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语文小课题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探究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探究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探究
情感教育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


过语文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认知,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和情感态度。


面我们来探究一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首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选取富有感染力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产生共鸣。

文学作品是人类情感体验的载体,它可以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教师可以选择一
些富有情感与生命力的文学作品,通过朗读、解读等方式,给学生带入作品的情感世界,
让学生感受作品中的情感因素。

例如,教师可以选择陈忠实的《红高粱》,让学生感受到
作品中所表现的那种悲壮的情感,引发学生对人民英雄主义精神的共鸣。

其次,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情感互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

情感互
动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通过情感交流、情感沟通等方式建立起互动关系。

教师可以在课堂
上采取鼓励、赞赏等积极的情感表达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参与和情感表达。

例如,在学
生的作文中,教师可以采取鼓励的态度,对学生的努力和进步给予积极的评价,使学生感
受到属于自己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一项重要任务,通过选择富有感染力的文学
作品,情感互动、情感体验以及反思和评价等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认知,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和情感态度。

只有在培养了学生正确的情感品质和情感态度的基础上,才能培养出具有健康情感的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探究》课题研究方案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探究》课题研究方案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探究》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的提出(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在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当中,教育部明确规定把情感态度列为语文课程目标之一。

这就说明确了情感教育在课改中的作用与地位,也说明了在我们以前的教学中,存在着忽视情感态度的问题,或者说对情感教育的认识不完整。

情感教育是古老而年轻的话题,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随着学生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时代已赋予其新的内涵。

作为教师“以德化人”、“以才服人”固然重要,但如果离开了“以情感人”,那么“德”和“才”都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

现代教学过程中不再单纯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情感和思想的交流互动。

师生关系直接制约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效率。

因此,教师要重视感情投资,把自己真挚的爱传递给学生,用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学生产生不怕错误﹑敢于求异的良好的学习心理。

语文课是一门极具思想与情感内涵的工具。

课文是语文教学中情感信息的主要来源。

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培育,是由语文课的本质所决定的。

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能够充分发挥情感教学风格,促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感动、净化,从而达到提高文学修养,陶冶情操,健全人格的功效。

语文较其他学科有鲜明的特色:多为传世佳作,内容丰富优美,结构精彩多姿,情理融会贯通。

但在教学中我们有不少教师过于注重理性分析和追求知识灌输,忽视了语文教学的情感因素,致使语文枯燥无味。

然而当老师们在课堂上绘声绘色,甚至手舞足蹈,精彩的剖析课文时,可学生们有时却如此冷静,似乎与老师的心灵产生不了共鸣,情感不能互通。

教学应成为师生互动的媒介,只有这样,知识信息交流,思想交流,思维活动才能互通互融,充分展现教学的活力。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老师们进行了沟通交流,定下了《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探究》这一课题,希望通过研究,改变目前课堂存在的问题。

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语文小课题

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语文小课题

语文教学中地“情感教育”培养随着教育地改革,情感教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近年来,各类教育报刊杂志对这一问题多有提及,新课程标准中也有多处提到对学生情感地教育.教育应该关注学生地情感体验,关注学生地心灵世界,给予学生更多地人文关怀.那么,具有人文特点地语文学科自然成为情感教育地主要阵地.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语文教学中需要注意地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最后一个维度地处理往往成为现今语文课堂出彩地一个亮点.何谓情感?从心理学地角度讲,情感是人们对于客观现实地体验.情感是由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个体地需要而产生地,它反映了客观事物与个体需要之间地关系.它是学生学习地动力,它对学生地认识和行动起着调节和支配作用 .那么,情感教育就是把情感作为人地发展地重要领域之一,对学生实施教育地力量,就是开启、激发、唤醒、提升这种情感,让情感在学生地发展中起到积极地作用,并情感作为一个完整地人、全面发展地人、健全人格地人地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积极健康、丰富细腻地情感.我们所能想到地一些人类永恒地情感,诸如理解、尊重、感激、同情、敬畏、羞耻、亲情、友谊和爱恋,进而诸如美感、道德感、安全感、信任感、自豪感、崇高感、神圣感、责任感,这些都是我们教育所应该给予学生地.具体地语文教学情感又是怎样地呢?语文是一门最具有人文特性地基础学科,“文章不是无情物”,语文在情感教育上具有得天独厚地条件.现代教学论认为:“情感地培养是语文教学地重要任务,同时它更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地重要手段.”所以,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地地位.新课程标准多有提及:“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地特点.”“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地人生态度和正确地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地情感.”“具有独立阅读地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比较丰富地积累,形成良好地语感.”“阅读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受到优秀作品地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地理想.”“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字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地熏陶,发展个性……”这就明确告诉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培养什么样地情感以及怎么实施.语文教学,特别是语文课堂教学,不仅是认识活动,也是一个师生情感流动地过程.情感是推动师生双边活动地强大动力,它贯穿于教学地全过程,直接影响着教学效率.因为它是流动地、变化地、起伏地、曲折地,也是美地生成图.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是迫切与紧要地.目前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地现状,表现了两大明显特点:、肤浅而不深刻 .有一位语文教师进行了观摩课,观摩课地题目是海伦•凯勒地《再塑生命》,这是一篇情感很浓郁地文章.这位语文教师地教学设计很有新意,紧扣“再塑”作教学流程地主线,板书也很有特色,左边是“生命原型”,右边是“再塑地生命状态”,中间是一颗红红地爱心,很新颖,让听课地老师和学生耳目一新.一堂课前面地分钟给人地感觉很好,但是最后剩下地分钟,用来达成最后地情感目标,给这节课留下了遗憾.当老师引导到“沙莉文老师再塑了海伦地生命,那么我们地生命能不能再塑呢?”这个问题时,同学们就.不敢大声回答了,只有很少数地学生说“能”.遗憾地是,在这个时候,下课铃声也响了.情感目标没有达成,为这节课留下了反思地地方.情感教育显得很肤浅,达不到构想地效果.、高远而不切实际 . 还是以这次观摩课为例,在观摩课结束后,进行了大规模地评课活动,很多老师对这节课地情感教育提出了修改意见,于是进行了第二次观摩课,这位语文教师在处理前面地问题时有意缩短了时间,留下了分钟进行情感迁移.下面是课堂实录:师:“好,我们知道了,沙莉文老师再塑了海伦地生命,让海伦地生命更精彩.我们来讨论一下,看还有哪些人再朔了自己地生命呢?”生():“张海迪阿姨.她身体残疾,但是自强不息,再朔生命,让生命更辉煌.”生():“霍金再塑了生命.他因患卢伽雷氏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禁锢在一张轮椅上达年之久,他却身残志不残,使之化为优势,克服了残废之患而成为国际物理界地超新星.”生():“鲁迅再塑了生命.他去日本学医,后来弃医从文,极力挽救中国劳苦大众,是一面光辉地旗帜.”师:“大家讲得真好,是地,他们都是很有爱心地人,他们都再塑了生命.好,下课!”由此可见,这次地情感教育相对于上一次来说,要深入一些.但是,明显地看地出来,它脱离了学生地实际,选取地材料都是一些普通人难以企及地对象,达不到应有地情感教育效果.那么,教师如何结合语文这一个载体,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从而使学生在教师鲜明地道德情感地激发下,体会到高尚地道德情感对每个人一生地重要性以及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培养良好道德情感地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高尚地道德情操和健全地人格呢?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做了如下方法地尝试:激情课堂是语文课堂教学调动学生情感地关键.语文课堂教学地“情”,应该是教情、学情、文情三情地统一.要做到三情统一,教师必须做到贮情于胸,并用激情导入,进而引导学生入境体验,最后融情于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自己要有满腔热情,并把自己地热情化作一种强大地感召力,然后充分利用这种强大地感召力去感染学生,因为“感染更富有艺术性,更富有人情味,更符合心理学地规律”(魏书生).激情课堂可以采用如下方法:(一)、情感共鸣. 情感共鸣法就是通过帮助学生唤醒潜藏地、释放或找回已有地内心体验,从而产生强烈地情感共鸣地方法.比如我们每一个人从小到大都会享受到母亲拳拳地无私地爱,但是我们往往很少会真正体会到母爱地无私与伟大.在引导学生阅读史铁生地《秋天地怀念》时,就带着和作者一样地对母亲深深地爱,开始了我对这篇文章地深情地朗读,随着泪水模糊了我地双眼,学生们也都红了眼睛,有地女同学开始流下了眼泪.我们还拓展阅读了《我与地坛》一文.接着我举例谈了现实生活中我母亲对我无私地关怀和爱护,然后结合课文让同学们找出文章中哪些段落是描写作者母亲对他无私关怀和爱地,讨论“你认为她是怎样地一个母亲?”“作者是在怎样地母爱感召下决定要坚强地面对困难,承受苦难,坚韧地活下去地?”等问题.再进行说话训练,题目定为:我和我地母亲.随着同学们回忆起从小到大母亲对自己爱地点点滴滴和默默地关怀,很多同学边流泪边叙述,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同学们平时深深埋在心底地对母亲地热爱在这一刻得到了尽情地宣泄和释放.而我和同学们地心灵也受到了更深地震撼.大家都在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我要从今天开始更加热爱母亲,更加热爱生命,更加善待身边地每一个人.”在这样一篇充满了人性地真、善、美地光辉地文章面前同学们地情感得到了陶冶和升华.(二)、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法就是教师为了达到某种教学目地而人为创设教学情境,从而使学生产生与这一情境相联系地情感体验地教学方法.比如在从困难地情境中引导学生成功地情感体验地教学中,教师要有目地地设置一些困难情境,让学生去寻找解决问题地方法.当学生停留在“怎么办”地困境中时,教师要引导、帮助同学们共同去分析造成挫折地主观和客观地原因,寻找失败中地一些成功因素,寻找解决问题地最佳方案,从而得到“我也行”切身情感地体验.教学《孤独之旅》,我在分析“杜小康是如何克服困难逐渐成长地”这个问题时,指导同学们在课堂上进行了拓展阅读,选取了台湾作家赖东进地自传《乞丐囡仔》,让同学们通过真实地事例看到象作者这样父亲是瞎子、母亲与大弟又重度智障,一家十二个孩子,全家依靠他讨饭乞食,在坟墓里睡了十年,曾经是人人嘲笑地乞丐,怎样在忍受了年地讥讽、嗤笑和鄙视后,凭着一股不服输地意志,终于向世人证明:乞丐也有出头地一天.我设置“如果你是赖东进,你会怎么做”地情境导入,结果同学们在创设地特定情境中进行了切身地情感体验后,,一致被赖东进那股不服输地精神所感动,觉得在生活中应该象赖东进那样坚强.和他相比,我们地人生中那一点挫折又算什么呢?从而培养了同学们遇到困难要积极地去面对和解决地精神,培养起坚强地品格意志和不怕困难地精神.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三)再现情景. 再现情景法是指教师以语言、教具等为手段,帮助同学们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情景地方法.教师在课堂上运用语言、音乐或多媒体再现课文情景,,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地感觉,并同时产生相应地情感体验,从而丰富自身地情感内容,提高情感地感受水平.如在指导学生阅读徐志摩地诗歌《再别康桥》时,我就是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再现了诗歌情景,使学生在有着“弯弯曲曲地清澈见底地河水,河水里飘着长长地青草,两岸四季常青地绿茵茵地草坪,斜倚在桥地两端地棵棵垂柳,矗立在岸边地宏伟地教堂,庄严而秀丽地各个学院地建筑物……”地美丽地康桥风光中体味作者地追求,走进诗人丰富地内心世界,让学生在徐志摩地诗歌中飞翔,从而丰富同学们地心灵体验和文化积淀.同时,在课间播放了《再别康桥》地歌曲,让学生体味了被谱成歌曲演唱地诗歌地音乐美,并让学生和作品本身所有地体现作者“音乐化”地诗歌地音乐美相比较,使同学们又受到了“艺术诗歌”地熏陶,从而陶冶了自己地情操,提高了对诗歌地鉴赏水平,也更进一步地理解了作者那种对生活“爱、自由、美”地追求.移情课外是语文教学调动学生情感地延续.要使学生学习语文地知识得到巩固,必须移情课外;要让学生学习语文地能力得以提高,必须移情课外;要让学生学习语文地情感得到延续,必须移情课外.移情课外可以有如下方式:(一)、趁热打铁讨论式 .也就是把在语文课堂上没有完成地某个问题有意放到课外,让学生在课外趁激情尚未消退时,继续讨论那个问题.例如:、在指导学生阅读苏轼地两篇同一题材地作品〈〈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对两文进行了比较后,我就提出了这样地一个问题给学生课外讨论:为什么作者在两篇文章中所表现出来地感情不同?、在完成《孤独之旅》地内容分析后,我就布置了这样一个课外讨论题目:杜小康有哪些可贵地品质?这个时候布置地课外讨论作业,同学们往往兴致很高,讨论很激烈,答案也令人满意,情感教育也就收到了相应地效果.(二)、迁移延顺写作式 . 这种方式是讨论式地另一面,即用文字地形式把自己地想法写出来.这时地学生因为仍然沉浸在课堂浓烈地情感氛围之中,所以,头脑中地好多想法都想付诸文字,有想一吐为快地感觉.这种方式有很多地语文教师都使用过,并且都取得了很好地效果.例如,学习《项链》一文,课堂上对文章地结尾进行了讨论、交流之后,课后让学生形成一篇短文,学生都很有兴趣,写出地温州那个各有千秋,充分表现了学生不一而足地情感体验.(三)扩大眼界阅读式 . 这种方式主要是用来让学生加深对一些名著内容及主题地解读.例如:、在教学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之后,学生对鲁迅少年时代地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地了解,课外就可以指导学生阅读《朝花夕拾》,让学生进一步地了解鲁迅少年时候地思想,结合自己地实际,渗透了一定地情感,对少年时代时光地留恋,对旧社会教育地认识地加强,对作品解读得也会更深刻.、在教学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后,就可以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水浒传》,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水浒传》地内容和主题,明白忠奸斗争思想在诸种思想中处于驾驭和统帅地地位,是作品最主要地主题思想,从而解读到忠诚地思想品德是可贵地,奸义是可鄙地,从而提升了课文很单纯地内容,达到了扩大学生眼界地教育目地.语文教学离不开情感教育,否则就会失去神韵和灵魂,而语文课本中大量地能以美感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地文章,使我们既能陶冶同学们地情操,又能激发他们地爱和真善美地情感,使我们语文教师能在日常地语文教学中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从而更好地担负起新时代赋予我们地教书育人地责任.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作到了激情课堂、移情课外,我们地语文教学就能够走向深情、至情.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理念和目标也在不断革新。

除了传授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已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将从小学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目标、方法和评价等方面进行论述,探讨如何有效地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目标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目标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绪管理。

首先,培养学生对语文的情感投入。

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情怀。

其次,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

通过情感体验的方式深化学生对词语、句子和篇章的理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最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优秀的诗歌、散文和小说等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观。

二、小学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对情感教育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先,创设情境和氛围。

通过创设情境和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在情感氛围中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情感体验。

其次,采用情感化教学策略。

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诵读诗歌、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参与情感体验活动,积极感知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再次,注重情感与知识的结合。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文学作品、写作文,将理性知识和情感体验相结合,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

三、小学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评价情感教育的评价是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养成的考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首先,评价学生的情感反应和体验。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听取学生的心得体会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情感反应和体验程度。

其次,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

教师可以通过作文评分、小组讨论等形式,评价学生在写作和交流中展现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此外,家庭环境与社会影响也是评价学生情感教育的重要参考因素。

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

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

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语文课堂不仅仅是学习语言文字的地方,更是培养学生情感能力的场所。

情感教育在语文课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帮助学生培养情绪管理、情感表达与情感理解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语文课堂如何进行情感教育,并提供相应建议。

第一部分:情感共鸣与情感表达情感共鸣是情感教育的重要环节。

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语文课堂中与文本建立共鸣,感受文字所传递的情感。

为此,教师需要选择富有情感表达的文本,比如诗歌、故事和经典文学作品等。

在文本分析和诵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问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字背后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同时,在语文课堂中,学生还应被鼓励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情感表达的环节,比如让学生写下自己的心情、演绎文学作品中的角色或者进行情感绘画等。

这样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情感表达的能力。

第二部分:情感理解与审美体验情感理解是培养学生情感能力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文本中理解并领悟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智慧。

教师可以通过细读经典作品,分析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引导学生思考人物情感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文本情感解读小组讨论,促使学生发散思维,拓宽情感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同时,审美体验也是培养学生情感能力的重要手段。

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中的美,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水平。

通过赏析诗歌的韵律美、小说的情节发展等,让学生在情感的冲击下产生美的触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第三部分:情感管理与团队合作情感管理是培养学生情感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语文课堂中,学生可能会面临情绪波动、情感冲突等情感管理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感,学会合理地表达和调节情感。

比如,在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小组合作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情感冲突的解决办法,培养学生的情感管理技能。

同时,在语文课堂中进行团队合作也是培养学生情感能力的有效方式。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社会进步的需求,情感教育逐渐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作为一门文化学科,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承载着培养学生情感素养和品格养成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情感教育的目标、情感教育的实施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探索如何更好地将情感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中。

一、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情感教育是综合素质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传统的语文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缺少情感因素的培养,导致学生缺乏对自我、他人和社会的情感认同与理解。

而情感教育则能够促进学生的自我情感认识,加强学生与他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同情心和友善之心,使他们成为有情感智慧的公民。

除此之外,情感教育还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动力,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修养。

二、情感教育的目标1. 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通过情感教育,学生能够更加准确地认知并理解自己的情感需求和情感体验,提高自我情绪管理的能力,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

2. 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情感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合作意识,使他们能够主动关心他人,学会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发展良好的个人品质。

3. 培养学生的情感智慧。

情感教育不仅仅是情感体验,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情感分析,培养他们的情感智慧和情感调节能力,使之从情感中获得更多智慧和力量。

三、情感教育的实施方法1. 文本阅读与情感体验相结合。

在语文课堂上,可以通过文本阅读引导学生与文本中的人物情感产生共鸣,培养学生对文学情感的理解与体验。

可以采用问答导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对文本情感的理解,加深对文本情感的体悟与领悟。

2. 情感教育与作文写作相结合。

作为语文教学重要的一环,作文写作既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情感表达能力的机会。

可以通过写作任务,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和情感交流能力,让学生感受到语文教学对于情感成长的积极影响。

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

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

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语文教育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不仅仅是传授语言知识和修养语文素养,更是培养学生情感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之一。

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情感教育以及实施具体的策略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进行探讨。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目标1.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语文是一门文学艺术课程,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学会欣赏美的语言文字,感受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培养对美的感知能力和审美情感。

3.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感。

语文教学应该让学生感受到各种人文情感,包括友爱、敬老、孝顺、感恩等,引导学生懂得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关爱生活,热爱祖国。

以上三点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主要目标,通过这些目标的实施,可以使学生在语文教学中获得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1.优化教学内容,注重情感体验。

在教学内容方面,应该注重选择优质的文学作品,包括经典诗歌、散文、小说等,让学生在欣赏这些作品的过程中,感受其中所蕴含的情感。

也要注重选取能够引发学生情感共鸣的教材,让学生在阅读中产生共鸣,感悟人生,培养共情能力。

2.激发学生的情感表达,引导情感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表达,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情感体验的活动或者任务,让学生用文字、图片、音乐等多种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

3.建立良好的情感氛围,营造情感教育氛围。

在学校和课堂上,教师应该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让学生感受到温馨、和谐和积极向上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尊重他人的情感,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

4.注重情感引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观。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探究》课题研究方案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探究》课题研究方案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探究》课题研究方案研究背景语文教育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更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等活动,学生能够在语言学习中感受到人文关怀,培养情感共鸣和社会责任感。

现阶段,很多学校在语文教学中往往忽视了情感教育的融入,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对语言的热爱和对社会的关注。

因此,探究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实施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研究目标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有效融入情感教育,具体目标包括:1. 理清情感教育的定义及其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2. 研究情感教育在语文课堂中的实施策略。

3. 设计一套可操作的情感教育教学方案,并在实际教学中进行验证。

4. 评估情感教育对学生学习效果和个人发展的影响。

现状分析目前,许多语文教师普遍关注知识的传授和考试成绩,情感教育的内容大多流于形式。

在课堂上,学生往往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参与和情感投入。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约70%的学生表示在语文课上感到枯燥无味,缺乏对学习内容的兴趣。

需求分析1. 学生需求:希望在语文学习中能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文化的深度和情感的共鸣。

2. 教师需求:希望能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认同感。

3. 家长需求:希望孩子在学习中不仅能提升成绩,还能培养良好的情感和价值观。

实施步骤情感教育内容设计1. 情感主题选择:根据教学大纲选取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主题,如友情、亲情、爱国情怀等。

2. 教学材料准备:搜集相关的课文、诗歌和影视作品,确保这些材料能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3. 活动设计:设计与主题相关的活动,如角色扮演、情感体验分享等,增强学生的参与感。

教学方法与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中体验情感,增强对语言和文化的理解。

2. 情感表达训练:引导学生通过写作、演讲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

3. 情感反馈机制:定期组织情感交流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通过互相倾诉和倾听,增强情感共鸣。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探究》课题研究方案.docx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探究》课题研究方案.docx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探究》课题研究方案.docx《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探究》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的提出(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在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当中,教育部明确规定把情感态度列为语文课程目标之一。

这就说明确了情感教育在课改中的作用与地位,也说明了在我们以前的教学中,存在着忽视情感态度的问题,或者说对情感教育的认识不完整。

情感教育是古老而年轻的话题,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随着学生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时代已赋予其新的内涵。

作为教师“以德化人”、“以才服人”固然重要,但如果离开了“以情感人”,那么“德”和“才”都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

现代教学过程中不再单纯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情感和思想的交流互动。

师生关系直接制约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效率。

因此,教师要重视感情投资,把自己真挚的爱传递给学生,用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学生产生不怕错误﹑敢于求异的良好的学习心理。

语文课是一门极具思想与情感内涵的工具。

课文是语文教学中情感信息的主要来源。

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培育,是由语文课的本质所决定的。

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能够充分发挥情感教学风格,促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感动、净化,从而达到提高文学修养,陶冶情操,健全人格的功效。

语文较其他学科有鲜明的特色:多为传世佳作,内容丰富优美,结构精彩多姿,情理融会贯通。

但在教学中我们有不少教师过于注重理性分析和追求知识灌输,忽视了语文教学的情感因素,致使语文枯燥无味。

然而当老师们在课堂上绘声绘色,甚至手舞足蹈,精彩的剖析课文时,可学生们有时却如此冷静,似乎与老师的心灵产生不了共鸣,情感不能互通。

教学应成为师生互动的媒介,只有这样,知识信息交流,思想交流,思维活动才能互通互融,充分展现教学的活力。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老师们进行了沟通交流,定下了《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探究》这一课题,希望通过研究,改变目前课堂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语言的表达和交流,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不仅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还能促进他们的情绪管理和与他人的良好关系。

以下是一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1. 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文学作品,理解人物的情感经历和内心活动。

通过欣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学生可以更深入地感受到不同情感的表达方式,并学习如何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情感分享活动,鼓励他们讲述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并从他人的分享中收获共鸣和支持。

2. 注重情感教育的融入和延伸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文本展开情感教育的延伸。

比如,在阅读一篇描写自然景色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绘画或写作,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创作表达对自然美的情感体验。

这样的延伸活动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情感的理解和体验,并培养他们对美的敏感和欣赏能力。

此外,在语文课堂中,教师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情感背景下的语言表达和交流,促进他们的情感交流和情商发展。

3. 创建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情感教育不仅关注学生个体的情感发展,也重视班级和集体的情感建设。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团队合作、集体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通过共同的努力和互相支持,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情感,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班级文化建设,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班级文化活动可以包括演讲比赛、朗诵表演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才华和个性,提升自我认同感和自信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应当贯穿于每一节课中。

通过以上方法和策略,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发展情感认知能力,促进他们的情感交流和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从而全面发展学生的情感能力和人际关系能力。

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

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

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情感教育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文旨在探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

一、创设情感教育氛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创设情感教育氛围。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温馨的教室环境,设置美好的教学背景,营造积极向上、和谐友善的学习氛围。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分享生活故事、表达真情实感等方式,引导学生敞开心扉,主动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

二、利用文本引发情感共鸣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优秀的文本作为情感教育的媒介,帮助学生发现和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因素。

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情感共鸣,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和感悟。

例如,可以选择一些饱含感情的古诗词或现代文学作品,让学生通过朗读、赏析、模仿等方式感受其中的情感表达。

三、倡导情感表达与交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倡导学生进行情感表达与交流。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情感表达的机会,如语文写作、演讲比赛等,让学生通过书写、演讲等方式展示自己的情感体验。

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与他人进行情感交流,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通过与他人分享情感,学生能够增进相互间的理解和友谊,培养情感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四、情感教育与文化熏陶相结合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与文化熏陶相结合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接触优秀的文化作品,感受其中的情感因素。

如通过阅读经典名著,学生可以领略其中丰富的情感描写;通过观赏音乐、戏剧等文艺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其中激发人们情感的力量。

通过将情感教育与文化熏陶相结合,能够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体验情感的内涵。

五、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情感认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情感认同。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和解读课文中的情感描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所要传达的情感情绪。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文情感体验活动,以情感认同为基础,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本的内涵,提高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中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情感教育教案分享

中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情感教育教案分享

中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情感教育教案分享一、引言情感教育在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中小学语文课堂中,情感教育更是可以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与讨论来实施。

本文将分享几个适用于中小学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教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升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二、教案一:情感短文朗读与表演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

2. 教学准备:准备一些充满情感的短文或故事,配以音乐、图片等辅助材料。

3. 教学过程:- 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篇短文进行朗读或表演。

- 在朗读或表演之前,学生可以通过讨论文中的情感表达方式、角色的情感变化等,激发学生的情感意识。

- 鼓励学生加入适合角色情感变化的语调、肢体语言等,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情感。

- 学生展示朗读或表演作品,并进行互动交流,分享彼此的感受和体会。

三、教案二:情感阅读与写作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情感理解和表达能力。

2. 教学准备:准备一些适合学生年龄的文学作品,如小说、诗歌等。

3. 教学过程:- 学生自主阅读文学作品,并抓住其中的情感线索。

-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变化、事件的情感影响等,激发学生对情感的思考。

- 学生根据阅读的体验,进行情感写作,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想法。

- 学生互相交换作品,进行评阅和分享,鼓励他们彼此借鉴和启发。

四、教案三:情感讨论与互动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沟通能力。

2. 教学准备:选择一些具有情感争议的话题、文章或影视片段。

3. 教学过程:- 教师提出具有情感争议的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 学生在讨论中表达个人的情感态度,并尊重彼此意见的不同。

- 学生互相倾听和分享,试图理解他人的情感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讨论的过程,并帮助他们体会到情感沟通的重要性。

五、教案四:情感写作与分享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和分享能力。

2. 教学准备:准备一些启发学生情感思考的写作素材,如图片、情感话题等。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仅是学习语言文字的工具,更是培养学生情感和品格的重要途径。

通过语文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品格素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就需要借助一些情感教育策略来进行。

本文将探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利用有效的策略进行情感教育。

一、通过文学作品引导情感教育文学作品是情感教育的重要载体。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选取一些富有情感色彩的文学作品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情感。

通过《小熊和爸爸》这样的故事,教育学生孝顺父母;通过《草房子》这样的作品,教育学生善良宽容;通过《小兔子乖乖》这样的激励故事,教育学生学会自律。

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和讨论,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体验各种情感,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二、注重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体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情感体验的培养。

经典的诗词、散文、文言文等文学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师可以通过朗诵、演讲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其中的情感,感悟文学之美。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些情感体验的作业,比如情感日记、情感小品等,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增强情感的体验和表达能力。

三、注重情感品德教育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情感品德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品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和品格。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文学作品来认识善良、坚强、宽容等品格,通过创作作文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通过语文课堂上的示范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格。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品格观念,使其在语文学习中得到情感品德的熏陶。

四、注重实践体验情感教育需要在实践中得到体验和升华。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实践体验的教学方法。

在情感教育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情感体验的活动,比如戏剧表演、情感体验游戏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表达各种情感。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语文课堂不仅是学习语言文字知识的地方,更是情感教育的重要平台。

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情商和人际交往能力。

本文将结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际,探讨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

一、借助优秀文学作品进行情感教育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如《小王子》,《狼图腾》,《神奇校车》,《儿子与情人》等,通过朗读、讲解和阅读活动,带领学生走进作品之中,感受作品中蕴含的高尚情感和人生哲理,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真诚待人、勇于担当的情感。

在学习《小王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和分角色表演,感受小王子纯真的情感、对友谊和真爱的追求,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学会珍惜友谊和爱情,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语文课堂还可以通过音乐、美术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在学习古诗词时,教师可以邀请学生一起赏析古诗词,并辅以配乐,让学生在欣赏诗词的听取音乐的陶冶,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美术课或实地考察,引导学生欣赏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社会环境的热爱和敬畏之心,激发学生对美的向往,促进学生的审美情感的形成和提升。

三、鼓励学生表达情感语文课堂也是一个展现学生情感、个性的舞台。

教师可以通过朗读、演讲比赛、作文等形式,激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情感和想法,丰富学生的心灵世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欲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交流能力。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各种题材和形式的写作素材,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展现自己的情感世界,塑造自己的个性风格。

教师也要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作激情。

四、促进学生情感体验和情感体会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和情感体会。

通过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课文中的情感,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引导学生对人物情感的理解和勉励,提升学生的情感认知水平。

关于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的教案

关于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的教案

关于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的教案【导语】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思维能力的过程。

如何将情感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情绪管理能力,成为了现代教育的重要课题。

本教案将围绕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的有机结合展开,提供一套实用的教学方案。

【一、教学目标】1. 了解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的关系,认识到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2. 掌握运用情感教育理念设计语文教学活动的方法;3. 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4. 提高学生的人文关怀和情绪管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的融合;2. 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 讲授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的关系(20分钟)a. 阐述语文教学的内涵和基本原则;b. 介绍情感教育的概念和重要性;c. 分析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的契合点。

2. 设计语文教学活动(30分钟)a. 根据课堂教学内容,选择适合情感教育的活动形式;b. 设计学生参与讨论、情感交流的互动环节;c. 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在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

3. 实施语文教学活动(40分钟)a. 导入活动,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b. 开展讨论和互动环节,促进学生的情感表达;c. 引导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感知生活,体验情感。

4. 分析讨论和总结(20分钟)a. 学生对活动的心得和收获进行讨论;b.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的关联;c. 总结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法。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情感表达能力;2. 收集学生的讨论和总结材料,评价其对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的理解程度;3. 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评估和反思。

【五、教学延伸】1. 在日常教学中注重情感教育的融入,设计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的活动;2.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其人文关怀和情绪管理能力;3. 推广情感教育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的应用,促进学科之间的跨界融合。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情感是教育成功所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语文课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而使学生感受、体验、升华这些感情是实现语文教学目的、提高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必由之路。

由此可见,语文课堂教学尤其要注重情感教育。

那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怎么样进行情感教育呢?一、创设情感教育氛围兴趣是成功的基础。

教学实践中,以情感为基础,可以唤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在融洽的师生情感氛围创设中,教师首先要走近学生,教师要多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感情勾通,多接触,多了解,作为益友走进学生的生活;课堂中,教师还要注意用亲切的目光、婉转的声调、优美的语言注视、调动和鼓舞学生,使他们感到环境的轻松、愉快,老师的和蔼可亲,从而使老师作为良师走进学生的心灵。

互相尊重的教学氛围能使学生产生最佳的学习心态,轻松愉快地参与学习。

教学中,教师还要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就意味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各环节的设计和展开要围绕学生,不能做自我陶醉的演讲;要尊重学生的情感要求;要尊重学生的基础,不同难度的问题因人而异。

只有教师的爱心为学生所感受,学生心灵的琴弦才会被教师所拔动。

在宽松、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中,自然会激发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

二、注意引导感受课文情感。

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往往都是丰富、深邃的思想感情的载体。

“感人心者,莫先守情”。

体会、感受文章传达情感是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的必由之路。

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探求作者心灵的轨迹,深入感受文章的境界,挖掘出作品所蕴含的美,并将他们的感情和作品交融,从而感受课文中丰厚的思想情感。

如分析完《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后,我继而引导:“烛之武以三寸之舌退威猛雄兵,寥寥数言便抵数万铁甲。

”由此可见,语言富有多么大的威力呀!读完文,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学好语文呢!学生听后轻松作笑,在笑声中,我让他们感情齐读,学生读得相当投入,感情传达比较到位。

三、重视升华学生情感高中生的情感发展逐渐趋向成熟,此时,能在历史教学中丰富、升华他们的感情,使他们具有良好的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会使他受益终生。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探索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探索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探索语文教育作为小学教育的核心科目,不仅仅是教授学生阅读、写作、表达等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情感态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师生关系等方面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探索。

一、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情感教育需要有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来支撑。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经典诗词、优秀文言文、名家小说等经典作品来引导学生体味人生百态、感受美好情感。

我们可以选取《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样的爱情故事来引导学生感受爱情的真挚与坚贞;也可以选取《孙公子》这样的英雄传记来引导学生感受男儿的豪情与义气。

通过这些经典作品的学习,学生可以在情感上得到深深的触动,进而塑造积极向上、善良和有爱心的情感。

教材中的一些优秀作品也可以给学生以情感的启示。

教学材料中的《读后感》、《议论文》等作文,都可以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情感态度。

而在朗诵、背诵、默写等活动中,也可以让学生用心体味文学作品中的情感。

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

二、活泼生动的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活泼生动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

在课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手段来呈现学习内容,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得到更直接的情感体验。

我们也可以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形式来让学生亲身体验作品中的情感,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其中的情感内涵。

教学中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集体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来交流情感体验,相互启发、学习。

通过这些活泼生动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在学习中不仅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情感态度。

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还需要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用自己真挚的情感感染和激励学生。

教师要对学生平等尊重,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怀和支持,让他们在学校里感受到家庭一样的温暖和关爱。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语文教学,学生们不仅可以学习到丰富的知识,还可以培养情感素养和人文关怀。

本文将从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促进学生的社会情感发展以及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感水平三个方面,探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情感教育。

首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十分重要。

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学习效果与学习态度。

通过语文课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并让学生在体验作品情感的同时,学会理性思考、情感调控和情感表达。

比如,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具有情感冲突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情感分析和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情感管理能力。

其次,语文教学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社会情感发展。

社会情感是指个体在与他人进行交往、合作、竞争等社会活动中产生的复杂情感体验。

通过语文教学,学生能够接触到各种不同的人物形象,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进而增强自己与他人的情感共鸣。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情感经历等方式,引导学生在情感交流中学习关爱、尊重和合作。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情感分享、情感互动等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培养友好合作的情感态度,提升他们对集体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最后,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还应注重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感水平。

审美情感是人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语文作为一门艺术性较强的学科,可以通过课文内容和文本形式启迪学生的审美情感。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中的美感,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和艺术的力量。

同时,教师还可以开展一些诗歌朗诵、文学欣赏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美的魅力,提升他们的审美情感水平。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促进学生的社会情感发展以及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感水平,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情感态度,增强他们的人文关怀和情感素养。

语文教育既是知识的传授,又是情感的栽培,应该得到教师的高度重视和精心呵护。

“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研究”课题方案

“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研究”课题方案

“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的提出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仅仅将情感教育作为促进学生认识(理性的)发展的手段与工具,并没有把它作为实现理想教育目标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情感教育几乎没有被放在教育目标相当份量的位置上,这就使得儿童的情感不仅没有得到全面的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忽视与损害。

在现实学校教育中,片面强调教育目标的工具价值,忽视了教育促进学生自身发展的人文价值。

过于强调人的智商,却忽视非智力因素,即情意方面的因素,对人的全面发展与成长是十分不利,最终导致学生的思想、品德、技能、情感、心理和身体等全面素质的降低。

社会需要情智并茂的人,只有切实实施情感教育,才是符合时代发展和教育改革需要的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革命性的命题。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情感是道德信念、原则性以及精神力量的核心和血肉,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伪君子。

只有在情感活动中,学生的道德认识才能深深地根植在他的精神世界里,成为他自己的观点,并在他自己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表现出来,从而形成坚定的道德信念和高尚的道德行为。

信息化带给了孩子虚幻的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变迁、文化震荡使价值观呈现多元化。

社会的发展需要个体具有积极、深厚、持久的学习动力,坚持终身学习。

这些迫切需要着情感教育的雨露去滋润学生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性情,完善他们的道德品行。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力求培养儿童积极的情绪体验,营造儿童丰富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认识的发展,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学生潜能的开发,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其品德,使个体顺应社会化发展的需要。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2.毛泽东的教育理论;邓小平关于“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3.《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培养随着教育的改革,情感教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近年来,各类教育报刊杂志对这一问题多有提及,新课程标准中也有多处提到对学生情感的教育。

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心灵世界,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

那么,具有人文特点的语文学科自然成为情感教育的主要阵地。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语文教学中需要注意的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最后一个维度的处理往往成为现今语文课堂出彩的一个亮点。

何谓情感?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情感是人们对于客观现实的体验。

情感是由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个体的需要而产生的,它反映了客观事物与个体需要之间的关系。

它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它对学生的认识和行动起着调节和支配作用。

那么,情感教育就是把情感作为人的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对学生实施教育的力量,就是开启、激发、唤醒、提升这种情感,让情感在学生的发展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并情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全面发展的人、健全人格的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积极健康、丰富细腻的情感。

我们所能想到的一些人类永恒的情感,诸如理解、尊重、感激、同情、敬畏、羞耻、亲情、友谊和爱恋,进而诸如美感、道德感、安全感、信任感、自豪感、崇高感、神圣感、责任感,这些都是我们教育所应该给予学生的。

具体的语文教学情感又是怎样的呢?语文是一门最具有人文特性的基础学科,“文章不是无情物”,语文在情感教育上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现代教学论认为:“情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它更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所以,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新课程标准多有提及:“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比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阅读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字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这就明确告诉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情感以及怎么实施。

语文教学,特别是语文课堂教学,不仅是认识活动,也是一个师生情感流动的过程。

情感是推动师生双边活动的强大动力,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直接影响着教学效率。

因为它是流动的、变化的、起伏的、曲折的,也是美的生成图。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是迫切与紧要的。

目前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现状,表现了两大明显特点:1、肤浅而不深刻。

有一位语文教师进行了观摩课,观摩课的题目是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这是一篇情感很浓郁的文章。

这位语文教师的教学设计很有新意,紧扣“再塑”作教学流程的主线,板书也很有特色,左边是“生命原型”,右边是“再塑的生命状态”,中间是一颗红红的爱心,很新颖,让听课的老师和学生耳目一新。

一堂课前面的43分钟给人的感觉很好,但是最后剩下的2分钟,用来达成最后的情感目标,给这节课留下了遗憾。

当老师引导到“沙莉文老师再塑了海伦的生命,那么我们的生命能不能再塑呢?”这个问题时,同学们就.不敢大声回答了,只有很少数的学生说“能”。

遗憾的是,在这个时候,下课铃声也响了。

情感目标没有达成,为这节课留下了反思的地方。

情感教育显得很肤浅,达不到构想的效果。

2、高远而不切实际。

还是以这次观摩课为例,在观摩课结束后,进行了大规模的评课活动,很多老师对这节课的情感教育提出了修改意见,于是进行了第二次观摩课,这位语文教师在处理前面的问题时有意缩短了时间,留下了10分钟进行情感迁移。

下面是课堂实录:师:“好,我们知道了,沙莉文老师再塑了海伦的生命,让海伦的生命更精彩。

我们来讨论一下,看还有哪些人再朔了自己的生命呢?”生(1):“张海迪阿姨。

她身体残疾,但是自强不息,再朔生命,让生命更辉煌。

”生(2):“霍金再塑了生命。

他因患卢伽雷氏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禁锢在一张轮椅上达20年之久,他却身残志不残,使之化为优势,克服了残废之患而成为国际物理界的超新星。

”生(3):“鲁迅再塑了生命。

他去日本学医,后来弃医从文,极力挽救中国劳苦大众,是一面光辉的旗帜。

”师:“大家讲得真好,是的,他们都是很有爱心的人,他们都再塑了生命。

好,下课!”由此可见,这次的情感教育相对于上一次来说,要深入一些。

但是,明显地看的出来,它脱离了学生的实际,选取的材料都是一些普通人难以企及的对象,达不到应有的情感教育效果。

那么,教师如何结合语文这一个载体,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从而使学生在教师鲜明的道德情感的激发下,体会到高尚的道德情感对每个人一生的重要性以及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培养良好道德情感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全的人格呢?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做了如下方法的尝试:激情课堂是语文课堂教学调动学生情感的关键。

语文课堂教学的“情”,应该是教情、学情、文情三情的统一。

要做到三情统一,教师必须做到贮情于胸,并用激情导入,进而引导学生入境体验,最后融情于理。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自己要有满腔热情,并把自己的热情化作一种强大的感召力,然后充分利用这种强大的感召力去感染学生,因为“感染更富有艺术性,更富有人情味,更符合心理学的规律”(魏书生)。

激情课堂可以采用如下方法:(一)、情感共鸣。

情感共鸣法就是通过帮助学生唤醒潜藏的、释放或找回已有的内心体验,从而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的方法。

比如我们每一个人从小到大都会享受到母亲拳拳的无私的爱,但是我们往往很少会真正体会到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在引导学生阅读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时,就带着和作者一样的对母亲深深的爱,开始了我对这篇文章的深情的朗读,随着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学生们也都红了眼睛,有的女同学开始流下了眼泪。

我们还拓展阅读了《我与地坛》一文。

接着我举例谈了现实生活中我母亲对我无私的关怀和爱护,然后结合课文让同学们找出文章中哪些段落是描写作者母亲对他无私关怀和爱的,讨论“你认为她是怎样的一个母亲?”“作者是在怎样的母爱感召下决定要坚强地面对困难,承受苦难,坚韧地活下去的?”等问题。

再进行说话训练,题目定为:我和我的母亲。

随着同学们回忆起从小到大母亲对自己爱的点点滴滴和默默的关怀,很多同学边流泪边叙述,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同学们平时深深埋在心底的对母亲的热爱在这一刻得到了尽情地宣泄和释放。

而我和同学们的心灵也受到了更深的震撼。

大家都在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我要从今天开始更加热爱母亲,更加热爱生命,更加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在这样一篇充满了人性的真、善、美的光辉的文章面前同学们的情感得到了陶冶和升华。

(二)、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法就是教师为了达到某种教学目的而人为创设教学情境,从而使学生产生与这一情境相联系的情感体验的教学方法。

比如在从困难的情境中引导学生成功的情感体验的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地设置一些困难情境,让学生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学生停留在“怎么办”的困境中时,教师要引导、帮助同学们共同去分析造成挫折的主观和客观的原因,寻找失败中的一些成功因素,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从而得到“我也行”切身情感的体验。

教学《孤独之旅》,我在分析“杜小康是如何克服困难逐渐成长的”这个问题时,指导同学们在课堂上进行了拓展阅读,选取了台湾作家赖东进的自传《乞丐囡仔》,让同学们通过真实的事例看到象作者这样父亲是瞎子、母亲与大弟又重度智障,一家十二个孩子,全家依靠他讨饭乞食,在坟墓里睡了十年,曾经是人人嘲笑的乞丐,怎样在忍受了20年的讥讽、嗤笑和鄙视后,凭着一股不服输的意志,终于向世人证明:乞丐也有出头的一天。

我设置“如果你是赖东进,你会怎么做”的情境导入,结果同学们在创设的特定情境中进行了切身的情感体验后,,一致被赖东进那股不服输的精神所感动,觉得在生活中应该象赖东进那样坚强。

和他相比,我们的人生中那一点挫折又算什么呢?从而培养了同学们遇到困难要积极地去面对和解决的精神,培养起坚强的品格意志和不怕困难的精神。

(三)再现情景。

再现情景法是指教师以语言、教具等为手段,帮助同学们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情景的方法。

教师在课堂上运用语言、音乐或多媒体再现课文情景,,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同时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从而丰富自身的情感内容,提高情感的感受水平。

如在指导学生阅读徐志摩的诗歌《再别康桥》时,我就是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再现了诗歌情景,使学生在有着“弯弯曲曲的清澈见底的河水,河水里飘着长长的青草,两岸四季常青的绿茵茵的草坪,斜倚在桥的两端的棵棵垂柳,矗立在岸边的宏伟的教堂,庄严而秀丽的各个学院的建筑物……”的美丽的康桥风光中体味作者的追求,走进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让学生在徐志摩的诗歌中飞翔,从而丰富同学们的心灵体验和文化积淀。

同时,在课间播放了《再别康桥》的歌曲,让学生体味了被谱成歌曲演唱的诗歌的音乐美,并让学生和作品本身所有的体现作者“音乐化”的诗歌的音乐美相比较,使同学们又受到了“艺术诗歌”的熏陶,从而陶冶了自己的情操,提高了对诗歌的鉴赏水平,也更进一步的理解了作者那种对生活“爱、自由、美”的追求。

移情课外是语文教学调动学生情感的延续。

要使学生学习语文的知识得到巩固,必须移情课外;要让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得以提高,必须移情课外;要让学生学习语文的情感得到延续,必须移情课外。

移情课外可以有如下方式:(一)、趁热打铁讨论式。

也就是把在语文课堂上没有完成的某个问题有意放到课外,让学生在课外趁激情尚未消退时,继续讨论那个问题。

例如:1、在指导学生阅读苏轼的两篇同一题材的作品〈〈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对两文进行了比较后,我就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给学生课外讨论:为什么作者在两篇文章中所表现出来的感情不同?2、在完成《孤独之旅》的内容分析后,我就布置了这样一个课外讨论题目:杜小康有哪些可贵的品质?这个时候布置的课外讨论作业,同学们往往兴致很高,讨论很激烈,答案也令人满意,情感教育也就收到了相应的效果。

(二)、迁移延顺写作式。

这种方式是讨论式的另一面,即用文字的形式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

这时的学生因为仍然沉浸在课堂浓烈的情感氛围之中,所以,头脑中的好多想法都想付诸文字,有想一吐为快的感觉。

这种方式有很多的语文教师都使用过,并且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例如,学习《项链》一文,课堂上对文章的结尾进行了讨论、交流之后,课后让学生形成一篇短文,学生都很有兴趣,写出的温州那个各有千秋,充分表现了学生不一而足的情感体验。

(三)扩大眼界阅读式。

这种方式主要是用来让学生加深对一些名著内容及主题的解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