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的教育社会学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教育技术的教育社会学反思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十三中学迟善波

【摘要】:在肯定教育技术给教育带来新气象的同时,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分析现代教育技术与个体社会化的关系;现代教育技术抑制人的创造性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与人的个性发展不存在完全正相关;网络技术引发的社会问题;媒体的教学方式和认知心理学理论存在着冲突;现代教育技术易产生对事物的不完整的认知和错误的世界观。

【主题词】: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远程教育技术网络教育社会学

中小学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教育教学中有两个使用频率最高的词:素质教育(q uality education)和现代教育技术(instructional technology)。后者是实现前者的最有效的手段和最时髦的途径。《中国教育报》设立“制高点——现代化教育技术”栏目;陈至立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一文中强调“加大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投入”“使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为素质教育创造更好的条件”。笔者经过多年的中学教学实践,体会到现代教育技术在给中小学教学带来革命性变化的同时,也暴露出它的负面影响。本文意在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来阐述现代教育技术给当代教育带来的缺憾。

(一)教育技术的定义

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学会1994年定义教育技术(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 mmunication)是对学习过程和教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我国著名学者李克东教授认为:“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二)教育技术的热点

⑴多媒体

多媒体是将信息的表现形式(文字、图形、声音、图像等)、信息的存储介质(磁盘、磁带、光盘、胶片等)和信息的传播介质(光缆和电磁波等)等软件、硬件集中于计算机系统中的有机结合体,是利用计算机这种装置来实现图、声、文等多种媒体科学艺术的组合。

⑵远程教育技术

这种教育技术的重要作用是大幅度提高教育覆盖率和大范围共享教育资源等。远程教育的方式包括开路和闭路两种,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出现,网络教学的实施,为远程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⑶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之上,将传统教育媒体有效地整合利用,并配合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更多地展现现代网络教育媒体改善教育教学的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丰富教育教学内容等特点。

(三)现代教育技术的教育社会学反思

⒈教育技术为教育的进步做出了功不可没的贡献。教育技术使我们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得以改革,既优化教学资源,又提高了教学效率。各类现代化媒体的介入,改变了传统的口耳相传的单一而有些僵化的教学形式,使教学信息更加丰富,使学习内容更加形象,使传授方式更加多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

学习兴趣。计算机的信息存储功能使教学的信息资源无限制地激增;电视、网络技术的传输功能使得教育范围突破了学校围墙的界限,教育实现了“全球化”。各类媒体外化了人体的功能,使繁琐累赘的工作变得简洁省时……这一切都对传统的教育观形成强有力的冲击,也使得教育领域的改革势在必行。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现代教育技术在推动教育进步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弊端。

⒉对教育技术的社会学反思

⑴媒体疏远人与人的距离,不利于个体社会化。

媒体能够加强人与人的联系,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得学习者之间、师生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媒体所传输的只是简短的信息,人的

态度、情绪、感情却在信息传递中所剩无几。人们接触到的只是一些无生命的知识外壳。电话交流远不如面对面地交谈;因特网上的探讨也绝不会和同在一室的据理力争产生同样的灵感顿悟,所以媒体在表面拉近人的距离的同时却使人的心理越来越疏远,感情越来越淡漠。1950年萨金特开始把角色概念与社会化联系起来,提出社会化的本质就是角色承担。现代教育技术,容易淡化学生个体的角色,使他们本来在不同情景中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同位、邻居小朋友的小老师、某个女孩的保护者等,因为长时间地在网上探求而非自然地探求,从而使这些角色淡化。我们深知长时间沉溺现代媒体会严重增加他们的孤独感、忧郁感,降低人际交往能力,不利于个体社会化。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把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和网络引进学校,笔者认为:如果通过媒体获得的是“生冷”知识,而通过教师面授而获得“鲜活”的知识,那么人们是选择传统的面授还是现代的媒体传播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毕竟我们是有感情有思想的个体。

⑵现代教育技术抑制人的创造性的发展。

美国《自然与文化》主编David Rothenberg在美国《高等教育年鉴》发表了一篇题为《网络是怎样毁掉学生的论文的》的论文。他在对使用网络技术的前后两年学期论文批阅中深有感触地写到:网络技术使用前的学期论文中有不乏才华横溢,富于学生创新精神的文字,而在网络技术使用后的学期论文中,创造精神大不如以前。原因在于学生们已经成为网络的牺牲品--借助这种新的方法他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完成一篇论文。这些基于网络上收集来的信息看似精良其实早已过时,网上大量自称为最新的信息其实已是几年前的旧货。论文中精美的插图和表格,似乎与传统的论文相比显得有新颖的感觉,而实际上它们通常与论文的主题毫不相关,这些从现成材料当中剪贴拼凑出来的图表,试图伪装成具有独创性的作品。同时一些没有作者也没有上下文的引用和一些网上垃圾以及详细得莫明其妙的参考,让我们很难在其中找到与论文主题有关的认真而有深度、严谨而又创新的观点。

⑶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与人的个性发展不存在完全正相关。

人的个性包括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其中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理想、信念、世界观,个体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传播媒体中有着丰富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以及所需的信息,似乎能够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全面发展。学生有着无限的自由选择权同时也增加了盲目性和无适从性。面对众多资源,学生往往是花了很多的时间却找不到自己真正所需要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尚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而网络、多媒体和远程教育的呈现方式是固定的、僵化的,没有感受性的,对学生的态度具有一致性,在这种教学方法下,个性的全面发展与现代教育技术不存在正相关。

⑷网络技术引发社会问题。

网络技术给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对资源的高度选择权,而网上资源以很难保证信息资源都具有社会责任感,致使有的黄色网点,反动邪教网点等侵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