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觉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环境艺术,涉及到建筑工程、生物、社会、艺术等众多的学科。既要考虑功能的社会性,同时还要符合人们的习惯,即园林设计应该创造优美的视觉环境。为此论述了视觉特性对园林植物景观的影响,介绍了如何从视觉感官出发营造以人为本的舒适景观环境。

关键词建筑园林;景观设计;视觉;色彩

中图分类号 tu98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5-0062-0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园林景观进入了建设规模浩大、速度空前的高速化进程中,但是出现的新的园林空间仍不尽人意,甚至是“建设性的破坏”。在这种情况下园林设计师需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职责不是随波逐流,而是为大众寻求混乱中的秩序,寻求最理想的生活概念和方式。现将依据视觉的原理分析几种视觉现象对人们心理活动的影响,以及在园林设计中视觉的可利用性。

1 景观设计与视觉的关系

法国后期印象派代表塞尚所说:“人的知觉生来就是混乱的,但由于专心和研究,艺术家可以使混乱纳入秩序,绘画艺术也就是要在视觉范围内获得这种结构的秩序”。其显著特点就是部分组成整体,但它决不等于构成它的部分之和,而是一个完全独立于部分之外的全新整体。既然人类对外界感知的主要途径是视觉,那么在室外环境的组织和室外空间的塑造中,园林景观的空间划分更多是通

过人的视觉上的感知实现的,不同的视觉特性引起不同的景观感受。因此,注重视觉特性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是园林作品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园林空间区别于其他休闲游憩空间最明显的特征在于植物围合的相对私密的空间赋予的种种独特性。园林空间虚实相间的植物空间使得空间的视觉组成不仅限于空间内部,空间背景中的外部环境大大丰富了人们的视觉感受。

2 视觉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2.1 注重色彩设计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色彩的温度感、运动感和距离感都能产生强烈的形态感情,是个性设计发挥的基础。如红、橙、黄等暖色系给人以温暖、热闹的感觉,蓝、蓝绿、蓝紫、白色等冷色系给人以冰凉、清静感,紫与绿属中性色,对观赏者不会产生疲劳感,相反红色极具注目性,应用过多易使人疲劳。暖色有接近观赏者的感觉,而冷色有远离之感,同一色相,纯度大的则近前,纯度小的则退远,明色调近前,灰色调退远。红色、橙色、黄色是炙热、活泼、明快的色彩,它能使肌肉的机能和血液循环加快,容易引起注意,除了具有较佳的明视效果之外,更被用来传达有活力、积极、热诚、温暖、前进等涵义的形象与精神。

2.2 确定景观的主景

所谓主景是指在建筑园林景观中起中心作用、主体作用的对象。如古树名木、名山秀石,有特色的水面、岛屿以及在建筑高度、形式、造型、位置等方面在园林局部环境中有突出印象的建筑物。在

进行建筑园林景观系统规划时。首先要结合建筑园林景观系统规划确定周边哪些景点可以成为园林的主景要素,如哪些山景、水景可作为对景或背景的对象。如在杭州西湖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就紧紧围绕“三荷映月”、“荷花亭”等西湖名景做文章,借秀色于园林景观中,使行人达到“移步易景”的迷人效果。

2.3 强化空间环境设计

园林空间环境设计要引导游人不断去探索新空间,吸引人停下浏览周围的美景。其中既有对公共场合大型活动的要求,又有对私密性活动的要求。以植物为例,植物可以以其不同种类、形状、高度组成空间的任何一个平面。园林中利用植物而构成的基本空间类型有:①开敞空间。仅以低矮灌木及地被植物作为空间的限制因素。

②半开敞空间。它的空间一面或多面部分受到较高植物的封闭,限制了视线的穿透,其方向性指向封闭较差的开敞面。③覆盖空间。利用具有浓密树冠的遮荫树,构成顶部覆盖而四周开敞的空间。利用覆盖空间的高度,形成垂直尺度的强烈感觉。由道路两旁的行道树交冠遮荫形成的“隧道式”空间,增强了道路直线前进的运动感,类似于此类空间。④完全封闭空间。此类空间的四周均被植物所封闭,具有极强的隐密性和隔离感。

2.4 体现地域文化与特征

每个园林景观在历史上都是唯一的,具有潜在的地域性,其中包括复杂的物理特性和文化特性。缺乏文化含义和美感的生态设计是不能被人们接受的,设计的价值也就无从体现。因此,园林生态设

计还要体现地方文化与地域特征。例如,杭州西湖断桥一景总会让人联想到白蛇与许仙之间凄美的爱情故事,这种从历史的角度挖掘地方的自然及文化景观,充分显示了地方特色。同时体现地方文化与地域特征也决不意味着拘泥于传统的形式,园林工作者有责任开拓新的景观,新的设计形式仍然应以场所的自然过程为依据,结合城市的历史背景及民俗文化风情,形成具有特定历史文化氛围的现代城市绿色环境,实现两者间的和谐。

3 参考文献

[1] 赵晶夫.城市道路规划与美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2] 周岚,陈闽齐,王奇志,等.城市空间美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3] 王向荣,林菁.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 况平.景观生态规划[j].四川建筑,1994,14(2):21-24.

[5] 李团胜,石铁矛.试论城市景观生态规划[j].生态学杂志,1998,17(5):63-6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