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乡环卫一体化实施的几点思考
城乡环卫一体化的问题及对策
68城乡规划与园林景观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逐步成为一体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其中农村环境卫生问题首当其冲,是城乡管理水平、社会文明程度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建立完善的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管理体系,提高农村环卫水平,缩小其与城市之间的差距,从而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
1.城乡环卫一体化实施必要性我国生活垃圾处理的基本目标和要求是实现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三化”目标同样也适用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因此在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治理方面还需要做很多工作,才能逐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与城市化进程中的新阶段,也是我国为把城市和乡村、工业和农业、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作为一个统一体统筹考虑、整体规划、共同提升的新需求。
城乡统筹发展是构建我国新型城乡关系的基本方略,也是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城乡环卫一体化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将城市与农村的环卫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通过统一规划,统一安排,科学有序地开展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工作,彻底解决农村环卫事业发展滞后、垃圾围村、环境脏乱差的问题。
因此,将城乡环卫一体化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作为城乡环卫管理的一种普遍模式。
2.一体化面临的问题分析 2.1垃圾收运、处理设备匮乏硬件不足问题是农村环卫管理工作面临的又一难题。
例如垃圾收运车和垃圾分类、处理设备的严重不足,这些基础设备的缺乏将会造成农村垃圾的随意倾倒以及垃圾的分类困难,直接导致了农村垃圾不能够进行有效的处理。
问题的症结在于相关部门对于农村环卫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投入资金不足。
若是直接向农民征集环卫资金,由于农民收入普遍较低,也难以顺利实施。
因此,建议相关部门提高对于新农村建设的重视程度,主动为周边乡镇补充环卫基础设备。
2.2农村居民环境保护意识淡薄近年来政府对环境卫生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在城市和农村中的宣传力度也逐步加大。
然而,环卫保护宣传在农村中的效果并不理想,大部分村民还存在“各扫门前雪”的思想。
浅议城乡环卫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浅议城乡环卫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摘要:农村环卫事业事关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事关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要实行城乡环卫管理一体化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措施,落实目标责任,特别是要增加资金投入,加强硬件设施建设,着力解决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务求取得实际成效,着力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的政策体系和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城乡环境卫生管理一体化的工作水平。
关键词:城乡;环境卫生管理;一体化一、前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农民生活条件的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农村的生活垃圾成分越来越复杂,加之农村环卫事业发展滞后,长期以来形成的不良卫生习惯,有些地方在未建设城市垃圾处置工程前,把城市垃圾倾倒到乡村,种种因素造成农村垃圾泛滥成灾,导致农村人居环境的恶化。
农村生活垃圾所造成的环境问题,已严重影响到了农民身体健康,制约着当地农村经济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农村环卫管理的需要十分迫切。
二、农村环卫管理存在的问题(一)环卫设施硬件投入不足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是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的前提。
多数农村没有或缺少专门的分类垃圾桶、垃圾清运车、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的设施设备,与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的目标也还有很大的差距。
(二)农村环境卫生规划编制滞后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是一项长久性与突击性相结合的工作,编制一个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专业规划,是确保农村环境卫生的关键。
目前,大部分地区尚未启动农村环卫整治专业规划编制工作。
由于环卫规划的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环卫事业的发展,导致一些地方的环卫工作无法按照统筹工作要求落实环卫基础设施的定点建设,更无从解决相应的资金、用地等问题。
(三)农村环卫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城市环卫管理机构对农村环卫管理“鞭长莫及”,乡镇还没有建立完善的领导机制,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对生活垃圾的管理,大多数村没有指定的专人负责,也没有明确的管理规定。
户集中、村收集、乡转运的农村垃圾处理操作流程不够完善,大部分村内没有专门的保洁员负责村内道路清洁、垃圾收集等工作,有的村挑选保洁员是老弱病残人员,不能担负起环卫管理职责。
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的三点建议
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的三点建议去年元月份,我县依据“政企分开,干管分离,市场化运作,实现长效保洁”的原则对环卫作业机制进行了改革,并把城区9条小街道纳入了环卫专业队伍管理,着力在改善环境卫生质量上下功夫,使城区环境卫生水平明显提高,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和广大市民的赞扬。
为进一步推进环卫事业改革,在城区达到“年头年尾一个样、大街小巷一个样、一年四季一个样、晴天雨天一个样”高标准要求的同时,建立完善乡镇管理运行机制,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建立健全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网络,我们认为,需抓好以下三点工作:一、积极稳妥、务求实效,扎实推进环卫事业改革,持续改善城乡环境卫生面貌(一)理顺管理体制。
多年来,我县环境卫生工作一直采用属地管理的办法,各责任单位均把环境卫生作为一项业余的工作,思想无压力,工作无动力,没有积极性,卫生死角多年无人治理,出现问题互相推诿扯皮,造成了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和各社区卫生状况较差。
今后,应将整个城区的环境卫生工作全部纳入环卫专业队伍统一管理,并根据任务量足额拨付作业经费,杜绝政出多门、标准不一的现象发生,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城乡环境卫生面貌脏、乱、差的局面。
(二)完善作业机制。
一是创新道路保洁方式,科学延长保洁时间,全天不间断清扫保洁。
使城区主次干道与小街巷道路保洁同步管理。
二是把清扫、清运、督查等具体作业事务以竞争承包的形式全部推向市场,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企业经营机制,把政府从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主要抓好标准制定和监督检查。
三是制定统一的环卫作业标准,做到奖惩分明,使城区的主、次干道、小街巷及社区都有作业公司和责任人,在合同履行期间,作业标准高,运行质量好的公司可直接或优先签订下一轮的承包合同,否则给予经济处罚甚至解除合同。
(三)改革监督体制。
建立“环卫处---督查科---作业公司---班组”四层管理监督考核的全覆盖调度检查网络,管理、监督、考核环环相扣,一层抓一层,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关于城镇市容环卫一体化统筹发展的思考
关于城镇市容环卫一体化统筹发展的思考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以实施农村清洁工程为抓手推进城乡市容环卫一体化统筹发展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但是,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我国城乡建设差距不断拉大,农村建设远远滞后于城市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一针见血的指出了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关键是加快农村建设、发展和维护农民利益,重点是推进农村城市化发展、实现城乡互动。
结合汉滨区城乡建设发展实际,通过农村清洁工程的实施推进城乡市容环卫统筹发展,从而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对于实现我区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实施农村清洁工程的重要意义。
(一)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理念、提高农村群众生活质量的现实需要。
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导致农民群众注重物质文明建设,忽视精神文明建设,形成了房前屋后柴草乱堆、物品乱放、垃圾乱扔、污水乱排等陋习。
这不仅与农村日新月异的形势极不适应,也直接影响到农村群众享受美好生活。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对干净整洁、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生活环境也越来越渴望。
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建设文明优美的农村环境,不但是统筹城乡市容环卫发展的需要,更是广大农民群众的心声,是一项事关民生、惠及群众的民心工程。
(二)实施清洁工程是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战略选择。
作为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城市,汉滨区的城市发展是在农村建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只有农村建设不断发展,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才能有效促进和继续推动城市的建设发展。
如何推动城乡环境一体化管理
如何推动城乡环境一体化管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乡差距逐渐缩小,城乡融合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城乡环境管理的差异仍然存在,成为制约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推动城乡环境一体化管理,不仅是改善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需要,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
一、城乡环境一体化管理面临的问题1、规划差异长期以来,城市和乡村在规划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城市规划相对较为完善,注重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而乡村规划往往滞后,缺乏对环境因素的充分考虑,导致乡村环境基础设施薄弱,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设施不足。
2、管理体制分割城市和乡村的环境管理分别由不同的部门负责,存在职责不清、协调不畅的问题。
这种分割的管理体制使得城乡环境管理难以形成合力,容易出现管理空白和重复管理的现象。
3、资金投入不均衡城市在环境治理方面的资金投入相对较多,拥有较为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而乡村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资金投入有限,环境治理能力较弱。
4、居民环保意识差异城市居民的环保意识普遍较高,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较高;而乡村居民的环保意识相对薄弱,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压力。
二、推动城乡环境一体化管理的重要意义1、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实现城乡环境一体化管理,可以缩小城乡在环境质量方面的差距,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城乡均衡发展。
2、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一体化管理,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城乡环境资源的共享和合理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浪费。
3、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城乡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推动一体化管理有助于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促进生态平衡。
4、提升居民生活质量良好的城乡环境能够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增强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推动城乡环境一体化管理的策略1、统筹规划制定城乡统一的环境规划,将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充分考虑城乡之间的生态联系和环境资源的互补性。
做好环卫一体化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做好环卫一体化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干这行这么久,今天分享点做好环卫一体化建设工作的经验。
我觉得呢,要做好环卫一体化建设工作,首先得重视人员管理。
就像一个球队一样,要是球员各自为政,那肯定没法赢。
我之前遇到过这种情况,环卫队伍里有些人偷懒,不好好清扫区域,我开始以为多呵斥几句就好。
结果呀,根本没效果。
后来我发现得制定详细的考核制度,做得好就奖励,像多发点奖金或者给点小奖品啥的,做得不好就扣钱或者警告,这样才能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哦对了还有,设备也相当重要。
当初我们在一个老旧社区搞环卫,清扫车进不去那些狭窄的小巷子,只能靠人力,既费力又清扫不干净。
这时候就想啊,如果能配备一些小型的清洁设备就好了。
我觉得在环卫一体化建设里,就得根据不同的区域特点,配备合适的设备,大的清扫车负责宽敞的大街,小的清扫设备就负责小巷子、居民区里那些窄地方,这样才能全方位无死角地进行环卫工作。
再说说宣传吧,这个可不能小看。
我感觉民众对环卫一体化不了解的时候,根本就不配合。
就好比我们在推行垃圾分类的时候,很多人还是乱丢一气。
后来我们组织了一些社区的小活动,工作人员挨家挨户给大家宣传环卫一体化的好处,在社区办一些小讲座,还带着孩子们一起做环卫小手工。
嘿,效果还真不错。
大家慢慢地就开始自觉遵守规定了。
还有合作这一块,我之前总想着自己把所有事情都搞定,觉得跟其他部门或者单位合作太麻烦。
但是后来发现不对呀,就拿环卫和市政建设来说,要是市政修路不提前跟我们环卫打招呼,刚维修完啥的我们也不知道,就会出现环卫衔接不上的问题。
所以我觉得各部门之间一定要加强合作,建立定期的沟通机制,信息共享。
然而我也承认这些建议也有局限性。
像在一些贫困地区,可能资金不足,无法配备充足的设备,这时候我想一些替代方案就可以是发动当地居民的力量,大家集资或者自己制作一些简单的清洁工具来辅助。
同时,参考已成功的环卫一体化建设地区的案例也很重要,我就经常在网上找一些北上广深那边的相关报道,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
城乡一体化环境卫生治理市场化运作的思考
城乡一体化环境卫生治理市场化运作的思考摘要:近年来,市场化运作已成为城乡环境卫生治理的发展趋势和主流模式。
随着全国城市化推进的如火如荼,人居环境和城市面貌得到不断的改善。
但是纵观全局,垃圾问题仍然是城市发展中不可回避的矛盾中心和现实问题,建设和管理的矛盾日益突出,市场化运作在环境卫生治理中也似乎虎头蛇尾,力不从心。
为此迫切需要建立完善的城乡一体化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来综合解决面临的诸多问题。
文章就对城乡垃圾现状的调研和剖析,综合国内垃圾治理的先进模式,对城乡一体化环境卫生治理的市场化进行重新思索和探讨。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环境卫生;市场化;思考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management market - oriented operation thinking.Chen Hong meiEnvironmental Health Management Office of Lanshan District, Rizh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Shandong Rizhao 276808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market-oriented operation has become 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mainstream mode of urban and rural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governanc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n full swing, the living environment and urban outlook have been continuously improved. But looking at the overall situation, the garbage problem is still the inevitable contradiction center and the reality problem in the urban development,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is increasingly prominent, and the market-oriented operation in the environmental health management also seems to be in the end, unable to do. Therefore, it is urgentto establish a long-term mechanism of integrated urban and rural environmental health management to solve many problems. Article on the status of urban and rural garbag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comprehensive country. The advanced mode of internal garbage treatment is to rethink and discuss the marketiz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health management.Key words: urban-rural integration; environmental health; marketization; thinking1、城乡环境卫生管理现状分析目前,环境卫生管理主要分成三个部分:一是城市主、次干道(街道)和公共区域的保洁由环卫部门负责管理;二是商品房住宅小区、机关事业单位大院由相应的物业公司负责管理;三是农村、安置小区、城乡结合部等区域由环卫部门和镇村联合多级管理。
[推进城乡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的几点思考] 城乡一体化农民怎么办
[推进城乡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的几点思考] 城乡一体化农民怎么办推进城乡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的几点思考(朱良桥乡)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是促进城乡互利共赢的必由之路。
城镇和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农村的环境治理和保护不仅关系到农村的发展,也直接关系到城市和全社会的发展,只有推进城乡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才能实现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客观分析并结合我乡实际情况,认为主要存在生态环保意识淡薄、生态环保科技瓶颈、经费投入不足、环保执法监管不到位的几个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1、生态环保意识淡薄。
一方面,重视不够。
部分企业负责人、经营者重经济效益轻生态环保、先污染后治理或不治理的思想仍有残留。
另一方面一些群众生态文明意识不强,对生态保护重要性认识不够,随手乱扔垃圾、乱堆放牲畜粪便、乱排生活污水、乱砍树木,当需要出钱出力治理环境污染时,又表现出抵触情绪,严重阻碍了城乡生态环境保护建设。
2、生态环保存在科技瓶颈。
集中体现在农村垃圾处理方面。
农村垃圾处理已成为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现行处理方式主要以焚烧和填埋为主,焚烧把地面污染变成了空气污染,填埋又把地面污染变成了地下污染,亟待研究探索一个真正的生态环保的乡村垃圾处理新技术。
3、生态环保经费投入不足。
当前生态环境保护以政府投资为主,但政府有限的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县乡生态环境保护的实际需求,且生态环保资金多投放在城市,农村环境基础设施长期投入不足,资金投入与需求差距较大,存在较大缺口。
4、生态环保执法监管不到位。
生态环保宣传教育不到位,乱捕滥杀、药鱼电鱼的现象还相当程度存在,不但破坏生态环境,还给食品安全带来隐患。
执法力度不够大,执法不够规范,执法专业性和水平有待提升,打击处理的力度有待加大。
二、推进化下一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城乡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建设时间长、范围广、难度大、要求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议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加强宣传教育,发动全民参与。
如何推动城乡环境一体化治理
如何推动城乡环境一体化治理城乡环境一体化治理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
当前,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环境治理水平存在差异,推动城乡环境一体化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城乡环境差异的现状。
在城市,人口密集,工业和服务业发达,产生的废弃物和污染物种类繁多、数量巨大。
城市的环境治理通常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站等,但仍面临着交通拥堵、空气质量下降等问题。
而在农村,虽然人口相对分散,但农业生产中的农药化肥使用、畜禽养殖废弃物排放等,对环境造成了一定压力。
同时,农村的环境治理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
要推动城乡环境一体化治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环境基础设施的投入,建立健全农村污水处理系统、垃圾收集与处理设施。
例如,可以建设集中式的污水处理厂,或者推广适合农村的小型污水处理设备。
在垃圾处理方面,增设垃圾桶、垃圾转运站等设施,并建立有效的垃圾清运机制,确保农村垃圾能够及时得到处理。
加强环境监管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对于城乡企业,要严格执行环境排放标准,加强对污染排放的监测和执法力度。
无论是城市的工业企业,还是农村的乡镇企业和养殖场,都不能游离于环境监管之外。
同时,建立健全公众监督机制,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环境监督,对违法排污行为进行举报。
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至关重要。
在城市,可以通过社区宣传、学校教育等方式,普及环保知识,引导居民养成垃圾分类、节约能源等良好习惯。
在农村,要结合农村特点,通过广播、宣传画、村民大会等形式,宣传环保的重要性,改变农民一些不良的生产生活习惯,如随意丢弃垃圾、过量使用农药化肥等。
推进城乡产业的绿色发展是实现环境一体化治理的长远之计。
在城市,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发展低能耗、低污染的产业。
在农村,推动农业的绿色转型,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此外,还可以发展农村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既增加农民收入,又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如何推进城乡环境一体化治理
如何推进城乡环境一体化治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乡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推进城乡环境一体化治理,对于改善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如何有效地推进城乡环境一体化治理呢?首先,要强化统筹规划。
城乡环境一体化治理需要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规划作为引领。
政府部门应当深入调研城乡环境现状,充分考虑城乡之间的差异和联系,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长期规划和短期目标。
在规划中,要明确城乡环境治理的重点领域,如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大气污染防治等,同时要合理布局环境基础设施,确保城乡资源的均衡配置。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
在城市,要进一步完善垃圾处理设施,提高垃圾处理的效率和质量,推广垃圾分类制度,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
同时,加大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升级改造力度,提高污水处理能力,确保污水达标排放。
在农村,要加快推进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施的建设,建立健全“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
此外,还要加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因地制宜地采用适合农村的污水处理技术,如人工湿地、沼气池等。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不可或缺。
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加强对城乡居民的环保宣传教育,普及环保知识,培养他们的环保习惯。
可以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宣传环保政策法规和环保知识;在学校开设环保课程,从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组织环保志愿者活动,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
只有当广大城乡居民都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环境治理中来,城乡环境一体化治理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创新治理模式和机制也十分重要。
可以引入市场化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乡环境治理,通过PPP 等模式,提高环境治理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建立健全城乡环境治理的监督考核机制,加强对环境治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对治理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问责。
此外,还应当加强城乡环境治理的信息化建设,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实现对环境质量的实时监测和动态管理。
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工作建议为全面了解当前环卫一体化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们进行了专题调研,对相关情况有了系统了解,汇总整理形成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街道共有35个村庄,除4个城中村外,其余31个村庄全部纳入了街道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服务居民1.1万户、3.3万人。
为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服务质量,街道以竞争性磋商方式采购街道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承包31个村庄的环境维护及垃圾清运,年服务费万元。
同时,街道加大工作投入,加强队伍管理,强化督导考核,推动辖区人居环境质量显著提升,街道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列全县第二名,今年在市第三方进行的月度考核中多次名列前茅。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根据我们调研,环卫一体化推进过程中,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困难。
1、村庄生活污水治理难题农村生活污水主要包括村内缺乏流动的坑塘积水、居民排放的生活用水以及村外废弃沟渠内积水。
因为缺乏流动性,天长日久形成黑臭水体,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气味难闻、渗透污染地下水、滋生蚊蝇等,是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项老大难问题。
近年来,街道和村庄在人居环境治理中针对生活污水治理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收效甚微。
仅生活用水一项,几乎要涉及到每家每户,其中有将近四分之一的户存在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的现象,有些临街住户甚至直接排放到大街上。
另外,根据环保所提供的数据,我街道各村庄坑塘、废弃沟渠有60多处,几乎每个村都有,每到夏季降雨后形成积水,到秋季就成了臭水。
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一是因为村庄规划平整了原来的坑塘,造成村内积水。
某村干部介绍:我们村里原来有两个大坑,村东头一个,村西头一个,都是两亩多大,十米多深,每个坑容量能达到1.5万立方。
有这两个坑的时候,雨水都流到坑里,即便30公分的的降雨也淹不了村。
后来因为村里宅基太紧张,两个坑都填平了,雨水流到大街上,村西头地势洼,降雨稍大点儿村西头就积水,到夏天雨季,有时连续一个月雨水渗不下去。
乡村环卫一体化问题与建议
乡村环卫一体化问题与建议乡村环卫一体化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资源分散,管理混乱:乡村地区的环卫资源分散,管理机构分散,造成了环卫工作的混乱和无序。
需要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集中配置环卫资源,制定统一的管理标准和流程。
2.设施设备落后:乡村地区的环卫设施和设备相对较落后,如缺乏垃圾分类设施、垃圾桶、厕所等,影响了环卫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需要加大投资力度,改善设施设备条件,提升环卫工作的水平。
3.环境卫生意识薄弱:乡村地区居民的环境卫生意识相对较低,存在乱扔垃圾、乱倒污水等不文明行为。
需要加强环境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形成良好的环境卫生习惯。
4.人力不足,操作难度大:乡村地区的环卫工作人员相对较少,工作强度大。
特别是一些重体力劳动,如清理道路、清运垃圾等工作,操作难度较大。
需要增加环卫工作人员数量,提供相关培训,提高工作效率。
乡村环卫一体化建议如下:1.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成立乡村环卫事务管理中心,负责统一协调乡村环卫工作,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合理分配资源。
2.加大投资力度:增加乡村环卫的投入,改善设施设备条件,配备垃圾分类设施、垃圾桶、厕所等,提升环卫工作的质量。
3.加强环境教育:开展环境卫生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和环境卫生习惯。
加强垃圾分类、废水处理等知识普及,推行环保理念。
4.增加工作人员数量:加大对乡村环卫工作的支持力度,增加环卫工作人员的数量,提供相关培训,提高工作效率。
5.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加强乡村环卫的监督和执法力度,对无视环卫规定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形成威慑效应。
综上所述,乡村环卫一体化问题需要通过统一管理、加大投资、加强宣传教育、增加工作人员和加强监管执法等措施来解决。
只有做好乡村环卫工作,才能创造良好的乡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
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思考
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思考
一、指导思想
以打造美丽乡村为目标,以提高人的素质为根本,以市场化运作为手段,以社区村干部监督考核为保障,下大力气抓好城乡环卫工作,为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幸福生活而不懈努力。
二、任务标准
市区:
1、物业公司全天打扫卫生,不留死角。
包括:街巷、小区、城中村、卫生保洁、及时清除小广告。
2、城管、环卫搞好监督、考核,制定出工作奖惩制度。
同时做好下水道、公厕长期保洁、维修。
农村:
35个农村建立长效机制,聘用物业公司管理。
具体讲:
1、村村有保洁员。
按500人一名。
500—1500人,每村2名;1500—2000人每村3名;2000人以上4名配备。
2、统一保洁服装。
3、定时打扫清运。
4、户垃圾用袋装、桶装,每天入垃圾池。
5、村级配备足够的垃圾箱。
6、制定工作制度,落实奖惩考核。
公司经理监督社区具体责任人,社区具体责任人监督社区卫生负责人,村干部监督到保洁员,村每天定时上报卫生情况,分好中差。
工资分基础工资、绩效工资。
7、资金保障。
村按每月2元钱收取卫生费(或集体企业承担),分两次上交办事处,办事处兑付到物业公司经理。
主干道卫生:由刘总具体负责,列出工作制度,建立考核机制。
绿化:有条件的村可实行村庄绿化,用绿遮丑。
三、组织领导
办事处党委高度重视,明确职责任务,三个任务分别由三名干部负责。
各社区明确一名责任心强,素质好的年轻干部具体负责卫生工作。
如何有效促进城乡环保一体化
如何有效促进城乡环保一体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但在环境保护方面,城乡之间仍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美丽中国,促进城乡环保一体化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促进城乡环保一体化呢?首先,要加强环保意识的普及和教育。
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人们的环保意识都是推动环保工作的重要基础。
在城市,通过学校、社区、媒体等多种渠道,加强对环境保护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而在农村,由于教育资源相对薄弱,更需要采取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方式进行环保宣传。
例如,可以利用村里的广播、宣传栏,举办环保知识讲座,向农民普及农药化肥的合理使用、垃圾分类、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还可以组织环保志愿者深入农村,开展环保实践活动,带动农民参与环保行动。
其次,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城乡环保一体化的关键。
城市的环保基础设施相对较为完善,而农村在这方面则存在较大的短板。
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包括污水处理设施、垃圾收集和处理系统、清洁能源供应设施等。
在污水处理方面,可以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建设小型污水处理站或者采用生态处理方法,确保农村污水得到有效处理。
对于垃圾处理,应建立健全的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体系,合理设置垃圾桶和垃圾中转站,并推广垃圾分类制度,提高垃圾的回收利用率。
此外,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在农村的应用,如太阳能、风能等,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
再者,加强城乡环保规划的统筹协调也至关重要。
在制定环保规划时,不能将城市和农村割裂开来,而应充分考虑城乡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要根据城乡的不同特点和发展需求,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环保目标和措施。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要注重合理布局产业,避免污染企业集中在城市的上风上水区域;在农村规划中,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严格控制农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同时,建立城乡环保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对城乡环境质量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环保问题。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几点思考5篇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几点思考5篇第一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几点思考对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几点思考市政府秘书长、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办公室主任郭宝渝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如何有效推进并建立长效机制,是一个重大实践课题。
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认为应重点在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把握“三个环节”,落实工作责任一是党政负责。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一项长期性重要工作,事关民生改善和发展环境,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省委“两个加快”和市委“实施四大战略,推进五个突破,打好老区建设发展翻身仗”的重要举措。
巴中城乡道路、市政管网、环卫设备和市场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大,城乡居民环境意识不强,客观上加大了治理难度。
必须坚持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特别是党政“一把手”要坚持经常性研究布置,经常过问检查,切实帮助解决队伍、设施、制度、规划、投入等重大问题,以此推动综合治理不断深入开展。
二是部门联动。
充分发挥市城乡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作用,统筹做好全市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建设、城管、公安、工商、交通、水利、宣传、监察等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有关部门既要分工负责,履职尽责,严格执法,加强舆论引导和督查问责,又要树立全局观念,加强协调配合,做到互通信息,快速反应,形成工作合力,确保综合治理整体推进。
三是群众参与。
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城乡群众是直接责任主体。
要积极引导和教育广大城乡群众树立社会公德意识和环境卫生意识,不断增强讲文明、爱卫生、护环境的自觉性和“环境治理、人人有责”的主动性,从根本上杜绝各类损害城乡环境的不良现象发生。
广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村社、进景区、进家庭”七进活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参与率,使综合治理转变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形成“人人参与治理、处处争创卫生”的良好局面。
二、创新“三个机制”,健全工作制度一是投入机制。
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情况及打算汇报交流材料
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情况及打算汇报交流材料一、引言城乡环卫一体化是指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实现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和管理的协调与一体化。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城乡环卫工作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
本文旨在汇报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情况,并提出未来的打算,以促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城乡环卫一体化的背景及意义城乡环卫一体化的提出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1. 城乡差距拉大:城市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和管理相对较好,而农村环境卫生条件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城乡居民的环境卫生权益无法得到公平保障。
2. 农村垃圾处理问题: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农村垃圾产量不断增加,垃圾处理压力日益增大。
3. 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城乡环卫一体化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益,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三、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情况1. 环卫设施建设:在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中,加强环卫设施的建设是关键。
我们通过加大投入,持续改善农村环境卫生设施,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满足居民的需求。
2. 垃圾分类与处理:推动垃圾分类是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重要内容。
我们通过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建立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系统,提高农村垃圾处理的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3. 环境卫生管理:城乡环卫一体化的成功还需要加强管理机制的建设。
我们加强环境卫生监督和执法力度,建立城乡环卫一体化的工作机构,形成有效的管理体系。
四、未来的打算1. 制定长期规划:我们将制定城乡环卫一体化的长期规划,明确目标和路线图,做好工作的全面部署和组织实施。
2. 加大投入力度:为了推动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我们将加大投入力度,争取更多的财政支持和社会资源,确保环卫设施建设和管理的需要得到充分满足。
3. 推进技术创新:我们将积极推进环卫工作的技术创新,引入先进的工艺和设备,提高垃圾分类处理的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4. 强化协作机制: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需要各相关部门的紧密合作和协调配合,我们将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形成合力,推动工作的顺利进行。
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建设的思考
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建设的思考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推进,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乡居民的生活居住环境质量大为改观,群众物质生活水平不断在提高,但与之相反的是产生的生活垃圾数量日益增多,尤其是广大农村,普遍存在村落分散、基础设施薄弱、农贸生活习性落后等突出问题,垃圾污水乱泼乱倒现象随处可见,面源污染十分严重,为切实改变农村环境“脏、乱、差”现状,提高农村环境卫生质量,从统筹城乡建设、加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角度出发,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势在必行。
标签:城市垃圾;处理一体化;建设;思考一、全区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分析我区辖24个街镇,常住人口为107.04万人,全区每天大约产生生活垃圾1250吨左右,其中:城镇生活垃圾日产量约540吨;农村生活垃圾日产量约110吨。
而全区无一个达标卫生填埋场。
仅有唯一的大湾垃圾卫生填埋场,也一直是处于试运行状态。
同时,大多数中心街镇由于距区城较远,收运车辆破烂老化、油料费及车辆维修费等导致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成本较高,多数乡镇对生活垃圾采取就地堆放、掩埋的方式处理。
从垃圾分类来看,城区生活垃圾主要包括高科技易污染类废旧物(废旧家电、废旧电子产品、废电池等)、日用品废弃物(废玻璃、废金属、破旧衣物、各种废弃塑料包装盒、破旧家具等)、厨余物(剩菜、剩饭、剩汤、果皮等)、装修建筑垃圾等;农村生活垃圾主要包括农业生产附属垃圾(蔬菜枝叶、瓜果皮、各类腐坏蔬菜和水果等)、燃料废渣(煤渣、草木灰等)、建筑材料类(碎砖瓦、渣土等)、厨余物(剩菜、剩饭、剩汤等)、日用品废弃物(废玻璃、废金属、破旧衣物、各种废弃塑料包装盒等)、高科技废弃物(废旧家电、废旧电子产品、废电池等)、人畜排泄物等。
从以上分析可见,城区生活垃圾主要特点是:总量较少,种类多、成分复杂,污染性较大,可回收利用率高,热值较高;农村生活垃圾主要特点:总量较多,季节性较强(夏、冬两季量大),污染性垃圾量相对较少,可回收利用较少,焚燒热值较低。
如何促进城乡环境一体化治理
如何促进城乡环境一体化治理城乡环境一体化治理是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任务。
当前,我国城乡之间在环境治理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如何促进城乡环境一体化治理,实现城乡环境的共同改善和可持续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城乡环境一体化治理面临的挑战1、城乡发展不平衡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在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城市在环境治理方面投入相对较多,拥有较为完善的环保设施和管理机制;而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薄弱,环保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导致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
2、环境治理观念差异城市居民的环保意识相对较强,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较高;而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相对淡薄,在生产生活中往往忽视环境保护,如随意丢弃垃圾、过量使用农药化肥等。
3、管理体制不顺畅城乡环境治理分别由不同的部门负责,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导致政策执行不一致,工作衔接不顺畅,难以形成治理合力。
4、资金和技术短缺农村环境治理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有限,资金筹集困难。
同时,农村地区在环境治理技术方面相对落后,缺乏专业人才和技术支持。
二、促进城乡环境一体化治理的策略1、统筹规划,实现城乡环境治理同步推进制定城乡环境一体化治理规划,将农村环境治理纳入城市环境治理总体规划之中,明确城乡环境治理的目标、任务和措施,确保城乡环境治理工作同步开展。
在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城乡的差异和特点,因地制宜,制定适合城乡不同区域的环境治理方案。
2、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城乡居民环保意识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加强对城乡居民的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在城市,可以利用媒体、网络、社区活动等方式,宣传环保知识和法律法规,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在农村,可以通过开展环保培训、发放宣传资料、设立环保宣传栏等方式,普及环保知识,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
3、完善管理体制,建立协调联动机制打破城乡环境治理的部门分割,建立统一的环境治理管理机构,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城乡环卫一体化实施的几点思考
河东环卫一体化工作已提出多年,但一直落实效果不佳,至今仍存在“头疼治脚疼治脚、经常治天天乱”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建立环卫一体化长效机制。
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有两条,一是各级投入资金严重不组;二是始终没有建立起一体化的队伍和管理运作机制。
环卫一体化是一项势在必行的重大工程,需要上下联动、共同努力,仅靠一个镇街和一个村无法达到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目前很多地方已经有了很好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很好的学习和借鉴,就这一问题,提出几点思考如下:
一、要下决心学习经验改变现状
根据有关统计,目前我省已经有60个县区实施了环卫一体化镇村全覆盖。
从2008年期昌邑就开始实施了一体化工作,创作了一套具有特色的“昌邑模式”,引起了全省、全国同行的极大关注,全省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经验交流会和全国城乡环卫一体化暨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培训研讨会相继在昌邑召开。
在广西召开的全国小城镇和村庄垃圾治理专家座谈会上,与会专家一致决定把“昌邑模式”作为小城镇和农村垃圾处理模式推广。
2013年我省寿光市辖15处镇街区,975个村,人口103万、全面实施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建立起“村镇(街道)
定点收集、市集中清运处理”的垃圾治理模式,该模式成为典型在全省推广。
昌邑和寿光的做法有很好的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上述地区实施一体化总体上有三条值得学习思考
1、创新资金投入模式,理顺投入机制。
缺乏资金投入式制约环卫一体化的根本原因。
建立区、镇、村长期投入机制是一体化的根本保证。
昌邑市创新资金筹集模式,顺应国家发展需求。
按照“谁产生、谁付费”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多元投入。
农村日常保洁、垃圾收集清运、资源化利用费用纳入市财政统筹,市级承担40%、镇级承担20%(含农村五保家庭、低保家庭及残疾人、70岁以上老年人环卫托管费及村级垃圾桶购置费的20%部分),村级通过村集体出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按每年60元标准筹集)承担40%。
这种收费模式不仅减轻了农民负担,而且顺应了温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上提出“谁产生、谁付费”的要求,也是顺应历史发展需求,真正体现了城乡环卫一体化的精髓。
寿光市善了资金保障机制,对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每一项费用来源和保障做了详细规定。
每年1910万元的农村生活垃圾清运费和部分垃圾处理费由各镇街区财政承担,垃圾处理费大头由市财政承担;每年2348万元的村庄保洁费用由市、镇两级财政根据经济状况适当承担,经济状况较好的镇街区承担70%,一般的承担50%,相
对较弱的承担30%。
每年1870万元的路域垃圾清理费用也由市、镇两级财政承担,其中市财政承担国道、省道和县道垃圾清理费用,镇级财政承担乡级道路垃圾清理费用。
这些费用均通过财政体制按月拨付给市环卫部门使用。
运行资金的充分保障,保证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有效运转。
2、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和人员
各级基础设施不足是影响环卫一体化实施的关键环节。
只有加大投入配足垃圾清理、运输、收集存储设备和垃圾处理设备的各项设备,才能保障环卫一体化的有序运行。
昌邑环卫坚持走科技强环卫发展之路,先后投入资金近2000万元,在各镇街区建设垃圾中转站10处,购买各自专业车辆达到300余辆,其中中型垃圾清运车36辆,大型垃圾压缩车8辆,大型垃圾转运车3辆,道路养护车2辆,洗扫车3辆,洒水车5辆,小型、中型清扫车40余台,装载机、挖掘机、推土机3辆。
同时,与青岛同辉集团公司合作研发了侧装式垃圾封闭运输车,进一步提高道路清扫、垃圾中转、清运效率和水平。
寿光市镇两级投资3150多万元,在城区及镇街建设了21座压缩式垃圾中转站,每座日处理能力100吨,这些中转站搭建起了城乡环卫一体化的最基础平台。
各镇街区、村共同投资1000多万元,为各村庄设置了13535个垃圾桶,建设了283个垃圾池、118个垃圾房。
投资2130万元,新购置了223台中小型垃圾运输车和10辆大型压缩垃圾块运输车。
目前,寿光市拥有各种类型环卫车辆已达572台(部)。
完善的环卫基础设施,有效地保证了城乡环卫一体化的顺利实施。
3、实施市场化运作,推行有偿托管
从2008年开始,昌邑市将城市环卫工作模式延伸至镇街、村(社区),探索建立了“统一收集、统一清运、集中处理、资源化利用”的垃圾收集处理新模式,把镇街和村(社区)的环卫保洁、垃圾清运委托市环卫局全面管理。
在各镇街设立环卫所,配备环卫专业人员及专业机械、车辆,全面负责所辖镇街驻地及托管村的环卫保洁和垃圾清运。
按每100户村民设一名保洁员的标准配备保洁员负责村内生活垃圾收集、道路保洁,按每15-20户村民设置一个垃圾桶的标准,在全市农村设置垃圾桶1万多个,对生活垃圾实行封闭式收集,在各镇街区建设8处垃圾中转站,按照15个配一辆垃圾清运车的标准,配备44余辆大中型垃圾车,实现了垃圾“收集运输全封闭、日产日清不落地”的目标。
寿光市从2005年起,选取条件成熟的镇进行试点,同时逐步将驻地周边村庄纳入托管范围。
设置了垃圾桶,生活垃圾日产日清;配备了保洁员、清扫车和清洗车,做到机械化清扫和人工保洁相结合,实行定地段、定人员、定标准的清扫保洁要求,实施全天候、无缝隙保洁。
到2008年10月份,全市各镇街驻地都实现了环卫托管。
镇区容貌焕然一新,有效地改善了环境脏乱差的问题。
卫生托管带来的洁净和省心,让镇街干部都尝到了甜头,使得他们可以腾出时间去做其它事情。
二、汤河镇环卫一体化初步计划
通过对先进地区的学习结合我镇情况,我们初步制定了环卫一体化实施计划
1、基础设施配备
汤河镇现有38个村56000人,约16000户。
计划配备垃圾箱320个(每30户一个市场价6000元,定做4000元)总投资约128万元;压缩式垃圾运输车1台总投资55万元(22立方)。
勾背车2台18万元。
2、人员配备
设立环卫所(归环卫处统一管理)配备村保洁员110名(每150户一名)月工资1000元,每月支出11万元,年支出150万元;(含相关费用),严格制度检查,严格考核管理。
3、运行模式
参照先进地区的管理办法,实施托管模式,人员管理和设备运行全部交河东环卫处管理。
各村保洁员讲垃圾统一指导农户收集如箱后,由运输车压缩后直接运送到垃圾处理场,杜绝二次污染的发生。
托管后垃圾清运等费用每年90万元。
4、资金筹措
根据估算,我镇实施环卫一体化,初期一次性投入
约210万元;每年托管运行费用240万元。
资金筹措可以采取区、镇、村三级分担投入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