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 兽医临床常用的几种注射法

合集下载

猪场常见的注射给药方法

猪场常见的注射给药方法

猪场常见的注射给药方法
概述:养猪离不开饲料和兽药,对于需要注射才能施药的情况,在什么部位、采用何种方式注射才能达到**疗效呢?
养猪离不开饲料和兽药,对于需要注射才能施药的情况,在什么部位、采用何种方式注射才能达到**疗效呢?
注射给药方法药效快,效果好,是猪场比较喜欢用的给药方法,主要包括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三种,下面是具体介绍。

1、皮下注射
由于皮下组织血管较少、吸收较慢、刺激性较强的药物不宜作皮下注射。

2、肌肉注射
肌肉注射吸收较快而完全油溶液、混悬液、乳浊液均可肌肉注射,但刺激性较强的药物作深层肌注。

3、静脉注射
静脉注射无吸收过程,药效出现最快,适于急救或需输入大量液体的情况,但一般的油溶液、混悬液、乳浊液不可静注以免发生栓塞,刺激性大药物静注时不可漏出血管。

猪场注射给药不仅仅是要学会正确的选择注射部位,而且,要注意的是,选择恰当的时机同样非常重要。

总之,正确的施药方法是药效成功的一半。

兽医基本诊疗技术之组织注射法

兽医基本诊疗技术之组织注射法
53 诊 断 .
脂 2 .加 水 150mL 合 溶 解 后 经 0g 0 混 胃管 投 服 . 用 松 节 油 2 L 加 菜 油 再 0m ,
1 0mL 胃管 投 服 。 0 经
参 考 文 献
带 固 定患 畜 的部 分 肢 体 ,避 免 皮 肤 损
伤 。 保 持 安 静 , 免 噪 音, 量 减 少 不 避 尽
兽 医临诊
.5. 8
减 少 .对 口腔细 菌 的 杀菌 抑 菌 能 力 下 降 . 引起 口腔 感 染, 用 温 开 水 湿 润 易 可 口腔 , 身擦 澡 。做 好 皮 肤 护理 , 持 全 保
部f 右腹 部) 鼓 音 , 诊肠 音 减 弱 或 消 呈 听
香碱 2 4m 皮 下 注 射 作 拮 抗 解 毒 ; ) ~ L ( 3
ht:w wC Cw c/ x / t / w . 1. w l p/ C n
[】 3胡辉 忠. 阿托 品 临床 应 用体 会 . 海 畜牧 青
兽 医杂 志 ,0 5 6 :4 2 2 0 ()2 ~ 4
l~ 0m , 、 — g 固其具 有 松 5 3 g 猪 羊2 4m 。 驰 平 滑 肌作 用 .配 合 安 乃 近 等镇 痛 药
刺 放 气 ; ()用 硫 酸 钠2 0 g 5 0 ,鱼 石
畜 舍 的清 洁 、 燥 、 屑 。应 用 阿 托 品 干 无
时 患 畜可 能 出现 躁 动 不 安 .易 发 生 意 外 。 以应 加 强巡 视 , 要 时可 以用 绷 所 必
衰竭 . 或膈 、 肠等 内脏 破裂 而 死 亡 。
良刺 激 。
36 治 疗 原 则 .
根 据 病 史及 用 药 情 况 分析 .结 合
I 症 状 等 . 合诊 断 为 阿 托 品 中毒 。 临床 综

常用的几种注射方法

常用的几种注射方法

常用的几种注射方法一、皮内注射法该方法是用于牛、羊、犬结核菌素变态反应试验、绵羊痘预防接种及马鼻疽菌素皮内试验等。

1•注射部位肩胛部或颈侧中部三分之一处。

大耳朵犬也可在耳背部。

绵羊痘接种在尾根、腋下或股内侧。

马鼻疽菌素皮内反应在眼睑皮内。

2.注射方法注射部剃毛,用75%酒精消毒后,左手食指和拇指绷紧注射部皮肤,右手持注射器将注射针头刺入真皮内,推动针栓,注入药液,使局部呈现圆形隆起,拔出针头。

此时切忌按压注射部位。

二、皮下注射法将药液注射于皮下结缔组织内,注药后5〜10min呈现作用。

凡是易溶解,无刺激性的药品及菌苗、疫苗均可皮下注射(视频f01 )。

1•注射部位选取皮下组织发达的部位,家畜多在颈侧,犬、猫在肩和臀部的背面,禽类在颈中部,兔在颈部。

2.注射方法局部剪毛、消毒后,左手食指、中指和拇指将注射部皮肤掐起形成一皱褶,右手持注射器将针头刺入皱褶处皮下,深约1.5〜2cm;也可在注射部位先用针头深刺入肌肉然后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在注射部将皮肤和针头一起捏住,向上提拉,使针头进入皮下,将针头与注射器连接后右手将注射器内药液注入皮下,注药完毕,拔出针头,局部用碘酊消毒。

三、肌肉注射法肌肉内血管多,药液注入后吸收较快,仅次于静脉注射;又因感觉神经较皮下少,疼痛较轻。

一般刺激性较强的和较难吸收的药液,如水剂青霉素、VB1,均可肌肉注射。

但刺激性很强的药液,如氯化钙、水合氯醛、浓盐水等,都不能作肌肉注射。

1•注射部位大家畜及猪、羊等动物选择臀部和颈侧(①视频f02)。

犬、猫等小动物选择腰部肌肉,即脊柱两边的肌肉(Q视频f03)。

但注射菌苗和疫苗时,规定的注射部位为后肢肌肉。

禽在翼根内侧肌肉、胸部肌肉和腿部肌肉进行注射。

2•注射方法大家畜及猪、羊等动物经确实保定后,注射部剪毛、消毒,宠物可将注射部被毛分开后消毒。

右手持连接针头的注射器,将针头刺入肌肉内,回抽注射器针拴,针头无回血时,将药液注入肌肉内。

图f1-2-01 图f1-2-02 图f1-2-03四、静脉内注射法将药液直接注射到静脉血管内的方法,称为静脉注射法。

兽医临床常用注射方法和注意事项

兽医临床常用注射方法和注意事项

注射给药方法简称注射,是直接将药液注入畜禽体内(皮下、肌肉、静脉、腹腔、心脏、椎管、动脉等部位)的一种给药方法。

注射的优点是:计量准确,吸收完全、显效迅速(几分钟到十几分钟即可出现效果),不受消化液影响,效果确实,操作简便(比灌药简便)、安全可靠(和灌药、药浴等相比)。

现在已经成为兽医临床最常用的甚至是首选的给药方法。

1兽用注射器消毒、装配与药液准备1)提前消毒好注射器和针头,组装连接,排除注射器内水分(一次性注射器可以省略这些步骤)。

2)仔细阅读说明书,按照要求稀释、配制药液(包括疫苗),并把药液妥善调制到合适温度。

3)抽取药液,避免污染,准备注射。

2切实保定根据不同种类的畜禽,采取可靠而简便的方法保定,确保人畜安全。

3搞好注射部位消毒注射部位剪毛。

用剪毛剪逆着毛发生产方向剪除毛发,面积大小合适,以便于操作为限。

皮毛过于肮脏的,应该清洗干净。

在拟注射的部位,用2%~5%碘酊(1%~3%的碘伏、聚维酮碘也可),以注射点为中心向外螺旋形擦拭,待碘酊干燥后,再用70%~75%的酒精棉球擦拭脱碘。

注意:接种活疫苗(如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等)时,不可使用碘制剂,只可使用70%~75%酒精消毒,待酒精干燥后,才可进行接种,需做好人员防护和手臂消毒。

4常用注射方法操作要领4.1皮下注射畜禽皮下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将药物注入畜禽皮下组织,药液被均匀而缓慢地吸收,进入血液,进而分布全身,药效持续时间较长。

疫苗注射等常用此方法。

4.1.1部位选择一般选择在皮薄毛少、血管不多、皮肤比较松弛,甚至有皱褶的部位。

就是俗称“牵得起皮”的地方。

①猪:耳根后、股内侧;②羊:颈侧,肘后部,股内侧;③牛马:颈侧中下部;④禽:颈背交界处,股内侧;⑤犬:耳后、颈侧、肘后部、股内侧。

4.1.2方法注射部位常规消毒(见“搞好消毒”,下同),然后操作人左手拇指和食指(有时需要加上中指)捏住并提起皮肤,成三角形皱褶,右手持注射器,沿三角形底边,针头几乎与皮肤平行刺入皮下,约2~3cm ,感觉没有阻力,针头可以左右摆动后,左手放开皮肤,右手回抽针芯少许,没有回血,即可注射。

各种注射方法及注射量的说明

各种注射方法及注射量的说明

一、注射给药法①皮下注射:皮下注射较为简单,一般都取背部及后腿皮下。

小鼠通常在背部皮下注射,将皮肤拉起,注射针刺入皮下,把针尖轻轻向左右摆动,容易摆动则表明已刺入皮下,然后注射药物。

拔针时,以手指捏住针刺部位,可防止药液外漏。

熟练者可把小鼠放在金属网上,一只手拉住鼠尾,小鼠以其习惯向前方爬动,在此状态下,易将注射针刺人背部皮下,注射药物。

此法可用于大批注射时。

注射药量为0.1~0.3ml/kg体重。

家兔皮下注射时,用左手拇指及中指将免的背部皮肤提起使成一皱折,并用食指按压皱折的一端,使成三角队增大皮下空隙,以利针刺。

右手持注射器,自皱折下刺入。

证实在皮下时,松开皱折,将药液注入。

豚鼠、大鼠、狗、猫等背部皮肤较厚,注射器针头不易进人,硬进容易折断针头,故给这些动物作皮下注射时不应选用背部皮肤。

一般狗、猫多在大腿外例;豚鼠在后大腿内恻;大鼠可在左侧下腹部。

②皮内注射:此法用于观察皮肤血管的通透性变化或观察皮内反应。

将动物注射部位的毛剪去,酒精消毒。

用卡介苗注射器带4号细针头沿皮肤表浅层插入,随之慢慢注入一定量的药液。

当溶液注入皮内时,可见到皮肤表面马上会鼓起桔皮样小泡,同时因注射部位局部缺血,皮肤上的毛孔极为明显。

此小泡如不很快消失,则证明药液确实注射在皮内;如很快消失,就可能注在皮下,应重换部位注射。

③肌肉注射:此法比皮下和腹腔注射用得较少,但当给动物注射不溶于水而混悬于油或其它溶剂中的药物时,常来用肌肉注射。

选择动物肌肉发达部位注射,如猴、狗、猫、兔可注入两侧臀部或股部肌肉。

注射时固定动物勿使其活动,将臀部注射部位被毛剪去,右手持注射器,使注射器与肌肉成60°角,一次刺入肌肉中,为防止药物进人血管,注药液之前要回抽针栓,如无回血则可注药,注射完毕后用手轻轻按摩注射部位,帮助药液吸收。

大鼠、小鼠、豚鼠因其肌肉较小,不常作肌肉注射,如需肌注,可注射入大腿外侧肌肉。

用5~6号针头注射,小鼠每腿不超过0.1ml。

常用的几种注射法介绍

常用的几种注射法介绍

常用的几种注射法1、皮内注射法2、皮下注射法3、肌肉注射法4、静脉内注射5、腹腔内注射法。

1、皮内注射法该方法常作为犬猫药物敏感试验和对犬猫结核病的诊断。

注射部位:在肩胛部或颈侧中部三分之一处,大耳朵犬也可在耳部。

2、皮下注射法将药物注射于皮下结缔组织内,经毛细血管、淋巴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因皮下有脂肪层,吸收速度较慢,一般在注射后5—10分钟才呈现效果。

凡是易溶解、无刺激性的等渗药品以及菌苗和疫苗,都可进行皮下注射。

(1)注射部位:犬猫皮下组织疏松部位(2)注射方法:回抽注射器,不见回血时,即可将药液注入阻力较小。

注药完毕,拔出针头,并用消毒棉球轻轻按压注射部,最后松解保定。

3、肌肉注射法肌肉内血管丰富,注射药剂后吸收较快,效果仅次于静脉注射。

加之肌肉内感觉神经较皮下少,故疼痛较轻微。

一般刺激性较强的药液和较难吸收的药液,均可采用此法。

但氯化钙、高渗盐水等,不能进行肌肉注射。

(1)注射部位:理想的注射部位是脊柱两边的腰部肌肉。

但在注射菌苗和疫苗时,规定的注射部位为后肢肌肉。

(2)注射方法:回抽注射器针栓,针头无回血时,将药液注入肌肉内。

4、静脉内注射将药物直接注射到静脉血管内的方法,称为静脉注射。

(1)注射部位:(1)注射部位①前肢臂头静脉②后肢外侧隐静脉③颈外静脉④隐静脉:位于股内侧皮下,对猫可用隐静脉进行注射。

(2)静脉注射方法:局部剪毛,消毒左手拇指紧压在静脉注射点的近心端,使静脉怒张当静脉怒张后,右手持输液针头(个体小的犬猫用婴儿头皮针),针头斜面朝外,与静脉血管呈30—45°角,准确、慢速地刺入静脉内。

刺入正确时,可见到回血,调整针头与血管的角度,继续向血管内推进0.5—1.0厘米,在注射过程中,要经常观察是否出现回血。

遇有不回血情况或出现药液外溢,应停止注射,并重新调整针头位置,待正确刺入后再继续注入药液。

注射完毕,拔下针头,用酒精棉球压迫片刻后,即可松解保定。

5、腹腔内注射法:腹膜面积很大,大约等于体表皮肤的总面积;腹膜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多,吸收力强。

四种猪穴位注射方法简介.doc

四种猪穴位注射方法简介.doc

四种猪穴位注射方法简介概述:这是一种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既含有中医的针刺穴位,调节动物机体的生理功能,又有西医的药物治疗作用。

【穴位注射】这是一种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既含有中医的针刺穴位,调节动物机体的生理功能,又有西医的药物治疗作用。

(1)交巢穴注射:用于治疗各种原因的腹泻、麻醉直肠及阴道、减少猪的努责、注射猪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苗用。

交巢穴位于尾巴提起后尾根腹侧面与肛门之间的凹陷的中心点。

注射针头宜长针头,注射前先用酒精消毒,针头与皮肤呈垂直平稳刺入,严防针尖朝上或朝下,朝上则刺到尾椎骨上;朝下则刺入直肠内,不仅使注射无效,还损伤了直肠。

注射后消毒。

(2)增食穴注射:用于治疗猪消化不良,食欲不好,厌食。

增食穴位于猪耳后方无毛区向下的凹陷内,左右各一穴。

往前消毒,针头垂直皮肤刺入约75px即可。

药液用得最多的有:10%葡萄糖液、10%樟脑磺酸钠、新斯的明、复合维生素B等药物。

(3)百会穴注射:用于治疗后肢麻痹、腰胯痛、泌尿生殖道感染等。

百会穴位于腰荐十字部凹陷处,一穴。

注射前局部剪毛、消毒,针头垂直刺入3~100px,注入药液。

常用的药有硝酸士的宁、新斯的明、安乃近、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

(4)猪卡耳穴卡耳疗法即将药物埋入猪耳部的卡耳穴治疗猪病的方法,也叫黄疗法,是利用针刺和药物诱导,把猪体内的内黄症诱导出来,激发肌体的抗病能力。

卡耳疗法中常用的药物是蟾酥和砒石。

其中,卡耳霜(通关散),科学的成分是猪牙皂、细辛、蟾酥、牛黄。

祛邪扶正,以毒攻毒。

主治瘟毒内滞,发烧实热。

适用于治疗猪瘟、链球菌、伪狂犬、丹毒、肺疫、附红细胞体、感冒、气喘病、圆环病毒、弓形体、蓝耳病等各种实热慢性猪病。

可与各种中西药物联合使用,疗效显著,特别对其他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或多次用药而久治不愈时,可试用卡耳疗法,大多可以逐渐康复。

慢性猪病卡耳越早越好,健康猪卡耳对各种热性病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1、卡耳方法把猪向右侧放倒保定,左手抓紧猪耳,找穴位进行常规消毒,卡耳穴位在耳背侧偏下部(耳中点至耳尖连线二分之一),避开血管。

常用的几种注射方法

常用的几种注射方法

常用的几种注射方法一、皮内注射法该方法是用于牛、羊、犬结核菌素变态反应试验、绵羊痘预防接种及马鼻疽菌素皮内试验等。

1.注射部位肩胛部或颈侧中部三分之一处。

大耳朵犬也可在耳背部。

绵羊痘接种在尾根、腋下或股内侧。

马鼻疽菌素皮内反应在眼睑皮内。

2.注射方法注射部剃毛,用75%酒精消毒后,左手食指和拇指绷紧注射部皮肤,右手持注射器将注射针头刺入真皮内,推动针栓,注入药液,使局部呈现圆形隆起,拔出针头。

此时切忌按压注射部位。

二、皮下注射法将药液注射于皮下结缔组织内,注药后5~10min呈现作用。

凡是易溶解,无刺激性的药品及菌苗、疫苗均可皮下注射(视频f01)。

1.注射部位选取皮下组织发达的部位,家畜多在颈侧,犬、猫在肩和臀部的背面,禽类在颈中部,兔在颈部。

2.注射方法局部剪毛、消毒后,左手食指、中指和拇指将注射部皮肤掐起形成一皱褶,右手持注射器将针头刺入皱褶处皮下,深约1.5~2cm;也可在注射部位先用针头深刺入肌肉然后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在注射部将皮肤和针头一起捏住,向上提拉,使针头进入皮下,将针头与注射器连接后右手将注射器内药液注入皮下,注药完毕,拔出针头,局部用碘酊消毒。

三、肌肉注射法肌肉内血管多,药液注入后吸收较快,仅次于静脉注射;又因感觉神经较皮下少,疼痛较轻。

一般刺激性较强的和较难吸收的药液,如水剂青霉素、VB1,均可肌肉注射。

但刺激性很强的药液,如氯化钙、水合氯醛、浓盐水等,都不能作肌肉注射。

1.注射部位大家畜及猪、羊等动物选择臀部和颈侧(视频f02)。

犬、猫等小动物选择腰部肌肉,即脊柱两边的肌肉(视频f03)。

但注射菌苗和疫苗时,规定的注射部位为后肢肌肉。

禽在翼根内侧肌肉、胸部肌肉和腿部肌肉进行注射。

2.注射方法大家畜及猪、羊等动物经确实保定后,注射部剪毛、消毒,宠物可将注射部被毛分开后消毒。

右手持连接针头的注射器,将针头刺入肌肉内,回抽注射器针拴,针头无回血时,将药液注入肌肉内。

图f1-2-01图f1-2-02图f1-2-03四、静脉内注射法将药液直接注射到静脉血管内的方法,称为静脉注射法。

常用动物注射操作方法有

常用动物注射操作方法有

常用动物注射操作方法有
常见的动物注射操作方法有以下几种:
1. 皮下注射:将注射器插入动物的皮下组织层,并注射药物。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给动物注射小剂量的药物。

2. 肌肉注射:将注射器插入动物的肌肉组织中,并注射药物。

这种方法适用于注射中等剂量的药物。

3. 静脉注射:将注射器插入动物的静脉血管中,并注射药物。

这种方法通常要求操作者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适用于注射大剂量的药物。

4. 输液注射:通过输液器将药物连续地注入动物的静脉血管中。

这种方法常用于给动物输液治疗或长时间给药。

需要注意的是,动物注射操作需要专业的技能和经验,以确保注射的安全和有效。

在进行任何注射操作之前,操作者应先洗手,准备好所需的注射器、药物和其他必要的器械或物品,并对动物进行适当的固定或束缚,以确保操作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

另外,注射操作后应对注射部位进行观察,注意药物是否被充分吸收以及是否出现异常反应。

如果有任何不适或疑问,应及时寻求兽医的帮助。

四川省XX市新职农培训-兽医临床实践技术—注射法

四川省XX市新职农培训-兽医临床实践技术—注射法

一、兽医临床实践技术—注射法1.皮下注射法将药液注射于皮下结缔组织内,经毛细血管、淋巴管吸收进入血液,发挥药效,达到防治疾病的方法。

(1)适用范围凡是易溶解、无强烈刺激性的药品及疫(菌)苗等,都可进行皮下注射。

因皮下有脂肪层,吸收效慢,皮下注射一般需5~10 Min才能显现药效,但皮下注射维持时间长。

(2)注射部位注射部位多选择在皮肤较薄、富有皮下结缔组织、松弛易移动而活动性较小的地方。

大动物多在颈部两例;猪在耳根后或股内侧;羊在颈侧、肘后或股内侧,兔在背部皮下,犬、猫在颈侧、背部两例或股内侧;禽类在翼下。

(3)方法1动物保定。

2注射部位剪毛、消毒(多采用同心圆消毒法,用消毒镊子夹持5%的碘酊棉球或75%%酒精棉球从注射部位的中心以同心圆向周围涂擦)。

3注射时,左手中指和拇指捏起注射部位的皮肤.同时以食指尖压皱褶向下呈窝状,右手持连接针头的注射器,从皱褶基部陷窝处刺入皮下 2~3cm,如果感觉针尖无抵抗,并能自由活动动,左手把持针头结合部,右手推压针筒活塞,即可注射药液。

4注完药液后,左手持酒精锦球按住住刺人点,右手拨出针头。

对注射部位可轻轻按摩或温敷.以促进吸收,但避免压挤以防药液流出。

(4)注意事项刺激性较强的药品,不能作皮下注射;如需注射大量药液时,应做分点注射。

2.皮内注射法(1)适用范围皮内注射是指将药液等注入动物表皮和真皮层之见的一种方法,用于某些疾病的变态反应诊断,如牛结核、牛肝片吸虫病、马鼻疽等,或进行药物过敏试验及炭疽苗、绵羊痘苗等的预防接种。

(2)注射部位注射部位根据动物种类不同和注射目的不同可在颈侧中部或尾根内侧。

(3)方法及注意事项用卡介苗注射器吸取药后,排出注射器内的空气。

局部常规消毒处理后,左手将皮肤捏起皱褶,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在皮肤皱褶的顶部与注射部位的皮肤呈小于35度角刺入皮内0.2~0.5cm,深达表皮和真皮之间,缓慢注入药液。

注射正确时,感到推药有较大的阻力,注射部位形成小豆大的隆起硬结。

兽医常见的五种注射方法缩写

兽医常见的五种注射方法缩写

兽医常见的五种注射方法缩写一、皮下注射法(IH)皮下注射是将药物注射于皮下组织内,经毛细血管、淋巴管吸收,一般经5~lO分钟呈现效果。

凡是易溶解无强烈刺激性的药品及菌苗、疫苗等均可作皮下注射。

(一)部位:选择富有皮下组织、皮肤容易移动的部位。

犬、猫在颈侧或背部、股内侧。

(二)方法:局部剪毛消毒后,用左手的拇指和中指捏起皮肤,食指压其顶点,使其形成三角凹窝,右手持注射器,迅速将针头刺入凹窝中心的皮肤内,深2厘米左右,放开皮肤,抽动活塞不见出血时,注入药液,药液多时,应分点注射,注射完毕拔出针头,局部涂以碘酊。

二、皮内注射法(IC)多用于牛结核菌素的变态反应试验、绵羊痘预防接种。

(一)部位:选在不易受磨擦、舐、咬处的皮肤。

通常是:马、牛在颈中上1/3处;猪在耳根;鸡在肉髯等部皮肤。

(二)方法:剪毛消毒后,手捏起皮肤,右手持注射器使针头与皮肤呈30度角刺入皮内,缓慢地注入药液(一般不超过O.5毫升),推药时会感到阻力大,注射后在局部形成小丘疹,注射完毕,用酒精棉球轻压针孔,以免药液外溢。

三、肌肉注射法(IM)肌肉内血管丰富,注射后药液吸收较快,仅次于静脉注射,又因感觉神经较皮下少,故引起疼痛较轻,临床上应用较多。

(一)部位:凡肌肉丰富的部位,均可进行肌肉注射。

犬、猫多在脊柱两侧的腰部肌肉或股部肌肉。

(二)方法:剪毛消毒后,将针头先刺入肌肉内,再接连吸好药液的注射器,抽拔活塞确认无回血后,注入药液,或者先接好针头一次操作也可,注射时,不要将针头全刺入肌肉内,以免折断时不易取出。

四、静脉注射法(IV)将药液直接注于静脉管内,随着血流很快分布到全身,奏效迅速,但排除较快,作用时间短。

(一)部位:牛、马、羊、犬和猫等动物均可在颈静脉沟上1/3与中1/3交界处进行静脉注射,因为此处肌肉较薄,静脉比较浅在,操作容易,便于注射。

犬除颈静脉外,还可在腕关节以上的内侧或腕关节以下掌中部前内侧的静脉,或跗关节外侧、跗关节上方的静脉、股内侧的静脉等注射。

六种给猪注射的方法,养殖户经常用的是哪一种值得一看

六种给猪注射的方法,养殖户经常用的是哪一种值得一看

六种给猪注射的方法,养殖户经常用的是哪一种值得一看
1、皮下注射
将药液注射到皮肤与肌肉之间的疏松组织中,借助皮下毛细血管的吸收而作用于全身。

由于皮下有脂肪层,吸收较慢,一般5~15分钟才可产生药效,注射部位多为猪的耳根后部、腹下或股内侧。

皮下注射
2、肌肉注射
将药液注入肌肉内,由于肌肉内血管丰富,药液吸收快。

注射部位多为猪的颈部或臀部。

3、胸腔注射
注射部位:猪右侧倒数6-7肋间,与肩关节水平线交叉点下方2厘米处。

注射方法:术部剪毛消毒,沿肋骨后沿垂直剌入2-3厘米,回抽无回血时即可注药。

适应症:气喘病、传胸等呼吸道病。

给猪打针的六种常用方法,你用过几个?一教你就会!
4、气管注射
保定:侧卧或仰卧保定。

注射部位:喉头后方,第3-5个气管输软骨环之间。

注射方法:固紧皮肤,垂直刺入气管内,感到无阻力,回抽注射器,有气泡出现,即为正确,缓慢注药。

量不可大5-10毫升为直宜,不可有刺激性药物
适应症:适用于肺部驱虫及治疗气管和肺部疾患。

给猪打针的六种常用方法,你用过几个?一教你就会!
5、静脉注射
将药液直接注入到静脉血管内,使药液迅速发生效果。

注射部位多为耳静脉。

给猪打针的六种常用方法,你用过几个?一教你就会!
6、腹腔注射
将药液注射到腹腔内,这种方法一般在耳静脉不易注射时采用。

注射部位,大猪在腹肋部,小猪在耻骨前缘下3~5厘米中线侧方。

给猪打针的六种常用方法,你用过几个?一教你就会!。

畜禽几种常用注射给药方法介绍

畜禽几种常用注射给药方法介绍

畜禽几种常用注射给药方法介绍畜禽几种常用注射给药方法介绍1007-273X(20 11) 12-0033-01注射给药是将无菌药液用注射器直接注入畜禽机体组织或管腔中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优点是给药少、见效快、剂量准确,同时可避免消化液的破坏,是临床治疗最常用的方法。

现将畜禽几种常用的注射给药方法介绍如,供参考。

1 注射原则1.1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注射前术者须消毒,所用注射器必须是经过清洗消毒的。

注射部位皮肤用棉签蘸 2%碘酊,以注射点为中心,由内向外呈螺旋式涂擦,待碘酊干后用75% 酒精以同样方法脱碘,酒精干后方可注射。

1.2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仔细检查药品有无变质、混浊、沉淀、变色,药物是否已过有效期以及药品包装有无破损等现象。

如果混合注射两种以上药液,应注意查对有无配伍禁忌。

注射前应排出注射器内的空气,以防空气进入血液形成空气栓子。

1.3 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及注射部位根据注射动物、药物类型及剂量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注射部位,应防止损伤神经和血管。

不能在炎症部位、硬结、瘢痕及皮肤病处进针1.4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中图分类 t=r. 号S854.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次性注射器及针头应做到一畜一套。

可重复利用的注射器及针头,必须进行严格的消毒。

注射结束后所有物品按消毒隔离制度处理,一次性物品按规定进行分类处理,不可随意丢弃。

2 注射方法2.1皮下注射法皮下注射是将药液注射于皮下结缔组织内的方法。

凡是易溶解、无强烈刺激性的药品及疫苗等均可进行皮下注射。

注射时,左手捏起皮肤呈皱褶,右手持注射器,将针头于皮肤皱褶处的三角形凹窝刺入皮下约2?3cm,回抽活塞不见回血,针头可自由活动时,即可推动活塞注入药液。

注射后用酒精棉球压迫针孔,拔出针头,再用碘酒涂布针孔。

注射药量大时,可采取分点注射法。

2.2肌肉注射法肌肉注射是将药物注入肌肉内的方法。

肌肉内血管丰富,注射后药液吸收较快,仅次于静脉注射,肌肉注射适用于刺激性较强和较难吸收的药液,疫苗的接种大多采用肌肉注射法。

(DOC)兽医临床常用的几种注射法

(DOC)兽医临床常用的几种注射法

兽医临床常用的几种注射法兽医临床兽医临床常用的几种注射法李洪军(黑龙江省海林市新安镇畜牧兽医站157123)1 皮内注射是将极少量的药剂注射到皮肤表皮层之内.多用于某些疫苗及变态反应性试验,如结核菌素试验,注射时用皮内注射针,左手拇指和食指提起皮肤,呈30 度左右的角度注入药剂, 推进药时感到阻力很大,在注射部位出现小丘或疹状隆起为正确.注射完毕,拔出针头,用酒精棉球压迫针孔,免药液外流. 2皮下注射是将药液注射到皮下结缔组织内,经毛细血管与淋巴系统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吸收速度较慢,通常5~10分钟显效, 凡是易溶解和少刺激性的药品等均可作皮下注射.皮下注射选择被皮较薄和皮下疏松结缔组织较丰富的部位,马,牛,羊在颈侧,猪在耳根后或股内侧,猫和狗常在颈部或脊背,禽类则在翅下.局部剪毛消毒,操作者右手持注射器,左手拇指和中指捏起皮肤,食指向下压,使皮肤形成皱褶,其凹陷处为注射点.术者将针头刺入皮下,缓缓注射药液之后,左手轻压皮肤,右手抽出针头,用酒精棉球压迫针孔少许,局部涂碘酊.注射针头的斜面和针筒的刻度朝向术者,既操作方便又能随时掌握注射剂量.皮下注射的剂量不宜过大,大家畜不超过100 毫升,猪,猫和幼犬5—10毫升,若需大量注射,可分2-3 点给药,为了促进药液的吸收与扩散,可并用透明质酸酶.刺入针头正确时,针头可自由活动,如进入肌肉,则针头不动.3肌肉注射肌肉组织内有丰富的血管,吸收能力较皮下强,感觉神经较皮下少,疼痛反应较皮下轻.一般刺激性和吸收较难的药液,如水剂青霉素,油剂青霉素和链霉素等均可作肌肉注射. 选择肌肉丰富,大血管少的部位,如臀部,脊背和大腿等,牛多在颈侧和臀部.剪毛消毒后,术者左手拇指和食指固定皮肤,右手持注射器和皮肤垂直的方向刺入肌肉内,再改用左手持注射器筒,右手回抽活塞,确认针头没有在血管内,即可将药液注入肌肉内.其后左手固定,右手拔针,用酒精棉球压迫针孔,再涂布碘酊.对于大家畜和性情狂躁的动物,可分节操作,即先将针头从针嘴上取下,用拇指,食指紧持针尾,对准注射部位垂直迅速刺人,然后接好注射器,再推药注射.肌肉注射时不要将长针头的全长刺人肌肉内,否则当发生折断时不易取出.对瘦弱的大家畜和小动物肌肉注射,要注意深部大神经,特别是后肢的坐骨神经,绝对不可损伤,否则会造成后肢瘫痪.4静脉注射将药液直接注人静脉内,随血液循环分布全身,奏效迅速,作用时间短,又因为药液直接进入心脏,和其他注射法相儿伺一止H JB阻’土•塘川丁强不宜皮下或肌肉注射的药4 马,牛,羊为颈静脉,猪, 外静脉,猫为臂头静脉,家禽: 养殖技术顾问2011.10 性很或跖液器(由输液瓶,胶管和针头组成).目前,已多用一次性静脉输液器,以防交叉感染..以牛为例,病牛站立或侧卧保定,头颈保持自然位置或稍向后仰起,在颈上1/3与中1/3 交界处剪毛消毒,术者左手在注射部位下方用拇指压迫颈静脉(位于臂头肌和胸头肌构成的颈静脉沟内),使颈静脉怒张,右手拿注射针头,斜面向外与皮肤成45 度角,准确迅速的刺入静脉内,刺入的标志是有血液从针孔内流下,然后接上玻璃细管和胶管,注入药液.注射完毕,左手拿酒精棉球压迫针头刺入处,右手迅速拔针,持续压迫片刻,防止出现血肿,最后涂碘酊消毒. 静脉注射由于药物直接经血液进入心脏,所以速度不宜太快,尤其是心脏功能不全或心衰,低血容量病畜更不要过快,否则心脏负荷突然增大,会弓【起意外.一般30—6O 毫升,分钟,小动物更慢些.冬季输注大量药液时,应先将药液加温至37C左右,与体温同高•药液尤其具有刺激性的药液绝对不应漏于静脉外,否则会引起静脉周围炎和组织坏死.对性情狂暴的动物一定要做好保定,保证术者安全.排尽空气.5腹腔内注射由于某些原因(如动物太小,血管很细)静脉内注人大量药液有困难时,在临床上常用腹腔内注射,大家畜多在右腹部, 狗,猫和仔猪将后肢提起,使内脏下垂,由正中线处刺针注射.6气管注射气管内注射是呼吸道内直接给药的方法,将药液注入到气管内,以治疗气管及肺部疾病,注射时药液应加温到38~E左右,以免刺激气管黏膜,为了降低气管的敏感性,可先注射2% 盐酸普鲁卡溶液5 毫升.7椎管内注射多用于传导麻醉,如脊硬膜外腔传导麻醉,蛛网膜下腔传导麻醉.常用部位是大家畜的第l,2 尾问间隙或腰荐间隙(即百会穴).方法是于第1,2 尾间或腰荐间隙的皮肤凹陷处,先将针头垂直刺人,刺入后左手拇指,食指,中指持针身(用酒精棉球包裹),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持针头的接嘴部.刺人的深度马,牛约为7厘米,驴约5厘米,当刺穿椎弓间韧带时,有如针透糊窗纸的感觉,再将针头刺人少许,接玻璃注射器进行注射,推动活塞感到阻力很小时即正确,注入剂量为2%3%盐酸普鲁夫因20〜30毫升注入时应缓慢,药液应加温•针头拔出后用酒精棉球压迫并消毒.8 关节内注射对于某些关节疾患,如关节炎,关节扭伤,关节内化脓感染,可采用关节内直接穿刺注射法.一般只在较大关节,关节腔较大,于皮肤凹陷处进针,标志是有关节液流出,常时淡黄色,若感染,损伤,出血时则关节液粘度,色泽,透亮度,气昧都发生变化.大关节注射药液5〜10毫升,小关节3~5毫升.。

兽医临床常用的几种注射法

兽医临床常用的几种注射法

兽医临床常用的几种注射法
李洪军
【期刊名称】《养殖技术顾问》
【年(卷),期】2011(000)010
【摘要】1皮内注射rn是将极少量的药剂注射到皮肤表皮层之内。

多用于某些疫苗及变态反应性试验,如结核菌素试验,注射时用皮内注射针,左手拇指和食指提起皮肤,呈30度左右的角度注入药剂,推进药时感到阻力很大,在注射部位出现小丘或疹状隆起为正确。

注射完毕,拔出针头,用酒精棉球压迫针孔,免药液外流。

【总页数】1页(P144-144)
【作者】李洪军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海林市新安镇畜牧兽医站,15712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42
【相关文献】
1.兽医临床中几种常用注射法 [J], 辛汝明
2.兽医临床常用的几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J], 刘晓宇;孙志军
3.兽医临床常用外用抗真菌药物的作用 [J], 宋如斌
4.兽医临床常用外用抗真菌药物的作用 [J], 汪翔; 马琼琼
5.光谱法和分子对接研究3种兽医临床常用抗菌药对脲酶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J],
王珏;徐佳迎;程粟裕;赵鸽;蒋静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兽医临床常用的几种注射法
兽医临床
兽医临床常用的几种注射法
李洪军(黑龙江省海林市新安镇畜牧兽医站157123)
1皮内注射
是将极少量的药剂注射到皮肤表皮层之内.多用于某些
疫苗及变态反应性试验,如结核菌素试验,注射时用皮内注射针,左手拇指和食指提起皮肤,呈30度左右的角度注入药剂, 推进药时感到阻力很大,在注射部位出现小丘或疹状隆起为正确.注射完毕,拔出针头,用酒精棉球压迫针孔,免药液外流.
2皮下注射
是将药液注射到皮下结缔组织内,经毛细血管与淋巴系
统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吸收速度较慢,通常5~10分钟显效, 凡是易溶解和少刺激性的药品等均可作皮下注射.皮下注射选择被皮较薄和皮下疏松结缔组织较丰富的部位,马,牛,羊
在颈侧,猪在耳根后或股内侧,猫和狗常在颈部或脊背,禽类
则在翅下.局部剪毛消毒,操作者右手持注射器,左手拇指和
中指捏起皮肤,食指向下压,使皮肤形成皱褶,其凹陷处为注
射点.术者将针头刺入皮下,缓缓注射药液之后,左手轻压皮
肤,右手抽出针头,用酒精棉球压迫针孔少许,局部涂碘酊.注
射针头的斜面和针筒的刻度朝向术者,既操作方便又能随时掌握注射剂量.皮下注射的剂量不宜过大,大家畜不超过100 毫升,猪,猫和幼犬5—10毫升,若需大量注射,可分2-3点给药,为了促进药液的吸收与扩散,可并用透明质酸酶.刺入针
头正确时,针头可自由活动,如进入肌肉,则针头不动.
3肌肉注射
肌肉组织内有丰富的血管,吸收能力较皮下强,感觉神经
较皮下少,疼痛反应较皮下轻.一般刺激性和吸收较难的药液,如水剂青霉素,油剂青霉素和链霉素等均可作肌肉注射.
选择肌肉丰富,大血管少的部位,如臀部,脊背和大腿等,牛多
在颈侧和臀部.剪毛消毒后,术者左手拇指和食指固定皮肤,右手持注射器和皮肤垂直的方向刺入肌肉内,再改用左手持注射器筒,右手回抽活塞,确认针头没有在血管内,即可将药液注入肌肉内.其后左手固定,右手拔针,用酒精棉球压迫针孔,再涂
布碘酊.对于大家畜和性情狂躁的动物,可分节操作,即先将针头从针嘴上取下,用拇指,食指紧持针尾,对准注射部位垂直迅速刺人,然后接好注射器,再推药注射.肌肉注射时不要将长针头的全长刺人肌肉内,否则当发生折断时不易取出.对瘦弱的大家畜和小动物肌肉注射,要注意深部大神经,特别是后肢的坐骨神经,绝对不可损伤,否则会造成后肢瘫痪.
4静脉注射
将药液直接注人静脉内,随血液循环分布全身,奏效迅
速,作用时间短,又因为药液直接进入心脏,和其他注射法相儿伺一止ⅡJB阻’I.土.塘川丁
强不宜皮下或肌肉注射的药4
马,牛,羊为颈静脉,猪,
外静脉,猫为臂头静脉,家禽:
养殖技术顾问2011.10
性很
或跖
液器
(由输液瓶,胶管和针头组成).目前,已多用一次性静脉输液器,以防交叉感染..
以牛为例,病牛站立或侧卧保定,头颈保持自然位置或稍
向后仰起,在颈上1/3与中1/3交界处剪毛消毒,术者左手在注射部位下方用拇指压迫颈静脉(位于臂头肌和胸头肌构成的颈静脉沟内),使颈静脉怒张,右手拿注射针头,斜面向外与皮肤成45度角,准确迅速的刺入静脉内,刺入的标志是有血液从针孔内流下,然后接上玻璃细管和胶管,注入药液.注射完毕,左手拿酒精棉球压迫针头刺入处,右手迅速拔针,持续压迫片刻,防止出现血肿,最后涂碘酊消毒.
静脉注射由于药物直接经血液进入心脏,所以速度不宜
太快,尤其是心脏功能不全或心衰,低血容量病畜更不要过
快,否则心脏负荷突然增大,会弓【起意外.一般30—6O毫升,分钟,小动物更慢些.冬季输注大量药液时,应先将药液加温至37℃左右,与体温同高.药液尤其具有刺激性的药液绝对不应
漏于静脉外,否则会引起静脉周围炎和组织坏死.对性情狂暴
的动物一定要做好保定,保证术者安全.排尽空气.
5腹腔内注射
由于某些原因(如动物太小,血管很细)静脉内注人大量
药液有困难时,在临床上常用腹腔内注射,大家畜多在右腹部, 狗,猫和仔猪将后肢提起,使内脏下垂,由正中线处刺针注射.
6气管注射
气管内注射是呼吸道内直接给药的方法,将药液注入到
气管内,以治疗气管及肺部疾病,注射时药液应加温到38~E左右,以免刺激气管黏膜,为了降低气管的敏感性,可先注射2%
盐酸普鲁卡溶液5毫升.
7椎管内注射
多用于传导麻醉,如脊硬膜外腔传导麻醉,蛛网膜下腔传
导麻醉.常用部位是大家畜的第l,2尾问间隙或腰荐间隙(即
百会穴).方法是于第1,2尾间或腰荐间隙的皮肤凹陷处,先
将针头垂直刺人,刺入后左手拇指,食指,中指持针身(用酒精
棉球包裹),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持针头的接嘴部.刺人的深
度马,牛约为7厘米,驴约5厘米,当刺穿椎弓间韧带时,有如
针透糊窗纸的感觉,再将针头刺人少许,接玻璃注射器进行注
射,推动活塞感到阻力很小时即正确,注入剂量为2%3%盐酸普鲁夫因20~3O毫升注入时应缓慢,药液应加温.针头拔出后用酒精棉球压迫并消毒.
8关节内注射
对于某些关节疾患,如关节炎,关节扭伤,关节内化脓感
染,可采用关节内直接穿刺注射法.一般只在较大关节,关节腔较大,于皮肤凹陷处进针,标志是有关节液流出,常时淡
黄色,若感染,损伤,出血时则关节液粘度,色泽,透亮度,气昧都发生变化.大关节注射药液5~10毫升,小关节3~5毫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