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青主女科方剂
傅青主女科歌诀

傅青主女科歌诀之阳早格格创做戴下完戴汤(黑戴)完戴汤中二术陈,人参苦草车前仁,柴芍淮山乌芥穗,化干止戴此圆神.加减逍遥集(青戴)加减逍遥苓柴芍,茵陈陈皮死苦草,桅子浑热用火炒,肝郁干热青戴消.易黄汤(黄戴)易黄山药取芡真,黑果黄柏车前子,能消戴下黏稀秽,补肾浑热又祛干.利火汤(乌戴)妇人乌戴利火汤,黄连石膏知母躲,桅子大黄术苓配,车前留止寄仆良.浑肝止淋汤(赤戴)浑肝止淋当归芍,死天丹柏大黑枣,乌豆牛膝香附配,亦可圆中加阿胶.血崩固原止崩汤(血崩昏暗)固原止崩死天归,参术乌姜取黄茂,血崩昏暗晕正在天,慢服此圆解真危.加减当归补血汤(年老血崩)年老血崩补血汤,当归黄芪各一二,三七为终用三钱,滋肾再加二钱桑.固气汤(少妇血崩)少妇血崩固气汤,四君加进死天当,杜仲山药近志味,气真血崩效非常.引粗止血汤(接感出血)引粗止血天术参,芥穗山萸黑茯苓,车前乌姜黄柏引,接感出血自能凝.仄肝启郁止血汤(郁结血崩)仄肝启郁止血汤,归芍黑术各一二,天丹三七各三钱,柴草芥穗细酌量.逐痛止血汤(闪跌血崩)逐瘀止血搞天黄,桃仁赤芍死大黄,积壳丹皮当归尾,龟板醋炙同合圆.浑海丸(血海太热血崩)浑海丸中麦天丹,山药芡芍术味联,石解龙骨天骨皮,沙元二参桑叶掺.鬼胎荡鬼汤(妇人鬼胎)荡鬼汤中当归参,大黄雷丸小桃仁,牛膝黑花丹薄朴,再加积壳力更雄.黑花霹雳集(妇人鬼胎)师传黑花霹雳集,大黄雷丸三味研,少女壮妇皆可用,只果真气已失集.荡邪集(室女鬼胎)荡邪集能祛邪气,当归桃仁取丹皮,雷丸苦草同五味,室女鬼胎服之宜.调正汤(室女鬼胎)调正汤用补胃气,茯苓薏米及陈皮,惨黑二术能战胃,再加贝母擅后宜.调经浑经集、二天汤(经火先期)火火太旺浑经集,天骨黑芍茯苓丹,死天青蒿黄柏并,先期量多服之安.火旺火盈二天汤,芍药元参死天黄,天骨阿胶麦冬肉,先期量少效非常.温经摄血汤(经火后期)温经摄血死天芍,芎味柴术绝断着,加进肉桂祛热气,经火后期效甚下.定经汤(经火先后无定期)定经汤用归天芍,菟丝茯苓及山药,柴胡芥穗疏肝气,月经无定服之佳.帮仙丹(经火数月一止)帮仙丹用陈茯苓,菟丝山药芍术匀,杜仲苦草同合圆,妙法通经气血充.安老汤(年老经火复止)年老止经安老汤,参芪天术胶萸当,芥穗香附木耳冰,肝脾得战血崩康.加味四物汤(经火忽去忽断时痛时止)加味四物用丹皮,柴草黑术元胡宜,肝气出有舒恶风热,血微风集经自齐.宣郁通经汤(经火已去背先痛)宣郁通经治肝郁,归芍丹皮炒桅子,柴胡川芍及香附,苦草郁金黑芥子.调肝汤(止经后少背痛痛)经后背痛调肝汤,山药阿胶草萸当,黑芍巴戟同七味,疏肝止痛效非常.顺经汤(经前背痛吐血)顺经四物去川芎,芥穗丹皮沙茯苓,或者加茜草怀牛膝,顺气落顺出有倒经.温脐化干汤(经火将去脐卞先痛痛)温脐化干黑术君,山药扁豆黑茯苓,巴戟黑果修莲子,调经种子效堪珍.加减四物汤(经火过多)加减四物治血真,黑术芥穗及山萸,绝断苦草皆加味,经火过多服之宜.健固汤(经前鼓火)健固人参用五钱,黑术一二苓三钱,薏米三钱巴戟五,经前鼓火十剂安.顺经二安汤(经前大便下血)顺经二安用当归,黑芍死天参术萸,麦冬巴戟乌芥穗,降麻少许擅提气.益经汤(年已老经火断)益经汤中天术参,山药归芍死枣仁,沙参丹皮柴杜仲,肾应经关此圆中.种子养粗种玉汤(身肥出有孕)养粗种玉四物宜,除却川芎加山萸,肝肾得养粗血足,血真出有孕此圆施.并提汤(胸谦出有思食出有孕)并提汤中天参茂,巴戟柴萸术枸杞,胸谦出有食易受孕,连服三月功最偶.温胞饮(下部酷热出有孕)胞热出有孕用温胞,黑术巴戟参桂饶,附子杜仲补骨脂,菟丝芡真及山药.温土毓麟汤(胸谦少食出有孕)温土毓麟巴戟参,山药黑术取覆盆,神直少许战脾胃,连服一月胎必成.宽戴汤(少背慢迫出有孕)宽戴术天补骨脂,参麦杜芍及当归,修莲巴戟苁蓉味,少背慢迫出有孕宜.启郁种玉汤(嫉妒出有孕)启郁种玉芍术归,香附丹苓花粉齐,肝气郁结人当服,连服一月孕可喜.加味补中益气汤(肥肥出有孕)补中益气汤加味,合用二陈效堪贵,鼓火化痰补脾胃,肥肥出有孕此圆配,欲知补中二陈药,汤头歌诀要死记.浑骨滋肾汤(骨蒸夜热出有孕)浑骨滋肾天骨皮,丹皮黑术兼五味,沙元二参麦石斛,骨幕夜热出有孕宜.降戴汤(腰酸背胀出有孕)降戴黑术夏茯苓,人参桂直并沙参,鳌甲荸荠除癥积,任督气降能受孕.化火种子汤(便涩背胀足浮肿出有孕)化火种子巴戟参,黑术芡真菟茯苓,肉桂车前除热干,肾气大旺温胞宫.妊娠顺肝益气汤(妊娠恶阻)顺肝益气参术苓,归芍死天麦砂仁,陈皮苏子炒神直,妊娠恶阻有偶功.加味补中益气汤(妊娠浮肿)妊娠浮肿脾气衰,气真血少干为灾,补中益气加茯苓,肿消体健益于胎.安奠二天汤(妊娠少背痛)安奠二天死天参,黑术山药萸杜仲,扁豆枸杞炙苦草,博治妊娠少背痛.润操安胎汤(妊娠心搞吐痛)妊娠吐痛肾火盈,二天山萸胶五味,麦冬黄芩益母草,润燥安胎此圆推.援土固胎汤(妊娠吐泻背痛)援土固胎黑术君,山药萸参桂砂仁,附子绝断杜仲冰,菟丝枸杞炙草并.解郁汤(妊娠子悬胁痛)解郁汤中参术苓,当归黑芍炒砂仁,积壳薄荷山桅子,妊娠子悬有偶功.救益安胎汤(妊娠跌益)救益安胎归天芍,乳出人参炙苦草,苏木捣碎加焦术,补血止瘀效甚下.帮气补漏汤(妊娠小便下血病名胎漏)帮气补漏用人参,死天黑芍酒黄芩,益母绝断死苦草,气真胎漏力能任.扶气止笑汤(妊娠子鸣)扶气止笑用人参,黄芪当归及麦冬,橘黑花粉取苦草,补气养血肺气通.息燃安胎汤(妊娠腰背痛渴汗燥狂)妊娠狂躁胃火衰,息燃安胎汤最灵,参苓术天天花粉,知母青蒿合加烹.消恶安胎汤(妊娠中恶)消恶安胎参术茶,花粉苏叶草茄重,当归黑芍取陈皮,妊娠子悬服之宁.利气鼓火汤(妊娠多喜打胎)利气鼓火参术草,死天归芍加之佳,芡真黄芩同加味,气血调战将胎保.小产固气挖粗汤(止房小产)固气挖粗参术茂,当归三七乌芥穗,再加死天同七味,止房小产功独偶.理气集瘀汤(跌闪小产)理气集瘀用人参,当归黄芪丹茯苓,黑花姜冰可活血,跌闪小产此圆中.加减四物汤(大便搞结小产)加减四物用当归,黑芍川芎大死天,山药山萸丹栀子,便结小产功最偶.黄芪补气汤(畏热背痛小产)黄芪补气用当归,肉桂集热功独偶,畏热背痛致小产,连服五剂即可愈.引气归血汤(震喜小产)引气归血酒黑芍,黑术香附郁金草,丹麦姜冰乌芥穗,气血单归背痛消.易产支子丹(血真易产)支子丹用死黄芪,麦冬死天芍当归,血真易产气亦强,慢服二剂子必离.落子汤(接骨出有启易产)落子汤中当归芎,黑花牛膝及人参,启骨须用柞木枝,骨关易产此圆中.转天汤(足脚先下易产)转天汤中用归芎,附子降麻牛膝参,横死易产气血盈,连服二剂能顺死.舒气集(气顺易产)气顺易产舒气集,归芎人参黑芍掺,陈皮牛膝紫苏梗,柴胡葱黑一服安.救母丹(子死产门易产)救母丹治临产危,子死产门用之宜,参归川芎益母草,再加芥穗赤石脂.疗女集(子死背中易产)疗女集中参当归,乳香鬼臼川牛膝,子死背中产母危,火煎一剂胎即离.正产支胞汤(正产胞衣出有下)支胞归芎乌芥穗,益母乳出麝香配,胞衣出有下果血枯,补血化瘀坐可坠.补中益气汤(正产胞衣出有下)补中益气芪术陈,降柴参草当归身,胞衣出有下用加味,加进莱菔有偶功.补气解晕汤(正产气真血晕)补气解晕参归芪,再加姜冰乌芥穗,气真欲脱心无主,此圆调服坐抒难.当归补血汤、独参汤(正真血晕出有语)产后血晕兼出有语,即是气血二脱兮,黄芪二二当归一,当归补血名出有衰,或者用独参煎汤灌,起死回死成果偶.放心汤(正产败血攻心晕狂)放心汤中当归尾,天丹蒲黄荷叶并,养血安神兼除邪,产后晕狂一剂浑.补气降肠饮(正产肠下)补气降肠参术芪,当归川芎用之宜,降麻一分擅提气,气真下陷量服之.产后集结定痛汤(产后少背痛)集结定痛当归芎,益母丹皮同桃仁,焦楂乳香乌芥穗,瘀血背痛坐可宁.肠宁汤(产后少背痛)肠宁汤中归天参,阿胶肉桂及麦冬,绝断苦草同合圆,可主产后真背痛.救脱活母汤(产后气喘)救脱活母天参归,枸杞阿胶麦山萸,肉桂芥穗加之妙,产后气喘是良剂.宽裕大补汤(产后恶热身颤)八珍再加桂黄芪,宽裕大补此圆推,产后恶热气血真,火煎一服邪自驱.温肾止呕汤(产后恶心呕吐)温肾止呕术巴戟,参茶炮姜萸死天,黑蔻橘黑同九味,产后呕吐坐可愈.救败供死汤(产后血崩)救败供死参术归,死天山药及山萸,枣仁死用附子造,回阳摄血神亦归.完胞饮(产后脚伤胞胎淋漓出有止)完胞饮中参术苓,黄芪归芎及桃仁,益母黑芨猪胞煮,产后胞益有偶功.转气汤(产后四肢浮肿)转气八珍去芎草,山药萸柴加之佳,芡真故纸皆可用,产后浮肿证悉消.二支汤(产后肉线出)二支术天山药参,萸芎芡真扁杜仲,黑果巴戟十一味,产后肉线出可降.支膜汤(产后肝痿)支膜汤用死黄芪,人参黑术芍当归,再加降麻提气血,可治产后肝痿垂.通乳丹(产后气血二真乳汁出有下)通乳丹中当归君,人参黄芪取麦冬,木通桔梗猪蹄引,果真无乳此圆中.通肝死乳汤(产后郁结乳汁短亨)通肝死乳当归芍,黑术柴胡近通草,死天苦草麦冬合,郁结无乳效甚下.。
中医《方剂学》固涩剂(固崩上带)——完带汤(《傅青主女科》)

中医《方剂学》固涩剂(固崩上带)——完带汤(《傅青主女科》)一、组成白术一两,土炒(30克)、山药一两,炒(30克)、人参二线(6克)、白芍五钱,酒炒(15克)、车前子三钱,酒炒(9克)、苍术三钱,制(9克)、甘草一钱(3克)、陈皮五分(1.5克)、黑芥穗五分(1.5克)、柴胡六分(1.8克)。
二、用法水煎服。
三、歌括1.完带汤完带汤中二术陈,苍术参草车前仁;柴芍淮山黑芥穗,化湿止带此方能。
2.易黄汤易黄芡实与山药,车前黄柏加白果;健脾清热又除湿,能消带下粘稠多。
3.清带汤清带汤中海螵蛸,龙牡山药加茜草;带下清稀色赤白,益脾固肾自然好。
四、功用补中健脾,化湿止带。
五、主治脾虚肝郁,湿浊下注。
带下色白或淡黄,清稀无臭,面色白,倦怠便溏,舌淡苔白,脉缓或弱。
六、方解带下一证多与脾肝关系密切。
盖脾主运化,肝主疏泄。
如脾虚不运,则水谷之精微不化,湿浊内停,下注成带;若肝郁乘脾,脾失健运,则湿浊下注,亦可致带。
故带下色白或淡黄,清稀无臭,面色白,倦息便溏,舌淡苔白,脉缓满弱,均为脾虚湿盛之象。
治宜益气舒肝、化湿止带之法。
方中人参、白术、山药均为补气健脾之品,白术并能燥湿,山药兼可涩精,更合健脾止带之用,是为君药。
苍术、陈皮燥湿运脾,芳香行气,既使君药补而不滞,亦取气行湿自去之意;车前子淡渗利湿,使水湿从小便而去,共为臣药。
君臣相配,止带而不留湿,利湿而不伤正。
白芍舒肝扶脾,柴胡升阳,使湿气不致下流入里;芥穗入血分祛风胜湿以止带,共为佐药。
甘草调药和中,是为使药。
诸药配合,补散并用,使气旺脾健而阳升湿化,则带下自止。
所以本方为脾虚带下之常用方剂。
七、附方及方论1.易黄汤(《傅青主女科》):山药一两,炒(30克)、芡实一两,炒(30克)、黄柏二钱,盐水炒(6克)、车前子一钱,酒炒(3克)、白果十枚,碎(10枚),水煎服。
功用:健脾燥湿,清热止带。
主治:脾虚湿热,带下黄白,稠粘腥臭,腰痠腿软者。
2.清带汤(《医学衷中参西录》):生山药一两(30克)、生龙骨六钱,捣细(18克)、生牡蛎六钱,捣细(18克)、海螵蛸四钱,去净甲,捣(12克)、茜草三钱(9克),水煎服。
【洪秀珍:《傅青主女科》完带汤】

【洪秀珍:《傅青主女科》完带汤】洪秀珍,女,陕西洛南人,师承于商洛郭氏经方流派第四代传人郭池,从医近40年,临床经验丰富,治疗效果显著,深受广大患者推崇。
笔者有幸随其临证学习,获益良多,见其将完带汤加味治疗内、妇、皮肤、男科等多种疾病,遂留意收集其所治验案,加以总结分析。
《傅青主女科》完带汤,方由:土炒白术一两,炒山药一两,人参二钱,酒炒白芍五钱,酒炒车前子三钱,制苍术三钱,甘草一钱,陈皮五分,黑芥穗五分,柴胡六分组成。
(注:一两约合今30克,一钱约合今3克,一分约合今0.3克)。
主治妇人带下病。
后世医家多以本方作为妇人带下病主方,无论寒热虚实,均可加减运用。
若带下清稀偏寒者,可加鹿角霜、巴戟天、仙茅、仙灵脾等以温固;若带下量大者,加白果、海螵蛸、芡实、金樱子等以收涩;若色黄偏热者,加土茯苓、金刚藤、黄柏、苦参等以清利湿热。
带下病黄褐斑李某,女,32岁,职员。
2019年1月23日初诊,主诉带下色淡黄量多3月余,伴经前少腹胀痛,经来淋漓难尽,腰痛,手足逆冷,夜寐梦多,观其面色萎黄,两颊黄褐斑散发,舌暗苔白,脉细缓。
诊断:带下病,证属肝郁脾虚,浊湿下注;治宜健脾祛湿,疏肝行气,方选完带汤加味。
处方:党参10克,炒白术10克,甘草6克,陈皮6克,苍术10克,山药15克,车前子10克,柴胡10克,白芍10克,荆芥6克,鹿角霜10克,海螵蛸15克。
14剂,颗粒剂,日两次,开水冲服。
2月23日复诊,诉上症略缓,带下量减,但两颊色斑未淡,于上方去海螵蛸,加玫瑰花10克、白芷10克。
14剂,水煎服,日1剂,分两次温服。
3月13日复诊诉,经前腹痛减轻,手足逆冷亦有改善,舌脉同前,于上方去玫瑰花、白芷,加牡蛎15克、肉桂5克、牛膝10克、防风10克。
14剂,煎服法同上。
后以完带汤增损2月,带下止,面色红润有光泽,经来通畅。
按:黄带一证,《诸病源候论》谓:“脾脏之色黄,带下黄者,是脾脏虚损,故带下而挟黄色。
”验于病家,面色萎黄,带下色淡而量大,当属脾虚无疑。
傅青主女科养生食谱

傅青主女科养生食谱
以下是傅青主女科养生食谱:
1. 温补汤品:
- 材料:红枣、枸杞、黄芪、淮山、田七、鸡肉、猪骨
- 做法:将所有材料放入炖盅中,加入适量清水,用小火炖煮3小时,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2. 补血养颜粥:
- 材料:红枣、黑米、莲子、桂圆、粳米
- 做法:将黑米、莲子和桂圆先浸泡2小时。
粳米洗净后与泡发的材料一起加入煮锅中,加水适量,用文火熬煮至粥糯软烂,最后加入红枣煮5分钟即可。
3. 益母草猪蹄煲:
- 材料:猪蹄、益母草、生姜、红枣、枸杞、料酒、盐
- 做法:将猪蹄洗净切块,益母草洗净备用。
锅中加水烧开后放入猪蹄焯水,捞出备用。
炒锅中加入适量食用油,放入益母草、生姜爆炒,然后加入料酒炒匀。
将炒好的益母草和猪蹄放入炖盅中,加入适量清水,加几片生姜、红枣和枸杞,用小火炖煮2小时,最后加盐调味即可。
4. 蛋花木耳汤:
- 材料:鸡蛋、木耳、鸡精、盐
- 做法:将木耳泡软切片备用。
锅中加水烧开后放入木耳煮熟,捞出备用。
蛋打入碗中打散。
锅中加水再次烧开后,搅动水面后下入打散的鸡蛋,用筷子搅成花状。
最后加入煮熟的木
耳、鸡精和盐,煮开后即可食用。
5. 枸杞猪肝汤:
- 材料:猪肝、枸杞、生姜、料酒、盐
- 做法:将猪肝切片备用。
炒锅中加入适量食用油,放入姜
片爆炒,然后加入猪肝炒匀。
加入适量清水煮开后,撇去浮沫,加入料酒煮几分钟。
最后加入枸杞和适量盐调味,继续煮开后即可食用。
请在使用上述食谱之前咨询专业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以确保适合个人的体质和健康状况。
【傅青主女科》清傅山白话版】方名索引

【傅青主女科》清傅山白话版】方名索引方名索引二画十全大补汤(第十章六十九论)十全大补汤(第十三章四十一论)十全阴疳散(第十三章三十九论)七珍散(第十三章四十三论)八珍汤(第十二章一论)八珍汤(第十二章四论)八味地黄丸(第十三章十四论)三画三消丸(第十三章四十论)山羊血末(第十三章四十二论)四画开郁种玉汤(第五章三十四论)天麻丸(第十三章十二论)木香生化汤(第十三章八论)五皮散(第十三章二十七论)升带汤(第五章三十七论)升举大补汤(第十三章四论)化水种子汤(第五章三十八论)止汗散(第十三章十五论)引气归血汤(第七章五十五论)五画平肝开郁止血汤(第二章十论)平胃散(第十二章十一论)石莲散(第十三章二十五论)生化汤(第十二章十一论)生化汤原方(第十三章一论)生血止崩汤(第十三章四论)生津止渴益水饮(第十三章十六论)生化六和汤(第十三章二十四论)生津益液汤(第十三章二十五论)瓜蒌散(第十三章四十一论)加味四物汤(第四章二十论)加味四物汤(第十三章二十六论)加味补中益气汤(第五章三十五论)加味补中益气汤(第十三章四十论)加味芎归汤(第十二章九论)加味芎归汤(第十二章十三论)加味大造丸(第十三章三十一论)加味生化汤(第十三章一论)加味生化汤(第十三章二论)加味生化汤(第十三章七论)加味生化汤(第十三章十论)加味生化汤(第十三章二十二论)加味生化汤(第十三章二十六论)加味生化汤(第十三章三十二论)加参生化汤(第十三章二论)加参生化汤(第十三章三论)加参生化汤(第十三章五论)加参安肺生化汤(第十三章二十六论)加减四物汤(第七章五十三论)加减四物汤(第四章二十五论)加减生化汤(第十三章十三论)加减生化汤(第十三章二十一论)加减生化汤(第十三章二十三论)加减生化汤(第十三章二十五论)加减生化汤(第十三章三十三论)加减当归补血汤(第二章七论)加减补中益气汤(第六章四十论)加减逍遥散(第一章二论)加减养胃汤(第十三章九论)加减养荣扬(第十三章三十论)失笑散(第十二章十一论)六画夺命丹(第十二章十三论)回脉散(第十三章四十一论)并提汤(第五章三十论)当归补血汤(第九章六十四论)收膜汤(第十章七十五论)安老汤(第四章十九论)安心汤(第九章六十五论)安奠二天汤(第六章四十一论)安神生化汤(第十三章六论)红花霹雳散(第三章十三论)七画两地汤(第四章十五论)两收汤(第十章七十四论)扶气止啼汤(第六章四十七论)助仙汤(第四章十八论)助气补漏汤(第六章四十六论)利火汤(第一章四论)利气泄火汤(第六章五十论)完带汤(第一章一论)完胞饮(第十章七十二论)疗儿散(第八章六十一论)补中益气汤(第九章六十二论)补气解晕汤(第九章六十三论)补气升肠饮(第九章六十六论)补气养荣汤(第十三章五论)补脬饮(第十三章十八论)补肺散(第十三章三十八论)附子散(第十三章二十四论)八画青血丸(第十三章二十三论)青娥丸(第十三章三十七论)茅根汤(第十三章十九论)易黄汤(第一章三论)固本止崩汤(第二章六论)固气汤(第二章八论)固气填精汤(第七章五十一论)降子汤(第八章五十七论)定经汤(第四章十七论)治产秘验良方(第十二章十三论)转天汤(第八章五十八论)转气汤(第十章七十三论)肠宁汤(第十章六十七论)参术膏(第十三章九论)参苓生化汤(第十三章二十二论)参归生化汤(第十三章二十八论)九画顺经汤(第四章二十三论)顺经两安汤(第四章二十七论)顺肝益气汤(第六章三十九论)宣郁通经汤(第四章二十一论)送子丹(第八章五十六论)送胞汤(第九章六十二论)养精种玉汤(第五章二十九论)养正通幽汤(第十三章十一论)养荣生化汤(第十三章二十九论)养心汤(第十三章三十论)养荣壮肾汤(第十三章三十七论)前胡散(第十三章三十四论)祛风定痛汤(第十三章三十九论)炼蜜枣法(第十四章一论)独参汤(第九章六十四论)独活汤(第十二章三论)保真汤(第十三章三十一论)保产无优散(第十四章三论)保产神效方(第十四章五论)十画逐瘀止血汤(第二章十一论)荡鬼汤(第三章十三论)荡邪散(第三章十四论)桑螵散(第十三章二十论)通乳丹(第十章七十六论)通肝生乳汤(第十章七十七论)调正汤(第三章十四论)调肝汤(第四章二十二论)调经散(第十三章二十七论)益经汤(第四章二十八论)宽带汤(第五章三十三论)润燥安胎汤(第六章四十二论)润肠粥(第十三章十一论)消恶安胎汤(第六章四十九论)健固汤(第四章二十六论)健脾消食生化汤(第十三章七论)健脾化食散气汤(第十三章八论)健脾利水生化汤(第十三章二十一论)健脾汤(第十三章二十九论)息焚安胎汤(第六章四十七论)柴胡梅连汤(第十三章三十一论)十一画理气散瘀汤(第七章五十二论)黄芪补气汤(第七章五十四论)救损安胎汤(第六章四十五论)救母丹(第八章六十论)救脱活母汤(第十章六十八论)救败求生汤(第十章七十一论)清肝止淋汤(第一章五论)清海丸(第二章十二论)清经散(第四章十五论)清骨散(第十三章三十论)清骨滋肾汤(第五章三十六论)麻黄根汤(第十三章十四论)猪肾汤(第十三章三十五论)十二画散结定疼汤(第十章六十七论)葱熨法(第十三章二十八论)趁痛散(第十三章三十六论)援土固胎汤(第六章四十三论)温经摄血汤(第四章十六论)温脐化湿汤(第四章二十四论)温胞饮(第五章三十一论)温土毓麟汤(第五章三十二论)温肾止呕汤(第十章七十论)温中汤(第十三章二十四论)温胃丁香散(第十三章二十五论)滑胎散(第十二章十三论)滋荣益气复神汤(第十三章三论)滋荣益气复神汤(第十三章六论)滋荣益气扶正汤(第十三章九论)滋荣活络汤(第十三章十二论)舒气散(第八章五十九论)十三画解郁汤(第六章四十四论)催生兔脑丸(第十二章十三论)。
《傅青主女科·血崩》中8首治崩方剂

《傅青主女科·血崩》中8首治崩方剂
《傅青主女科·血崩》中8首治崩方剂(含愈后调理方剂1首,下同)的用药规律及治崩思想。
方法:通过对《傅青主女科·血崩》中8首治崩方剂用药选择及用药剂量进行整理与统计分析,总结傅山先生治疗妇人血崩的规律与经验。
结果:治崩8首方剂共使用药物33种,所使用药物频率前10位依次为
炒白术、当归、熟地黄、人参、山萸肉、牡丹皮、黄芪、三七、桑叶、五味子,所使用药物剂量总量前10位依次为
炒白术、熟地黄、白芍、桑叶、玄参、山萸肉、牡丹皮、山药、麦冬、地骨皮。
结论:傅山先生治疗妇人血崩,充分重视腰脐于妇人之特殊地位,并重视补益气血、滋阴以止崩。
用药多以药性平和之品,处方精简,重视固护脾肾,兼顾先天及后天,值得后世深入学习。
生化汤 《傅青主女科》

生化汤《傅青主女科》生化汤《傅青主女科》【组成】当归24g 川芎9g 桃仁9g 炮姜6g 炙甘草6g【用法】水煎服,或酌加黄酒同煎。
(原方用黄酒、童便各半煎服)。
【主治】1.産後恶露不行,小腹冷痛。
【方义体会】血虚,寒邪乘入,则寒凝血淤。
多见妇人産後血阻胞宫,恶露不行,小腹冷痛。
故方以温经散寒,养血化淤爲主,使新血得生,淤血得化,故名“生化”。
方中重用当归补血活血,以生新血;川芎行气活血,桃仁化淤活血,以逐淤血;配以炮姜、黄酒、童便温通血脉,益阳化淤,共奏化淤生新之功。
【临床应用】1、治疗妇人産後病1.治疗子宫收缩期痉痛(儿枕痛),痉痛轻者只服失笑散可癒,如疼痛不止,可拟生化汤失笑散二方合剂治之。
若疼痛较重者,可加肉桂3克、元胡9克,此方必以童便爲引,服之即效。
2.治疗産後血晕,下部出血不止,面白唇淡,气息微弱,头昏耳鸣,甚者昏迷不知,脉象细微无力者。
以生化汤加阿胶(烊化)12克、人参9克、童便爲引,治之,若産後血晕,恶露不行,面红唇焦,气息较粗,身有低热,欲饮水,甚者便秘,昏迷不知,以生化汤加红花6克、牛膝9克、酒大黄3克,童便爲引,治之。
3.治疗“胎盘残留”例:郭长x,女,24岁。
妊娠三月,忽然小腹抽痛不止,起卧不安,痛时嘴唇发白,时感小腹下坠,腰部憋胀,直至下部点滴出血,终于胎坠而小産。
小産後,头昏眼涩,气息不足,次日小腹阵阵抽痛,痛时下部少量出血,延至三、四日,仍然如此,医院检查爲“胎盘残留”,动员做刮宫手术,患者要求中药治疗。
余诊之脉仍有滑象,认爲此小産後妇人气血具虚,恶露存留未净,便以生化汤加五灵脂9克、蒲黄9克。
枳壳9克,桂枝9克、元胡9克、草红花6克,令服三剂,药後疼痛止,恶露行。
第四日下血稍多,且有血块和纤维状物数片,之後逐日康复。
4.治疗妇人痛经妇女在经前、经中、经後,少腹抽痛,连及腰部,有的疼痛难忍,经血色黑,或色淡,此多属血虚寒凝,淤血阻滞。
立生化汤加香附12克、祁艾9克、青皮6克、柴胡9克、元胡9克、五灵脂9克,化淤行滞止痛,祛淤生新和血。
傅青主女科方歌

傅青主女科方歌宣郁通经汤(柔肝解郁、疏泄肝火法)清傅山《傅青主女科》白芍酒炒当归酒洗丹皮各五钱山栀子炒三钱白芥子炒、研二钱柴胡香附酒炒川郁金醋炒黄芩酒炒生甘草各一钱水煎,连服四剂【主治】治经行先痛,经来色紫有块,痛经每月如此者。
【方论选萃】清傅青主:妇人有经前腹痛数日,而后经水行者,其经来多是紫黑块,人以为寒极而然也,谁知是热极而火不化乎!夫肝属木,其中有火,舒则通畅,郁则不扬,经欲行而肝不应,则抑拂其气而疼生。
然经满则不能内藏,而肝中之郁火焚烧,内逼经出,则其火亦因之而怒泄。
其紫黑者,水火两战之象也;其成块者,火煎成形之状也。
经失其为经者,正郁火内夺其权耳。
治法似宜大泄肝中之火,然泄肝之火,而不解肝之郁,则热之标可去,而热之本未除也,其何能益。
此方补肝之血而解肝之郁,利肝之气而降肝之火,所以奏功之速(《傅青主女科》)。
近代程门雪:凡经行腹中胀痛,必痛二三日而后经来,其经多是紫黑块,俗名痛经,月月如此,室女少妇极多此症。
月月如此,可知非受寒而然,纵初起受寒,日久寒亦化热,块之紫黑可征也;又痛经多病于少妇室女,年事正强之体,可知非虚也。
此方治经行先痛,经行色黑有块,可见是火热郁痛无疑。
以苦寒止痛,大有眼光。
非泥古之士所能解也。
丹皮、山栀清肝,当归、白芍柔肝,用量均较重,各五钱,配合柴胡、川郁金、香附疏肝,黄芩降火而助清肝之力,白芥子散结助疏肝之功,则宣郁而通经。
本方治痛经甚效,以其补肝血,解肝郁,利肝气,面面俱到,故妙,余意清气火既有丹皮、山栀,则黄芩、生草二味似可去也(《书种室歌诀二种》)。
近代冉雪峰:查此方乃养血清血,解郁宣气,半调半疏之方。
归芍养血,丹栀清血,香附解气分之郁,郁金解血分之郁,芥子柴胡,和表以达外,黄芩甘草,和中以清内。
青主长于女科,故其调经方制。
井然有条。
调经药多温通,此则清通。
昔贤谓此方补肝之血,以解肝之郁,利肝之气,以降肝之火,故奏效甚捷,洵非虚誉。
愚意芥子可易泽兰和荆芥,盖开内闭于泽兰,舒表郁利于荆芥,经云,二阳之病发于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是女科之经事不调,多由情怀郁滞所生,无论气郁血郁,五志过极皆火,终必化热,热灼液伤,故其传为风消息贲。
傅青主女科歌诀之欧阳化创编

傅青主女科歌诀带下完带汤(白带)完带汤中二术陈,人参甘草车前仁,柴芍淮山黑芥穗,化湿止带此方神。
加减逍遥散(青带)加减逍遥苓柴芍,茵陈陈皮生甘草,桅子清热用火炒,肝郁湿热青带消。
易黄汤(黄带)易黄山药与芡实,白果黄柏车前子,能消带下黏稠秽,补肾清热又祛湿。
利火汤(黑带)妇人黑带利火汤,黄连石膏知母藏,桅子大黄术苓配,车前留行寄奴良。
清肝止淋汤(赤带)清肝止淋当归芍,生地丹柏大红枣,黑豆牛膝香附配,亦可方中加阿胶。
血崩固本止崩汤(血崩昏暗)固本止崩熟地归,参术黑姜与黄茂,血崩昏暗晕在地,急服此方解虚危。
加减当归补血汤(年老血崩)年老血崩补血汤,当归黄芪各一两,三七为末用三钱,滋肾再加二钱桑。
固气汤(少妇血崩)少妇血崩固气汤,四君加入熟地当,杜仲山药远志味,气虚血崩效非常。
引精止血汤(交感出血)引精止血地术参,芥穗山萸白茯苓,车前黑姜黄柏引,交感出血自能凝。
平肝开郁止血汤(郁结血崩)平肝开郁止血汤,归芍白术各一两,地丹三七各三钱,柴草芥穗细酌量。
逐痛止血汤(闪跌血崩)逐瘀止血干地黄,桃仁赤芍生大黄,积壳丹皮当归尾,龟板醋炙共合方。
清海丸(血海太热血崩)清海丸中麦地丹,山药芡芍术味联,石解龙骨地骨皮,沙元二参桑叶掺。
鬼胎荡鬼汤(妇人鬼胎)荡鬼汤中当归参,大黄雷丸小桃仁,牛膝红花丹厚朴,再加积壳力更雄。
红花霹雳散(妇人鬼胎)师传红花霹雳散,大黄雷丸三味研,少女壮妇皆可用,只因真气未离散。
荡邪散(室女鬼胎)荡邪散能祛邪气,当归桃仁与丹皮,雷丸甘草共五味,室女鬼胎服之宜。
调正汤(室女鬼胎)调正汤用补胃气,茯苓薏米及陈皮,苍白二术能和胃,再加贝母善后宜。
调经清经散、两地汤(经水先期)水火太旺清经散,地骨白芍茯苓丹,熟地青蒿黄柏并,先期量多服之安。
火旺水亏两地汤,芍药元参生地黄,地骨阿胶麦冬肉,先期量少效非常。
温经摄血汤(经水后期)温经摄血熟地芍,芎味柴术续断着,加入肉桂祛寒气,经水后期效甚高。
定经汤(经水先后无定期)定经汤用归地芍,菟丝茯苓及山药,柴胡芥穗疏肝气,月经无定服之好。
傅青主经典名方

易黄汤《傅青主女科》(清·傅山)“妇人有带下而色黄者,宛如黄茶浓汁,其气腥秽,所谓黄带是也。
……法宜补任脉之虚,而清肾火之炎,则庶几矣。
方用易黄汤。
”山药一两(炒),芡实一两(炒),黄柏二钱(盐水炒),车前子一钱(酒炒),白果十枚(碎)。
水煎服。
汤剂86宣郁通经汤-----治疗痛经《傅青主女科》(清·傅山)“妇人有经前腹疼数日,而后经水行者,其经来多是紫黑块,人以为寒极而然也,谁知是热极而火不化乎!……治法似宜大泄肝中之火,然泄肝之火,而不解肝之郁,则热之标可去,而热之本未除也,其何能益!方用宣郁通经汤。
”白芍五钱(酒炒),当归五钱(酒洗),丹皮五钱,山栀子三钱(炒),白芥子二钱(炒研),柴胡一钱,香附一钱(酒炒),川郁金一钱(醋炒),黄芩一钱(酒炒),生甘草一钱。
水煎服。
汤剂87完带汤《傅青主女科》(清·傅山)“妇人有终年累月下流白物,如涕如唾,不能禁止,甚则臭秽者,所谓白带也。
……治法宜大补脾胃之气,稍佐以舒肝之品,使风木不闭塞于地中,则地气自升腾于天上,脾气健而湿气消,自无白带之患矣。
方用完带汤。
”白术一两(土炒),山药一两(炒),人参二钱,白芍五钱(酒炒),车前子三钱(酒炒),苍术三钱(制),甘草一钱,陈皮五分,黑芥穗五分,柴胡六分。
水煎服。
汤剂88清经散----治疗经水先期《傅青主女科》(清·傅山)“妇人有先期经来者,其经甚多,人以为血热之极也,谁知是肾中水火太旺乎。
……治之法但少清其热,不必泄其水也。
方用清经散。
”丹皮三钱,地骨皮五钱,白芍三钱(酒炒),大熟地三钱(九蒸),青蒿二钱,白茯苓一钱,黄柏五分(盐水浸,炒)。
水煎服。
汤剂89清肝止淋汤《傅青主女科》(清·傅山)“妇人有带下而色红者,似血非血,淋沥不断,所谓赤带也。
……治法须清肝火而扶脾气,则庶几可愈。
方用清肝止淋汤。
”白芍一两(醋炒),当归一两(酒洗),生地五钱(酒炒),阿胶三钱(白面炒),粉丹皮三钱,黄柏二钱,牛膝二钱,香附一钱(酒炒),红枣十个,小黑豆一两。
《傅青主女科》调经

《傅青主女科》调经经水先期(十五)妇人有先期经来者,其经甚多,人以为血热之极也,谁知是肾中水火太旺乎!夫火太旺则血热,水太旺则血多,此有余之病,非不足之症也,似宜不药有喜。
但过于有余,则子宫太热,亦难受孕,更恐有烁干男精之虑,过者损之,谓非既济之道乎!然而火不可任其有余,而水断不可使之不足。
治之法但少清其热,不必泄其水也。
方用清经散。
丹皮(三钱)地骨皮(五钱)白芍(三钱,酒炒)大熟地(三钱,九蒸)青蒿(二钱)白茯苓(一钱)黄柏(五分,盐水浸炒)水煎服。
二剂而火自平。
此方虽是清火之品,然仍是滋水之味,火泄而水不与俱泄,损而益也。
又有先期经来只一、二点者,人以为血热之极也,谁知肾中火旺而阴水亏乎!夫同是先期之来,何以分虚实之异?盖妇人之经最难调,苟不分别细微,用药鲜克有效。
先期者火气之冲,多寡者水气之验,故先期而来多者,火热而水有余也;先期而来少者,火热而水不足也。
倘一见先期之来,俱以为有余之热,但泄火而不补水,或水火两泄之,有不更增其病者乎!治之法不必泄火,只专补水,水既足而火自消矣,亦既济之道也。
方用两地汤。
大生地(一两,酒炒)元参(一两)白芍药(五钱,酒炒)麦冬肉(五钱)地骨皮(三钱)阿胶(三钱)水煎服。
四剂而经调矣。
此方之用地骨、生地,能清骨中之热。
骨中之热,由於肾经之热,清其骨髓,则肾气自清,而又不损伤胃气,此治之巧也。
况所用诸药,又纯是补水之味,水盛而火自平理也。
此条与上条参观,断无误治先期之病矣。
经水后期(十六)妇人有经水后期而来多者,人以为血虚之病也,谁知非血虚乎!盖后期之多少,实有不同,不可执一而论。
盖后期而来少,血寒而不足;后期而来多,血寒而有余。
夫经本于肾,而其流五脏六腑之血皆归之,故经来而诸经之血尽来附益,以经水行而门启不遑迅阖,诸经之血乘其隙而皆出也,但血既出矣,则成不足。
治法宜于补中温散之,不得曰后期者俱不足也。
方用温经摄血汤。
大熟地(一两,九蒸)白芍(一两,酒炒)川芎(五钱,酒洗)白术(五钱,土炒)柴胡(五分)五味子(三分)续断(一钱)肉桂(五分,去粗,研)水煎服。
傅青主女科歌诀精编版

傅青主女科歌诀带下完带汤(白带)完带汤中二术陈,人参甘草车前仁, 柴芍淮山黑芥穗,化湿止带此方神。
加减逍遥散(青带)加减逍遥苓柴芍,茵陈陈皮生甘草,桅子清热用火炒,肝郁湿热青带消。
易黄汤(黄带)易黄山药与芡实,白果黄柏车前子, 能消带下黏稠秽,补肾清热又祛湿。
利火汤(黑带)妇人黑带利火汤,黄连石膏知母藏,桅子大黄术苓配,车前留行寄奴良。
清肝止淋汤(赤带)清肝止淋当归芍,生地丹柏大红枣,黑豆牛膝香附配,亦可方中加阿胶。
血崩固本止崩汤(血崩昏暗)固本止崩熟地归,参术黑姜与黄茂,血崩昏暗晕在地,急服此方解虚危。
加减当归补血汤(年老血崩)年老血崩补血汤,当归黄芪各一两,三七为末用三钱,滋肾再加二钱桑。
固气汤(少妇血崩)少妇血崩固气汤,四君加入熟地当,杜仲山药远志味,气虚血崩效非常。
引精止血汤(交感出血)引精止血地术参,芥穗山萸白茯苓,车前黑姜黄柏引,交感出血自能凝。
平肝开郁止血汤(郁结血崩)平肝开郁止血汤,归芍白术各一两,地丹三七各三钱,柴草芥穗细酌量。
逐痛止血汤(闪跌血崩)逐瘀止血干地黄,桃仁赤芍生大黄,积壳丹皮当归尾,龟板醋炙共合方。
清海丸(血海太热血崩)清海丸中麦地丹,山药芡芍术味联,石解龙骨地骨皮,沙元二参桑叶掺。
鬼胎荡鬼汤(妇人鬼胎)荡鬼汤中当归参,大黄雷丸小桃仁,牛膝红花丹厚朴,再加积壳力更雄。
红花霹雳散(妇人鬼胎)师传红花霹雳散,大黄雷丸三味研,少女壮妇皆可用,只因真气未离散。
荡邪散(室女鬼胎)荡邪散能祛邪气,当归桃仁与丹皮,雷丸甘草共五味,室女鬼胎服之宜。
调正汤(室女鬼胎)调正汤用补胃气,茯苓薏米及陈皮,苍白二术能和胃,再加贝母善后宜。
调经清经散、两地汤(经水先期)水火太旺清经散,地骨白芍茯苓丹,熟地青蒿黄柏并,先期量多服之安。
火旺水亏两地汤,芍药元参生地黄,地骨阿胶麦冬肉,先期量少效非常。
温经摄血汤(经水后期)温经摄血熟地芍,芎味柴术续断着,加入肉桂祛寒气,经水后期效甚高。
定经汤(经水先后无定期)定经汤用归地芍,菟丝茯苓及山药,柴胡芥穗疏肝气,月经无定服之好。
傅青主女科,加味当归补血汤,治老妇血崩

傅青主女科,加味当归补血汤,治老妇血崩
本案是以清代傅山《傅青主女科》一书中治老年血崩的加味当归补血汤为主加减。
原方为“当归(酒洗)一两,黄芪(生用)一两,三七根末三钱,桑叶十四片。
水煎服。
二剂而少止,四剂不再发。
夫补血汤乃气血两补之神剂,三七根乃止血之圣药,加入桑叶者,所以滋肾之阴,又有收敛之妙耳。
用此方以止其暂时之漏,实有奇功,而不可责其永远之绩者,以补精之味尚少”。
此案取牡丹皮、栀子、生地黄凉血散血,黄芪、当归固气生血,三七(云南白药主要成分即为三七,且服用方便)止血活血,桑叶清肝降火,生地榆、白头翁、生贯众清热止血,乃有效偏方。
全方清热凉血,补气敛血,药中病机,故而收到应手即效。
《傅青主女科》,有治老妇血崩方,试之甚效。
其方用生黄芪一两,当归一两(酒洗),桑叶十四片,三七末三钱(药汁送下)水煎服,二剂血止,四剂不再发。
若觉热者,用此方宜加生地两许。
◆中年崩漏多郁瘀
妇女生育之后,尤其中年时期,烦劳事多,情志易伤,肝郁气结,每于经期、产后,余血未尽,血瘀停滞,冲任受损,导致瘀血不去,新血难以归经,于是病成崩漏。
临床表现为阴道流血,时多时少,血色紫暗有块,少腹痛,或有乳房胀痛,口苦咽干,胸脘郁闷不舒,头昏,肢体乏力等;舌质淡紫或有瘀斑,脉象沉弦。
治宜升、疏、化、止。
【《傅青主女科》通乳丹:补气血,通乳汁】

【《傅青主女科》通乳丹:补气血,通乳汁】
通乳丹
《傅青主女科》卷下
[组成]人参30克;生黄耆30克;当归60克(酒洗);麦冬15克(去心);木通0.9克;桔梗0.9克;七孔猪蹄2个(去爪壳)。
[用法]水煎服。
二剂乳如泉涌。
[功用]补气血,通乳汁。
[主治]产后气血不足,乳汁点滴皆无,乳房柔软而无胀感。
[方歌](傅青主女科歌括)
产后乳汁点滴无,原因气血两虚乎。
气血充足乳汁旺,衰弱乳汁必干枯。
生乳丹中参芪通,当归麦冬苦桔梗。
七孔猪蹄用两个,二剂乳汁如泉涌。
[方解]
此方专补气血以生乳汁,正以乳生于气血也。
产后气血涸而无乳,非乳管之闭而无乳者可比。
不去通乳而名通乳丹,亦因服之乳通而名之;今不通乳而乳生,即名生乳丹亦可。
[注解]
七孔猪蹄:是猪的前蹄,猪前蹄内侧笔直排列着七个小孔,直径约两毫米,有些孔周围还有些细微的毛发等。
七孔猪蹄中医上认为可以通脉,对产后缺乳、下奶有一定的效果。
《医林纂要》:猪蹄,旧说须七孔者,然可不必,但要公猪前蹄,若后蹄则少力,母猪者不足用。
盖前蹄为全身筋力所在,味甘咸平,能补气血,养虚羸,润肌肉,又水畜也,故善通经隧,能通乳汁,又以血气补血气,古人多用之。
煮汤去油,恐油腻能滞经络,且滑肠。
(但《世医得效方》母猪蹄汤,《普济方》猪蹄汤,《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均用母猪蹄,亦没分前蹄、后蹄,说明猪蹄不分公猪、母猪、前蹄、后蹄,成分相同,均有通乳作用。
)。
傅青主女科方剂

白带----完带汤白术(一两土炒),山药(一两炒),人叁(二钱),白芍(五钱酒炒),车前子(三钱酒炒),苍术(三钱制),甘草(一钱),陈皮(五分),黑芥穗(五分),柴胡(六分)青带-----加减逍遥散茯苓(五钱),白芍(酒炒五钱),甘草(生用五钱),柴胡(一钱),陈皮(一钱),茵陈(三钱),栀子(三钱炒)。
黄带----易黄汤山药(一两炒),芡实(一两炒),黄柏(二钱盐木炒),车前子(一钱酒炒),白果(十枚碎)黑带----利火汤大黄(三钱),白术(五钱土炒),茯苓(三钱),车前子(三钱酒炒),王不留行(三钱),黄连(三钱),栀子(三钱炒),知母(二钱),石膏(五钱煅),刘寄奴(三钱)。
赤带----清肝止淋汤白芍(一两醋炒),当归(一两酒洗),生地(五钱酒炒),阿胶(三钱白面炒),粉丹皮(三钱),黄柏(二钱),牛膝(二钱),香附(一钱酒炒),红枣(十个),小黑豆(一两)。
经水先期水火太旺----清经散丹皮(三钱),地骨皮(五钱),白芍(三钱酒炒),大熟地(三钱九蒸),青蒿(二钱),白茯苓(一钱),黄柏(五分盐水浸炒)经水先期火旺水亏----两地汤大生地(一两酒炒),元叁(一两),白芍药(五钱酒炒),麦冬肉(五钱),地骨皮(三钱),阿胶(三钱),经水後期----温经摄血汤大熟地(一两九蒸),白芍(一两酒炒),川芎(五钱酒洗),白术(五钱土炒),柴胡(五分),五味子(三分),肉桂(五分去粗研),续断(一钱),经水前後无定期----定经汤兔丝子(一两酒炒),白芍(一两酒炒),当归(一两酒洗),大熟地(五钱九蒸),山药(五钱炒),白茯苓(三钱),芥穗(二钱炒黑),柴胡(五分)经水数月一行----助仙丹白茯苓(五钱),陈皮(五钱),白术(三钱土炒),白芍(三钱酒炒),山药(三钱炒),兔丝子(二钱酒炒),杜仲(一钱炒黑),甘草(一钱)年老经水复行----安老汤人叁(一两),黄(一两生用),大熟地(一两九蒸),白术(五钱土炒),当归(五钱酒洗),山萸(五钱蒸),阿胶(一钱蛤粉炒),黑芥穗(一钱),甘草(一钱),香附(五分酒炒),木耳炭(一钱)。
傅青主女科歌诀

傅青主女科歌诀带下完带汤(白带)完带汤中二术陈,人参甘草车前仁, 柴芍淮山黑芥穗,化湿止带此方神。
加减逍遥散(青带)加减逍遥苓柴芍,茵陈陈皮生甘草,桅子清热用火炒,肝郁湿热青带消。
易黄汤(黄带)易黄山药与芡实,白果黄柏车前子, 能消带下黏稠秽,补肾清热又祛湿。
利火汤(黑带)妇人黑带利火汤,黄连石膏知母藏,桅子大黄术苓配,车前留行寄奴良。
清肝止淋汤(赤带)清肝止淋当归芍,生地丹柏大红枣,黑豆牛膝香附配,亦可方中加阿胶。
血崩固本止崩汤(血崩昏暗)固本止崩熟地归,参术黑姜与黄茂,血崩昏暗晕在地,急服此方解虚危。
加减当归补血汤(年老血崩)年老血崩补血汤,当归黄芪各一两,三七为末用三钱,滋肾再加二钱桑。
固气汤(少妇血崩)少妇血崩固气汤,四君加入熟地当,杜仲山药远志味,气虚血崩效非常。
引精止血汤(交感出血)引精止血地术参,芥穗山萸白茯苓,车前黑姜黄柏引,交感出血自能凝。
平肝开郁止血汤(郁结血崩)平肝开郁止血汤,归芍白术各一两,地丹三七各三钱,柴草芥穗细酌量。
逐痛止血汤(闪跌血崩)逐瘀止血干地黄,桃仁赤芍生大黄,积壳丹皮当归尾,龟板醋炙共合方。
清海丸(血海太热血崩)清海丸中麦地丹,山药芡芍术味联,石解龙骨地骨皮,沙元二参桑叶掺。
鬼胎荡鬼汤(妇人鬼胎)荡鬼汤中当归参,大黄雷丸小桃仁,牛膝红花丹厚朴,再加积壳力更雄。
红花霹雳散(妇人鬼胎)师传红花霹雳散,大黄雷丸三味研,少女壮妇皆可用,只因真气未离散。
荡邪散(室女鬼胎)荡邪散能祛邪气,当归桃仁与丹皮,雷丸甘草共五味,室女鬼胎服之宜。
调正汤(室女鬼胎)调正汤用补胃气,茯苓薏米及陈皮,苍白二术能和胃,再加贝母善后宜。
调经清经散、两地汤(经水先期)水火太旺清经散,地骨白芍茯苓丹,熟地青蒿黄柏并,先期量多服之安。
火旺水亏两地汤,芍药元参生地黄,地骨阿胶麦冬肉,先期量少效非常。
温经摄血汤(经水后期)温经摄血熟地芍,芎味柴术续断着,加入肉桂祛寒气,经水后期效甚高。
定经汤(经水先后无定期)定经汤用归地芍,菟丝茯苓及山药,柴胡芥穗疏肝气,月经无定服之好。
傅青主女科歌诀之欧阳德创编

傅青主女科歌诀带下完带汤(白带)完带汤中二术陈,人参甘草车前仁,柴芍淮山黑芥穗,化湿止带此方神。
加减逍遥散(青带)加减逍遥苓柴芍,茵陈陈皮生甘草,桅子清热用火炒,肝郁湿热青带消。
易黄汤(黄带)易黄山药与芡实,白果黄柏车前子,能消带下黏稠秽,补肾清热又祛湿。
利火汤(黑带)妇人黑带利火汤,黄连石膏知母藏,桅子大黄术苓配,车前留行寄奴良。
清肝止淋汤(赤带)清肝止淋当归芍,生地丹柏大红枣,黑豆牛膝香附配,亦可方中加阿胶。
血崩固本止崩汤(血崩昏暗)固本止崩熟地归,参术黑姜与黄茂,血崩昏暗晕在地,急服此方解虚危。
加减当归补血汤(年老血崩)年老血崩补血汤,当归黄芪各一两,三七为末用三钱,滋肾再加二钱桑。
固气汤(少妇血崩)少妇血崩固气汤,四君加入熟地当,杜仲山药远志味,气虚血崩效非常。
引精止血汤(交感出血)引精止血地术参,芥穗山萸白茯苓,车前黑姜黄柏引,交感出血自能凝。
平肝开郁止血汤(郁结血崩)平肝开郁止血汤,归芍白术各一两,地丹三七各三钱,柴草芥穗细酌量。
逐痛止血汤(闪跌血崩)逐瘀止血干地黄,桃仁赤芍生大黄,积壳丹皮当归尾,龟板醋炙共合方。
清海丸(血海太热血崩)清海丸中麦地丹,山药芡芍术味联,石解龙骨地骨皮,沙元二参桑叶掺。
鬼胎荡鬼汤(妇人鬼胎)荡鬼汤中当归参,大黄雷丸小桃仁,牛膝红花丹厚朴,再加积壳力更雄。
红花霹雳散(妇人鬼胎)师传红花霹雳散,大黄雷丸三味研,少女壮妇皆可用,只因真气未离散。
荡邪散(室女鬼胎)荡邪散能祛邪气,当归桃仁与丹皮,雷丸甘草共五味,室女鬼胎服之宜。
调正汤(室女鬼胎)调正汤用补胃气,茯苓薏米及陈皮,苍白二术能和胃,再加贝母善后宜。
调经清经散、两地汤(经水先期)水火太旺清经散,地骨白芍茯苓丹,熟地青蒿黄柏并,先期量多服之安。
火旺水亏两地汤,芍药元参生地黄,地骨阿胶麦冬肉,先期量少效非常。
温经摄血汤(经水后期)温经摄血熟地芍,芎味柴术续断着,加入肉桂祛寒气,经水后期效甚高。
定经汤(经水先后无定期)定经汤用归地芍,菟丝茯苓及山药,柴胡芥穗疏肝气,月经无定服之好。
【傅青主:保胎2方】

【傅青主:保胎2方】傅青主:中医教你如何科学准确保胎,一看就能学以致用了冯欣小白郎中 2022-12-13 08:00 发表于江苏【方剂名】安奠二天汤,清·《傅青主女科》。
“安奠”,稳稳地奠定,“二天”,即指脾、肾,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故名“安奠二天汤”。
【组成】人参一两(30克)、熟地黄一两(30克)、白术一两(30克)、山药五钱(15克)、山茱萸五钱(15克)、炙甘草一钱(3克)、杜仲三钱(9克)、枸杞子二钱(6克)、扁豆五钱(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2次。
【功效】健脾益肾,固冲安胎。
【主治】脾肾虚弱,妊娠小腹作疼,胎动不安,如有下坠之状,舌淡,脉弱。
【临床运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等病症。
1.先兆流产:本方加减治疗72例,疗程3周。
以血止胎安,兼证消失,妇科检查、B超检查证实正常妊娠为痊愈标准。
结果:痊愈68例,好转2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95.8%。
(《内蒙古中医药》2012年第13期)2.习惯性流产:本方加减治疗36例。
以阴道出血停止,腹痛、腰痛等症状消失,停药后无复发,B超检查提示胚胎发育正常为治愈标准。
结果:治愈31例,占86.1%;未愈5例,其中2例为妇科器质性病变所致。
(《医药论坛杂志》2008年第5期)【方解】本方用人参、熟地黄、山萸肉、枸杞子等健脾补肾治本;杜仲、白术等安胎,补肾为固胎之本,培脾为益血之源,本固血充,则胎自安。
本方加减治疗习惯性流产,经临床观察随访,对所生儿、母体均无不良反应。
临床上习惯性流产,特别是屡孕屡坠者,多属脾肾两虚,保胎非常棘手,治疗脾肾两虚,尤其是肾虚导致冲任不固,胎动不安,用本方加减,补脾益肾,固冲安胎,效果良好。
【现代研究】实验研究表明,本方具有维持子宫黄体,抑制宫缩,促进孕卵发育的功能。
【方歌】安奠二天熟地参,白术山药萸杜仲,扁豆枸杞炙甘草,专治妊娠少腹痛。
助气补漏汤【方剂名称】助气补漏汤【功效主治】气虚不能摄血,妊娠胎漏。
【《傅青主女科》通肝生乳汤】

【《傅青主女科》通肝生乳汤】「通肝生乳汤《傅青主女科》」通肝生乳汤,中医方剂名。
出自《傅青主女科》卷下。
具有疏肝解郁,理气通乳之功效。
主治羞愤成郁,土木相结,致产后数日两乳胀满作痛,乳汁不通。
临床上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症。
组成白芍(醋炒)五钱,当归(酒洗)五钱,白术(土炒)五钱,熟地三分,甘草三分,麦冬五钱,通草一钱,柴胡一钱,远志一钱。
用法用量水煎服。
一剂即通,不必再服。
功用疏肝解郁,理气通乳。
主治羞愤成郁,土木相结,致产后数日两乳胀满作痛,乳汁不通。
方义本方重用白芍以滋润肝脾,柴胡以疏肝解郁,当归以养血活血,且通任冲二脉,白术健脾而利腰脐之气,茯苓以健脾渗湿,能宣脾气之困,熟地、麦冬以滋阴填精生血化乳,佐以通草疏通乳络,远志安神益智。
诸药合用,具有解肝脾郁结之功效,故腰脐之气自利,任带通达,乳络得通。
运用1、本方以乳汁行而不畅、乳房虽胀但乳汁较稀、面黄纳少而精神抑郁为诊断要点。
2、临床上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症。
加减化裁纳呆脘闷者去熟地、麦冬,加路路通、王不留行。
若乳房胀痛,局部微红,加蒲公英、赤芍各20g,夏枯草15g。
若乳房红肿热痛.并伴有恶寒发热,加丹参、没药各15g,乳香10g。
重要文献摘要方论选录1、《傅青主女科·产后·产后郁结乳汁不通七十七》:“少壮之妇,于生产之后.或闻嫌谇,遂致两乳胀满疼痛,乳汁不通,人以为阳明之火热也,谁知是肝气之郁结乎!夫阳明属胃,乃多气多血之府也。
乳汁之化,原属阳明,然阳明属士,壮妇产后,虽云亡血,而阳明之气实未尽衰,必得肝木之气以相通,始能化成乳汁,未可全责之阳明也。
盖乳汁之化,全在气而不在血。
今产后数日,宜其有乳,而两乳胀满作痛,是欲化乳而不可得,非气郁而何?明明是羞愤成郁,土木相结,又安能化乳而成汁也。
治法宜大疏其肝木之气,而阳明之气血自通,而乳亦通矣,不必专去通乳也。
方名通肝生乳汤。
一剂即通,不必再服也。
”2、《老中医珍藏的补气养血秘籍》:“女性产后缺乳,多因素体脾胃虚弱,产时失血耗气,产生气血津液生化不足,乳汁生成无源.或索体抑郁,产时不顺,产后肝失条达,气机不畅,经脉滞涩,阻碍乳汁运行等引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带----完带汤
白术(一两土炒),山药(一两炒),人叁(二钱),白芍(五钱酒炒),车前子(三钱酒炒),苍术(三钱制),甘草(一钱),陈皮(五分),黑芥穗(五分),柴胡(六分)
青带-----加减逍遥散
茯苓(五钱),白芍(酒炒五钱),甘草(生用五钱),柴胡(一钱),陈皮(一钱),茵陈(三钱),栀子(三钱炒)。
黄带----易黄汤
山药(一两炒),芡实(一两炒),黄柏(二钱盐木炒),车前子(一钱酒炒),白果(十枚碎)
黑带----利火汤
大黄(三钱),白术(五钱土炒),茯苓(三钱),车前子(三钱酒炒),王不留行(三钱),黄连(三钱),栀子(三钱炒),知母(二钱),石膏(五钱煅),刘寄奴(三钱)。
赤带----清肝止淋汤
白芍(一两醋炒),当归(一两酒洗),生地(五钱酒炒),阿胶(三钱白面炒),粉丹皮(三钱),黄柏(二钱),牛膝(二钱),香附(一钱酒炒),红枣(十个),小黑豆(一两)。
经水先期水火太旺----清经散
丹皮(三钱),地骨皮(五钱),白芍(三钱酒炒),大熟地(三钱九蒸),青蒿(二钱),白茯苓(一钱),黄柏(五分盐水浸炒)
经水先期火旺水亏----两地汤
大生地(一两酒炒),元叁(一两),白芍药(五钱酒炒),麦冬肉(五钱),地骨皮(三钱),阿胶(三钱),
经水後期----温经摄血汤
大熟地(一两九蒸),白芍(一两酒炒),川芎(五钱酒洗),白术(五钱土炒),柴胡(五分),五味子(三分),肉桂(五分去粗研),续断(一钱),
经水前後无定期----定经汤
兔丝子(一两酒炒),白芍(一两酒炒),当归(一两酒洗),大熟地(五钱九蒸),山药(五钱炒),白茯苓(三钱),芥穗(二钱炒黑),柴胡(五分)
经水数月一行----助仙丹
白茯苓(五钱),陈皮(五钱),白术(三钱土炒),白芍(三钱酒炒),山药(三钱炒),兔丝子(二钱酒炒),杜仲(一钱炒黑),甘草(一钱)
年老经水复行----安老汤
人叁(一两),黄(一两生用),大熟地(一两九蒸),白术(五钱土炒),当归(五钱酒洗),山萸(五钱蒸),阿胶(一钱蛤粉炒),黑芥穗(一钱),甘草(一钱),香附(五分酒炒),木耳炭(一钱)。
经水忽来忽断时疼时止----加味四物汤
大熟地(一两九蒸),白芍(五钱酒炒),当归(五钱酒洗),川芎(三钱酒洗),白术(五钱土炒),粉丹皮(三钱),元胡(一钱酒炒),甘草(一钱),柴胡(一钱)加荆芥穗炒黑一钱,尤妙。
经水未来腹先疼----宣郁通经汤
白芍(五钱酒炒),当归(五钱酒炒),丹皮(五钱),山栀子(三钱炒),白芥子(二钱炒研),柴胡(一钱),香附(一钱酒炒),川郁金(一钱醋炒),黄芩(一钱酒炒),生甘草(一钱)
行经後小腹疼痛----调肝汤
山药(五钱炒),阿胶(三钱白面炒),当归(三钱酒洗),白芍(三钱酒炒),山萸肉(三钱蒸熟),巴戟(一钱盐水浸),甘草(一钱)。
经前腹疼吐血----顺经汤
当归(五钱酒洗),大熟地(五钱九蒸),白芍(二钱酒炒),丹皮(五钱),白茯苓(三钱),沙叁(三钱),黑芥穗(三钱)。
经水将来脐下先疼痛----温脐化湿汤
白术(一两土炒),白茯苓(三钱),山药(五钱炒),巴戟肉(五钱盐水浸),扁豆炒捣(三钱),白果(十枚捣碎),建莲子(三十枚不去心)
经水过多----加减四物汤
大熟地(一两九蒸),白芍(三钱酒炒),当归(五钱酒洗),川芎(二钱酒洗),白术(五钱土炒),黑芥穗(三钱),山萸(三钱蒸),续断(一钱),甘草(一钱)
经前先泄水----健固汤
人叁(五钱),白茯苓(三钱),白术(一两土炒),巴戟(五钱盐水浸),薏苡仁(三钱炒)
经前大便血----顺经两安汤
当归(五钱酒洗),白芍(五钱酒炒),大熟地(五钱九蒸),山萸肉(二钱蒸),人叁(三钱),白术(五
钱土炒),麦冬(五钱去心),黑芥穗(二钱),巴戟
肉(一钱盐水浸),升麻(四分)
年未老经水断----益经汤
大熟地(一两九蒸),白术(一两土炒),山药(五
钱炒),当归(五钱酒洗),白芍(三钱酒炒),
生枣仁(三钱捣碎),丹皮(二钱),沙叁(三
钱),柴胡(一钱),杜仲(一钱炒黑),人叁
(二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