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电影理论
电影理论——精选推荐
电影理论-世界电影理论思潮1格里菲斯和经典好莱坞理论(二十世纪10~50年代)格里菲斯《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他使电影成为独立于戏剧之外的新兴艺术。
格里菲斯首次将交叉剪辑永远在电影中;运用景别并使景别标准化;赋予远景、中景、近景、特写特定的含义;运用近景表现心理紧张;将镜头(shot)确定为最小的叙述单位,摒弃戏剧以场景(scene)为叙述单位的老观念,确立由若干镜头组成场景,若干场景组成段落(sequence)的概念;运用运动镜头,包括摇镜头,移动镜头及景深镜头,并按照叙事情节或心理情节的需要将不同的时光平行剪接在一起;使用三位立体画的布景和表意性的灯光照明;自创演员表演表情的一套词汇。
好莱坞理论特征:1商业电影,娱乐观众,牟取利益的价值趋向;2类型化的制作模式,包括喜剧片、西部片、歌舞片、剧情片、史诗片等;3明星魅力和制片厂制度;4定性化的人物形象和戏剧化的故事情节;5在创作观念上体现中产阶级的共性,中庸,保守的价值观;6在影片风格上追求脱离实际的梦幻效应;美国迅猛发展起的八大电影公司包括:米高梅,华纳,福克斯,派拉蒙,环球,哥伦比亚,雷电华(音译不准),联谊。
经典好莱坞叙事系统:1神话叙事结构;2经典叙事结构:故事开始时有一个意外事件打破虚构的业已存在的世界的平静,人物出现,解决事件对付险恶的世界使世界恢复平静,叙事过程都有一定秩序安排,故事里的事件都使依照因果关系组织起来的,这样事物间就有了逻辑的联系。
经典结构按线性结构逐次展开直至结局。
经典叙事以真实性(纪录片风格)统领,首先确立一个接受对象,真实性通过虚构事件的真实场景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得以体现,时空关系是经典叙事的前提,另外故事的发展靠虚构的人物个性来推动,主角是带有鲜明个性额欲望的丰满个体,构成叙事灵魂的事件就受到这个人物的控制,他就成为英雄并由他解决矛盾,他具体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取决于他是什么样的人,最后有个解决一切问题的典型结尾。
一些很有用的电影理论与常识
一些很有用的电影理论与常识(一).法国印象派——先锋派电影思潮1.法国印象派——先锋派电影思潮(德)抽象电影抽象电影(法)纯电影(法)印象派电影(法)先锋派电影达达主义电影超现实主义电影法国20年代(1917——1928)的这场艺术运动的前期和后期有明显的不同。
前期的理论探索和艺术实践主要集中于对光的认识;而1925年以后,则倾向于抽象化。
所以将1925年以前的法国电影艺术运动称为“印象派”,而将1925年以后的法国学派成为先锋派。
不过,印象派电影一般被视为先锋派电影的前奏,甚至有人干脆把它归入先锋派,视为该运动的第一阶段。
20年代的先锋派电影运动是世界电影史上的第一次电影运动。
【名词解释:先锋派电影】不以营利为目的、不叙说故事、而主要对默片纯视觉形式的美学形态和表现功能进行各具风格的实验和探索的影片。
这种影片一般由创作者独立拍摄,大多为短片。
拍片活动开始于20世纪10年代末,于20年代进入鼎盛时期,在有声电影发明后,先锋电影趋于衰微,代之而起的是在拍片方式和艺术主张上大同小异的实验电影。
20年代的先锋派电影活动的中心是德国和法国;然而,以“复兴法国电影”为起点的这场先锋艺术运动,几乎从一开始就超越了民族电影的命题,而成为对电影艺术的表现潜能的多方面的论证。
其兴起的原因有二:一是好莱坞电影占领了欧洲的电影市场,使欧洲电影艺术上停止不前,商业化倾向严重,这使得欧洲的电影艺术家产生了振兴民族电影的愿望;二是一战带来的精神危机加速了19世纪末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发展,先锋派电影便应运而生了。
其主要流派包括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构成主义、表现主义、抽象主义、立体主义、印象主义等。
他们的艺术主张是:①.反对商业电影,否定电影的大众化性质,使之成为供少数人玩赏、无功利目的的艺术品;②.搬用现代派文艺的各种主张和手法,并创造了诸如纯电影、绝对电影等术语,反映了逃避现实的抽象化、潜意识化倾向;具体的说可归结为四点:①.反对叙事,将情节纠葛和性格刻画列为电影的“敌对元素”,要求以抽象和空洞的抒情作为影片的全部内容,主张“非情节化”、“非戏剧化”;②.鼓吹通过联想的绝对自由达到“电影诗”的境界,排斥任何真实、任何理性的含义;③.描写梦幻的世界,即一个充满了潜意识活动的非理性世界;④.万物有灵论,把表现物放在比表现人更重要的位置上,排斥含义和逻辑。
电影分析方法探索不同的电影分析理论和方法
电影分析方法探索不同的电影分析理论和方法电影分析是对电影作品进行深入解读和研究的过程。
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电影的内涵,探究电影背后的意义和影响力。
本文将探索不同的电影分析理论和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分析和欣赏电影作品。
一、主题分析法主题分析法是一种常见的电影分析方法。
它通过关注电影作品所呈现的主题和思想内核,来剖析电影的核心价值观和表达方式。
主题分析法强调对电影中隐含的深层意义和象征主题的解读,从而揭示出电影作品更深层次的艺术价值。
例如,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主题分析法可以帮助我们明确电影所传递的关于希望与自由的主题。
通过分析角色的言行和情节的发展,我们可以揭示出电影通过描述主人公安迪在监狱中追逐自由的过程,以及他与铁矛法度关系的转变,来表达对人性的探索和对自由的渴望。
二、剧情结构分析法剧情结构分析法是电影分析的一种常见方法。
它将电影作品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剧情的起承转合、高潮迭起和结局收束等方面的分析,来揭示电影故事的发展脉络和情节构架。
以电影《阿甘正传》为例,剧情结构分析法可以帮助我们分析电影中主人公阿甘的成长过程。
通过分析电影的时间线、情节的转折以及人物关系的变化,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阿甘经历了从智商低下的孩子到成为成功赛跑选手和富有人士的嬉闹的人生旅程。
这种分析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电影的内在逻辑和情节发展。
三、影像与音效分析法影像与音效分析法注重电影元素的运用和表现手法。
电影是一门视听的艺术,通过画面、音乐、声音等手段来营造氛围和表达情感。
影像与音效分析法将这些元素作为分析的重点,探索电影制作人如何运用影像语言和音效手法来塑造氛围、表达情感,并对观众产生共鸣。
例如,在电影《霸王别姬》中,影像与音效分析法可以帮助我们解析导演陈凯歌如何通过惊艳的舞台表演、精心构图的画面以及扣人心弦的音乐来传递电影所表达的爱与痛苦。
这种分析方法可以让我们深入了解电影制作背后的艺术手法,提升我们对电影的观赏水平。
电影知识理论基础
电影理论知识总结二、经典电影理论在一战前后,对电影的艺术地位、特征、规律的研究;著作:1、 1911年,卡努杜《第七艺术宣言》第一次论证了电影作为艺术,是在时空之间填补鸿沟的艺术;《第七艺术美学》“光与影的交响乐”。
2、 1915年,美国的林赛《活动画面的艺术》,他把“活动画面”看作电影的根本特征。
3、 1916年,美国的雨果·明斯特贝格《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探讨了电影手段的心理根源、艺术特征、美学特征。
概念:1、“上镜头性”——是20年代法国流行的时髦词眼儿,卡努杜创造,先锋派重要用语。
1920年,路易·德吕克在《上镜头性》一文中探讨电影的艺术特征,阐述其涵义:指适宜于用电影这一新表现手段所独有的方法来表现人或物的诗意状态;视觉表现:布景、照明、节奏、化妆;通过照相来表现神采——上镜头性,通过上面四个手段。
是早期电影特征概念。
2、早期蒙太奇——爱森斯坦指出:电影与舞台不同,电影导演更主观,能选择不同时空的重点现实片段。
电影选择和组合这些片段,集中表现剧情。
把现实压缩具有特征的东西,展现经过压缩、重整、剪裁的电影的时空。
3、爱森斯坦(1898~1948)和普多夫金在早期的不同——爱森斯坦讲究冲突,如“杂耍”、“理性蒙太奇”等手法;普多夫金强调连接作用。
爱森斯坦认为冲突是蒙太奇的特性,冲突后产生新的表象和概念。
普多夫金强调连贯性,他认为蒙太奇意味着多个镜头组成一个场面,多个场面组成一个段落,多个段落组成一个部分,一个个片段间具有显而易见的联系。
人们不觉得中断和跳跃,得到一种无意的刺激。
爱森斯坦在晚期对蒙太奇有新的理解:他认为蒙太奇应该表达一种连贯的、有条理的主题、情节、动作、行为,以及一种最大限度赋予感情的叙述。
研究涉及到了声画蒙太奇和色彩的问题。
4、库里肖夫效应——为控制蒙太奇表现力所做的试验。
5、杂耍蒙太奇——爱森斯坦在1923年,从戏剧创作中总结的一个原则,“杂耍”构成一场演出独立的原始因素,是戏剧效果和任何戏剧的分子单位。
外国电影理论整理
苏联蒙太奇学派。
(1)苏联蒙太奇学派【名词解释:苏联蒙太奇学派】20世纪20年代,以爱森斯坦、普多夫金、维尔托夫、库里肖夫等为代表的一批人,受到革命斗争现实的鼓舞,力求探索新的电影表现手段来表现新的革命内容,他们将实验的重点放在蒙太奇的运用上。
库里肖夫和爱森斯坦强调两个不同镜头的对立或撞击会产生新的质、新的思想涵义,这是他们对蒙太奇理论作出的重要贡献;他们代表性的理论分别是“库里肖夫效应”和“杂耍蒙太奇”;其他人诸如普多夫金发展了叙事蒙太奇、维尔托夫创建了“电影眼睛派”,这批人是20年代苏联先锋主义电影美学探索的中间力量,在蒙太奇理论的创建和运用上贡献卓著,因此被称为苏联蒙太奇学派,他们的理论研究和拍片实践构成了苏联电影学派的第一个阶段。
20年代末30年代初,由于爱森斯坦等人的极端的蒙太奇探索受到批判,苏联蒙太奇学派开始转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
(2)苏联蒙太奇学派的其他代表人物a . 库里肖夫库里肖夫在十月革命前就开始了电影工作,建立了“实验工作室”,他是一个构成主义者,代表作品有《西方先生在布尔什维克国家里的奇遇》、《遵守法律》等;代表理论有“库里肖夫效应”和“电影模特儿”。
【名词解释:“库里肖夫效应”】苏联电影导演列夫?库里肖夫通过镜头剪接所作的一项实验,该实验实际上是由普多夫金具体操作的。
库里肖夫为了弄清楚蒙太奇的并列作用,给俄国著名演员莫兹尤辛拍了一个毫无表情的特写镜头,剪为三段,分别接在一碗汤、一个正在做游戏的孩子和一具老妇人的尸体的镜头之前,结果观众在观看过程中却似乎发现了莫兹尤辛的情绪变化——分别对应着饥饿、喜悦和忧伤。
库里肖夫由此看到了蒙太奇构成的可能性、合理性和心理基础,并创立了“电影模特儿”等理论。
他得出的结论是,造成电影情绪反应的并不是单个镜头的内容,而是几个画面之间的并列;单个镜头只不过是素材,只有蒙太奇的创作才成为电影艺术。
他提出了积极的创作纲领:影片的结构基础不是来自现实素材,而是来自空间结构和蒙太奇。
现实主义电影理论分析
现实主义电影理论分析2019-07-24⼀、现实主义电影理论的流变1911年法国⼈路易•费雅德提出了对当时的形式主义来说⼀种相对的现实形式—⾃然主义,他开始⽤电影表现不带有任何幻想的实际⽣活的各个⽚段;之后,电影眼睛派在1922年现实主义的⼤运动兴起时⼜坚持了卢⽶埃尔兄弟的观点,认为电影应该排斥⼀切造型化的⼿段,只有机器才是最客观的,是真实的最好保证;1929年英国纪录学派通过电影对于劳动活动的真实记录让更多的⼈体会到劳动这⼀主题的具体含义与从事劳动的美。
罗莎认为纪实⼿法电影的创作,可以成为政治宣传的有效⼿段,国家公民对于国家的作⽤和社会的演进有了最起码的理解;因此,现实主义电影在发展之初⼤多以社会纪录⽚的形式出现,法国学派的现实主义者则以⽚中是否清楚的表达作者的观点为标准来区分现实主义电影与传统纪录⽚。
⽆意识的表演,出其不意的摄取才能够让观众看到影⽚本⾝所传达出社会精神。
然⽽,就在历经了两次巨⼤战争灾难后的西⽅⼈民已经对⽣活失去了信⼼的时候,那些那些醉⼼于编制虚构的神话、不断重复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电影早已经丧失了揭⽰现实涵义的能⼒,现实主义则呈现出更被需要的形象。
现实主义电影表达了民众对战争的谴责与愤慨,以忧患与共的⼼态,将残酷现实搬上银幕,透过电影重新建⽴国家认同。
与此同时,巴赞与克拉考尔等现实主义电影理论家们建⽴的现实主义理论体系在此时也已相对成熟了。
伴随着这个特殊时期的需要,现实主义电影理论成为电影艺术发展新航标。
意⼤利新现实主义是现实主义理论发展的集⼤成者,也是现实主义发展的⼀个重要的转折。
新现实主义电影主要是围绕反对战争、反对饥饿、反对贫困和失业所造成的困境等主题展开。
真实、⾃然、作者和摄影机的连续性是新现实主义的特点。
⼆、巴赞:从现实留存到“完整电影”神话伟⼤的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认为,电影完成了⼈类⼏千年来向往的神话——复制这个神秘⼜客观的“现实”。
巴赞在电影本体论与真实美学中详细的论述到,电影艺术所具有的原始的第⼀特征便是纪实特征,正是因为这⼀特征,电影艺术⽐其它艺术都更接近⽣活,贴近现实,故⽽巴赞⼜提出的“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被称作“现实主义”的⼝号。
电影知识理论基础
电影理论知识总结二、经典电影理论在一战前后,对电影的艺术地位、特征、规律的研究;著作:1、 1911年,卡努杜《第七艺术宣言》第一次论证了电影作为艺术,是在时空之间填补鸿沟的艺术;《第七艺术美学》“光与影的交响乐”。
2、 1915年,美国的林赛《活动画面的艺术》,他把“活动画面”看作电影的根本特征。
3、 1916年,美国的雨果·明斯特贝格《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探讨了电影手段的心理根源、艺术特征、美学特征。
概念:1、“上镜头性”——是20年代法国流行的时髦词眼儿,卡努杜创造,先锋派重要用语。
1920年,路易·德吕克在《上镜头性》一文中探讨电影的艺术特征,阐述其涵义:指适宜于用电影这一新表现手段所独有的方法来表现人或物的诗意状态;视觉表现:布景、照明、节奏、化妆;通过照相来表现神采——上镜头性,通过上面四个手段。
是早期电影特征概念。
2、早期蒙太奇——爱森斯坦指出:电影与舞台不同,电影导演更主观,能选择不同时空的重点现实片段。
电影选择和组合这些片段,集中表现剧情。
把现实压缩具有特征的东西,展现经过压缩、重整、剪裁的电影的时空。
3、爱森斯坦(1898~1948)和普多夫金在早期的不同——爱森斯坦讲究冲突,如“杂耍”、“理性蒙太奇”等手法;普多夫金强调连接作用。
爱森斯坦认为冲突是蒙太奇的特性,冲突后产生新的表象和概念。
普多夫金强调连贯性,他认为蒙太奇意味着多个镜头组成一个场面,多个场面组成一个段落,多个段落组成一个部分,一个个片段间具有显而易见的联系。
人们不觉得中断和跳跃,得到一种无意的刺激。
爱森斯坦在晚期对蒙太奇有新的理解:他认为蒙太奇应该表达一种连贯的、有条理的主题、情节、动作、行为,以及一种最大限度赋予感情的叙述。
研究涉及到了声画蒙太奇和色彩的问题。
4、库里肖夫效应——为控制蒙太奇表现力所做的试验。
5、杂耍蒙太奇——爱森斯坦在1923年,从戏剧创作中总结的一个原则,“杂耍”构成一场演出独立的原始因素,是戏剧效果和任何戏剧的分子单位。
类型电影理论
类型电影特征:
▪ 这套价值体系可以在电影中被“操纵”, 从而 有解决这一冲突的可能, 而解决的结果往往 是和当时社会的主流文化的价值取向、社会 心理相一致的。
▪ 这套价值体系也是在不断调整中继承和延续 的。(为了适应社会价值观念和社会心理的 改变。)
2024年8月1日星期四
20
影视美学《 Aesthetics of Movie & TV 》
3.迅速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要。
完成了商业电影艺术化、艺术电影娱乐化的过程。
2024年8月1日星期四
18
影视美学《 Aesthetics of Movie & TV 》
类型电影特征:
▪ 每一种类型电影都有自己特定的基本主题, 基本是表现冲突, 如社会与人、压制与自由、文明与自然等, 正是这种冲突的 不能解决, 使观众一次次走入电影院。
例言:邵牧君,按照不同类型模式规定创作的影片;贾 磊磊,电影商品化的产物,是为顺应市场需求以娱乐 为导向;郝建,形态相近,固定模式;
2024年8月1日星期四
2
影视美学《 Aesthetics of Movie & TV 》
2、出现原因: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制片商为赢取最 大利润,对一些受到观众欢迎的影片大 量仿制,并且从中寻找和归纳出一些成 功的模式,久而久之形成相对稳定的影
▪ 2、清晰而简单的线性结构,通常按事件发展 的时间顺序,规范的倒叙和插叙,单一线索, 不会出现第二条线索,很少闪回、交叉等蒙 太奇手法
▪ 3、人物形象的类型及性格的平面化。
▪ 4.拍摄手法和审美趣味的唯美主义倾向。
2024年8月1日星期四
16
影视美学《 Aesthetics of Movie & TV 》
类型电影概念及特征
类型电影概念及特征路春艳(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北京100875)[摘 要] 类型是一个在成熟的电影工业语境中生发出来的概念,是一种折射社会、历史观念变迁的文化形式,可将类型电影视为一个由影片制作者、影片和观众构成的三角形关系。
本文从本文特征、与观众的关系、社会文化功能三方面论述类型电影的特征。
本文认为特征表识是认识类型电影的起点,类型电影是制作者与观众的一种交流,是一种文化形式,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功能。
[关键词] 类型电影;概念;特征[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3054(2005)022*******[收稿日期]2005201222[作者简介]路春艳(1971-),女,辽宁沈阳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电影学博士。
类型电影是一种普遍的电影形态。
称霸全球的美国电影的主流就是类型电影。
类型电影生产的前提是完整、系统的电影工业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制片方根据观众的需求制作影片,研究观众的观赏趣味,形成一些叙事程式、视听讲述方式相对固定的类型。
在美国电影的发展历程中,类型电影一直是主流,虽然总有些电影以抗逆的姿态出现,但最终又会重回到类型电影的传统轨道。
这种回归是由类型电影工业化生产模式和市场化原则决定的。
近年来,随着中国电影市场化进程的逐步展开,无论是创作者还是理论界都对电影工业的主体类型电影愈加关注起来,本文将从概念、特征等层面对类型电影进行理论探讨。
一、类型电影的概念“类型”这个词是从文学研究领域借用而来的(或至少受其影响)。
在电影研究中类型作为一个概念,在应用过程中引发出许多问题,需要我们注意。
首先,文学中的类型和类型范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喜剧和悲剧这样的术语的确有很长的历史,但定义它们的标准和它们所囊括的作品种类都随时间的改变发生着变化。
因此类型电影借用、移植文学类型范畴,只能在理念基础层面,而不能完全照搬。
其次,虽然有些文学类型在电影中也存在,但不是所有文学类型都会在电影中出现。
电影史理论
电影史理论一、电影理论的内涵电影理论:关于电影的理论阐释,跟电影艺术审美理论相关。
电影理论史:研究者根据某种那个观念作为评判标准,对电影理论的发展历史作出阐释和评价本质内涵:从电影实践出发,探索电影本体即电影的艺术审美特征电影理论研究“三阶段说”美达德利·安德鲁《主要电影理论》一、形式主义传统爱因汉斯、巴拉兹、爱森斯坦(注重暗示,相信画面)二、写实电影理论巴赞克拉考尔(注重展示现实)三、电影符号学理论麦茨电影理论发展四阶段(一二三阶段:传统电影理论。
二三:经典电影理论)一、1910年代中期,电影作为艺术理论,论证电影是一门艺术二、1920年代中期电影蒙太奇理论,体现电影创造性,与其他艺术的区别,确定影片结构爱森斯坦:理性蒙太奇普斯金叙述蒙太奇三、1940年代中期:电影纪实理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镜头内部组合巴赞、克拉考尔巴赞:影像是窗户,长镜头理论四、1960年代中期:电影结构主义符号学理论:镜头段落,精神镜头1电影符号学,追问电影是不是一种语言,以主谓宾联动器写下结构,分析类型电影,科学的方法,文本分析法。
弱点:禁锢模式(去中心化,多元化)2叙事学关注电影的过程,“谁在说”“怎样说”“观众怎样接受”动态模式3弥合影像和观众,电影是看见自己的镜和潜意识里的梦电影理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1两种思路:1,中间层面研究:由问题研究理论,偏重于技术实用,少理论总结,实践(美国派)2,电影理论与人文科学结合研究,不依赖电影界而展开对电影的独立研究,深刻但有时游离于电影(法国派,欧洲派)第一章:电影作为艺术理论第一讲明斯特伯格:电影是一门独立艺术一、社会,哲学,文艺背景1,当时社会状况:1电影实践呼唤理论阐释2电影不是艺术两大理由:一是电影是对现实的机械记录或复制,机械再现现实不是艺术,二是电影是机械技术和商业利益的产物而非人类心灵表现,不表现心灵不是艺术2,20世纪哲学,美学及其思潮1表现主义:(意,克罗奇,“5个否定说”)2直觉主义(法,柏格森,“直觉感知分析事物”电影是意识艺术)3精神分析法(佛洛依德,从题材和技法两方面)心理学:语言学(符号,符号之间关系,研究结构入口)三,印象派绘画(莫奈,从写实技法解放进入人与个体交流,颜色与光关系,主观化的客观世界)马奈,德加发现了光,美术从象形转换3,理论成果(12是外围心理学34 是内部导演5是外部美学)1,1916—1917 明斯特伯格,影响深度与运动负荷了感知主题的心理内涵2,1930---1957 爱因汉斯:从电影与现实的不同论证电影超越了对现实机械模仿3,1918—1920 法国先锋派,从“上镜头性”“视觉主义”阐述电影艺术的独特性4,1920—1940,俄国形式主义,讨论电影语言的修辞性问题5,1924,--1945,巴拉兹,将电影提升到视觉文化的高度,提升电影文化地位明斯特伯格:电影是一门独立艺术1,简历德,哲学家,心理学家,应用心理学之父《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成为电影理论史第一部有分量著作2,理论:一、电影所展示的影像世界并非现实景观的机械照相,而是被附加了感知主体的丰富心理内涵,成为经由感知主体创造过的现实,心里复合物1银幕的深度,附加自己的心理内涵2银幕的运动,一系列不同位置的位移,视觉现象,附加人特定的独立经验,加上意识的特定内容,主体意识内容(似动现象,一个起点到终点)二、电影不是对舞台戏剧的机械模仿和复制,它具有独特的再现手段,是一门独立的艺术。
电影理论
相关概念直接参考《电影艺术词典》。
93年一、填空1、电影第一符号学以结构主义语言学为模式;电影第二符号学以精神分析学为模式。
2、“摄影机自来水笔”是由法国电影家阿斯特里克在 1948 年提出。
3、“作者论”产生是50年代法国当时《电影手册》编委特吕弗写一篇论文《法国电影的某种倾向》提出作者标准和条件。
二、选择1、《新拉奥孔:艺术的组成部分和有声电影》作者是爱因汉姆。
2、《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写于1916年,作者是雨果·明斯特贝格。
3、《圣女贞德的受难》的导演是卡尔·德莱叶。
4、《神女》摄于 1934年。
5、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是1935年拍摄的《风云儿女》的主题曲。
6、法国印象派作品《车轮》导演是阿蓓尔·冈斯。
7、意大利影片《罗马不设防的城市》摄于 1945 年。
8、《广岛之恋》导演是阿仑·雷乃。
9、《电影的本性》作者是克拉考尔。
10、《武训传》导演是孙瑜。
三、名词解释1、能指2、左岸派3、库里肖夫效应4、声画对位原是音乐术语,音乐作品中若干相对独立旋律声部结合为和谐的整体。
这个概念是苏联的爱森斯坦、普多夫金、亚历山大洛夫于1928年在《有声电影的未来》文章中首次提出。
指声音画面形象分别表达不同的内容,各个有其内在的节奏,独立发展。
他们分头并进,从不同方面说出同一涵义,这种声画结构形式叫声画对位。
声画对位是一种声画结合的蒙太奇技巧。
五、简答1、试举40年代后期,中国电影代表作一两部,说出其美学特点。
2、新时期,电影理论有何重要建树?给予概括的说明。
94年一、填空1、电影符号学是以索绪尔的语言体系建立的。
现代电影符号学的创始者是麦茨。
二、名词解释1、画外空间摄影机镜头内未表现的内容,从镜头内表现镜头外,包括声音。
(看不到的部分)三、简答1、论述细节在艺术作品中的功能是什么?举一部影片为例加以说明。
2、电影故事片和电视剧两种视听艺术异同点是什么?3、举一部电影作品为例,说明电影叙事性和造型性之间的关系。
电影的分类
电影类型(Cinematic Genre):在电影理论中,类型是指(商业)影片分类的基本手段。
一种“类型”通常是指构成影片的叙事元素有相似之处的一些电影。
影片类型划分:常用的划分影片类型的标准有三个:场景、情绪、形式。
场景是指影片发生的地点。
情绪是指全片传达的感情刺激。
影片也可能在拍摄时使用特定设备或呈现为特定样式,即形式。
●场景·犯罪片:人物出现在犯罪行为领域·黑色电影:主要人物出现在虚无主义、存在主义的领域,或用这样的手法描写主人公·历史片:发生在过去·科幻片:人物出现在不同的现实中,通常是未来或太空·体育片:体育项目以及属于某项运动的场所·战争片:战场以及属于某场战争的场所·西部片:美国西部从殖民地时期到现代●情绪·动作片:通常包含一场“好”“坏”之间的道德争斗,通过暴力或物理力量进行·冒险片:包含危险、风险、和/或机遇,经常含有高度幻想·喜剧片:试图引发笑声·剧情片:主要关注角色的发展·幻想片:现实之外的玄想虚构(例如:神话,传奇)·恐怖片:试图引发观众的恐惧·推理片:通过发现与解决一系列线索从未知到已知的前进过程·爱情片:详述浪漫爱情的元素·惊悚片:试图引发观众的兴奋或紧张●形式·动画片:通过手工或计算机制作的静态图片连续呈现制造的动态错觉·传记片:不同程度改变事实基础,将真人的生活戏剧化的影片·纪录片:对事件或人物的真实追踪,用来获得对某一观点或问题的理解·实验电影(先锋电影):为测试观众反应或拓展影片制作/故事呈现的边界创作出来后公映的影片·音乐片:不时用所有或部分角色歌唱穿插的影片·短片:在较短时间内努力包含“标准长度”影片的诸元素●年龄·儿童片:幼儿电影,与家庭片相比,并不试图吸引幼儿以外的观众·家庭片:试图吸引各年龄层人士,且适合幼儿观众观看。
安德烈·巴赞的电影现实主义理论体系
核心、基本观点:影像客观现实中的被摄物同一。(出处:《摄影影像的本体论》)电影再Biblioteka 事物原貌的本性是电影美学的基础。
【名词解释:影像本体论】巴赞的电影现实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其核心和基本观点是影像与客观现实中的被摄物同一。在《摄影影像的本体论》一文中,巴赞提出,电影再现事物原貌的本性是电影美学的基础。因为一切艺术都是以人的参与为基础的,唯独在摄影中,我们有了不让人介入的特权。所以摄影取得的影像具有自然的属性。影像本体论和巴赞的电影起源心理学以及电影语言进化论都有密切的关系。巴赞认为,电影发明的心理依据是再现完整现实的幻想,而现实主义是电影语言演化的趋向。
“长镜头理论”
(1)长镜头理论
【名词解释:“长镜头(景深镜头)理论”】
长镜头理论是对巴赞提出的“景深镜头理论”的不严密的概括。按照长镜头(镜头—段落)和景深镜头的原则构思拍摄影片,是一种旨在展现完整现实景象的电影风格和表现手法。它具体的实践要求是:
a.避免严格限定观众的知觉过程,它是一种潜在的表意形式,注重通过事物的常态和完整的动作揭示动机。保持透明和多义的真实。
(2)电影起源心理学:
核心、基本观点:电影发明的心理依据是再现完整现实的幻想。(出处:《完整电影的神话》)电影是人类追求逼真的复现现实的心理的产物,这种心理因素决定了银幕形象的真实感,决定了电影技术的完善和电影艺术的发展方向:再现一个真实的世界。但电影不可能实现对客观现实的完整摹写,“电影是现实的渐进线”。(出处:《杰作:〈温别尔托.D〉》)
b.长镜头(镜头—段落)保证事件的时间进程受到尊重,景深镜头能够让观众看到现实空间的全貌和事物的实际联系。
c.连续性拍摄的镜头—段落体现了现代电影的叙事原则,屏弃了戏剧的严格符合因果逻辑的省略手法,再现现实事物的自然流程,因而更有真实感。
电影题材的分类
电影题材的分类电影题材的分类主要有爱情片、动作片、科幻片、悬疑片、喜剧片、战争片、恐怖片等。
1、爱情片爱情片是以表现爱情为核心,并以男女主人公在爱情发生的过程中克服误会、曲折和坎坷等阻力为叙事线索,最终达到理想的大团圆结局或悲剧性离散结局的类型电影。
2、动作片动作片(ActionFilms)又称为惊险动作片(Action-AdventureFilms),是以强烈紧张的惊险动作和视听张力为核心的影片类型。
具备巨大的冲击力、持续的高效动能、一系列外在惊险动作和事件,常常涉及追逐营救、战斗、毁灭性灾难、搏斗、逃亡、持续的运动、惊人的节奏速度和历险的角色。
3、科幻片该类作品采用科幻元素作为题材,以建立在科学上的幻想性情景为背景,在此基础上展开叙事的影视作品。
科幻片所采用的科学理论并不一定被主流科学界接受,例如外星生命、外星球、超能力或时间旅行等等。
科幻电影常常使用可能的未来世界作为故事背景,用宇宙飞船、机器人或其他超越时代的科技等元素彰显与现实之间的差异。
4、悬疑片悬疑片是指因情节使人们对主要人物的命运引起关切,而造成高度焦虑和紧张感的一种电影类型。
悬疑片中常能用情节引起观众在看的时候一边思考,而片尾处谜底的揭露又往往让人意想不到,故事依据起承转合作为收尾。
5、喜剧片喜剧片指以笑激发观众爱憎的影片。
常用不同含义的笑声,鞭笞社会上一切丑恶落后现象,歌颂现实生活中美好进步事物,能使观众在轻松愉快的笑声中接受启示和教育,以及得到愉悦的心情。
6、战争片战争片,亦称“军事片”,以战争史上重大军事行动为题材的影片。
较常见的战争片有两种类型,一种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通过战争事件、战役过程和战斗场面的描写,着重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另一种以反映战争事件为主,通过人物和故事情节的描写,形象地阐释某一重大军事行动、军事思想、军事原则和战略战术。
7、恐怖片“恐怖片”是以制造恐怖为目的的一种影片。
故事内容荒诞离奇,引起恐怖。
如描写鬼怪作祟,描写凶猛动物噬人等,摄影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有利于表现恐怖画面的条件,一些渲染地震以及核战争等的所谓灾难片也属此类。
浅析对类型电影的几点认识
浅析对类型电影的几点认识篇一: 浅谈对类型电影的几点认识浅谈对类型电影的几点认识【摘要】: 随着电影的产生及城市化的发展, 类型的概念也被借用到了电影中来, 这和电影天生的商业性质分不开, 类型电影是在电影艺术的创造和审美过程中, 观众与制作者达到了一致认同。
它具有模式、对比、反复、娱乐等基本特征。
类型电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让电影制作者获得最大的经济收益, 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业既要获得商业效益, 也要获得大众口碑, 而能兼具二者的只有类型电影。
【关键词】: 类型概念;商业性质;模式相似;全球发展首先要理解”类型”并不是电影艺术的专属名词, 早在电影出现以前, 类型便与其他艺术共同诞生了, 人类在进入艺术审美过程开始, 在心理上就有积累对某类审美对象的高度认同感的欣赏习惯, 人类习惯将某类事物分类, 便于认知也利于做深度分析研究。
在各种艺术中, 文学与类型的联系是较早的, ”类型”一词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从类型的发展历程上来看, 类型的形成往往与观众的反映形成互动关系, 受到观众肯定和欢迎的文学或戏剧形式便可以很快转化为确定性的原则而成为文学或戏剧中的主导风格, 19世纪末, 随着电影这一新兴事物的产生及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类型的概念也被借用到了电影中来, 这主要是和电影与生俱来的商业性质不可分割, 那么, 到底什么是类型电影呢?一、类型电影的概念及其分类类型电影生产的前提是完整、系统的电影工业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电影制作者根据观众需求制作一些叙事手法、视听模式类似的有固定套路的电影, 好莱坞电影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成功, 基础就在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 在好莱坞制片厂体制下成功建立的”类型电影”系统。
直到今天, 对于类型电影的界定依然无法确定, 对于类型电影的定义还处于莫衷一是的状态, 对类型电影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多数是从电影本身出发的, 美国电影理论家大卫·波德维尔认为所谓类型影片是”观众及电影制作者通过熟悉的叙事惯例可以识别的各种电影形态。
安德烈·巴赞的电影现实主义理论体系
安德烈·巴赞的电影现实主义理论体系(1)电影影像本体论:核心、基本观点:影像客观现实中的被摄物同一。
(出处:《摄影影像的本体论》)电影再现事物原貌的本性是电影美学的基础。
【名词解释:影像本体论】巴赞的电影现实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
其核心和基本观点是影像与客观现实中的被摄物同一。
在《摄影影像的本体论》一文中,巴赞提出,电影再现事物原貌的本性是电影美学的基础。
因为一切艺术都是以人的参与为基础的,唯独在摄影中,我们有了不让人介入的特权。
所以摄影取得的影像具有自然的属性。
影像本体论和巴赞的电影起源心理学以及电影语言进化论都有密切的关系。
巴赞认为,电影发明的心理依据是再现完整现实的幻想,而现实主义是电影语言演化的趋向。
(2)电影起源心理学:核心、基本观点:电影发明的心理依据是再现完整现实的幻想。
(出处:《完整电影的神话》)电影是人类追求逼真的复现现实的心理的产物,这种心理因素决定了银幕形象的真实感,决定了电影技术的完善和电影艺术的发展方向:再现一个真实的世界。
但电影不可能实现对客观现实的完整摹写,“电影是现实的渐进线”。
(出处:《杰作:〈温别尔托.D〉》)【名词解释:木乃伊情结】巴赞借助精神分析解释电影起源的一种阐释。
巴赞为研究电影起源的心理,追溯到雕刻和绘画的起源。
他认为人有永久性保存自己尸体的驱动。
涂上香料的木乃伊是第一个雕像。
雕刻和绘画成为人的替代品。
他们起源与一种愿望,是一种原始需要。
摄影不是创造永恒,而是给现实涂上香料,使时间免于腐朽。
巴赞认为,摄影作为自然的补充,而不是替代,第一次有了不让人干预的特权。
电影也因此第一次实现了影像与被摄物的同一,仿佛木乃伊。
【名词解释:完整电影】巴赞在《完整电影的神话》一文中提出的关于电影起源观的电影观念。
他认为电影起源的心理原因是再现完整电影的神话,也就是再现声、色、主体感受一应俱全的外部世界的幻景。
(3)电影语言进化观:核心、基本观点:现实主义是电影语言演化的趋向。
《2024年类型电影的观念及其研究方法》范文
《类型电影的观念及其研究方法》篇一一、引言类型电影,即按照特定模式和规范制作的电影,具有明显的风格、情节和主题特征。
随着电影产业的不断发展,类型电影已经成为电影市场的主流。
本文旨在探讨类型电影的观念及其研究方法,以期为电影制作和观众提供理论指导。
二、类型电影的观念类型电影是一种基于特定规则和传统模式的电影类型,包括动作片、喜剧片、科幻片、爱情片、悬疑片等。
这些类型的电影通常具有鲜明的特点和风格,如动作片强调视觉冲击力,喜剧片注重幽默元素,科幻片则展现未来科技等。
类型电影的观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标准化:类型电影的制作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这些规范包括剧情设计、角色设定、拍摄手法等。
这种标准化有助于电影制作者快速高效地制作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影片。
2. 传统性:类型电影在历史长河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传统,如西部片、战争片等都有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情感表达。
这些传统为观众提供了熟悉的观影体验。
3. 娱乐性:类型电影的主要目的是为观众提供娱乐和消遣,因此其情节、角色和视觉效果都以满足观众的娱乐需求为主。
三、类型电影的研究方法为了更好地理解类型电影,我们需要采用多种研究方法。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类型电影的历史、发展和演变过程。
这有助于我们理解类型电影的起源、特点和传统。
2.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类型电影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剧情设计、角色设定、拍摄手法等。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类型电影的特点和规律。
3. 观众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观众对类型电影的喜好和观影习惯。
这有助于我们了解市场需求,为电影制作提供指导。
4. 跨学科研究法:类型电影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等。
通过跨学科研究,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类型电影的内涵和价值。
5. 数据分析法: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类型电影的市场表现、观众群体、票房收入等进行统计分析,以揭示类型电影的商业价值和市场潜力。
电影理论简介
电影理论简介电影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电影创作的本质、基本原理及一般和局部规律。
电影理论与电影批评、电影史不同,后者以经验的、具体的电影现象或电影过程为研究对象,前者虽然也常以电影现象或电影过程作为研究的出发点,但寻求的却是对电影艺术普遍适用的准则。
电影理论的具体范围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1.电影的本质、本性、基本特征,如电影究竟是什么,电影有别于其他艺术的特质何在,电影艺术语言应是什么样的,电影形式的规律性究竟如何等;2.与创作方法相联系的电影理论,如革命现实主义电影理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理论,新现实主义电影理论,现代主义电影理论,“新左派”电影理论等;3.电影具体创作理论,如电影剧作理论,电影导演理论,电影表演理论,电影摄影理论等。
电影理论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大的阶段: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的传统电影理论阶段和五六十年代以后的现代电影理论阶段。
在传统电影理论阶段,电影的社会功能、电影与其他艺术的相互关系、电影有别于其他艺术的特性等问题,就已成为主要研究对象。
在西方,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就有一些著作探讨与戏剧组成元素有所区别的电影作品的基本组成元素(演员表演、造型处理等),以及电影的社会学。
在十月革命前,俄国也已经有人提出了电影艺术的特性、电影表现手段、电影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等问题。
20世纪20年代,与各国电影艺术家在电影语言上的紧张探索同步,各种电影理论学派接踵出现,其中,以路易·德吕克(“视觉主义”)、杰尔曼·杜拉克(“完整电影”)为代表的法国先锋派电影理论,以汉斯·里希特(“电影即节奏”)为代表的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理论,以吉加·维尔托夫(“电影眼睛”)、谢尔盖·爱森斯坦和弗谢沃洛德·普多夫金(“蒙太奇理论”)为代表的苏联电影学派,最引人瞩目。
除此之外,法国的乌尔班·哈特、让·爱浦斯坦、莱昂·慕西纳克,苏联的亚历山大·沃兹涅先斯基、维克多·史克洛夫斯基,英国的埃里克·艾略特,德国的弗里德里克·塔尔鲍特等,都在电影还是无声和单色的时期,对于如何理解电影的课题做出了各自的贡献。
好莱坞戏剧化电影与类型电影理论 影视美学课件
新好莱坞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邦妮与克莱德》(1967) 背景: 美国社会文化的转型:摇滚,越战,民权运动,妇女运动, 肯尼迪遇刺,尼克松“水门事件”,反文化浪潮,颠覆既 有秩序,打破传统的束缚。 新好莱坞的特点: 艺术上追求真实,受欧洲电影影响较大 突破了戏剧电影美学观的束缚:真实;开放的剧情结构; 复杂的人物;实景拍摄 适应社会和时代的需要。
明星制度
明星的产生 电影艺术的塑造和体制性包装
电影的叙事、摄影、灯光和服装、化妆等赋予其魄力 其他手段:广告宣传、形象包装、私生活炒作等
劳伦斯,被捏造的新闻说死于车祸,然后又让劳伦斯亲自出面
辟谣,轰动全美。 让16岁的伊丽莎白· 泰勒与毕业于西点军校的全美橄榄球队队 长约会
基本要素: 荒凉的西部;尚未确立的社会秩序;坏人;正义者(牛仔; 警探;复仇者;杀手);女人(风情的寡妇;受害的单身 女人);马;枪;比枪,决斗;正义战胜邪恶。 美国民族精神:个人主义、冒险和开拓精神、英雄主义、 硬汉精神 美国的独特地理风貌。
发展三阶段: 二三十年代:英雄美女;野蛮可怕的印第安人 四五十年代:“成年西部片”,困惑的英雄,白人中也有 坏蛋;种族主义倾向减弱 60年代“心理西部片”:反英雄化,悲观厌世 90年代:《与狼共舞》
主人公差别越大,情感越非常态化就越有力度和感染力。女王爱
上的信使;王子爱上了平民姑娘;爱上了敌人(古典主义戏剧; 《第四十一》);老实的男人与野蛮女友;临近死亡的爱情(战 争,疾病等等)……(年龄差别,身份地位差别,性格差别,职 业差别……)
铺垫原则:
为了加重丧失的可惜感,必须强化拥有的美好。(幻灭和虚无感)
总之是超越现实类型片分类西部片喜剧片犯罪片科幻片歌舞片战争片爱情片伦理片动作片灾难片儿童片恐怖片类型片的特点并不反思和批判现实娱乐性和梦幻性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对电影业影响不大重复性可预见性类型电影有三个基本元素公式化的情节如西部片里的铁骑劫美英雄解围强盗片里的抢劫成功终落法网科幻片里的怪物出世为害一时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5月22日星期一
影视美学《 Aesthetics of Movie & TV 》
13
恐怖片
《大白鲨》
2017年5月22日星期一
《木乃伊》1999
14
影视美学《 Aesthetics of Movie & TV 》
2017年5月22日星期一
影视美学《 Aesthetics of Movie & TV 》
24
思考问题
全片的第一个镜头是什么,有无意义? 《杀》片中的结尾共展现了三个不同的场景,分别 是什么?各自表达了怎样的意义? 影片的主题是什么?举例说明具体表现 。 举一个对你印象最深的细节,说明理由。 此片使你想起以前看过的哪些片子?
2017年5月22日星期一 23
影视美学《 Aesthetics of Movie & TV 》
娜塔莉-波特曼(Natalie Portman)
1981年出生于以色列的耶路撒冷。11岁时,她在一家比 萨店被一名模特星探所发现,但她却选择了演员生涯。 1994年,12岁的娜塔莉从2000名候选者中脱颖而出,成 功演绎了《这个杀手不太冷》,随着影片的大获成功,娜塔 莉一举成为最受瞩目的新星之一。《这个杀手不太冷》是被 誉为“奥黛丽-赫本第二”的娜塔莉-波特曼的银幕处女作。 其主要代表作有《这个杀手不太冷》、《盗火线》、舞台剧 《Everyone Says I Love You》、《星战前传1:魅影危 机》、《星战前传2:克隆人的战争》等。
代表作 • 勃斯比*伯克莱 《第42街》 实例 • 弗雷德*艾斯蒂尔 《高帽》、《巡回演出团》 • 金*凯利 《雨中曲》
2017年5月22日星期一
影视美学《 Aesthetics of Movie & TV 》
11
歌舞片
《爵士歌王》剧照
《雨中曲》剧照
2017年5月22日星期一
影视美学《 Aesthetics of Movie & TV 》
2017年5月22日星期一 22
影视美学《 Aesthetics of Movie & TV 》
让.雷诺
1948年出生于摩洛哥著名城市卡萨布兰卡。 87年《碧海情天》中搭档: 94年主演吕克.贝松的《杀手雷昂》,引起轰动,而他也因 此被好莱坞看中,又出演了一系列的重要角色。 94年他与美国最受欢迎的女影星梅格-瑞安主演《法式接 吻》; 95年主演弗朗西斯.韦伯的影片《美洲豹》; 同年出演美国大片《碟中谍》; 2000年他与娜迪娅.法雷斯主演法国大片《暗流》。 让.雷诺是少数成功打入好莱坞的欧洲影星之一。
二、类型片的基本元素
公式化的情节 定型化的人物 图解式的视觉形象 1)结构完整,情节动人,讲述一个有因果关系的故事 2)人物性格平面化,是非分明、善恶清楚 3)固定的电影语言模式。开始用远景镜头交代场面, 用全景中景和近景镜头描写角色及行动,再用半特写 和特写镜头表现说话者和听话者 4)使用漂亮的明星,画面柔和美观动人 5)电影语言透明性,不追求隐喻、象征手法
2017年5月22日星期一 2
影视美学《 Aesthetics of Movie & TV 》
2、出现原因: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制片商为赢取最大利润,对一 些受到观众欢迎的影片大量仿制,并且从中寻找和归纳 出一些成功的模式,久而久之形成相对稳定的影片类型。 同时,类型影片的出现也利用了观众审美心理中的 “期待视野”,他们暂时消除了人们认识到的社会和政 治冲突,帮助打消了人们在这种冲突压迫下可能萌发的 行动念头。
类型电影理论 及好莱坞戏剧电影美学观
一、类型电影
1、定义: 广义:类型电影并没有地域或时代的限制,泛指按照各种 不同类型或样式的规定要求制作出来的影片,强调影片 创作上的规范化、程式化、模式化。 狭义:主要指三四十年代在好莱坞占统治地位的一种影片 制作方式和创作方法。制片厂生产的,具有高度模式化 的影片 例言:邵牧君,按照不同类型模式规定创作的影片;贾磊 磊,电影商品化的产物,是为顺应市场需求以娱乐为导 向;郝建,形态相近,固定模式;
12
恐怖片
特点:意图对观众产生恐怖的心理影响 目的:使人震惊、恶心或厌恶,让人感到恐怖 代表作品:《异形》、《猫人》、《吸血鬼》等 历史: • 默片时代:《卡里加里博士》1920、《吸血鬼诺斯费拉 杜》1922 • 20世纪30年代:低成本恐怖片高潮 《吸血鬼》1931 • 《木乃伊》 1932 实例
2 of Movie & TV 》
16
评价
把观众的欣赏习惯和欣赏趣味放在首位,与观众的 欣赏心里合拍,是观众的情感和想象都得到了极大 的满足 注重对新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使美国影片永远在制 作的技术水平上保持最高水准。
2017年5月22日星期一
影视美学《 Aesthetics of Movie & TV 》
17
四、新好莱坞电影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好莱坞电影走向新局面。 特点:1、受到欧洲电影的深刻影响。 《邦妮和克莱德》,美国现代电影的里程碑。同时具有惊险片、 警匪片、传记片、喜剧片、公路片等特点,融入欧洲艺术电 影风格。 2、完全突破旧好莱坞戏剧化电影美学风格的束缚,强调向自 然真实靠拢。 为故事开辟广阔的社会背景,使其具有社会批判价值,并将 其融入纪实性结构之中,人物主人公具有更加复杂的精神世 界,实景拍摄。 3、迅速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要。 完成了商业电影艺术化、艺术电影娱乐化的过程。
2017年5月22日星期一
影视美学《 Aesthetics of Movie & TV 》
18
类型电影特征:
每一种类型电影都有自己特定的基本主题,基本是表现冲突, 如社会与人、压制与自由、文明与自然等,正是这种冲突的 不能解决,使观众一次次走入电影院。 类型电影对其特定的文化主题的展示是依赖于一套特有的叙 事系统,既通过对环境、人物及情节的编码,建立起一套完 整的价值体系。 类型电影把社会禁止的体验和被允许的体验结合起来,最终 结果使前者显得合理,后者得到丰富,“观众满意而来而又 满意而归”。
2017年5月22日星期一 7
影视美学《 Aesthetics of Movie & TV 》
科幻片
《星球大战II》 剧照
2017年5月22日星期一
影视美学《 Aesthetics of Movie & TV 》
8
犯罪片
分类:强盗片和侦探片 强盗片:以黑社会人物为主角 • 《黑社会》、《疤面大盗》、《教父》 侦探片:以侦探为中心 • 四种模式:单枪匹马独自破案型、有助手协同作战型 官方侦探型、业余侦探型 代表人物 •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悬念大师”
3、类型:
• 西部片、歌舞片、科幻片、犯罪片 • 喜剧片、战争片、爱情片、伦理片、惊险动作 片、灾难片、儿童片、恐怖片
2017年5月22日星期一
影视美学《 Aesthetics of Movie & TV 》
3
类型电影的特征
人物性格扁平化,人物之间的价值观念是二 元对立。 叙事是戏剧的美学规则; 宣传的市场定位
2017年5月22日星期一
影视美学《 Aesthetics of Movie & TV 》
4
西部片
得名:特定的主题、题材和“图像”特征 地位:堪称美国表演艺术的国粹。 来源:美国19世纪60年代的西部小说 形成:1903年《火车大劫案》->1939年《关山飞渡》 时代背景:1860-20世纪初期。 地域跨度:西部地区 行为准则:公平比武 人物形象:正面人物、反面人物 妇女 战场:五大战场 代表作品:《关山飞渡》、《与狼共舞》
2017年5月22日星期一
影视美学《 Aesthetics of Movie & TV 》
25
2017年5月22日星期一
影视美学《 Aesthetics of Movie & TV 》
26
主题
滚烫的柔情、觉醒的人性和一个顶天立地、震颤灵 魂的杀手英雄——里昂 对“爱情”的体现是朦胧、暧昧的,是变了色的 “爱”。他们之间的情感如童话故事一般美丽迷人, 却又是那样的遥不可及。 影片是一部偏重于暴力美学的动作巨片,它延续了 杀手电影的风格,解剖了现代文明下都市中的边缘 人
2017年5月22日星期一
影视美学《 Aesthetics of Movie & TV 》
15
三、好莱坞的戏剧电影美学
1、故事情节的完整性和合理性。开端、发展、高 潮,中间设置一些悬念,大团圆 2、清晰而简单的线性结构,通常按事件发展的时 间顺序,规范的倒叙和插叙,单一线索,不会出现 第二条线索,很少闪回、交叉等蒙太奇手法 3、人物形象的类型及性格的平面化。 4、拍摄手法和审美趣味的唯美主义倾向。
2017年5月22日星期一
影视美学《 Aesthetics of Movie & TV 》
5
西部片
《关山飞渡》剧照 《与狼共舞》海报
2017年5月22日星期一
影视美学《 Aesthetics of Movie & TV 》
6
科幻片
特点:科幻片起源于法国,革新于德国,全盛于美国。 • 基于科学,驰骋幻想。 • 以特技手段展现科技领域和大千世界的无穷奥妙 • 人与物的异化。 • 时空无限,景物有数 代表作: • 代表作品:《2001年:漫游太空》、《第三类接触》、 《星球大战》 • 科幻三杰:斯坦利-库布里克、斯皮尔伯格、乔治-卢 卡斯
2017年5月22日星期一
实例
影视美学《 Aesthetics of Movie & 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