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上海高考——中国近代史(拓展)试题含答案

上海高考——中国近代史(拓展)试题含答案

1.(2012年天津文综历史,3)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来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

”这首诗歌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A .提倡维新变法B .鼓励人们向西方学习C .宣传科学救国D .劝导国人放弃天朝观念【考点】维新变法思想【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

题干材料“中国并不在中央”就是要劝导中国人摒弃“天朝上国”观念,故选D 项【答案】D2.(2012年上海历史,23)从右侧的书目看,严复的翻译主要涉及哪一领域? ( )A .宗教文化B .科学技术C .社会理论D .文学艺术 【考点】维新变法思想(严复)【解析】《天演论》宣传的是社会进化论思想;《原富》即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宣传自由资本主义经济思想;《法意》即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宣传三权分立思想,《群己权界论》即穆勒的《论自由》宣传自由主义,都涉及社会伦理问题。

【答案】C3.(2012年海南卷历史,15)某学者曾提及:一群志趣相投者“生育于此种‘学问饥荒’之环境中,冥思枯索,欲构成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新学派”;由于固有之旧思想根深蒂固,所汲取的西学极为有限,其学说难免支离破碎。

文中所说“新学派” 的代表人物是( )A .林则徐、魏源B .康有为、梁启超C .孙中山、章太炎D .陈独秀、胡适【考点】维新变法思想【解析】“不中不西即中即西”反映的是康有为学说的特点:把中国的儒家思想与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相结合,因此,B 项正确;A 项是地主阶级抵抗派;C 项资产阶级革命派;D 项是新文化运动中的激进派。

【答案】B4.(2012年山东文综历史,28)(20分)在历史发展中,个人际遇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

严复(1854~1921)一生的经历和思想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2为严复早期经历简表表2时间主要活动 1867年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驾驶 1871年在“建成”“扬威”舰实习 1877年被选派前往英国学习轮船驾驶 1879年任福州船政学堂教习 1880年 任北洋水师学堂教习严复翻译的西学著作 《天演论》 《原富》 《法意》 《群己权界论》……1890年任北洋水师学堂总办材料二:第由是而观之,则及今而图自强,非标本并治焉,固不可也。

2002年全国高考(上海卷)历史试题及其参考答

2002年全国高考(上海卷)历史试题及其参考答

2002年全国高考(上海卷)历史试题及其参考答本试卷分为第Ⅰ卷(第1~4页)和第Ⅱ卷(第5~12页),共12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第Ⅰ卷(共60分)考生注意: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用钢笔或圆珠笔清楚填写姓名、准考证号、校验码,并用铅笔正确涂写准考证号和校验码。

2.第Ⅰ卷(第1~27题)由机器阅卷,答案必须全部涂写在答题纸上。

考生应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小方格用铅笔涂黑。

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纸编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

答案需要更改时,必须将原选项用橡皮擦去,重新选择。

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

一、选择题(共60分,第1至21小题,每题2分;22至27小题,每题3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我国境内原始人分布十分广阔,其中活动范围最为接近的是A 元谋人、蓝田人B 元谋人、北京人C 北京人、山顶洞人D 蓝田人、山顶洞人2.在下列历史事件中,导致王朝更替的是A 盘庚迁殷B 牧野之战C 周公东征D 共和行政3.以下主张明显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是A 仁者爱人,民贵君轻B 万物虚无,祸福相倚C 兼爱非攻,节用尚俭D 以法为教,今必胜昔4.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中通过汉化推动社会进步,影响最大的是A 鲜卑B 匈奴C 羯D 氐5.汉承秦制,唐袭隋规,都出现了盛世。

然而,秦朝与隋朝却二世而亡,其主要原因是A 周边少数民族入侵B 统治集团内讧变乱C 宦官擅权外戚临朝D 横征暴敛苛政黩武6.明太祖废丞相、撤行中书省的目的是A 健全地方职能B 厉行思想控制C 监视官吏百姓D 强化君主专制7.下列东西方交流的史实,按时间顺序发生在最后的是A 郑和率领部队出使西洋,到达西亚和非洲B 以“兰学”为名的西方科学知识传入日本C 马可·波罗行记介绍元朝大都的繁华景象D 中国“四大发明”经阿拉伯商人传人西方1中学综合学科网第页共9 页2015-1-9 10:448.元朝和清朝为加强对台湾地区的管辖而采取的相同措施是A 设置行政机构B 抵御外国入侵C 实行改土归流D 册封宗教领袖9.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举行北伐,只半年左右便逼近天津,威震北京,然而最终全军覆没,其主要原因是A 武器落后,装备简陋B 纪律松弛,军心涣散C 优柔寡断,贻误战机D 孤军深入,后援不继10.在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战胜封建生产方式的标志是A 圈地运动结束B 君主立宪制确立C 工业革命完成D “日不落”帝国形成11.近代史上,造成东西方经济差距日益拉大,使东方最终从属于西方的基本原因有(1)科学技术水平进步(2)资产阶级革命成功(2)无产阶级革命受挫(4)殖民主义疯狂掠夺A (1)(2)(3)B (2)(3)(4)C (1)(3)(4)D (1)(2)(4)12.晚清有御史上奏称:“近日人心浮动,民主民权之说日益猖獗。

2008年高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上海卷)

2008年高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上海卷)

2008年上海高考历史试卷 A卷(适合使用“一期”课改教材的考生)一、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2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2008上海)“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这句话指的是A.分封制B.井田制C.郡县制D.行省制〖解析〗注意“封建”不是指封建制度,而是指封邦建国。

这样就很明显选A项。

答案:A。

2. (2008上海)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这句话反映的是A.儒家的思想B.道家的思想C.墨家的思想D.法家的思想〖解析〗从材料中得出“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意思是教学的内容是法律,有懂法律的人担任官吏,体现法家思想。

而儒家思想强调的是“仁”“仁政”,这与材料不符,故排除 A.道家思想强调的是“道”“无为”,墨家强调的是“兼爱”“非攻”,所以都与题干不符。

选D项。

答案:D。

3. (2008上海)有一部断代体史书,首创“志”的体裁,经两代人合作完成。

这部书是A.《史记》B.《三国志》C.《汉书》D.《资治通鉴》〖解析〗A项《史记》是西汉司马迁编写的纪传体史书,记载从传说中的黄帝一直到汉武帝;B项三国志是晋代陈寿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

C项《汉书》是班固所作断代史,而且他是在其父亲班彪整理材料基础上所作。

D项《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作,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应选C项。

答案:C。

4. (2008上海)东汉时期“豪强”的基本特征是A.拥兵自重称霸一方B.依靠巧取豪夺聚敛财富C.通过科举获得功名D.世代享有政治经济特权〖解析〗东汉时豪强地主割据一方,拥有自己的庄园并且世代享有政治经济特权,到魏晋时期形成了门阀士族。

应选D项。

答案:D。

5. (2008上海)均田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土地制度,推行该制度的朝代有①西周②北魏③唐朝④明朝A. 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北魏孝文帝改革时创立均田制,隋唐时沿用,后被租调制逐渐取代。

所以选B项。

2024新高考II卷高考历史真题卷及答案

2024新高考II卷高考历史真题卷及答案

2024新高考II卷高考真题历史1.考古学者在某史前遗址发掘出1300余座墓葬,大、中、小三类墓葬分别占总数的不到1%、近10%和90%。

其中大型墓葬规模大、随葬品丰富,出土了成套的石制、陶制礼器等。

据此可以推断,该遗址处于A.旧石器时代早期B.旧石器时代晚期C.新石器时代早期D.新石器时代晚期2.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纷进行政治变革,争相延揽人才,诸子百家大都呼吁“选贤与能”。

不认同这一理念的学派是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3.三国魏代汉、西晋代魏,都通过“禅让”实现:权臣在切实掌握军政权力后,皇帝下诏表彰其功业、德行,表示尊重天意、民心,主动让位;公卿大臣则群起劝进,权臣再三谦退,“不得已”建立新政权。

“禅让”反复出现A.保障了政治和平稳定B.放弃了血缘世袭传统C.维护了特权阶层利益D.巩固了儒学忠孝伦理4. 表1所列史书皆涉及南宋初年与金朝关系,研讨这一问题,首先应信重的是B.《三朝北盟会编》C.《建炎以来系年要录》D.《宋史纪事本末》5.清乾隆进士李调元在《卖田说》中借佃户王某之口说明“卖田以佃田”的好处:家中有十亩耕地,难以养活十口之家;卖出自己的十亩地,则可以长期租佃一百亩维持生计,且能免于官府钱粮加派。

当时农业中租佃关系的盛行A.延续了个体农耕方式B.遏制了土地兼并扩大C.抑制了商业货币经济D.削减了国家赋税来源6.表2是清末新军第九镇、第八镇及第二十一协军官的来源构成。

这可用于说明新军B.导致了军阀势力扩大C.引发了军阀混战D.助推了民主革命发展7.公元前5世纪,波斯的一份契约记载,有商人承租了国王的私有水源、土地,并以土地收成支付租费;另一份契约记载,商人将份地、农具和种子等租给他人,承租人需要按要求支付小麦、扁豆、芝麻等。

据此可知,当时波斯A.开始出现经营借贷业务的商人B.地租的征收以实物为主C.成为西亚最早使用契约的国家D.国王占有全部生产资料8.16世纪上半叶,航海家在太平洋开发了连接美洲和亚洲的东风带海上走廊,中后期利用日本洋流从菲律宾群岛航行至美洲西海岸;17世纪初,荷兰人利用西风带环球航行。

2019年全国高考(上海卷)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9年全国高考(上海卷)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2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历史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 120 分钟,试卷满分 150 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共75分)以下每小题2 分,共60 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在古代世界的文明成果中,被视为王权象征和灵魂安息之所的建筑是A.长城B .二里头宫殿C.金字塔D .帕特农神庙2.《左传》日:“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

商纣暴虐,鼎迁于周。

”下列成语中的“鼎”与材料中的“鼎”含义相同的是A.人声鼎沸B .鼎鼎有名C.三足鼎立D .问鼎中原3.对于研究古代特洛伊战争具有第一手史料价值的作品是A .《希腊史》(格罗特著)B .影片《特洛伊》C.油画《帕里斯的裁判》 D .《荷马史诗》4.公元前217 年,某商人在宛(今河南南阳)交易时使用蚁鼻钱(楚国货币),被当地官府依据《金布律》处罚。

这表明A .秦半两钱过重使用不便B .蚁鼻钱比秦半两钱值钱C.蚁鼻钱非当时颁定货币 D .秦半两钱未在楚地流通5.①在公元前44 年的罗马牧神节上,执政官安东尼两次把王冠戴在恺撒的头上,都遭到了人群的抗议。

②于是恺撒取下王冠,把它存放在朱庇特神庙。

③在那一天,他没有获得皇帝称号。

④事实上自公元前49 年起,恺撒己成为罗马的最高统治者,共和制名存实亡。

以上文字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① B .② C .③ D .④6.有一位历史学家这样描述道:“这座城市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南端陡峭的岬角上,⋯⋯这座城市由两扇海上大门保护着,可以禁止无论从爱琴海还是从黑海来的敌船的通行。

”“这座城市”是A.君士坦丁堡B .雅典C .威尼斯D .麦加7.“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

(完整word版)高考试题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解析版)

(完整word版)高考试题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解析版)

高考选修真题分类汇总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上海历史卷,16)“1895年,适逢甲午惨败,日本逼签条约,在北京应试的康有为等人联络各省官员上书光绪帝,要求拒签条约,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

”文中错误的表述是A.领导人 B .时间C .参加者 D .地点答案:C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联络的是各省的“会试举人”。

2.(上海历史卷,17)明治维新时期,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能剧和歌舞伎也在走向兴盛。

这反映了当时的日本A.用西方文明提升国民的知识水平 B •引进西方文化以巩固统治C.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多元共存 D •西方文明占据主导地位答案:C传统服饰“和服”与西服、酒吧与茶室、西洋歌剧与传统歌舞伎都能见到,说明当时的日本是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并存。

3.(江苏历史卷,25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北宋年间,面对严峻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以王安石为首的有识之士在范仲淹“精贡举”的基础上,为实现富国强后的目的,就如何选拔、培养国家急需人才,展开了激烈的急论。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范仲淹)国家专以词赋取士,……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

况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固当教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才,庶可救其不逮。

――[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四十三材料二(苏轼)自唐至今,以诗赋为名臣不可胜数,何负于天下,而必欲废之?(王安石)今人材乏少, 且其学术不一,……朝廷欲有所为,异论纵然,莫肯承听,此盖朝廷不能一道德故也。

故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举。

……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

(司马光)神宗罢赋、诗及诸科,专用经、义、论、策、此乃复先王令典,百世不易之法。

但安石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令天下学官讲解。

及科场各式,同己者取,异己者黜。

--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一一请回答:(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范仲淹、苏轼、王安石、司马光对科举考试内容分别提出了怎样的主张?(4分)(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司马光所学“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指的是什么?它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4分)(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王安石兴学校、变科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答案】(1)范仲淹:主张考经邦济国之术;苏轼:主张考诗赋;王安石:主张考经义(时务策);司马光:主张考经义,论、策。

上海2024年高考历史试卷

上海2024年高考历史试卷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与上海的开埠通商直接相关?
A. 林则徐
B. 奕䜣
C. 李鸿章(正确答案)
D. 张之洞
上海在近代成为中国哪一重要运动的中心之一,推动了社会思想与文化的变革?
A. 洋务运动
B. 维新变法
C. 新文化运动(正确答案)
D. 辛亥革命
下列哪项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上海正式成为国际通商口岸?
A. 《南京条约》(正确答案)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20世纪初,上海哪所大学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新开端?
A. 同济大学
B. 复旦大学
C. 上海交通大学
D. 圣约翰大学(后更名为华东师范大学,此处特指其早期形式,作为历史选项)(正确答案)
上海哪家报纸的创刊,对中国近代新闻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并成为传播新思想的重要阵地?
A. 《申报》(正确答案)
B. 《大公报》
C. 《民报》
D. 《新青年》
20世纪30年代,上海哪座建筑的落成成为了当时远东地区最著名的摩天大楼,象征着城市的繁荣?
A. 国际饭店(正确答案)
B. 东方明珠塔(现代建筑,不符题意)
C. 和平饭店
D. 百乐门
抗战时期,上海哪个地区成为了著名的文化人士聚集地,进行了大量的文学创作和艺术活动?
A. 法租界(正确答案)
B. 公共租界(虽也是活跃区域,但本题特指文化人士聚集创作)
D. 杨浦区。

2021年高考上海卷历史试题答案及解析

2021年高考上海卷历史试题答案及解析

2021年高考上海卷历史试题答案及解析2021年高考上海卷历史真题+答案+解析一、选择题共75分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一万年农业,五千年文明,两千年大一统“指的是A.中华文明B.埃及文明C.印度文明D.希腊文明【答案】A【解析】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还有自从秦朝建立中央集权以来,发展的历程一直没有中断,延续两千多年。

2.“什尔巴克,这是个你也知道的市镇,它的位置在幼发拉底。

那是个古老的市镇,诸神都在那里存身,是他们让诸大神泛起洪水……”以上文字出自A.《吉尔伽美什》B.《罗摩衍那》C.《摩诃婆罗多》D.《荷马史诗》【答案】A3.“每一国的人民,一方面要遵守自身特有的法律制度和社会习俗,一方面要遵守全人类共同的法律,……根据自然理性,适用于全人类的法律称为列国通法”。

与此理论相关的法律实践是A汉穆拉比颁布了颁布了集古代两河流域各国法律之大成的法典B梭伦改革时期颁布了废除债务奴隶的法令C罗马共和国政府公布了“十二铜表法”D卡拉卡拉皇帝敕令授予罗马帝国全体自由民以公民权【答案】D【解析】适用于全人类的法律称为列国通法是卡拉卡拉皇帝敕令授予罗马帝国全体自由民以公民权。

4.在中央集权体制初创的秦朝,选用啬夫的是A太尉 B皇帝C郡守、县令 D丞相【答案】C【解析】啬夫是县以下行政机构的,不算官吏,掌管赋税的征收,所以选用来自地方长官郡守、县令。

5.公元前202年汉朝建立。

这一年处在A公元前2世纪初 B公元前2世纪末C公元前3世纪初 D公元前3世纪末【答案】C【解析】公元前202是公元前3世纪。

6、“井田之变,豪人货殖,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

”描述的是A、西周诸侯封地的情况B、秦朝实行郡县制后的情况C、汉武帝时代的情况D、东汉豪强势力膨胀的情况【答案】D【解析】“井田之变,豪人货殖,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

”描述的是东汉豪强势力膨胀的情况,一些大田庄主往往都以善于经商著称,他们既是大田庄主又是大商人。

2007年高考试题历史试卷(上海卷)(附答案)

2007年高考试题历史试卷(上海卷)(附答案)

2007年高考历史试题(上海卷)A组(适合使用“一期”课改教材的考生)一、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2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学者考证,历史上的商族屡屡迁徙,最后一次迁徙后,定都二百多年,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

这次迁徙的组织者是A.商汤 B.武丁C.盘庚 D.商纣2.商鞅变法功不可没,但他本人却被贵族诬告谋反,惨遭杀害。

在商鞅变法的措施中,直接损害贵族利益的是A.重农抑商 B.统一度量衡C.迁都咸阳 D.按军功授爵3.一位历史研究者想要编写《昭君出塞》一书,涉及长安民俗生活的情景,他可以利用的素材是A.吃葡萄、喝肉羹 B.盖棉被、穿绸衣C.放鞭炮、听说书 D.抽卷烟、烤甘薯4.隋王朝国祚短促,但在制度建设上却多有建树,既有继承发展,又有开拓创新。

其中,由隋开创并为唐所继承的制度有A.府兵制、三省六部制 B.府兵制、科举制C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D.科举制、均田制5.据《明史•外国传》载:“崇祯时,历法益疏舛,礼部尚书徐光启请令其徒罗雅谷、汤若望等,以彼国新法相参较,开局纂修。

”文中的“其”是指曾与徐光启长期合作的A.白晋 B.利玛窦C.南怀仁 D.巴多明6.右图为“中国科普博览——古代科技馆网站”的首页,页面设置了十一项链接。

如果再添加一个新的网页链接,最合适的是A.浑天仪 B.翻车C.赵州桥 D.数学7.慈禧曾说:“我本来执定不同洋人破脸的,中间一段时期,因洋人欺负太甚了,也不免有些动气。

虽是没拦阻他们,始终总没叫他们十分尽意的胡闹。

……我若由他们尽意的闹,难道一个使馆有攻不下来的道理?”慈禧所称的“他们”是指A.顽固派 B.洋务派C.太平军 D.义和团8.“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了某个重大历史事件引起的社会风貌的变化。

这一事件是A.戊戌变法 B. 洋务运动C.辛亥革命 D.护法运动9.1915年底,梁启超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中表示:“在现行国体之下,而思以言论鼓吹他种国体,则无论何时皆反对之。

2012年高考真题——历史(上海卷)Word版 含答案

2012年高考真题——历史(上海卷)Word版 含答案

2012年上海高考历史试卷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共75分)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在古代世界的文明成果中,被视为王权象征和灵魂安息之所的建筑是A.长城 B.二里头宫殿C.金字塔 D.帕特农神庙2.《左传》日:“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

商纣暴虐,鼎迁于周。

”下列成语中的“鼎”与材料中的“鼎”含义相同的是A.人声鼎沸 B.鼎鼎有名C.三足鼎立 D.问鼎中原3.对于研究古代特洛伊战争具有第一手史料价值的作品是A.《希腊史》(格罗特著) B.影片《特洛伊》C.油画《帕里斯的裁判》 D.《荷马史诗》4.公元前217年,某商人在宛(今河南南阳)交易时使用蚁鼻钱(楚国货币),被当地官府依据《金布律》处罚。

这表明A.秦半两钱过重使用不便 B.蚁鼻钱比秦半两钱值钱C.蚁鼻钱非当时颁定货币 D.秦半两钱未在楚地流通5.①在公元前44年的罗马牧神节上,执政官安东尼两次把王冠戴在恺撒的头上,都遭到了人群的抗议。

②于是恺撒取下王冠,把它存放在朱庇特神庙。

③在那一天,他没有获得皇帝称号。

④事实上自公元前49年起,恺撒己成为罗马的最高统治者,共和制名存实亡。

以上文字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6.有一位历史学家这样描述道:“这座城市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南端陡峭的岬角上,……这座城市由两扇海上大门保护着,可以禁止无论从爱琴海还是从黑海来的敌船的通行。

”“这座城市”是A.君士坦丁堡 B.雅典 C.威尼斯 D.麦加7.“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

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

[考试复习题库精编合集]2021年高考历史(上海卷)解析版

[考试复习题库精编合集]2021年高考历史(上海卷)解析版
其他地区的国家对立,我们同样需要同其他地区的国家建立和平合作 的关系。”这段话出自[2 分] A、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 B、乔冠华在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后的讲话 C、邓小平出席中美建交招待会时的谈话 D、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的讲话
答案:A;
31、【单选题】 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 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 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从以上儒家、道家、 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3 分] A、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 B、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D、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
A、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结果 B、是入约各国经济主权让渡的结果 C、尚未成为欧盟所有成员国的统一货币 D、加强了各国以货币政策干预经济的能力
答案:B;
36、【简答题】 梭伦的大盾(12 分)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一书 中对梭伦改革做了如下描述:当梭伦完成上面所述的宪法时,平民时 常来找他,并且为着他的法律而使他感到烦恼,批评这些,问问那些; 他既不愿变更法律条文,又不愿居留而受谤,所以旅行埃及,以经商 和游览该地为目的,声明十年之内,将不回来,因为他认为他没有义 务留下来解释法律,大家应该遵从他所写的法律条款。而且这时他的 境遇也很不顺适。……因为平民期待他制订法律,重新分配一切财产, 而贵族则希望他或恢复以前的制度,或只是略加变更;但梭伦双方都 不讨好,尽管他如果随意袒护一方,就有成为僭主的可能,他却宁愿 遭受双方仇视,而采取曾是最优良的立法,拯救国家。对于上述情形, 不但大家的看法都一致,而且梭伦自己在诗中也这样说:“……我拿 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问题: (1)为何梭伦认为自己可以离开城邦十年不回?(3 分)(2)梭伦为

2004高考试题——历史(上海卷)

2004高考试题——历史(上海卷)

200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历史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60分,第1至21小题每题2分;22至27题小题每题3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 2004年3月,青浦区“惊现上海第一人”的同时,还出土一只几乎没有野猪特征的红彩猪形陶器,它()A.说明了吴越文化起源于畜牧B.反映了该地区驯化猪的历史C.证实了上海曾经是陶瓷中心D.显示了青浦的先民只用红色2.就论证端节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而言,下列哪方面的证据应当最有说服力?()A.古籍的记载B.屈原的作品C.政府的声明D.学者的解释3.在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外国学者引用了2,300多年前中国思想家的名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这们思想家是()A.老子B.孔子C.孟子D.荀子4.汉武帝问策贤良文学,董仲舒对曰:“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引自《汉书·董仲舒传》Array董的对策()A.指出了汉武帝弱点B.违背了汉武帝初衷C.触犯了汉武帝忌讳D.迎合了汉武帝意愿5.“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琦路宝货,臣室不能容;马牛羊豕,山谷不能受。

”文中“豪人”指当时的()A.封爵将领B.豪强地主C.僧侣贵族D.江南巨贾6.公元997年,宋廷岁收2,2000多万缗,收支却亏1,500多万缗,“民贫乏食”而反,造成这种统治危机的根源是()A.经济衰退B.起义频繁C.兵力不足D.吏治腐败7.“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这一史书记载反映的是下列哪个王朝的兴起?()A.宋B.元C.明D.清8.1712年,彼得一世“建立了新都圣彼得堡——新俄罗斯的象征”。

“新俄罗斯”巩固了()A.金融贵族和工业家的国家B.手工场主和贵族的国家C.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国家D.贵族地主和商人的国家9.西方学者评价1832年英国议会制度改革是具有革命意义的变革——“Britain is probablycloser to the revolution than any other countries in Europe”,这是因为()A.无产阶级赢得了被选举权B.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统治C.工业资本家渐人政权中心D.垄断资本控制了国家政权10.进入19世纪,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自恃富强,动违禁令……日形狂诞”,1833年,英国取消了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独占权。

2012年上海历史高考卷附答案

2012年上海历史高考卷附答案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上海开埠后,哪一条道路是上海第一条近代意义上的城市道路?A. 南京路B. 外滩C. 淮海路D. 四川路A. 国家承认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B. 农民必须向国家缴纳土地税C. 国家不再分配土地D. 实行集体耕作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 江南制造总局B. 湖北枪炮厂C. 天津机器制造局D. 汉阳铁厂A. 反对帝国主义B. 反对封建主义C. 广泛的群众参与D. 主张民主、科学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上海在南宋时期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

(错)2. “重农抑商”政策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

(对)3.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对)4. “九一八”事变后,国共两党开始了第二次合作。

(错)5. 中国抗日战争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背景下取得胜利的。

(对)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以___自给自足___为主。

2. 明朝时期,全国的经济重心已转移到___江南地区___。

3.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___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___的压迫。

4. 1919年,___《凡尔赛和约》___的签订引发了五四运动。

5.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___1921年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主要措施。

2. 说说唐代的农业生产有哪些特点。

3. 请列举出北宋时期的三项重要科技发明。

4. 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5. 描述一下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的合作关系。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分析唐朝时期对外交往的特点。

2. 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3. 请阐述五四运动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4. 请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5. 请谈谈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历史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共75分)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在古代世界的文明成果中,被视为王权象征和灵魂安息之所的建筑是A .长城B .二里头宫殿C .金字塔D .帕特农神庙2.《左传》日:“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

商纣暴虐,鼎迁于周。

”下列成语中的“鼎”与材料中的“鼎”含义相同的是A •人声鼎沸B •鼎鼎有名C .三足鼎立D .问鼎中原3.对于研究古代特洛伊战争具有第一手史料价值的作品是A .《希腊史》(格罗特著)B .影片《特洛伊》C .油画《帕里斯的裁判》D .《荷马史诗》4.公元前217年,某商人在宛(今河南南阳)交易时使用蚁鼻钱(楚国货币),被当地官府依据《金布律》处罚。

这表明A .秦半两钱过重使用不便B .蚁鼻钱比秦半两钱值钱C .蚁鼻钱非当时颁定货币D .秦半两钱未在楚地流通5.①在公元前44年的罗马牧神节上,执政官安东尼两次把王冠戴在恺撒的头上,都遭到了人群的抗议。

②于是恺撒取下王冠,把它存放在朱庇特神庙。

③在那一天,他没有获得皇帝称号。

④事实上自公元前49年起,恺撒己成为罗马的最高统治者,共和制名存实亡。

以上文字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6.有一位历史学家这样描述道:“这座城市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南端陡峭的岬角上,••…这座城市由两扇海上大门保护着,可以禁止无论从爱琴海还是从黑海来的敌船的通行。

“这座城市”是A .君士坦丁堡B .雅典C .威尼斯D .麦加7.“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

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

”文中提到的诏书出自A .东周平王B .东汉光武帝C .曹魏文帝D .北魏孝文帝&下图为初建于中世纪后期的意大利佛罗伦萨市政厅,它是A.市民通过行会组成的政治中心C .市民与庄园主共同施政的中心B .市民与教会共同施政的中心D .市民与骑士联合执政的中心9.元朝时右丞相铁木迭儿掌管宣政院,他的儿子也为宣政院使。

《元史•奸臣传》记载了时人的批评,称其“无功于国,尽居贵显。

A .向各省宣达政令 BC .管理佛教事务和吐蕃地区 D10•右图中的斜线部分是中国古代某王朝的直接统治区域。

该王朝是A •西周B .秦朝C .西汉D .唐朝11. 日本《养老律令•学令》中规定学校须行“释奠礼”,以祭拜孔子。

该规定最可能出现 在 A .公元6世纪, B .公元8世纪 C .公元10世纪D.公元12世纪12.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偶然巧合之一。

由于一系列计算错误, 他把西班 牙到印度的距离大大缩短了,以致认为到达的地方是A .美洲B .非洲C .亚洲D .大洋洲13. 公元1500年左右,欧洲出版了大约 4万册图书,极大地激发了民众的求知欲。

此种情 形直接得益于A .活字印刷术在欧洲的传播 B.新教翻译出版圣经的需求C .人文学者传播古典文明的需要D .大学发展对图书需求量的增加14.受棉纺织厂管理改革的影响,曼彻斯特一家别针工场也对其生产模式进行改革,将原本由一名工人单独完成的制作工艺分成二十余道工序, 致使别针的产量增长。

类似的工艺改革普遍发生在15 .下图是明人绘制的《南都繁会图卷》 图中传自西方的事物是A.老者的眼镜 B .门前的店幌 C .兴盛的商铺 D .商人的衣着16 .在中学毕业作文中,马克思以“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作为自己选择职业的目标,并倾注了毕生精力实践上述理想。

他在19世纪40年代取得的实践成果是A .参与第一国际的创立B .出版《资本论》C .声援巴黎公社的斗争D.创立科学社会主义17 . 19世纪80年代的上海诞生了一批由民族资本家创办的企业,这些企业集中在宣政院的“贵显”在于.负责中央官员选拔•掌管蒙古兵马征发A . 16世纪中叶B . 17世纪中叶C . 18世纪中叶D . 19世纪中叶A •石油化工业.冶金采矿业C .机器制造业.轻工纺织业18.在1900年的巴黎世博会上,璀璨耀眼的展览场馆和高耸入云的建筑物成为新亮点。

为此提供物质基础的是A .电力与蒸汽 BC .蒸汽与煤炭 D19.根据右图数据判断,该图统计的是1864至1895年中国A .国库白银储备B .领水外轮吨位C .铁路里程数D .茶叶出口额.电力与钢铁.煤炭与钢铁20.右侧是一幅题为“俾斯麦牌香肠”的漫画,它讽喻了俾斯麦的A .武力统一政策B .全球扩张政策C .社会保障政策D .欧洲均势政策21.十月革命期间,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及时解决了俄国民众最关心的问题,其措施是A .宣布推翻资产阶级掌权的临时政府B .通过《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C .通过了《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D .选举产生列宁为主席的人民委员会22.“一切传统均不再神圣。

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唯物主义、实验主义……以及最新的布尔什维克主义,均找到支持者。

”上述情景出现于A .戊戌变法时期B .清末新政时期C .辛亥革命时期.新文化运动时期23.从右侧的书目看,严复的翻译主要涉及哪一领域?A .宗教文化B .科学技术C .社会理论D .文学艺术严复踹译的西学著作或原富》廉法意$哎群己叔界论冷(3____________ .24. “本宣言签字国政府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 各自保证对与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

”宣言中“野蛮和残暴的力量”指的是A .德、日、苏B .德、意、日C .德、苏、奥D .德、意、奥25.卢沟桥事变后不久,日本侵略者故伎重演,在侵略华北的同时,把战火烧到华东地区,国守军坚决予以反击,爆发了A .淞沪会战B .太原会战C .徐州会战D .武汉会战26•右图是一张黄埔军校的毕业证书,它颁发于A . 1924 年B . 1925 年C . 1926 年D . 1927 年27•“这条线以西的欧陆各国,一直根据自己的民族传统来解决战争所带来的诸多难题,没有受到英美等国的压力或胁迫。

而这条线以东的欧洲国家的发展,则被打上了外国势力的明显印记。

”上述内容出自A .《开罗宣言》B .《大西洋宪章》C .《联合国宪章》D .《马歇尔计划》28.档案资料显示,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我国人口每年增长都在千万以上。

可是1960年人口出现负增长,减少了1000万。

影响这一变化的政治因素是A.三大改造B.中苏关系C .文化大革命D.“三面红旗”29.右图中的农民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是因为他即将A .加入人民公社B .分得土地C .承包土地D .加入合作社30.“我们亚非国家所需要的是和平和独立,我们并无意于使亚非国家同其他地区的国家对立,我们同样需要同其他地区的国家建立和平合作的关系。

”这段话出自A.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B .乔冠华在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后的讲话C .邓小平出席中美建交招待会时的谈话D .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的讲话’以下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一选项的分值可能为O I、1、3分。

选出量佳一项,多选不得分。

31.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 天法道,道法自然。

”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

”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A •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B •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C •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D •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32•以下哪一情景最贴切地反映了“光荣革命”后确立的君主立宪制的特征?A •国王宣布本年度议会开幕,由议会就税收问题展开辩论B •议会起草有关税收的法律文本,提请国王裁决C •议长宣布议会开会,并主持讨论本年度国家税收D .国王每年盛装莅临议会,宣布本年度议会开幕与闭幕33•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指出,“联邦政府被授予媾和、宣战、缔结商约、征集军队和筹建舰队的专权。

……加入联邦的各州虽然有权修改或改订自己的立法,但不准制定追究既往的法律,不得在本州内组织贵族集团。

”对这段话理解最为准确的是A •联邦政府权力不受制约B •中央政府与地方分权而治C •中央政府权威得到保障D •各州政府有较大的自主权34•傅斯年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一文中指出,“能利用各地各时的直接材料,……材料愈扩充,学问愈进步,……地质、地理、考古、生物、气象、天文等学,无一不供给研究历史问题者之工具,……要把历史学语言学建设得和生物学地质学等同样,乃是我们的同志!”对于上述观点理解最恰当的是A •傅斯年突出史料在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B •傅斯年主张在史学研究中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C •傅斯年认为历史学应该涵盖各种学科D •傅斯年重史学的客观性而不重史家的主观取向35.《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至U 1999年1月1日即可开始实施欧洲统一货币“欧元”,最迟要在1998年7月1日建立独立于各国政府之外的欧洲中央银行,英国和丹麦不受这一时间表的限制。

这表明欧元A .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结果B •是入约各国经济主权让渡的结果C •尚未成为欧盟所有成员国的统一货币D •加强了各国以货币政策干预经济的能力二、非选择题(共75分)36.梭伦的大盾(12分)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一书中对梭伦改革做了如下描述:当梭伦完成上面所述的宪法时,平民时常来找他,并且为着他的法律而使他感到烦恼,批评这些,问问那些;他既不愿变更法律条文,又不愿居留而受谤,所以旅行埃及,以经商和游览该地为目的,声明十年之内,将不回来,因为他认为他没有义务留下来解释法律,大家应该遵从他所写的法律条款。

而且这时他的境遇也很不顺适。

……因为平民期待他制订法律,重新分配一切财产,而贵族则希望他或恢复以前的制度,或只是略加变更;但梭伦双方都不讨好,尽管他如果随意袒护一方,就有成为僭主的可能,他却宁愿遭受双方仇视,而采取曾是最优良的立法,拯救国家。

对于上述情形,不但大家的看法都一致,而且梭伦自己在诗中也这样说:“…… 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

” 问题:(1)为何梭伦认为自己可以离开城邦十年不回?(3分)唐代參加科举琴试者越来証 多,求官者多*得宿者少、政 府連增设员外官.侯外官*fBX________... J唐代有人认为朝运的显要官* 员姬须是公卿的于弟,他们从 小就有机会学得各种做官的 知识,而以科举入朝的布衣之 士则缺乏此类经验.J .. . .... * ... . ......... *「开圏之初,国家百废待兴.亟需大量IT —當有实干经验的官员来应对政治挑战’仅通过科举制度选官难以满足这(1)请你在文本框内的 A B 两处填上恰当的文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