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 曲谱

合集下载

山东筝曲《高山流水》之版本比较

山东筝曲《高山流水》之版本比较

山东筝曲《高山流水》之版本比较作者:廖婧来源:《北方音乐·下半月》2014年第01期摘要:山东筝曲《高山流水》是山东筝派的代表作,而即使同为山东筝派的传人,不同的演奏家们也有各自的演奏风格。

将高自成版的《高山流水》与赵玉斋版的《高山流水》进行分析比对,旨在以此为基点挖掘山东筝派的风格特点,同时也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演奏山东筝曲。

关键词:山东筝曲;《高山流水》;高自成;赵玉斋一、关于作品古琴曲《高山流水》在史书《吕氏春秋》中就有记载,当中有描写到俞伯牙弹琴觅知音,与钟子期最终结为知心朋友的感人故事。

这段故事流芳百世,被人传颂着,影响深远。

筝曲《高山流水》如今也有河南、浙江、山东流传的三种异曲同名的乐曲,都属以上三大流派中的代表作。

这三首乐曲,虽相差万千,但还是有其共性的,首先是从板体上承袭了传统的老六板、老八板的变体,取材于民间乐曲、戏曲、板头曲,最重要的也是通过弹奏而从中悟出《高山流水》以琴声寻知音、觅知音,体会内心意境的真谛。

其中,山东筝曲《高山流水》以它特有的齐鲁韵味在筝坛上独树一帜。

而即使同为山东筝派的《高山流水》,在曲谱以及演奏方面也有许多的不同,本文将以此为基点对赵玉斋以及高自成两位先生所演奏的版本进行比较分析。

通过文献查阅,发现已有较多文章都对筝曲《高山流水》、山东筝曲的特点以及高自成与赵玉斋两位山东筝派泰斗级人物做过较深的研究,如魏军的《山东古筝名曲析解》与《高自成筝演奏艺术》,李雅谦的《从筝曲浅论山东筝派的风格特点》,高亮的《浅谈传统筝曲表现内容与方法的多样性》以及《赵玉斋与山东派艺术》、杨娜妮的《山东筝、筝曲及演奏特点》等,但在版本比较这块没有太多的文献。

因此,本文对于山东筝曲《高山流水》的谱面以及演奏上做延伸比较。

《高山流水》是山东筝派的代表曲目之一,由《琴韵》、《风摆翠竹》、《夜静銮铃》、《书韵》四首小曲连缀而成,在五十年代被加上《高山流水》的大标题在全国流传,大标题的含义与各曲内容并无关系,原各小标题却与音乐内容十分吻合。

浙派传统曲目《高山流水》演奏要点

浙派传统曲目《高山流水》演奏要点

浙派传统曲目《高山流水》的演奏要点《高山流水》总体上分为“高山”和“流水”两个部分,但在实际弹奏中可分为三个部分,五个乐段。

第一乐段至第三乐段为“高山”部分,第四乐段为“流水”部分,第五乐段为结束的尾声部分。

对乐曲的整体把握要有分有合:首先,就是要在乐曲的理解上把“高山”和“流水”这两部分分开,具体加以分析,借助音乐形象化的思维方式获取关于乐曲直观的感觉;然后把“高山”和“流水”合在一起,达到演奏风格和表现情感的一致,完善整体音乐效果,充分表现乐曲内容,深化音乐主题。

演奏该曲需要有较好的基本功,主要体现在对音准、节奏的把握,以及颤弦、揉弦等一些基本技巧的处理。

颤弦在乐曲中相当常见,但揉弦更为重要。

因为乐曲速度比较慢,所以几乎对每一个音都可能使用揉弦技巧,而实际上此曲中大多数音也的确需要揉弦技巧加以修饰。

因为揉弦技巧没有硬性规定,自由度较高,这就给演奏者提出了要求:要在可能的情况下多运用揉弦技巧。

第一乐段,乐曲以较缓慢的速度开始。

缓慢的节奏,给人以稳重的感觉,暗含着“不动如山”的哲学思想。

稳定,但不呆滞;行进,但不轻佻。

这便是对演奏者的要求。

此乐段中运用了大量的抓弦套同度按弦技巧,尤其是跨八度的抓弦,有力地突出了古筝低音浑厚,感染力极强的特点。

写意的手法,将山峦起伏的远景完整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我们首先感到的,就是高山大川那雄伟的气势,从而联想到人们应该具备的宽广胸怀。

深沉,但是毫不闭塞的音乐似乎让人有一种融入其中的冲动。

起始一句,便将人拉入到乐曲的意境之中,我们好像已经神游在三山五岳,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一切。

所以,抓弦的低音部分要空旷,具有深度和广度,突出空间感和稳定性。

滑音要中正平和,使古风古韵油然而生。

抓弦中间的同度按弦弹奏,左手下按速度不宜过快,应徐徐而进,好似看到雄伟的山峰时的内心感受。

第一乐段中的颤弦技巧,在乐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具有重要的作用,不是可有可无的。

成功的颤音,具有极强的弹性和质感,似乎触手可及,它会使人感觉到山谷中若隐若现的云雾就在身边盘绕。

古琴曲《流水》的三种版本

古琴曲《流水》的三种版本

古琴曲《流水》的三种版本主页君按今天给大家放送一段音乐:《流水》古琴曲,分别来自现当代三位琴家:杨典、吴文光、管平湖。

喜欢这首曲子的朋友可以仔细听听其中的不同。

分流流水_杨典(2003)来自历史拼图00:0007:00《高山流水》古谱无“七十二滚拂”(朱权《神奇秘谱》),是一首曲子。

《流水》八段在唐朝时期被分离出来,成了一首独立的琴曲,个中原因已不可考证,但这可以说是此曲的第一次革命。

山水本不可分,如天地之不可分。

但中国哲学一直有“太极生两仪”的阴阳二元论思维方式,有意地深入思考事物的一面,对于完整全面地认识世界并无害处。

而且正是由于某琴人独立弹了《流水》这一“片面”的行为,让一曲完整的音乐分流,才使得此曲有了特殊的发展。

它的影响力也因此远大于《高山》。

漫流杨典国画,《秋月照茅亭》,水墨纸本《流水》自川派张孔山传谱以来,增加了一段,即第六段:七十二滚拂。

这是它的又一次变化。

张在《天闻阁琴谱》中说他此曲得自冯彤云,口传心授。

他的后传弟子顾玉成,乃至再之后的川派琴人俞绍泽等人大都以流水见长。

张孔山是清朝道士,云游天下,颇得道理。

整个川派传谱也深刻地体现出了张的大气和境界。

《天闻阁琴谱》流传开之后,对琴界影响极大,近代弹“流水”的各琴手名家几乎谁也不弹古谱,虞山吴景略、诸城刘赤诚、还有管平湖、查阜西、吴兆基以及年轻一些的如川派曾成伟、浙派龚一,徐君跃、陈雷激等等、包括现在学院派的弹法,都是张孔山传谱的变异。

而且大都以表现“洋洋乎志在流水”的平、圆、广、远为主要意境,指法速度也因此而定。

李祥霆所谓的“在滚拂时要感到烟波浩淼”,实际上也属于这样的一种类似于“江海湖泊”式的流水概念。

这种流水在听觉上的特征是圆润,明净,如滔滔长河,浮游大地。

可以这样说,“流水”传谱的第二次革命在清中叶就差不多由张孔山完成了,之后就一直没有变过。

历代琴人也许有比张孔山技巧好的,但没有超过他思想范围的。

我们不妨称这一种张氏流水为“漫流”。

高山流水PPT

高山流水PPT
经典音乐作品版本学
————山东《高山流水》版本比较
❖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目的
我选择的作品是山东流派的,高自成和赵玉斋进行编订的版本《高山流 水》。选择这个版本的原因:
一、选择思路: 1、古筝曲目“高山流水”,有三个流派,浙江、山东、河南。最为听众所
熟知、标意性最强的是浙江的高山流水。选择山东派的原因在于:浙江派的高 山流水来源是一首笛子曲,属于移植的作品,在曲谱特性方面,典型性稍显不 足;而从古筝的演奏技术和其曲目的人文背景来看,山东派的高山流水更具有 比较和研究的价值。
标准意义在哪里?这种异化以及还原与流变的倒置,是否是某种意义上的失传
?这是该课题研究价值的一个方面。


我甚至在某本权威的古筝教材上看到,高山流水被划分在了“创编筝曲
”类别之下,而提取出来的“书韵”那部分,单独作为“山东传统筝曲”划分
,出版者是以怎样的认知方式来归类,这是否算是一种误导?
❖ ❖

接下来 是单独提取了高自成版早期演奏版和高自成演奏,李萌老师记谱
作为典范的范本。即使是专人记谱,老先生每次演奏都会根据自己当时的表演
状态对乐曲进行即兴的加花变奏等等,因此谱子或多或少都会不一样。


所以,与西方音乐比较规范的记谱相比,古筝记谱的随机性、自由度非常
大。例如在以下我列举的山东《高山流水》谱例上,仅仅是关于是记谱,还是
传谱,还是编谱的问题上就多达近十个版本。
择合适的版本、演奏心态的培养方面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的音响版本比对。


对比包括的内容有:指法的修订,左手按弦技法力度、频率、方式的变
化,板式的变化,体态的律动,各个时期演奏不同的处理等等。

《高山流水》方法指导策略

《高山流水》方法指导策略

怎样演奏好《高山流水》方法指导策略《高山流水》总体上分为“高山”和“流水”两个部分,但在实际弹奏中可分为三个部分,五个乐段。

第一乐段至第三乐段为“高山”部分,第四乐段为“流水”部分,第五乐段为结束的尾声部分。

对乐曲的整体把握要有分有合:首先,就是要在乐曲的理解上把“高山”和“流水”这两部分分开,具体加以分析,借助音乐形象化的思维方式获取关于乐曲直观的感觉;然后把“高山”和“流水”合在一起,达到演奏风格和表现情感的一致,完善整体音乐效果,充分表现乐曲内容,深化音乐主题。

演奏该曲需要有较好的基本功,主要体现在对音准、节奏的把握,以及颤弦、揉弦等一些基本技巧的处理。

颤弦在乐曲中相当常见,但揉弦更为重要。

因为乐曲速度比较慢,所以几乎对每一个音都可能使用揉弦技巧,而实际上此曲中大多数音也的确需要揉弦技巧加以修饰。

因为揉弦技巧没有硬性规定,自由度较高,这就给演奏者提出了要求:要在可能的情况下多运用揉弦技巧。

第一乐段,乐曲以较缓慢的速度开始。

缓慢的节奏,给人以稳重的感觉,暗含着“不动如山”的哲学思想。

稳定,但不呆滞;行进,但不轻佻。

这便是对演奏者的要求。

此乐段中运用了大量的抓弦套同度按弦技巧,尤其是跨八度的抓弦,有力地突出了古筝低音浑厚,感染力极强的特点。

写意的手法,将山峦起伏的远景完整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我们首先感到的,就是高山大川那雄伟的气势,从而联想到人们应该具备的宽广胸怀。

深沉,但是毫不闭塞的音乐似乎让人有一种融入其中的冲动。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起始一句,便将人拉入到乐曲的意境之中,我们好像已经神游在三山五岳,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一切。

所以,抓弦的低音部分要空旷,具有深度和广度,突出空间感和稳定性。

滑音要中正平和,使古风古韵油然而生。

抓弦中间的同度按弦弹奏,左手下按速度不宜过快,应徐徐而进,好似看到雄伟的山峰时的内心感受。

第一乐段中的颤弦技巧,在乐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具有重要的作用,不是可有可无的。

成功的颤音,具有极强的弹性和质感,似乎触手可及,它会使人感觉到山谷中若隐若现的云雾就在身边盘绕。

中国十大古典名曲《高山流水》赏析

中国十大古典名曲《高山流水》赏析

中国⼗⼤古典名曲《⾼⼭流⽔》赏析古筝名曲《⾼⼭流⽔》中国中国⼗⼤古曲《⾼⼭流⽔》、《梅花三弄》、《春江花⽉夜》、《汉宫秋⽉》、《阳春⽩雪》、《渔樵问答》、《胡笳⼗⼋拍》、《⼴陵散》、《平沙落雁》、《⼗⾯埋伏》。

单单听了这些名字就已经神为之夺,再加上由中国传统乐器演奏,声⾳优雅,尽现中国韵味之美,由此可见⼀斑。

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的⼈从⼩就酷爱⾳乐,他的⽼师成连曾带着他到东海的蓬莱⼭,领略⼤⾃然的壮美神奇,使他从中悟出了⾳乐的真谛。

他弹起琴来,琴声优美动听,犹如⾼⼭流⽔⼀般。

虽然,有许多⼈赞美他的琴艺,但他却认为⼀直没有遇到真正能听懂他琴声的⼈。

他⼀直在寻觅⾃⼰的知⾳有⼀年,俞伯⽛奉晋王之命出使楚国。

⼋⽉⼗五那天,他乘船来到了汉阳江⼝。

遇风浪,停泊在⼀座⼩⼭下。

晚上,风浪渐渐平息了下来,云开⽉出,景⾊⼗分迷⼈。

望着空中的⼀轮明⽉,俞伯⽛琴兴⼤发,拿出随⾝带来的琴,专⼼致志地弹了起来。

他弹了⼀曲⼜⼀曲,正当他完全沉醉在优美的琴声之中的时候,猛然看到⼀个⼈在岸边⼀动不动地站着。

俞伯⽛吃了⼀惊,⼿下⽤⼒,“啪”的⼀声,琴弦被拨断了⼀根。

俞伯⽛正在猜测岸边的⼈为何⽽来,就听到那个⼈⼤声地对他说:“先⽣,您不要疑⼼,我是个打柴的,回家晚了,⾛到这⾥听到您在弹琴,觉得琴声绝妙,不由得站在这⾥听了起来。

”俞伯⽛借着⽉光仔细⼀看,那个⼈⾝旁放着⼀担⼲柴,果然是个打柴的⼈。

俞伯⽛⼼想:⼀个打柴的樵夫,怎么会听懂我的琴呢?于是他就问:“你既然懂得琴声,那就请你说说看,我弹的是⼀⾸什么曲⼦?”听了俞伯⽛的问话,那打柴的⼈笑着回答:“先⽣,您刚才弹的是孔⼦赞叹弟⼦颜回的曲谱,只可惜,您弹到第四句的时候,琴弦断了。

”打柴⼈的回答⼀点不错,俞伯⽛不禁⼤喜,忙邀请他上船来细谈。

那打柴⼈看到俞伯⽛弹的琴,便说:“这是瑶琴,!相传是伏羲⽒造的。

”接着他⼜把这瑶琴的来历说了出来。

听了打柴⼈的这番讲述,俞伯⽛⼼中不由得暗暗佩服。

接着俞伯⽛⼜为打柴⼈弹了⼏曲,请他辨识其中之意。

古筝曲谱·一级考级曲谱

古筝曲谱·一级考级曲谱

古筝曲谱·一级考级曲谱古筝曲谱·一级考级曲谱虞美人小猫钓鱼小饼干之舞十杯酒卖报歌龙船谣老六板浪淘沙凤翔歌穿花蜂北京的金山上拔萝卜更多.古筝曲谱·二级考级曲谱紫竹调银纽丝一点红小小螺丝帽小鸟朝凤小开手上楼三条腿的老鼠开扇窗金蛇狂舞挤牛奶放马山歌更多.古筝曲谱·三级考级曲谱一点金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小斑鸠西厢词天下同三十三板剪靛花红河谷旱天雷纺织忙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灯月交辉更多.古筝曲谱·四级考级曲谱妆台秋思渔舟唱晚渔光曲延边之歌小飞舞浏阳河锦上花剪羊毛风摆翠竹春苗倒骑驴八月桂花遍地开更多.古筝曲谱·五级考级曲谱昭君怨莺啭黄鹂小霓裳曲香山射鼓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秋思曲辽南情河南八板故乡的亲人高山流水洞庭新歌采蘑菇的小姑娘更多.古筝曲谱·六级考级曲谱云庆樱花苏武思乡四季调畲山茶歌泼水闹元宵梅花三弄花流水丰收锣鼓大八板出水莲更多.古筝曲谱·七级考级曲谱战台风月夜情歌彝族舞曲雪山春晓幸福渠水到俺村山坡羊秦桑曲蕉窗夜雨汉宫秋月寒鸦戏水打雁春潮更多.古筝曲谱·八级考级曲谱银河碧波伊犁河畔崖山哀思凡茉莉芬芳将军令广陵散侗族舞曲蝶恋花春到拉萨陈杏元落院包楞调更多.古筝曲谱·九级考级曲谱铁马吟塔塔尔族舞曲四合如意庆丰年木卡姆散序与舞曲井冈山上太阳红姜女泪海青拿天鹅高山流水东海渔歌陈杏元和番草原英雄小姐妹更多.古筝曲谱·十级考级曲谱月儿高四段锦秋夜思黔中赋柳青娘林冲夜奔幻想曲花篮谣钢水奔流打虎上山春到湘江更多.中国|日韩|欧美|流行古筝曲谱Yesterday Once M.霸王卸甲(2)正月梅花(又名寒.雨中的旋律月亮代表谁的心月光爱人约定原来你也在这里一眼万年一千年以后一千遍我爱你隐形的翅膀眼泪成诗阳光总在风雨后雪中莲新鸳鸯蝴蝶梦星语心愿星小薇相思风雨中。

高山流水 古筝曲谱

高山流水 古筝曲谱

《高山流水》古筝曲谱与赏析赏析: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锺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

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

」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高山流水”最先出自《列子.汤问》,传说俞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音。

俞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俞伯牙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魏魏乎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流水”钟子期死,俞伯牙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后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

做为古筝曲,高山流水为代表曲目。

但高山流水最普遍的是三个版本,一个是山东筝派,一个是浙江筝派,还有一个就是河南筝派。

之所以是三个版本,是因为曲调完全不同,而不是演奏技法的不同。

“齐鲁大板”的山东筝派:演奏时,大指使用频繁,刚健有力。

即令是“花指”,也是以大指连“托”演奏的下花指为多;而左手的吟揉按滑则刚柔并蓄,铿锵,深沉,其演奏风格纯朴古雅。

“中州古调”(或称“郑卫之音”)的河南筝派:河南筝在演奏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右手从靠近琴码的地方开始,流动的弹奏到靠近“岳山”的地方,同时,左手作大幅度的揉颤,音乐表现很富有戏剧性,也很有效果。

在河南筝中,把这一技巧称为“游摇”。

其中尤以左手的滑按(左手按至音位,弹弦时略退少许,迎音迅速滑上,敏越无迹)、小颤(颤音细密紧促)、滑颤(边沿边颤)、大颤(颤幅阔大,动宕有情)等招法最有特色。

在演奏风格上,不管是慢板或是快板,亦无论曲情的欢快与哀伤,均不着意追求清丽淡雅、纤巧秀美的风格,而以浑厚淳朴见长,以深沉内在慷慨激昂为其特色。

在傅玄《筝赋.序》中对河南筝曲的评价是“曲高和寡,妙技难工”。

“武林逸韵”的浙江筝派:演奏特点有“大指摇”、“快四点”、“夹弹”、“提弦”等技法,并借鉴、学习、融汇了琵琶、三弦、扬琴乃至西洋乐器的演奏技法,浙江筝中“摇指”的运用是以大指作细密的摇动来演奏,其效果极似弓弦乐器长弓的演奏。

浙派传统曲目《高山流水》演奏要点

浙派传统曲目《高山流水》演奏要点

浙派传统曲目《高山流水》的演奏要点《高山流水》总体上分为“高山”和“流水”两个部分,但在实际弹奏中可分为三个部分,五个乐段。

第一乐段至第三乐段为“高山”部分,第四乐段为“流水”部分,第五乐段为结束的尾声部分。

对乐曲的整体把握要有分有合:首先,就是要在乐曲的理解上把“高山”和“流水”这两部分分开,具体加以分析,借助音乐形象化的思维方式获取关于乐曲直观的感觉;然后把“高山”和“流水”合在一起,达到演奏风格和表现情感的一致,完善整体音乐效果,充分表现乐曲内容,深化音乐主题。

演奏该曲需要有较好的基本功,主要体现在对音准、节奏的把握,以及颤弦、揉弦等一些基本技巧的处理。

颤弦在乐曲中相当常见,但揉弦更为重要。

因为乐曲速度比较慢,所以几乎对每一个音都可能使用揉弦技巧,而实际上此曲中大多数音也的确需要揉弦技巧加以修饰。

因为揉弦技巧没有硬性规定,自由度较高,这就给演奏者提出了要求:要在可能的情况下多运用揉弦技巧。

第一乐段,乐曲以较缓慢的速度开始。

缓慢的节奏,给人以稳重的感觉,暗含着“不动如山”的哲学思想。

稳定,但不呆滞;行进,但不轻佻。

这便是对演奏者的要求。

此乐段中运用了大量的抓弦套同度按弦技巧,尤其是跨八度的抓弦,有力地突出了古筝低音浑厚,感染力极强的特点。

写意的手法,将山峦起伏的远景完整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我们首先感到的,就是高山大川那雄伟的气势,从而联想到人们应该具备的宽广胸怀。

深沉,但是毫不闭塞的音乐似乎让人有一种融入其中的冲动。

起始一句,便将人拉入到乐曲的意境之中,我们好像已经神游在三山五岳,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一切。

所以,抓弦的低音部分要空旷,具有深度和广度,突出空间感和稳定性。

滑音要中正平和,使古风古韵油然而生。

抓弦中间的同度按弦弹奏,左手下按速度不宜过快,应徐徐而进,好似看到雄伟的山峰时的内心感受。

第一乐段中的颤弦技巧,在乐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具有重要的作用,不是可有可无的。

成功的颤音,具有极强的弹性和质感,似乎触手可及,它会使人感觉到山谷中若隐若现的云雾就在身边盘绕。

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横山中学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课件:高山流水(共10张PPT)

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横山中学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课件:高山流水(共10张PPT)
抒发了对大自然壮丽山河的赞颂,隐喻 开阔的胸襟和百折不回的精神。
古琴的音色与技法
音色
散音 泛音 按音
音色特点 演奏 技 法
浑厚如钟
右手:抹、挑等
玲珑剔透
左手:轻 按等
或清越、或沉浑 左手:綽、注等
再次聆听《流水》
• 第一部分:慢速,清泉、溪水 • 第二部分:中速,山泉溪流汇集成江河 • 第三部分:快速,华彩乐段,激流 • 第四部分:渐慢,流水冲过险滩,汇入大
高 山 流 水 志 家 国
认识古琴
请大家说一说你了解的古琴,它有哪些 著名的乐曲?
古琴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著名的古琴 曲有:《高山》 《流水》《阳春》 《白雪》《广陵散》。
初听《流水》
• 合作探究: 1、这首乐曲有一个故事,大家知道吗?
伯牙抚琴,子期知音 2、这首乐曲描写了那些水的形态?
小溪、激流、江河、大海。 3、这首乐曲音乐情绪如何?

拓展与探究
• 聆听古筝乐曲,思考古筝与古琴在音色上 有什么特点?
• 古筝音色:清脆,高亢 • 古琴音色:低沉,浑厚 • 请同学们谈一谈你更喜欢那种乐器?为什
么??
同学们,中国传
统文化博大精深, 浩如烟海,我们今 天了解的只是冰山 一角,以后大家一 定要多多聆听古琴 曲,去感受体验, 两千多年来古琴 “韵多声少”“清 徽远流”的审美境 界。
课后作业
• 1、聆听下列两首中国古代著名乐曲,谈谈 听后的感受。《梅花三弄》《十面埋伏》。
• 2化视野。

《高山流水》教案

《高山流水》教案

《高山流水》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高山流水》这首古琴曲的背景、创作意义及音乐特点。

2. 通过学习《高山流水》,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3. 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的山水意境,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高山流水》的背景介绍:传说中的伯牙与子期的故事,古琴曲的产生。

2. 《高山流水》的音乐特点:旋律、节奏、音色、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

3. 《高山流水》的演奏技巧:右手弹拨、左手按弦、滑音、泛音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高山流水》的旋律、节奏及音乐特点。

2. 教学难点:《高山流水》的演奏技巧及音乐表现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高山流水》的背景、音乐特点及演奏技巧。

2. 示范法:演奏《高山流水》,让学生直观感受音乐的美妙。

3. 练习法:分组练习,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提高演奏能力。

4. 欣赏法:组织学生聆听《高山流水》,感受音乐的魅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讲解《高山流水》的背景及创作意义。

2. 分析《高山流水》的音乐特点,引导学生关注旋律、节奏等。

3. 讲解《高山流水》的演奏技巧,并进行示范。

4. 分组练习,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体会演奏《高山流水》的乐趣。

5. 组织学生聆听《高山流水》,感受音乐中的山水意境。

6.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练习。

六、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练习作品,对学生的演奏技巧和音乐理解进行评价。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和改进方向。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古琴演奏家进行讲座或演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古琴艺术。

2. 组织学生参观古琴制作过程,增加对古琴文化的了解。

3. 推荐学生参加古琴培训班或比赛,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

八、教学资源1. 古琴曲《高山流水》音频资料。

2. 古琴演奏视频资料。

3. 古琴曲谱及相关乐理资料。

4. 教学PPT。

九、教学建议1. 建议在音乐教室进行教学,确保学生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演奏练习。

中外音乐鉴赏--《高山流水》

中外音乐鉴赏--《高山流水》

山东筝曲《高山流水》鉴赏一、前言幼时不懂古风音乐的韵味,甚至不知何为余音绕梁之感,却也能在听到老人收音机里传出《高山流水》琴音之时,知道这是好听的、美的。

年少时再在音乐课上听到这首曲子,才知道竟是古琴十大名曲之一,还是高自成先生编创的山东古筝名曲,原为山东大板套曲中四首琴曲联缀而成,1955年作者遵照周总理的建议进行了改编,1960年定名为《高山流水》,开始被广泛流传。

那时才开始懂得,原来一支真正有韵味的曲子,是真能流传百年,无论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都能感觉其美妙的。

而后知晓了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千古佳话,更是对《高山流水》有了更高的推崇,遂决定今日选此作为此次的鉴赏曲目,希望能对这一曲《高山流水》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二、出处背景史书《吕氏春秋》最早记有古琴曲《高山流水》,其由来更是引人入胜。

俞伯牙,名瑞,伯牙是他的字,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俞伯牙精通琴艺很会弹琴,他虽为楚人,却任职晋国上大夫,俞伯牙初次遇到钟子期是在汉阳江口,钟子期说自己也精通曲谱会弹琴,但俞伯牙看其打扮将信将疑,于是对钟子期提出很多专业的器乐问题试探他,钟子期不仅对答如流,还如数家珍般认真,为了更好的试探钟子期对乐曲的理解,俞伯牙紧拨琴弦,就地演奏了一曲,琴声刚落钟子期就赞叹道:“美哉洋洋乎,大人之意,在高山也。

”伯牙不漏声色又继续弹奏一曲,子期忘情沉醉其中赞道:“美哉汤汤乎,志在流水。

”伯牙大惊,推琴而起,连连施礼告罪:“石中有美玉之藏,若以貌取人,岂不负了天下贤士?失敬!失敬!”俞伯牙与钟子期结为异姓兄弟,并相约次年再次相聚,两人虽萍水相逢却一见如故,即由“知音”而结交为“契友”。

这琴,这曲,这故事,这人一直流芳百世流芳百世,被人们传颂着,给人以深深的启迪。

而今,筝曲《高山流水》也随着地域的特点被人们改变为很多个版本,比如:山东、河南、浙江等流传的三种异曲同名的乐曲,都属以上三大流派中的代表作。

这三首乐曲,虽相差万千,但还是有其共性的,首先是从板体上承袭了传统的老六板、老八板的变体,取材于民间乐曲、戏曲、板头曲,最重要的也是通过弹奏而从中悟出《高山流水》以琴声寻知音、觅知音,传播人世间真情友爱的真谛。

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高山流水》,为中国十大古曲之一。

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

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

」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出处“高山流水”最先出自《列子?汤问》,传说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魏魏乎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后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

典故:伯牙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巍巍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后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

伯牙惊曰:“善哉,子之心与吾同。

”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断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春秋时代,有个叫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

伯牙年轻的时候聪颖好学,曾拜高人为师,琴技达到水平,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

伯牙的老师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波涛声。

伯牙举目眺望,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山林树木,郁郁葱葱,如入仙境一般。

一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耳边仿佛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谐动听的音乐。

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伯牙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

老师告诉他:“你已经学会了。

”一夜伯牙乘船游览。

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

忽听岸上有人叫绝。

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

古筝名曲《高山流水》析解

古筝名曲《高山流水》析解

古筝名曲《高山流水》析解古筝名曲《高山流水》析解古筝名曲《高山流水》析解《高山流水》系高自成先生编创并广泛流传的山东古筝名曲。

根据作者口述,此曲原为山东大板套曲中四首琴曲联缀而成,1955年作者遵照周总理的建议进行了改编,1960年定名为《高山流水》,该曲名为自然景物的描写,实则是表现了老百姓对生活的执着追求和触景生情的感情抒发。

著名古筝教育家、演奏家,西安音乐学院民乐系原筝专业教授高自成先生,自1957年受聘到我院民乐系讲学,敬业执教,潜心于对下一代的培养和山东筝曲的创作、整理工作。

1986年出版了高自成编著的《山东筝曲集》。

如今高先生年事已高,他的敬业精神、朴素的工作作风、为人谦和之品质,却仍几十年如一日地煜煜生辉,深入人心。

笔者近水楼台,上大学期间得益于高先生的指教,学习演奏过许多首筝曲,受益非浅。

其中《高山流水》便是高自成先生编创的代表作之一。

这里通过高先生以往对乐曲的讲解,本人先前学习演奏积累的笔记、收集的资料以及演奏的感受、体会整理成文,与大家共享。

史书《吕氏春秋》最早记有古琴曲《高山流水》,引出俞伯牙弹琴觅知音,与钟子期最终结为知心朋友的感人故事。

这段故事,这段琴曲流芳百世,被人传颂着, 给人以深深的启迪。

筝曲《高山流水》如今也有河南、浙江、山东流传的三种异曲同名的乐曲,都属以上三大流派中的代表作。

这三首乐曲,虽相差万千,但还是有其共性的,首先是从板体上承袭了传统的老六板、老八板的变体,取材于民间乐曲、戏曲、板头曲,最重要的也是通过弹奏而从中悟出《高山流水》以琴声寻知音、觅知音,传播人世间真情友爱的真谛。

山东筝曲《高山流水》,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析解。

出处:(高自成口述):此曲是山东大板套曲(小套曲)里琴韵、风摆翠竹、夜静銮铃、书韵四首琴曲联缀而成。

早先曾以筝、琵琶、扬琴、奚琴以合奏形式演奏。

过去山东老家的艺人时常凑聚在一起,自弹自娱,弹到兴浓处,便自然而然地合在一起奏起来,称之为对流水、碰八板。

《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高山流水》概述 • 曲目的音乐结构 • 演奏技巧分析 • 《高山流水》的文化内涵 • 曲目欣赏与感受
01
《高山流水》概述
作品背景
传统文化背景
《高山流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作品之一,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对自 然山水的崇敬和热爱。
历史背景
《高山流水》最早见于《吕氏春秋》,后经唐代文人韩愈的推崇而广为流传, 成为中国古典音乐中的代表作之一。
感悟《高山流水》的艺术魅力
01
音乐与自然的完美融合
《高山流水》以音乐的方式诠释了自然的韵味,让人们能够在音乐中感
受到大自然的壮美与辽阔。
02 03
意境深远,引人深思
《高山流水》的旋律变化丰富,既有高山的峻峭,又有流水的柔美,这 种对比与融合使得曲目意境深远,让人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能够思考 人生的哲理。
艺术特色
《高山流水》以清新自然、意境深邃而闻名,它通过音乐的手段,生动地表现了 山水之美,让听众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恢弘和美丽。同时,这首曲 目还体现了古琴音乐的独特魅力,如音色清脆悠扬、演奏技巧高超等。
02
曲目的音乐结构
引子:山水之韵
01
02
03
悠扬笛声
引子 。
琴瑟和鸣
接着,古琴与瑟进入,与 笛声相互呼应,共同描绘 出山水之间的和谐气息。
旋律起伏
通过旋律的起伏和音色的 变化,引子部分表现出山 水的辽阔与壮美,为后续 的主题做铺垫。
主题一:高山之巍峨
节奏稳健
主题一开始,通常使用较低沉、 稳健的节奏,表现高山的坚实与
稳重。
音区低沉
音乐多在中低音区进行,通过深厚 、有力的音色,塑造高山的巍峨形 象。

《流水》三个版本赏析

《流水》三个版本赏析

《流水》三个版本赏析现在我们所见的版本基本都是张孔山老师流传的比较多像顾梅羹老师的流水《百瓶斋琴谱》,管平湖老师的流水《天闻阁琴谱》,卫仲乐老师的流水《琴砚斋琴谱》,流水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也可以在网上下载的了,小编找了三个版本的流水给大家一保耳福,大家在听的同时找不同体会各位先生对流水的理解。

(小编个人意见不对勿喷,大家一起交流学习)《天闻阁琴谱》, 许健记谱, 管平湖打谱的《流水》, 共十段加尾声。

按谱面分析, 符合中国传统音乐起、承、转、合的结构原则, 这也正是中国传统音乐的典型结构方式。

起, 包括一至三段。

第一段高低两个音的交替出现, 拉开了整个《流水》画面的“序幕”。

接着, 通过低沉、浑厚的低音旋律, 表现出层峦叠嶂的山的形象。

进入第二段后, 流畅的旋律营造出一幅宁静的山中景象, 一切冷冷清清, 显得格外平静。

第三段清澈泛音的出现, 给平静凝固的画面带来了几分生机, 幽涧滴泉, 画面渐渐“ 活”了起来。

这部分速度较为自由, 给了演奏者发挥的空间, 同时也给了听众想象的空间。

承, 包括四、五两段。

第四段由于速度的加快和旋律的流畅, 仿佛画面中由点点清泉汇成了潺潺细流。

其中还有少量滑音的使用。

滑音的使用, 做出了暗示波涛汹涌到来前的准备。

第五段是过渡段。

转, 第六段。

此段亦被称为滚拂乐段。

这是由于张孔山改编此乐段时, 加进了描写水势湍急的滚拂手法。

速度在这一乐段明显加快。

这段按照泛音序列下行和五声音阶进行的曲调, 大幅度地使用滑音, 把各段的滚拂加以集中, 形成连绵不断的滚拂段落, 表现出瀑布悬落汇成波涛翻滚的江海气势。

整个画面的高潮也在此段。

合, 七段至尾声。

运用了承、转中的部分曲调, 如滑音的少量使用, 第八段中旋律的曲调与第二段相似等等,造成了统一呼应的效果。

第七段泛音五声音阶的上行与下行的交替出现,并且速度的递增, 出现在激烈的滚拂乐段后, 更增添了“轻舟已过, 势旧徜徉”的意境。

八、九、十乐段中引用前面各段的主要乐思, 造成了前后呼应的效果, 在人们耳边泛起滔滔江海的余响, 令人回味无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