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传媒大学初试模拟题一(文史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中国传媒大学初试(文史哲)模拟测试(一)

(历史部分)

1.商代青铜冶炼技术日臻完善,留下了众多青铜礼器。这表明商朝人已将其用于他们最看重的()

A.经济生产

B.政治活动

C.艺术审美

D.日常交往

2.有学者认为,自中国古代进入文明社会,先后出现了“方国联盟”等三种政治统治模式。据此,与右图匹配的正确选项是()

A.郡县制度、封邦建国

B.行省制度、封邦建国

C.行省制度、郡县制度

D.封邦建国、郡县制度

3.以下是三种史著的目录,按顺序与之对应的作者是

五帝本纪第一夏本纪第二殷本纪第三……周纪

秦纪

汉纪

魏纪

上世史中国之中国

自黄帝以迄秦之一统

中世史亚洲之中国

自秦统一后至清代乾隆一统

A.司马迁、司马光、梁启超

B.司马光、司马迁、梁启超

C.刘知畿、司马迁、梁启超

D.司马迁、章学诚、梁启超

4.唐王朝为改善民族关系,曾对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实行和亲。这里所说的少数民族是

A.匈奴

B.吐蕃

C.鲜卑

D.女真

5.历史课上,讨论中国古代的官制演变,同学们征引史料,各抒己见。

甲说: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乙说: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

丙说: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而天下事方如指掌矣。

丁说:……青海军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

其中涉及宋代文官体制的史料是

A.甲说、乙说

B.甲说、丙说

C.甲说、丁说

D.乙说、丙说

6.按政权建立年代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 契丹、金、北宋、元B北宋、契丹、金、元

C北宋、金、契丹、元D契丹、北宋、金、元

7.①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之处,并独有使馆经管,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

②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上海等五处港口。

③大清大皇帝允许以天津郡城海口做为通商之埠

④(朝鲜国)像中国所修贡献典礼,嗣后全行废除

以上条款引自中国近代四个不平等条约,按签订的时间先后顺序为

A①②③④B②④③①

C②③④①D③④②①

8.保守派、维新派和激进派都有机会挣一日之短,以后拖着长辫,心里眷念帝制的老先生于思想激进的新人物并作讨论,同席笑谴,这一场景最有可能发生于

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

9.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的侵略,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领土,列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此处的三大国联盟是

A美国,英国,中国B美国,英国,苏联

C美国,苏联,中国,D英国,苏联,中国

历史第二部分非选擇题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无为”与“有为”

材料一:秦灭六国,……此乃古代贵族封建势力之逐步崩溃,……直至汉兴,始为中国史上平民政权之初创。……然在平民政府创建的过程中,却屡次有“封建”思想之复活。……平民政府的……思想则为“无为而治”,“无为”之实则为“因循”。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当此之时,网疏而民富,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

——司马迁《史记•平准书》

问题:

(1)你如何理解材料“‘无为’之实则为‘因循’”的说法?(4分)

(2)汉初七十余年的“无为”给汉武帝留下怎样的历史遗产?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汉武帝的“有为”?(8分)

(哲学部分)

10、作为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思想诞生标志的是()。

A.早期的天命观B.早期阴阳说C.早期五行说D.元气说

11、在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中,被韩非称为“世之显学”的是()。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

12、墨子在名实关系问题上主张()

A.以名正实B.名实相背C.名实合一D.取实予名

13、荀子的“化性起伪”说是指()。

A.人性本善,后天环境的熏染使人变得虚伪

B.人性本无所谓善恶,由于后天环境影响而使人有善恶之分

C.人的道德品质是由圣人“起礼义、制法度”加以改造培养的结果

D.人性本恶,通过后天努力可以改变人的本性使之符合善的要求

14、公孙龙“白马非马”的诡辩论的错误在于()。

A.片面夸大了事物区别的相对性B.抹杀了概念间的差异

C.否认事物或概念之间的联系D.割裂了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15、王充认为,人人都逃脱不了命运的支配,而命的不同取决于()。

A.天的意志B.人所禀受的元气不同

C.前世因果D.人的行为

3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兼爱,指同时爱不同的人或事物。春秋、战国之际,墨子提倡的一种伦理学说。他针对

儒家“爱有等差”的说法,主张爱无差别等级,不分厚薄亲疏。《墨子》中有《兼爱》三篇,阐述其主张。《荀子·成相》亦有:“尧让贤,以为民,氾利兼爱德施均。”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仲尼兼爱,不羞执鞭。”

何为“兼相爱、交相利”?

墨子曰:“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

“是故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家主不相爱则必相篡,人与人不相爱则必相贼,君臣不相爱则不惠忠,父子不相爱则不慈孝,兄弟不相爱则不和调。”

“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傲贱、诈必欺愚”。

“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

“今天下之士君子,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

结合材料和所学,对墨子的兼爱思想进行阐释。(8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