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三地理总复习教案【优秀8篇】

高三地理总复习教案【优秀8篇】

高三地理总复习教案【优秀8篇】高三地理专题复习教案1一、指导思想本学期我们主要学习地理必修一,这部分内容是立足于初中地理的相关内容的基础上,选取了自然地理中经典的几个要素,如大气、陆地、水环境、地质等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几方面,探讨人地关系中“地”的有关地理理论基础,通过这些自然地理理论的学习,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我们身边的事物,将生活中的地理融合到教学过程中,并逐步树立起“人地协调发展”的思想。

与此同时,掌握地理的有关读图析图绘图的方法和技巧,并教会学生如何运用现实世界的境域性知识,解决有关地理的重大问题。

使地理学习做到学有价值、学以致用。

二、教学内容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至5章。

三、学生知识现状分析1.由于部分学校初中阶段忽视地理学习,使高一学生对地理学科不能做出正确的认识,学生的见闻有限、知识面窄,对地理学习存在陌生感和恐惧感,同时又对新生事物抱有很强的好奇心。

2.学生对地球运动这一部分的学习会存在很大难度。

就其原因是地球运动中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空间思维能力,而与之配套的物理和数学等学科的内容知识还未学到,无形中加大了学生学习这一部分的难度。

3.地理学习的兴趣不浓,方法机械。

很多学生视地理为副科,以为学习地理就是靠死记硬背,故学习兴趣不浓,也不是很重视。

自然地理学习需要的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读图分析能力、多因素综合分析等能力较弱。

4.地理思维能力缺陷。

自然地理现象一般是学习后续必修2人文地理和必修3区域地理的重要基础,而学生的地理思维往往是单因素线式模式,缺乏多因素网式综合思维能力,难以理解复杂的自然地理现象,也将对后续的学习带来难度。

四、教学措施为更好落实学校教学目标,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思想,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两个方面着手来进行教学。

(1)强调学习过程,培养良好习惯。

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要求学生落实基本的学习过程及课前预习,课堂高效听讲,课后复习整理三个基本环节。

①课前通读教材,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基础知识梳理。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人教版):风沙地貌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人教版):风沙地貌

课时33风沙地貌1.概念:在干旱地区,以风力为主形成的各种地貌统称为风沙地貌。

2.分布:我国的风沙地貌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3.类型(1)风蚀地貌类型成因形态特征风蚀蘑菇突起的孤立岩石,下部遭受较强烈的风沙侵蚀上部宽大、下部窄小的蘑菇状雅丹地貌盛行风对地表进行侵蚀沟槽和垄脊相间,走向与主风向一致(2)风积地貌①成因:沙漠中由风沙堆积形成的地貌。

②常见形态:新月形沙丘,状如新月,迎风坡缓、背风坡陡;很多个新月形沙丘连在一起形成沙丘链,其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大致垂直。

③分类类型形态特征对环境的影响固定沙丘沙丘上生长有植物植被能固定流沙流动沙丘没有植被随风移动,在沙漠边缘,会埋没房屋、道路,侵吞农田、牧场特别提醒河岸、湖畔、海滨地区的主要沙源的形成过程(1)河流中上游地区,泥沙经过流水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堆积于河流、湖泊、沿海地区。

(2)枯水期,河流、湖泊、沿海地区泥沙裸露。

(3)再经过风力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在河岸、湖畔、海滨地区形成沙滩或沙丘。

一、雅丹地貌1.形成条件因素影响岩性条件岩性较松软或者泥岩和砂岩软硬互层、有垂直节理(缝隙)发育的湖相沉积地层更容易被风蚀形成雅丹地貌动力条件强大的定向风的吹蚀和流水的侵蚀,是雅丹地貌形成的关键因素环境条件极端干旱或者干冷多风的气候条件、植被稀少的平原地区,风蚀作用强烈;较为湿润地区的洼地,盐类风化作用、地下水作用强烈的地区其他条件风化作用、重力坍塌、盐类风化和龟裂等。

其中盐风化是由于岩石孔隙或裂隙中的水分蒸发使盐类结晶膨胀而导致的岩石表面颗粒分解或脱落的物理风化作用(类似冰劈作用),可形成大小不等的风化穴,内陆干旱区和海岸表现最明显2.形成过程(1)地质时期河流、湖泊物质沉积,形成水平岩层。

(2)地壳抬升,水体外泄或蒸发,岩体出露。

(3)气候干旱、强劲的定向风沿裂缝侵蚀,形成与风向一致的凹槽,坚硬岩层出露形成与风向一致的台地,雅丹地貌形成。

3.地貌特点(1)形态不规则的沟槽与垄脊相间分布。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人教版):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大气的受热过程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人教版):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大气的受热过程

第1讲地球上的大气[课程标准] 1.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

2.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

[基本概念]逆温;气压梯度、水平气压梯度力、山谷风、海陆风、城市风。

[基本原理]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风向、风力大小判定的基本原理。

[体系架构]课时12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的受热过程考点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1.大气的组成(1)干洁空气①氧气:氧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②氮气:氮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③二氧化碳: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强,使气温升高。

④臭氧: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使大气增温;减少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

(2)水汽和杂质①水汽: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

②杂质: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3)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大气,会影响大气的成分和含量,产生大气污染,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造成不利影响。

思考简述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的影响。

答案人类大量排放氟氯烃使臭氧减少;城市中人类生产生活比较密集,导致大气中的杂质增多;人类燃烧化石燃料(如煤炭、石油等)、破坏森林等,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

2.大气的垂直分层(1)依据:大气从地面向上温度、运动状况和密度的差异。

(2)在上图中填出对流层平均高度,并补绘平流层气温变化曲线。

答案(3)各层特点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分层高度范围主要特点成因与人类的关系对流层低纬:17~18 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递地面是低层大气主要人类生活在对km。

高纬:8~9 km 减(对流层的顶部气温降至-60 ℃)的直接热源流层底部,对流层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空气对流运动显著该层上部冷、下部热天气现象复杂多变该层集中了大气圈质量的四分之三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对流运动易成云致雨平流层自对流层顶部至50~55km高空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在22~27 km范围内,臭氧含量达到最大值,形成臭氧层,它可以吸收大量太阳紫外线平流运动有利于航空飞行;臭氧层有保护地球生命的作用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该层大气上热下冷,大气稳定无云雨现象,能见度好水汽、杂质含量很少,气流平稳高层大气自平流层顶部到2 000~3 000 km的高空气温随高度增加先下降后上升自平流层顶部开始,由于没有吸收紫外线的臭氧,气温下降;随后,由于大气吸收了更短波长的太阳紫外线,温度上升80~500 km的高空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逆温(1)概念: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或者随高度的增加气温的垂直递减率小于6 ℃/km。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湘教版):农业区位因素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湘教版):农业区位因素

第1讲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布局[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体系架构][基本概念]农业、精准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农业区位;农业布局、农业地域类型。

[基本原理]农业区位选择原理。

课时48农业区位因素1.农业概念:指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采集、捕捞、人工驯化、培育、种植、养殖等途径来获得产品的产业。

2.农业区位条件(1)自然条件:气候、土壤、水源、地形等。

(2)科学技术因素:技术装备、生产技术、信息化等。

(3)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市场、交通运输、劳动力和政策等。

思考精准农业、绿色农业与有机农业有何不同?答案精准农业是以“3S”空间信息技术和作物生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为基础,面向农田生产的精细农作方式;绿色农业则是以生产、加工、销售绿色食品为核心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关键在于减少生产、储运、加工环节的污染,使农产品达到绿色食品的卫生标准;而有机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除草剂、农膜、饲料添加剂等,而是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来维持农业生产系统的稳定。

1.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①气候因素对农业的影响实例热量影响农作物的种类、分布及复种指数热量足则生长期长,复种指数高,单产高;热量不足则相反柑橘等亚热带水果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苹果等暖温带水果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我国南方地区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华北地区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东北地区一年一熟光照影响农作物的品质光照强,则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光照弱,不利于作物生长;光照时间长可弥补热量不足,利于作物生长新疆光照充足,长绒棉品质优良、哈密瓜甜;东北水稻的生长期长,光照时间长,大米口感好降水影响农业类型及农作物的分布降水量大可发展水田农业,小则旱作;过多则涝、过少则旱,都影响作物生长我国南方地区发展水稻种植业,北方地区多种植小麦,西北地区发展畜牧业气温日较差影响农作物的品质气温日较差大利于积累营养物质我国西北地区因气温日较差大,瓜果糖分积累多,品质好②其他自然因素因素对农业的影响实例水源水源丰富的地区农作物收成较有保证,但缺水地区它会成为限制性因素有灌溉水源保证的干旱地区,可发展农业新疆地区的绿洲农业、河西走廊的灌溉农业地形地形类型、海拔、坡度等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规模及机械化程度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大面积平原可以使用大型机械化;山地、丘陵宜发展林业或畜牧业;低我国东北平原地区发展种植业,生产规模大,多采用大型机械化;南方低山丘陵区发展林业或畜牧业,生产规洼地水域宜发展渔业模较小,多使用小型机械化土壤土壤结构、肥力、土层厚度、酸碱度等影响作物类型及产量不同土质适宜不同作物;肥力影响产量我国东南丘陵地区的酸性红壤适宜种植茶树(2)人文因素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举例市场市场的需求、农产品的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从而影响农业区位的选择城郊发展蔬菜、水果、肉、蛋、奶及花卉等农副产品的生产交通运输①交通运输便捷,可以节省农产品的运输、存储费用和运输时间,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②扩大农产品的销售范围产品易腐烂变质的园艺业、果蔬业等,应布局在交通便捷的地方劳动力劳动力的数量、素质和价格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和经营方式等我国南方地区劳动力丰富,发展水田农业,可以精耕细作政策法规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法规,如税收办法、鼓励或限制农业生产规模和类型,以及提高或降低农产品的价格等,都对农业生产有很大影响我国制定了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不准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不准在基本农田内挖塘养鱼和进行畜禽养殖,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科技机械化机械替代了人力和畜力,提高了劳动生产率①美国中部平原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高;②杂交水稻的培育;③冷藏运输使新鲜瓜果能运到更远的地区;④温室大棚等的使用使反季节蔬菜供应充足生物化学技术为农业生产提供良种、化肥、农药等,提高了农业产出冷藏技术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保温技术地膜覆盖、温室大棚等通过改善温度条件,扩大了某些农作物的种植范围,提高复种指数此外,资金、历史、文化、政治等因素也影响农业区位选择。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湘教版):我国区域发展战略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湘教版):我国区域发展战略

课时55我国区域发展战略一、我国宏观发展格局1.区域发展战略(1)概念:指对一定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的整体谋划。

(2)特点:具有战略性、长期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等特点。

(3)制定原则:需要尊重自然规律,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因地制宜,扬长补短,生态环境优先,谋求共同富裕。

2.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演变时间区域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之前坚持区域均衡发展战略,以优惠政策和大量投资加快内地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改革开放以后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充分利用沿海工业基础和区位优势,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大力发展外向型产业,促进东部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新时期强调区域协调发展,继续推动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地区协调发展;重点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国家级经济带为骨架,以区域中心增长极为节点,以县域发展为基础,形成覆盖全国的区域发展新战略;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加强边疆地区建设,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提升国家海洋战略,坚持陆海统筹,建设海洋强国3.四大地区协调发展根据全国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把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

促进四大地区协调发展,是新时期国家的重大战略。

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1.地理背景: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市,土地面积205万平方千米,占全国的21%,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

2.战略定位战略定位区位途径目标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长江黄金水道的独特作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沿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世成为充分体现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积用(交通) 界级产业集群,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长江上中下游地区的比较优势(资源)统筹人口分布、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辐射引领作用,促进中上游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成为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示范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海陆双向开放的区位资源(市场)创新开放模式,促进优势互补,培育内陆开放高地,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成为横贯东中西、连接南北方的开放合作走廊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江河湖泊丰富多样的生态要素(生态)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以长江干支流为经脉、以山水林田湖为有机整体,江湖关系和谐、流域水质优良、生态流量充足、水土保持有效、生物种类多样的生态安全格局成为水清地绿天蓝的生态廊道3.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空间格局格局含义一轴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以沿江主要城镇为节点,构建沿江绿色发展轴两翼发挥长江主轴线的辐射带动作用,向南北两侧腹地延伸拓展,提升南北两翼支撑力三极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为主体,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打造长江经济带三大增长极多点发挥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级城市的支撑作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发展优势产业,建设特色城市,加强与中心城市的经济联系与互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三、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1.协同发展的必要性:总人口已超过1亿人、生态环境恶化、城市发展失衡、区域与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等。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人教版):热力环流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人教版):热力环流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课时13 热力环流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热力环流 (1)原理(2)形成过程用箭头在图中标出大气运动的方向,并填写形成过程。

答案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2)主要作用力及特征⎩⎪⎨⎪⎧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摩擦力:对风有阻碍作用,可减小风速,始终与风向相反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始终与风向垂直(3)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类型高空风近地面风图示(北半球)受力F1(水平气压梯度力)和F2(地转偏向力)共同影响F1(水平气压梯度力)、F2(地转偏向力)和F3(摩擦力)共同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平行与等压线斜交思考在等压线图上,如何判定近地面和高空?答案一般来说,近地面气压值接近一个标准大气压(1 013 hPa),所以等压线图上气压值接近1 000 hPa时,即为近地面;如果等压线数值只有500 hPa左右,即表示“高空”。

1.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1)海陆风①成因分析——海陆热力差异是前提和关键。

②影响与应用: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湿润,是避暑的好地方。

(2)山谷风①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

②影响与应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和盆地,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易造成大气污染。

所以,山谷和盆地地区不宜布局有大气污染的工业。

(3)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①成因分析——“城市热岛”的形成是突破口。

②影响与应用: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在气流下沉距离以外。

2.等压面图的判读(1)判断气压大小①在垂直方向上随着高度增加气压降低。

如图,P A>P C,P B>P D。

②地面冷热不均,导致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差异,等压面发生弯曲;同一水平面上,等压面上凸处气压高,下凹处气压低。

如图,P C>P D,P B>P A。

③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高低类型相反。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人教版):服务业区位因素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人教版):服务业区位因素

第3讲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农业和服务业[体系架构]的区位因素。

[基本概念]服务业、商业性服务业、非商业性服务业。

[基本原理]服务业区位选择原理。

课时52服务业区位因素1.概念及分类(1)概念: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服务的产业。

(2)分类①商业性服务业:主要以营利为目的,如零售、餐饮、住宿、金融、娱乐等。

②非商业性服务业:不以营利为目的,如教育、公共卫生和社会工作等服务业。

2.区位因素(1)商业性服务业:市场、交通运输、劳动力、政策法规、集聚、历史文化等人文因素。

(2)非商业性服务业:着眼社会福利分配公平,以均衡化为区位选择原则,主要考虑被服务对象的需求与分布。

特别提醒不同类型的服务业对交通运输条件的要求存在差异生产性服务业如物流业,要靠近高速公路、机场、港口等布局,主要考虑到方便货物运输;生活性服务业如零售业、餐饮业,一般位于十字路口或街道两旁,主要考虑到客户可以方便快捷到达。

1.影响服务业的区位因素2.上海金融服务业区位因素分析3.中心地理论:六边形中心地等级体系(1)中心地的服务范围表现为以中心地为核心的正六边形。

(2)由于各级中心地门槛的差异,六边形的大小不相同。

(3)中心地等级和服务范围、服务职能、彼此距离、六边形数目的关系:中心地等级服务范围服务职能彼此距离六边形数目高大多远少低小少近多(4)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嵌套网络商业服务等级体系。

(2021·全国文综乙)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上海是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对外联系紧密的现代化大都市。

截至2021年1月,上海以拥有6 913家咖啡馆居全球城市首位,咖啡馆已成为人们休闲、会友和商务交流的重要场所。

其中,某品牌连锁咖啡馆以839家独占鳌头,且多分布在商业繁华地段、高级写字楼和高级住宅区附近。

2020年3月,该品牌母公司宣布在昆山市建设包括咖啡烘焙和智能化仓储物流在内的咖啡创新产业园,计划于2022年落成。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人教版):海岸地貌与冰川地貌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人教版):海岸地貌与冰川地貌

课时34海岸地貌与冰川地貌考点1海岸地貌1.概念:海岸在海浪等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地貌。

2.分类(1)海蚀地貌:常见的类型有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柱等。

(2)海积地貌:常见的类型有海滩、沙坝等。

海滩按照沉积物颗粒大小分为砾滩、沙滩和泥滩。

有的海滩地势平坦,滩面广阔。

海岸地貌形成过程及特点类型形成过程典型景观地貌特点海蚀地貌由岩石构成的海岸,由于不断受到海浪的击打和侵蚀,导致岩石破碎,岩壁崩落,最终使海岸后退,形成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崖高出海面的陡崖海蚀平台微微向海倾斜的平台,台面上基岩裸露或覆盖有很薄的沙砾和淤泥层海蚀穴海浪冲蚀海滨陆地形成的槽形凹穴,断续沿海岸线分布海蚀拱桥向海突出的陡立岩石,两侧的海蚀穴互相贯通,形似拱桥海积地貌海浪挟带的泥沙、贝类等物质堆积在近岸的浅水带里,形成海滩、沙坝、贝壳堤等海滩由松散泥沙或砾石堆积而成的平缓地面。

海滩物质一般上部较粗,滩坡坡度较大;下部物质较细,滩坡平缓沙坝与海岸略成平行的长条状堆积体。

未露出水面的称“水下沙坝”;出露水面的称“岸外沙坝”;完全露出水面的称“海岸沙堤”(新课标全国文综Ⅰ)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

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

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

据此完成1~3题。

1.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A.向陆地方向推进B.向海洋方向推进C.位置稳定D.反复进退2.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

由此()A.形成新的贝壳堤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C.形成河口三角洲D.迫使河流改道3.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

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 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关键信息点拨]大量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水的作用下在海岸带集中堆积形成贝壳堤,可知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位置相对稳定。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人教版):流域内协调发展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人教版):流域内协调发展

[课程标准] 1.以某区域为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以某流域为例,说明流域内部协作开发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义。

3.结合“一带一路”建设,说明国际合作的重要意义。

[基本概念]流域、协调发展、流域协作;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产业转移;经济全球化、“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基本原理]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和影响。

[体系架构]课时65流域内协调发展1.流域内部水资源协作开发(1)流域①水系:由河流的干流和各级支流以及连通的湖泊、沼泽构成。

②流域:由分水岭所包围的河流或水系的集水区域。

(2)水资源协作开发①流域内的水资源功能:农业灌溉、淡水养殖、提供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发展航运、水能发电、生态保护、旅游等多种功能。

②协作开发的必要性(3)协作开发的措施主要有工程技术措施、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市场手段。

“河长制”是一种流域协同管理的制度。

思考 河流的梯级开发有什么好处?答案 河流梯级开发主要指对河流水能的开发。

在河流径流量较稳定且丰富、落差集中、水急滩多的河段,依地势高低依次建设多个水电站,充分利用当地的水能,同时兼顾防洪、航运、灌溉、水产等综合效益。

2.黄河的调沙减淤 (1)实施背景①河流特征:河流含沙量大。

②存在问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黄河下游:河床不断抬高(2)黄河沙患的解决①侵蚀区——减少入河泥沙量中游的黄土高原是黄河流域的主要侵蚀区,水土保持是减少入黄泥沙的根本措施。

在黄土高原,由政府投资、补偿,以小流域为单元,因地制宜进行水土保持措施。

②堆积区——减少河道淤积 治理措施 利用水库对黄河调水调沙,其中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对遏止下游河道淤积具有重要作用调水调 沙机制每年在黄河汛期到来之前,应用调水调沙的原理对上下游水库进行联动调度,集中时间在小浪底形成“人造洪峰”治理效果 提高下游行洪输沙能力,实现对黄河下游河床全线冲刷,将淤积的泥沙送入大海3.黄河流域水资源的调配(1)原因原因具体表现人水矛盾突出黄河流域人口、城乡较为密集,耕地数量多,径流量仅占全国河川径流量的2%,但人口、生产总值、粮食产量均占全国总量的10%左右下游出现断流(2)措施①全流域统一调配:黄河流经不同行政区,黄河水利委员会对黄河水量进行统一调度和分配。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湘教版):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湘教版):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

课时33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一、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聚落指人类从事生产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按聚落的性质和规模,可分为城市和乡村。

不同的地形条件对聚落的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影响深刻。

2.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区域聚落规模分布聚居人口北方平原地区一般较大相对集中,多呈团聚型、棋盘式的格局较多南方丘陵地区和山区一般较小相对分散较少3.典型案例(1)半坡村落遗址:大多分布在河流阶地上。

(2)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分布于盆地边缘,多位于山前冲积扇、洪积扇中下部。

思考冲积平原地区一定都是聚落分布密集区吗?请说明理由。

答案不一定,冲积平原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适宜聚落发展。

但是,在热带地区,由于平原地区气候闷热潮湿,居住条件不利,因而人烟稀少,聚落也极少,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地区。

二、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1.影响交通线布局的因素(1)自然因素:地形(影响深刻)、气候、水文等。

(2)社会经济因素:人口、资源、城镇分布、工农业生产水平、科学技术等。

2.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影响(1)线路密度:我国东部交通线路分布稠密,西部交通线路分布稀疏。

(2)交通线路的布局和形态平原山区限制因素较少较多线路形态呈网络状呈“之”字形,线路曲折工程造价较低较高特别提醒山区交通线选址的技巧(1)尽量沿等高线修建。

(2)尽量穿过等高线稀疏地区。

(3)选择地势较低处修建,如鞍部和河谷。

思考平原地区公路选线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案尽量少占耕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设施和城镇发展的关系。

三、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也逐步增大。

2.填海造陆、开挖河道、修筑梯田、修建水库等,人类活动不断地塑造着新的地表形态。

1.不同地区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和形态的影响不同地形区,河流地貌类型不同,对聚落分布、形态、密度及成因的影响不同,具体表解如下:地形高原山区平原分布深切河谷两岸的狭窄河漫滩平原洪(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形态多呈狭长的带状条带状团状、带状密度小较小大原因地势相对较低,气候温暖,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地下水或地表水丰富,淤积有肥沃的土壤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运输和海上运输举例青藏高原地区的雅鲁藏布江谷地甘肃省城市及人口的分布四大文明古国的发祥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等2.河流地貌对聚落选址的影响聚落选择的地点,不仅要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还要避免受到自然灾害的威胁。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人教版):气旋、反气旋与天气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人教版):气旋、反气旋与天气

课时15气旋、反气旋与天气1.低气压(气旋)(1)概念:在等压线分布图上,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的区域。

(2)在下图中画出水平方向、垂直方向的气流运动。

答案思考低气压带与低气压是一回事吗?答案低气压带与低气压不是一回事。

低气压带是呈带状的气压较低的区域,其影响范围较大;低气压是指中心气压较四周低的块状气压分布,其影响范围较小。

2.高气压(反气旋)(1)概念:在等压线分布图上,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的区域。

(2)在下图中画出水平方向、垂直方向的气流运动。

答案1.气旋、反气旋与天气天气系统低气压(气旋) 高气压(反气旋) 示意图(北半球)水平气流(近地面) 逆时针方向流向中心(北半球);顺时针方向流向中心(南半球)顺时针方向流向四周(北半球);逆时针方向流向四周(南半球)垂直气流辐合上升辐散下沉天气状况多云雨天气多晴朗、干燥天气过境前后气压变化曲线我国天气典型实例夏、秋之交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夏季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秋季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冬季我国北方干冷的天气2.气旋、反气旋的判断(1)左右手法则(2)根据风向判断(如下图)第一步:根据风向判断气旋或反气旋——图示风向由中心向外吹→反气旋。

第二步:作水平气压梯度力(虚线箭头)。

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左偏转→南半球。

(3)根据天气判断①一般与气旋对应的天气为阴天、降水,所以气旋过境时,云量增多,常出现阴雨天气。

台风、龙卷风等就是气旋强烈发展的结果,气旋过境时气压降低。

②与反气旋对应的天气为晴朗,可能是干热,也有可能是干冷。

(全国文综Ⅲ)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下图为春季T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1)指出控制图示区域的两个气压系统及位置关系。

(4分)(2)T时刻该区域的锋面数量发生了变化。

推测T时刻前该区域锋面的数量,并分别说明锋面形成的原因。

(8分)(3)预测P点将要发生的天气变化。

(8分)(4)说明该区域春季天气系统活跃的原因。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人教版):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人教版):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

课时62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1.资源枯竭型城市及其转型(1)资源型城市 ①概念:通常把因大规模开采自然资源而兴起,并以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称为资源型城市。

②生命周期(2)资源枯竭型城市①概念:城市所依托的资源在现有技术水平下开采殆尽,或市场对这种资源的需求大幅度减少,城市经济发展趋于缓慢,资源型城市就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

②转型发展⎩⎪⎨⎪⎧延长产业链,提升原有资源的利用价值开发新的资源,培育新的主导产业 特别提醒 资源枯竭型城市具有的共同特点(1)随着资源枯竭,产业效益下降。

(2)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产业萎缩,替代产业尚未形成。

(3)经济总量不足,地方财力薄弱。

(4)大量职工收入低于全国城市居民平均水平。

2.焦作市以煤炭为基础的产业兴衰(1)焦作市煤炭产业的兴起(2)焦作市煤炭产业衰落的原因3.焦作市的转型之路20世纪末,焦作市利用优势资源和条件,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型主导产业,开始了转型发展之路。

具体如下:措施有利条件推动工业多元化发展耐火黏土、铝矾土等矿产丰富,水资源较充足大力发展旅游业独特的地质地貌等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农产品品质优良1.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1)产业结构单一,难以及时开发可替代产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无法得到支撑。

(2)经济发展动力不足,政府财力薄弱。

在城市转型过程中,政府往往承担就业安排、环境保护、科技投入等大量的工作,增加了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进而限制城市的转型。

(3)失业人员增加,社会矛盾突出。

支柱产业的衰退往往导致企业效益下降、员工大量失业,且由于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失业人员再就业难度较高,加之地方政府财力薄弱,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造成一系列社会矛盾。

(4)资源破坏严重,生态环境恶化。

资源枯竭型城市大多存在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粗放式开采和利用的情况,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如水土污染、土地沙化、地表塌陷等。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人教版):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特征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人教版):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特征

第2讲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基本概念]地球自转、地球公转、恒星日、太阳日、恒星年、回归年;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

[基本原理]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规律、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规律。

[体系架构]课时6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特征1.地球的自转特征(1)自转定义: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

(2)自转轴①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②北半球纬度越高,北极星相对地平线的高度越高;北半球某点观测北极星的仰角等于该地的纬度。

(3)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4)周期参照物时间自转角度意义恒星日恒星23时56分4秒360°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太阳日太阳24时360°59′昼夜交替的周期(5)速度①角速度:约为15°/h,除极点外任何地点都相等。

②线速度:由赤道至两极递减,极点为0。

思考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表面对应点的速度相等吗?答案角速度相同,均为每小时15°;线速度大于地面上的对应点。

2.地球的公转特征(1)概念: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2)方向: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转动,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转动。

(3)周期:1回归年为365日5时48分46秒,是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南北移动的周期;1恒星年为365日6时9分10秒,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

(4)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5)速度位置时间速度A点近日点1月初线速度最快,角速度最快B点远日点7月初线速度最慢,角速度最慢思考为什么北半球夏半年与冬半年的天数存在差异?答案北半球夏半年,地球运动至远日点附近,地球公转速度较慢,所用天数较多,为186天;北半球冬半年,地球运动至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速度较快,所用天数较少,为179天。

1.地球自转方向的判断方法(1)常规法: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由此判断地球自转方向。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设计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设计
4.掌握地理野外考察方法,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地表形态对当地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运用GIS软件进行地形分析,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3.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4.注重教学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需求,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图片,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出发,如家乡的地形地貌,引发学生对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关系的思考。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生活的这个地方的地形特点吗?这些地形特点对我们的人类活动产生了哪些影响?”通过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利用GIS软件,对所在学校周边的地形进行简单分析,绘制地形图,并简要说明地形对学校布局、交通等方面的影响。要求:操作熟练,分析合理,图文并茂。
3.针对本节课学习的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设计一道地理题目,要求涵盖知识点全面,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可以是一道选择题、填空题或简答题。
4.撰写一篇关于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关系的科普文章,面向初中生进行科普宣传。要求:语言通俗易懂,内容深入浅出,图文并茂。
4.组织野外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地表形态对当地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热爱,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
2.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让学生认识到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人教版):昼夜交替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的偏转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人教版):昼夜交替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的偏转

第3讲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体系架构]动的地理意义。

[基本概念]晨昏线、地转偏向力;地方时、时区、区时、北京时间、国际日界线;昼长、夜长;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

[基本原理]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的偏转规律、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课时8昼夜交替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的偏转1.昼夜交替(1)昼夜现象①成因: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因而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

②表现: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昼,称为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称为夜半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 ,称为晨昏线(圈)。

(2)昼夜交替①原因:地球不停地自转。

②周期:1个太阳日,即24小时。

③意义:长短适宜,有利于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影响人类的作息。

特别提醒 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1)昼夜现象是一个静止的概念,主要是由于地球的不透光性决定的。

昼夜交替是一个动态概念,它主要是由地球自转这一运动而产生的。

(2)昼夜的形成与地球运动无关。

如果地球不自转只公转,也有昼夜交替现象,只不过周期为一年。

2.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的偏转(1)偏转规律: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转,在赤道上没有偏转。

(2)地转偏向力: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

地转偏向力只改变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影响其速度。

1.晨昏线 (1)特点①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

②晨昏线所在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0°。

③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

④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α)变化范围为0°~23°26′,且与太阳直射点的度数相同,即如图中∠α=∠β。

⑤晨昏线在二分日时与经线圈重合,在二至日时与极圈相切。

⑥晨昏线以15°/h 的速度自东向西移动。

(2)判断方法自转法 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为晨线,由昼进入夜的为昏线时间法 赤道上地方时为6时的是晨线,为18时的是昏线方位法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以上三种方法适合所有晨昏线的判读,但在判读俯视图时必须首先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出地球的自转方向,然后再根据自转法来判断晨昏线。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湘教版):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湘教版):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课时36自然环境的整体性1.自然环境的组成(1)自然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组成。

(2)自然地理要素:在以地球内能和太阳能为主的各种环境能量的作用下,形成了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和土壤等要素。

2.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自然环境内在联系的整体性①自然环境各组成要素或各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组成一个有机整体。

②某一要素或部分的变化,会影响其他要素或部分甚至整体的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2)自然地理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3)自然地理系统整体性的演替3.自然环境整体性与人类活动(1)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其实就是利用自然地理系统中的某些要素,并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

①在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改变了某种要素,会影响到其他要素甚至自然环境。

②各地区之间的环境状况是相互影响的。

③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需要其他资源的配合,也影响到其他环境要素。

(2)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有综合的考虑和对策。

1.自然地理各要素间相互作用实例要素相互影响典例气候与地貌气候→地貌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于湿热的气候环境中;我国西北内陆的风沙地貌形成于干旱的气候环境中地貌→气候横断山区山高谷深,气温和降水的垂直差异大,形成“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气候与水文气候→水文我国北方河流大多有结冰期,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水文→气候在湖泊、水库周围,空气湿度大,昼夜温差小气候与生物气候→生物赤道附近为雨林,动物耐热;亚寒带地区则为针叶林,动物耐寒生物→气候森林茂密的地方,周围的气候相对湿润;我国西北地区植被稀少,加剧干旱程度气候与土壤气候→土壤我国东北地区气候冷湿,土壤有机质分解慢,形成肥沃的黑土;东南丘陵地区气候湿热,有机质分解快,形成贫瘠的红壤土壤→气候冻土加剧气候的寒冷地貌与水文地貌→水文刚果河的向心状水系与盆地地形有关;北欧高地上多湖泊,由冰川地貌积水形成水文→地貌黄土高原的沟壑地表是流水侵蚀的结果;长江三角洲是河流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貌与生物地貌→生物阴坡与阳坡植物不同,如马尾松生长在阳坡,冷杉生长在阴坡生物→地貌生物对地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加剧岩石的风化过程,改变地貌形态;另一方面又具有保持水土、减少侵蚀的作用,保护了原始地表形态水文与生物水文→生物骆驼刺生长在干旱的环境中;芦苇生长在水湿的环境中生物→水文水生生物通过生命活动,不断改变水的化学成分土壤与生物土壤→生物南方低山丘陵的酸性红壤适合茶树的生长生物→土壤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2.自然环境整体性的分析思路分析角度解题方法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主要从地理位置入手,抓住区域内的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环境要素进行分析,点明每一要素呈现的主要特点即可解释区域内某种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区域地理现象往往是由不同地理要素间的因果联系导致的,其中气候、地貌是许多地理现象形成的基础因素,分析时应理清要素间的因果联系链,由因到果步步推理,完整呈现因果关系分析区域环境的变化过程及特点区域内某要素的变化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区域其他要素的变化,乃至整个区域环境的整体变化分析区域间的环境联系主要从自然环境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角度分析不同区域间存在的因果联系,组织成思路清晰的因果链条,规范学科语言的使用(2022·山东地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教案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教案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教案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教案精选篇1本节内容是高三地理复习“中国的自然灾害”的系列篇,在此前学生已初步形成了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化害为利、趋利避害”的原则认识自然灾害。

这部分内容教材介绍的比较概略,只是从滑坡崩塌泥石流的分布地区、形成条件两大方面进行了介绍。

然而这三种灾害在我国无论是危害地区还是危害程度都有扩大和上升的趋势,所以我在教学设计中进行了适当的拓展。

同时也把这节课做为自然灾害的专题来复习,内容更加丰富,对学生知识储备、地理技能和地理思维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尤其是本节专题学习的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和连发性的特征,对人类生产和生命造成较大的.危害,因此,面对各种自然灾害,我们首先要了解它、认识它,同时还要防御它,保护自己,珍惜生命。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三种自然灾害的含义、特征及在我国的分布地区。

2、分析、比较三种自然灾害的形成条件,提高综合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3、根据三种自然灾害的特征,分析滑坡崩塌泥石流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危害。

二、过程与方法1、结合案例,分析三种自然灾害的形成。

2、小组讨论交流分析三种自然灾害的关联性,人类活动对三种自然灾害的影响;人类采取的应对措施。

3、通过课堂训练环节,达到对当堂内容的巩固和提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理解和认识,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在小组讨论、交流中,形成团队合作意识和对问题的探究能力。

3、积累户外出行的经验,养成自我保护意识,形成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教学重点滑坡崩塌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教学难点分析滑坡崩塌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尤其是人类活动对三种自然灾害的影响。

教学方法问题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学法指导针对本节教学内容的特点,倡导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

学会在对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提高对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的认识和防御意识。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视频播放:“滑坡、泥石流”教师与学生交流:这种灾害听说过吗?在哪里怎么听说的?你经历过吗?但愿没有经历。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案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案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巩固和深化高中地理基础知识,形成系统知识结构。

2.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教材内容2.近年高考地理试题特点及趋势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地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2.难点:地理综合分析、实际应用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地理基础知识复习1.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进行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的第一课时,我们来回顾一下地理基础知识。

请大家思考一下,地理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复习地理基础知识(1)地理基本概念: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2)地理基本原理:地球运动、大气环流、水循环、地质作用等(3)地理基本规律:地域分异规律、地域联系规律、地域差异规律等(1)地理基础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应用?(2)如何运用地理知识解释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特征?4.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回顾了地理基础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

希望大家在复习过程中,能够将这些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第二课时:地理综合分析能力培养1.导入新课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复习了地理基础知识,那么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理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

2.地理综合分析实例讲解(1)实例一:分析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形成原因(2)实例二:分析长江流域洪涝灾害的成因及防治措施3.小组讨论(1)如何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区域地理特征?(2)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运用地理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4.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理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通过实例讲解和小组讨论,希望大家能够掌握综合分析的方法,并在实际应用中不断提高。

第三课时:地理实际应用能力培养1.导入新课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理综合分析能力,那么如何将地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2.地理实际应用实例讲解(1)实例一:分析我国城市发展趋势及城市规划(2)实例二: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3.小组讨论(1)如何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2)在实际生活中,如何提高地理实际应用能力?4.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实例讲解和小组讨论,希望大家能够将地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人教版):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人教版):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

课时1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太阳高度角和正午太阳高度(1)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交角(即太阳在当地的仰角),叫作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如图甲中α所示)。

在太阳直射点上,太阳高度是90°;在晨昏线上,太阳高度是0°。

(2)正午太阳高度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如图乙中H所示),反映太阳辐射的强弱。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1)请在上图中用折线画出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状况。

答案(2)纬度变化规律同一天,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方降低。

①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方降低,如图中c折线所示。

②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方降低,如图中a折线所示。

③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方降低,如图中b折线所示。

(3)季节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向本地所在纬线移来,则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移去则减小。

如图所示:特别提醒正午太阳高度(1)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2)同一日期,距直射点所在纬度相等的两条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3)距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越近的地点,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4)极点上的正午太阳高度等于直射点的纬度数。

二、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1.四季更替(1)成因(2)划分(以北半球为例)类型范围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天文四季过渡季节一年内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过渡季节一年内白昼最短、正午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气候四季3、4、5月6、7、8月9、10、11月12、1、2月2.五带划分(1)划分依据:太阳辐射从低纬度向高纬度呈有规律递减。

(2)五带划分思考不同温度带的季节变化呈现出哪些特征?答案四季更替最明显的是温带。

热带地区有阳光直射现象,长夏无冬;寒带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长冬无夏,四季更替不明显。

1.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公式:H=90°-两点纬度差。

说明:“两点”是指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人教版):喀斯特地貌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人教版):喀斯特地貌

第4讲其他地貌的发育[课程标准]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体系架构][基本概念]喀斯特地貌;风力作用、风蚀地貌(雅丹地貌等)、风积地貌(沙丘等);海浪作用、海蚀地貌、海积地貌;冰川作用、冰蚀地貌(U形谷、峡湾等)、冰碛地貌、冰水堆积地貌。

[基本原理]喀斯特地貌、风沙地貌、海岸地貌、冰川地貌等的形成原理。

课时32喀斯特地貌1.概念:组成地壳的岩石有一部分是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等。

在适当条件下,这类岩石的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统称为喀斯特地貌。

2.分布:我国的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喀斯特地貌最为典型,分布最为广泛。

3.类型(1)地表喀斯特地貌:常见的类型有溶沟、洼地、峰丛、峰林、孤峰、残丘等。

(2)地下喀斯特地貌:常见的类型有溶洞、石钟乳、石幔或石帘、石笋、石柱。

特别提醒地下喀斯特地貌的成因溶洞是由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是由流水淀积作用形成的。

形成喀斯特地貌的条件影响喀斯特作用的因素对喀斯特作用的影响岩石的可岩石成分可溶性碳酸盐类岩石,如石灰岩、白云岩岩石的可溶性强、透水性好,喀斯特作用强;反之则弱溶性岩石的透水性空隙、裂隙大,透水性强水的溶蚀能力水体成分二氧化碳含量多,溶蚀力强水中所含二氧化碳、有机酸、无机酸数量越多,水的溶蚀能力越强;反之则越弱有机酸含量多,溶蚀力强无机酸含量多,溶蚀力强水体的流动性大气降水多,流动性强水的流动性越强,水的溶蚀能力越强;反之则越弱地面坡度大,流动性强岩石裂隙大,流动性强裂隙连通性好,流动性强气候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溶蚀作用强烈,喀斯特地貌发育更广泛(山东文综)下图为“某地地质地貌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岩石和地貌形态形成的先后顺序是()A.②④①B.③①④C.④②①D.④①③2.该类地貌发育典型的山区()A.风蚀现象显著B.岩石类型是花岗岩C.土层较薄,土壤贫瘠D.地表水丰富,地下水贫乏[关键信息点拨]由图中图例可知该地貌为喀斯特地貌,由流水溶蚀和淀积作用而形成,喀斯特地貌岩石类型多为石灰岩,裂隙发育,渗漏严重,地表水缺乏,地下水丰富。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①第一章行星地球第1课时地球与地图题组一:地球和地球仪(2010·广州模拟)读“两极地区示意图”,回答1~2题。

1.我国一艘科学考察船从长城站附近海域出发,沿地球的自转方向绕南极洲航行一周,经过大洋的先后顺序是( A ) 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D.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解析由图中长城站的位置及0°经线可知,科学考察船顺时针绕南极洲航行一周,依次经过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2.黄河站位于长城站的( C ) A.西北方向B.西南方向C.东北方向D.东南方向解析由黄河站位于北极附近(60°E附近),长城站位于南极附近(60°W附近)判断,黄河站位于长城站的东北方向。

题组二:比例尺3.读右图,两幅图表示的区域实地范围相同,图甲比例尺为1∶100 000,则( C )A.图乙的比例尺为1∶200 000B.图乙的比例尺为1∶400 000C.图乙表示的地理事物较图甲详细D.图甲比例尺是图乙的4倍解析已知图甲比例尺为1∶100 000,由图中甲的边长是乙的1/2,可推知图乙的比例尺为1∶50 000,因两图实地范围相同,故图幅大的图乙较详细。

4.某测绘局要绘制新开发镇的平面图,采用2种比例尺绘制,其中甲图比例尺是乙图的3 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如果甲图比例尺为1∶30 000,则乙图比例尺为1∶10 000B.甲图的图幅面积一定是乙图的9倍C.乙图上反映的地理事物比甲图详细D.甲图中1 cm表示的距离是乙图的3倍解析甲图比例尺是乙图的3倍,说明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大,当乙图为1∶10 000时,甲图比例尺为3∶10 000,即1∶3 333,所以A错。

根据图幅面积扩大倍数为比例尺扩大倍数的平方,B选项正确。

甲图比例尺大,反映地理事物应更详细,所以C选项错误。

乙图上1 cm表示的实际距离为甲图的3倍,所以D选项错误。

题组三:等值线5.(2009·烟台质检)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表示的地形名称:①盆地,②陡崖,③山谷,④山脊,⑤山顶,⑥鞍部。

(2)⑤、⑦两地的垂直距离为11m,若两地图上水平距离为2.3 cm,其实际水平距离是4.6km。

(3)如果把该图上的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1∶100 000。

(4)小河流向东方。

计划把水调到C处,有虚线AC和BC两条路线,选择哪一条比较合理?为什么?答案选择AC路线较合理,因为A处比C处高,可自流引水,而B处比C处低,往高处引水较为困难。

(5)如果在山坡上整修梯田,选在甲处好还是乙处好?理由是什么?答案选在甲处好因坡度较缓,虽然乙处坡度比甲处更平缓,但在建坝后,乙处会被淹没,甲处则濒临水库,灌溉方便。

解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不同等高线重叠是陡崖(如图中的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平缓。

当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由外向内增高的,为山峰(如图中的⑤、⑦);由内向外增高的,为洼地、盆地(如图中的①)。

等高线的曲线向高处凸出的是山谷、河谷(如图中的③);向低处凸出的为山脊(如图中的④)。

两个山峰之间相对较低的部位,形似马鞍,为鞍部(如图中⑤和⑦两个山峰之间的⑥)。

⑤和⑦两个山峰之间的垂直距离,实际上是两个山峰之间的相对高度差。

已知图上距离求实地距离,根据公式计算时要注意计算结果应是厘米,要把它化成所要求的单位千米。

小河流向应注意箭头和指向标,这里是指干流流向。

AC和BC的引水问题,不要被距离远近所迷惑,而应选择水势从高处向低处流的实质。

开辟梯田,应考虑平缓的坡度、灌溉水源和修建水库后可能被淹没等条件,所以,选择在甲处开辟梯田要比乙处适宜。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4分)(2010·广东江门模拟)下图是“华北地区某地实测的海拔高程数据”,读图完成1~2题。

1.根据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A.坡度:甲>乙B.气温:丙>丁C.降水:乙>丁D.海拔:甲>丙2.图中四地中,林木分布最茂密的是()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解析第1题,先根据高程画出等高线,可以看出是两峰夹一鞍部的地形,用排除法即可得出答案。

第2题,乙地位于迎风坡,降水多,且位于阴坡,蒸发少,水分条件最好。

答案 1.C 2.B(2010·江苏南京阶段检测)冬至日(12月22日)凌晨4点(地方时)一架飞机从甲地(60°N、100°W)起飞,沿最近航线匀速飞行,8小时后抵达乙地(60°N、80°E)。

据此回答3~4题3.飞机途中航向() A.一直不变B.先朝东北后朝东南C.先朝西北后朝西南D.先朝北后朝南4.这架飞机若以同样速度,沿60°N纬线飞行,抵达乙地大致需要() A.16小时B.12小时C.20小时D.24小时解析第3题,地球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应是过这两点的地球大圆上被这两点分成的劣弧长,因为甲、乙两点位于相对的两条经线上,因此过这两点的大圆在一个经线圈上,又因为这两点均在北半球,所以过经线圈被它们分得的劣弧要经过北极点。

因此最近的走法是先朝北再朝南。

第4题,从甲地过北极到乙地,飞了纬度60°,所以飞了60×111=6 660 (千米),用了8个小时。

而在60°N上飞行,飞了180°,路程只有赤道上的一半,相当于走了180×111×0.5=9 990(千米),所用时间为12个小时。

答案 3.D 4.B(2010·辽宁鞍山调研)读下图,回答5~6题。

5.图中符合下列条件的点为()①该点以东为西半球,以西为东半球②该点以北为高纬度,以南为中纬度A.a点B.b点C.c点D.d点6.某幻想家幻想在某年7月从e地深入地下过地心后从地球另一端钻出,他可能看到的自然景观是()A.热带雨林B.热带草原C.温带荒漠D.温带草原解析第5题,东半球为20°W~0°~160°E,西半球为160°E~180°~20°W;30°~60°中纬度,60°~90°高纬度;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度数增加的为东经度,反之为西经度。

第6 题,根据地理坐标对跖特点,该幻想家从e地深入地下过地心后从地球另一端钻出的地点在(0°,40°E),位于东非高原,是热带草原景观。

答案 5.D 6.B读下图,回答7~8题。

7.甲、乙、丙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180°经线,而且同时到达,速度最快的是() A.甲B.乙C.丙D.乙和丙8.若图示甲、乙、丙三处阴影面积相同,则关于三个阴影区域比例尺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的比例尺最小,丙的比例尺最大B.甲、乙、丙的比例尺相同C.甲大于乙,乙大于丙D.乙的比例尺最小解析该题组主要考查地球上的距离和比例尺的知识。

第7题,相同经度间的纬线长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三艘船中乙位于赤道,距离最远。

第8题,图上甲、乙、丙三处阴影图上面积一样,但实际面积乙>丙>甲,则比例尺的大小顺序为甲>丙>乙。

答案7.B8.D(2010·海淀期末)水准仪测量法是高程测量最精确的方法之一,它是利用水准仪提供一条水平视线进行测量的方法,如图甲所示进行测量。

据图回答9~10题。

9.已测得A点的海拔为53.195米,通过水准仪A标尺的读数为1.386米,B标尺的读数为0.824米,判断B点的海拔高度及与A的相对高度分别是()A.54.581米、1.386米B.55.405米、2.210米C.53.757米、0.824米D.53.757米、0.562米10.图乙所示为一中学地理活动小组用简易方法测得的某地高程情况,如果该地降水丰富,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图示区域较大的溪沟可能有() A.一条B.二条C.三条D.四条解析首先通过水准仪A标尺的读数1.386米与B标尺的读数0.824米,算出A、B两地的相对高度为0.562米,在此基础上可推算出B点的海拔高度;图乙中显示了各点高程,大致可画出等高线图,由等高线的弯曲可得出有两条溪沟。

答案9.D10.B(2009·枣庄高三调研)冬至日,山东枣庄市某校高一学生去下图所示地区进行地质考察,他们借助GPS测得山峰M的纬度为36.5°N,海拔为598米。

两组学生分别到达P、Q点,测量并计算出两点相对高度仅15米。

读图回答11~12题。

11.图中P、Q两点之间的四条小路中,起伏最小的是() A.①B.②C.③D.④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P、Q两点之间的四条小路中,②线穿越的等高线最少,地形起伏最小。

答案 B12.该日正午,M峰顶观云亭(高约5米)尖顶的影子正好移至P点,则P、M之间的水平距离大约是() A.300米B.400米C.500米D.600米解析已知M点的纬度为36.5°N,则可以求出该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30°,又知P、M两点的相对高度是288米,则可以求出两地的距离大约为500米。

答案 C(2010·济南外国语学校期末质检)读“我国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其中虚线a、b分别为一年中不同季节的两个极值湖泊水位,完成13~14题。

13.图中a、b水位差可能是() A.0.8 m B.1.2 mC.1.4 m D.1.6 m14.关于湖泊所在区域自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深居内陆,全年干旱少雨B.地势高、气温低是该地区最主要的特点C.山环水绕,沃野千里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解析该题组主要考查等值线判读和区域定位能力。

第13题,结合等值线判读方法可知,a、b水位差大于0.5米而小于1米。

第14题,结合经纬网可以判断该地区位于华北地区,其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答案13.A14.D(2010·烟台期末考试)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虚线表示拟建的公路线),回答15~16题。

15.图中主要河流的流向为() A.从西南流向东北B.从东北流向西南C.从北流向南D.从南流向北16.若在甲、乙两城镇之间修建一条公路,有①线和②线两个方案,②线方案与①线方案相比,主要的有利条件是()A.线路较短,工程量小B.坡度较平缓C.不用修大型桥梁,少占耕地D.连接多个居民点,社会效益大解析结合该题中河流水系发育特点判断河流走向是从西南流向东北。

②线方案与①线方案相比,不用修大型桥梁,占用耕地少。

答案15.A16.C二、综合题(共36分)17.(2010·广东高三抽样测试)读“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回答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