数码存储卡作为记录介质。

但也有例外。

多数照相是用一系列的透镜组成的镜头,将光线折射聚焦后在胶片或者光学感应介质,胶片本身也是储存介质,以化学变化储存讯号。

而则会将光转换为电子讯号后,以数码存储卡(闪存卡。

CF、SM、MMC、SD、TF卡和MS—记忆棒等)储存。

储存的讯号可透过某些方式,还原成光学信息后,用相片或显示器观赏。

除了透镜构成的镜头,少数镜头是用反射镜或反射镜搭配透镜所构成。

照相进行完成后,介质所存留的影像信息必须通过转换而再度为人眼所读取。

具体方法依赖于感光手段和介质特性。

对于胶片照相机,会有定影,显影,放大等化学过程。

对于数码照相机,则需要处理器(读卡器)对数据进行计算,再通过电子设备输出。

数码后期,随着数码相机的广泛使用,使用电脑图片软件处理拍摄好的数码文件,并进行二次创作,得到作者想要的图像,数码技术的发展,给摄影带来了质的飞跃。

一一记录(纪实)摄影和艺术摄影。

一一胶卷相机和数码相机:成像原理是一模一样的,同样原光学系统,部分胶片相机,直接把后背换成数码的,就要以共用成像部分了。

但是两者的成像,还是有差异的。

但胶片依然未消亡有它的不可替代性,至少在现代数码工艺上还无法做到于光学化学变化相媲美。

(二)几点摄影知识对初学摄影者来说,面对很多的相机参数设置以及拍摄模式的选择,常常会感到没有头绪。

针对这个问题,结合自己学习摄影的体会,对前期拍摄应该了解的几点基础知识,和大家一起交流,供初学者参考。

1、摄影三要素光圈、快门、ISO(常称感光度),这三个要素可以说是摄影里的重中之重。

摄影技巧之——摄影构图

摄影技巧之——摄影构图

2017/12/2
6
摄影构图
自然光的运用
在摄影中,我们可简单地将自然光理解为“泛指以日光、 天体光、月光等天然光源来照明的光”。自然光的多变性、 丰富性为其提供了绚丽多彩的造型效果,也给人们带来了 无限的审美感受。自然光一般可分为室外自然光和室内自 然光;室外自然光又可以分为室外直射光和室外散射光。
6
摄影构图
前景是在摄影作品画面中位于主体之前,离观 察者最近的环境。前景还有位置的意义,即在 画面当中无论是主体、陪体或是其他组成部分, 只要处在离观察者最近的位置上,就可以称其 处在前景的位置。 前景的一个基本作用就是增强空间感及透视感。 前景可以起到交代环境特点、渲染环境气氛的 作用。
6
摄影构图
6
摄影构图
环境即主体周围的其他对象——人 物、景物和空间,是画面的重要组 成元素。构成环境的最常见形式就 是景物,即人在景中。有时人物也 是环境,当要表现主体人物的社会 环境时,主体处于一群人中间,这 一群人也就成了主体的环境。甚至 有时空白也是环境。环境可分为前 景、背景和空白。
2016国家地理年度旅行摄影师大赛
6
摄影构图
室内灯光布置的注意事项 一是要注意场景中的环境类型。 二要注意灯光的布置目的。 三应布好场景中的主光。 四是必须布好场景中的补充光。 五是对三点照明法要学会灵活运用。
6
摄影构图
色彩三要素
色彩是以色光为主体的客观存在,对于人则是一种视像感觉, 产生这种感觉基于三种因素:一是光;二是物体对光的反射; 三是人的视觉器官——眼。
6
摄影构图
人工光的定义和分类 人工光是相对于自然光的灯光照明。 人工光源所发出的光线,一般是由具 有一定发光特性的各种电光源所提供 的。

摄影入门基础知识及17种摄影构图技巧

摄影入门基础知识及17种摄影构图技巧

摄影入门基础知识及17种摄影构图技巧摄影,是一门用光线和画面来表达情感与故事的艺术。

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和构图技巧是踏入摄影世界的重要一步。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索摄影的奥秘。

一、摄影入门基础知识1、相机的基本操作了解相机的各个按钮和功能是第一步。

比如,快门按钮用于控制拍摄瞬间,光圈调节控制进光量从而影响景深,感光度(ISO)则影响相机对光线的敏感度。

不同的拍摄场景需要不同的设置组合。

2、光线的运用光线是摄影的灵魂。

顺光使物体明亮均匀,侧光营造出立体感和质感,逆光则能创造出迷人的轮廓光。

在不同的时间,光线的强度和角度也会变化,早晨和傍晚的柔和光线常常能带来温馨的氛围,而中午的强光则需要巧妙处理。

3、构图的基本原则构图的目的是让画面有秩序、有重点。

常见的原则包括对称平衡、三分法、引导线等。

对称平衡给人稳定、庄重的感觉;三分法将画面分为九宫格,把主体放在交叉点或线上更能吸引眼球;引导线可以引导观众的视线到主体上。

4、拍摄角度不同的拍摄角度会带来截然不同的效果。

俯拍适合展现宏大的场景,仰拍能突出主体的高大,平拍则更贴近人的视角,显得亲切自然。

二、17 种摄影构图技巧1、中心构图将主体放在画面的中心位置,突出主体的重要性,这种构图简单直接,容易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2、对称构图画面左右或上下对称,给人一种平衡、稳定、和谐的美感。

常用于建筑、倒影等场景。

3、三分法构图如前文所述,将画面横竖三等分,把主体放在四个交叉点或分割线上,使画面更具平衡和美感。

4、框架构图利用窗户、门框等框架元素将主体框住,能够聚焦观众的视线,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纵深感。

5、引导线构图利用道路、河流、栏杆等线条元素引导观众的目光到主体上,增强画面的吸引力和故事性。

6、对角线构图主体沿着画面的对角线分布,使画面充满动感和张力。

7、三角形构图以三个视觉中心为景物的主要位置,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

这种构图具有安定、均衡但不失灵活的特点。

大学摄影教程(摄影构图)

大学摄影教程(摄影构图)

画面构图,作为摄影艺术的描写手段和形式,它在 摄影作品中就始终是一定思想内容的体现者。因而,它 的表现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摄影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 质量。一部或一幅优秀的摄影作品,所以能使观众留连 忘返,百看不厌,除了内容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之外,也 包含它的画面构图对观众有着强烈的感染力。
关于画面构图富有表现力的各种手法,我们将陆续 讲到。在这里我想要谈谈同摄影画面构图不无关系的、 目前尚有争议的、所谓抓拍还是摆布才更有表现力的问 题。
第十节十三种摄影构图方法示意摄影构图与绘画构图有其相同之处有些是可以相互借鉴的但有不能完全代替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它独特的规律和原理这是不能违背的对于从事艺术创作活动的人只有在他对所从事的那个艺术规律掌握的娴熟的时候才能在创作实践纵横驰骋不逾矩
大学摄影基础教程 教师:任玉
第六章 摄影构图
摄影构图往往被蒙上神秘、高深的色彩,一些有关 摄影构图的抽象阐述,更增添了摄影者对构图的茫然感。 其实,摄影构图就是运用相机镜头的成像特性和摄影造 型手段来构成一定的画面,以揭示一定的内容。尽管对 摄影构图含义的具体认识众说纷纭,但有一条结论是相 同的,这就是构图好的照片比构图差的照片更具形象的 吸引力,更令人爱看、耐看,也更能传达摄影者的表现 意图。
9.各顾东西,神情不一致 在拍摄众人合影照时,人物的位置没安排好,
不能形成一个向核心靠拢的趋势,画面形势呈分 裂状,与作品所欲表现的主题不相符。
10.画面失衡 在构图时没有顾及画面的影调结构、色彩结
构的协调,造成画面色彩,影调失衡,影像照片 效果。
第一节 画面构图的意义
摄影艺术家和摄影爱好者在从事摄影艺术创作或摄影 活动时,都不可避免地首先要碰到内容与形式以及它们之 间关系的问题。
4.直拍还是横拍

摄影摄像基础复习资料考试必备

摄影摄像基础复习资料考试必备

摄影摄像基础一、选择:1、成像原理两者区别:其一,针孔成像是从物体的每一点发出的光束,直穿针孔落在光屏上,形成无数光斑相叠合而成,所以影响比较模糊;而透镜却把物体的每一点发出的光束又会聚成无数的光点,在光屏上集结成像,所以比较清晰。

其二,针孔必须相当小才能成像,所以像的亮度很暗;而透镜的孔径比针孔大得多,所以形成的影响较亮。

其三,针孔成像时,物、像与针孔的距离没有严格的要求;而透镜成像时,就必须调整物、像与透镜的距离,才能成像清晰。

2、下面关于摄像的叙述,正确的是:(1)传统摄影是一个光化学过程,影像存储在胶片上;(2)数码摄影是一个光电子过程,影响存储在电子芯片上(3)在传统摄影和数码摄影中,光线通过照相机镜头后都成像在感光片上3、到达CCD或胶片的光量与取景系统、控制系统、成像系统有关。

4、1024*1024分辨率的像素是130万,可在更高分辨率显示器上满屏显示。

5、感光度是指CCD芯片对光照反应的灵敏度,是电路对数据处理能力和影像再现能力的综合性能指标。

6、从物点到最近清晰点的深度叫前景深,从物点到最远清晰点的深度叫后景深,景深就是从最近清晰点到最远清晰点的深度。

7、快门对景深没影响。

8、标准镜头的视角在50度左右,焦距与感光片的对角线长度基本相等。

9、关于磁带的叙述,正确的是:胶带是感光胶片的一种,胶卷是传统照相机影像感光成像的介质,胶卷是影像的存储介质。

10、(填空)左边的感光度为右边相邻的感光度的1/2。

感光度越高,即感光速度越快,需要的曝光量就越少,反之。

因此,每增加(或减少)若干挡感光度。

曝光量就要相应地减少(或增加)若干挡。

(p57)11、(填空)色温指色光的温度,或色光的成分,或色光的颜色,实际上就是色光。

影响色温的因素:大自然天体运动规律、大自然的天气变化、电压的变化、加彩色纸的变化。

12、(填空)摄像构图原则:保持摄像机的平衡、保持单一主体的活力、保持多个主体的联系、画面要流畅。

摄 影 构 图 学

摄 影 构 图 学
构成是研究形态创造的方法,它是将形态要素或各种各样的形态和才来哦作为素材,按照视觉化的力学秩序进行组合。构成的基本方法是对客观世界纷纭复杂的视觉形式进行归纳、整理和抽象,还原为基本造型原素。然后以视知觉原理(主要是格式塔心理学)为基本法则进行组合,对视觉语言基本形式的结构规律和心理效应进行研究,目的是把握造型语言基本形式与规律。它并不是一种风格,而是一种方法,在艺术上可以称为创作方法。它是一种“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构思方法的形象、光线、色彩是形成画面形状、影调、线条、色彩的直接因素,是摄影构图的生命线。
⒈形象因素
形象是与抽象对应的一组哲学—美学范畴。为形象释意,当宜与抽象对举为宜。
形象——是个别,感性接受的对象。
“艺术形式就是诉诸感官的形象”——黑格尔
现实世界中的一切物象都具有形象性,但就摄影画面构图而言,形象是由“形状”的“形态而构成的。在摄影平面造型艺术中,形状和形态只是构成画面形象的”运载手段“。而只有形象才能远远超越形状与形态简单再现所具有的涵义。
摄影构图的特性——摄影构图与绘画构图都是“平面构图术”,均是以二维空间表现三维空间,有很多相同之处。但在构图方法和程序上则有很多差异,这是由于摄影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上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具有它特殊的规律。
绘画是先设计构图—主观为主;绘画艺术一般来说,是属非现场构图,可以任意取舍,以主观为主,可按自己设计好的构图去进行创作。
构图,就其实质来说,是解决画面上各种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空间关系,把它们有机地组织在一个画面上,使之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因之,摄影构图有一个“情节结构”与“形式结构”双重问题。在摄影艺术创作中,不论什么样的题材,在确定创作意图之后,作者的主要创作活动就是寻找和结构一个适于表现主题的形式—构图。

摄影构图(图文并茂版)PPT课件

摄影构图(图文并茂版)PPT课件

还蛮容易的嘛!上次去北京,我就照了几百张,近4G的照片,在电脑
上一看,满意的没多少。我不得不开始怀疑自己的水平来。近些日子,
我在网上学习了一阵子,才知道里面有很深的学问呢。

我学习的目的并不是准备当摄影师,我和我的相机也拍不出什么
“艺术”来,只是不想让人笑话我是“老外”。我写这个系列的日志更
不是想当什么“老师”,这对我没吸引力,就当成我的学习笔记,把学
2021
11
景物呈斜线交叉布局形式
景物的交叉点可以在画面以内,也可以在外。前者有类似十字型构图的特点 ,后者类似斜线构图的特点,能充分利用画面空间,并把视线引向交叉中心, 也可以引向画面以外。具有活泼轻松,舒展含蓄的特点。
2021
12
斜线式构图
可分为立式斜垂线和平放式斜横线两种。常表现运
动、流动、倾斜、动荡、失衡、紧张、危险、一泻千 里等场面。也有的画面利用斜线指出特定的物体,起 到一个固定导向的作用。
2021
13
X形构图
线条、影调按X形布 局,透视感强,有利 于把人们视线有四周 引向中心,或景物具 有从中心向四周逐渐 放大的特点。常用于 建筑、大桥、公路、
田野等题材。
十字形构图
画面上的景物、影调或
色彩的变化呈正交十字型
出现的构图形式。此构图
能剩余较多的空间,因而
能容纳较多的背景和陪体
,使观者视线自然向十字
摄【 好贫 人农 物教
程 】 怎 样
是长运用, 没有也不 要紧,关 键是心中 要牢记这 个对构图 有帮助的” 九宫格“。
2021

5
怎样安排人像构图
当初学者在拍摄人像时,往往首先注意到了人物表情和动
作,这无疑是正确和重要的。但普遍存在忽构图规律或根本 就没有认识到它的作用。这就是与专业摄影师和业余摄影高 手的一个显著区别。希望看了此章后,能够在立即重视并注

摄影12种构图方法

摄影12种构图方法

12种构图方法1井字构图、三分法构图回顶部每当有新人很兴奋地买了一台相机回家后,第一个问题就是怎样才能拍得好。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却牵涉到很多方面。

若是采用纯手动操作来拍摄,则可能引发出更多深入的讨论。

摄影的基本要素有很多,包括曝光、用光、构图等等,当什么都不了解的时候,从构图入手是个不错的方法。

不看一世做小白12种构图让你变摄影大师构图是把要表现的形象适当地组织起来,构成一个协调的完整的画面。

但在摄影的过程当中,人的思想始终是最为关键的要素,无论曝光、用光、构图或是其他什么拍摄方式,无非是以照片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所以在拍摄前构造画面就显得很重要了。

当然很多风景照拍摄时人为不可控,需要更多的是实地发挥。

相对于曝光、用光等更复杂的摄影技巧,构图显然是最基础也是最难把握的,一方面是由于构图不需要依托什么特殊的设备,相机、手机甚至是手指搭框都可以构图,平时练习构图也很方便,甚至不需要什么器材都可以学习。

另一方面,摄影构图的严谨性却是很难掌握的。

数码化后的相机让人们在拍摄前缺乏思考,构图也变得随意起来。

所以想要拍出有点水平的照片,构图技巧还是要学会的,下面我们介绍12中创意摄影构图,看一遍只需5分钟,把它记住灵活运用则是一辈子的本领,是摆脱新手的最佳训练要素。

以下作品中的构图框架使用红线标注,原图请点击相关作品进行参考、学习。

1、井字构图点击查看摄影部落作品《丽江神秘茶马道》全部内容点击查看摄影部落作品《写给海洋(下篇)》全部内容在学习拍照的时候,很多人会告诉你用井字构图法,把主体安置在三等分线的交叉点上。

这种构图方式可以说是最保险的一种,井字构图法的四个交叉点可以看作是画面的黄金分割点,如此构图可以保证拍摄画面整体的和谐性。

一直以来被广泛使用,但因为其泛用性,这种构图很难有令人惊叹的照片出现。

2、三分法构图点击查看摄影部落作品《海滩之晨》全部内容将画面分割为三等份,在拍摄风景的时候选择1/3放置天空或者1/3放置地面都是风景摄影师常用的构图方法。

《摄影构图》教学大纲

《摄影构图》教学大纲

《摄影构图》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摄影构图》课程是摄影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摄影构图的基本原理和技巧,掌握如何在拍摄中有效地运用构图元素,创造出富有表现力和吸引力的摄影作品。

本课程将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构图能力和审美水平。

二、教学目标1、掌握摄影构图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包括:景别、视角、线条、形状、色彩、明暗等元素的应用。

2、学会分析优秀摄影作品的构图特点,提高审美能力和创意思维。

3、能够运用构图元素,独立完成具有个性化和表现力的摄影作品。

4、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摄影构图基本原理:景别、视角、线条、形状、色彩、明暗等元素的应用。

2、优秀摄影作品分析:选取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优秀摄影作品,分析其构图特点和表现手法。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拍摄,教师进行现场指导和点评。

4、后期处理:学习使用常见的图片处理软件,对拍摄作品进行后期处理和优化。

四、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图片演示等方式,使学生全面了解摄影构图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2、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到户外或室内进行实际拍摄,指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构图和拍摄。

3、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拍摄经验和感受,共同提高。

4、作品展示:定期举行学生作品展示,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五、考核方式1、平时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包括拍摄计划、拍摄实践报告、后期处理报告等,根据完成情况和质量进行评分。

2、期中考试:选取典型题目进行现场拍摄考试,根据构图技巧和创意水平进行评分。

3、期末考试:综合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包括笔试和作品评比等环节。

《摄影》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摄影》课程是培养学生掌握摄影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的一门综合性课程。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摄影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巧,学会如何观察、构图、曝光和后期处理,并能够运用摄影语言表现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方向、速度、轨迹等对比)
五、支点

当拍摄以表现场面、规模、数量、 气势为主的大景别画面时,往往需
要在拍摄场景当中寻找一个事物或
者一个点,以起到统帅全局、结构
画面的作用,这个事物或者这个点
就是画面的支点。
•《长江万里图》 陈复礼摄
•《火焰山》 陈复礼摄
《沧海一粟》 郭艳民摄
•《人间》 徐力群摄
《霜叶红于二月花》 陈复礼摄
《Santa Monica Beach》 郭艳民摄
第六节 动

一、画面内部运动 二、画面外部运动 三、画内画外综合运动
一、画面内部运动
(1)利用快门速度的控制;
(高速快门,凝固运动瞬间;)
( 慢速快门,动体形成虚线条)
•《蛟 龙》
•《超人》 方树生摄
•《雪山冲浪》 罗更前摄
<Autumn in Central Park>
二、前景的作用

影视运动摄影中,加用前景加强动 感;
二、前景的作用

前景景物与主体、背景景物形成联 系或对比,表达主题;
•《春色满园关不住》
二、前景的作用

填 补 画 面 中 过 多 的 空 白;
•《江雾》
•《清华园的历史》
<Ducks in Central Park>
•《水乡美如画 》 陶建秋摄
《Oxford in Spring》
•《河道弯弯》 郭勇坚摄
•《国魂》 鲍昆、凌飞、李川摄
•《饥饿的女孩》
•《过马路》 柯夏、王一波摄
•《对角线构图图例》
•《裸跑者》
对称式构图(4)
•《秋塘清趣》 钟大年摄
•《水乡怀想》 林森摄
序 言
一、摄影构图的概念
二、评价画面优劣的标准
摄影构图的概念

摄影构图就是运用摄影的手段在画面当 中进行安排和布局,把各种造型元素组 织成一个整体,以寻求一个最佳的画面
形式,以求最好地表现主题思想。
********

摄影构图的初级目的:最佳的画面形式

摄影构图的最终目的:最好地表现主题思想
评价画面优劣的标准
•《归
来》
二、画面外部运动
(3)用变焦距镜头拍摄“爆炸式画面”。
•《雏燕于飞》
三、画内画外综合运动

影视摄影中,体现为推、拉、摇、移; 图片摄影中,可形成“追随拍摄”的 效果。

•《幸福路上》
白植槟摄
/overseas/kb/kp.htm
•《战士之死》 罗伯特。卡帕摄
《赶鸭》
99摄影 杨威摄
•《发球》
郭艳民摄
<Little Bear>
<Little Bear>
《飞鸟》 郭艳民摄
•《巴特兹压倒罗纳尔多》
•《原子的达利》
哈尔斯曼摄
•/jcsy/symj-K1.htm
戴力群摄
简化背景的方法
(4)光圈:大 光 圈;
•《路边的问候》 北京广播学院83摄影 韦大军摄
简化背景的方法
(5)追随拍摄:
主体实,前后景成为虚线条;
•《瞧闺女》 詹耀福摄
•《出诊》 北京广播学院77摄影 岑传理摄
简化背景的方法
(6)天气条件:
风、霜、雨、雪、雾等。
•《雾》
•《回娘家》 刘广辉摄
二、前景的作用

交代主观视点,拍摄主观镜头。
马克•吕布摄
三、框架性前景

加强画面的图案美; 突出主体; 遮挡后景中多余的事物。
《苏州东山启园一景》
•《伴儿》
•《秋荷朝雾隐白塔》
•《琉璃厂》
马克。吕布摄
•《构图》
梁国太 摄
<Howard Blanning>
《林肯纪念堂》
•《千秋业绩》
间接突出主体的方法
利用明暗对比
•《窗 前》
•《静夜的窗口》
间接突出主体的方法
利用色彩对比
间接突出主体的方法
利用线条引导人的视线
•《搅麦场》
间接突出主体的方法
利用框架性前景
•《竹乡》 段晓明摄
•《红棉帆影》
间接突出主体的方法
利用动静对比
间接突出主体的方法
利用运动对比
交代画面的时间和空间特点; 渲染气氛; 与主体和前景中的事物构成特定主题。
三、背景的处理
(1)对于主题表现有意义;
<Father and Son>
•《冯巩》
牛群摄
•《咱们那时候》 北京广播学院 田广摄
《深圳。1985》
马克。吕布摄
《喜庆佳节》
伯伟摄 00函授
三、背景的处理
(2)在明暗和色彩方面要和主体有对比;
•《花卉素描》
黎照芳摄
《风•草》Linusyin摄
三、背景的处理
(3)背 景 要 简 化;
(画面简洁与否主要取决于背景简化的程度)
《Santa Monica Beach》郭艳民摄
简化背景的方法

角度:仰 拍 和 俯 拍;
光线:逆 光 照 明; 镜头焦距:长焦距镜头; 光圈:大 光 圈; 追随拍摄:主体实,前后景成为 虚线条; 天气条件:风、霜、雨、雪、雾 等。
(长焦距镜头,强化横向运动动感)
•《飞行抢救》
一、画面内部运动
(3)采用斜构图;
一、画面内部运动
(4)表现运动轨迹或运动附属物。
•《上学》
北京广播学院 仇绍强摄
二、画面外部运动
(1)影视摄影中,为推、拉、摇、移、升降;
二、画面外部运动
(2)图片摄影中,可晃动相机拍摄;
•《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 北京广播学院83摄影韦大军摄

简化背景的方法
(1)角度:仰 拍 和 俯 拍;
《东校园教堂》郭艳民摄
•《牲畜交易》
王世龙摄
简化背景的方法
(2)光线:逆 光 照 明;
•《逆光人像》
简化背景的方法
(3)镜头焦距:长焦距镜头;
•《性格赞》 张桐胜摄
《蜻蜓》
杨秋玲摄 00函授
《小女孩》
杨秋玲摄 00函授
•《友情》
•《红舞》
宋海晖摄
•《洪流滚滚》
刘春英摄
《穿梭》
孔艳铭摄 00美术
《打 铁》
肖扬摄 函授
《车流》
王琎摄 01电编续本
•《星雨》
卢振光摄
•《旱冰鞋》
•《夜行烛光》
•《网球被击》
•《毕加索》 哈尔斯曼摄
•《女芭蕾舞演员》
一、画面内部运动
(2)选用不同焦距的镜头;
(短焦距镜头,强化纵向运动动感)
画面是跨国界、跨文化的世界性语言 “百闻不如一见”、“一图胜千言”
《悼亡灵》
鹿启海摄
•《乞丐》
三、画面要简洁

简洁可以突出主体 简洁可以带来视觉快感 绘画是加法 摄影是减法
•《第一乐章》 北京广播学院 王生摄
•《岁月》
薛国庆摄
四、画面的形式美
画框内的事物都是经过了我们重新组织 的事物 画面形式美感的强弱,完全不是“观念 问题”,而应是“条件、时间是否允许” 的问题 观察力、想象力是摄影师的必备能力
•《射 箭》
•《美国模范监狱》
布列松摄
第三节 前

一、前景的定义 二、前景的作用 三、框架性前景
四、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前景的定义

前景是画面中位于主体之前、距离 镜头最近的景物。
二、前景的作用

加 强 画 面 的 空 间 感;
《西校园七桥之一》郭艳民摄
《路边的问候》 郭艳民摄《西校园的教堂》郭艳民摄威尔斯摄二、陪体的作用
(3)陪体有时可以同时做前景。
•《讨价还价》 王新华摄
三、陪体的处理

直接处理陪体

间接处理陪体
直接处理陪体

陪体在画面内,偏重于“写实”; 位置:往往处在四边、四角等非优越性 位置; 色调、影调:明暗和色彩方面不会压过 主体;


形象完整性:往往不完整,只是保留足 以说明问题的局部。
摄影构图的两个规律

根据被摄事物的骨架结构 根据拍摄者的主观创作意图

•《伍迪.艾伦》
主体的面积

直接突出主体 间接突出主体
直接突出主体

主体在画面当中面积比较大 采用近距离拍摄或者长焦距镜头拍摄

直接突出主体的画面偏重于“写实”
间接突出主体

主体在画面当中面积比较小 间接突出主体的画面偏重于“写意”
四、需要注意的问题

“不要为前景而前景”; 一般忌讳过大、过亮、过虚; 注意前景和主体的配合。
第四节 背

一、背景的定义 二、背景的作用 三、背景的处理
一、背景的定义

背景是画面中位于主体之后,起陪 衬和渲染作用的环境景物。
**背景运用的常见问题
前后景物的不良重叠
二、背景的作用


《路旁偶拾》郭艳民摄
第一章 画面构成诸元素及其处理
第一节 主

一、主体的定义

主体是画面的主要表现对象,是画面主
题思想的重要体现者,是画面存在的基
本条件,是控制画面全局的焦点;

通俗地讲,主要的被摄对象,想给观众
观看的主要事物,就是画面的主体。
二、主体的作用

表达内容的中心 结构画面的中心

一、画面要具有普遍性的主题 二、画面的形象表现力要强 三、画面要简洁 四、画面要具有一定的形式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