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高效课堂】《圆的认识(一)》拓展应用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圆的认识(一)》北师大版
举例解释:
-难点突破:通过实际测量圆的周长,让学生亲身体验π的存在,通过平均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来近似计算π的值,从而加深对π的理解。
-面积教学:使用动画或实物模型,展示圆面积的计算过程,使学生形象地理解面积公式的由来。
5.总结回顾环节,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掌握得较好,但仍有个别学生存在疑问。在课后,我会关注这些学生的疑问,及时解答,确保他们能够跟上教学进度。
1.加强对圆周率π的教学,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练习,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运用π。
2.针对面积计算的难点,设计更多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3.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动手能力。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圆的认识(一)》北师大版
一、教学内容
《圆的认识(一)》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一节
1.圆的定义与基本性质
-圆的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2.圆的对称性
-圆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认识圆形物体
-圆在建筑、艺术等领域的应用
3.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并进行了实验操作,整体表现积极。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测量工具的使用还不够熟练,导致数据记录出现误差。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圆的认识(一)-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圆的认识(一)-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圆的定义及其性质。
2.理解圆的直径、半径、周长和面积的概念。
3.掌握测量圆的直径、半径、周长和面积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1.圆的定义及其性质。
2.圆的直径、半径、周长和面积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1.理解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掌握测量圆的相关知识。
四、教学准备1.圆规、量角器、直尺等测量工具。
2.圆形模型或者圆的图片展示。
3.题目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教师出示圆形模型或者圆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这个图形看起来像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接下来,老师将圆形模型放在黑板上,然后出示圆形模型的标准定义,并解释阐述它各个特点的意义。
2. 基础知识介绍•通过演示将圆形分成多个不同的扇形,并注明每个扇形的数量以及扇形的大小来解释如何计算圆的面积和周长。
•引出圆的半径、直径、圆心等基础概念,并解释它们的意义以及如何计算它们。
3. 练习应用•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计算周长和面积来解决问题,例如:“如果你需要在你的后院放置一个圆形花园床,你需要多少土壤?”,“如果一条围绕操场的圆形跑道的直径为 100 米,求这条跑道的周长。
”。
•为学生提供一些具体的计算问题,让他们能考虑如何运用它们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六、课堂巩固•教师出示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
•教师为学生提供确保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正确理解的答案。
七、作业•完成课堂练习的练习题目。
•在家自行测量家庭产业中有圆形的物体的直径、半径、周长和面积等信息,并提交信息并撰写报告。
八、教学反思•整堂圆的认识教学寓教于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化,老师的授课生动有趣,让学生兴趣盎然。
•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圆形知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特地注重拓展相关概念,帮助学生建立整体认知,更好的掌握课程核心知识。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1 圆的认识(一)|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1 圆的认识(一)| 北师大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理解圆的定义:学生能够描述圆的基本特征,如圆心、半径、直径等。
- 掌握圆的性质:学生能够运用圆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如圆的周长、面积的计算。
- 学会画圆:学生能够使用工具正确地画出一个圆。
过程与方法- 培养观察能力: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学生能够将抽象的圆与实际联系起来。
- 提升动手能力:通过画圆的实践活动,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提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空间观念:学生通过学习圆,培养对几何图形的兴趣和空间想象力。
- 激发探究兴趣: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探究的兴趣。
教学内容重点- 圆的定义与性质: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学生需要深入理解并能够运用。
- 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这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计算技能。
难点- 圆的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学生需要学会如何将理论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 圆周率的含义与运用:学生需要理解圆周率的概念,并学会如何使用它进行计算。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圆规、直尺、量角器、多媒体课件。
- 学具:圆规、直尺、练习本、彩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如硬币、车轮等,引导学生思考圆的特点和用途。
2. 新授:介绍圆的定义、性质,并展示如何使用圆规画圆。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画圆的实践活动,互相交流心得。
4. 巩固: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5. 拓展:探讨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设计、艺术创作等。
6.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 板书圆的认识(一)- 核心内容:圆的定义、性质、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 辅助图表:圆的示意图、周长和面积的公式。
作业设计- 书面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圆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 实践作业:在家中寻找圆形物体,测量并计算其周长和面积。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注意到学生在画圆和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时存在一些困难。
1.1《圆的认识(一)》(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1.1《圆的认识(一)》(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当我站在讲台前,看着台下一双双好奇的眼睛,我知道,我又将开始一次数学的探索之旅。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1.1《圆的认识(一)》。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这一章节,我们将从圆的定义、圆的直径和半径,以及圆的周长和面积四个方面来认识圆。
二、教学目标我希望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学生们能够理解圆的基本概念,掌握圆的直径和半径的计算,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在这一章节中,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是重点,也是难点。
学生们需要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够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圆的模型、尺子、圆规等教具,以及练习本和笔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设计了圆的定义、直径和半径的计算公式,以及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板书,以便学生们随时查阅和复习。
七、作业设计我布置了一道作业题目:计算一个半径为5厘米的圆的周长和面积。
答案是:周长为31.4厘米,面积为78.5平方厘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圆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上,还有一些学生存在困惑。
在下一节课中,我将继续巩固圆的概念,并通过更多的例题和练习,让学生们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同时,我也会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比如研究圆的直径和半径的关系,让学生们更深入地了解圆的性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学过程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
一、圆的定义和特征圆的定义和特征是理解圆的其他属性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展示圆的模型,让学生们直观地了解圆的基本特征,如圆心、半径、直径等。
我强调了圆是一个闭合的曲线,所有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
这是学生们理解圆的其他属性的基础,也是后续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前提。
二、圆的直径和半径的计算圆的直径和半径的计算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圆的认识(一)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圆的认识(一)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圆的概念,掌握圆的基本特征。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方式,发现并掌握圆的性质。
3. 培养学生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圆的定义和基本特征2. 圆的画法3. 圆的性质4. 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圆的定义和基本特征2. 圆的性质教学难点1. 圆的画法2. 圆的性质的推理和证明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圆规、直尺、量角器、多媒体设备2. 学具:圆规、直尺、量角器、练习本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圆的特点和作用。
2. 新课:讲解圆的定义和基本特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方式,发现并掌握圆的性质。
3. 练习:让学生通过画圆、量圆、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等方式,巩固对圆的认识。
4. 应用:讲解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1. 圆的认识(一)2. 内容:圆的定义、基本特征、性质、画法、应用作业设计1. 让学生画一个半径为5厘米的圆,并计算其周长和面积。
2. 让学生找出生活中的圆,并说明其作用。
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否突出。
2. 教学方法是否合适,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是否活跃。
3. 学生对圆的认识是否深入,能否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对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进行反思,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5.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此教案旨在帮助教师系统地教授圆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圆的概念、性质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注意的重要环节。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认识》说课稿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认识》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圆的认识》是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的一节课,通过介绍圆的定义、性质和应用,帮助学生建立对圆的认识。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与技能:掌握圆的定义、直径、半径、弧以及圆心角的概念,并能够应用这些概念进行相关题目的解答。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总结和归纳的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来理解和掌握圆的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通过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合作学习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圆的定义及其相关概念;•理解并应用圆的性质进行解题。
2.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和应用圆心角的概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通过投影仪或黑板展示一张圆形物体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回答以下问题:•这是什么?(学生回答:圆)•圆有哪些特点?(学生回答:它是一个完全的、不规则的、闭合的曲线)•是否可以找到圆上任意两点之间的直线?(学生回答:不可以)•是否可以找到圆上任意两点之间最短的路径?(学生回答:是的)2. 引入新知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会圆的直径、半径和弧的概念:•分发圆规和直尺给学生,让学生用圆规测量圆的直径和半径,并记录下来;•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直径与半径之间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直径是半径的两倍。
3. 学习新知3.1 圆心角的认识•引导学生观察圆和圆心角之间的关系,提问:在一个圆上,由两条半径所夹的角叫做什么?•让学生猜测并发现这个角的度数是否固定,通过测量不同圆心角度数,让学生发现圆心角的度数固定为360°。
3.2 圆的性质•教师展示圆和弧的关系,并引导学生理解圆的相关性质:1.圆是由弧所围成的: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圆是由弧所组成的闭合曲线。
2.圆心角的性质:引导学生测量不同圆心角的度数,并发现圆心角度数相等。
3.相等弧所对的圆心角相等:让学生观察并测量相等弧所对的圆心角,发现它们的角度是相等的。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圆的认识(一)》示范教学课件
圆的认识(一)
结合实例认识圆的面积,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在探究圆面积公式的活动中,体会“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初步感受极限思想。
掌握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面积。
重
体会“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初步感受极限思想。
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
C÷2
C÷2
底
高
圆的面积
圆周长的一半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圆的半径
×
×
圆的面积
2
C÷2
高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与原来的圆之间有什么联系?
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1.你能利用方格估计下图中圆的面积吗?
圆的面积大约是( )个小方格。
圆的面积大约是( )个小方格。
记忆宝 库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 ×高
平行四边形
记忆宝 库
三角形
高
三角形面积=底 ×高÷2
记忆宝 库
梯形面积=(上底+下底) ×高÷2
梯形
下底
上底
高
上底
能否将圆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图形呢?做一做。
将圆分成若干等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将圆分成若干等份
能否把圆转化为以前学过的图形?做一做
当分割无限细密时:
思考:请同学们将分成的小块拼成右图的形状再推导圆面积的公式。
1.某公园圆形花坛的周长是31.4米。这个圆形花坛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一 圆:圆的认识(一)》 优质课教案_3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北师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2页内容。
二、教材分析:学习圆,使学生对平面几何图形的认识,是后续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等内容的重要基础,也是将来学习立体图形的基础,同时对发展学生空间观念也有重要作用。
学生在识圆、画圆、悟圆中,积累关于圆的操作经验,为后续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学习经验。
三、教学目标:1、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体会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2、培养学生观察周围事物形体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经历探索圆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精神。
3、感受墨子的“圆,一中同长也”所包含的数学道理,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
四、教学重点、难点:1、探索圆的各部分名称、特征。
2、体会圆的特征,掌握圆的画法。
五、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初步识圆感圆1、谈话引入2、让生摸圆,认识、感受圆与其他平面图形的区别;圆是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其它平面图形是线段围成的图形。
3、展示圆的美丽图形。
(二)动手操作探究画圆1、让学生尝试画圆(可借助圆形物体、圆规等)2、让生用圆规试着画圆。
3、课件展示圆规的结构、画圆过程,教师示范画圆后,学生用圆规再次画圆。
4、交流讨论:你们有什么办法在操场上画个大圆?5师生比赛画圆。
6、小结:画圆的共同点(定点、定长、旋转一圈)。
7、认识、区分:圆上、圆内、圆外。
(三)认识圆各部分名称1、圆藏着许多秘密,让学生寻找特别的点、特别的线段。
2、学生汇报学习结果。
3、交流、探讨半径、直径的特点,关系。
4、介绍圆的历史:孟子“圆,一中同长也”,引导学生对这句话与这节课进行联系、思考。
5、让学生观察、对比自己及学习伙伴所画的圆,理解圆心与半径的作用。
(四)反馈新知全课总结1、让学生想像钟面圆的存在小秘密。
2、生活中的圆知识的理解与应用3、趣味“剪圆”,引发学生再一次思考形成圆的奥秘。
4、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一)》教案三篇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一》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一)》教案三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一)》教案三篇1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圆各部分名称以及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
2、能力目标:借助动手操作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渗透知识来源于实践、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的思想。
教学方法:导练法、迁移法、例证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圆规、直尺等教学过程:一、结合实际、谈话引入新课。
谈话引入:今天非常高兴能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研究一个数学问题。
我们以前已经初步认识了圆,你能找出生活中哪些物品的形状是圆的吗?师:看来大家平时非留心观察。
课前请同学们画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并把它们剪下来,你们准备好了吗?师:把它们举起来,大家互相看一看。
回想自己画圆、剪圆的过程,你能说说圆是什么样子的吗?(师一手拿一个圆)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
圆的边是弯曲的,跟以前学的长方形、正方形的边是不同的。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种平面上的曲线图形。
(板书课题)生举例师强调——指物品的表面圆是没有棱角的,边是弯的;圆的边是一条曲线。
二、引导探究新知。
1、导:圆里究竟藏有什么秘密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
把你的圆对折,再对折,多折几次,把折痕画出来,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并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汇报。
最后看看谁的收获多。
(1分钟)2、师:你们组观察得真仔细!大家的发现可真不少,现在我们就把刚才的发现整理一下。
3、展示探究结果。
结合多媒体课件辅助,完整认识圆的特征(8分钟)谁来告诉老师,你有哪些新发现?那是什么原因呢?你怎样发现的?结合学生交流、汇报探究结果,及时引导梳理。
主要从圆的圆心、半径、直径、等方面来认识。
这里特别要注意通过板书帮助学生进行新知的有目的的整理。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圆的认识(一)》示范课教学课件
小组合作,将做好的硬纸板“车轮”沿直尺的边滚一滚,描出A点留下的痕迹。
小组合作,将做好的硬纸板“车轮”沿直尺的边滚一滚,描出A点留下的痕迹。
圆心在一条直线上
轨迹是波浪形
行驶起来平稳
行驶起来不平稳
说一说,圆和其他图形有什么不同?
你知道吗?
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或者说半径是直径的 。用字母表示为d=2r或r= 。
圆的认识(一)
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用字母d表示。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圆的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把“试一试”的探索活动的活动过程和发现写成数学日记,并与同伴交流。 2. 完成《分层作业》。
离得近一些;
离得远一些;
这个方式不公平
站成正方形形状的队形中,各边中间的
站成圆形形状的队形中,所有的小朋友到小旗的距离都相等。
距离都相等。
要保证套圈游戏的公平性。
手指画圆法
系线画圆法
圆规画圆法
固定拇指的位置,两个手指之间的距离不变。
6.在没有圆规的情况下,你能用哪些方法画圆
7、你能用圆的知识解释吗?试着说一说。
圆是轴对称图形,它有无数条对称轴,任意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8.求正方形的面积。(单位:cm)
圆的直径=正方形的长
d=2×2=4cm
正方形的面积:4×4=16(cm²)
答:正方形的面积是16cm²。
圆的半径和直径都可以画无数条。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以的直径都相等。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圆
圆的认识(一)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1课时《圆的认识(一)》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1课时《圆的认识(一)》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圆的基本概念,理解圆的半径、直径的含义,掌握圆的基本性质。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内容1. 圆的定义:圆是平面上所有与给定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2. 圆的半径: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
3. 圆的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
4. 圆的性质:圆上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都相等;圆的半径相等;圆的直径相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圆的定义、圆的半径和直径的概念,以及圆的性质。
2. 教学难点:理解圆的定义,掌握圆的性质,能够运用圆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圆规、直尺、圆板、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圆规、直尺。
教学过程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圆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圆的基本概念。
3. 活动一: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理解圆的半径和直径的概念。
4. 活动二:让学生运用圆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5. 总结:对圆的认识进行总结,强调圆的性质和应用。
板书设计1. 圆的定义2. 圆的半径和直径3. 圆的性质作业设计1. 让学生绘制几个不同大小的圆,并标注出圆的半径和直径。
2. 让学生运用圆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学生对圆的认识有了直观的感受。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圆的性质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应注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和指导,以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是对《圆的认识(一)》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对学生对圆的认识有所帮助。
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以达到教学目标。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
(最新版)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高效课堂模式)
教学进度表教 材 分 析一、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点本册教材力求体现整套教材的基本特点,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呈现学习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抽象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从中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体验;注重学生的数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等的发展;避免程式化地叙述“算理”和死套题型地进行操练。
具体1.在数与代数中,重视运用百分数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注重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比的过程及对比的意义的理解。
2.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习中,注重在圆的特征、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的探索中,在图形的变换过程中,在观察物体的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统计的学习中,注重结合现实素材认识复式统计图,并从图中尽可能获取更多信息。
4.学生在从事专题性的活动时,将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方法,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材分析(一).数与代数1.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
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或运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四单元“比的认识”。
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及其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空间与图形1.第一单元“圆”。
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对称性,认识同一个圆中半径、直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体会圆的本质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动手实验、拼摆操作等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圆在图造力;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图案设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圆周率发展历史的阅读,体会人类对数学知识的不断探索过程,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形成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圆的认识(一)》公开示范课教学课件
o
o
o
分别指出下面各圆的半径和直径,并量出它们的长度。
d
d=2厘米
r
r=1厘米
分别指出下面各圆的半径和直径,并量出它们的长度。
o
d
d=2.2厘米
r
r
r=1.1厘米
分别指出下面各圆的半径和直径,并量出它们的长度。
d
o
d=2.4厘米
r
r=1.2厘米
(1)半径是射线,直径是直线。( )
×
(4) 画一个直径4厘米的圆,圆规两脚的距离应该是4 厘米。( )
(2)直径长度是半径的2倍。 ( )
(3)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
√
×
分析: 在同圆或等圆中
×
分析: 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半径
(5)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
×
(6)半径2厘米的圆比直径3厘米的 圆大。 ( )
以绳的一端为固定点,用笔将绳子拉直并绕这个固定点旋转一周就画出了一个圆。
注意:绳子要拉直,固定点不能动。
方法三:圆规画圆法
步骤:
(1)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 间的距离。
(2)把有针尖的一脚固定在一点上。
(3)把装有铅笔尖的一脚绕这个固定 点旋转一周,就可以画成一个圆。
画一个半径为2厘米的圆。
圆心确定圆的位置
长方形
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
梯形
三角形
圆
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
圆是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圆外
圆上
圆内
认识圆
圆心
画圆时,针尖固定的一点叫做圆心。
O
圆心——用字母O 表示
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应用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应用圆是数学中重要的几何形状之一,它在生活中有许多应用。
本文介绍了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中关于圆的应用的内容。
圆的定义和性质在开始介绍圆的应用之前,我们首先了解圆的定义和性质。
圆的定义:圆是平面上所有到一个固定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圆是平面上所有到一个固定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圆的性质:圆的性质包括半径、直径、弧、圆心角等。
在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中,我们研究了这些基本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圆的性质包括半径、直径、弧、圆心角等。
在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中,我们学习了这些基本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圆的应用圆的测量圆的测量是圆的应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们需要研究如何测量圆的直径、半径和周长。
直径测量:直径是通过圆心并且两端点都在圆上的一条线段。
在数学六年级上册中,我们研究了如何测量直径。
:直径是通过圆心并且两端点都在圆上的一条线段。
在数学六年级上册中,我们学习了如何测量直径。
半径测量:半径是从圆心到圆上的任意一点的距离。
我们可以用直尺、量角器等工具来测量半径。
:半径是从圆心到圆上的任意一点的距离。
我们可以用直尺、量角器等工具来测量半径。
周长计算:周长是圆周的长度。
我们研究了如何计算圆的周长,其中一个重要的公式是:周长= 2πr (其中,r是圆的半径)。
:周长是圆周的长度。
我们学习了如何计算圆的周长,其中一个重要的公式是:周长= 2πr (其中,r是圆的半径)。
圆的位置关系在数学六年级上册中,我们研究了圆和其他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
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圆与直线有三种可能的位置关系,即相离、相切和相交。
:圆与直线有三种可能的位置关系,即相离、相切和相交。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圆与圆有四种可能的位置关系,即相离、外切、相交和内含。
:圆与圆有四种可能的位置关系,即相离、外切、相交和内含。
研究了圆的位置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图形之间的相互关系,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帮助。
圆的应用实例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中,我们也研究了许多与圆相关的应用实例,例如:1. 计算圆的面积和周长,以应用于不同的实际问题。
小学数学北师大六年级上册一圆圆的认识(一)
圆的认识(一)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圆的认识(一)(教材第2-4页)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经历认识圆的过程。
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了解“同一个圆中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体会圆的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2.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3.对周围环境中与圆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同一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难点: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
教具学具:课件、圆规、直尺。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玩过套圈游戏吗?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玩套圈游戏,比谁能套中小旗,对于这样的站立方式,你有什么想法?同桌先交流一下。
(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图一)生1:我觉得像第一幅图中那样站立,比赛是不公平的。
因为站在中间的小朋友距离目标比较近,站在边上的小朋友距离目标比较远,这样每个小朋友和小旗的距离是不相等的,所以大家站成一条直线进行套圈时,比赛是不公平的。
生2:我觉得像第二幅图中那样站立,比赛也是不公平的。
因为站在正方形边上的四个人距离目标比较近,站在正方形顶点上的四个人距离目标比较远,这样每个小朋友和小旗的距离也是不相等的,所以大家站成正方形进行套圈时,比赛也是不公平的。
生3:我觉得像第三幅图中那样站立,比赛是公平的,因为每个小朋友和小旗的距离是相等的,所以游戏才是公平的。
师:看来“圆”确实与正方形等图形有不同之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圆,研究圆的特征。
二、探究体验,经历1.画圆。
师:你们自己能想办法画一个圆吗?试一试。
学生尝试自己动手画圆。
师:谁能展示你自己画的圆?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学生可能会说:•我用一个图钉套住一根线钉在白纸上,线的另一端拴在笔上,线拉紧画一圈就得到一个圆。
•我用圆规画了一个圆,把圆规的一脚的针尖固定在一点上,另一只脚旋转一周就可以了。
•我可以用手指画圆,把拇指和食指张开,拇指摁住不动,食指旋转一周就画好了一个圆。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教案
小学课时教学案课题《圆的认识(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进一步体会圆的特征。
能力目标: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点:研究各图形中心点的运动轨迹)情感目标: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教学重难点在观察、操作中体会圆的特征。
知道半径和直径的概念。
课前准备课件第 3课时教学过程环节详案设计意图一、知识回顾二、新课探究 1、用你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样的图形是圆?2、按下列要求画圆:在平面上固定一个点A。
3、举出生活中看到圆的例子。
从车轮是圆形的引入新课1、问题: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出示课件)2、小组讨论探究策略(引导学生想做成圆形有什么好处,如果做成正方形,三角形,椭圆形又会是什么情况?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是研究几种图形中心点的运动轨迹的不同)3、课件展示运动轨迹学生直观感受到课件所展示的运动状态。
4、小组内讨论交流,准备好发言,在全班交流。
小组交流合作,汇报研究结果。
由于圆上各点到中心点(圆心)的距离相等,所以圆在滚动时,圆心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这样坐在车上的人或放在车内的物就很平稳;而正方形、椭圆形等由于上面的点到中心点的距离不一样,这样在运动中,中心点运动的线路就不是一条直线,如果人坐在这样的车上会感觉到颠簸。
巩固已学知识进一步体会圆的特征通过对生活中实际问题的研究,加深理解:圆周上各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课件展示的更直观形象,是学生更能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动画可化抽象为形象,使学生对图形中心的运动轨迹一目了然。
三、拓展应用5、再次观看动画,进一步体会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
本质:圆上的各点到中心点的距离都相等,而其它图形不具有这个特点。
(课本P5)用心发现生活中的圆,尝试用学过的知识解释。
练习做课本P5的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进一步深化圆的认识。
课件教学更直观清晰,学生看的更明白,进一步深化所学知识。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圆的认识(一)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圆的认识(一)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圆的基本概念,掌握圆的半径、直径的定义和性质,理解圆的周长公式。
2. 培养学生运用圆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空间想象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圆的定义、半径、直径的概念和性质2. 圆的周长公式及其应用3. 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圆的基本概念、半径、直径的定义和性质,圆的周长公式。
2. 教学难点:圆的周长公式的推导和应用,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圆规、直尺、量角器、多媒体课件2. 学具:练习本、铅笔、圆规、直尺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圆的存在,激发学生学习圆的兴趣。
2. 新课:讲解圆的基本概念、半径、直径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探究圆的周长公式。
3. 操练: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 应用:讲解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圆的基本概念、半径、直径的定义和性质2. 圆的周长公式3. 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让学生巩固圆的基本概念、半径、直径的定义和性质。
2. 提高题:让学生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 拓展题:引导学生探究圆的其他性质和应用。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对圆的基本概念、半径、直径的定义和性质的理解,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
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课后要关注学生对作业的完成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 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本节课通过讲解圆的基本概念、半径、直径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探究圆的周长公式,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精选】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圆的认识(一)》北师大版
《圆的认识(一)》名师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特征;认识半径、直径,理解同一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2.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力,使学生在操作中加深对图形的认识,建立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教材、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组成圆的各部分名称及圆的特点,会用圆规画圆。
【教学难点】圆的各部分名称及其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课件、圆规、细绳、圆形纸片、直尺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观图激趣、设疑导入1.出示课件-美丽的图案师:同学们,在课前老师搜集了几张图,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图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生:都是圆形!2.课件出示套圈游戏情境图,同学们你觉得套圈游戏中那种方式更公平呢?生:站成圆形套圈更公平。
师:为什么?生:因为每个人到小旗的距离都相等。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说得很好,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要研究的课题。
板书:圆的认识(一)(二)探究新知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同学们根据课件出示的自学指导,自学课本。
师:同学们都自学完了,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究下本节课的内容。
1.想一想,你能想办法画一个圆吗?师:同学们,上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准备了学具,利用手中学具尝试画一画。
师:老师观察到同学们画圆的方法多种多样,老师也准备了几种画圆的方法,同学们请看大屏幕。
师:同学们觉得哪种画圆的方法最好呢?生:用圆规画圆师:那同学们能不能说一说怎么用圆规画圆呢?生:①把圆规两脚分开,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上作圆心;②量出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即半径;③装有铅笔的一只脚绕针脚旋转一周。
师:同学们总结的非常好。
师:同学们学会了用圆规画圆,那接下来我们来试一试同学们的掌握的如何,同学们请看大屏幕。
用圆规画一个半径为3cm的圆,并标出圆心、半径,看谁画的又快又准!师:同学们画的又快又准。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1.1 圆的认识(一)》精品教案 (9)
圆的认识(一)学材分析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教材并没有给出圆的本质特征的描述,但教材通过观察与思考、画一画等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对此加以体会,为学生到中学学习圆的定义提供了感性认识和直观经验。
学情分析“圆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和初步认识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这是学生研究曲线图形的开始,是学生认识发展的又一次飞跃。
教材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激活已经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经验,促使学生逐步归纳内化,上升到数学层面来认识圆,体会到圆的本质特征。
学习目标1、掌握圆各部分名称以及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
2、借助动手操作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渗透知识来源于实践、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的思想。
导学策略导练法、迁移法、例证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圆规、直尺等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结合实际、谈话引入新课。
谈话引入:今天非常高兴能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研究一个数学问题。
我们以前已经初步认识了圆,你能找出生活中哪些物品的形状是圆的吗?师:看来大家平时非常留心观察。
课前请同学们画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并把它们剪下来,你们准备好了吗?师:把它们举起来,大家互相看一看。
回想自己画圆、剪圆的过程,你能说说圆是什么样子的吗?(师一手拿一个圆)生举例师强调——指物品的表面圆是没有棱角的,边是弯的;圆的边是一条曲线。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
圆的边是弯曲的,跟以前学的长方形、正方形的边是不同的。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种平面上的曲线图形。
(板书课题)二、引导探究新知1、导:圆里究竟藏有什么秘密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
把你的圆对折,再对折,多折几次,把折痕画出来,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并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汇报。
最后看看谁的收获多。
(1分钟)2、师:你们组观察得真仔细!大家的发现可真不少,现在我们就把刚才的发现整理一下。
3、展示探究结果。
结合多媒体课件辅助,完整认识圆的特征(8分钟)谁来告诉老师,你有哪些新发现?那是什么原因呢?你怎样发现的?结合学生交流、汇报探究结果,及时引导梳理。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认识一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认识一张新荣课题:圆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认识圆的特征。
2、认识圆的半径、直径、圆心、周长以及它们的作用。
3、会用圆规划圆。
4、能用圆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重点、难点:主要考查学生对圆的特征的认识,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课前准备:直尺、圆规、细绳、图钉、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教法:“三勤”“四环节”教学法。
教学过程:一、定向诱导师:(呈现教材套圈游戏中的第一幅图)一些小朋友像图中这样站立进行套圈游戏,比谁能套中小旗。
对于这样的方式,你有什么想法?同桌间先交流一下再简答。
以同样的方法,呈现第二幅、第三幅图,达共识之目的。
(站一排套圈,两端远不容易套中,中间近易套中,不公平。
若站成正方形,四条边上的学生距小旗距离相等而四个角上的学生则距小旗远也不公平。
若站成圆形,每个人距小旗的距离都相等最公平。
)下面我们将对圆进行认识。
揭示圆的认识(一)板书课题。
指名读学习目标。
二、自学探究(出示自学目标)1、你能想办法画一个圆吗?同桌之间相互交流。
2、看课本2——3页的画一画、认一认说出什么是圆心、用什么字母表示、有什么作用?半径、直径、周长呢?(画圆时的一点叫圆心。
用字母O表示,它的作用是固定圆的位置。
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用字母r表示,它的作用是确定圆的大小。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
它的作用是确定圆的大小。
围成圆曲线的长叫圆的周长,用字母C表示,它的作用是确定圆的大小。
)3、同桌交流,选代表发言,展示自学成果。
4、将准确答案,复述后写在课本3页上边。
四、讨论解疑1、画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分别画出它的半径和直径,讨论同圆半径、直径有什么特点?(在同圆内半径、直径都有无数条,所有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也都相等。
)五、反馈总结1、完成3页画一画,想一想的(2)、(3)说出你是怎样画的。
2.谈一谈这节课你有何收获?这节课我认识了圆的特征,理解了圆心、半径、直径、周长的概念,体会了它们的作用,并学会了用圆规画圆,还学会了用圆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打印版
小学-数学
-打印版 1 圆的认识(一)
一、填空题。
1.圆中心的一点叫( ),常用字母( )表示。
2.连接( )和( )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用字母( )表示。
3.通过( )并且两端点都在( )的线段,叫做( ),通常用字母( )表示。
4.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都( ),所有的直径都( ),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 )。
5.圆的( )确定圆的位置,圆的( )决定圆的大小。
二、判断正误。
1.圆有无数条半径。
( ) 2. 在同一个圆里,两条半径就是一条直径。
( ) 3.直径一定比半径长。
( ) 4.半径是射线,直径是直线。
( ) 5.一个圆的半径越大,直径就越大。
( ) 6.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
( ) 7.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个圆。
( ) 8.在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中,直径最长。
( ) 三、选择题。
1.圆内最长的线段是( )。
A.半径
B.直径
C.任意一条线段 2.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圆的( ), A.半径 B .直径
3.在大小相同的两个圆中,所画的直径都( )。
A.相等 B .各不相同 C .无法比较
4.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4厘米,用它画成的圆的直径是( )厘米。
A .2 B .4 C .8 答案
一、1.圆心 O
2.圆心 圆上 r
3.圆心 圆上 直径 d
4.相等 相等 1/2
二、1.√ 2.× 3.× 4.× 5.√ 6. .× 7. √ 8. √ 三、1. B 2.A 3.A 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