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南阳的成语典故

合集下载

河南18个地市有关的成语

河南18个地市有关的成语

河南18个地市有关的成语1.郑州:决一雌雄,比高低定胜负。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2.洛阳:洛阳纸贵,原指西晋都城洛阳之纸,因大家争相传抄左思的作品,以至一时供不应求,货缺而贵。

后喻作品为世所重,风行一时,流传甚广。

3.南阳:三顾茅庐,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

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4.开封:杞人忧天,出自战国·列子《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用以比喻不必要的忧虑。

5.安阳:精忠报国,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

6.好的,以下是河南其他地市的有关成语:7.许昌:闻融敦厚,出自《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在丑夷不争。

”后人以“温文尔雅”指态度温和,举止文雅。

8.漯河:以德报怨,原意是“别人以德来抵自己的行为不当或怨恨”,后来指用恩惠来回报仇恨。

9.三门峡:胸怀壮志,心中怀着宏伟的志向。

10.商丘:梁上君子,原指窃贼,后比喻上不沾天下不着地的人。

11.信阳:信誓旦旦,誓言真挚诚恳,表示决心做到。

12.周口:问舍求田,只知道置产业,没有远大志向。

13.驻马店:推诚相见,指以真诚待人。

14.鹤壁:鹤立鸡群,比喻人的仪表或才能超群脱俗,明显高出周围的人。

15.新乡:乡书难寄,原指家书难以寄到,后比喻消息不通或音讯难传。

16.平顶山:平步青云,比喻仕途顺利,升迁迅速。

17.濮阳:濮上之音,原指殷纣时的音乐,后用为荒淫亡国的代称。

18.焦作:焦头烂额,比喻做事失败或受灾受难,形容事情不顺利。

南阳成语典故

南阳成语典故

1.必恭必敬--------------------------------------------------------------------22.噬脐莫及--------------------------------------------------------------------33.虎狼之国--------------------------------------------------------------------34.不寒而栗--------------------------------------------------------------------45.羊续悬鱼--------------------------------------------------------------------56.有志竟成--------------------------------------------------------------------67.万众一心--------------------------------------------------------------------68.三顾茅庐--------------------------------------------------------------------79.初出茅庐--------------------------------------------------------------------810.乘风破浪-------------------------------------------------------------------911.先忧后乐------------------------------------------------------------------1012.望梅止渴------------------------------------------------------------------1013.鸿鹄之志------------------------------------------------------------------1114.杯弓蛇影------------------------------------------------------------------1215.予取予求------------------------------------------------------------------1316.禹王锁蛟------------------------------------------------------------------1317.爱屋及乌------------------------------------------------------------------1418.霸陵醉尉------------------------------------------------------------------14 19召父杜母------------------------------------------------------------------15 20火烧新野------------------------------------------------------------------16 21火烧博望------------------------------------------------------------------16南阳成语典故1.必恭必敬【出处】:《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

出自河南的成语故事

出自河南的成语故事

出自河南的成语故事导读:郑州:【决一雌雄】比高低定胜负的意思,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秦末农民起义最后剩下项羽、刘邦两股势力相斗,楚、汉两军在广武(今郑州荥阳)隔涧对持了几个月,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长久相持,胜败未决。

霸王项羽对汉王刘邦说:“天下纷纷扰扰几年,只是因为我们两个人,愿与汉王一对一当面决战(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不要再白白地熬苦天下百姓老小了。

”汉王刘邦却笑着谢绝道:“我宁可斗智,不愿斗力。

”洛阳:【洛阳纸贵】西晋时著名的文学家左思。

在左思小时候,他父亲就一直看不起他。

父亲左雍从一个小官吏慢慢做到御史,他见儿子身材矮小,貌不惊人,说话结巴,倒显出一副痴痴呆呆的样子,常常对外人说后悔生了这个儿子。

他父亲请人教他书法、弹琴,成绩都不太好。

及至左思成年,左雍还对朋友们说:“左思虽然成年了,可是他掌握的知识和道理,还不如我小时呢。

”左思不甘心受到这种鄙视,开始发愤学习。

为写《三都赋》,使得笔笔有着落有根据,左思开始收集大量的历史、地理、物产、风俗人情的资料,大量的书、资料、堆满了屋子。

收集好后,他闭门谢客,开始苦写。

他在一个书纸铺天盖地的屋子里昼夜冥思苦想,甚至在厕所里,到处摆放了纸和笔,以便随时记下妙词妙句。

常常是好久才推敲出一个满意的句子。

经过了长达10年的辛勤努力。

《三都赋》终于写成了。

作品一经问世,马上风行洛阳。

人们争相传抄,以至洛阳市场上的纸价因此昂贵起来。

看来,河洛大地的人民尊崇文化的热情由来已久,积淀深厚的河洛文化上正是通过他们才得以脉脉相传,至今仍影响着当代河洛的精神世界。

隋唐洛阳城见证了中国封建社会最辉煌的一段历史,包含了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是研究中国古代都城建制、城市布局、社会生活等方面极其宝贵的资料,在中国古代都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南阳:【三顾茅庐】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

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诸葛亮在隐居于卧龙岗茅草房(南阳诸葛庐),自耕自食,但很有学问,因居处有一岗名卧龙岗,人称“卧龙先生”。

南阳成语典故

南阳成语典故

南阳成语典故
1. “三顾茅庐”呀!想当年刘备那可是求贤若渴,三次亲自到诸葛亮住的茅庐去请他出山,这得多有诚意啊!就好比你特别想要得到一个宝贝,不得一而再再而三地去争取呀!这种坚持和真诚,太值得我们学习了。

2. “望梅止渴”,曹操多机智啊!士兵们口渴难耐,他就说前面有梅林,引得大家口水直流,一下子就有了动力继续前进。

这就好像我们在遇到困难时,给自己画个美好的大饼,激励自己去努力呀!
3. “杯弓蛇影”太有意思了!乐广的朋友居然因为看到杯中的弓影就误以为是蛇,吓出病来。

这就像有些人,整天疑神疑鬼的,自己吓自己,真搞笑呀!
4. “画龙点睛”哇,张僧繇那一笔点下去,龙真就飞走了!这就像一件普通的东西,突然有了一个关键的点缀,就变得超级了不起,神奇吧!
5. “乘风破浪”,宗悫从小就有那么大的志向,要乘长风破万里浪,多牛啊!我们不也应该有这种勇往直前的魄力吗?就像在大海中勇敢地航行!
6. “相敬如宾”,那夫妻之间得有多尊重彼此呀!就跟我们对待特别重要的朋友一样,客客气气,相互敬重。

这样的感情多美好呀!
7. “车载斗量”,这得有多多呀!就好比天上的星星,数都数不过来。

这形容人的才能或数量,真是太形象了!
8. “叶公好龙”,嘿,叶公口口声声说喜欢龙,真见到了却吓得要死。

这跟有些人嘴上说喜欢什么,实际遇到了又不一样,是不是很可笑呢?
我觉得这些南阳成语典故特别有趣,也很有意义,能教会我们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呢!。

出自南阳的成语

出自南阳的成语

出自南阳的成语1. “三顾茅庐”,想当年刘备那可是三次亲自到南阳去请诸葛亮出山呀,就像你为了追求自己特别喜欢的东西,不惜一切地去努力,你说是不是很执着?例子:他对那个项目真是三顾茅庐般地执着,一次次去争取合作机会。

2. “召父杜母”,哇塞,在南阳历史上这可是百姓对好官的赞誉呢,就如同现在大家对那些真正为人民做事的好干部的夸赞一样!例子:这位市长真是做到了召父杜母般的好,深受市民爱戴。

3. “羊续悬鱼”,这说的是为官清廉啊,就好像一个人能够坚决抵制诱惑,坚守自己的原则,多了不起呀!例子:他在那个职位上一直保持羊续悬鱼的作风,从不接受不正当好处。

4. “望梅止渴”,曹操多机智呀,用这个办法激励士兵,这不就跟我们有时候给自己打气一样嘛!例子:我们在遇到困难时也可以学学望梅止渴,给自己一些精神动力。

5. “杯弓蛇影”,哎呀,这就是自己吓自己呀,生活中也有很多人会这样无端地害怕呢。

例子:他总是杯弓蛇影的,有点动静就紧张得不行。

6. “先礼后兵”,这做事多有策略呀,先友好地对待,不行再采取强硬手段,是不是很有智慧?例子:在谈判中他们先礼后兵,争取到了很好的条件。

7. “千虑一得”,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呀,哪怕想得再多也可能有一个好点子呢,就像南阳的智慧一样。

例子:大家集思广益,说不定谁就能千虑一得呢。

8. “穷当益坚”,在困境中更要坚定呀,这是多么励志的精神,就像南阳人那种不服输的劲儿!例子:他在困难时期依然穷当益坚,努力奋斗着。

9. “小巫见大巫”,这一对比就知道差距啦,就好像你看到特别厉害的人,就觉得自己还有很大进步空间呢。

例子:和他一比,我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10. “七擒七纵”,这得多大的胸怀和智慧呀,对人反复宽容和收服,真是厉害!例子:他对待那个调皮的孩子就像七擒七纵一样,非常有耐心。

这些出自南阳的成语都很有意思吧,它们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道理,真的值得我们好好去品味和学习呀!。

与南阳有关的成语

与南阳有关的成语

与南阳有关的成语
1. 三顾茅庐。

你知道吗,当年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那可是三次亲自到诸葛亮住的茅庐去拜访啊!就好像咱要是特别想请一个厉害的人帮忙,也得拿出十足的诚意呀!
2. 羊续悬鱼。

哎呀,以前南阳有个叫羊续的官员,太清正廉洁啦!别人送他鱼,他就把鱼挂起来,坚决不接受贿赂,这难道不值得咱好好学习吗?
3. 召父杜母。

在南阳的历史上呀,召信臣和杜诗这两位官员可真是百姓的福音,被称为召父杜母呢,这不就跟现在那些特别受百姓爱戴的好官一样嘛!
4. 枯木逢春。

咱南阳有时候也能看到一些看似枯死的树木又奇迹般地长出新芽,不就像这个成语说的那样嘛,多神奇呀!
5. 望梅止渴。

就像曹操当年带兵时用“望梅止渴”这个主意来鼓励士兵,咱遇到困难也得想办法给自己打气呀,是不是?
6. 杯弓蛇影。

有时候咱自己吓自己,就跟那个以为杯子里有蛇的人似的,哎呀,可别这么傻啦!
7. 画龙点睛。

咱南阳也有很多优秀的艺术家呀,要是能在作品上做到画龙点睛的一笔,那可不得了啦!
8. 程门立雪。

你想想,那人为了求学在雪地等那么久,咱要是有这种精神,那啥学不好呀,这故事多励志!
9. 乘风破浪。

咱南阳人也要有乘风破浪的勇气和决心,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可不能胆小退缩哟!
我的观点结论:南阳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成语典故,这些都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应该好好传承和发扬,让更多人了解南阳的魅力。

初中素材南阳高卧的历史典故及释义

初中素材南阳高卧的历史典故及释义

南阳高卧的历史典故及释义典源出处《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注引《汉晋春秋》曰:“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

”引《魏略》曰:“亮在荆州,……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

”释义用法诸葛亮隐居南阳隆中,好为《梁父吟》,常抱膝长啸。

他身怀经邦济世的大才,自比为春秋战国时的名臣管仲、乐毅,被人称许为“卧龙”。

后用此典表现人怀才未展,待时而起,也以“卧龙”等指这样的人。

用典形式【卧龙】唐·高适:“寂寞卧龙处,英灵千载魂。

”宋·刘儗:“叔子残碑,卧龙陈迹,遗恨斜阳里。

”宋·辛弃疾:“更想隆中,卧龙千尺,高吟才罢。

”【久卧龙】唐·白居易:“伤弓未息新惊鸟,得水难留久卧龙。

”【长抱膝】北周·庾信:“讵知长抱膝,徒为梁父吟。

”【抱膝意】明·陈子龙:“许身空自大,抱膝意难忘。

”【卧龙才】唐·刘禹锡:“一吟梁甫曲,知是卧龙才。

”【卧龙公】宋·范成大:“若家卧龙公,事业管萧埒。

”【卧南阳】唐·杜甫:“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起卧龙】唐·刘禹锡:“雷雨江湖起卧龙,武陵樵客蹑仙踪。

”【梁甫吟】唐·杜甫:“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宋·汪元量:“老子猖狂甚,犹歌梁甫吟。

”【琅邪人】唐·李白:“耻学琅邪人,龙蟠事躬耕。

”【长吟抱膝】唐·骆宾王:“长吟空抱膝,短翮讵冲天。

”【武侯吟龙】唐·罗隐:“宣父道高休叹凤,武侯才大本吟龙。

”【卧龙诸葛】宋·辛弃疾:“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

出自南阳的成语,您知道几个?

出自南阳的成语,您知道几个?

出自南阳的成语,您知道几个?南阳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山河奇秀俊美,名胜古迹繁多,她的每一块土地都隐藏着一段神奇的历史,积淀着文化的瑰宝,自然也就引发了许多历史上的成语故事。

小编搜集了10个具有代表性的,邀请您来鉴赏听说南阳人知道五个的智商可以及格了,知道十个的智商简直要爆棚!小伙伴们,你们知道几个?1三顾茅庐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汉朝末年,逐渐形成了曹操、刘备、孙权三大势力。

势力最小而无地盘,又无兵力的刘备听说隐居南阳卧龙岗的诸葛亮很有才能,便恭恭敬敬地亲自去寻访。

刘备前后去了三次,头两次诸葛亮避而不见,第三次才亲自出迎,在茅庐中共同探讨时局,分析形势,使刘备大为叹服,再三请他出山相助,重兴汉室。

诸葛亮深为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所打动,答应了刘备的请求,离开卧龙岗为刘备出谋划策,打了许多胜仗,奠定了蜀汉的国基。

初出茅庐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公元207年,曹操派大将夏侯惇率领十万大军杀奔南阳新野,这时刘备仅有数千人马,形势十分危急。

诸葛亮命令关羽、张飞各带一千人马,埋伏到博望城左右的山谷里,命令关平、刘封领五百人,在博望坡后等候放火,命令赵云前去诱敌,只许败不许胜。

请刘备亲自带领一支人马,驻扎在博望山下,望见曹军就退,等到各路火起后,再回军冲杀。

夜半时分,曹军被刘备、赵云引到一条狭窄的小路上,路边树林茂密,芦苇丛生,夏侯惇迟疑之时已经晚了,火光之中,烧得曹军焦头烂额,死伤不计其数。

刘备回军冲杀,关羽、张飞率伏兵拦住去路,两面夹攻,杀得曹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这就是诸葛亮“初出茅庐”立下的第一功“火烧博望”。

羊续悬鱼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羊续传》东汉吴帝时,江夏郡发生兵变,叛军头目赵慈率部杀害了南阳太守秦颉。

汉灵帝获悉后,调派羊续到南阳担任太守,并平定叛乱。

叛乱平定后,羊续马上整顿吏治,惩办了几个贪赃枉法的官员,受到南阳百姓的拥戴。

源于南阳的成语典故

源于南阳的成语典故

源于南阳的成语典故【盘古开天地】史前神话传说。

相传在人类还没有出现以前,天地混沌不分,好像一个大鸡蛋。

人类的祖先盘古夫妇就孕育在这个大鸡蛋中。

这位名叫盘古的超人,一直用神斧不停地开凿,企图把自己从混沌中解脱出来。

他的努力持续了一万八千年,到公元前二百七十六万零四百八十年(这是神话学家用特殊方法计算的),盘古终于把大鸡蛋劈开,蛋清慢慢上升,最后形成明亮的天空,蛋黄慢慢下沉,最后变成了大地,于是便有了天地之分。

盘古夫妇在风光秀丽的桐柏山定居下来,生儿育女,这便是人类的初源。

故史书有盘古“为宅大复山(即桐柏山)”的记载。

《中国神话大辞典》载有“盘古开天地,血滴淮渎”。

就是说,淮源之水是盘古夫妇滴血而成。

今河南桐柏不仅有盘古山、盘古庙(祠)、盘古像、盘古碑,还有全国唯一的盘古奶奶庙和传统的盘古庙会。

流传于西北、吴越、湘赣、西南、中原等九大盘古传说区中的盘古神话,大多源于桐柏盘古神话。

全国许多著名神话学家一致认可,“盘古在桐柏开天辟地说”足以确立,盘古文化始于桐柏。

【夸父逐日】夸父,神话人物。

为留着太阳,让它的光芒常照人间,夸父立志追赶太阳,赶到太阳入口处,因焦渴喝干了黄、渭二河的水,仍感不足,终于渴死。

弃其杖,化为密茂的树林,称为“邓林”。

《路史·国名记(四)》:“邓,楚之北境,史云阻之以邓林者,今之南阳”。

《读史方舆纪要》注:“邓州,古称邓林之险。

”说明今河南邓州市一带,即传说中的“邓林”。

据邓州市地名普查资料,境域内冠以林字的集镇、村庄及山岗、河塘等共300多处,林扒镇古时称邓林镇。

【禹王锁蛟】相传尧舜时代,洪水滔天,民不聊生。

帝尧用鲧治水,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

及舜摄行天子之政,行视鲧之治水无状,遂将其流放于羽山诛杀而死,并举鲧的儿子禹继父之业。

禹谨记其父功之不成受诛的教训,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对于淮河水患,大禹三赴桐柏得知,乃因淮河源头有一个叫无支祁的水蛟兴风作浪所致。

南阳诸葛庐的典故

南阳诸葛庐的典故

南阳诸葛庐的典故
南阳诸葛庐是指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所居住的庐舍,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南阳市。

据传说,诸葛亮卧薪尝胆后,隐居南阳龙洲,建造了一座简陋的茅屋,并在屋前种植了一棵桑树。

每天,他都会坐在庐舍中,琢磨着治国理政的大计。

有一天,一位来自西川的使者前来拜访诸葛亮,想向他请教一些问题。

诸葛亮招待他进入庐舍,但却发现庐舍内仅有一张竹床、一张竹几和一只竹篮,而且床上还散发着一股异香。

使者忍不住问:“丞相,您是如何能在如此简陋的环境中安居乐业的呢?”诸葛亮回答:“天下大事,做好了计划,就不必过多的考虑居住环境。


这个典故告诉我们,作为一个领袖,重要的不是环境的优越,而是思想的卓越。

只有在理想的信念指引下,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 1 -。

【成语故事】南阳三葛

【成语故事】南阳三葛

【成语故事】南阳三葛南阳三葛在中国历史上,葛仲文(葛洪)、葛玄、葛天民被誉为南阳三葛,他们是南阳地区的孔门弟子,承袭了孔子的学说,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南阳三葛之中,葛仲文(葛洪)是最早出场的一位。

他出生于东汉末年,自幼聪慧过人,学业优秀。

他精通经、史、子、集各类典籍,尤其擅长道家学说。

在他的著作《抱朴子》中,他对中医、命理、禅宗等领域都有深入研究和贡献。

葛洪的学说影响了很多后来的学者和思想家,如唐代的陈师道、宋代的朱熹等。

他的著作《抱朴子》是道家代表性著作之一,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和思想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葛玄是南阳三葛中最为有名的一位。

他是东汉末年至西晋初年的学者,一生致力于儒、道、佛三家思想的研究和融合。

他广泛传播了孔子的学说,深受人们的尊敬和推崇。

他的弟子很多,其中最有名的是后来成为东晋名儒的陈寿。

葛洪的著作《东观汉记》中,详细记载了他对孔子学说和儒家文化的研究和理解,对于后来的儒家学者有很大影响。

葛天民是南阳三葛中最晚出场的一位,他活动在唐代初年,也是一位重要的学者和文化人物。

他早年师从葛洪,深得其传道授业之余。

葛天民在医学和天文学方面有很重要的贡献,他的著作《卫生论》被后人视为古代医学的重要史料,对于研究古人的医学知识和学说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葛天民的著作《宜民论》也影响了后来的文化和社会思潮。

南阳三葛的故事告诉我们,南阳地区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承载着丰富的人文底蕴和传统的文化遗产。

南阳三葛都是才华横溢的学者,他们对于自己所研究的领域都有很深入的理解,且注重实践和应用,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和学术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葛洪、葛玄、葛天民都是孔子的弟子,他们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和思想,将其发扬光大,对中国古代文化和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的学说和著作传承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对于后世的学者和文人都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参考价值。

南阳三葛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人物,他们的学术贡献和思想成果至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研究。

【成语故事】南阳三葛

【成语故事】南阳三葛

【成语故事】南阳三葛南阳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城市,也是文化名城。

在南阳有一座山,山上有一个小村庄。

这个小村庄里住着三个人,他们的姓氏都是葛,之所以称为南阳三葛。

南阳三葛分别是葛亭、葛宇和葛孟。

他们三个人性格迥异,却都是村里的顶梁柱。

这个小村庄以农业为主,三葛也都是农民。

葛亭是村里年纪最大的一位,他勤劳善良,一心一意地耕种着自己的田地。

葛亭的庄稼总是长得最好,村里的人都很羡慕他的农作物。

他热心帮助邻居,是村里人们眼中的好人。

葛宇是村里的一个石匠,他擅长雕刻,经常在村里的庙宇中修复石雕。

葛宇的工艺精湛,他的作品常常被人称赞,被视为艺术品。

葛宇的美丽雕塑像栩栩如生,成为了村庄的标志。

葛孟是村里的一个学者,他在南阳地区有很高的威望。

他一直在研究古代经典,并且将自己的学问传授给村里的青年人。

葛孟的学问渊博,他对村里的人们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这三个人为村庄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成为了后人敬仰的对象。

有一天,他们三个人一起来到了南阳城,听说城里正在举办一场科举考试。

这场考试的目的是选拔优秀的人才,为国家做贡献。

葛亭、葛宇和葛孟都很感兴趣,于是他们商量着一起参加考试。

葛亭希望通过考试,成为官员,为村庄争取更多的利益。

葛宇想通过考试,展示自己的才华,成为一名宫廷雕刻师。

葛孟则希望通过考试,得到更多的资源和机会,让自己的学问更好地传承下去。

于是,三个人开始了紧张的备考。

葛亭每天早起晚归,辛勤耕作之余还要刻苦学习。

葛宇则专心致志地研究雕刻技艺,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

葛孟则研究着古代经典,准备着参加考试。

经过几个月的潜心备考,考试终于来临。

南阳城里聚集了众多的考生,他们都希望通过这次考试改变自己的命运。

考试当天,葛亭、葛宇和葛孟都带着自己的梦想和期望前来参加考试。

他们静静地等待着,心中充满了期待和紧张。

考试过程很长,但最终三葛都顺利地通过了考试。

他们经过评议,被授予了不同的官职。

葛亭成为了一名农业部官员,负责农田的管理和农民的教育。

南阳三葛成语故事

南阳三葛成语故事

南阳三葛成语故事
南阳三葛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几千年以来人民智慧的.结晶。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南阳三葛成语故事,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 南阳三葛的成语故事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

琅琊(今山东临沂北)的诸葛亮兄弟迁居南阳。

后来刘备来访诸葛亮,27岁的诸葛亮预言了天下三分的局面,后出任蜀国丞相,建立了不朽的功绩。

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在吴国当南郡太守。

当刘备东下進攻吴国时,诸葛瑾给刘备写信,说明吴蜀联盟的重要性,有人对孙权说诸葛瑾里通外国,孙权很生气,说:“我和子瑜(诸葛瑾)有生死不易的交情,子瑜不会背叛我,就象我不会背叛子瑜一样!”诸葛亮的从弟诸葛诞也很了不起,他在魏国当刺史,常常为魏国领兵出征。

当时人说:“(诸葛三兄弟,)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


2 南阳三葛材料
【发音】nán yáng sān gě
【出处】《世说新语·品藻》
【解释】南阳三葛,指的是诸葛亮与哥哥诸葛瑾,堂弟诸葛诞,他们并称南阳三葛。

比喻很有才能的人。

【成语举例】但~,君得其龙,区区者又何足道。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凤仙》。

【成语故事】南阳三葛

【成语故事】南阳三葛

【成语故事】南阳三葛南阳三葛相传古代有一个叫葛洪的人,他出生于南阳地区,因此被人们称为“南阳三葛”。

葛洪年轻时聪明才智过人,世人都对他十分仰慕和赞赏。

葛洪任职州县的时候,他见义勇为,秉公办案,深受人们的敬爱。

他一直以来都坚持做事情认真细致,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所以,不论是上级还是下级,都对他推心置腹。

有一天,葛洪接到一宗案件,是一对村民的纠纷。

这对村民争夺一块土地,各有所主张。

眼看着争执不下,势头越来越厉害,如果不及时调解,就有可能引发恶劣的后果。

葛洪得知情况后,亲自前去现场调查。

他详细询问了双方的情况,并亲自到争执的土地上进行勘察。

葛洪发现,双方的证据都存在一些漏洞,甚至有人提供了伪造的证据。

葛洪心中明白,这是一宗故意恶意制造的纷争,目的是想通过非法手段占据这块土地。

他不能凭空判断,必须要有更为确凿的证据。

于是,葛洪假意分别找来双方的亲人,告诉他们如实陈述事实真相的重要性,并告知他们关于伪造证据的罪行以及相应的刑责。

亲人们知道这些后,为了自己的家人,纷纷表示愿意如实说话。

葛洪通过认真搜集双方及亲人的证词,再对照现场的情况,逐一进行核实。

他联系了地方的专家,经过专家的分析,确定了土地的真实归属。

葛洪将证词的内容以及专家的意见整理成一份详细的报告,并将它提交给了上级。

在报告中,葛洪指出了伪造证据的罪行,要求行使相应的惩罚。

上级看到葛洪的报告后,对他的调查工作赞不绝口,觉得他的处事能力和公正无私的作风值得学习。

上级采纳了葛洪的建议,并给予了伪造证据者应有的处罚。

此事传遍了南阳地区,人们纷纷称赞葛洪为“南阳三葛”,以表达他们对他公正执法的敬佩之情。

自此以后,南阳地区的人们以“南阳三葛”来称呼葛洪,并将他作为标杆来指导自己。

故事告诉我们,葛洪以其忠诚、正直、公正的品质受到了人们的赞誉,他的行为也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他敢于揭露腐败,敢于伸张正义,无论面对多大的压力,他都始终坚持自己的理念和原则。

葛洪的事迹,告诉我们“南阳三葛”的精神,体现了官员应有的职业操守和道德风范。

有趣的地名4——南阳,为什么叫南阳?

有趣的地名4——南阳,为什么叫南阳?

有趣的地名4——南阳,为什么叫南阳?晋启南阳“南阳”这一地名,最早出现在《左传》中,时间在公元前625年。

这一年,“襄王有梦、神女无心”的周襄王被自己的弟弟王子带戴了绿帽子,还被叛军占领了国都洛阳。

周襄王跑到了郑国的汜地避难,后来这个地方就叫襄城,就是今天的襄城县。

晋文公重耳出兵勤王,杀王子带,迎周天子还都洛阳。

周襄王将今天的济源、焦作、获嘉这一区域赏赐给晋国,因位于太行山以南、黄河以北,晋国称此为“南阳”。

晋启南阳,意思是指晋国占领这一要地,南望中原。

晋国长达一百五十年的的霸业从“南阳”开启。

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战,晋国击败楚国,成为中原霸主。

公元前476年,三家分晋,韩国占据“南阳”,称此为“河内”,后在战国时期又叫“山阳”,汉献帝刘协曾封为“山阳公”,今为焦作市。

秦灭韩国,依旧称为“河内”。

新乡市获嘉县位庄乡有一个村叫“南阳屯”,前570年,晋大夫祁黄羊,任人唯贤,外举不避仇,荐自己的仇人解狐任南阳令,境内传为佳话。

这就是成语“大公无私”的来源。

明洪武八年(1375),冯氏一世祖从朔塞率兵南下,居此屯田,始名南阳屯。

南阳屯从侧面反映了“晋启南阳”的历史事实。

南阳古今沿革南阳这一地名,历史悠久。

北控汝洛,南蔽荆楚,西通关陕,东连江淮,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军事要地。

夏商王朝时期,南阳是夏商王朝经营南方和南方诸国北进中原的捷径,尧曾战于丹水之浦以服南蛮,舜帝其子曾封于南阳。

西周时期,南阳属荆州,因在周的南部,被周人称为“周土”。

楚灭申、唐、邓等国后,在南阳市设宛邑,南阳称宛就是从春秋开始的。

公元前272年,秦昭王派白起攻破楚国宛邑,改名为“南阳”,今为南阳市。

春秋战国时期,叫“南阳”的地方很多。

古人称山之南、水之北为“阳”。

鲁国南阳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地;晋国南阳指太行山以南,黄河以北地;魏国南阳一部分属韩国。

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亦称南阳,分属韩楚。

白起攻宛之战当白起刚刚成年的时候,父亲就把他送进军营,使他从小就受到军旅的熏陶。

【成语故事】十浆五馈

【成语故事】十浆五馈

【成语故事】十浆五馈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叫做徐干的人。

他是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人,是一位很有名的才子。

徐干虽然才华横溢,但是他非常清贫,生活十分困苦。

为了能够有所改善,他开始谋求官职。

有一年,徐干去举荐自己,前往任城郡(今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

途中,他经过沛县(今江苏省徐州市沛县),遇到了一位颇有钱财的人。

这位出身豪门的人见到徐干才华横溢,便主动为他提供帮助。

他对徐干说:“我听说你是南阳才子,有着卓越的才华,可是却生活十分清苦。

我想帮助你,只是你能够为我做一些事情吗?”徐干非常感谢他的帮助,便问他需要做什么。

那位出身豪门的人便告诉他说,他非常喜欢喝酒,希望徐干能够每天送十浆五馈的美酒给他。

徐干觉得这个请求很简单,便欣然答应了下来。

徐干继续往任城郡的方向前进,一路上探索各地的风俗习惯和名胜古迹。

他身上只带了一点钱财,每到一个地方都过起很朴素的生活。

不过,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承诺,每天都会准时送去十浆五馈的美酒。

终于,徐干到达了任城郡。

在任城郡,他遇到了久闻其名的刘景升。

刘景升是那个时代非常有名的文化人物,他看到徐干才华横溢,便建议他去见当地的太守,希望能够得到一份朝廷的差遣。

徐干接受了他的建议,前去投奔太守。

太守听闻徐干的才华,决定试着请他为自己撰写文书。

徐干被太守任命为主管文书的官员。

徐干的表现非常出色,太守对他更是器重有加。

不久,太守因病去世,徐干的前途再一次受到挫折。

徐干不得已,只好辞职回到南阳。

回到南阳后,徐干过着比从前更加清苦的生活。

然而,他不屈不挠,继续发扬自己的才华。

他不断地写诗作文,发表在各地。

在他的坚持下,他终于受到了朝廷的赏识,被任命为一名大臣。

徐干最终也认识到,十浆五馈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而是一种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和坚持的品质。

只有持之以恒、毅力不断,才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成语故事】南阳三葛

【成语故事】南阳三葛

【成语故事】南阳三葛南阳是古代中国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自古以来就有许多风云人物出生于此。

三葛被称为南阳三葛,分别指的是葛亮、葛洪、葛玄。

他们三人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和领域,成为南阳城的骄傲。

南阳的第一位著名人物是葛亮,即诸葛亮,字孔明。

他是三国时期刘备的重要谋士,被誉为“千古奇才”。

葛亮出生于南阳一贫如洗的家庭,但他早年就显示出了非凡的才华。

他精通经学、兵法和医术,被赞誉为“能文能武,人称神童”。

刘备在得到葛亮的助力后,才最终成功建立了蜀国。

葛亮智慧过人,善于谋略,为蜀国立下了赫赫战功,成为南阳城的骄傲。

南阳的第二位著名人物是葛洪,即葛仲华。

他是东晋时期的一位重要将领和军事家,也是一位儒家学者。

葛洪出身于南阳的豪门世家,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

他年少时就展现出过人的勇气和智慧,被人们称为“南阳状元”。

葛洪以武功出众而闻名,多次在战场上立下奇功,为东晋朝廷做出了重要贡献。

葛洪还是一位文学家,他的文笔清新流畅,深受人们喜爱。

葛洪所作的《西京赋》至今仍被后人传诵,使他成为南阳城的骄傲。

南阳的第三位著名人物是葛玄,即葛稚川。

他是东晋时期的一位重要道家学者和思想家,也是一位军事家。

葛玄出生于南阳的豪门世家,自幼聪颖过人。

他热爱学问,钻研道家的经典著作,终于参悟了道家的真谛。

葛玄以他的学问和修养成为当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对中国古代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葛玄还曾担任过军事要职,他积极参与国家政务,为东晋朝廷的繁荣和稳定做出了卓越贡献。

葛玄以其广博的学问、高尚的品德和杰出的军事才能成为南阳城的骄傲。

南阳三葛的故事,不仅展示了南阳城的繁荣和人才辈出的景象,更将南阳城的光辉历史记录在了人们心中。

这三位葛氏的人物各具特点,他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领域中表现出了出众的才华和智慧,为南阳城赢得了荣誉和尊重。

南阳三葛的故事激励着南阳的后人,让他们热爱自己的家乡,为家乡的繁荣与发展而努力奋斗。

【成语故事】南阳三葛

【成语故事】南阳三葛

【成语故事】南阳三葛
南阳三葛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人们用某种方法获得成功,但成功的原因并不是他们自己的努力,而是另一个人的帮忙。

故事源于三国时期,当时曹操和孙权之间频繁交战,而孙权的顾问鲁肃发现,周围的地方都已经被曹操占领了,只有南阳城仍然没有被攻占。

鲁肃于是建议孙权派人去南阳招揽人才,以加强孙权的实力。

南阳是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城市,那里出产了很多才华横溢的人才。

但是南阳的城墙很高,孙权的将领们都不知道该如何进入城内招揽人才。

就在这时,有三个人出现了,他们分别是葛亮、葛班、葛优。

三人经过商议后,想出了一个妙计。

他们掘地成家,从南阳城外挖了一个地道,然后通过地道和城内的人才进行联络,成功招揽了很多人才。

为了感谢南阳三葛,孙权授予他们了大量土地和金银。

南阳三葛之所以被尊为成语,是因为他们的成功并不是由于自己的努力,而是因为借助了地道这个外力,才成功地招揽了人才。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有时候我们需要借助外力才能够获得成功,但是如果我们依赖外力太多,那就会失去自我,最终导致失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源于南阳的成语典故【盘古开天地】史前神话传说。

相传在人类还没有出现以前,天地混沌不分,好像一个大鸡蛋。

人类的祖先盘古夫妇就孕育在这个大鸡蛋中。

这位名叫盘古的超人,一直用神斧不停地开凿,企图把自己从混沌中解脱出来。

他的努力持续了一万八千年,到公元前二百七十六万零四百八十年(这是神话学家用特殊方法计算的),盘古终于把大鸡蛋劈开,蛋清慢慢上升,最后形成明亮的天空,蛋黄慢慢下沉,最后变成了大地,于是便有了天地之分。

盘古夫妇在风光秀丽的桐柏山定居下来,生儿育女,这便是人类的初源。

故史书有盘古“为宅大复山(即桐柏山)”的记载。

《中国神话大辞典》载有“盘古开天地,血滴淮渎”。

就是说,淮源之水是盘古夫妇滴血而成。

今河南桐柏不仅有盘古山、盘古庙(祠)、盘古像、盘古碑,还有全国唯一的盘古奶奶庙和传统的盘古庙会。

流传于西北、吴越、湘赣、西南、中原等九大盘古传说区中的盘古神话,大多源于桐柏盘古神话。

全国许多著名神话学家一致认可,“盘古在桐柏开天辟地说”足以确立,盘古文化始于桐柏。

【夸父逐日】夸父,神话人物。

为留着太阳,让它的光芒常照人间,夸父立志追赶太阳,赶到太阳入口处,因焦渴喝干了黄、渭二河的水,仍感不足,终于渴死。

弃其杖,化为密茂的树林,称为“邓林”。

《路史·国名记(四)》:“邓,楚之北境,史云阻之以邓林者,今之南阳”。

《读史方舆纪要》注:“邓州,古称邓林之险。

”说明今河南邓州市一带,即传说中的“邓林”。

据邓州市地名普查资料,境域内冠以林字的集镇、村庄及山岗、河塘等共300多处,林扒镇古时称邓林镇。

【禹王锁蛟】相传尧舜时代,洪水滔天,民不聊生。

帝尧用鲧治水,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

及舜摄行天子之政,行视鲧之治水无状,遂将其流放于羽山诛杀而死,并举鲧的儿子禹继父之业。

禹谨记其父功之不成受诛的教训,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对于淮河水患,大禹三赴桐柏得知,乃因淮河源头有一个叫无支祁的水蛟兴风作浪所致。

大禹遂调各路神仙将水蛟捉拿,但水蛟仍继续作怪,淮河水患不止。

禹又多次调遣天神,但均不能降服水蛟。

后来大禹奏请玉帝派太阳神之子庚辰下凡,用定水神针将水蛟制服,用铁链束其颈投入淮源井中,锁在井底石柱上,上刻“禹王锁蛟处”,从此,淮河水患始息,流注入海。

《史记·夏本纪》载:大禹“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

”【爱屋及乌】典出《尚书大传·大战篇》。

“纣死,武王召太公而问焉。

”太公(姜太公姓姜名尚,因曾被封于吕地(今河南南阳),也叫吕尚。

)曰:“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不爱人者及其胥余。

”爱屋及乌的成语即从此而来。

意思是认为某人好,连他房上的乌鸦也应该受到优待。

比喻推爱。

【霸陵醉尉】霸陵:西汉文帝之寝陵,在今陕西长安县东;霸陵尉乃管理霸陵事务之地方官。

霸陵醉尉比喻人失势倒霉。

它出自新野人庾信笔下《周大将军怀德公吴明彻墓志》“霸陵醉尉,侵辱可知。

东陵故侯,生平已矣”。

西汉时,名将李广因作战失利,在家戴罪闲居,一次南山射猎返回至霸陵亭时,霸陵尉也喝醉了,对李广大声喝斥,不肯放行,李广无奈,只得夜宿于亭下,颇受些风霜之苦。

不久,李广起复为右北平太守,乃将霸陵尉绑至军前斩首。

今喻人不走运。

【杯弓蛇影】晋朝新野人乐广一日在家请客,客人见酒杯中有“蛇”,回家忧思而病。

乐广知后,重请了客,仍落座如旧,客人见墙上面弓的影投入杯,因而病好,后人将这个以心药治心病的故事,概括为“杯弓蛇影”,今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敝帚自珍】典出《东观汉记·光武帝纪》。

“一旦放火纵兵,闻之可为酸鼻。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东汉光武帝(一说南阳人)派大将刘禹去攻一个城池,遭到顽强抵抗,攻陷之后不但杀了投降的官兵,而且纵兵屠城。

光武帝写信道“家有敝帚,享之千金”,人们连一把破扫把也是十分珍惜的,你却这样不爱护我子民的生命财产。

后来演化为“敝帚自珍”,比喻自己的东西虽然不好,也是非常爱惜它的,也用于自谦。

【冰清玉洁】冰清,像冰一样清澈;玉洁,如玉一般晶莹润洁。

冰清玉洁,是形容人的品质完美无瑕,如冰似玉。

这个成语是世人对乐广和他的女婿卫玠的赞誉。

乐广,晋初新野人,卫玠的岳父,品行高洁。

卫玠,河东安邑人。

五岁时,长得粉妆玉琢,十分讨人喜爱。

少年时,他坐着羊车到街上去,很多人争相围观,说他简直象脂玉雕成的仙童一般,妇女们竞相往他的车上丢水果小吃。

卫玠非但丰姿秀美,学识也很精深,善言玄理,为时人所钦服。

乐广与卫玠,都博学多识,操品清峻,又都善言谈,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有其翁必有其婿,世人传为佳话。

《晋书·卫玠传》、《乐广传》及《世说新语·言语》都说:“妇公冰清,女婿玉润”、“妻父有冰清之资,女婿有璧玉之润。

”后来,人们便将岳父、女婿双双美好称为“冰清玉润”,后演化成“冰清玉洁”,也作“玉洁冰清”。

【不及黄泉勿相见】郑国郑武公之妻为春秋时申国(今南阳市)申侯之女,生有庄公及共叔段。

他偏爱少子段,曾请武公立少子段,因遭武公反对,未果。

庄公即位,她支持共叔段叛乱。

公元前722年,庄公平乱后将其母放逐到边城颍,立誓“不及黄泉勿相见”。

其后,母子相互思念,但因誓言而欲见不能,庄公遂用颍考叔之谋,“阙地及泉,隧而相见。

”之后,母子和好如初。

【差强人意】典出《后汉书·吴汉传》。

东汉光武帝刘秀(一说南阳人)时,外乱为患,汉兵讨伐,节节失利,当时许多官看到都惊慌失措,唯吴汉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

帝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

”意谓还算能振奋人的意志。

今谓尚能使人满意。

【车载斗量】典出《三国志·吴书·吴主孙权传》。

裴松之注引《吴书》曰:咨字德度,南阳人。

帝(孙权)曰:“吴如大夫者几人?”咨曰:“聪明特达者八九十人,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这个典故的原意是人才极多,多到要用车来装,要用斗来量。

后来人们用来形容数量(不单指人才)极多。

【乘风破浪】比喻不畏艰难险阻,奋勇前进。

多含施展远大抱负之意。

语出邓州市穰东宗家人宗悫。

《宋书·宗悫传》:“悫年少时,(叔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后有“乘风破浪”、“长风破浪”。

【初出茅庐】原指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接受邀请,就任军师,在新野议事台定下火烧博望计,大败曹军,立下了战功。

语出《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后引申为刚走上社会或工作岗位,经验不足。

【唇亡齿寒】源于《左传·僖公五年》。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灭虢。

此役虞之大夫百里奚(南阳人)被俘。

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唇亡齿寒比喻关系密切,互相依靠。

【大堂行医】《南阳地区志·张仲景传》载,张仲景,东汉南阳郡(今南阳)人,工于治疗,尤精经方。

被尊为“医圣”。

灵帝年间,举为孝廉,相传官至长沙太守。

当时,正值大疫,凡遇农历每月初一、十五,张仲景便停止处理公务,而设案于大堂上,为百姓诊病施药。

被称作大堂行医。

后中原大疫,他遂辞官归里,为百姓诊治疾病,济世救民。

【得陇望蜀】典出《后汉书·岑彭传》。

东汉初,隗嚣据陇地(今甘肃),公孙述占蜀地(今四川境),刘秀(一说南阳人)派盖延与耿延围困二地,由岑彭统一指挥两路军马。

刘秀在给岑彭信中,令他在占领西域后,立即驱兵南进,攻占四川。

信中曰:“两城若下,便可将兵南击蜀,人若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

”谓既取得陇右,又想进攻西蜀。

此成语乃刘秀创也。

后形容人得寸进尺,贪得无厌。

【二十八宿】东汉的第二个皇帝孝明帝在位的时候,追感前世功臣,也为给臣僚们树立表率,在南宫云台画了28人的图像。

这28人中出生在南阳辖区的就有11人。

他们是邓禹、岑彭、贾复、吴汉、陈俊、任光、朱祐、杜茂、马成、刘隆、马武。

【夫人城】典出《晋书·朱序传》。

朱序,东晋义阳平氏(今桐柏平氏)人,377年任南中郎将、梁州刺史,镇守襄阳。

时前秦军攻城,他率众固守。

其母韩氏发现城西北角易破,率百余婢女及城中妇女,在此新筑城墙二十余丈,前秦军进攻西北角果然失败。

襄阳人谓此城为“夫人城”。

【狗烹弓藏】典出《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范蠡(南阳人)遂去,自齐遣大夫种书曰:“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同共乐。

”后人用“狗烹弓藏”或“兔死狗烹”的典故比喻帝王建功立业后功臣反而受到猜忌或杀害,或遣责忘恩负义者。

【冠军】古县名,公元前123年置,因霍去病功冠诸军,封冠军侯于此故名,治所在今邓州市西北。

据《汉书·卫青霍去病传》“票姚校尉去病斩首捕虏二千二十八级,得相国、当户,斩单于大父行藉若侯产,捕季父罗姑比,再冠军,以二千五百户封去病为冠军侯。

”今指在比赛中居第一位者。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典出《武王伐纣平话》,“姜尚因命守时,直钩钓渭水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尚自言曰:‘负命者上钩来’”,今喻不强加于人或行为人自愿。

又《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太公望吕尚,东海上人,其先祖四岳,因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吕或封于申(今南阳市区西),姓姜氏。

”故姜尚祖籍南阳(今南阳市)。

【佼佼者】典出《后汉书·刘盆子传》。

“卿所谓铁中铮铮,佣中佼佼者也。

”刘秀打败了赤眉军,其首领樊崇率领丞相徐宣来降,刘秀受降后对樊崇说:“你降我后悔吗?如果后悔,我把投降的士兵、兵甲还给你再决雌雄。

”徐宣赶快说:“我们离开长安,就商量好投降,如今好比回到慈母怀抱,没什么遗憾。

”刘秀得意地说:“你算是铁中的钢,铮铮有声,与一般人比较,你才是较有才能的。

”今用佼佼者称赞才能出众的人。

【街谈巷议】典出张衡(南阳人)《西京赋》。

“街谈巷议,弹射臧否。

”西汉时,丞相公孙贺的儿子当太仆时,擅自动用了军费,并由此下狱。

公孙贺到处活动为儿子开脱,当时正在追捕一个叫朱安世的人,公孙贺便串通捕吏捕获了朱安世来顶替自己的儿子伏法。

对此,人们街谈巷议,纷纷提出批评和指责。

街谈巷议指街巷的谈话议论,即民间的舆论。

【乐不思蜀】刘禅,刘备之子,传说其母在新野怀他时,曾梦见有星斗入怀,故为其取乳名阿斗,为蜀国末代皇帝。

蜀国灭之后,他被掳至魏都,被司马昭嘲弄性地封为安乐乡公,他终日醉生梦死,即使在宴会上演奏蜀地歌舞音乐,也勾不起他对故国的丝毫思念,司马昭曾当面讥嘲地问:“在此过得如何,是否思念蜀国?”他竟毫无亡国之痛地回答:“此地乐,不思蜀。

”于是后世就有了“乐不思蜀”这个成语,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之意。

【乐此不疲】典出《后汉书·光武帝纪》。

皇太子见帝(光武帝,一说南阳人)勤劳不怠,曰:“陛下有禹汤之明,而失黄老养性之福,愿颐爱精神,优游自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