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学文本阅读)教师版

合集下载

2019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9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9北京西城区高三一模语文2019.4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题材料一(1)曲艺是演员以本色身份采用口头语言说唱叙述的表演艺术门类。

古今中外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不同民族与人群,大都有着各自的曲艺表演形式。

如古希腊著名的《荷马史诗》的演述方式,就是古希腊的曲艺表演,这部史诗的主要搜集整理与吟诵传唱者荷马,就是古希腊的曲艺艺人。

(2)曲艺艺术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传统深厚。

中国从隋唐至今,曲艺的成熟发展至少绵延了1500年。

已知最早的曲艺品种,是隋唐时期的“说话”。

之后历代均有其代表性样式,如唐代有“转变”,宋代有“诸宫调”“鼓子词”,元代有“散曲”“平话”,明代有“词话”“道情”,清代有“弹词”“子弟书”“莲花落”等。

中华各民族古今拥有的曲艺品种有1000个左右,至今依然存活的在500个以上。

(3)中国曲艺品类虽然庞杂,特征却很鲜明。

曲艺扎根在深广的地域和独特的方言环境中,就是说,不管何种曲艺样式,都是采用形成地区的方言土语(或民族语言),运用或说、或唱、或连说带唱、或似说似唱的方式进行以语言性叙述为主的口头表演。

说的如相声、评书;唱的如京韵大鼓、单弦牌子曲、扬州清曲等;连说带唱的如安徽琴书、云南扬琴等;似说似唱的如山东快书、锣鼓书等。

其他如表情、动作、身姿、意态,乃至乐器伴奏、口技模拟等等,均为口述表演的辅助手段。

这也使曲艺演员的表演姿态不似戏曲和影视剧,即由演员化装成故事中的人物,进行假托性的角色化代言模仿,而是以本色身份出现在观众面前,进行第三人称统领的口语性说唱式叙述,即便要表现故事中人物的言行举止,也仅是通过口吻、语音、动作、神态等进行模拟和演示。

与之相应,曲艺的“唱亦即“曲唱”,也与唱歌的“歌唱”和唱戏的“扮唱”不同,属于“说唱”,即“说着唱”或“唱着说”。

一个人、一张嘴,或两三个人、三五件乐器,就会演出一个曲种,表演一个节目。

(4)但形式的简便,并不意味着艺术的简陋。

北京市2019届各城区高三一模语文经典试题解析1

北京市2019届各城区高三一模语文经典试题解析1

北京市2019届各城区高三一模语文经典试题解析(1)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朝阳区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3题。

(括号内为注解)古称三不朽曰: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

士非此三者,无以托于世而列于士君子之林矣。

兼之者,其命世(有名于世)之豪杰乎!道德不足,则功业、文章亦足表见。

若夫希世取容(迎合世俗,讨好别人),求为富贵利达而已,又何足比(挨着,并列)其数也。

我朝英贤辈出,其以道德、功业、文章名世者,代不乏人。

余尝窃高山之仰,景行先哲。

诚意伯刘公基,少通《春秋》,长务(致力于)理学,尤(尤其)精兵法。

会(恰逢)太祖定栝苍,是时吴、汉为敌,众以(认为)苏湖地饶,宜(应该)先取吴。

公密谋曰:“汉灭,吴直(只不过)囊中物耳!宜先伐汉。

”上纳其言,灭汉取吴,因收中原。

志在澄清天下,言于上曰:“当使纪纲振肃,而后惠政可施。

”上皆嘉(赞许)纳之,累(多次)欲进公爵,公固(坚决)辞不受。

公刚毅,慷慨有大节,遇急难,勇气奋发。

与金华宋濂友善,并以(凭借)功名显于世。

文章二公尤著,基曰《郁离子》,濂曰《龙门子》。

宋濂始见上于金陵,问:“世乱奈何?”对曰:“愿明公不嗜杀人,天下可定。

”上悦之。

郊社宗庙山川百神之典,朝会宴享律历衣冠之制,咸(全,都)以委(托付)濂,屡推为开国文臣之首。

侍上多所陈说,直谅不务文饰。

上喜曰:“卿可参大政。

”对曰:“臣少无他长,徒(只是)以文墨议论事。

一旦授职不效,有负陛下。

”顿首力辞。

上尝廷誉(传扬好名声)公曰:“古人太上为圣,其次为贤、为君子。

若濂,事(侍奉)朕十九年,口无毁(诽谤)言,身无饰行,宠辱不惊,始终无异,匪惟君子,抑可谓贤矣。

”公尝自言曰:“古人为学,使心正身修,措(放置)之行事,俯仰无愧而已。

”后居青萝山,闭门著述,人罕睹其面。

方孝孺,恒(一向)以明王道为己任。

太祖尝召见,喜其举动端整。

建文即位,召为文学博士,凡将相谋议,辄(就)资孝孺。

及靖难兵起,诏檄皆出其手。

2019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微写作、写作)教师版

2019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微写作、写作)教师版

2019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微写作、写作)教师版海淀一模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2.微写作.(10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①人们常用“百科全书”“里程碑”等,形象地评价经典文学作品。

请从《论语》《边城》《老人与海》中任选一部,对其进行形象的评价(“百科全书”“里程碑”除外),并阐释理由。

要求:评价恰当,阐释合理0 180字左右。

②学校举办戏剧节,拟将经典名著《红楼梦》《呐喊》搬上舞台。

作为戏剧社成员,请就你最想饰演的某一人物的个性化语言,说明你的表演设想及理由。

要求:选例典型,说明具体,理由充分。

180字左右。

③在你阅读的文学名著中,总会有一个鼓舞你成长的“引路人”。

请从《红岩》《平凡的世界》中选取一个这样的人物,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小诗,表达你对他(她)的崇敬之情。

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0 150字左右。

23.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少于700字。

①电影《流浪地球》中,人类化险为夷的策略,尽显中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化”的智慧。

“化”,是化干戈为玉帛,是化惊涛为细流,是化腐朽为神奇…请根据上面的文字,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文章。

②一百多年前,外国记者曾拍下国人呆滞木讷的影像;迈入新时代的当今中国,到处可见幸福开心的笑脸。

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我发言人就维护中国公民合法权益问题作出的回应,义正辞严,斩钉截铁;联合国休息室内,中东某国外交官在抗议侵略无效后,沉默不语,神情沮丧……正像歌中所唱:“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海的赤子,海是浪的依托。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现实,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文章。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2.微写作(10分)一类卷(8—10分),符合题意,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表达流畅,较有文采。

二类卷(5—7分),基本符合题意,内容较充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通顺。

2019北京高考语文一模分类汇编文学文本阅读

2019北京高考语文一模分类汇编文学文本阅读

2019北京高考语文一模分类汇编文学文本阅读1.西城区四、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3题。

千年书香落闲花陈世旭(1)一千年前的大宋是一个崇拜文化的王朝,而大宋文化的基业在四大书院。

(2)嵩阳书院为四大书院之首,讲经论籍的盛景远在宋明两朝。

先后在嵩阳书院讲学的有范仲淹、司马光、程颢、程顾、杨时、朱熹、李纲、范纯仁等,司马光的异著《资治通鉴》第9卷至21卷就是在嵩阳书院和崇福宫完成的。

“二程”在嵩阳书院讲学凡10余年。

嵩阳书院乃成为儒学发展史的丰碑。

(3)自春秋孔子首开私人讲学之风,到汉代“精舍”、“讲堂”,到唐代书院、五代学馆,以至宋代书院,发展为严密的教育模式。

其中的起落随着朝代的更选、倍仰的变幻,沉浮于历史潮流。

汉唐以来儒学衰败,五代时期佛、道极盛。

大宋王朝的名儒精英在圣学日微之际,以捍卫道统自许,决心重整圣德名教,以求孔孟之道的复兴,造就内圣外王的圣人,“拨乱世以返治”,“希圣希贤”遂成为书院宗旨。

(4)嵩阳书院坐落在嵩山之阳,三面环山,两边山峡溪水汩汩而来,在书院门前的书院河汇合东流汇入颍河,远涉入淮。

桥边绿树如临水的美人,染得一湾水绿。

绿水环绕,锁住一院秋色。

(5)书院匾额为苏东坡书,字体高俊敦厚而悠远散淡,与书院气氛浑然一体。

(6)书院择势颇高,望去如一片台阁,笼入深碧的树色,清幽,深邃,是个读书的好地方。

书院初为宗教之所。

但今日见到的院中之筑,却少佛寺道观的气味,平屋素室,浮漾着静穆之气。

(7)午后来书院亦颇相宜,书院的意韵都藏在斜阳中。

(8)静气挹住了轻尘,也挹住了喧嚣,令人屏息。

书院像一个沉默的老人,在寂然中冷冷看我,目光穿过千年积淀从灵魂深处射出,直抵我的灵魂。

讲堂昏暗,先贤无语,只听苍老的石碑,模糊的文字,褪色的匾额和尘封的桌椅,喑哑诉说遥远的故事。

静静地立着,缓缓闭上眼睛,气息渐渐平和,万物不复存在。

(9)不闻“子曰诗云”的讲诵,但藏书楼还在,典章要旨、经史义理皆有可观。

2019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诗歌鉴赏)教师版

2019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诗歌鉴赏)教师版

2019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教师版海淀一模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15题。

(共1 3分)望庐山瀑布水(其一)李白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欻①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潨②射,左右洗青壁。

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

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注释】①欻(xū):忽然。

②潨( còng):急流。

13.下列李白诗歌中,与《望庐山瀑布水(其一)》题材不同的一项是(3分)A.千岩泉洒落,万壑树萦回。

东海横秦望,西陵绕越台。

B.三门横峻滩,六刺走波澜。

、石惊虎伏起,水状龙萦盘。

C.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D.海色动远山,天鸡已先鸣。

银台出倒景,白浪翻长鲸。

14.诗话,常用三言五语对诗歌进行简练而中肯的点评。

请为“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或“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写一则诗话。

(4分)15.盛唐山水诗风格多样,异彩纷呈。

同是歌咏山水,李白与王维的诗风格迥异。

请以《望庐山瀑布水(其一)》与王维《山居秋暝》为例,任选一个角度,比较赏析两人山水诗的风格。

(6分)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6.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o(共7分)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笔下的绿水青山,固然少不了“木欣欣以向荣,① ”的佳木清泉,更寄寓着诗人的万般情思。

王羲之与友雅集兰亭,于“② ,③ ”“清流激湍”间畅叙幽情;杜甫独登高台,望“④ ,不尽长江滚滚来”,悲情汹涌;苏轼纵一苇于赤壁,赏东山月,观“白露横江,⑤ ”,超然洒脱;毛泽东立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⑥ ,⑦ ”,激荡似火豪情。

青山绿水,不仅是自然山水的画卷,更是中国文人的精神栖息地。

2019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散文阅读试题汇编

2019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散文阅读试题汇编

2019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文言文试题汇编朝阳一八千粟①我对世界的真正认知,是从抓起一把敖汉的小米开始的。

②秋季的阳光如梦般照耀在我摊开的手掌上,掌中的小米颜色澄黄,米粒极小,却颗颗饱满。

《说文解字》中说:“米,粟实也。

像禾实之形。

”《诗经·小雅》说:“交交桑扈,率场啄粟。

哀我填寡,宜岸宜狱。

握粟出卜,自何能谷?”在文字中探寻,在《诗经》中追索,粟米在大地上的旅程,一走就是8O00年。

③我是在敖汉第一村民俗博物馆里看到的8000年前的粟米,这就是“八千粟”,一个经过8000年岁月洗礼的生命个体。

经专家鉴定,敖汉旗兴隆洼遗址出土的“八千粟”,是中国北方旱作农业谷物的唯一实证,比中欧地区发现的粟米早2000多年。

这再一次印证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印证了全球范围内粟起源于中国北部。

④我站在大地上仰望苍穹,天空浩瀚无际,日月交互辉映。

我站在山巅上俯瞰大地,大地广阔无边,田畴河流阡陌纵横。

原来,辉煌的中华文明不仅仅建立在两河之上,更是建立在种植着粟米的千里沃野之上。

我忽然感到一种阔大无边的孤独席卷而来。

80O0年,对我来说太过久远,久远到我的视野无法触及,眼前只剩下一天、一地、一沃野,沃野上只生长着一望无际的粟米……长江、黄河孕育的中华文明最初在中原大地上闪烁时,敖汉,这片北方苍茫的大地上,业已闪现出人类文明的身影。

苍穹何其浩瀚,天地何其大也!即使在古代文明层层堆积的中原,又有多少生灵在与自然的搏击中早已灰飞烟灭,无迹可觅。

敖汉的粟米,却以弱小的生命形态,傲然地在天地之间屹立了8000年。

⑤在这片土地上行走时,我猛然想到了一个词:历史长河。

在敖汉这片土地上,分布着小河西、兴隆洼、赵宝沟、红山、小河沿、夏家店下层、夏家店上层等七种考古学文化,其中有四种为首次发现并以敖汉旗的地名命名。

历史的长河,从古至今在这片土地上缓缓地流淌着,从未干涸。

而以往的经验告诉我,古迹众多之地,往往都变成大漠孤烟、残石枯树,昔日的辉煌早已化为烟尘散尽。

北京市石景山区2019届高三高考一模语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北京市石景山区2019届高三高考一模语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北京市石景山区2019 届高三高考一模语文考试题及答案分析石景山区 2019 年高三语文一模考试语文试题一、本大题共7 小题,共25 分。

阅读下边的资料,达成1~ 7 题。

资料一“不知中国画理,无以言中国园林。

”中国画与古代建筑之间,存在着千头万绪的联系。

绘画和建筑的关系在“界画”这里形成了一个奇妙的交汇点。

界画发祥之时带有建筑草图的影子,它以描述建筑物或许各样雅致器物为艺术表现形式,绘制过程中往常需要用界尺来协助画笔,勾画建筑物或许器物的轮廓线。

因为科学、形象地载录了以建筑及桥梁、舟车等为对象的古代生活原貌,初期界画的使用价值、档案价值也许更大于审美价值,一些早已消逝于大火或历史云烟中的中国木质古建,得以如纸上纪念碑同样,被后代铭刻、想象和。

据《历代名画记》记录,唐朝时官至工部尚书的阎立本既亲身参加设计图的绘制,又熟谙于山川。

从他开始,建筑设计中的山川逐渐从本来的宫观成效图中独立出来,成为纯真的山川画。

中国古典园林正是以山川的画境为骨架的。

山川画与古典园林建筑,都鉴于人们想要亲密自然的梦想。

造园大师计成为高官严嵩修筑别墅庭院“积香炉”时,把严大人扔给他的两句宋词“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筑出满目风情。

唐朝诗人王维,不单创作了“画中有诗”的山川画、“诗中有画”的山川诗,还筑建了诗画联合的物质实体“辋川别业”。

所谓“善画者善园,善园者善画”,山川画和园林在创作手法和思想上互相交叉。

中国园林重境界,重诗情画意,被称为“三维的中国画”,其美学境地与中国古代的文学、绘画、戏曲等艺术形态相切合。

在传统山川画中,画面的主次关系是很讲究的,假如喧宾夺主,画面就会杂乱、平板。

所以,山川画在构图时,第一要找出有特点的山和树作为主体。

如明朝戴进《关山行旅图》,画家将主峰置于画面中心,以精美的笔法描述出主峰挺秀峻峭、直入云天之势;把江渚、远山以及水景放在次要地点,画得简括、浅淡,衬托出主景的宏伟、挺秀。

整幅作品近浓远淡,富裕层次,工细之中见豪迈,宏伟之中见秀气。

北京市各区2019届高三5月最新语文试卷精选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

北京市各区2019届高三5月最新语文试卷精选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

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西城区二模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2题。

十八岁的旷野小师傅叫细刻,只有十八,和我同岁,而我得叫他师傅。

在知道他的实际年龄后,我喊师傅就不大情愿了。

我跟在他身后,看他将漆熟练地刷在门框上,刷子翻飞,漆薄而匀。

刷完后他扭回头,脸上有得意之色。

我撇嘴,有什么好得意的,不就是刷漆吗,用不了两天我就会刷得比你好!看我不服,又领我走到另一个房间。

一扇未完工的木门架在工作台上。

他拿起刨子,闭上一只眼。

刨子在木门上轻快地滑翔,刨花像浪花一样翻卷,木头的清香塞满了我的鼻孔。

他吹着口哨将刨子交给我。

我整个身子俯在木门上方,双手端平刨子,然后向前推进,刚推了不足二十公分,卡住,拿起刨子再推,再卡住。

我满头大汗地抬起头,他眉梢眼角里满是挑衅,好像在说,怎么样?服不服?我从背包里拿出素描纸,对着他刷刷几笔,一幅肖.像出现在纸上。

他瞄了眼,不屑地说,怎么把我画成这样?后来,他刨木门,我就在旁边看书,看《诗潮》,看《十月》。

他偶尔看一眼封皮,嘴撇得能跨过鸭绿江。

他指着窗外的梧桐树说,诗人,你能为它做首诗吗?我瞧一眼那棵梧桐树,一棵破树有什么好写的?既没开花,也没落叶。

我涨红了脸说,你也知道诗?这叫实习吗?考进这个学校,而且学习装饰设计专业,刚入校两个月,学校就将我们扔到这个工地,美其名曰:初步感知。

日子就像窗外无精打采的梧桐。

小师傅今天对着块小木料雕刻。

我坐在旁边的一块木板上,大声朗读海子的诗: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小师傅的刻刀上下翻飞,偶尔他会将那块惨遭蹂躏的木块举到眼前,反复地看。

他当我不存在可以,怎么可以漠视海子?小师傅只会背《咏鹅》,他也许根本不知道海子这个人。

百无聊赖,我又拿出素描纸,细细端详他,擦了又改。

发现他正盯着我看,我长舒一口气,师傅,没把你画丑吧?他点了点头说,太俊了,这还不是我。

2019北京高考语文一模分类汇编文学文本阅读

2019北京高考语文一模分类汇编文学文本阅读

2019北京高考语文一模分类汇编文学文本阅读1.西城区四、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3题。

千年书香落闲花陈世旭(1)一千年前的大宋是一个崇拜文化的王朝,而大宋文化的基业在四大书院。

(2)嵩阳书院为四大书院之首,讲经论籍的盛景远在宋明两朝。

先后在嵩阳书院讲学的有范仲淹、司马光、程颢、程顾、杨时、朱熹、李纲、范纯仁等,司马光的异著《资治通鉴》第9卷至21卷就是在嵩阳书院和崇福宫完成的。

“二程”在嵩阳书院讲学凡10余年。

嵩阳书院乃成为儒学发展史的丰碑。

(3)自春秋孔子首开私人讲学之风,到汉代“精舍”、“讲堂”,到唐代书院、五代学馆,以至宋代书院,发展为严密的教育模式。

其中的起落随着朝代的更选、倍仰的变幻,沉浮于历史潮流。

汉唐以来儒学衰败,五代时期佛、道极盛。

大宋王朝的名儒精英在圣学日微之际,以捍卫道统自许,决心重整圣德名教,以求孔孟之道的复兴,造就内圣外王的圣人,“拨乱世以返治”,“希圣希贤”遂成为书院宗旨。

(4)嵩阳书院坐落在嵩山之阳,三面环山,两边山峡溪水汩汩而来,在书院门前的书院河汇合东流汇入颍河,远涉入淮。

桥边绿树如临水的美人,染得一湾水绿。

绿水环绕,锁住一院秋色。

(5)书院匾额为苏东坡书,字体高俊敦厚而悠远散淡,与书院气氛浑然一体。

(6)书院择势颇高,望去如一片台阁,笼入深碧的树色,清幽,深邃,是个读书的好地方。

书院初为宗教之所。

但今日见到的院中之筑,却少佛寺道观的气味,平屋素室,浮漾着静穆之气。

(7)午后来书院亦颇相宜,书院的意韵都藏在斜阳中。

(8)静气挹住了轻尘,也挹住了喧嚣,令人屏息。

书院像一个沉默的老人,在寂然中冷冷看我,目光穿过千年积淀从灵魂深处射出,直抵我的灵魂。

讲堂昏暗,先贤无语,只听苍老的石碑,模糊的文字,褪色的匾额和尘封的桌椅,喑哑诉说遥远的故事。

静静地立着,缓缓闭上眼睛,气息渐渐平和,万物不复存在。

(9)不闻“子曰诗云”的讲诵,但藏书楼还在,典章要旨、经史义理皆有可观。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2019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前言:现在距离高考越来越近,时间也越来越紧张,没有多少时间了!这个时候很多学生由于心理紧张,每天坐立不安,特别烦躁,不能静下心来学习。

(关于高考心理辅导,另文刊登)这时候可不能放松D.本文明辨了忠臣、谄臣之别,并阐释了君主只有知足、知止,才能长久的道理。

第Ⅱ卷(共120分)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

11.在下面短文中用“/”断句。

(5分)楚厉王有警鼓与百姓为戒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惊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击之也民皆罢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取材于《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篇》)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

(10分)闻邻船吹笛杨基江空月寒露华白,何人船头夜吹笛。

参差楚调转吴音,定是江南远行客。

江南万里不归家,笛里分明说鬓华。

已分折残堤上柳,莫教吹落陇头花!【注释】分:料,料想。

①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开头与结尾处的景物描写相呼应,寄寓了诗人深厚的情感,营造了优美的意境。

B.第三句写笛声由“楚调”转为“吴音”,其中暗含了吹笛人的内在情感。

C.末尾两句情味深长,“折柳”含伤别之意,“陇头花”即“陇头梅”,含思念之情。

D.这首诗的体裁为七言古诗,化意蕴和丰富的历史内容。

戏曲脸谱中折射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方面。

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儒家文化又以伦理道德为本位,因此,道德化成为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色。

在这浓重的道德化的文化氛围中生长的戏曲艺术当然也充满了道德化的色彩。

儒家强调忠、孝、节、义,这在戏曲中有充分体现。

戏曲的道德化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善恶分明的人物形象;舍生取义的浩然正气;药人救世的教化功能等方面。

戏曲脸谱着重表现人物性格、品德,寓褒贬,别善恶,充满着浓厚的道德评价色彩,这正是儒家文化的伦理道德内容在戏曲脸谱中的体现。

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对戏曲脸谱形成了约定俗成的共识,如脸谱色彩的红表忠勇、黑表刚直、白表奸邪、蓝表威猛、黄表阴狠、绿表强悍、紫表耿介等。

2019届北京各区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学文本阅读)教师版

2019届北京各区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学文本阅读)教师版

2019届北京各区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学文本阅读)教师版2019届北京各区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学文本阅读)教师版2019东城高三期末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2题。

小说的丛林①我在大兴安岭长大,是个典型的“林中女孩”。

因为那里地广人稀,所以少时在小镇的路上遇见生人,我会有微微的紧张感。

人在那里是少数族类,而动植物却是多数族类。

②我熟悉林中的树木花草,溪流河谷,野猫野兔。

一个人在幽深的林中穿行,很少怕过。

因为林中枝叶“窸窣..——”摇动,窜出来的不是愣头愣脑的狍子,就是炫耀其美丽尾巴的松鼠。

我春天去山里采野菜,将采回的分类,人爱吃的先拿出来,用开水焯了蘸酱吃,其余的则给猪当餐后的点心。

猪非常喜欢享用野菜,它吃起来摇着比耗子长不了多少的小尾巴,“嗯嗯”叫着,很感恩的样子,这时我就有一种满足感。

夏天时我们去河边洗衣服刷鞋子,常常是把洗好的衣服晾在草丛或柳树丛上,就去林中采野果吃去了。

都柿、草莓、水葡萄、马林果,红的紫的,熟的不熟的,全往嘴里填,浆果在此时成了最好的口红。

到了秋天,大人孩子都爱往林中钻,我们在五彩的落叶中采榛子,蘑菇,把它们晒干了,冬天就有“好嚼儿”了。

不要以为到了冬天,林中就没有美味,扒拉开向阳山坡的积雪,可找到未被采摘的红豆,雪中的红豆味道极好,酸甜,有点淡淡的酒味。

还有,你可以划开桦树皮,舔舐桦树皮里清香微甜的汁液。

守着大山,对贪吃的我来说,就是守着一个零食铺,嘴上是亏不着的了。

③童年时我还喜欢去山里采野花。

百合、芍药、绣线菊、马莲花、忘忧草,姹紫嫣红....地走进我们家,我们也不讲究养花的容器,酒瓶、罐头瓶、咸菜坛、猪食槽,都可栽花,它们在暗淡的屋子里,照亮我们的梦。

这些体验,在我写作以后,都进入了我的小说世界。

④有了丛林的动植物,当然就有活动在其中的人。

那些人大概是为了宣示自己作为生命的强大存在吧,喜欢大声说话。

又因为寒冷的缘故吧,喜欢大碗喝酒大口吃肉。

2019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诗歌鉴赏)教师版

2019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诗歌鉴赏)教师版

2019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教师版海淀一模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15题。

(共1 3分)望庐山瀑布水(其一)李白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欻①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潨②射,左右洗青壁。

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

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注释】①欻(xū):忽然。

②潨( còng):急流。

13.下列李白诗歌中,与《望庐山瀑布水(其一)》题材不同的一项是(3分)A.千岩泉洒落,万壑树萦回。

东海横秦望,西陵绕越台。

B.三门横峻滩,六刺走波澜。

、石惊虎伏起,水状龙萦盘。

C.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D.海色动远山,天鸡已先鸣。

银台出倒景,白浪翻长鲸。

14.诗话,常用三言五语对诗歌进行简练而中肯的点评。

请为“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或“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写一则诗话。

(4分)15.盛唐山水诗风格多样,异彩纷呈。

同是歌咏山水,李白与王维的诗风格迥异。

请以《望庐山瀑布水(其一)》与王维《山居秋暝》为例,任选一个角度,比较赏析两人山水诗的风格。

(6分)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6.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o(共7分)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笔下的绿水青山,固然少不了“木欣欣以向荣,① ”的佳木清泉,更寄寓着诗人的万般情思。

王羲之与友雅集兰亭,于“② ,③ ”“清流激湍”间畅叙幽情;杜甫独登高台,望“④ ,不尽长江滚滚来”,悲情汹涌;苏轼纵一苇于赤壁,赏东山月,观“白露横江,⑤ ”,超然洒脱;毛泽东立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⑥ ,⑦ ”,激荡似火豪情。

青山绿水,不仅是自然山水的画卷,更是中国文人的精神栖息地。

北京东城区2019届高三第二学期一模语文卷附答案解析

北京东城区2019届高三第二学期一模语文卷附答案解析

东城区2019届高三第二学期一模语文试题2019.4本试卷共10页,共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对都市圈副中心级城市发展的研究始于对“城市病”的关注。

以北京为例,北京“城市病”的主要成因,不是全行政区的人满为患,而是中心城区的人挤为患。

导致人挤为患的主要原因在于北京“同心圆”式的城市发展模式,使商业、文化、教育、医疗等功能过度集聚在中心城区内。

要缓解北京“城市病”,关键在于大力疏解中心城区的功能、避免过度集聚。

近十年来,为改变单中心的城市发展方式,北京市不断研究新的空间功能布局方案,从已建成的重点新城即可窥见一斑....。

然而事实是,通州、顺义、大兴等重点新城由于规划规模偏小、配套服务滞后、功能不完整,职住严重分离的弊端难以缓解,不仅不能起到疏解中心城区功能的作用,反而在城市“摊大饼...”的背景下成为“大饼”的一部分,未达到预期的规划效果,这使得重点新城的传统发展思路亟待创新。

从国际大都市圈的发展经验看,一个循序渐进、产城融合、设施先行、服务配套,具有充足产业支撑与配套保障的城市副中心可以有效缓解城区人口压力,形成都市圈内真正的多中心发展。

建设城市副中心,既能保证城市的规模效益,也能缓解“城市病”,目前已经成为对北京发展空间形态的共识。

城市副中心在特大城市发展过程中经历过不同的发展形态,其功能也存在差异。

目前主要有Sub-CBD和Sub-City Center两种形态。

Sub-CBD,直译为“次级商务中心区”,是世界特大城市在城市规模扩张期出现的形式,也是目前世界上发展最多的类型。

它主要是指与城市商务中心区(CBD)在空间上相呼应,功能上相补充,同时又有相对独立性的城市次级商务中心,也是城市空间结构由单核向多核演变的结果。

这一概念是从经济地理角度定义的,是相对于中央商务区(CBD)的一个次级中心区,特别突出了商业、商务的职能,其建设目的主要在于运用经济杠杆..疏解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商业、商务功能,培育新的城市经济增长极,改善城市空间结构。

【高考模拟】北京市各城区2019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Word版含答案

【高考模拟】北京市各城区2019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Word版含答案

【海淀】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21题。

瓦浪如海①老北京四合院的房顸铺的都是鱼鳞瓦。

灰色,一片灰色的瓦,紧挨着一片灰色的瓦,连接着一片浩瀚的灰色,铺铺展展,犹如云雾天里翻涌的海浪一样,一波又一波,直涌到天边。

②这种由鱼鳞瓦组成的灰色,和故宫里那一片碧瓦琉璃,做着色彩鲜明的对比。

虽不如碧瓦琉璃那般炫目,那般高高在上,但满城沉沉的灰色,低矮着,沉默着,无语沧桑,力量沉稳。

它似秤砣一般压住了北京城,铁锚一样将整座城市稳定在蓝天白云之下。

在北京胡同长大的建筑师张永和先生,对这样的鱼鳞瓦太熟悉不过,他说:“我成长于一个拥有低矮地平线的城市中。

从空中俯瞰,你只能看到单层砖屋顶上灰色的瓦浪向天际展开,打破这波浪的是院中洋溢着绿色的树木以及城中辉煌的金色。

”而只有向天际展开的灰色瓦浪,才会让那些绿色的树木和城中辉煌的金色拥有力量;只有在这样一片灰色的瓦浪中,那些绿色的树木和城中辉煌的金色才会显示出自己的力量。

③上个世纪50年代,北京的天际线很低,不用站在景山上面,就是站在我家的房顶上,从脚下到天边,一览无余,基本上是被这些起伏的鱼鳞瓦顶所勾勒。

那时候成片成片的四合院【甲】(占有/占据)了北京城的空间。

这一片如海的瓦浪,它所显示出的色彩和力量,是世界上任何一座城市都没有的。

④那时候,四合院平房没有如今楼房的阳台或露台,鱼鳞状的灰瓦顶,就是各家的阳台和露台,晒的萝卜干、茄子干或白薯干,都会扔在那上面;五月端午节,艾蒿和蒲剑插在门上之后,也要扔到房顶,图个吉利;谁家刚生小孩子,老人讲究要用葱打小孩子的屁股,取“葱”的谐音,说是打打聪明,打完之后,还要把葱扔到房顶,这到底是什么讲究,我就弄不明白了。

⑤那时候对于我们许多孩子而言,鱼鳞瓦的灰色房顶,就是我们的乐园。

老北京有句俗话,叫做“三天不打,上房揭瓦”,说的就是我们这样的小孩子,淘得要命,动不动就跑到房顶上揭瓦玩儿,那是司空见惯的儿童游戏。

北京市各区2019届高三下学期最新语文试卷精选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

北京市各区2019届高三下学期最新语文试卷精选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

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东城区一模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2题。

解读凉州①离开兰州,我乘上汽车,直奔武威——古称凉州的边塞名城。

时值阳春四月,我离开故城济南时已是春色酽酽、绿意沸腾了,而这里却是一派边塞景象:左边是霸气粗豪的祁连山,白雪冠顶,渗透出一缕缕..冷漠的灰黄。

...凛凛寒气;右边是雄浑苍莽的龙首山,呈现出一抹看不见山泉流水,听不见莺歌燕语,稀稀落落的村庄里偶尔传来一两声...鸡鸣犬吠,传递出一.缕.生命的气息。

天地间一片旷达的静寂,一片枯涩的静寂。

②汽车穿行在河西走廊,历史的密码从时间隧道里蹦跳出来,扑落在大脑的屏幕上……③两千多年前,张骞途经古凉州,出使西域,开辟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以河西走廊为核心的古凉州地带便成为中原通往西域及中亚、西亚的重要通道。

在这条历史通道上,作为丝路重镇的武威,见证了丝绸之路上无数的历史变迁和美好梦想的时空流转,而历史变迁中沉淀孕育的凉州文化,成为丝路文化融汇的结晶和典范。

④秦汉之际,匈奴在中国北方崛起,从汉高祖刘邦到汉景帝,数十年间没有力量与匈奴抗衡,只好采取和亲政策,以缓和边境危急。

到了汉武帝时,这位有囊括四海之志的一代君王,决心要开疆拓土,疏通丝绸之路,连续派卫青、霍去病、李广出击河西走廊。

骠骑将军霍去病首战告捷,一举击垮了匈奴休屠王,占领河西走廊东端。

为了纪念这场战争的胜利,此战场被命名为武威。

汉武帝在河西走廊开设郡县,武威郡即凉州刺史的治所,这样,武威便有了凉州的别称。

⑤到了唐朝初年,河西走廊先后被匈奴人的后裔突厥和吐蕃、吐谷浑割据。

唐王朝建立后一百多年中,与西北少数民族发生了多次战争,大都是以凉州为根据地进行的。

整整一个唐朝,在丝绸之路上进行了上百次的大战役,前后三百年,前仆后继,为开拓这条人类文化的运河、中西友谊之路,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⑥在唐朝国力极度强盛时,西域诸国与大唐的关系进入了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水乳交融的阶段,凉州作为河西走廊的桥头堡,自然也达到了繁华鼎盛时期。

2019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文言文阅读)教师版

2019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文言文阅读)教师版

2019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教师版海淀一模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日:教学相长也。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

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发然后禁,则扞格①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②朋逆其师;燕辟③废其学。

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

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

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

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此四者,心之莫同也。

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④,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

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

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呜,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

此皆进学之道也。

(取材于《礼记·学记》)【注释】①扞 ( hàn) 格:互相抵触。

②燕:通“宴”,娱乐。

③辟:邪僻,不正派。

④尸: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人。

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豫:预防B.故君子之教喻.也喻:开导C.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长:长处D.凡学之道,严.师为难严:尊敬9.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所以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统治百姓,以教与学为首要事务B.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杂乱施教不循序渐进,就会破坏扰乱教学而不可收拾C.虽诏于天子,无北面老师即使被天子召见,也不必面北称臣D.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对善于学习的人而言,老师安闲而他自己加倍努力,老师会因此显得平庸10.判断下列句中加点“道”字所属的义项,将其所在句子的序号分别填入下表对应的空格中。

北京市朝阳区2019届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AUMMMA

北京市朝阳区2019届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AUMMMA

北京市朝阳区2019届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春节上映的国产科幻片《流浪地球》成了一个热议的话题。

因为原著作者是刘慈欣,因为主演是吴京,更因为这是一部以大片标准呈现的中国原创硬科幻。

《流浪地球》将天马行空的想象与前沿的科技“无缝对接”,并用高密度的细节把这两大板块铆牢,宇航服、强化外骨骼、行星发动机等细节的设定完全不输给《环太平洋》等海外大片,片中地球坠入木星时的大气流失逸散,空间站中的重力变化,也都有相对严谨的表现。

“这个梦想已经很久了。

”刘慈欣曾说,“我最想做的莫过于把我写的小说拍成电影,哪怕就一部。

”作为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小说拉向世界顶尖水平的作家,他面对中国电影工业时却曾经无力。

原因很简单,科幻电影往往代表了电影工业的最高水准,作为一种类型片,科幻电影还原并视觉化科幻理念,不仅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更需要参与者对科学有足够的理解,而中国科幻的银幕呈现一度并不尽如人意。

《流浪地球》弥补了此前中国原创科幻电影因欠缺科学逻辑而导致的硬度不足的最大短板。

《流浪地球》是一部硬科幻电影,也是一个纯粹的中国故事,它表现的亲情观念、英雄观念、故土家国情怀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

影片故事中,因为太阳加速老化,将要吞没地球,于是地球上建起了许多行星发动机,将地球加速到逃逸速度飞出太阳系。

“为什么不建造飞船飞离地球?”无论是原著小说中的人物,还是现实中的海外电影人,都有这样的疑问。

影片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既关乎科学设定,也反映出中国文化对家园的理解。

导演郭帆说,将地球带走,“带着家园流浪”的想法表现了中国人对故土的情感。

正是这样的人文内核,撑起了与好莱坞不一样的属于中国的科幻大片。

对故土的眷恋,在影片中通过一家祖孙三代在灾难面前的选择体现出来。

吴孟达扮演的姥爷看上去谨慎得有些懦弱,却为了外孙、孙女牺牲了自己。

吴京扮演的航天员父亲为了任务十多年没有见到儿子,倔强的他和叛逆的儿子之间似乎没有什么话可说,却最终两代人合力完成了保住地球家园的使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学文本阅读)教师版
海淀一模
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21题。

瓦浪如海
①老北京四合院的房顸铺的都是鱼鳞瓦。

灰色,一片灰色的瓦,紧挨着一片灰色的瓦,
连接着一片浩瀚的灰色,铺铺展展,犹如云雾天里翻涌的海浪一样,一波又一波,直涌到天边。

②这种由鱼鳞瓦组成的灰色,和故宫里那一片碧瓦琉璃,做着色彩鲜明的对比。

虽不如碧瓦琉璃那般炫目,那般高高在上,但满城沉沉的灰色,低矮着,沉默着,无语沧桑,力量
沉稳。

它似秤砣一般压住了北京城,铁锚一样将整座城市稳定在蓝天白云之下。

在北京胡同长大的建筑师张永和先生,对这样的鱼鳞瓦太熟悉不过,他说:“我成长于一个拥有低矮地平线的城市中。

从空中俯瞰,你只能看到单层砖屋顶上灰色的瓦浪向天际展开,打破这波浪的是院中洋溢着绿色的树木以及城中辉煌的金色。

”而只有向天际展开的灰色瓦浪,才会让
那些绿色的树木和城中辉煌的金色拥有力量;只有在这样一片灰色的瓦浪中,那些绿色的树木和城中辉煌的金色才会显示出自己的力量。

③上个世纪50年代,北京的天际线很低,不用站在景山上面,就是站在我家的房顶上,从脚下到天边,一览无余,基本上是被这些起伏的鱼鳞瓦顶所勾勒。

那时候成片成片的四合院【甲】(占有/占据)了北京城的空间。

这一片如海的瓦浪,它所显示出的色彩和力量,
是世界上任何一座城市都没有的。

④那时候,四合院平房没有如今楼房的阳台或露台,鱼鳞状的灰瓦顶,就是各家的阳台和露台,晒的萝卜干、茄子干或白薯干,都会扔在那上面;五月端午节,艾蒿和蒲剑插在门
上之后,也要扔到房顶,图个吉利;谁家刚生小孩子,老人讲究要用葱打小孩子的屁股,取
“葱”的谐音,说是打打聪明,打完之后,还要把葱扔到房顶,这到底是什么讲究,我就弄
不明白了。

⑤那时候对于我们许多孩子而言,鱼鳞瓦的灰色房顶,就是我们的乐园。

老北京有句俗话,叫做“三天不打,上房揭瓦”,说的就是我们这样的小孩子,淘得要命,动不动就跑到
房顶上揭瓦玩儿,那是司空见惯的儿童游戏。

鱼鳞瓦,真的很结实,任我们成天踩在上面那
么疯跑,就是一点儿也不坏。

单个儿看,每片瓦都不厚,一踩会裂,甚至碎,但一片片的瓦
铺在一起,铺成一面坡的房顶,就那么结实。

它们是一片瓦压在一片瓦的上面,中间并没有
什么泥粘连,像一只小手和另一只小手握在一起,可以有那么大的力量,也真是怪事,常让那时的我好奇而百思不解。

⑥十几年前,听说老院要拆,我特意回去看看,路过长巷上头条,看见那里已经拆光大半条胡同了。

一辆外地来的汽车车厢里,装满从房顶上卸下来的鱼鳞瓦。

那些鱼鳞瓦,一层层,整整齐齐地码在车上,和铺铺展展在屋顶上的景象完全不一样了,尽管也呈鱼鳞状,却像是案板上待宰的一条条鱼,没有了生气,更没有瓦浪如海,翻涌向天际展开的气势了。

⑦我望着这满满一车的鱼鳞瓦,它们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雨雪风霜,还是那样的结实,
那样的好看。

又有谁知道,那些鱼鳞瓦上,曾经上演过童年那么多的游戏,带给我们那么多的欢乐呢?还曾经上演过比我们的游戏和欢乐更多更沧桑的故事呢?
⑧要说带给我们最大快乐的,一是秋天摘枣,一是国庆节看礼花。

那时,院子里是三棵清朝就有的枣树,我们可以轻松地从房顶攀上枣树的树梢,摘到顶端最红的枣儿吃,也可以站在树梢儿上,拼命地摇树枝,让那枣纷纷如红雨落下,噼噼啪啪砸在房顶的瓦上,【乙】(溅落/掉落)在院子里。

比我们小的小不点儿,爬不上树,就在地上头碰头地捡枣,大呼
小叫,可真的成了我们孩子的节日。

⑨打完了枣,下一个节目就是迎接国庆。

国庆节的傍晚,扒拉完两口饭,我们会溜出家门,早早地爬上房顶,占领有利地形,等待礼花腾空。

由于那时没有那么多的高楼,一眼就
能看到晚霞中的西山脚下。

前门楼子和天安门广场都是看得真真的,仿佛就在眼前,连放礼花的大炮都看得很清楚。

我们坐在鱼鳞瓦上,心里充满期待,也有些焦急。

随着礼花腾空会有好多白色的小降落伞。

降落伞飘来的那一刻,我们会立刻大叫着,一下子都跳了起来,伸
出早已经准备好的妈妈晾衣服的竹竿,争先恐后去够那些小小的降落伞。

有一次,就让我够着了一个,还挺大的个儿,成为我拿到学校【丙】(炫耀/显摆)的战利品。

⑩一直到十几年前,重返我们的老院,又看到童年时爬过的房顶、踩过的鱼鳞瓦,才忽然发现和它们这么久没有相见了,也才发现瓦间长着一簇簇的狗尾巴草,稀疏零落,枯黄枯黄的,像是年纪衰老的鱼鳞瓦长出苍老的胡须,心里不禁一动,有些感喟。

其实,这种狗尾
巴草一直都是这样长在瓦缝之间,一年又一年,它们的生命力和鱼鳞瓦一样的顽强而持久。

⑥去年的秋天,我路过草厂胡同一带,那里的几条胡同已经被打理一新,地面重新铺设青砖,四合院重新改造。

有老房子的房顶被改造成露台。

顺着山墙新搭建的梯子,爬到房顶,楼房遮挡得远处看不到了,但附近胡同四合院房顶的鱼鳞瓦,还能看得很清楚,尽管已经没有了张永和先生说的“灰色的瓦浪向天际展开”的景象,却还是让我感到亲切,仿佛又见到
童年时候的伙伴。

真的,这和看惯各式各样的楼顶,哪怕是青岛那样漂亮的红色楼顶的感觉,
是不一样的,因为这种灰色的鱼鳞瓦,才能带给我老北京实实在在的感觉,是一种家的感觉。

⑩我还看见眼前不远处屋顶上鱼鳞瓦之间长出的狗尾巴草,迎着瑟瑟秋风,摇曳着枯黄的颜色,和鱼鳞瓦的灰色,吟唱着二重唱。


(取材于肖复兴的同名散文)
17.依次填人文中甲、乙、丙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占据掉落炫耀 B.占有溅落炫耀
C.占据溅落显摆 D. 占有掉落显摆
1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开篇将四合院鱼鳞瓦与故宫琉璃瓦的色彩进行对比,目的在于突出灰色瓦浪的力量。

B.作者重返老院,面对四合院和人们生活的种种变化触景伤怀,悲痛凄凉之情油然而生。

C.文中鱼鳞瓦上的狗尾巴草生命力顽强而持久,其枯黄稀疏的姿态表现出四合院的沧桑。

D.本文语言朴素自然又不乏生动形象,细腻的文笔蕴含浓郁的生活气息,令人回味无穷。

19.文章题目“瓦浪如海”,意丰而情深。

综观全文,请解说其丰富的寓意。

(6分)
20.一本文以质朴的语言讲述平常而隽永的生活,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赏析这一艺术特色。

(6分)
21.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许多事物与文中的老四合院同样面临着“被拆掉”或“被重新改
造”的命运,请联系现实,谈谈你对这类现象的认识。

(6分)
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3分。

17.(2分)C
18.(3分)B
19.(6分)评分要点:老北京四合院屋顶的鱼鳞瓦连片成海,气势磅礴(1分);灰色的鱼鳞瓦朴素低调,显示出沉稳的力量,富有历史沧桑感(1分)。

鱼鳞瓦下四合院里普通人的生活简单质朴,自在随意,快乐自足(2分)。

作者对四合院的生活无限眷恋(1分),对“瓦浪如海”的消逝,伤感无奈(1分)。

20.(6分)评分要点:语言特色1分,举例典型1分,赏析4分(赏析合理2分;情感韵味2分)。

21.(6分)评分要点:观点明确1分,举例恰当1分,分析合理3分,语言表达1分。

朝阳一模
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2题。

八千粟
①我对世界的真正认知,是从抓起一把敖汉的小米开始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