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化
从会计电算化到财务信息化

关标准 的发布实施 , 虽然为企业利用会计信息化数据进行分析
但是在工作 中偶尔也会碰到这样的现象 , 的制度和流程虽然 决策提供 良好技 术支撑 ,也对 财务信息化提 出更高 的技术 要 有 早 已制定 ,内容不可操作,无法落地 ;有的工作 找不 到制度依 求 。 据, 只好遵循所谓不成文的规定 ; 财务体制建 设也是实现财务 信 息化 的根基和难 点所在 。 作为企业, 务管理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 的过程,既要适 财 应新的需要 ,又要 兼顾历史 , 使我们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无 法快速 适应 与拿 为己用 。实际上从会计 电算化到财务信息化 , 重要的是管理思想与工作 方法 的一个质变的跨越 。不管怎样 ,
大大减轻 了会计人员手工工作量 , 提高 了工作效率 , 而且会计 纸质报表或通过 电子 邮件 , 人工报送 报表最大 的弊端就 是浪 费 人工 , 数据在 处理 的过程 中往往 可能 出现误差 , 一个环 节出错 然而 ,从管理 的角度 来讲,财务管理 的核心应 是具有 “ 管 就可能造成整个 流程 都需要进 行修改 。 理 ”功能 ,财务管理也不仅仅是财务部 内部 的管理问题 ,而是 1 会计 电算化 与财务信息化的 巨大差距 . 3 面 向全 企业 的财 务管理 。 务管理信息系统也应该是属于企业 财 作 为财 务人 员, 往习惯遵 循固有的财务管理模式 , 愿 往 不 信息系统 的一个 子系统 , 是 目前大部分企业使用 的财务软件 意或者不敢 于进行管 理变 革 。 至认 为使用计算机处理 电子 表 但 甚 还是处于 电算化 水平,只注重 “ 核算 ”职能 ,并不能与企业战 格或使用财 务软件处 理财 务工作就等 同于财务信 息化 。 或者 听 略 目标及管理 需求相融 合 。财 务软 件只是在 财务部 门 内部使 从某个软件 公司鼓吹一个 概念 ,画一个 “ 大饼” ,购买 一两 套 用, 与单位 内部 的业 务部 门也没有很好 的共享与通信 。已明显 软件 ,表面上文章做足 ,好像取得很大进展 ,实质上只 是小打 滞后于现代信 息技术 的发展 , 计 电算化 已无法满足财务管理 小 闹,与原来工 作模 式相 比,除 了劳 民伤财 ,毫无 实质进 步 。 会
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切实助力会计改革与发展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全面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无论是会计审计准则、内部控制标准的贯彻实施,还是宏观经济决策与微观经营管理,都更加倚重于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基础,对会计信息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会计信息化建设是《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所确立的“十二五”时期会计改革与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
《规划》从会计改革与发展的全局高度出发,提出了“十二五”时期会计信息化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勾勒了未来五年我国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夸姣蓝图,对于全面推进新时期会计信息化建设,切实助力会计改革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会计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各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和内部管理,国家社会管理、宏观决策和市场监管,以及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等各个方面。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变革的技术手段和基础性工程。
会计工作与信息化建设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在新的历史时期,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辟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和变革力量。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制定发布了《2022—2022 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对各部门、各地区提出了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并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
会计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完善国家信息化总体布局的重要环节和基础工程,也对提高全社会信息化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会计惟独与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相结合,才干深度挖掘会计的信息功能,才干充分发挥会计的管理职能,才干实现会计信息的决策实用目标,才干提升会计在经济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资源已经成为弥足珍贵的经济资源。
会计信息作为资源配置的引导员、资本市场的风向标和经济信息的主载体,对于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和企业加强微观管理都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
浅谈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的比较

财 经 与管理
浅谈 会计信息化 与会 计 电算化 的比较
付 娟 ( 黑龙 江省 军 区金桥 招待 所 , 黑 龙 江 哈 尔滨 1 5 0 0 1 0 ) 摘 要: 随 着科 学技 术的发 展 , 信 息化技 术在 各个 行 业 中都得 到 了广 泛 的应 用 , 在 会计 工作 中 , 大部 分 企 业 中都 实行 了电算 化 的 工作模 式 , 对 于会 计 信 息化和 会 计 电算化 在 某 些方 面有 着相 似 的地 方 , 有 些人 经 常会 在 主观 意 识 上将 二 者混 淆 , 但 是 在 实质上二 者是 有 区别 。对 于这二 者之 间区别 , 本文 给予 了相应 的 阐述 。 关 键词 : 会计; 信 息化 ; 电算化 ; 比较 中图 分类 号 : F 2 3 文 献标 识码 : A 1会计 电算 化和会计 信息 化的概念 会计 电算化 就是利 用计 算机 技术处 理 会计 工作 , 在计 算机 中安装 会计软 件 , 然 后 将会 计相 关数 据 录入 到计 算机 中 ,通过 计 算机程序的运行,得出会计报表和核算数 据 。这是一 项 由计算 机技术 代替 手工 记账 和核算 的工作 方式 ,是对会 计工 作 的历史 性 变革 ,是科 学技术 发展 到一定 阶段 的必
然产物 。
随着信 息化 的建设 进程 加快 ,在会计 工作 中引入 了信 息化 ,这是一 项将计 算机 技术 、 通信技 术 、 网络技 术等信 息化 的工作 方式 运用 到会计 工作 中 ,通过 对会 计信 息 的整 理 、 加工 和传 输 , 使 会计信 息能够 更好
的为 企业 的发展 服务 ,企业 的领导 者可 以 通过会 计信 息而 对企业 的发 展动态 有一个 清晰 的 了解 ,为会 计信 息 的使 用者 提供 了 个 载体 。 从 以上可 以看 出 ,会计 电算 化和会 计 信息 化是 两个不 同的概 念 ,二者在 本质 上 有着 区别 ,这是 两个不 同发 展 阶段 的工 作 模式 。 2会计 信息化 与会计 电算化 的区别 应 当看到 , 没有 过去 2 O多年会 计 电算 化所 积 累的丰 硕成果 ,今 天的会 计信 息化 也 就无从 提 出与研究 。会计 信息 化与会 计 电算 化 , 没有划 定 的边界 , 只是 随着信 息技 术 的不断 发展 与其在 会计领 域应 用深 度和 范 同 的不 同而 在认识 上产 生 了飞跃 ,两 者 都 以信 息技术 为特 征 , 所 不同 的是 , 由于在 不 同时代 所依 托 的信 息技术 迥异 而使 其各 自 应 用 的外延和 内涵产 生了较大 的 区别 。 2 . 1信息 技术环境 的 区别 人们通常 所说 的信息 技术 不是单 纯 的 种技 术 , 而 是计算 机技 术 、 网络通信 技术 和信息感 测技 术 等组群技 术 的简称 。会计 电算化 阶段 ,人们谋 求能 够开发 出解 决会 计 领 域 的单 项 工 作 或整 体 核 算 工 作 的软 件 ,从 而帮助 会计 工作人 员实 现劳动 力 的 解 放 和生 产力水 平 的提 高; 硬 件 方面 则 主 要 以单机 环境 或 r / s ( 文 件/ 服 务器 ) 架 构 为 主, 很少涉 及 网络 通信技术 和感测 技术 。 会 计 信 息化 阶段 ,人 们需要 研究 和开发 集财 务管理 、 生产 管理 、 供 应 链 管理 、 人 力 资 源 管理乃 至决策 支持 等诸 多子 系统 于一 体 的 管 理信 息 系统 ,会计 信息 系统 属于管 理信 行实 时处理 。 科技 信 息, 2 0 0 8 . 息 系统 的重 要子 系统 , 这 个 阶段 的 MI S ( 管 2 . 6信息输 出的 区别 【 2 ] 王敏. 会计信 息化 与会计 电算化 的比较分 理信 息系统) 、 E R P (  ̄业资源计划) - 、 s c M “ 共 电算 化环境 下 ,会 计信 息 的输 出主 要 析 『 J ] . 中国新技 术新 产品 , 2 0 1 0 . 应链管 理) 、 C R M ( 客户关 系管 理) 等产 品 和 有显 示 、 打印 、 磁盘 等方 式; 信 息 化环 境下 ,
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的比较分析

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的比较分析
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都是应用计算机技术来辅助、支持会
计业务处理的方式,二者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都需要使用计算机
软件来完成会计核算工作,都能大大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都能为会计决策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
然而,会计信息化和会计电算化也存在一些差异:
1. 概念不同:会计电算化主要关注对数字化数据进行处理和管理,更侧重技术手段和数据处理方法;而会计信息化则强调信息的
使用和价值,更侧重于信息化发展和利用。
2. 内容不同: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主要内容是对各项会计业务进行计算、分类、制表等操作,对
业务数据进行存储、管理、加工和输出;而会计信息化更广泛,涵
盖了会计电算化的基础之外,还包括财务分析、决策支持、风险控制、内部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3. 级别不同:会计电算化通常是一种辅助性质的技术手段,可
被视为会计信息化的一种工具。
而会计信息化则是更高层次的概念,旨在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企业管理和决策的全面信息化。
综上,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交叉和重叠,但从概念、内容和级别上来看仍有一定的区别。
在实践中,会计电
算化可以作为会计信息化的基础,通过应用信息技术的手段实现更
强大的应用,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浅谈企业会计如何从电算化走向信息化

育 评 论 ,2 0 年 第 1 00 期
[】 亚 非 主 笔 :《 口质 量 与 经 济增 长 方 式》 中国 经 济 出版 协 同等 ,都可 以得到实时处理 ,同t} 结果反馈给 业务 系统 , 5侯 人 . tB 1 , 全
维普资讯
器
黎
不能适应产业调整韵 步伐 , 导致原有的人力资本贬值 , 力资本价 人
值降低 , 甚至被淘汰。人 力资本 淘汰率越高 , 明产 业结构演进得 说 越快 , 知识和技能的扩散、更新越快 , 产业发展越有活力 , 产业创
新 能 力 越 强 , 业 的竞 争 优 势 也 就 越 持 久 。产 业 结 构 优 化 升 级 的 产
使整个集 团的财务 部人 力成本下降3 %~5 % ; 0 0 报表合 集型产业过渡 ,技术密集 型产业向知识 密集型产业转换 。在 这种 财务管理 , 周缩短到 3天; 应收账款周转率提 高 2 5倍 ; 房地产成本降 产 业 高 级 化 的过 程 中 ,人 力 资 本结 构也 随之 向 高 级 化 演 化 , 置 并从 1 配
的一 个 节 点
同技能的人 力资本会从低效率 的地 区、产业 、企业向高效率 的地 方转移 , 这种人 力资本 积聚 , 又会加剧人 力资本所有者之 间的竞 争, 迫使他 们不 断进行 自我投 资 , 促进人力资本扩展 , 提升就 业优 势 ,从 而带来人力资本利用广度 、深度 、效 率以及效益的提高。
分 工 细 化 、产 业 集聚 的过 程 。而 在 市 场诱 导机 制 的作 用 下具 有 相
二 、会计从 电算化走 向信 息化浪潮的出现 互联 网的发展 .WT O的经济背景 ,对传统会计 管理 发起 了猛 烈;击 ,预 示着会计 电算化新的一场革命的到来 。 中
从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化——加快林场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 —
在存储过程 中 , 一旦计算机损坏 , 很容 易造 成数 据丢失。而会
计信息化通过互联 网在上级 服务器 上存储数 据 , 其 数据存 储 的地点更 多 , 从而能够有效避免数据丢失的风险 。 2 当前林场会计工作实施会计信息化所面临的 问题
加快 林 场 会 计 信 息 化
建 设 的对 策
刘 兆 蓉
( 黑龙江省东京城林业局 , 黑龙江 牡丹 江 1 5 7 4 2 1 )
2 . 1 会 计 信 息化 对会 计 理论 与 实务 的影 响
在现行会计理论 中, 企业 可能基 于 自身的利益 , 利用成本 效益原则 , 选 择有 利于己 的资 产确认 与计量 的方法操 纵会计 数据 。这就给信息的使用 者带来 一定 的困惑 。因此 , 会 计信 息化对会计基础理论产生 了很大 的影响 , 信 息的可靠性 、 相关
3 . 2 加 强林场会计队伍 自身素质的建设
在人才培养方 面 , 应 当在会计人 员 中普 及计算机 网络 知 识、 电子商务知识 , 强调财务 与业务一体化概念 。提高会计从 业人员技术水平 , 不断加强业务学习 , 培养崇高 的责任感 和事
段, 出错率几乎为零 , 即使 是一些 复杂 指标 的计 算 , 也可 以通 过 容错率程 序 以及 精度 控制 程序 来 实现 准确 率 的控 制。当
计算量 非常大 , 尤其是 当前 随着经济 的发展 , 需要计算的数据
3 . 1 创 新林 场 网络 财 务 管理
加速 发展 财会 网络化 , 必须 以网络系统 理论及 实务 为基 础, 以企业和客户的要求为基本 出发点 , 根据实 际需要不 断开 发 网络财 务的新 功能 , 同时 向网上用户 提供及 时 、 灵活、 多样 化信息服务 , 通过 网络财务 企业 的资金运 动就可 利用信息 技 术在虚拟 空间内完成 。
会计信息化实务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会计信息化实务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绪论单元测试1.()年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被定名为“会计电算化”。
参考答案:19812.()年我国提出了从会计电算化走向会计信息化的观点。
参考答案:19993.()年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
参考答案:20134.目前一个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内各个子系统间数据传递的方式大体有()。
参考答案:集中传递式;直接传递式;账务处理中心式5.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ERP系统有()。
参考答案:Oracle;SAP;用友;金蝶6.会计信息系统一般包括()。
参考答案:应收及应付款;职工薪酬核算;会计报表;账务处理7.会计软件实质上是将会计数据转化为会计信息的系统。
参考答案:对8.在会计信息系统中,各个子系统是完全独立的。
参考答案:错9.账务处理子系统以凭证为原始数据,通过凭证输入和处理,完成记账和结账工作,生成日记账、总账和除各子系统生成的明细账之外的全部明细账。
参考答案:对10.在账务处理中心式的结构中,会计报表系统是最重要的核心子系统。
参考答案:错第一章测试1.()有权在系统管理中建立企业核算账套。
参考答案:系统管理员2.()有权在系统管理中修改企业核算账套。
参考答案:账套主管3.清空账套库数据是指()。
参考答案:留一些信息,如基础设置等4.创建账套时,可以设置的基础信息不包括()。
参考答案:人员是否分类5.下列不属于系统管理主要功能的是()。
参考答案:对往来款项的统一管理6.系统管理员可以进行的操作有()。
参考答案:进行系统启用;创建账套;增加用户7.账套主管可以进行的操作有()。
参考答案:修改账套;进行系统启用8.在系统管理模块中可以进行的操作有()。
参考答案:创建账套;增加操作员;设置操作员权限9.关于权限设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对于数据级权限和金额级的设置,必须是在系统管理的功能权限分配之后才能进行。
;一个账套可以有多个账套主管。
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之我见

( 1 ) 财务职能的转变。会计信息化使会计人员从繁琐的账务工 1 、 会计 电算化与会 计信息化 的区别 。 会计 电算化 , 可 以说 作 中摆脱 出来 , 从而把更 多的精力投入 到信 息分析和 利用 、 预
一
、
为何 息系统 , 是人工会 计的模拟 系统 。 尽管 通过会计 测决策等 创造 性的工作 中来 , 成为名副其实 的管理者 , 这 也是
它不仅 是信息技术 运用于会计 上的变革 ,更代表 的是一 种与 大为减少 , 作 为这一转变过 程的结果 ,财 务资源会被 重新配 现代信 息技术环境相适 应 的新 的会 计思想 。 置, 成本也会 降低 。另一方面 , 如果 中小 企业无视现有 的发展
2 、 从 会计 电算化 向会计信息化 转变 的必 要性 。 现今, 在会 需求 , 那 么企业的会 计系统就只能停 留在 原有的水 平 , 最终导 计 电算化 实施过程 中 ,我们所 面临的一 大问题就 是财 务数据 致 企业无法进一步 发展 , 而被市场所 淘汰 。随着 管理技术 、 信 与业务数 据不能共享 互通 , 致使 财务软件 只有财 务部 门在 使 息处理 能力的发 展 ,各种信 息职能之间 的统一使信 息职能 与 用, 与企业 内部的业 务部门也没有很 好地连接 。 财务人 员录入 决 策职能之间 的界限趋于模 糊 ,使得会 计人员参加 管理和决 的数据 , 基本上 只是单纯 地为了记账 , 完成事后对业 务的反 映 策 成为可能 。 会 计信息化 向会 计人员提 出了新挑战 , 同时也给 工作 。会 计电算化实施 中还存在 另一大 问题 就是与 企业外 部 会计人 员提供 了机遇 。 我们应 在这转变 的过程 中, 使 自己适应 角色 的转 变 , 从单 门无法及 时准确地提供管 理者关心 的财务信 息 。可见 从会 计 纯的核算者向管理决策者转变 , 把握机遇 , 成为企业的管理决 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转变是我国企业目前不得不解决的问题 策者 。 之 一 。E时代信 息技术 革命和 经济全球 化浪 潮冲击着 世界 的 参考 文献
谈会计电算化向信息化转化的必要性

组 织结构来 达到 分工与协 作 的管 理 ,
借以实现标 准化 的大量生产 ,实现规
模 经济效益。金字塔 式的组织 结构一 直是我国企业运营的构架 ,这种层层 分级的管理模式在传统的经济环境下 确实发挥 了巨大作用 。 但是时至今 日, 企业经济活动量大大增加 ,所处经济 环境变化加快 ,所面临 的竞争 日益激 烈 ,原有 的管理模式抑制 了企业 的快 速反应及决策 能力 ,同时 可能导致 企 业 整体 目标 现代化 和各分 部 目标相冲
维普资讯
会计 信息 系统作为企业信息化系 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影响并支撑着
资产严重失实。 对应 收账款 只记数量 , 而对其账龄 、 收账款成本 、 应 客户信用 等级等不予计算分析 ,致使企业三角 债屡清不止 。
有及时开展其他系统的建设。 : 如 服务 于生产的制造系统 、服务于仓储的 自 动存储系统 、服务于管理 的办公 自动 化 系统 、服务于决策 的决策支持 系统 等 。有 的企业虽然也在开展其他 系统 的建设工作 , 由于缺乏整体的规划 , 但 没有用企业 信息 化的观点来统 一指 挥 信息化工作 ,造 成各个 系统 与会计 电 算化系统之间数据格式不统一 和不一 致 ,使会计 电算 化必须采用 手工辅助 的办法与外界交流 ,其信息化的作用 也大大降低。 二、 会计信息化”和 “ “ 会计 电算
就 提 上 了议 事 日程 ,这 是 历 史前 进 的 迫切需要。
理和信息技术重整会计流程 。
3 系统地位 的区别 。会计 电算化 、 是财务部 门的事务处理 ,按计算 机的 概念来说 , 是一个部 门级 的概念 。 那么 会计信息化的地位是企业业 务处理及 管理 系统 的有机组成部分。
的新一代会计信息系统。它与会计 电
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转变的必要性分析

动该项转变活动顺利进行 。 也必须按照这 4 I 2会计 信息 化是 企业 会计 电算 化 发 种模 式来 进行 , 才 可 以确 保 活动 目标 得 以 展的必 然需 求 生成 。 如果 中小 企业 无 视现 有 的进 展 需求 , 2 . 2要合 理 的硬件 装 置来 起到 支撑 作 那 么企 业 的会 计 系统 就 只 能 停 留 在 原有
2 Q !
Q : Q 2 (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财 经与管 理
Ch i n a Ne w Te c h n o l o g i e s a n d Pr o d u c t s
会计 电算化 向会计信息化转变的必要性分析
韩太义
( 大庆市 自来水有 限公 司, 黑龙江 大庆 1 6 3 0 0 0 )
阐述 了这 种 变化 相 关的 内容 。
关键 词 : 会 计 电算化 ; 会计 信 息化 ; 转 变; 必要性 中图分类 号 : F 2 3 文献 标识 码 : A
1为 何进 行转 变 针对 电算化 前 进 的趋 势来 讲 , 现在 外 国已经 获取 了非 常好 的成 就 , 许多 国家 早 已进 入信 息化 的进 程 。 针对 我 们 国家 来 看, 其还 是处 于 初始 时 期 。对 绝大 部分 的 单位来讲 , 现在的电算化只是局限于单纯 的模仿阶段 , 并未把相应 的流程和单位 的 活 动 内容综 合 到一起 。因此 , 要 想 确保 其 功效 合理 有 , 就应 该 电算 化 不 断 的朝着 信 息化 的层 面 前行 。深 入 的 分析 发 现 , 其 具 体 的要素 在 于如下 的一 些 内容 : 1 . 1电算化发展的最高时期是信息化 在现 在 的 电算化 里 , 它 只是 把 以往 的 记账 形式等通过人工的方式转变成了 电 脑的方式 , 是一种难度不是很 高的手工会 计体 系 的仿 照作 用 , 其在 一定 程 度 上提 升 了活 动功 效 以及 品质 , 不 过并 未 带 动信 息 化朝着 有利 的方 向迈 进 。 分 析外 国的许 多 先进思想我们发现, 信息化属于电算化发 展到 一 定 时 期 的产 物 ,是 其 更 深 入 的 层 次, 对 开展 财会 活动 益处更 多 。 1 . 2能够 合理 的应 对 电算化 自身 的不 利现象 信 息 化 是 存 在 于 电算 化 的 前 提 之 上 的, 是 财会 活 动和 单位 业 务活 动 的综 合 体 现 。因此 , 信 息化 展示 给 我们 的是单 位 对 财 会活 动融 人单 位管 理 的作 用 。 从 具体 功 效 上来 讲 , 它 能够更 加 合 理融 入 到单 位 的 具体活动里, 能够改善 电算化面临的不利 显 现象 。 1 . 3更加 的合 乎单位 的电算化 的规定 通过分析其他国家的发展 情况来分 析, 它必然是电算化前进到一定阶段的产 物 ,必须按照信息化的模式来开展活动 , 才 可 以确保 财务 活 动 能够 顺利 的 进行 , 因 此, 深入 的分 析 此 项 内容 , 我们 可 以 发现 其 更 加 的合 乎 单 位 对 于 电 算化 内容 的规 定。 2转 变用 到 的实际 方法 不管 是 分析 外 国 的情 形 , 亦 或 是 分析 我们 的单位 的具 体需 求 , 该 项转 变 工作 是 必然 会存 在 的。 要 想确 保该 项转 变能 够顺 利 的开展 , 就 应该 按 照如 下 的 内容 来 开展 工作 。 2 . 1单位 负责 人要 高 度 的关注 信 息化 内容 这种变化对单位来讲意义十分的关 键, 进 行 好此 项 变 化 活 动 , 必 然 对 单 位 的 财会 活动 以及 日常 的运 作 有 非 常 积 极 的 为这 一转 变 过程 的结 果 , 财务 资 源会 被 重 意义 。所 以 , 要 想 确 保该 项 变化 内容 能够 新配 置 , 成本 也 会降低 。由此 可见 , 会计 信 得 以顺 利 地 发展 , 首 先 就要 确保 单 位 的负 息化 对 提 高 企 业财 务 管 理 质 量 有 着 重 要 责人高度的关注该项 内容, 而且要在单位 意义 , 在 企业 的财 务 管理 中将 会 发挥 积 极 整体产生从上到下的管理体系 , 切实的带 作用 。
“会计电算化”同“会计信息化”的区别共4页

“会计电算化”同“会计信息化”的区别一、会计信息化同会计电算化的差异必须看到,失去会计电算化在过去20多年的积累的丰硕成果,现在的会计信息化也就无从研究与说起。
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确切的边界没有划定,只是随着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与其在会计领域应用范围和深度的差异而在认识上产生了飞跃,信息技术为两者的特征,不一样的是,因为在不同时代所依托的信息技术迥异而导致其各自应用的内涵和外延出现了较大的差异。
1.区别信息输出电算化条件下,显示、打印、磁盘等方式是会计信息的主要输出方式;信息化条件下,除了上述方式以外,更多的信息共享和传递可以通过网络实现,通过划分权限级次、授权,从信息系统上企业内部各个部门、机构直接获取。
随着在大型系统中深入研究XBRL(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以及B/S(浏览器/服务器)体系架构的逐步应用和推广,在Internet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上把其财务信息公布。
2.区别信息输入会计电算化条件下记账凭证是其输入系统,数据输入主要由财务部门自己实施;而会计信息化大量数据的获取可直接从企业内外其他系统获取,可以预见,随着网络安全技术及原始凭证标准化问题的解决方式日臻成熟,原始凭证经过数字签名会在会计信息系统中直接进入。
3.区别数据处理会计电算化处理的数据主要通过批量处理方式,而会计信息化对数据进行实时处理成为可能。
在计算机网络条件下,企业的业务部门开展协同工作,企业信息的内部用户在系统集成的数据库中储存所产生的各类数据信息,通过Intranet(企业内部网),对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对数据库进行实时访问。
4.区别系统层次地位会计电算化属于部门级应用,主要为财务部门的管理与核算提供服务;而会计信息化属于企业级应用,是组成企业信息化的有机部分,除了为财务部门提供服务外,还要为决策支持层、信息管理层和决策层服务。
5.区别系统目标在会计领域里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而提出的会计信息化和会计电算化差异概念。
浅论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的区别

浅论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的区别作者:刘志芹来源:《科学大众·教师版》2011年第06期摘要: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在社会经济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而会计信息处理方式随着网络和时代的进步也发生了巨大变革。
近年来,人们总是将会计信息化和会计电算化相混淆,认为两者是同一概念,没有实质区别;也有人认为会计信息化的概念优于会计电算化。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会计电算化中图分类号:F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6-109-001一、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概念的含义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含义是指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领域,用会计软件指挥各种计算机替代手工完成,或手工很难完成的会计工作的过程。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过程,是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全面运用以计算机、网络与通讯为主的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存储应用等处理,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者、企业外部的信息使用者提供全面、及时的信息,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的区别应当看到,没有过去20多年会计电算化所积累的丰硕成果,今天的会计信息化也就无从提出与研究。
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没有划定的边界,两者都以信息技术为特征,所不同的是,由于在不同时代所依托的信息技术迥异而使其各自应用的外延和内涵产生了较大的区别。
1.信息技术环境的区别人们通常所说的信息技术不是单纯的一种技术,而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信息感测技术等组群技术的简称。
会计电算化阶段,人们谋求能够开发出解决会计领域的单项工作或整体核算工作的软件,从而帮助会计工作人员实现劳动力的解放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硬件方面则主要以单机环境或F/S(文件/服务器)架构为主,很少涉及网络通信技术和感测技术。
会计信息化阶段,人们需要研究和开发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乃至决策支持等诸多子系统于一体的管理信息系统。
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历程

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历程
1. 传统手工会计阶段
在信息技术尚未发展的时期,会计工作主要是手工完成的,这个阶段的会计工作量大、效率低、耗时长。
2. 电算化会计阶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会计工作开始采用计算机来处理,这个阶段的会计工作初步实现了电算化,大大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
3. 核算型会计软件阶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会计核算软件开始出现,这个阶段的软件主要解决的是会计核算问题,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4. 管理型会计软件阶段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需要更好地进行财务管理和决策,管理型会计软件应运而生,这个阶段的软件开始注重管理功能的实现,提高了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5. 决策型会计软件阶段
随着会计核算软件和管理型会计软件的发展,企业需要更好地进行决策支持,决策型会计软件应运而生,这个阶段的软件开始注重决策支持功能的实现,提高了企业的决策支持水平。
6. 电子商务会计阶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开始兴起,这个阶段的会计工
作需要适应电子商务的需求,实现了在线交易、在线结算等功能。
7. 智能型会计软件阶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会计软件开始出现,这个阶段的软件结合了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会计处理。
8. 云计算会计阶段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云计算会计软件开始出现,这个阶段的软件通过云计算技术实现,用户可以通过网络使用会计软件,无需安装和维护。
9. 大数据会计阶段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大数据会计软件开始出现,这个阶段的软件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可以分析和利用大量的数据来进行财务管理和决策支持。
试论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

会计电算化是用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报账,进而实现会计工作现代化的过程。
在市场经济环境日益复杂的形势下,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为企业提供了及时、准确和完整的财务信息,增强了信息的决策有用性,提升了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能力。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实践表明,会计电算化的推行,不仅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会计核算的工作质量,而且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为会计人员参与生产经营决策创造了有利条件。
但是,会计电算化是工业经济和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按其理论建立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是一种重在满足内部管理的、封闭式的系统,与企业外部社会信息系统相互隔绝。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竞争的日益激烈,会计电算化中财务与业务不协同、没有实时动态的财务信息来支持管理和决策的弊端日益凸显。
为了顺应现代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会计信息化的概念逐渐浮出水面。
一、会计电算化的含义自从1979年财政部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首次进行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应用的试点至今,会计电算化事业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已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历程。
在财政部门、专家学者、会计软件用户和厂商的共同努力下,会计电算化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会计电算化是电子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应用的简称,就是用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数据处理工具替代手工会计核算的技术与方法,同时将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数据库等新兴理论和技术应用于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中,以提高财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进而实现会计工作现代化的过程。
会计电算化不仅以计算机替代人工记账,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会计核算的速度和准确度,还改变了会计核算方式、数据储存形式数据处理程序和方法,扩大了会计数据领域,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并且改变了会计内部控制与审计的方法和技术,因而推动了会计理论与会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完善,促进了会计管理制度的改革,是整个会计理论研究与会计实务的一次根本性变革。
同传统手工会计相比,会计电算化主要有以下特点:1.更适应现代管理的要求;2.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3.提高了信息资源的共享性;4.提高会计信息的安全性;5.提高会计核算的效率。
简述我国的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过程。

简述我国的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过程。
我国的会计信息化是指通过计算机和相关技术手段,将会计管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手工会计阶段。
在这个阶段,会计工作主要依靠人工进行,包括账簿的手工填写、账目的手工核对和报表的手工制作等。
由于人工操作的限制,会计工作效率低下,容易出现错误。
这个阶段在我国的会计发展中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
第二阶段是电算化会计阶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会计工作开始逐渐引入电子化手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在会计数据的录入、处理和存储方面实现了电子化,但仍然需要人工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这个阶段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减少了人为错误,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第三阶段是会计信息系统阶段。
在这个阶段,会计工作开始实现全面的信息化。
会计信息系统是指将会计工作中的各个环节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整合和管理,实现信息的共享和流动。
会计信息系统包括会计核算系统、财务管理系统、成本管理系统等。
这一阶段的出现,使得会计工作更加规范化、自动化和高效化,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第四阶段是大数据会计阶段。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兴起,会计信息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大数据会计是指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会计数据,挖掘其中的商业价值和风险,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更加准确和全面的依据。
大数据会计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潜在的经营风险和机会,提供更加精确的财务分析和预测,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总的来说,我国的会计信息化经历了手工会计、电算化会计、会计信息系统和大数据会计四个阶段。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拓展,会计信息化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广阔。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应用,会计信息化将进一步提升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企业和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强大的支持。
变革和发展:从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化

变革和发展:从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化摘要:在新时代下, 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已经开始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会计信息化正取代会计电算化成为会计的发展方向, 是会计发展过程中一次质的飞跃。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变革发展会计信息化一、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历程的简单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电算化保持了一种高速发展的态势具体地说,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发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起步阶段(1982年以前):我国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于1958年,从那时起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主要是用于科学技术工作。
在这一阶段中,主要是进行一些探索和试验。
2.推广应用阶段(1983年到1988年):从20世纪80年代起,由于微型计算机的出现,使计算机技术得以普及。
据财政部对全国3万多家单位的调查表明,至1988年3月,已有14%的单位开展了会计电算化工作。
3.普及提高阶段(1988年到现在):一些行业主管部门通过组织开发通用会计软件,减少了开发费用,同时也加快了会计电算化的进程。
与此同时,一些商品化会计软件公司也纷纷建立,逐步形成了商品化会计软件市场。
二、会计电算化面临的问题会计电算化虽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以下许多问题: 1.覆盖范围太小。
通过对会计电算化的分析可以看出,会计电算化主要是在会计工作中使用计算机技术,即会计数据的计算机化。
其处理的对象是会计数据,其处理的范围基本上局限于会计部门内部。
而财务信息遍布整个企业,涉及企业中许多相关部门,如采购部门、人力资源部门、销售部门、生产部门、运输部门等。
正是这些部门,构成了企业财务信息的产生、传递和变化的过程。
会计部门只是财务信息的最后处理者,会计电算化也只是对已经形成的财务信息进行计算机处理,满足企业对财务信息的需求。
2.会计电算化容易成为信息孤岛。
财务软件只局限于财务部门使用,其他部门如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要看财务报告、财务报表,还需要财务软件打印出来。
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过渡探讨

朱 优恪
( 沂水县 沙沟镇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 山东 ・ 临沂
摘
2 7 6 4 0 0 )
要 :会 计 电算 化到 会 计 信 息化 的过 程 。不仅 体 现 在技 术层 面上 , 还 给 会 计 理论 带来 较 大 的影 响 。但 是 在 会 计 电算 化 从 会计 信
息化进行转变的过程 中,因为信息化发展不均 匀而带来较 多的问题。 本文对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 息化转变过程 中产生的影响进行 研究 ,并给 出相 关的建议来做到对这一过程的促进 。
关 键 词 : 会 计 电算 化 ;会计 信 息 化 ;过 渡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是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 一) 我 国会 计 信 息 化起 点较 低 在我 国会 计 电算 化 刚 刚 开 始 发展 的 时候 , 固 外 一 些 发 达 国 家 就 已经 建立 了 网络 化 的 电 予计 算 机 会 计 信 息 系 统 。 并 且 在 开始, 在我国只有少数的企业能够开展电算化 的会计业务, 且 使 用 过程 中 , 其 涉 及 到 的范 围 比较 狭 窄 。其 重 要 原 因 是 当 时 的 计 算 机 价 格 比较 昂贵 , 且 在 国 内 也 没有 相 关 的 会计 软 件 能 够加 以运 用 。这 个 时 候 , 会 计 的 发 展 并 没 有 受到 信 息 技 术 发 展 而 带 来影响。 ( 二) 我 国 会计 信 息化 的 发 展 在2 0世纪 8 0年代 , 计算机在我国应用的范围得到 了很大 程 度 的 拓 展 。这 个 时候 企 业 开 展 了一 些 电 算 化 的 务 , 并 且 相 关 的财 务 软 件 市 场 也 得 到较 大 程 度 的 开 发 。 但是对于此¨ 寸 的财 务 软 件 来 说, 主 要起 到一 个 辅 助 的作 川 , 通 过 计 算 机 米 进行 核 算 与记账 , 给 会 计 人 员 的 工作 幂 做 到 一 定 程 度 的 降 低 。但 因 为 使 用 的过 程 中缺 乏 村 I 关 的 标准 来 实 施 , 此在 L l 常 工 作 中 也没 有得到更大程度的开展 。 直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 会计 电算化才 在 我 国得 到大 力 的 开展 , 相 关 的政 府 部 门开 始 制 定相 关 的标 准 , 并加强对行业 的管理工作。与此同时, 更多的财务软件也得到了 积极的开发, 在此时 , 信息技 术才给会计工作带来真正的影响。 ( 三) 我 围会 计 信 息 化 的 发 展 过程 进 入本 世纪 以来 , 随着 网络 技 术 的 发 展 , 从 信 息 的 收集 、 处 理 到 传 播 的 整个 过程 取 得 了较 为 快 速 的 发 展 。刚络 财 务 也 在 这 样 的 一 个 时 代背 景下 产 牛 。在 网 络 财 务 的应 刚 过 , 其 主 要 足对互联网技术的使用, 并且在财务管理的核心, 做到以业务侍 理 及 财 务 管 理 一 体化 为核 心 , 并 在 电 子 商 务及 各种 远 程 控 制 技 术 财 务 管 理 巾 加 以应 用 。 使 能 够 更 好 的 实现 对 电子 商 务 及 电 子 货 币的 结 算过 程 , 将 其 带 入一 个 全 新 的 财 符 管 理模 式 中 。 这 就 是 人 们 经 常 说 到 的会 计 网络 化 的 使 』 l J 过 。 对 于 计 算 机 网络 米 说 , 其 具 需 信 息最 人 、 传 递 速 度 快 及信 息 透 程 度 较 高 等 各 种 特 点 。 因此 , 管 足 对 会 计 的 t体 部分 还 是会计的外部, 都 带 来 了较 大 程 度 的影 响 , 这 也 是信 息 化 发股 能 够 实现 的必 然 过 程 。所 以 , 在 会 计 的 电算 化 到 会 计 的信 息化 发 展过程 中, 信 息 技术 的发 展 起 到 了较 为 关键 的作 用 。 二、 会计信息化发展给会计理论及实务带来的影 响 ( 一) 会 计 信 息 化 发 展 给会 计 理 论带 来 较 大 影 响 信 息是信息化时代的主耍 f _ l 标, 不竹是在商品市场 巾, 还 是 在 资本市场 中, 信息对 产生较 为严重 的影响 。 F 1 前存在 的 会计理 论r } l , 企 业 可 能 是 根 据 自身 的利 益 米 对 成 小 效 的 原 则 加 以利 川 ,并 且会 根 据 自身 的 需 要 来对 数 据 进 行 控 制 。这 样 就 会使使用者在对这些数据进行使用 的过程 中, 存在较大的 惑。 此会 计信 息化 的进 程 将会 给 会计 的 础 理 论带 来 较 大的 影 响 , 并且在今后, 信 息的可靠性及信息的十 l j 关性将成为会计信息化 发 展 过 程 中 的 点 内容 。5 3 外 在 它 些方 听 的发 腱 中 , 也 会 囚 为 会 计 主 体 部 分存 在 的 问题 , 而 给 会 计 信 息 化 的发 展 带 来 较 一、大Fra bibliotek的影 响 。
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的比较分析

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的比较分析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的比较分析1 信息技术环境的区别人们通常所说的信息技术不是单纯的一种技术,而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信息感测技术等组群技术的简称。
会计电算化阶段,人们谋求能够开发出解决会计领域的单项工作或整体核算工作的软件,从而帮助会计工作人员实现劳动力的解放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硬件方面则主要以单机环境或FS架构为主,很少涉及网络通信技术和感测技术。
会计信息化阶段,人们需要研究和开发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乃至决策支持等诸多子系统于一体的管理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属于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子系统,这个阶段的MIS、ERP、SCM、CRM等产品和概念的提出无不建立在网络和通信技术基础之上。
可见,电算化和信息化都应用了计算机技术;电算化较少使用网络通信技术,信息化则更多地依赖于网络通信技术的支持;电算化几乎没有用到感测技术,信息化则会随着其发展越来越多的使用诸如条码感测、智能感测等感测技术。
2系统地位层次的区会计电算化主要服务于财务部门的核算与管理,属于部门级应用;而会计信息化则是企业信息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会计信息系统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子系统,除了服务于财务部门外,还要为信息管理层、决策支持层和决策层提供服务,属于企业级应用。
3 系统目标的区别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是人们随着信息技术在会计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入而提出的差异概念。
会计电算化以解放生产力,提高工作效率为出发点,首先强调的是会计数据处理的规范化,改变手工会计的不规范现实,要求会计软件的开发、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按照我国统一会计制度的要求规范操作,立足于财务报告的规范生成;而会计信息化则更强调会计输出结果的效率和增值性,这种增值效应依赖于网络环境下会计数据的快速搜集、实时传递以及对不同层次数据的深加工。
会计信息化的成效依赖于会计信息输出的多元化研究。
4信息输入的区别会计电算化条件下输入系统的是记账凭证,数据主要由财务部门自己输入;而会计信息化的大量数据可从企业内外其他系统直接获取,同时可以预见,随着原始凭证标准化问题的解决以及网络安全技术的日臻成熟,经过数字签名的原始凭证会直接进入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信息化发展历程

会计信息化发展历程会计信息化是指在会计工作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推动会计管理水平的提高。
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手工会计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采用手工记录会计账簿和凭证的方式进行会计核算。
会计人员手动计算账目和凭证,工作效率低下,容易出现错误和遗漏。
此阶段的会计系统主要是纸质会计台账和手工工具。
第二个阶段是电算化会计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采用电子设备来加速会计核算过程。
会计人员使用电子会计软件来记录账目和凭证,可以快速计算和检查账目的准确性。
此阶段的会计系统主要是电子会计软件和计算机设备。
第三个阶段是全面信息化会计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采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实现会计工作的全面自动化和可视化。
会计人员可以通过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来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此阶段的会计系统主要是综合会计管理系统和云计算平台。
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首先,会计信息化加快了会计核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传统的手工会计需要人工计算账目和凭证,容易出现错误和遗漏。
而会计信息化使用电子设备和软件来自动计算和检查账目,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提高了会计核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其次,会计信息化提高了会计工作的可视化和透明化。
传统的手工会计往往需要查阅大量的纸质账簿和凭证,不便于信息的共享和查询。
而会计信息化通过建立完善的数据库和查询系统,使会计信息可以随时随地被查阅和共享,提高了会计工作的可视化和透明化。
再次,会计信息化提高了会计管理的水平和效益。
传统的手工会计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效益不高。
而会计信息化可以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手段来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会计管理的水平和效益。
总结起来,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历程经历了手工会计阶段、电算化会计阶段和全面信息化会计阶段。
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不仅提高了会计的核算速度和准确性,还提高了会计工作的可视化和透明化,并且提高了会计管理的水平和效益。
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转变必要性分析

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转变的必要性分析摘要: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会计领域应用会计电算化技术已经成为未来会计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
在会计领域实现会计电算化,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准确率,使会计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随着我国会计电算化的深入发展,会计电算化已经朝着会计信息化方向转变,这不但是会计电算化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会计电算化整体发展的需求。
所以,我们有必要对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转变这一过程进行深入的了解。
本文主要讨论了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转变的原因,分析了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转变的具体措施,最后探讨了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转变的必要性。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化;转变;必要性中图分类号:f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0-0-01一、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转变的原因分析对于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来说,目前国外的发展速度很快,多数国家的会计电算化已经从最初的数据处理阶段和管理信息系统阶段向高级决策系统转变,完成了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的转变。
而对于我国的会计行业来讲,会计电算化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对于我国的多数企业而言,目前的会计电算化仅仅是对手工的机械模仿,并没有将会计电算化的会计流程与企业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相融合。
所以,我们要想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作用,就要使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积极转变。
除此之外,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转变的原因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发展的更高阶段在当前的企业会计电算化中,会计电算化仅仅是将传统的记账方式和会计管理由人工变成了计算机录入,实现了简单的人工会计系统模拟功能,虽然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但是却没有实现会计信息化的真正发展。
通过国外的经验来看,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的未来发展趋势,是会计电算化的更高阶段,对企业的会计工作更加有利。
2.会计信息化可以弥补会计电算化的缺点会计信息化是在会计电算化的基础上,实现会计流程与企业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相融合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化摘要: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是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广泛普及、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创新的基础上发展成熟起来的。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高等院校人才济济,深入探讨会计信息化对高校财会人员素质发展的要求,寻找切实提高高校财会人员素质发展的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化;高校财会人员;素质;一、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概述会计电算化是电子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应用的简称,是用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数据处理工具替代手工会计核算的技术与方法,同时将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数据库等新兴理论和技术应用于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中,以提高财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进而实现会计工作现代化的过程。
会计电算化不仅以计算机替代人工记账,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会计核算的速度和准确度,还改变了会计核算方式、数据储存形式、数据处理程序和方法,扩大了会计数据领域,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并且改变了会计内部控制与审计的方法和技术,促进了会计管理制度的改革。
1981年8月,国家财政部、机械工业部和中国会计学会于长春一汽召开了财务、会计、成本核算管理中应用电子计算机专题学术讨论会,正式将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简称为“会计电算化”。
自此,会计电算化这一名称在我国财会行业得到公认,至今已伴随着改革开放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历程。
会计信息化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会计模型进行重构,并在重构的现代会计基础上建立技术与会计高度融合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
也就是说,会计信息化是会计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过程,是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全面运用以计算机、网络与通讯为主的信息技术对其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存储、应用等处理,为单位财务管理、控制决策提供充足、及时的信息。
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数据处理高度自动化,会计信息资源高度共享。
现在,开放式的erp系统所提供的信息不仅向单位内部各部门开放,也有控制地向单位外部开放,从而使会计信息可以在原始凭证的步骤上就实现实时动态化。
通过 internet,还可以使会计信息系统和单位内外有关系统实现数据实时交换,相互获取所需信息。
所以,会计信息系统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模拟手工方式的“傻瓜型”系统,而是一个交互作用的“智能型”系统,具有智能化和人性化的特点。
从1999年4月初,在深圳召开的“会计信息化理论专家座谈会”上,与会专家提出了“会计信息化”这一概念开始,会计信息化的运用也已走过了十多年的历程。
二、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的关系由于会计信息化是在会计电算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它们两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首先,会计信息化以会计电算化为基础。
会计电算化的产生和发展,为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软件基础。
会计电算化培养出一批批会计理论与计算机知识兼通的复合型会计人才。
其次,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方向。
以会计电算化为代表的会计信息系统只是人工会计信息系统的模拟,并没有充分的利用计算机的特点,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巨大优势并没有被引起足够的重视。
而会计信息化不仅将会计信息子系统有效地融合到单位整体信息系统中去,而且采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对传统会计模式进行整合,形成现代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统一。
因此,会计信息化为会计电算化指明了发展的方向。
当然,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也有着一定的区别。
第一,技术手段的不同。
会计电算化对技术手段的应用仅仅局限于计算机,而会计信息化所应用的技术手段不仅仅局限于计算机,而是以计算机网络和通信为主的现代技术;第二,会计本质的不同。
会计电算化仅实现了基础会计循环自动化并没有改变会计体系结构的本质,也没有消除这种体系结构的不足之处。
而会计信息化不单是会计技术手段的简单替代,或是计算机应用的延伸,而是由此引发对现行会计规则的挑战,以及对传统会计理论与方法的整合;第三,会计职能的不同。
会计电算化以实现业务核算为主,是财务部门的事务处理;而会计信息化不光是进行业务核算,还有会计信息管理和决策分析,并根据信息管理的原理和信息技术重整会计流程,它不仅仅局限于财务部门,而是属于单位业务处理及管理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会计信息化对高校财会人员的素质要求要求会计人员树立会计信息化的观念,加强对会计管理职能的把握。
知识经济对现代管理模式的冲击导致会计管理思想从事后核算型向核算管理型转变,进而影响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要求会计人员充分理解会计作为管理信息系统子系统的含义,树立会计信息化的观念。
这对培养高等人才的高校财会人员更显得重要。
现阶段的会计人员不仅是会计信息的提供者,更应该是优秀的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他们应当把时间更多地花费在如何利用会计信息为管理决策服务上。
高等院校的财会人员的服务对象是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师生员工,这就要求高校财会人员的知识结构不能只局限本专业,而是既要有一定的深度,又要有一定的广度。
(1)常规知识。
包括数学特别是高等数学、外语、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和现代管理知识等;(2)信息技术知识。
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掌握数据库、网络技术等一系列新技术、新知识,以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3)专业知识。
包括会计基础、财务管理、相关行业的会计理论以及行业财务制度、管理会计和会计电算化等;(4)其它相关知识。
包括财政、税收、金融等相关知识。
会计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政策观念、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素质。
会计人员应该对相关政策有所了解并且要形成一种意识,比如《会计法》、《企业会计制度》、相关税收制度等。
会计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其职业生活中的特殊要求,同时带有明显的行业特征,主要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
会计信息化条件下,先进的会计技术既能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同时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特别是近些年来利用计算机进行犯罪的案件时有发生,因此,要教育广大的会计人员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增强法制观念,决不可利用先进的技术进行违法犯罪行为。
四、提高高校财会人员素质的途径高校财会人员要树立创新意识和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专业素质和自身素质。
在会计信息化过程中,财会人员的知识结构必须从传统的会计转向计算机网络会计。
面对网络技术带来的许多新知识和新的会计准则、制度的颁布,财会人员必须更新观念,努力做好自身职能的转化工作,学习大量新的专业知识,努力向参与管理、参与经营决策方面转化;进行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监督,为领导经营决策当好参谋。
可以说,在网络时代,能否熟练地掌握这些财会专业所必需的新知识,将成为衡量一名财会人员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志,只有及时更新知识库,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
培养利用网络技术熟练进行业务处理的能力。
在计算机网络化的环境下,要求财会人员必须学习和研究计算机化的信息系统,不仅应该熟悉计算机网络会计的一般知识,而且应该懂得计算机网络会计的分析与设计技术。
网络财务模式下,财会人员既是会计信息系统的使用者,同时也是系统的维护者。
作为财会人员,学会一门编程语言并掌握其设计方法是很必要的。
在互联网或局域网的使用方面,更是应特别注意加强学习和训练,掌握其常规使用方法,如电子邮件的编辑、收发,常用网址中相关信息的搜寻和检索,专业网页、web的设计与维护,相关文献的上传、下载等等。
提高英语水平,增强与国际同行交流和沟通的能力,适应高校教学科研发展国际化的需要。
据国际上有关权威机构统计:互联网信息量中,有93%是以英文发布的,常见的网页设计及一般程序也以英语为基础。
在经济发展全球化的今天,高等院校的教学、科研日益国际化,充斥着大量外语的商业信函、重要合同文本、往来凭证等,支付手段也存在于国际交往之间,更何况在以英语为支撑语言而形成的网络时代,是否懂一点英语已成为衡量一名财会管理者是否合格的标准之一。
培养会计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自律性和敬业精神。
职业道德是财会人员从事财务会计活动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它要求财会人员应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健康的人格和社会责任感,有强烈的责任心、敬业精神以及开拓进取的事业心和人生态度。
财会人员必须具有客观公正的态度,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实事求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客观、真实、准确、可靠的会计信息,不可调节、隐瞒、遗漏,避免提供偏颇的信息,损害他人的利益。
必须廉洁自律、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不滥用职权,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贪污犯罪、营私舞弊。
必须遵纪守法,依法履行职责,维护财经纪律,敢于抵制、纠正、揭露违法乱纪行为,保护国家和公众的利益。
必须敬业爱岗,热爱本职工作。
加强对在职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
在会计继续教育的内容上,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而不是简单地进行知识的更新。
要具有较强的时局洞悉力,合理的知识结构和高尚的职业道德。
在会计继续教育的形式上,应以自学为主,培训为辅,以专门培训为主,其他学习形式为辅,并进行定期考核,使会计人员为适应岗位要求而主动掌握新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为公众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
在会计继续教育的手段上,利用知识经济时代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采用现代远程继续教育手段,使会计人员的终身职业教育成为可能。
(本文系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高教管理研究项目“关于提高农业院校财会人员自身素质的思考”(sz201114)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卢黎(1968——),女,江苏如皋人,硕士,会计师,主要从事会计学的学习与研究。
参考文献:[1]林琼.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关系[j].国际财务与会计,2009,(1).[2]李长军.会计信息化的产生与发展[j].今日科苑,2010,(12).[3]殷国滨.浅谈新经济下的会计人员素质[j].现代会计,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