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学实验报告(一)

合集下载

水文认识原创实习报告5篇

水文认识原创实习报告5篇

水文认识原创实习报告水文认识原创实习报告精选5篇(一)水文认识原创实习报告一、实习概况在水文认识原创实习中,我选择了到当地的水文测站进行实习。

实习时间为三个月,我主要负责协助测站工作人员进行水文观测、数据收集和分析工作。

二、实习目标1. 掌握水文观测仪器的使用方法。

2. 学习水文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方法。

3. 了解水文观测的重要性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三、实习任务1. 水文观测仪器的使用方法在实习期间,我首先学习了水文观测仪器的使用方法,包括液位计、流速计等。

通过实地操作,我掌握了这些仪器的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

2. 水文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我参与了测站的日常观测工作,包括每日对水位和流量的测量。

我学习了如何正确地记录和整理观测数据,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统计。

3. 水文观测的应用我了解了水文观测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包括洪水预警、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等。

通过与测站工作人员的讨论和实地考察,我对水文观测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四、实习成果在水文认识原创实习中,我取得了以下成果:1. 掌握了水文观测仪器的使用方法,并熟练进行测量。

2. 学会了正确记录和整理观测数据,以及分析和统计数据的方法。

3. 加深了对水文观测的认识和了解,了解了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五、实习收获通过水文认识原创实习,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和操作技巧,还培养了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也从实习中认识到了水文观测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对未来的学习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六、实习心得在实习期间,我深刻体会到了实践对于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通过实地操作和与工作人员的交流,我不仅加深了对水文观测的理解,还提高了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

实习让我对水文学这门学科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对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充满了信心。

七、改进建议在实习过程中,我发现有些水文观测仪器的使用方法并没有在课堂上详细讲解,希望学校在教学中能够加强对这些实用技能的培训。

另外,实习安排建议延长实习时间,以便更加深入地了解水文观测工作。

水文学实习报告范文2篇

水文学实习报告范文2篇

水文学实习报告范文水文学实习报告范文精选2篇(一)水文学实习报告一、实习单位介绍我所在的实习单位是某水利工程设计院,该单位是一个专门从事水利工程设计和研究的机构。

该单位拥有一支专业的水文学团队,负责对各类水利工程进行水文学研究和设计。

二、实习任务和目标在此次水文学实习中,我的任务是参与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的水文学分析和水量计算。

目标是了解水文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实习过程1. 学习水文学理论知识在实习开始之前,我对水文学的基本理论进行了一部分学习,包括水文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水文循环与水文过程、水文模型的建立等。

通过学习,我对水文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参与水文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一项水利工程的水文数据收集与分析工作。

这包括了对该地区的气象、水文测站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通过这个过程,我学会了如何获取和利用水文数据进行水文分析。

3. 进行水量计算根据水利工程设计的要求,我参与了水量计算工作。

这包括了利用收集到的水文数据,采用相应的水量计算方法,对工程所需要的水文参数进行计算。

通过这个过程,我掌握了水量计算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技巧。

4. 数据处理与报告撰写在水量计算完成后,我参与了对计算结果进行整理和处理的工作,并撰写了相关的实习报告。

通过这个过程,我学会了如何对水文数据和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将其整理成报告形式。

四、实习收获与体会通过这次水文学实习,我收获了很多。

首先,我深入了解了水文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了水文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技巧,以及水量计算的基本方法。

其次,我通过参与实际水利工程设计的过程,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操作的技巧。

最后,我通过报告撰写的过程,提升了表达和总结的能力。

总的来说,这次水文学实习为我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实践机会,使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水文学的实际应用,提高了自己在水文学领域的技能和专业素养。

水文测量作业实验报告(3篇)

水文测量作业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水文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熟悉水文测量的仪器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3. 学会水文测量数据的记录、整理和分析。

4.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水文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验原理水文测量是研究水文现象、水文要素和水利工程的重要手段。

本次实验主要涉及以下原理:1. 水位测量原理:水位测量是水文测量的基本内容,常用的水位测量方法有水尺法、声呐法、雷达法等。

本实验采用水尺法,通过测量水面与基准面的高差,计算水位。

2. 流量测量原理:流量测量是水文测量的核心内容,常用的流量测量方法有流速面积法、流速曲线法、浮标法等。

本实验采用流速面积法,通过测量水流速度和过水断面面积,计算流量。

3. 水质测量原理:水质测量是评价水质状况的重要手段,常用的水质测量方法有化学分析法、生物分析法、物理测量法等。

本实验采用物理测量法,通过测量水中的物理指标,评价水质。

三、实验仪器与工具1. 水尺:用于测量水位。

2. 流速仪:用于测量水流速度。

3. 测量绳:用于测量过水断面面积。

4. 水质检测仪:用于测量水质指标。

5. 计算器:用于计算数据。

四、实验过程1. 水位测量(1)在实验场地选择合适的水域,用水尺测量水面与基准面的高差。

(2)记录水位数据,包括测量时间、地点、水位高程等。

2. 流量测量(1)在实验场地选择合适的水域,用流速仪测量水流速度。

(2)测量过水断面面积,包括横断面形状、尺寸等。

(3)计算流量,公式为:Q = A V,其中Q为流量,A为过水断面面积,V为水流速度。

3. 水质测量(1)在实验场地选择合适的水域,用水质检测仪测量水质指标。

(2)记录水质数据,包括测量时间、地点、水质指标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水位测量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实验水域的水位变化情况,分析水位变化的原因。

2. 流量测量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实验水域的流量,分析流量变化的原因。

3. 水质测量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实验水域的水质状况,评价水质优劣。

2023年有关水文实习报告四篇

2023年有关水文实习报告四篇

2023年有关水文实习报告四篇水文实习报告篇1一,前言工程水文实习是每个大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大家都知道,作为水利工程系的一名学生,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水力学与水文学占重要作用,被广泛应用与各个领域,如水利工程建筑;水利发电工程;农田水电工程工程;港口工程;机电排灌工程;给排水水工工程;水资源工程;环境保护;河道治理工程等具体满足防洪,灌溉,航运,发电,养殖等各个方面的需要一门使用学科。

水力学是以水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液体和机械平衡下状态下的力学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解决实际工程的一门科学,水文学是以水体作为主要对象,研究地球上的水体的存在,循环和分布规律,探讨水体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他们对水体的作用,通过对它的实习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受益匪浅,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使我认识到将所学的知识具体应用到工作中去,为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在实习期间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学习方式,适应社会,才能被这个社会所接纳,进而生存发展。

刚进入实习的时候我有些担心,害怕种种困难,经历了一连串的实习计算之后,我努力调整观念,正确认识了个人的地位以及发展方向,我相信只要我们立足于现实,改变和调整看问题的角度,锐意进取,在成才的道路上不断攀登,有朝一日,那些成才的机遇就会纷至沓来,促使我们成为社会公认的人才。

二,实习目的通过对水文水力的实习,特别是对拦河溢流坝水力计算和山东省新泰市东周水库水文水利计算。

一,使我们了解常见水流的衔接和消能形式,底流式衔接和消能的水力计算及挑流式衔接与消能的水力计算。

二,使我们知道了水力兴利调节的计算原理和水库兴利调节的计算方法和步骤,以及水库防洪调节的计算方法和原理给出了调解计算的单辅助曲线法。

三,了解和掌握水文观测的常用方法和手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地观察和动手操作。

四,培养我们的计算逻辑能力以及应用计算机作图的能力,具备应用计算机处理一些结果。

水文学实验报告水文学水文学水文学水文学

水文学实验报告水文学水文学水文学水文学

《水文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测自然水的碱度实验时间:2011年12月15日实验地点:地环2楼实验室实习人员:2010级地理科学班指导老师:焦树林老师学号:0028学院: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专业:10地理科学姓名:娄鹏利一.实验目的1:了解碱度的基本概念2:掌握酸碱指示剂滴定法天然水碱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二.实验原理水的碱度是指水中所含能与强酸定量作用的物理总量。

水中碱度的来源较多,地表水的碱度基本上是碳酸盐,重碳酸盐和氢氧化物含量的函数,所以总碱度被当做这些成分浓度的总和。

当水中含有硼酸盐磷酸盐或硅酸盐等时,则总碱度的测定值也包括它们所起的作用。

碱度的测定值因使用的指示剂终点PH值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

对于天然水和未污染的地表水,可直接以酸滴定至PH8.3时消耗的量,为酚酞碱度。

以酸滴定至PH为4.4——4.5时消耗的量,为甲基橙碱度。

通过计算,可求出相应的碳酸盐,重碳酸盐和氢氧根离子的含量。

水样用酸溶液滴定至规定的PH值时,其终点可由加入的酸碱指示剂在该PH值时颜色的变化来判断。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序号名称数量序号名称数量1 酸式滴定管1个 2 稀盐酸标准溶液0.05M N毫升3 250ML锥形瓶1个 4 甲基橙指示剂1瓶5 50ML量瓶1个6 酚酞指示剂1瓶7 500ML野外水样2瓶8 吸气球1个9 10ML移动管1个四:实验步骤1:取50ML水样于250ML的三角瓶中,加入四滴酚酞指示剂,如出现红色,则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到溶液红色刚刚消失(此时溶液PH为8.3),记录标准盐酸溶液的用量(p)。

2:此时在无色溶液中滴入2滴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稀盐酸溶液滴定到红色溶液由黄色变成橙红色(此时溶液的ph 为3.9),记录第二次滴定所消耗的盐酸溶液的用量(m). 3:最后,根据p和m的大小,分析并计算碱度的成分及总碱度。

五.数据记录及运算实验结果记录如下表所示:用酚酞指示剂消耗的盐酸标准溶液p(ml)用甲基橙指示剂消耗的盐酸标准溶液m (ml)第一次0 第一次 5第二次0 第二次 5第三次0 第三次 4.8平均0 平均 4.9六.碱度计算总碱度A=0.5(HCl)(p+m)100.09*1000/V水把相关数据代人公式得A=20.5mg/mol七.实验分析是什么导致水具有碱性由于天然水多少溶有矿物成分, 故根据其矿物质的不同, 亦会有不同的性质。

水文学实验报告

水文学实验报告

水文学实验报告水文学实验报告水是地球上最为重要的资源之一,对于人类和自然界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更好地了解水的性质和特点,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水文学实验。

本实验报告将详细介绍实验的目的、方法、结果和讨论。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研究水的凝固和沸腾过程,以及水的密度和表面张力等性质。

通过实验,我们希望能够深入了解水的物理特性,并探索其中的科学原理。

二、实验方法1. 凝固过程实验:我们将一定量的水倒入冰盒中,然后将冰盒放入冰箱中进行冷冻。

在冷冻过程中,我们定期观察水的状态变化,记录下凝固过程的时间和温度。

2. 沸腾过程实验:我们将一定量的水倒入烧杯中,然后使用加热器加热水。

在加热过程中,我们记录下水的温度和沸腾开始的时间,同时观察水的状态变化。

3. 密度实验:我们使用称量器测量一定体积的水的质量,然后计算出水的密度。

同时,我们还测量了不同温度下水的密度,以探究温度对水密度的影响。

4. 表面张力实验:我们在水的表面放置一根细绳,然后逐渐加重细绳上的物体,直到水的表面破裂。

通过测量破裂前的重力,我们计算出水的表面张力。

三、实验结果1. 凝固过程实验结果:我们观察到水在冷冻过程中逐渐变为固态,凝固时间与温度成反比关系。

随着温度的降低,凝固时间逐渐延长。

2. 沸腾过程实验结果:我们发现水在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开始沸腾,沸腾时间与温度成正比关系。

随着温度的升高,沸腾时间逐渐缩短。

3. 密度实验结果:我们测得水的密度为1克/立方厘米。

同时,我们发现水的密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这与水的热胀冷缩性质相符。

4. 表面张力实验结果:我们测得水的表面张力为0.072牛顿/米。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表面张力与水的温度无明显关系。

四、实验讨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对水的凝固和沸腾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凝固是水由液态向固态转变的过程,而沸腾则是水由液态向气态转变的过程。

水的密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这是由于水的热胀冷缩性质所致。

水文实习报告4篇

水文实习报告4篇

水文实习报告水文实习报告4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报告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

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报告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水文实习报告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水文实习报告篇1这份实习报告:1、金华水量概况金华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雨量较多,有干、湿季节。

春早秋短,夏季长而炎热,冬季光温互补。

盆地小气候多样,有一定的垂直差异,灾害性天气较频繁。

6月10日进入梅汛期。

受冷空气影响,6月10—11日降下入梅后的第一场雨。

本次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武义江流域降雨大于东阳江流域。

其中永康市前仓雨量站测为24小时降雨量达198.8毫米,9、10两日降雨量218毫米,近年来少见的特大暴雨,暴雨引发的局部洪水造成公路交通中断,康市的前仓、石柱等地受灾严重。

20××年,金华市梅汛一是时间短,只有18天;二是降雨连续时间较长,但降雨总量和强度不大。

金华站梅汛期降雨量131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少62%;4—10月降雨量692.4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少32%;年降雨量1172.5毫米,比多年平均降雨偏少18.4%;金华站20××年蒸发量755.9毫米。

20××年,金华市降雨偏少,各主要江河水位站年最高水位都未达到警戒水位。

金华站年最高水位35.11米;武义莲塘口站68.72米;义乌市佛堂站52.56米;兰溪站29.39。

因未达预报标准,金华、佛堂、莲塘口站20××年均未发布洪水预报。

兰溪站于6月26日连续发布预报三次,最后一次预报兰江最高水位29.30米,实测29.39米,精度达到规范要求。

20××年市水文站共收发水情信息8940份。

金华市1月份雨量普遍偏多,所以金华站和佛堂站的年最高水位均出现在1月份。

金华站最高水位35.11米,是解放以来年最高水位最低的一年。

但浦江芳地水文站6月10日出现建站以来最高水位,达3.65米。

关于水文的实验报告

关于水文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水文现象的基本规律和影响因素。

2. 掌握水文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 提高对水文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

二、实验原理水文实验主要研究水在自然界中的运动规律和分布特征,包括地表水、地下水以及大气水等。

实验原理基于水文循环的基本过程,即水从地表蒸发、降水、径流、入渗等环节,形成水循环系统。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实验仪器:水文测速仪、水文采样器、气象仪器、土壤水分仪等。

2. 实验设备:实验场地、实验沙箱、水槽、水泵、排水系统等。

四、实验内容1. 地表水运动实验(1)实验目的:研究地表水流速、流量与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关系。

(2)实验步骤:a. 设置实验场地,模拟实际地形。

b. 在实验场地内设置水槽,连接水泵。

c. 通过调节水泵,使水从水槽中流出,形成地表水流。

d. 利用水文测速仪测量不同位置的水流速度。

e. 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地表水流速、流量与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关系。

2. 地下水运动实验(1)实验目的:研究地下水流动规律和影响因素。

(2)实验步骤:a. 设置实验场地,模拟实际地质条件。

b. 在实验场地内挖掘地下水实验井,连接排水系统。

c. 利用水文采样器采集地下水样品,分析水质。

d. 通过土壤水分仪测量土壤含水量。

e. 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地下水流动规律和影响因素。

3. 水文循环实验(1)实验目的:研究水文循环的基本过程和影响因素。

(2)实验步骤:a. 设置实验场地,模拟实际水文循环过程。

b. 通过调节气象仪器,模拟降水过程。

c. 利用水文采样器采集地表水和地下水样品,分析水质。

d. 记录实验数据,分析水文循环的基本过程和影响因素。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地表水运动实验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得出地表水流速、流量与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地表水流速、流量与地形坡度、河床糙率等因素密切相关。

2. 地下水运动实验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得出地下水流动规律和影响因素。

实验结果表明,地下水流动速度与地质构造、含水层厚度、渗透系数等因素有关。

水文实验报告

水文实验报告

学号:070940607
姓名:邓旭芬
实验一流速的测定
一、目的要求
流速是描述一条河流水文状况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本实验,掌握浮标法测流的基本方法。

龙洞河中下游河段流
二、方法原理
浮标法是一种简便的测流速方法。

在洪水较大或水面漂浮物较多,特别是在使用流速仪测流有困难的情况下,浮标法测流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

浮标测流的主要工作是观测浮标漂移速度。

测出流速为河流的虚流速,不能代表河流断面流速,若计算流量则需将它与过水断面相配合,计算出断面虚流量,然后乘上浮标系数才能得到断面实际的流量。

三、器材
自制简易浮标、秒表、皮尺
四、步骤
1、准备试验中需要的浮标、秒表、皮尺等器材。

2、观察水流情况,选择易于测量并对实验结果影响较小的河段进行实验。

3、测试。

(1)测出一定河段的流经长度;
(2)将浮标掷于河水中部靠近测量起点的上游部位,待浮标流至测量起点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
(3)跟踪观察浮标在河水中的运动,待其流至测量终点时按下秒表,此时秒表显示的即为流过一定河段的时间;
(4)重复测试2到3次,以提高测量精度;
五、计算结果
1.龙洞河上游流速的测定结果:
2.龙洞河中游流速的测定结果:
果:
学号:070940607
姓名:邓旭芬
实验二龙洞河水情要素调查
一、目的要求
通过对龙洞河河水水质、河床基质、生物、主要污染源、水藻生长等情况的调查,了解龙洞河河水的水质污染情况,提出简单的治理方案,增强个人环保意识。

水文学实验报告

水文学实验报告

水文学实验报告
水文学是一门研究地表水运行特性的学科,有助于研究水在地质、气候、生态环境中的运动规律。

实验是科学探索的基础,本实验以水文学为研究内容,结合水文学理论,采用实验方法,对水文学进行透彻的探究。

本实验采用的是水文学的实验设备,其中包括表面流速计、河道模型等。

表面流速计是一种可以测量表面水流速度的仪器,它可以测量流速、流量和深度之间的关系,对流量、深度和流速函数之间的关系进行活化研究。

河道模型是一种仿真实验设备,可以模拟河流的流动特性、污染特性、水量变化特性等,为研究水在地表气候、地质环境中运动规律奠定基础。

本实验以河道模型研究水文学的流动特性为主,以表面流速计研究水文学的流速特性为辅。

具体的实验步骤为:
(1)确定试验流量。

在模型中抽取一定的水量,然后测量流速
计来获得流量。

(2)确定试验深度。

增加或减少抽取的水量,来获得深度值。

(3)确定试验流速。

使用表面流速计来测量在特定深度下的水
流速度。

(4)数据分析。

将流量特性、深度特性和流速特性结合分析,
得出深度、流量和流速之间的联系。

通过上述实验,我们能够得出以下结论:
(1)在给定流量、流速条件下,深度随流量的变化而变化,随
流速的变化而变化。

(2)流速随着深度的变化而变化,随流量的变化而变化。

(3)流量与流速和深度之间的关系构成一个微分方程,可以用于预测和控制水流变化。

本次实验通过实验设备和数据处理,对水文学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究,提出了流量、深度和流速三者间的关系,为今后深入研究水文学学科奠定了基础。

水文学实习报告范文2篇

水文学实习报告范文2篇

水文学实习报告范文水文学实习报告范文精选2篇(一)【水文学实习报告】一、实习概况本次实习是我在某水利科研院所进行的为期一个月的水文学实习。

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该院所正在进行的水文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工作。

二、实习内容1. 数据收集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多个实地调研工作,利用气象站、水文站等设备收集了大量的水文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降雨量、河流流量、水位等指标,为后续的分析工作提供了基础。

2. 数据处理在收集到的水文数据中,存在一定的噪声和异常值。

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运用了Excel等软件对数据进行了筛选和清洗。

通过删除异常值和噪声数据,使得数据集更加合理和准确。

3. 数据分析在数据处理完成后,我利用Matlab等工具对数据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

具体的分析内容包括了流量变化趋势的分析、降雨与流量之间的关系分析等。

通过这些分析,我对所研究的河流的水文特征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4. 报告撰写为了对实习期间的研究进行总结和归纳,我还撰写了一份实习报告。

报告包括了实习的目的和背景、实习的具体内容、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法以及实习所得的结论等内容。

三、实习收获通过这次水文学实习,我深入了解了水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操作。

我掌握了水文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并且在实习过程中巩固了Matlab等软件的使用能力。

此外,我还从实地调研中学习到了很多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例如,在水文站设置和数据采集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设备故障、数据传输中断等问题,通过与老师和同学的合作,我学会了快速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工作能力。

总之,这次水文学实习为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使我深入了解了水文学的理论和实践。

通过实际操作和团队合作,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技能,还培养了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我相信这次实习对于我的未来学习和事业发展都将有着积极的影响。

水文学实习报告范文精选2篇(二)水文学是研究水的循环、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的学科。

2023年水文实习报告5篇

2023年水文实习报告5篇

2023年水文实习报告5篇水文实习报告篇1一.前沿1.1交通位置图峨眉山属邛崃山脉最南支,雄踞于四川盆地西南隅的四川省峨眉山市西南,主峰万佛顶位于北纬29.59,东经103.48。

峨眉山地区交通较为发达,公路密如蛛网。

北可抵成都,南至西昌,东到乐山,西达洪雅县高庙;成昆铁路在山麓南北穿越,往来十分便利。

1.2地质发展简史1.21峨眉山地质发展简史在早震旦系时(距今约8.5亿年以前)峨眉山还是一片汪洋,早震旦系后期,晋宁运动使峨眉山从地槽区转化为地台区,形成一座低平的山。

同时,在地壳深部引发了大量的花岗岩岩浆侵入,形成峨眉山基底岩系,为以后沉积岩盖层的发展演化,起到“地基”作用。

震旦系中后期到奥陶系初期(距今7—5亿年左右),海水向我国西部、南部淹没而来,峨眉山区第二次沦为沧海,峨眉山区地壳缓慢沉降。

初期,地壳下降甚微,在1亿年的时间里,沉积形成了近1000米厚的以碳酸盐为主的白云岩,即目前一线天、大坪、洪椿坪等地出露的地层。

后期,地壳继续下降,并沉积形成了约1000米厚的砂岩、页岩和白云岩。

由于在总的下降过程中,其速度快慢不均,时降时停,甚至间有微小的上升。

到奥陶系后期(距今4.5亿年左右),峨眉山区又开始上升出水面,形成汪洋中一座孤岛。

峨眉山区处于长期的剥蚀之中,故而其地层剖面中缺失了中奥陶世至石炭系的历史记录,二叠系地层直接覆盖在早奥陶系的地层之上。

早二叠系时期(距今约2.7亿年),我国南方发生了地质史上最广泛的海浸,峨眉山区第三次沦为海底,沉积形成了厚度为400—500米的碳酸盐岩层,为峨眉山悬岩、灵洞等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条件。

延至晚二叠系初期,峨眉山区又一次露出海面,成为攀西古裂谷带的一部分。

强烈的华力西运动致使它又进入了火海,即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地幔基性岩浆喷溢而出,铺盖了约50余万平方公里,冷却后形成为厚达400多米的玄武岩,即著名的峨眉山玄武岩。

二叠系后期,海水又再度浸漫,并且过渡到地质史的中生代三叠系初期,峨眉山区第四次变为沧海,沉积形成了约1500米厚的含砾砂石、岩屑砂岩、泥岩等。

水文学实验报告

水文学实验报告

水文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水的理化性质进行实验分析,探究水文学的相关知识,促进学生对水的认识和理解。

实验仪器与试剂:1. 水槽2. 温度计3. 量筒4. 磁力搅拌器5. 水样本6. 水合铜硫酸钠7. 酚酞指示剂8. 硝酸银9. 氯化钠溶液实验原理:1. 密度实验:利用量筒测量一定体积水的质量,计算水的密度。

2. 水的沸点实验:在水槽中取适量水样本,通过热力加热,利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沸点。

3. 水的凝固点实验:在水槽中取适量水样本,通过冷却降温,观察并记录水的凝固点。

4. 溶解度实验:将水样本与水合铜硫酸钠混合,通过观察颜色变化和形成沉淀的情况,探究溶解度的关系。

5. 酸碱实验:使用酚酞指示剂在水样本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氯化钠溶液,观察颜色变化,判断水的酸碱性质。

实验步骤:1. 密度实验:取一定量水倒入量筒,记录质量和体积,计算密度。

2. 水的沸点实验:在水槽中烧开水样本,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沸点。

3. 水的凝固点实验:在水槽中放入适量水样本,通过冷却观察水的凝固点。

4. 溶解度实验:将水样本与水合铜硫酸钠混合,观察结果。

5. 酸碱实验:在水样本中分别加入酚酞指示剂、硝酸银和氯化钠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1. 密度实验:水的密度为1.00g/cm³。

2. 水的沸点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水的沸点为100℃。

3. 水的凝固点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水的凝固点为0℃。

4. 溶解度实验:水与水合铜硫酸钠发生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5. 酸碱实验:酚酞指示剂在水中呈现粉红色,硝酸银和氯化钠溶液的加入对水无明显影响。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水的密度、沸点、凝固点、溶解度和酸碱性质进行了探究和实验分析,进一步了解了水文学的相关知识。

实验结果表明,水在不同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性质,这些性质对于我们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过程中还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例如实验操作中的小误差可能会导致结果的偏差,需要在今后的实验中加以改进。

水文实习报告

水文实习报告

水文实习报告范文(一)河流水文观测衡量和表示河流水文变化情况的因素,一般包括水位、流速、流量、水温、泥沙和水化学。

通过上述因素的观测得到的数据,能定量表示河流水情变化的基本特征。

1.水位观测水位观测是河流的重要内容。

观测所得的基础资料可直接应用于水利工程建设,如防汛、给水、灌溉、排水等建筑物的设计,通过水面比降的调查测量,还可以根据水位流量关系推测流量。

(1)水位观测断面的布设。

一般河道的水位观测应尽量选择河道顺直、稳定、水流集中,便于布设测验设施的河段。

基本水尺断面一般设在测验河段的中央,大致垂直于流向或直接平行于测流断面。

若河段内有固定分流,流量超过总流量的20%,且两者之间没有稳定的关系时,一般应分别设立水尺断面。

堪闸和水库的观测河段,一般选在建筑物的下游,避开水流紊动影响的地方。

水库和湖泊的水位观测点,应选在岸坡稳定、水位有代表性、便于观测和建立测验设备的地方。

(2)水位观测设备及布置。

实践中简便办法多采用水尺和自记水位计观测水位。

水尺多用坚硬平直的木板条或用搪瓷铁片制成,并画出间距为2厘米(或1厘米)的刻度,标出米、厘米数。

沿江河一带布设基面,多由木桩和水泥墩固定建成,基面保证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都可测到。

如图3-1所示。

图4-1 水尺的设立33(3)水位观测的内容和方法。

每次观测水位时,将水尺直立在基面上(木桩或水泥墩),读出水尺读数,水位值等于水尺读数与基面高程之和,即水位=水尺读数+基面高程在冬、春平水位时,于每日08时、20时观测水尺两次;夏、秋季节,于每日02、08、14、20时观测四次;在洪水涨落过程中,观测次数增多,甚至半小时观测一次。

自记水位计由浮筒、传递和自记钟3部分组成,在一昼夜内连续纪录(在自记纸上)水位随时间变化过程曲线。

每日定时取换下来的自记纸,所纪录的水位过程线,要用水尺观读数据进行校核,保证数据准确。

2.流速测验和资料统计流速是指单位时间(秒)内河水质点所流动的距离(米),单位为米/秒。

水文生产实习报告(共8篇)

水文生产实习报告(共8篇)

水文生产实习报告(共8篇)第1篇:水文实习报告水文实习报告实习时间:2021年10月实习地点:兰村水文站、汾河二库实习目的:1、了解和掌握水文观测的常用方法和手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地观察和动手操作;2、根据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当地的径流常设计的优缺点,了解水土保持的基本工作内容及其发展前景;3、通过实习,学生了解测站的工作性质、观测任务,以及水文要素的观测仪器、方法,水文资料的收集、整编方法等。

培养学生水文测验的操作技能,熟悉水文测验的测算方法,巩固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实习形式:倾听水文站和二库工作人员介绍讲解,亲身参观水文站和二库概况,网上搜索有关资料等等。

实习内容:(一)兰村水文站实习兰村水文站概况:经兰州站长兰世勇介绍:兰村水文站地处汾河中上游, 位于太原市西北 22.5 km 的上兰村, 地理坐标为东经112°26′, 北纬38°00′。

兰村站设于 1943 年 5 月, 1945 年 9 月停测, 1950 年 4 月重设, 是我省设立的最早的水文站之一,拥有40年的有效观测数据。

常年承担雨、水测报任务。

常观测项目有:水位、流量、含沙量、泥沙颗粒分析、蒸发、降水量、水温、气温、冰情、地下水。

墒情一般不观测。

管辖委托雨量站 10 处, 其中报讯站两处。

负责向国家防总、黄河防总、省防汛办、太原市防汛办、太原市水文水资源监测分局等单位提供汛情和旱涝等有关信息。

1)兰村站控制流域概况:兰村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7705km2, 属黄河流域汾河水系,流域平均宽度36.1km, 河道纵坡3.35‰, 实测期内多年平均流量14.3m3/s, 瞬时最大流量为1950m3/s( 1967年8月22日) , 历史调查洪水流量为 4 500 m3/s( 1891年) , 本站多年平均年降水量 491.4 mm, 最大年降水量 767.6 mm( 1964 年)。

柳林河是流经区间的主要支流,我们这次实习的时候,观察到柳林河的水位尚浅。

水文学实验报告

水文学实验报告

水文学实验报告水文学是一门涉及水体及其特性的学科,其实验往往是诠释其理论的重要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项有关水文学的实验,该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分析流经某一地区的河流,来观察河流的空间分布特性与水文环境的变化。

实验地点于某地区,其地理环境特点是处在一个大自然保护区内,特点是有大片的森林、湖泊和河流,因此可以被作为一个进行水文学实验的理想地点。

实验在实施前,进行了严格的准备工作,主要内容包括:在实验区内建立专业水文台,并安装相关的仪表设备;在河流的上下游放置水文测站;收集河流水文信息,包括河流水量、流速、温度、溶解物浓度等;针对实验区划分不同区域,采集河流污染物和底泥采样数据;安置温度、潮汐以及气压传感器等监测设备,收集气候及海洋环境数据,等等。

实验开始后,首先是收集河流水文信息,以掌握河流水量、流速、温度、溶解物浓度等特征。

其次,从流域出发,分别采集河水温度、流速等参数数据,以及河水的污染物和底泥采样数据,以便对比分析。

第三,对比分析各个河段的河流水文特征及污染物含量,以观察河流的空间特征分布曲线,探讨河流水文环境的变化。

实验后记录所有实验数据,并将其结果进行总结归纳,从而得出以下结论:(1)实验结果表明,河流水文特征在不同河段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2)河流水文环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候状况和植被结构的变化,还受污染物的排放等;(3)河流水文环境的变化可以很好地反映河流的空间分布特征;(4)河流水文环境变化还受到周边地形地貌、水文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5)河流水文环境的变化可以作为评估河流环境状况的重要指标。

本次实验的结果为今后的水文学研究提供了一份完整的实验数据,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河流水文环境的变化,并能够为河流水文管理提供重要的参考。

综上所述,本次实验的过程以及结果均为研究河流空间分布特征及水文环境变化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为进一步研究河流水文特征及水文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水文实习报告四篇

水文实习报告四篇

水文实习报告四篇水文实习报告篇1Ⅰ前期目的与要求目的:通过实习使学生了解测站的工作性质,观测任务,水文要素的观测仪器、方法,水文资料的收集、整编方法等。

培养水文测验的操作技能,熟悉水文测验的测验方法,巩固所学的工程水文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要求:1.全体同学一定要听从指挥,遵守纪律,按时到达实习场地,不得擅离集体;2.组长召集组内成员,负责协调和安全;3.水文站内的设备仪器未经允许不得碰动,要爱护仪器设备,损坏则照价赔偿,无责任人时由全组赔偿,全班,直至全体人员;4.不得穿拖鞋、高跟鞋,不得打闹推搡;5.尊重水文站的工作人员,认真听取介绍,不干扰他人;6.提前预习实习的相关内容,;Ⅱ实习内容:1、时间:9月29日(周四)下午13:00~16:00地点:重庆寸滩水文站具体内容:(1)水文站参观。

了解水文站历史、观测项目,各水文要素的意义(水位、流量、泥沙、降雨等),观测方法,仪器构造及原理;(2)了解水文观测资料的整编;(3)使用水文资料进行总结,加深对水文分析计算方法的理解。

Ⅲ实习报告正文内容一、实习目的意义通过实习了解测站的工作性质,观测任务,水文要素的观测仪器、方法,水文资料的收集、整编方法等。

培养水文测验的操作技能,熟悉水文测验的测验方法,巩固所学的工程水文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二、寸滩水文站概述寸滩水文站位于重庆江北区寸滩,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下游,始建于1936年,属于国家一级水文站,具有完整连续的测量资料。

该站有记录以来,观测到最大洪水发生于1981年,水位达到191.45米,实习当天为167.45米。

1965年开始泥沙的测量。

该站主要测量水位、流量、泥沙、水质等。

图-1 寸滩水文站停泊船只图-2 寸滩水文站最高水位记录牌三、观测仪器及测量原理(观测原理、观测条件和观测计算) 3.1、流速仪测流 3.1.1测流原理流速仪法是用流速仪测定水流速度,并由流速与断面面积的乘积来推求流量的方法。

它是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测流方法,也是最基本的测流方法。

关于水文实习报告四篇

关于水文实习报告四篇

关于水文实习报告四篇水文实习报告篇1(1115字)一、实习的目的通过对防城港等地的河流和海湾的调查,结合历史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说明防城港港口发生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对防城港港口的利用作出合理的评价,并对防城港口的开发利用提出合理的建议。

通过对河流﹑海岸的地貌特征和部分植物特征的观察,对水体的自然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为今后生态河流整治提供依据。

尤其像北仑河这样的边境河。

同时,通过对上思县那板水库和南宁水文站的参观,使我们对流速﹑降水﹑蒸发﹑水位的测定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

对水文学的实际用处有了更加的了解。

二、实习时间:11月16日三﹑路线:南宁市—防城港—东兴市竹山港—上思县—南宁市四、地点:防城港港口五﹑正文怪石滩位于江山半岛灯架岭前,是海浪常年冲刷岩石而行程的海蚀地貌。

“怪石”呈黑褐色或浅褐色,质地坚硬,形状不一,呈蜂窝状,又如球状的豆粒相粘而成。

怪石”其实是铁质姜石,是北海组地层(地层名称,有粘土层和沙层)在漫长的形成过程中其铁质经过淋滤富集在一起形成的,属于沉积岩,并非是火山爆发形成的岩石(火成岩)。

海蚀地貌,是指海水运动对沿岸陆地侵蚀破坏所形成的地貌。

波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最主要动力,波浪运动是控制海岸发育、演化的主要因素。

当波浪以巨大的能量冲击海岸时,水体本身的压力和被压缩的空气,对海岸产生强烈的破坏,这种力量可达37吨每平方米,甚至可达60吨每平方米。

海浪的冲蚀作用对于松软岩石或节理密度较大的坚硬岩石,侵蚀力是非常的显著的。

尤其是波浪水体夹带岩石块或硬石时,其侵蚀力更大,这既是磨蚀作用。

由于波浪对岩岸岸坡进行机械性的撞击和冲刷,岩缝中的空气被海浪压缩而对岩石产生巨大的压力,波浪挟带的碎屑物质对岩岸进行研磨,以及海水对岩石的溶蚀作用等,统称海蚀作用。

怪石滩海蚀程度比较大,而基岩的海蚀的程度与当地波浪的强度、海岸原始地形有关,组成海岸的岩性及地质构造特征,亦有重要影响。

由海岸基岩的组成成分来看,怪石滩的海蚀是由于波浪强度较大。

水文学原理实验一

水文学原理实验一

实验一 求积仪的使用及流域泰森多边形面平均雨量计算实验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了解求积仪的结构;熟悉求积仪的使用方法。

2.掌握流域泰森多边形面平均雨量的推求方法及步骤。

3.根据清衣江罗坝站以上流域1968年8月的一次暴雨洪水资料,用泰森多边形法推求该次暴雨过程的面平均雨量。

二、实验设备1.求积仪一部。

2. 清衣江罗坝站以上流域图及一次暴雨洪水资料。

三、实验原理泰森多边形法是水文部门最经常用的推求流域面平均雨量的方法,该法假定流域内各点的雨量与距该点最近的雨量站实际观测雨量值相同。

将流域内各雨量站连成三角网后可以制作出多边形网,各多边形内恰好有一个雨量站且多边形内的点恰好满足上述假,这样就可以按各雨量站面积加权求流域面平均雨量。

实验中要使用求积仪量取不规则的流域面积和多边形面积。

求积仪的读数由仪器上的游标轮给出,测量时,待测面积的求积仪读数值按下式量读:12C C C -=C ——求积仪读数1C ——测量前求积仪游标轮上的初始值。

2C ——测量后求积仪游标轮上的量读值求积仪读数一个单位值代表10mm 2,所以,待测面积值=求积仪读数值⨯地图比例尺的平方⨯10(mm 2)。

例如:地图比例尺为50000:1,求积仪读数为1020,则面积值S =1020⨯500002⨯10(mm 2)=255⨯1012(mm 2)=255km 2四、实验步骤1准备一张坐标纸,将求积仪按要求摆放正确后,用求积仪量测坐标纸的标准面积,直至熟悉求积仪量测面积的技巧后再进行以下步骤。

2.在清衣江罗坝站以上流域图(比例1:50万)中,将各雨量站连成三角网。

3.作三角网内每个三角形各边的垂直平分线,将流域划分为多边形网,各多边形内恰有一个代表雨量站。

4.用求积仪量测流域总面积A 和各多边形面积i A ,每个面积要求连续量测两次,且连续量测两次的面积值相差不超过1﹪;各多边形面积i A 之和与量测的总面积A 之差不超过3﹪。

量测数据填入表1。

水文实习报告七篇

水文实习报告七篇

水文实习报告七篇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

你所见过的报告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水文实习报告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水文实习报告篇1实习单位简介:西桥水文站位于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中枢镇西桥村,属于珠江流域南盘江西江水系。

1951年由云南省农业厅水利局设立为水位站,1953年4月改名为西桥水文站,属于云南省重要水文站、南盘江干流控制站、二类精度站。

主要负责收集珠江干流南盘江(干流全长936千米,流域面积56177平方千米,总落差1854米,平均高程1750米)上游降水、蒸发、水位、流量、单样含沙量、悬移质输沙率、河流水质、地表水采样等基本水位信息,为下游地区防汛抗旱服务。

作为一个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本次实习重点有蒸发损失观测、降雨量观测、河流水位变化观测、河流流量观测。

实习内容:1、气象水文观测气象水文观测场地的设置在25平米的空旷平坦地面上,周围不能有高大的建筑物及丛林(影响风向),场地周围必须按照规定设置空花栏杆,并且栏杆的高度及间距都有严格的规定,其目的在于保证不影响空气流动对水面蒸发的影响及阻止外界闲杂人员进入场地,对观测结果造成影响。

(1)、蒸发损失观测观测仪器:E601型蒸发器①仪器学习:深度60厘米,上圆柱下圆锥结构,底面面积3000平方厘米,周边设有高度不一的四个水槽配有专用测针(游标卡尺原理,精确度0.1毫米)。

②水量蒸发观测:每天早上8点观测一次(至少测量两次求平均值减小误差作为观测结果)通过计算两天的读数差计算蒸发量,应用水量平衡方程计算。

周边的四个高度不一水槽的作用是将溢出的水通过溢流进入溢流桶,在降雨量比较大的情况下,通过测量溢流桶中的水量来计算蒸发量。

(2)、降雨量观测观测仪器:虹吸式雨量计DSJZ①仪器学习:主要由雨量器、虹吸管、自记仪和外壳四部分组成。

雨量器上部的漏斗口内径为20厘米,外口径为21厘米,内外径口成45度倾角(防止外部降雨飞溅到雨量器内),器口一般距地面70厘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