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复试水文学题库及答案
水文学研究员面试问题及答案

水文学研究员面试问题及答案一、介绍你的研究背景和相关经验作为水文学研究员,我拥有丰富的学术背景和实践经验。
本科期间,我主修水文学,并在研究所完成了硕士学位。
在该过程中,我深入研究了水文学的基本理论、观测方法和模型建立技术。
我在大学期间也参与了多个水文学项目,通过实地出差和实验室测试,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数据和实践经验。
毕业后,我加入了一家水文研究机构,参与了多个国家和地方水资源管理项目,并成功发表了多篇与水文学相关的学术论文。
二、你在水文学领域的研究兴趣是什么?我对水文学的主要研究兴趣集中在水资源管理、洪水预测和干旱监测等方面。
在水资源管理方面,我致力于探索如何合理利用和管理水资源,包括建立水资源平衡模型、优化水资源分配策略等。
在洪水预测方面,我关注如何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提高洪水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方案。
在干旱监测方面,我研究如何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实时监测干旱程度,以及如何制定应对策略。
总的来说,我希望通过我的研究,为水资源管理和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减灾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三、你在水文学领域的研究成果是什么?在我的研究生期间,我参与了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水文学研究项目,该项目主要研究了降雨对流域洪水过程的影响机制。
我通过大量的实地观测和数据分析,揭示了降雨特征和流域地貌对洪水过程的影响规律,并提出了相应的模型和预测方法。
这项研究得到了同行的高度认可,相关成果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并在学术会议上做口头报告。
另外,我还参与了一项地方政府资助的水资源管理项目,该项目旨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保护水环境。
在该项目中,我负责制定水资源管理的评估指标体系,并通过建立水资源利用模型和优化算法,为当地政府制定了一套科学合理的水资源分配方案。
这项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得到了相关部门和专家的认可。
四、你如何应对水文学研究中的挑战?在水文学研究中,我认识到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数据不准确、模型参数不确定性、自然环境变化等。
《水文学》习题集与答案

《水文学》习题集与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水文现象是指(地球上的水受外部作用而产生的永无休止的运动形式)。
2.水文学是研究自然界各种水体的(存在)(分布)(循环)(物理化学性质)及(环境因素)的变化规律,预测、预报各水文现象变化情势的一门水利学科。
3.水文循环的重要环节有(降水)、(蒸发)、(渗流)和(径流)。
4.按水文循环的规模和过程不同,水文循环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
5.自然界中,海陆之间的水文循环称(大循环),海洋或陆面局部的水循环称(小循环)。
6.工程水文学是水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为(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行管理)提供水文依据的一门科学。
工程水文学的内容,根据在工程设计、施工、管理中的作用,基本可分为两个方面(水文分析与计算)和(水文预报)。
7.水资源是水文循环使陆地一定区域内平均每年产生的淡水量,通常用(多年平均年降雨量)和(多年平均年径流量)描述。
8.水文现象变化的基本规律可分为二个方面,它们是(成因规律)和(统计规律)。
根据水文现象变化的基本规律,水文计算的基本方法可分为(成因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
9.水文现象具有时程变化的(周期性)与(随机性)的对立统一,地区分布的(相似性)与(特殊性)的对立统一。
二、选择题1. 水文现象的发生[ d ]。
a 完全是偶然性的b 完全是必然性的c 完全是随机性的d 既有必然性也有随机性2. 水文分析与计算,是预计水文变量在[ c ]的概率分布情况。
a 任一时期内b 预见期内c 未来很长很长的时期内d 某一时刻3. 水文预报,是预计某一水文变量在[ b ]的大小和时程变化。
a 任一时期内b 预见期内c 以前很长的时期内d 某一时刻4. 水资源是一种[ b ]。
a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b 再生资源c 非再生资源d 无限的资源5. 水文现象的发生、发展,都具有偶然性,因此,它的发生和变化[ b ]。
a 杂乱无章b 具有统计规律c 具有完全的确定性规律d 没有任何规律6. 水文现象的发生、发展,都是有成因的,因此,其变化[ c ]。
水文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水文学原理试题及答案1. 试题:描述水文学原理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地球系统中的作用。
答案:水文学原理是研究水的循环过程以及水在地球中的分布、流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水文学原理涉及水资源的形成、分布、利用和保护等方面,是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地球系统中,水文学原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能够描述水的循环过程,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地球气候变化、水文灾害和地表水资源等问题。
其次,水文学原理可以研究水的分布和流动规律,从而指导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以及地下水和地表水的管理和治理。
此外,水文学原理还可以提供基础数据和模型支持,用于预测和评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管理。
综上所述,水文学原理对于地球系统的研究和水资源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2. 试题:解释水文循环及其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答案:水文循环是指地球上水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流动等环节。
水从地表蒸发转化为水蒸气,经大气凝结形成云和降水,然后降水输入到地球表面,形成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等,再通过地表径流或地下渗漏进入大洋,最终回到大气层重新参与循环。
水文循环在全球气候变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水的蒸发和凝结是地球上水汽的来源和去向,对大气湿度、云的形成和降水分布等气候要素具有重要影响。
其次,水在地球表面的流动能够调节地表温度、地表能量平衡和地球辐射平衡等气候过程。
再次,水文循环通过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量调控,对地表植被生长、土壤湿度和地下水资源的分布等生态系统和环境要素产生重要影响。
总之,水文循环在全球气候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的变化和调控对地球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影响深远。
3. 试题:描述降水形成和影响降水变化的因素。
答案:降水是指大气中的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凝结成水滴或冰晶并下降到地面的过程。
降水形成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 水蒸气含量:降水的形成离不开充足的水蒸气供应,水蒸气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降水的强弱和频率。
2) 大气层的稳定性:大气层的稳定性会影响降水产生和降水过程的特点。
水文面试题目(3篇)

第1篇一、基础知识部分1. 请简要介绍水文的概念及其在水利工程中的作用。
解析:水文是研究自然界水分循环规律及其与人类活动相互关系的科学。
在水文学中,水文循环是地球上的水分在海洋、陆地和大气之间进行连续不断的运动和交换过程。
水文在水利工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为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提供必要的水文数据;(2)为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3)为防洪、抗旱、供水、发电等水利工程提供决策支持。
2. 水文观测主要包括哪些内容?解析:水文观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水位观测:包括水面高程、蓄水位等;(2)流量观测:包括瞬时流量、平均流量等;(3)泥沙观测:包括泥沙含量、粒径分布等;(4)水质观测:包括pH值、溶解氧、氨氮等;(5)降水量观测:包括日降水量、月降水量等。
3. 什么是洪水过程?洪水过程包括哪些阶段?解析:洪水过程是指河流在暴雨、融雪等自然因素作用下,水位、流量急剧上涨的过程。
洪水过程一般包括以下阶段:(1)暴雨开始阶段:降雨强度逐渐增大,水位开始上涨;(2)涨水阶段:水位持续上涨,流量迅速增大;(3)峰值阶段:水位达到最高点,流量达到最大值;(4)退水阶段:水位逐渐下降,流量逐渐减小。
4. 请解释什么是径流?径流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解析:径流是指从地表或地下流出的水流。
径流形成的主要因素有:(1)降水:降水是径流形成的基本条件,降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径流的大小;(2)土壤特性:土壤的透水性、蓄水能力、渗透速度等影响径流的产生;(3)地形地貌:地形坡度、坡向、坡长等影响径流的汇集和速度;(4)植被覆盖:植被覆盖度影响地表径流的产生和地表水下渗。
5. 什么是洪水灾害?洪水灾害的主要类型有哪些?解析:洪水灾害是指洪水对人类生活和生产造成的损失。
洪水灾害的主要类型有:(1)洪涝灾害:指洪水淹没农田、城市、村庄等,造成农作物减产、房屋倒塌、道路中断等损失;(2)泥石流灾害:指暴雨、融雪等自然因素作用下,泥沙、石块等物质在短时间内大量运动,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3)滑坡灾害:指地表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发生位移,造成道路中断、房屋倒塌等损失。
水文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水文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水文学是研究水在地球上的分布、循环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以下不属于水文学研究范围的是:A) 水在地表的径流过程B) 水在土壤中的渗透过程C) 水在大气中的降水过程D) 水中的物理性质测量答案:D) 水中的物理性质测量2. 水的地表径流指的是:A) 水从雨滴降落到地面的过程B) 水从地下渗透到地表的过程C) 水在地表流动的过程D) 水从地表蒸发到大气的过程答案:C) 水在地表流动的过程3. 下列哪个因素对水文循环没有直接的影响?A) 气温B) 大气压力C) 风速D) 地形答案:D) 地形4. 下列哪种环境因素可能导致土壤水分过剩?A) 高温B) 高湿度C) 高风速D) 高海拔答案:B) 高湿度5. 下列哪种降水类型属于辐合性降水?A) 对流降水B) 层状云降水C) 局地性暴雨D) 暴雨答案:A) 对流降水二、判断题1. 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自于降水和地表径流的入渗。
答案:正确2. 水文循环是指水在地球上不断循环流动的过程,包括蒸发、降水、径流等环节。
答案:正确3. 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极为均匀,每个国家和地区都能够充分利用。
答案:错误4. 对流降水是在辐合性天气系统作用下形成的,一般雨量较小。
答案:错误5. 雨水在地表流动时,会受到地形、土壤类型和植被覆盖等因素的影响。
答案:正确三、问答题1. 解释水文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水文学研究的对象是地球上的水,包括水的分布、循环和变化规律。
水文学的研究对于水资源的科学开发利用、洪水预测和防灾减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水文学原理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预测水文过程,为水资源管理和自然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2. 地下水和地表水有什么区别?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相互转化的过程?地下水指的是位于地下土壤和岩石孔隙中的水,主要补给源是通过降水和地表径流的入渗。
地表水指的是位于地表的水,包括河流、湖泊、地表湿地等。
地下水和地表水之间存在相互转化的过程,地下水可以通过泉眼、井等方式向地表流出,同时地表水也可以通过渗漏和倒灌等方式进入地下。
水文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水文学考试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水文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水的运动与分布b) 水的化学成分c) 水的净化方法d) 水的测量和监测答案:a) 水的运动与分布2. 水文循环是指什么?a) 水从地球表面蒸发并形成云,最终降落回地面的过程b) 水沿地表流动的过程c) 水在地下蓄积并形成地下水的过程d) 水从地下蓄积逐渐被抽取和利用的过程答案:a) 水从地球表面蒸发并形成云,最终降落回地面的过程3. 下列哪个是水文学研究的重要参数?a) 水的颜色b) 水的味道c) 水的温度d) 水的压强答案:c) 水的温度4. 下列哪个工具可以测量水位的变化?a) 流速计b) 液位计c) 风速计d) 露点计答案:b) 液位计5. 下列哪个因素不会影响地下水的形成和储存?a) 水的渗透性b) 地层的结构c) 降水量d) 井水的使用量答案:d) 井水的使用量第二部分:填空题1. 水文学中,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河道或渠道的 ________。
答案:水量或液体体积2. 陆地上的水分以 __________ 的形式蒸发到大气中。
答案:水蒸气3. 河流的流速可以通过测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固定截面的水________ 来确定。
答案:体积或流量4. 地下水是指位于地下的水体,常常隐藏在 ________ 中。
答案:岩石或土壤颗粒之间5. 下雨过程中,水从云中向地面下降的过程被称为 ________。
答案:降水过程或降雨过程第三部分:解答题1. 简要解释水文循环的过程,并说明其重要性。
答案:水文循环是指水从地球表面蒸发形成云,通过降水最终回到地面的过程。
它的重要性在于维持地球水资源的平衡,确保适当的降雨和供水。
水文循环还会影响气候变化、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 请简要描述一种常用的测量水位的方法,并说明其适用性。
答案:一种常用的测量水位的方法是使用液位计。
液位计通过测量液体的压力来确定水位的变化。
它适用于河流、湖泊或水库等水域的水位测量。
水文学试题及答案

水文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水文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地球大气B. 地球水体C. 地球岩石D. 地球生物答案:B2. 以下哪个不是水文学的主要研究对象?A. 河流B. 湖泊C. 冰川D. 沙漠答案:D3. 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位置B. 颜色C. 味道D. 温度答案:A4. 以下哪个不是水文学中的水循环组成部分?A. 蒸发B. 凝结C. 降水D. 风化5. 什么是径流?A. 地表水的流动B. 地下水的流动C. 河流中的水D. 湖泊中的水答案:A6. 水文循环中,水从海洋到陆地的主要途径是什么?A. 蒸发B. 凝结C. 降水D. 地下水流动答案:C7. 以下哪个是水文学中常用的测量工具?A. 温度计B. 风速计C. 雨量计D. 气压计答案:C8. 什么是水文地质学?A. 研究水的化学性质B. 研究地下水的分布和运动C. 研究水的物理性质D. 研究水的生物特性答案:B9. 以下哪个是水文学中常用的数据?B. 温度C. 湿度D. 风速答案:A10. 什么是流域?A. 河流的源头B. 河流的终点C. 河流的流域D. 河流的流向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水文学中的“流域”是指______。
答案:河流或湖泊的集水区域2. 水文循环中的“蒸发”是指水从______状态转变为______状态的过程。
答案:液态,气态3. 地表水的流动被称为______。
答案:径流4. 地下水的流动被称为______。
答案:地下径流5. 河流的源头被称为______。
答案:源头或发源地6. 河流的终点被称为______。
答案:河口7. 河流的流域面积是指______。
答案:河流集水区域的总面积8. 水文地质学研究的是______。
答案:地下水的分布和运动9. 雨量计是用来测量______的。
答案:降雨量10. 水文循环是地球上水分子在______、______和______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
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水文学复习(含题目)

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水文学复习第二章河流与径流1、水文现象有哪三种基本特点?答:确定性(必然性)、随机性(偶然性)、地区性。
2、根据水文现象的基本特点,水文学的研究方法分为那三类?答:成因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地区综合法1、什么叫水文循环?答:水分不断交替转移的现象称为水文循环。
2、影响水文循环的内因和外因分别是什么?答:内因:水的物理性质,即“三态”转化;外因:太阳辐射和地球引力作用。
3、什么叫大循环、小循环?答:大循环是指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分交换过程;小循环是指海洋或陆地上的局部水分交换过程。
1、降雨径流的形成过程可概括为哪两个过程?答:产流过程和汇流过程。
2、由一次降雨形成的河川径流产流量包括哪三部分?答:地面径流、壤中流和浅层地下径流。
3、降雨径流的损失主要包括哪些?答:植物截留、填洼、雨期蒸发、补充土壤缺水量的下渗等。
4、流域的产流有哪两种基本方式?流域的汇流可分为哪两个过程?答:流域的产流方式有超渗产流和蓄满产流;流域的汇流可分为坡面汇流和河网汇流。
(略地说,蓄满产流就是把产流概化为流域表层土壤的蓄水得到满足以后才产流。
超渗产流可以粗略地说成,把产流概化为降雨强度超过下渗强度时流域才产流。
)5、径流深的概念?答:径流深指将一定时段的径流总量平均铺在流域面积上所得到的水层深度。
6、径流模数的概念?答:单位流域面积上所产生的流量。
7、径流系数的概念?径流系数与1的关系?答:径流系数是指流域某时段内径流深与形成这一径流深的流域平均降水量的比值,径流系数始终小于1。
8、洪水流量过程线有哪三要素?答:洪峰流量、洪水总量和洪水总历时。
1、使水资源具有可再生性的原因,是由于自然界的所引起( b )a、径流b、水循环c、蒸发d、降水2、自然界中,在海陆间的水循环称为(c )a、内陆水循环b、小循环c、大循环d、水文循环3、时段的长短对水量平衡计算没有影响,对吗?答:不对。
时段越长,水量平衡方程中的蓄水变量相对其他各项将愈小,当时段很长时,甚至可以忽略不及,如多年平均水量平衡那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水文现象有哪些基本规律和相应的研究方法?
1.即成因规律、统计规律和地区综合规律,相应地,水
文计算方法则分为成因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地区综合法。
2.如何确定河流某一指定断面控制的流域面积?
2. 答:(1)搜集指定断面以上河流所在地区的地形图;(2)在地形图上画出地面集水区的分水线;(3)用求积仪量出地面分水线包围的面积,即流域面积。
3、什么叫特大洪水?为什么要对特大洪水进行处理?如何处理?
3、答::特大洪水是指稀遇的量级很大的实测洪水或历史调查洪水。
因特大洪水加入系
列后,使之成为不连续的系列,因此在作经验频率计算和统计参数计算时要进行处理。
特
大洪水的处理一般采用独立样本法或统一样本法计算洪水的经验频率,经验频率确定后,
则可用包含特大洪水的矩法公式或三点法计算统计参数,用适线法推求理论频率曲线及设
计洪水。
4、水文资料的“三性审查”指的是什么?如何审查资料的代表性?
4、答:水文资料的“三性审查”是指:可靠性审查、一致性审查和代表性审查。
审查资料的代表性,一般是与更长的参证系列进行比较,即用与设计变量(N 年)关系密切的长期观测资料的参证变量(N 年)论证,N 年的参证变量系列与N 年的参证变量系列的概率分布
比较接近。
也可有用水文变化的周
期性论证,即设计变量系列应包含几个丰、中、枯交替年组。
5. 为什么我国的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5.答:因为降水是水文循环过程中输送的水汽在适当的条件下形成的,而这些水汽主要来
自海洋的蒸发,在向内陆的输送中,距离海洋愈近,水汽愈丰沛,形成降水的条件愈有利,所以降水丰沛;水汽输送途中,随着不断的降水,气流中的水汽不断减少,形成降水的条
件愈来愈不利,使西北内陆的降水量也就逐渐减少。
6.什么是流量?测量流量的方法有哪些?
6.答:流量是单位时间内流过江河某一横断面的水量,以m3/s 计。
它是反映水资源和江河、湖泊、水库等水体水量变化的基本数据,也是河流最重要的水文特征值。
流量测验的方法很多,按其工作原理,可分为下列几种类型:
(1)流速面积法:有流速仪法、航空法、比降面积法、积宽法(动车法、动船法和缆道积
宽法)、浮标法(按浮标的形式可分为水面浮标法、小浮标法、深水浮标法等)。
(2)水力学法:包括量水建筑物和水工建筑物测流。
(3)化学法:又称溶液法、稀释法、混合法。
(4)物理法:有超声波法、电磁法和光学法。
(5)直接法:有容积法和重量法,适用于流量极小的沟涧
7、河川水文情势的主要特点?何谓年径流?它的表示方法和度量单
位是什么?
7、答:径流年内、年际变化的主要特性有:
(1)年内变化具有一年为周期的周期性变化;
(2)年际变化具有丰、枯年组的交替现象,但周期很不固定;
(3)年内、年际变化还具有明显的地区性,我国北方的径流变化一般比南方多雨地区剧烈。
一年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流叫做年径流。
年径流可以用年径流总量W(m3)、年平均流
量Q(m3/s)、年径流深R(mm)、年径流模数M( mm /s.km2 )等表示。
8、如何分析判断年径流系列代表性的好坏?怎样提高系列的代表性?
8、答:从两方面判断年径流系列代表性的优劣:①年径流系列是否足够长,是否包括几个丰、中、枯年组;②与关系密切的长系列参证变量资料比较,从长短系列的统计参数是否
相近上判断。
9何谓相关分析?如何分析两变量是否存在相关关系?怎样进行水文
相关分析?它在水文上解决哪些问题?
9答:按数理统计方法建立依变量和自变量间近似关系或平均关系,称为相关分析。
变量间
是否存在相关关系,首先应从物理成因上分析,看变量之间是否确有成因关系,并把变量
间的对应观测值点在坐标纸上,观察点群的密集程度进行判断,也可计算出相关系数,通
过相关系数的大小和检验判断。
答:相关分析步骤:(1)从成因上分析影响倚变量的主要因素,并结合实际选择相关变量;(2)建立相关方程(或相关图);(3)检验相关的密切程度和可靠性;(4)当相关
密切及关系可靠时,其相关方程(或相关图)即可付诸使用。
相关分析一般用于插补和延
展水文系列及建立水文预报方案。
10、统计参数x 、Cv、Cs 含义及计算及其对频率曲线的影响如何?
10答:统计参数x 为平均数,它为分布的中心,代表整个随机变量的水平。
当C v 和C s 值固
定时,由于x 的不同,频率曲线的位置也就不同,x 大的频率曲线位于x 小的频率曲线之上。
C v 称变差系数,为标准差之和与数学期望值之比,用于衡量分布的相对离散程度。
当x 和
C s 值固定时,C v 值越大,频率曲线越陡;反之,C v 值越小,频率曲线越平缓。
C s 为偏差系数,用来反映分布是否对称的特征,它表征分布的不对称程度。
当x 和C v 值固
定时,C s愈大,频率曲线的中部愈向左偏,且上段愈陡,下段愈平缓;反之,C s 愈小,频
率曲线的中部愈向右偏,且上段愈平缓,下段愈陡。
计算
11、缺乏实测资料时,怎样推求设计年径流量?
11、答:缺乏实测资料时,一般可采用水文比拟法或年径流量统计参数等值线图、分区图法求得均值、C v、C s ,并确定线型,推求年径流理论频率曲线,再由设计频率查此曲线得设计年径流量。
12、人类活动对年径流有哪些方面的影响?其中间接影响如修建水利工程等措施的实质是什么?如何影响年径流及其变化?
12、答:有直接与间接两方面的影响,直接影响如跨流域调水,间接影响如植树造林,通过影响气候和下垫面而对径流产生影响。
修建水利工程等措施的实质是改变下墊面性质而影响年径流,它们将使蒸发增加,从而使年径流量减少;调蓄能力增加,从而使径流的年内、年际变化趋于平缓。
13.水位流量关系不稳定的原因何在?
13.答:天然河道中,由于洪水涨落、断面冲淤、变动回水影响以及结冰和生长水草等其他因素的个别和综合影响,使水位与流量间的关系不呈单值函数关系,即水位流量关系不稳定。
14在什么情况下可用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从哪几方面分析论证设计洪水成果的合理性?
14、答:当有足够长的实测流量资料或插补延长后能够成为长系列流量资料,并有特大洪水调查资料,且流量系列具有一致性、可靠性时,可以用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一般来说,我国南方河流需有连续20 年以上,北方河流需有连续30 年以上的流量资料,并加上特大洪水,这种资料才有一定的代表性,计算出的成果才比较可靠。
从水量平衡原理、雨洪径流形成规律、水文现象随时间和地区的变化规律、各种因素对洪水的影响、统计参数的变化规律、与国内外发生的大洪水进行对比等。
15.选择典型洪水的原则是什么?典型洪水放大有哪几种方法?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
15.答:总的原则可归纳为两条,即“可能”和“不利”。
所谓“可能”,是指这种洪水在设计条件下是有可能发生的;所谓“不利”,是指这种洪水需要较大的水库调节库容。
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①资料完整,精度较高,接近设计值的实测大洪水过程线;②具
有较好的代表性,即在发生季节、地区组成、峰型、主峰位置、洪水历时及峰、量关系等
方面能代表设计流域大洪水的特性;③选择对防洪不利的典型,具体地说,就是选“峰高
量大、峰型集中、主峰偏后”的典型洪水。
④如水库下游有防洪要求,应考虑与下游洪水
遭遇的不利典型。
典型洪水放大有同倍比法和同频率法两种。
同倍比法又有按洪峰倍比和
按某一历时洪量的倍比之分,该方法简单,计算工作量小,但按峰放大和按量放大结果不同,按峰放大,放大后的洪峰等于设计洪峰,但洪量就不一定等于设计洪量。
同频率法能
使放大后的过程线,洪峰等于设计洪峰,各历时洪量都等于相应的设计洪量,但计算工作
量较大,如控制时段过多,放大后的洪水过程线变形较大。
16. 洪水过程的三要素是什么?设计洪水过程线可用哪两种方法?
16.答:洪峰流量、洪水总量和洪水过程线。
同频率放大法和同倍比放大法
17.现行水文频率计算配线法的实质是什么?简述配线法的方法步骤?答:配线法的实质认为样本的经验分布反映了总体分布的一部分,因此可用配线法推求总
体分布,其步骤如下:(1)经过审核的实测水文资料,按变量由大到小的次序排列,以各
变量的序号m,代入1式中,计算其经验频率值P,并将(x,p)点绘在频率格纸上;(2)
以实测资料为样本,用无偏估计值公式计算统计参数x 、C v、C s,由于C s 抽样误差太大,
一般当样本容量不够大时,常根据经验估计C s 值;(3)选定线型,一般采用皮尔逊Ⅲ型
曲线,如配合不好,可改用其他线型,如克~闵型等;(4)按计算的x 、C v 及假定C s 的几
个值,组成几组方案,分别查皮尔逊Ⅲ型曲线的Φ 值或K p值表,并计算出各种频率对应的
x p,最后以x p 为纵坐标,以P 为横坐标,将几条理论频率曲线点绘在有经验点据的图上。
(5)经分析比较,选一条与经验频率点配合较好的曲线作为计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