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总复习(基础自主梳理+随堂巩固落实)世界地理概况学案(含解析)
高考地理总复习(基础自主梳理+随堂巩固落实)中国自然地理学案(含解析)
![高考地理总复习(基础自主梳理+随堂巩固落实)中国自然地理学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eca304548d7c1c708a145d4.png)
学案38 中国自然地理中国的疆域1.优越的地理位置。
(1)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________,少部分位于热带。
(2)海陆位置:东临________,背靠________。
2.辽阔的疆域。
濒临的海洋: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3.众多的邻国:陆上______个、隔海相望________个。
答案:1.(1)北温带 (2)太平洋 亚欧大陆2.渤海 黄海 东海 南海 3.14 61.特征⎩⎪⎨⎪⎧地势: ,呈 分布地形:复杂多样, 面积广大2.主要山脉分布。
(1)三列东西走向山脉:a____________-阴山、昆仑山-b________、南岭。
(3)西北-东南走向:g________、阿尔泰山。
(4)南北走向山脉:h________、横断山脉。
(5)弧形山脉:i________。
3.四大高原:面积由大到小依次是________、内蒙古高原、________、云贵高原。
4.三大平原:纬度由高到低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四大盆地:自北向南依次是准噶尔盆地、________、柴达木盆地、________。
6.主要丘陵:自北向南依次是____________、山东丘陵、________。
答案:1.西高东低 阶梯状 山区2.(1)天山 秦岭地形和地势(2)三列东北-西 南走向的山脉c -太行山d -雪峰山 长白山-e f(2)大兴安岭巫山武夷山台湾山脉(3)祁连山(4)贺兰山(5)喜马拉雅山脉3.青藏高原黄土高原4.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5.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6.辽东丘陵东南丘陵以练促记山脉是地形的骨架,图中的直线均为经纬线,数字为经纬度,表示这些经纬线附近的山脉。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的①~④所代表的山脉分别是()A.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B.天山昆仑山秦岭南岭C.昆仑山天山阴山秦岭D.天山阴山昆仑山南岭(2)关于图中的⑤~⑧所代表的山脉附近地区的地理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A.⑤山脉地形特征是山高谷深,山河相间B.⑥山脉为贺兰山C.⑦山脉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分界线D.⑧山脉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解析:第(1)题,由经纬度和山脉走向确定①天山、②昆仑山、③秦岭、④南岭。
高考地理总复习(基础自主梳理+随堂巩固落实)城市化学案(含解析)
![高考地理总复习(基础自主梳理+随堂巩固落实)城市化学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93a7bf133d4b14e852468d3.png)
学案17 城 市 化城市化1.概念:人口向________集聚和________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________的过程。
城镇 城市 城镇乡村 城市3.城市化水平。
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比重表示,体现了______________水平。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 城市经济发展4.意义。
(1)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____________。
(2)不仅给人们带来了________的变化,还带来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巨大变化,它是一个地区______________的必然结果,是________的表现。
(1)区域经济发展 (2)聚落形态 社会经济发展 社会进步5.世界城市化进程。
世界城市化水平变化曲线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 ”形曲线。
比较项阶段城市化 水平 城市化 速度 地区发展差异 初期阶段 低 慢 发达国家大都进入______阶段。
发展中国家大都进入______阶段和______阶段。
中期阶段增高 快 后期阶段低慢以练促记 (2012·福建卷)下图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代表中国城市进程的折线是()A.甲B.乙C.丙D.丁(2)2000年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提高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促进区域经济发展B.工业产值的比重持续增大C.城市环境趋于恶化D.城市中心区人口不断增多解析:(1)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水平较低,改革开放后城市化进程加快,目前城市化水平已超过50%。
(2)甲代表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城市化水平高,实现了工业化,第三产业比重大;2000年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提高,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工业产值的比重不会持续增大,城市中心区人口不一定增多,还可能减少,城市环境不是趋于恶化。
答案:(1)D(2)A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生物多样性地下水土地质量2.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包括________、水污染、________和噪声污染。
高考地理复习精品教案世界地理 世界地理概况
![高考地理复习精品教案世界地理 世界地理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6c3c2cfc6137ee06eff91868.png)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教案:世界地理概况一、教材分析由于初中和高中的地理知识有着不可分割的承接关系,在高考中也将考查有关世界地理的相关内容。
包括世界的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不同尺度区域的位置、范围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世界陆地和海洋的分布、各大洲主要地形特点,及海陆变迁状况.(2)理解世界气候主要特征和自然景观.(3)识记主要自然资源类型、分布、开发和利用情况.(4)了解世界居民的变化及分布,知道世界地理分区。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要应用综合的观点、辩证的观点看问题,避免使所学知识公式化。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认识世界地理知识的学习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学会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培养学生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
(2)通过认识世界地理概况,理解各个自然要素对地理环境的形成起重要作用,从而进一步热爱自己生活的地球。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世界气候主要特征和自然景观难点:气候类型的判断。
四、学情分析本节是世界地理的基础知识,学生常见错误主要是各大洲和大洋的空间分布不明确,导致空间定位不正确。
气候类型的判断是自然地理中重要的知识,常见错误主要是判断方法不正确。
五、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讲解法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学案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四人一组,准备探究学习。
七、课时安排:1--3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问题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首先提问:世界海陆分布中七大洲和四大洋,在北半球有谁?我们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夯实基础+精讲考点+定时规范训练+能力提升)区域地理 1.1 世界地理概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夯实基础+精讲考点+定时规范训练+能力提升)区域地理 1.1 世界地理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75f78d5ea76e58fafab0034a.png)
【教师必备用书】2014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 1.1 世界地理概况[最新考纲] 1.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
2.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3.不同尺度区域(如大洲、地区、国家等)的主要地理特征。
[分析解读] 1.识记世界海陆分布、各大洲的界线、海底地形、陆地地形及其分布。
2.理解并掌握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规律及成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成因。
3.准确识记世界重要地区的海陆轮廓、经纬度位置、交通位置和经济地理位置。
4.正确理解世界重要国家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以及政治、经济地理位置和区际联系。
5.掌握区域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的分析方法和区域自然、人文地理的综合分析方法,学会分析、总结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第1讲世界地理概况一、世界的海陆分布1.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依次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2.大洲分界线:图中的a乌拉尔山,b苏伊士运河,c直布罗陀海峡,d白令海峡,e 巴拿马运河,f德雷克海峡。
3.四大洋:面积最大的是太平洋,面积最小的是北冰洋。
二、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1.陆地地形2.海底地形3.海陆变迁(1)六大板块:A南极洲板块,B印度洋板块,C美洲板块,D非洲板块,E太平洋板块,F亚欧板块。
(2)两大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三、世界的居民和国家1.世界人口分布人口稠密地区:图中的A亚洲东部和南部,B欧洲,C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近海平原地带。
2.世界人种分布(1)面积位于前六位的国家(2)人口数量:人口最多的是中国,其次是印度。
(3)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进口工业制成品和粮食等考点一区域定位的方法1.(2011·四川文综)下图为“某大洲地形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剖面穿过的地形以山地为主B.乙地所在国工业集中分布在该国西部C.该剖面走向为西北—东南向D.乙地所在国农业集中分布在该国北部(2)关于甲地与所在大洋对岸(同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海水的盐度比对岸海域更高B.甲地上升流比对岸海域更显著C.甲地大陆沿岸一派油橄榄风光D.甲地对岸的沿岸一片草原景观答案(1)C (2)A解析(1)从图上看,该剖面穿过了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面积最大的地形区应是高原。
高考地理总复习(基础自主梳理+随堂巩固落实)自然地理
![高考地理总复习(基础自主梳理+随堂巩固落实)自然地理](https://img.taocdn.com/s3/m/37e672a84b73f242326c5f1e.png)
学案13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1.结合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区域生态环境问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2.以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为载体,考查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3.多以模式图或区域图提供相关地理信息。
在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同时,注重考查读图分析能力、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________、水、________、生物、________、地形等。
(2)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途径:________、生物循环和________________等。
(1)大气岩石土壤(2)水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1)生产功能:合成有机物的能力,主要依赖于________。
(2)平衡功能: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通过物质和________交换实现。
(1)光合作用(2)能量3.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以练促记(2013·广州市调考)读我国某地形区自然环境特征联系示意图,该地形区最可能是()A.华北平原B.青藏高原C.塔里木盆地D.江南丘陵解析:该示意图揭示了该地区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图中各要素特点,充分说明该地位于塔里木盆地。
答案:C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分异规律形成基础影响因素典型地区图示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 ____太阳辐射________地区及中纬度一定范围内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 ____海陆分布________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垂直地带性) 水热状况纬度、____海拔较高的低纬山地热量低纬和高纬水分变化中纬度地区海拔高度以练促记(2013·江苏卷)国家领导人近期出访了俄罗斯等四国,行程如下图所示。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部分第11章世界地理第1节世界地理概况教学案(含解析)湘教版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部分第11章世界地理第1节世界地理概况教学案(含解析)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1ec64eb3186bceb19e8bb62.png)
第1节 世界地理概况1.世界海陆分布(1)填图:在上图方框中填写大洲、大洋的名称。
(2)填表:对照上图,填写各大洲的界线。
(1)陆地地形的类型与特征(2)海底地形的类型与特点(1)世界主要地形区①世界两大山系: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科迪勒拉山系(落基山、安第斯山)。
②主要高原亚洲:青藏高原、蒙古高原、德干高原、伊朗高原、阿拉伯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等;非洲: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等;南美洲:巴西高原、巴塔哥尼亚高原等。
③主要平原亚洲: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图兰平原等;欧洲:西欧平原、波德平原、东欧平原等;北美洲:中央大平原;南美洲:亚马孙平原、拉普拉塔平原等。
④主要盆地:刚果盆地、巴黎盆地、大自流盆地等。
(2)七大洲的地形特征考法1 以某区域图切入,考查世界海陆分布状况(2018·济南一模)下图中甲港口所在国家是海运大国,海运业是该国经济的支柱型产业之一。
据此完成1~2题。
1.甲港口号称该国所在大洲的“南大门”,得益于( )A.经济腹地广阔B.港阔水深避风C.地理位置优越D.地形平坦开阔2.我国商品运达该港口,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 )A.麦哲伦海峡B.霍尔木兹海峡C.马六甲海峡D.直布罗陀海峡1.C 2.C [第1题,“南大门”强调的是位置优势,故C正确。
从经纬度可知,该图是巴尔干半岛的希腊,A、D明显不符合事实,B项表述正确但与本题无关。
第2题,我国商品运达该港口、最近的路线经过马六甲海峡—曼德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
] [规律方法] 区域定位技巧(1)利用经纬网定位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理事物的区域位置都可以通过一组具体的经度和纬度来确定。
利用经纬网进行定位是区域定位中最常见、最准确的方法,这种定位方法要求学生熟悉重要地理事物的经纬度位置,不仅要脑中有图,而且要脑中有网(经纬网),要用经纬网覆盖脑中的地图,特别要注意掌握一些重要的经纬线,其他经纬线根据这几条推算即可。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部分学案:1世界地理概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部分学案:1世界地理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63f8d5f3be23482fb4da4ccc.png)
学案1 世界地理概况[目标定位] 1.识记世界海陆分布,各大洲的界线,海底地形、陆地地形及其分布。
2.理解并掌握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成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成因。
3.准确识记世界主要地区的海陆轮廓、经纬度位置、交通位置和人文地理状况。
4.掌握世界主要资源的分布情况。
一、陆地和海洋1.海陆分布: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①______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②______半球。
2.七大洲面积最小的是大洋洲全部在北半球的是③洲全部在南半球的是南极洲赤道穿过南美洲、④、亚洲和大洋洲四个大洲3.四大洋:按面积大小顺序依次是太平洋、⑤________、印度洋和北冰洋。
二、世界的地形1.陆地地形:主要有山地、平原、⑥________、丘陵、盆地五种类型。
2.海底地形:包括⑦________、大陆坡、岛弧、⑧________、洋盆、洋中脊、海岭等主要类型。
三、世界气温与降水1.气温和气温的分布(1)气温的变化a.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⑨________________,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b.年变化最热月:北半球陆地为⑩月,海洋为8月最冷月:北半球陆地为1月,海洋为?月(2)气温的分布a.分布规律从低纬度向高纬度?同纬度: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冬季相反山区:气温随海拔升高而?b.影响因素:纬度、海陆、?________、洋流等。
2.降水和降水的分布(1)降水的季节变化a.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如全年多雨区、全年少雨区、常年湿润区。
b.降水季节差异很大:如?________区、冬季多雨区。
(2)降水的分布a.分布规律赤道地区降水多,?地区降水少中纬度?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和内陆降水?b.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
四、世界的居民和国家1.人口稠密的四个地区:亚洲?______和南部,欧洲以及?____________。
2.世界人种(1)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北亚、北亚和东南亚、南亚部分和美洲。
高考地理总复习(基础自主梳理+随堂巩固落实)环境保护学案(含解析)(1)
![高考地理总复习(基础自主梳理+随堂巩固落实)环境保护学案(含解析)(1)](https://img.taocdn.com/s3/m/b8cbf69316fc700aba68fc86.png)
学案24 环境保护(选修6)1.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危害,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2.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形成过程,生态环境问题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3.我国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4.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作用5.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其形成的原因、过程、危害6.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方法和预防措施1.结合时政材料考查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结合具体的环境问题分析当代环境问题的表现、成因、特点2.结合国际油价、矿石的价格变动考查资源的分布、影响及应对措施3.结合流域的洪涝灾害、湖泊面积的变化,考查湿地的生态作用及主要的保护措施4.结合重大污染事件,考查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应采取的整治措施1.环境问题的成因。
(1)____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
(2)短期________和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
(3)________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矛盾。
(4)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的矛盾。
答案:(1)资源(2)经济效益(3)局部2.环境问题的特点。
(1)危害的不可预见性。
(2)过程的不可逆性。
(3)规模的全球性。
3.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______、环境污染、________、全球环境变化。
答案: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问题以练促记(2013·揭阳市一模)人类活动深刻影响着地理环境,以下关于人类活动及其影响符合事实的是()A.城市工业集中,大量消耗化石燃料,排放二氧化碳,产生热岛效应B.在比较封闭的海湾,石油泄漏会导致赤潮的爆发C.修建水库可能会引起河口三角洲的快速增长D.在干旱地区,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可能会导致土壤次生盐碱化解析:人类不同的活动会导致不同的环境问题,如城市热岛效应主要是城市人类在生产、生活中排放的废弃热量多,加上城市楼房密集通风散热条件差而产生;封闭的海湾石油泄漏如果遇到高温等条件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而形成赤潮,故B项只能说有可能;修建水库会使河流含沙量减少,引起河口三角洲增长减慢;在干旱地区,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可能会导致土壤次生盐碱化。
高考地理总复习(基础自主梳理+随堂巩固落实)一个大洲 五个地区学案(含解析)
![高考地理总复习(基础自主梳理+随堂巩固落实)一个大洲 五个地区学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2afa8fbce2f0066f53322d5.png)
学案36一个大洲五个地区亚洲1.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象。
a________海,b________半岛,c________群岛,d________高原,e________高原,f__________气候,g__________气候。
答案:阿拉伯阿拉伯马来青藏德干温带大陆性亚热带季风2.亚洲的自然环境特征。
位置地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是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大的大洲地形以________为主,中部高、四周低气候复杂多样,________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________流向周边海洋,水能资源丰富答案:高原、山地季风放射状3.亚洲的人文环境特征。
(1)人口稠密:______、东南亚、______是人口稠密的地区,其中有6个国家人口超过1亿。
(2)多样的地域文化:不同地区的不同民族,创造了各自的文化,如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______文化,______——印度河流域文化,美索不达米亚平原——________文化。
(3)经济发展差异:大部分属于______国家。
其中东亚、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如新加坡,经济发展较快;西亚一些国家,因大量出口______,成为比较富裕的国家。
答案:(1)东亚南亚(2)华夏印度河流域阿拉伯(3)发展中石油以练促记在地理学上,洼地是指陆地上高程在海平面以下的地区(不包括人工开掘的和大河腹地的低洼地)。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A地有世界上最深的洼地,其位于____________大裂谷带的北部,为阻止其水位下降和改善当地生态环境,需要引____________(海域)的水。
(2)E高原地势比青藏高原平坦,主要是形成时间较古老,长期受到________作用的影响。
B、D两地自然带有明显的差异,体现了自然带的________地带性分异规律。
(3)1月份,A、C两地区的多年平均气温均在0°C以上,但降水却有明显的差别,试分析其原因。
(4)简述图示范围总体地形特征,并分析其对河流的影响。
2022高三全国统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随堂演练:第十一章 第1讲 世界地理概况 Word版含解析
![2022高三全国统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随堂演练:第十一章 第1讲 世界地理概况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ddc34c652d380eb63946d8f.png)
第十一章世界地理第1讲世界地理概况随堂演练[能力过关]右图表示全球及南、北半球月均气温变化与冰雪覆盖面积的对应值。
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a点表示()A.南半球7月份B.北半球1月份C.全球平均状况1月份D.全球平均状况7月份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北半球冬季冰雪覆盖面积小于南半球冬季冰雪覆盖面积B.由于冰雪的反射,大气温度明显上升C.据估算,全球冰雪融化后,世界海平面将上升20~30米D.从全球平均状况来看,全球平均气温1月较7月低解析:第1题,全球冰雪覆盖面积应为南北半球冰雪覆盖面积之和。
因此最右边的线表示全球冰雪覆盖面积。
与南半球相比,北半球温差大,所以,ab线代表北半球冰雪覆盖面积,ab线左侧线代表南半球冰雪覆盖面积。
北半球1月冰雪覆盖面积大,所以a代表北半球1月。
第2题,北半球中高纬度陆地面积、高海拔地区均大于南半球,所以北半球冬季冰雪覆盖面积比南半球冬季冰雪覆盖面积大;由于冰雪的反射,地面获得热量少,大气温度明显下降;全球冰雪融化后,世界海平面将上升60~70米;图中显示,全球平均气温1月较7月低。
答案:1.B 2.D下图中虚线表示北极地区7月份10 ℃等温线。
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10 ℃等温线()A.以北地区的盛行风为西北风B.自西向东经过亚洲、欧洲、北美洲C.在甲地外凸主要受洋流影响D.在乙地附近经过板块消亡边界4.北极冰盖面积的变化会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
若冰盖持续萎缩,北极地区() A.太阳辐射强度将变大B.出现极昼的范围将变小C.陆地面积将扩大D.通航能力将提高解析:第3题,由图示轮廓可知,该地为北极附近,图中10 ℃等温线大致在60°N 以北地区,应该位于极地东风带,A项错;自西向东经过欧洲、亚洲、北美洲,B 项错;甲地等温线向低纬度弯曲,说明该地气温较低,主要是受寒流的影响,C 项正确;乙地岛屿为冰岛,东边是亚欧板块,西边是美洲板块,冰岛位于两板块的生长边界,D项错。
高考地理总复习(基础自主梳理+随堂巩固落实)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的判断学案(含解析)
![高考地理总复习(基础自主梳理+随堂巩固落实)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的判断学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aa583d70066f5335b812170.png)
高考地理总复习(基础自主梳理+随堂巩固落实)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的判断学案(含解析)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1.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不同时间尺度的________变化。
冷暖和干湿2.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
时间尺度 时间特点地质历 史时期 距今1万年前 时间跨度________,变化周期最长 历史时期 距今1万年以来 全球气温变化呈______趋势 近代近百年有气象 观测记录时期全球平均气温呈______趋势最大 波动上升 上升全球变暖的可能影响1.使海平面上升:改变________,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影响,________________地区面临被淹没的危险。
海岸线 海拔较低的沿海2.影响农业⎩⎪⎨⎪⎧有利:气候变暖预示着 , , 提高作物产量不利:温度升高伴随着 , ,使作物减产积温增加 生长期延长 干旱加重 供水不足3.影响水循环:可能使蒸发加大,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极端异常事件的发生,加剧水资源的________。
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1)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CO 2的排放、多使用清洁能源、提高________等。
(2)增加对二氧化碳的吸收:________。
(3)科学预测、积极地适应未来气候变化。
建设海岸防护堤坝、培养新农作物品种、发展节水农业等。
能源利用效率 植树造林以练促记(2013·江苏卷)2013年5月2日《中国科学报》消息:据美国夏威夷冒纳罗亚天文台测定的数据,大气二氧化碳(CO 2)浓度日均值将于今年5月初超过400 ppm 。
下图是CO 2浓度曲线(①)与全国温度曲线(②)、黄河流域温度曲线(③)、江苏省温度曲线(④)、喜马拉雅山南麓尼泊尔温度曲线(⑤)比较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四个地区的气温变化与CO 2浓度变化呈( ) A .正比关系 B .正相关关系 C .反比关系D .负相关关系(2)各地年平均气温的年际波动不一致说明( ) A .CO 2浓度不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B .纬度位置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C .海陆位置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D .海拔高度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解析:(1)由图可知,各地气温曲线均呈波动上升的趋势,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呈持续上升的趋势,两者符合正相关,而由于有波动,所以并不符合正比关系,故选B 项。
高考区域地理一轮复习:世界地理概况导学案
![高考区域地理一轮复习:世界地理概况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acca31ba1aa8114431d9b2.png)
世界地理概况导学案[考纲呈现]1.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
2.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
3.世界的居民和国家。
[考纲解读]1.识记世界海陆分布、各大洲界线、海底地形、陆地地形及其分布。
2.准确识记世界主要地区的海陆轮廓、经纬度位置和经济地理位置。
3.理解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成因;了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成因。
(重点)4.了解世界主要人种及主要分布地区、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
[思维导图]考点一 世界的海陆分布与地形1.世界海陆分布(1)大洋、大洲分布及分界线大洲 分界线亚洲与欧洲 A 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北美洲与南美洲 B 巴拿马运河 非洲与亚洲 C 苏伊士运河 亚洲与北美洲 白令海峡南美洲与南极洲德雷克海峡(2)分布规律①从全球来看,地球表面积的71%为海洋,29%为陆地,即“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②从半球来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和东半球,海洋相反。
2.陆地地形类型与特征3.海底地形类型与特点海底地形特点大陆架大陆向海洋延伸部分,水深不超过200米,蕴藏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而且盛产海洋水产 大陆坡 大陆架向外海倾斜的陡坡,水深从几百米陡增到几千米大洋底部 洋盆 大洋底部的主体,地形平坦海岭 板块生长边界海沟海洋中最深的地方,一般是大陆坡与洋盆分界线考向一 世界的海洋与陆地(2015·安徽文综)下图为25°N~32°N 之间某区域遥感影像。
完成第1题。
1.图示地区有世界重要的海上交通贸易通道。
该通道便捷地连接了( )A.北美东岸与西欧B.东亚与南亚C.北美东岸与西岸D.西欧与南亚答案 D解析该区域的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和地中海,红海南部通过曼德海峡与亚丁湾、阿拉伯海相连,该海上运输通道缩短了印度洋和大西洋的海上航程,便捷地连接了西欧和南亚。
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下图)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定单。
高三地理总复习教案(最新8篇)
![高三地理总复习教案(最新8篇)](https://img.taocdn.com/s3/m/64121078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18.png)
高三地理总复习教案(最新8篇)高三地理总复习教案1教学目标:1. 复习地理知识,巩固基础概念;2. 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3. 帮助学生总结复习方法,提高复习效率。
教学重难点:1. 理清地理知识的逻辑关系;2. 解决学生在复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
教学方法:1. 讲授结合讨论,注重互动;2.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3. 布置作业,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教学准备:1. 复习教材、课件、多媒体设备;2. 准备复习提纲、练习题;3. 确保教室环境整洁、安静。
教学过程:1. 复习地理知识的基本概念,包括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等;2. 讲解地理知识的重点内容,如地球的气候、地形、资源等;3.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互动,解决学生在复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4. 布置相关练习题,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5. 总结复习方法,指导学生如何高效地复习地理知识。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 是否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进行解答和指导;3. 是否能够帮助学生总结复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教案2时光流逝,从__年9月2日正式上课,到__年1月17日上课结束,这一个学期时光很快就过去了。
本学期带6个班的高一地理,一个班的高三地理。
与此同时,区对于今年新进教师实行“导师制”给了我更多学习和研究教学的机会,这也是我梦寐以求的。
(一)关于高一教学工作总结高一六个班的地理课进度一致,上到第三章结束,其余内容下学期再上。
本学期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期中和期末成绩整体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教学工作成绩、成长:1、能认真备课,期中考试以后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上课实效性大为增强;2、基本上每周都去……听导师的一节课,并与导师交流学习心得;……来听我3次课,每次听完课都进行了点评,受益匪浅。
3、本学年出了一次高二期中考试卷,一次高一期末考试,顺利完成任务,并在出卷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把握和理解。
高三地理模块复习学案——世界地理概况
![高三地理模块复习学案——世界地理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6fcc79cc5ef7ba0d4a733b87.png)
高三地理模块复习学案——世界地理概况【知识网络】世界的陆地:大陆、岛屿、半岛、大洲的概念;七大洲的名称、分布、洲界;地形特征世界的海洋:洋、海、海峡的概念;四大洋的名称与分布;海底地形:大陆架、大陆坡、海岭、洋盆气候与天气:气温的分布与变化;降水的形成与分布;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成因、特点自然景观的差异:自然景观的分布;自然景观的成因世界自然资源:类型;土地资源的类型与特点;水资源的特点矿产资源的类型与特点世界居民:人口数量、增长、分布;人口问题:增长过快、老龄化;人种、民族、语言、宗教政区:国家、国界、领土的概念;世界区划、世界政治地图的变化【考点透视】一、世界地理概况1.七大洲的概况七大洲按面积排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界线: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架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重要的半岛:朝鲜半岛、中南半岛、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拉布拉多半岛等2.四大洋的概况四大洋的面积排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其中太平洋约占总面积的1/2 界线:太平洋与大西洋:南美洲火地岛南端合恩角670W印度洋与大西洋:非洲南端厄加勒斯角200E太平洋与印度洋: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岛1470E重要海峡:白令海峡、朝鲜海峡、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麦哲伦海峡、德雷克海峡二、世界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由赤道向两极,由于热量和水分的变化,自然景观的分布大体上与纬线平行,东西延伸。
在中纬度地区,由于距离海洋的远近不同,降水量逐渐减少,自然景观呈现出森林、草原、荒漠有规律变化。
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水热组合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气候带,自然景观也出现垂直分布的规律。
三、世界的自然资源、居民和政区1.土地资源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和建筑用地;目前尚不能利用的有沙漠、石山和荒地等。
[备考资料]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教案:第十七章第34讲世界地理概况.doc
![[备考资料]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教案:第十七章第34讲世界地理概况.doc](https://img.taocdn.com/s3/m/74749d5bf12d2af90242e6da.png)
陆地与海洋1.大洲和大洋(1)世界海陆分布:从全球来看,地球表面积的71%为海洋,29%为陆地。
(2)七大洲和四大洋①七大洲及其分界线a .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
图中字母所在的大洲:A 亚洲、B 欧洲、C 非洲、D 大洋洲、E 南极洲、F 北美洲、G 南美洲。
b .大洲分界线按照面积大小,依次为甲太平洋、乙大西洋、丙印度洋、丁北冰洋。
1.七大洲中既跨南北半球又跨东西半球的大洲有哪几个? 提示:亚洲、大洋洲、非洲。
2.四大洋中既跨南北半球又跨东西半球的大洋有哪几个? 提示:太平洋、大西洋。
2.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1)陆地地形类型及特征(2)海底地形类型及特征3.从自然地理角度说明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的理由。
提示:钓鱼岛位于中国大陆架上,是中国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和中国大陆是一个整体。
七大洲地形特征及对气候的影响(2015·高考山东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有植物界“活化石”之称的海岸红杉,生长快,寿命长,树形高大,材质优良,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树种之一。
海岸红杉适合生长在温和、湿润、多雾的环境中。
目前,原生海岸红杉仅分布于美国西海岸。
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赠送的海岸红杉树苗栽种在杭州。
现在我国已有多个省市引种海岸红杉,有的地区已初具规模。
图1为美国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及周边区域图,图2为杭州和阿克塔的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
图1图2(1)描述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的地形特征。
(2)分析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多雨、多雾的原因。
(3)对照阿克塔的气候特征,评价杭州海岸红杉生长的气候条件。
解析:(1)地形特征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主要的地形类型及地势特点。
根据该地等高线的数值可以看出该地的主要地形,根据东西部的等高线数值可以判断地势状况。
(2)形成雨、雾的条件包括:充足的水汽、使水汽凝结的气温条件等。
由图可知,该地位于西风带(39°~42°,大陆的西岸),从海洋上带来大量水汽,地处迎风坡,地形的抬升作用,加上寒流(加利福尼亚寒流)的影响形成较多的雨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案35 世界地理概况大洋和大洲1.世界海陆分布。
从全球来看,地球表面面积的__________%为海洋,__________%为陆地。
答案:71292.七大洲和四大洋。
(1)七大洲和界线。
①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
图中字母所在的大洲:A____、B____、C____、D大洋洲、E______、F北美洲、G______。
②界线。
大洲分界线北美洲与南美洲________运河非洲与亚洲__________、红海亚洲与北美洲________海峡亚洲与欧洲________山脉、________河、大高加索山脉、________海峡(2)四大洋。
按照面积大小,依次为甲__________、乙大西洋、丙__________、丁北冰洋。
答案:(1)①亚洲欧洲非洲南极洲南美洲②巴拿马苏伊士运河白令乌拉尔乌拉尔土耳其(2)太平洋印度洋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1.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2.七大洲的主要地形特征。
答案:中部四周高原高原大陆山地高原平原高原山地3.海陆变迁。
(1)六大板块:A____________板块,B印度洋板块,C________板块,D非洲板块,E________板块,F亚欧板块。
(2)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________的地带。
(3)两大火山、地震带:______________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答案:(1)南极洲美洲太平洋(2)板块交界(3)地中海—喜马拉雅以练促记下图所示为“23°26′S的海陆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①、②、③所代表的大洋分别是()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B.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C.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D.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2)图示区域穿越了全球六大板块中的()A.两大板块B.三大板块C.四大板块D.五大板块解析:第(1)、(2)题,南回归线自180°向东依次穿过了太平洋、南美洲、大西洋、非洲、印度洋和大洋洲,没有穿过亚欧板块。
答案:(1)A (2)D世界的居民和国家1.世界居民。
(1)人口分布不均。
①稠密区:A___________、B___________及C__________等中低纬度近海的______地带。
②稀疏区:极端干旱的__________,如D;气候过于潮湿的________,如E;终年严寒的________地区,如F;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如G。
③人口问题⎩⎪⎨⎪⎧发展中国家表现为人口增长过快发达国家表现为人口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和人口老龄化答案:(1)①东亚、南亚和东南亚 欧洲西部北美洲东部 平原②热带沙漠区 热带雨林区 极地(2)不同的人种。
人种主要分布地区A 白种人 欧洲、________、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南部,大洋洲B 黄种人 ________,美洲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 C黑种人非洲的____________、大洋洲和美国境内答案:(2)北美洲 亚洲东部 中部和南部2.世界的国家。
(1)面积位于前六位的国家。
(2)人口大国(2007年过亿)。
共11国:中国、印度、美国、印尼、巴西、巴基斯坦、俄罗斯、孟加拉国、尼日利亚、日本、墨西哥。
(3)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分布世界贸易发达国家欧洲、北美洲、________输出资金、技术、经验、信息、工业制成品和粮食等,进口原料、能源、热带农产品等发展中国家亚洲、非洲、________输出廉价劳动力、原料、能源、热带农产品等,进口工业制成品和粮食等答案:(1)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巴西澳大利亚(3)大洋洲拉丁美洲以练促记读俄罗斯自然地理要素分布图和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1)~(3)题。
(1)自然地理环境由气候、地形地貌、水文、生物、土壤等要素构成,俄罗斯自然地理要素分布图中图例甲、乙、丙表示的自然地理要素是()A.气候类型B.地形C.降水量D.土壤(2)根据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下列关于澳大利亚降水量分布规律及成因叙述错误的是()A.降水量从东向西递减B.东西两岸降水差异较大C.东岸因受东南信风及暖流的影响,降水多D.北部降水有季节变化(3)俄罗斯与澳大利亚经济发展的共同点是()A.两国均大力发展重工业B.两国草地面积广阔,都大力发展乳畜业C.两国工业体系完备,工业发达D.旅游业是两国的经济支柱解析:本题组把俄罗斯和澳大利亚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征进行了对比。
第(1)题,由图可知甲、乙、丙分别是俄罗斯的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故所示的地理要素是地形。
第(2)题,由图可知,澳大利亚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是从北、东、南三面沿海向内陆递减,南回归线附近东西两岸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要原因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洋流的影响,北部因受季风环流影响,降水有季节变化。
第(3)题,两国国土面积广阔,矿产资源丰富,工矿业较发达,形成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
答案:(1)B(2)A(3)C读“地球表面海陆起伏曲线图”,完成(1)~(2)题。
(1)从成因上看,世界最高山峰与世界最深海沟都位于()A.两大板块的消亡边界B.两个大陆板块交界处C.两个大洋板块交界处D.板块的内部(2)分析图中信息可知()A.全球陆地面积约为海洋面积的30%B.全球陆地近一半海拔在大陆平均值内C.海洋平均深度远远大于大陆平均海拔D.大陆架的海水深度是全球海水平均深度的1/2解析:第(1)题,世界最高山峰珠穆朗玛峰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世界最深海沟马里亚纳海沟处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两者都位于消亡边界,故A项正确。
第(2)题,根据图示可知,海水平均深度明显大于大陆平均高度;大陆架海水一般不超过两百米;图中信息无法判断A、B两项。
答案:(1)A(2)C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1)~(2)题。
(1)关于图中A半岛自然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西侧河流短促B.雪线西坡高,东坡低C.地势东高西低D.多优良港湾,海运发达(2)影响图中0℃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为()A.地形和纬度B.洋流和地形C.纬度和盛行风D.海陆热力差异解析:第(1)题,由图示信息可知A半岛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受中部山脉和地域面积制约西侧河流短促;该半岛西侧受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降水较内陆多,雪线应该是西低东高;结合等高线可知该地地势西高东低;该地受冰川侵蚀作用,优良港湾少。
第(2)题,影响图中0℃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原因是受北大西洋暖流和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的影响。
答案:(1)A(2)B“VISTA”是越南、印度尼西亚、南非、土耳其、阿根廷五个国家的简称。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VISTA”五国的经济发展概况和地理位置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南非东部海滨城市德班举行。
会议决定正式启动“绿色气候基金”,发达国家承诺到2020年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无偿提供至少1000亿美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材料三南非和阿根廷畜产品统计表(2009年)。
牛牛肉产量羊羊肉产量国家万头/只万吨万头/只万吨南非 1 376.2 77.7 3 134.813.1阿根廷 5 075.0 283.0 1 670.0 6.2(1)“VISTA”国家在地理位置上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
德班气候大会期间,“VISTA”国家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的国家是________,其沿海地区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
(2)印度尼西亚和土耳其主要的地质灾害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3)“绿色气候基金”可用来资助“VISTA”国家中的______和________保护热带森林。
(4)比较南非和阿根廷畜牧业结构的不同点,分析两国发展畜牧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5)分析“VISTA”国家近年经济高速增长的相同原因。
解析:(1)读图可知,“VISTA”国家都是位于沿海地区,德班气候大会期间(11月28日至12月11日),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的国家是纬度较高的北半球国家土耳其,其沿海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在会议期间温暖多雨。
(2)印度尼西亚和土耳其都是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主要的地质灾害是地震。
(3)根据提示“保护热带森林”,五国中只有越南和印度尼西亚有热带森林。
(4)南非和阿根廷都有畜牧业,但牧养的牲畜不同,阿根廷以养牛为主,南非以养羊为主。
两国发展畜牧业的有利自然条件主要是气候和草场资源两个方面。
(5)结合材料,可知“VISTA”国家都是发展中的沿海国家,近年经济高速增长的相同条件主要从自然资源、劳动力、对外交通、市场等方面来回答。
答案:(1)沿海土耳其温暖多雨(2)地震位于板块交界处(3)越南印度尼西亚(4)不同点:阿根廷以养牛为主,南非以养羊为主。
有利自然条件:①草原(草地)面积大。
②气候温暖湿润,牧草生长良好。
(5)①自然(或矿产)资源丰富。
②劳动力资源丰富。
③海运廉价便利。
(以上三点必答)④消费市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