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健康医学知识专题讲座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乳腺专题培训培训课件

01
保守治疗
对于良性病变或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可采用保守治疗,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02
手术治疗
对于恶性病变或较大的良性病变,手术治疗是首选方法,包括局部切除、乳腺切除术等。
患者应严格遵循医生的医嘱,按时进行检查和随访。
遵循医嘱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
调整心态
患者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等。
健康生活方式
乳腺疾病治疗注意事项
பைடு நூலகம்
03
乳腺疾病预防与保健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定期乳腺检查
避免暴露于有害物质
乳腺疾病预防措施
乳腺疾病保健知识
了解自己的乳腺状况
了解自己的乳腺状况,包括大小、形状、是否有肿块等。
注意乳腺变化
注意乳腺的变化,如出现肿块、疼痛、皮肤凹陷等,及时就医。
保持健康的心态
避免长时间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该病例的诊断思路是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通过抗生素治疗和局部理疗缓解症状,达到康复的目的。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患者的病情变化和生命体征监测。
病例3解析
03
该病例的诊断思路是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通过药物治疗和局部理疗缓解症状,达到症状缓解的目的。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患者的病情变化和生命体征监测。
收集病史
进行全面的乳腺检查,包括乳腺触诊、腋窝淋巴结检查等。
体格检查
进行乳腺B超、乳腺X线摄影等影像学检查,以进一步评估病情。
影像学检查
对于疑似恶性病变的病例,需要进行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病理学检查
03
综合治疗
乳腺专题培训培训课件

03
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研究
这些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为发现新的治疗
靶点提供思路。
新型治疗方法的探索与应用
免疫治疗
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如PD-1抑制剂、 CAR-T细胞疗法等,在乳腺癌治疗中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靶向治疗
针对乳腺癌特定基因突变或蛋白质表达异常,开发相应的小分子抑 制剂或单克隆抗体药物,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副作用。
生活方式的调整
健康饮食
均衡饮食对预防乳腺疾病至关 重要。建议减少高脂肪、高热 量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 果、全谷物和健康蛋白质的来
源。
控制体重
保持健康的体重范围有助于降低患 乳腺疾病的风险。肥胖与乳腺癌的 发生率及死亡率增加有关。
规律运动
适量而有规律的身体活动有助于提 高免疫力、维持健康体重,并降低 患乳腺疾病的风险。
筛查方法
乳腺癌的筛查方法主要包括乳腺 X线摄影、乳腺超声、乳腺MRI 等。其中,乳腺X线摄影是常用 的筛查手段,能够检测出大部分
乳腺癌。
诊断步骤
临床上常用的乳腺癌诊断步骤包 括乳腺肿块细针穿刺活检、核心 针穿刺活检、手术切除活检等。 其中,细针穿刺活检是初步诊断
乳腺癌的有效方法。
病理诊断
病理诊断是确定乳腺癌的金标准 ,通过对乳腺组织进行病理学检 查,可以明确癌细胞的类型、分 化程度、浸润范围等信息,为治
乳腺自检与定期体检
1 2 3
乳腺自检
女性应该了解正确的乳腺自检方法,并每月进行 一次自检。这有助于及早发现乳房的异常变化。
定期体检
定期到医院进行乳腺检查是预防乳腺疾病的关键 。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乳腺X线摄影、超声检查 和乳腺MRI等。
乳腺疾病健康知识讲座ppt课件

• 乳腺纤维腺瘤是乳腺疾病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可发生于青春期后的任何年龄,多在20-30岁之 间。其发生与雌激素刺激有关,所以很少发生 在月经来潮前或绝经期后的妇女,为乳腺良性 肿瘤,少数可发生恶变。一般为单发,但有15 %-20%的病例可以多发。单侧或双侧均可发生。
25
• 1.雌激素水平失衡
• 2.局部乳腺组织对雌激素过 发病原因 度敏感
• 3、食物疗法
33
中医分类
• 1)肝郁脾虚型。 • 主证:乳腺肿块,球型,光滑活动,
可有疼痛,胸胁满闷,食少纳呆,舌 体稍胖,苔白微腻,脉弦,脾脉弱。 • 2)冲任失调型 • 主证:肿块随月经周期而变化,经前 作胀变硬,经后变软,月经期、量、 色、质有不正常,腰膝酸软,舌淡红 或红,苔薄白或少,脉细。
30
病因病理
• 引起乳腺囊肿的原因有很多。哺乳期 如曾患乳腺增生症、炎症或肿瘤压迫, 可造成乳腺的一个腺叶或小叶导管堵 塞,使乳汁积聚在导管内而形成乳腺 囊肿。也可因哺乳习惯不良,乳汁瘀 滞于导管内,致使导管扩张形成囊肿, 细菌侵入,继发感染,导致急性乳腺 炎或乳腺脓肿。
• 中医属“乳癖”范畴,中医认为是由 于肝郁气滞,冲任失调引起。思虑伤 脾,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脾气结滞, 运化失司,痰浊内生,痰浊血瘀互结 而成。
31
症状表现
• 最初症状一般是乳腺肿物,单侧多见, 位于乳晕区外的乳腺周边部位,呈圆 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表面光滑, 稍活动,触之囊性有轻度触痛,直径 常在2~3cm, 一般无腋区淋巴结肿 大,年轻妇女在哺乳期或之后发现乳 房边界较清的肿物,并主诉在哺乳期 中曾患过乳腺炎,检查在乳晕区外的 较边缘部位触到边界清楚,活动、表 面光滑的肿物
• 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态度,适当锻炼,经常乳腺 按摩。低脂饮食,合理膳食是保持乳腺形体、 预防乳腺疾病的方法。定期进行乳房自检和专 科医生检查是早期发现乳腺疾病的唯一方法。
25
• 1.雌激素水平失衡
• 2.局部乳腺组织对雌激素过 发病原因 度敏感
• 3、食物疗法
33
中医分类
• 1)肝郁脾虚型。 • 主证:乳腺肿块,球型,光滑活动,
可有疼痛,胸胁满闷,食少纳呆,舌 体稍胖,苔白微腻,脉弦,脾脉弱。 • 2)冲任失调型 • 主证:肿块随月经周期而变化,经前 作胀变硬,经后变软,月经期、量、 色、质有不正常,腰膝酸软,舌淡红 或红,苔薄白或少,脉细。
30
病因病理
• 引起乳腺囊肿的原因有很多。哺乳期 如曾患乳腺增生症、炎症或肿瘤压迫, 可造成乳腺的一个腺叶或小叶导管堵 塞,使乳汁积聚在导管内而形成乳腺 囊肿。也可因哺乳习惯不良,乳汁瘀 滞于导管内,致使导管扩张形成囊肿, 细菌侵入,继发感染,导致急性乳腺 炎或乳腺脓肿。
• 中医属“乳癖”范畴,中医认为是由 于肝郁气滞,冲任失调引起。思虑伤 脾,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脾气结滞, 运化失司,痰浊内生,痰浊血瘀互结 而成。
31
症状表现
• 最初症状一般是乳腺肿物,单侧多见, 位于乳晕区外的乳腺周边部位,呈圆 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表面光滑, 稍活动,触之囊性有轻度触痛,直径 常在2~3cm, 一般无腋区淋巴结肿 大,年轻妇女在哺乳期或之后发现乳 房边界较清的肿物,并主诉在哺乳期 中曾患过乳腺炎,检查在乳晕区外的 较边缘部位触到边界清楚,活动、表 面光滑的肿物
• 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态度,适当锻炼,经常乳腺 按摩。低脂饮食,合理膳食是保持乳腺形体、 预防乳腺疾病的方法。定期进行乳房自检和专 科医生检查是早期发现乳腺疾病的唯一方法。
乳腺专题培训培训课件

提高公众对乳腺癌的认知
乳腺癌数据统计
介绍全球及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 、死亡率及分布情况,使公众对 乳腺癌的严重性有更深刻的认识
。
乳腺癌高危因素
分析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高 危因素对乳腺癌发病的影响,引
导公众关注并采取预防措施。
乳腺癌筛查与预防
强调定期进行乳腺检查的重要性 ,介绍筛查方法和预防措施,提
痛或溢液。
乳腺超声
利用高频声波显示乳房 内部结构,有助于发现
肿块和异常。
乳腺X线摄影
通过X射线检查乳房,有 助于发现钙化的肿块和
结构改变。
核磁共振成像
对于高度怀疑恶性病变 的患者,核磁共振成像 可以提供更准确的诊断
信息。
乳腺影像学检查
乳腺X线摄影
利用X射线检查乳房,可以发现微 小钙化的肿块,有助于早期发现 乳腺癌。
01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健 康。
02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 体重范围,避免肥胖。
03
定期乳腺检查:定期进 行乳腺自查和到医院进 行专业检查。
04
避免长期大量暴露于有 害物质:如某些化学物 质、放射线等。
乳腺癌筛查与早期发现
乳腺癌筛查
定期进行乳腺X线检查、超声检 查等,以便早期发现肿瘤。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提高 免疫力。
康复锻炼
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康复计划,进行肌肉力量 训练、关节活动等。
乳腺癌患者心理支持
建立支持系统
鼓励患者与家人、朋友及病友交流, 分享经验,互相支持。
认知行为疗法
帮助患者调整负面思维和行为模式, 提高应对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
乳腺专题培训培训课件

定义与分类
1
发病机制
2
3
乳腺疾病的发病机制涉及遗传、内分泌、生物致癌因素等多种因素。
遗传因素包括家族遗传倾向、基因突变等,是乳腺癌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内分泌因素与乳腺癌的发病密切相关,如雌激素水平过高、绝经后妇女长期使用雌激素类药物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
诊断乳腺疾病需结合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如B超、X线检查等)和病理学检查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孕激素
小分子抑制剂
如帕妥珠单抗、拉帕替尼等,用于治疗乳腺癌、黑色素瘤等。
单克隆抗体
如曲妥珠单抗,用于治疗乳腺癌、胃癌等。
血管生成抑制剂
如贝伐珠单抗,用于治疗乳腺癌、肾癌等。
靶向治疗药物
如环磷酰胺、表柔比星等,用于治疗乳腺癌、卵巢癌等。
化疗药物
如糖皮质激素、环孢素等,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免疫治疗。
xx年xx月xx日
乳腺专题培训培训课件
乳腺疾病概述乳腺疾病的诊疗现状乳腺疾病相关药物介绍乳腺疾病患者的管理与教育乳腺疾病预防措施乳腺疾病研究展望
contents
目录
乳腺疾病概述
01
乳腺疾病是一类包括乳腺良性病变、乳腺炎症、乳腺癌等发生在乳房的疾病的总称。
乳腺疾病可根据发病年龄、症状、病程等分为多种类型,如急性乳腺炎、乳腺囊性增生病、乳腺癌等。
01
03
超声检查
针对年轻女性,建议定期进行乳腺超声检查,以便发现乳腺肿块和结节。
定期体检
01
重视体检
定期进行乳腺检查,包括自检和医生检查,有助于及早发现乳腺问题。
02
钼靶检查
针对高危人群,建议定期进行乳腺钼靶检查,以便早期发现乳腺钙化灶。
乳腺健康讲座ppt课件

拥有健康丰盈的胸部是每 个女性的期望,但总会有些 病变打扰它一生的幸福。要 阻断这些病变,首先要学会 自我检查乳房。
乳房自检方法——看
第一步:面对镜子,双手叉腰,观 察乳房外形、轮廓有无异常。
第二步:举起双臂,观察乳房外形、 皮肤、乳头、轮廓有无异常。
顺序:1、对侧手从外上象限开始,力度 适中,检查有无肿块;顺时针方向检查 整个乳房 2、仰卧平躺,肩部稍垫高, 举起左手臂,右手触摸左侧腋下有无肿 块;3、触摸乳头周围,并用手指挤压 乳头,有无异常溢液 4、同法查对侧乳 房
愿天下所有女人,岁月带走 青春,却留下优雅与美丽;带 走了青涩,却留下淡定与从容; 岁月带走茫然与无助,却留下 自强与自信;愿女人一路芬芳, 一路美好!
乳腺健康讲座
乳腺疾病是女性常见的疾病, 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 的趋势。 乳腺疾病基本分为乳腺增生 和乳腺肿瘤两种。
乳癌的易感因素 1、乳癌家族史(尤其是生母或同胞 姊妹患有乳癌)。 2、内分泌因素:月经初潮早于12岁、 绝经期迟于50岁、40岁以上未孕或 初次足月产迟于35岁。 .
3、部分乳腺良性疾病:一般来说单 纯乳腺腺瘤恶变率在1—3%左右; 但是在妊娠期及哺乳期由于激素水 平的改变,单纯腺瘤的恶变率迅速 提高,有时可高达24%;所以建议 如果有乳腺良性肿瘤的年轻女性在 妊娠及哺乳前一定要把它做掉。 4、高脂饮食。 5、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
出院指导
1、活动 2、避孕 3、放疗或化疗 4、定期复查自查 5、饮食
乳癌发生的易感因素:
1、乳癌家族史(尤其是生母或 同胞姊妹患有乳癌)。 2、内分泌因素:月经初潮早于 12岁、绝经期迟于50岁、40岁 以上未孕或初次足月产迟于35 岁。
拥有健康乳房的五大秘诀
秘诀一: 愉快的心情 秘诀二: 健康的饮食 秘诀三: 重要的妊娠哺乳 秘诀四: 定期检查、适当运动 秘诀五: 和谐的性生活
女性乳腺疾病的健康讲座ppt课件

治疗方法
• 1、手术治疗 • 2、中医治疗 • 3、食物疗法
乳腺癌
• 是指乳腺导管珊上皮细胞在各种内外致癌 因素的作用下,细胞失去正常特性而异常 增生,以致超过自我修复的限度而发生癌 变的疾病,以乳腺肿块为主要表现。大多 发生在45-60遂女性,近年来趋于年轻化, 尤以大龄未婚或婚后未育者多见。
疾病原因
• 1、哺乳期如曾患乳腺增生症 • 2、炎症或肿瘤压迫,可造成乳腺的一个腺 叶或小叶导管堵塞,使乳汁积聚在导管内 而形成乳腺囊肿
症状表现
• 最初症状一般是乳腺肿物,单侧多见,位 于乳晕区外的乳腺周边部位,呈圆形或椭 圆形,边界清楚,表面光滑,稍活动,触 之囊性有轻度触痛,直径常在2-3CM,一 般无腋区淋巴结肿大。
治疗
乳腺炎的治疗药根据引起炎症的病因来选择
• 如果是因为乳汁淤积引起的,应该排空乳 汁,然后辅以抗菌药物联合治疗 • 如果因为乳头破损,细菌感染引起的,应 该通过抗菌、消炎治疗 • 如果炎症有化脓,病情急,必要的时候应 行切开引流
乳腺纤维瘤
• 是由乳腺纤维组织和腺管两种成分增生共 同构成良性肿瘤,临床很常见 。该病主要 发生在年轻女性,最常见于20到35岁,绝 经后妇女较少见,常于无意中发现乳房肿 块,多为单发,亦可多发。
急性乳腺炎
• 乳腺炎一般是化脓性细菌侵入乳腺而引起 的。 • 本病以初产妇为多见,好发于产后第3-4周
病因
• 1、乳管不通畅 • 2、使乳汁淤积 • 3、继发细菌感染
症状
• 初期主要是乳房胀痛,局部皮温高、压痛, 出现边界不清的硬结,有触痛。 • 单纯的乳腺炎通过几次按摩就可以避免打 吊针的痛苦了。 • 急性乳腺炎在开始之时患侧乳房胀痛、疼 痛、哺乳时尤甚。脓肿形成时,可出现乳 房波动性疼痛,局部皮肤红肿透亮。可有 波动感。
乳腺医学知识专题讲座培训课件

乳腺医学知识专题讲座
14
多发性纤维腺瘤
乳腺医学知识专题讲座
15
巨 大 纤 维 腺 瘤
乳腺医学知识专题讲座
16
乳腺纤维腺瘤
乳腺医学知识专题讲座
17
乳腺纤维腺瘤(CT)
乳腺医学知识专题讲座
18
乳腺纤维腺瘤(MRI,T2WI)
乳腺医学知识专题讲座
19
乳腺纤维腺瘤(MRI)
乳腺医学知识专题讲座
20
乳腺医学知识专题讲座
7
乳腺纤维 腺瘤
乳腺医学知识专题讲座
8
乳 腺 纤 维 腺 瘤
乳腺医学知识专题讲座
9
乳 腺 纤 维 腺 瘤
乳腺医学知识专题讲座
10
乳腺医学知识专题讲座
乳腺纤维腺瘤 (透明样变)
11
乳 腺 纤 维 腺 瘤
乳腺医学知识专题讲座
12
乳腺纤维腺瘤伴钙化
乳腺医学知识专题讲座
13
右乳纤维腺瘤
乳腺医学知识专题讲座
21
乳腺癌
乳腺医学知识专题讲座
22
乳腺癌
乳腺医学知识专题讲座
23
乳腺癌
乳腺医学知识专题讲座
24
浸乳腺润医性学知导识专管题讲癌座
26
浸润性导管癌
钼靶阴性乳腺医,学知M识专R题讲I+座 C阳性
27
乳腺医学知识专题讲座
乳 腺 癌
28
良恶性病灶动态增强序列峰值时间对照:明显差瘤 三、乳腺癌
乳腺医学知识专题讲座
1
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恰当选择
• X线摄影和超声检查常用的检查方法 • CT和MRI用于鉴别诊断 • 超声、CT和MRI用于致密型乳腺病灶 • X线钼靶摄片用于乳腺癌的筛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经后恢复期乳房变化:当月经来潮后, 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迅速降低,尤其当来 潮7~8d以后,前述的增殖现象日趋复原 ,乳腺趋于小而软。所以对乳房的检查的 最佳时间应是月经来潮后的5~7d为宜
第四节 妊娠期乳房变化
• 妊娠期乳房发育程度,是决定产后乳汁分泌多少 的主要因素。妊娠期乳腺的发育、成熟、泌乳有 多种激素在起作用:
第一节
– 婴幼儿期乳房发育
– 初生时有60%婴儿,无论男女,乳腺出现不 同程度的生理性活动。这主要是因母体内的激 素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所引起。常发生于出 生后1周左右,表现为乳头下有蚕豆大小的硬 结或肿胀。偶尔有少量黄白色的分泌物被挤出 。这种现象多在3周左右自行消退。4~8个月 完全消失。
• 儿童期乳房:女性幼儿的乳房从出生后6个 月至青春期开始之间,乳腺导管有极缓慢 的伸展,乳房外形为扁平状。若根据月经 初潮前3~5年乳房开始发育,那么部分4 岁女孩乳房就开始发育。也有在4~6岁乳 房肥大,可能是乳房对血中的雌激素过于 敏感,而出现初潮前乳房暂时肥大症,也 可称为乳房过早发育症。
• 乳腺乳管上皮增生及乳管延长并分枝,主要 是雌激素。
• 乳腺小叶及腺泡的发育,主要靠黄体分泌的 黄体素又称孕酮。
• 乳腺小叶终末导管发展为小叶腺泡,主要是 靠垂体前叶分泌的催乳素,此外由垂体前叶分泌 的促性腺激素。
第六节 闭经期及老年期乳房变化
• 一、闭经期乳腺变化: 闭经前数年乳腺即开始萎缩。闭经前,
--------增殖性乳房变化(增殖期):月经周期前雌激素 水平逐步升高,乳腺导管的扩张,血管增多,组织充血。 当排卵后孕激素水平升高,同时泌乳素也增加,到月经前 3~4d,泡浆内有脂肪颗粒可见,并有分泌现象.这时乳 房变大、胀、质韧,触之呈小结节状或变硬,同时有轻度 胀痛及触痛。月经后缓解或消失,此乃周期性月经前乳痛 的原因
第三章 乳房的淋巴引流
• 乳房有丰富的淋巴网及淋巴结。乳腺癌的转移主 要是经淋巴系统。
• 常见乳房淋巴引流有: • 向同侧腋窝淋巴结引流 • 向胸骨旁淋巴结引流(内乳淋巴链引流) • 向锁骨上淋巴结引流 • 向对侧乳房引流 • 向膈下淋巴结引流 • 向肋间淋巴结引流
• 总之,乳腺淋巴引流有以下特点: • 腋窝及内乳淋巴结是乳腺的主要引流方向。都是
• 第二篇 • 乳房疾病病史、临床表现与体格检查
第一章 乳房疾病病史
• 第一节 乳房疾病现病史
• 一、乳房疼痛情况 • 1、乳房疼痛随月经周期及情绪的改变而出没者
多为乳痛症,又称小叶增生。其乳痛特点:
1)月经来潮前乳房疼痛,月经过后缓解或消失; 2)随着精神情绪的变坏,而出现乳房疼痛,情绪 好转后疼痛即缓解或消失。
乳腺健康医学知识专题讲 座
第一篇
乳房的发育、解剖与生理
第一章 乳房的发生及发育
• 乳房在初生儿阶段男女两性的乳房发育几 乎完全相同,直到青春期,乳房发育结构 才得到建立,男女有所不同。人类除了胸 前1对正常乳房外,有时沿乳线即相当于低 等哺乳动物自腋部到腹股沟部的乳房生长 线,偶尔有多余的乳房或乳头存在,则分 别出现多乳头症或多乳房症,常称多出之 乳为副乳。
库伯韧带将乳腺分隔成15~20小叶,又 称乳腺叶。每一个乳腺叶又分为若干小叶(又称 乳腺小叶)。每个小叶有10~100个腺泡(腺泡 是乳腺叶的最小单位,也是分泌乳汁的场所)。
• 每个乳腺叶又发出一个排泻管(又称输乳 管),每个乳房有15~20条输乳管。每条 输乳管直径为2~3mm。这些输乳管以乳 头为中心。呈轮辐状排列,汇集于乳晕, 开口于乳头。在距乳头开口0.5~1mm处 ,乳头基底部,乳管膨大扩张成梭形,称 为乳窦,又称壶腹部。
乳腺癌淋巴引流的第一站。 • 乳腺淋巴引流的75%左右进入腋窝,25%左右
进入内乳淋巴结,2%进入肋间淋巴结。 • 乳房各区域淋巴液均可进入腋窝淋巴结,但以乳
房外侧淋巴液为主。 • 乳腺上部的淋巴液可直接进入锁骨下或直接入锁
骨上淋巴结。 • 乳腺内侧、中央甚至外侧淋巴液均可进入内乳淋
巴结。
• 锁骨上淋巴结是进入体静脉的第一站,又 称哨兵淋巴结。出现此淋巴结转移,说明 肿瘤细胞已入血液向全身播散,肿瘤已属 晚期。
40~45岁以乳腺上皮细胞的萎缩为主。 46~50岁以导管囊性扩张为突出。
50岁以上为乳腺小导管及血管的闭塞。
乳腺恶性肿瘤好发在脂肪或纤维组织已显 著增多,而乳腺组织明显退化或萎缩的乳 房中,应重视此期乳腺组织细胞的异常增 生,控制癌前期病变的发生。
第二章
女性乳腺结构
• 乳房内不同走向的纤维组织,分隔脂肪组织,并 将乳腺组织与前方的皮肤及后方胸肌盘膜相连接 ,而起固定乳房作用。此称乳房悬韧带或库伯韧 带。
第二节 青春期乳房发育
• 人类自性变化到成熟为止,多需要3~5年 (女性多在13~15岁)。
• 一般女孩大约10岁后逐步进入青春期。在 脑垂体分泌的卵泡刺激素的作用下卵巢内 的卵泡已成熟,开始排卵,并有月经。整 个乳房开始逐渐增加,乳晕、乳头的着色 亦逐渐增加。
第三节 月经期乳房变化
• 青春期后,月经来潮,进入性成熟期。青春期后卵巢开始 分泌雌激素及孕激素等内分泌激素,刺激腺组织增殖胀大 ,导管增多,叶间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也增多,腺体组织 呈现增生及退化复原的周期性变化:
• 、 2、无规律的乳房疼痛,有较明确的部位,伴 片状肿块者,多为乳腺增生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3、哺乳期的乳房局部发红发热、疼痛、肿 胀、质硬,多为乳汁淤积或炎症。
• 4、非哺乳期的全乳房红、肿、胀大、局 部微热、痛不突出,不伴全身明显症状, 生长迅速,可能为炎性乳腺癌(即急性乳 腺癌)。
• 5、不规则乳房隐痛,时好时坏,局限于 一处,有肿物,质硬、边界不清,无特殊 因素引起者,癌的可能性最大。
约有1/3以上妇女乳腺发育异常,表现出乳腺组 织不同程度的增生。闭经期乳房缩小,弹性下降 而呈下垂状。 • 二、老年期乳房变化
50岁以后妇女,乳腺组织萎缩,乳管周 围纤维组织愈来愈多,硬化甚至钙化,整个乳房 最后只剩下皮肤皱襞及乳头和乳晕。
• 一般来说,异常改变表现为:
35~40岁以乳腺小叶的异常改变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