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范蠡身后评论的评论
范蠡评价
春秋传奇范蠡范蠡,字少伯,又称陶朱公。
世人说到范蠡,就会想起他那出名的尊称“商圣”。
但这只是范蠡的一个片面,真正的范蠡,远远不止这些。
因此,我更愿意用“传奇”来形容范蠡。
凡传奇之人,其智必有过人之处,范蠡(下文称范公)在年轻的时候就显现出了非凡的才气。
助越王兴越灭吴,务农成名,经商积资成巨富,这些哪是普通之人能为。
当然,其传奇之处,并不全在于其智慧。
古代智慧的人很多,但少有能取得像范公这样成就的人。
看来,范公必有其它优异之处。
史学家司马迁称:“范蠡三迁皆有荣名。
”这三迁,可谓是奠定了其传奇的一生。
越国最危难之际,他与勾践出生入死忍辱负重。
当上越国“上将军”,却急流勇退,选择逃离越国,还和文种说:“高鸟已散,良弓将藏,狡兔已死,良犬就烹。
”改名换姓,到齐国务农。
务农有所成就,受到齐王的注意,此时他又选择急流勇退,到陶地经商。
经商后又有一番作为。
传奇,就意味着与众不同。
范公的许多做法,都是反其道而行。
在越国最落败的时候,他却选择了坚守,甚至选择与勾践一起去吴国吃苦,此异一也;在自己官做到最大的时候,说越王可以共患难,不可同享乐,冒着被杀的危险出逃,此异二也;中国古人安土重迁,范公务农致富成名,却不留恋功名,速速又离开务农之地,此异三也;中国自古贬低商人,范公却选择成为一名商人,反潮流而行,此异四也;经商致富后,把大量钱财分与大众,不留过多家产,此异五也。
从范公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太多太多。
把握住事情的度,适可而止。
与越王相处到一定阶段就断然离去;名气到了一定程度就归隐或离开,不求出名;钱赚到一定程度就开始散财,“物聚必散,天道使然”。
这些,都可以看出范公把握度的智慧。
拿得起,放得下。
放弃官位,保住了他的性命;放弃齐王的邀请,放弃已大有成就的农务,使他没有从商的机会。
拿得起,放得下,是对人的一种考验。
眼光长远,眼界开阔。
范公能预见到留在越国的危险,说明其眼光长远。
他能把握商机,选择陶地这个最佳经商之地,说明其眼界开阔。
道商范蠡:道家思想成就千古商圣
道商范蠡:道家思想成就千古商圣*导读:陶朱公范蠡是中国的商圣,也是道商的始祖,曾被司马迁高度评价为忠以治国,勇以克敌,智以保身,商以致富忠以治国,勇以克敌,智以保身,商以致富。
称其三迁而有荣名。
近日,看到不少地方政府及范蠡文化研究学者,言及范蠡功业成就时,给范蠡理所当然的戴上了儒商始祖的高帽子,虽可谓用心良苦,却实在是大谬。
陶朱事业,端木生涯。
儒商的始祖是孔子的弟子端木赐(子贡)。
史载子贡曾任鲁、卫两国之相,善于经商之道,曾经商于曹、鲁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中这样写道:七十子之徒赐(子贡)最为饶益夫使孔子名布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
此所谓得执而益彰乎?假如范蠡是儒商之祖,不但范蠡会不好意思,子贡肯定也满腹牢骚吧。
目前社会上广为认可的范蠡学术思想传承关系为:老子计然范蠡猗顿。
范蠡的老师计然,原姓辛,名文子,又名计研,是当时天下闻名的战略家、思想家和经济学家,为老子门下玄元十子之一(尹喜、庚桑楚、南荣趎、尹文、计然、崔翟、柏矩、列御寇、士成绮、庄周)。
国际道商文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王振川先生经过考证后认为,范蠡不但是计然的弟子,而且在他的人生中,应该也得到过老子的亲自指教。
范蠡跟老子有直接的传承关系。
范蠡所学为《计然七策》,其核心是如何发展国计民生的国民经济学,属于贵生之学,是正统的老子道学思想。
范蠡在越王勾践兵败会稽山之时,其劝谏之词多为阴阳盈虚定倾之道,俨然有老子遗风。
道家思想成就了范蠡,而范蠡无疑是老子思想的最完美诠释者。
范蠡一生奉行老子道学思想,其进退取予无不洋溢道气玄风。
老子道家思想在范蠡的人生中主要表现为:大智若愚:范蠡青年时代,居于政治黑暗的楚国,深感无出头之日,恐被埋没而无人识,于是超脱佯狂,被俗人视为疯子,后三试文种,终结为挚友。
体现了老子思想中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在不得时,不遇人的前提下,和光同尘、韬光自晦,圣人愚之的智慧。
好战必败:老子《道德经》强调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天下共富:范蠡的“道商”思想
天下共富:范蠡的“道商”思想范蠡,字少伯,楚国宛邑人,又名鸱夷子皮、陶朱公,他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道学思想家和经济学家,是黄老学派的创始人与奠基者。
范蠡被司马迁高度评价为“忠以治国,勇以克敌,智以保身,商以致富”,称其“三迁而有荣名”,后被公认为“中国道商”始祖,商界尊其为“商圣”、“文财神”。
范蠡是老子道学思想体系第三代传人,他少年时代就追随文子学习中国最早的经济商业理论——《计然七策》,即如何发展国计民生的国民经济学。
他的道商思想主要体现在“富国”与“富家”两大领域。
对于富国之道,范蠡认为:“夫国家之事,有持盈,有定倾,有节事。
”“持盈,”即国家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即如何在原有国力强盛的发展基础上继续保持平衡稳定与良性发展。
“定倾”,就是当国家政局或经济发展出现波动状态,甚至面临倾覆的重大危机时,该如何拨乱为治,转危为安。
而“节事”之道,就是在国家治理与经济发展中的关键点掌控,如何识别提取管理中的要素环节,面对发展问题该如何保持与自然规律相符合的“节制”。
范蠡并把这三点与天地人结合,说:“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
”“持满而不溢,则于天同道,上天会佑之;地能万物,人应该节用,这样则获地之赐;扶危定倾,谦卑事之,则与人同道,人可动之。
”范蠡的守持盈之术,实为他对老子“戒盈”思想的技术性补充。
范蠡分析了古往今来从天子以至诸侯的成败功过,他认为无论是文王、武王的丰功伟绩,还是夏桀、商纣的劣迹暴行,都离不开一个总规律,那就是:但凡灭亡者,他们都是无一幸免地沾染了嗜好美味的恶习,沉溺荒废于声色娱乐之中,迷恋那些珍奇贵重的所谓宝贝器物。
当他们一旦沾染了这些不良嗜好,总想满足自己的私欲怎么办呢?那就要与民夺利,千方百计从老百姓的手中捞钱。
他们用整个国家不断加剧的贫富悬差和民众的困苦,来换取自己短暂的快乐,到最后国库越来越空虚,百姓越来越贫穷。
“渐渍乎滋味之费,没溺于声色之类,牵孪于珍怪贵重之器。
历史人物品评之五:深谙人性,善做正确选择的楷模
历史人物品评之五:深谙人性,善做正确选择的楷模出身于平民之家,生活于春秋末期的范蠡,之所以能成为最善于明哲保身,而又名垂青史的谋略家、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全在于他审时度势,深谙人性,通晓人情,低调做人,正确选择,举止有度。
一、身为草根一族,对时事政治了然于胸,正确选择自己的活动舞台范蠡于公元前536年出生于楚国的宛地三户,即现在的河南省南阳市浙川县滔河乡。
成长于楚平王兄弟争当皇帝及其儿子楚昭王执政时期,也是政局动荡,战乱频繁,腐败堕落时期。
楚国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楚平王弟兄五个,他排行老五。
他父亲楚共王当了31年皇帝后,于公元前560年去世,传位于大儿子楚康王。
楚康王在位15年去世,传位于他的儿子楚郏敖,楚郏敖在位四年,就被他二叔子围杀掉了,自立为君,是为楚灵王。
老三见此情景,立即逃到晋国躲起来。
楚灵王看到老四老实,对他的权位构不成威胁,也就不理他了。
看到老五弃疾还有点本事,就把他派到新打下的陈蔡地负责。
而被消灭的原蔡国国王的儿子观从在逃到吴国后,想报仇,就假传其信给在晋国避难的老三子比。
说“立即来蔡,有要事相商”。
老三来了后,观从对他弟兄俩说明了情况。
老三也正想当皇帝,于是就订立盟约,带兵返回郢都。
先杀了楚灵王的太子子禄,然后就拥立了老三子比为楚初王。
楚初王就封四弟子晰为令尹,封五弟为司马,算是对他俩的报答。
但老五是带兵的人,有军权就有力量,他是想自己当皇帝,拥立老三只是权宜之计。
于是他就先造舆论说楚灵王从外边组织了军队来夺权,又派人直接给老三说,老五也从陈蔡带兵回来要当皇帝,你的皇位怎么也保不住了,还是趁早了结吧,不要自取其辱了。
老三老四这两个没有军权的老实人,就被吓得自杀了。
楚平王就是这样以耍阴谋、施无赖的手段于公元前528年夺取了皇位。
此时范蠡8岁。
楚平王在位12年,正是范蠡的青少年时期。
这里还要叙述一下楚灵王的情况。
楚灵王得知老三与老五带兵来夺皇位,并且已经把他的太子杀了,就秘密乘船到了鄢城,但老百姓没人敢收留他。
范蠡:“激流勇退”——官场红人的自保之道
范蠡:“激流勇退”——官场红人的自保之道范蠡:“激流勇退”——官场红人的自保之道小白简单等级:狐长老送礼物发消息楼主范蠡:“激流勇退”——官场红人的自保之道作者: 黄进华在《红楼梦》里,有一支曲子——《恨无常》:“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
眼睁睁,把万事全抛。
荡悠悠,把芳魂消耗。
望家乡,路远山高。
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唱这首曲子的是贾元春,她虽然入宫做了贵妃,贾家也成了皇亲国戚,真是风光无限,但她却有一种“如临深渊”的感觉。
在临死前,她给父母托梦,让他们赶快激流勇退。
那些置身权力场的人,应该把眼光放远一点。
当你的权势达到顶峰时,千万不要以为自己已经稳如泰山,要清醒地认识到“福兮祸所伏”,在锦绣荣华的背后可能早就隐伏着危机。
也许,你正坐在即将喷发的火山口上,只是自己不知道罢了!所以,许多聪明人(比如范蠡),就是因为认识到这种“祸福相倚”的关系,才能早做安排,及早抽身退步,避免灾祸。
范蠡,字少伯,春秋末年楚国宛县(今河南南阳)人。
年轻时,他曾师从奇人计然。
对于范蠡的才学,越国大夫文种非常敬佩,便把他推荐给越王勾践,成为勾践的主要谋士,开始走上了“平吴霸越”的坎坷之路。
周敬王二十六年(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退守会稽。
于是,勾践采纳了范蠡的计谋,向吴国称臣纳贡,并亲自去吴国做人质。
当时,吴王夫差听说范蠡很有才能,便对他说:“听说聪明的妇女不会嫁给即将破亡的家庭,有才能的人不会去辅佐即将灭亡的国家。
现在,你们君臣都是我的奴仆,我准备赦免你的罪过,让你改过自新,弃越归吴,你看怎么样?”这时,越王勾践担心范蠡真的会离他而去,只好伏地哭泣。
可是,范蠡却“不卑不亢”地回答:“我也听说,已经亡国的臣子没有资格议论朝政;已经战败的将军,也不配谈什么勇敢。
过去,我没能好好地辅佐越王,以致得罪了大王,幸亏大王宽厚、仁慈,给我们留了一条命。
现在,我已经很满足了,哪还敢奢望荣华富贵?”就这样,范蠡陪着勾践在吴国当了几年人质。
范蠡伟大的一生
范蠡伟大的一生范蠡:春秋末期楚宛三户人,当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大商人。
他的一生既大起大落、经历坎坷;又大智大勇、声名显赫。
青少年时代,他虽生活在“衰贱”之家,却饱读典籍,胸怀大志,但又愤事嫉俗,性情怪异,被人误称“狂人”,“疯子”。
后受宛令文种拜访,二人结为挚友,共同离楚赴越,共创大业。
到越国后,他先受命越国上大夫,后任上将军,担任相国(丞相)要职,从政率军,二十年忍辱负重,呕心沥血,瞻前顾后,励精图治,以文韬武略,深谋远虑襄助越王勾践发奋图强,兴越灭吴,功绩卓著,名炳史册。
范蠡勇而善谋、能屈能伸、克敌制胜、胸有成竹,是一个卓尔不群、颇有个性的历史人物。
范蠡的后半生急流勇退,辞官经商,适齐称“鸱夷子皮”,举家飘泊齐宋两国,置身于山林乡野,混迹于平民之间,至陶又称陶朱公,自食其力,先后经营农林牧渔工商医药,通过劳动发家致富,并“三致千金”,富甲天下,且富行其德,救危济困,仗义疏财,在商界美名远扬,被世人尊奉为“财神”。
范蠡被称为“一代名相”,“千秋商祖”,他是一位全面发展的人才,在哲学、政治、军事、经济、科学诸多领域里出类拔萃,多有建树。
特别是他的治国安邦的政治才干,高瞻远瞩的军事谋略,择人任时的经济理念,行德济众的商业道德,稳操胜券的处世哲学,艰苦卓绝的奋斗历史,令人为之扼腕,赞叹不已。
清代诗人徐公修诗曰:艳色吴王嗜好投,苎萝村内美人求。
居陶业振工牟利,霸越功高早退休。
两国甘心抛相印,五湖浪迹泛扁舟。
铸金故主空摹象,凤举鸿冥不可留。
范蠡经济思想漫谈物价贵践,在于供求关系变化。
要稳定谷价,就应有官府于谷贱时收购;谷贵时平价售出。
一般人可能想不到,这一经济思想,竟是两千多年前的政治家范蠡的主张。
权威的《辞海》和《简明社会科学词典》,在介绍范蠡生平时,都很明确地提到了这一点。
社会有了分工,就有商品,有了交换,有了价值,有了高于价值或低于价值的价格。
有了价格,就有了高低,俗称“贵贱”。
市场“求”大于“供”,价格就“贵”,市场“供”大于“求”,价格就“贱”,小范围的市场是这样,全局性的经济发展也是这样。
范蠡的经商之道及其对后人的启迪
工业如是,商业如是,各个行业都如是,只有识别顾客的需求,开发新产品来满足顾客需求,才能创造顾客,才能取得优异的绩效。
他把别人不要的长长短短,粗粗细细的竹子买下来,把粗的做成农具的柄,细的削薄做扫帚。他把别人不要的长长短短,粗粗细细的芦苇买下来,把芦花扎成扫帚。芦杆编成芦帘,拣粗的压扁织成芦席。他把别人不要的货劣价低的树桩买下来,把小的树桩做成木榫,大的做成砧板,长的做成棒槌。据说他还是酱的发明者;还曾改进了陶器制作技术,是造缸的能手,被太湖一带的工匠们尊称为“造缸先师”。
5.诚信经营质量为本
自古以来,“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经商就是为了获利,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范蠡经商,讲究诚信为本,所谓诚信为本,首先要货真价实,价实就是薄利多销和买卖公平。货真,就是商品要有适用的使用价值,具体体现为质量。范蠡非常重视商品的质量。
但是美国的发展历史只有两百多年,再往上追溯,就什么都没有了。中国则不同,上下悠悠五千年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中,不乏具备上述美国专家三个特点的管理大师,其中春秋战国时代的范蠡,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本文根据《史记》等历史资料的记载,从现代管理学的视角出发,就范蠡的经商之道、身体力行、高龄善举及其对后人启迪等内容,做一深入的探讨,以期推陈出新、古为今用。
3.贱买贵卖薄利多销
经商之道在于贱买贵卖薄利多销,而这一原则的感悟和把握,也经历了很长时间。范蠡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明确了“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财币欲其行如流水” (《史记·货殖列传》)的道理。
浅谈范蠡
儒道互补进退有据——浅谈范蠡的人生与感悟11级博物馆专业王欣然1112357对这个历史人物的最初印象,说实话,是电视影视作品的演绎。
对于屏幕上淡眉星目,颇有远见,才干超群又进退有据的范蠡,范少伯敬佩有加。
上了大学后在课堂和讲座中,多次听闻孙教授对范蠡这个历史人物的赞扬,又对比现如今社会上各种各样人群的种种现象,不由得引发了思考,借此良机,从范蠡一生的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简单阐述范蠡的作为,更重要的,浅谈我内心对于范蠡的拙见,感受以史为鉴的重大力量。
一.政治部分:卧薪尝胆周敬王二十六年(西元前494年),阖闾之子夫差为报父仇与越国在夫椒决战,越王勾践大败,仅剩五千兵卒逃入会稽山。
范蠡遂于勾践穷途末路之际投奔越国。
他向勾践慨述“越必兴、吴必败”之断言,进谏:“屈身以事吴王,徐图转机。
”被拜为上大夫后,他陪同勾践夫妇在吴国为奴三年。
归国后,他与文种拟定兴越灭吴九术,是越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策划者和组织者。
为了实施灭吴战略,也是九术之一的“美人计”,范蠡亲自跋山涉水访到巾帼奇女西施,在历史上谱写了里应外合兴越灭吴的传奇篇章。
范蠡事越王勾践二十余年,苦身戮力,卒于灭吴,成就越王霸业,被尊为上将军。
范蠡的政治仕途无不体现着他儒学的思想抱负,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他还提出了有持盈,有定倾,有节事的治国策略,无不体现着他审时度势,根据国家的不同情况提出不同的治国方略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想方法,也体现了天人地相结合相和谐、处处占据主动,稳操胜券做事的品格。
隐退“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他深知勾践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难与同安乐,遂变姓名为鸱夷子皮,带领儿子和门徒在海边结庐而居。
戮力垦荒耕作,兼营副业并经商,积累了数千万家产。
他仗义疏财,施善乡梓,范蠡的贤明能干被齐人赏识,齐王把他请进国都临淄,拜为主持政务的相国。
但他思考,久受尊名,恐怕不是吉祥的征兆。
于是,才三年,他再次急流勇退,向齐王归还了相印,散尽家财给知交和老乡。
范蠡之人生智慧:顺势而为,“君子不器,政商一身”
范蠡之人生智慧:顺势而为,“君子不器,政商一身”静笃网络郁婷古往今来,王侯将相如浩瀚宇宙中的繁星,不可胜数,对这些建功立业的人来说,功成名就之后,如何保全功名富贵是他们面临的一个巨大的难题。
有一句名言说得好“狡兔尽、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功臣宿将在外部威胁消除后,往往成为君主下一个要清理的目标,难有好下场,让后人扼腕叹息。
雍正曾对年羹尧说过一句话“凡人臣图功易,成功难;成功易,守功难;守功易,终功难”,就把君主这种心态说得十分清楚,也充分说明功成身退之难。
但还是有那些高智商、高情商的人,怀有一技之长,建功立业后,及时转行,急流勇退,过上另一番潇洒人生,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说出“狡兔尽、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这句名言的范蠡。
“君子不器,政商一身”之范蠡忠以为国范蠡前半生一心一意辅佐越王勾践复国,可谓忠以为国。
从几件事上可以看出他过人的智慧与忠贞品质,一件是劝越王胜不骄败不馁,越国檇李大捷打败吴国,吴王阖闾因伤身亡,继位的吴王夫差一心想报仇,勾践听说夫差要攻打越国,他想先发制人,并满心认为自己可以像之前一样打败吴国,范蠡劝阻,勾践不听,结果大败,失败后,又是范蠡劝勾践忍辱负重,保全性命,以求东山再起;再一件是帮助勾践消除夫差疑心,这件事上,范蠡忠贞和智慧一展无疑,他先是拒绝夫差招揽他的想法,再和勾践演了败国君臣,得到吴王垂青,内心感激,要一心侍奉夫差的好戏,夫差动了恻隐之心,勾践拜托危机;第三勾践表面曲意逢迎下,暗地卧薪尝胆,范蠡向勾践提出先抓经济,继而亲民,稳定社会。
积极治军备战,经过二十年的准备,最终打败吴国。
泛舟五湖智以保身面对功业成就后,范蠡不可避免的面临了“狡兔尽、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千古难题,范蠡和同样辅佐越王的文种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范蠡以自己独特的眼光看透勾践刻薄寡恩的为人,不辞而别,急流勇退,泛舟五湖,开创人生新的篇章。
走前还劝文种急流勇退,写下上面流传千古的名言,可惜文种不听,认为越王会顾念旧情,留在越国,君臣矛盾不断扩大,最终被勾践赐死,可悲可叹。
读懂一代商圣范蠡,感悟其五字真经之大智慧
读懂一代商圣范蠡,感悟其五字真经之大智慧
近日,我在网上零星阅读了一些有关一代商圣范蠡的文章,被其超然洒脱的人生智慧所折服。
纵观范蠡一生,三次位达人生顶峰,三次清零重启,不能不说与其深谙人生于世处事立世之大智慧是分不开的。
概括其一生,忠能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造福一方,值得我们后来人学习借鉴。
那么其处事立世之大智慧是什么呢?我认为精髓就五个字:天、地、人、鬼、神。
天,先天之智,即天道,自然规律。
君子为人处世,经商治国之本。
正如《易经》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天道自然规律告诉我们,为人做事要认识规律,掌握规律,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不然就要受到规律的惩罚。
地,后天修为,即人道。
君子以德修心,以诚立身,信念不移,守信为本,方能立脚成事。
《易经》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地(人道)告诉我们,人生于世,要修为立德管体修心束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民服务为最高境界!
人,人性仁义。
君子要识人性,知仁义,懂取舍,知进退。
要胸怀天下,仁义世界,知人需,懂治理,顺势而为。
鬼,即心机,手段。
手法要求活络,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兵者诡道也!
神,神者远见也,即站得高看得远,料事如神,能够清晰洞察事物的本质属性,一切皆在预料之中。
勇敢无敌,即勇又强,遇事果敢,敢闯敢干,要求行动力强,执行力强。
试想,如果只是一味的想而不敢去闯去实践,到头来哪又有什么作为呢?。
从范蠡谈功成身退
从范蠡谈功成身退新闻091 李增娣0920200125内容摘要:范蠡辅助勾践复兴越国,成为一代良臣,但在功成名就之后,他却毅然选择离开,并在经商界有所作为,成为商人“圣祖”。
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聪明的人的明智的抉择。
历史上善始者的人太多,但又能够善终的却少之又少,他们都少了一份能够看透历史的眼睛。
自古皇帝都是虚伪狡猾的,他们会鸟尽弓藏,朱元璋就是心狠手辣的典型人物。
历史上的名臣良将伍子胥、韩非、刘伯温、谢安、廉颇……他们多数功成却无法能够身退,成为了历史的悲剧。
关键词:范蠡功成身退历史善始善终范蠡,字少伯,春秋战国末期楚国宛邑散户陇人,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17年,政治家、军事家与经济学家。
范蠡于约公元前420年无疾而终,享年88岁,被中国称为商人“圣祖”。
幼年范蠡父母早亡,却胸怀大志,放眼天下。
范蠡天资聪颖,博闻强识,且发奋图强,博览典籍,终成为饱学之士,但是楚国的黑暗统治却无法激发他发挥才智。
于是他在公元前496年前后进到越国,辅助勾践灭吴。
范蠡在功成之后认为“大名之下难久居”“久受尊名不祥”,于是乘舟泛海而去,“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终不反”。
然后他来到了齐国,亲自带领儿子们辛苦耕作,治理产业,短短几年便积累了数十万的家产。
齐国人听闻了他的才贤,便派人请他做齐国的宰相。
然而范蠡却感叹:“居家则至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
久受尊名,不祥。
”便辞去相位,把财产分给朋友乡人。
离开齐国后他来到了陶,他看中了陶的商业经济条件,于是定居于陶,他在陶经商创业,积资巨万,被世人称为“陶朱公”。
公元前496年,吴国与越国发生了槜李之战,吴王阖闾在此次战役中阵亡,从此两国就结下了仇怨,连年战乱不止。
公元前491年,阖闾的儿子夫差为报父仇与越国在夫椒决战,越王勾践大败,带着仅剩的五千士兵逃进会稽山,范蠡就是在勾践穷途末路的时候投奔于他的。
他向勾践慨述“越必兴、吴必败”之断言,进谏:“屈身以事吴王,徐图转机。
古代慈善哲理故事
古代慈善哲理故事古代慈善哲理故事三散千金的文财神:范蠡范蠡是春秋战国之际著名的政治家、谋略家。
在有关范蠡的故事里,他的名字似乎更多地是与其辅佐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余年,并最终打败吴王夫差的政治、军事活动联系在一起。
然而历史上的范蠡其实还是一位非常富有并广布善举的慈善家。
据《史记》记载,范蠡在帮助勾践雪会稽之耻,平灭吴国之后,便辞官引退,游走各国。
范蠡颇具经商才干。
他在行至齐国后,便以鸱夷子皮为化名从事商业买卖。
很快,范蠡就积累下千金家财,成了齐国的首富。
齐王得知范蠡的才能,便拜他为相。
然而,手执相印的范蠡却想到了更多生活于贫困之中的百姓。
于是他将财富全部接济穷人,辞去了相职,重以布衣之身前往陶地。
陶地位于齐、宋、卫国的交界处,范蠡认为这里是天下的中心,与各国交通便利,在此贸易必可致富。
于是他又化名陶朱公,再次开始经商。
果然,陶朱公不久后便大获其利,家产第二次累至千金。
但是他发现,陶地同样有许多人贫苦不堪。
于是范蠡又一次将千金散尽,资助穷人。
据说范蠡在十九年的从商经历中曾“三至千金”。
他的才干使他几乎每到一地都能富甲一方,然而对天下穷人的悲悯却又让范蠡每一次都将千金巨富倾囊赠出。
在布施财富之余,范蠡还不忘传授人们经商获利的方法,希望借此为穷人找到致富的门路。
尽管史家已在典籍中将范蠡赞为“富好行其德者”─—一个与人们通常印象中“为富者必不仁”截然相反的评价,后世百姓还是以独特的方式在民间纪念着慈善家陶朱公─—在范蠡身后,人们已将他奉为文财神,以此企盼哪一天陶朱公也将财富和经商智慧散至自己的家门。
古代慈善哲理故事捐宅兴学贵天下:范仲淹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曾在其名作《岳阳楼记》中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言明心志。
这种以民为先的思想,既是范仲淹身为政治家所坚持的理念,也是文正公作为慈善家,实践于其一生善行中的大德。
范仲淹自幼家境贫寒。
少年读书于长白山僧舍的时候,范仲淹每天只熬一锅粥。
商人的鼻祖——范蠡!聪明人的逻辑,在于洞悉人性
商⼈的⿐祖——范蠡!聪明⼈的逻辑,在于洞悉⼈性他前半⽣从政,辅佐⼀个濒临灭亡的国家成为霸主,在政治⽣涯⾛到顶峰时⼜适时隐退;后半⽣从商,三度富甲天下,在国家危难,百姓流离时⼜散尽家财,救济苍⽣万世敬仰......这个⼈就是中国最早的商业学家、经济学家,同时也是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被后世尊为商圣、财神——范蠡。
“事了拂⾐去,深藏功与名。
”这是李⽩为范蠡写的两句诗。
在李⽩⼼中,范蠡是⾼不可攀的偶像,也是终其⼀⽣想要变成的模样。
史书也曾评价范蠡,他是华夏五千年以来绝⽆仅有的完⼈。
范蠡,⼦少伯。
公元前536年出⽣于楚国宛城三户(今河南南阳)⼈。
范蠡幼年时,命运较为凄惨,很早就失去⽗母。
虽然出⾝贫贱,但疾苦的⽇⼦并没能限制这位天纵之才的成长,他博学多才、⽂武双全。
其实更难得的还不是范蠡渊博的学识,⽽是在那个群雄争霸的年代,他有⾃⼰独到的时局预判,可迅速洞察事物本质,以及泰然处事的能⼒。
因为范蠡通常和⼤众的观点不同,有时语出惊⼈,使⼈⽬瞪⼝呆。
《越绝书》⾥记载范蠡:“⼀痴⼀醒,时⼈尽以为狂。
”随着范蠡的名声⽇渐声望,当时任宛县县令的⽂种说道:“狂夫多贤⼠,众贼有君⼦。
”他决定亲⾃去拜访范蠡。
这⼀次会⾯,让⼆⼈成为了毕⽣好友,⼀度开创了令⼈眩⽬的辉煌。
当时的楚国已是列国霸主,不过楚王傲慢⾃⼤,国家的政治⾮常混乱,选拔官吏,⾮贵族阶层不得做官,底层出⾝的范蠡根本得不到赏识重⽤。
范蠡认为楚、吴、越的三国形势正处于“吴越争雄”,两国之间⽭盾⽇益激化,⽽楚越之间存在着联兵伐吴的关系,“霸业创⽴,⾮吴即越”。
且吴国已有伍⼦胥和孙武这样的能⼈,去了也未必能⼤显拳脚。
因此,公元前512年,范蠡带着⽂种前往越国求职。
范蠡在越国这个平台上,遇到了⼀个欣赏他的⽼板勾践,但⽼板⼀开始,也并不是对他⾔听计从。
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迫切攻吴,范蠡强烈反对:“阴谋逆德,好⽤凶器,试⾝于所末,帝楚之,⾏者不利。
”勾践不听范蠡劝谏,执意出兵。
商圣范蠡为人处世之道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商圣范蠡为人处世之道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春秋后期在今天江苏北部、安徽一带有一个国家,那里的君主起用了一个能人,使得国家由近乎灭亡却得到复兴,最终竟打败了强大的对手,因而闻名于各国。
就在这位能人功成名就,即将红得发紫之时,他毅然放弃所有的功名、爵位,离开了这个国家,真有那种“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豪迈气概。
离开之后,他下海经商,从头开始。
父子几经努力,没太长时间,又竟然发家致富,成为当地难以匹敌的富人。
有的国家又慕名请他为相国,就在他任期届满之时,他将资财分散给他人之后,又去了外地定居。
他既不恋权位,又不贪钱财,还事事做得成功,真正是一位奇特的人,被后人尊称为“商圣”。
这个人就是具有高智商的范蠡,他所辅佐的君主就是越王勾践。
一、既有预见,又敢面对春秋后期在今天江苏、上海一带有个国家叫吴国,与当时的越国是相邻的国家,但是这两个国家的关系一直不好,越王允常与吴王阖庐常常是矛盾不断。
允常病逝之后,儿子勾践继位,成为了新的越王。
范蠡,字少伯,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生卒年月不详。
他随朋友文种来到了越国,两人都做了越国的大夫,经常为越王勾践出谋划策。
吴王阖庐看到勾践刚刚继位,没有什么经验,越国又处在治丧期间,觉得有机可乘,便发动对越国的战争。
他没想到碰到的对手勾践并不那么好对付。
据《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越王勾践使死士挑战,三行,至吴阵,呼而自刭。
”这“死士”有两种解释,一是说越王勾践组织了敢死队,一是说组织了一批犯人,总之让这些人排成三行,直向前冲,一直冲到了吴国军队的阵地之前,他们大声地呐喊,接着一个一个地自杀。
吴国的军人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会要干什么,正看得目瞪口呆,十分惊诧之时。
后面的越军一拥而上,将吴军打了个措手不及。
吴军中计,十分慌乱,一下子就溃不成军,在檇李(今浙江嘉兴一带)遭到了大败,连吴王阖庐都被箭射伤。
阖庐又羞又气又恨,很快就不治而亡。
临终之时,阖庐很沉痛地对儿子夫差说:“一定不能忘记这仇恨啊!”夫差当上了新的吴王,他一直没有忘记父亲的临终嘱咐。
解读商圣范蠡
解读商圣范蠡范蠡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奇人,司马迁说“范蠡三迁皆有荣名”。
史书中有语概括其平生:“与时逐而不责于人”;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他的人生之路,经商之道值得我们重新审视。
结合春秋战国的历史进程,南开大学孙立群教授为我们解读了范蠡丰富多彩的人生和他的人格精神。
春秋到战国的巨变从春秋到战国,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生产效率、生产果实明显增加。
经济发展,社会变化,造成社会制度的不平衡。
动荡、变革,贵族制向平民社会发展,传统制度如宗法制、世卿世禄、井田制、工商食官、学在官府在动摇,依附性减弱,社会活化。
春秋讲“尊王”,战国无人讲;春秋贵族“世卿世禄”制,战国开布衣卿相之局;“田里不鬻”变成土地可以买卖;从“工商食官”到私人商业、手工业出现;从“学在官府”到学问下移,新兴士阶层出现。
春秋时代,生产力得到发展——铁器的产生,牛耕、水利事业、施肥的推广,青铜制造、手工业的发展。
铁器是当时最实用的工具。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带来经济的发展。
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商人活跃,城市发展,商人的自由度提高,不限制在一个地方从商。
到了战国,变法与改革促进了封建制度的确立和完善;变法与改革充满了曲折与反复,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官僚制度在各国相继建立,出现了地主制度经济和活跃的士阶层,社会结构出现新格局。
铁器的普遍使用,生产力水平提高,社会经济得到新发展。
战国是一个战争时代,兼并战争激烈,合纵连横,同时也是中国思想文化的黄金时代,诸子蜂起,百家争鸣,思想文化科技取得新成就。
井田制的破坏使农民对自耕份地的占有关系加强,出现自耕农小土地所有制;贵族阶级的分化,也使一部分贵族下降为自耕农。
战国初期,军功贵族通过赐予和买卖取得土地;同时,商人、货币持有人也通过买卖取得土地,他们和军功贵族一起成为新兴大土地所有者。
春秋末期,农奴大量出现,其称呼隐民、私属徒、宾萌、族属等。
原属官府的工商,春秋末期已有很多人成为拥有不同生产资料和资金的个体工商业者,其中还有少数人成了大手工业作坊主和大商人。
范蠡一生功成名就,也是历史上活得最通透的人
范蠡一生功成名就,也是历史上活得最通透的人像他这样,一生功成名就,且活得明白透彻的人,实属凤毛麟角。
他一生,三次抵达巅峰,三次清零重启,官位、财富、权力和荣誉,随时丢弃掉,毫不在意。
最终在波诡云谲的时代中,全身而退,活到了高寿。
后来人评价说,春秋战国近五百年,以功名始终者惟其一人而已。
在他的事迹被记载并流传后,2500年来,他一直是中国人的理想人格镜像。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历史上的每个时代,都有无数人想参照他的活法,却鲜有人模仿成功。
因为他的人生太过完美,所以被奉为经典范式。
也因为如此,各种头衔在层累的历史中,不断加到他头上:一流的谋士,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顶级的商人,富豪,慈善家,中国商圣;道家代言人之一,民间的财神,完美爱情诠释者,游刃有余的成功者……他是范蠡。
一个满身谜团的传奇人物。
1范蠡的出场,就是一个经典。
他是楚国人。
春秋末年的楚国,出了很多人才,我们后面将要看到的吴越争霸过程中,背后较量的两拨谋士基本都是楚国人。
在人才济济的楚国,出身贫寒的范蠡,虽然腹有才学、胸藏韬略,但却没有机会崭露头角。
怎么样攒人气,养名气呢?他采用的是当时的牛人惯用的手法,即《史记》所说的“佯狂倜傥负俗”——假装疯癫,“一痴一醒,时人尽以为狂”。
恰好范蠡所在的宛县,当时的县令叫文种,也是个遗落人间、落落寡欢的英雄人物。
文种的志向,就是找一个最佳拍档,一起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
范蠡佯狂的举动,于是引起了眼光不凡的文种的注意。
文种先派了个小吏,去请范蠡。
小吏回来报告说:“范蠡本国狂人,生有此病。
”范蠡这个人啊,真的有病。
意思是,文种您看走眼了。
文种听后哈哈大笑:“吾闻士有贤俊之姿,必有佯狂之讥,内怀独见之明,外有不知之毁,此固非二三子之所知也。
”说白了,文种是在赌范蠡是真狂还是佯狂,是真有病还是装病,这个概率是五五开;加上当时的社会,正赶上一个秩序崩溃与重建的时代,一切人和事往往都是反着来的,所以文种也说“狂夫多贤士,众贱有君子”。
评价范蠡
是谁要了范蠡二儿子的命?观点一:庄生要了二儿子的命,他两次进谏,出尔反尔,导致楚王“令论杀朱公子”。
反驳:可是让庄生作此决定的是长子的行为,所以是长子要了弟弟的命,反驳:而长子是朱公在孩子母亲要求下才派去的,可母亲也是出于无奈(因为长子非要去救二弟,否则就自杀)。
观点二:是朱公。
倘若他真想救出儿子,此前完全可以把利害关系向大儿子讲明,但他只是草草交代了几句。
他难道不是在用长子的行为、次子的生命来证明自己的眼力吗?反驳:以范蠡之智,明知事情的结果,但也只能是无可奈何,因为派长子去,亡次子,派少子去,长子“欲自杀”;范蠡评价:范蠡对历史的重要贡献在于心系天下,以自己的谋略和智慧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兴越。
功成名就后,他不留恋功名,急流勇退,顺应天道,见机行事,转换角色,弃官务农、经商,体现了儒道互补的人生哲学。
作为历史人物,范蠡一直受到历代史学家的关注。
关于对他的评价,有个问题值得注意:历代统治者并没有大张旗鼓地宣扬、表彰范蠡,为什么?因为范蠡不是忠臣,中国封建文化强调为臣者一定要“忠”,而范蠡看到勾践阴险毒辣,一甩袖子就把君王“炒”了,实在为封建道德史学家所不容;何况,他还拐跑了君王妃子西施,令其与他携手而去,让古代的史学家对他嗤之以鼻;中国封建社会大多歌颂清贫隐士,而范蠡辞官后就竟“下海经商”,成为商业巨贾。
总之,范蠡“不清贫”、“不检点”,这在整个重农轻商的中国封建社会里,自然是一反派人物。
他见机行事,见好就收,巧妙脱身,这在统治者看来,不够忠心耿耿,既然不是忠臣,故范蠡的名气似乎比不上诸葛亮、岳飞。
所以,范蠡在政治、军事、经济等领域的建树,与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相比虽毫不逊色,但却在正史中鲜有记载。
其实,范蠡功成名就,急流勇退,见好就收,正表现了他的人生智慧。
古代的不少忠臣在政治漩涡中打拼,气节虽高,但常常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所以对统治者表彰的“忠臣”要做具体分析。
比如,范蠡的好友文种没有看透勾践,结果被杀,不就是惨痛的教训吗?在中国古代,由于政治形势险恶,不少士人厌恶官场,躲避政治,以隐居保全自身。
范蠡的别样人生启发
范蠡的别样人生启发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他之为他,我之为我,哪里有什么应该不应该,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一只蝴蝶在大西洋煽动翅膀能引发龙卷风,别人在背后说你一句坏话,可能影响你一生。
范蠡是勾践的心腹之人,在失败之时,勾践战败被浮,范蠡不离不弃,终于帮助他卧薪尝胆,帮助越国灭了吴国,然而当勾践成功夺得天下之后,范蠡明白,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狡兔死,走狗烹,悲鸟尽,良弓藏。
只有金钱才是万能的,他最终选择放弃高位,而去经商,成为富甲一方的人。
利己主义的盛行,源于市场经济下浮躁的社会,但我们从张良三次从桥下捡起老人的鞋,可以看出他谦卑,有所畏惧,人不能因为一点蝇头小利便抛弃了人格,放弃道德底线,最终会害人害己,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心理界限,不可被世俗侵扰,保持入世而不随波逐流,敢于坚持自己的想法。
有关范蠡身后评论的评论
作者: 孟祥才
作者机构: 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山东济南250100
出版物刊名: 史学月刊
页码: 27-33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10期
主题词: 范蠡;身后评论;自我意识觉醒
摘要:范蠡是春秋末期中国政治舞台上一个功业盖世、谋略超群的伟大人物,在其身后,一直没有淡出人们的视野。
不仅政治家、思想家、历史学家对他的评论连篇累牍,历代诗人歌咏他的诗文积案盈箱,而且更被戏剧家以各种剧种、剧目不断推到舞台上。
由于人们所处的时代不同,地位有别,思想各异,因而对他的评价千差万别。
不少人歌颂他的辉煌功业,大智大勇,赞扬他功成身退、激流勇退的卓异眼光和超群智谋。
更有人倾慕他事君时的忠贞执着,退隐时的淡定从容,携西施游三江五湖时的潇洒风流。
但也有人批判他作为人臣不能忠君到底,作为同僚陷文种于绝境,不能作为臣子的楷模。
还有人深文周纳,判定他带西施出走是为了避免“红颜迷主祸国”。
而少数持“道隐”观点者则认为他作为一个“半路隐者”还不能彻底忘情于世俗的富贵利禄,所以不值得效法。
其实,范蠡最值得肯定的是他的自主意识和独立人格,是他身上展示的“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
范蠡最有名的一句话,却于中国有大害,开了一个恶劣的坏头!
范蠡最有名的一句话,却于中国有大害,开了一个恶劣的坏头!在中国历史上,如果要找出完美之人,估计春秋范蠡能排在前五。
然而,范蠡有一个决策,尽管被后人称赞至今,但却毒害了中国2500余年。
就犹如多年之前,南京某老太跌到的案件一样,给中国开了一个坏头,负面影响直到今天都无法消除。
这就是的勾践成就霸业之后,范蠡以“兔死狗烹”为由,迅速归隐江湖!西元前473年,勾践灭掉吴国,夫差自杀。
西元前468年,越国成为春秋霸主之一,这一年范蠡辞职归隐,离开越国,泛舟五湖。
据说,范蠡是带美女西施一起。
对于范蠡归隐山林的这一决定,被后世称赞了2500余年,至今人们还津津乐道此事。
客观的说,范蠡你走就走呗,但坏就坏在他给同事文种写的一封信。
《史记·越王句践世家》中记载,范蠡遂去,给文种写了一封信:“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
子何不去?”纵观范蠡一生,这应该是范蠡最有名的一句话。
大家想起范蠡,第一印象差不多就是这一句。
那么,这句充满无穷智慧的话,究竟有什么危害呢?有了对比就凸显智慧,范蠡走了,泛舟江湖,文种未走,命丧黄泉!所以,后世之人,就把“兔死狗烹”奉为圭臬,所谓功臣如果不能急流勇退,那么就是取死之道,像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比如韩信和张良,白起和王翦,就是一个个鲜活的对比。
贯穿中国历史,在每一个朝代,大家几乎都能看到“兔死狗烹”的悲剧,一次又一次的上演。
这一切的源头,就是范蠡!宋朝大学者林亦之评价:“范蠡之去似可全身,然卒使后世君臣猜忌百出,无一日相安者,其患自范蠡始也。
”试想一下,如果古代中国的君臣,没有所谓“兔死狗烹”猜疑,那么聪明人士的智慧,能得到充分发挥,中国历史又将如何?从这一意义上来说,范蠡尽管一生传奇,但于中国却有大害,开了一个恶劣的坏头!关于范蠡的“兔死狗烹”这一句话,还有两点值得一提!(1)文种之死,并非兔死狗烹,而是文种和勾践的治国方针矛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蠡是春秋 末 期 中 国 政 治 舞 台 上 一 个 功 业 盖世 、 智 谋 超 群、 思 想 卓 异、 性格 独 特的 人 物, 因 也一直没有淡出政治家 、 思想家 、 历 而在他身后 , 史学家和文 学 家 的 视 野 。 不 仅 政 治 家 和 思 想 家 对他的评论连篇累牍 , 历代诗人歌咏他的诗词积 而且更被文学家, 尤其是戏剧家以各种 案盈 箱 , 剧种和剧目不断推到舞台上 , 使他与那个可能并 不存在的绝代佳 人 西 施 姑 娘 演 出 了 一 幕 幕 荡 气 回肠 、 缠绵悱恻的爱情佳剧 。 这种情况之所以屡 原 因 在 于, 一是范蠡的确是春秋末期中 屡出 现 , 国政治舞台上顶尖级的人物 , 他的活动构成了时 代的热点 , 影响着当时历史的走向 。 二是范蠡事 迹本身就具有很强的传奇性 , 有着巨大的想象空 间, 文 学 家, 尤其是戏剧家可以在这里放胆驰骋 自己形象思维的不羁之马 。 一 唐朝以前 , 思想家和史学家对范蠡的评价基 本上是肯定 和 赞 扬 的 。 如 司 马 迁 就 将 他 与 勾 践 并列 , 作为主明臣忠的双子星座加以歌颂 :
禹 之 功 大 矣, 渐 九 川, 定 九 州, 至于 太史公曰 : 今诸夏艾安 。 及苖裔勾践 , 苦身焦思 , 终灭强吴 , 北 观兵中国 , 以尊周室 , 号称霸王 。 勾践可不谓贤 哉! 盖有禹之遗烈焉 。 范 蠡 三 迁 皆 有 荣 名 , 名 垂 后 世, 臣主若此 , 欲毋显得乎 ① ?
通乎盛衰之时 , 明乎成败之端 , 察 贤人君子者 , 乎治乱之纪 , 审乎 人 情 知 所 去 就 , 故虽穷不处亡国 之势 , 虽贫不受汙君之禄 。 是以太公年七十而不自 达, 孙叔敖三去相 而 不 自 悔 , 何 则? 不 强 合 非 其 人 也 。 太公一合于周而侯七百余岁 , 孙叔敖一合于楚 勾 践 赐 死 于 前; 李 而封十世 。 大夫种 存 亡 越 而 霸 , 斯积功于秦而卒被五刑 。 尽忠忧君身危安国 , 其功 或 以 赐 死 而 被 刑, 所慕所 一也 。 或以封侯而 不 绝 , 由异也 。 故箕子弃 国 而 徉 狂 , 范 蠡 去 越 而 易 名, 智 过去君 , 弟而更姓 , 皆见达识微而仁能去富 , 势以避 萌生之祸者也 ② 。
《 , 史记 · 越王勾践世 家 》 中华书局1 第1 9 5 9年 版, 7 5 6 页。
②
①
为《 史记 》 做补 编 的 褚 少 孙 更 是 赞 扬 范 蠡 功 成 身
《 , 刘向 : 说苑 》 卷一七 《 杂言 》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
·2 8· 相承担义务的观念还占有一席之地 , 对君主绝对 忠诚 , 任何情况下都必须一死报君王的伦理观念 还没有生根 , 死扎下去 。 司马迁等人能够如此认 是因为汉代去古未远, 春秋战国思想界 识范 蠡 , “ 百家争鸣 ” 的流风余韵还影响着相当一部分知 “ 识分子的思维 , 士为知己者死 ” 的观念还盘踞在 可以 不少人的头脑中 。 君主作为一个服务对象 , 是知 己 者 , 也可以是非知己者, 非知己者的君主 勾践 就不是臣子为之而死的对象 。 在他们看来 , 还不 是 范 蠡 的 知 己 者 , 至 少 在 越 国 灭 吴 后, 他已 经不再是范 蠡 的 知 己 者 。 范 蠡 在 勾 践 最 艰 难 的 时候不仅没有离他而去 , 而且还尽上自己最大的 努力帮助他完成了复国灭吴的伟业 , 就算他是知 己者 , 范蠡也不欠他一分一毫 。 何况此时的勾践 已经被灭吴和北上争霸的胜利冲昏了头脑 , 变得 暴戾恣睢 、 刚 愎 自 用、 拒 谏 饰 非, 听不进逆耳之 甚至滥杀 无 辜 , 达 到 不 可 救 药 的 程 度。当 范 言, 蠡意识到这个 “ 只可共患难 , 不可共安乐 ” 的君王 随时可能将他这 个 功 高 震 主 的 臣 子 送 上 不 归 之 路时 , 毅然离去就不仅是一个明智的决断, 而且 也是一个道 德 无 愧 的 选 择 。 司 马 迁 等 人 向 他 送 上深情的颂歌是顺理成章的真情流露 。 然而 , 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 化, 臣子绝对忠于君主的观念作为头号伦理信条 便不断被强化和神圣化 , 由此使得臣子对君王的 愚忠被愈来愈多的人视 人身依附关系日益加强 , 为臣子的美德 。 这样一来 , 臣子的权力必然被日 益挤压 、 缩小 , 最后 就 剩 下 “ 只有一死报君王” 的 义务了 。 请看 唐 宋 八 大 家 之 首 的 韩 愈 是 如 何 评 论范蠡的吧 :
显然 , 在司马迁 、 褚少孙和刘向的心目中 , 臣子有 着自己的独立人 格 和 自 由 意 志 , 他们有权“ 择木 , 而栖” 可 以、 而且应该有权选择自己适意的君 , 主 。 对君主是 “ 智 忠” 而非“ 愚 忠” 合 则 留, 不合 。 在司马迁等人 则去 , 没有必要 “ 一棵树上吊死 ” 的潜 意 识 里 , 孟 子 君 臣 对 等、 君臣各有权力和互
这里 , 苏轼尽管没 有 像 韩 愈 那 样 将 范 蠡 视 为 “ 为 人谋而不忠 ” 的典型 , 甚至赞扬 “ 春秋以来用舍进 , 退未有如范蠡之 全 者 ” 这可能与苏轼自己屡屡 “ 忠而见疑 , 信 而 遭 谤” 的 人 生 经 历 有 关。但 是, : “ 苏轼又认定范蠡 与 勾 践 不 过 是 “ 一丘之貉” 以 ” 吾相蠡 , 蠡亦 鸟 喙 也 。 因 为 在 他 看 来, 范蠡并不 , 功成名遂身 退 ” 如 果 勾 践 始 终 用 他, 他不会 是“ “ , 清静无为以老于越 ” 不得已而离开越国的富贵 利禄 , 却又从事种植业和商贸活动 , 以发财为务 ,
《 , 《 韩愈 : 范蠡招大夫种议 》 郭预衡主编 : 唐宋八大家散 文总集 》 卷 1, 河北人民出版社 1 第6 9 9 5 年版 , 8页。
②
《 , 《 苏轼 : 论范蠡 》 郭 预 衡 主 编: 唐宋八 大 家 散 文 总 集》 卷 6, 第4 6无所取 ” 的鲁仲连相比 , 就不 “ 可同日而语了 。 在苏轼的价值观念中 , 好货 , 天 , 下之贱士 ” 而范蠡恰恰是一个孜孜追求财富的 好货者 , 所以范蠡 也 就 只 能 是 一 个 “ 才有余而道 不足 ” 的令苏轼 “ 深悲 ” 的人物了 。 在范蠡的评价 问题上 , 苏轼比韩愈高明的地方是没有谴责他离 但他对范蠡 “ 好货 ” 的指责却显然 开勾践的举动 , 是不切实际的苛求 。 范蠡离开官禄 , 从事种植业 他和他的家族 和商贸活动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 , 要生 活 下 去 , 必须有衣食之源, 他自力更生解决 不 偷、 不 抢、 不 乞 食 于 权 贵, 其从事种 衣食之 源 , 植业 和 商 贸 活 动 , 既 对 己 有 利, 又能促进社会经 济的 繁 荣 , 不仅不应该受到谴责, 而且应该得到 赞扬 。 要知道 , 被苏轼颂扬的鲁仲连虽然拒绝了 平原君千金的封赏 , 但他的衣食之需还是靠达官 贵人的赏赐 。 与范蠡的自力更生相比 , 谁更值得 这位东坡居士中年以后的遭际实 赞扬呢?不过 , 在太差 , 他头脑中的老庄意识日益引导自己向范 蠡靠拢 。 有三首诗正是这种心境的自然流露 :
“ 退的大智慧 , 在《 史 记 · 田 叔 列 传》 中, 他 说: 夫 月满则亏 , 物 盛 则 衰, 天 地 之 常 也。知 进 而 不 知 久乘富贵 , 祸积文祟 。 故范蠡之去越 , 辞不受 退, 官位 , 名传后世 , 万岁不忘 , 岂可及哉!后进者慎 ” 戒之 。 刘向同样赞颂范蠡以义合 、 以义退的人生 决策 :
范蠡 以 谓 勾 践 为 人 长 颈 鸟 喙, 可与 越既灭吴 , 共患难 , 不 可 与 同 安 乐, 乃 以 其 私 徒 属 浮 海 而 行。 “ 以书遗大 夫 种 曰 : 飞 鸟 尽, 良 弓 藏, 狡 免 死, 走狗 ” 苏 子 曰: 范 蠡 独 知 相 其 君 而 已, 烹 。 子可以去矣 。 以吾相 蠡 , 蠡 亦 鸟 喙 也。 夫 好 货, 天 下 之 贱 士 也。 以蠡 之 贤 , 岂 聚 敛 积 实 者, 何 至 耕 于 海 滨, 父子力 以营千金 , 屡散而复积 , 此何为者哉?岂非才 有 作, 余而道不足 , 故功成 、 名 遂、 身 退, 而心终不能自放 者乎! 使勾践有大度 , 能 终 始 用 蠡, 蠡亦非清静无为 蠡亦鸟喙者也 。 以老于越者也 。 吾故曰 : 鲁仲连既退秦军 , 平原君欲封连 , 以千金为寿 , “ 连笑曰 : 所贵于天下士者 , 为人排难解纷而无所取 ” 也 。 即有取 , 是商贾之事 , 连不忍为也 。 遂去 , 终身 “ 不复见 , 逃隐于海上 , 曰: 吾与其富贵而屈诎于 人 , ” 宁贫贱而轻世肆志焉 。 使范蠡之去如鲁仲连 , 则去 圣人不远矣 。 呜 呼! 春 秋 以 来 用 舍 进 退 未 有 如 范 蠡之全者也 , 而不足于此 , 吾是以累叹而深悲焉 ② 。
①
投勾践之剑也 , 勾践何过哉?予所谓为人谋而不忠 其在于此也 ① 。 者,
这里 , 范蠡 被 韩 愈 认 定 为 “ 为 人 谋 而 不 忠” 的典 型, 原因就在于范蠡违背了“ 君 存 与 存, 君亡与 亡” 的臣子道德 , 是一个“ 有 匡 君 之 智, 而无事君 的大 义 有 亏 的 臣 子 。 按 照 韩 愈 的 逻 辑 , 范 之义 ” 蠡一旦做了勾践的臣子 , 他就是一劳永逸地卖身 任 凭 勾 践 生 杀 予 夺, 范蠡都应该甘之如 于勾 践 , 他也只能甘心情愿地 饴 。 勾践最后要他的脑袋 , “ , 引颈就戮 ” 口中还要高唱 “ 臣罪当诛兮 , 天王圣 。 看来 , 明” 在韩愈心中 , 臣子的奴隶道德意识何 简 直 是 必 须 沦 肌 浃 髓, 渗 止应 该 融 化 在 血 液 里 , 透到骨节中 了 。 另 一 个 唐 宋 八 大 家 的 代 表 人 物 对范蠡有一番有别于韩愈的评论 : 苏轼 ,
乃移书文种 , 亦令云去 , 以逃其 蠡既辞越到齐 , 长颈之 难 。 遂 使 种 假 疾 不 朝 , 竟 承 赐 剑 之 诛。 悲 夫!为人 谋 而 不 忠 者 , 范 蠡 其 近 之 矣。 夫 君 存 与 君亡与亡 。 备三才之道 , 未有不显然而自知 矣 。 存, 勾践 奋 乌 栖 之 势 , 申 鼠 窜 之 息, 竟 能 焚 姑 苏, 虏夫 差, 方行淮泗之上 , 以 受 东 诸 侯 之 盟 者, 范 蠡、 文种 有其力也 。 既有其力 , 则宜闭雷霆 , 藏风云 , 截断 三 叱开四方 , 高提 霸 王 之 器 , 大 弘 夏 禹 之 烈, 使天 江, 知越有人矣!奈何反未及国 , 则背君而 去 。 下徘徊 , 既行之于身 , 又移之于人 , 人臣之节 , 合如是耶? 且 臣之于君 , 其道在于 全 大 义 , 宏 休 烈, 生 死 之 际, 又 何足道哉!况君 者 , 天 也, 天 可 逃 乎? 君 以 长 颈 之 难以同乐 , 则举 吴 之 后 , 还 越 之 日, 泛轻舟游五 状, 湖者 , 岂惟范子乎? 静 而 言 之 , 则知范子有匡君之 智, 而无事君之义 明 矣 。 其 所 以 移 文 种 之 书 , 亦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