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一季度教育舆情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第一季度教育舆情分析报告

——兼及山东教育舆情事件分析

张增伟王颖吕可成

基于学术视野和科学方法,全国教育舆情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教舆网)对全网和定点网站如: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教育网、新浪网、搜狐网、腾讯网、网易、凤凰网等主流网站新闻、新闻跟帖、微博、论坛、贴吧、博客等网络媒体监测,共总结2015年1月1日~3月31日具有一定影响、媒体和公众关注较高(典型)的教育舆情事件376起,具体内容如下。

一、一季度全国教育舆情地图

图1 一季度全国教育舆情地图1

数据来源:全国教育舆情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舆情量呈现“凹”型发展态势。1月至3月份,舆情事件量分别有128起、113起和135起——2月份正值假期,舆情量下降,3月份正值各级各类院校开学季,舆情增量明显。其中,全国性舆情事件38起,地方性舆情事件338起2。

1网络舆情的预警等级被划分为:

(1)蓝色级(Ⅳ级):存在舆情,舆情事件量少;(2)黄色级(Ⅲ级):存在舆情,舆情事件量较多;(3)橙色级(Ⅱ级):存在舆情,舆情事件量多;(4)红色级(Ⅰ级):存在舆情,舆情事件量很多;另外,白色表示不存在教育舆情事件。

2全国性舆情事件:舆情事件内容指向各省市;地方性舆情事件:舆情事件发生地为具体的某个省市或舆情事件内容指向具体的某个省市。

对于地方性舆情事件,各省市教育舆情事件分布呈现整体分散、局部集中的特点:事件多集中在华中、华东、西南和华南地区。就各地舆情状态而言,北京、四川和浙江的舆情为橙色预警状态;广东、江苏、河南、湖北、陕西、安徽和山东的舆情处于黄色预警状态;湖南、福建、重庆等多数地区舆情处于蓝色预警状态;部分地区无典型的教育舆情。此外,不明确指向某省市的教育舆情事件量占全国教育舆情总量的10.1%。

山东舆情量较多。1月至3月份,山东的舆情事件量有16起,较多,处于低水平的黄色预警状态。舆情事件主要来源渠道为门户网站(60%);多集中发生在教育管理领域(8件,占到一半),此外,学生表现和师德师风领域,分别有4起和3起。需要指出,老师和学生是引起舆情的主要群体,而高校的管理决策和学生的特立独行是舆情产生的主要诱因。具体如“山东大学人体标本外流”、“临沂一初中生暴打小学生要求签卖身契”事件等。此外,就公众对舆情事件的情感表现来看,负面舆情事件10起,占62.5%,高于全国水平(46.8%)。

二、舆情概况分析

超半数舆情事件通过新媒体首发,但纸媒(网络电子版)地位仍不可忽视。网络教育舆情事件的传播载体主要来自纸媒(网络电子版)、电视、广播、门户网站、微博、论坛和视频。一季度,来自新媒体(门户网站、微博、论坛和视频)的舆情事件比例(55.4%)超过一半,高于来自传统媒体(纸媒、电视和广播)的比例(44.6%)。可以看出,伴随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及移动终端的普及,尤其是微博、论坛、贴吧、微信等社交应用的广泛使用,社会公众不仅是新闻的接受者,也是新闻的发布者,还可以是新闻的传播者,新媒体成为网络教育舆情事件的重要载体,有着不可避免的趋势。

但是,纸媒作为舆情事件的首发媒体占近四成(42%),地位依然不可忽视。一方面纸媒可以通过对信息筛选进行议题设置,推动社会正能量教育事件的传播,比如对正面教育人物的报道等;另一方面纸媒具有较强的公信力和权威性,报道内容可引导舆情的发展走势,尤其需指出的是,客观、全面、具有潜在倾好性的报道,将有助于舆情事件的化解。

图2舆情来源

数据来源:全国教育舆情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舆情主要集中在学生表现、教育管理、师德师风领域。根据事件的具体内容,教育舆情事件可分为安全事故、毕业就业、教育管理、考试招生、政策法规、师德师风、学生表现和其他八类。一季度,不同类别的舆情事件均有发生,但超过七成(72.6%)的舆情事件发生在学生表现、教育管理和师德师风领域。这也侧面反映出,学生和老师是引起舆情的主要群体。具体而言,学生表现类事件,如:“湖北美术学院大三男生食堂前‘裸征’女友”、“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被逼’跪舔厕所”等;教育管理类事件,如“山东历城区教师罢课”、“江苏沛县新华中学疑派在校生上街招生”等;师德师风类事件,如:“江苏南通启东中学‘中国最牛博士校长’涉嫌违纪被查”、“福建南安市南广中学老师脚踩学生”等。

图3 事件类型

数据来源:全国教育舆情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各地负面舆情显著。根据网民对各个舆情事件的态度,我们将情感表现分为

正面(同情、高兴、支持、赞赏、崇拜等)、负面(反对、批评、谴责、幸灾乐祸等)和中性(无明显态度表示)。根据舆情监测结果,一季度负面教育舆情事件量突出,占比46.8%。浙江负面舆情最多,达18起;广东其次,有16起;北京、陕西、安徽、福建、江苏、四川和山东负面舆情也较多,均超过10起。

图4 负面舆情分布

数据来源:全国教育舆情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考试季“神标语”、“神考题”舆情突出。1月份,全国各大院校普遍进入期末考试阶段,这期间一些学校出现的防止学生作弊的标语和考试考题,则成了月度热门话题。“考试非谈情说爱请勿眉目传情”、“考试不是LOL请勿团队合作”、“亲,考试违纪,处分包邮哦”等等被贴上了“神标语”的标签;“写出翘课最多的3名同学”、“要求考生‘四选一’辨认上课的老师照片”等试题则被打上了“神考题”的烙印,这些均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事实上,无论“神标语”还是“神试题”,均可以看做是院校在网络新媒体时代管理、教务革新上的探索,虽然有些会显得突兀“奇葩”,但无一不是对学生能够获得真才实学的期望。部分网民“接地气”的评论也显示了他们对高校此举的理解。

高考相关政策法规备受关注。2月底3月初,各类各级别院校普遍临近第二学期开学,尤其对于高三学生而言,6月份的高考已经不远。作为教育管理机构,从教育部到地方教育厅局,已经开始对即将到来的高考“未雨绸缪”。2月中旬,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2015年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高校试点综合评价招生不得采用自主招生办法,奥赛、思政、体育加分最多5分等内容受到了公众广泛关注。地方教育厅局也有相关政策法规出台,如,“北京东城区将试点高中大学连读”“安徽42万名随迁子女就学享受‘同城待遇’”“江苏自主招生试点方案出台,考生只能填报一所高校”“上海2017高考37所高校近4成专业要求考物理”等,均引起了一定范围的关注。

开学季学生权益被侵害类舆情凸显。3月份有多起此类事件,如“广西容县容州镇第一中学学生冒雨做操领导打伞看”“辽宁盘锦高级中学收取100元感恩母校钱”“江西高安第五中学食堂无桌椅,千余学生站着就餐”“陕西希望高中学生转学提档需交8000元,校方称是潜规则”等事件。并且,此类事件在1月至2月份也常有发生,如1月份“河南商水2000余学生被迫转学”、2月份“四川自贡20岁女孩患病身材如孩童,欲上学屡遭拒”等事件。这些事件中,学生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