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肺病综合诊疗规范2015(修改)
尘肺病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解读PPT课件
![尘肺病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解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e5a5e54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9e.png)
根据患者身高、体重、劳动强度等计算每日所需热量、蛋白质、 脂肪等营养素摄入量。
膳食指导与食谱制定
提供膳食指导,帮助患者制定平衡膳食食谱,增加优质蛋白质、 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
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症状改善评价
评估患者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 状是否改善。
生活质量评价
采用生活质量问卷等工具评估患者生 活质量是否提高。
肺总量测定
测量患者肺部所能容纳的 最大气体量,反映肺部整 体功能。
弥散功能测定
评估肺部气体交换能力, 判断肺部受损程度。
影像学检查技术应用
X线胸片
尘肺病首选的影像学检查 方法,可显示肺部病变的 部位、范围和程度。
CT检查
能更准确地显示肺部病变 的细节,如小结节、纤维 化等。
MRI检查
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尘肺 病,如石棉肺等,MRI检 查可提供更多诊断信息。
并发症
尘肺病患者易并发肺部感染、气胸、 肺结核、肺癌等疾病,应密切关注并 及时治疗。
症状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尘肺病可分为咳嗽型 、咳痰型、胸痛型、呼吸困难型等。 其中,呼吸困难是尘肺病最常见的症 状之一。
肺功能评估方法
01
02
03
肺活量测定
通过测量患者一次最大吸 气后尽力呼气的气量,评 估肺部通气功能。
未来研究方向预测
发病机制研究
深入研究尘肺病的发病机制,探索新的治疗靶点 和方法。
临床试验开展
开展更多针对尘肺病治疗方法的临床试验,验证 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患者管理与教育
加强尘肺病患者的管理和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 的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提高尘肺病诊治水平举措
加强培训与教育
完善诊疗规范
尘肺病诊疗方案
![尘肺病诊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0ac32a0242a8956bece4fe.png)
尘肺病诊疗方案尘肺病又称肺尘埃沉着病,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尘肺按其吸入粉尘的种类不同,可分为无机尘肺和有机尘肺。
在生产劳动中吸入无机粉尘所致的尘肺,称为无机尘肺。
吸入有机粉尘所致的尘肺称为有机尘肺,如棉尘肺、农民肺等。
按2013年颁布的国家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职业性尘肺病包括: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碳黑尘肺、石棉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和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尘肺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病。
一、病因1.生产性环境中很少有单纯石英粉尘存在,通常是多种粉尘存在,应考虑混合粉尘会有联合作用。
2.作业人员的个体因素和健康状况对尘肺发生也起一定作用。
3.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越高,发病时间越短,病变越严重。
4.矽肺发生病变程度与肺内粉尘蓄积量有关,蓄积量主要取决于粉尘的浓度、分散度,接尘时间和防护措施。
粉尘浓度越高,分散度越大,接尘工龄越长,防护措施差,吸入并蓄积在肺内的粉尘量越大,越易发生矽肺,病情越严重。
二、临床表现(一)尘肺病无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其临床表现多与合并症有关。
1.咳嗽早期尘肺患者咳嗽多不明显,但随着病程的进展,患者多合并慢性支气管炎,晚期患者多合并肺部感染,均可使咳嗽明显加重。
咳嗽与季节、气候等有关。
2.咳痰咳痰主要是呼吸系统对粉尘的不断清除所引起的。
一般咳痰量不多,多为灰色稀薄痰。
如合并肺内感染及慢性支气管炎,痰量则明显增多,痰呈黄色黏稠状或块状,常不易咳出。
3.胸痛尘肺患者常常感觉胸痛,胸痛和尘肺临床表现多无相关或平行关系。
部位不一,且常有变化,多为局限性。
一般为隐痛,也可胀痛、针刺样痛等。
4.呼吸困难随肺组织纤维化程度的加重,有效呼吸面积减少,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呼吸困难也逐渐加重。
合并症的发生可明显加重呼吸困难的程度和发展速度。
5.咯血多见于合并结核,单纯尘肺病可由于呼吸道长期慢性炎症引起黏膜血管损伤,痰中带少量血丝,也可能由于大块纤维化病灶的溶解破裂损及血管而使咯血增多。
尘肺病综合诊疗规范2015(修改)
![尘肺病综合诊疗规范2015(修改)](https://img.taocdn.com/s3/m/cbf4c102f90f76c660371a17.png)
尘肺病综合诊疗规范尘肺是我国目前危害最严重的职业病之一,其主要表现为双肺的进行性纤维化,这种纤维化即使脱离作业的接触环境也仍然处于进展中.尘肺病主要包括矽肺、石磨尘肺、炭黑尘肺、石棉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铝尘肺、铸工、陶工、电焊工、煤工及其他尘肺13种。
一、诊断标准参照我国目前实施的尘肺病诊断标准(GBZ 70—2009)。
根据可靠的生产性粉尘接触史、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资料,以技术质量合格的X射线前后位胸片表现作为主要依据,参考动态观察资料及尘肺流行病学调查情况,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排除其他肺部类似疾病后,对照尘肺诊断标准片作出尘肺病的诊断和X射线分期。
二、住院标准1、有接尘史,可疑尘肺,需要明确诊断者。
2、尘肺病人的医学康复治疗。
单纯尘肺无并发症,尘肺合并肺结核、尘肺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尘肺合并肺心病等患者,需定期康复治疗。
3、尘肺并发症急性加重。
尘肺合并:上、下呼吸道感染、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肺栓塞、气胸、活动性肺结核、肺癌、咯血等急性情况,需紧急住院者。
三、住院时间1、尘肺病医学康复治疗:住院时间依据伤残等级及患者当时病情而定,1—3个月不等,一般不超过6个月。
2、尘肺并发症急性加重治疗:住院时间根据当时病情,已到出院时间,但病情仍不稳定者,需延长住院时间.四、入院后检查1、一般检查:血、尿、粪便常规检查、血型、常规血液生化检查、肝肾功能、血糖、血脂、乙肝五项、血液流变学、胸片(包括高千伏胸片以及DR胸片)、胸部CT、心电图检查、肺功能检查、B超.2、选择性检查:痰细菌培养+药敏、血气分析、心脏彩超、痰查癌细胞、痰查抗酸杆菌、PPD试验、血结核抗体、血铜蓝蛋白、降钙素原检测、B型钠尿肽前体测定,免疫学检查:血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抗核抗体谱等,特别是有并发症时应根据需要选择相应检查。
五、临床治疗1、肺泡灌洗治疗:通过肺灌洗可以清除吸入肺部的粉尘及细胞因子,在一定程度上能阻止或减缓肺部病理改变的进程。
尘肺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尘肺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931d9aad02de80d5d840a1.png)
尘肺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加强我矿尘肺病防治工作,促进矿井绿色清洁发展,依法保护职工身心健康及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条例》的有关规定,经职业安全健康管理领导小组工作会议研究,特制定本计划。
一、尘肺病防治工作目的尘肺病防治工作的目的是研究和评价生产劳动过程中劳动条件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提高改善劳动条件的措施,积极限制和预防尘肺病的发生。
为了搞好本矿尘肺病防治工作,促进本矿的和谐发展,使生产作业环境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要求,保护职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矿切合实际的尘肺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二、尘肺病防治工作目标1、降低尘肺病的发生;2、职业危害因素达标率99%上;3、职工个人防护用品配备率100%;4、职工教育培训覆盖率100%;5、职业卫生档案建档率100%;6、职业病查体率100%;7、职业危害监测覆盖率100%;8、职业病人治疗、疗养率100%,妥善安置率100%;9、工伤保险覆盖率100%,劳动合同签定率100%。
三、尘肺病防治防治实施计划1、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2、完善制度,落实责任。
3、做好宣传教育培训工作。
4、完善井下设施,保证硬件到位。
5、做好评价及申报工作。
6、做好体检及相关档案保存工作。
四、尘肺病防治实施方案(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加强尘肺病防治工作的领导,建立以矿主要负责人为组长,总工程师、安全、生产、机电、后勤服务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煤矿尘肺病危害防治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协调、管理尘肺病防治工作,各有关部要履行工作职责,齐抓共管,确保职业危害及尘肺病防治措施落实到位。
设立职业危害防治办公室,配备1-6名专、兼职人员,在上级单位及矿领导小组业务指导下,负责本单位的职业危害及职业病防治工作。
(二)建立、健全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
严格按照《职业危害防治防治法》第五条“用人单位(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危害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危害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危害防治危害承担责任”的规定,制定由本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总负责,部门分工负责和岗位各负其责的责任体系和责任保证制度。
尘肺病诊疗标准
![尘肺病诊疗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b0b4a4f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c3.png)
17
尘 肺 X 射 线 表 现 分 期(2)
分 期
原标准
现标准
标题
• 2 诊疗及分级原 则
• 4 X射线胸 片体现分期
密集度 有密集度
有总体密集度
• 有密集度1级旳 • 有总体密集
厚
定义
度 大 于 5mm 旳局 限性胸膜增厚,
或局 限 性 钙 化 胸
膜斑块
• 在以不规则形阴影 • 接 触 石 棉 粉 尘, 为主要肺部体现旳 胸 片 体现 为 0+
石棉肺,当肺部变 者,如 出 现 胸 膜 化为0+时,如有两 斑,可 诊 断 为 I 25
原则片旳体现内容和构成
• ILO原则片:只体现密集度分类 • 我国尘肺分期旳指标:
没有形成统一多种不同尘肺病旳原则,只 是矽肺,不涉及石棉肺和煤工尘肺等
5
86 年 标 准 回 顾 (1)
•贡献
1、统 一 了 我 国 尘 肺 诊 断 标 准 2、采 用 了 ILO 标 准 旳 一 些专 业 术语
如:小 阴 影、圆 形 阴 影、不 规 则 阴 影、大 阴 影 等 3、引 进 了 密 集 度 旳 概 念 4、研 制 了 尘 肺 诊 断 标 准 片
Ⅱ+ 有 密 集 度 3 级 有 总 体 密 集 度 的 小 阴 影,分 布 3 级 的 小 阴 影, 范 围 超 过 四 个分 布 范 围 超 过 肺 区;小 阴 影 聚 4 个 肺 区;或 有 集,尚 未 形 成 均 小阴 影 聚 集;或 匀 致 密 的 块 状 有 大 阴影,但 尚 影;大 阴 影 尚 未 不 够 诊 断 为Ⅲ 达 到 2 × 1cm; 出 现 者 。 “斑 片 条” 或 “发 白 区”
尘肺病诊断培训资料
![尘肺病诊断培训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79b55ec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a7.png)
如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等,以及症状是否随时间变化。
常规体格检查
身高和体重测量
了解患者身体状况,判断是否存在营养不良或呼吸系统疾病。
血压和心率测量
检测心血管系统功能,观察是否存在高血压或心脏疾病。
胸部X线检查
检查肺部纹理
尘肺病患者肺部纹理普遍增粗,出现斑点状或网状阴影。
尘肺病诊断培训资料
目录
• 尘肺病基础知识 • 尘肺病诊断流程 • 尘肺病诊断注意事项 • 尘肺病误诊原因及避免方法 • 尘肺病治疗与管理 • 尘肺病的预防与控制
01
尘肺病基础知识
尘肺病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尘肺病是一种长期吸入职业性粉尘而引起的慢性、进展性疾 病。
分类
根据吸入粉尘的类型,尘肺病可分为无机尘肺病和有机尘肺 病两大类。
02
重视影像学检查
对于可疑尘肺病患者,应进行高分辨率CT等影像学检查,以便准确诊
断。
03
提高医生的诊断水平
加强对医生的培训,提高他们对尘肺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减少误诊的措施
1 2
建立严格的诊断标准
制定科学的尘肺病诊断标准,规范诊断流程, 减少误诊。
加强宣传教育
加强对患者和医生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尘 肺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肺功能检查可以评估尘肺病的进展情况,为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03
尘肺病诊断注意事项
重视职业史的询问
详细了解患者的工作环境
包括粉尘暴露情况、个人防护措施等。
了解发病经过及演变过程
对判断病情进展和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关注临床表现的细节
早期症状
尘肺病早期症状不典型,需细心观察,如咳嗽、气促等。
林芝市人民政府印发《林芝市关于推进健康林芝行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林芝市人民政府印发《林芝市关于推进健康林芝行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7657bc18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27.png)
林芝市人民政府印发《林芝市关于推进健康林芝行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林芝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0.11.24•【字号】林政发〔2020〕55号•【施行日期】2020.11.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健康促进正文林芝市人民政府印发《林芝市关于推进健康林芝行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林政发〔2020〕55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林芝市关于推进健康林芝行动的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林芝市人民政府2020年11月24日林芝市关于推进健康林芝行动的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国办发〔2019〕13号)、《健康西藏2030规划纲要》《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健康西藏行动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推进健康林芝建设的意见》的精神,落实自治区党委、市委决策部署,加快实施健康林芝行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提升全市各族人民健康水平,现结合林芝市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行动目标到2022年,健康林芝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健康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全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高,健康生活方式加快普及,影响人民健康的重大慢性病上升趋势得到有效遏制,重大传染病、严重精神障碍、地方病、职业病得到有效防控,致残和死亡风险逐步降低,重点人群健康水平显著提高。
到2030年,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健康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大幅提升,健康生活方式全面普及,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得到有效防控,因重大慢性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明显降低,人均预期寿命较大提高,健康公平基本实现,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健康西藏行动提出的阶段目标。
二、重点任务(一)实施健康知识普及行动。
建立完善健康科普专家库和资源库,构建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个人和家庭掌握预防疾病、早期发现、紧急救援、及时就医、合理用药等维护健康的知识与技能。
卫生院尘肺病康复站科室质量管理制度
![卫生院尘肺病康复站科室质量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9b1e99a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d5.png)
卫生院尘肺病康复站科室质量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我院尘肺病康复站的科室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保障患者安全,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尘肺病康复站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架构1. 成立科室质量管理小组,由站长担任组长,负责科室质量管理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
2. 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包括医疗、护理、检验、放射、药剂等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员。
3. 质量管理小组下设质量管理办公室,负责科室质量管理的具体工作。
三、质量管理职责1. 制定科室质量管理计划和目标,组织实施和监督执行。
2. 定期对科室质量管理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3. 负责科室质量管理的培训和宣传教育工作。
4. 协助处理科室质量管理中的问题和投诉。
5. 负责科室质量管理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
四、质量管理内容1. 医疗质量管理:(1)严格执行诊疗规范和技术操作规程,确保医疗安全。
(2)加强医疗风险管理,制定应急预案,降低医疗风险。
(3)加强药品管理,确保药品质量安全。
(4)加强病历管理,规范病历书写和保存。
(5)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2. 护理质量管理:(1)严格执行护理规范和技术操作规程,确保护理安全。
(2)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制定应急预案,降低护理风险。
(3)加强护理文书管理,规范护理文书书写和保存。
(4)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和考核,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水平。
3. 检验质量管理:(1)严格执行检验规范和技术操作规程,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2)加强检验设备管理,确保检验设备正常运行。
(3)加强检验试剂管理,确保检验试剂质量安全。
(4)加强检验报告管理,确保检验报告及时、准确、完整。
4. 放射质量管理:(1)严格执行放射诊疗规范和技术操作规程,确保放射安全。
(2)加强放射设备管理,确保放射设备正常运行。
(3)加强放射防护管理,确保放射防护措施到位。
(4)加强放射报告管理,确保放射报告及时、准确、完整。
湖南省尘肺病农民工基本医疗 救治救助临床诊疗规范 —、适用对象 第
![湖南省尘肺病农民工基本医疗 救治救助临床诊疗规范 —、适用对象 第](https://img.taocdn.com/s3/m/c805de1d0740be1e650e9a21.png)
湖南省尘肺病农民工基本医疗救治救助临床诊疗规范—、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尘肺”的农民工患者。
二、诊断依据参考GBZ70-2015《职业性尘肺病的诊断》,符合以下可临床诊断。
(一)有明确的粉尘接触史。
(二)有咳嗷、咳痰、胸闷、气促、胸痛等尘肺病临床表现。
(三)胸片有达到尘肺诊断标准的改变。
(四)排除其他肺部类似疾病。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尘肺病为肺间质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易出现各种并发症,为非单一性的慢性疾病,强调早期、综合、专业、系统的治疗,应根据病情的不同、合并症的有无、合并症的不同选取不同的治疗方案。
四、标准住院日:10-15天五、进入路径标准(一)无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的尘肺,包括:1.有症状需要治疗的;2.有尘肺并发症需要治疗的;3.有或无症状,但能行肺灌洗治疗的。
(二)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但住院期间非主要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第1-3天检查(一)必检项目: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血沉、动脉血气、肺功能(包括支气管舒张试验)、胸片、肺部CT、心电图。
(二)根据病情选择项目: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B型脑纳肤、凝血功能、血脂、心肌酶、D-二聚体、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真菌相关指标筛查、痰培养+药敏、痰找抗酸杆菌、结核抗体、结核斑点试验、结核基因XpertMTB/RIF检测、肿瘤指标筛查、免疫相关检查、血培养、结核菌培养、胸水B超探查和定位、支气管镜检查、心脏彩超、腹部B超、动态心电图等。
七、治疗方案(一)尘肺一般治疗1.氧疗:包括鼻导管给氧、面罩给氧等。
2.抗肺纤维化:汉防己甲素、川芎嗪等。
3.对症支持治疗:(1)止咳、化痰:银黄清肺胶囊、氨溴索、细辛脑、溴己新、枇杷露、克咳片、乙酰半胱氨酸、桃金娘油等;(2)解痉、平喘:多索茶碱、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布地奈德、噻托溴铵、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沙美特罗替卡松、特布他林等;(3)改善肺循环:川芎嗔、补肺活血肢囊、参麦等;(4) 抗氧自由基:谷胱甘肽等;(5) 增强抵抗力:乌体林斯、斯奇康、流感疫苗等;(6) 菅养支持:氨基酸、丙氨酰谷氨酰胺、脂肪乳、肠内营养粉等;(7) 改善通气治疗:无创通气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国发[1987]105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国发[1987]105号](https://img.taocdn.com/s3/m/55b0aa6e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8a.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正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1987年12月3日国务院发布国发[1987]105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护职工健康,消除粉尘危害,防止发生尘肺病,促进生产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所有有粉尘作业的企业、事业单位。
第三条尘肺病系指在生产活动中吸入粉尘而发生的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第四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尘肺病防治工作的领导。
在制定本地区国民经挤和社会发展计划时,要统筹安排尘肺病防治工作。
第五条企业、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卫生等有关标准,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所属企业的尘肺病防治规划,并督促其施行。
乡镇企业主管部门,必须指定专人负责乡镇企业尘肺病的防治工作,建立监督检查制度,交指导乡镇企业对尘肺病的防治工作。
第六条企业、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尘肺病防治工作负有直接责任,应采取有效措施使本单位的粉尘作业场所达到国家卫生标准。
第二章防尘第七条凡有粉尘作业的企业、事业单位应采取综合防尘措施和无尘或低尘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使作业场所粉尘浓度不超过国家卫生标准。
第八条尘肺病诊断标准由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粉尘浓度卫生标准由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劳动等有关部门联合制定。
第九条防尘设施的鉴定和定型制度,由劳动部门会同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任何企业、事业单位除特殊情况外,末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不得停止运行或者拆除防尘设施。
第十条防尘经费应当纳入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经费计划,专款专用,不得挪用。
第十一条严禁任何企业、事业单位将粉尘作业转嫁、外包或以联营的形式给没有防尘设施的乡镇、街道企业或个体工商户。
《尘肺病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解读PPT课件
![《尘肺病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解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6f207e9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68.png)
精准医疗
基于基因组学等技术,为患者 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远程医疗
运用互联网技术,方便患者远 程咨询和治疗。
新型药物研发
针对尘肺病的发病机制,研发 更加有效的治疗药物。
政策法规对行业发展影响分析
政策法规的完善
国家将进一步完善尘肺 病相关的法律法规,保
障患者的权益。
医保政策的调整
医保政策将更加注重尘 肺病等职业病的治疗和
鼓励社会参与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尘肺病的治 疗和康复工作,形成社会合力 。
建立患者组织
建立尘肺病患者组织,加强患 者之间的交流和互助。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习国际先进经验
积极学习国际先进的尘肺病治疗和管理经验 。
加强国际学术交流
加强与国际尘肺病学术界的交流,推动学术 进步和创新。
参与国际合作项目
参与国际尘肺病治疗合作项目,共同推动全 球尘肺病治疗水平的提高。
关注并发症预防和处理
1 2
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定期对患者进行体检和影像学检查,及时发现并 处理并发症。
预防肺部感染
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交叉 感染。
3
处理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对于出现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及时采 取有效治疗措施,如机械通气等。
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01
建立多学科诊疗团队
提供心理干预和康复辅导
对于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患者,提供心理干预和 康复辅导服务,帮助他们调整心态、增强信心。
鼓励患者参与康复活动
鼓励患者积极参加康复训练、呼吸操等康复活动,提高生 活质量和预后效果。
06 未来发展趋势及挑战
科技创新在尘肺病治疗中应用前景
尘肺病诊断标准2015
![尘肺病诊断标准2015](https://img.taocdn.com/s3/m/2db5965e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4e.png)
尘肺病诊断标准2015
2015年颁布的尘肺病诊断标准主要依据以下要点:
1、患者有长期接触粉尘的职业史,至少持续10年以上。
主要症状包括慢性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等,严重时可能出现胸痛、乏力等症状。
对于已离职或中断暴露的患者,需要回顾其工作史和暴露史。
2、影像学检查是尘肺病诊断的重要方式。
胸部X线检查是常规筛查方式,根据X线胸片的表现,尘肺病可分为五个等级:0级表示阴性,1级为矽结节,2级为小矽斑,3级为中矽斑,4级为大矽斑。
除了X线检查,CT检查能更详细地评估矽斑的情况。
3、诊断尘肺病的最低要求是在后前位的胸片上,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尘肺病的病灶,达到国际劳工组织的要求。
我国的诊断标准与国际劳工组织的分类标准基本一致。
2015年新版尘肺病诊断标准片及说明
![2015年新版尘肺病诊断标准片及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48197b02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c1.png)
• 22号:
上图示典型大 阴影形态。
下图示巨大阴 影。
• 23号:
组合胸片,右 上图示胸膜斑 侧面投影;右 下图示胸膜斑 正面投影,虽 可见胸膜斑侧 面投影宽度大 于5mm,但显 示不清楚;左 上图示钙化胸 膜斑正面投影; 左下图示膈, 纵隔胸膜钙化。
• 24号:
煤矿采掘工。 两肺血管阴影 清晰,正常胸 片,无尘肺。 DR胸片。
• 18号:
铸造车间备料 工。小阴影总 体密集度1级, 分布范围达到 3个肺区,诊 断职业性铸工 尘肺壹期。右 中肺区小阴影 密集度1/1, 即组合片t/t的 1/1。
• 19号:
石棉矿采掘工。 小阴影总体密 集度为2级, 分布范围达到 6个肺区,诊 断职业性石棉 肺贰期。右上 肺区有肺大泡。
• 20号:
金矿井下采掘 工。小阴影密 集度为3级, 分布范围达到 6个肺区,左 上、两中肺区 小阴影聚集, 诊断职业性矽 肺叁期。右肺 尖有肺大泡。
• 21号:
石棉厂配料工。 小阴影总体密 集度3级,分 布范围达到6 个肺区,由于 有心缘蓬乱, 右侧胸膜肥厚, 诊断职业性石 棉肺叁期。左 侧胸膜肥厚宽 度小于5mm。
• 13号:
煤矿采掘工。 小阴影总体密 集度为1级, 分布范围达到 4个肺区,诊 断职业性矽肺 壹期。左肺尖 陈旧性结核。 右上肺区小阴 影密集度1/1, 即组合片r/r的 1/1。
• 14号:
煤矿掘进工。 小阴影总体密 集度为2级, 分布范围达到 6个肺区,诊 断职业性矽肺 贰期。左上肺 区小阴影密集 度2/2,即组 合片r/r的2/2。
• 15号:
石棉厂配料工。 3个肺区小阴 影密集度均为 0/1,总体密 集度仍为0级, 诊断为无尘肺。 右上肺示有陈 旧性结核钙化。
尘肺病康复站评估技术规范
![尘肺病康复站评估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c0f84c3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ae.png)
二级指标
评估内容
7.3提供居家康复指导
指导尘肺病患者在社区或家庭开展运动与呼吸康复、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康复训练。
7.4开展健康教育
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尘肺病预防和康复知识宣传教育。举办专题讲座、发放普及读物和宣传品、提供康复咨询。
营造积极乐观的康复治疗氛围,康复站所在机构设有尘肺病预防知识宣传栏、展板,康复区域合理设置电子屏、挂图等传播预防和改善呼吸功能障碍的理念和方法,介绍康复技术、训练方法、成功案例,突出康复效果。
评估内容
5.6康复营养指导
开展营养风险筛查与营养状况评价,进行营养指导。
6.双向转诊管理
6.1向上转诊
与上级医院或职业病医院签订双向转诊协议。康复站可向上级医院或职业病医院转诊符合《基层医疗机构尘肺病康复站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第十九条转诊条件规定的尘肺病患者。
6.2接受转诊
与上级医院或职业病医院签订双向转诊协议。康复站可接受上级医院或职业病医院符合《基层医疗机构尘肺病康复站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第三条规定的日常生活能力(AD1.)评分分值250分的尘肺病患者。
2.2无障碍设计
进出康复区无障碍,一般应设置在一楼,方便患者康复;如康复场所设置在二层以上的,要配有电梯。室内设计符合无障碍原则,设置有方便患者辅助站立的扶手,地面经过防滑处理。
2.3康复区域整洁
康复区域清洁,标识标牌清晰准确,设置有饮水装置,为患者提供清洁饮用水。康复治疗区有保护患者隐私的设置。
一级指标
7.5康复激励机制
实施康复激励管理,评选“康复达人”,给予一定奖励,激励患者规范、持续进行康复治疗。此评估项为推荐项。
8.患者依从性
管理
8.1完成1个康复周期以上
卫生部、劳动总局转发“矽(尘)肺病理诊断分期标准(试行方案)”-[78]卫护卫字第571号
![卫生部、劳动总局转发“矽(尘)肺病理诊断分期标准(试行方案)”-[78]卫护卫字第571号](https://img.taocdn.com/s3/m/2b4a86e4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30.png)
卫生部、劳动总局转发“矽(尘)肺病理诊断分期标准(试行方案)”正文:---------------------------------------------------------------------------------------------------------------------------------------------------- 卫生部、劳动总局转发“矽(尘)肺病理诊断分期标准(试行方案)”(1978年5月31日(78)卫护卫字第571号)一九六三年卫生部、劳动部、全国总工会联合颁发的矽肺诊断标准,对保护工人的健康和矽肺防治工作起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由于没有制订统一的矽肺病理诊断分期标准做为X线诊断之补充,因而,有时对矽肺诊断分期和劳保福利工作带来不少困难。
为了提高矽肺诊断水平,并为今后修订矽肺诊断标准提供病理学依据,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会同北京、四川等十六省、市、自治区的有关单位,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了“矽肺病理与X线对照诊断座谈会”。
会上拟订了“矽(尘)肺病理诊断分期标准(试行方案)”。
现将这个标准转发给你们,供省、市、自治区各级矽肺诊断组内部掌握试行。
望各地在试行中注意总结经验并将修改意见和资料寄送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有关技术指导问题,请与该所联系。
矽(尘)肺病理诊断分期标准(试行方案)一、总则(1)为统一矽肺病理检查方法及诊断,并进一步充实矽肺X线诊断标准,特制订本标准。
(2)本标准适用于接触矽尘及混合性矽尘的尘肺病理诊断。
不适用于石棉、纯煤、炭黑等粉尘所致尘肺的病理诊断。
(3)按本标准所作病理诊断只供各级矽肺诊断小组使用,不直接向死者工作单位或家属报告。
二、诊断分期标准---------------------------------------病理报告|病变表现-----|---------------------------------未见矽尘|肺门淋巴结又两肺未见矽结节和矽尘性纤维化性反应|-----|---------------------------------矽尘性反应|(1)肺门淋巴结出现矽结节;|(2)按统一的检查方法,全肺(包括胸膜下)眼观及镜检直径2毫米以下|的矽结节总数在20个以下;|(3)轻度肺间质矽尘性纤维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尘肺病综合诊疗规范
尘肺是我国目前危害最严重的职业病之一,其主要表现为双肺的进行性纤维化,这种纤维化即使脱离作业的接触环境也仍然处于进展中。
尘肺病主要包括矽肺、石磨尘肺、炭黑尘肺、石棉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铝尘肺、铸工、陶工、电焊工、煤工及其他尘肺13种。
一、诊断标准
参照我国目前实施的尘肺病诊断标准(GBZ 70-2009)。
根据可靠的生产性粉尘接触史、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资料,以技术质量合格的X 射线前后位胸片表现作为主要依据,参考动态观察资料及尘肺流行病学调查情况,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排除其他肺部类似疾病后,对照尘肺诊断标准片作出尘肺病的诊断和X射线分期。
二、住院标准
1、有接尘史,可疑尘肺,需要明确诊断者。
2、尘肺病人的医学康复治疗。
单纯尘肺无并发症,尘肺合并肺结核、尘肺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尘肺合并肺心病等患者,需定期康复治疗。
3、尘肺并发症急性加重。
尘肺合并:上、下呼吸道感染、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肺栓塞、气胸、活动性肺结核、肺癌、咯血等急性情况,需紧急住院者。
三、住院时间
1、尘肺病医学康复治疗:住院时间依据伤残等级及患者当时病情而定,1-3个月不等,一般不超过6个月。
2、尘肺并发症急性加重治疗:住院时间根据当时病情,已到出院时间,但病情仍不稳定者,需延长住院时间。
四、入院后检查
1、一般检查:血、尿、粪便常规检查、血型、常规血液生化检查、肝肾功能、血糖、血脂、乙肝五项、血液流变学、胸片(包括高千伏胸片以及DR胸片)、胸部CT、心电图检查、肺功能检查、B超。
2、选择性检查:痰细菌培养+药敏、血气分析、心脏彩超、痰查癌细胞、痰查抗酸杆菌、PPD试验、血结核抗体、血铜蓝蛋白、降钙素原检测、B型钠尿肽前体测定,免疫学检查:血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抗核抗体谱等,特别是有并发症时应根据需要选择相应检查。
五、临床治疗
1、肺泡灌洗治疗:通过肺灌洗可以清除吸入肺部的粉尘及细胞因子,在一定程度上能阻止或减缓肺部病理改变的进程。
适用于尘肺壹期、尘肺贰期、尘肺叁期无并发症患者。
2、抗纤维化、活血化瘀:汉防己甲素、红花注射液、氨基酸注射液、香丹注射液、丹红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血栓通、血塞通、金水宝胶囊、银杏酮脂分散片、银杏达莫注射液、复方扶芳藤合剂、黄芪注射液。
3、清除氧自由基:还原型谷胱甘肽、银杏叶片、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
4、增强免疫力:胸腺五肽注射液、甘露聚糖肽胶囊、细菌溶解产物、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薄芝糖肽注射液、氨基酸注射液。
5、解痉平喘扩管:茶碱缓释片、氨茶碱注射液、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吸入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吸入用异丙托溴氨溶液、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布地奈德悬液、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噻托溴铵粉雾剂、孟鲁司特钠片、富马酸酮替芬片、硫酸特布他林片。
6、止咳化痰:氨溴索注射液、溴已新注射液、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枸橼酸喷托维林片、复方甲氧那明胶囊、可待因、橘红痰咳液、复方甘草口服液、急支糖浆、痰热清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强力枇杷露、利肺胶囊、盐酸西替利嗪片、福多司坦胶囊。
7、其他治疗:
(1)肺康复治疗:呼吸训练、呼吸肌功能康复锻炼(运动疗法)。
(2)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
改善通气,缓解呼吸肌疲劳,纠正机体缺氧状态。
(3)氧疗:直接纠正低氧血症,改善机体慢性缺氧。
(4)雾化吸入治疗:选用高频射流雾化,常用药物:布地奈德悬液、盐酸氨溴索、盐酸异丙托溴氨溶液、沙丁胺醇溶液。
六、尘肺并发症的治疗
1、呼吸系统感染:积极控制感染,根据细菌培养的结果选择敏感的抗感染药物,同时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清除痰液,有憋喘情况时应用平喘药物治疗。
2、并发肺结核:在单纯尘肺治疗基础上,给予正规抗痨治疗,治疗原则高于单纯肺结核,强化期、巩固期均需延长。
3、并发气胸:如肺压缩面积小于20%,可给予吸氧、卧床休息等保守治疗;如肺压缩面积大于20%,需要给予胸腔闭式引流术排气;
若胸腔闭式引流术排气后症状不能缓解,可予持续负压引流,气胸仍不能闭合的,可予胸膜粘连治疗,胸膜粘连治疗失败的,需胸腔镜或开胸手术进行修补,合并感染时应联合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4、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按COPD指南规则治疗。
5、并发肺源性心脏病:控制原发病不能纠正的情况下,应用利尿、强心、扩血管等药物综合治疗。
6、并发呼吸衰竭:积极治疗原发病,如肺部感染、气胸等,应用无创、有创机械通气给予呼吸支持;给予血管活性药物治疗。
7、并发咯血:给予止血、收缩血管治疗,必要时予输血治疗。
七、出院标准
咳嗽、咳痰、胸闷、憋喘等临床症状改善,病情稳定,心肺功能好转。
无明显药物毒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