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四川发展大旅游的考察报告范文

合集下载

四川省旅游发展报告

四川省旅游发展报告

四川省旅游发展报告一、引言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素有“天府之国”之称。

近年来,四川省旅游业蓬勃发展,成为国内外游客钟爱的旅游目的地。

本报告旨在全面分析四川省旅游的现状、发展潜力和面临的挑战,为政府、旅游业者和游客提供参考。

二、旅游资源概况四川省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资源。

首先,自然景观方面,四川省地势复杂多样,山川河流纵横交错,有著名的峨眉山、九寨沟、稣里山、都江堰等景点。

其次,四川省还拥有丰富的独特动植物资源,包括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物种。

最后,四川省的人文资源丰富多元,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包括川剧、蜀绣、巴蜀文化等。

三、旅游业发展现状1. 旅游接待量近年来,四川省旅游接待量持续增长。

根据数据统计,2019年,四川省接待国内外游客超过1.2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900亿元人民币。

2. 旅游业对经济的贡献四川省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的贡献不容忽视。

旅游业发展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如交通、酒店、餐饮等,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旅游消费也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3. 旅游业发展瓶颈然而,四川省旅游业发展仍面临一些瓶颈。

首先,交通不便是制约旅游发展的一个因素,尤其是山区和乡村地区。

其次,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包括酒店、导游、景区管理等方面。

四、旅游发展的机遇和挑战1. 机遇:国内外旅游需求增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观念的普及,国内外旅游需求呈现增长趋势。

四川省作为独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有望受益于这一趋势,并进一步吸引更多的游客。

2. 挑战:环境保护和文化保护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和文化保护的问题。

四川省的自然景区和历史遗迹需要得到更好的保护和管理,防止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

五、发展战略和措施为了更好地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四川省可以采取以下战略和措施:1. 改善交通基础设施,提升交通便利性,尤其是偏远山区和乡村地区。

2. 加大旅游设施和服务的投入,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增加游客满意度。

关于学习四川发展大旅游的考察报告范文

关于学习四川发展大旅游的考察报告范文

( 考察报告)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YB-BH-054699关于学习四川发展大旅游的考Study on the model of the investigation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关于学习四川发展大旅游的考察报告范文一、四川省旅游产业发展概况近几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强调将旅游业作为四川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进行培育和发展,着力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显著的成绩。

20xx年四川全省接待游客总量72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80.2亿元人民币,游客总量和旅游总收入均位居西部省区第一位。

四川省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原则,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保护与开发并重,以大开放促大发展,以经营城市促进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镇建设,围绕两条主线,打造五大精品,提升四大遗产,开发五大片区,建设一座名山,加快两个转变。

即:围绕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两条主线,着力打造“中国第一山”、九寨沟与黄龙、三星堆与金沙遗址、大熊猫和都江堰——青城山五大精品;全面提升九寨沟、黄龙、乐山大佛——峨眉山、都江堰——青城山四大遗产地水准;重点开发好成都中心旅游区,大九寨国际旅游区,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川、陕旅游合作区和川、黔、渝旅游“金三角”五大片区;尽快将峨眉山建成中国第一名山;实现旅游形态由单一观光旅游向观光与休闲、度假、会议、会展等特色旅游转变,旅游市场由国内游为主向国内游与入境游并重转变,建成全国旅游经济强省。

发展目标是:把旅游业尽快发展成四川省的重要支柱产业。

到20xx 年旅游总收入达到590亿元,相当于当年全省gdp的10%,年均增长幅度在20%以上,力争达到30%。

到20xx年,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幅度达到20%,相当于当年全省gdp的15%以上,旅游业发展成为第三产业的主导产业和全省6大支柱产业之一。

四川旅游业发展考察报告

四川旅游业发展考察报告

INSERT YOUR LOGO四川旅游业发展考察报告通用模板Through the summary and transfer of experience, individuals or units can timely understand the corresponding situation, find out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laws, and find out the lessons that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撰写人/风行设计审核: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四川旅游业发展考察报告通用模板使用说明:本报告文档可用在单位或个人的场景里,通过总结和传递经验,让上下级个人或单位等有关人员及时了解相应的情况,掌握相关信息,并从中发现典型特征和推断规律,找出可以借鉴的教训。

为便于学习和使用,请在下载后查阅和修改详细内容。

四川旅游业发展考察报告省政府赴四川考察组11月3日10月29日—11月2日,省政府副省长韩忠学率省直发展改革、财政、交通、建设、旅游、政策研究等部门和黄冈、神农架、武汉市黄陂区、武当山等地区政府负责人,赴四川省就旅游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为期5天的考察。

考察组一行考察了成都杜甫草堂和“农家乐”项目,阿巴州九寨沟和黄龙景区,广汉三星堆古遗址等景区以及基础配套建设情况,听取了四川省旅游业发展情况的介绍。

总的认为,四川省发展旅游业的决心大,动作大,声势大,规模大,效益大,有许多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四川省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四川是旅游资源大省,也是目前我国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的省份之一。

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四川省加快了旅游资源优势向旅游经济优势转化的进程,加快了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迈进的步伐,使旅游业在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进入了良性的快速发展轨道。

赴四川成都学习考察报告

赴四川成都学习考察报告

赴四川成都学习考察报告一、引言为了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推动本地的发展,我们组织了一次赴四川成都的学习考察活动。

成都作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文化传承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本次学习考察旨在深入了解成都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为我们的工作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二、学习考察的基本情况(一)考察的目的和重点本次考察的目的是学习成都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城市规划、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重点关注成都如何在保持传统文化特色的同时,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的现代化建设。

(二)考察的行程安排我们先后考察了成都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知名企业、文化创意街区、城市规划展览馆等多个地点,与当地的政府官员、企业负责人、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交流。

(三)考察的团队成员考察团队由来自不同部门和领域的专业人员组成,包括政府官员、企业代表、专家学者等,共计_____人。

三、成都的发展经验和做法(一)产业发展1、推动产业升级成都积极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

例如,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成都培育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和产业集群。

2、优化产业布局成都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发展定位,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形成了多个特色鲜明的产业功能区。

这些功能区在产业集聚、资源共享、协同创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加强创新驱动成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完善创新体系,加强产学研合作。

同时,成都还积极引进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二)城市规划与建设1、坚持以人为本成都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和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例如,在城市交通规划中,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建设了便捷的地铁网络和公交系统。

2、注重生态保护成都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大力推进公园城市建设,增加城市绿地和公共空间,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同时,成都还加强了对水资源、大气污染等方面的治理,实现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赴四川省考察乡村旅游情况报告

赴四川省考察乡村旅游情况报告

赴四川省考察乡村旅游情况报告为学习借鉴先进省份乡村旅游发展经验,推动我省乡村旅游实现更快更好发展,根据省领导指示,6月26日至7月1日,由省政府宋振华副秘书长任团长,省旅游局王新勇局长任副团长,各市政府主管旅游工作的副市长(或副秘书长)、市旅游局长和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组成的河北省政府考察团赴四川,重点就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进行了学习考察。

考察团听取了四川省政府有关情况介绍,实地考察了成都、阿坝等地乡村旅游景区景点。

四川省发展乡村旅游的有益探索和生动实践,给考察团成员留下了深刻印象,也为促进我省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四川省乡村旅游发展基本情况四川是中国西部重要的旅游省份,九寨沟、黄龙、青城山—都江堰、峨眉山—乐山大佛等旅游资源闻名中外。

近年来,四川省委、省政府在加快旅游发展中站在全局看旅游,跳出旅游抓旅游,推动发展大旅游,坚持政府主导,围绕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两大主线,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强化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环境建设,旅游业取得了突破性发展,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全省旅游总收入从2000年的258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721.26亿元,年均增长22.8%,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省GDP的比重从2000年的5.6%增长到9.8%,在全省基本确立了支柱产业地位,也一跃跻身全国旅游重点省份和热点地区。

迅猛发展的四川旅游业也为乡村旅游注入了旺盛的生机与活力。

早在1987年,成都郫县农科村就形成了面向成都市民的“农家乐”旅游雏形。

近年成都锦江区打造的“五朵金花”更是成为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典范。

“五朵金花”位于锦江区三圣花乡,是成都市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精心打造、错位发展的五个旅游专业村。

“花乡农居”位于红砂村,以发展小盆花、鲜切花和旅游产业为主导。

“荷塘月色”位于万福村,以生态荷塘景观为载体,是艺术创作、音乐开发的艺术村。

“东篱菊园”位于驸马村,以绚丽的菊花美景和丰富的菊文化为依托,形成了“环境、人文、菊韵、花海”的交融。

四川旅游的心得总结范文

四川旅游的心得总结范文

四川旅游的心得总结范文四川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也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文化传承的地方。

作为四川省的一名游客,我有幸在过去的几年中多次前往四川旅游,深深地被这个地方的美丽景色和独特文化所吸引。

下面是我对四川旅游的一些心得总结。

首先,四川的自然景观非常丰富多样。

四川位于中国西部,拥有众多的山脉、河流和湖泊,这些自然资源为四川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旅游景观。

其中最著名的要数九寨沟和峨眉山。

九寨沟以其独特的多级瀑布和彩色湖泊而闻名于世,每年吸引着无数的游客。

而峨眉山则以其险峻的山势和古老的佛教文化而吸引着信仰者和徒步爱好者。

此外,四川的大熊猫和金顶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吸引了许多动物爱好者前往观察和保护。

其次,四川的美食文化也是其旅游的一大亮点。

四川被誉为“天府之国”,不仅因为其丰富的自然资源,还因为其丰富的美食文化。

四川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以其独特的口味和辣椒的使用而闻名于世。

四川的辣子鸡、水煮鱼和回锅肉等传统菜肴,以其鲜美的味道和丰富的调料成为了四川的一大特色。

此外,四川还有许多小吃和特色小吃,如夫妻肺片、串串香和盖浇饭等,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风味,让人回味无穷。

再次,四川的民俗文化也是旅游的一大亮点。

四川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拥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

四川的川剧是中国四大戏曲剧种之一,以其唱腔婉转、表演生动而著名于世。

四川的蜀绣也是中国四大绣种之一,以其精美的绣花和复杂的工艺而闻名于世。

此外,四川还有许多传统节日和庙会,如春节、端午节和庙会等,每一次活动都充满了欢乐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最后,四川的旅游设施和交通便利度也是其旅游的一大优势。

四川拥有许多世界级的旅游景点和度假村,如峨眉山景区、都江堰景区和青城山景区等,这些景点配备了现代化的旅游设施和舒适的住宿条件,为游客提供了便利和舒适的旅游环境。

此外,四川的交通也非常便利,有众多的航班、火车和长途汽车可供选择,从而方便了游客的出行。

总之,四川作为中国的一个旅游目的地,具有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美食文化、民俗文化和旅游设施。

四川旅游考察报告

四川旅游考察报告

四川旅游考察报告篇一:四川乡村旅游考察报告杨晓东四川乡村旅游考察报告清水镇经管站杨晓东为学习借鉴四川发展乡村旅游成功经验,促进我镇乡村旅游又好又快发展,结合我镇的实际情况,我们首批考察团于4月23日至30日,由李镇长、王主任带队,赴四川省九寨沟、黄龙、三圣花乡等地,就乡村民俗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考察。

特别是对九寨沟藏家“农家乐”及“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三圣花乡的实地考察。

考察归来,最大的感受就是:四川人民实现了对灾难的穿越及家园的重建,通过家园重建,由政府注资,提高了各种产业的规模和档次,由每家每户的一亩三分地,通过流转,打造规模的、高品质的设施农业,乡村旅游业,走出了一条“政府主导、集体运作、农户参与”的乡村旅游发展之路,尤其是“以旅助农”的基本做法富有成效,为我镇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一、通过此次考察学习,感受主要有如下两点:(一)发展乡村旅游给“三农”带来巨大变化。

一是农民明显致富。

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农民找到了致富门路。

一些旅游资源丰富的偏远山村坐上“旅游专列”快步发展,群众收入大幅提高,不少农民依靠发展乡村旅游盖起了小洋楼、购买了小汽车。

旅游已经逐渐成为乡镇的主导产业。

二是解决了富余劳动力转移。

乡村旅游具有劳动密集型的特点,农村富余劳动力,无论男女老少都比较容易找到适合自己干的事情。

凡是乡村旅游发展较好的农村地区,村民很少有人到外地打工的,在外学习的学生和复员军人也都愿意回到家乡工作。

三是村容村貌明显改善。

农民发展乡村旅游有了钱,首先就是造房子,这使农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特别是在当地政府规划的引导下,一些村容整洁、各具特色的旅游小城镇应运而生。

四是农村文明程度明显提高。

农民素质显著提升。

乡村旅游在给农民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对他们从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学文化、学技术成了一些农民的自觉行动,许多村民学起了普通话和电脑。

乡风民俗更加文明。

乡村旅游的发展,按照一种新型的生产形式把村民联系起来,既有公平竞争又有相互合作,传统道德的约束和行政、行业组织的管理交互作用。

四川旅游业发展考察报告

四川旅游业发展考察报告

四川旅游业发展考察报告一、引言四川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地处长江上游,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四川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

近年来,四川省政府积极推动旅游业发展,通过不断完善旅游设施、加大宣传力度、打造特色旅游品牌等方式,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到访。

本报告旨在对四川旅游业发展进行考察,分析其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四川旅游业现状分析1.自然景点四川拥有壮丽的自然风景,著名的包括峨眉山、九寨沟、稻城亚丁等。

这些景点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

然而,由于基础设施相对滞后,游客流量过大时常常导致拥堵和游玩体验不佳的问题。

2.历史文化遗址四川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址,如都江堰、黄龙溪、双流古镇等。

这些遗址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也吸引了很多游客。

然而,一些遗址的保护工作不够到位,导致部分文物面临破坏和失窃的风险。

3.旅游服务四川省政府一直致力于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开展了一系列培训和指导工作。

目前,四川的旅游服务水平有所提升,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一些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不高,服务意识不强,影响了游客的满意度。

另一方面,一些旅游项目和景点的管理混乱,导致游客投诉较多。

4.区域联动四川省包括成都、乐山、绵阳等多个城市,各城市之间旅游资源有重叠,存在激烈的竞争。

联动发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目前,四川省政府已经推出了一系列联动发展的政策和举措,如举办跨市旅游活动、推出联票等。

这些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需要进一步加强合作,提升整体旅游体验。

三、问题分析根据对四川旅游业发展的考察,可以发现以下问题:1.基础设施不完善四川省的一些旅游景点和项目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游玩体验不佳。

比如,交通拥堵、停车不便、餐饮住宿设施不够完善等问题。

2.文物保护不到位一些历史文化遗址的保护工作不够到位,导致文物破坏和失窃的风险增加。

这不仅损害了历史文化的价值,也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学习四川发展大旅游的考察报告范文
关于学习四川发展大旅游的考察报告范文
一、
四川省旅游产业发展概况
近几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强调将旅游业作为四川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进行培育和发展,着力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显著的成绩。

20xx年四川全省接待游客总量72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80.2亿元人民币,游客总量和旅游总收入均位居西部省区第一位。

四川省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原则,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保护与开发并重,以大开放促大发展,以经营城市促进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镇建设,围绕两条主线,打造五大精品,提升四大遗产,开发五大片区,建设一座名山,加快两个转变。

即:围绕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两条主线,着力打造“中国第一山”、九寨沟与黄龙、三星堆与金沙遗址、大熊猫和都江堰——青城山五大精品;全面提升九寨沟、黄龙、乐山大佛——峨眉山、都江堰——青城山四大遗产地水准;重点开发好成都中心旅游区,大九寨国际旅游区,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川、陕旅游合作区和川、黔、渝旅游“金三角”五大片区;尽快将峨眉山建成中国第一名山;实现旅游形态由单一观光旅游向观光与休闲、度假、会议、会展等特色旅游转变,旅游市场由国内游为主向国内游与入境游并重转变,建成全国旅游经济强省。

发展目标是:把旅游业尽快发
展成四川省的重要支柱产业。

到20xx年旅游总收入达到590亿元,相当于当年全省gdp的10%,年均增长幅度在20%以上,力争达到30%。

到20xx年,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幅度达到20%,相当于当年全省gdp 的15%以上,旅游业发展成为第三产业的主导产业和全省6大支柱产业之一。

二、
四川省发展大旅游产业的成功经验和主要做法
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加快发展旅游业的认识高度统一,形成强大的合力,共同推进旅游业的发展。

1、四川省近几年先后出台了《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决定》、《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四川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对旅游产业发展工作领导的通知〉》系列重要文件,这些文件充分体现了四川省委、省政府加快四川旅游业发展的坚强决心,阐述了旅游业在四川省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明确了四川省旅游业发展的目标、方向、思路和各项措施,确定了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在发展大旅游、大产业中的责任,提出了加快四川旅游发展的系列扶持性政策。

2、调整充实了四川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

该小组由省长任组长,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专管旅游的省委常委和专管旅游的副省长任副组长,省委宣传部、省计委、旅游、经贸、建设、交通、国土资源、林业、水利、公安、财政、文化、卫生、劳动和社会保障、
环保、物价、工商、技术监督、广电、宗教、文物、统计、外办、安全生产、四川日报、四川电视台等26个部门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由四川省旅游局负责。

同时撤消了四川省风景名胜资源保护开发建设领导小组等相关机构,这些被撤消机构的职能全部并入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每个季度召开一次旅游发展情况汇报会,听取各级政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促进旅游发展的各方面情况,研究、协调、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领导小组每年召开一次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全面动员各方面力量,调动各级政府和各部门的积极性,共同促进旅游业的大发展。

3、明确旅游行业主管部门在指导、管理、促进旅游业发展中的职能和作用。

各级旅游局不再是单一的旅游行业管理部门,而是旅游产业发展的综合指导协调部门,是各级政府的组成部门而不是政府直属机构,有力地提高了旅游部门在指导、管理、协调旅游业发展中的权威性和各项工作的有效性。

4、各部门大力支持配合旅游业的发展。

如四川省宣传部专题召开旅游产业宣传、旅游产品促销会,集中各宣传渠道、新闻媒体形成旅游宣传合力,大力推进旅游宣传。

经常组织中央新闻单位、省外、国外新闻媒体集中报道重大旅游宣传促销活动,集中宣传四川旅游精品景区。

四川省内各媒体积极为旅游开展免费宣传,如四川电视台免费开设旅游联播栏目,四川日报等免费开设旅游专题栏目。

目前四川还正在积极争取开通四川旅游卫视频道。

四川省计委在重大基础设施投资安排、项目立项审批等方面优先支持旅游项目建设。

在资金、项
目安排和有关资源配置上,优先考虑支持旅游业发展,遇到与旅游有关的重大项目立项时,省计委主动征求省旅游局意见。

四川省交通厅在公路建设规划、建设资金安排投入等方面突出旅游交通基础建设这一重点,在高速公路、干线公路项目的规划和建设时间安排上坚持把旅游业的发展需求作为论证的重要依据。

在具体公路规划设计过程中,交通部门主动征求各级政府、各级旅游部门的意见,把旅游发展和产业经营中的具体需求纳入公路设计中予以充分体现。

省建设厅、省文化厅、省文物局等部门在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城镇规划与建设、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和利用、地方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各类文艺演出活动安排等方面都充分与旅游部门协商,力求与旅游有机结合,以此促进旅游业的大发展。

突出强势旅游品牌的包装和打造,集中力量建设旅游精品。

四川省的旅游构架和旅游品牌概括为一个中心、两大线路、三大品牌、四大遗产、五大旅游区。

目前,四川省正集中力量重点规划建设五大精品旅游区、四大优先开发旅游区和四条精品旅游线路,实施以旅游精品带动区域旅游发展战略。

在打造旅游精品过程中,四川省特别强调景区内涵的丰富和文化的挖掘展示以及景区品位的提升;强调景区内外交通的建设完善,景区内道路网络的通畅,交通服务设施的完善,对外交通的快速便捷;强调产品结构的优化与配套协调发展;高度重视精品旅游区的开发管理和经营管理;突出旅游精品的宣传促销。

集中力量从各个方面包装旅游精品,推销旅游精品,从而使旅游精品很快走向市场,深入人心,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综合效益。

高度重视旅游资源和产品的整合,做大做强旅游品牌和区域旅游产业。

目前四川重点集中整合开发以九寨沟为重点的大九寨国际旅游区和以XX市为中心的大成都旅游区。

大九寨国际旅游区以九寨沟、黄龙风景区为龙头,以整合阿坝州丰富的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资源为重点。

范围包括:九寨沟、黄龙、神仙池、牟尼沟、丹云峡、若尔盖草原、九曲黄河第一湾、红军长征纪念碑园、九寨天堂、白河、勿角自然保护区、漳扎镇、川主寺镇等景区和小城镇,计划通过2—3年的努力,将大九寨国际旅游区建成四川连接世界的桥梁与窗口,最终形成集会议、观光、休闲、度假、运动探险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国际旅游精品,成为四川省入境旅游的标志性产品。

大成都旅游区通过经营城市、构筑旅游交通网络、整合成都周边旅游资源和产品、挖掘展示古蜀历史文化,将XX市建设成为集观光、商务、会展、度假、都市旅游为一体的重要旅游目的地,成为中国西部地区旅游中心城市与四川旅游的集散中心和四川旅游便捷的中转口岸。

同时,四川强调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合作开发,按照区域联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加强与周边省市区的合作与互动,整合区域旅游资源,加快与西藏、云南联合开发“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进程,打造“康巴文化生态旅游区”;联手与贵州、重庆共同开发川、黔、渝旅游“金三角”,联合推进重庆大足石刻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加大与陕西联合开发“川陕旅游合作区”的力度,形成新的区域旅游亮点。

一系列扶持性政策法规的落实,有力地推动了四川省旅游业的发展。

为加快旅游业发展,四川省除了在一系列文件中明确了支持旅游
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外,还专门制定出台了《四川省旅游服务质量管理条例》等系列政策性、操作性强的法规条例,并狠抓监督和实施,让政策法规落到实处。

1、加大对旅游规划的实施和监控力度,严格执行先规划、后建设原则。

各市、州、县和重点旅游景区的规划,都需要报省旅游局审批,跨区域的大旅游区规划报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审批。

杜绝未经规划审批的旅游项目开工建设。

2、制定和实施系列降低旅游企业营业成本,为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环境的系列政策和规定。

如:宾馆、酒店等的水、电、气收费价格与其他服务业的收费标准一视同仁,严禁对旅游企业和单位乱摊派、乱收费、乱检查,对专业旅游车船公司车船更新实行优惠、扶持政策,以提高旅游车船档次,对景区景点实施以旅游养旅游的政策,切实减轻不合理负担,增强旅游景区景点的自我发展能力。

3、不断推进和完善旅游景区开发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离”,取得良好效果。

在土地、税费方面明确了吸引外来大企业、大财团投资开发旅游资源和项目建设的系列优惠政策,在各项旅游价格方面按市场规律办事,建立了适应市场需要的旅游价格优惠机制和浮动机制,同时加强对旅游价格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定价、调价的杠杆作用。

4、加大旅游主管部门在旅游市场秩序整顿方面的力度和权威性,将各级旅游质监所分层次改为旅游执法总队、支队、大队、分队,并赋予各级执法队伍强有力的执法权限,在执法装备和工作经费等方面
也作出专项安排,由此确保了旅游市场整顿的机构和力量,为营造四川良好的旅游环境,树立四川良好的旅游形象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