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必修2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演讲致辞、策划方案、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诗词鉴赏、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通用17篇)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篇1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一、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可以找到2、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存在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细胞内的含量与在非生物界中的含量明显不同二、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大量元素:C、O、H、N、S、P、Ca、Mg、等;微量元素:Fe、Mn、B、Zn、Cu、M;基本元素:C;主要元素;C、O、H、N、S、P;细胞含量最多4种元素:C、O、H、N; 水无机物无机盐组成细胞蛋白质的化合物脂质有机物糖类核酸三、在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85%-90%);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7%- 10%);占细胞鲜重比例最大的化学元素是O、占细胞干重比例最大的化学元素是C。

高一生物必修2第二章知识点汇总

高一生物必修2第二章知识点汇总

高一生物必修2第二章知识点汇总————————————————————————————————作者:————————————————————————————————日期: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是进行的生物形成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而细胞连续分裂,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l细胞相同。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1、精子的形成场所: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和的合成)。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形成。

(四分体中的之间常常发生对等片段的。

1个四分体= 对同源染色体= 条染色体= 个着丝粒= 条染色单体)中期: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

后期:,。

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

(在减数分裂I和II之间的间期很短,不进行DNA的合成,有些生物没有间期,而由末期I直接转为前期II。

)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上。

无同源染色体后期: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

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子细胞。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巢减数第一次分裂(减I)减数第二次分裂(减II)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和的合成,染色体数目不变,DNA数目变为原细胞的两倍)。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形成。

(四分体中的之间常常发生对等片段的。

1个四分体= 对同源染色体= 条染色体= 个着丝粒= 条染色单体)中期: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

后期:,。

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和(在减数分裂I和II之间的间期很短,不进行DNA的合成,有些生物没有间期,而由末期I直接转为前期II。

)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再次聚集,再次形成纺锤体)中期:每条染色体的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上。

高一生物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一、二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基本概念:(1)性状——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生化等各方面的特征。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在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的杂交实验中,杂种一代(F1)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是隐性性状。

(4)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5)杂交——具有不同相对性状的亲本之间的交配或传粉(6)自交——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个体之间的交配或传粉(自花传粉是其中的一种)(7)测交——用隐性性状(纯合体)的个体与未知基因型的个体进行交配或传粉,来测定该未知个体能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基因型)的一种杂交方式。

(8)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9)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10)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非等位基因——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及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的基因。

(11)基因——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㈠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㈡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3)分析方法: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4)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观察分析——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P:高豌豆×矮豌豆P:AA×aa↓↓F1:高豌豆F1: Aa↓自交↓自交F2:高豌豆矮豌豆 F2:AA Aa aa3 :1 1 :2 :1(二)二对相对性状的杂交:P:黄圆×绿皱 P:AABB×aabb↓↓F1:黄圆 F1: AaBb↓自交↓自交F2:黄圆黄皱绿圆绿皱 F2:A-B- A-bb aaB- aabb9 :3 : 3 : 1 9 :3 :3 :1在F2 代中:4 种表现型:两种亲本型:黄圆9/16 绿皱1/16两种重组型:黄皱3/16 绿皱3/169种基因型:完全纯合子AABB aabb AAbb aaBB 共4种×1/16半纯合半合AABb aaBb AaBB Aabb 共4种×2/16完全杂合子AaBb 共1种×4/16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基本概念:1、减数分裂——生物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分裂方式2、受精作用——精子与卵细胞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1、部位:动物的精巢、卵巢;植物的花药、胚珠2、精子的形成:3、卵细胞的形成1个精原细胞(2n)1个卵原细胞(2n)↓间期:染色体复制↓间期:染色体复制1个初级精母细胞(2n)1个初级卵母细胞(2n)↓前期:联会、四分体、交叉互换(2n)↓前期:联会、四分体…(2n)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2n)中期:(2n)后期: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分离(2n)后期:(2n)末期:细胞质均等分裂末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2n)2个次级精母细胞(n) 1个次级卵母细胞+1个极体(n)↓前期:(n)↓前期:(n)中期:(n)中期:(n)后期: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组染色体(2n)后期:(2n)末期:细胞质均等分离(n)末期:(n)4个精细胞:(n) 1个卵细胞:(n)+3个极体(n)↓变形4个精子(n)3、精子的形成与卵细胞形成的比较:三、受精作用及其意义:1、受精作用——精子与卵细胞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2、受精作用的意义: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多样性及精卵结合的随机性导致后代性状的多样性。

高一生物必修2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必修2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有丝分裂细胞在进入减数分裂之前要经过一个较长的间期,称前减数分裂间期(premeiotic interphase)或前减数分裂期(premeiosis)。

前减数分裂期也可分为G1期、S期和G2期,在G1期和S期把麝香百合的花粉每细胞在体外培养,则发现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将G2晚期的细胞在体外培养则向减数分裂进行,说明G2期是有丝分裂向减数分裂转化的关键时期。

和有丝分裂不同的是,DNA不仅在S期合成,而且也在前期合成一小部分。

D. E. Wimber和W. Prensky(1963)认为合线期-粗线期合成大约2%的DNA。

Y. Hotta等人(1966)在百合属(Lilium)和延龄草属(Trillium)中发现,粗线期合成大约0.3%的DNA。

称为合线期DNA(zyg-DNA)或粗线期DNA(P-DNA)。

这些DNA的合成可能与联会复合体的形成有关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对等片段的互换。

减数分裂的特殊过程主要发生在前期,通常人为划分为5个时期:①细线期(leptotene)、②合线期(zygotene)、③粗线期(pachytene)、④双线期(diplotene)、⑤终变期(diakinesis)。

必须注意的是这5个阶段本身是连续的,它们之间并没有截然的界限。

1)细线期:染色体呈细线状,具有念珠状的染色粒。

2021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

2021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

2021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生物科学的内容不仅包括大量的科学知识,还包括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生物学知识的学习,还要重视学生生物科学研究的过程。

下面小编整理的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1、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3、两条遗传基本规律的精髓是:遗传的不是性状的本身,而是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

4、孟德尔成功的原因:正确的选用实验材料;现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研究两对或多对性状的遗传;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基于对大量数据的分析而提出假说,再设计新的实验来验证。

5、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如下假说:生物的性状是1/ 6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生物体再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6、减数_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_。

在减数_的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_两次。

减数_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7、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

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8、减数_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_。

9、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10、基因分离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_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的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

高一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必修2

高一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人类是怎样认识基因的存在的? 遗传因子的发现基因在哪里? 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基因是什么? 基因的本质基因是怎样行使功能的? 基因的表达基因在传递过程中怎样变化? 基因突变与其他变异人类如何利用生物的基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生物进化历程中基因频率是如何变化的?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主线一:以基因的本质为重点的染色体、DNA 、基因、遗传信息、遗传密码、性状间关系的综合;主线二:以分离规律为重点的核基因传递规律及其应用的综合;主线三:以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自然选择为重点的进化变异规律及其应用的综合。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二、杂交实验(一) 1956----1864------18721.选材:豌豆 自花传粉、闭花受粉 纯种性状易区分且稳定 真实遗传2.过程:人工异花传粉 一对相对性状的 正交P (亲本) 互交 反交F 1(子一代) 纯合子、杂合子F 2(子二代) 分离比为3:13.解释体现在 ①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

(区分大小写) ②因子成对存在。

③配子只含每对因子中的一个。

④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4.验证 测交 F 1是否产生两种比例为1:1的配子5.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三、杂交实验(二)1. 亲组合重组合2.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四、孟德尔遗传定律史记①1866年发表 ②1900年再发现③1909年约翰逊将遗传因子更名为“基因” 基因型、表现型、等位基因△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在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

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

五、小结1.第二章 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基因与染色体行为的平行关系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基因在染色体上 证据:果蝇杂交(白眼) 伴性遗传:色盲与抗V D 佝偻病一、减数分裂1.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河南省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总结归纳

河南省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总结归纳

河南省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总结归纳单选题1、一个基因型为DdTt的精原细胞产生了四个精细胞,其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见下图。

导致该结果最可能的原因是()A.基因突变B.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C.染色体变异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答案:B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从图中看出一个DdTt的精原细胞产生了DT,Dt,dT和dt四种精子,而正常的减数分裂只能产生四个两种类型的精子,所以最可能的原因是这个精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体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产生四种精子。

故选B。

小提示:本题需要考生识记减数分裂的基本过程,结合图中四个细胞的基因型进行分析。

2、假设在特定环境中,某种动物基因型为BB和Bb的受精卵均可发育成个体,基因型为bb的受精卵全部死亡。

现有基因型均为Bb的该动物1000对(每对含有1个父本和1个母本),在这种环境中,若每对亲本只形成一个受精卵,则理论上该群体的子一代中BB、Bb、bb个体的数目依次为A.250 .500 .0B.250 .500 .250C.500 .250 .0D.750 .250 .0答案:A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高一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归纳

高一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归纳

高一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归纳高中生物的知识点很多,所以同学们一定要做好知识点的总结。

那么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有哪些?以下是店铺为您整理的关于高一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归纳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一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第一节1.减数分裂减数分裂的概念:①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原始生殖细胞(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发展成为成熟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过程中进行的。

②过程: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③结果:新细胞染色体数减半。

2.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及比较(1)同源染色体:两条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

(2)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3)四分体:复制后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包含四条姐妹染色单体,这对同源染色体叫四分体。

一对同源染色体=一个四分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

(4)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完成形成四个精子。

一个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完成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

3.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主要异同点:4.受精作用的概念、过程及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遗传和变异很重要特点:5.识别细胞分裂图形(区分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1)、方法(点数目、找同源、看行为)第1步:如果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奇数,则该细胞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某时期的细胞。

第2步:看细胞内有无同源染色体,若无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某时期的细胞分裂图;若有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或有丝分裂某时期的细胞分裂图。

第3步:在有同源染色体的情况下,若有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等行为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某时期的细胞分裂图;若无以上行为,则为有丝分裂的某一时期的细胞分裂图。

6.配子种类问题由于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使配子也多种多样,根据染色体组合多样性的形成的过程,所以配子的种类可由同源染色体对数决定,即含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卵)原细胞产生配子的种类为2n种。

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质壁、细胞质、细胞核2. 细胞膜:由磷脂分子、蛋白质、糖类等组成,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通道3. 细胞质:包括细胞器、胶体等物质4. 细胞核:控制细胞遗传物质的质和量,包括核膜、染色体、核仁等5. 等渗、半透、渗透三种状态的细胞膜通透性原理及影响因素。

二、细胞代谢和能量转换1. 大量化学反应的总称为细胞代谢2. 呼吸作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3.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有机物质,消耗二氧化碳4. 酵素作用:催化化学反应,速度快,效率高三、遗传与进化1. 核酸:DNA、RNA2. DNA含有四种碱基: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胞嘧啶(C)3. DNA复制过程:半保留复制、半保存复制4. RNA:mRNA、tRNA、rRNA5. 遗传物质基因的性状表现为表现型6. 人类基因组计划:破译人类基因组,了解人类基因和健康关系7. 生物进化:进化规律,马凯思-达尔文理论,自然选择、变异、适者生存、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四、植物体的结构和生长发育1. 植物体的结构:根、茎、叶2. 根的结构:根尖与生长、根毛和吸收水分和养分3. 茎的结构:节与节间、叶的排列方式、形态4. 叶的结构:叶片、叶柄、叶鞘5. 维管束的构成6. 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光周期、激素调节、物质转运五、动物体的结构和生命活动1. 脊椎动物的构造:脊柱、颅骨、四肢、体表、内脏2. 哺乳动物的心血管系统:心脏和血管、血液3. 哺乳动物的呼吸系统:呼吸器官、呼吸运动和气体交换4. 哺乳动物的消化系统:消化器官和消化过程5. 哺乳动物的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免疫调节和免疫力6. 神经系统:神经元和神经纤维构成,神经冲动传导7. 光学原理和图像的形成,眼球的结构和功能六、生物科技进展与生态环境1. 细胞培养:体外复制组织和细胞2. 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学技术,染色体、基因剪切,基因克隆等3. 生物工程:利用生物生产有用或特定的物质和生物学处理环境问题4.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特征5. 生态平衡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以上就是高一生物必修二的重点总结,要注意的是这些知识点都是基础性的知识,是建立更深层次知识的基础。

新高一生生物必修二知识点

新高一生生物必修二知识点

新高一生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新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高一生物必修二是生物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涵盖了多个知识点和概念。

下面将介绍该学期的知识点及其重要内容。

第一章细胞与生物膜1. 细胞的结构组成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由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组成。

细胞质包括细胞器、细胞溶胞质等。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含有遗传物质DNA。

2.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细胞膜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具有选择性通透性,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同时,细胞膜还参与细胞间的信号传递和细胞的识别。

第二章细胞呼吸与糖原醇代谢1. 细胞呼吸的过程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质在细胞内氧化分解产生能量的过程。

包括三个阶段:糖解、氧化、磷酸化。

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用于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

2. 糖原与葡萄糖的代谢糖原是动物体内的能量储备物质,通过糖原醇代谢产生葡萄糖燃料。

葡萄糖是细胞呼吸的主要能源。

第三章生物的遗传物质1. DNA的结构和功能DNA是生物体内存储遗传信息的分子,由磷酸、糖和碱基组成。

DNA的主要功能是传递、复制和修复遗传信息。

2. RNA的结构和功能RNA是参与蛋白质合成的分子,包括mRNA、tRNA、rRNA 等类型。

不同类型的RNA在细胞内发挥着不同的功能。

第四章生物基因组1. 基因与表现型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因素,由DNA组成。

基因的表达决定了生物个体的特征与性状。

2. 遗传信息的传递遗传信息传递的基本过程包括DNA复制、转录和翻译。

遗传信息的传递保证了物种的遗传稳定性。

第五章生物技术与人类健康1. 克隆技术克隆技术通过核移植等方法复制和繁殖生物个体,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潜在风险。

2. 基因工程和转基因技术基因工程和转基因技术用于改良和调控生物体的遗传信息,有助于农业和医学领域的发展。

第六章生物多样性与环境1.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丰富程度。

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2. 环境保护与生物多样性环境保护与生物多样性密切相关,通过保护自然环境和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可以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

河南省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总结(超全)

河南省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总结(超全)

河南省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总结(超全)单选题1、下列关于细胞增殖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交叉互换发生在任意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B.减数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同一时期C.对人类而言,含有46条染色体的细胞可能含有92条或0条染色单体D.在玉米体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玉米产生精子的过程中有同源染色体答案:C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A、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A错误;B、减数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发生在MⅡ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MⅠ后期,B错误;C、对人类而言,含有46条染色体的细胞,如果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可能含有92条染色单体,如果处于MⅡ后期,细胞含有46条染色体,无染色单体,C正确;D、在玉米体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有同源染色体,玉米产生精子的过程中有同源染色体,在M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D错误。

故选C。

小提示:2、雄蝗虫染色体较大且数目相对较少(2n=23,性染色体组成为XO),将雄蝗虫精巢中正常分裂的细胞制成临时装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若细胞中观察到的染色体数是23条,则该细胞中一定含有姐妹染色单体B.若细胞中观察到的染色体数是46条,则该细胞中一定含有两条X染色体C.若观察到的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则该细胞的染色体条数一定是11或12D.若细胞中观察不到X染色体,则该细胞进行的分裂方式一定是减数分裂答案:C分析:雄蝗虫精巢中的细胞既能进行有丝分裂,也能进行减数分裂,经过有丝分裂实现精原细胞的增殖过程,通过减数分裂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雄蝗虫只有一条 X染色体,因此在减数分裂时只能形成11个四分体,其细胞中含有两条X染色体额时期应该我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一、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20种)最基本:C,占干重的48。

4%,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基本:C、H、O、N大量:C、H、O、N、P、S、K、Ca、Mg微量:Fe、Mn、Zn、Cu、B、等1、大量元素: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的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

2、微量元素:指生物体生活所必须的,含量虽少但却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必不可少的如MnZn Cu B 等。

3、矿质元素:指出了C HO 以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

4、Fe属于半微量元素,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和氧气的运输有重要关系。

植物缺铁,叶绿素受阻,影响光合作用。

5、K在动物细胞中多分布在细胞质中,对维持细胞的渗透压、神经的兴奋传导和肌肉收缩有重要作用。

在植物体内以离子形式存在,与光合作用过程中糖类的运输有关。

6、Ca动物血液和组织液中的钙离子对血液的凝固和肌肉的收缩有调节作用。

缺钙易患骨质疏松、骨质软化,儿童易患佝偻病.血钙含量低则发生抽搐,血钙高则导致肌无力。

7、Mg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是一切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

二、统一性和多样性1、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1)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2)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含量有很大差异。

2、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1)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环境中都能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体所特有的.(2)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相比含量上大不相同。

三、组成细胞的无机化合物1、无机化合物水(1)水的含量、分类、及生理作用①是细胞和生物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2)不同生物含水量特点②含水量:水生陆生/幼年成年老年/代谢旺盛代谢缓慢/幼嫩细胞衰老细胞2、无机化合物-—无机盐(1)无机盐存在的形式及含量①含量:很少,约占细胞鲜重的1%5%②存在形式: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于细胞中,少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与细胞中。

高中生物必修2第二章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生物必修2第二章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生物必修2第二章知识点总结归纳高中生物记忆性的东西比较多,因此要学好生物就要打好生物基础。

下面就让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生物必修2第二章知识点总结吧,希望能对你有帮助!一、基本概念1、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是指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

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2、受精作用:受精作用是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3、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体。

4、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

5、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1、部位:动物的精巢、卵巢;植物的花药、胚珠2、有性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的形成过程:①、精子的形成②、卵细胞的形成1个精原细胞(2n) 1个卵原细胞(2n)↓间期:染色体复制↓ 间期:染色体复制1个初级精母细胞(2n) 1个初级卵母细胞(2n)前期:联会、四分体、交叉互换(2n) 前期:联会、四分体、交叉互换(2n)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2n) 中期:(2n)后期: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分离(2n) 后期:(2n)末期:细胞质均等分裂末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2n)2个次级精母细胞(n) 1个次级卵母细胞+1个极体(n)前期:(n) 前期:(n)中期:(n) 中期:(n)后期: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组染色体(2n) 后期:(2n)末期:细胞质均等分离(n) 末期:(n)4个精细胞(n) 1个卵细胞(n) 2个极体(n)↓变形+1个极体(n)4个精子(n)3、精子的形成与卵细胞形成的比较四、受精作用1、受精作用的特点和意义:特点: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完整版)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

(完整版)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必修一第一章走进细胞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三章细胞的必备结构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四章基因的表达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必修三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二章动物体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知识梳理: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4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5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知识梳理: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1.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2.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 。

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 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三、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主要类群:原核生物:蓝藻,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进行光合作用。

细菌:(球菌,杆菌,螺旋菌,乳酸菌)放线菌:(链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真核生物:动物、植物、真菌:(青霉菌,酵母菌,蘑菇)等四、细胞学说1创立者:(施莱登,施旺)2内容要点:共三点。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年高考生物课本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必修二《遗传与进化》重点句第一章遗传因子的辨认出1.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叫作等位基因。

2.性状拆分: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发生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3.假说-演绎法: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说→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测交: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4.拆分定律的实质就是:在有丝分裂后期随同源染色体的拆分,等位基因分离,分别步入两个相同的配子中。

5.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6.表现型指生物个体整体表现出的性状,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共同组成叫做基因型。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7.有丝分裂就是展开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明朗生殖细胞时,展开的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的细胞分裂。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激活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

有丝分裂的结果就是,明朗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精(卵)原细胞增加了一半。

8.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9.一个卵原细胞经过有丝分裂,只构成一个卵细胞(一种基因型)。

一个精原细胞经过有丝分裂,构成四个精子(两种基因型)。

10.对于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11.同源染色体:接合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通常都相同,一条源自父方,一条去母方。

同源染色体两两接合的现象叫做联会。

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所含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出现交叉交换。

12.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之间通常没有间期,染色体不再复制。

13.男性红绿色盲基因就可以从母亲那里响起,以后就可以托付给女儿,叫做交叉遗传。

14.性别决定的类型有xy型(雄性:xy,雌性:xx)和zw型(雄性:zz,雌性:zw)。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知识点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知识点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知识点高中生物必修
二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主要涉及植物生长调节的基本概念和内源性调节因素,
具体知识点包括:
1. 光周期和光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光周期是指植物在一定时间内所接受的光照时长,光周期的变化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光质是指光的波长与强度,不同波长和强度的
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也不同。

2. 植物内源性生物活素:植物内源性生物活素是由植物自身产生的调节植物生长和发
育的物质,主要包括激素和信号分子。

常见的激素有生长素、赤霉素、激动素、细胞
分裂素等。

3. 植物内源性生物活素的功能:不同的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发挥着不同的
作用,如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赤霉素促进分化、激动素促进萌发等。

4. 植物生长调节机制:植物生长调节主要通过光和激素作用于植物各部位的细胞,调
控细胞生长和分化、促进或抑制某种生理过程来实现。

5. 植物光合作用调节生长: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质的过程,通过光合
作用,植物能够调节自身生长发育以适应外界环境。

6. 植物对外界环境的响应:植物通过对外界环境的感受和反应,调控植物生长发育,
如感受重力的作用、光的方向、温度变化等。

以上是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的主要知识点。

河南省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

河南省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

河南省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单选题1、若某二倍体高等动物(2n=4)的基因型为DdEe,其1个精原细胞(DNA被32P全部标记)在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分裂过程中形成的其中1个细胞如图所示,图中细胞有2条染色体DNA含有32P。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形成图中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B.该精原细胞至多形成4种基因型的4个精细胞C.图中细胞为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D.该精原细胞形成图中细胞的过程中至少经历了两次胞质分裂答案:B分析:已知该二倍体高等动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量为4,分析图示细胞可知,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两两分别移向两极,移向同一极的两条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因此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A、图示细胞中,分别移向两极的由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上同一位置的基因分别为d和D,且除该基因外染色体形态无其他差异,可推测形成该细胞的过程发生了基因突变,A正确;B、该精原细胞至多形成3种基因型的4个精细胞,B错误;C、由分析可知,图中细胞为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C正确;D、由于图中细胞只有2条染色体DNA含有32P,说明该精原细胞至少经过2次DNA复制,则至少经历了一次有丝分裂的胞质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胞质分裂,才形成图示细胞,D正确。

故选B。

2、关于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上B.果蝇的X染色体比Y染色体短小,因此Y染色体上含有与X染色体对应的全部基因,而X染色体上不具备与Y染色体所对应的全部基因C.基因在染色体上是由萨顿提出的,而证实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是摩尔根D.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的基因可能不同,但所控制的是一对相对性状答案:B分析:一般同源染色体上的对应位置存在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性染色体是一对特殊的同源染色体,二者大小不同,存在同源区段与非同源区段。

A、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因此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上,A正确;B、果蝇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具有同源区段,同源区段的对应位置存在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但各自具有一部分非同源区段,非同源区段存在着二者特有的基因,B错误;C、萨顿通过类比推理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通过实验证实了这一假说,C正确;D、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可能等位基因,它们所控制的是一对相对性状,D正确。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一章种群、第二章群落知识点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一章种群、第二章群落知识点

第一章种群及其动态5.1种群的数量特征1.种群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所形成的集合。

分析:大明湖里所有的鱼不是一个种群;大明湖里所有的鲤鱼是一个种群(填“是”或“不是”)。

2.种群密度: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3.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1)逐个计数法:适用于调查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

(2)估算法①样方法:范围:试用于植物、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如昆虫的卵、作物上蚜虫、蜘蛛、跳蝻等。

步骤:确定调查对象(一般选择双子叶植物,原因:单子叶植物丛生或蔓生,不好辨别);确定样方的大小:一般以1m2正方形为宜;若样方内的个体数偏小应适当扩大样方面积,最好选择种群密度稳定时所对应的最小样方。

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随机取样的方法: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计数:统计样方内和相邻两边夹角上的个体。

对于边界上的个体,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计算:以所有样方的种群密度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算值。

②标记重捕法:范围: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比较大的生物。

步骤:第一次捕获生物量,记为m,并做好标记,放回一段时间,保证充分混合。

第二次捕获生物量,记为N,其中带标记的生物量记为n。

设种群的生物总量为M,则m/M=n/N注意:若标志物脱落,导致第二次捕获的标记数偏少,测得M值偏大;标记后易被天敌捕食,导致第二次捕获的标记数偏少,测得M值偏大;标记个体变得更难捕捉,导致第二次捕获的标记数偏少,测得M值偏大;第一次标记后,较短时间内进行重捕,则会导致导致第二次捕获的标记数偏大,测得M值偏小。

若捕获时,网眼偏大,则会导致导致两次捕获数量偏小,测得的M值偏。

③黑光灯诱捕法范围:适用于有趋光性的昆虫。

4.与种群数量有关的其他数量特征及关系(1)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数量特征有: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2)年龄结构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性别比例影响出生率,进而影响种群密度。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 选择性必修二 第2章第1节 群落的结构 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 选择性必修二 第2章第1节 群落的结构 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生物与环境第二章群落及其演替第1节群落的结构知识点总结●注意区分种群与群落:1、种群:2、群落:(1)定义: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2)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特征):①范围和边界②物种组成③生态位④种间关系⑤空间结构⑥演替情况⑦季节性一、群落的物种组成:1、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也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

2、物种丰富度:(1)含义: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

●物种丰富度的大小与个体数量无必然联系。

(2)常用调查方法:①样方法:用于统计植物的物种丰富度。

②取样器取样法:用于统计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注意,调查种群密度的常见方法一般都可用于统计物种丰富度,只是使用侧重点不同,种群密度的调查在于统计具体某一物种的个体数目,而物种丰富度的调查在于统计所有的物种数目。

3、规律:①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

②有些物种数量很多且对群落中其他物种的影响也很大,往往占据优势。

还有一些物种虽然在群落中比较常见,但对其他物种的影响不大,它们就不占优势。

③群落中物种组成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时间和环境发生变化而变化。

二、种间关系:1、原始合作:(1)定义: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时双方都受益,分开后各自也能独立生活。

(2)举例:海葵与寄居蟹。

2、互利共生:(1)定义:两种生物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

●若两种生物分开,双方或一方不能独立生存。

(2)举例:豆科植物与根瘤菌。

(3)原始合作与互利共生数量曲线图:两种生物数量曲线上表现为完全同步性变化(同向)。

3、捕食:(1)定义: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

(2)数量曲线图:①一般情况下数量多的为被捕食者,数量少的为捕食者。

●不绝对,如树与昆虫。

②非同步性变化,被捕食者数量总是先上升先下降,而捕食者延迟于被捕食者。

(3)精明的捕食者策略(见必修二119页):①内容:捕食者所吃掉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有丝分裂细胞在进入减数分裂之前要经过一个较长的间期,称前减数分裂间期(premeiotic interphase)或前减数分裂期(premeiosis)。

前减数分裂期也可分为G1期、S期和G2期,在G1期和S期把麝香百合的花粉每细胞在体外培养,则发现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将G2晚期的细胞在体外培养则向减数分裂进行,说明G2期是有丝分裂向减数分裂转化的关键时期。

和有丝分裂不同的是,DNA不仅在S期合成,而且也在前期合成一小部分。

D. E. Wimber和 W. Prensky(1963)认为合线期-粗线期合成大约2%的DNA。

Y. Hotta等人(1966)在百合属(Lilium)和延龄草属(Trillium)中发现,粗线期合成大约%的DNA。

称为合线期DNA(zyg-DNA)或粗线期DNA(P-DNA)。

这些DNA的合成可能与联会复合体的形成有关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对等片段的互换。

减数分裂的特殊过程主要发生在前期,通常人为划分为5个时期:①细线期(leptotene)、②合线期(zygotene)、③粗线期(pachytene)、④双线期(diplotene)、⑤终变期(diakinesis)。

必须注意的是这5个阶段本身是连续的,它们之间并没有截然的界限。

1)细线期:染色体呈细线状,具有念珠状的染色粒。

持续时间最长,占减数分裂周期的40%。

细线期虽然染色体已经复制,但光镜下分辨不出两条染色单体。

由于染色体细线交织在一起,偏向核的一方,所以又称为凝线期(synizesis),在有些物种中表现为染色体细线一端在核膜的一侧集中,另一端放射状伸出,形似花束,称为花束期(bouquet stage)。

2)合线期:持续时间较长,占有丝分裂周期的20%。

亦称偶线期,是同源染色体配对的时期,这种配对称为联会(synapsis)。

这一时期同源染色体间形成联会复合体(synaptonemal complex,SC)。

在光镜下可以看到两条结合在一起的染色体,称为二价体(bivalent)。

每一对同源染色体都经过复制,含四个染色单体,所以又称为四分体(tetrad)。

3)粗线期:持续时间长达数天,此时染色体变短,结合紧密,在光镜下只在局部可以区分同源染色体,这一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换的时期。

在果蝇粗线期SC上具有与SC宽度相近的电子致密球状小体,称为重组节,与DNA的重组有关。

4)双线期:联会的同源染色体相互排斥、开始分离,但在交叉点(chiasma)上还保持着联系。

双线期染色体进一步缩短,在电镜下已看不到联会复合体。

交叉的数目和位置在每个二价体上并非是固定的,而随着时间推移,向端部移动,这种移动现象称为端化(terminalization),端化过程一直进行到中期。

植物细胞双线期一般较短,但在许多动物中双线期停留的时间非常长,人的卵母细胞在五个月胎儿中已达双线期,而一直到排卵都停在双线期,排卵年龄大约在12-50岁之间。

成熟的卵细胞直到受精后,才迅速完成两次分裂,形成单倍体的卵核。

在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以及无脊椎动物的昆虫中,双线期的二价体解螺旋而形成灯刷染色体,这一时期是卵黄积累的时期。

5)终变期:二价体显著变短,并向核周边移动,在核内均匀散开。

所以是观察染色体的良好时期。

由于交叉端化过程的进一步发展,故交叉数目减少,通常只有一至二个交叉。

终变期二价体的形状表现出多样性,如V形、O形等。

核仁此时开始消失,核膜解体,但有的植物,如玉米,在终变期核仁仍然很显著。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

核仁消失,核膜解体,标志进入中期,中期的主要特点是染色体排列在赤道面上。

每个二价体有4个着丝粒、姊妹染色单位的着丝粒定向于纺锤体的同一极,故称联合定向(co-orientation)。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二价体中的两条同源染色体分开,分别向两极移动。

由于相互分离的是同源染色体,所以染色体数目减半。

但每个子细胞的DNA含量仍为2C。

同源染色体随机分向两极,使母本和父本染色体重所组合,产生基因组的变异。

如人类染色体是23对,染色体组合的方式有223个(不包括交换),因此除同卵孪生外,几乎不可能得到遗传上等同的后代。

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

染色体到达两极后,解旋为细丝状、核膜重建、核仁形成,同时进行胞质分裂。

减数分裂间期在减数分裂I和II之间的间期很短,不进行DNA的合成,有些生物没有间期,而由末期I直接转为前期II。

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

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子细胞。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巢1.细胞分裂前的间期,进行DNA和染色体的复制,染色体数目不变,DNA数目变为原细胞的两倍。

2.减一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

3.减一中期.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对称排列在赤道板两端。

(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大致相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为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4.减一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移向细胞两极。

5.减一末期细胞一分为二,形成次级精母细胞或形成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

6.减二前期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再次聚集,再次形成纺锤体。

7.减二中期染色体着丝点排在赤道板上。

8.减二后期染色体着丝点分离,染色体移向两极。

9.减二末期,细胞一分为二,精原细胞形成精细胞,卵原细胞形成卵细胞和极体。

三、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精子的形成卵细胞的形成相同点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都是体细胞的一半四、注意:(1)同源染色体①形态、大小基本相同;②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2)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因此,它们属于体细胞,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增殖,但它们又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并进入不同的子细胞................。

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

(4)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5)减数分裂形成子细胞种类:假设某生物的体细胞中含n对同源染色体,则:它的精(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形成2n种精子(卵细胞);它的1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2种精子。

它的1个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1种卵细胞。

五、受精作用的特点和意义特点: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来自精子,另一半来自卵细胞。

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具有重要的作用。

六、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像辨析步骤:一看染色体数目:奇数为减Ⅱ(姐妹分家只看一极)二看有无同源染色体:没有为减Ⅱ(姐妹分家只看一极)三看同源染色体行为:确定有丝或减Ⅰ注意:若细胞质为不均等分裂,则为卵原细胞的减Ⅰ或减Ⅱ的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家—减Ⅰ后期姐妹分家—减Ⅱ后期例:判断下列细胞正在进行什么分裂,处在什么时期答案:1.减Ⅱ前期 2.减Ⅰ前期 3.减Ⅱ前期 4.减Ⅱ末期5.有丝后期6.减Ⅱ后期7.减Ⅱ后期8.减Ⅰ后期答案:9.有丝前期 10.减Ⅱ中期 11.减Ⅰ后期 12.减Ⅱ中期11.减Ⅰ前期 12.减Ⅱ后期 13.减Ⅰ中期 14.有丝中期七、有性生殖1.有性生殖是由亲代产生有性生殖细胞或配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合子(如受精卵)。

再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脊椎动物的个体发育包括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两个阶段。

3.在有性生殖中,由于两性生殖细胞分别来自不同的亲本,因此,由合子发育成的后代就具备了双亲的遗传特性,具有更强的生活能力和变异性,这对于生物的生存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一)萨顿的假说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

即:基因就在染色体上。

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原因(类比推理法)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

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2、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成对存在。

配子中,成对的基因只有一个,成对的染色体也只有一个。

3、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同源染色体也如此。

4、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1、摩尔根关于果蝇眼色的遗传实验:P 红眼(雌)×白眼(雄)F1 红眼(雌、雄)F2 红眼(雌、雄)白眼(雄)3/4 1/4F2红眼和白眼之间的数量比为3:1,遗传表现符合分离定律,表明果蝇的红眼和白眼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P X W X W红眼(雌)× X w Y白眼(雄)配子X W X w YF1 X W X w红眼(雌) X W Y红眼(雄)F2又通过测交进一步验证。

1、摩尔根等人把一个特定的基因和一条特定的染色体——X染色体联系起来。

用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2、一条染色体上应该有许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三)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一对遗传因子即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即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1、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1)、一个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