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时评——道德建设
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1. 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那可太重要啦!就好比盖房子要打牢地基一样,道德就是社会的根基呀!你想想看,如果每个人都不讲道德,那社会不就乱套了吗?比如在公交车上不给老人让座,这多不合适呀!2.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在新时代简直是必不可少的呀!这就像航行中的船需要指明方向的灯塔,没有道德指引,我们不就迷失了吗?就像那些乱扔垃圾的行为,多影响环境和他人呀!3. 新时代呀,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意义非凡啊!这就如同人体需要健康的骨骼来支撑一样,道德就是支撑社会良好运转的关键呀!你看那些不诚信的商家,多让人痛恨啊!4. 哎呀呀,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太关键啦!这好比是大树需要深深扎根于地下,道德就是我们在社会中扎根的力量呀!像那些不孝顺父母的人,能被人认可吗?5. 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真的超级重要呀!就像乐队需要统一的指挥才能奏出和谐乐章,道德让大家行动一致呀!你说那些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的人,多不文明呀!6. 哇塞,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意义可太大了!这就像火车需要铁轨才能平稳行驶,道德就是我们前行的轨道呀!比如那些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多危险呀!7. 嘿,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绝对不容忽视呀!这好比是花园需要精心呵护才能美丽绽放,道德就是对社会的呵护呀!像那些随意破坏公共设施的,多过分呀!8. 哟呵,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那可是太有必要啦!就像拼图需要每一块都在正确位置才能完整,道德就是让社会完整的关键呀!你瞧那些插队的现象,多让人反感呀!9. 哎呀,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意义重大呀!这就像运动员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发挥出色,道德就是我们良好行为的保障呀!比如那些网络暴力的人,多可恶呀!10. 哇哦,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太重要咯!这就像星星需要在夜空中闪耀才能美丽,道德就是让我们发光发亮的源泉呀!像那些不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多不应该呀!结论: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真的是刻不容缓呀,这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和整个社会的发展,大家都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让道德之花处处绽放!。
加强全体人民思想道德建设,要以培养时代新人为根本。
加强全体人民思想道德建设,要以培养时代新人为根本。
:武汉理工大学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及该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心崔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可见,思想道德品质是时代新人必备的重要素养,是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内容。
党中央新颁布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不仅为时代新人的道德养成指明了方向,而且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道德路径。
培养和造就道德品质优良的时代新人要按照《纲要》的指引,从认知、导引、实践、制度等维度着手,不断提升时代新人的道德认知能力和道德实践能力,推动道德素养的整体性提升。
培养时代新人的道德品质,应从认知层面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
道德认知是道德行为的基础,道德教育是培养和提升道德认知的重要形式。
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高尚的道德修养不可能在道德主体中自发产生。
只有通过道德教育,才能把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我们自觉追求的道德习惯和信仰。
培养时代新人道德素养的首要任务是加强道德教育,提升道德认知。
在新的历史方位下,培养和造就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时代新人,既要用马克思主义道德价值观陶冶我们的心灵,也要用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浸润我们的心灵。
既要在灵魂深处种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要不断夯实理想信念的根基;要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只有牢固树立以德育人的教育理念,主动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将新时代的道德规范根植于新时代的心中,并外化为符合新时代道德规范的行为习惯,才能培养出道德品质高尚的新时代人,担当起民族复兴的重任。
培养时代新人的道德素养,要从引导层面强化道德示范效应。
榜样具有无穷的力量,不仅能在社会成员中产生积极的示范效应,而且对人的优良品质的铸造和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意义。
在现实世界中,道德榜样会产生强大的道德魅力和感召力,能使社会成员不由自主地萌发道德行为去学习和效仿。
当今中国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当今中国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和谐社会主义人际关系、改善社会风尚、提升人民道德素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
因此,我们应当把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到“以德治国”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思想道德建设对“治国”的重要意义和特殊作用。
1.充分认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提高贯彻中央决定的自觉性、坚定性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举措。
马克思主义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长期性、艰巨性出发,一贯重视对青少年一代的培养教育。
马克思说过,工人阶级的未来,从而也是人类的未来,完全取决于正在成长的工人一代的教育。
共产主义是千秋万代的崇高事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
回顾过去,我们今天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的大好局面是几代人艰辛创造的结果;展望未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将由后来者承担。
现在的未成年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只有加强教育,使他们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确保几代人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取得最后胜利。
2.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思考大学阶段是大学生道德学习和道德建设的重要时期,是养成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关键时期。
大学生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力量之一,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关系到我国现代化事业的成败,关系到能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大学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还应是学生共产主义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者。
因此,了解和掌握新世纪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讲是必需的;而要做好大学生的道德学习和道德建设工作,则更需要充分认识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所出现的新情况,注重大学生道德学习和道德教育途径和方法的创新,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才能解决新问题。
高中政治 时政热点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素材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热点背景】1.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颁奖典礼: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集中展示公民道德建设的丰硕成果,更加广泛地动员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道德建设,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等主办的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颁奖典礼——《德耀中华》 2011年9月20日晚在北京举行。
2.诚信的缺失、道德滑坡: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4月14日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时,明确指出:“当前文化建设特别是道德文化建设,同经济发展相比仍然是一条短腿。
举例来说,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3.小悦悦事件:2011年10月13日下午5:25左右。
广东佛山黄岐广佛五金城,两岁女孩小悦悦被两辆车碾压,肇事车辆逃逸,18路人无人相救……【命题角度】1.从哲学常识角度分析?(1)联系(2)矛盾(3)人生价值2.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对创造与实现人生价值观的启示。
(1)自觉遵循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2)人生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
(3)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对待客观条件,在奉献社会种实现人生价值。
(4)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扬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要努力发挥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要坚持正确价值观的指导。
【能力测试】1.材料一今年是雷锋逝世50周年。
雷锋以其短暂的一生树起了一座令人景仰的道德丰碑,雷锋精神哺育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
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思想观念相互激荡的今天,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是时代的热切呼唤。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为什么说弘扬雷锋精神是时代的呼唤?(9分)材料二雷锋精神并不遥远,雷锋一直就在我们身边。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华章的国民素质提升与道德建设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华章的国民素质提升与道德建设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中华民族以深厚的传统文化和伟大的精神风貌而自豪。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我们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国民素质的提升和道德建设成为了新时代发展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华章的国民素质提升与道德建设。
首先,国民素质的提升离不开教育的支持。
教育是培养国民素质的基石,不仅仅是传递知识,还应该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
同时,学校也要改革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只有通过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才能够真正提升国民素质。
其次,媒体在国民素质提升和道德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媒体是社会的舆论引导者,应该积极传递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媒体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以诚信为基础、以和谐为目标的道德观念。
此外,媒体要加强自律,杜绝虚假报道和低俗内容的传播,为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第三,全社会应该加强道德建设。
道德建设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支撑。
政府应该制定一系列的道德规范和道德法律,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
同时,要加强社会监督,严厉打击违法违纪行为,为诚实守信的人们树立榜样。
此外,家庭和学校也要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意识,让他们从小学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守信用等。
最后,社会各界应该共同努力,形成全社会合力。
国民素质提升和道德建设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企业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动诚信经营;公民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非政府组织要加强社会服务,推动道德倡导活动。
只有社会各界齐心协力,才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华章的国民素质提升与道德建设。
综上所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华章的国民素质提升与道德建设是当前重要的任务。
只有通过加强教育支持、媒体引导、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够使中华民族迈向更加文明、进步的未来。
道德建设在我国法治建设中的作用
道德建设在我国法治建设中的作用道德建设在我国法治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法治建设依赖于法律体系的完善和执行的力度,但仅仅依靠法律是不够的。
法治建设需要有良好的道德基础作为支撑,只有在道德建设的基础之上,法治才能得以顺利推进。
道德建设不仅能够促进法治的稳定发展,还能够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高国家整体素质,真正实现社会和谐。
道德建设是对人的行为准则和道德伦理的引导和培养,培养人们具有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规范。
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中,道德建设一直占据重要地位。
作为儒家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道德在中国社会中被赋予了重要的地位。
传统的西方法律的“理性主义”并不适用于中国,因为中国的法治始终不可离开道德的引导。
因此,道德继承传统不仅是中国法治建设的需要,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首先,道德建设对于法治建设的作用体现在其辅助法律的功能上。
法律作为一种约束力,可以通过制定明确的法律规范来对人们的行为进行约束。
然而,法律并不完美,无法涵盖所有情况和所有人的行为。
这时,道德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道德不仅可以弥补法律的不足,还可以对法律进行更加广泛的引导作用。
例如,法律虽然可以禁止人们进行吸烟,但道德可以进一步提醒人们对于他人的健康要负责,引导人们自觉地遵守禁烟规定。
道德的力量比法律更加广泛和深入,能够跨越法律的限制,形成社会共识,实现社会秩序的内在统一。
其次,道德建设对于法治建设的作用还体现在其培养公民的自觉遵守法律的良好意识上。
法律只有在得到广大公民的理解和支持的情况下才能得以施行。
而道德建设能够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让公民能够自觉遵守法律规范,自觉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只有当法律成为公民的行为准则时,法治才能真正得到落实。
例如,道德建设能够培养公民的诚信意识,让公民做到守信用、讲规矩,不违背法律规定。
当大家都有了良好的道德意识,法律才能真正发挥作用,社会才能实现和谐稳定。
再次,道德建设对于法治建设的作用还体现在其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方面。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道德建设已经被提升为重要事项之一。
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国家,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更是不容忽视。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意义深远。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首先,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现代社会的文明标志。
一个国家的道德水平,非常关键地反映了这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高低。
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文化和道德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高度文明和道德的国家表明这个国家的国民有着良好的精神素质和道德品质,能够为国家的经济、科技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其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
一个国家不仅要有强大的经济力量和军事实力,还要有人民内部和谐、社会和稳定的基础。
良好的道德风尚和文明礼仪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加强人民的团结意志,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而且,一个国家要实现持久的现代化发展,仅仅有经济和军事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国家道德水平、文化道德素质的建设同等重要。
再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有利于提高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只有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互支撑,才能够使人民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特别是当今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许多社会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一些道德方面的问题。
通过进行道德建设,人们将会获得更多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和社会。
最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有利于构建新的国际关系。
国际关系的发展需要一个国家有着高尚的道德品质。
随着我国不断的崛起,我国也面临着各种的国际挑战。
通过道德建设,我国不仅能够弥补国家在经济和军事方面的差距,还能够构建新的国际关系平台,吸引更多地人才和资源,从而使得我国在国际事务上实现更高崛起。
总之,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当今社会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关注到这个方面的问题,并且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当中来。
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我国的持久发展和繁荣。
道德建设是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基石
道德建设是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基石作者:杜宇来源:《公民与法治》 2017年第19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
这一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法律与道德的本质联系,为正确认识法治建设与道德建设的关系,从根本上建设法治中国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推进法治中国必须加强道德建设法安天下,德润人心。
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
在我国历史上,无论是统治、管理还是治理社会,都注重既有“制度”又有“教育”,既有“法治”又有“德治”。
从孔子提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到董仲舒强调“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从唐代提出“制礼以崇敬,立刑以明威”,到宋元明清时期一直延续德法合治,都体现了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治国之道。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定不移推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毛泽东同志强调“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统筹兼顾、各得其所,这是我们历来的方针”;同时又指出“一定要守法,不要破坏革命的法制”。
邓小平同志强调“搞法制靠得住些”“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治国理政的战略高度,立足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着眼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围绕全面依法治国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为什么要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全面依法治国等法治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将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推向了新的高度,为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中国提供了重要思想指引。
他强调,要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为全面依法治国创造良好人文环境;要把道德要求贯彻到法治建设中,树立鲜明道德导向,弘扬美德义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其中,使社会主义法治成为良法善治。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正处于一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代。
在这个过程中,公民的道德素质和道德观念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不仅是国家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更是个人的需要。
只有强化公民道德建设,才能推动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道德是一种行为准则、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
公民的道德行为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定和社会的和谐。
在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需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集中体现,构成了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而公民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应当牢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道德建设之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维护者和传播者。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是国家治理的需要。
国家的长治久安、经济持续发展,离不开公民的遵纪守法和诚实守信。
而公民的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治理的成效和效率。
只有提升公民的道德水平,才能够有效推动国家治理的深入开展。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
社会的和谐稳定离不开公民间的信任、合作与和谐。
通过加强道德建设,促进公民间的相互尊重、相互帮助,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是个人自身发展的需要。
健康的道德观念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基础。
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才能够获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实现自身的发展和成功。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对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社会和谐、个人幸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路径为了推动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我们需要探索适合全社会参与的多种途径和方法,让道德教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1. 提升教育的道德教育质量。
教育是道德建设的重要渠道。
学校是最主要的道德教育场所之一,教育部门应不断完善道德教育体系,落实道德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正确认识、正确态度和正确行为,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境界和优良的道德品质。
加强道德建设弘扬时代精神
加强道德建设弘扬时代精神加强道德建设,弘扬时代精神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道德建设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面对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我们亟需加强道德建设,弘扬时代精神。
只有通过加强道德建设,我们才能够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有良好道德素养的公民,为社会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贡献。
一、加强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教育是培养人们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的重要途径之一。
我们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如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加强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
学校应该将道德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品德修养。
家庭是培养孩子道德意识的第一课堂,父母应该成为孩子道德行为的榜样。
社会教育则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二、加强道德监督,建立健全的监督制度道德建设不能只靠教育,还需要道德监督的力量。
我们要建立健全的道德监督制度,对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进行惩戒和批评。
政府应该加大对道德失范行为的查处力度,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同时,媒体也应该发挥监督的作用,及时曝光违法乱纪的行为,引导公众对社会不良行为的谴责和警醒。
三、弘扬时代精神,树立先进典型时代精神是指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的精神观念和行为方式。
我们要积极弘扬时代精神,树立先进典型。
先进典型是社会道德的楷模,他们的行为举止代表着一个时代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准则。
我们要通过宣传报道,向社会传递先进典型的正能量,激发公众的道德追求和行为规范。
四、加强社会共治,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道德建设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形成合力。
我们要加强社会共治,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
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可以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传递爱心和正能量,引导社会风气向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开展道德讲堂、道德评比等活动,让道德建设融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局面。
加强道德建设,弘扬时代精神,是社会进步的需要,也是每个人的责任。
道德建设重要论述
道德建设重要论述道德建设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基石,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道德建设不仅是个人修养的需要,也是社会和国家发展的需要。
只有通过加强道德建设,才能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繁荣的社会。
道德建设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一个社会的稳定与否,不仅取决于法律的约束力和制度的完善,更重要的是人们的道德水平。
只有当每个人都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保持社会秩序的稳定。
例如,尊重他人、诚实守信、关心公共利益等道德行为,能够加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社会的和谐性和稳定性。
道德建设是个人发展的基础。
道德品质是一个人的内在修养,是人格的体现。
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在个人生活和工作中取得更好的发展。
道德品质包括诚实守信、勤奋努力、自律自强等,这些品质能够引导个人正确行为,提高个人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为个人的成长和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道德建设对于社会文明进步也具有重要意义。
道德建设是文明的重要标志和核心内容。
只有通过提高人们的道德素养,才能构建一个文明、进步的社会。
例如,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保护环境资源、关心弱势群体等道德行为,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形成文明社会的良好氛围。
道德建设对于培养下一代也具有重要意义。
儿童和青少年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他们的道德品质的培养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加强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才能培养他们的正确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使他们成为有道德、有责任感的公民。
道德建设要从小抓起,注重培养孩子们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它是社会稳定、个人发展、社会文明进步和培养下一代的基础。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视道德建设,从自身做起,积极培养和践行良好的道德品质。
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对道德建设的引导和培育,为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繁荣的社会作出努力。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实现道德建设的目标,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道德建设
新华网评:提高公民道德建设有效性的路径“道德建设”系列评论之六孙春晨中国伦理学会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公民的道德水平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
与快速发展的物质生活相比,我国公民文化生活质量的提升相对滞后,而道德领域存在的种种问题更成为人民群众最为不满的主要社会现象之一。
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公民道德建设能否取得成效,直接影响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
为此,必须紧密联系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新情况、新形势,从多方面入手,不断创新公民道德建设的实现方式,提高公民道德建设的有效性。
要切实维护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努力营造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支持条件。
“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只有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具体化,体现在维护公民生存和发展等基本权利的细微之处,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才能形成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和谐社会氛围,从而增强全体公民履行道德义务、培育个人道德品性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充分发挥各类媒体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引导功能,创新公民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制度设计。
各类媒体尤其是党报党刊要坚持“三贴近”原则,及时掌社情民意,分析各种社会思潮,传播社会核心价值观,引导人民群众参与公民道德建设。
创新制度设计,鼓励和支持一切有利于培养人的道德情感、提高人的道德素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实验和尝试,并将成功的经验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持久地开展下去,形成以制度促建设的长效机制。
着力培养人民群众的道德素质,重视领导干部的道德表率作用,抓好重点人群的道德建设工作。
在公民道德建设中,不能仅向公民提出道德要求,而应从公民的内在道德需求入手,从公民的日常生活、职业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实际出发,紧紧抓住培养公民的道德素质这一中心环节,将外在的道德行为规范转化为人的内在自律要求。
尤其是领导干部和公众人物等重点人群的道德建设,更加不能放松,他们因其广泛的社会知名度和强大的示范效应,一言一行有着特殊的影响力。
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公民道德建设无疑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的重要因素。
一个拥有良好道德风貌的社会不仅能够提升民众的幸福感和归属感,还能在国际舞台上展示国家的良好形象。
反之,道德滑坡可能导致社会关系紧张,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
公民道德是社会文明的基石,它关乎诚信、公正、友爱等基本人伦理念,以及在此基础之上构建的各种社会行为规范。
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首先体现在对个体行为的规范上。
当每个人都能自觉遵守公共道德准则,如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守法自律时,社会交往中的摩擦和冲突将会大大减少,从而为社会的平稳运行提供保障。
公民道德对于维护公共利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例如,环保意识的提升有助于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而公共卫生道德的弘扬则在预防疾病传播中起到关键作用。
在面对诸如新冠疫情这样的公共卫生危机时,公民的道德素养直接关系到防控措施的有效执行和整个社会的应对能力。
良好的公民道德还有助于增强国家的凝聚力。
一个国家的团结不仅仅依靠法律和制度,更依赖于公民内心的道德信念和责任感。
当国家遇到挑战时,这种凝聚力能够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促使大家团结一心,共同面对困难。
道德建设还影响着社会的整体文明程度。
文明礼貌、乐于助人、公平正义等公民美德的实践,不仅能够营造一个温馨和睦的生活环境,还能提升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进而推动社会整体向着更加文明和谐的方向发展。
如何有效地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呢?这需要从教育入手,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宣传等多种形式培养公民的道德观念。
同时,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发挥引导作用,通过立法和制定相关规范,为公民提供践行道德的行为指南。
媒体和公众人物也应承担起社会责任,以身作则,引领道德风尚。
公民道德建设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提升社会整体素质和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保证。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成为道德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和实践者,从自身做起,为构建一个更加文明和谐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浅谈当代中国的道德建设
浅谈当代中国的道德建设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传统的优良道德受到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社会上出现了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的现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想渐渐弥漫开来。
虽然国家一直倡导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但诚信缺失、腐化堕落等道德缺失现象依然严峻。
推动社会文化建设和道德建设,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全民道德素质的提高势在必行。
关键字:中华道德;道德滑坡;道德建设引言当今社会,在国民经济建设高速发展的同时,中华古代的优良传统道德建设也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要想更好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道德建设不容忽视。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在国家大力倡导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同时,社会上出现了对道德前景的叹息之声。
一、中华道德的优良传统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一般说来,是指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并包括墨家、道家、法家等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精华。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儒、墨、道、法各家伦理思想和佛学中的心性之说,相互影响,相互吸引,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伦理传统。
中华道德源远流长,不仅哺育了世代炎黄子孙,而且对西方文明具有深远影响。
中华道德之内涵极其丰富,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第一,推崇“仁爱”原则和人际和谐。
“仁”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仁”既是一种人际关系的准则,也是实行这一准则的普遍的方法原则。
“仁”首先以孝悌为本,此外“仁爱”是开放的,向外扩展的。
从爱最亲近的人开始,逐步推广扩大到整个人类。
子曰:“仁者爱人”。
韩愈说:“博爱之谓仁”。
可见仁爱思想强调要将对人的爱推及到对自然界万物的爱,即孟子所说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第二,注重大义,讲求奉献。
儒家传统伦理认为:在“义”和“利”即道德原则和个人私利发生矛盾时,应当“义以为上”,“义以为质”,“先义后利”,这是孔子处理义利关系的基本准则。
观点:道德建设轻视不得
观点:道德建设轻视不得 2000年3月6日10:05 光明日报中共中央和江泽民总书记最近一再强调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来自各地的全国政协委员无不拍手称好。
出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委员的使命感,大家常把话题聚集到道德建设上:假货、假话充斥是一种道德的失范,腐败贪污是道德的堕落,环境破坏是道德的失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应以道德水平的普遍提高作底蕴,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应把道德建设作为重要内容。
思想道德建设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
这里,“道德”与“思想”连用,并不等于说道德附属于思想。
在精神文明建设的大系统中,道德是一个独立的子系统,它有自己特有的内涵和规律,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各级领导易重视,道德建设则易被忽略或轻视。
道德是解决怎样做人的问题,它可以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开拓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夯实思想政治工作的根基,强化和巩固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万勿忽焉!近日江泽民同志讲“三讲”时,既讲到法治,也讲到德治。
道德与法律对于社会运转来说,犹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缺一不可。
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有过深刻教训的。
在任何一个社会,道德与政治都是难以分开的。
政治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方向,道德是社会、政治稳定的精神基础。
我们应当在政治统帅下,法治、德治并举,以法彰德,以德辅法,实现法治与德治的统一。
“文革”过后,反思过去,深感法制建设不力是大遗憾;若干年后,回顾今日,但愿不留下道德建设不力的遗憾。
建设道德,应当建设基本道德规范体系。
以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作“抓手”、作“切入口”,坚持不懈地抓、扎扎实实地做,必然取得好效果。
从道德的核心部位,选择带有基础性、根本性的道德德目,作为基本道德规范,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长治久安所不可缺少的。
在这方面可以先发动学术界、教育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提出方案,经过讨论和实践逐渐形成共识。
新加坡政府将“忠、孝、仁、爱、礼、义、廉、耻”作为“治国之纲”,香港有识之士倡导“孝、悌、诚、信、礼、义、廉、耻”,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提出“忠、孝、诚、信、礼、义、廉、耻”,张岱年先生曾提出“九德”……这些都可以供社会讨论。
新时代国家形象视域中公民道德建设(20211208)
新时代国家形象视域中公民道德建设(20211208)新时代国家形象视域中公民道德建设公民道德建设是新时代国家形象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一个国家的形象中,公民道德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它关乎一个国家的整体素质和公民的自觉行为。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以进一步提升国家形象。
首先,公民道德建设是国家形象的基础和核心。
一个国家的形象受到国民的道德水平的直接影响。
如果大多数公民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那么国家形象必然会受益。
相反,如果公民的道德水平不高,社会风气败坏,国家形象将受到不利影响。
因此,公民道德建设是国家形象建设的必要前提。
其次,公民道德建设是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关键。
公民道德是社会风气的基石,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
在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中,公民要具备爱国主义精神、主人翁意识、奉献精神等优秀道德品质。
这些品质将推动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为国家形象的提升提供坚实的基础。
再次,公民道德建设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在新时代,中国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和全面依法治国。
在这个过程中,公民需要对国家法律和政策有清醒的认识和自觉的遵守,同时还要具备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友善待人等道德规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建设一个法治化、文明化的社会,提升国家的治理水平和形象。
公民道德建设既需要个体的自觉行动,也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
个体应当时刻保持良好的道德行为,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的人权和尊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推动社会进步。
同时,政府和社会组织也要加强对公民道德建设的引导和教育。
政府可以加大法治宣传,加强德育教育,鼓励公民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
社会组织可以开展道德教育活动,组织志愿者服务,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通过个体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才能够在新时代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和社会风气,为国家形象的提升做出积极贡献。
公民道德建设不仅关乎国家形象的提升,也直接关系到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
文化强国建设的核心:道德建设
文化强国建设的核心应当是道德建设(2011-10-25)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这是在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后积累了比较强的物质基础上为中国的前进指明了更加均衡、和谐发展的方向。
会议通过的公报中第一次以执政党文件形式明确了增强国家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的国家目标,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甚至可以同1978年提出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相提并论。
然而,遗憾的是,就在会议召开期间广州发生了女童被碾两次路人无视的事件,笔者认为中国的文化强国建设的核心应当定位在道德建设上。
中国30年高速发展的道德成本对于中国发展成果可能没有人会怀疑,一个国民经济接近崩溃边缘的国家在30年后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外汇储备国的事实证明了中国“硬实力”的飞跃发展。
无论是政府,企业,社会还是国民对于发展经济投入的热情,资源的成本都是空前的,当然获得收益也是前所未有的。
但是,中国的“经济优先”、“GDP挂帅”的经济发展一边倒模式的巨大道德成本却没有被足够重视。
从80年代的“官倒”,90年代的“假酒事件”,到前些年的“爱之村”、“奶粉事件”、“黑砖窑事件”,直到现在的“小悦悦悲剧”,中国在变强大,人民在变富裕,但是人们对社会的不安全感却有所上升,道德滑坡的议论日趋常态化。
首先,中国的一边倒模式是特殊情况下的特殊措施,但是已经到了必须升级和创新的阶段。
文革后的中国“硬实力”消耗殆尽,软实力更无从谈起,各种思潮泛滥,这样特殊和复杂的局面下,邓小平先生提出了不争论,发展经济为工作核心的判断是无可厚非的,实践证明这样一个一边倒的时期对于快速积累物质基础是必要的。
但是30年后的今天,我们再也没有理由继续支付这个模式背后的巨大道德成本了,否则我们将最终付出巨大的物质成本。
第二,社会的巨大转型对于国民价值观造成很大冲击。
有人曾经说,中国人的认同(identity)在改革前以“政治成分”定义,改革开放后则以“经济地位”决定,虽然有些以偏概全,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中国人的认同单一化。
道德建设是伟大梦想的什么
道德建设是伟大梦想的什么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德为人生之本、民族之魂、国家之基、时代之根。
道德建设从来不是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的,而是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的。
新时代公民当有新时代的道德风貌。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新时代公民如何树立新时代道德风貌指明了道路。
《纲要》提出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四大任务,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这四大任务,是国家进行公民道德建设的四大支柱,是公民个人培育道德修养的四大支撑。
理想信念是道德建设的基础。
在这里,用了一个关键词“筑牢”,就是因为这是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首先要有理想信念为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一切都是虚谈。
公民必须把实现个人理想融入到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梦想之中。
唯此,才能为道德修养提供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道德建设的核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通过培育,才能树立;只有通过践行,才能具有行动的力量,这是公民思想道德和精神风貌的核心。
作为公民,唯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融入日常生活,使之成为日用而不觉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才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道德成为社会发展的力量源泉。
传承中华美德是道德建设的保障。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道德建设的不竭源泉。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应该成为每个公民的使命担当。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为道德建设护航。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坚实精神支撑和强大道德力量。
有这两种精神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护航,新时代公民道德的风貌就能更加朝气蓬勃、昂扬向上。
时事评论
从“道德讲堂”看如何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常州的道德现象引起的思考”公民道德建设既要坚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要与时俱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文明长河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民族精神,这种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成为维系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脉和永葆生机的精神力量。
社会主义新时期的道德建设,一定要坚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同时,也要与时俱进,紧紧扣住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多元多样多变的实际,充分利用我们多年以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已有的基础,赋予道德建设以时代所需、社会所急、群众所盼的新内涵,使之能够适应时代需要、把握时代脉搏、回答时代课题。
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坚持以群众为主体,充分激发群众的创造力,才能拥有生命力。
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道德建设的坚实基础和动力源泉。
公民道德建设必须正确认识和突出群众的主体地位,让群众承担起发起者、推动者、参与者和受益者的角色,才能吸引越来越多的群众主动投身到道德实践中来。
最初,“道德讲堂”到底应该建在哪里,应该怎么讲,应该讲什么,都是基层群众通过自己的实践摸索总结出来的。
在此基础上,常州市坚持“群众参与、群众推动、群众受益”的工作思路,使道德讲堂逐步推广,成为一个群众易于参与、乐于参与的平台,并形成一定的流程和明确的内容。
在实践过程中,“道德讲堂”始终注重引导群众正确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规范自身行为、提升文明素质,并在不断的自我前进中推动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
“道德讲堂”的创新实践,为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有效的载体和平台。
由于充分发挥了人民群众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积极探索群众喜闻乐见、效果明显的新形式、新载体、新内容,善于把实践当作最大的课堂,把群众当作最好的老师,才使常州的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始终保持了生机与活力。
公民道德建设要注重分层渐进,注重长期坚持,才能收到实效。
当前,随着多种经济成分的迅猛发展和利益主体的不断分化,反映不同经济成分和不同利益主体要求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也在不断涌现,由于所处地位、环境和受教育程度的差异,人们的道德状况也呈现出多样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华网评:如何发挥道德模范的社会辐射效应编者按近段时间以来,关于“道德建设”的话题成为人们谈论的热点。
道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文明社会普遍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是公民的社会操守和职业规范。
一方面,道德模范层出不穷,给人们以心灵的震撼;另一方面,“老人倒了无人扶”、“带着摄像头才敢做好事”等冰冷的现实问题也让人们对如何行善心存疑虑。
如何才能克服现实中的种种困境,向道德模范学习,做一个维护社会公德、坚守私德底线的人?新华网评论频道“新华网评”栏目刊发系列评论,予以分析解读。
(专题统筹:安传香)“道德建设”系列评论之六孙春晨中国伦理学会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公民的道德水平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
与快速发展的物质生活相比,我国公民文化生活质量的提升相对滞后,而道德领域存在的种种问题更成为人民群众最为不满的主要社会现象之一。
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公民道德建设能否取得成效,直接影响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
为此,必须紧密联系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新情况、新形势,从多方面入手,不断创新公民道德建设的实现方式,提高公民道德建设的有效性。
要切实维护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努力营造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支持条件。
“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只有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具体化,体现在维护公民生存和发展等基本权利的细微之处,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才能形成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和谐社会氛围,从而增强全体公民履行道德义务、培育个人道德品性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充分发挥各类媒体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引导功能,创新公民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制度设计。
各类媒体尤其是党报党刊要坚持“三贴近”原则,及时掌社情民意,分析各种社会思潮,传播社会核心价值观,引导人民群众参与公民道德建设。
创新制度设计,鼓励和支持一切有利于培养人的道德情感、提高人的道德素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实验和尝试,并将成功的经验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持久地开展下去,形成以制度促建设的长效机制。
着力培养人民群众的道德素质,重视领导干部的道德表率作用,抓好重点人群的道德建设工作。
在公民道德建设中,不能仅向公民提出道德要求,而应从公民的内在道德需求入手,从公民的日常生活、职业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实际出发,紧紧抓住培养公民的道德素质这一中心环节,将外在的道德行为规范转化为人的内在自律要求。
尤其是领导干部和公众人物等重点人群的道德建设,更加不能放松,他们因其广泛的社会知名度和强大的示范效应,一言一行有着特殊的影响力。
积极开展群众性道德评议活动。
道德评议会是人民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的创造,是公民道德建设收到实效的实现形式,具有组织和发动人民群众进行自我道德评议、强化道德教育、促进道德水平提高和社会风气好转的作用,是引导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公民道德建设实践的有效途径和载体。
可以通过道德评议会将公民道德建设与公民道德生活民主自治有机结合起来,抓住那些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务,采取耐心疏导、民主讨论、平等交流的方法,在潜移默化中解决邻里纠纷、化解家庭矛盾、缓和人际紧张关系,让人们在参与道德评议中实现道德素质的共同提高。
“道德建设”系列评论之五孙春晨中国伦理学会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公民的道德水平,体现着一个民族的基本素质,反映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道德模范是时代的道德标杆,引领着公民道德建设的价值观导向,而坚持和提倡什么样的价值观,直接影响着公民道德建设的进程和成效。
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证明,发挥道德典范、道德榜样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是提高公民道德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
目前,我国的道德状况还不能令人满意,但和谐社会的构建又需要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予以支撑。
近日,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揭晓,一批来自群众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平民英雄”脱颖而出,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道德模范不是高高在上的道德“神仙”,不是“高大全”式的遥不可及,他们的善行义举就体现在自身的日常生活中。
每个公民只要愿意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和道德品性,将一般的道德要求化为切实的具体行动,经过不断的道德努力,都可以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对普通公民来说,学习道德模范、崇尚道德模范、争当道德模范,积极参与道德建设,关键是如何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主动地实践道德的要求、自觉地培育公民美德。
道德实践的第一步是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学会自尊、懂得自爱,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道德观。
整个社会的道德环境与每个人微小的道德行为息息相关,涓涓溪流可以汇聚成汪洋大海,如果每个公民都能在道德上有所作为,全社会就能形成良好的道德氛围,这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石。
道德模范的评选表彰活动在一段时间内能够在全社会掀起关注社会道德建设的热潮,但更重要的是在道德模范评选表彰之后,如何将道德模范的“典型效应”扩展为持续长久的“社会辐射效应”。
从道德建设的有效性角度看,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充分利用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的契机,创新公民道德建设的机制和方法,积极发挥道德模范强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要在各个地区、各个行业中发现和树立道德模范人物,开展地区性和行业性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
一个乡村、一个社区、一个企业和一所学校,都可以推举和评选出乡村道德模范、社区道德模范、企业道德模范和学校道德模范,这些道德模范对周围人的影响与感召更为直接,示范作用更容易发挥。
二是尊重和爱护道德模范,在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给他们实实在在的帮助和支持。
以国家和政府的名义评选和表彰道德模范,使道德模范们深切感受到来自国家和政府的敬重与关怀。
道德模范们受到如此的荣誉和嘉奖,必将增强继续在平凡的工作岗位和日常生活中做好道德模范的信心,自觉自律,持之以恒,并激发更多的公民践行善行义举。
三是积极推进志愿者行动,调动公民参与道德建设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尊重公民在提高自身道德水平中的主体地位。
道德模范是全国千千万万志愿者的杰出代表,他们能够主动地、自觉地做对社会和他人有益的好事,体现了新时代志愿者的道德价值。
积极推进在我国城乡日益兴起的志愿者行动,是道德模范“典型效应”向全社会广泛延伸的有效路径。
新华网评:别让“忽悠”触碰道德底线“道德建设”系列评论之一侯严峰新华社山东分社副社长、总编辑自打有了小品《卖拐》,“忽悠”这个来自东北的词儿,人们便不再陌生。
那些“忽悠”来“忽悠”去的事儿,虽说进行了艺术加工,但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一社会现象的普遍性。
据说“忽悠”原称“胡诱”,是指有意设置陷阱,引人入彀。
如果说,舞台上的“忽悠”只是一出诙谐逗乐的轻喜剧,那么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忽悠”就是道地的欺骗和圈套了。
可悲的是,在清平世界、朗朗乾坤之下,竟也不乏别有用心的“忽悠”。
不必说有的政府部门瞒天过海、糊弄公众,也不必说有的黑心工商业户坑蒙拐骗、假冒伪劣,更不屑说个别惯于自我炒作的“明星”“大腕”;这些年几起老者街上跌倒求助行人、被救后又倒打一耙、诬陷敲诈救助者的事儿,就足以令人哀于心死。
“忽悠”泛滥,源于诚信缺失,其背后是道德水准的滑落。
《老子》说:“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老子认为,“道”是人的本体,“德”则是“道”的功用。
尊道贵德,利人利己;败坏道德,害人害己。
时至今日,道德已经成为一个文明社会普遍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是公民的社会操守和职业规范,是公民内心世界清浊的“分界岭”和“试金石”。
而道德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诚信为人、守信为事。
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人们敢于对一些社会现象提出质疑,本身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但眼下“被增长”“被幸福”的质疑之声不绝于耳,是否也意味着社会诚信度出了差池?究其缘由,擅长“忽悠”者对社会文明的挑战,对社会诚信的戕害,不言而喻。
有人为“忽悠”者如此画像:脸皮厚,哪怕身败名裂;心肠黑,逮谁“忽悠”谁;嘴巴巧,惯于颠倒黑白。
这一概括形象地刻画出了现实生活中为了一己私利不惜毁灭人格、放弃道德底线的人,在人们心目中是一副什么嘴脸。
更有甚者,有些地方、行业肆意践踏公德和法度,“忽悠”到了“假作真时真亦假”的地步,令民众对什么都不敢相信,对什么都抱有戒心。
在这些地方,社会岂能妄言和谐?在我们这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度,屡屡发生令人心寒的“忽悠”事儿,透出的是国民性悲哀。
信者,人之言也;言而无信,人之大悲也。
建设诚信社会,就是要恪守“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这个“金科玉律”,就是要在制度上做到“用诚信担当责任”。
山东省质监局日前决定,个体工商户将不能申请、换发食品生产许可证,这既是不再让老百姓食品安全被“忽悠”的一项措施,也是“社会诚信,首责政府”的具体体现。
近闻有人开设了“忽悠讲坛”,说是已成为眼下火爆的手机搞笑动漫专辑。
诚若“忽悠讲坛”真能“忽悠”出些健康有益的开心事儿,令人放松心境、缓释压力,倒也是件好事。
从这个意义上说,让“忽悠”这个民间俚语回归“调侃”“戏耍”的舞台意义,用以鞭笞那些道德失范之人,不再瓜葛社会上的歪门邪道,也许真是人们的期盼。
新华网评:还须用制度助推道德模范示范作用发挥“道德建设”系列评论之二王新亚《半月谈内部版》执行主编又一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揭晓了。
数十位大多来自基层的道德模范站在首都流光溢彩的舞台上,在全国媒体的聚光灯下接受鲜花、掌声和赞美。
这样的荣耀,他们自然当之无愧。
事实上,也只有这样高规格的表彰,才能让全社会的人心都能感受到来自民间草根道德模范的光和热。
在社会道德建设令人无法乐观的现实境况中,在公民道德建设的漫漫长途上,我们仍然需要把道德模范的火炬举得高些,再高些。
但是,要想让道德模范在全社会道德建设中发挥应有的示范作用,仅有表彰和感动还是远远不够的。
当我们在电视机前抹去眼角的热泪,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需要面对的却是“老人倒了无人扶”、“带着摄像头才敢做好事”、“守信者被不诚信者在竞争中击败”等等冰冷的现实问题。
如何克服这些障碍,向道德模范学习,做一个维护社会公德、坚守私德底线的人?无疑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大多都不具备足够的勇气,我们还需要一些实实在在的保障,尤其是坚实的制度保障。
说到制度保障,当务之急恐怕就是司法保障的完善,一定要让公德行为者免受利欲熏心者的反噬,这已经是保障底线中的底线了!再者就是行政法规的完善,让公德行为者能够享受应有的人身、利益保障。
然后才是表彰、奖励等层面的制度保障。
显然,前两者是基础,也是当前迫切需要补上的短板,唯有基础夯实了,对道德模范的表彰、奖励才会起到应有的示范作用。
公德涉及公益,自然应由公权力提供制度保障,这是一个常识。
那么在孝道、诚信、敬业等“私德”领域,是否需要公权力的制度保障?显然答案是肯定的,因为私德是公德的基础,二者并非泾渭分明,而是有机统一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