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及现代领导艺术听课笔记

合集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下的领导艺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下的领导艺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下的领导艺术领导艺术是指在组织、团队与个体中,对自己与他人引领、指导、影响、调和,达成共同目标的能力。

领导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下的领导艺术主要体现在「仁」、「德」、「礼」、「智」四方面。

以下将从这四个方面解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下的领导艺术。

「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核心的一种价值观。

仁在领导艺术中的体现主要表现为领导者的同情、关心,以及对下属的尊重、支持。

领导者要注重与下属建立良好的关系,切实关注下属的体验,不断提升下属的幸福感。

在处理下属之间的矛盾时,领导者应该要以平等、公正的态度面对各方,尽力化解矛盾,维护组织内部的和谐氛围。

在进行领导选拔时,领导者必须要注重人才的激发,通过尊重下属、欣赏下属的优点,带动团队的发展。

「德」是领导者每天都要强调的一种价值观。

领导者要为下属树立良好的榜样,以身作则,让下属感受到领导者的高尚道德品质和言传身教。

领导者要教育下属知晓什么是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并引导下属在工作和生活中贯彻道德。

领导者还要坚守自己的诚信原则,带动下属树立对组织及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鼓励下属对组织进行积极贡献。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个人行为规范和社会交往规范的统称。

领导者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礼仪,注重仪态、谈吐等方面,让下属感受到领导者的尊重感和亲和力。

正面的沟通,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产生团队和谐氛围,达到组织目标。

在团队内部或外部的交往过程中,领导者要注重礼貌待人,尊重下属,尊重客户,以了解彼此信任和融洽的感情为基础,消除障碍、增进效率。

「智」指的是对各种复杂情况下的明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领导者要有卓越的分析能力,理智的思考问题,善于化解复杂的人际关系,制定出一系列积极、可行的解决方案,并在不断实践中总结、改进。

只有如此,领导者才能不断发展,不断提升实践中的管理水平,更有效地充分发挥团队的潜力,推动组织不断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下的领导艺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下的领导艺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下的领导艺术领导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管理艺术,它不仅仅涉及到管理技能和决策能力,更是涉及到对人、对团队的引导和激励。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角下,领导艺术更是体现出了一种和谐、仁爱、忠诚、正直的气质和智慧。

本文将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探讨领导艺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的特点和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强调仁爱和关怀。

在这种文化背景下,领导艺术首先需要具备的就是对下属的关怀和尊重。

领导者应该以身作则,心怀感恩之心,尊重每个下属的个性和价值,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工作。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领导者被视为“君子”,应该以个人的品行和德行来影响和感染他人。

一个真正的领导者应该是一个有智慧、有爱心、有正直的人,以此来影响和塑造团队的氛围和价值观。

中华传统文化也强调团队的合作和协调。

在这种文化背景下,领导者需要具备的能力是整合资源和协调团队。

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该具备慧眼识人、善于激发团队成员的工作潜力,懂得如何根据团队成员的个性和能力来分工和协作。

领导者需要懂得如何处理团队内部的矛盾和分歧,以及如何引导团队的共同目标和价值观。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一个真正优秀的领导者应该是一个能够“和而不同”的人,懂得如何协调各种不同的声音和利益,以达到团队的整体利益。

中华传统文化还强调忠诚和正直。

在这种文化背景下,领导者需要具备的是忠诚和正直的品质。

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该具备诚实、诚信的品质,坚持做到公正、公平、公开,不偏私,不徇私。

领导者需要携着圣人的气韵,拒绝污言秽语,担当道义,恪尽职守。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一个真正优秀的领导者应该是一个心怀忠诚和正直的人,懂得如何以身作则,在一言一行中诠释着忠诚和正直的品质。

中华传统文化还强调审时度势,因势利导。

在这种文化背景下,领导者需要具备的能力是善于抓住时机,善于适应和引领变革。

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该具备择善而从,多次思和宽容的品质,善于抓住时机,审时度势,善于以变应变,引领团队,使团队始终保持朝气蓬勃和稳健的创新能力。

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艺术 听课笔记

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艺术 听课笔记

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艺术北京邮电大学赵玉平第一章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传统文化领导艺术的特征1、中华管理硕果累累(区别管理与管理学概念中国从来不缺少管理鲁文化圣人响马狐狸精)2、于无字处读经典3、管理无处不在中化文明中的管理思想特点《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南宋秘书监)1、人本管理是精髓孔子《论语》“赦小过举所知”—-任人为知——优点可用缺点可控我国的管理是从人的利益观点立场出发的管理是来自人通过人为了人西方管理精髓:规范管理讲究制度标准、流程、方法东方管理精髓:人本管理注重人的内心、满意度、幸福感、人际关系的和谐管理没有最好只有合适,素质低,任务结构简单竞争环境不复杂用规范管理比较好;反之用东方的人本管理比较好2、管理思想宝库有待整理与开发3、在在着大量的隐喻和暗示需要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情感含蓄)——越需要感情的事情越含蓄政治传统(领导艺术——帝王之术)——不敢讲,怕危险中华文明管理的思想核心(两个)道-—价值观、自我修养、做事原则仁和止静术-—技巧、谋略、方法忠义权争三类英雄文英雄武英雄领导英雄第二章领导到底忙什么哈弗大学的一份研究领导的工作内容:日程关系网沟通总经理的12种典型行为:核心问题:一个管理者核心工作、战略重心应该定在哪里?经典案例:孔子二学生当领导汉代有一本书叫做《韩诗外传》,是当时的学者韩婴写的,里面记载的是“孔子二学生当领导的案例",故事是这样的:鲁哀公时期,鲁国的单父县缺少县长,鲁哀公找到孔子,对孔子说:您门下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你就在你的学生中推荐一个当单父县地县长吧.孔子问:“您想要什么样的人才?”鲁哀公说:“兢兢业业、勤政廉洁……”孔子遂推荐了他的学生巫马期,巫马期上任后工作十分努力,披星戴月,废寝忘食,兢兢业业工作了一年,单父县大治。

人们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不过,好景不长,正当鲁哀公想提拨巫马期的时候,巫马期却因为劳累过度病倒了。

于是鲁哀公又找到孔子,对他说:“你的这个学生什么都好,就是身体不好,你再给我找一个身体好,能连轴转的吧。

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艺术

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艺术

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艺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艺术之间的关系成为
了一个值得考虑和探讨的话题。

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独特符号
和历史遗产,对于领导艺术的发展和实践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传统
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体现方式和实践方法三个方面来探讨传统文化与现代
领导艺术的关系。

首先,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与现代领导艺术的价值观息息相关。


统文化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关系,强调以人为本、和而不同、合
作共赢等价值观念。

而现代领导艺术也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人与人之间的
沟通、信任和合作。

传统文化强调的忠诚、尊重和信任等价值观念也可以
在现代领导艺术中找到影子。

领导者通过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引导,
可以建立起有效的沟通和信任,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最后,传统文化的实践方法与现代领导艺术的实践方法有着相似之处。

传统文化重视的是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实践方法,这一思想和方
法也适用于现代领导艺术中。

领导者通过修身齐家可以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通过治国平天下可以实现有效的管理和领导。

传统文化的实践方法注
重的是通过自身的修养和实践来影响他人和环境,这也是现代领导艺术所
倡导的。

中国传统文化修养与当代领导艺术

中国传统文化修养与当代领导艺术

4、传统文化修养的基本途径。 传统文化修养的基本途径。 即感知,重在阅读,开卷有益。读书是一门学问, (1)知。即感知,重在阅读,开卷有益。读书是一门学问,中国 的学问讲通(纵通、横通),读书也应纵读与横读。纵读史( ),读书也应纵读与横读 的学问讲通(纵通、横通),读书也应纵读与横读。纵读史(通史及 各专题史),借古鉴今,了解来龙去脉;横读文史哲艺原著经典, ),借古鉴今 各专题史),借古鉴今,了解来龙去脉;横读文史哲艺原著经典,如 文的唐诗宋词;史的《史记》 资治通鉴》 哲的《论语》 文的唐诗宋词;史的《史记》、《资治通鉴》;哲的《论语》、《孟 方法是由后往前,由浅入深。 子》等。方法是由后往前,由浅入深。 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诗)。 )。一 (2)行。“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诗)。一 方面进行文化的实践,体现于工作、研究、诗文书画等文化土壤中; 方面进行文化的实践,体现于工作、研究、诗文书画等文化土壤中; 另一方面读万卷书后还得行万里路,走出去,广见闻,扩胸襟, 另一方面读万卷书后还得行万里路,走出去,广见闻,扩胸襟,以印 证书上之所读。 证书上之所读。 强调悟与化,在知行的互动中参悟,而后化文入心, (3)化。强调悟与化,在知行的互动中参悟,而后化文入心,化 成自己的涵养。以老子“上善若水” 孔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成自己的涵养。以老子“上善若水”,孔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为例说明。 为例说明。 传统文化是浸泡滋养出来的,不须急功近利。 (4)浸。传统文化是浸泡滋养出来的,不须急功近利。在内外双 身心互养基础上,讲究循序渐进,细水长流,厚积薄发。 修,身心互养基础上,讲究循序渐进,细水长流,厚积薄发。少一点 浮躁气,多一点宁静气;少一点烟酒气,多一点书卷气; 浮躁气,多一点宁静气;少一点烟酒气,多一点书卷气;少一点江湖 多一点本真气,而后方可谈文化素养。 气,多一点本真气,而后方可谈文化素养。

《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艺术》)

《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艺术》)

读赵玉平博士《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艺术》-管人的艺术管理者要超越个人的力量极限去完成单个人无法完成的使命,这需要勇气与雄心;同时,管理又是要通过他人去完成目标的,这需要谦逊与包容。

人的行为是可以引导的,装傻时间长了就成了真傻,装快乐时间长了就成了真快乐。

所以,即使你不成功,至少也要像成功者那样去思考和行动。

企业必定像一架高速运转的机器,业绩不断攀升,效率不断提高。

因此,管理者必须了解员工的需求,在合适的时候给予适当的激励,才能起到鼓舞员工干劲的作用。

领导者不需要事必躬亲,而应该只关注异常、不关注正常,只关注例外、不关注例行。

正常的事情、例行的事情,有制度、有下属管,不用领导自己管。

1、下属能畅所欲言:假如一名员工,无论对领导、同事、想说的话都能够自由随便地讲出来,对工作能够随便地发表意见、自由讨论,而且不管说了什么,都绝对不必担心有人会责备他,如此他便能很愉快地工作了。

不要让下属感觉到不当的压力,不要压制直言,让下属能够自由地发言,可以减少心理上的压迫感。

能够对上司直言的下属,都是对工作很热心、认真的。

如果可使他们安心顺意,并形成能自由交谈之气氛环境的时候,公司自然显得朝气蓬勃。

2、下属能按照自我意志愉快工作:所谓自我意志工作,就是在没有一切外来的压制下,不被他人所压迫,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按照自己的想法,做自己想做的事。

人能够按照自我意志做事时,就有充实感、幸福感。

被压制者去工作,则工作是主人,人被工作所支配。

而照自己意志去工作时,自己是主人,由自己去支配事情,工作起来显然是有意义多了。

给老同志分饼,给年轻人画饼,和中坚力量一起吃饼。

这样就可以在有限的物质条件下提高整个团队的满意度。

3、下属的意见被尊重:无论何人,大家都希望自己的意见被采纳。

无论多么小的建议,若能对他说“啊!你的意见很好。

”接受其意见,则此人工作积极性必会大为提高。

所谓意见并非指在会议中提出来的建议,日常工作岗位上反映的心声更为重要,他们所谓的尊重并非要主管全盘地接纳意见,而是只要主管能确实倾听下属的意见即可,如果对他们所提意见无法接受,至少也要将无法接受的理由分析给他们听,直到他们欣悦诚服为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下的领导艺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下的领导艺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下的领导艺术领导艺术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涉及到管理、领导、组织等多个方面。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宝贵的智慧和经验可以用来指导现代领导艺术的发展。

本文将从中华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探讨领导艺术的内涵与特点。

一、领导艺术的内涵领导艺术是一种以人为本、以道德为根基的管理和组织艺术。

中华传统文化非常重视道德伦理的培养和弘扬,因此领导艺术在中华文化中具有鲜明的道德性和人文性。

领导者在实践中,应以德为先,用道德的力量来感召和影响员工,以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和谐相处、以德服人的思想观念十分流行。

在领导层中,应当倡导和谐的工作氛围,秉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只有尊重员工,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才能激发出他们的工作潜力,提高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

1.道德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道德的力量,认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以身作则,成为员工的榜样。

领导者应当有道义感和事业心,善于引导和影响员工的行为和价值观,让他们在道德的引领下发挥最大的潜力。

2.仁义和谐3.智慧管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经验,可以用来指导领导者的管理实践。

孔子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观点,倡导领导者要以和为贵,善于通过平等、尊重和合作来凝聚团队的力量。

这种智慧管理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

4.协调一体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强调协调一体的思想,认为领导者应当善于化解矛盾和冲突,促进各方的团结和合作。

领导者要具备协调的能力和智慧,勇于解决问题,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使整个团队的利益得到最大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现代领导艺术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将道德伦理融入到领导者的行为中。

领导者应树立正确的道德取向,从自身做起,用道德的力量来感召和影响员工,促使他们自觉遵循道德规范,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倡导和谐的工作氛围,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艺术[1]...

《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艺术[1]...

《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艺术》——赵玉平教授培训心得集团生产副总/郑松茂心得一:总经理要做什么研究确定日程安排(主要包括职业素质、工作重心、时间管理和精力管理),寻找、建立和维护关系网络,实际上是解决两个问题:做哪些事情和这些事情依靠哪些人来达成。

他必须具备一定的自我修养(大部分时间用于与人交往,交往的对象主要有上下级、同级、客户、供应商和优秀同行等),谈话话题十分广泛:交谈中总经理提了很多问题,很少在交谈中作重大决定,谈话包括着打趣玩笑,和其他的内容,而偶遇占很大的比重,这些谈话中基本不做任何命令,保持相对平等,总是希望通过谈话影响对方。

心得二:领导者的素质1、各行业的知识:市场、竞争产品、技术、公司文化及制度;2、公司与行业中的人际关系(广泛稳定);3、信誉;4、要有全局观,分析判断能力和战略考虑;5、价值观:行为准则、公正评价;6、进取精神:自信总结:培养个性与见地。

心得三:团队建设1、对于下属及同行要重感情,多样化均衡;2、优秀团队的四要素:目标明确、角色认同、能岗匹配、支持指导;3、保持公平:当一个员工做出了成绩并取得了报酬以后,他不仅关心所取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这个相对量将直接影响以后工作的积极性。

公平:是差异化而不是平均。

引导员工要有同平台比较。

心得四:领导者应具备1、决策的好;2、分的好;3、注重制度建设(制定好制度,别让下属有机会犯错);4、不乱评论下属的好坏();5、团队中较优秀的人需要保护(优秀的人比较容易被排斥和中伤);总结:一个人的幸福是从付出中来的,若是没有付出,即使拥有幸福,也是守不出的,早晚会走。

心得五:领导者应具备的风格1、谦虚:对自己的人要真实,对对手要谦虚,积累人脉;2、后发制人:在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先讲道理并做好准备,以达到后发制人;3、抓住关键问题:研究对手的心理状态、精神状态,准确把握,把事情简单化,分清差异性:用聪明人的方法战胜普通人,用普通人的方法战胜聪明人,用笨人的方法打败高人,用混账的方法打败圣人。

《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艺术》)

《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艺术》)

《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艺术》)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传承,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哲理,而现代领导艺术则注重科学、高效和实用性。

在管理者的日常工作中,他们可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借鉴其中的领导原则和行为准则。

首先,传统文化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价值观。

这些价值观注重个体的修养和道德准则,而这也是现代领导艺术所推崇的品德修养和道德操守。

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不仅要有卓越的能力与智慧,更要有高尚的品德和道德标准。

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基本的道德底线,使得现代领导者能够在日常管理中遵循和践行。

其次,传统文化注重人伦关系的和谐与稳定。

在中国文化中,人际关系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通过尊重长辈、关心下属、重视团队合作等方式,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网络,既能够满足个人的需求,又能够促进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性。

现代领导者可以借鉴传统文化中关于人伦关系的智慧,培养亲和力、沟通能力和人际协调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团队管理和合作。

再次,传统文化注重对自然的敬畏与保护。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理念,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现代领导者可以通过这一理念来倡导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理念,实施绿色领导,促进员工的环保行为和责任感。

最后,传统文化注重整体的视野和大局观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的理念强调了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现代领导者可以从中汲取智慧,摒弃利己主义和短视的管理风格,以整体利益为导向,注重共赢与长远发展。

尽管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艺术有许多共通之处,但也必须承认传统文化在一些方面存在着与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相悖的地方。

因此,现代领导者应灵活运用传统文化的智慧,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适时进行创新和改变。

只有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艺术的结合,才能真正实现领导者的全面发展与全面培养,为社会与组织带来更大的效益。

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艺术

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艺术

赵玉平老师这个在名家论坛上播的视频,让我收获良多,自己费尽心思找到了赵老师这个视频的文稿,特拿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加油!相信我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

郭中杰20XX 年5月25日第一集领导干部的修养与管理艺术大家好!很高兴有今天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领导干部的修养与管理艺术”这样一个话题。

大家都知道,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为人类留下了非常多的辉煌成果。

值得我们去反思,去探索。

我们认为在这些成果当中,管理成果和管理文化是一个华彩的篇章。

我通过这个很短的讲课,希望能提供给大家一个探索的门径,同时也希望能通过我不成熟的解读,给大家在生活,和事业中起到一些比较有意义的借鉴。

我首先用三句话来形容一下传统文化的大致特征。

第一句:中华管理硕果累累。

有人就会说,在中国没有一个标准的管理学,没有规范的管理体系,在这里,我讲两个词,一个叫管理,一个叫管理学。

管理和管理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说现代意义上的系统的管理学确实是来自西方,而我们中国从来不缺管理,而且我们的管理是非常厉害的,非常令人钦佩的,是值得我们研究和继承的。

大家想一想,多民族的国家那种跨洲际的远征,比如说从万里长城到京杭大运河等这些宏大的项目,都是管理的成就,比如说万里长城,这么大一个项目,它的项目管理,进度控制,后勤供应,人才培训、质量控制等等,都有一些管理上宝贵的东西。

这是两千年以前的事啦,所以我们说中华五千年文化确实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博大精深的管理成果和管理智慧,需要我们用现代管理的眼光去重新审视和探索,值得我们去研究。

第二句:于无字处读经典。

文字有可能是我们看到的是表象,但从字背后则能让我们看到事物的发展规律。

大家都知道,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主要在山东,因为这个地方产生了最经典的三种文化人物,第一种圣人:孔子、孟子、孙子包括诸葛亮都是山东人。

第二种人是响马:梁山好汉。

第三种人就更经典了,这种标志性人物是什么呢?叫狐狸精。

山东淄博市,是专门写狐狸精的,我们来探讨一下狐狸精文化,有一个外国女作家,写了一篇文章,《从“聊斋志异”看中国男人的爱情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下的领导艺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下的领导艺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下的领导艺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领导艺术是一门重要的学问。

领导艺术指的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和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达到统一目标、推动团队发展的目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注重领导者的德行修养。

传统文化强调领导者应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操守,如忠诚、诚实、公正、勇敢等。

只有具备这些品质的领导者,在领导团队时才能得到成员的尊重和信任,更好地发挥其领导作用。

传统文化也强调领导者应具备高尚的品行和行为榜样,以示导向和激励他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注重领导者的智慧与学识。

传统文化强调领导者应具备广博的知识和卓越的智慧,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迅速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判断。

领导者还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思维模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站在全局的高度考虑问题,制定明确的目标和策略,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团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注重领导者的人际关系能力。

传统文化认为领导者应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与团队成员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建立起互信、合作和共赢的团队氛围。

领导者应懂得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尊重每个人的独立性和个性差异,能够及时解决团队内部的矛盾和问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注重领导者的情感关怀能力。

传统文化认为领导者应对团队成员予以关心和关怀,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发展。

领导者应了解团队成员的需求和期望,提供他们所需的支持和资源,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和挑战,全力保障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下的领导艺术强调领导者的德行修养、智慧与学识、人际关系能力和情感关怀能力。

这些方面的培养和发展,对于领导者有效地引导和激励团队成员,达到团队目标和推动团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代社会中,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思想理念仍然具有很强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可以为现代领导者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艺术

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艺术

融合实践案例
企业文化建设
用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塑 造企业文化,提升员工凝聚 力与团队领导者 培训课程,培养优秀的领导 力和道德品质。
公共领导力项目
通过结合现代领导理论和传 统文化价值观,推进公共领 导力的发展和改进。
结论和总结
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艺术密不可分,融合传统与现代的领导艺术将为我们的 未来提供宝贵的智慧和指导。
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艺术
了解传统文化的定义与特点,探讨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艺术的关系,以及传 统文化对领导艺术的影响和对现代领导者的启示。
传统文化的力量
传统文化以其价值观、智慧和传承方式为特点,培养领导者的端正品格,注 重团队合作和社会责任。
现代领导艺术的融合
将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艺术相结合,可以打造一种独特的领导风格,更好地应对复杂的社会挑战。
传统文化的智慧
传统文化的智慧,如孔子的仁爱、老子的无为而治,对现代领导者具有启发 和指导作用。
创新与变革
1
创新
现代领导艺术不断创新,吸收传统文化
变革
2
的精华,以适应快速变化的世界。
领导者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适度变革,
以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和挑战。
3
平衡
融合传统与现代的领导艺术,要找到平 衡点,兼顾传统价值和现代需求。

领导艺术笔记

领导艺术笔记

前言领导艺术→领导者+领导力领导艺术模块一·领导者工程一:认识领导者一、领导者的本质㈠定义:1、N →领导指领导者。

含义→领袖(拉登)和导师2、V→领导指领导活动N+V=领导者进行的领导活动4、领导职领导者发挥影响力,带领下属去实现组织目标,然后去完成个人目标的过程5、↗下属和追随者要素→影响力↘要有明确的组织目标附加:实现个人目标6、领导者与管理者的关系(区别与联系)⑴联系:①领导行为是管理行为之一②都以组织为基础③都具备一定的权利④兼容性和复合型⑵区别:↗知识、能力、情商、智商的复合型人才工程领导者管理者①使命解决做什么解决怎么做②主要工作内容决策和用人制定计划③角色决策者执行者④关注内容最终结果效率⑤实现目标长远目标近期目标⑥思维方式创造性逻辑性⑦员工管理个性共性⑧工作方式鼓励为主命令/控制为主⑨素质要求知识面要广专业能力强⑩权利侧重授权收权㈡领导艺术1、相关概念的区分:领导学:基础的原理和原则领导科学:实例分析和数学工具领导艺术:在领导和方法上表现出来的创造性↘创造性要遵守的三个原则:真、善、美2、领导艺术的特点:⑴随机性(非模式、非常规)⑵创造性⑶多样性⑷经验性⑸融合性↘若干艺术的结合↘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七分艺术、三分科学二、领导者的权利(影响力)↗职位权力:包括合法权、奖赏权、惩罚权构成→非职位权利:又称软权力↓来源:1、个人权2、品的权↗知识和技能3、专长权:包括业务专长和管理专长4、资历权5、关系权三、权利趋势㈠软、硬兼备㈡以软为主四、软权力的特征㈠叠加性㈡双向性㈢非连续性㈣非对称性五、硬权力的应用㈠“权威阀”理论的应用→掌握度㈡权责一致㈢授权领导者的用人能力补充:→企业培育不出满意的人~育人用人→用不好最优秀的人~用人→留不住杰出的人~留人领导者的用人能力㈠识人1、原则:⑴硬认原则,宁缺毋滥⑵精挑细选,去伪存真⑶量体裁衣,定位天赋2、方法:唐代→“身”“言”“书”“别(判断力)”古代:汉代→第一天“德”;第二天“策略”;第三天“术”↗价值观(人品)↗业绩表现现代↘行业方式(说与做)↘独特优势3、4、因材施教,发展优势5、量才为用,个其所能6、用人不疑、疑人也用→废物是放错了位置的人才↓建立在自身的能力(挽回恶果的能力)和自信7、创造环境,满足要求↗赞美、透露小秘密、沟心8、投其所好,对症下药→→感情留人(得人心者得天下)→→待遇留人→→事业留人→→制度留人9、修身养性,与时俱进10、上善若水,众望所归㈡育人↘核心竞争力1、智商2、情商→有自知之明→学会自我管理→善于识人→善于沟通→悟性高3、逆商㈢用人3+7=10 4+6=10 5+5=10 2+8=9关注好的方面找不到完美的人,但是找的到完美的集体通用电气公司→有能力,认同你的人→有能力,不认同你的人→无能力,认同你的人→无能力,不认同你的人㈣留人领导者的沟通能力案例1、听别人说什么,不管他怎么说→态度和情绪↓最好的沟通23、“二耳,一口”↘多听,少说45、沉默是金,沉默不是金6、先说先死↗人不对,不说(亲近的人来说)不说也死↗人对,一定说说到不死(恰当的时间说)→时间不对,不说↘时机对,必说三、领导者的沟通能力㈠沟通不畅的原因:1、表达不清2、不反馈3、情绪化(最重要的原因)4、打岔5、拒绝倾听↗心理→站在对方的高度上说话6、距离→空间7、专业术语(能力、知识不同)8、职责不清(明确分工)9、没有时间10、沟通前没有足够的资料和信息11、沟通选择的时机不对12、沟通渠道的混淆→一对一沟通↗进行企图↘回忆沟通㈡沟通的目的:⑴说明事物⑵表达情感⑶建立关系⑷更好的完成工作㈢沟通的环节:⑴倾听 4﹪⑵说话 35﹪⑶阅读 16﹪⑷书写 9﹪1、倾听⑴好处①更好的获取信息(听者可以鼓励说者)②更加了解对方③有助于说服对方→发现问题→能够善行善言→建立信任⑵障碍①信息源的障碍(不想说;不敢说)②倾听者的障碍(个人偏见;自我为中心;先入为主)⑶如何进行有效的倾听:①听什么↗说出他的疼②培养倾听者的特质(真诚;尊重;共情→换位思考)③倾听的技巧:↘设身处地的着想↘积极去回应↘准确理解↘排除情绪,避免有色眼镜2、表达(说话)⑴WIFM法,what is it for me ?↘以对方的利益去着想⑵特性/事实 + 好处 + 提问忙您也该休息了过几天我有事能休息吗⑶“先先跟后带法”→先附和他的观点,再带他去我的观点3、提问⑴提问的主要类型:①封闭式提问:→优点:节省时间;控制内容↘缺点:获取的信息少;谈话氛围紧张②开放式提问:→优点:全面的手机信息;谈话氛围愉快↓↘缺点:时间、谈话内容难控制鼓励对方提供足够信息⑵作用:①拉近关系,获取好感②作为话题的引子③以提问的方式回答他人的问题④用提问的方式回击对方的观点⑶技巧:①选好对象,有针对性的提问↘年龄不同;文化不同;性格差异;心理特征②掌握双方,回答的进程↘沟通的氛围↘用提问来表达我想说的③讲究提问的方式,提高提问的水平↘话题的选择对方擅长的方面↘技术要与实际相等→场合↘运用技巧,讲究效果4、反馈(在沟通过程中,信息的接受者向信息的发送者做出的回应的行为)⑴类型:①正面反馈(表扬)②建议性反馈⑵三条不属于反馈:①指出对方的正或误的提议②对于将来的建议③对于对方言行的解释四、领导者的激发能力:㈠展现领导者激发能力的方法:1、鲶鱼效应→竞争→激发动机2、威士忌效应激励什么样的人:①会实干的人,而不是会评论的人②又能力的人,而不是努力工作的人③高效率工作的人,而不是高数量工作的人④善于创新的人,而不是因循守旧的人⑤独立思考的人,而不是听话的人3、员工行为的强化技术①偶然强化②增量强化(100→200)③及时强化④转化强化㈡先我后他,相互激励成群结队飞节省71﹪的体力自信人生两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

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艺术

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艺术

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艺术领导乃官也。

领导艺术之高低好坏,见仁见智,做人修身立德,乃为官之根本。

本讲题将从中国文化中探寻为官当做好修身立德之事,目的在于以古喻今,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提升自身领导能力。

一、做官先做人做人德为先1、人之为人的底线在于礼义道德良知在中国文化看来,人与宇宙万物贯通一体,皆禀受天地之理、阴阳之气而生,正如荀子所言:“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礼记》说:“鹦鹉能言,不离飞鸟。

猩猩能言,不离禽兽”;孟子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可见,在自然、生物学层面上,人与禽兽没有多少分别,人与禽兽之不同,在于社会、文化、道德、精神层面,即人有礼义道德良知,此乃人之为人的底线,有之,则人;无之,则禽兽也。

2、修身正己立德:中国人做人处事为官理政的根本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礼义道德的民族,很早就确立了修身正己立德为人之大本的思想。

以儒家思想为例:“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德不孤,必有邻”、“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礼记·大学》说:“君子先慎乎德。

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孟子说:“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西汉刘向:道德不厚者,不可使民;东汉张衡: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东汉王符:“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唐太宗:若安天下,必先正其身;唐张九龄:“不能自律,何以正人?”唐罗隐:不患无位,而患德之不修;宋王安石: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清郑板桥:“种十里名花,何如种德;修万间广厦,不若修身”;孙中山:“有了很好的道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这些思想强调的都是修身正己立德的本根作用,也表明,千百年来,我们这个民族就一直流淌着道德良知的血液。

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艺术 听课笔记

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艺术 听课笔记

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艺术听课笔记一、引言在当今全球化和快速变革的社会背景下,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艺术的结合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次听课将探讨传统文化对现代领导艺术的影响,以及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艺术相融合,以提升领导者的影响力和领导能力。

二、传统文化对现代领导艺术的影响1. 价值观的塑造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观念,如尊重、忠诚、诚信等。

这些价值观念对于领导者来说至关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塑造良好的领导形象,并在决策和行为中保持一贯的原则。

2. 智慧的启迪传统文化中的智慧经验可以为现代领导者提供宝贵的指导。

例如,孔子的“仁者爱人”思想可以启发领导者关注员工的发展和福祉,提倡和谐的人际关系;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可以引导领导者学会放下个人欲望,以更高的智慧来处理复杂的组织问题。

3. 形式的传承传统文化中的艺术形式,如书法、绘画、音乐等,可以为现代领导者提供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

通过学习和欣赏传统艺术,领导者可以培养审美情趣,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并将艺术元素融入到领导实践中,增强领导魅力。

三、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艺术的融合1. 借鉴传统智慧现代领导者可以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中的智慧经验,如孔子的仁爱之道、老子的无为而治,将其融入到领导实践中。

例如,在处理组织冲突时,领导者可以运用孔子的“和而不同”思想,倡导多元共融,化解矛盾。

2. 借助传统艺术领导者可以通过学习传统艺术,如书法、绘画等,培养审美情趣,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

同时,领导者还可以将传统艺术元素融入到领导实践中,例如在组织文化建设中,通过挂上一幅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画作,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

3. 倡导传统价值观领导者可以通过倡导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如忠诚、诚信等,来引导员工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例如,领导者可以通过讲述传统文化中的故事和典故,传递价值观念,激发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四、结论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艺术的结合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可以为现代领导者提供智慧的启迪和独特的表达方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下的领导艺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下的领导艺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下的领导艺术领导艺术是指领导者在组织中实施有效领导的能力和技巧。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角下,领导艺术包含了多个方面的要素和价值观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仁义道德。

仁者爱人,先以德为本,诚信守信,体现了领导者的道德品质和责任感。

领导者要讲究榜样效应,以身作则,注重培养员工的人格修养和道德观念,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和道德风尚。

领导者还要注重公平公正,对待员工要一视同仁,公正对待每个人的能力和贡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人本主义。

中华文化认为人是最重要的资源,领导者要注重人的尊重和关爱,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

领导者要紧密关注员工的成长和发展,鼓励员工发挥其最大的潜力,促进员工的自我实现。

领导者还要注重团队建设,激发员工的凝聚力和主动性,培养团队精神,形成协作共赢的局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智慧和谦逊。

在领导艺术中,领导者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还要有智慧和谦逊的态度。

领导者应该保持谦虚的心态,虚心听取员工的建议和意见,善于倾听和理解,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领导者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对待挑战和变化,善于学习和创新,引领组织适应新的环境和发展需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长远发展和积极进取。

领导者要有开放的眼界和远见,善于把握机遇和挑战,制定明确的目标和策略,带领团队实现组织的长远发展。

领导者还要有进取心和担当精神,积极推动组织的创新和变革,引领组织不断适应和引领时代的变化和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下的领导艺术包含了仁义道德、人本主义、智慧谦逊和长远发展等方面的要素和价值观念。

在实践中,领导者应该注重培养自身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注重员工的尊重和关爱,善于学习和创新,引领组织的发展和进步。

通过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领导艺术,领导者能够更好地实现有效领导,推动组织的健康发展和员工的全面发展。

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艺术

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艺术

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艺术——赵玉平一、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1、传统文化领导艺术的特征:中华管理硕果累累、于无字处读经典、管理无处不在。

2、中国管理思想的特点:人本管理是精髓、中国管理思想的宝库有待开发、中华文明管理思想中存在大量的隐喻和暗示.3、优点可用,缺点可控。

4、西方管理的精髓:规范管理.讲制度、标准、流程、方法。

东方管理的精髓:人本管理。

注重人的内心、满意度、幸福感、人际关系的和谐。

5、中国管理思想的核心:道、术。

道:价值观、自我修养、做事原则。

术:做事的技巧、方法、谋略。

在道的领域仁和止静,在术的领域忠义权争.二、领导到底忙什么6、哈佛大学对领导每天干什么的调查研究:日程、关系网、沟通。

7、一个干部可以不爱说,但不可以不会说,可以说得少,但要说在点子上。

8、中国人对管理者日常工作的本质问题的研究:用贤者易,用力者劳,易则久,劳则伤.用贤不用力.管理的本质就是通过别人来完成工作。

9、如何搭建人才队伍:管理的本质就是通过别人来完成工作。

企业可以有闲事,但不能有闲人.10、生命在于运动,管理在于折腾。

三、仁者无敌11、孔子关于“仁”的三个精彩论述:仁者爱人、己欲立而力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远乎哉,吾欲仁,斯仁至矣。

12、恶性看结果,善行看动机.13、仁对于管理而言意味着什么?上级和下级一条心。

14、怎样让上级与下级一条心?只有跟下级有感情,有宽容,有理解,保持善良的动机。

15、在人的自我修养中,仁所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爱的替代、爱的放纵.16、小人自有小人的优点,可以管生活;知道小人而不会让他担当大任,但也应恰如其分地使用。

四、以和为贵17、“仁”讲究的是自我修养,“和”专门强调的是平衡问题。

18、东方管理思想的16字概括:以和为本、道义结合、仁和止静、忠义权争。

19、对立统一、动态平衡;条件转化、互相包含.20、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着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着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艺术第8讲观后感

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艺术第8讲观后感

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艺术第8讲观后感赵玉平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为期两天的《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艺术》课程,在讲解的过程中,老师采用关键词+故事案例方式,穿插幽默的生活段子,将经典文学中暗藏的管理思维,深入浅出的展现给大家。

老师的精彩见解至今如余音绕梁,让人回味无穷,受益匪浅。

一、要学会把握度。

要站在前提条件下看问题,遇事不要一棍子打死,不要直接下结论。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回过头可以看到未来。

历史会重复规律。

不随时代变化的是永恒的问题,要学会抓住规律去预测未来,用小钥匙开大门。

在复杂的竞争中找钥匙,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现代领导艺术。

管理的本质是通过别人完成任务,同管理对象有沟通交流,不要用情绪增强权威。

员工干活用能力,领导干活用能人,要会调动高人。

成功来自于自律和坚持及社会资源整合。

要多读书增加自己的稀缺性,以自身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的不确定性。

三、自我修养的五个要点。

一是要在专业的领域多背一些数据理论和核心观点,增加权威性;二是子女教育不能授权给别人,做人比做题重要,心灵成长比技能成长重要;三是多接触,接触对手知道实力,接触一线知道真相,接触年轻人知道未来;四是健康是战略资源,是根本和核心;五是静修身,俭养德,要管理自己的脾气,可以用放大法、反问法、提升法、付出法、运动法、音乐法、换位法管理自己的情绪。

四、管理学的知识体系。

泰罗是科学管理之父,亚当斯密的市场定律提出市场比市长厉害。

法约尔的管理职能14原则提出从上往下看,梅奥的霍桑实验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都是管理学发展里程上的重要论断。

管理要做好计划(预则立,不预则废),加强组织(标准,流程,责任),学会领导(沟通,倾听,含蓄表达,听到,听懂,听清),树立权威(影响力的本质是通过管理自己感召他人),善于激励(你的想法变成大家的行为,要善于激励),做好控制(前三步没做好,控制的力度越大,效果越差)。

影响员工效率的首先是心理状态,其次是物质条件,管理应在在有限的条件下输出无限的关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下的领导艺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下的领导艺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下的领导艺术领导艺术是指领导者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智慧和技巧,运用有效的手段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达到组织的目标。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角下,领导艺术更加注重以德为先,注重人文关怀和情感沟通,强调以身作则、化导引人。

从古至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也对领导者的领导艺术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中华传统文化强调以德服人,领导者必须有德才兼备的品质。

领导者只有具备高尚的品德才能得到团队成员的尊敬和信任。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一直强调仁义礼智,领导者应该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注重道德修养,具备高尚的品格。

孔子曾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以德服人的道理。

传统文化中注重领导者的品德修养,使得领导者具备了极强的感召力和号召力,更能够赢得员工的信任和忠诚。

中华传统文化注重人文关怀和情感沟通,在领导艺术中体现为关怀员工、激发员工的正能量。

领导者应该善于倾听员工的心声,关心员工的生活和工作,关怀员工的成长和发展。

只有将员工视为团队中的一份子,唤起员工内在的潜能和积极性,才能真正实现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孟子提倡“爱人、爱己、爱物”,注重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关怀员工的需求和心灵需求。

只有将员工视为人,才能真正激发员工的正能量,推动团队的发展。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领导者还应注重化导引人,善于以柔化刚,以德化人。

在古代中国,领导者通常被称为“君子”,意味着领导者应该以身作则,以道德和智慧来影响和引导员工。

诸葛亮在治理蜀汉时,往往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言行激励和引导部下,使得军队纪律严明,士气高昂。

领导者必须善于化导引人,通过自身的示范和引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团队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领导艺术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在中华传统文化的视角下,领导者应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注重以德服人,关怀员工,化导引人。

只有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领导者才能更好地赢得员工的信任和忠诚,更好地推动团队的发展和壮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艺术北京邮电大学赵玉平第一章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传统文化领导艺术的特征1、中华管理硕果累累(区别管理与管理学概念中国从来不缺少管理鲁文化圣人响马狐狸精)2、于无字处读经典3、管理无处不在中化文明中的管理思想特点《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南宋秘书监)1、人本管理是精髓孔子《论语》“赦小过举所知”——任人为知——优点可用缺点可控我国的管理是从人的利益观点立场出发的管理是来自人通过人为了人西方管理精髓:规范管理讲究制度标准、流程、方法东方管理精髓:人本管理注重人的内心、满意度、幸福感、人际关系的和谐管理没有最好只有合适,素质低,任务结构简单竞争环境不复杂用规范管理比较好;反之用东方的人本管理比较好2、管理思想宝库有待整理与开发3、在在着大量的隐喻和暗示需要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情感含蓄)——越需要感情的事情越含蓄政治传统(领导艺术——帝王之术)——不敢讲,怕危险中华文明管理的思想核心(两个)道——价值观、自我修养、做事原则仁和止静术——技巧、谋略、方法忠义权争三类英雄文英雄武英雄领导英雄第二章领导到底忙什么哈弗大学的一份研究领导的工作内容:日程关系网沟通总经理的12种典型行为:核心问题:一个管理者核心工作、战略重心应该定在哪里?经典案例:孔子二学生当领导汉代有一本书叫做《韩诗外传》,是当时的学者韩婴写的,里面记载的是“孔子二学生当领导的案例”,故事是这样的:鲁哀公时期,鲁国的单父县缺少县长,鲁哀公找到孔子,对孔子说:您门下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你就在你的学生中推荐一个当单父县地县长吧。

孔子问:“您想要什么样的人才?”鲁哀公说:“兢兢业业、勤政廉洁……”孔子遂推荐了他的学生巫马期,巫马期上任后工作十分努力,披星戴月,废寝忘食,兢兢业业工作了一年,单父县大治。

人们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不过,好景不长,正当鲁哀公想提拨巫马期的时候,巫马期却因为劳累过度病倒了。

于是鲁哀公又找到孔子,对他说:“你的这个学生什么都好,就是身体不好,你再给我找一个身体好,能连轴转的吧。

”孔子于是又推荐了学生宓子贱,宓子贱年纪轻轻,驾着车、弹着琴就开始去上任了。

上任第二天,他什么都没做,就在官署后院建了一个琴台,终日鸣琴,身不下堂,日子过得很滋润,卡拉OK天天唱,一年下来单父县大治。

鲁哀公很高兴,遂提拨了宓子贱。

后来,宓子贱探望师兄巫马期的时候,巫马期感慨道:“你我能力差不多,我就是身体没你好!”子贱说:“不,我们不一样。

你是怎么治理单父的?”巫马期说:“努力!”子贱说道:“你我能力相当,但是办事的方法却不同,你是用力,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你事必躬亲,努力的结果只能是勉强支撑罢了,到最后伤害的还是自己的身体;而我是用贤,所以我很轻松,每天都过得很悠闲。

” 这个例子真实贴切的印证了这样一句话:用贤者易,用力者劳,贤则久,劳则伤。

宓子贱和巫马期的对话揭示了领导艺术最核心的一个问题—领导者要通过别人完成任务,领导的核心工作不是调动自己的工作积极性,而是擅长于调动他人的工作积极性——正所谓“运筹于帷幄之中,决策于千里之外”。

例二:《史记。

高祖本记》刘邦曾谈论自己称霸天下的方法,原文是这样的:帝置酒洛阳南宫,上曰:“列侯、诸将毋敢隐朕,皆言其情:我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所以失天下也。

”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

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字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供给军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为我所禽也。

”群臣说服。

所以一位优秀的领导者并不需要有多么杰出的才能,懂得如何运用人才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要做强者,但是从强者向超人跨越难度更大。

“自己是猪,练成大象,那是强者;自己是猪,培养出一群大象,自己还是猪,那是超人。

”这就是领导的艺术。

一位卓越的领导者首先是懂得用人、用贤的领导者。

领导要做的是从强者到超人的飞越战略重心通过别人完成工作一件事做到了——合格十件事做到了——优秀五十件事做到了——卓越一百件事做到了——找死唐李世民论隋朝灭亡由于杨坚(不是杨广)勤奋亡国两个缺点( A不明喜察(决断力和判断力) B凡事自任——能人没机会,年轻没成长平台)领导必须思考:如何搭建人才队伍如何搭建班子平台如何带这个队伍即用人的机制安排人的理念如何建合理安排干部队伍:宋江如何安排108好汉《水浒》72回英雄安排小事干人人的事干处处忙起来即企业可以有闲事不可以有闲人考核评比表彰奖励自查互查参观学习诺基亚企业管理人文化不断搅动(勺_领导)锅(企业)里的水总结:生命在于运动管理在于折腾第三章仁者无敌先已(个人修养——吸引力号召力)东方修养四个字仁(孔子)和止静(老子)核心《论语》仁字出现109次三个方面经典论述《颜渊》“仁者爱人”{感情方面、人际关系};《论语。

雍也》“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分享文化,忠}、《论言》。

卫灵公“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宽容理解,恕};《论语。

述尔》“仁远呼哉吾欲仁斯仁至矣” {动机论恶行看结果善行看动机}《孙子兵法。

计篇》当军事领导的五个关键字:道天地将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案例:《三国演义》41回刘玄德携民渡江赵子龙单骑救主(即长坂坡)刘备曲折谋四川的故事——雕塑爱民之心仁的四个要求:善良动机抢别人的东西兑对别人(没有跟人分享)对别人没感情感情管理的误区1、爱的替代——动物学家在非洲发现能否小角马5分钟之内就会跑取决于角马妈妈的爱心拱得不倒了才不拱喝奶跑上跟着母马才给吃中国文化传统中生活中经常会出现成长感觉替代——动机降低,感受降低2、爱的放纵——最好的资料《贞观政要》反案例唐玄宗喜欢杨贵妃《宇文士及传》当场作诗防小人(会抓机遇、口才好)李世民遗言“爱而知其短,恨而知其长”小人管生活君子管事业超越个人好恶春秋五霸之首齐恒公大臣管仲(原主要对手谋士)与鲍叔牙第四章以和为胜故宫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中国管理思想:以和为本道术结合仁和止静忠义权争中国人如何理解和核心=两个理念 + 三个境界两个理念:1、对立统一动态平衡用功 = 将力量用在该用的地方懂得轻重缓急卫青成长案例2、条件转化互相包含《淮南子。

塞翁失马》彭端淑《为学》“蜀之鄙有二僧”富僧不能出游的结果:过度准备,对执行力是一种抑制(过尤不及)状态与决心比具体的问题与目标更重要前进中完善看拟矛盾对立的两个问题设定条件之后可以相互包含与相互转换的角色定位:喜欢不过生父,悲不过孝子担当需要看角色和的三个境界:1、与天地和2、与自我和3、与他人和第五章妙在人和管理中的人际关系1、君子与小人的平衡诸葛亮《出师表》讲到国家管理“亲贤远小”概念远的问题 A、监控问题:宁远君子千里,不远小人一丈B、提升管控力亲贤冶小《吕氏春秋》孔子逸马 = 钟馗打鬼的概念2、能人与庸人的平衡庸人的作用: A、完成岗位职责B、可以做榜样:劳模当榜样展示态度、能人当榜样展示水平庸人当榜样《说苑》(《韩诗外传》)齐恒公——庭燎求贤齐桓公设庭燎,为士之欲造见者,期年而士不至。

于是东野鄙人有以“九九”之术求见者。

桓公曰:“‘九九’何足以见乎?”鄙人对曰:“臣非以‘九九’为足以见也。

臣闻主君设庭燎以待士,期年而士不至。

夫士之所以不至者:君天下贤君也,四方之士,皆自以论而不及君,故不至也。

夫‘九九’薄能耳,而君犹礼之,况贤于‘九九’乎?夫太山不辞壤石,江海不逆小流,所以成大也。

诗云:‘先民有言,询于蒭荛’,言博谋也。

”桓公曰:“善!”乃因礼之。

期月,四方之士,相携而并至。

结论:用好眼前人,招揽天下人,回报庸人,吸引能人用庸人显示的是:领导者的胸怀与政策的导向多样化人员的管理人员的多样化现代的管理理念就是人岗匹配理念有多高境界有多高事业就有多高胸怀有多广空间有多大3、亲人与仇人的平衡曹操与张秀的关系站在亲仇之上第六章亲仇之上曹操用张秀之事——张秀杀大儿子及大将典韦与其联姻每事能避则避不能避则事前准备统一北方《汉书》封一人而安天下刘邦——封雍齿(大牙)后封侄子真正的将军是会妥协与退让的给待遇由远及近亲人恩容易忘亲人仇仇上仇忽略亲人的付出,记住亲人的毛病说话捡狠的说发脾气捡厉害的来换位思考常拿亲人当外人方使亲人胜亲人对亲人的才华也容易淡忘记《左传》祁奚老先生举贤不避仇晋侯给身边的亲朋好友说真话搭平台——先展示自己承受力偏好张显特色点菜鱼贵的0.8 便宜的0.4 中间0.6基层同志不说真话需要理解鼓励身边的人说真话搭平台的两个原则:1、鼓励身边的人说真话2、千万不能事前鼓励,事后打击一个人不说真话是性格问题;几个人不说真话,是领导问题;一群人不说真说,是制度问题天时地利人和第七章知止为福财富不是人的追求幸福才是人的目标儒家观点出发提升修养七政——知止定静安律得《大学》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律律而后能得知是理性的觉醒与回归止是明白行为的边界和内心欲望的边界即给自己立规矩设限止的四种境界:1、管住自己的行动谨慎使用自己的优点道家两例:张良——立太子之事(不犯口)汉十年(公元前197年),汉王朝上层出现新危机。

刘邦想改立太子,当时,刘邦宠爱戚夫人,并察知吕后可能有异心,有代刘而王的迹象,所以刘邦想废吕后的儿子、太子孝惠,改立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如意为国储。

朝野大臣,群起谏争,但均无法改变刘邦的废立之意。

眼看太子位将被剥夺,吕后急忙求救于张良。

张良考虑到太子一位,事关重要,不可轻易更立,当时天下初定,汉王朝统治根基未稳,最好能顺其现状,无为而治,才能安定天下,稳保江山。

基于这个大局考虑,张良决定帮吕后,保住太子之位,但继位之事,大臣岂可轻易介入,弄不好就会被杀头。

张良巧妙介入,用了一个迂回的策略,他知道,刘邦曾多次请很有名望的“商山四皓”出山入朝为官,均被拒绝,太子如果能躬身请来这四位高人,太子的位子就巩固了,果然,过后不久,经张良等的谋划,商山的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和夏黄公四位老人,伴随太子突然出现在宫廷,刘邦感到惊异,自己都请不来的这四老人,颇有名望的“商山四皓”,现在却跟随在太子左右,由此,刘邦知道,太子羽翼已丰,翅膀已硬,他自己也就非常明智地不再提易立太子的事了。

此后,太子终得嗣位,吕后为此对张良也勋口敬重。

自古以来,大臣干预立储之事,是最艰难最危险的,张良却干预得极为成功,这可能是历史上最巧妙的介入宫廷继位的高明策略。

聪明人能做傻事是大智慧聪明人能下笨功夫是大勤奋管住自己的欲望庄子——泥龟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