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练习题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2课时 酸的化学性质(练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2课时酸的化学性质(351) 1.盐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也是实验室中重要的化学试剂。
(1)增大压强,HCl由气态变为液态,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该变化过程中改变的是。
(2)在盐酸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
①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②如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请写出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填离子符号)。
③下列金属中能与盐酸发生类似反应的是(填字母)。
A.CuB.MgC.AlD.Ag2.在拓展性课程活动中,小明利用以下常见物品验证酸的一些性质:白醋(含3%的醋酸)、食品干燥剂(主要成分是CaO)、鸡蛋壳、牵牛花汁液、铁钉、苏打(碳酸钠)。
[查阅资料]牵牛花汁液在酸性溶液中显红色,在中性溶液中显紫色,在碱性溶液中显蓝色。
[实验过程](1)在鸡蛋壳上滴加白醋,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该气体是。
(2)小明知道酸能够与铁发生反应产生氢气,但当他将足量的白醋加入放有铁钉的容器中,没有看到明显的气泡产生。
小明很疑惑,于是提出猜想:气泡不明显可能与酸的浓度有关。
要验证与酸的浓度有关,应选择下列试剂中的(填字母)。
A.3%的盐酸B.5%的醋酸C.5%的盐酸3.某班同学为了验证酸的化学性质,做了如图所示的三组实验。
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A组试管中都产生H2。
若要制得较纯的H2,选稀硫酸而不选稀盐酸的原因是。
(2)B组试管中实验现象相同,该现象是。
(3)写出C组任一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 。
(4)根据以上三组实验,请归纳出酸的化学性质:。
4.学习完酸的化学性质,小浩构建了以下知识网络图,请回答:(1)溶液X是一种酸,则试剂A的名称是。
(2)若X是稀硫酸、B是氧化物,则B的化学式为。
(3)若X是稀盐酸、C是单质,则C的名称为。
(4)若X是稀盐酸、D是碳酸钙,则X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小明同学在使用“除垢净”去除热水瓶中的水垢时,发现有大量的气泡产生。
联想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小明猜想“除垢净”的成分中可能有酸。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酸碱盐专题练习题(答案解析版)

初三化学酸碱盐专题练习1.某农用物资商店里的化肥有Ca 3(PO 3)2、K 2SO4、CO (NH 2)2,其中缺少的肥料品种是()A .氮肥B .磷肥C .钾肥D .复合肥(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解答】解:Ca 2(PO 4)2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K 2SO 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CO (NH 2)22.下列选项中物质的俗名、化学式、类别、用途完全对应的是()A .纯碱Na 2CO 3碱制玻璃B .生石灰CaO 氧化物作补钙剂C .小苏打NaHCO 3盐治疗胃酸过多(正确答案)D .大理石CaCO 3盐作建筑材料答案解析:【解答】解:A .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其化学式为Na 2CO 3,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项错误。
B .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但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不能用作补钙剂,故选项说法错误。
C .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HCO 3,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选项说法正确。
D .大理石不是碳酸钙的俗称,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
3.下列关于酸碱中和的说法,合理的是()A .有盐和水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B .被红火蚁咬了(毒液呈酸性),为了减轻疼痛可以涂抹肥皂水(pH=10)(正确答案)C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盐酸至恰好反应完全,溶液的pH 不改变D .氢氧化钠中和硫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NaOH+H 2SO 4═Na 2SO 4+H 2O答案解析:【解答】解:A 、有盐和水生成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就不是中和反应,故A 不合理;B 、毒液呈酸性,肥皂水呈碱性,肥皂水能中和毒液中的酸,故B 合理;C 、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滴加的盐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呈中性的氯化钠和水,溶液的PH 会变小,故C 不合理;D 、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NaOH+H 2SO 4═Na 2SO 4+2H 2O ,故D 不合理;故选:B 。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2课时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乳化现象(练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2课时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乳化现象(351)1.探究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胶头滴管和集气瓶中分别盛装某种物质,挤压胶头滴管向集气瓶中滴加适量液体后,能观察到气球变大的组合是()A.AB.BC.CD.D2.下列各组固体物质用水不能鉴别出来的是()A.CaCO3MgCl2B.CuSO4CaSO4C.MnO2CuOD.NH4NO3NaCl3.衣服上沾有碘很难洗净,碘在下列四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如下表所示。
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断,能洗掉衣服上的碘污渍且对人体无害的是()A.水B.酒精C.汽油D.苯4.小刚分别使用以下方法清洗餐具:①冷水;②热水;③在冷水中加入几滴洗涤剂,然后清洗,并用清水把餐具上的洗涤剂冲洗干净;④在热水中加入几滴洗涤剂,然后清洗,并用清水把餐具上的洗涤剂冲洗干净。
(1)上述方法中清洗餐具最干净的是(填序号)。
(2)以上对比实验说明了温度越(填“高”或“低”),洗涤效果越好。
你的理由是。
(3)用下列选项填空。
A.反应B.溶解C.乳化D.过滤①洗涤剂对油污有作用。
②小刚认为:汽油、氢氧化钠也能去除油污,但去油污原理不同。
其中汽油可以油污,而氢氧化钠能与油污。
5.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NH4Cl、CaCl2、NaCl三种物质溶于水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药品]水、NH4Cl、CaCl2、NaCl。
[实验探究]NH4Cl、CaCl2、NaCl三种物质各取1药匙于烧杯中分别溶于水,另还有一个烧杯只加水,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并记录有关数据如下表:(1)[数据分析]表中x为mL。
(2)比较实验2与实验4,可获得的结论是。
(3)如果要生产一种“冰袋”用于冷敷,上述三种物质中最合适的是。
(4)[反思提升]经过讨论,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本实验的部分操作存在缺陷,它们是(填序号)。
A.实验操作过程中没有采取较为严格的保温措施B.加入物质的质量可能不相等C.加入物质的种类不一样6.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对比实验,探究物质溶于水时是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
(完整版)初三化学下册溶液练习题含详细答案

初三化学下册溶液练习题一.选择题(共30小题)1.下列实验内容中的横、纵坐标表示的量符合下图所示变化趋势的是()纵坐标表示的量序号实验内容横坐标表示的量①饱和氯化钠溶液的稀释加入水的体积溶质质量分数②过量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间红磷质量③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氧气时间二氧化锰质量④向铜、锌混合物粉末中加入盐酸盐酸质量剩余固体质量A.①②B.②③C.②④D.②③④2.将mg硫酸钾的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至有晶体析出,在此变化过程中溶液里溶质质量分数p%与时间t 的关系正确的是()A.B.C.D.3.t℃时,向一支盛有0。
15g熟石灰的烧杯中加入50g水,充分振荡后静置,烧杯底部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上层清液变为不饱和溶液B.t℃时,熟石灰的溶解度为0.3gC.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小于50.15gD.上层清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于0.3%4.如图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1℃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15%C.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D.t2℃时,将50克甲物质放入100克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为150克5.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B.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甲大C.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或乙溶液变为饱和D.1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一定相等6.向100g质量分数为20%的NaCl溶液中加入3gNaCl固体和12g水,使其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是()A.20% B.22。
5% C.25%D.30%7.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中,错误的是()A.配制食盐溶液时,如果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B.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可能是因为没有检验氢气的纯度C.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证明瓶内已集满氧气D.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充分反应后,需将装置冷却至室温再读数,否则测量结果偏低8.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混合物B.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溶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溶剂中9.对一些生活中的事实解释不合理的是()A.洗洁精能清除油污,因其具有乳化作用B.空气受压后体积变小,因气体分子间隔变小C.武德合金可做保险丝,因该合金的熔点低D.蜡烛燃烧后质量减轻,因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10.要配制100g 5%的NaCl溶液,除了需要托盘天平和量筒外,还需要用到的一组仪器是()A.烧杯、试管、玻璃棒 B.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C.烧杯、胶头滴管、漏斗D.烧杯、酒精灯、玻璃棒1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形成溶液的溶质都是固态物质B.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大C.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D.所有物质溶于水形成溶液都要吸收热量12.溶液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洗涤剂去油污是乳化现象C.豆浆、牛奶都是溶液 D.溶液都是无色的13.一杯7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后有晶体析出(晶体不含结晶水),若不考虑溶剂的蒸发,则剩余溶液与原溶液相比( )A.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B.溶质质量不变C.溶液质量不变D.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14.用硫酸铜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对所得溶液的分析正确的是( )A.三个溶液中溶质溶解度一样B.②溶液是不饱和溶液C.③溶液颜色最深D.温度不同,无法比较①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5.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B.C.D.16.配制50g10%的食盐溶液时,有以下操作:①溶解②称量③计算④量取,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③②④①B.①②③④C.③②①④D.②③④①17.现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100g,下列操作错误的图示是( )A.取用氯化钠固体B.量取蒸馏水C.氯化钠溶解D.溶液装瓶贴签18.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将植物油与水混合,得到的是溶液B.配制溶液时,搅拌溶液可以增大溶质的溶解度C.将10%的KNO3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D.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不饱和溶液19.下列可以作为溶质的是()A.只有固体B.只有液体C.只有气体D.固体、液体或气体20.把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A.食盐B.植物油C.蔗糖D.高锰酸钾21.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泥沙B.面粉C.蔗糖D.汽油22.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镁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存黑色固体B.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一般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转移C.将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中,溶液的温度显著降低D.将棉花点燃,闻到一股烧焦羽毛的气味23.下列是小刚“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计算需要氢氧化钠4g、水46gB.将氢氧化钠放在托盘天平左盘的纸上称量C.将称取的氢氧化钠放入量筒中溶解D.将配制好的溶液转移一半后,小刚认为剩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4%24.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汽油清洗油污是溶解现象B.“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熔点高C.集中回收废旧电池能减少土壤污染D.煤制成蜂窝煤是为了提高燃烧效率25.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A.硝酸钾B.橄榄油C.面粉D.泥土26.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A.番茄酱B.蔗糖水C.蒸馏水D.玉米汁27.下列溶液中,溶剂是酒精的是()A.蔗糖溶液B.酒精溶液C.碘酒D.氯化钠溶液28.在装有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以下物质,其中形成的溶液温度降低的是( )A.生石灰B.氢氧化钠C.氯化钠D.硝酸铵29.将下列固体物质分别加入适量的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温度会降低的是()A.NH4NO3 B.NaCl C.NaOH D.CaO30.下列实验能用如图表示的是( )A.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B.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C.向一杯接近饱和的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D.向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二.实验探究题(共6小题)31.实验室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时,可能涉及以下操作:A.称量 B.计算 C.溶解 D.装瓶贴标签.回答下列问题:(1)用氯化钠固体和蒸馏水配制50g6%的氯化钠溶液时,其操作顺序是(填序号);(2)配制上述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和,其中玻璃棒在该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3)量取水的体积时,小华同学俯视量筒的刻度线(其他操作无误),则小华同学配制出来的氯化钠溶液质量分数与6%相比(填“偏大"“偏小”“无影响").32.如图是配制50g质量分数为9%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部分示意图,请你完成:(1)A操作中的错误是.(2)B操作中所用仪器的名称是.(3)D操作中应选用(填“10mL”、“50mL”或“100mL")量筒量取mL水.(4)E操作的作用是.33.用固体NaCl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5%的NaCl溶液.(1)该实验除烧杯、量筒、胶头滴管和细口瓶外,还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是.(2)实验中应选用规格为(填“50”、“100"或“200”)mL的量筒.(3)称量NaCl时,若天平指针偏左,应进行的操作是.(4)下列操作一定会导致NaCl质量分数偏低的是(填序号).①砝码和氯化钠放错托盘②使用了生锈的砝码③量水时仰视读数④装瓶时溶液洒落.34.如图1所示,在室温下,甲、乙、丙三种固体分别溶于两支试管和一个烧杯的水中,现象图A所示,甲、丙还有剩余固体,乙固体全部溶解.升温到80℃时,发现甲固体全部溶解,乙固体析出,丙固体没有明显变化.(1)室温时,(选填“甲”、“乙”或“丙”)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2)图1中B图中能表示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填“a”、“b”或“c",下同);(3)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4)小强同学要在实验室配制15%的氯化钠溶液50g.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克,该同学按图2所示步骤依次操作:其中操作错误的步骤是(填字母);E中玻璃棒的作用是.若上图A中砝码的质量为5g,游码为2。
人教版2023年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2023年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练习题及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含有Cu(NO3)2和AgNO3的废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滤渣中一定含有Ag和Cu,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B.滤渣中一定不含Fe,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和Cu(NO3)2C.滤渣中一定含有Ag,滤液中可能含有Cu(NO3)2和AgNO3D.滤渣中一定含有Ag和Cu,滤液中可能含有Cu(NO3)2和AgNO32、化学方程式aC2H2 +bO2cH2O+dCO2配平后a、b、c、d之和为()A.15 B.14 C.13 D.103、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时,将5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100g a的溶液B.c物质微溶于水C.a中含有少量b,可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aD.将20℃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4、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
就此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A.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D.获得结论5、关于金属及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A.合金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元素B.生铁和钢是常见的铁合金C.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大D.焊锡的熔点比纯锡的熔点低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固体B.倾倒液体C.熄灭酒精灯D.取用固体粉末7、2022年北京、张家口将联合举办冬奥会,为办成绿色奥运,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A.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B.增加使用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C.加高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D.改进燃煤技术,减少SO2与粉尘排放8、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需要另加其他试剂才能区别的是()A.BaCl2、CuSO4、NaOH、NaCl B.Na2SO4、BaCl2、K2CO3、NaNO3C.FeC13、NaOH、H2SO4、Ba(NO3)2D.MgCl2、NaOH、HCl、Na2SO49、有Mg、Al、Zn的混合物共7.2g,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H2的质量可能是()A.0.2 g B.0.6g C.0.8g D.0.9g10、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A.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证明CO2密度比空气的大11、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A.H2O B.NaHCO3C.Ca(OH)2D.H3BO312、下列对几种有机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烷中含有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B.乙醇(C2H6O)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6:1C.尿素[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gD.葡萄糖(C6H12O6)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13、紫甘蓝是大众爱吃的蔬菜,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花青素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在凉拌紫甘蓝丝时,观察到菜丝变成红色,可能是加入了下列哪种调味品()A.食盐B.味精C.食醋D.香油14、我国的稀土储量居世界第一位。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练习题及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元素观、微粒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
下列有关元素和微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成物质的粒子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C.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2、下列物质能在pH=13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NaNO3、NaCl、KNO3、(NH4)2SO4B.H2SO4、HCl、AgNO3、Na2SO4C.KMnO4、CuCl2、Fe2(SO4)3、NaNO3D.K2SO4、NaCl、K2CO3、NaOH3、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CO2的水溶液使石蕊显红色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紧闭门窗用木炭烤火易使人中毒D.金刚石导电性能良好4、不使用其它试剂,利用物质间两两混合反应将物质区别开(提供的物质可重复使用),也是物质鉴别的常用方法。
下面四组物质利用上述方法可鉴别开的是()A.H2SO4、Na2SO4、BaCl2、FeCl3B.BaCl2、HCl、NaNO3、AgNO3C.Na2CO3、HNO3、NaNO3、BaCl2D.H2SO4、NaOH、MgCl2、Ba(NO3)25、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收集、干燥、存放气体的装置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②B.实验室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③,气体从导管b进入C.实验室干燥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④,气体从导管a进入D.实验室收集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如图⑤临时存放6、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下列古诗词中蕴含着化学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7、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B.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C.单质含有一种元素,则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D.催化剂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则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8、常温下,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图示实验。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同步练习:全套附答案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1 金属材料测试时间:20 分钟一、选择题1.家庭中常用铁锅做饭是因为铁主要具有良好的( )A.导热性B.导电性C.延展性D.抗腐蚀性2.(2019 四川成都模拟)地铁是城市中重要的公共交通体系。
修建地铁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属于合金的是( )A.锰钢B.水泥C.玻璃D.塑料3.(2019 江西南昌模拟)教室里的物品伴随着我们每天的学习,下列物品属于金属材料制作的是( )A.磨砂玻璃黑板B.木制桌椅C.玻璃钢讲台面板D.铝合金窗框4.生活中金属材料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下列属于金属共性的是( )A.熔点高B.良好的导电性C.硬度大D.银白色的光泽5.中国海域辽阔,拥有航空母舰保卫祖国海疆一直是中国人的梦想,而建造航母需要大量的金属材料, 一种新兴的金属由于其密度小,延展性好,耐腐蚀性强,它和它的合金在航空、航海和化学工业领域正逐步取代铝和铝合金而被广泛应用,该金属是( )A. 锌B. 钛C. 镁D. 锰6.(2019 山西太原模拟)金属的物理性质有通性也有个性,下列金属物品在使用时所利用的性质对应正确的是( )7.(2019 四川成都模拟)成都金沙出土的“太阳神鸟”,刚出土时已被揉成一团,展开后才发现它是一个厚度仅 0.02 厘米的手工雕刻的金灿灿的黄金饰品。
以上信息不能体现金的( )A.延展性B.稳定性C.质地软D.熔点高8.(2019 贵州黔南贵定二模)白炽灯泡里用的是钨丝,因为钨是( )A.熔点最高的金属B.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材料C.延展性最好的金属D.容易冶炼、价格低廉的金属材料9.选择铸造硬币的金属材料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A.金属材料的导电性B.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C.金属材料的硬度D.金属材料本身价格10.下列合金(金属)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A.含碳量:生铁>钢B.抗腐蚀性:不锈钢>纯铁C.硬度:钢>铁D.熔点:焊锡>锡11.下列有关金属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一:铜的导电性是金属中较好的,且价格合理,故用于制作电线B.图二:铬是硬度最大的金属,水龙头上镀铬有耐磨、防锈、美观等作用C.图三:钨的熔点高,因此用钨制灯丝D.图四:铅的密度比铁大,用铅做菜刀、锤子会更好二、填空题12.学习了金属和金属材料后我们又知道了很多化学之最:(1)人类使用最早的金属材料是;(2)当前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是;(3)硬度最大的金属是;(4)密度最大的金属是;(5)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是。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2课时 浓硫酸的稀释及酸的化学性质(练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2课时浓硫酸的稀释及酸的化学性质(396)1.浓硫酸的稀释指出图中的错误: ,图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稀释过程中,用手接触烧杯外壁,手的感觉是。
2.酸的化学性质图中稀盐酸或稀硫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图B中镁块和稀盐酸反应的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图C中的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由此实验推知稀硫酸的用途之一是。
3.浓硫酸有很强的腐蚀性,在稀释和使用时要特别小心。
以下稀释浓硫酸的操作中规范的是()A.把水直接倒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B.把浓硫酸直接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C.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地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D.操作时不慎将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应立即涂上氢氧化钠溶液4.下列关于硫酸的说法错误的是()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B.稀硫酸能用来除铁锈C.稀硫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D.浓硫酸倒入水中,溶液温度会降低5.酸溶液中都含有大量H+,因此不同酸表现出一些共同性质。
下列关于盐酸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酸的共同性质的是()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B.能用来除铁锈C.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D.能与锌反应生成氢气6.(1)实验室里取用少量液体时可用滴加,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常用量出体积。
(2)如图分别为稀释浓硫酸和过滤操作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①图甲中a应为(填“浓硫酸”或“水”)。
②图乙中玻璃棒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7.硫酸和盐酸既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它们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1)它们都能除铁锈,写出盐酸与铁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打开盛有浓硫酸和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出现白雾的是盛有的试剂瓶。
(3)请写出把硫酸转变为盐酸的化学方程式:。
8.硫酸和盐酸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小华同学在复习有关酸的化学性质时,归纳出以下几点,但并不完整,请你和他一起完成。
(1)(2)生活中的食醋含有醋酸,用铁锅炒菜时放点食醋,可补充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铁,该反应的原理体现了酸的化学性质(填序号)。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一、单选题1.a 、b 、c 三种不含结晶水的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 的饱和溶液由t 2℃降温到t 1℃,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B .将a 的溶液由t 2℃降温到t 1℃,一定有晶体析出C .t 2℃时,50g 的a 溶于50g 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0%D .a 的溶解度大于b 的溶解度2.20℃时,15 g A 与 30 g 水混合正好形成饱和溶液,40℃时,20 g 水最多能溶解 5 g B 物质,则 A 、B 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A .S A >SB B .S A <S BC .S A =S BD .无法确定3.符合图示从属关系的是 A B C DX 酸性氧化物 溶液 浓溶液 游离态Y 非金属氧化物 乳浊液 饱和溶液 化合态 A .A B .B C .C D .D4.下列有关氯化钠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A .氯化钠溶液是由钠离子、氯离子和水分子组成的各部分组成完全相同的混合物B .只要水分不蒸发,外界条件不改变,氯化钠就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C .氯化钠溶于水,温度不发生改变的原因是溶解过程中没有热量转化D .一定量的饱和氯化钠溶液,可继续溶解少量的硝酸钾固体5.下列操作不能加快溶解速率的是A .升高温度B .加溶剂C .搅拌D .粉碎固体6.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此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大B.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C.要从乙的饱和溶液中得到乙,通常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D.20℃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7.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一定是无色的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C.饱和溶液降低温度,一定会析出晶体D.将20%的氯化钠溶液倒出一半后,溶液的质量分数变为10%8.如图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15%C.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D.t2℃时,将甲、乙各14g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再缓慢降温,甲首先达到饱和状态9.下图为A、B、C 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9.2溶解度 练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9.2溶解度练习题一、单选题1.30o C时,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甲和乙,分别加入10g水,使其充分溶解,观察到如下图1所示的实验现象。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图2中的a表示甲的溶解度B. 要使甲物质完全溶解可以采取升温的办法C. 30o C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乙D. 将乙溶液降温到10o C,乙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2.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 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大C. 升高温度可使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 t℃时,将乙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3.固体物质W在水、乙醇两种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物质W能溶解在水和乙醇中B. t1℃时,物质W在水中的溶解度为mgC. t2℃时,物质W在水中与在乙醇中的溶解度相同D. 将t1℃时物质W的饱和水溶液升温至t2℃有晶体析出4.常温时打开汽水瓶,可以看到许多气泡从瓶口冒出,这是因为()A. 温度降低,溶解的二氧化碳外逸B. 温度升高,溶解的二氧化碳外逸C. 压强增大,溶解的二氧化碳外逸D. 压强减少,溶解的二氧化碳外逸5.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从图中可获得的信息是()A.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 t℃,相同质量的a、b溶解时放出热量相同C. 升高温度,可使a或b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D. 将相同质量的a、b分别加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质量分数相同6.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甲物质的溶解度最大B. 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C. 乙物质的溶解度不随温度升降而变化D. 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7.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小B. 15℃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C. 30℃时乙的溶解度为30gD. 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8.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练习题

2019-2019学年人教版下册化学12。
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练习题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下列物质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 )A、橙子B、大豆ﻫC、西红柿 D。
玉米2。
有关铁元素对人体的作用及适宜摄入量的说法错误的是A。
人体内含量为14mg~21 mg B、能帮助氧气的运输C、每天摄入量为12 mg~15mgD、缺铁会引起贫血3。
哈尔滨市秋林食品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下列秋林食品中国含蛋白质相对较多的是( )A、 B、 C。
D、4、科学合理膳食,使人体中各种元素形成“收支平衡”,以保障健康、下列属于人体中常量元素的是( ) A。
铁 B、钙 C。
锌 D。
碘5。
人体缺乏下列哪种元素会引起甲状腺疾病( )A、钙B、铁 C。
锌D、碘6、下列食品中,富含糖类的是( )A、鸡蛋B、黄瓜 C、豆油D、玉米7、下列各类食物中蛋白质含量最丰富的是( )A。
B、 C、D。
8、人类通过摄取各种不同的食物,以补充人体所缺乏但必需的各种微量元素,下列微量元素中,对人体有害的是( )A、铁 B。
碘 C。
硒 D、铅9、小明早餐食谱有:牛奶、鸡蛋、馒头等,其中鸡蛋富含( )A、蛋白质B、维生素C。
油脂 D、无机盐二、填空题(共4题;共9分)10、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它属于________元素(填“常量”或“微量”),幼儿及青少年缺乏它易导致________、为保证该元素的摄入量,可选择的食物有________(填一种食物名称)、11、在超市中常看到“高钙奶”、“铁强化酱油”等食品,这个地方的“钙”和“铁”是指________(填“原子”或“元素”)、12、均衡的膳食结构能够保障身体健康。
某种食品的配料标签如图所示:该配料中富含蛋白质的物质是________。
从营养均衡的角度看,该食品中除水外,还缺少的营养素是________。
13。
亚硝酸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正越来越受到科学界的重视、亚硝酸钠有咸味,外形与食盐特别相似、但亚硝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食盐的水溶液显中性、依照以上文字的叙述,鉴别亚硝酸钠和食盐溶液应选用的试剂为________证明是亚硝酸钠溶液的现象为________、三、综合题(共2题;共11分)14、“吃得营养,吃出健康”是人们普遍的饮食追求、(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填字母)、a、每天都应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b、油脂会使人发胖,故禁食油脂ﻫc、糖类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2)豆浆已成为众多家庭的早餐饮品。
初三化学下册盐和碱练习题含详细答案

初三化学下册盐和碱练习题一.选择题(共29小题)1.下列溶液的酸性最强的是()A.pH=0的溶液B.pH=1的溶液C.pH=7的溶液D.pH=14的溶液2.在Ca(OH)2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冷却至室温,溶液的pH没有改变的是()A.CO2B.CaO C.Cu(NO3)2D.HCl3.常温下测得一些食物的近似pH,显碱性的是()A.苹果汁:3.1 B.玉米粥:7.5 C.牛奶:6.5 D.番茄汁:4.24.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A.烧杯 B.试管 C.量筒 D.集气瓶5.将一定量的水加入下列物质中,充分振荡后,再滴入酚酞试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是()A.NaCl B.CO2C.CaO D.Cu(OH)26.科学探究中常用到推理的方法.根据下列实验事实推出结论正确的是()编号实验事实实验结论A 某溶液使酚酞溶液变红该溶液一定是NaOH溶液B 某物质可以导电该物质一定是金属单质C 常温下,测定某溶液的pH=3 该溶液一定呈酸性D 某气体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该气体一定不含氧气A.A B.B C.C D.D7.向微型实验仪器井穴板的4个井穴(已编号)中分别滴加盐酸、醋酸、硫酸铝和氯化铵四种溶液各3滴,再各加1滴紫色石蕊试液(所有试剂用量共约0.8m),观察到四种溶液均变红.由本实验得出的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①pH<7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②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③用微型实验仪器做实验可节省药品④微型实验可减少污染.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8.许多植物的花汁可以作酸碱指示剂.下表是菊花浸出液在不同条件下的显色情况.在肥皂水(pH:9.5﹣10.5)中滴加菊花浸出液,溶液显示的颜色是()溶液的酸碱性酸性中性碱性菊花浸出液显示的颜色红色紫色黄色A.无色 B.红色 C.黄色 D.紫色9.类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但如果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会产生错误的结论.下列类推结论错误的是()①CO能与Fe2O3反应生成Fe,CO也能与CuO反应生成Cu②NaOH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Cu(OH)2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③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则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④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⑤碱溶液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变红,则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A.②③④⑤B.①②⑤ C.①⑤D.③④⑤10.有关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A.稀盐酸可用于除去铁锈B.一氧化碳可用来冶炼金属C.熟石灰可治疗胃酸过多D.稀有气体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11.如图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一定量的MgS0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沉淀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质量的关系B.相同质量的Mg、Fe分别与足量的同浓度稀硫酸反应,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C.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溶液中溶质质量与加入氧化钙质量的关系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的pH与加入水的质量的关系12.如图所示,烧瓶内盛有x气体,若挤压滴管的胶头a,使液体y进入烧瓶中,振荡烧瓶,并倒放在铁架台上,将导管伸入滴有z的水中,打开弹簧夹b,可见烧杯中的液体如喷泉一样喷入烧瓶中,并出现颜色的改变.则x、y、z可能是()选项A O2H2SO4紫色石蕊试液B CO2H2O 无色酚酞试液C CO Ca(OH)2紫色石蕊试液D CO2NaOH 无色酚酞试液A.A B.B C.C D.D13.下列归纳或推理中,正确的是()A.将氯化氢和CO2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都变为红色,所以它们都是酸类物质B.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是因为能与酸反应,所以能与酸反应的物质都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葡萄糖、酒精等含碳化合物是有机物,但并不是所有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D.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14.下列实验操作或现象正确的是()A.将10%的盐酸蒸发浓缩可得到30%的浓盐酸B.浓硫酸不慎沾在手上,立即涂上氢氧化钠溶液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D.蒸发结晶过程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15.下列变化前后的数据关系符合a>b的是()A.一瓶浓硫酸溶液的pH=a,将其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bB.欲用量筒量取amL溶液,俯视刻度线读出读数bmLC.试管内稀盐酸质量为a,加入铜粉一段时间后溶液质量为bD.酒精和水混合前的体积之和为a,混合后总体积为b16.下列有关酸的性质说法正确的是()A.浓盐酸和浓硫酸盛放在敞口容器中,质量都会减少B.浓盐酸、浓硫酸都能使纸张炭化C.浓盐酸、浓硫酸都可用来干燥二氧化碳D.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除铁锈17.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镁粉至过量,下列图象合理的是()A.B.C.D.18.镍氢充电电池有着广泛应用,镍及其化合物能发生下列反应:①Ni+2HCl═NiCl2+H2↑②NiO+2HCl═NiCl2+H2O③NiO2+4HCl═NiCl2+Cl2↑+2H2O对上述反应的分析判断错误的是()A.镍能与氯化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B.反应②和③都是复分解反应C.NiCl2能与Na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D.反应①、③中Ni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19.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相关变化关系的是()A.用两份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B.硝酸铵溶于水C.在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稀硫酸D.常温下,加水稀释NaOH溶液20.如图所示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A.向H2SO4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过量B.等质量的铁和锌跟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D.等质量的氧化镁和碳酸镁固体分别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21.下列关于酸的说法错误的是()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金属除锈C.稀盐酸能够使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都变红色D.稀硫酸能够与活泼金属反应制取氢气22.装有50g稀硫酸的小烧杯中,不断慢慢滴加10%的Ba(OH)2溶液至过量.有关量的变化情况见图(横坐标表示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纵坐标表示小烧杯中量的变化).其中肯定不正确的是()A. B. C.D.23.生活中产生的污垢,常可用稀盐酸来清洗.但下列有一种污垢是不宜用稀盐酸来清洗的,它是()A.不锈钢茶杯内的茶垢B.陶瓷水槽内的黄色铁锈斑C.保温瓶内的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D.长期盛放石灰水试剂瓶内壁上的白色固体24.设计方案可行,且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实验室用稀硫酸与铜片反应制取氢气:Cu+H2SO4═CuSO4+H2↑B.用盐酸除去氢氧化钾溶液中的碳酸钾:K2CO3+2HCl═2KCl+H2O+CO2↑C.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Al(OH)3+3HCl═AlCl3+3H2OD.用稀硫酸除铁锈:Fe2O3+H2SO4═FeSO4+H2O25.向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下图曲线正确的是()A.B.C.D.26.下列四个图象分别表示对应的四种操作过程,其中表示正确的图象是()A.加热高锰酸钾固体至质量不再减轻B.向pH=1的硫酸溶液中逐滴加入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C.某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水中持续加入食盐并不断搅拌D.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图27.下图是在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盐酸的曲线图.纵坐标能表示的意义是()A.溶液温度变化 B.生成氯化钠的质量C.溶液中水的质量D.溶液中氯化氢的质量28.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pH=3的硫酸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B.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加入生石灰C.向盛有相同质量的镁和氧化镁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至过量D.将一定量的木炭放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中加热至燃烧29.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水B.某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氯化铵溶液中加入氯化铵晶体C.向氯化铜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钡溶液D.向两份同体积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盐酸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铁粉和镁粉初三化学下册盐和碱练习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9小题)1.(2017•丰顺县校级模拟)下列溶液的酸性最强的是()A.pH=0的溶液B.pH=1的溶液C.pH=7的溶液D.pH=14的溶液【解答】解:pH=7的溶液呈中性.pH=14的溶液呈碱性.pH=0的溶液和pH=1的溶液显酸性,pH=0的溶液的酸性比pH=1的溶液的酸性强.故选A.2.(2016•淄博)在Ca(OH)2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冷却至室温,溶液的pH没有改变的是()A.CO2B.CaO C.Cu(NO3)2D.HCl【解答】解:A、二氧化碳能够消耗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从而使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变小,溶液的pH减小.故选项错误;B、氧化钙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冷却至室温后石灰水仍然是饱和溶液,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不变,溶液的pH不变.故选项正确;C、硝酸铜能够消耗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从而使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变小,溶液的pH减小.故选项错误;D、氢氧化钙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从而使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变小,溶液的pH 减小.故选项错误.故选B.3.(2016•闸北区模拟)常温下测得一些食物的近似pH,显碱性的是()A.苹果汁:3.1 B.玉米粥:7.5 C.牛奶:6.5 D.番茄汁:4.2【解答】解:苹果汁、牛奶、番茄汁等物质的pH小于7,显酸性;玉米粥的pH大于7,显碱性.故选B.4.(2016•肇庆模拟)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A.烧杯 B.试管 C.量筒 D.集气瓶【解答】解:A烧杯不能直接燃烧,需要垫石棉网,故错误;B试管能直接加热,故正确;C量筒不能加热,故错误;D集气瓶不能加热,故错误.故选B.5.(2016•清河门区校级模拟)将一定量的水加入下列物质中,充分振荡后,再滴入酚酞试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是()A.NaCl B.CO2C.CaO D.Cu(OH)2【解答】解:A、氯化钠溶于水呈中性,不能使酚酞变红,故A错误;B、二氧化碳溶于水,其水溶液显酸性,不能使酚酞变红,故B错误;C、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其水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变红,故C正确;D、氢氧化铜为碱,但是不溶于水,不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不能使酚酞变红,故D错误,故选C.6.(2016•芜湖二模)科学探究中常用到推理的方法.根据下列实验事实推出结论正确的是()编号实验事实实验结论A 某溶液使酚酞溶液变红该溶液一定是NaOH溶液B 某物质可以导电该物质一定是金属单质C 常温下,测定某溶液的pH=3 该溶液一定呈酸性D 某气体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该气体一定不含氧气A.A B.B C.C D.D【解答】解:A、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溶液不一定是氢氧化钠溶液,例如氢氧化钾溶液也能是酚酞试液变红色.故选项错误;B、某些溶液也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例如氯化钠溶液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故选项错误;C、当溶液的pH小于7时,溶液显酸性.故选项正确;D、空气中含有氧气,空气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选项错误;故选:C.7.(2016•吴中区一模)向微型实验仪器井穴板的4个井穴(已编号)中分别滴加盐酸、醋酸、硫酸铝和氯化铵四种溶液各3滴,再各加1滴紫色石蕊试液(所有试剂用量共约0.8m),观察到四种溶液均变红.由本实验得出的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①pH<7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②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③用微型实验仪器做实验可节省药品④微型实验可减少污染.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解答】解: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由题意,盐酸、醋酸、硫酸铝和氯化铵四种溶液各3滴,再各加1滴紫色石蕊试液,四种溶液均变红,说明四种溶液均显酸性,pH均小于7.①硫酸铝和氯化铵均是由金属(铵根离子)阳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均属于盐,说明pH <7的溶液不一是酸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②由硫酸铝和氯化铵的水溶液显酸性,说明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故选项说法正确.③本实验所有试剂用量共约0.8mL,由此可见用微型实验仪器做实验,可节省药品,故选项说法正确.④微型实验备受青睐,可以减少污染,使实验的绿色化,故选项说法正确.故①②③④说法均正确.故选D.8.(2016•郯城县校级一模)许多植物的花汁可以作酸碱指示剂.下表是菊花浸出液在不同条件下的显色情况.在肥皂水(pH:9.5﹣10.5)中滴加菊花浸出液,溶液显示的颜色是()溶液的酸碱性酸性中性碱性菊花浸出液显示的颜色红色紫色黄色A.无色 B.红色 C.黄色 D.紫色【解答】解:肥皂水的pH为9.5﹣10.5,说明呈碱性,菊花浸出液在碱性溶液中会变为黄色,故选:C.9.(2016•岱岳区二模)类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但如果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会产生错误的结论.下列类推结论错误的是()①CO能与Fe2O3反应生成Fe,CO也能与CuO反应生成Cu②NaOH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Cu(OH)2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③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则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④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⑤碱溶液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变红,则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A.②③④⑤B.①②⑤ C.①⑤D.③④⑤【解答】解:①CO能与Fe2O3反应生成Fe,CO也能与CuO反应生成Cu,由于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可以把金属置换出来,此说法正确.②NaOH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Cu(OH)2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氢氧化铜不能电离不会有氢氧根离子存在,故不会使酚酞变红,此说法错误.③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则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由于其性质与无机物非常类似,所以不属于有机物,故此说法错误.④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与水,但不是中和反应,故此说法错误.⑤碱溶液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变红,则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呈碱性不一定是碱的溶液,例如碳酸钠的溶液呈碱性但它属于盐,故此说法错误.故选A10.(2016•宝安区模拟)有关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A.稀盐酸可用于除去铁锈B.一氧化碳可用来冶炼金属C.熟石灰可治疗胃酸过多D.稀有气体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解答】解:A、由于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不易溶于水,但能溶于盐酸或硫酸,所以可以用稀盐酸除铁锈,故A说法正确;B、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把金属从它的化合物中还原出来,所以可用来冶炼金属,故B 说法正确;C、熟石灰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不能用来治疗胃酸过多,故C说法错误;D、稀有气体中的氖气充入灯泡显红光.氙气充入灯泡显白光灯所以稀有气体能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故D说法正确.故选C.11.(2016•潍坊)如图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一定量的MgS0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沉淀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质量的关系B.相同质量的Mg、Fe分别与足量的同浓度稀硫酸反应,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C.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溶液中溶质质量与加入氧化钙质量的关系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的pH与加入水的质量的关系【解答】解:A、MgS0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了氢氧化镁沉淀,当硫酸镁完全反应后不再产生沉淀,故A正确;B、相同质量的Mg、Fe分别与足量的同浓度稀硫酸反应,镁产生的氢气多,故B错误;C、氧化钙固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使原溶液中溶剂减少,会析出溶质,溶质减少,溶液质量也随之减少,故C错误;D、碱溶液加水稀释时溶液pH不能等于7,更不会小于7,故D错误.故选A.12.(2016•潍坊)如图所示,烧瓶内盛有x气体,若挤压滴管的胶头a,使液体y进入烧瓶中,振荡烧瓶,并倒放在铁架台上,将导管伸入滴有z的水中,打开弹簧夹b,可见烧杯中的液体如喷泉一样喷入烧瓶中,并出现颜色的改变.则x、y、z可能是()选项A O2H2SO4紫色石蕊试液B CO2H2O 无色酚酞试液C CO Ca(OH)2紫色石蕊试液D CO2NaOH 无色酚酞试液A.A B.B C.C D.D【解答】解:A、氧气与硫酸不反应,烧瓶中的压强不变,不会出现液体上升的现象,故A 不符合;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生成了碳酸,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故B不符合;C、一氧化碳与氢氧化钙不反应,烧瓶中的压强不变,不会出现液体上升的现象,故C不符合;D、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碳被消耗,压强变小,液体会上升,生成的碳酸钠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故D符合.故选D.13.(2016•宝安区模拟)下列归纳或推理中,正确的是()A.将氯化氢和CO2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都变为红色,所以它们都是酸类物质B.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是因为能与酸反应,所以能与酸反应的物质都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葡萄糖、酒精等含碳化合物是有机物,但并不是所有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D.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解答】解:A、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而氯化氢和二氧化碳气体本身不显酸性,是其水溶液显酸性,使石蕊试液变成红色,故说法错误;B、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是因为能与酸反应,但能够和酸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有: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等,因为有的物质具有腐蚀性,所以能与酸反应的物质不一定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说法错误;C、葡萄糖、酒精等含碳化合物是有机物,但并不是所有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如二氧化碳等,故说法正确;D、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但带电荷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如电子、原子核等,故说法错误;故选项为:C.14.(2016•河北模拟)下列实验操作或现象正确的是()A.将10%的盐酸蒸发浓缩可得到30%的浓盐酸B.浓硫酸不慎沾在手上,立即涂上氢氧化钠溶液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D.蒸发结晶过程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解答】解:A、由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在盐酸中蒸发水时,氯化氢也会逸散到空气中,故A错;B、浓硫酸不慎沾在手上的处理方法是先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不能用氢氧化钠,因为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故B错;C、烟是固体颗粒,雾是液体小液滴,镁燃烧生成的氧化镁是固体,所以应该是产生大量的烟而不是雾,故C错;D、蒸发结晶过程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靠余热将剩余的溶质再结晶析出,故D正确.故选D.15.(2016•庆云县二模)下列变化前后的数据关系符合a>b的是()A.一瓶浓硫酸溶液的pH=a,将其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bB.欲用量筒量取amL溶液,俯视刻度线读出读数bmLC.试管内稀盐酸质量为a,加入铜粉一段时间后溶液质量为bD.酒精和水混合前的体积之和为a,混合后总体积为b【解答】解:A、酸性越强,pH越小,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将其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酸性变弱,pH值变大,所以a<b,故A错;B、量筒的读数时俯视刻度线会导致读数比实际值偏大,量的体积偏小,仰视刻度线则会导致读数比实际值偏小,量的体积偏大,故a<b,故B错;C、铜与盐酸不反应,溶液质量不变,则a=b,故C错;D、由于分子之间存在间隔,所以混合后总体积b应小于酒精和水混合前的体积之和a,故a>b,故D正确.故选D.16.(2016•太仓市模拟)下列有关酸的性质说法正确的是()A.浓盐酸和浓硫酸盛放在敞口容器中,质量都会减少B.浓盐酸、浓硫酸都能使纸张炭化C.浓盐酸、浓硫酸都可用来干燥二氧化碳D.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除铁锈【解答】解: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质量减少;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溶液质量增加,故A 错;B、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使纸张炭化,浓盐酸不具有脱水性,不能使纸张炭化,故B错;C、浓硫酸的吸水性可以做干燥剂,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不具有吸水性,不能做干燥剂,故C错;D、盐酸、硫酸都能与氧化铁反应,所以都能用来金属除锈,故D正确.故选D.17.(2016•宿迁校级一模)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镁粉至过量,下列图象合理的是()A.B.C.D.【解答】解:A、反应前没有氯化镁,氯化镁质量为零,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随着反应的进行,氯化镁的质量不断增加,反应结束,氯化镁的质量不再改变,改成横线,故A 错;B、反应前氢气质量为零,镁与盐酸反应不断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氢气质量不断增加,当反应完毕氢气质量不再改变,改成横线,故B正确;C、金属与酸反应放出热量,溶液的温度应该升高,故C错;D、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进入溶液的是镁,跑出来的是氢气,所以溶液质量增加,反应结束后,溶液质量不再改变,故D错.故选:B.18.(2016•邻水县二模)镍氢充电电池有着广泛应用,镍及其化合物能发生下列反应:①Ni+2HCl═NiCl2+H2↑②NiO+2HCl═NiCl2+H2O③NiO2+4HCl═NiCl2+Cl2↑+2H2O对上述反应的分析判断错误的是()A.镍能与氯化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B.反应②和③都是复分解反应C.NiCl2能与Na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D.反应①、③中Ni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解答】解:A、由方程式可知,镍能置换酸中的氢,说明镍的金属性排在氢前,所以一定能够置换出氯化铜中的铜,故对.B、反应②是氧化镍与盐酸因交换成分有氯化镍和水生成,属于复分解反应;反应③中有单质生成,不是复分解反应,错误;C、氯化镍与氢氧化钠因交换成分有氢氧化镍沉淀和水生成,属于复分解反应,故对;D、①中有单质镍参加反应,镍的化合价一定改变;③中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反应物中镍的化合价为+4价,生成物中镍的化合价为+2价,也发生了改变,故对.故选B.19.(2016•漳州模拟)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相关变化关系的是()A.用两份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B.硝酸铵溶于水C.在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稀硫酸D.常温下,加水稀释NaOH溶液【解答】解:A、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的过程中充当的是催化剂,只能加快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而生成氧气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会改变,故A错误;B、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不会升高,故B错误;C、由于氢氧化钡与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钡沉淀和水,在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溶液的导电能力逐渐减弱,当硫酸过量时又逐渐增大,故C正确;D、常温下,加水稀释NaOH溶液,溶液的pH不会等于7,更不会小于7,故D错误.故选:C.20.(2017•高密市校级三模)如图所示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A.向H2SO4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过量B.等质量的铁和锌跟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D.等质量的氧化镁和碳酸镁固体分别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解答】解:A、反应开始时是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有沉淀生成,所以图象A错误;B、等质量的锌、铁和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铁多,所以图象的铁终点高,又由于锌活泼,所以反应快,图象的斜率大,所以图象B错误;C、开始时氢氧化钠溶液是碱性,pH大于7,随着稀盐酸的滴加,pH逐渐减小,至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时,pH=7,而不是pH值小于7,所以图象C错误;D、碳酸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4,氧化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84>40,故等质量的碳酸镁和氧化酶和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镁的质量氧化镁大于碳酸镁,所以图象D 正确.故选:D.21.(2016•长沙)下列关于酸的说法错误的是()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金属除锈C.稀盐酸能够使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都变红色D.稀硫酸能够与活泼金属反应制取氢气【解答】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正确;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与金属氧化物反应,都可用于金属除锈,正确;C、无色酚酞溶液遇酸不变色,错误;D、稀硫酸能够与活泼金属反应制取氢气,正确.故选C.22.(2016•和平区模拟)装有50g稀硫酸的小烧杯中,不断慢慢滴加10%的Ba(OH)2溶液至过量.有关量的变化情况见图(横坐标表示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纵坐标表示小烧杯中量的变化).其中肯定不正确的是()。
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练习(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练习(含答案)本文档为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练题目及答案,共包含xx道题目,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化学知识,提高考试成绩。
第一章有机化学基础选择题1.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物质的组成、结构及其转化的学科。
下列关于有机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有机物质主要来自于生物体B. 有机物质的共价键一般为非极性或近似为非极性C. 有机物质均不溶于水D. 有机物质可以通过物理变化进行分离纯化答案:A B D2. 关于甲烷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没有颜色、气味B. 符号化学式为CHOC. 化学键是共价键D. 分子式为C6H6答案:A C填空题1. 乙醛的分子式为_________,分子量为_________。
答案:C2H4O 44.0522. 甲苯的结构式为_________。
答案:CH3C6H5第二章无机化学基础判断题1. 元素在化学反应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无元素不成化合物。
()答案:对简答题1. 什么是化学方程式?答: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答:反应物物质的浓度、温度、催化剂等。
第三章化学实验技能实验题1. 地热发电是利用地球大中深层热能发电的技术。
在地热发电中,酸碱中和反应产生大量的热,为地热发电提供了充足的能量。
下列试剂中,可以用于酸碱中和反应的有()A. NaOHB. H2SO4C. NH3D. CaO答案:A B C上述题目仅供参考,请广大学生谨慎对待,勤加练习。
祝愿大家在化学学习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9.3溶质的质量分数》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9.3溶质的质量分数》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基础篇】1.溶液加水稀释时,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溶质的质量分数B.溶质的质量C.溶剂的质量D.溶液的质量2.温度不变的条件下,欲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原来的2倍,下列方法一定可行的是()A.20g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发掉10g水B.20g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蒸发掉10g水C.在10g10%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5g40%的硝酸钾溶液D.在10g10%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10g硝酸钾固体3.从100g 1%的硫酸溶液中取出10g,这10g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A. 1%B. 0.1%C. 10%D. 无法判断4.向饱和氯化钾溶液中加入一定量氯化钾,保持温度不变,则()A.溶液质量增加B.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C.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增大D.溶液中溶质质量增加5.右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A. B的溶解度大于C的溶解度。
B. t1℃时,A溶液与C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 t1℃时A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D. 将t2℃时C物质接近饱和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能力篇】一、单选题:1.向盛有Fe和Cu的试管中加入过量稀H2SO4,所得溶液中溶质有()A. 1种B. 2种C. 3种D. 4种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0g硫酸铜溶于100g水配得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10%B. 将50g1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100g5%的溶液稀释后溶液中溶质质量是稀释前溶质质量的一半C.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该温度下,将40g氯化钠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26.5%D. 100mL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中含硫酸184g3.蔗糖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其溶解度曲线如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蔗糖在热水中的溶解度比在冷水中的小B.将蔗糖饱和溶液蒸发溶剂后恢复至原温度,有结晶现象C.温度升高,溶液中蔗糖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D.t1℃和t2℃时的两份蔗糖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不可能相等4.KCl是一种常用钾肥,其溶解度如下表。
初三化学下册铁的冶炼练习题

铁的冶炼1.人类每年从自然界中提取大量的金属铁,下列关于铁的说法正确的是()A.炼铁的过程是把单质铁变成氧化铁B.钢是纯净的铁C.生铁是含少量碳的铁合金D.铁制品属于不可回收垃圾2.不属于赤铁矿冶铁过程中的主要反应的是()A. C + O2_卫CO2B. CO2+C_i^2COC. F&O3+3CO j^2Fe+3CO2D. FQ+ 4CO*_3Fe+ 4CO23.炼铁时用作还原剂的是()A .氧气B. 一氧化碳C.氢气D. 二氧化碳4.实验室里,用如图所示装置还原氧化铁的过程中,可能生成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或铁等固体物质。
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时,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B.实验结束时,玻璃管中红色的氧化铁粉末变成黑色,该产物不一定是铁C.反应后,玻璃管中的固体物质的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证明一定有铁生成D.为了减少空气污染,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5.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都是放热反应B .置换反应前后组成各物质的所有元素的化合价一定不变C.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反应物CO与Fe2O3的化学计量数之比=3 : 1D.铜能与硫酸锌溶液反应,有金属锌析出6.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B.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制氧气C.电解水D.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等质量的金属7 .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步骤有: ①通一氧化碳;②给氧化铁加热;③停止加热; ④通一氧化碳至试管冷却;⑤检查装置气密性。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 )A.⑤①②④③ 8 .①②③④⑤C.①③②⑤④D.②①④⑤③8.将CO 通入盛有12 g Fe 2O 3的试管内,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O 至 试管冷却,此时试管内残留固体的质量为 9.6 g,则反应氧化铁的质量为( )A. 2.4 gB. 5 gC. 8 gD. 9.6 g9.将CO 通入盛有12 g Fe 2O 3的试管内,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O 至 试管冷却,此时试管内残留固体的质量为 9.6 g,则反应生成铁的质量为( )A. 2.4 gB. 5.6 gC. 8.4 gD. 9.6 g10.化学实验操作中常常有许多先后”之分,否则就会出现事故或者使实验失败。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练习-第十单元第1课-常见的酸和碱(含答案解析)

第10单元第1课常见的酸和碱一、选择题:1.下列对盐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B.纯净的盐酸往往带有黄色C.浓盐酸在空气中会冒白烟D.盐酸具有强烈的吸水性2.下列关于浓硫酸的描述正确的是()A.有脱水性可以作干燥剂B.与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氢气C.有吸水性可以用来干燥氨气D.稀释浓硫酸时,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中3.下列不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A.浓盐酸的挥发性B.浓硫酸的吸水性C.干冰的容易升华的性质D.浓硫酸的脱水性4.实验室的浓硫酸、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如图象描述正确的是()A .B .C .D .5.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质量增加且变质的是。
①浓H2SO4;②浓HCl;③NaOH;④Fe粉;⑤生石灰(CaO)。
A.②③④⑤B.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二、填空题:6.浓盐酸或浓硫酸敞口久置时:(在下表中填写“变大”“变小”或“不变”)物质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浓盐酸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浓硫酸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7.在H、O、C、Cl、Ca、Na 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入空格中。
①可作电池电极的单质_____;②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酸_____;③用于配制波尔多液的碱_____;④用于制造肥皂、炉具清洁剂的碱_____;⑤在催化剂作用下,常温时就能快速制得氧气的物质_____;⑥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_____。
8.下图为某学习小组在白色点滴板上进行的有关“酸和碱与指示剂反应”的探究实验。
(1)使用白色点滴板进行实验的优点是_____(答一点)。
(2)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是因为在不同酸的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_____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都能使无色的酚酞溶液变红,是因为在不同碱的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_____离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探究燃烧的条件》练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探究燃烧的条件》练习题(含答案)1.将棉手帕放入60%左右的酒精中浸湿,用坩埚钳夹住点燃,待火焰熄灭后,棉手帕依然完好。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棉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B.棉手帕接触不到氧气,不能燃烧C.被酒精浸湿后,棉手帕的着火点升高了D.酒精中的水蒸发使温度达不到棉手帕的着火点【答案】D【解析】A.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棉手帕依然完好,是因为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手帕的着火点;而不是手帕不可燃,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棉手帕依然完好,是因为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手帕的着火点;而不是接触不到氧气,棉手帕不会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棉手帕依然完好,是因为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手帕的着火点;而不是棉手帕被酒精浸湿、导致着火点升高,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棉手帕依然完好,是因为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温度低于手帕的着火点,故选项说法正确。
2.有关如图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红磷会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向水中白磷通氧气,白磷会燃烧C.热水的作用只是提供热量D.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答案】B【解析】A.铜片上的红磷虽然与氧气接触,但是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所以红磷没有燃烧,选项说法错误;B.热水中的白磷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若再向水中白磷通氧气,白磷会燃烧,选项说法正确;C.在该实验中,热水的作用是隔绝氧气,提供热量,选项说法错误;D.可燃物燃烧需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与氧气充分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选项说法错误。
3.“纸火锅”(如图所示)是用纸张代替金属材料做容器盛放汤料,当酒精燃烧时纸张不会燃烧.对此现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纸张没有与空气充足接触,不会燃烧C.纸张被水浸湿,导致纸张的着火点降低 D.锅里的水蒸发时吸收热量,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答案】D【解析】A.纸张具有可燃性,是可燃物,不能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纸张的着火点,故选项解释错误;B.纸张与空气充分接触,不能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纸张的着火点,故选项解释错误;C.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是不变的,纸张的着火点一般情况下不能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D.水蒸发时吸热,导致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因此纸张不能燃烧,故选项解释正确。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3课时 常见的碱 溶液的导电性(练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3课时常见的碱溶液的导电性(351)1.下列关于氢氧化钙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氢氧化钙溶液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会变质B.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氢氧化钙在农业上可改良酸性土壤D.氢氧化钙的俗名叫作熟石灰、消石灰2.我国研制的航天员舱外服为航天员成功进行太空行走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航天员舱外服内含有与氢氧化钠性质相似的氢氧化锂(LiOH),它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A.能与二氧化碳反应B.能使石蕊溶液变蓝C.能与氧化铁反应D.能使酚酞溶液变红3.实验证明氢氧化钡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如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都能与二氧化碳等反应。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中都有氢元素B.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中都有金属元素C.两种物质都易溶于水D.两种物质在水溶液中解离出的阴离子相同4.要使如图所示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①硝酸铵和水;②铁和稀硫酸;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④生石灰和水;⑤石灰石和稀盐酸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②③⑤D.②④⑤5.下列验证“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装置中,不能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密封装置的气密性均良好)A. B. C. D.6.类比推理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意义。
下列类比推理正确的是()A.NaOH和KOH都是强碱,两者都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B.N2和O2都是非金属单质,两者的化学性质都非常活泼C.盐酸和硫酸都是强酸,两者都易挥发D.CaO和Fe2O3都是金属氧化物,两者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7.据报道,一名5岁男孩儿将零食包里的生石灰干燥剂拆开,倒入玻璃保温杯,加水盖上盖子玩耍,保温杯瞬间爆炸,造成男孩儿的右脸红肿脱皮,一只眼睛失明。
近年来,类似的事件时有发生。
请回答:(1)发生爆炸的原因:在狭小的空间内,生石灰与水反应时放出,使剩余的少量水,体积迅速发生爆炸。
(2)爆炸造成块状物划伤、高温浊液烫伤,还有强碱的伤害。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练习-第十一单元第2课-化学肥料(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农作物缺少某种无机盐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例如:大白菜矮小瘦弱,叶色发黄;玉米苗长得特别矮小,叶暗绿色,叶片出现紫红色;向日葵杆细茎弱,易倒伏。
请问上述农作物分别缺少的无机盐是( ) A .钾、氮、磷B .氮、磷、钾C .磷、氮、钾D .氮、钾、磷2.同学们夏季郊游时,发现稻田里的水稻叶子发黄并倒下了一片,都认为应该向稻田中施用的复合肥是( ) A .NH 4NO 3B .KNO 3C .K 3PO 4D .KCl3.下列关于磷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磷肥能增强植物的抗病虫害的能力B .磷肥能促进作物茎、叶生长茂盛,使叶色浓绿C .磷肥能促进作物生长,增强植物的抗病虫害、抗倒伏能力D .钙镁磷肥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磷肥4.欲使冬小麦根系发达,耐寒耐旱,往往需要施加磷肥,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你认为宜施加的肥料是( ) A .Ca (H 2PO 4)2B .NH 4HCO 3C .KNO 3D .CO (NH 2)25.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尿素[CO (NH 2)2]和碳酸氢铵NH 4HCO 3都可做氮肥B .氯化钾(KCl )和磷矿粉[Ca 3(PO 4)2]的颜色相同C .NH 4Cl 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无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放出D .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应加大使用量二、填空题:6. 资本有效元素=化肥中有效元素的含量(最大)价格第2课 化学肥料第11单元常见种类对植物的作用氮肥-N 尿素:CO(NH2)2(N%:46.7%,高效肥)氨水:(NH3·H2O)磷肥-P 磷矿粉:Ca3(PO4)2钙镁磷肥:钙和镁的磷酸盐钾肥-K 硫酸钾:K2SO4氯化钾:KCl复合肥料(略)表格中空格处:磷酸二氢钙________;硝酸钾________;磷酸二氢铵________;磷酸氢二铵________;磷酸二氢钾________;磷酸氢二钾________7.下表是作物体内部分重要营养元素的大致含量和来源。
九年级化学下册《金属的化学性质》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金属的化学性质》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一、单选题1.金属(Ti)是航空、宇航、军工、电子等方面的必须原料。
在生产钛的过程中可用镁在加热条件下与TiCl4反应制得金属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TiCl4+2Mg ΔTi+2MgCl2,该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无法确定2.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A.CO2(CO)——通入氧气点燃B.Cu(CuO)——通入O2加热C.FeCl2(CuCl2)——加入足量铁粉D.Fe粉(Cu粉)——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3.字母A、B、C、D表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常见的四种金属.已知:①A+BSO4=ASO4+B、②C+H2SO4=CSO4+H2↑、③B+2DNO3=B(NO3)2+2D.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上述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B.金属C不可能是铝C.上述反应只能确定A、B、D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D.若A、B、C、D分别为铁、镁、铜、银中的一种,则金属B一定为铁4.金属M与Cu(NO3)2溶液发生反应:M+Cu(NO3)2=Cu+M(NO3)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金属M不可能是铝B.M一定发生反应:M+2AgNO3=2Ag+M(NO3)2C.若M为镁,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质量较反应前减少D.恰好完全反应后,M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一定由蓝色变为无色5.某位同学对部分实验现象记录如下,其中正确..的是()A.洁净的铜丝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铜丝表面变黑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生成氧化镁C.点燃一氧化碳,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D.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溶液由浅绿色变为蓝色6.从《中国成语大会》到《中国诗词大会》,中国传统文化大放异彩,很多成语、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C.“釜底抽薪”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D.“熬胆矾铁金,久之亦化为铜”说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7.下列有关生铁和不锈钢的说法错误的是A .生铁和不锈钢都是合金B .生铁和不锈钢都是金属材料C .不锈钢中碳的含量比生铁高D .不锈钢放入稀盐酸中会有气泡产生8.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将光洁的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B .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冒白烟,放热,生成白色固体C .电解水时正极和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1:2D .在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中,红色固体逐渐变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9.2017年春季,在张献忠沉银现场,考古学家发现了金币、银币、铜币和银锭,还有铁刀、铁矛等兵器,金币银币光亮如初,铁刀铁矛锈迹斑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1.提出联合制碱法的中国化工专家是()A.徐光宪B.侯德榜C.张青莲D.屠呦呦2.某化学兴趣小组对A、B、C、D四种未知溶液的成分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见下表。
其中检验结果不正确...的是()3.432KNO3、⑤FeCl3则物质被鉴别出的先后顺序合理的是()A. ⑤①②③④B. ⑤①④②③C. ①②③④⑤D. ④①③②⑤4.烧杯中的两种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化学反应,但烧杯内溶液的总质量不会发生变化的是()A.食盐溶液和稀盐酸B.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C.氢氧化钾溶液和硫酸D.石灰水和碳酸钠溶液5.某混合溶液中大量存在四种离子,其个数比为Fe3+:Cl﹣:SO42﹣:M=1:3:2:4,则M为()A.Ag+B.Cu2+C.Na+D.CO32﹣二.实验探究6.氯化氢(HCl)是极易溶于水的无色气体,其水溶液叫盐酸。
(1)在充满HCl气体的试管中放入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纸条,无明显现象;再滴入水,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盛有NaHCO3粉末的试管中通入HCl气体,无明显现象;停止通气,再加入少量水,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3) 画出HCl气体和盐酸的微观粒子组成示意图,并进行必要的标注(水分子不用画出)。
7.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先生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在沉淀池里发生的反应NH3+H2O+CO2=NH4HCO3NH4HCO3+NaCl=NH4Cl+NaHCO3↓在煅烧炉里发生的反应2NaHCO3=Na2CO3+CO2↑+H2O(1)上述生产纯碱的方法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向沉淀池中通入两种气体,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而二氧化碳仅仅是能溶于水,所以,先通入的是___________(填“NH3”或“CO2”),根据沉淀池里发生的化学反应,可判断出物质的溶解能力,碳酸氢钠_____碳酸氢铵(填“>”或“<”)。
(3)写出上述流程中X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
(4)使原料氯化钠的利用率从70%提高到90%以上,主要是设计了_____(填“循环I”或“循环II”)。
从沉淀池中取出NaHCO3沉淀的操作是_______。
(5)为检验产品碳酸钠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可取少量试样溶于水后,先滴加足量的_____,排除Na2CO3的干扰,再滴加_______,然后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8.实验小组以鸡蛋壳(主要成分碳酸钙,在水中能溶解出微量的Ca2+,其他成分对实验影响忽略不计)为牙齿的替代物,模拟含氟牙膏保护牙齿的化学原理。
【查阅资料】①含氟牙膏保护牙齿的原因:含氟牙膏中的氟化钠(NaF)能与牙齿表面溶解的微量Ca2+反应,生成更难溶于酸的物质。
②常温下,酚酞溶液遇pH<8.2 的碱性溶液不变色。
【进行实验】实验小组用 2 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验。
实验一:如图 1 连接仪器,进行实验(注射器中药品全部缓慢注入锥形瓶中)。
实验二:如图 2 连接仪器,锥形瓶和注射器中的物质均与实验一相同。
实验过程,通过压强传感器测得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 3 所示。
【解释与结论】(1)装入药品前,检查装置 a 的气密性:用止水夹夹住右侧橡皮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实验二能证明含氟牙膏对鸡蛋壳有保护作用,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推断出实验一中,t1_______t2(填“>”、“<”或“=”)。
(3)图 3 中“a-b”段压强增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4)根据本实验模拟的含氟牙膏保护牙齿的化学原理,你认为碳酸钙_____(填“能” 或“不能”)用于制作含氟牙膏的摩擦剂,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白云石粉是生产高级玻璃器皿、医药用瓶、光学玻璃的原料,某兴趣小组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白云石属于碳酸盐矿物,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可表示为:xMgCO3• yCaCO3。
(杂质是二氧化硅,其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受热不分解)一、定性探究:白云石粉的成分【实验分析】(1)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_________。
(2)由步骤①②的现象可得出白云石粉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
(3)步骤③生成氢氧化镁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④的反应现象是________。
【结论】白云石由碳酸钙、碳酸镁组成。
【实验质疑】因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对定量测定白云石粉的组成干扰较大,在老师的指导下该兴趣小组采用热分解法进行定量探究。
二、定量探究:白云石的组成【查阅资料】碳酸钙开始分解的温度为898℃,1000℃时完全分解生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气体;碳酸钙与碳酸镁的化学性质相似;碳酸镁开始分解的温度为540℃,700℃时完全分解。
【实验设计】为测定白云石中的含钙量及x:y的值,该小组设计了如下装置并进行实验:【实验步骤】①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准确称取30.0g 白云石粉末放在A装置中,打开弹簧夹,鼓入一段时间氮气,称量;③关闭弹簧夹,打开控温电加热器,缓缓调升温度至700℃,持续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变;④打开弹簧夹,缓缓鼓入一段时间氮气,准确称量B、C、D、E装置的质量;⑤关闭弹簧夹,调升温度至1000℃,持续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变,打开弹簧夹,缓缓鼓入一段时间氮气,准确称量B、C、D、E装置的质量。
实验数据记录如表:【实验分析和数据处理】(4)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5)持续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变后缓缓鼓入一段时间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
(6)计算白云石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_。
(7)设计实验证明白云石粉已完全分解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写出实验方法、现象、结论)。
(8)白云石(xMgCO3• yCaCO3)中的 x:y=_____(最简整数比),若加热前没有鼓入一段时间的氮气,将会导致x:y的值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0.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钾、硝酸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Ⅰ.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逐渐加水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水的质量的变化如图1所示;Ⅱ.取少量B点时的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不变色;Ⅲ.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的质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1)BC段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C到D液体的pH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______;(3)D点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进一步探究该白色固体的成分,该组同学取少量D点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观察有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则可证明白色固体的成分。
11.已知某粗盐样品中含有Na2SO4、MgCl2、CaCl2等杂质。
实验室提纯流程如下:(1)准备用托盘天平称量5g粗盐样品用于后续实验,若指针偏向左边,则下列判断以及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右盘重,往左盘加粗盐 B.右盘轻,往右盘加砝码C.左盘重,拨游码 D.左盘重,将多出的粗盐取出,直至指针指向中间(2)第④步操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⑤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在第⑦步操作中,向滤液中滴加足量盐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第⑧步操作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已知某固体混合物A中含有CuSO4、FeCl3、NaNO3、BaCl2、CaCO3五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为了确定成分,分别进行下列实验(假设所有的反应都恰好完全)。
根据以上实验分析:(1)实验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一中的红褐色沉淀是一种纯净物,由实验一可以确定在混合物A里,上述五种物质中肯定不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3)根据实验一、二的现象,星城同学认为混合物A只含有FeC13、BaC12请对此结论进行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三:花园同学将所得溶液C和溶液E充分混合,得到溶液G;(4)该溶液G中一定存在的阴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
(5)为确定可能存在的物质是否存在,取原固体混合物溶于足量的水中,先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蒸发后,若有白色固体存在则证明含有该物质。
(6)根据上述探究我们可以总结出,若溶液中存在多种固体溶质,当只有一种可能存在的固体溶质不能通过加入某种试剂产生明显现象来证明时,可通过先加入相应的试剂________________,然后将所得的液体蒸发来判断其是否存在。
13.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以酸碱盐为专题进行了以下几个探究实验。
(1)为探究酸的化学性质,该小组做了下图所示实验。
①一只烧杯反应后溶液呈黄色,写出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