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圆明园的资料
圆明园的简介资料
圆明园的简介资料
圆明园是清朝时期的皇家园林,也是中国的文化遗产之一。
它位
于北京市海淀区,占地面积达350公顷。
圆明园建于清雍正二年
(1720年),是众多皇家园林中规模最大、建筑最为豪华、文物最为
丰富的一个。
圆明园是由康熙帝赐名,它的设计理念是融合中西,兼取精华。
园内有山水、建筑、古迹、花卉、树木、草坪和湖泊等各种景观,是
一个具有浓厚文化底蕴和自然生态环境的皇家园林。
圆明园的名胜古迹众多,包括圆明三大殿、清漪园、长春园、宝
成殿、丽春园、御曲园、玉泉山房、曲园等。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十
二生肖头”的铜像,它们原本是放在圆明园的老母鸡山上的。
这些铜
像作为圆明园的代表性文物,反映了中国古代艺术和工艺水平的高超。
值得一提的是,在圆明园中还有一个被誉为天下奇观的“众鸟朝凤”石雕。
这个“众鸟朝凤”的石雕是一块长约22米、宽约5米的石壁,上面雕刻了270只鸟,它们排成不同的层次,形成了一幅壮观的
画面。
这个石雕是中国古代石雕艺术的杰作,也是圆明园的一大亮点。
自圆明园建成以来,历经沧桑。
在1850年左右的英法联军侵华战
争中,圆明园被毁。
如今,圆明园已成为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每年
吸引了数百万游客前来观赏。
圆明园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为我们提供了
重要的指导意义,它让我们认识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和博大精深的文化。
关于圆明园的具体资料
关于圆明园的具体资料圆明园是清朝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面积五千二百余亩,一百五十余景。
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有“万园之园”之称。
清朝皇室每到盛夏时节会来这里理政,故圆明园也称“夏宫”。
圆明园于1860年遭英法联军焚毁,遭焚毁后的圆明园遗址在新中国成立后开始被保护起来,1956年北京市园林局开始采取植树保护措施,1976年圆明园遗址随成立专营机构。
1988年6月29日,圆明园遗址向社会开放。
以下是关于圆明园的具体资料,欢迎大家参考阅读!圆明园的历史发展圆明园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
康熙四十八年(1709),康熙帝(即清圣祖玄烨)将北京西北郊畅春园北一里许的一座园林赐给第四子胤禛,并亲题园额“圆明园”。
雍正三年(1725),雍正帝(即清世宗胤禛)在圆明园南面增建宫殿衙署,占地面积由原来的六百余亩扩大到三千余亩。
此后,圆明园不仅是清朝皇帝休憩游览的地方,也是他们朝会大臣、接见外国使节、处理日常政务的场所。
乾隆帝(即清高宗弘历)即位后,在圆明园内调整了园林景观,增添了建筑组群,并在圆明园的东邻和东南邻兴建了长春园和绮春园(同治时改名万春园)。
这三座园林,均属圆明园管理大臣管理,称圆明三园。
圆明三园面积五千二百余亩,一百五十余景。
其中最著名的有上朝听政的正大光明殿,祭祀祖先的安佑宫,举行宴会的山高水长楼,模拟《仙山楼阁图》的蓬岛瑶台,再现《桃花源记》境界的武陵春色。
一些江南的名园胜景,如苏州的狮子林,杭州的西湖十景,也被仿建于园中。
长春园内还有一组欧式建筑,俗称西洋楼。
圆明园还是一座大型的皇家博物馆,收藏着许多珍宝、图书和艺术杰作。
咸丰十年(1860)8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
10月6日,占领圆明园。
从第二天开始,军官和士兵就疯狂地进行抢劫和破坏。
为了迫使清政府尽快接受议和条件,英国公使额尔金、英军统帅格兰特以清政府曾将英法被俘人员囚禁在圆明园为借口,命令米启尔中将于10月18日率领侵略军三千五百余人直趋圆明园,纵火焚烧。
圆明园的介绍资料
圆明园的介绍资料
x
一、圆明园简介
圆明园,又称“大清明堂”,是清朝一个规模宏大、集艺术、建筑、景观、文物等于一体的著名园林,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建于1709年,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文化遗产,属世界文化遗产。
圆明园是清朝圆明园烈帝乾隆在御厨温实和御厨择佐两家之间,由清朝园林大师歌钧赵祯一系列艺术家所建造的一座园林,历时12年,占地面积2.4万亩,是中国宫廷园林的巅峰之作。
二、圆明园的历史
1709年,乾隆皇帝在紫禁城外,把温实和择佐的宅院并起,建立“大清明堂”,即今日的圆明园。
这里营造出宛如仙境的景观,全部由宫殿、园林、表演场所、游乐场所等组成,宫殿和园林部分在宫壁上刻字,称为“墨封”,其中有“游乐之乐,超凡于天”,“景物以变,日新于景”,“温实择佐,形成应一”,“陈列百家,各自显道”等,语句动人。
三、圆明园今天
今日的圆明园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保存完好的清朝宫殿及其古迹,二是公园部分。
其中,圆明园宫殿及其古迹已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有不少重要古迹,如乾隆帝的宠幸园,乾隆皇帝的九龙壁,乾隆皇帝圆明园千叶大殿等。
圆明园公园也很有名,有多种植物,还有不少游客来此游览,欣赏大自然的风光。
圆明园简介抒情散文
圆明园简介圆明园,位于中国北京市海淀区,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和独特魅力的皇家园林。
它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也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圆明园的辉煌曾经让人们惊叹,但同时也因为遭受严重的破坏而令人痛心。
一、历史背景圆明园被称为“皇家花园”,是清朝时期的皇家园林之一。
它的建设始于1709年,是由康熙皇帝下令修建,经过几代皇帝的不断扩建和改造,最终成为了一个宏伟壮观的皇家园林。
圆明园整体呈现出宽广的湖泊、丰富多样的建筑和精美的景观,被誉为“万园之园”。
二、规模和布局圆明园占地面积达3000多亩,总体分为两个主要区域:南部是“泰华山”,北部是“万春园”。
园内分布着众多湖泊、山丘、庭院和建筑群,其中著名景点有翠微堂、御廊、智仁宫等。
园内的湖泊连接着各个景点,形成了独特迷人的水上景观。
圆明园的建筑风格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主,兼收并蓄了中西方建筑的特点。
建筑群主要以宫殿、观景台和宝塔为主,设计精巧细致,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高度成就。
三、美丽景点1.翠微堂:翠微堂是圆明园的主要建筑之一,也是康熙皇帝常驻的地方。
它坐落在泰华山的顶峰,拥有壮丽的全园景观。
翠微堂的建筑气势宏伟,装饰精美,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杰作之一。
2.御廊:御廊是圆明园的一条长廊,连接了园内的各个景点。
御廊两侧悬挂着精美的壁画和石刻,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和深厚。
3.智仁宫:智仁宫是圆明园内一座重要的寺庙建筑,供奉着佛祖释迦牟尼。
它的建筑风格独特,石刻雕龙细致生动,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4.万春园:万春园是圆明园的北部景区,占地广阔,景色优美。
园内有丰富多样的花卉和植物,四季都可以欣赏到不同的花开花谢之美。
四、文化意义圆明园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珍贵遗产,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它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的关注,成为了北京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圆明园的建筑风格独特,兼具中西方元素,体现了中国建筑艺术的魅力。
园内的湖泊和山丘相互交织,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
圆明园历史介绍资料
圆明园历史介绍资料
圆明园是清朝皇家园林,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清华西路28号,占地350多公顷,其中水面面积约140公顷。
圆明园不仅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还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集当时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
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和“万园之园”。
圆明园始建于18世纪清朝康熙年间,后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等朝代的扩建和改建,规模宏大。
圆明园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历史上被称为“圆明三园”。
此外,还有许多小园环绕其间,如“西花园”、“后湖”、“曲院风荷”等。
圆明园的建筑风格中西合璧,既有中国传统的园林建筑,也有西式的建筑元素。
园内建筑群落众多,包括亭台楼阁、假山、水池、桥梁等。
其中最有名的建筑是“大水法”,这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喷泉建筑,也是圆明园的标志性景点之一。
然而,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时,圆明园惨遭劫掠,英法联军焚烧了圆明园,使其遭受重创。
此后,圆明园又经历了多次破坏和劫掠。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圆明园进行了保护和修缮,但仍有许多遗迹和遗址尚待修复。
如今,圆明园已成为一处历史遗址公园,供人们参观和凭吊。
同时,圆明园也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之一,对于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圆明园资料
一、圆明园1653园简介(圆明园的建筑风格有:中国特色的江南园林建筑、宗教建筑和西洋建筑。
)圆明园位于北京海淀区东部,是清朝皇帝的一座别宫。
1709年,清康熙帝把明朝贵族的废园赐给当时的皇四子胤(即后来的雍正帝),着手修建并赐名“圆明园”。
之后,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诸帝用了150余年,不断进行修缮、扩充,把它精心营建成为一座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离宫。
圆明园是由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同治朝前称绮春园)三园组成。
这些园林建筑,东起属园近春园,西到香山一带,连绵20华里。
全园面积合计5200多亩,是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大型山水园林,不仅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还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风格,集当时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
二、圆明园经典建筑经典建筑有方壶胜境、九州清晏、正大光明、蓬岛瑶台、詹泊宁静、万方安和、远瀛观、观水法、大水法等,具体如下:1、方壶胜境:圆明园中最美丽的建筑,也是宗教建筑。
供奉着2000多尊佛像,30多座佛塔。
充满着仙山琼阁的韵味。
2、九州清晏:圆明园中最早的建筑群之一,也是帝王重要的寝宫区。
慈禧太后就曾居住在此。
3、正大光明:类似于故宫的太和殿,是皇帝举行朝会,接待外宾的场地。
其中有雍正亲手所书“正大光明”的四字牌匾。
4、蓬岛瑶台:相连的三座湖心岛,寓意神话中的一海三山,正如蓬莱仙境一般令人置身其境犹如到了仙境的错觉。
5、詹泊宁静:俗称“田字房”,又叫淡泊宁静。
从外形来看呈一个“田”字,古代的封建社会以农业为主,“田”寓意耕地。
每年皇帝都要在这举行耕田仪式。
6、万方安和:寓意国家太平,天下统一。
主建筑位于湖中,而万字型建筑也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的一个特例。
7、远瀛观:圆明园中最壮观的欧式喷泉景观,分为三部分:主体楼、观水法、大水法。
8、观水法:顾名思义,就是观赏喷泉的地方。
有龙雕宝座和宝石屏风。
9、大水法:也就是供观赏的喷泉,其中喷泉的喷头就是著名的十二生肖兽首。
圆明园的资料
圆明园的资料圆明园,又称圆明三园,位于中国北京市西北郊,原为清朝时期的皇家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
圆明园以其宏伟壮丽的建筑、精致的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
本文将为您介绍圆明园的历史背景、建筑特色以及文化传承。
一、历史背景圆明园的建设始于清康熙年间,雍正时期继续扩建,直到乾隆时期达到了巅峰。
圆明园占地面积达到3500余亩,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园林之一。
圆明园以华丽的建筑、精心设计的园林和丰富的艺术收藏而闻名。
二、建筑特色1. 宏伟壮丽的宫殿建筑:圆明园的建筑风格独特,将中式和西式建筑巧妙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
园内的宫殿建筑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髓。
2. 精致的园林景观:圆明园借鉴了中国南方园林的优秀传统,融合了北方园林的特点,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
园内有湖泊、山川、亭台楼阁等各种景观,构成了一幅宛如画卷的景色。
3. 珍贵的文物艺术品:圆明园内收藏了大量的文物艺术品,包括陶瓷、书画、雕塑等各种形式。
这些文物艺术品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水平,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三、文化传承1. 清代皇家文化的传承:圆明园是清代皇家园林的杰出代表,体现了清朝皇家文化的繁荣和辉煌。
园内的建筑、景观和文物艺术品都展示了中国古代皇家文化的风采,对后世的文化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
2. 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圆明园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其中西式建筑和艺术品的引入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圆明园成为了东西方文化交汇的见证,体现了中西文化的融合与交流。
3. 珍贵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在19世纪的战火中,圆明园遭到了严重破坏,许多珍贵文物艺术品被洗劫一空。
但是,圆明园的文化价值依然深远,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对圆明园的保护与修复工作,以保护这段珍贵的文化遗产,并通过举办展览和研究活动,传承圆明园的文化。
综上所述,圆明园作为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以其宏伟壮丽的建筑、精致的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享有盛誉。
圆明园的历史介绍资料
圆明园的历史介绍资料一、圆明园的兴建1. 建造背景- 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最初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禛(后来的雍正帝)的赐园。
当时清朝处于康乾盛世时期,国力强盛,经济繁荣。
统治者有足够的财力和物力来营建大型皇家园林。
2. 早期建设(康熙 - 雍正时期)- 康熙年间开始建造,圆明园的基址是在明代皇亲国戚的故园基础上改造的。
雍正帝即位后,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
他将圆明园打造成为自己处理政务和居住的地方,增建了正大光明殿等诸多宫殿建筑,使得圆明园开始具备皇家园林和宫廷理政场所的双重功能。
3. 鼎盛发展(乾隆时期)- 乾隆帝对圆明园更是大力扩建。
他六下江南,将江南的许多名园胜景的特色融入圆明园的建设中。
例如,圆明园中的狮子林就是仿照苏州的狮子林而建。
乾隆时期圆明园的建筑风格多样,既有北方园林的宏伟壮观,又有江南园林的婉约秀丽。
这一时期圆明园的规模和建筑艺术达到了鼎盛。
园内有众多的宫殿楼阁、亭台水榭、园林景观等,还收藏了大量的奇珍异宝、书画古玩。
- 除圆明园本园外,还包括长春园和绮春园(后改名为万春园),通称圆明园三园。
三园的布局巧妙,圆明园以水为主题,水面广阔,各个岛屿通过桥梁和堤岸相连;长春园以欧式建筑和园林景观为特色;绮春园则以自然山水和小型园林组合为胜。
二、圆明园的辉煌1. 建筑艺术- 风格多样- 圆明园融合了多种建筑风格。
有中式传统的宫殿建筑,如正大光明殿,采用了典型的中国皇家建筑布局,红墙黄瓦,金碧辉煌,显示出皇家的威严。
还有江南水乡风格的建筑,像圆明园中的安澜园,以水巷、小桥、亭台等营造出江南水乡的柔美意境。
长春园中的西洋楼景区则是欧式建筑风格,如大水法、谐奇趣等建筑,由西方传教士郎世宁、蒋友仁等参与设计,这些建筑采用了大理石、青铜等材料,具有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的元素,如拱券、柱式、喷泉等,是中西方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融合的典范。
- 布局精妙- 圆明园的整体布局以山水为骨架。
圆明园简介
圆明园简介圆明园是中国清代大型皇家园林,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始建于1707年(清康熙四十六年),由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园(后改名万春园)组成,也叫圆明三园,有“万园之园”之称。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圆明园简介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圆明园简介篇1清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于10月6日占据圆明园。
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投福海自尽,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
英、法军队洗劫二天后,向城内开进。
10月11日英军派出1200余名骑兵和一个步兵团,再次洗劫圆明园,英国全权代表詹姆士·布鲁斯以清政府曾将巴夏礼等囚于圆明园为借口,将焚毁圆明园列入议和先决条件。
10月18日,3500名英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安佑宫中,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葬身火海。
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暴行。
火烧圆明园,这是人们说惯了的一个提法。
其实,火烧圆明园的真正概念,不仅是火烧圆明园,而是火烧京西皇家三山五园。
焚毁的范围远远比圆明园大得多。
这三山五园是:万寿山、玉泉山、香山三山,清漪园、圆明园、畅春园、静明园、静宜园五园。
历史上侵略军的火烧圆明园曾有两次。
第一次火烧圆明园是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
英法联军到处烧杀抢掠、野蛮洗劫、焚毁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园内寺庙建筑也大多被毁于火。
英法联军的火烧圆明园时,本意是将其夷为平地,但是由于圆明园园子的面积太大,景点分散,而且水域辽阔,一些偏僻之处和水中景点幸免于难。
据同治十二年(1873年)冬查勘,园内尚存有建筑13处。
如,圆明园的蓬岛瑶台、藏舟坞,绮春园的大宫门、正觉寺等。
第二次火烧圆明园是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再次放火烧圆明园,使这里残存的13处皇家宫殿建筑又遭掠夺焚劫。
在文学作品中似乎把火烧圆明园的罪过,归咎于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之无能。
关于圆明园的简介
关于圆明园的简介
一、圆明园的历史和地理位置
圆明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北部,是清朝乾隆年间建造的一处皇家园林,占地面积约350公顷。
圆明园由多个园区组成,包括了建筑、庭院、湖泊、山峰、草地和树木等园林景观,被誉为中国古代皇家园林建筑艺术的顶峰之作。
二、圆明园的建造和演变
圆明园的建造始于清朝康熙年间,经过多位皇帝的不断改扩建和美化,成为了一个规模宏大、景色秀丽、富有文化内涵的皇家园林。
然而,在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焚毁,毁损惨重。
后来,清朝末年时期曾试图重建圆明园,但因杂乱无章的建筑风格,未能完全重现当年的辉煌。
三、圆明园的现状和保护
目前,圆明园已经成为了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经过多年的修复和保护,一些园区已经恢复了当年的风貌,成为了北京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此外,圆明园还成为了很多人来北京旅游的必去之地,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赏景和观光。
总之,圆明园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也是中外文化交流
的重要纽带,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圆明园毁灭前的资料
圆明园毁灭前的资料一、圆明园概述圆明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路19号,是清朝的皇家园林,始建于1709年,占地面积350公顷,被誉为“万园之园”。
圆明园包括了三个主要部分:皇家园林、宫殿建筑群以及海洋文化场景。
二、圆明园的建设与发展1. 建设背景圆明园的建设是康熙皇帝下江南之后,受到园林文化的影响所启发的。
康熙皇帝曾经下江南多次游览园林,对园林建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是建设圆明园的契机。
2. 主要建筑与景点圆明园由一千多座建筑组成,包括宫殿、寺庙、园林和庭院等。
其中,海洋文化场景是圆明园的一大特色,包括了人工湖泊、假山、海洋生物雕塑等。
3. 文化交流与艺术创作圆明园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在这里,清王朝接受了西方文化的影响,探索了中西合璧的艺术创作方式。
三、圆明园毁灭前的历史事件1. 第一次被掠事件1856年,英法联军入侵中国,占领北京。
他们洗劫了圆明园,掠夺了大量的文物和财宝。
这次事件使得圆明园损失惨重,许多珍贵文物被掠走。
2. 第二次被掠事件1860年,英法联军再次侵略中国,焚毁圆明园和颐和园。
他们以“惩罚”为借口,肆意破坏和掠夺了圆明园。
这次事件使得圆明园陷入了火海,毁灭得更加彻底。
3. 圆明园的重建在被毁灭后,圆明园一度被荒废。
直到1995年,中国政府决定对圆明园进行重建,恢复其原貌。
虽然无法完全还原,但重建的圆明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传世之珍。
四、圆明园的意义与影响1. 文化遗产保护圆明园的毁灭事件使得人们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更加强烈。
中国政府加强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加强了对历史建筑的维修和保养工作。
2. 历史教育与文化交流圆明园作为中国近代历史的见证者,对于历史教育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人们可以通过圆明园了解中国的近代历史和文化发展。
五、结语尽管圆明园在历经战火后遭受毁灭,但通过重建,它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得以传承。
圆明园的毁灭事件使人们深切反思文化遗产的保护,进一步认识到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圆明园资料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面积五千二百余亩,一百五十余景。
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有“万园之园”之称。
清朝皇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
圆明园始建于1708年(康熙46年),最初是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禛的。
1723年雍正即位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值房,御以“避喧听政”。
乾隆皇帝在位期间除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还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万春园。
[3]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
嘉庆朝,主要对万春园进行修缮和拓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
道光朝时,国事日衰,财力不足,但宁可撤销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取消热河避暑与木兰狩猎,仍不放弃圆明三园的改建和装饰。
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文物被劫掠,同治帝时欲修复圆明园,后因财政困难,被迫停止,改建其他建筑。
八国联军之后,又遭到官僚、军阀巧取豪夺的毁灭打击,终变成一片废墟。
圆明园继承了中国3000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既有宫廷建筑的雍容华贵,又有江南园林的委婉多姿,同时又汲取了欧式园林的精华,把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融为一体,被法国作家雨果誉为“理想与艺术的典范”。
今天在圆明园遗址公园,人们只能看到半废的山水和断壁残垣,很难想象这里曾享有“万园之园”的美誉。
盛时的圆明园,有著名景群上百处,清朝数代帝王在150余年时间里精心经营这座集中西建筑风格于一体的皇家园林。
但如今,人们只能凭想象来揣测百余年前圆明园的风貌。
圆明园究竟有多少文物?据推断,圆明园当年的文物数量不会少于150万件。
从清代档案史料、故宫博物院的研究文章以及《颐和园陈设清档》中,可找到不少证据: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朝皇帝,每年居住在圆明园的时间达半年以上。
圆明园的资料
圆明园的资料
标题:圆明园的历史与现状
一、简介
圆明园,位于中国北京市西郊,是一处大型皇家园林。
它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1709年),历经了康、雍、乾三朝,耗时约150年建成,占地350公顷,是清代皇家园林的代表作之一。
二、历史背景
圆明园最初由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皇帝)作为私人园林。
雍正即位后,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并命名为“圆明园”。
乾隆时期,圆明园达到了全盛时期,被誉为“万园之园”。
然而,1860年英法联军侵华期间,圆明园被洗劫一空,其后又遭到了大火焚烧,大部分建筑和珍宝被毁,只留下一些残垣断壁。
此后,圆明园便成了一片废墟。
三、现状与保护
尽管圆明园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但其遗址仍然保留了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
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圆明园的保护力度,通过考古发掘、科学研究等方式,尽可能地恢复其原貌。
同时,圆明园也成为了重要的旅游景点和教育基地。
游客可以在这里了解中国古代的园林艺术和历史文化,感受皇家园林的魅力。
四、展望
未来,圆明园将继续发挥其文化传承和教育功能。
同时,也将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和修复工作,努力使这座曾经的“万园之园”再次焕发出它的光彩。
总结,圆明园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虽然遭受过巨大的破坏,但它依然屹立不倒,向世界展示着中国文化的魅力和坚韧。
我国圆明园文化遗产的资料
我国圆明园文化遗产的资料圆明园作为清代皇家园林,一直为人们所传颂。
但是,在历史的洪流中,圆明园也曾经历过磨难,于1860年被外国联军所烧毁,并成为世界上惨遭破坏的文化遗产之一。
然而,历史留下的资料依旧可供研究,下面是我国圆明园文化遗产的资料:1. 圆明园的历史圆明园初建于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是清代一座宫苑式皇家园林,规模宏大,奢华有余。
圆明园曾先后进行过十多次扩建和维护,在整个清代历史中,一直是皇家园林的中心地带。
然而,在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利用圆明园进行掠夺和破坏,园中楼阁树木被一扫而空,带走了大量珍贵文物,园林也被烧成废墟。
2. 现存的文化遗产虽然圆明园在历经破坏之后,变成了一片废墟,但是现今仍然保留着许多珍贵的文物,这些文物成为了圆明园不亡的珍贵瑰宝。
例如,两只八卦石狮;青花瓷瓶、青铜器、石雕等许多文物,都是历史上留存下来的珍宝。
而其中的颐和园、圆明园处,都已成功申报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
3. 圆明园的文化影响虽然圆明园已经被毁掉,但是其历史和沧桑却始终伴随在我们的身边。
圆明园不仅仅是一座园林,更是清代皇家文化的代表。
设计精巧、布局严谨、寓意深远,不仅让人们深刻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让人们在重新探寻圆明园历史故事的同时,勾起了对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浓厚兴趣,也让圆明园在国内外影响力日益上扬。
4. 圆明园的保存和修复为了保持圆明园文化遗产的价值,国家已经建立起了许多重大政策、计划和制度,以确保圆明园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持续性。
目前,圆明园的修复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同时,还采取了多种措施来维护圆明园遗址,保护了圆明园文化遗产。
圆明园的资料五年级
圆明园的资料五年级
摘要:
一、圆明园的位置和背景
二、圆明园的建造过程
三、圆明园的毁灭
四、圆明园的现状和保护
正文: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是清代的一座皇家园林,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园林之一。
它建造于清朝康熙四十八年,历经了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位皇帝的扩建和修缮,最终形成了占地约350 公顷的规模。
圆明园以其宏大的建筑规模、丰富的艺术收藏和独特的园林设计而闻名于世。
圆明园的建造过程充满了传奇色彩。
最初是康熙皇帝为了赏赐他的四子胤禛而建造的,后来胤禛继位成为雍正皇帝,他对此园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和修缮,增加了许多新的建筑和景点。
在乾隆时期,圆明园达到了它的巅峰,园内共有145 处景点,其中包括了宫殿、园林、湖泊、假山等各种景观,成为了清朝皇家园林的代表。
然而,圆明园的辉煌并未持续太久。
1860 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他们掠夺了圆明园内的珍宝,并对园内建筑进行了破坏。
最令人痛心的是,为了掩盖罪行,英法联军放火焚烧了圆明园,使得这座世界著名的园林成为了废墟。
如今,圆明园已经成为了一座遗址公园,供人们参观和凭吊。
在遗址公园内,游客可以看到许多残留的建筑和景观,其中包括了著名的十二生肖兽首铜
像和大水法等景点。
有关圆明园的资料
有关圆明园的资料
圆明园,原名“圆明花园”,是清朝皇帝乾隆在北京西郊所建的一个皇家园林。
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造园艺术最精湛的皇家宫廷园林之一,也是中国园林艺术的巅峰之作。
下面是有关圆明园的资料:
圆明园占地350公顷,包括三个主要区域:前苑、后苑和万春园。
圆明园的建筑风格和设计原则融合了中西方文化,具有浓郁的汉风和西洋建筑元素。
圆明园共有大大小小的建筑物数千座,其中包括宫殿、殿堂、楼阁、亭台、桥梁、塔墙等。
园内有数百个湖泊、池塘、渠道、瀑布和喷泉,其水系是园林中的重要特色。
园内植物品种繁多,有3000多种树木和花卉。
其中以一片占地40公顷的“蓝色琉璃瓦”海棠林最为著名。
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城,焚毁了圆明园。
至今,园内仅存少量的建筑遗址和残壁,成为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一部分。
圆明园曾经是清朝皇家的游乐场和狩猎场,同时也是政治、文化和外交活动的重要场所。
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公布了“圆明园动态保护规划”,规划了圆明园未来15年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关于圆明园的知识
关于圆明园的知识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北郊,与颐和园相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也叫圆明三园。
圆明园是清朝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面积五千二百余亩,一百五十余景。
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有“万园之园”之称。
清朝皇室每到盛夏时节会来这里理政,故圆明园也称“夏宫”。
圆明园主要兴建于康熙末年和雍正朝,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帝将北京西北郊畅春园北一里许的一座园林赐给第四子胤禛。
“圆明园”,这一名称是由康熙皇帝命名的。
康熙皇帝御书三字匾牌,就悬挂在圆明殿的门上方。
对这个"圆明"雍正皇帝有个解释,说“圆明”二字的含义是: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人也。
”意思是说,“圆”是指个人品质阶级的理想标准。
雍正二年(1724年),圆明园的扩建工程正式开始。
这年正月,雍正帝奏准由内务府派员前往热河围场一带采伐林木。
自此之后,凡大内、西苑及三山五园营建所用木料,大部分来自围场。
雍正三年(1725年)7月,内务府再委派商人于长生采办圆明园所需石料。
雍正帝有朱批云:“于长生备石之事稍有耽搁,即将其议罪。
”可以看出他建园的急迫心情。
雍正时期的圆明园扩建工程大体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将中轴线向南延伸,在赐园的南面修建宫廷区,严格仿照紫禁城中轴对称的形式,包括新辟的大宫门,还有左右外朝房和内阁各府各衙门的值房,这里日后成为皇帝在圆明园主政的主要建筑群。
第二部分,将原赐园向北、东、西三面拓展,构建曲水岛渚,增设亭榭楼阁,这部分构成了后来乾隆帝御题“四十景”的主体(其中至少有三十三景于雍正在位期间完工)。
第三部分,修建福海及其周围配置的建筑组群。
扩建后的圆明园,占地面积达到3000亩左右。
每个景区内,既有庄严宏伟的宫殿,也有使人感觉轻松灵巧的楼阁亭台与回廊曲桥,假山、湖泊以及蜿蜒的河流点缀其中。
在雍正朝时期,圆明园的格局基本完成。
圆明园于1860年遭英法联军焚毁,文物被掠夺的数量粗略统计约有150万件,上至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圆明园的资料简短
圆明园的资料简短1.简短的关于圆明园的材料圆明园位于北京市西北部郊区,海淀区东部,原为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御苑,占地约5200亩,是一座举世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三园组成,平面规划呈倒置的品字形,绕福海而修。
总面积达350公顷。
圆明园汇合了当时江南若干名园胜景的特点,融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以园中之园的艺术手法,将诗情画意溶化于千变万化的景象之中。
圆明园的南部为朝廷区,是皇帝处理公务之所,其中最闻名的有上朝听政的正大光明殿。
其余地区则分布着40个景区,其中有50多处景点直接仿照外地的名园胜景,如杭州西湖十景、苏州狮子林,不只仿照建筑,连名字也照搬过来。
还有祭祀祖先的安佑宫,进行宴会的山高水长楼,模仿《仙山楼阁图》的蓬岛瑶台,再现《桃花源记》境界的武陵春色。
更好玩的是,圆明园中还建有西洋式园林景区。
最出名的“大水法”,是一座西洋喷泉,还有万花阵迷宫以及海晏堂等,都具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
在湖水中还有一个威尼斯城模型,皇帝坐在岸边山上便可观赏万里之外的“水城2.圆明园的材料简短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区,与颐和园紧相毗邻。
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07年),由圆明、长春、万春三园组成。
有园林风景百余处,建筑面积逾16万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运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
清王朝倾全国物力,集很多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集国内外名胜40景,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内收难以数计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
在这些建筑中,除具有中国风格的庭院外,长春园内还有海晏堂、远瀛观等西洋风格的建筑群,被誉为“万园之园”。
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将圆明园烧毁。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烧宰掳掠,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逃奔西安,八旗兵丁,土匪地痞即趁火打劫把园残存和间续基本修复的共约近百座建筑物,皆拆抢一空,使圆明园的建筑和古树名木遭到彻底毁灭。
其后,圆明园的遗物,又长期遭到官僚、军阀、奸商巧取豪夺,乃至政府当局的有组织地损毁。
圆明园旧址景点介绍
圆明园旧址景点介绍
圆明园,又名圆明三园,位于北京西郊,距市中心约30千米。
它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它在清代前期建造,到乾隆时期达到了极盛。
圆明园是我国的皇家园林,它占地面积5900多亩(约2150公顷)。
全园共分为四个区:东为万春园(又称小江南)、西为长春园、南为绮春园、北为长春园。
圆明园中有很多景点:有象征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龙椅、有象征着国富民强的宝鼎、还有象征着神圣的长春园标志——五方楼……等等。
园内亭台楼阁,各具风韵。
漫步园中,犹如走进
人间仙境,令人流连忘返。
园内除了美丽的风景之外还有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历史遗迹,比如:圆明园中的西洋楼遗址、大水法遗址、万寿山、九洲清晏等。
此外,园内还有许多名胜古迹:有北京最大的室内园林“琼苑”、有北京最大的水法遗址“西洋楼”等等。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
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
—— 1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圆明园的资料
圆明园位于北京市西郊,海淀区东部。
原为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御苑,占地约5200亩,平面布局呈倒置的品字形,圆明园由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总面积达350公顷。
它的陆上建筑面积和故宫一样大,水域面积又等于一个颐和园。
圆明园汇集了当时江南若干名园胜景的特点,融中国古代造园艺术精华,以园中之园的艺术手法,将诗情画意融化于千变万化的景象之中。
圆明园的南部为朝廷区,是皇帝处理公务之所。
其余地区则分布着40个景区,其中有50多处景点直接模仿外地的名园胜景,如杭州西湖十景,不仅模仿建筑,连名字也照搬过来。
更有趣的是,圆明园中还建有西式园林景区。
最有名的“观水法”,是一座西洋喷泉,还有万花阵迷宫以及西洋楼等,都具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
在湖水中还有一个威尼斯城模型,皇帝坐在岸边山上便可欣赏万里之外的“水城风光”。
圆明园是一座珍宝馆,里面藏有名人字画、秘府典籍、钟鼎宝器、金银珠宝等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华。
圆明园也是一座异木奇花之园,名贵花木多达数百万株。
完整目睹过圆明园的西方人把她称为“万园之园”。
的确,如果今天还和140年前一样,这座超巨型园林就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园林之王”了。
遗憾的是,1860年英法联军和1900年八国联军两次洗劫圆明园,园中的建筑被烧毁,文物被劫掠,奇迹和神话般的圆明园变成一片废墟,只剩断垣残壁,供人凭吊。
圆明园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
有“万园之园”的美称,意为什么样式的园林这里都有。
的确,如果今天还和140年前一样,这座超巨型园林就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园林之王”了。
她原为清代举世无双的皇家御苑。
从1709年开始营建,至1809年基本建成,历时一个世纪。
此后的嘉庆、道光、咸丰三代屡有修缮扩建,历时150多年。
人们习惯上所称的圆明园,实际上是由圆明、长春、绮春(后改名“万春”)三圆组成,总面积达347公顷。
它的陆上建筑面积比故宫还多1万平方米,外围周长约10公里。
水域面积又等于一个颐和园。
三园分别有垣墙相隔;前为万春园,后面并列的两园,左为圆明园,右为长春园。
圆明园系一座水景园,水面占全园面积一半以上,有些景观的命名,直接以水为主题。
在山环水绕之中,分布着140多个景区,汇集了当时江南若干名园胜景的特点,融我国古代造园艺术精华,以园中之园的艺术手法,将诗情画意融化于千变万化的景象之中。
其中有50多处景点直接模仿外地的名园胜景,如“平湖秋月”、“苏堤春晓”、“三潭印月”、“曲院风荷”等,都来自于杭州的西湖十景,不仅模仿建筑,连名字也照搬过来。
还有仿桃花源的“武陵春色”、仿庐山的“西峰秀色”、仿狮子林的”叠石迷宫”、仿瞻园的“茹园”、仿孤山放鹤亭的“招鹤蹬”等等,汇集了无数天下胜景和名园的精华。
圆明园中还建有西式园林景区。
最有名的“观水法”,是一座西洋喷泉,还有万花阵迷宫以及西洋楼等,都具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
在方河里还有一个威尼斯城模型,皇帝坐在岸边山上便可欣赏万里-之外的“水城风光”。
圆明园不仅有极为精美的陈设、装饰,还收藏和陈列着全国罕见的珍宝、文物、名人字画、秘府典籍、钟鼎宝器、金银珠宝和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华。
1860年和1900年,园明园被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抢掠并付之一举。
圆明园的毁灭资料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1860年10月5日,英法联军兵临北京城下。
根据俄国外交官伊格纳提耶夫提供的情报:清朝守军集中在东城,北城是最薄弱的地方,应先攻取;并听说中国清朝皇帝正在西北郊的圆明园。
于是,英法联军绕抄安定门、德胜门,进犯圆明园,并将圆明园洗劫一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火烧圆明园”事件。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建于明朝。
1709年,清朝康熙帝把该园赐给四子胤祯(后来的雍正帝),并赐名圆明园。
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位皇帝150多年的经营,集中了大批物力,役使了无数能工巧匠,倾注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的血汗,把它精心营造成一座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离宫。
清朝皇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
圆明园周围连绵10公里,由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组成,而以圆明园最大,故统称圆明园(亦称圆明三园)。
此外,还有许多属园,分布在圆明园的东、西、南三面,其中有香山的静宜园、玉泉山的静明园、清漪园(后来的颐和园就是在此基础上建造起来的)等,全园面积合计5000多亩。
圆明园不仅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还创造性地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集当时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
园中有宏伟的宫殿,有轻巧玲珑的楼阁亭台;有象征热闹街市的“买卖街”,有象征农村景色的“山庄”;有仿照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有仿照苏州狮子林的风景名胜;还有仿照古代诗人、画家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等。
可以说,圆明园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也是中国人民建
筑艺术和文化的典范。
不仅如此,圆明园内还珍藏了无数的各种式样的无价之宝,极为罕见的历史典籍和丰富珍贵的历史文物,如历代书画、金银珠宝、宋元瓷器等,堪称人类文化的宝库之一,也可以这样说,它是世界上一座最大的博物馆。
10月6日,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立即疯狂地进行抢劫。
首先闯入圆明园的是法国侵略军,他们见物就抢,每个法国士兵口袋里装进的珍品,价值三四万法郎。
他们空手而进,满载而归。
在法国军营里,堆积着珍奇的钟表、五光十色的绫罗绸缎,以及珍贵的艺术品,价值达3000万法郎。
英国侵略军虽然来迟了一步,但金银财宝也装满口袋。
更可恶的是,对那些搬不走的大瓷器和珐琅瓶,他们打得粉碎。
英法侵略军把圆明园抢劫一空之后,为了消赃灭迹,掩盖罪行,英国全权大臣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竟下令烧毁圆明园。
大规模的焚烧共两次,第一次是10月7日至9日,主要焚烧圆明园,大火连烧3昼夜,使这座世界名园化为一片焦土。
这场浩劫,正如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所描绘和抨击的那样: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抢劫,另一个放火焚烧。
胜利原来可以成为强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