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对形成学生优良品德的意义
劳动教育在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作用
劳动教育在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作用劳动教育在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作用1. 引言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被广泛推广。
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学生全面发展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包括知识、技能、态度等各个方面。
而劳动教育作为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本文旨在探讨劳动教育在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作用。
2. 劳动教育的概念与目标劳动教育是指通过对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劳动活动的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形式。
劳动教育不仅仅是简单的劳动训练,更重要的是通过劳动锻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个性和素质。
其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和劳动方法,为将来的就业和社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劳动教育对学生智力发展的作用劳动教育可以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对不同类型的劳动任务进行实践,使学生具备相应的技能和操作能力,提高了他们在实际操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劳动过程中,学生需要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这就要求他们具备良好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例如,在农田里劳动时,学生需要观察植物生长的情况,思考如何保护和促进植物的生长。
3.3 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劳动教育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尝试新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劳动实践中,学生常常需要面对各种问题,他们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4. 劳动教育对学生品德发展的作用劳动教育还对学生品德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1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劳动教育要求学生承担实际的劳动任务,通过劳动实践锻炼学生的责任感。
他们在劳动过程中,要按时完成任务,保证质量,这就培养了他们的责任心和自我约束能力。
4.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劳动教育对学生价值观的塑造与品格培养的影响
劳动教育对学生价值观的塑造与品格培养的影响在当代社会中,劳动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劳动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还能够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塑造。
通过劳动教育,学生可以了解到劳动的重要性,学会珍惜劳动成果,培养勤劳、团结、创新等一系列良好的品格。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劳动教育对学生价值观的塑造与品格培养的影响。
首先,劳动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亲身参与劳动活动,学生能够获得具体的经验和操作技能。
无论是家庭劳动、校园劳动还是社会劳动,都能够让学生通过实践来锻炼和提高自己。
例如,学生参与园艺活动,不仅能够亲自照料植物,还能够了解到植物的生长过程和需要的照料方式。
这样的实践经验有助于学生培养责任感和耐心,不断提升自我。
其次,劳动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现代社会,技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劳动教育,学生有机会接触各种各样的手工活动或实际操作,如制作手工艺品、装修房间等。
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例如,学生选择制作手工艺品,可能会遇到材料不足、工具使用不当等问题,这时候学生需要动脑筋去寻找解决方案。
通过这样的锻炼,学生可以培养批判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劳动教育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塑造有着重要的作用。
劳动教育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劳动的本质和意义,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的态度。
通过亲身参与劳动,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到劳动的辛苦和付出的价值,从而培养出尊重劳动、重视付出的观念。
同时,劳动教育也能够教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如平等、公正、团结等。
例如,在集体劳动中,学生需要与他人合作并共同完成任务,这时候学生不仅需要尊重他人的权益,还需要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这样的经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最后,劳动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感。
劳动教育可以通过亲身经历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价值,从而培养学生的勤劳品质。
劳动教育与品格教育有机结合的实践_概述说明
劳动教育与品格教育有机结合的实践概述说明1. 引言1.1 概述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教育形式,旨在通过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活动,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品格教育则是培养学生优良品德和道德品质的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正直、诚信、勇气等社会公德和个人品质。
本文旨在探讨劳动教育与品格教育有机结合的实践方法及其意义。
通过分析劳动教育和品格教育的概念、目标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深入理解这两个教育形式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关系,并探索如何将二者有效地结合起来。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引言、劳动教育与品格教育的概念和原理、学校劳动实践活动与品格培养、社会劳动参与与品格塑造以及结论。
引言部分对文章进行整体简介,并明确了研究目的。
接下来的部分将详细阐述劳动教育和品格教育的概念及原理,介绍学校和社会两个层面上劳动教育与品格教育的实践经验,并通过案例分析和经验总结来探讨实践中的问题。
最后,结论部分将对劳动教育与品格教育有机结合的价值和意义进行总结,并提出改进措施和未来发展方向。
1.3 目的本文的目标是通过研究劳动教育与品格教育有机结合的实践,探索并总结有效的方法和经验,以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
通过深入了解劳动教育和品格教育在学校和社会层面上的实践活动,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这种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素养。
同时,本文还旨在指出当前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和建议,为未来劳动教育与品格教育融合发展指明方向。
2. 劳动教育与品格教育的概念和原理:2.1 劳动教育的概念和目标:劳动教育是指以劳动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培养学生劳动技能、劳动精神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
它旨在通过参与实际劳动活动,培养学生关心集体利益、合作意识、责任感和自主发展等方面的能力。
劳动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劳动社会的基本规律,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积极向上、勤奋踏实的态度,并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和应对工作挑战的能力。
劳动教育对形成学生优良品德的意义
劳动教育对形成学生优良品德的意义
劳动教育是在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被认为是教育的重要
组成部分,对形成学生优良品德具有重大意义。
劳动教育意在培养学生的
实践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学生社会融入做好准备,培养学生的劳动常识、技能和能力,教育学生要尊重劳动,认可生活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
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让学生能够自相照顾,按照规矩
行事、有责任心,并以优越的习气和良好的品行应付生活的重大试炼,为
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强烈的勤劳意识,认识到劳动是尊贵的,是人类获得成就的重要途径,从而使学生懂得珍惜生活,勤劳创造。
劳动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活力,让他们明白劳动的意义,了解其中的乐趣,培养学生自觉劳动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创造活力,使他们的人生更加充实
和精彩。
其次,劳动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加学生的实
践能力,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实践,了解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明白通过实践的经历,可以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以及学习应用所
学知识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培养学生劳动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培养学生劳动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一、目的在当今社会,教育的目的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而培养学生劳动教育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价值观劳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价值观是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通过参与劳动教育,学生能够感受到劳动的重要性,培养出不怕辛苦、勤劳好学的品质。
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劳动教育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学到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只有亲身参与实践,学生才能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3. 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团队合作意识劳动教育是一种集体活动,需要学生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一定的任务。
通过劳动,学生能够培养出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尊重他人、服从管理,培养团队精神和集体观念。
二、意义培养学生劳动教育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是为了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以下是培养学生劳动教育的一些意义:1.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劳动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使他们在未来面对实际问题时能够得心应手,更好地解决困难。
2.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通过参与劳动教育,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劳动教育能够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应当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
通过劳动,学生能够培养出爱护环境、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质,成为有担当的社会公民。
在总体上,培养学生劳动教育既是教育的责任也是社会的需要,通过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推动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初中思想品德劳动教育知识点梳理
初中思想品德劳动教育知识点梳理初中阶段是学生个性形成和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劳动教育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全面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下面是初中思想品德劳动教育的一些知识点,以供参考。
1. 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劳动是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和创造,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通过劳动,人们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获得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
劳动能够锻炼人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和职业道德。
2. 合理安排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合理安排劳动时间,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劳动,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同时,要注意合理安排劳动强度,避免过度劳累对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伤害。
3. 劳动技能的培养劳动教育不仅仅是体力劳动,更包括技能劳动。
学校应该通过开设各种劳动技术课程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
例如,家政课可以教授学生烹饪、清洁等生活常识和实用技能;手工课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 集体劳动和团队合作集体劳动是劳动教育的一种形式,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参与集体劳动,学生可以学会相互合作、分工合作,锻炼自己的责任心和团队意识。
5. 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意识劳动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意识。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环保活动,如植树造林、垃圾分类等,以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责任感。
6. 诚实守信和正直品质劳动教育应该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学生应该诚实守信,遵守劳动规章制度,遵守职业道德。
同时,学校应该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正直品质,鼓励学生勇于担当,不作弊、不抄袭。
7. 劳动和学习的平衡劳动教育不能影响学生的学习,要注意劳动和学习的平衡。
学校和老师应该合理安排劳动和学习的时间,确保学生既能参与劳动,又能保持良好的学习成绩。
8. 劳动成果的分享与体验劳动教育不仅仅是完成任务,还包括劳动成果的分享与体验。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收获。
培养学生劳动的意义
培养学生劳动的意义一、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劳动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包括动手能力、动脑能力、合作精神等。
劳动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学生参与劳动的益处1.提升动手能力:通过实际动手参与劳动,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培养实践能力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2.促进思维发展:参与劳动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动脑能力,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在劳动中学生需要与他人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劳动教育对学生的影响1.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通过劳动教育,学生可以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
2.促进学生成长:参与劳动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信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增强社会责任感:劳动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懂得奉献和回报社会。
四、劳动教育的实施方式1.校园里的劳动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校园里的劳动活动,如环境整治、植树造林等,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2.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的需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3.家庭劳动教育:家庭也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和动手能力。
五、结语劳动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价值观念,促进学生成长。
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应该共同努力,将劳动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劳动教育对幼儿品质的培养有哪些
劳动教育对幼儿品质的培养劳动教育是一种促进幼儿全面成长的重要教育方式,通过参与劳动实践,培养孩子们的实践动手能力、自理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在幼儿园阶段,劳动教育对幼儿品质的培养起着关键作用,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和作用:1. 培养责任感劳动教育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起责任感。
在参与劳动活动中,幼儿需要完成一定的任务和责任,比如收拾玩具、浇花、整理教室等,通过这些活动,幼儿可以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学会承担责任,养成勤劳勇敢、独立自主的品质。
2. 培养坚韧性格通过参与劳动实践,幼儿会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比如劳动方式不熟练、遇到困难不知道怎么解决等。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需要克服困难,耐心细致地完成任务,培养坚韧的性格。
通过不断的劳动实践,幼儿的坚韧性格将得到不断锻炼和提升。
3. 增强自信心参与劳动活动可以使幼儿感受到自己的付出是有成果的,从而增强自信心。
当幼儿完成一项劳动任务后,他们会感到自豪和满足,激发出更多的动力和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做到更多更好的事情。
这种积极的心态和信心对幼儿的品质培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4.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在劳动实践中,幼儿需要与他人合作完成一些任务,这需要他们学会倾听、沟通、合作。
通过团队合作,幼儿不仅可以学会尊重他人、信任他人,还可以培养集体荣誉感、团队责任感。
这种团队合作意识对幼儿的品质培养和社会交往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5. 增强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意识通过劳动教育,幼儿会逐渐意识到劳动是人类生活的基础,劳动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幼儿会从小培养起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这种意识对幼儿的品质培养、成长和未来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综上所述,劳动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劳动实践,幼儿不仅可以培养出实践动手能力、责任感、坚韧性格、自信心、团队合作意识等品质,还可以增强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意识,为他们的全面成长和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劳动教育的道德意义及其实现
劳动教育的道德意义及其实现劳动教育的道德意义及其实现一、引言劳动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具有重要的道德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劳动教育的道德价值以及如何实现劳动教育。
二、劳动教育的道德意义1. 培养劳动意识劳动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教会他们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并意识到一份辛勤劳动背后的价值。
劳动意识的培养对于一个社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2. 培养勤劳习惯劳动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勤劳习惯,让他们明白只有勤劳才能获得成果,从而树立起努力工作的良好习惯。
勤劳习惯是一个人成才的基石,也是造福社会的重要因素。
3. 培养责任感劳动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在劳动过程中,学生必须承担起责任,完成自己的任务。
通过实践劳动,学生可以感受到自己的工作对于集体和社会的重要性,从而培养起责任感。
4. 培养团队意识劳动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在团队劳动中,学生需要与他人良好地合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培养团队意识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协作能力,为今后社会中的团队合作打下基础。
三、实现劳动教育的途径1. 课内劳动教育在课内,学校可以组织各类劳动活动,如清扫卫生、整理图书馆、园艺等,让学生亲身参与劳动,体验劳动的辛苦和快乐。
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课程设置,将劳动理念和技能融入到学科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能接触到劳动思维和实践。
2. 课外劳动教育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义工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的劳动需求,感受到劳动的价值。
此外,学校还可以引导学生参加各类劳动竞赛和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 互联网劳动教育当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劳动教育提供了新的途径。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劳动教育网课、推广劳动教育APP等方式,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劳动教育。
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专家或工人代表开设在线讲座,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和实践技巧。
四、劳动教育的意义与挑战劳动教育的道德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勤劳习惯、责任感和团队意识。
学生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勤劳习惯和努力精神
学生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勤劳习惯和努力精神学生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勤劳习惯和努力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劳动,学生能够提高自身能力,增强责任感,并培养持之以恒的精神。
本文将从劳动教育的意义、劳动教育的方法和劳动教育的效果等方面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劳动教育的意义劳动教育对于学生的意义深远。
首先,劳动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通过亲身参与劳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劳动的价值,懂得劳动是创造财富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从而形成勤劳习惯。
其次,劳动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劳动实践中,学生需动手操作,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最后,劳动教育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
在团队劳动中,学生需要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从而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
第二部分:劳动教育的方法为了有效开展劳动教育,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方法。
首先,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劳动实践活动,如植树造林、校园环境整治等。
通过实践活动的参与,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到劳动的乐趣和辛苦,从而培养勤劳精神。
其次,学校可以开设劳动课程,如家政、美术、手工等,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际操作,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志愿者活动,通过服务社区和他人,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第三部分:劳动教育的效果劳动教育的效果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身心健康、品德修养和学业成绩等方面。
首先,通过劳动,学生能够锻炼身体,提高体质,增强抵抗能力,促进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其次,劳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
在劳动过程中,学生需要遵守规章制度,遵循劳动纪律,锻炼自己的自律能力和坚持精神,从而形成优良的品德。
最后,劳动能够促进学业的提高。
通过劳动的实践,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拓宽学习视野,培养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业成绩。
第四部分:劳动教育的展望劳动教育在未来仍然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方式也在发生变化。
劳动教育对形成学生优良品德的意义
劳动教育对形成学生优良品德的意义劳动教育对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劳动教育是指通过学生参与劳动,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思想品德的完善和社会实践能力的提升。
下面将从促进学生自律能力、培养责任感、培养坚韧品质、提高合作能力以及培养实际操作能力等五个方面,阐述劳动教育对学生成长的意义。
首先,劳动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自律能力的培养。
劳动需要学生根据任务完成时间和工作量自主安排,要求学生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劳动活动,培养学生的计划与控制能力。
通过劳动教育,学生在劳动中体验到自己的努力可以给予回报的喜悦,进而锻炼他们的自律能力,提高管理自己的能力,从而更好的适应生活和学习。
其次,劳动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劳动教育注重学生对待劳动的态度,使其逐渐形成对劳动任务和团队的责任心。
在集体劳动中,学生必须积极参与,认真完成自己的任务,并且对自己的工作负责,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
劳动教育通过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成功和失败的经验,让他们明白劳动的重要性和责任,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第三,劳动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坚韧品质。
劳动是一种需要坚持不懈、不能半途而废的活动。
在劳动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只要他们坚持下来,克服困难,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劳动教育要求学生具备坚韧的毅力和不畏艰难的精神,这种品质不仅在劳动中具有重要价值,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第四,劳动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在劳动中,学生往往需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这要求他们学会与他人沟通、协作。
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让他们懂得在集体中相互配合、相互支持。
通过合作劳动,学生不仅能够体验到集体力量的重要性,还能够发展出良好的集体观念、团结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最后,劳动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劳动是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通过劳动教育,学生可以掌握一些具体的操作技能,培养实际动手能力。
谈谈劳动教育的意义
谈谈劳动教育的意义谈谈劳动教育的意义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劳动观念、掌握劳动技能的教育形式,它与学生的学习成绩、知识水平、职业发展息息相关。
劳动教育对学生的意义重大,不仅能够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锻炼动手能力,还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品德修养。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劳动教育的意义。
首先,劳动教育培养了学生的劳动意识。
劳动作为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运转的基石。
通过劳动教育,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劳动的重要性,增强对劳动的尊重和珍惜。
同时,劳动教育还能让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习的实践动力和求知欲望。
其次,劳动教育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掌握一项实用的劳动技能十分重要。
通过劳动教育,学生可以学习和掌握各种实践技能,如手工制作、维修、烹饪、园艺等。
这些技能不仅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自理自足,还能增加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此外,锻炼动手能力还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提高他们的集中注意力和耐心。
第三,劳动教育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通过劳动实践,学生可以体验到自己在劳动中做出的成就感,从而增强自信心。
当学生发现自己能够完成一项劳动任务,无论是制作一件手工艺品还是独立完成一道菜肴,他们会对自己的能力更加自信,激发积极的学习动力。
第四,劳动教育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在劳动过程中,学生需要与他人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这样的合作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配合能力,还能促进他们与他人的交流与分享。
通过与他人合作,学生可以互相学习与借鉴,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劳动教育培养了学生的品德修养。
劳动教育不仅包括技能培训,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教育。
在劳动过程中,学生需要遵守纪律规范,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培养自律、诚实、勤劳、团结等品质。
劳动教育通过实践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劳动教育对学生的意义不容忽视。
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及价值观培养
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及价值观培养劳动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价值观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今社会,劳动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的途径,更是塑造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有效手段。
本文将从劳动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培养良好价值观的方式以及如何在教育实践中加以落实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劳动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必备要素。
劳动教育旨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力和脑力劳动,通过实践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劳动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他们将来步入社会提供扎实的基础。
此外,劳动教育还能够增强学生对劳动的尊重和珍视,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
通过亲身参与劳动并体验其中的辛苦和付出,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劳动的不易,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珍惜劳动成果,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二、培养良好价值观的方式1. 提供多元化的劳动体验学校应该提供多种多样的劳动实践机会,让学生有机会从事不同的劳动,如农田劳作、手工制作等。
这样能够让学生了解不同劳动的特点和价值,培养他们耐心、细致和勤奋的精神。
2. 引导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是一种无偿劳动,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学生能够关注社会问题,帮助他人解决困难,同时也能够提升自身的爱心和责任感。
学校可以组织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学生参与,从而培养他们的公益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推行学生助教制度学生助教制度是一种将学生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学生可以担任小班辅导员、实验室助理等角色。
通过参与教学和管理工作,学生能够提升自己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管理能力,同时也能够体验到劳动的价值和乐趣。
三、在教育实践中加以落实1. 制定劳动教育课程学校可以制定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将劳动教育纳入正式的教学计划中。
通过系统的劳动教育课程,学生能够学习到如何进行劳动,学习劳动的技能和方法,并形成对劳动的认识和态度。
2. 整合劳动教育资源学校可以整合各类劳动教育资源,如农田、工厂、实验室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劳动实践机会。
提升劳动素养,实现立德树人
提升劳动素养,实现立德树人【摘要】劳动素养和立德树人是当今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劳动素养对于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至关重要。
劳动教育是提升劳动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塑造道德人格,强化学生的责任感,提升劳动技能,锻炼学生的品质,劳动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只有不断强化劳动教育,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提升劳动素养,助力立德树人,推动劳动教育在教育事业中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积极推动劳动教育,学校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品德修养,为社会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劳动素养、立德树人、劳动教育、道德人格、责任感、品质、实践路径、助力、重要性、发展。
1. 引言1.1 劳动素养的重要性劳动素养是指一个人在生产劳动过程中所具备的技能、知识和能力。
劳动素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善,它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和发展。
劳动素养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石。
只有通过不断的劳动,人类才能生产出各种物质财富,实现社会的繁荣与进步。
劳动素养能够培养个体的自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在劳动中,个体需要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劳动素养有助于增强个体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在劳动过程中,个体需要承担起自己的工作任务,同时也要考虑团队的利益,培养了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劳动素养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是个体生存发展的基础,更是社会和国家繁荣发展的重要保障。
提升劳动素养,实现立德树人,已成为教育事业中的重要任务和挑战。
1.2 立德树人的意义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宗旨,其意义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立德树人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素养,使其成为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人才。
通过立德树人,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追求,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具备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意识,促使学生具有高尚的品德和优秀的品质。
劳动对青少年的意义
劳动对青少年的意义
劳动对青少年的意义
1、劳动可以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体验劳动的艰辛,从而明白不能浪费,养成节俭的品质。
通过劳动,感受满足自己的价值。
激发学生勤劳、乐观的性格形成,形成对那些好逸恶劳、不劳而获、窃取别人的劳动人的厌恶。
2、劳动可以锻炼身体、增强意志。
劳动会让学生养成面对困难、不畏艰辛、坚持不懈的精神。
在劳动中可以培养孩子的意志,锻炼一个健康的身体。
所以,劳动教育有助于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3、劳动还能让孩子早点认知社会、职业。
4、劳动可以让学生掌握生活技能。
通过多项劳动,让孩子们掌握生活技能,以后最起码生活可以自理。
甚至,有些技能以后真的可以发展成为自己的职业。
其他国家劳动节时间
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都将“五一”确定为劳动节,不少国家都放假一天,还有的国家则根据情况将公共假期放在5月的第一个星期一。
不过,和世界大多数国家不太一样的是,意大利尽管承认“五一”国际劳动节,政府也表示尊重劳工,但一般人并不举行专门的庆祝活动,也没有全国性的“五一”假期。
1889年8月,美国总统本杰明·哈里森签署了美国的劳动节法案。
自行规定每年9月的第一个星期一为劳动节,美国人可以放假一天,全美各地的民众一般都会举行游行、集会等各种庆祝活动,以示对劳工的尊重。
在一些州,人们在游行之后还要举办野餐会,热闹地吃喝、唱歌、跳舞。
入夜,有的地方还会放焰火。
劳动教育对形成学生优良品德的意义
劳动教育对形成学生优良品德的意义首先,劳动教育能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
劳动精神是一种坚持勤劳、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它能够使学生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时保持积极的态度和毅力。
通过劳动教育,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到劳动活动中,体验到劳动实践的辛苦和快乐,懂得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他们会从中逐渐形成努力拼搏、坚持不懈的劳动意识和精神,这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劳动教育能提高学生的责任感。
劳动教育要求学生把自己的任务完成好,把自己分内的事情做到位,这就要求他们具备承担责任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参与劳动活动,学生会明白只有投入真正努力才能取得收获,只有承担责任才能取得成功。
他们会学会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学会在集体和社会中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对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再次,劳动教育能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劳动活动中,学生需要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这就要求他们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与他人沟通、协商、合作,学生能够培养和积累一系列的团队合作技能,如有效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团队意识等。
通过团队合作,学生能够体验到集体的力量和团队的凝聚力,学会在集体中尊重和支持他人,这对于他们今后的人际关系和工作中的合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劳动教育能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
劳动教育要求学生按照规定的要求和时间完成任务,这就要求他们具备自律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参与劳动活动,学生会逐渐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和自觉的行为习惯,能够自我约束,按时、按标准完成任务。
他们会懂得守时、守纪律、守规矩的重要性,懂得自觉遵循制度和规定。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劳动教育对于形成学生优良品德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劳动教育,学生不仅能培养劳动精神和实践能力,还能提高责任感、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自律意识。
劳动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在教育中得到充分重视和推广。
只有通过劳动教育,我们才能培养出更多有着优良品德和积极人生态度的学生。
学生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勤劳务实的品质
学生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勤劳务实的品质近年来,学生劳动教育备受关注,越来越多的学校将劳动纳入学生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中。
学生劳动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勤劳务实的品质,让他们通过实际行动去感受劳动的力量和价值。
本文将从学生劳动教育的意义、实施方式和对学生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学生劳动教育的意义学生劳动教育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首先,学生劳动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勤劳品质。
通过参与劳动,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劳动的辛苦和付出,更能够体会到劳动的乐趣和成果。
这种劳动的体验能够激发学生内心的求知欲和进取心,促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保持勤奋和努力的态度。
其次,学生劳动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务实品质。
劳动是实践的过程,通过实际参与劳动,学生能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动手的能力。
他们将从书本上的知识走向实践,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这种务实的品质对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生活经验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最后,学生劳动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劳动往往需要多人协作,学生在参与劳动过程中将学会与他人合作、互相支持,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这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未来的社会交往能力都有积极的影响。
二、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施方式学生劳动教育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
首先,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学校内的劳动活动。
比如,学生可以参与植树、修缮校园环境等工作,通过亲手改善学校的环境,提高学生对于集体荣誉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此外,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学生可以参观企事业单位,了解不同职业的劳动过程和工作内容,从而提高对于社会劳动的认识和尊重。
最后,学生还可以参与社区志愿者活动。
学生可以积极参与社区的公益事业,为社区居民提供帮助,通过劳动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感。
三、学生劳动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学生劳动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不容忽视。
首先,劳动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心。
通过参与劳动,学生能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作用,增强自信心。
劳动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劳动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劳动教育是指通过劳动实践和劳动技能培养,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活动。
它是一种思想品德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的特殊形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劳动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通过亲身参与实际劳动,学生能够体验到劳动的辛苦和困难,进而更加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
他们会懂得珍惜劳动,懂得付出和努力的重要性,从而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更有动力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其次,劳动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现代社会对于劳动者的要求越来越高,拥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已成为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通过劳动实践,学生能够学习到各种实用技能,如木工、机械维修、电子制作等,这对于他们将来的职业发展和生活都具有重要的帮助和影响。
第三,劳动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在实际劳动中,学生需要与他人相互配合,协作完成任务。
这样的实践经验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使他们更容易融入集体和社会,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个人特长和优势。
第四,劳动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劳动实践中,学生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需要自己独立思考和解决。
这样的实践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最后,劳动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竞争的加剧,学生的学业压力越来越大,身心健康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而劳动教育通过锻炼学生的身体和心理,能够缓解学生的压力,提高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
综上所述,劳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它能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劳动教育的实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劳动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锤炼品质,为社会 prosperityally稳定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
劳动教育让学生明白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劳动教育让学生明白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劳动是人类社会的基本活动之一,也是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
为了让学生明白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劳动教育成为了教育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劳动教育的意义劳动教育的意义在于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他们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劳动的过程。
通过参与劳动,学生可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各项知识和技能。
同时,劳动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价值观念,让他们明白劳动的重要性、劳动者的尊严,促进他们形成勤劳、勇敢、负责任的品质。
二、劳动教育的价值1. 培养劳动习惯和职业技能。
劳动教育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实际劳动,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劳动习惯。
学生通过劳动,学会严谨、细致和耐心,培养了自我要求的能力。
同时,劳动教育也为学生积累职业技能奠定基础,提高了他们就业的竞争力。
2. 培养责任感和团队精神。
通过参与集体劳动,学生学会尊重集体、服从组织,培养了责任感和团队精神。
劳动教育让学生明白只有团结合作、相互帮助,才能完成更大更艰巨的任务。
这种团队精神在学生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 提高感恩和尊重劳动的意识。
劳动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理解劳动者的辛勤付出。
通过劳动,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劳动的辛苦和价值,从而培养了感恩之心和尊重劳动的意识。
他们会更加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并更加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4.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劳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通过劳动实践,学生能够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践中,他们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需要灵活运用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 塑造良好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劳动教育不仅仅是传授劳动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劳动,学生会懂得珍惜一切资源和生活条件,以及付出努力来追求成功和幸福的重要性。
劳动教育让学生懂得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教育对形成学生优良品德的意义
内容提要:
马克思说过:“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
”劳动是人们改变物质对象,使之适合自身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
中华民族是热爱劳动的民族,正是劳动创造了我们上下五千年的灿烂历史文化,创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劳动使人高尚,是我们生存于世界的最为神圣的活动,是每一个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或行为习惯。
关键词:
劳动劳动教育热爱劳动
正文:
马克思说过:“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
”劳动是人们改变物质对象,使之适合自身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
中华民族是热爱劳动的民族,正是劳动创造了我们上下五千年的灿烂历史文化,创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劳动使人高尚,是我们生存于世界的最为神圣的活动,是每一个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或行为习惯。
一、忽视劳动教育带来的不良后果
近几年来,我国青少年的劳动“答卷”一直令人担忧。
各种传媒不断报道有关当代青少年劳动意识淡薄,劳动能力差的现象。
如近些年XX某著名大学录取的新生中,有60%以上的人不会自己挂帐子,许多大学生在入学前没有亲手洗过一件衣服。
某县妇联对该县一所重点中学初一年级的学生作过一次调查测试,结果表明,从没有洗过一件衬衫的占79 %,不能煮好一锅白米饭的占84%,不会和不敢使用电饭锅、液化汽炉的占67%。
据市家教会对某小学一个班的调查,该班44名学生中,家长每天给整理书包的占39%,家长给洗手绢的占66%,家长给洗脚的占52.3%;家长给穿衣服的占59%。
看了三份大、中、小学生的劳动“答卷”,使我们不得不忧虑,劳动这种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素质,中华民族最为优良的品质正遭到某些因素的削弱与侵蚀。
结果,许多青少年即使跨入成年人的行列,依然连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也比较欠缺。
从种种调查报告和现实分析研究中可以看到,青少年的劳动观念正日趋淡薄,对青少年的教育已陷入一些误区。
问题出在孩子身上,责任应在家长身上。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们的家庭教育,是由于家长思想上的偏差,忽视了劳动教育而产生的严重后果。
可悲的是,忽视劳动教育,致使孩子与劳动人民的感情上发生扭曲,不尊重劳动人民,甚至形成看不起体力劳动者的坏思想。
某小学校的一个孩子课间不慎将眼镜掉入便坑中,急得没办法。
一位工友用手从便坑中帮她掏出来,还给了她。
没想到她转身就走了,连个谢字也没有。
同学问她,你怎么不好好谢谢人家?她居然说:“谢什么,她就是干这个的。
”
没有经历过劳动磨炼的孩子,往往不懂得劳动成果来之不易,他们不知道我们的幸福生活,是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
他
们不爱惜劳动成果,不知道这些劳动成果凝聚着劳动人民的血汗。
目前,有不少孩子花钱大手大脚,不爱护东西,浪费现象相当严重。
分析今天在丰盈的物质生活氛围中成长的一代,许多不良的道德、心理品质,大抵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从缺少劳动教育中找到根源。
因此,加强青少年的劳动教育,不是一家一户的问题,它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决不可掉以轻心。
二、劳动在青少年成长中的作用
劳动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思想和道德品质。
实践证明,人的许多优秀品质是在劳动中形成的。
只有在劳动实践中,才能培养孩子爱人民、珍惜劳动成果,养成勤俭、艰苦朴素的好作风。
劳动能锻炼孩子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会适应力,促进身心健康。
劳动能培养孩子勤快、主动的工作态度,有利于形成对集体、对国家的义务感和责任心。
劳动能培养孩子自立、自理、自强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进取精神。
劳动能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
有些家长不让孩子干家务活,不愿让孩子参加学校组织的劳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怕影响孩子的学习。
其实学习并不能排除孩子参加劳动。
因为劳动可以改善呼吸、血液循环,促进生理的新陈代谢过程,调节大脑疲劳,有利于大脑发育。
在劳动中,孩子双手的活动有益于左右脑的开发,促进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学习能力。
劳动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分析、判断、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
中国自古就有心灵手巧的说法,手巧会促进心灵,心灵又带动手巧。
如XX省XX清联小学的许卫东和X永义,在他们十一、二岁时早晨起来要帮家里烧饭,但又想利用烧饭的时间看书,有时读书入了迷,忘了熄火,饭就烧糊了。
为了解决看书和烧饭两不误这个难题,这两个孩子一起研制了一个饭熟报讯器。
它是利用杠杆原理制成的,一头是装了米和水的锅,一头是相当重量的沙罐。
当饭熟时气体蒸发,重量减轻,沙罐下垂接通电源,电铃便自动报警。
如果人在外面,听不到电铃的声音,报讯器还可以自动将炉门关闭。
这项成果,在XX省举办的青少年科学创造发明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这是劳动能激发孩子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的生动一例。
劳动可使孩子学会生活,形成健康的人格。
学会劳动,养成劳动习惯是孩子学会生活,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保证。
劳动可以培养孩子自己动手创造整洁的学习生活环境,使他们明白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的源泉,有助于孩子的心灵美。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家庭成员都自觉主动地承担家务劳动,可以增进家庭的团结、安定,使家庭气氛和谐。
每一位有远见的父母,都应该培养孩子从小学会做合格的家庭成员,这不仅是为了减轻做父母的劳动强度,而且也是为了孩子的一生的幸福。
通过劳动,让孩子学会关心他人,即在外关心同学、老师,在家关心父母、长辈,长大成家后才能关心妻子、丈夫。
这对现在的独生子女更为重要。
三、学习发达国家家教经验,走出家庭劳动教育误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劳动之美德
据有关方面对各国小学生每日劳动时间的统计,美国为72分钟,
韩国为42分钟,法国为36分钟,英国为30 分钟,中国只有12分钟。
德国的法律规定:孩子必须帮助父母做家务。
6—10 岁的孩子要帮助父母洗餐具,给全家人擦皮鞋;14—16岁要擦汽车和菜园里翻地;16—18岁要完成每周一次的房间大扫除。
另据报载,美国和加拿大有17个城市每年举办“铁孩子运动会”参赛者是7至14岁的少儿,比赛内容是连续进行长距离游泳、骑车、越野和长跑。
每年均有成千上万的父母带着孩子前往报名参赛,角逐“铁孩子”的桂冠。
无独有偶,日本中学普遍设有一门锻炼课程,即在严冬组织学生身着短裤进行户外长跑,旨地培养孩子钢铁般的意志。
这些生活富裕的国家,竟有如此苛刻的教子法,令人大开眼界。
相比之下,我们身边的孩子未免被娇宠得过了头。
然而,眼下这些蜜罐里泡大的孩子,大多过于娇嫩,吃不得苦耐不了劳,经受不了困难和挫折的考验。
这实在怨不得他人,从72分钟比12分钟的数字里,就不难得出,责任主要在父母身上。
该是父母警醒的时候了,做父母的应充分认识到,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要培养孩子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品格和勇于克服困难、迎接挑战的素质,从小就应给其创造磨炼的机会。
培养孩子热爱劳动不是个简单的习惯问题,从长远来看是一个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大问题。
一代青年如果不爱劳动,将后患无穷。
古代巴比伦的消亡,与其民族好吃懒做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决不可等闲视之。
决不能说说重要,做做次要,过后全忘掉。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中,圣贤们身体力行给劳动赋予了神圣无比的意义。
《抱朴子·广警》中说:“不惰者,众善之师也”。
宋代罗大维在《鹤林玉露》中说:“民劳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万恶生。
”中国古代的禅著《百丈丛林清规》的主要精神是“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认为人不可不参与劳作,每个人都有奉献的义务,才有资格吃饭。
制订该清规的百丈怀海禅师不仅是制度的建立者,也是实践者。
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是他到了90岁,弟子看到师父年老,不忍心让他再到田里工作,又不敢劝师父,只好把他的锄头藏起来,找不到锄头的百丈虽然不下田,但也不吃饭,他绝食三日,弟子劝他吃饭,他说:“我不是规定过,一日不做,一日不食吗?”弟子只好把锄头还给他。
传说他活到96岁,工作到临终最后一天。
中华民族热爱劳动的美德,在当今孩子的身上出现了异化,做父母的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至今仍是一种保姆式的教育。
这种教育可能带来外观华美的花朵,但这样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曝晒,它只能在人为控制的环境中生长。
在为自己的孩子无休止地倾注爱心时,父母们忽视了孩子不可能永远在“温室”里生存的事实。
100多年前,梁启超先生讲过一句话:“少年强,则国家强。
”这句话曾让许许多多关心中国革命的人睡不着觉。
孩子强不强,直接关系到我们民族下一个世纪的面貌与命运。
每一个父母都应对孩子负起培养的责任,多为孩子的社会属性和未来着想,培养孩子热爱劳动,使中华民族勤劳的美德得以弘扬,使中华民族能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