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水文学试题及答案资料
工程水文学(单选)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工程水文学(单选)复习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90题,每题1分,共90分)1、对特大洪水进行处理的内容是[ ]。
A、代表性分析B、经验频率和统计参数的计算C、插补展延洪水资料D、选择设计标准正确答案:B2、皮尔逊 III 型频率曲线的三个统计参数 x 、Cv、Cs 值中,为无偏估计值的参数是[ ]。
A、xB、CvC、CsD、Cv 和Cs正确答案:A3、天然河道中的洪水受到水生植物影响时,在水生植物生长期,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A、呈逆时绳套状B、上抬C、下降D、呈顺时绳套状正确答案:C4、用经验法(Pa,P=KIm)确定设计暴雨的前期影响雨量 Pa,P 时,在湿润地区设计标准愈高,一般[ ]。
A、K 愈大B、K 愈小C、K 不变D、K 值可大可小正确答案:A5、在年径流系列的代表性审查中,一般将 [ ] 的同名统计参数相比较,当两者大致接近时,则认为设计变量系列具有代表性。
A、参证变量长系列与设计变量非同期的参证变量系列B、同期的参证变量系列与设计变量系列C、参证变量长系列与设计变量同期的参证变量系列D、参证变量长系列与设计变量系列正确答案:C6、在湿润地区,当流域蓄满后,若雨强i 大于稳渗率fc ,则此时下渗率f 为[ ]。
A、f = iB、f < fcC、f = fcD、f > i正确答案:C7、甲流域为羽状水系,乙流域为扇状水系,其它流域下垫面因素和气象因素均相同,对相同的短历时暴雨所形成的流量过程,甲流域的洪峰流量比乙流域的[ ]。
A、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晚B、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早C、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早D、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晚正确答案:A8、水文预报,是预计某一水文变量在[ ]的大小和时程变化。
A、任一时期内B、以前很长的时期内C、某一时刻D、预见期内正确答案:D9、用马斯京根法作洪水预报,当计算时段t = 2kx ( k , x 为该法的两个参数)时预见期为[ ]。
工程水文学题库及题解答案部分

32.答土壤下渗各阶段的特点大体是: 第一阶段称渗润阶段:降雨初期,主要受分子力作用,干燥土壤吸附力极大,从而造成初期下渗率 很大,当土壤含水量达到最大分子持水量,土粒分子吸力消失,这一阶段结束; 第二阶段称渗漏阶段:下渗水分在毛管力和重力作用下,沿土壤空隙向下运动,并逐步填充土壤空 隙,直至土层的全部空隙为水充满而饱和,此时毛管力消失,下渗率很快减少,进入下一阶段; 第三阶段称渗透阶段:土壤饱和后,水分在重力作用下按达西渗流定律稳定向下流动,下渗率基本 为常量 fc,称稳定下渗阶段。 33.答:水面蒸发强度完全受控于当时当地的气象条件,如温度、风、湿度等;土壤蒸发强度除了受 气象因素影响外,还受土壤含水量的重要影响,如土壤含水量大于田间持水量时,土壤蒸发基本受控于 气象条件,蒸发按蒸发能力进行;土壤含水量减小到田间持水量以后,土壤蒸发基本上与土壤含水量、 土壤蒸发能力成正比。 34.答:这是由于一方面大流域的河网汇流时间较长,另一方面在涨洪汇集过程中河网和河岸蓄积了 很多的水量,退水时需从河网、河岸消退流出(称调蓄作用),这样也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35.答:某闭合流域的年水量平衡方程式为:
工程水文学_复习题及答案_FXT392210_1112

《工程水文学》复习题一、概念题1、标准地下退水曲线:2、径流系数:3、洪峰流量模数:4、露点:5、流域面积:6、对流雨:7、河网密度8、连序系列9、水文测站10、水循环11、重现期12、设计洪水13、流量历时曲线14、推移质输沙率15、单位水样含沙量16、多年平均输沙量二、填空题1. 地球上的水以____态,____态,____态三种形式存在于自然界的____ 、_____ 和_____ 中。
2. 空气中的水汽凝结需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即要有吸附水分的_______, 以及使空气湿度_____________状态。
3. 按水文循环的规模和过程不同,水文循环可分为_______循环和________循环。
4. 水循环的重要环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一条河流,沿水流方向,自上而下可分为、、、、五段。
6. 地面分水线与地下分水线在垂直方向彼此相重合,且在流域出口河床下切较深的流域,称__________流域;否则,称流域。
7. 对流层内,与降水有关的气象因素主要有:、、、、等。
8. 按暖湿空气抬升而形成动力冷却的原因,降雨可分为______雨, ______雨, ______雨, ______雨。
9. 对流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0. 计算流域平均雨深的方法通常有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1.流域总蒸发包括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
12. 降雨初期的损失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描述河川径流变化特性时可用______变化和______变化来描述。
工程水文学试题标准答案

工程水文学试题(A)卷标准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20分)1、“泰森多边形”法是用来计算(?)。
(A)土壤含水量(B)面平均雨量(C)产流量(D)蒸发量2、流域某一年最大日雨量(?)流域多年平均最大日雨量。
(A)大于(B)小于(C)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D)等于3、某流域一次降雨扣除蒸发后总量P=90mm,在出口断面形成的总径流量R=50mm,流域最大蓄水容量Im=120mm,按照蓄满产流模式,其前期影响雨量Pa=(?)(A)80mm (B)100mm面平均雨量(C)50mm (D)120mm4、流域径流消退过程中,退水速度最慢的是(?)。
(A)地表径流(B)壤中径流(C)地下径流(D)三者相同5、时-面-雨深曲线上,同一历时,面积越大,则雨深越()。
(A)大;(B)小;(C)相等;(D)不能确定6、相关分析中,衡量相关程度高低的一个指标是(?)。
(A)样本容量大小(B)两个样本均值是否接近(C)两个样本Cv差别的大小(D)相关系数大小7、“定点定面关系”中的定点是指流域(?)。
(A)出口断面站点 (B)中心雨量站点 (C)暴雨中心点(D)都不正确8、P(X>50)的值(?)P(X>100)的值。
(A)大于(B)等于(C)小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9、如果流量频率分布曲线的均值和Cs不变,增大Cv值,则百年一遇流量设计值(?)。
(A)减小(B)增大(C)不变(D)都不正确10、P(Q≥2000m3/s)=5%可理解为:流量不小于2000m3/s的洪水(?)。
(A)今年发生了,明年发生的概率为5% (B)20年内发生的概率为5%(C)20年内一定发生一次(D)都不正确二、填充题1、自然界的水循环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
大循环是指:海洋→大气→大陆→海洋。
小循环是指:海洋→大气→海洋(海洋小循环);大陆→大气→大陆(内陆小循环)。
2、蓄满产流是指:在降雨入渗的水量未超过土壤缺水量 (未蓄满)之前,降雨扣除蒸发后全部用于补充土壤缺水量,不产流;当降雨入渗的水量超过土壤缺水量 (蓄满)之后,降雨扣除蒸发后全部形成径流,包括地表径流、壤中流和地下径流。
《工程水文学》期末考试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第二章水文循环与径流形成(一)填空题4.按水文循环的规模和过程不同,水文循环可分为__大__循环和___小_____循环。
5.自然界中,海陆之间的水文循环称__大循环_。
6.自然界中,海洋或陆面局部的的水循环称_____小循环________。
7.水循环的外因是______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_,内因是_常态下水的三态转换__。
8.水循环的重要环节有___降水_,_蒸发____,___径流___,__下渗__。
9.河流的水资源之所以源源不断,是由于自然界存在着永不停止的水文循环。
10.水文循环过程中,对于某一区域、某一时段的水量平衡方程可表述为进入水量-流出水量=蓄水量的变化。
11.一条河流,沿水流方向,自上而下可分为河源、上游、中游、下游、河口五段。
12.河流某一断面的集水区域称为__流域_____________。
13.地面分水线与地下分水线在垂直方向彼此相重合,且在流域出口河床下切较深的流域,称______闭合____流域;否则,称非闭合流域。
15.单位河长的落差称为______河流长度____________。
18.在闭合流域中,流域蓄水变量的多年平均值近似为____0_______。
28.计算流域平均雨深的方法通常有____算术平均法___________, __泰森多边形_______法_______, _等雨量线法________________。
30.流域总蒸发包括__水面蒸发____________ ,___土壤___________和_________植物蒸散发________。
33.流域的总蒸发主要决定于____土壤_____蒸发和_植物_________蒸散发。
34.包气带土壤中所能保持的水分最大量称为____田间持水量_____________。
35.在充分供水条件下,干燥土壤的下渗率(f)随时间(t)呈___下降____变化,称为__________下渗能力__曲线。
36.土壤中的水分按主要作用力的不同,可分为_吸湿水________、__薄膜水_____、__毛管水____和_重力水_______等类型38.降雨初期的损失包括___植物截留___ _,___填洼_______, ___补充土壤缺水量________, _______蒸发___。
水利工程:工程水文学考试答案三

水利工程:工程水文学考试答案三1、单选水循环的途径及循环的强弱,决定了水资源的OOA.地区分布B.量与质C.时程变化D.A+C正确答案:D2、单选下面对径流系数的描述正确的是OoA∙无量纲,小(江南博哥)于1B.有量纲,小于1C.无量纲,大于1D∙有量纲,等于1正确答案:A3、单选流域最大蓄水容量Im不包括OcA.植物截留量B.填洼损失量C.土壤饱和缺水量D.河槽容蓄量正确答案:D4、问答题一次洪水中,是涨水期长还是落水期长?为什么?正确答案:•次洪水,涨水期短,落水期长。
因为降雨停止后,流域上的净雨还需要一段汇流时间才能进入河网,经过河网的汇流、调蓄才能通过水文测SA05、问答题实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战略有何意义?正确答案: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应当使预期得到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亦即正面效益与因开发利用所导致的不利于环境的副作用,亦即负面效益相'F 衡,并力求前者稍大于后者以利人类社会的不断完善和进步。
6、单选采用一层模型计算流域蒸散量时,假定流域蒸散发量与流域蓄水量OOA.无关B.相关C.成正比D.成反比正确答案:C7、单选产生壤中流(表层流)的条件是通气层中存在相对不透水层,并且它上面土层的下渗率与该层的相比,要()A.前者较大B.二者相等C.前者较小D.前者小于.等于后者正确答案:A8、多选不连序系列的经验频率计算常采用OA.独立样本法B.统一样本法C.经验处理法D.随机抽样法E.期望公式法正确答案:A,B9、单选蓄满产流方式,产流计算不需要计算O»A.初损量IOB.流域时段蓄水量WAtC流域时段蒸散发量EAtD∙流域时段平均雨量PAl正确答案:A10、单选根据水量平衡原理,海洋上多年平均降水量与多年平均流入的径流量之和相比,其多年平均蒸发量OβΛ.多B.少C.相等D,或多或少正确答案:C11、单选甲乙两流域除河网密度甲大于乙的外,其它流域下垫面因素和气象因素均相同,对相同降雨所形成的流量过程,甲流域的洪峰流量比乙流域的OA.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小B.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小C.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大D.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大正确答案:D12、问答题水文测站的观测项目有哪些?正确答案:水文测站观测项目有水位、流量、泥沙、降水、蒸发、地下水、水文、冰情、水质等。
工程水文学试题及答案

工程水文学一、名词解释1. 水文学2. 水资源3. 成因分析法4. 产流过程5. 径流形成过程:6. 饱和水汽压:7. 水文遥感:8. 水文年鉴:9. 水位10. 离散型随机变量:11. 总体12. 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13. 人类活动:14. 水文比拟法15. 设计径流量16. 同倍比放大法:17. 不跨期选样:18. 特大洪水:19. 校核洪水20. 径流深:21. 汇流时间:22. 瞬时单位线:二、简答题1. 我国水资源具有哪些特点?2. 按照年降雨量和年径流深的大小,可将我国划分成哪几个地带?3. 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4. 一般情况下,地面径流、壤中流、地下径流是如何形成的?5. 一次降雨在径流形成过程中的损失量有哪些?6. 河流有哪些主要特征?7. 流量测验的内容有哪些?其中哪些属外业、内业内容?8. 在选择水文测验的河段时,应符合什么条件?9. 在布设水文测站时为什么要布设基线?10. 常用的样本统计参数在水文计算中的用途是什么?11. 进行相关分析的条件是什么?12. 进行相关分析时什么样的计算结果才能应用?13. 多年综合日流量历时曲线、代表年日流量历时曲线和平均日流量历时曲线有何异同?14. 随着流域内湖泊和沼泽的增多,年径流量的Cv值如何变化?为什么?15. 设计时段枯水流量与设计时段径流量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区别?16. 怎样对设计洪峰流量、设计洪水总量推求成果进行合理性检查?17. 如何选取水利水电工程的防洪标准?18. 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的同频率放大法有何优缺点?适用于什么条件?19. 如果流域缺乏雨量资料,如何推求定点~定面关系折算系数?20. 如何绘制面平均雨深~面积~历时曲线?21. 如何应用泰森多边形法计算流域平均降雨量?22. 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主要程序包括哪几部分?23. 如何对暴雨资料进行一致性审查?24. 为什么可以应用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三、计算题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8年公布了当时最新的全球水量平衡数据,其中大陆多年平均降水量Pc为119000km3,大陆多年平均蒸发量Ec为72000 km3,海洋多年平均降水量P0为458000km3。
水利工程:工程水文学考试答案

水利工程:工程水文学考试答案1、单选相邻流域的分界线称为()。
A.边界线B.周界线C.合水线D.分水线正确答案:D2、填空题水文循环过程中,对于某一区域、某一时段的水量平衡方程可表述为()。
答(江南博哥)案:某一区域、某一时段流入的水量减去流出的水量等于该时段区域蓄水量的变化3、单选低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延长幅度一般不应超过当年实测流量所占水位变幅的()。
A.20%B.10%C.15%D.30%正确答案:B4、填空题从本质上说,()是质量守恒原理在水循环过程中的具体体现,也是地球上水循环能够持续不断进行下去的基本前提。
正确答案:水量平衡5、单选若上升气块内部既没有发生水相变化,又没有与外界发生热量交换,这种情况下的气块温度变化过程为()A.湿绝热过程B.干绝热过程C.凝结过程D.假绝热过程正确答案:B6、问答题水循环是怎样制约全球气候的?正确答案:①水循环是大气系统能量的主要传输、储存和转化者②水循环通过对地表太阳辐射能的重新再分配,使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矛盾得到缓解③水循环的强弱及其路径,还会直接影响到各地的天气过程,甚至可以决定地区的气候基本特征④此外,象雨、雪、霜、霰以及台风暴雨等天气现象,本身就是水循环的产物,没有水循环,也就不存在这类天气现象7、填空题流域出口断面的流量与流域面积的比值称为()。
正确答案:径流模数8、单选?受冲淤影响,河流断面的水位流量关系如图所示,A线为稳定时的水位流量关系,则冲刷后河流断面的水面流量关系为()。
A.A线B.B线C.C线D.A线和C线正确答案:B9、单选垂直平分法计算流域平均雨量,所用雨量站是流域()的。
A.内B.外C. 附近D.内和附近正确答案:D10、单选矩法公式估计参数具有抽样误差和系统误差,因而不直接使用矩法估计参数,而是用()。
A.经验方式法B.期望公式C.适线法D.相关分析法正确答案:C11、单选某流域面积为100km2,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0m3/s则多年平均径流模数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工程水文学试题解第一章绪论一、概念题(一)填空题1.存在、分布、循环、物理化学性质及其环境因素,各水文现象(如降水、水位、流量、水质等)2.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运行管理3.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和多年平均年径流量4. 水文分析与计算,水文预报5.成因规律,统计规律6.成因分析法,数理统计法(二)选择题1.[d] 2.[c] 3.[b] 4.[b] 5.[a] 6. [b]7.[a] 8.[c] 9.[b] 10.[c](三)判断题1.[T] 2.[T] 3.[F] 4.[F] 5. [T] 6.[F] 7.[T] 8.[T](四)问答题1. 答:工程水文学是水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大规模开展,为满足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的迫切需要,水文工作者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大量的、深入的试验研究,使水文学发展到工程水文学阶段。
它主要包括水文分析与计算及水文预报两方面的内容。
2. 答:工程水文学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的作用主要是:(1)规划设计阶段,为规划设计工程位置、规模提供设计洪水、设计年径流等水文数据;(2)施工阶段,为施工设计提供设计水文数据,为指导现场施工,提供施工水文预报;(3)运用4管理阶段,提供各类水文预报成果,确保工程安全和发挥最大效益;同时,还需不断进行水文复核,提供新情况下的设计水文数据。
3. 答:水文规律,基本上可分为成因规律和统计规律两类,相应地,水文计算方法则分为成因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
也有将水文规律分为三类的,即成因规律、统计规律和地区综合规律,相应地,水文计算方法则分为成因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地区综合法。
4.答:水资源是水文循环引起陆地上一定区域平均每年产生的淡水量——降水量、径流量及其变化,这些可根据水文、水质观测资料通过水文学原理与方法分析计算推求,水资源评价(包括水环境质量)工作,就是由各级水文部门进行的。
可见,二者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5.答:(1)流域水量平衡原理;(2)流域降雨转化为净雨的规律,称流域产流规律;(3)流域净雨转化为流域出口径流的规律,称流域汇流规律,等等。
6.答:(1)水文现象的概率分布函数;(2)水文现象间的相关关系:(3)水文因素的地区综合规律,等等。
7. 答:长江三峡工程,是举世闻名的特大型水利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旅游等重大综合效益。
为实现这些宏伟目标,必需的建筑物有:大坝、溢洪道、电站、船闸、升船机、排沙设施等。
为设计和管理好这些工程,发挥它们的最好效益,水文上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设计洪水、设计年径流计算,来沙、输沙与淤积计算;水文、水质监测;水文预报、尤其洪水预报;水环境预测与评价。
二、计算题1. 解: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对于全球的陆地区域,多年平均得到的水量为多年平均降水量P c,必然等于多年平均流出的水量,即多年平均蒸发量E c与多年平均流入海洋的径流量R之和。
由此可得R=P c-E c=119000-72000=47000km32. 解: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对于全球的海洋区域,多年平均得到的水量为多年平均的洋面降水量P o与多年平均从陆面流入海洋的径流量R之和,必然等于多年平均的洋面蒸发量E o。
由此可得R=E o -P o=505000-458000=47000 km33. 解:对于全球来说,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全球的多年平均降水量P必然等于全球的多年蒸发量,即收支平衡,由此可得P=E c+ E o=72000+505000=577000 km3第一章水文循环与径流形成一、概念题(一)填空题1.汽、液、固,空中、海洋、陆地2. 微粒,达到或超过饱和3. 强烈上升,绝热4. 大,小5. 大循环6. 小循环7. 太阳辐射和地球的重力作用,水具有固、液、气三态互相转化的物理特性8. 蒸发、降雨、下渗、径流9. 水文循环过程10. 某一区域在某一进入的水量减去流出的水量,等于该时段该区域蓄水量的变化11. 河源、上游、中游、下游、河口12. 流域13. 闭合流域,非闭合流域14. 河流长度15. 河流纵比降16. 河网密度17. 河数率,河长率,面积率,比降率18. 零19. 气温、气压、风、湿度,云度20. 水汽含量不变,气压一定的条件下,气温下降,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21. 对流、地形、锋面、气旋22. 冷锋23. 暖锋24. 雨强大、降雨范围小、降雨历时短25. 高空槽、锋面气旋、低涡、切变线26. 称重、虹吸、翻斗27. 越大28. 算术平均法、泰森多边形法、等雨量线法29. 时段平均雨强,瞬时雨强30. 水面蒸发、土壤蒸发、植物蒸散发31. 套盆式型、8020φφ、601E 型、蒸发池32. 温度、水汽压饱和差,扩散、对流、紊动33. 土壤蒸发、植物蒸散发34. 田间持水量35.下降,下渗能力曲线36.吸着水、薄膜水、毛管水、重力水37. 毛管力38. 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缺水量、蒸发39. 产流、汇流40. 地面径流、壤中流、地下径流41. 标准地下退水曲线42. 径流系数43. 流量44. 径流模数45. 洪峰流量模数(二)选择题1.[b]2.[c]3.[a]4.[d]5.[d]6.[d]7.[c]8.[b]9.[d] 10.[c] 11.[d] 12.[c]13.[d] 14.[c] 15.[b] 16.[c]17.[c] 18.[b] 19.[a] 20.[d] 21.[c] 22.[c] 23.[a] 24.[b]25.[d] 26.[d] 27.[c] 28.[b]29.[a] 30.[c] 31.[b] 32.[b] 33.[b] 34.[c]35.[d] 36.[d] 37.[c] 38.[c] 39.[b] 40.[b]41.[d] 42.[c] 43.[b] 44.[b] 45.[b] 46.[c] 47.[a] 48.[c]49.[b] 50.[a] 51.[b] 52.[b]53.[b] 54.[c] 55.[b] 56.[a] 57.[c] 58.[b] 59.[b] 60.[d]61.[a] 62.[a] 63.[c] 64.[a]65.[b] 66.[a] 67.[b] 68.[d] 69.[d] 70.[c] 71.[d](三)判断题1.[T]2.[T]3.[F]4.[F]5.[T]6.[T]7.[F] 8.[F] 9.[F] 10.[T] 11.[T] 12.[T]13.[T] 14.[T] 15.[T] 16.[F] 17.[F] 18.[F]19.[F] 20.[T] 21.[T] 22.[F] 23.[T] 24.[F]25.[F] 26.[T] 27.[T] 28.[T] 29.[F] 30.[F]31.[T] 32.[F] 33.[F] 34.[F] 35.[F] 36.[T](四)问答题1.答:地球上的广大水体,在太阳的辐射作用下,被蒸发成水汽,随风向各处输送,并在适当的气象条件下,成云致雨,降落在地面或海洋上,前者又形成地面、地下径流,回归大海。
地球上这种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再蒸发……的循环过程,称水文循环。
形成水文循环的原因,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水具有固、液、气三态转化的特性;再是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
2.答:水资源是指由于自然界的水文循环,在一定地区形成的多年平均年降水量或年径流量,为淡水资源。
因为水文循环年复一年永不停止的进行,水资源也就年年生成,所以是再生资源。
3.答:从前认为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因为从前的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人口较少,用水还远远没有超过那里的水资源量,因而产生了这一错觉。
现在,人口大大膨胀,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生产力高度发展,用水供不应求,开始认识到从前的观念是不对的。
要使水资源能够长期可持续利用,最根本的措施是提高用水效率,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防治水污染,合理调配水量,尽可能减少淡水资源的无效蒸发,以及咸水淡化。
4. 答:(1)搜集指定断面以上河流所在地区的地形图;(2)在地形图上画出地面集水区的分水线;(3)用求积仪量出地面分水线包围的面积,即流域面积。
5.答:(1)流域在非岩溶地区,没有暗河、天坑;(2)径流系数小于1;(3)出口断面能下切至岩层。
6.答:(1)毁林开荒使山区的植被受到破坏,暴雨时将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使下游河道淤塞,排水不畅;(2)裸露的坡地,下渗差,暴雨时产生地面径流大,汇流速度快,将使洪峰大大增高。
7.答::围垦湖泊,主要使湖泊的蓄洪容积大大减小;同时,被围垦的土地,还要大量排渍,使河流洪水显著加剧。
8.答:因大、中流域地面大,地下分水线不重合所造成的地面、地下集水区的差异相对全流域面积很小,此外有可能使正负差异相互抵消,另外大、中流域出口断面下切较深,使地下径流全部通过出口断面流出。
9.答:岩溶地区地面溶洞非常发育,地面、地下分水线常常不一致;或比较小的流域,因河流下切过浅,出口断面流出的径流并不正好是流域地面集水区上降雨产生的径流;人为的跨流域调水等等。
10.答:河流自上而下分为河源、上游、中游、下游、河口五段,河源是河流发源地,可以是泉水、溪涧、冰川等;上游的河谷窄、坡度大、水流急、下切侵蚀为主,常有瀑布、急滩;中游坡度渐缓,下切力减弱,旁蚀力强,河槽变宽,两岸有滩地,河床较稳定;下游河槽宽,坡度缓,流速小,淤积为主,浅滩沙洲多,河曲发育;河口泥沙大量淤积,往往形成三角洲。
11.答:斯特拉勒(strahler)法按如下原则对河流进行分级:(1)直接发源于河源的小河为1级河流;(2)二条同级的河流汇合成高一级的河流,如二条1级河流汇合成2级河流;(3)两条不同级的河流汇合成的河流,其级别为二者中的较高者,如1级的与2级的汇合后仍为2级。
依此类推至流域出口,得流域中各段河流的级别。
12.答:霍顿(Horton)提出的河流地貌定律有:(1) 河数率:指河系中任一级河流的条数与该级河流级别的关系。
(2) 河长率:指河系中任一级河流的平均长度与该级河流级别的关系。
(3) 面积率;指河系中任一级河流的平均面积与该级河流级别的关系。
(4) 河流比降率:指河系中任一级河流的平均比降与该级河流级别的关系。
13.答:(1)读雨量器的刻度有误;(2)干燥的雨量器需一定的雨水润湿内壁及漏斗;(3)自记雨量计的浮子导杆的摩擦影响(4)风速、风向的影响;(5)雨量器安装不够标准。
14.答:(1)充足的水汽供应;(2)强烈持续的空气上升动力冷却。
15.答:因为降水是水文循环过程中输送的水汽在适当的条件下形成的,而这些水汽主要来自海洋的蒸发,在向内陆的输送中,距离海洋愈近,水汽愈丰沛,形成降水的条件愈有利,所以降水丰沛;水汽输送途中,随着不断的降水,气流中的水汽不断减少,形成降水的条件愈来愈不利,使西北内陆的降水量也就逐渐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