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邑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广泛的教育知识的高级教育人才,适应教育与发展的需要;2.培养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教育研究者和教育管理者;3.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教育人才,适应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需要;4.培养具有高尚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道德操守的教育人才,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培养内容和要求1.专业基础课程:学生需修读并通过一定的学分要求的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等领域的基础课程。
学生应通过各门课程的考核,掌握相关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专业课程:学生需修读特定领域的专业课程,包括教育管理、教育评价、教育技术、学校领导与管理等。
学生应通过各门课程的考核,掌握相关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3.论文或实践报告:学生需独立完成一定难度和水平的论文或实践报告。
学生应选择与自己专业方向相关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或实践,并撰写完整的论文或实践报告。
4.实践教学:学生需参与实践教学活动,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实践能力。
5.论文答辩:学生需参加学位论文答辩,经专家评审通过方可获得学位。
三、学制和学分要求1.学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年,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
若学生需要延长学制,需经过导师和学院的审核批准。
2.学分要求:学生需修满一定的学分要求,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和实践教学等。
学分要求根据具体条件而定,需通过学院相关部门的审核。
四、选拔和评价1.选拔要求:招生委员会将根据学生的学历、成绩、英语水平和面试表现等综合素质,综合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择优录取。
2.学业评价:学校将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论文或实践报告的质量和答辩情况等进行学业评价,鼓励学生在学术上有所突破。
3.研究生奖励与处分:学校设立奖学金和荣誉称号,在学业上表现优秀的学生将获得相应的奖励。
同时,对于学术不端行为和违反学校纪律行为,学校将给予相应的处分。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双导师培养模式探究——以五邑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为例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双导师培养模式探究摘要:对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不仅仅是以课程为主,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加重要。
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育模式,从“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及对学位论文的双重指导方面进行改革探索,以期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水平。
关键词: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双师型”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8-0126-02收稿日期:2017-07-27基金项目:2014年五邑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项目(YJS-JGXM-14-05)作者简介:张昕(1965-),男(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工学博士,五邑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授,研究方向:通信技术及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一、引言美国高等院校开展工程研究生教育,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培训模式,为美国的产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工程应用人才,促进了美国的社会经济发展。
上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大学提出“回归工程”的概念,一些大学发展、改进或扩大项目总体规划,工程教育专业硕士学位出现了多种模式,显示出不同的生产规格,深受各行业的欢迎。
美国工程硕士学位教育中具有“五年本硕贯通制”、“单独设置一年制”、“远程教育三年制”、“M.Eng /MBA 双学位制”等四种人才培养模式,从招生、学制、课程、学分要求等方面,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这一中心,在工程硕士学位教育的改革与培养模式完善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五邑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自2010年起开始招收和培养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研究生,现有信息与通信工程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信号与信息处理、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通信与信息系统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同时拥有电子与通信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
本研究以五邑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结合五邑大学服务珠三角及广东省产业发展的目标定位,提出并实施“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及对学位论文方面的改革,探索了实践培养工作的实施途径和方法,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实施纲要
前言目前我校使用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是2001年制定的,该培养方案对于指导我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近年来,我校相继增加了若干新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科,委托单位对研究生的培养要求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因此,原来的培养方案已经不完全适用新的情况。
此外,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决定委托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分期分批对各工程硕士培养单位的培养质量进行评估,作为迎接该评估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研究生院在征求多方意见、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决定对现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修订。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的指导性文件,是制定培养计划、实施教学管理、质量评估和学位授予的主要依据,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般要实施3年。
在修订过程中有关学院高度重视,认真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调研、讨论,结合本学院的科学研究方向、师资授课情况、委托单位要求,参考国内外知名大学相关学科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了各专业领域的具体培养方案。
本培养方案包括: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本培养方案包括了我校33个专业学位学科(领域)的基本介绍和培养目标,学制和学分,论文工作的基本要求,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每门课程的学时和学分。
本培养方案由研究生院整理汇编,参加编辑整理的人员有:刘春明、马士军、于采宏、董成杰、孙毅。
各有关学院参加编辑的人员有:王忠安、王大海、吕兴仁、陈亚男、芦宙新、郝玉玲、高英、孟繁元等。
整个培养方案由杨国权、马士军统稿,刘春明、王殿元主审。
研究生院 2005年1月25日东北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实施纲要一、修订培养方案的原则1.培养方案的修订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前提下,要体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要求。
2.培养方案的内容包括本专业领域简介、培养目标、学习年限及学分要求、学位论文、研究方向、课程设置等。
专业型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型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15-2017年)五邑大学研究生处二O一五年七月五邑大学专业型学位授权一览表学位授权类别领域(专业)代码及名称获授权年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分领域)085201 机械工程2010 085208 电子与通信工程2010 085216 化学工程2010 085220 纺织工程2010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2014共计5个领域目录第一部分学校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统一规定五邑大学专业型学位研究生培养规定 (1)第二部分专业学位研究方向及课程设置领域代码及名称:085201机械工程 (4)领域代码及名称:085208 电子与通信工程 (6)领域代码及名称:085216 化学工程 (8)领域代码及名称:085220 纺织工程 (10)领域代码及名称: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 (12)五邑大学专业型学位研究生培养规定一、培养目标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培养应用型、复合式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具体要求为:(一)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二)掌握所从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在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实施,研究、开发、管理等能力。
(三)掌握一门外国语。
二、学习方式及年限分全日制和在职两种培养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学习优秀者可申请提前到二年毕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延长年限不超过二年,在延长年限后仍不能完成学业者,按结业处理。
三、培养方式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
在职培养方式,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要求在校学习的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
研究生培养采用双导师制。
校内导师由校内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校外导师由学校聘任工矿企业或工程部门内经单位推荐的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
五邑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五邑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15-2017年)五邑大学研究生处2015年7月五邑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一览表五邑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目录一、学科教学(数学)专业 (04)二、学科教学(思政)专业 (09)三、学科教学(语文)专业 (14)四、学科教学(英语)专业 (18)五、教育管理专业 (23)五邑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教学(数学)】一、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数学课程专任教师。
具体要求为:(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二)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三)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数学教育教学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
(四)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
(五)能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二、招生对象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与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四、课程设置课程设置要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分为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四个模块。
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
(一)学位基础课(12学分)1、外语 (2学分)2、政治理论(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2学分)3、教育学原理( 2学分)4、课程与教学论( 2学分)5、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 2学分)6、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2学分)(二)专业必修课(10学分)1、数学课程与教材分析(2 学分)2、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3学分)3、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2学分)4、数学学科基础与前沿专题(3学分)(三)专业选修课(6学分)1、数学学习理论与方法(2学分)2、数学文化与数学史(2学分)3、数学教育的国际比较(2学分)4、现代数学与中学数学( 2学分)5、数学解题研究(2学分)6、代数教育研究(1学分)7、几何教育研究(1学分)8、统计教育研究(1学分)9、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学分)10、基础教育改革研究(2学分)11、中外教育简史(2学分)12、现代教育技术应用(2学分)13、教育政策与法规(1学分)14、数学建模与中学数学教学(2学分)15、专业英语(1学分)16、科技论文写作(1学分)17、文献检索与知识产权保护(1学分)(四)实践教学(8学分)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
五邑大学2018年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办法
五邑大学2018年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办法(试行)为深化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加大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力度,我校根据教育部有关推免生工作管理办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申请条件1.申请人必须是具有推荐免试授权高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并获得所在院校推荐免试资格,占用其本科就读学校的推荐免试指标,推荐手续完备,材料齐全;2.2018年9月1日前获得本科毕业证书。
二、接收专业、人数及学制我校接收推免生的专业(领域)及学制请参阅《五邑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我校接收推免生总量以国家下达计划为准。
三、申请与选拔考核程序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办法的通知》(教学厅[2014]5号)的有关精神,2018年我校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基本程序如下:1.考生填报专业志愿。
8月15日-9月24日期间是学校推荐阶段。
获得推免生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确定拟申请的专业后,9月28日-10月25日期间可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以下简称研招网)的“推免服务系统”填报专业志愿。
2.学校发出复试通知。
学校的招生学院通过研招网“推免服务系统”向申请考生发出复试通知。
考生接到复试通知后应尽快确认是否同意复试。
3.考生参加复试。
同意参加本校复试的申请人,招生学院通知其复试的具体安排(复试时间为9月末和10月份,具体时间以学院安排和通知为准)。
考生在复试报到时需交验以下书面材料:①验第二代身份证、学生证原件,交复印件(身份证复印正反面,学生证复印学生信息和注册情况);②历年在校学习成绩单原件,并加盖推荐院校教务处公章;③其他有关材料(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单复印件,其他获奖证书、本人代表性学术论文、出版物或原创性工作成果等)复印件。
④考生在复试期间须到我校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体检。
4.办理拟录取手续。
复试及体检合格者名单由学院上报学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后,学校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审核并确定拟录取名单。
五邑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0级)一、指导思想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适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研究生必须努力学习马列主义,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勤奋学习,具有健康的体格。
二、学制实行学分制。
所修课程学分不少于35学分,其中学位课程必须修满规定的22学分。
标准学习年限为三年,前一年半主要进行课程学习和实验技能的训练,后半段主要进行科学研究、教学实践、撰写学位论文。
在职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可相应延长一年。
对硕士研究生实行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并重的培养原则,科学研究、撰写论文的时间不得少于1年。
三、业务培养目标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在“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内掌握宽厚、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及教学工作的能力。
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悉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撰写论文的外文摘要,并具有初步与本专业外籍人士的交流能力。
四、培养方式本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一般实行导师负责制,也可采取导师负责和学科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培养工作遵循如下原则:1、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经常性的思想教育相结合。
硕士研究生除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外,还应参加形势、时事和政策的学习,进行共产主义理想、道德教育,参加社会实践和公益劳动。
2、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并重。
在重视打好坚实的理论和掌握系统的专门知识的同时,要加强实验技能和科研工作能力的锻炼,培养硕士研究生掌握科学研究或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3、充分发挥导师和硕士研究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尊师爱生,教学相长。
4、注意因材实教,加强硕士研究生自学、独立思考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5、硕士研究生应坚持进行体育锻炼,保证身体健康。
6、在保证培养质量的前提下,具体培养方式可以灵活多样,不断借鉴、总结和创造新的经验。
专业型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厶色犬粤专业型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15-2017 年)五邑大学研究生处二O 一五年七月五邑大学专业型学位授权一览表目录第一部分学校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统一规定五邑大学专业型学位研究生培养规定 (1)第二部分专业学位研究方向及课程设置领域代码及名称:085201机械工程 (4)领域代码及名称:085208电子与通信工程 (6)领域代码及名称:085216化学工程 (8)领域代码及名称:085220纺织工程 (10)领域代码及名称: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 . 2五邑大学专业型学位研究生培养规定一、培养目标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培养应用型、复合式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具体要求为:(一)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二)掌握所从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在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实施,研究、开发、管理等能力。
(三)掌握一门外国语。
二、学习方式及年限分全日制和在职两种培养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学习优秀者可申请提前到二年毕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延长年限不超过二年,在延长年限后仍不能完成学业者,按结业处理。
三、培养万式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
在职培养方式,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要求在校学习的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
研究生培养采用双导师制。
校内导师由校内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校外导师由学校聘任工矿企业或工程部门内经单位推荐的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
每个研究生的培养和论文指导由双导师联合指导。
四、课程设置课程设置体现厚基础理论、重实际应用、博前沿知识,着重突出专业实践类课程和工程实践类课程,针对工程特点和企业需求设置课程。
教学内容应具有宽广性和综合性,反映当代工程科学技术发展前沿。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管理)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管理)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面向基础教育的教育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是: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教育事业,为人师表。
2.具有较深的现代教育理论或教育管理的基础理论;能运用所学专业理论和方法解决中学教育管理时间中存在的问题;善于总结教育教学一2教育管理工作经验,具有较强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
3.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学制基本学制为2.5-3年。
可提前到2年或延期至4年毕业。
三、培养方式根据教育硕士的生源特点,实行脱产、半脱产(只限于XX市)、寒暑假集中学习三种培养方式。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一)公共课(18学分)1.学位课(12学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60学时3学分基础外国语课90学时3学分教育学原理60学时3学分教育心理学60学时3学分2.非学位课(6学分)现代教育技术60学时3学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60学时3学分(二)专业课(不少于16学分)1.专业基础课(12学分)教育管理学60学时 3 学分教育统计与测量60学时 3 学分基础教育改革研究60学时 3 学分管理心理学60学时3学分2.专业方向选修课(不少于4学分)教育法学40学时 2 学分教育评价40学时 2 学分教育经济学40学时 2 学分德育理论与实践40学时 2 学分青少年心理学40学时 2 学分(三)必修环节(2学分)1.开题报告20学时 1 学分2.文献阅读20学时 1 学分五、考核要求学院统一要求所有专业基础课都要有教学大纲、主要教材和参考书。
所有课程可根据课程内容由任课教师确定考核方式。
六、学位论文教育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完成各项必修环节,方可进入学位论文撰写阶段。
1.论文选题教育硕士论文选题应针对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改革与管理现状,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2.开题报告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实行严格的开题报告制度,各学院根据专业实际具体确定开题报告时间,但开题报告到论文答辩的时间不应少于半年。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前言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是培养硕士研究生过程中全面性、指导性文件,是制订培养计划的主要依据,对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规范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此,我校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指针,在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发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对学科专业的划分的基础上,对58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了修(制)定。
通过大量调查研究,经认真讨论和反复修改,才使这本培养方案得以完成。
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培养方案中可能还会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今后不断完善。
培养方案在编写的过程中,各学科点以及学科点所在院(所)均做了大量的实质性的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协作。
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江西农业大学研究生处二零一三年十二月江西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目录1.科学技术哲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10108) (1)2.政治经济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20101) (6)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30501) (14)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30503) (20)5.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30505) (25)6.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40106) (30)7.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40108) (40)8.教育技术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40110) (48)9.植物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71001) (55)10.动物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71002) (65)11.微生物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71005学科代码) (70)12.遗传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71007) (77)13.细胞生物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71009) (82)14.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71010) (88)15.生物物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71011) (93)16.生态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713) (102)17.环境科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77601) (106)18.机械设计与理论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80203) (111)19.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812学科代码) (117)20.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82801) (124)21.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82803) (131)22.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82804) (139)23.食品科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83201) (146)24.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83203) (152)25.风景园林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834) (158)26.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90101) (166)27.作物遗传育种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90102) (171)28.果树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90201) (176)29.蔬菜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90202) (183)30土壤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90301) (188)31.植物营养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90302) (194)32.植物病理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90401) (200)33.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90402) (205)34.农药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90403) (210)35.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90501) (214)36.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90502) (219)37.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90504) (222)38.水生生物生产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905Z2) (226)39.基础兽医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90601) (231)40.预防兽医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90602) (238)41.临床兽医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90603) (245)42.林木遗传育种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90701) (251)43.森林培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90702) (257)44.森林保护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90703) (263)45.森林经理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90704) (272)46.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90705) (280)47.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90707) (291)48.草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909) (299)49.会计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20201) (303)50.企业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20202) (309)51.旅游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20203) (318)52.技术经济及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20204) (325)53.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20301) (334)54.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20301) (343)55.行政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20401) (352)56.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20403) (361)57.社会保障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20404) (371)58.土地资源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20405) (380)科学技术哲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10108)一、学科介绍科学技术哲学专业是哲学专业下属的二级学科,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融合、相互交叉的综合性学科。
2024级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教学
2024级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教
学
一、概述
学科教学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培养方案旨在为2024级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展精准学科教学,从而实现其学术能力的有效提升。
本培养方案围绕学科教学的内容、目标、资源配置和评价制度等方面,对2024级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展学科教学的具体实施办法进行全面梳理。
二、培养目标
学科教学的培养目标包括:
1、培养学生对教育学科知识的系统掌握,以及具备良好的把握专业发展方向和规律的能力;
2、培养学生具备英语应用能力,包括阅读、写作、口语和听力等;
3、培养学生具备研究型学习思维及能力,以及积极参与到教育研究中的能力;
4、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以及习得科学研究方法的能力;
5、培养学生具有开展完整的教育课题、发表文章和进行教学实践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1、教育学科知识:从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历史渊源及发展趋势,到
各个学科的重要理论及实践运用,学科涵盖系统性地学习教育学基本理论,熟悉教育学基础知识;
2、英语能力:培养教育学专业的学生具备英语应用能力,通过阅读、写作、口语和听力训练,提高学生英语运用能力;。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
教育管理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在各级各类学校及教育管理部门从
事教育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时应具备以下能力:(1)深刻理解教育管理领域的理论和方法,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具备良好的文字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能够撰写和发表教育管
理相关的论文和报告;
(3)具备教育管理的实践经验,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教育管
理实际问题;
(4)具备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能够协调和管理教育管理工作;
(5)具备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迅速适应和应对教育管
理领域的变化。
2.培养课程:
(1)基础课程:教育管理学概论、教育学、心理学、统计学等;
(2)专业课程:教育法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政策与管理、学校管理、教育评价与监控等;
(3)实践课程:教育实践、实习、实践调研等;
(4)选修课程:培养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发展方向选择的课程,如教育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
3.培养方式:
(1)课堂教学: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课堂授课、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
(2)实践培训:通过实习、实践调研等方式,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
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3)导师指导:为每位学生指定一位具有丰富教育管理实践经验的
导师,进行个别指导和辅导。
全日制教育提高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活动专业方向培养方案
全日制教育提高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活动专业方向培
养方案
一、培养方案目标
本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广泛的学科知识背景和专业技能,
能独立从事学科教学活动的高级专业人才。
学生在完成学业后能够具备以
下能力:
1.具备扎实的学科理论知识和方法论的基础,能够深入理解相关学科
的前沿问题和发展趋势。
2.熟悉学科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具备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能力。
3.具备团队协作和组织管理的能力,能够在学科教学活动领域中担任
重要领导职务。
4.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能够解决学科教学活动中的
问题和挑战。
二、培养方案设置
1.课程设置:本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包括学科教学理论、教育技术与
方法论、学科教学设计与实施、学科教学评价与改进等。
2.实践环节:学生需要参与相关学科的教学实践活动,包括教学实习、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评价与改进等。
3.科研环节:学生需要进行学科相关的科研项目,包括论文撰写和学
术研究等。
三、培养计划
1.基础阶段:学生在前两个学期内主要学习学科教学理论、教育技术与方法论等基础课程,同时进行教育实习。
2.深化阶段:学生在第三个学期至第五个学期内主要学习学科教学设计与实施、学科教学评价与改进等专业课程,并进行教学实践活动。
3.实践阶段:学生在第六个学期至第七个学期内进行教学实习和科研项目,完成培养方案所要求的实践环节。
四、考核与评价
1.课程考核: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为考试和论文等。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12-2014年)五邑大学研究生处二O一二年六月五邑大学学术型学位授权一览表目录第一部分学校培养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相关政策五邑大学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规定 (4)第二部分各硕士点方向及课程设置一、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0701 数学 (5)二、机电工程学院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0802机械工程 (7)三、信息工程学院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9)二级学科代码及名称:082302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15)二级学科代码及名称:081104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18)四、计算机学院二级学科代码及名称:081203 计算机应用技术 (20)五、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 (22)六、纺织服装学院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0821 纺织科学与工程 (19)七、经济管理学院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 (27)二级学科代码及名称:081103 系统工程 (303)二级学科代码及名称:120202 企业管理 (32)五邑大学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培养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我校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向是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适应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
一、培养目标1、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学风严谨、踏实,富有创新精神。
2、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在本门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基本实验技能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
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二、培养方式1、硕士生的培养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采取指导教师个人指导与学科组集体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并提倡不同学科的专、兼职指导教师组成学科群体进行联合指导。
职业胜任力为导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
职业胜任力为导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作者:鲍松堂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9年第41期摘要:系统分析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特征,结合五邑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中以职业胜任力为导向,以产学结合为主要途径,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提出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331”培养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331”培养模式五邑大学在中国现阶段,全日制专业学位是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的模式和以前的学术研究生都是不同的,它是在引用学位毕业的基础上,摸索探索新模式更适合专业学位培训,培养学生成为有一定实践能力。
本文以五邑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符合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的“331”培养模式。
[1]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四个特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具有四个特点:第一,学术性。
这是专业学位作为学位体系的基本属性。
第二,创新性。
作为研究生阶段的教育,应体现出比本科和高职教育更高的层次要求,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对创新能力有明显更高的要求;第三,实践性。
实践性是全日制专业学位培养的内在要求和本质属性。
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四,职业性。
是由其设立的初衷决定的,就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专门的职业人才。
研究生教育的基本属性是学术性和创新性,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独特特性是实践性和職业性。
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强调以实践能力和专业发展为导向,通过大量的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五邑大学始终坚持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
依托相关产业企业,以项目为纽带,经过多年的培养,提出并实施了“331”研究生培养模式。
通过校企联合培养,为国家和广东省培养了具有较强项目管理和实践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3]二、“331”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内涵与实施为适应现代企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全面开展以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五邑大学提出了“331”研究生培养模式,并认真组织各个学院实施。
基于OBE理念改进硕士研究生教育模式———以五邑大学为例
基于OBE 理念改进硕士研究生教育模式摘要:近年随着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不断增多,国家对其毕业要求也越来越高。
如何优化研究生培养模式和提高培养质量,显得更加重要。
文章基于OBE 理念,以五邑大学为例,针对其当前现状和问题,从资源配置环节、教学组织环节、项目教学环节和考核评估环节四个方面分别进行探索,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OBE 理念;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04-0328-03收稿日期:2019-03-27基金项目:五邑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项目《OBE 理念支持的经管类研究生培养路径研究》(项目编号:YJS-JGXM-18-05)作者简介:朱希西(1994-),男,五邑大学硕士研究生;赵良辉(1973-),男,五邑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
一、引言自1978年研究生开始招生至今,研究生教育逐步走过了恢复发展阶段,稳定发展阶段以及快速发展阶段。
研究生作为高等院校的科研教育人才,其科研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衡量学校的教学质量。
然而,《2015—2016中国研究生教育评价报告》中显示,当前国内的研究生教育在教学模式方面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地方。
如王战军(2014)指出在研究生教育研究方面,得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成果不多,应基于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积累的经验,进一步探索教育规律,对教育模式进行改革与实践[1]。
二、OBE 基础理论OBE 理念(Outcome-based Education )即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最早由美国学者Spady 提出[2]。
OBE 理念的核心思想是,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所需能力的要求,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这种理念是根据教育结果为导向分析每个学生所需的就业能力,进而反向设计学生的学习课程[3]。
OBE 教育理念着重关注学生在毕业时所获得的能力,强调利用周边的一切环境服务于学生的学习,从而使得学生在结束校园时光时可以成功获得所需能力。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管理)培养方案 .doc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管理)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与规格要求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较高教育、教学水平,具有较强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能从事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工作的专业化管理人员,具有持续发展的潜力。
基本规格要求如下:(一)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能正确理解并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热爱教育管理事业,勇于改革和开拓,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遵纪守法,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
(二)掌握比较宽厚的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管理理论,掌握现代基础教育管理和学校管理基本技术和方法,熟悉教育管理国内外研究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三)学会使用一门外语,能够熟练地阅读教育管理方向的外文资料。
(四)有较强的实际教育管理工作能力,包括决策、组织、指挥、协调及应变的能力,组织教学科研的能力和领导能力。
二、招生对象及入学考试(一)招生对象招收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历,且有3年及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二)入学考试1.入学考试按国家的有关规定,采取全国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的方式进行。
2.考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外语、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管理学(基础教育部分)。
三、培养方式与学习年限(一)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二)教育硕士的培养由课程学习、实践活动和学位论文的撰写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教育硕士必须修完培养方案中所规定的课程并取得相应学分,同时撰写学位论文和完成答辩。
(三)教育硕士的培养采用“双导师”制(其中基础教育一线的导师1人),同时成立该方向导师组,利用导师组的集体智慧,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与专业选修课在大学里完成,实践教学在实践导师所在中小学里完成。
“教育管理研究专题”由学生提出具体选题并与导师研究确定。
四、课程设置课程设置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按一年时间安排课程学习,课程分为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实践教学四个模块,总学分38学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邑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15-2017 年)五邑大学研究生处2015年7月五邑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一览表五邑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目录一、学科教学(数学)专业 (04)二、学科教学(思政)专业 (09)三、学科教学(语文)专业 (14)四、..................................................... 学科教学(英语)专业 (18)五、教育管理专业 (23)五邑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教学(数学)】一、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数学课程专任教师。
具体要求为:(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二)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三)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数学教育教学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
(四)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
(五)能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二、招生对象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与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四、课程设置课程设置要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分为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四个模块。
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
(一)学位基础课(12学分)1、外语(2学分)2、政治理论(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2学分)3、教育学原理(2学分)4、课程与教学论(2学分)5、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2学分)6、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2学分)(二)专业必修课(10学分)1、数学课程与教材分析(2学分)2、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3学分)3、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2学分)4、数学学科基础与前沿专题(3学分)(三)专业选修课(6学分)1、数学学习理论与方法(2学分)2、数学文化与数学史(2学分)3、数学教育的国际比较(2学分)4、现代数学与中学数学(2学分)5、数学解题研究(2学分)6、代数教育研究(1学分)7、几何教育研究(1学分)&统计教育研究(1学分)9、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学分)10、基础教育改革研究(2学分)11、中外教育简史(2学分)12、现代教育技术应用(2学分)13、教育政策与法规(1学分)14、数学建模与中学数学教学(2学分)15、专业英语(1学分)16、科技论文写作(1学分)17、文献检索与知识产权保护(1学分)(四)实践教学(8学分)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
实践教学包括教育实习、教育见习、微格教学、教育调查、课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等实践形式,其中到中小学进行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半年(创造条件,尽可能米取顶岗实习的方式)。
五.教学方式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课堂参与、小组研讨、案例教学、合作学习、模拟教学等方式。
应在中小学建立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做好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成立导师组负责研究生的指导,并在中小学聘任有经验的高级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实行双导师制。
六.学位论文工作及毕业与学位授予(一)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联系基础教育实践,来源于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校本课程开发、教材分析、教学案例设计等。
论文字数不少于1.5万字。
从提交合格的开题报告日期起到论文答辩,学位论文工作的时间不得少于一年。
(二)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该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级教师职称的中小学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
(三)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七.其他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入学后,应至少要修3门教师教育课程(如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论),不计学分。
跨专业毕业生入学后,至少补修2门数学专业基础课(如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等),不计学分。
八、正常学制主要管理环节九、附录2015级学科教学(数学)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附录:2015级学科教学(数学)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五邑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教学(思想政治)】一、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思想政治课程专任教师与从事相关工作的教育教学管理人员。
具体要求为:(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二)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三)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能力,能胜任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学科教育或教育管理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
(四)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
(五)能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二、招生对象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与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四、课程设置课程设置要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分为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四个模块。
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详见课程设置表)。
非师范及跨专业的学生必须补修本科生的骨干课程2-3门,但不计入学分。
(一)学位基础课(12学分)1、政治理论(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2学分)2、外语(2学分)3、教育学原理(2学分)4、课程与教学论(2学分)5、小学教育研究方法(2学分)6、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2学分)(二)专业必修课(10学分)1、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教材分析(2学分)2、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3学分)3、思想政治教育测量与评价(2学分)4、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3学分)(三)专业选修课(6学分)1、现代教育技术应用(2学分)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学分)3、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研究(2学分)4、基础教育改革研究(2学分)5、中外教育简史(2学分)6、教育政策与法规(1学分)7、思政学习理论与方法(2学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2学分)9、哲学专题研究(2学分)10、伦理学专题研究(2学分)11、比较思想政治教育(2学分)12、当代社会思潮专题研究(2学分)1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专题研究(2学分)14、当代国际政治专题研究(2学分)15、传统文化经典导读(2学分)1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专题研究(2学分)(四)实践教学(8学分)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
实践教学包括教育实习、教育见习、微格教学、教育调查、课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等实践形式,其中到中小学进行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半年(尽可能采取顶岗实习的方式)。
五.教学方式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课堂参与、小组研讨、案例教学、合作学习、模拟教学等方式。
应在中小学建立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做好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成立导师组负责研究生的指导,并在中小学聘任有经验的高级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实行双导师制。
六.学位论文工作及毕业与学位授予(一)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联系基础教育实践,来源于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校本课程开发、教材分析、教学案例设计等。
论文字数不少于1.5万字。
(二)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该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级教师职称的中小学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
(三)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七.其他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入学后,应至少补修3门教师教育课程(如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论),不计学分。
跨专业毕业生入学后,至少补修2门学科专业基础课,不计学分。
八、正常学制主要管理环节九、附录2015级学科教学(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附录:2015级学科教学(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五邑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教学(语文)】一、培养目标培养热爱教师职业,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语文教学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能在语文教育工作和中小学教育管理中发挥骨干作用的高素质语文教师及语文应用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二)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三)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
(四)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
(五)能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二、招生对象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与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四、课程设置课程设置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分为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四个模块。
总学分38学分。
(一)学位基础课(12学分)1、外语(2学分)2、政治理论(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2学分)3、教育学原理(2学分)4、课程与教学论(2学分)5、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2学分)6、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2学分)(二)专业必修课(10学分)1、语文课程与教材分析(2学分)2、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3学分)3、语文学科教育测量与评价(2学分)4、语文学科基础与前沿问题(3学分)(三)专业选修课(8学分)1、基础教育改革研究(2学分)2、现代教育技术应用(2学分)3、语文学习理论与方法(2学分)4、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学分)5、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1学分)6、汉语言文字专题(1学分)7、语文学科写作原理与写作教学(1学分)&语文学科阅读原理与课文解读(1学分)(四)实践教学(8学分)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
实践教学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微格教学、教育调查、教案制作、案例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等实践形式,其中到中小学进行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半年(创造条件,尽可能采取顶岗实习的方式)。
五、教学方式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课堂参与、小组研讨、案例教学、合作学习、模拟课堂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